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室工程施工图设计及施工相关问题的商讨

2022-09-11

引言:

人防地下室工程由于战时民防的需要, 会根据不同用途设计一定的结构抗力等级、防化等级。结构上墙体种类多、安装的防护设备较多, 且要求的功能有差异。施工图设计中有些施工要求设计很明确具体, 但在施工中不太好把握和执行。笔者根据自己经验就七个相关问题提出商讨。

1 关于外墙混凝土使用抗裂纤维和抗渗剂的问题

人防地下室外墙由于直接接触回填土, 考虑地下水在水压作用下渗透, 设计中往往要求外墙混凝土中会使用抗裂纤维和抗渗剂, 内墙则没有特别要求。但由于外墙和内墙相连通, 混凝土浇筑时无法保证内外墙混凝土不混, 施工方在施工中往往内外墙一并使用抗掺抗裂纤维和掺抗渗剂混凝土。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在结算时会扯皮。笔者建议设计时不妨对所有人防墙统一设计掺抗裂纤维和抗渗课剂的混凝土。

2 关于墙板中严禁使用塑料套管和预制垫块问题

人防地下室工程对毒气和化学制剂的入侵, 一方面依赖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的阻隔, 另一方面墙体不能有缝, 尤其外墙、临空墙。所以在墙板固定保证混凝土保护层时, 严格要求严禁在墙板中使用塑料套管和预制垫块。笔者认为对于防护单元内的隔墙、与外墙相连的孤立隔墙仍可按非人防墙板施工, 可使用用塑料套管和预制垫块。事实上为了避免木工混淆搞错防护墙与非防护墙, 才统一规定所有人防墙板中不得使用用塑料套管和预制垫块。

3 关于墙柱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问题

结构按照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一般人防地下室工程的底部筏板、墙板和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相同, 有时两个强度等级差达10MPA及以上。在施工中往往墙板和顶板混凝土需要同时浇筑, 否则墙体上留下水平施工缝太多。但在混凝土浇筑中, 一般先施工墙板后浇筑梁板, 在墙柱与梁板相交处, 为了保险起见, 往往会多使用一些墙柱混凝土流淌到梁板内。笔者建议设计人员需明确梁头高强度混凝土浇筑范围, 如一份施工图注明如左下图。

4 关于人防密闭门框上部门框墙设计带有明梁的问题

人防密闭门及周边门框墙战时直接面对核冲击波的冲击, 要达到设计的结构抗力。经常在防护密闭门顶门框墙上设置明框梁, 简称明梁。设置位置有些在外侧, 直接面对冲击波, 形成反梁, 有些设计人员设置在防护区内侧, 结构上形成正梁。其实从受力角度分析, 置与外侧和内侧, 形成正梁和反梁并无实质性区别。但考虑到1) 直接面对核冲击波, 可减弱门框墙遭遇突然冲击的效应;2) 防护门框上部顶板上一般安装吊钩, 从便于吊装门扇这两因素考虑, 还是认为统一设计在防护区内侧较好。

5 关于人防墙水平分布筋在竖向分布筋内外侧的问题

人防墙主要承受核冲击波水平力及上部竖向荷载, 变形以弯曲为主。按照防护性质分两边防护即防护墙, 另一种为一侧防护另一侧非防护的墙即临空墙。墙体水平分布筋一般设计成非防护时在竖向钢筋外侧, 有防护时设置在竖向筋内侧。施工时往往工人粗心, 易搞好混淆。其实笔者认为:参照梁弯曲承载力公式M=fy As (h0-as公式分析, 无论是一侧防护还是两侧均防护, 如果统一将水平分布筋设计在墙板外侧, 增大公式中的h0, 增加墙板抗弯曲能力是肯定的, 同时又方便施工, 可以商榷。

6 关于防护门框设置下槛梁的问题

设置防护门框下槛梁, 其作用主要是支承防护门、固定防护门和形成固定门槛。门框下部往往设计下槛梁。为了锚固, 门框需要通过锚钩爆接在门框上并锚入到混凝土结构中。考虑到门框是安装在门框墙一侧, 同时方便锚钩锚入, 笔者建议无论单槛门还是双槛门, 下部设计成双道下槛梁。其中一道下槛梁起固定和支承作用, 另一道下槛梁主要方便锚钩锚固, 如下图。同时施工中锚钩下端需钩住下槛梁中的主筋, 不能直接锚入混凝土中。如上右图。

7 关于截水沟通过防爆地漏排水至集水井问题

人防地下室一般在防护区内、主要通道口、汽车坡道口设置截水沟, 需通过防爆地漏和排水钢管将集水排至附近集水井JSJ, 截水钩较浅, 一般不超过300-400MM深, 有些集水井JSJ设计不在截水沟端头。较浅的截水沟根本不够安装防爆地漏。笔者提出两种解决方法:1、将集水井JSJ设计位于截水沟端头;2、在截水沟放置防爆地漏处, 将截水沟局部做深, 需要与土建设计配合。

8 总结语:

诸如上述问题, 是笔者在人防工程施工与管理中遇到的设计与施工不衔接的问题。旨在满足设计规范、方便使用、不过多增加施工成本和便于施工的情况下, 提出商讨。

摘要:笔者就人防地下室施工图设计中外墙板使用抗裂纤维和抗渗剂、防护密闭门框上部门框墙设计明梁、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墙板施工中禁用塑料套管和预制水泥块、防护门框下槛梁的设计等相关问题, 设计与施工会脱节, 围绕七个方面问题提出商讨。

关键词:设计,施工,抗渗剂,明梁,水平筋,下槛梁

上一篇:注水井降压增注工艺技术研究及推广下一篇: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