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活动日活动总结

2024-04-25

科普活动日活动总结(精选6篇)

篇1:科普活动日活动总结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破除愚昧”科普活动日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问好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战略,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宣传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破除愚昧思想,提升学生对科技成果的认知度,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促进学生科学素质跨越提升结合区教育局《关于举办2017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开展了“创新驱动发展,科技破除愚昧”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根据学校近年来开展科普活动的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综合各负责领导及老师的分管活动,现对我校整体科普月活动进行汇总如下:

这是我校对于学生实践、创新、探索科学的大胆尝试,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在这两周里,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这是我校本节届科普月活动的亮点之一。为了让今后的科普日活动开展的更圆满完美、有效果,现对近一个月来的科普月活动进行一下简单总结。

一、主要活动开展情况。

本月活动内容有科普小制作;科幻画、科普手抄报创作评比;纸飞机放飞比赛;种植、养殖类活动计四大类活动。

1.科普小制作:活动对象主要是以3到6年级为主,每班确定三个小组,个人制作不限。两周来,班主任密切配合,辅导老师积极深入指导,各小组的模型不断创新,老师每周深入班级至少两次,周一一次,周末一次,经过两周的探索、改进,个别小组推出了满意的作品,经过月末科普月领导小组的评比与检查,全校共制作了25件模型,其中火箭模型20件,吊车1件,电动汽车1件,木船1件,弩2件。

2.科幻画、手抄报:负责此项活动的是陈宝生、谢小军老师,由于两位老师是学校美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辅导,学生参与面广,从一年到六年学生的幻想画、三到六年的手抄报都创作出了多件优秀作品,经过评审小组的评议,科幻画个人一等奖;二等奖四名,三等奖8名。这些个人作品能充分发挥想象,作品绘画细腻,能认真创作。参与此项活动好的班级有一年一班、二年一班、三年二班、四年二班、五年一班、五年二班、六年一班、六年二班,这些班级上交作品人数多,作品质量高。获奖作品在我校一楼大厅展出。近日利用美术课对展出的作品进行观摩。

3、科普类竞赛活动:近半个月的时间,各班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利用拆分玩具车与气球组装,达到创意的效果,利用每天大课间半个小时时间,准备参赛的同学们在科学实验室断刷新自己纪录。

4、种植类、养殖类活动:此次种养殖类活动在关福忠老师的耐心指导和检查中,各个班级种养殖种类多样,长势喜人。养殖类活动中,4.1、4.2班养殖种类最多,为5种动物,分别是青蛙、泥鳅×2缸、鲫鱼、小乌龟;还有4.1班的青蛙、泥鳅×2缸、鲫鱼、蚌。在各活动小组同学的精心呵护下,小动物们健康的成长,在期末的时候在比一比谁长的最快。

本届科普活动日活动基本上告一段落,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相应看到了不足。

此项活动虽然在启动时通知尽量以学生为主,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为辅,但是,一部分教师和同学不重视此项活动,活动参与面小。科普月活动走过场,没有让全体同学自愿参与活动中来,抹煞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竞赛类的活动。各活动本班或具体负责人没有制定好具体的活动步骤和方案方法,以至于活动滞后,甚至推翻原方案重新制定新方案,影响活动进程及质量。活动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注意保持环境卫生,走廊操场等随处可以看到纸飞机残骸。

个别班级班干部责任心不强,布置的任务不能完成,组织能力有待提高,班主任今后在选拔任用干部时需要注意。

改进意见:

1.应该多提供有关科技、科普类的书籍、影像资料。2.学校组织班主任或班级干部的科普培训工作。

3.今后在进行科技小制作、科幻画、科普手抄报创作前,应制定一个具体的小要求或者方案,让学生都明白创作过程,步骤,内容要求等等。去除糟粕,取其精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愿我校今后的科普月活动更加丰富、完善、进步,更具有创新、进步和热情高涨的积极探索精神

篇2:科普活动日活动总结

5月19日---25日我社区举办了科普活动周活动。本次科普活动周活动是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宗旨,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为”主题,直面居民,注重创新,服务生活。在第三办事处科普领导小组的重视下,我社区五月科普宣传周较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我们紧紧围绕“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结合我社区的实际,进行了宣传。

一、科普广场活动.我们主要采取了以集中设立咨询台,服务居民群众的方式,5月19日在西铁广场开展了“送科技知识进万家”咨询服务,我们宣传的内容涉及法律法规、卫生保健、计划生育、低碳生活等当前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节能环保科普知识的宣传,增强了广大居民群众的科学生活意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此次活动在广场的科普宣传栏上悬挂科普版图20张,送出宣传资料120余份。

二、科普知识“送万家”活动.我们将上级编制的“走进低碳生活”、社区康复、计划生育等宣传资料小册子,900份与社区居民贴近的常识,在活动周期间由科普志愿者挨家挨户送到居民手中,并且利用社区的QQ群把相关的内容传送给大家,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来自社区的服务。

三、板报宣传.我们利用社区的黑板报,在活动周期间出了一期关注健康,关注老

年人生活”为主题的黑板报宣传,努力培养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积极营造文明氛围,同时也宣传了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让科普宣传更贴近百姓生活。

本次宣传周活动,在上级的统一安排下,活动有序开展,对于各项活动的安排,我们都严格遵循“贴近群众、贴近实、贴近生活”的原则,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不断创新。

本次活动周已圆满结束,今后我们将做到:

一坚持三贴近即贴近社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二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科普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社区内还有很多愚昧落后的习俗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新生活,建设文明社区,还任重道远。科普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深深感到本次科普周活动在组织上、形式上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不断把科普工作推向新境界。

篇3:专题活动科普传播模式探索

近年来, 我国各级政府通过开展各项专题活动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民众科学知识, 取得了显著效果。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 “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2013年初, 广西按照“五位一体布局”要求, 以“美丽广西”为主题, 以“清洁乡村”为切入点, 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在广西具体化。活动开展以来, 各大媒体积极响应, 纷纷开设专题、专栏进行广泛宣传与报道, 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科普传播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由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承担实施, 依托《农村新技术》《家庭科技》杂志及其网站等平台, 开设“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栏, 刊登与“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相关的科普作品, 并跟踪报道“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进展。项目旨在探讨传统媒体 (期刊、书籍) 与新媒体 (网站、微博、博客、二维码、微信、短信) 相结合推进某一具体科普活动的运作机制和方法, 助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顺利开展, 使更多科学知识通过有效传播受惠于民。

1 传播内容分析

所谓主题活动, 是指在集体性活动中, 以一个主题为线索, 围绕主题进行活动与交流。科普宣传的内容多种多样, 可以是自然科学、宇宙科学, 也可以是健康知识和生活知识, 但对于专题活动的宣传内容则要围绕一个主题线索设置宣传的内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科普传播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科普宣传的内容是与“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有关的知识, 涉及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 农村固体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生活污水处理, 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控制, 测土配方施肥等问题。随了科普类的文章, 还包括“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优秀论文、相关行业新闻热点, 或是相关重大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 以及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事例和典型事迹。

在不同媒体中增加“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专题内容, 通过有效宣传, 使人民群众自觉提高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在全社会中倡导文明新风, 培育道德风尚, 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公共卫生习惯,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自觉告别陋习和不文明行为, 形成人人关心家园、人人爱护家园、人人建设家园的良好局面。

2 传统科普传播的局限性

科学技术普及在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传播先进生产技术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与保障作用, 是实现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各项任务的重要基础。但传统的科普传播模式、传播内容设计、传播方式等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对科普传播提出的新要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模式单一化

针对某一特定的科普活动, 传统的科普传播模式一般采用单一化或双组合化传播媒介。如单一编撰科普读物向受众提供知识, 或是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依托自各的资源优势独自向受众提供科普知识服务, 或者某两种传播媒介相结合来传播科普知识, 但缺乏从全媒体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的角度来解读、传播某一特定的科普活动。

2.2 活动方式呆板

科普活动要吸引公众, 必须采用公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 这样才能使公众在参与科普活动中不断提高科学素质。但传统科普活动的宣传一般采用由高到低、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方式, 公众参与度低。没有采用双向交流方式, 导致公众被动接受传播的知识, 缺乏主动选择和判断能力, 不能激发公众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热情, 阻碍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也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2.3 传播受众率低

单一化的传播模式、较为呆板的活动方式, 科普内容的单调, 加上各种媒体自身覆盖率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 都容易导致科普传播活动受众率较低。如单一采取纸质出版物的手段传播科普知识, 常常由于纸质出版物发行量少而使受众局限于某一特定人群。

采用传统科普传播的模式、路径和方法传播“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科普知识, 会产生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科普受众面小、科普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从而严重影响“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因此, 研究新形势下专题活动科普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3 立体化科普传播模式探索

鉴于专题科普传播中传统科普传播模式的种种局限性, 项目提出全媒体科普传播的新模式, 让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普示范、科普活动相结合, 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和作用, 向民众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清洁乡村的实用技术, 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得懂、听得进、有兴趣、愿意参与、易于参与、乐于参与,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促进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最终实现“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目标。

3.1 科普期刊全方位宣传

科普期刊承载着宣传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意识的重任, 是科普宣传的重要阵地。科普期刊传播科普内容具有很多优势, 可以充分利用版面资源、读者资源, 扩大专题活动的受众面。项目充分利用《农村新技术》《家庭科技》两本科普期刊的资源, 开设专栏、专版, 定期图文并茂地宣传“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相关科普知识。固定栏目中具有延续性的内容, 让读者形成可期待的阅读习惯。此外, 科技期刊刊载许多相关科技成果, 对成果进行宣传推广, 能够使相关科技成果走进公众视线。

3.2 出版科普增刊、专刊

增刊是各期刊独特的附加资源。利用增刊、专刊的形式, 围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主题做科普宣传, 是立体化科普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于期刊来说, 增刊、专刊的出版工作和正常的出版工作类似, 容易操作。出版科普增刊、专刊的优点是可以选取一个主题做较为详尽的介绍。对于不习惯上网的公众来说, 这是获得科普知识的较好途径。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如时效性较差、成本较高、普及范围受发行量限制等。

3.3 网站科普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网络传播飞速发展。网络科普是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 以网民为对象开展的科普活动。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 网络科普具有多媒体性、互动性、娱乐性等特点。

目前, 大多数期刊都有自己的网站。期刊网站是期刊媒体开设的辅以期刊发展的网站。传统媒体开设网站, 是想通过刊网互动, 搭建跨媒体传播平台, 增加其内容分销渠道, 以提高信息传播的影响力, 同时尝试拓展数字内容生产与发行的商业模式, 比如电子杂志订阅、网络视频等。相对于科普网站, 传统媒体开办的网站其民众关注度较高。因为传统科普媒体依托既有的媒体资源, 在内容的提供上更加迎合市场口味。而对普通民众来说, 日常生活中对大众媒体的接触更加频繁, 所以传统媒体的科普信息用户覆盖面相对更广。

为此, 项目在《农村新技术》杂志网站上,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幽默生动的图片, 为大家解释“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相关科学知识和动态, 很受公众欢迎。利用网站进行专题科普宣传的优势在于有持续性、成本较低, 缺点在于对终端读取设备有一定要求, 不适于贫困地区。

3.4 公众媒体科普传播

目前期刊普遍存在时效性差、出版周期长等突出问题, 使一些优秀的科普文章得不到及时报道。而时下流行的公众媒体形式, 如微博、微信等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微博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微型博客, 它时效性强, 可以即时发布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消息。微信是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都已经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

利用大众平台进行科普宣传的优势在于其即时性、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可以互动、成本低等, 缺点内容一般较短、信息易被海量信息湮没、对终端读取设备有要求, 不适于贫困地区。

3.5 组织科普活动传播

科普活动是科普宣传的有效手段。每年从国家到地方都开展不同规模的科技活动周, 在这些重大活动举办之前, 项目组根据活动主题, 通过广场宣传、派送资料、展板展示等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科普宣传融入活动中, 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

此外, 项目组还组织开展“清洁家园”技能操作竞赛、乡村清洁卫生实践活动, 以及组织农民对农业清洁生产示范户、生态种养示范基地等进行观摩考察, 学习和体验清洁生产所带的良好效益, 并在期刊、网站上报道“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的先进事例和典型事迹, 通过其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 引导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中来。

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仅宣传了科普知识, 还激发民众主动学习的热情。组织科普活动的优势在于感染力强、互动性强、说服性强, 但也有一些缺点, 如传播范围有限、成本较高等。

3.6 通过技能培训传播

科普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索质, 使科学技术被人民群众所掌握, 成为利用和开发自然、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力量。这其中提高劳动适龄人口的科学素质和职业技术技能, 是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 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有必要通过教育培训向农民群众传授农业清洁生产的知识、方法或技艺。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有关的技能培训多种多样, 做好这些培训, 不仅解决劳动者技术技能偏低的“瓶颈问题”, 提高生产效率, 还能培养他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主动性。为此, 项目组深入农村, 通过集中培训、专家讲座、远程教育、现场培训等多元化形式, 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主题技术培训活动, 使农民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实际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 传统单一的科普宣传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需求, 研究平视化、动态化、双向交流、以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活动为核心的科普传播新模式, 有利于科普知识的有效宣传。这种科普传播模式是多元化的互动传播秩序, 是一种横向联合与众向联合的传播模式。

通过应用全媒体科普传播模式, 让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普示范、科普活动相结合, 发挥不同媒介的优势和作用, 向民众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清洁乡村的实用技术, 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得懂、听得进、有兴趣、愿意参与、易于参与、乐于参与,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促进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最终实现“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莹, 蔡晶晶.科技期刊如何履行科普宣传的社会责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 26 (8) :135-137.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普市场现状及网民科普使用行为研究报告[DB/OL].http://wenku.baidu.c, 2012-06-06.

[3]刘传彬.我国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沈阳:东北大学, 2009.

篇4:开创科普活动新局面

青少年科普活动是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简称,通常也被称为青少年科技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科技活动的含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过去青少年科普活动只是少数人参加的活动,覆盖面较窄;现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促进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它应成为所有学生都参与的活动。

常识和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学生被要求记背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不连贯的知识,会很快失去对这一课程的兴趣。而在学习的同时让他们参加或接触一些科学探究活动,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趣味性与多样化。科普活动有趣,才能吸引学生,多样化则保证学生能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科学、接触科学、探究科学。

比如,很多讨厌学习的学生,在科技博物馆参与动手型科学探究活动后,改变了对科学课的看法。他们认为,科学博物馆的科学是有趣的,与学校枯燥乏味的科学课大不一样。对科学认识的转变使他们中的很多人愿意学习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科普活动都面向全体青少年。事实上,在青少年这一大目标群体中,不同性别、年龄、背景的青少年在科技兴趣和能力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比如,与男孩相比,女孩普遍对科普缺乏兴趣。

因此,要使青少年科普工作获得最优效果,必须在开展面向广大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同时,根据不同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和需要,开展一些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科普活动,做到一般与具体的有机结合。

其次,青少年科普活动在坚持培养未来科学家、工程师的使命的同时,应强调提高全体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对所有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提高他们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即使他们将来不从事科技工作,也会对科技持积极的态度,对科学事业怀有敬慕之心,这一点对科技事业本身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篇5:延风小学科普活动日活动总结

根据区教育局“科普活动日”通知安排,我校在2010年10月29日开展了科普日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低碳、体验、创新”。我校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下列活动:

1、在大屏幕上打出宣传语:“追求绿色节能时尚,拥抱绿色低碳生活”倡导师生从自我做起,绿色节能,低碳生活,营造科普活动日氛围。

2、周一升旗仪式,举行“科普活动日”科技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代书记作了题为“从小爱科学”的讲话,号召全校学生积极投入到科技实践的队伍中,将我校的小发明科技活动继续积极开展下去,人人争当小发明家。

3、在一楼正厅展出了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手抄报以及科幻画。手抄报以低碳生活相关知识和生活常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地球目前的环境现状以及在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科幻画展示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

4、在9月29日下午,科学老师左伟为3——6同学做了科学小发明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左老师用生动的发明家实例、我校历届小发明作品创意等丰富的素材为同学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进行小发明创造的常见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5、开展低碳金点子征集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于“吃”、“穿”、“住”“用”、“行”等五个方面的低碳建议征集活动,目前已征集到各种低碳金点子50多条。

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低碳生活,并且知道低碳生活和行为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平时在吃、穿、住、行方面采用绿色、低碳的行为,就一定能为节能减排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针对我校开展的小发明传统科技活动,对学生进行了相关培训,为参加第二十六届创新大赛积极筹备。

延风小学德育部

2010.11

延风小学科普活动日总结

明山区延风小学

篇6:科普活动进校园活动总结

为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我校在学校领导和党支部的关心下组织了的以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等特色科技的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现将我校科技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科技教育意识,确保科技教育落实到位。

端正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落实科技教育的实施办法。学校把科技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并把它纳入学校的和学期工作计划,纳入班主任、学科教研组工作任务之中,做到“人人参与,时时参与”,把科技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力量,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通过开展系列科普活动,综合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在此基础上,学校逐步把科技教育纳入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的范畴中,目前已形成雏形。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做好普及与常规工作。

1、学科渗透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只有结合日常教学教育活动,才能真正落实到生活中、落实到青少年的心中。我校高度重视这种渗透的意义,各学科的教师都积极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进行科技教育。

2、把科技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中的一个亮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课程。我校坚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把科技教育作为其中的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的技法指导,鼓励帮助或指导动手实践制作完成“小发明”小制作。

3、加大科普的宣传推广工作

我们把课外科技活动分常规性活动和专题活动两种。常规活动,主要是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教室的黑板报等进行科技宣传,利用各种环境日等进行环保科普宣传活动,达到普及科技知识的目的。

三、组织开展专题性课外科技活动;

1、综合实践课教师组织七年级学生进行了1次“吸烟有害健康”的社会调查。

2、八年级学生进行了1次“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环境调查。

3、理化生教研组组织了一次以“身边的科学”为主题的系列科技知识专题讲座。如地震小知识、体育运动与生物力学、节约水用水,保护河流湖泊、合成塑料制品与健康、农药污染的危害健康等。

4、微机课教师组织了学生“科学上网、文明上网”专项教育。

四、今后的打算:

1、继续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2、继续抓好健康与环保科普兴趣小组活动。

3、常年坚持学生科幻画兴趣小组活动。

4、制作科技作品与小制作

总之,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它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兴旺。我们将不断思考和探索,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发扬优势,弥补不足,有所创新,在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层面上,使我校的科技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远远的街灯明了下一篇:美美百货营运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