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其一》原文及译文

2024-04-21

《遣悲怀三首·其一》原文及译文(精选5篇)

篇1:《遣悲怀三首·其一》原文及译文

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

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古槐落叶当柴也无怨无悔。

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祭奠你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篇2:《遣悲怀三首·其一》原文及译文

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篇3:《遣悲怀三首·其一》原文及译文

这一首诗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尾联才写出“怀古”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

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徊。李元洛评曰:“在艺术上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籍而不直露奔迸。”

作者简介:

篇4:《遣悲怀三首·其一》原文及译文

遣悲怀 之一①

元稹

谢公②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③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释:

①本诗是元稹悼念亡妻韦氏所作,韦氏原为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与元稹,七年后便早逝了。

②谢公:东晋宰相谢安,最爱其侄女谢道韫。这里以谢道韫比太子少保韦夏卿。

③黔娄:春秋时齐国贫士。

(1)开篇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本诗的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了反衬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答案】

(1)一、二句借用典故,以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同时也以领起中间四句。

(2)反衬手法是本诗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一、二句以韦氏出身高贵反衬她安贫乐苦的贤淑美德。末两句极写今日之富贵以反衬过去的贫困,以突出诗人思念亡妻的无尽哀愁。

3.诗人用哪些细节表现爱妻的贤惠?请结合诗句概述。(5分)

4.末句中的“复”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3.①看见丈夫没有衣服穿,就在草编的箱子里翻找;(2分)②丈夫缠住她要酒喝,她拔下金钗换钱买酒;(2分)③她眼巴巴地仰望古槐,靠它添些落叶当柴草(1分)。

4.①“复”字的含义是一次又一次,表明次数多;(1分)②表达内心极其凄苦、悲痛,无比遗憾的感情。(2分)③诗人的俸禄已超过10万钱,但与他共患难的爱妻却不能分享富裕的生活,诗人为此深感痛心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用丰盛的祭品祭奠爱妻的亡灵,“复”字饱含了诗人无比沉痛、抱憾终身的`心情。(3分)

三:

1.这首诗的首联在全诗结构上有何作用?

2.颔联和颈联所表现的妻子形象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总领颔联和颈联。

2.关心、体贴丈夫;甘于贫贱,与丈夫相濡以沫。

四:

1.首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颔联和颈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用典。(2分)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2分)引出后文对韦氏婚后艰苦生活的描写,间接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2分)

2.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2分)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3分)

五:【文学常识】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曾和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诗作中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和流连光景的中短篇杂体诗,以及模仿的作品,并称“元和体”。

【阅读训练】

1.写妻子嫁给自己以后所过的艰苦生活以及妻子怡然自得、毫无怨尤的诗句有_____等。

2.写自己在妻子死后对她的悼念活动的诗句有________等。

3.全诗以____字为线索,前二首_____,后一首________-。

4.此诗以浅近质朴的语言抒写“难言之情”,例如“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2. 与君营奠复营斋 也曾因梦送钱财 惟将终夜长开眼

3.悲 悲对方 悲自己

4.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译文:

她如同谢公最小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了我这样的贫士百事都不顺遂。见我身上没有替换的衣衫,她到处搜寻翻箱倒柜。我款款地缠着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的金钗将酒换回。用豆叶一类的野蔬充饥,她却吃得十分甘美;没有柴薪,她就靠古槐的落叶作炊。今天我的俸钱已超过十万,独自享受着荣华富贵;却只能常请僧道来超度亡妻,多献丰厚祭品聊表我一片情意。

她是岳丈最宠爱的幼女,但自从嫁给我这样一个穷书生以后,诸事不顺,受尽了苦难。看到我没有替换的衣服,她便翻箱倒柜到处寻找,我没钱买酒喝时,她便拔下金钗充作换酒的钱。她甘于用野菜豆叶充作菜饭,用那些落了叶的老槐枯枝当作薪柴。如今我的俸禄已经超过十万,可是妻子却离我而去,我只能置办斋品来祭奠再祭奠。

赏析:

元稹的元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于公元8(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和元稹结婚 ,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就病死了,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写了不少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是这三首《遣悲怀》。

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泥”,软缠。“长藿”,长长的豆叶。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篇5:遣悲怀其一翻译赏析

《遣悲怀三首·其一》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古诗全文如下: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前言」

《遣悲怀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元稹怀念原配妻子韦丛的作品。此三诗重在伤悼,作者取“报恩”为切入点,先回顾与韦丛婚后的艰苦生活,以明“贫贱夫妻”间深厚的感情,从而引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报答之意而反复咏叹之。作者着意强调的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悲剧性——愿望与可能之间的时空错位。这组诗以浅近通俗的语言,娓娓动人的描绘,成为元稹悼亡诗中最为世人所传诵的三首。

「注释」

⑴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

⑵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此自喻。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

⑶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⑷泥:软缠,央求。

⑸藿:豆叶,嫩时可食。

⑹奠:祭奠,设酒食而祭。

「翻译」

她如谢公最偏爱的小女儿,嫁给我这贫士百事不顺心。见我无衣衫到处翻箱倒柜,求她买酒就拔下头上金钗。野蔬豆叶充饥她吃得甘美,靠古槐落叶当柴也无怨言。今天我的`俸钱已超过十万,只能为你办祭品烧些纸财。

「鉴赏」

第一首追忆妻子生前的艰苦处境和夫妻情爱,并抒写自己的抱憾之情。一、二句引用典故,以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借指韦氏,以战国时齐国的贫士黔娄自喻,其中含有对方屈身下嫁的意思。“百事乖”,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氏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简括,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泥”,软缠。“长藿”,长长的豆叶。中间这四句是说: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平常家里只能用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她却吃得很香甜;没有柴烧,她便靠老槐树飘落的枯叶以作薪炊。

这几句用笔干净,既写出了婚后“百事乖”的艰难处境,又能传神写照,活画出贤妻的形象。这四个叙述句,句句浸透着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怀念的深情。

末两句,仿佛诗人从出神的追忆状态中突然惊觉,发出无限抱憾之情:而今自己虽然享受厚俸,却再也不能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只能用祭奠与延请僧道超度亡灵的办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内心深处却是极其凄苦的。

★ 遣悲怀·其一原文及赏析

★ 《遣悲怀三首·其三》原文及译文

★ 《秋兴其三》全诗翻译及赏析

★ 《遣悲怀》元稹

★ 元稹《遣悲怀·其二》

★ 杜甫《遣意》全诗鉴赏

★ 《遣悲怀》元稹古诗鉴赏

★ 杜甫《登楼》全诗翻译赏析

★ 《夜宿田家》的全诗翻译赏析

上一篇:全市医改工作大会发言稿下一篇:公路工程施工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