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工程房心回填施工要点有哪些?

2024-05-26

地下室工程房心回填施工要点有哪些?(精选5篇)

篇1:地下室工程房心回填施工要点有哪些?

地下室工程房心回填施工要点有哪些?

1、施工条件:地下室结构验收完毕;预埋管道、基础等施工验收完毕;回填范围内积水、杂物等清理干净;汽车坡道可通行,电梯井及设备管井等部位模板拆除

2、土方运输:土方运输采用小型机动车经汽车坡道和从电梯井、设备管井等用溜槽运送地下层,然后配合人工手推车水平运输,

3、施工程序:基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①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

②填方施工中,取土、运土、铺填、压实等各道工序连续进行,

4、施工要点:

①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②素土最优含水率经试验确定后,施工时应严格控制。

③柱根、墙根等部位机械无法达到部位,人工夯实;

④环刀取样为每100~500取一点;

⑤回填土填至设计标高,及时施工垫层及地面混凝土。

⑥回填完成后,剔除反梁上的回填土,再砌筑砌筑墙

5、质量要求

①用容积不小于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其干密度,以不小于通过试验所确定的该砂料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密度数值为合格。

②中砂在中密状态干密度一般控制在1.55~1.60g/cm3。

篇2:地下室工程房心回填施工要点有哪些?

①土料应过筛,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②施工前进行击实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优含水率和击实遍数。

③回填土分层铺摊,蛙式打夯机每层需铺土厚度为200mm;人工打夯处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④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上下层错缝水平距离不小于1.0m。

⑤回填土每层填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试回填土的干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高出允许偏差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回填土检验采用环刀法取样,取样方法:肥槽回填按每层每20~50m取一点。

⑥施工工艺流程

篇3: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要点分析

近年来,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的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 地下室工程的建筑施工也遇到了一些相对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地下室一般都要考虑防水的因素, 地下室的混凝土通常选择的都是抗渗透型混凝土, 而鉴于地下室结构的特殊性, 支护措施的有限性, 往往会很容易产生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一般情况下, 地下室的混凝土都具有这样的性质:为了承载建筑的重力, 混凝土的强度都设计的比较高;水泥的用量就会很大, 也导致混凝土结构因为水泥收缩变形的概率增大;对于尺寸的要求相对普通建筑会大很多;这种设计一般都会具有内部自身积聚热量快、温度升高迅速, 但是表层却散热速率高, 容易形成较大的温度差, 最终导致裂缝问题的形成。

2 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2.1 对于后浇带设置宽度的考虑以及底板影响的分析

对于实际工程中的施工, 由于高层建筑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大体积性的设计要求, 我们就要考虑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只设计一条后浇带, 然后将底板分为两个部分的方法 (具体设计方法见图1) 。通过图中分析可以看出, 分成两部分后, 混凝土的体积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减小, 如果我们认为这两个部分还是有些长, 混凝土的量太大, 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还可以在浇筑方案中将这部分再一分为二, 待浇筑完成后将两者以施工缝技术连接起来。从而达到减少混凝土结构长度, 避免温度裂缝问题的发生。

2.2 严格控制混凝土各种原料间的配合比

混凝土中各原料的合理配比问题, 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刚度强度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要到相关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站进行配比试验, 并根据实际需要的强度要求和抗渗透性能指标进行反复调配, 最终确定最佳的拌制混凝土配方, 在实际的施工混合调配混凝土的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按着配方执行, 避免随意增大配方中原料的用量, 严格控制水泥用量, 避免水化热过高导致温度的差异性变化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下面是某工程的混凝土调配配方 (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原料的选用都是具有明确的等级和实际用量的。

2.3 针对混凝土的搅拌工艺和振捣方式的改进和控制要点

对于混凝土技术我们需要不断的改进原来的方法, 并且及时接受和学习理解新的混凝土配置工艺。目前来说比较成熟和常用的混凝土搅拌工艺主要有二次投料法和砂浆裹石搅拌两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尽量减少水泥使用量的同时, 还能保证混凝土强度的不变, 对混凝土采用振捣的方法可以使混凝土提前沉降, 减少混凝土因为塑性沉降带来的裂缝问题。

3 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中的防水要点

3.1 高层建筑中底板和侧墙采用防水混凝土的控制应用

由于地下室工程施工的特殊性, 对于地下室的防水防渗透施工要点要进行重点控制。一般对于地下室的抗渗等级都要大于B12级, 同时, 混凝土的类型选择还要搭配相关的防水剂、减水剂、膨胀剂和缓凝剂等辅助剂。确保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达到防水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简单, 且施工造价控制合理的效果。同时, 地下室工程中对于提高抗渗防裂采取的处理措施, 不要靠单纯的提高混凝土标号来实现, 而且是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 合理的选择适宜的水灰比, 对于需要连续浇筑的超长度混凝土, 采取合理配置水平钢筋的合理性。保证不会出现竖向裂缝的问题。

3.2 地下室材料内防水处理措施的应用

地下室材料采用内防水的处理措施通常应用在地下室的底板结构中。对于底板的防水处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现场操作, 严谨的对待施工操作规程。防水胶最好采取分两遍涂抹的方式, 且厚度一定要适中 (通常2mm比较适宜) 。同时为了保证防水层的整体性能不被破坏, 最好在底板上面做一层厚度适宜的混凝土垫浇层。确保工程的防水和防渗性能。

3.3 在相关部位设置钢板止水带设置工作

对于地下室工程中的一些重点部位需要加设材料比较先进、防水性能较好的钢板止水带, 诸如比较关键的地下室侧墙部位、底板构件层中、施工后浇带以及施工连接缝等重点部位。对于与外界相连的预留洞孔以及穿墙的螺杆等细节方面的处理都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的防水和防渗透性能。地下室的防水工作可谓是重中之重, 具体的设计和处理还要结合不同工程的自身特点, 选择适合的防水材料、刚性构件以及合理的防水处理工艺, 保证地下室建筑的抗渗防水性能。

4 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中细部防水工程的控制要点

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也会遇到施工缝的问题, 施工缝也可以称作为冷接缝, 是建筑防水工作中最薄弱和最难控制的环节之一。如果处理措施不恰当, 小方面来说会影响地下室的防水性能, 大方向来讲会影响整个建筑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能。所以, 对于这种施工缝的处理工作十分关键, 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对裂缝的裂口部位进行清理, 然后再根据裂缝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通常采取的方式就是通过在裂缝表面铺涂水泥浆进行预处理, 再浇筑混凝土进行捣实处理。

5 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中基坑挡土支护控制要点

显而易见, 高层建筑对于地基中的基坑挡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等方面的控制要求一定很高。因此, 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以及基坑挡土支护必须控制在足够的深度埋置建筑, 从而满足建筑对地基的承载力需求、保证建筑的稳定性性能要求和建筑结构本身的抗剪切能力、抗滑能力和抗倾覆的能力。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现在的高层建筑一般都会优先选择箱型基础, 这种结构可以利用底板以及侧墙等结构将建筑结构与支护桩基连接成为一体, 以达到共同承担来自外力的压迫应力, 所以要充分利用侧墙四周土对支护结构等构件基础的嵌固作用, 为地下室的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

6 结束语

总之, 高层建筑在未来的发展中会越来越多, 而且还会向着超高层建筑的趋势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的设计也会也来越频繁, 如何确保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的承载能力的同时, 又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地下空间, 使区域土地使用空间最大化, 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使我们需要不断追求和探索的课题。

摘要: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快速的蔓延在每一个城市之中, 这就使得城市的住房建设更趋于空间性特征。如今到处都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高层建筑, 但是,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接踵不断, 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能以及安全性能时刻考验着每一个建筑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于是对于高层建筑的基础结构以及地下室工程的施工设计成了建筑行业的焦点, 为此我们就高层地下室工程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要点

参考文献

[1]钟掌荣.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施工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5) :215.

[2]余松焕.关于高层建筇地下室旋工技求要点的探析[J].科学时代, 2010 (15) :53-54.

[3]邹爱华.浅谈高层建筑地下室的优化设计[J].大科技, 2010 (7) :220-221.

[4]熊凯越.浅议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J].四川建材, 2009, (1) .

篇4:地下室工程房心回填施工要点有哪些?

对地下排水工程的认识近几年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地下空间不断得到开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由于地下工程所处的位置不同,排水设计也就有其特殊之处。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质量和科学的管理是保障管网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而且也可以改进和弥补设计施工中的某些不足。

1.地下排水工程的种类

(1)渗排水渗排水是将水层渗出的水,通过集水管流入集水井内,然后采用专用水泵机械排水。渗排水的集水管根据排水量大小、造价等因素可选用无砂混凝土管或软塑盲管等。渗排水的粗砂过滤层厚度一般为300mm。过滤层与基坑相接处要用厚100~150抹面、粒径5~10mm的石子填充,顶部与结构混凝土垫层之间用卷材或水泥砂浆作隔浆层,防止泥浆上翻。集水管设计坡度一般不小于1%,间距5~10m。

(2)盲沟排水盲沟一般设在建筑物周围,由砂和卵石组成。盲沟与基坑开挖时的施工排水明沟应尽量结合,盲沟构筑类型与基础的最小距离等应根据工程地质情况灵活确定,盲沟设置构造。盲沟反滤层分为中砂反滤层和卵石反滤层,反滤层的层次和粒径组成。

(3)钻孔引排钻孔引排式衬砌混凝土硬化后,在衬砌上钻孔将水汇集到排水沟内。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去外排水沟和排水盲沟(排水环),施工方便,确定是混凝土衬砌的毛细管渗透散湿严重,表面不够美观,因此当工程内部温、湿度和内部装饰要求较高时,要配合衬砌使用。

(4)离壁式衬砌排水离壁式衬砌与围岩相隔一定距离,其间空隙不做回填,仅在拱脚处扩大延伸与岩壁顶紧。排水措施一般是在拱肩处做成一条排水天沟,沿洞轴方向每隔一定距离(10~15m)预埋一段水管或留设排水孔(直径10~20cm)将水引到衬砌墙外排水沟,当围岩漏水较多时,应用落水管将水直接引入排水沟,防止水自流下落时到处飞溅。拱肩施工要求混凝土捣筑密实,上表面平整并有坡度坡向排水孔,拱肩下表面做成倾向岩壁的斜坡,防止水流到衬砌边墙上。

2.地下排水工程的施工要点

地下工程内应设集水池和提升泵。其污废水需经重力管道排到集水池,然后由水泵提升到室外地面窨井。地下工程的排水点应相对集中。它的排水管道一般埋设于地下混凝土底板中,管道敷设不宜过长,以防堵塞。因此排水点不宜分散,在无法集中时应分散排水设备。地下工程中应考虑消防废水的排放。一方面可保证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可保证人员的疏散,减少损失。由于地下工程内生活粪便污水排放量较少,不宜分流,以防污水在集水池中沉积无法提升。

具体概括为:

(1)排水沟和暗沟用于当地下水位较高,潜水层埋藏不深时,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

沟底宜埋人不透水层内。排水沟可兼排地表水,在寒冷地区不宜用于排除地下水。排水沟或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应在沟壁与含水量地层接触面的高度处,设置一排或多排向沟中倾斜的渗水孔。沟壁外侧应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沿沟槽每隔10~15m或当沟槽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

(2)渗沟用于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渗沟有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填石渗沟只宜用于渗流不长的地段,且纵坡不能小于1%,通常为矩形或梯形,其埋置深度,应满足渗水材料的顶部(封闭层以下)不得低于原有地下水位的要求。当排除层间水时,渗沟底部应埋于最下面的不透水层上。在冰冻地区,渗沟埋深不得小于当地最小冻结深度;管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引水较长、流量较大的地区。当管式渗沟长度为100~300m时,其末端宜设横向泄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洞式渗沟适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大的地段。

篇5: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1 地下室防水设防等级

明挖法施工的地下室, 主体结构都应为防水混凝土。根据相关规范, 地下室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设计验算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 mm, 并要求不得贯穿;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 mm;抗渗能力至少应≥0.6 MPa;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条件下, 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 kg/m3。一级防水应设1~2道防水材料, 二级防水应至少设1道防水材料, 三级防水宜设1道防水材料。

地下室的防水设防等级应根据工程重要程度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确定, 特别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应按一级防水设防,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应按不低于二级防水设防, 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可按三级防水设防。此外, 宜在迎水面采用全封闭、部分封闭的防排水设计。

设在地下室的配电房、设备控制室等部位, 局部应按一级防水设防, 这一点容易被忽视。

2 混凝土垫层

设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与地基土之间的垫层, 除起到封闭地基土、找平、隔离和过渡作用外, 又是防水层和结构施工的基层。地下室底板下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应不小于C15;厚度H根据基础来确定:桩基础H≥100 mm, 天然地基或软弱土层H≥150 mm。当地基土表面为中风化或微风化岩石时, 垫层下尚应设级配砂石或6%水泥石粉渣的滑动层, 预防地下室底板受约束而产生裂缝。垫层上应设1∶2.5水泥砂浆或M20预拌砂浆的找平层, 以确保防水层的基层光滑平整;阴阳角等节点应做成圆弧状。施工条件许可时, 宜将垫层表面原浆压光、磨平, 一次性按设计标高成型到位;如遇阴雨天气或特殊情况, 只要地基验收合格, 仍应及时浇筑垫层封闭地基, 预防扰动地基土造成超挖, 而后再择机施工找平层。应待垫层和砂浆强度增长到C10和M15后, 再施工防水层。

3 地下室底板防水层及相关构造层次

由于垫层施工期间基坑内的环境较为潮湿, 为了减轻基坑支护的压力, 通常地下室工程施工的工期就相对紧张。若防水材料选用普通有机胶粘结型、热熔型、自粘型卷材, 或有机溶剂型涂料时, 都要待垫层干燥后才能施工, 施工工期长、对环境要求高。故设计时宜考虑选用能在潮湿基面上湿铺、预铺的防水卷材。采用聚合物水泥胶湿铺法施工的卷材有: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 (GB 18173.1—2006) 、湿铺法高分子自粘防水卷 (GB 23441—2009)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GB 18967—2009) 等。预铺法施工的卷材有:BAC预铺/湿铺防水卷材、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MBP-P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等。采用预铺法施工可省去隔离层和保护层。但采用湿铺、预铺施工时, 都应保证基面平整、无明水。通常防水层上应设隔离层, 如200 g/m2的无纺布, 再施工不小于50mm厚的C20混凝土保护层, 作为地下室底板结构施工的基层。地下室底板的后浇带处, 垫层局部应加厚到不小于200 mm, 比后浇带每边各宽出400 mm (图1) ;宜设计构造配筋Φ8@150双层双向, 以预防后浇带补浇前局部断裂而破坏防水层。底板施工缝处通常设计有钢板止水片、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等止水措施;采用钢板止水片时, 弯口宜向上, 预防因气泡排除困难, 造成阴角混凝土浇筑不实引起渗水。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的施工关键是, 在支立和拆除模板时要注意保护好成品。

4 地下室外侧墙

地下室外墙是地下室的外围护结构, 设计验算时, 应复核土压力荷载、竖向荷载、地下水压力、地面荷载、水平地震作用及人防等效静荷载等影响参数。水平钢筋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它是控制外墙裂缝宽度、预防渗水的重要构造措施之一, 故宜采用变形钢筋, 直径宜小、间距宜密, 最大间距不大于200 mm。水平钢筋宜设在竖向钢筋的外侧, 内外水平钢筋之间应设拉结筋。地下室侧墙的厚度一般大于地下室顶板的厚度, 远小于基础底板厚度, 通常将顶板处按铰接、基础底板处按固端考虑。若为多层地下室, 中间层楼板可视为固端, 通常将基础底板和楼板作为外侧墙的支点, 并按单跨或多跨连续单向板计算。混凝土防水抗渗等级应根据地下室埋深确定, 强度等级一般不宜过高, 常采用C30, 其厚度不得小于250 mm。

侧墙上的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 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上。垂直施工缝应与变形缝或后浇带相结合, 施工缝处应设钢板止水带。

侧墙的防水构造设计通常是:结构墙体、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在侧墙混凝土外表面上设一层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目的是为了给防水层施工提供平整的基面。地下室侧墙拆模后一般基层都较为平整, 若能够满足防水层施工要求时, 最好不做砂浆找平层, 只要作局部修整, 将阴阳角处做成圆弧或折角就可。防水层直接施工在外侧墙的混凝土结构基层上, 能更有效地提高防水效果, 预防砂浆找平层局部空鼓而影响防水质量。

设在外侧墙迎水面的防水层, 应根据地下水环境、防水的设防等级、工况条件等, 选用防水卷材、有机防水涂料、或涂卷结合的设防方案。外侧墙迎水面防水层的保护层宜选择软质材料, 如30厚XPS挤塑板等, 以保护回填土时不伤害防水层。

用于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 应采用永久性止水螺栓, 在螺栓上焊接方形钢板止水环。为了保证侧墙混凝土的成型效果和施工安全, 应严格控制螺栓间距, Φ12螺栓间距不大于400 mm, Φ14螺栓间距不大于450 mm, Φ16螺栓间距不大于500 mm。在侧墙螺栓根部预留凹槽, 以便作防水处理。宜待侧墙混凝土强度达到C10后, 再松动螺栓和拆除模板, 预防混凝土塑性阶段和早期裂缝的产生。养护时间不应小于14 d。割除外露的螺栓头后, 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封堵凹槽, 局部设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附加防水层, 作节点防水处理。

5 地下室顶板

地下室顶板的室外露天部位, 相当于一个要承受较大荷载的上人屋面, 功能上就是一个交通平台, 有广场道路、消防通道、通风井、园林种植, 局部还有坡道、台阶、水景、假山、雕塑等。顶板上的覆土层下还会有纵横交错的各种管道设施, 形成了盆地式的生态体系, 顶板上的防、排水系统要长期处于水环境中。

地下室顶板的结构设计, 通常根据荷载设计值大小、柱距、梁的跨度, 采用主次梁或井格式梁板结构。结构工程师在设计顶板厚度时, 会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中关于板的跨度的要求, 计算出顶板的厚度, 一般板厚会取120~180 mm之间, 但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规定:“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 mm”;JGJ 155—2013《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种植顶板厚度不应小于250 mm”。对顶板的厚度要求, 由于与其他现行国家规范之间有需要协调和商榷的问题, 目前尚不可能完全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1]。

顶板板面属于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区域, 应在板的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 设计为双层双向配筋。

地下室顶板防水设计的基本构造有:结构顶板基层、找坡层、 (保温层) 、找平层、防水层、隔离层、保护层, 其上部再按功能分区要求布置种植、景观、道路、广场等设施的给排水系统。

1) 结构顶板: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 应关注顶板局部有裂缝、渗水的部位, 及时做出标识和记录;顶板上裂缝宽度大于0.2 mm, 或贯穿渗水的部位, 应预先作压浆封闭处理, 并增设附加防水层;在雨天或采用淋水试验检验防渗漏效果, 作好隐蔽验收记录, 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 找坡层:其坡度和坡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找坡层不得采用吸水率高的松软材料, 宜采用C25细石混凝土原浆压光。

3) 保温层:通常在种植顶板上很少设计保温层, 但经节能计算必须设置保温层时, 应布置在防水层下, 避免保温层长期浸泡在水中, 降低保温隔热效果。保温层选用喷涂聚氨酯硬泡体保温材料时, 要求密度≥45 kg/m3, 该保温材料还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4) 找平层:一般宜采用20 mm厚1∶2.5水泥砂浆或M20预拌砂浆;保温层上的找平层应采用不小于30 mm厚的C25细石混凝土原浆压光。找平施工中应一并完善细部节点处理, 大面要平整, 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钝角, 以满足防水施工要求。

5) 防水层:地下室种植顶板应按一级防水设防, 采用二道或二道以上防水层, 最上道防水层应采用耐根穿刺的防水材料, 防水层的材性应相容。选用涂、卷结合的方案, 更能优势互补。

6) 隔离层:在柔性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应设隔离层, 以预防在浇筑混凝土保护层施工中和混凝土保护层胀缩变形时损坏防水层。材料宜采用200 g/m2的无纺布。

7) 保护层:顶板上的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 应及时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要求:厚度不小于50 mm (采用机械碾压回填土时, 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 mm) , 强度等级不小于C25, 并配Φ4@150的钢筋网片, 按不大于6 m×6 m分缝, 采用单组分聚氨酯建筑密封胶嵌缝。

摘要:地下室的防水效果是保证使用功能、营造舒适环境的基础。本文根据现行规范要求及现场施工经验, 从结构、构造、材料、工艺、验收等方面阐明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关键词:地下室,底板,侧墙,顶板,防水,结构,设计,施工

参考文献

上一篇:席慕容《困境》原文欣赏下一篇:住宅项目调研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