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优秀心得

2024-04-13

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优秀心得(精选7篇)

篇1: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优秀心得

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灾难,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

听外婆说年1月5日凌晨,通海发生了7·8级大地震,当时,恰逢半夜,人们在睡梦中惊醒,只听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到处是断壁残垣、哭声、呻吟声和呼救声掺和在一起,在夜空里显得特别凄厉。事后,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这次地震共造成了一万多人死亡,三万多人受伤,二万多头大牲畜死亡,三十多万房屋倒塌,被称为20世纪云南地震之最。我外婆的妈妈也在地震中被倒塌的梁柱砸中后背,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老命,但却从此落下了病根,成了一个“驼背”的残疾人。沉痛的瞬间,心痛的数字,死去的乡亲、受伤的肢体,久久萦绕在我心中……。

那个年代,我们国家还不富裕,还不可能做到像现在这样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所以每遇到自然灾害,损失总是很惨重。如今,国家富强了,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但我们也要做好防震减灾的准备,为此,学校组织了很多活动,让我们学习防震减灾的知识,比如请消防大队的叔叔给我们讲解发生火灾的逃生细节;请交警叔叔给我们讲解交通法规,让我们文明出行,安全回家;请地震局叔叔给我们讲解防震减灾的知识,学会在地震时如何自救,减少伤亡,做到有备无患。

就拿地震来说吧,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和掌握许多防震避险的方法。比如我们正在上课,突然发生地震,那一定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往教室外头跑,要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向教室外面移;如果在操场室外时,应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果在家里发生地震了,首先应尽快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如卫生间、厨房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离,千万不能跳楼和乘电梯。

总之,我们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只要我们平时掌握了基本的自救常识,就能在灾难来临时,避免不必要的伤亡。自然灾害的突如其来,无法阻挡,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勇气、有准备,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篇2: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优秀心得

地震灾区的人民,请不要悲哀。看呐,灾难已经远去,迎来的是灿烂的黎明。请走出生活的黑暗吧,因为悲伤与痛苦并不能给你们带来帮助,只有勇敢地面对它们,战胜它们,才能迎来胜利! 看呵,现在正值春天,一个崭新的春天,一片美丽的春色,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杨柳枝“嫩于金色软于丝”,身上盖着薄薄的绿“被子”;上头,“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小草、彩花、嫩叶“春风吹又生”。是呀,草儿、花儿、叶儿甚至世上万物,不都是在一场寒冷的冬天过后勃勃生长的吗?敞开你们的心胸吧,请虚怀若谷,让勇敢、坚强、快乐、友爱、幸福充盈其间,重建的家园一定会更美丽的! 地震灾区的人民,请走出失去亲人痛苦的阴影当中。

“人死则不能复生”,你们的亲人在天堂肯定不希望看到你们为他们而失去生活的信心。来吧,挺起胸膛,给自己鼓励,给自己一个最大的信心,去幸福、快乐地生活吧!我相信,天堂的亲人会为你们祈福,为你们感到幸福,也得到了最大的安慰,不是吗? 看看四周吧,有多少的解放军,多少的志愿者呀!他们细心地照料着伤员,给你们送来无限温暖与关怀,更送来了幸福与希望。我看见了,你们的脸上露出了从所未有笑容,露出了对生活的热情,露出了对灾难的无所畏惧!你们没有了亲人吗?不,有,而且有很多很多。

解放军、志愿者们都是你们的亲人。再放眼,我们全国人民在田间小巷、在社区、在学校、在广场,都在关注着你们,都在为你们呐喊:“加油,汶川!加油,中国!……”这一字字,一句句的呐喊,不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吗? 地震灾区的人民,请放下对过往的负担,重新生活,扬起对生活的信心与热情,去建设自己的家园,请相信,美好的未来离你们并不遥远!

篇3: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优秀心得

过程描述

一、激发兴趣, 调节情感

兴趣, 是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 是调动学生主动、认真学习的根本动力。当我们的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兴趣时, 他们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兴奋状态, 他们就会富有成功感和愉悦感, 从而积极性高涨, 思维活跃, 注意力集中, “我要学”的意识也增强了。因此, 课一开始我就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让学生玩玩、转转活动角, 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事实证明, 学生都被活动角吸引,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陌生感也一下子消失了。

【教学片段】

(课前谈话) 师:老师带来了一样学具, (出示活动角) 你玩过吗?谁想上来玩玩?

(学生跃跃欲试, 都想上来玩玩老师手中的“东西”。在学生玩后, 我立刻将活动角变身为“直角”固定在黑板上。)

师:老师把这件学具贴到黑板上, 大家看, 它变成了谁? (直角)

师:大家都说是直角, 到底是不是直角呢?谁来验证? (生验证) 告诉大家你是怎样验证的。

接着再通过玩活动角, 让学生自己说出锐角是比直角小的角, 钝角是比直角大的角。

【设计意图】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 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所以在课始部分我特意安排学生玩活动角, 在玩一玩、移一移中不但复习了旧知, 而且很清晰地使学生知道了锐角是比直角小的角, 钝角是比直角大的角,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二、创新体验, 升华情感

怎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多年的课堂教学, 使我深深感受到:只有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 在创造中学习, 才会真正理解数学, 理解知识, 自身的各种能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

【教学片段一】

描角

出示作业纸, 让学生观察, 是钝角的用红笔描一描, 是锐角的用绿色的笔描一描, 其他的不用描。 (怎样验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设计意图】

当“连一连”这样的题目已经遍布我们的数学课堂时, 让大家描一描, 可以说是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看似简单的描一描, 却验证了学生对角的进一步认识, 对锐角、钝角和直角的区别, 而且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又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

【教学片段二】

用身体创造角。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锐角和钝角, 还在生活中找到了角, 那你能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一个角吗?

【设计意图】

当学生一个个冲上讲台, 用身体创造一个个意想不到的角时, 我们可以看出, 他们已经进入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 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与成功的幸福;看来, 只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并按其认知规律给予适当的点拨, 相信他们会迸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片段三】

1. 用三角板拼角

师:刚才我们用身体的部位创造了角, 你能用两块三角板拼一个角吗?

2. 用角创造图案

学生尝试用角创造图案。【设计意图】

用学过的锐角、直角和钝角创造美丽的图案, 可以说是对这一堂课的提升,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我们不可预测的。

教学反思

反思这一节课, 我觉得要挖掘课堂中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因素,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这也是我自己觉得做得比较好的几点体会。

一、师生互染是情感体验的有效催化

课堂中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来自师生互相感染, 来自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沉浸, 对数学知识的倾情表达, 来自教师的及时捕捉和巧妙引发。

在设计本课时, 我让学生在找生活中的角后安排了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创造角这样一环节。但是在具体实践时, 在学生找了几个生活中的角后, 出现了这样一幕:

有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我们身上也有角, 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创造角。

我马上说:真的吗?你能上来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一个角吗?

女孩子马上用手臂创造了一个角。孩子们立刻被她吸引了。

我问大家:你能找到她身上的角吗?是个什么角?并及时给予女孩表扬:你真厉害, 用身体创造角这样的金点子都能想到。 (大家可以想象孩子此时的心情是何等的心花怒放)

仿佛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 学生纷纷要求上来用身体创造角, 面对他们五花八门的“作品”, 台上台下, 笑声不断。

这些不经意的细节是闪亮在课堂中的火花, 是学生生发愉悦体验的契机。在此, 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 适时点燃学生的热情, 融于学生的快乐之中, 并跳出学生的愉悦, 推动学生乐于参与, 越学越开心, 越学越活跃, 越学越感到有趣!同时, 教师也在这浓浓的氛围中体验到一种教学成功的幸福, 体验到课堂是老师和学生所走过的一段共同的生命历程。

二、自主体验是情感体验的基石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 不但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挖掘出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

在教学《锐角和钝角》这一课时, 无论是引入新知、探求新知、内化新知, 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来完成。课始, 玩玩活动角, 移移活动角, 从直角到锐角和钝角, 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和发现的;接着, 让学生描一描、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画一画, 充分感知锐角、直角和钝角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也不忘让学生交流与合作, 使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完善, 让学生争论, 在争论的同时明确新知。为了使学生对锐角和钝角有更清晰的认识, 我又安排学生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创造角, 用三角板拼角, 使学生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真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篇4: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优秀心得

活动过程中,广西柳州市知名航模老师、柳钢科协的覃国雁爷爷现场指导该区北雀三小的孩子们学习航模、船模、车模制作。在现场,小家伙们时而伏案钻研、时而专心致志摆弄手上的模型;退休老人则在一旁细心指导。

据了解,钢城街道运输社区未成年人科普活动室是广西柳州市科协和柳北区科协共同打造的“老少互动”科普教育特色项目。该项目活动旨在利用辖区内离退休技术人员集中的优势,为辖区孩子搭建一个学习航模、船模、车模制作的活动平台。离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们利用每周星期二下午老师集中学习,学生不上课的时间,辅导学生们制作航模、船模、车模,辖区学生都可以参加。这样既能让离退休人员发挥余热,老有所乐,也让学生增长见识,少有所学,老少互动,其乐融融。课余时间,孩子有了安全的去处,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激发了孩子学科普的兴趣,充实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家长们对这项活动非常欢迎。

为了“老少互动”科普项目的顺利进行,柳州市科协和柳北区科协多次商讨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给予资金支持,前期投入3万元,为活动室购置一批车模、船模、航模,陈列柜和桌椅,配备部分科普科书和科普挂图。(覃思思 编辑:蓝必贤)

篇5: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优秀心得

1、在住宅(楼房和平房):要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藏。躲藏的具体位置可选择桌子或床下旁边,也可选择坚固的`家具旁或紧挨墙根的地方。住楼房的千万不要跳楼!

2、在教室:学生应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旁,地震过后由老师指挥有秩序地撤出教室。

3、在工作间: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者办公家具旁。

4、在商场、展厅、地铁等公共场所:躲在坚固的立柱或墙角下,避开玻璃橱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物。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5、在体育馆、影剧院:护住头部,蹲、伏到排椅旁。

6、在车辆中:司机要立即驾车驶离立交桥、高楼下、陡崖边等危险地段,在开阔路面停车避震;乘客不要跳车,地震过后再下车疏散。

7、在开阔地: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一家人要集中在一起,照看好老人和儿童,避免走失。

篇6: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优秀心得

要知道这几个问题,还是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有关地震的知识吧!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中国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发生地震的,只有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地区才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地震的强度有大有小,分为1~12度,分别为无感、少有感、房屋损坏等感觉。

看了这么多,我们应该对地震有所了解,地震的引发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我们祖国频繁受创,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最近网络上流行着这么一名话“地球已进入地震模式”,频频地震,确实是个令人深省的问题,有人说,这是世界末日的前奏,是太阳系即将灭亡的现象,还有人说这就是凑巧,无论以上哪种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在这些说法之中,却无一是人类反省自己的。请回想一下,石油泄漏,战争爆发,哪一个不是对自然产生极大污染破坏的?包括平时我们的不节约,扔乱垃圾,无一不对自然产生影响,这些地震,是自然的愤怒呐喊,它再向人类警示着:停手吧!人类。

篇7:地震科普携手同行活动感想

一、举行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很有必要。通过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让学生掌握逃生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校师生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自护和自救能力,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领导高度重视是演练成功的保障。本次应急疏散演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韩贵喜为组长的演练领导组,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秀容中学防震减灾安全演练方案》,设立了指挥部,明确了工作人员分工及职责,并在演练前详细向师生讲解预案内容,让师生熟悉演练程序。

三、本次应急疏散演练基本成功。整个疏散演练活动的过程紧张有序,全体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按照事先设定的疏散通道,迅速地撤离了教学楼,并到达学校操场的指定地点,没有发生任何危险事故。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师生们把它当成一次真实的逃生经历,没有丝毫的疏忽。通过演练,全体学生均掌握了逃生的核心要领(护头)和其它基本要领。

四、本次演练贴近真实,但与实战还有一定差距。如:演练中有的同学嘻嘻哈哈不够严肃:撤离教室时各楼层没有分楼层、按规定的延时撤离,所以人员比较集中,相当拥挤,容易发生挤倒、踩踏等事故。

五、应通过拓宽应急演练层面,普及应急公共安全知识。通过本次应急疏散演练,学生们有了很大的收获,学校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应让秀容中学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后,将他们演练的成功经验在全市推广,通过拓宽应急演练层面,普及应急公共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水平,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火灾逃生演练心得体会这次演练虽然结束了,但安全工作没有止境。各班级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责任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这次演练,参演学生136名,用了分秒安全撤离到运动场,到清点人数完毕,一共用了分半钟。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通过演练发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能把演练当作一次实战演习,在疏散的过程中紧张程度不够,撤离速度较慢。

上一篇:某研究院18年党建工作计划下一篇:送给情侣的情人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