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译文及赏析

2024-05-23

行路难·其一译文及赏析(共13篇)

篇1:行路难·其一译文及赏析

李白 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①箸:筷子。

②顾:望。

③安:哪里。

④济:渡。

【译文】:

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白雪阻拦。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要去哪?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

【赏析】:

这首诗是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诗的开始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意,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会豪饮的。可是,今天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这一串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但是,诗人并没有甘于消沉,而是从吕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虽然现实是那么得艰难,道路是那么得渺茫,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最终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习的。

篇2:行路难·其一译文及赏析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代乐府《行路难·其一》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篇3:行路难·其一译文及赏析

诗歌只在第九句出现“行路难”三字, 可前面句句与“行路”有关。诗中处处写路却处处难行。

送行“路”:友人饯行, 失意愤懑。

“路”难行:黄河塞冰, 太行封山。

想出“路”:吕尚伊尹, 只是梦想。

叹行“路”:路路不通, 难上加难。

行前“路”:云帆沧海, 自我心安。

细究原因, 路难行有多方面的缘由。

一、融于时世的黑暗, 难!

公元742年 (天宝元年) , 李白奉诏入京, 担任翰林供奉, 可是两年后被“赐金放还”。李白被逼出京, 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 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 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诗歌题目本是旧题, 但形容李白此时的处境真是极其贴切。诗中的现实是通过比喻手法写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以无限的悲愤写行路的具体的难。诗人是过分自信的, 黄河是国人的母亲河, 太行山也是古人理想中要登临的高山。诗人兴致勃勃前往却心情黯然而归。以这种极大的落差来写失意愤懑的心境是非常具体可感的。

二、实现精神的高贵, 难!

细读文本, 笔者读出了诗人追求的是精神的高贵和理想的实现, 因此路将比常人更难行。诗歌的前四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我们很容易理解其表面的意思, 心中郁愤, 痛苦, 理想不能实现。这样的“解读”固然没错, 但是却没有理解其中更深刻的意义。其实, 这“金樽清酒”与“玉盘珍馐”不但是借代“美食”, 更是借代一种富贵的生活。古时征人只能用“‘浊酒’一杯家万里”, 而清酒自然是珍贵的酒, 一般人恐怕无福享受。金玉的生活加上清酒的陪伴, 不正是世人眼中“诗仙”的理想生活吗?但在富贵与理想之间, 诗人更向往的还是精神的高贵与理想的实现。无奈因奸佞之闭塞贤路, 理想实现无门的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 使诗人酒不能咽, 馐不能食。吕尚、伊尹成功的例子摆在前方, 而对诗人来说只是个美丽却不可实现的梦想。一般读者读到末句都认为这是诗人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体现。然而, 笔者却读出了诗人无路可行的无奈和宽慰友人的善意。是两年的长安生活教会他思考了吗?应该不是。诗的后四句诗人反复吟咏“难”, 极写彷徨无定的心情, 却又自我安慰说会有“云帆”济“沧海”。可是事实上两者都没有, 诗人的路还是难行。

三、改变自我的个性, 难!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 被世人称作“诗仙”, 他才高志大, 很想干一番大事业, 入京后,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 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 变相被撵出了长安。如果李白知道脱俗的诗歌不能和浑浊的政治混为一谈, 知道人与人相处是需要技巧的, 他就会明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是李白不能很好地认识自身的情绪。他有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 本来就不适合尔虞我诈的宫廷。二是李白不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即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 酒后发“仙言”的事为数不少。“天子呼来不上船”, 难免会因此伤人。三是李白的自我激励过头, 它能够帮助李白走出生命中的低潮固然好, 但是过高地看待自己而轻视了别人却不好了。浪漫与严峻现实的矛盾也常使他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四是李白不能认知他人的情绪。李白过于高傲自负, 过于理想化, 他看不惯李林甫的行为, 借脱靴奚落引荐李林甫的高力士, 也因此得罪了权臣, 被赶出长安也是必然的事。

因此, 路难行是有历史性的———在当时那个年代, 也是有主观性的———在过分自信的大诗人李白脚下。诗歌的教学要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理解更深层次的做人的道理。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最后15分钟的教学过程。

(一) 寻找“路”

列举各种诗文中关于“路”的描写。

(1)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2)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3)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4)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鲁迅)

(二) 探讨“路”

为了能理解李白的理想和性格特点, 笔者在课堂上补充介绍了诗歌创作的背景和李白的诗作《梁园吟》:“歌且谣, 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 欲济苍生未应晚。”末两句的含义是“我总有一天会像高卧东山的谢安一样, 被请出山实现济世的宏愿”。由此, 学生理解了李白的高贵的精神理想之路实现之难。

课堂上, 笔者还组织了小小的辩论赛:假如李白在今天求职, 你认为他能施展大志吗?辩论中认为“李白在当时不能生存, 在今天更不能生存”的学生占多数。李白的个性决定了这一事实。学生领悟到:“每一条路总是自己选定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在路上有时需要为目标的实现做一些改变。路不难行, 人能走多远?这话不要问双脚, 要问志向 (如周恩来、毛泽东) 。人能看多远?这话不要问眼睛, 而要问胸襟 (反例成克杰) 。人能创造多少?这话不要问双手, 而要问智慧 (如爱迪生、司马迁) 。漫漫人生路,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三) 吟诵“路”

在反复吟读诗句中结束教学, 并布置作业:写读后感。

篇4:行路难·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馐;直同: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

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行路难·其一》注释

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

歧:一作“岐”,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终将。

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篇5:李白《行路难》译文及赏析

1叙事开篇,化用刘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 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别于《拟行路难》。

2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篇6:《行路难其一》诗词原文及注释

行路难·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 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注释

⑴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⑵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⑶投箸:丢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太行:太行山。

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复:忽然又。

⑸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⑹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会:当。

篇7:《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及译文

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

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

篇8:行路难·其一译文及赏析

徒手搏猛虎,辩口若河悬,车象鸡笼驰马如狗窜。头戴平民白丝巾,黄尘追着飞马卷。谁知我们这些人,是否来蓬篱草民间?道边衰兰泣落送我出京城,苍天有情也会衰老不忍把眼睁。谁管旗亭美酒一杯值万钱,我要痛快淋漓倾酒坛。

睡如雷鸣行如颠,只管将来,搬,搬,搬!倒大杯,满,满,满!为我们健康,干,干,干!鬓发常青古未有。转眼红颜变苍颜。你看卖酒秦地女,婚然一笑有多甜。翩翩起舞赛天仙,刚刚十五如花年,莺歌燕语如琴弦。还记得汉武帝遗音《秋风辞》,千年过去,至今犹恨人生短!抓住流逝光阴不松手,把太阳拴在扶桑颠。哎,无奈,忧愁袭来,一天一天长一天。

篇9:《行路难(其一)》(精选)

《行路难(其一)》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行路难》。今天的学习活动有三个。展示PPT 活动一:资料积累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生齐读。师:请批注“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继续读—— 展示PPT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生齐读。师:多么美好的世外桃源的境界啊,继续。展示PPT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生齐读。师:这是诗人25岁初次离开家乡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继续。展示PPT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齐读。师:来到了江西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奇特,可见他的浪漫主义风格。继续。展示PPT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生齐读。师:故都金陵,让他怀念,但是金陵的人,让他更留恋,依依惜别。此后来到了苏州,写了一首著名的诗《乌栖曲》。展示PPT 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生齐读。师:写下诗名《乌栖曲》。李白的诗,开始打破传统,从写山水到对当时唐王朝的讽刺,揭露时政。你看,吴王西施的生活就是当今的奢侈生活。继续来,《赠孟浩然》,读。展示PPT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生齐读。师:这是诗人从绍兴越州返回岳阳时写的一首诗,遇到德高望重的孟浩然,充满了敬慕之情,孟浩然的风雅潇洒让李白敬佩。此后,他遇到了一位贵人,叫韩荆州,名字记下来,叫韩朝宗。深得韩朝宗的信任。当时人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什么意思?不用做官,只要得到他的赏识足矣。崔宗之、严武等人都受到他的提拔。展示PPT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chóu)曩(nǎng)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师:“白,陇西布衣”,李白我,是陇西的平民。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是谦虚的说法。“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有雄心壮志。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很多人都欣赏他的才华和情义,这是我以前的心迹,怎么敢不尽于君呢?后来得到了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一个小故事,自由读。展示PPT 生自由读。师:贺知章是离皇上最近的人,当他看到《乌栖曲》的时候非常赞赏,认为李白才华横溢。接来下的词,谪仙,是仙人下凡,谪,是降下、下凡的意思,不仅仅是贬谪的意思。后来皇上又封他为翰林书院,史称“内相”,为皇上起草一些文章,但是没有官衔。四十二岁的李白,雄心壮志,只是为皇上写写文章吗?皇上游玩陪着游玩吗? 展示PPT: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本是疏散人,屡贻褊(biǎn)促诮(qiào)。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师:这首诗表达了他不愿意在宫中做官的意愿,翰林读书言怀,读。生齐读。师:读得已经不错了,这首诗我们没学过。其实没有职位啊,所以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李白生性傲慢洒脱,我是阳春白雪怎能与下里巴人同调呢,所以遭到人诬陷,这首诗有人告于了皇上,既然你想归隐就归隐吧,最后是赐金放还,李白很愤慨,有志不能报效。所以就写了《行路难》。打开书,翻到《行路难》。行路难,李白,读。生齐读。展示PPT: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李白的组诗《行路难》共三首,它们主要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师:做笔记,蓝色字体。“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南宋鲍照写过《拟行路难》,从这三个字可以看出来,这种诗主要写仕途坎坷,道路艰难。乐府,是古体诗,这是李白写的组诗,一共写了三首,表达怀才不遇之情。展示PPT: 活动二:读背积累 师:接下来我们要读背这首诗,看一下课堂效果。这首诗,我们用四三节拍来读,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读。生齐读。师:节奏还不太明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看课下注释,了解诗意,重要的内容用笔圈划出来。生看注释。(2分钟)师:强调几个重点,“长风破浪”,意思是? 生:比喻实现政治理想。师:今安在?读。生:如今身在何处。师:“安”的意思是? 生:哪里。师:“箸”什么意思? 生:筷子。师:我们看“直”。生:同“值”。师:补充,价值的意思。继续读,“珍羞”,意思是? 生:珍贵的菜肴。展示PPT 师:好,继续做笔记,“樽”,古代饮酒的器具,书上写盛酒的器具,不准确,是饮酒用的酒具,这个金是金属。积累几个字,快速记下来。中国古代诗文中常用的酒具有,爵。我们的文化底子就厚实了。樽。觞,’衔觞赋诗”,陶渊明的诗。盅,喝两盅。斗,酌。“强饮三大白而别”的“白”。杯,现在还用。最后一个有“觥筹交错”。好了,清酒,清醇的酒。斗,注意字音。塞,堵塞。行,山名,太行山。歧,岔路。再积累一个成语,同舟共济,这个济就是渡的意思。沧海是大海。下面请一位男生来读诗句,他读一句诗句,我们读它的译文。展示PPT 男生读 其他学生齐读译文。师:谢谢!他读的有感觉吗?我们要像他那样有感觉。在每句诗的旁边批注两个字,这句诗要读出什么感情呢?一边思考一边动笔,什么情感要体味出来。学生思考。师:把你体味的结果跟大家分享一下。读一句诗说一说什么感情。生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我写的是“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我写的是“困顿”。师:很好。生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豪迈。师:要不要看一下注释,写的什么? 生:期待。师:噢,是期待。正确。还有? 生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觉得是坚定。师:是坚定,太美了!生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我觉得是困难。师:困难的。生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我觉得是怅然的。师:怅然的,失落的,迷茫的。展示PPT。师:请大家看。生:欢乐的? 师:怎么欢乐?极写送别的场面。接下来,急转直下,欢乐的场面转入了苦闷的场景。接下来,憧憬,忽然想到有两位人原来失意后面又得到重用了,我也能像他一样。放眼开来,又回到现实,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迷惘。最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这体现出李白跌宕起伏的情感。继续读诗,读出情感。行路难,读—— 展示PPT 师:前四句叙事,写离京美宴,无法下咽。中间四句,描写,遥想仕途,期待重用。最后,抒情,回到现实,抒发壮志。给大家2分钟时间,记一记,背一背。下面背诗,用四三的节奏,注意读出情感。背。学生齐背。师:认真看你们的口型,背会的举手。好,学习很努力,高效学习。展示PPT: 活动三:赏析积累 请自由选取一联诗句,赏析其表达之妙,在书上批注。师:接下来我们还要做一件事,我们经常做的。这首诗很好,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要去品析。给大家2分钟时间,任选一联诗句,它好在什么地方。批注到书上。你知道它好,还要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诗歌的鉴赏能力就有了。(学生思考、批注)说说看吧。生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采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用两个典故来表达作者虽然怀才不遇却对当官的憧憬与期待。师:分析得很好,记下两个字,“用典”。表达想出来做官的愿望,它的好处是委婉。生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个是“塞”,一个是“满”,这两个动词表明了作者想要渡河和登山的困难的处境,和作者对长安的失望以及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情感。师:对,塞,满,形象地表达了艰难之多,它用了一个比喻。生3:我先补充一下生1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一句还有虚写的手法。师:好,记下,虚写,怎么说呢?分析一下。虚写了自己的期待。生3:一开始他是写心情茫然,后面想到两个典故,是虚写。师:以古说今,用典来写自己,谢谢。生3:第二句,我要品析四个动词“停,投,拔,顾”,表达了李白内心抑郁苦闷的心情,还突出了心情的起伏。师:心情的起伏,批注两个字,这就是古人写诗文很讲究用字,哪个字好推敲很长时间,“炼字”,一字传神。谢谢。生4:我补充一下生1的,我觉得第四句话是一个过渡的句子,因为它把李白在之前的茫然的心态写出了,但写出了对未来的期待,他虽然被贬,但是依然有为国做事在朝为官的远大理想,体现了李白的自信乐观不放弃,为最后一句做了铺垫,为他接下来的豪迈乐观做了铺垫,更让人体会到他有不放弃的精神。师:非常的好。为什么下面有乘风破浪呢,就因为他有这种想法,他做了一个铺垫,或者埋了一个伏笔,多么精彩。继续。生5:最后一句,表达作者虽然面临困难重重但是有自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追求,坚持不懈。师:谢谢,这首诗我们背不下来,但是这两句我们耳熟能详,这叫警句,它能打破时间的限定,让我们牢记心中,给我们以鞭策,让我们面对挫折的时候鼓起勇气。这也是这首诗的“诗眼”。好吧,这个抓得好。生6:我再说一下最后两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话联系后面一句是先抑后扬,给人反衬的手法,给抒情更加奠定了基础,情感更丰富。师:好的,抑扬,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我身在何处,行路难啊,但是本诗失望而不绝望,失意而不失志,就表现在这里。还要强调一下,都是短句,上面每句都是7个字,到这里语句简短,调整节奏,更加有力。生7:我想补充一下第一句,写出了长安生活的富裕,烘托了朋友饯别的氛围,写出了作者虽然身处长安抒发了一种不屑于官场生活想成为隐士的豁达乐观的心情。师:老师给你提升一下,这叫映衬手法,为什么宴饮场面写得这么欢乐这么丰盛呢?朋友离别了,应该是悲伤,这里用看似欢快的宴饮盛会来写心中悲伤。共同欣赏老师的赏析吧。和你们的角度有一样的有不一样的。展示PPT: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夸张:夸饰饮宴的豪华,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映衬: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师:夸张,记下这两个字,这是李白的写诗风格,夸饰饮宴的豪华,营造欢乐的气氛,用映衬来表达内心的悲伤。展示PPT: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突转: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炼字: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将诗人彷徨、苦闷的情绪展露无遗。师:突转,造成强烈的反差。高兴地来,结果呢,陷入悲伤,造成反差。炼字,我们已经赏析到了。展示PPT: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虚境:它由心中抽象的情感和意念而来。实境与虚境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无比美好的诗歌世界。师:虚境,这是诗人的想象,有了实境有了虚境,共同构成美好的诗歌世界。只写实的,没有虚的不行,虚的是想象,用典,展示PPT: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典故:凡见诸古籍而为后人袭用的,统称为典故。用典:就是使用典故,就是引古说今。用典的好处:精炼语言,含蓄委婉,典雅风趣。师:这个要重点讲,典故。凡见诸古籍而为后人袭用的,统称为典故。什么是用典呢,就是使用典故,引古论今。用典的好处是,记下来12个字。精炼语言,语言要精,我们和朋友交流起来,和爸妈交流起来,你们引上一句诗,很精炼,不至于啰里啰唆老半天。含蓄委婉,“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用典。第三个典雅风趣,在你的作文里有典雅的诗句在里面,你这个同学文雅典雅的气息就出来了,书卷气就出来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成语,你就是在用典。你看这些成语,多积累一点,用一用。读一读吧。展示PPT: 一鸣惊人一诺千金三顾茅庐杞人忧天 期期艾艾卧薪尝胆夜郎自大望梅止渴 草木皆兵望洋兴叹扑朔迷离不求甚解 生齐读。师:好,继续欣赏。展示PPT: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短句:节奏短促,声调低抑,情感激越。反复:抒发深长之慨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警句:就是语言精练、寓意深刻的语句。它能超越时代的局限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和教益。诗眼:就是诗歌中的点睛之笔、传神之笔。生齐读。师:我们要抓住诗眼,《己亥杂诗》的诗眼是? 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师:杜甫的《望岳》的诗眼是? 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师: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诗眼是? 生:沉舟侧畔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展示PPT: 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 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 生齐读 师: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想一想李白的这首诗,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抱负。好,再读一下诗。生齐读。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

篇10:《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2、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3、探究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

二、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三、教学难点

探究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

一 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1,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

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

“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二 朗读诗歌,认识李白

1、自由朗读诗歌,识字正音,读准节奏。

2、你从文中读出了李白怎样的内心?并说说你的理由。

3、这首诗歌表达了李白什么情感?

三 品读诗歌,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我们知道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在这首诗歌里,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四 拓展延伸

潇洒如李白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李白毕竟是李白,生活的挫折没能让他一蹶不振,李白选择了坚强,选择了自信,选择了乐观。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有多少文人与李白有相同的遭遇,从他们身上我们有什么的启示,请你以你喜欢的一位文人和李白比较,结合自己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五 总结,布置作业

(一)小结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一个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行路难》

篇11:初中语文行路难(其一)教案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天下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下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三、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行路难》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作于天宝三年(就是公元77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赏析学习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同学们看前四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篇12:《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行路难(其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说起唐诗,不得不提到李白。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其一)》,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

(1)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诗的诵读节奏。

(2)学生划出朗读节奏,注意朗读语气、语调及重音。学生自由诵读,全体同学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诗歌。

2.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互译诗句的大意。

明确:金樽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值十千钱,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钱。

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

想渡黄河冰塞住了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

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

行路难啊,行路难!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

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

二、深入探究,研读品析

1.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不能饮,“玉盘珍羞”不能食?

明确:李白就要走了,出于对他的一片深情厚谊,朋友们设下盛宴为他送行。但是他端起酒杯却又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放下了,他离开宴席,举目四顾,茫然不知所为。浓重的忧郁和深沉的悲愤,使诗人酒不能咽,肴不能食。因奸佞之闭塞贤路,诗人悲愤、忧郁。

2.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学生讨论,明确:“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跌宕起伏。

3.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呢?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放还,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4.诗中借用历史故事有什么作用?

讨论归纳:借用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所信任和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当他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展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5.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讨论归纳:哪怕面前的道路阻碍重重,诗人却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表现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这是他唱出的音。

6.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借这首诗歌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描写人生路上的坎坷,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三、拓展延伸

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讨论并归纳:《饮酒》抒写归隐田园、远离世俗的宁静安详、闲适自得的心境;《行路难》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怀。这两位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身世、追求不同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的时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却不能施展;李白身处大唐盛世,社会相对稳定,学子人人自奋,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故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四、本诗小结

篇13:行路难赏析及答案

1、表现作者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2、诗中借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

3、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积极进取精神的名句是:。

4、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抱负远大、执着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5、诗中用典故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6、诗中诗人展望未来,信心倍增的句子是:。

7、诗中表现诗人从苦闷中挣脱出来,充满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8、诗中展示作者自信豪放、坚定执着个性的的诗句是:。

9、诗中用宗悫(què)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诗句是 ,.10、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具有挂起风帆、直渡大海的精神,让我们用诗中 , 两句共勉。

11、面对金融风暴,只要我们敢于直面危机,具有诗中,的信心,就一定能度过难关。

12、诗中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表现出诗人 的性格。

1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引用了姜尚、伊尹两人的故事,这样写的作用是

14、诗的前四句写了诗人 的情绪。诗中表现表现诗人坚信自己总会有大展宏图的一天的句子是:。

15、诗中以连续动作写出作者内心苦闷与感情变化的诗句是:。

16、诗中化用前人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且反映作者内心极度郁闷和感情激荡起伏的句子是:。

17、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这一特点?

18、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这首诗谈一谈。

19、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与失败,如同诗中所说:。20、诗人在诗中写山川的险阻以此来比喻世路艰难的诗句是:。

21、“冰塞川”“雪满山”象征

22、是什么原因使得诗人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而不能食?

2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24、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25、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26、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27、诗中“欲渡黄河”、“ 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28、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9、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显然不同于其他诗句,请分析其独特之处及其表达效果。30、“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31、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2、赵朴初先生为“冰心馆”题词借用诗中名句,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33、诗中表现诗人不凡抱负的诗句是:“。”

34、诗中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相似的两句是:。

35、诗中表现诗人内心痛苦与忧愤的诗句是:。

36、在这首诗中诗人感慨万端,感情一波三折,既有 又有,还有。回复跌宕,让人感叹,37、请从语言表达和情感两方面,对“抽到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作简单品赏。

38、有评论说“明朝散发弄扁舟”中的“散”和“弄”两个动词用得精妙,请你大胆发表见解,说出你的认识。

39、“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一句诗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的豪情,请你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两句,抒写自己的豪迈之情。

※ 参考答案

1~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2、直挂云帆济沧海。自信(或:积极;豁达;乐观)

13、表现自己坚信会被重用的信心。

14、牢骚(愤慨)与不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5~

1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8、“长风”句表现了诗人踏平险阻,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精神,同学们用它作为赠言,是希望友人对自身的能力坚信不疑,对人生前途充满希望。19~2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1、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2、奸佞闭塞贤路(奸人当道)使诗人忧郁和悲愤,因而酒不能喝,馐不能食。

23、突出表现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24、巧用历史故事,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跳跃式的结构。

25、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6、世道险阻

27、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 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28、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到能达理想的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豪迈的气概。

29、句子简短有力,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尾句是疑问句,写出了诗人面临的巨大困难;遭遇坎坷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30、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1、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32、中间小谢又清发。

3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34~

3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36、梦想不能实现的愁苦 重新振作的乐观 隐逸遁世的情怀

37、此句诗作者借水砍不断,浇愁更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己的愁思不绝,叠字(愁)的运用更强调了自己的忧愁难以排遣。

38、“散”写出了李白不羁的性格,他渴望无拘无束的自在生活,“弄”显示出了闲适和悠然。两个字表现出了李白遁世思想,淡泊心态。

上一篇:在物流公司的实习周记下一篇:风险评估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