关于当前中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

2024-05-07

关于当前中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共10篇)

篇1:关于当前中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

当前中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摘要:行政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一切活动除涉及到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并由法律规定不得公开的以外,必须向行政相对人及社会公开。行政公开的实质是政府对自己与公民关系的性质所做的认知和定位。行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许多国家制定了关于行政公开的法律,将行政公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广泛的民主基础,积极推行行政公开工作,制定《行政公开法》,不断完善我国的行政公开制度,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市场经济体制现实的客观需要。当前,研究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建设问题不但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从现实角度看,我国行政信息公开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着观念障碍、内容和渠道的局限以及缺少制度约束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 制度研究 完善

正文: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是基于宪法上的知情权以及行政机关的行政说明责任,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获得行使公权力的组织的除外事项之外的任何信息的制度。该制度在各国实践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申请人资格以及除外事项的确定,结合各国制度发展历程、中国立法及实践情况,提出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其出发点是人民主权,请求主体是任何人,不存在内部人和外部人的区分,在请求时,也没有必要明确表示请求该信息的目的。在统一的行政信息公开立法中借用各国的经验,既采用列举除外事项的立法例,也通过公开原则的确立、严格解释规则以及举证责任规则的确立,限制行政机关在不公开事项的裁量权。

一.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确立的时代背景

1.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是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确立的现实基础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行政信息公开确立的理论基础、宪法根据都早已存在。然而,在政治生活实践中,行政信息公开作为一项基本的行政法律制度长期处于缺位状态。究其原因何在?经过反复思索,我们发现竟然存在于反复争论、仍在努力完善的市场经济中。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同年12月31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此后,以1982年《宪法》的颁布实施为起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正式全面展开。然而即便在此时,由于市场经济的仍然缺失,最终导致了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普遍薄弱。无论在政府还是在百姓,“官本位”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就行政法制而言,1986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经就行政处罚程序第一次作出了较完整的规定,可在此条例中,所谓的“程序”只是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的程序,可以说其最大进步也仅仅在于将程序立法融入了相应的实体事项之中,并没有能够出现关于行政信息公开的系统规定。

直到1993年11月14日,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宪法中所赋予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每一项基本权利,都不再仅仅只是法条,而是越来越真切、越来越现实。人们拿起法律的武器,甚至是宪法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越来越高涨,而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稳固推进。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确立的国际法依据 行政信息公开,作为一项制度,作为一项法律基本原则,在我国的确立,不仅仅是在“主权在民”的社会主义性质,更现实的在于,在市场经济的有力推动下,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日益觉醒,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充分的认识到了“行政控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充分认识到了通过法治的途径来进行“行政控权”中关键的一环在程序,在公开。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于2001年最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规则不仅要求我国给与外国自然人、企业等以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保证“市场开放,自由竞争”。更明确的对我国提出了“透明度”的要求。并且伴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政策审查机制,在外国行政相对人与我国行政主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外国行政相对人与我国行政主体博弈的力量,相比于国内行政相对人,得到极大增强,也为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带来了无形的,更为强大的外在压力。

在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渐纵深发展中,中国现代行政法治建设进程的日渐加快。1996年,《行政处罚法》第4条第3款第一次明确规定:“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2000年,《立法法》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重要的法律案,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可以将法律草案公布,征求意见。”“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签署公布后,及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和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2003年,《行政许可法》明确“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2004年,国务院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也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使行政公开作为一项制度最终得以确立。并且,它还将作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法律原则在日后的《行政程序法》中确立,而这一切又昭示着我国现代行政法治建设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公开将成为我国现代行政法治建设的主要内核。

二.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分析

1.我国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概括

2003年5月,国务院有关会议要求各部委加快推进信息公开步伐。继广州市政府2003年初率先实施《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后,上海、湖北、吉林、江苏等省市以及国土资源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中央部委也先后制定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规、条例、办法等。2006年1月1日,中央政府网站正式推出,使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成为可能,而政府也通过网站来了解社情民意。

2008年5月1日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这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是公民的知情权有了法律的保障,另一方面,有

利于增加行政过程的透明度,有助于克服暗箱操作、滥用裁量权和防止行政中可能出现的腐败,正所谓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2.我国现行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及其原因 当前我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法律规范上:在《行政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之后,虽然有了一部统一的信息公开法,但相匹配的法律规范与其他方面还有待完善;其次是制度上:行政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缺陷,表现在行政信息公开的方式单

一、内容狭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很多行政机关还只是流于形式;还有主观上存在的落后观念,影响了政府信息公开。由于社会历史及诸多综合原因,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以及知情权是其基本人权,相对制约了政府信息公开。我国公务员中有一部分人的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官本位思想浓厚,漠视公众的知情权;就我国的现状来看,行政信息公开的手段和方式落后,滞后的技术,束缚着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基本上是采取主动公开方式,公众申请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十分困难;最后,与信息公开相配套的硬件和软件急待加强,公众要获得必要的信息需要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媒体的帮助。

三.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1.立法模式的选择

就立法模式而言,笔者倾向于借鉴美国制定一系列行政公开单行法,(美国于1946年制定《联邦行政程序法》,1966年制定《情报自由法》,1976年制定《隐私权保护法》,1976年制定《阳光下的政府法》,从而确立了行政公开制度,使行政公开有法可依。)如制定一部《行政信息公开法》,这既有利于克服分散立法中存在的粗疏、相互不协调等弊病,又可为制定《行政程序法典》做前期的准备铺垫。当然在此基础上要搞好它与保密法的协调、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法律的衔接工作,加强相关的地方行政立法,以形成一个对各类政府信息的公开原则、范围、方式、程序、法律救济及法律责任做出系统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

2.立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公开原则反映了行政公开的目的,体现其立法精神,是行政公开法的核心。美国在行政公开系列法中贯彻的系列基本原则值得我国立法借鉴,我国的立法原则可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原则:(1)公开法定原则。即指行政机关行政公开的权利、义务的设定和实施均由法律规定;行政公开必须依据行政公开法规定的程序进行;未依法公开的或未按法定程序公开的,均为违法行政行为。(2)不损害原则。即指行政公开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凡涉及到国家安全、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等内容,不得公开。(3)不公开无效原则。即指依照法律规定应该公开而未公开的具体行政行为为无效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应按法定的公开程序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如果未经公布程序向社会公开,则不发生法律效力,不能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4)损害赔偿原则。即指依法应该公开的行政行为未公开,并因此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要依法给予行政赔偿。(5)权利保障原则。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行政机关公开其行政行为;当他们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反了行政公开法的有关规定,有权向有关部门提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此而受到损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3.关于行政公开的主体。

行政公开法应明确规定各级行政机关,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行使行政权的组织、甚至有权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为行政公开的主体。

4.关于行政公开的范围。

行政公开法应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必须向社会公开的事项和不得公开的事项,划清公开与保密的界限。一般而言,行政机关制定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抽象行政行为应全部公开,具体行政行为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也应公开。对于不得公开的事项要采取列举式的方法,使其明确、具体,易于操作。

5.关于行政公开的程序。

行政公开法中,应明确规定公开的程序。区分公开是向社会的公开还是向相对人的公开,并规定不同的方式、时限。进一步完善“预公开制度”,即政府机关在办理与公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时,应当在正式决定之前将方案公布,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之上作出正式决策。同时,注意建立行政公开的配套程序制度,如“一站服务体制”、“一个窗口对外”、“相对集中办公”、免费公开或者只收信息复制成本等制度等等。

6.关于行政公开的对象。

世界各国来看,有三种制度化模式:(1)向社会公众公开,对对象无任何限制;(2)只向特定利害关系人公开;(3)综合模式,综合运用前两种模式。笔者认为我国可采用综合模式,若公开的事项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必须向公众公开;若只涉及特定公民的利益,必须向特定公民公开。

7.关于违反行政公开的法律责任。

行政公开法应规定:行政主体对拒绝公开应负举证责任,行政主体必须向行政裁判机构或者法院证明拒绝行为符合法定的不予公开标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公开法规定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责任形式有:赔礼道歉、通报批评、警告、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行政处分、行政赔偿等。

8.关于行政公开的监督机制。

对行政公开的监督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来自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把行政公开纳入行政复议范围,通过行政机关内部检查、审查等形式对行政公开予以监督,尽量让相对人在行政权的范围内获得救济途径。第二来自司法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把行政公开纳入行政诉讼范围,对于行政公开究竟是否属于诉讼范围,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把行政公开法律化,只要通过法律将行政公开明确规定为有关机关和组织的法定职责,行政公开具有了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就可以获得司法救济了。第三来自人大的监督。人大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有权对政府的各项行为进行监督,但目前人大的这一职能并未完全发挥出来,有必要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把行政公开纳入其职能范围。

四.结语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作为落实宪法上国民知情权的一种重要制度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完善的行政信息公开制度一方面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利益,满足国民的知情权和对行政活动的监督;另一方面对行政机关有一种潜在的推动,促使行政机关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以及工作效率,减少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该制度对于执法人员和人民群众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陌生性,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对于制度设计中的规则应该充分衡量实践中可能发生的情形,以保证规则的现实操作性。

致 谢

本课题是在我的导师黄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指导论文写作结构及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黄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黄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亚范.论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长白学刊,2006,(6).[3]叶芳.行政公开初探[J].学习月刊,2006,(18).[4]罗豪才.《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1999.[5]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6]薛刚凌.《行政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1999.[7]薛刚凌.《变迁时代的行政法思考》.学苑出版社,2002.[8]张树义.《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法学透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9]王连昌,马怀德.《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0] 姜明安主编.《外国行政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1.[11](日)盐野宏著,杨建顺译.《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9.[12] 胡建淼著.《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13] 曾繁正等编译.《美国行政法》.红旗出版社,1998.2002.

篇2:关于当前中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

关于当前中国行政问责制度的调研分析报告

——以长沙市政府为例

盘程

摘要: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行政问责制,使行政问责制逐渐成为当前行政改革下的最亮点,并使之成为一种常规性的制度,自2008年我国兴起“问责风暴”以来,各地方政府形成了“守土有责、有错必纠”的氛围,使行政官员正确处理其权力与义务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从而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自觉性。长沙市人民政府敢为人先于2003年率先出台《长沙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暂行办法》,滥用行政权力、行政不作为的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重行政权力、轻政府责任的倾向已开始逐渐扭转;党和政府形象得到大幅提升,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由此观之,我国行政问责制的逐步成熟,表明了“责任政府”理念在我国行政改革中得到全面推行,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决心,并使行政问责制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关键词:行政问责;地方人民政府;责任意识;法制意识

篇3:关于当前中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

高校 (本文指由中国政府出资设立的公办高等院校, 下同) 财务信息公开是指高校按照国家基本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根据相关程序, 将财务信息 (包括:学校发展的重大财务决策、涉及各方信息使用者切身利益的财务事项) 如实、及时、规范、适度、地向信息使用者和社会公布的一种规范或制度。

需要指出的是, 财务信息并非会计信息。狭义的会计信息如资产、负责、利润及其分配等信息, 它们本身就是财务信息, 但是财务信息不都是会计信息。

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规范仍不明确

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 对高校信息公开有了基本规定和一般要求。具体到财务信息方面, 由于这两项制度并未对财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以及相关的报告格式等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质量标准, 因此各高校在实际操作层面通常对不敏感信息有选择地公开, 对核心信息简要甚至不公布, 从而出现各个高校公开的财务信息内容差异较大、尺度和范围掌握不一的现象。

(二) 高校财务制度发展缓慢阻碍了财务信息公开的发展

当前高校的财务制度发展缓慢, 很多制度陈旧过时, 不再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的发展需要, 这直接导致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缺乏制度依据, 阻碍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发展。

(三) 财务信息公开的监管机制还不到位

目前,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是由有内部监督权的部门来执行的, 但这些部门的监督力度十分有限;而外部监管, 如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等虽然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中有原则性规定, 但由于没有细化, 特别是没有制定符合高校特点的监管机制, 更没有责任追究机制和处罚措施, 往往不能有效保障财务信息公开的顺利实行。

三、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制度构建

(一) 建立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制度体系

探索和建立符合各高校自身实际的科学规范的财务信息公开机制, 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设立专门机构。设立由校长任组长、财务处长任常务副组长的财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 指导全校的财务信息公开事务;财务处为执行机构, 负责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日常事务的处理。

2.财务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和规范要具体、明确。高校要将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渠道等方面内容纳入相关制度和规定。

公开内容既要通俗易懂, 更要口径一致。

在公开范围上, 涉及个人的, 高校不能泄露个人信息, 如:教职工的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工资收入等, 就必须通过个人设定的密码登陆查询;涉及公众的, 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前提下予以公布。

在公开方式上, 高校应选择师生最常使用的获得学校信息的方式。

如:高校的“三公”经费在公布时要主动通过学校的网站向全社会公开经费使用情况, 并说明会计核算口径。

在公开渠道上, 针对信息诉求高的财务信息, 教代会、工会等可统一向财务处提出书面申请, 财务处根据信息的保密程度将拟申请公开的事项和内容提交领导小组批准;对特殊的信息诉求, 申请人须通过书面形式提出申请, 经批准后, 在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 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3.做好问题和建议的回复工作。财务部门可通过电话、网络和座谈等方式对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解答、回复, 使财务信息公开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更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二) 加快高校财务制度改革

1.创新财务管理的体制。更新和完善高校基本支出制度和专项支出制度建设, 规范使用运行经费和专项经费;健全高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学校设备采购、大宗物资的监督和管理;重视内部审计;加强教育系统的廉政建设。

2.教育支出要保障重点。高校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 要不断优化支出结构, 严格控制人员经费、行政费用支出, 降低行政成本, 优先保障教学和科研支出, 做到有保有压, 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合理利用信贷资金, 严格控制高负债新建、改造校区。

4.关注学校内部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三) 加大财务监管制度建设

实践证明, 要想从制度上、源头上预防和遏制高校腐败现象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建立和健全高校财务监管制度是根本方法。

1.明确监督人。建立以学校纪检部门为龙头, 教师、学生代表等共同参与的财务公开监督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各学院、部门的作用, 对高校经费开支状况、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等定期检查并及时反映问题。

2.制定责任追究和处罚制度。高校要将违反财务信息公开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纳入财务监管制度, 在日常工作中, 做到有规可依, 一旦发现违规现象, 要坚决依规办事, 并严肃处理责任人。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 是财务结果的公开, 也是财务工作全过程的公开, 让全校师生乃至社会公众参与其中, 目的就是要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 杜绝腐败,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使高校的财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清华.对积极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13 (6下) .

篇4:关于会计信息公开制度问题研究

关键词:信息公开;制度;对策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加强了各自的信息公开化,政府活动的透明度增加。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与法律制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和欧美或亚洲的韩日等过相比,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价值和意义是难以衡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信息的有效性,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公开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确认公民的知情权,明确规定行政机关有义务公开会计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于公民知情权的保护和实现,利于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利于防止腐败,打造阳光企业,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会计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的会计信息公开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保护企业信息产权,企业的商业秘密更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相关理论概述

1.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界定

(1)公开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公共会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高成本。那么,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成本会计?通过公共会计成本的简单分析,不难发现,会计人员的劳动力成本是主要的成本会计。

(2)公开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监管效果。公开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可以较小的监管成本,所以它可以发挥监管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会计欺诈的现象,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基本上就是根据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模式。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出发点,和数据基础。

2.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

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化的公共财务会计信息生产成本不超过需要建立信息平台,一次性编译通用会计软件和少量的管理人员。这些数量可能相对较大,但分享在中国大量的企业和机构,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会计信息公开文化建设是一种精神建设,也是一种凝聚企业和投资者合作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稳定发展的建设。

三、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

因为我国法律体系并不完美,在证券立法尤为突出。会计欺诈问题成为阻碍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障碍标准化。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方案将使我们的国家严重打击证券投资者的投资信心,甚至动摇了国家信用,从而危及我国金融秩序的发展。

1.会计信息的公开缺乏时效性

信息的有用的价值反映在它的效果,如果没有限制,上市公司公布的信息滞后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投资决策的信息。会计信息公开出现许多故意拖延时间以及操纵和内幕交易。损害的程度是难以想象,对投资者和企业进行圈钱的手段之一。会计信息的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缺乏一致性的会计信息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力量不能最有效地调整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因此必须使用第三方干预,以实现会计信息公开的规范化机制,限制垄断和投机资本市场。在这一点上为了实现政府监管的“最优”,会计信息生产标准应达到什么标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为了理解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问题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环境会计信息公开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企业管理有一个全面和深远的影响,财务报表的用户信息,内部控制信息公开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多,为了使信息用户同样可以获得必要信息,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实现公司的管理责任。提高公司会计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维护人民的利益。

2.会计信息公开不充分

会计信息公开不充分,企业筹集资金和资金使用信息公开不详细的,企业信息公共债务偿还能力公开不详细,股份制企业内部人员、业务信息公开不详细,上市企业会计信息公开不详细,商业投资项目和资产负债表和影响企业没有详细信息。针对现状,应当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会计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信息公开的行为,加强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之间的通信和交流信息。

四、解决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快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步伐

公司治理的法人是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一定的制衡。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环境,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运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很大的关系。从业主的角度来看,不仅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行使权力的过程监控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并把它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监控对象。澄清责任的股东会议上,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其协调、有效制衡。

2.确定相关法规规范会计信息公开行为

目前在我国,会计信息的公共社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打开会计信息,也只是松散,没有系统地观察到相关法律法规。许多公司的信息公开,这是开放有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过载,并违背公司的财务信息公开是不够的。经营管理的特殊用途,故意歪曲和不愿意公开详细的和真实的信息;低估高估利润,使企业财务信息公开是不正确的。此外上市公司使用不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明显误导性的财务报告粉饰经营业绩。针对现状,应当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会计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信息公开的行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和维护独立的董事会,重构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体系,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加强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之间的通信和交流信息。

五、结论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公开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是单方面的努力或改进就可以完成,既需要从公司内部完善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还要从外部完善会计准则,改进监管办法加大打假力度,规范中介机构等方面着手。信息公开所占比例过小,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会有偏差。国外发达资本市场开展会计信息公开的历史较我国久远得多,国外很多研究都有许多选择来选取不同区间段的数据,选取的不同,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但是,对我国会计信息公开的研究在选取区间段方面,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什么选择。

参考文献:

[1]李蓉.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研究[J]企业研究,2012,(8):117-118

[2]郝玉贵.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信息披露与规范[J].会计之友,2006,(11):13-16

篇5:关于当前中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

为落实我局信息公开的工作职责,特制定以下工作制度。信息公开工作制度适用于相关股室和具体工作人员。

(一)责任制度

1、实行领导责任制。局长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对其职责范围内的部门和挂点联系工商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第一责任人,负直接责任。

2、本局政府信息公开公开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确定各个时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交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经验,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

3、各职能股(室)对外公开内容经本科室初审后,报局办公室和法制科复审后,经领导审核公开。

4、各职能科(室)信息公开工作信息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报送需公开的内容,负责人要把好公开内容初审关。

5、政府信息公开公开工作坚持做到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

(二)审议制度

1、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办公室)负责对本局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和实效性的审核把关,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质量。

2、办公室切实负起审核把关责任,督促有关科(室)及时报送政府信息公开信息。

3、审议坚持公开内容产生过程要公正、合理;公开事项决策过程要民主、科学;公开的结果要真实、可信。

4、本局重大事项或难以把握的重大问题,必须经局政府信息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或党组会研究审定,方可实施公开。

5、审议一次并做好审议记录,收集审议情况、存档备查。

(三)信息同步更新制度

1、要认真做好信息的上网和更新维护工作。主动公开信息在文件产生的第一时间上网,特殊情况的,最迟不超过30天。

2、网上公开的信息,除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政务公开、机构职责等,其它信息网上留存的期限为1年。超过留存期的信息,要及时撤下。

(四)第三方意见征询制度

1、要求提供的政府信息属于本规定可能影响第三方权益的,除第三方已经书面向政府机关承诺同意公开的外,应当书面征询第三方的意见。第三方在要求的期限内未作答复的,视作不同意提供。

2、要求提供的政府信息属于本规定需要征求其它行政机关意见的,行政机关在要求的期限内未作答复的,视作同意。

(五)备案制度

1、各职能股(室)应及时将对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材料进行备案。

2、各职能股(室)应及时将新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经分管领导或审议小组审核后,进行备案,并及时对外公开。

3、各职能股(室)信息员要定期对备案材料进行整理,按期送档案室归档。

4、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档案,指定专人保管。

(六)反馈制度

1、适时采取上门咨询、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对工商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和评议中发现的问题。

2、各所和各职能股(室)要定期进行信息反馈,及时反映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3、监察机关要认真受理效能投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和反馈。

4、设立“政府信息公开”公开投诉电话,电话:8886160,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七)考核制度

1、局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每年对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职能股室的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开展该项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

2、上述人员在年终总结中必须对所承担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述职;

3、局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根据部门和具体工作人员开展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八)责任追究制度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依据《公务员法》给相关人员予警告或行政处分:

1、工作人员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履行应尽义务的;

2、不按规定向申请人提供应该提供的信息的;

3、违反规定收费的;

4、未履行告知义务导致第三方合法权益受损害的;

篇6:关于当前中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

《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0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5次会议通过)法释〔2011〕1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0年1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为正确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行政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下列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拒绝提供或者逾期不予答复的;

(二)认为行政机关提供的政府信息不符合其在申请中要求的内容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适当形式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或者依他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侵犯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四)认为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该行政机关拒绝更正、逾期不予答复或者不予转送有权机关处理的;

(五)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可以一并或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因申请内容不明确,行政机关要求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且对申请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告知行为;

(二)要求行政机关提供政府公报、报纸、杂志、书籍等公开出版物,行政机关予以拒绝的;

(三)要求行政机关为其制作、搜集政府信息,或者对若干政府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加工,行政机关予以拒绝的;

(四)行政程序中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政府信息公开名义申请查阅案卷材料,行政机关告知其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的。

第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义务,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告知其先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对行政机关的答复或者逾期不予答复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以作出答复的机关为被告;逾期未作出答复的,以受理申请的机关为被告。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以公开该政府信息的机关为被告。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以该组织为被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以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为被告:

(一)政府信息公开与否的答复依法报经有权机关批准的;

(二)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公开系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

(三)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与有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确认的。

第五条 被告拒绝向原告提供政府信息的,应当对拒绝的根据以及履行法定告知和说明理由义务的情况举证。

因公共利益决定公开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政府信息的,被告应当对认定公共利益以及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理由进行举证和说明。

被告拒绝更正与原告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的,应当对拒绝的理由进行举证和说明。

被告能够证明政府信息涉及国家秘密,请求在诉讼中不予提交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被告主张政府信息不存在,原告能够提供该政府信息系由被告制作或者保存的相关线索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

被告以政府信息与申请人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无关为由不予提供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原告对特殊需要事由作出说明。

原告起诉被告拒绝更正政府信息记录的,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过更正申请以及政府信息与其自身相关且记录不准确的事实根据。

第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应当视情采取适当的审理方式,以避免泄露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政府信息。

第七条 政府信息由被告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保管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

政府信息已经移交各级国家档案馆的,依照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政府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属于不予公开范围。

政府信息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但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九条 被告对依法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拒绝或者部分拒绝公开的,人民法院应当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被诉不予公开决定,并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公开。尚需被告调查、裁量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重新答复。被告提供的政府信息不符合申请人要求的内容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适当形式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内容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适当形式提供。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可以作区分处理的,应当判决被告限期公开可以公开的内容。

被告依法应当更正而不更正与原告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更正。尚需被告调查、裁量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重新答复。被告无权更正的,判决其转送有权更正的行政机关处理。

第十条 被告对原告要求公开或者更正政府信息的申请无正当理由逾期不予答复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答复。原告一并请求判决被告公开或者更正政府信息且理由成立的,参照第九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被告公开政府信息涉及原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且不存在公共利益等法定事由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确认公开政府信息的行为违法,并可以责令被告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造成损害的,根据原告请求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政府信息尚未公开的,应当判决行政机关不得公开。

诉讼期间,原告申请停止公开涉及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开该政府信息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公开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裁定暂时停止公开。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被告已经履行法定告知或者说明理由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一)不属于政府信息、政府信息不存在、依法属于不予公开范围或者依法不属于被告公开的;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已经向公众公开,被告已经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的;

(三)起诉被告逾期不予答复,理由不成立的;

(四)以政府信息侵犯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为由反对公开,理由不成立的;

(五)要求被告更正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理由不成立的;

(六)不能合理说明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系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且被告据此不予提供的;

(七)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政府信息,且被告已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他适当形式提供的;

(八)其他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

篇7:关于高校人事行政公开制度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人事行政公开,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行政公开”的概念最早也最多见于政府机关为提高人事工作透明度、完善防腐倡廉体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而制定的文件之中。近年来,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 以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 高校也开始力求“人事行政公开”。有论者将高校人事行政公开简称为“阳光人事”, 并指出:高校“阳光人事”是要求高校人事部门健全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布制度, 保证人事管理工作的公开性与透明度, 设立合法渠道保证教职工对人事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与制约, 使人事部门的管理活动始终在阳光下良性运行。笔者认为, 事实上, 高校人事行政公开应当是以人事政务公开透明为切入口, 以进一步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为主要任务, 深化用人机制、分配机制以及后勤机制改革, 以推动发展、优化服务、塑造形象为目标, 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一、高校人事行政公开制度的核心:制度建设

施行人事行政公开, 完善制度建设, 首先要遵从流程化, 强调规范性, 确保公平公正。只有确保公平公正, 学校各方面关系才能协调, 才能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稳步提升。如何确保公平公正?对于人事工作来说, 就是要遵从流程化, 强调规范性。在引进人才过程中, 目前各高校在流程化与规范性方面, 都力争做到位。比如高校通常会成立人才引进小组, 小组成员包含分管校领导、人事部门、组织部门、教务部门、研究生管理部门、科研部门等相关人员。流程通常是:人事部门牵头, 核准、报批人才引进计划——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小组筛选应聘人员、组织试讲、面试——沟通职务、待遇等事宜——上报学校审批引进计划——人事部门办理引进手续。这样的流程写进文件, 成为制度, 任何人才都无法逾越其中哪一步, 也无法采用其它的形式取代或代替哪一步。这就是流程化与规范化的制度建设。再如2009年江苏省高校启动的岗位设置管理改革,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还要进行岗档的分级, 这个分级有极为翔实、严格的参照规定, 每位教师依据规定填写表格, 根据授课、科研论文、课题等综合方面进行初次选档, 再由所在院系、人事部门、科研部门进行核实, 确定后进行公示, 继而聘任并兑现待遇。这次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实现了两个目标, 这也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两大重要内容, 即“职务能上能下, 待遇能高能低”。这个过程是完全公开化、流程化的, 并有极强的规范性, 任何人情、关系等都无法运作, 真正体现了“人事行政公开”的宗旨。

第二, 要全面建立与完善公示制度, 扩大社会公开性。高校的现状是公示制度的范围还不够广, 涉及的内容不够全面, 社会影响力也远远不够。在高校, 一般干部任免、评优选拔等会采取公示方式, 另外如公开招聘, 其实也是一种公示制度。如今公务员录用的公示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向全社会公布每一步骤的结果, 让全社会都来行使监督权, 能够发现问题, 实现真正的阳光、透明与公正。因此, 高校公开招聘制度建立后, 还应确立相应的公示制度。随着高校招纳人才的国际化, 公示制度不仅要在校园网内实行, 还应通过权威媒体或相应的人事代理机构向全社会、全世界范围内公布, 充分让社会行使监督权,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应聘方有欺骗、隐瞒、脚踩几只船的现象发生。

公示制度还可涉足的领域包括:教职工年度考核结果的公示、干部选拔任用的公示、各类奖项评选过程的网络化公开公示等。例如教职工年度考核惯例上只公布已经确定的考核优秀名单, 考核合格或不合格只是存入档案, 不合格人员体现在薪酬待遇的某些处理上, 不向全校公布。其实, 这样的操作违背了人事行政公开的宗旨:对于考核优秀与不合格人员, 应当向全校公示, 公示期内, 可以接受任何方式的争议、上诉、调查, 公示结束后, 再向全校公布最终结果。这种做法能够让全校教职工行使监督权, 真正体现了公平公正, 是高校实现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

第三, 进行制度建设要坚持基本原则, 遵循有效的运行机制。高校人事行政公开依赖制度, 制度建设则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才能有效运行, 否则, 人事行政公开则仍然可能产生“黑洞”或是“盲点”。一般说来, 进行制度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合法性原则、正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1] 。制度建设的合法性原则主要指制度的依据、内容和运行要合法;正当性原则是指制度本身或内涵的可接受性, 又可称为合理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指制度建设必须坚持或做到成员对制度制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议权;可持续性原则指制度建设的整体性、协调性、效率性、稳定性等系统性要素的有机统一。

笔者认为, 除此以外, 进行制度建设还应遵循现实性原则。现实性指的是我们必须思考一些关乎全局的问题:比如人事行政公开工程中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建立什么制度?要用制度约束、规范什么行为?如果不建立健全制度会不会对学校乃至社会造成危害或损失?等等。这些问题意味着制度建设要抓住重点, 把握关键, 符合现实需要, 解决实际问题。并且, 制度建设的现实性原则是先行原则或基础原则, 它思考的问题必须放在制度建设开始之前, 有前瞻性的因素在其中。如果缺乏这个原则, 制度建设可能会流于失控或是全盘皆输。

二、 高校人事行政公开制度的外部支撑:

去行政化与人事工作外包设想

近几年来, 大学“去行政化”的理念沸沸扬扬, 争议也非常多。有论者指出, 大学“行政化”主要涉及两个层面的关系, 即大学内部治理中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除了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行政管理人员“指挥教授搬凳子”而不是“为教授搬凳子”外, 大学“行政化”一个重要涵义就是:“政府对大学的行政干预日益强化, 大学越来越像行政单位而非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也就是说, 大学成为政府行政机构的延伸, 过多接受政府的行政管理, 失去了大学的独立性”[2] 。而大学“去行政化”, 则意指革除高校泛行政化的流弊, 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建立起自主管理和科学运作的现代大学制度[3] 。从这个概念上讲, 高校“行政化”与人事行政公开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人事行政公开的终极目标:一是要将转变观念, 变管理为服务;二是要推行政务公开, 权力透明, 最终实现教育自治。

笔者曾经提出过“高校人事工作外包”的概念, 其实, 人事外包与人事行政公开、大学“去行政化”也应当是“一卵多生”, 有异曲同工之妙。目前高校人事工作可以尝试外包的新领域包括:薪酬福利管理、师资培训、人才招聘与引进等。而高校人事工作外包可以带来的益处是: (1) 节约成本, 节省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2) 专注于更高的师资引进与培养的战略性规划, 塑造本校教师文化特色; (3) 对他人专业能力与资源的充分利用; (4) 提升人事部门在学校的战略地位; (5) 简化员工人事手续程序, 提高员工满意度[4] 。除此以外, 从如今的大学情势看来, 部分人事工作的外包, 在更大的程度与更高层面上避免了暗箱操作, 增强了人事工作的公正性以及公开化, 阳光度更高。另外, 契合了“去行政化”的一个内涵:用更专业的人做专门化的事。高校人事外包的内涵也即如此, 利用更为专业的外部资源将部分工作做得更加完美, 用“专业化”、“专门化”规避人情纠葛及不合理的行政命令, 集中力量从事人事方面的战略性工作。而这一点, 需要整个社会外部环境的支撑, 共同建立与完善人事行政公开制度。

参考文献

[1]刘同君, 秦媛媛.论高校制度建设的原则及运行机制[J].江苏高教, 2011, (3) :28.

[2]龚放.“去行政化”的关键:确立大学行政管理的科学性[J].探索与争鸣, 2011, (11) .

[3]王颖, 温惠琴.高校“去行政化”的讹传与现实反思[J].江苏高教, 2011, (3) :31.

篇8:关于当前中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外国的经济学在我国影响很大而且种类很多,其中以“科斯”经济学的观点为代表。首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确实在世界上有巨大的影响,同时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有显著的差异,另外在外国的经济学界中,“斯科”的经济学观点确是影响范围越来越大,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斯科获得国际大奖,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经济制度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新制度经济学的定义是用当代主流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学去法分析计划经济制度的经济学。到现在为止,新制度经济学正在渐渐发展壮大,已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济学派。其中主要的分支有:交易费用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经济史学、产权经济学等。

1、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有以下的内容

1.1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理论之一。首先“交易费用”是科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提出的,科斯认为交易中的费用应包括度量费用、界定产权费用,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的费用,还有交易价格费,互相协商,最定价的费用,合约监督以及严格落实合约规定的费用等。

1.2“产权”的理论 在新制度经济这种理论中大家普遍认为产权是权责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它规定了人们之间的范围和边界,是其他社会经济规则的基础。这说明产权其实就是社会关系。在荒无人烟的世界里,产权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在互通有无的世界中,人们才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秩序,这个就是我们讲的产权。

1.3“企业”的理论 科斯首先利用交易费用来进行分析经济学的原理,对什么是企业以及市场和企业公司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经济世界中队这一事实做出奠基般的解释,将与原来有的经济制度进行分析得出—-市场机制,将原来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其中包括二重生产制度体系就是市场与企业的关系。

1.4“制度变迁”的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变化。诺斯是这一方面的主要力量和代表人,他强调,科学技术确实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无可比拟的力量,但人们如果根据新经济的发展制定出新的制度和管理规范,并且是新经济在新制度和规范中发展,那么人类社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一句话讲,国家经济增长和人类的社会发展方面,制度和规范具有引领作用,更多的时候决定了我们人类社会将去往何处。

2、新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能在中国获得重现,其中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令人瞩目。首先,我國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必须修正的阶段,因为必须要从量到质的转变。科斯教授倡导的研究纯经济学的研究,是正视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在看中国。其次,我国经济的制度结构确实在高耗能和高污染上有必要去改正,提高科技化,我们有去研究经济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次,新制度经济学强调,交易是为经济服务,同时我们也认为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带来贡献的经济可以利用,国家的制度才是重要的。而在我国,国家支出占市场份额较大,因此非常需要从国外引进和应用新的经济制度来研究和探讨改善这一奇怪现象的方法。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确实有较大的发展。其中,有人探讨出国有资产为什么利润低,消耗大,常常国家赔钱。国有产权在“本子”上确实中规中矩,但切实可行的产权还在现实中行之有效,并且在政权和利益分开,国家和企业分开是我们追求的,无论怎样我们利益总是在冲突,聘请其他人来进行管理和修改也要交费用。作为委托人有十几亿,这可能是最大的交易往来。你我每人都明白,交易人的监督就像我们去监督公共事业的利益一样,没有任何人愿意也有过多的积极性在这方面作投入。从侧面可以看出从全民这个初始委托人中,找到了他们需要的企业代理人这中间有着过多的步骤和环节其中中间环节过于冗长;环节越多监督力越低,最后到企业这边的力量会最大程度被削弱。所以国有产权的基础就是国有资产使用和监督。我国目前最大的现实就是各方面的改革和整体的发展。因此要想我们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我们必须对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主义经济,它取得巨大的成功,同时外国经济理论又不能很好的解释。

3、中国的新经济制度发展的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要继续稳定和发展下去,我们要继续实施现阶段的经济和财政政策,继续对微小的经济成分的关注度,更加注重小的经济实体用好增量,重点是在我们经济的薄弱环节进行改善。只有在微观上努力了,那么宏观稳定才能被保障,让科技和管理的创新来提高需求,让经济结构的合理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让经济稳重有进。

(二)经济要持续增长,同时经济的结构要更加合理。我国现阶段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仍然存在同时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劳动力成本等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数量型的企业的发展已经日益艰难,因此我们必须要推动经济既要继续发展,同时要调整产业内部构成。既要速度,同时质量问题不可忽略,要使全民收入提高并且就业稳步提高,使得经济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又要调整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我们要使科技真正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质量和标准以及品牌建设,整体促进服务业,以及新兴产业在国家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提高,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让新的经济增长点再助力经济的发展,让发展和增长更好的为国家经济服务。

(三)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新旧更替的过程。现在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动力不足,因此必须改革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现在的经济转型升级,让旧的经济发展方式继续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培养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目的就是稳步提升国家经济,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就业和提高国民收入。其中,我们要继续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引进社会资本,更好的参加竞争。这既经济结构调整了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就上去了。另外,全民创业和国家创新,这既可以提高就业率同时国家的经济增长就有更多的支撑点,国家就会越发的公平和发展。我们不仅要每个人去发展创业,更多的为每个人提供更好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国家必须进一步改革,该是市场的返还给市场,政府和国家只要保证竞争的主体不违法,不损害国家利益即可。让市场和社会空间更加巨大,我们政府只是裁判员,不是运动员。个人和企业都要大胆创新,让创新扎根在每个职场人的心中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总之,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国家情况出发,不能生硬的搬用别人的。要学会因时制宜,更要因地制宜。没有绝对正确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我们有绝对正确的追求幸福生活的目标。只要合法合理,我们就可以利用,那么新制度经济就是其中的一种,值得我们每人去学习和研究。

篇9:关于当前中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

关键词:行政信息公开诉讼,现实瓶颈,可考虑建议

一、何谓“行政信息公开诉讼”

行政信息公开是政府自信的体现, 也是建设“透明政府”、“民主政府”的必要手段。随着依法治国方略在全国大范围内的推进, 公民法制意识不断提高, 对政府行政有了更密切的关注, 行政信息公开诉讼案件已成为当今中国行政诉讼案件中的典型案件。自从2004 年中国第一例行政信息公开诉讼拉开序幕, 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程序专业化的进程已经开始迅速启动,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以及行政诉讼制度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制度保障。

行政信息公开诉讼是由公民作为原告就行政信息公开中的纠纷、为获得知情权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以相关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行政诉讼。一般来说, 行政信息公开纠纷通常为下列三种不同的情况: 首先是行政主体 ( 通常为政府部门) 应依照法律向全体社会成员公开涉及公众利益的相关信息却未能公布, 其次是行政主体应该主动向特定的个体公布涉及其相关利益的信息却未能公布, 最后是行政主体依据特定个体对相关信息的请求应当公布却未能公布。

此类行政诉讼通常具备给付性、请求性、双重性与事实性四个基本特征: 即诉讼标的具有政府作为 ( 公开行政信息) 的给付性, 诉讼基础来源于公民对获知行政信息的请求性, 诉讼利益包括主管与客观的双重利益, 争讼对象为行政事实行为①。

二、行政信息公开诉讼的现实瓶颈

总体而言, 中国行政信息公开诉讼起步晚, 基础薄弱, 制度不够健全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行政诉讼法为公民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 但其掩盖不了中国行政信息公开诉讼案件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

( 一) “范围大”, “数量多”

无论是《条例》还是行政诉讼法, 立法者的本意都是为了尽可能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限制政府专断。但在司法实践中却是大大增加了司法机关的工作难度。有了法律明确的规定, 全国各地的行政信息公开诉讼案件逐年倍增, 因为在行政诉讼的受案条件中并不要求“原告的具体的人身财产合法权益被侵犯”, 很多原告仅因自己关注的文件信息没有的到公开便直接提起诉讼, 导致司法机关应接不暇, 其他重要的案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 降低工作效率, 进而使公民权利不能得到及时保障②。

( 二) “门槛低”, “直接性”

相比于西方法治国家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我国似乎给了公民更加有效的保护。因为在我国, 行政复议不是行政信息公开诉讼的必经途径, 简言之就是“复议”与“诉讼”是可并列选择的, 部分公民因为对行政机关的不信任宁愿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加重司法机关负担。

( 三) 滥用诉权, 适得其反

立法者在不断努力保障公民的诉权, 但由于中国公民整体法律素质不高、法制意识单薄, 这恰恰会给部分人有机可乘。实际案例中已有不少当事人为攫取更多利益而以起诉政府为要挟的情形, 这是法律的悲哀, 亦是社会的悲哀。

( 四) 公开还是不公开

一方面, 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是为获得知情权, 但另一方面, 这又极可能侵犯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平衡政府信息公开、个人隐私与商业秘密、国家秘密的关系是一个大难题。虽然法律给了第三人一定的权力, 但“最终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法官手中, 这对法官行使自由裁量也是个巨大的考验。

三、可考虑的建议

( 一) 出台专门法

目前来说, 推动行政信息公开诉讼最根本的途径还是完善立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行政诉讼法终究没有形成关于信息公开诉讼的完整法律系统。国内也出现了“尽快出台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声音, 随着依法治国的步伐正在加快, 科学、专业、统一的法典才能更好使行政信息公开诉讼的运作跟得上经济政治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

( 二) 建立统一标准

建立关于案件受理审查的统一标准, 适当提高此类案件的“门槛”。因为毕竟此类案件不同于一般的行政诉讼案件, 所以可以从“受案标准”入手, 及时排除“滥用诉权”现象的发生。

( 三) 重视“复议”的作用

应该借鉴美、法、日的行政信息公开诉讼“复议前置模式”, 在穷尽起诉人的行政救济后再允许其提起诉讼。这样既可促使行政机关充分履行上级对下级内部监督的义务, 也可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及时公开信息, 还可以减少司法机关的工作压力。

四、结语

中国政府正逐渐履行其“行政信息公开”的义务, 公民也在尽自己的努力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自发监督, 这也要求中国法律与司法机关给予其最充分的保障, 来解决其中的纠纷, 保护社会公众与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笔者以一个青年学生的视角对此问题展开了一定的探索, 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统一的《信息公开法》。

参考文献

[1]章远志.行政诉讼法前沿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136.

[2]向峥荣, 冷湘.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实证调研.成都中院, 2015-03-3/2016-03-05.

[3]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疑难问题研究[M].行政法学研究, 2009 (4) .

篇10:关于当前中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

关键词:案件信息;法律文书;公开

一、基层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的现状

我国自提出“检务公开”的概念以来,检务公开制度建设经历了初步规划、探索发展、全面公开三个发展阶段。实践证明,推行检务公开是检察机关满足公众知情权、接受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案件信息公开制度的确立,是积极顺应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检务公开、保障刑事诉讼参与人知情权、参与权的必然要求。

(一)案件信息公开的范围及形式

为规范开展案件信息公开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研发了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对案件信息在互联网的公开工作进行规范,并制定了《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试行)》(以下简称《工作规定》),明确了案件信息公开和法律文书公开的范围及内容。

案件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案件程序性信息公开、法律文书公开及重要案件信息公开,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办公室作为案件信息公开的主要负责部门,主要有两种公开形式:向不特定公众公开,一是通过检务公开大屏幕或者公开栏进行公开,在检察机关办公楼内显示屏发布本院的生效法律文书,如不批准逮捕决定书、撤销案件通知书等;二是通过互联网站进行公开,按照高检院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的终结性法律文书、重要案件信息应当在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上公布,检察机关官方网站也应同步公开。

向特定受众公开,一是对案件当事人公开。案件当事人、近亲属可以到案件管理部门查询办案流程及办案期限。二是对辩护人及诉讼代理人公开。目前对律师的案件程序性信息公开主要采用的是案管大厅查询、电话查询及互联网查询相结合的方式,律师只需提交三证即可获得所代理案件的受案时间、办案期限等程序性信息。

(二)案件信息公开中的问题及原因

1.公开不及时、公开内容不全面

根据最高检《工作规定》的要求,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信息及法律文书均应在互联网公开,并对公开的期限作出了具体规定,但从实施结果上看,文书公开率并不高。部分案件承办人在收到法院判决后,未在规定期限内点击公开本院的终结性文书,一些发给案件管理部门进行公开复核的法律文书,未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达不到《工作规则》中的公开标准。致使现在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网上公开的信息内容少,进度慢。案件信息公开具有片面性、滞后性。

2.制度不健全,公开标准难界定

根据《工作规则》中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发布的重大案件信息包括:有较大社会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的立案侦查、决定逮捕、提起公诉等情况,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刑事案件的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等情况,已经办结的典型案例。法律文书公开中,“重大、敏感案件报检察长批准后,提交案件管理办公室发布”,如何界定社会影响、是否受到社会关注,何为典型案例,重大敏感案件的具体范围、认定标准,都需要各地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规定。

3.法律文书公开多侧重于形式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的监督机关,要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各项决定都必须依托法律并能以理服人。目前检察机关公开的法律文书多为结果性的文书,多侧重于处理结果的告知,涉及事实、法理的部分却很少,这样难免使文书公开有“走过场”之嫌,文书公开的意义大打折扣。

4.缺乏相应的舆情审查及舆情处理机制

法律文书及重大案件信息上网,满足了更大范围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同时少数信息可能会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此外,某些法律文书中存在的瑕疵问题如存在用语不严谨、标点错误等可能会被网络、媒体放大,从而会给办案人员甚至检察机关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建立相应的舆情应对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二、完善案件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议

(一)根据自身情况,结合高检院的文件要求,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

检察机关应对案件信息公开操作流程、审批手续、公开与不公开的具体内容、对重大敏感案件的标准作出细化的规定,使每位干警对案件信息公开的每一项内容、公开程序、信息审批、具体操作都做到心中有数、有据可依。此外,还应对各责任部门的具体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使案件信息公开规范、顺利的进行。

(二)充分发挥案件管理部门监督职能,完善绩效评估机制

目前案件信息公开仍存在公开不及时、公开不全面的问题,案件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其作为案件信息公开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职能,明确案件管理部门和各业务部门的责任分工,定期对公开情况进行通报,并将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范围,督促办案人员配合案件信息及法律文书的公开。

(三)逐步推进法律文书的释法说理机制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知情权通常是指“知悉刑事诉讼中与自己利益相关或者与自己有特定关系的人相关信息的权利”。检察机关目前公开的文书均为结果告知性文书,当事人未必能够理解法条及专业的法律术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知情权的行使,也无法做到有效监督,与检察机关开展法律文书公开的初衷背离。

在法律文书公开方面,在公开结果告知性文书的同时,应考虑将有案件事实、证据、犯罪构成及法律依据等内容的文书,同时送达至案件当事人,充分阐明处理的理由和根据,使当事人心服口服,从源头上减少涉检上访的发生。如检察机关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时,对于《不捕理由说明书》也可以送达案件被害人,以公开促公正。

(四)建立风险管控及舆情处理机制

检察机关开展案件信息公开工作,是增强检察机关执法办案透明度的举措,但同时应意识到,相关信息的公开可能会有泄露国家或个人秘密的风险。因此,在公开前,要对公开的内容、方式、广度、深度进行保密审查及风险评估。高检院的《工作规定》已对不应该公开的案件种类及文书种类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在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批,对于有可能激化当事人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在公开前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充分论证。同时应建立完备的舆情搜索和控制机制,对于重大舆情要主动回应,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的矛盾。

三、结语

检务公开是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增强检察机关办案透明度、维护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案件信息公开是深化检务公开、积极顺应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检察机关要妥善解决案件信息公开中出现的问题,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使案件信息公开工作更加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董凯.浅析案件管理部门在案件信息公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4年35期。

[2王延卫.基层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难点剖析[N].江苏法制报,2014-07-14(006)。

[3]李广建.检务公开也得有风险管控机制[N].检察日报,2014-04-11(003)。

[4]纪钧耀.不捕释法说理制度的探索和完善[J].法制与经济.2011年08期。

[5]许秀姿.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上网公开制度论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6期。

上一篇:幼儿园梅花教案下一篇:综合性学习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