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4-05-13

电大法理学试题及答案(共6篇)

篇1:电大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041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管理学基础 试题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只有1个选项是准确的,请将该选项的序

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A.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任人唯贤 D.因事择人

2.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获取信息。A.上级部门 B.关系部门 C.下属部门 D.协作部门

3。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效价因素 4.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B.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C.将工作布置下去 D.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5.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A.建立联络小组 B.强制解决 C.协调解决 D.解决问题

6.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即()A.现场控制 B.前馈控制 C.反馈控制 D.局部控制 237 7.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A.各级管理者 B.员工的行为 C.人事部门 D.主管人员

8.对供应商的评价中,()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方需求变化的能力。A.技术能力 B.服务能力 C.协同能力 D.供应能力

9.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是不准确的。A.它说明了组织的性质 B.它明确了组织所从事的事业 C.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 D.它明确了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10.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A.更长 B.更短 C.适中 D.不确定

二、多项选择(下列各题中有2个以上选项是准确的,请将这些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与自然属性相联系的是()。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社会化大生产 D.社会制度

1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予工人的士气 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13.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A.多重性 B.层次性 C.单一性 D.变动性 238

。14.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A.抽象描述 B.定量描述 C.狭窄 D.空泛

15.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比直线型和职能型都有优势,它(A.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 B.分工非常细密 C.注重专业化管理 D.下属有灵活的自主权

三、判断正误I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 分,共10分)

16.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17.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18.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19.组织实施稳定性战略就是保持组织的原有状态。()20.战略决策,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 22.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 23.简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势。24.简述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239

五、案例分析(20分)

25.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 将这段话借用到企业经营上就是:选择一个有前景的行业,集中全部资源去发展,即实行专业

化经营。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洛夫对此深表赞同,他领导的英特尔一直坚守在微处理器

行业,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90%。中国格兰仕董事长梁庆德也持有这种观点。把所有的“鸡 蛋”都装在微波炉里,结果创造了中国微波炉第一品牌!

格兰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一、以战略眼光选择微波炉行业

1991年,格兰仕选择微波炉为发展的惟一行业,是具有战略眼光的:(1)20世纪60年代微

波炉行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至20世纪90年代进入普及期(1990年世界微波炉产量为

2254万台),产品生产技术成熟;(2)微波炉在中国却是曙光初现的行业,随着大家电的普及和

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便利生活的追求,微波炉市场将是一个基数小、增长速度快、潜力巨

大的市场;(3)1990年全国微波炉产量为100万台,进口量为几万台,虽有竞争,但并不激烈。

二、大胆且成功的战略转移

尽管宏观状况有利,格兰仕决定进入与原服装行业毫无关联的微波炉行业还是大胆和有

魄力的。与多元化经营有很大不同,格兰仕走的是一条战略转移之路:1991-1993年,格兰仕

一方面逐步关闭收入可观的羽绒服生产线,从服装行业撤出;另一方面从日本、美国、意大利引

进全套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微波炉生产设备和技术,进入微波炉行业。1993年,格兰仕生 产1万台微波炉正式投放市场,当时国内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是砚华,进口产品最大的是日本松下。

三、集中全部资源,夺得全国第一

格兰仕奉行专业化战略,没有采取“两面作战”的多元化方针,而是集中全部资源,朝认定 的方向以规模化为重点发展单一的微波炉行业。对此,格兰仕副总经理俞尧昌先生说:“就格

兰仕的实力而言,什么都干,就什么都完了,所以我们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

这是中小型企业经营战略的理想选择:在企业实力不强、内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应优先选择单一行业甚至单一产品为重点,集中优势夺取市场地位,进而成长为大企业。1994年格兰仕微波炉产量为10万台,1995年达到2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25.i~6;1996 年产量上升到65万台,市场占有率达到34.85%;1997年产量接近20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

47.6%,高居全国市场国内外品牌榜首。

四、高处足以胜寒

1997年10月18日,格兰仕宣布其13个产品品种全面降价,降价幅度在29-40%。其结

果是格兰仕市场占有率接近so%,占有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外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下降 到40%左右,国内其他品牌则不到10%,行业元老上海的“飞跃”、“亚美”已跌至1%以下。格

兰仕雄居微波炉行业的“高处”。

在市场占有率超过国际通用的垄断点41%的基础上,格兰仕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扩大 规模,1998年设计生产能力为450万台。该目标实现后,格兰仕跃居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微波

炉生产企业。

问题:

(1)格兰仕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6分)(2)格兰仕是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6分)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8分)试卷代号:1041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管理学基础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2014年7月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只有1个选项是准确的,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 分,共20分)

1.B 2.A 3.A 4.D5.D 6.B 7.B 8.C 9.C10.B

二、多项选择(下列各题中有2个以上选项是准确的,请将这些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多选

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AC 12.ABC 13.ABD 14.CD 15.ABC

三、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6.√ 17.× 18.√ 19.× 20.×

四、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什么是管理理论的丛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

理论的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形成众多的

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

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它们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

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22.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

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 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23.简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势。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亦称M型结构或多部门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

单位。它是一种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形式。

事业部制的优点:

A.总公司领导可以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考虑全局问题。

B.事业部制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更能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更利于组织专业化生

产和实现组织的内部协作。

C.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利于组织的发展。D.事业部内部的供、产、销等职能之间容易协调。

E.事业部经理要从事业部整体来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全能型管理人才。24.简述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

(1)唯才是举。对于领导者来说,用人要不受名望、年龄、资历、关系亲疏的局限,而是依据

人的才能来选拔人才。~(2)用人所长。领导者在用人时要用人所长,不能因为细小缺点而忽视人的大才大德。(3)知人善任。领导者在用人时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其工作,使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

长处和优势。

(4)要有勇气选拔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

五、案例分析(20分)

25.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1)格兰仕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6分)

A.在当时的中国,微波炉属于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B.集中优势资源,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2)格兰仕是怎样成为微波炉大王的?(6分)

准确的市场定位,正确的发展战略,以及正确的经营战略等,促使格兰仕成为微波炉大王。

(3)“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包含了怎样的管理思想?

(8分)

密集型发展战略,也就是专业化发展战略。集中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注:管理案例分析没有标准答案,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篇2:电大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管理?

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

2.何为企业文化?它有哪几部分组成?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它有三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把企业精神和物质文化二者结合起来,使企业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行为准则。(3)物质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外围层,是呈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厂貌、员工服饰等,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3预算?

预算是各类管理者最基本的一种控制工具。预算是根据计划目标和实施方案具体筹划与确定资源的分配、使用以及相应行动预期结果的数字化形式。其突出特点是数字化。4.战略管理?

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

二、简答题:

1.分析简述直线职能组织结构和矩阵制组织结构形式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1)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被称为“u-型组织”或“单一职能型结构”、“单元结构”。它是一种按管理职能划分部门,并由最高经营者直接指挥的体制。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势:它既保持了直线型结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型结构分工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陷:它属于典型的集权式结构,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脱节和矛盾;这种组织结构建立在高度的“职权分裂”基础上,各职能部门与直线部门之间如果目标不统一,则容易产生矛盾: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反馈较慢。2)矩阵制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

矩阵制结构的优点:A.将组织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协作生产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B.针对特定的任务进行人员配置有利于发挥个体优势,集众家之长,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C.各部门人员的不定期的组合有利于信息交流,增加互相学习机会,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矩阵制结构的缺点:A.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员工面临双重的职权关系,容易产生无所适从和混乱感。B.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影响。C.员工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并接受高强度的训练。D.耗费时间,需要频繁开会以讨论冲突解决方案。

2.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科学的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核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它的实施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目标建立、目标分解、目标控制、目标评定与考核四个阶段。

目标建立。它是目标管理实施的第一阶段。目标分解。把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分目标和个人目标。目标控制为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管理者必须进行目标控制,随时了解目标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解决。目标评定与考核。目标管理注重结果,对部门及个人目标的完成情况必须进行自我评定、群众评议、领导评审。通过评价活动,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目标执行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完善下一个目标管理过程。3.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4.人员配置的原则有哪些? 人员配备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工作原则:(1)因事择人的原则。(2)量才使用的原则。(3)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4)的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三、论述题:

1.假如某企业要选聘一名高级主管,你觉得应采纳内部招聘还是外部招聘,为什么?

答:管理人员的选聘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任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通常,一个组织高级主管的选聘采用外源渠道。因为内源选任有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1)“近亲繁殖”,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

(2)易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3)备选对象范围狭隘,易受管理人员供给不足的制约。

如果采用外源招聘,可以避免这些不足。因为:

(1)外源招聘,应聘人来源广泛,选择空间大。从外部招聘是面向社会的,任何符合条件的人员,包括现在供职于其他组织的管理人员都可应聘,因而可选范围十分广泛。

(2)外源招聘的管理者不受现有模式的约束,能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和活力,有利于组织创新和管理革新。此外,由于他们新近加入组织,没有与上级或下属历史上的个人恩怨关系,从而在工作中可以很少顾忌复杂的人情网络。

(3)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组织中空缺的管理职位可能有好几个内部竞争者希望得到。每个人都希望有晋升的机会。如果员工发现自己的同事,特别是原来与自己处于同一层次具有同等能力的同事提升而自己未果时,就可能产生不满情绪,懈怠工作,不服管理,甚至拆台。从外部选聘可能使这些竞争者得到某种心理上的平衡,从而有利于缓和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

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怎样?

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概括起来说,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⑴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

①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作用。社会外部环境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具体的要素环境直接地决定组织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②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社会外部环境作为外在条件对组织的生产和发展起着限制和约束作用。

③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也就是说,某一事物行为对他事物或周转的人或社会行为的波及作用。⑵组织对环境的适应

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是消极、被动的适应;二是积极、主动的适应。任何组织要想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都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3.为什么说“管理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篇3:会计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2×14年年末有关科目余额如下:“发出商品”科目余额为250万元, “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为335万元, “原材料”科目余额为200万元, “周转材料”科目的借方余额为75万元,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100万元, “委托代销商品”科目余额为1 200万元, “受托代销商品”科目余额为600万元, “受托代销商品款”科目余额为600万元, “工程施工”科目余额为400万元, “工程结算”科目余额为300万元。则该公司2×1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为 () 万元。

A.1 960 B.2 060 C.2 460 D.2 485

2.甲公司原持有丙公司60%的股权, 其账面余额为3 000万元, 未计提减值准备。2×14年12月31日, 甲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中的1/3出售给某企业, 出售取得价款1 200万元, 处置日, 剩余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2 400万元。出售日, 丙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为6 000万元。在出售20%的股权后, 甲公司对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 丧失了对丙公司的控制权。甲公司取得丙公司60%股权时, 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从购买日至出售日, 丙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利润为1 900万元, 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导致资本公积增加100万元。甲公司有子公司乙公司, 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甲公司2×14年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 万元。

A.60 B.0 C.-540 D.40

3.2×14年12月1日, 某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50 000万元人民币短期融资券, 期限为1年, 票面年利率为5.8%, 每张面值为100元,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发生交易费用35万元。若该公司将该短期融资券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负债, 则支付的交易费用应借记 () 科目。

A.财务费用B.投资收益C.交易性金融负债D.营业外支出

4.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共有100名职工, 其中80名为直接生产人员, 20名为公司总部管理人员。2×14年有关职工薪酬的业务如下:1月1日, 甲公司购买了100套全新的公寓拟以优惠价格向职工出售, 甲公司拟向直接生产人员出售的住房平均每套购买价为200万元, 出售的价格为每套120万元;拟向管理人员出售的住房平均每套购买价为280万元, 出售的价格为每套160万元。假定该100名职工均在2×14年度中陆续购买了公司出售的住房, 售房协议规定, 职工在取得住房后必须在公司服务满10年 (含2×14年) 。假定甲公司采用直线法摊销长期待摊费用, 不考虑相关税费。另外, 在7月15日将本公司生产的笔记本电脑作为福利发放给公司职工, 每人一台。每台成本为3.6万元, 每台售价 (等于计税价格) 为4万元。甲公司2×14年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 () 万元。

A.400 B.1348 C.333.6 D.320

5.2×14年7月1日, 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合同, 自丁公司购买管理系统软件, 合同价款为5 000万元, 款项分五次支付, 其中合同签订之日支付购买价款的20%, 其余款项分四次自次年起每年7月1日支付1 000万元。管理系统软件购买价款的现值为4 546万元, 折现率为5%。该软件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无残值, 采用直线法摊销。甲公司2×14年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为 () 万元。

A.227.3 B.113.65 C.88.65 D.177.3

6.A公司以一台甲设备换入D公司的一台乙设备。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00万元, 已提折旧30万元, 已提减值准备10万元。甲设备和乙设备的公允价值均无法合理确定, 另外, D公司向A公司支付补价5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则A公司换入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 万元。

A.65 B.55 C.60 D.95

7.2×14年12月1日,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产品销售合同, 合同规定:甲公司于3个月后提交乙公司一批产品, 合同价格 (不含增值税额) 为600万元, 如甲公司违约, 将支付违约金100万元。至2×14年年末, 甲公司为生产该产品已发生成本30万元, 因原材料价格上涨, 甲公司预计生产该产品的总成本为66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 2×14年12月31日, 甲公司因该合同确认的预计负债为 () 万元。

A.30 B.60 C.90 D.100

8.2×14年1月1日, 甲企业与乙企业的一份厂房经营租赁合同到期, 甲企业于当日起对厂房进行改造并与乙企业签订了续租合同, 约定自改造完工时将厂房继续出租给乙企业。2×14年12月31日厂房改扩建工程完工, 共发生支出400万元, 符合资本化条件, 当日起按照租赁合同出租给乙企业。该厂房在甲企业取得时初始确认金额为2 000万元, 预计使用20年, 不考虑其他因素, 假设甲企业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截至2×14年1月1日已计提折旧600万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发生的改扩建支出应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B.改造期间不对该厂房计提折旧C.2×14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上列示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为0D.2×1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列示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为1 800万元

9.甲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 2×14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包括: (1) 母公司免除甲公司债务2 000万元; (2) 享有联营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年公允价值增加200万元; (3) 收到税务部门返还的所得税款1 500万元; (4) 收到政府对公司以前年度亏损补贴800万元。甲公司2×14年对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

A.母公司免除2 000万元债务确认为当期营业外收入B.收到政府亏损补贴800万元确认为当期营业外收入C.收到税务部门返还的所得税款1 500万元确认为资本公积D.应按享有联营企业200万元的公允价值增加额乘以相应份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10.2×12年1月1日, 甲公司向其10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4万份股票期权, 这些人员从被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连续服务满3年, 即可按每股8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4万股普通股股票 (每股面值1元) 。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0元。在等待期内, 甲公司有10名高管人员离职。2×14年12月31日, 甲公司向剩余90名高管定向增发股票, 当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20元。2×14年12月31日, 甲公司因高管人员行权应确认的股本溢价为 () 万元。

A.3 600 B.3 240 C.6 800 D.6 120

11.甲公司拥有乙公司和丙公司两家子公司。2×13年6月15日, 乙公司将其产品以市场价格销售给丙公司, 售价为100万元 (不考虑相关税费) , 销售成本为76万元。丙公司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使用, 按4年的期限、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在编制2×14年年末合并资产负债表时, 该固定资产在合并报表中列示的金额 () 万元。

A.76 B.100 C.47.5 D.62.5

12.甲公司2×14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27 000万股, 2×14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中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6 000万元, 普通股平均市价为每股10元。2×14年度, 甲公司发生的与其权益性工具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 4月20日, 宣告发放股票股利, 以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基础每10股送1股, 除权日为5月1日; (2) 7月1日, 根据经批准的股权激励计划, 授予高管人员6 000万份股票期权。每份期权行权时可按4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 行权日为2×15年8月1日; (3) 12月1日, 甲公司按市价回购普通股6 000万股, 用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甲公司2×14年度的稀释每股收益是 () 元/股。

A.1.16 B.1.12 C.1.10 D.1.14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资产期末计量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B.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市场价格计量C.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D.固定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E.存货按照账面价值与其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2.下列各项中, 属于固定资产减值测试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时, 不应考虑的因素有 () 。

A.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B.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C.与预计固定资产改良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D.与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E.内部转移价格

3.下列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属于非调整事项的有 () 。

A.企业合并或企业控股权的出售B.债券的发行C.资产负债表日以后发生事项导致的索赔诉讼的结案D.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发生重大变化E.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4.A公司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 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A公司2×14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均为零。2×14年税前会计利润为2 000万元。 (1) 2×1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12 000万元, 该公司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了1 200万元的坏账准备。税法规定, 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假定该公司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均为0。 (2) A公司于2×14年6月30日将自用房屋用于对外出租, 该房屋的成本为2 0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转为投资性房地产之前, 已使用6.5年, 企业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预计净残值为零。转换日该房屋的公允价值为2 600万元, 账面价值为1 350万元。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后, A公司采用公允价值对该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同时, 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待处置时一并计算确定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14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下列有关A公司2×14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正确的有 () 。

A.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300万元B.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675万元C.递延所得税费用为93.75万元D.应交所得税为437.5万元E.所得税费用为500万元

5.下列关于现金流量表项目填列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 () 。

A.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 应在“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项目中反映B.以分期付款方式 (具有融资性质) 购建的长期资产每期支付的现金, 应在“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C.处置子公司所收到的现金, 减去子公司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及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大于零) , 合并报表中在“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中反映D.处置对联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收到的现金中属于已确认投资收益的部分, 应在“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中反映E.以现金支付的应由在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 应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6.甲公司于2×13年4月1日与A公司签订一项固定造价合同, 为A公司承建某工程, 合同金额为240万元, 预计总成本200万元。甲公司2×13年实际发生成本100万元, 因对方财务困难预计本年度发生的成本仅能够得到60万元补偿;2×14年实际发生成本60万元, 预计至合同完工还将发生成本40万元, 2×14年由于A公司财务状况好转, 能够正常履行合同, 甲公司预计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能够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2×14年10月20日, 甲公司又与B公司签订合同, 甲公司接受B公司委托为其提供设备安装调试服务, 合同总金额为160万元, 合同约定B公司应在安装开始时预付给甲公司80万元, 等到安装完工时再支付剩余的款项。至12月31日止, 甲公司为该安装调试合同共发生劳务成本20万元 (均为职工薪酬) 。由于系初次接受委托为该单位提供设备安装调试服务, 甲公司无法可靠确定劳务的完工程度, 同时由于2×14年年末B公司发生财务困难, 剩余劳务成本能否收回难以确定。甲公司对上述业务应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的金额为 () 万元。

A.2×13年, 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的建造合同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60万元B.2×13年, 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的建造合同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20万元C.2×14年, 甲公司对B公司提供劳务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80万元D.2×14年, 甲公司对B公司提供劳务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20万元E.2×14年, 甲公司对上述业务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152万元

7.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规定,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受同一方重大影响的企业之间构成关联方B.因与该企业发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经济依存关系的单个客户、供应商、特许商、经销商或代理商, 不构成企业的关联方C.与该企业共同控制合营企业的合营者, 不构成企业的关联方D.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之间构成关联方E.与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控制的其他企业, 构成关联方

8.上市公司按照税法规定需补缴以前年度税款或由上市公司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无偿代为承担或缴纳税款及相应罚金、滞纳金的, 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

A.对于上市公司按照税法规定需补缴以前年度税款的, 如果属于前期差错, 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处理, 调整以前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B.因补缴税款应支付的罚金和滞纳金, 应计入当期损益C.因补缴税款应支付的罚金和滞纳金, 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D.上市公司取得股东代缴或承担的税款、罚金、滞纳金等应计入所有者权益E.上市公司取得股东代缴或承担的税款、罚金、滞纳金等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9.甲上市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2×14年1月1日, 以12 000万元人民币购入乙公司80%的股权, 乙公司设立在美国, 其净资产在2×14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2 000万美元 (等于账面价值) , 乙公司确定的记账本位币为美元。

2×14年3月1日, 为补充乙公司经营所需资金的需要, 甲公司以长期应收款形式借给乙公司500万美元, 实质上构成对乙公司净投资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 甲、乙公司之间未发生任何交易。

2×14年12月31日, 乙公司的资产2 500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15 500万元,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 500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15 950万元 (不含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假定2×14年1月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4元人民币, 3月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3元人民币, 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2元人民币, 年平均汇率为1美元=6.3元人民币。甲公司借给乙公司的500万美元资金实质上构成对乙公司净投资的一部分。

假定少数股东不承担母公司长期应收款在合并报表中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 正确的有 () 。

A.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因“长期应收款”项目应当确认的汇兑损失为50万元人民币B.合并报表列示商誉金额为1 760万元人民币C.在合并报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金额是-410万元人民币D.在合并报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金额是-400万元人民币E.合并报表中应将长期应收款产生的汇兑差额由财务费用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10.甲公司为一家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 乙公司为某大型未上市的民营企业。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股本金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 500万元。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甲公司于2×14年9月30日通过向乙公司原股东定向增发1 200万股本企业普通股取得乙公司全部的1 500万股普通股。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在2×14年9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00元, 乙公司普通股股票当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80元。甲公司、乙公司每股普通股的面值均为1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下列关于此项合并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A.甲公司为法律上的子公司, 乙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B.合并报表中, 乙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应以其合并时的公允价值计量C.合并后乙公司原股东持有甲公司股权的比例为60%D.合并报表中的留存收益反映的是甲公司合并前的留存收益E.此项合并中, 乙公司 (购买方) 的合并成本为8亿元

三、综合题

1.A公司2×12年至2×14年有关资料如下:

(1) A公司2×12年1月2日以一组资产交换甲公司持有B公司30%的股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取得30%股权支付的对价包括银行存款、一项投资性房地产、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一项无形资产。取得投资日, 该组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有关资料如下:

单位:万元

(2) 2×12年1月2日, 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6 000万元, B公司除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外, 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 公允价值为500万元, 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无残值。

(3) 2×12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1 980万元。2×12年10月5日, B公司向A公司销售一批商品, 售价为200万元, 成本为150万元, 至2×12年12月31日, A公司将上述商品对外出售60%。

(4) 2×12年B公司因自用房地产改为投资性房地产使资本公积增加200万元。

(5) 2×13年B公司宣告并发放现金股利1 000万元。

(6) 2×13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润2 980万元。A公司将2×12年10月5日从B公司购入的商品全部对外出售, 2×13年度B公司未发生其他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

(7) 2×14年1月1日, 经B公司董事会决定, 接受一新的投资者向B公司投资20 000万元, 由此A公司持有B公司股权比例下降到20%, 但对B公司仍具有重大影响。

(8) 2×14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3 500万元, 宣告并发放现金股利1 200万元。

假定:

(1) A公司和B公司均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2) 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3) A公司库存商品的公允价值与计税价格相等。

(4)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影响当期损益。

(5) A公司有子公司C公司。

要求:

(1) 编制A公司2×12年1月2日取得B公司30%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2) 编制A公司2×12年个别报表中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

(3) 编制A公司2×13年个别报表中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

(4) 编制2×12年和2×13年A公司合并报表中调整内部交易的会计分录。

(5) 计算A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2×13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6) 编制A公司2×14年1月1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7) 编制A公司2×14年与B公司实现净利润和分配现金股利有关的会计分录。

2.甲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甲公司) 系境内上市公司, 2×12年至2×14年, 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 2×12年10月1日, 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一份合同, 为A公司安装某大型成套设备。

合同约定: (1) 该成套设备的安装任务包括场地勘察、设计、地基平整、相关设施建造、设备安装和调试等。其中, 地基平整和相关设施建造须由甲公司委托A公司所在地有特定资质的建筑承包商完成。 (2) 合同总金额为5 000万元, A公司于2×12年12月31日和2×13年12月31日分别支付合同总金额的40%, 其余部分于设备完工后支付。 (3) 工期为18个月。

2×12年10月1日, 甲公司为A公司安装该成套设备的工程开工, 预计工程总成本为4 600万元。

(2) 2×12年11月1日, 甲公司与B公司 (系A公司所在地有特定资质的建筑承包商) 签订合同, 由B公司负责地基平整及相关设施建造。

合同约定: (1) B公司应按甲公司提供的勘察设计方案施工; (2) 合同总金额为1 000万元, 甲公司于2×12年12月31日向B公司支付合同进度款及预付下一年度备料款50万元, 余款在合同完成时支付; (3) 工期为3个月。

(3) 至2×12年12月31日, B公司已完成合同的80%;甲公司于2×12年12月31日按照完工进度向B公司支付了合同进度款及下一年度备料款50万元。

2×12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 除支付B公司合同进度款外, 甲公司另发生合同费用475万元 (其中材料成本占60%, 人工成本占30%, 用银行存款支付10%, 下同) , 12月31日, 因工程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 预计为完成该成套设备的安装尚需发生费用3 825万元, 其中包括应向B公司支付的合同余款及备料款。假定甲公司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该安装工程完工进度;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按年确认。

2×12年12月31日, 甲公司收到A公司按合同支付的款项。

(4) 2×13年1月25日, B公司完成所承担的地基平整和相关设施建造任务, 经甲公司验收合格。当日, 甲公司按合同向B公司支付了工程尾款。

2×13年, 甲公司除于1月25日支付B公司工程尾款外, 另发生合同费用3 070万元;12月31日, 预计为完成该成套设备的安装尚需发生费用505万元。2×13年10月10日A公司同意增加合同变更收入300万元并于合同完工时支付。

2×13年12月31日, 甲公司收到A公司按原合同支付的款项。

(5) 2×14年3月25日, 合同完工, 累计实际发生合同费用4 620万元。

(6) 2×14年3月31日, 甲公司收到A公司按原合同支付的款项及增加的合同变更收入。

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 分别计算甲公司2×12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费用、合同毛利和合同预计损失。

(2) 编制甲公司2×12年度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3) 分别计算甲公司2×13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费用和合同毛利。

(4) 编制甲公司2×13年度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5) 分别计算甲公司2×14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费用和合同毛利。

(6) 编制甲公司2×14年度有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3.甲公司为上市公司, 其内审部门在审核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13年度财务报表时, 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质疑:

(1) 因急需仓库储存物资, 甲公司委托中介代为寻找仓库, 并约定中介费用为10万元。2×13年4月1日, 经中介介绍, 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经营租赁合同。约定:租赁开始日为2×13年4月1日, 租赁期3年, 年租金240万元, 丙公司同意免除前两个月租金, 租金总额为680万元;如甲公司提前解约, 违约金为30万元;甲公司于租赁期开始日支付了当年租金140万元及中介费用10万元。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借:管理费用150;贷:银行存款150。借:营业外支出30;贷:预计负债30。

(2) 2×13年5月20日, 甲公司将应收黄河公司账款转让给W银行并收讫转让价款450万元。转让前, 甲公司应收黄河公司账款余额为600万元, 已计提坏账准备为100万元。根据转让协议约定, 当黄河公司不能偿还货款时, W银行可以向甲公司追偿。

对于上述应收账款转让, 甲公司将收到的款项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3) 2×13年1月5日, 政府拨付甲公司900万元财政拨款 (同日到账) , 要求用于购买大型科研设备。2×13年1月31日, 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大型设备, 实际成本为960万元, 其中60万元以自有资金支付, 使用寿命10年,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并按11个月对该设备计提了折旧, 无残值。2×13年甲公司将收到的900万元政府补助全部计入营业外收入, 并按11个月对该设备计提了折旧。

(4) 甲公司于2×13年7月10日购买1 000万元的短期公司债券, 期限为6个月, 年利率5%。甲公司计划将在2×14年1月10日 (债券到期日) 全额收回本息。甲公司在2×13年年度现金流量表中将该1 000万元短期公司债券投资作为现金等价物列示。

(5) 甲公司设立全资乙公司, 从事公路的建设和经营, 2×13年4月10日, 甲公司 (合同投资方) , 乙公司 (项目公司) 与某地政府 (合同授予方) 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该政府将一条公路的特许经营权授予甲公司。协议约定, 甲公司采用建设—经营—移交方式进行公路的建设和经营, 建设期3年, 经营期30年;建设期内, 甲公司按约定的工期和质量标准建设公路, 所需资金自行筹集;公路建造完成后, 甲公司负责运行和维护, 按照约定的收费标准收取通行费;经营期满后, 甲公司应按协议约定的性能和状态将公路无偿移交给政府, 项目运行中, 建造运营及维护均由乙公司实际执行。

乙公司采用自行建造的方式建造公路, 截至2×13年12月31日, 累计实际发生建造成本10 000万元 (其中:原材料7 000万元, 职工薪酬2 000万元, 机械作业1 000万元) , 预计完成建造尚需发生成本40 000万元, 乙公司预计应收对价的公允价值为项目建造成本加上10%的利润。

乙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10 000;贷:原材料7 000, 应付职工薪酬2 000, 累计折旧1 000。

(6) 2×13年12月31日, 甲公司发行股票500万股取得丁公司80%股权, 股票收盘价为5元, 每股面值为1元, 能够对丁公司实施控制。丁公司2×13年12月31日除货币资金2 200万元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外, 无其他资产和负债。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了商誉1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上述所涉及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 除增值税外, 不考虑提取盈余公积等因素。

要求:

(1) 根据资料 (1) 至 (3) , 逐项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 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编制更正甲公司2×13年度财务报表的会计分录。

(2) 根据资料 (4) , 说明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存在哪些不当之处, 并提出恰当的处理意见。

(3) 根据资料 (5) , 判断乙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如果乙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编制更正乙公司2×13年度财务报表的会计分录。

(4) 根据资料 (6) , 判断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 如果不正确, 编制更正分录。

(本题有关差错更正均按当期差错进行处理)

4.甲上市公司 (以下简称甲公司) 2×12年起实施了一系列股权交易计划, 具体情况如下:

(1) 2×12年10月, 甲公司与乙公司控股股东W公司签订协议, 协议约定:甲公司向W公司定向发行2亿股本公司股票, 以换取W公司持有的乙公司80%的股权。甲公司定向发行的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5元, 双方确定的评估基准日为2×12年9月30日。

乙公司经评估确定2×12年9月30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不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为12亿元。

(2) 甲公司该并购事项于2×12年12月15日经监管部门批准, 作为对价定向发行的股票于2×12年12月31日发行, 当日收盘价为每股5.1元。甲公司于12月31日起有权决定乙公司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以2×12年9月30日的评估值为基础, 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于2×12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2.5亿元 (不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 其中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产生于一项无形资产和一项固定资产: (1) 无形资产系2×11年1月取得, 原价为8 0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采用直线法摊销, 预计净残值为零, 2×12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7 200万元; (2) 固定资产系2×10年12月取得, 原价为4 800万元, 预计使用寿命为8年, 预计净残值为零,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12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5 400万元。上述资产均未计提减值, 其计税基础与按历史成本计算确定的账面价值相同。

甲公司和W公司在此项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有关资产在该项交易后预计使用年限、净残值、折旧和摊销方法保持不变。

甲公司向W公司发行股份后, W公司持有甲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比例为8%, 对甲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

(3) 2×13年12月31日, 甲公司又支付2.8亿元自乙公司其他股东处进一步购入乙公司20%的股权, 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3.5亿元, 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1.055亿元, 其中2×13年实现净利润为1亿元。

(4) 2×14年10月, 甲公司与其另一子公司 (丙公司) 协商, 将持有的全部乙公司股权转让给丙公司。以乙公司2×14年10月31日评估值15亿元为基础, 丙公司向甲公司定向发行本公司普通股1.5亿股 (每股面值1元) , 每股10元。有关股份于2×14年12月31日发行, 丙公司于当日开始决定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当日, 丙公司每股股票收盘价为10.2元, 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5亿元。

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显示, 其2×14年实现净利润为1.3亿元。

(5) 甲公司于2×13年1月1日以货币资金1 000万元取得了丁公司10%的股权, 甲公司将取得丁公司10%股权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13年12月31日, 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 200万元。

2×14年1月1日, 甲公司以货币资金6 400万元进一步取得丁公司50%的股权, 因此取得了对丁公司的控制权, 丁公司在该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12 200万元。原10%投资在该日的公允价值为1 230万元。2×14年丁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1 000万元。

甲公司和丁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两个公司。

(6) 其他有关资料:

(1) 本题中各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除所得税外, 不考虑其他因素。

(2) 乙公司没有子公司和其他被投资单位, 在甲公司取得其控制权后未进行利润分配, 除所实现净利润外, 无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3) 甲公司取得乙公司控制权后, 每年年末对商誉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商誉未发生减值。

(4) 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 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

要求:

(1) 根据资料 (1) 和 (2) , 确定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类型, 并说明理由;如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确定其合并日, 计算企业合并成本及合并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应调整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如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确定其购买日, 计算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及合并中应予确认的合并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2) 根据资料 (1) 、 (2) 和 (3) , 判断购入乙公司20%股权是否属于企业合并, 并说明理由;计算确定甲公司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计算确定该项交易发生时乙公司应并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及该交易对甲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影响金额;计算2×13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中的商誉。

(3) 根据资料 (1) 、 (2) 、 (3) 和 (4) , 确定丙公司合并乙公司的类型, 说明理由;确定该项合并的购买日或合并日, 计算乙公司应纳入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净资产价值并编制丙公司确认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4) 根据资料 (5) , 计算下列项目: (1) 甲公司2×14年1月1日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丁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 若购买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应调整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金额; (3) 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 (4) 2×14年个别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会计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C 5.C 6.B 7.A 8.C 9.B10.D 11.C 12.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2.BCD3.ABCD4.ABDE5.ACE6.ADE 7.BCE 8.ABD 9.ABCE 10.CE

三、综合题

1. (1)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4 770, 累计摊销160;贷:银行存款870, 其他业务收入2 1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650、——公允价值变动50, 无形资产960, 投资收益1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200。借:其他业务成本2 000;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 800、——公允价值变动200。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贷:其他业务成本200。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0;贷:投资收益50。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4 770万元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4 800万元 (16 000×30%) , 其差额30万元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并确认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0;贷:营业外收入30。

(2) 2×12年度B公司调整后净利润=1 980- (200-150) × (1-60%) - (500-400) /5=1 940 (万元) 。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582 (1 940×30%) ;贷:投资收益582。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60 (200×3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0。

(3) 2×13年度B公司调整后净利润=2 980+ (200-150) × (1-60%) - (500-400) /5=2 980 (万元) 。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894 (2 980×30%) ;贷:投资收益894。借:应收股利300 (1 000×3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0。借:银行存款300;贷:应收股利300。

(4) (1) 2×12年:借:长期股权投资6[ (200-150) × (1-60%) ×30%];贷:存货6。

(2) 2×13年:无调整分录。

(5) 2×13年12月31日A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4 770+30+582+60+894-300=6 036 (万元) 。

(6) A公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20 000×20%-6 036÷30%×10%=1 988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 988;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 988。

提示: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第十一条:“投资方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

(7)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696{[3 500- (500-400) ÷5]×20%};贷:投资收益696。借:应收股利240 (1 200×2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40。借:银行存款240;贷:应收股利240。

2. (1) 2×12年完工进度= (1 000×80%+475) ÷[ (1 000×80%+475) +3 825]×100%=25%

(2)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1 275, 预付账款50;贷:银行存款897.5 (1 000×80%+50+475×10%) , 原材料285 (475×60%) , 应付职工薪酬142.5 (475×30%) 。借:银行存款2 000 (5 000×40%) ;贷:工程结算2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1 275;贷:主营业务收入1 25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25。借:资产减值损失75;贷:存货跌价准备75。

(3) 2×13年完工进度= (1 000+475+3 070) ÷[ (1 000+475+3 070) +505]×100%=90%

(1) 2×13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 (5 000+300) ×90%-1 250=3 520 (万元)

(2) 2×13年应确认的合同费用=[ (1 000+475+3 070) +505]×90%-1 275=3 270 (万元)

(3) 2×13年应确认的合同毛利=3 520-3 270=250 (万元)

(4)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3 270;贷:银行存款457 (1 000×20%-50+3 070×10%) , 原材料1 842 (3 070×60%) , 应付职工薪酬921 (3 070×30%) , 预付账款50。借:银行存款2 000 (5 000×40%) ;贷:工程结算2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3 27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250;贷:主营业务收入3 520。

(5) (1) 2×14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5 300-1 250-3 520=530 (万元)

(2) 2×14年应确认的合同费用=4 620-1 275-3 270=75 (万元)

(3) 2×14年应确认的合同毛利=530-75=455 (万元)

(6)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75;贷:银行存款7.5 (75×10%) , 原材料45 (75×60%) , 应付职工薪酬22.5 (75×30%) 。借:银行存款1 300 (5 000×20%+300) ;贷:工程结算1 300。借:主营业务成本75,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455;贷:主营业务收入530。借:存货跌价准备75;贷:主营业务成本75。借:工程结算5 300;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4 620、——合同毛利680。

3. (1) (1) 资料 (1) 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免租期内承租人也要确认租金费用, 2×13年确认租金费用=680÷3×9/12=170 (万元) , 中介费用10万元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违约金不符合或有事项确认负债的条件。

更正分录:借:管理费用30 (170+10-150) ;贷:其他应付款30。借:预计负债30;贷:营业外支出30。

(2) 资料 (2) 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该事项属于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表明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给转入方, 不应当终止确认相关的应收账款, 应将收到的款项确认负债。

更正分录:借:应收账款600;贷:短期借款450, 坏账准备100, 营业外支出50。

(3) 资料 (3) 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购买大型科研设备的补助资金900万元, 应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在收到时确认为递延收益, 然后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起, 在该项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 计入当期损益。2×13年递延收益摊销额=900÷10×11/12=82.5 (万元) 。

更正分录:借:营业外收入817.5 (900-82.5) ;贷:递延收益817.5。

(2) 甲公司将该短期公司债券投资作为现金等价物列示存在不当之处。

处理意见:将该短期公司债券投资从现金等价物中剔除 (或现金等价物中不应当包括该短期公司债券投资) , 应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列报。

(3) 乙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该项业务为BOT业务, 建造期间乙公司应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确认收入和费用。建造合同收入按照应收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同时, 确认为无形资产或开发支出。

更正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10 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1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1 000。借:无形资产 (或开发支出) 11 000;贷:工程结算11 000。

(4) 资料 (6) 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公司取得丁公司80%股权不构成业务, 应按权益性交易处理, 不得确认商誉或确认计入当期损益。

更正分录:借:资本公积100;贷:商誉100。

4. (1) 该项合同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理由:甲公司与乙公司在合并发生前后不存在同一最终控制方。或:甲公司与W公司在交易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购买日为2×12年12月31日。

企业合并成本=20 000×5.1=102 000 (万元) 。

购买日乙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8 000-8 000÷10×2=6 400 (万元) , 公允价值为7 20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4 800-4 800÷8×2=3 600 (万元) , 公允价值为5 400万元。购买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7 200-6 400) + (5 400-3 600) ]×25%=650 (万元) 。

合并中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25 000-650=124 350 (万元) 。

合并商誉=102 000-124 350×80%=2 520 (万元) 。

(2) 购买乙公司20%股权不属于企业合并。

理由:购买乙公司20%股权未引起报告主体发生改变。

个别报表:个别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02 000+28 000=130 000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28 000;贷:银行存款28 000。

合并报表:乙公司应纳入甲公司合并报表中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124 350+10 000-[ (7 200÷8-8 000÷10) + (5 400÷6-4 800÷8) ]× (1-25%) =134 050 (万元) ;应当冲减合并报表资本公积金额=28 000-134 050×20%=1 190 (万元) ;合并报表中的商誉与购买日确认的商誉相同, 为2 520万元。

(3) 该项交易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理由:乙、丙公司在合并前后均受甲公司最终控制, 且符合时间性要求。

乙公司应纳入丙公司合并报表的净资产价值=134 050+13 000-[ (7 200÷8-8 000÷10) + (5 400÷6-4 800÷8) ]× (1-25%) +2 520=149 270 (万元) 。

借:长期股权投资149 270;贷:股本15 000, 资本公积134 270。

(4) (1) 2×14年1月1日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1 200万元应转入长期股权投资, 新增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 400万元, 因此2×14年1月1日个别财务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 200+6 400=7 600 (万元) 。

(2)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股权, 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长期股权投资应调增金额=1 230-1 200=30 (万元) (同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

(3) 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 (1 230+6 400) -12 200×60%=310 (万元) 。

篇4:本期练习及测试题参考答案

1. 薄铁片铁2. 磁化S(南)3. 地北4. 指南针不指南北 鸽子找不到回家的路5. C 6. C7. B8. C9. B10. B11. C12. 如图1所示.13. 如图2所示.

14. 将一枚小磁针放在火星表面,观察其是否有固定指向(或是否受磁力的作用)15. 可将铁屑撒在种子中,搅拌均匀,使铁屑吸附在杂草种子上,然后用磁铁吸附,将带有铁屑的杂草种子从混合种子中吸出来.这里利用了磁铁吸铁的性质.

《电生磁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流的强弱线圈匝数的多少有无铁芯 铁芯通断电电流的强弱电流的方向强

2. N负变大3. B4. B5. B6. B7. C

8. 如图3所示.9. 如图4所示(提示:两通电螺线管相互靠近的两极均为N极或均为S极,磁感线方向不同).10. (1)小磁针(2)让小磁针跟导线AB平行,且在AB的下方(3)若小磁针转动,导线AB中有电流,若导线AB不动,导线AB中没有电流11. (1)图略.提示: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或左端)与开关左端相连(2)B(3)N或北(4)①右(左)变小(变大)②变大(5)越强多(少)强(弱)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电动机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通电导体(或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切断电源2.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 3. B4. B5. A6. C7. D8. D9. A10. C

11. (1)线圈匝数(2)观察吸引大头针个数的多少 (3)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磁性随线圈匝数的增加而增强(4)A、C12. (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吸引大头针数量的多少

(2)如下表. (3)①铁芯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②将大小不同的铁芯分别插入同一线圈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观察这个线圈两次吸引大头针的数目

《磁生电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1. 电磁感应机械2. 切割磁感线导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电磁感应加快摇晃、增加线圈匝数或更换磁性更强的永磁体等

4.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 B6. D7. 猜想:与磁体插入的速度有关(或与磁场的强弱、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粗细、线圈的横截面积有关).实验设计:将电流表和线圈连接成闭合电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不同的速度先后两次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并进行比较.

8. (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2)①转速②导线长度③磁性更强的磁铁

《电与磁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1. S负 N2. 电机械换向器(或换向片)3. 低压控制高压工作4. 鸽子是否靠地磁场来导航避免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

5. 调换电源正、负极(改变电流方向) 发电机6. 动圈式话筒、发电机电风扇、动圈式扬声器7. L2右

8. C9. C10. C11. D12. C13. B14. C 15. B16. D17. 如图5所示.18.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2)电流(3)线圈停在平衡位置19. (1)磁性强弱(2)a、b(3)b、c (4)电流相等

篇5:电大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最准确的,请将其序号填

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B.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C.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D.组织中的人

2.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

A.弗雷德里克·泰罗B.乔治·梅奥

C.赫伯特·西蒙D.彼得·德鲁克

3.()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4.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

A.日常管理决策B.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决策D.风险型决策

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 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

A.25台B.100台

C.125台D.12.5台

6.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A.职能制结构B.事业部制结构

C.直线职能制结构D.矩阵制结构

7.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获取信息。

A.上级部门B.关系部门

C.下属部门D.协作部门

8.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A.品德、学识、能力、情感B.品德、学识、能力、体力

C.品德、学识、资历、情感D.品德、学历、能力、情感

9.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沟通方式是()。

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

C.工具式沟通D.感情式沟通

10.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

A.现场控制B.前馈控制

C.反馈控制D.局部控制

二、多项选择(下列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准确的,请将这些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

A.精神文化B.传统文化

C.制度文化D.物质文化

12.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有()。

A.特尔菲法B.头脑风暴法

C.盈亏平衡点法D.哥顿法

13.领导者在协调入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

A.转移法B.不为法

C.换位法D.糊涂法

14.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个,比如()等。

A.战略B.技术

C.环境D.组织规模

15.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

A.单位成本B.固定成本

C.平均成本D.可变成本

三、判断正误

16.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17.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的大型企业,其业务层战略与公司胃战略是一样的。()

18.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卡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19.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

20.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与缺陷?

22.如何理解组织结构的含义。

23.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24.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五、案例分析(20分)

25.准确决策与盲目投资

Y市建筑卫生陶瓷厂是一家国有中型企业,由于种种原因,2005年停产近一年,亏损250万元,濒临倒闭。2006年初,郑先生出任厂长。面对停水、停电、停工资的严重局面,郑先生认真分析了厂情,果断决策:治厂先从人事制度改革人手,把科室及分厂的管理人员减掉3/4,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形成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的治厂队伍。郑先生还在全厂推行了“一厂多制”的经营方式:对生产主导产品的一、二分厂,采取“四统一”(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财务)的管理方法;对墙地砖分厂实行股份制改造;对特种耐火材料厂实行租赁承包。

改制后的企业像开足马力的列车急速运行,逐渐显示了规模跟不上市场的劣势,从而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有入主张贪大求洋,贷巨款上大项目;有人建议投资上千万元再建一条大规模的辊道窑生产线,显示一下新班子的政绩。郑先生根据职工代表大会的建议,果断决定将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差的86米明焰煤烧隧道窑扒掉,建成98米隔焰煤烧隧道,并对一分厂的两条老窑进行了技术改造,结果仅花费不足200万元,便使其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目前该厂已形成年产80万件卫生瓷、20万平方米墙地砖、5000吨特种耐火材料三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2006年,国内生产厂家纷纷上高档卫生瓷,厂内外也有不少人建议赶“潮流”。对此,郑厂长没有盲目决策,而是冷静地分析了行情,经过认真调查论证,认为中低档卫生瓷的国内市场潜力很大,一味上高档卫生瓷不符合国情。于是经过市场考察,该厂新上了20多个中低档卫生瓷产品,这些产品一投入市场便成了紧俏货。目前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已提高到60%以上。与Y市建筑卫生陶瓷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河南省SD陶瓷公司,该公司也是一家国有中型企业,20世纪90年代初,它曾是全省建材行业三面红旗之一。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由于盲目轻率,导致企业重大决策失误,使这家原本红红火火的国有企业债台高筑。

2002年,由国家计委、省计经委批准,为该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立大断面窑生产线。但该公司为赶市场潮流,不经论证就将其改建为辊道窑生产线,共投资1700万元。由于该生产线建成时市场潮流已过,因此投产后公司一直亏损。在产销无望的情况下,公司只好重新投入1000多万元再建大断面窑,使公司元气大伤,债台高筑,仅欠银行贷款就达3000多万元。五年来,该公司先后做出失误的重大经营决策6项,使国有资产损失数百万元。企业不仅将以前积累的数百万元自有资金流失得一千二净,而且成了一个“老大难”企业。Y市建筑卫生陶瓷厂由衰变强和河南省SD陶瓷公司由强变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问题:

(1)决策包括哪些基本活动过程?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8分)

(2)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6分)

(3)科学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6分)

试卷代号:206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管理学基础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最准确的,请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 20分)

1.B2.D3.B4.B5.C

6.B7.A8.A9.A10.B

二、多项选择(下列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准确的,请将这些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ACD12.ABD13.ABCD14.ABCD15.BD

三、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6.×17.√18.√19.×20.×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1.什么是目标管理?它有哪些优势与缺陷?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主要有以下优势:

(1)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

(2)有助于组织组织机构的改革。

(3)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组织目标。

(4)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目标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

(4)组织职工素质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22.如何理解组织结构的含义。

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

正确认识组织结构的含义,必须把握三方面的要素:

(1)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

(2)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部门再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

(3)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23.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源,个人自身影响力。

(1)职位权力包含三种: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

(2)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

24.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五、案例分析(20分)

25.答案要点:(仅供参考。答案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1)决策包括哪些基本活动过程?其中的关键步骤是什么?(8分)

决策过程:识别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订可行方案——分析评价方案——选择方案——实施方案

关键步骤是选择方案。

(2)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是什么?(6分)

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两家企业的发展形成发差的原因。

(3)科学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6分)

篇6:电大法理学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4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目1

1.下列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

选择一项:

E.炭疽、霍乱

题目2

2.猩红热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城镇应于发现后

()

选择一项:

C.2小时内

题目3

3.社区精神护理三级预防的主要目标是()

选择一项:

C.减少精神残疾

题目4

4.下列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的是()

选择一项:

B.情感反应与环境不协调

题目5

5.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为()

选择一项:

A.情感低落

题目6

6.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病人,维持期治疗一般持续多长时间()

选择一项:

B.1~2年

题目7

7.老年性痴呆病人早期记忆障碍的特点是()

选择一项:

B.近事遗忘

题目8

8.王某,75岁,患老年性痴呆3年,下列家庭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B.经常变换作息时间,以训练大脑功能

题目9

9.基础生命支持的6个基本步骤流程为?()

选择一项:

C.检查意识—>开放气道—>检查呼吸—>人工吹气2次—>检查脉搏—>胸外按压

题目10

10.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和频率为:()

选择一项:

C.4~5cm

80~100次/min

题目11

11.为了保证有效的按压,双人CPR时轮换按压者的频率和交换时间分别是()

选择一项:

A.2min轮换

小于10s

题目12

12.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选择一项:

D.胸骨下1/2段

题目13

13.臀部伤口,位置较深,出血量较多,应选用哪种止血法()

选择一项:

C.填塞止血法

题目14

14.抢救伤员首先要处理()

选择一项:

C.伤口包扎

题目15

15.脑脊液漏病人搬运时,应取以下哪种体位()

选择一项:

D.仰卧位,头部略抬高

题目16

16.灾害救护的第二级早期救护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选择一项:

D.实施现场急救技术

题目17

17.每100ml烧伤溶液中含氯化钠、碳酸氢钠、鲁米那分别多少克()

选择一项:

C.0.3克、0.15克、0.03克

题目18

18.李某,54岁,在喷洒乐果的过程中,农药漏出,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痉挛、大汗淋漓,呼出气体有明显大蒜味,瞳孔明显缩小等症状,应最好立即选择以下哪种溶液冲洗体表污染部位()

选择一项:

B.肥皂水

题目19

19.张某,女,45岁,洗浴过程中,突然昏倒在浴室,面色呈樱桃红色,瞳孔散大,呼吸、心跳停止。抢救者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选择一项:

B.立即移至通风空气清新处

题目20

20.王某,男,45岁,在地震现场经快速地评估发现,呼吸35次/分,心率90次/分,对救护员的呼叫、拍拭无反应,根据START检伤分类标准,病人应使用以下哪种颜色的标识()

选择一项:

E.黄色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题目21

下列需要做好保护性隔离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早产儿

正确

C.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正确

D.器官移植病人

正确

E.严重烧伤的病人

正确

题目22

预防性消毒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公共场所的餐具消毒

正确

B.饮水消毒

正确

C.公共场所的饮具消毒

正确

D.医疗器械的消毒

正确

E.乳品消毒

正确

题目23

下列描述检伤分类的意义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灾害现场检伤分类的目的是以有限的人力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救治最多的伤患

正确

B.区分伤员救治的轻重缓急

正确

C.最短时间内准确估计伤情

正确

D.提高现场急救成活率

正确

E.使危重的病人得到优先处理

正确

题目24

压疮最常见部位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骶骨

正确

C.股骨大转子

正确

D.足跟

正确

E.坐骨

正确

题目25

下列描述抑郁症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理学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

正确

B.表现为一组精神障碍

正确

C.表现为心境低落

正确

E.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

正确

题目26

下列描述老年性痴呆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简称AD

正确

B.后天造成正确

C.又称阿尔茨海默病

正确

E.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痴呆

正确

题目27

下列体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有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正确

B.沐浴

正确

C.使用家庭用具

正确

D.就餐、洗漱、更衣

正确

E.排泄、移动

正确

题目28

下列描述呼吸道隔离的疾病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流感

正确

C.百日咳

正确

D.肺结核

正确

E.麻疹

正确

题目29

肺结核病病人治疗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规律

正确

B.联合正确

C.早期

正确

D.全程

正确

E.适量

正确

题目30

艾滋病的传染源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病人

正确

B.病原携带者的血液

正确

C.病原携带者的眼泪

正确

D.病原携带者的阴道分泌物

正确

E.病原携带者的唾液

上一篇:论企业持续改进活动的实施策略下一篇:穿越沙漠与自由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