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

2024-04-25

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通用12篇)

篇1: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与重要性。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教学重难点

1.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播放一段反映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视频,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她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土地、阳光、矿产、水、森林等。它们是存在于自然界,还是人为创造的?它们对人类来说有没有利用价值?

出示板书课件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二、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62~66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1.从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资源? 2.小组讨论:在我国东南沿海,小河中的水为什么总也流不完?(提示:水资源是一次性资源吗?从而引出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如煤炭、石油、铁矿等。

引入教材图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和图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过程和速度的不同,明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要区别对待。)引导学生回答,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三、小组合作 深化探究

探究一: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适时点拨提升,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探究二:小组讨论对于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就可以不注意保护和培育呢?难道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有严格的界线吗?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如果不加以正确使用,可再生资源也可能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1.识现状。出示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表,让学生对“地大物博”有清醒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2.找原因。小组讨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却人均不足的原因。3.想对策。

探究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你认为未来资源需求量会如何变化? 总结: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资源供给呢?

1.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并不难,对于我们往往是举手之劳。那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呢?

2.你还有哪些保护资源的好办法呢?

分组讨论:(成立小环保队、进行检查校内水龙头、回收废旧电池、垃圾分类等活动。)总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善待地球也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我们应积极参与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实际行动中去,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名小环保主义者。

四、知识梳理 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分类非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现状人均不足我国的五、当堂检测 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概念可再生资源

篇2: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 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2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教具: 多媒体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 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板书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复习提问1.在初一时我们曾经学习过自然资源,请大家回忆一下,自然资源分为几大类,是哪几大类?(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请大家再回忆,自然资源又具体分为哪几种?(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多种)

我们也知道学习地理应遵循 总——分——总 的学习顺序,所以,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板书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讲授新课

出示图表请大家先看下面的图表,你能否根据该图表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吗? 学生读图表、讨论

教师归纳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板书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1.总量多、人均少。

讲解上一节课我要求大家课后去寻找和收集我们周围在资源利用方面所存在的利用不尽合理的问题,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将小组内所收集到的问题快速归纳起来,然后我将请一些小组的代表来陈述你们小组的情况。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

(1)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多,爱惜保护不够,造成耕地日益减少,水土流失严重。(2)用水量大量增加,水资源遭到污染,浪费水现象严重。

(3)对森林滥砍滥伐,使地球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失去调节作用,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对矿产资源乱采乱弃,既浪费矿产资源,又破坏环境。

(5)生活中的有害废物(如:废旧电池、塑料袋等)乱丢乱放,造成环境污染。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本来就很少,再加之对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合理开采和利用,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导致资源短缺,而且还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板书 2.利用不尽合理

提问:针对你身边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染环境的现象?我们自身的环境意识如何呢? 遇到以下情况,你将如何做

1. 在一个没有垃圾桶的公共场所,你对你的食品袋、果皮等废弃物的处理是 A 放在自己提兜或书包里带回去处理

B 随手扔掉 C 在僻静处扔掉 D其他

2.在你上学的路上,看到有正在向河中排放的污水或向空中排放废气,你会 A 去上学,不理睬 B 顺路向有关部门反映 C 当面提出反对意见 D 其他

1. 人送你家一条活的大娃娃鱼(国家保护动物),你父母准备用它为辛苦学习的你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对此你将

A 与家人一起美餐一顿 B 不吃也不管

C 还给他人 D 与家人讲道理,将娃娃鱼送有关部门。2. 对于装过东西的塑料袋,你通常是

A 洗洗再用 B 扔进垃圾桶 C 其他 教师归纳总结

根据刚才的自测情况,请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呢。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如下:

(1)向社会和自己熟识的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自觉做到节约用水和用电,收集废铁、废纸等物品,将它们送往废品收购站。(3)不乱丢弃有害的废物。

2(4)保护环境,美化环境

同时,可根据学生们的讨论、倡议成立“小小环保队”,进行检查校内水龙头是否关好,塑料袋等有害废物是否存在乱丢现象,是否有破坏学校花草树木等不良现象,等等。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分析讨论,大家不仅知道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而且这节课我们更重要的收获应该是我们应如何自觉地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再次强调

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做好保护和发展环境的工作,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总结练习

请大家完成以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荒山、戈壁、沙漠均不是自然资源 B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许多生物资源的分布虽不均衡,但也有规律 D 目前地核中的铁、铜等元素也是自然资源 2. 提高和扩大自然资源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A 控制人口数量 B 探索和开发新资源

C 大量进口原材料 D 大规模开采我国现已探明的矿产。3. 我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的位次及人均占有量占世界的比例是

A 第二位、1/3 B 第三位、1/2 C 第三位、1/3 D 第四位、1/3

篇3: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

一、用视频切入课题, 营造气氛

课前, 教师滚动播放微视频《南京近些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当音乐卡洛尔的《秘密》响起, 玩闹的学生停止嬉戏, 走动的学生放缓了步伐, 大家都带着好奇驻足凝神观看视频, 看看南京近年来发生了哪些自然灾害。受音乐的感染, 激发强烈的情绪体验, 引起共鸣。

上课的铃声响起, 教师抬头眼望窗外, 若有所思地问道:今天又没有下雨, 同学们为什么没有到操场上活动?

生:雾霾严重, 我感觉喉咙不舒服……

师:今天我们学习…… (引入新课)

一般来说, 激发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时进行, 这是学习新课的重要一步。教师选取学生生活的城市发生过的灾害视频作为本节的导入环节, 联系实际由远及近地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 安排教学内容, 强化自身情感的需求, 使学生真切感受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 促使其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通过感受生活、思考问题, 形成一种努力去探求的心理。

教学中使用视频要注意到视频播放时间固定、不宜更改, 而课堂发生的情况瞬息万变不宜掌控, 需要有机动的时间调整教学, 因此在安排教学环节上要更“紧凑”, 切入课题要简洁迅速, 切忌冗长, 视频承接语言应更精练、逻辑性更强, 同时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这样才能使后面的教学活动顺利展开。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鼓励积极探究, 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 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二、带着问题看视频, 促发思维

播放微视频《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前我提问:视频中介绍了哪几种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界定是否发生了自然灾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怎样分类的?

观看微视频《我国防灾减灾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后, 让学生回答我国从哪几个方面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

多数视频只重视高密度的知识呈现, 学习者只停留在浏览、知晓的肤浅层面, 而进行指向性明确而且有效的问题设计在任何教学模式中都是决定学习目标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

为观看视频设计问题,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注意力集中, 寻求答案, 又可以在观看之后及时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 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 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三、体验灾难“演”视频, 增加感受

许多学生都喜欢游戏中角色扮演和场景的转换。微视频《防震小游戏》中, 学生扮演灾难场景中的主人公, 可以选择的场景是教室、商场、家庭、野外、电影院、户外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 一般给出3—5条逃生路径, 扮演者必须在10秒钟之内做出抉择, 确定自己的逃生方向。

学生非常喜欢这一环节;微视频播放地震, 场面震撼;学生模拟选择逃生的路径, 效果逼真。学生在激动紧张之余, 要沉着冷静应对, 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引导学生珍爱生命。

用先进的课程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 改变学生的学习, 既要关注学习结果, 也要关注学习过程, 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 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可贵与生活的幸福, 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让“热爱生命、远离灾难”成为每个人的共识。

四、适时回放视频, 增添效果

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定义认识模糊, 这时微视频的回放功能大显神通, 通过再次观看《枯死的禾苗和撒哈拉沙漠》, 明白了干旱在沙漠环境中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导致禾苗枯死的干旱则是自然灾害。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差异性。一个学生即使有非凡的集中力和相对情绪的控制力, 不管有多么聪明, 多么努力, 都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错误的教育方式、能力的限制、对前一个知识点的不理解都会给接下来的学习带来障碍。但是学习中的缺口是可以被填补的, 那么如何来填补这些缺口呢?微视频教学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它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在学生想学习的任何时候, 都可以学习。无论课上或课后, 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需求快进、后退、暂停, 重复播放, 直至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篇4: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

【关键词】案例;分析;反思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弄清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一步体会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通过判定定理的应用,进一步理解定理的内涵,利用例题与练习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与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启发引导、合作交流。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

六、教学过程

预习作业:

活动1:预习回顾、引入新课。

如图1,在△ABC中,

AB=AD=DC,∠BAD=25°,

求∠B和∠C的度数。

如图2,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

师生行为:教师向学生展示预习作业,提问学生,师生互动,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教师针对学生解答情况,引导学生作出评判。

教师关注:学生回答是否准确,能否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答题格式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题目既是对上节所学进行回顾,又能为本节学习奠定基础,1题可以直接应用等腰三角形边角性质来解决;2题可以用等腰三角形两个性质中的任意一个来解决,两个题目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等腰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

活动2: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问题1:课本P77思考: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相等。反过来,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有什么关系?

问题2:如图3,小明一不小心,把他所画的等腰△ABC被墨水涂没了一部分,同学们想一想,看能把它重新画出来吗?

师生行为: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思考(即问题1),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然后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猜想;问题2由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老师在各组中巡回点拨,然后在全班交流各种画法,在弄清什么是已知条件的情况下,来证一证它是否为等腰三角形。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教师关注:

(1)學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猜想;

(2)学生在已知两角相等的条件下,画出三角形,能否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准确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设计意图:由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出发,给学生创设现实的数学情境,然后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探求等腰三角形中边角关系。

活动3:例题学习、巩固提高。

问题:P78例题2。 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师生行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例题,弄清题设和结论,然后引导学生画出图行,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过程,并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师生评价证明过程。

教师关注:

(1)学生所画图形是否符合题意;

(2)学生所写证明过程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通过对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认识,学生已经从已有知识中找到新的增长点,要证明三角形中两条边相等,只要证明这两条边的对角相等,结合平行线性质,很容易找到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就降低了解题难度,又突出了重点。

活动4: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问题4:课本P79练习。

(1)求证:如果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图4,AC和BD相交于点O,且AB//DC,OA=OB。求证:OC=OD。

师生行为:问题(1)由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学生自主完成,师生共同评析;问题(2)由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把学生的解题过程投影到电子白板上,引导学生评判解题过程,最后,教师点拨。

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针对学生解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促使学生积累解题经验。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升华。

活动5:自我反思、深化提高。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

(2)这节课你参与了怎样的教学活动?取得了哪些认知经验?

师生活动:提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对回答正确的予以肯定与表扬,对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纠错。

设计意图:

(1)是要帮助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所得。

(2)是要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学习活动,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学习方法。

活动6:分类作业、个性发展。

(1)(必做题)完成P82习题13。3:5题、7题。

(2)(必做题)完成P83习题13。3:10题、11题。

设计意图:设置分类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七、教学反思

1.注重课堂教学中知识发生过程的体验

《等腰三角形》第二节课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为了有效利用时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处理教材,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置的预习作业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经过学生观察、分析、联想、总结等过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判定定理,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顺利获取知识。

2.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搭建了多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实践、思考、合作、交流的体验,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加强对教学活动的反思

本节课始终贯穿反思环节,设计了多个问题引起学生自我反思,问题是自己发现,猜想自己探究,证明自己完成;教师的观察、提问、巡视、谈话等活动,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行为。

3.作业设置得到进一步优化

篇5: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

教 案

课标要求: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分析:

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讨论:

下图是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模拟值,红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能否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为什么?(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导作用?收集相关资料,说明该因素是通过什么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不能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二者的变化差别很大。

(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该因素是通过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毁林等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过渡: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那么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请大家阅读结合教材P51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部分思考这一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板书: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课堂总结: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甚至会加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教学反馈: w.w.w.k.s.5.u.c.o.m

1、与“温室效应”的产生有关的主要是下列气体中的:B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氧化氮

篇6: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

引言

1.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请一学生朗诵《黄河颂》

“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全文见参考资料]

2.黄河——举世闻名的“害河”

宣读史料记载:解放前的2000年间,黄河溃堤决口1591次,较大改道26次。提前看黄河泛滥图,北面殃及海河,经海河大沽口入海,南面曾夺谁入江,这条变化无常的大河,滚滚浊流不知冲毁了多少良田沃土,吞噬了多少生命财产。

3.我们将怎样看待黄河的“功”与“过”呢?

一、中国第二长河

1.读“黄河水系图”找出:(1)发源地;(2)流经省、自治区;(3)源头卡日曲和支流渭河、汾河;(4)划分上、中、下游的河口、旧孟津及所在的省区;(5)注入海洋。

2.编顺口溜,背记流经省区

建议:“巴(颜喀拉)山泉水卡日曲,五千五百(千米)流程长,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穿过黄土区,豫、鲁淤成地上河,向东缓流入渤海。”

3.通过对比,完成“想一想”一题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2长河,而不说黄河是中国第2大河?[按径流量黄河排第8位,流域面积排第3位。]

注:表中①②系指中国主要河流的位次排列。表中资料来源—《中国国情大辞典》、雍万里编《中国自然地理》。

二、母亲河的奉献

1.指中国地形图

提问:你记得宁夏、内蒙古(指位置)这两个地方位于什么干湿地区吗?[干旱区]你还记得这一大片华北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吗?[黄河等河流泥沙冲积形成的]

2.讲述引黄灌溉的历史

从秦代(公元前215年)起,我国劳动人民开凿引水渠(秦渠)之后,汉朝、唐朝相继引黄灌溉农田。黄河水,使干旱土地展现出生机,塑造了“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建国后,又修建完善了排灌设施的引黄灌溉工程,形成今日的商品粮基地。至于华北平原一向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近代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啊,黄河,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保育下发扬滋长。„„。”

3.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

(1)看“中国地形图”。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我站在黄河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指出从龙羊峡到宁夏青铜峡间,穿绕19个险峻的峡谷,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而且集中,有利于兴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2)宣扬新中国开发利用黄河的成就。读“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说明建国以前,黄河未修建一座水坝。建国以后,实行了黄河梯级开发,建成8座大型水利枢纽、水电站。并在图上找出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水电站,以及梯级开发最密集的河段[龙羊峡—青铜峡]。

三、中国的忧患

这一段教材比较复杂,思想教育意义很重要,为此,需要明确:

教学思路:为什么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害与不害在于是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害可变为利,需要用辩证观点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本段和下段的知识要领如下:

1.从“想一想”引入地上河

从地图上看,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比地面高,地面流水无法汇入河道。]

2.什么是地上河,看开封附近地上河示意图

问:哪里是黄河河床?哪里是地面?河床比地面低,还是高?高出多少米?[7m,一般高3~4m,有的高出10m以上]故黄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或悬河),请看漫画“船在天上行”,问那是什么意思[人要仰望黄河,或登梯子到大堤上去看]。

3.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追溯到泥沙问题

问:你见过黄河吗?为什么叫做黄河、黄海呢?要了解这一系列问题得从泥沙谈起。(1)泥沙的来源。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① 土层疏松;②植被破坏严重;③多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这些泥沙大量输入黄河中、下游。此时,请读“主动脉破裂”读一读材料。(2)含沙量。这么多泥沙输入黄河,使黄河水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黄河每年输入下游1.6×109t泥沙,占全国河流总输沙量的60%,泥沙使河水浑黄,黄河也因此而得名。(3)泥沙的去路。黄河流入下游平原,流速变缓,泥沙淤积河道,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现在,下游河床仍以每年10cm速度向上升高。“做一做”,黄河淤高速度不变,再过100年,黄河河床将比开封市区高出多少米?[17m]

4.河床不断升高,黄河河水高出地面,该怎么办?[只能靠人工筑堤约束河水]

5.中国的一大忧患——大堤随时随处有决口危险

①黄河下游水量集中7、8月,一遇暴雨,河水猛涨,洪峰过高(陕县记录,黄河最小流量<200m3/s,最大流量1933年8月10日达22000m3/s,1843年还出现36000m3/s的特大洪水),山洪暴发,急流而下,常易决口泛滥。古都开封历史上曾6次被淹,明末一次洪水,37万人淹死34万。②历代反动统治者腐败无能,年久失修,任其泛滥成灾。当时歌谣:“三年两头发大水,万顷良田被淹没,官家年年说治水,百姓眼泪流成河”。③更有甚者,人为制造灾祸,1938年,反动派为了逃命(日寇侵入)挖开花园口大堤,整整泛滥39年,形成黄泛区,读一读“痛苦的回忆”,看一看泛滥时的悲惨景象图。

6.建国40年来的防洪工作成就

加固堤防、分洪、蓄洪,使黄河洪水年年安全泄入大海,并经过1958年22300m3/s特大洪水的考验。

四、根治黄河

1.黄河为害根源尤在黄河大堤被迫不断加高,处于“愈险愈加,愈加愈险”的恶性循环之境地,据测算,这种局面只能再维持50年左右,总有一天维持不住。因此,必须另想办法根本治理。

2.你能不能提几条根治黄河的设想呢?议论后教师总结:(1)治黄的关键——治沙。

(2)治黄的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

(3)水土保持采取的途径——①生物措施:造林种草;②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筑梯田,宣读“读一读”河曲县材料,看一看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圆形)地貌改造成梯田、种草植树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③治理黄土高原分割到户,谁治理谁效益,输入黄河的泥沙大大减少。

(4)治沙、防洪并举

修水库,举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达到远景目标——①黄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②使黄河防洪能力由现在的60年一遇大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昔日那种“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悲惨景象,以及黄河受诅咒的时代一去不会复还。黄河将由害河变为一条富国利民的河流。

(5)完成“想一想”

篇7: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

区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

比较法、启发引导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讲授新课]

读图5.4:西北地区的地形。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很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用亮线分别显示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阻挡气流)

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

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从气候、地形方面找原因)3、4两题目要通过大屏幕显示中国河流分布图,把推理结果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活动1:(课本第12页活动1)

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

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教师点拨:降水有东西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降水的东西差异,会导致植被差异吗? 播放录像片段:(有画面,有解说)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2.荒漠草原景观。

3.荒漠景观——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看完后,教师简单介绍水分与景观的联系。完成第12页活动第二题。想一想:

1.西北地区制约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缺水)2.西北地区的西部都是沙漠吗?(不是)

3.哪些地方不是呢?(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教师进一步解释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录像片段: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我们把沙漠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叫绿洲。提问:这些绿洲的分布有何特点? 盆地边缘。[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复习总结)

提问: 回答:

1.本区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2.东西方向山脉?

对湿润气流阻挡。

3.结果呢?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4.特征包括? 降水稀少。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反馈练习] 1.填空

(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 遥远与 方向山脉的共同影响,形成 为主的气候特征。

(2)西北地区的河流特征表现为:数量,且多 河。

(3)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是 的差异引起的。2.判断

(1)西北地区具有受海洋影响小的共同性特点。(2)西北地区内部没有差异。

(3)西北地区干旱区面积广大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4)我国山脉的走向与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的形成无关。3.填图

在西北地区填充图上,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塔里木河 参考答案:

1.(1)海 东西 干旱(2)少 内流(3)水分(降水)2.(1)√(2)×(3)√(4)× 3.略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篇8: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能够描述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结合地图和资料,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学习,养成读图、用图并能够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点。2.教学难点

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北方地区虽然是学生第一个接触的中国地理分区,但学生已经有了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前边世界分区地理的一个复习,又为后边继续学习中国分区地理作出示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提供了丰富的地图和资料,并充分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重在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精心设计活动,提供充足的地图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

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诗词《沁园春·雪》,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沁园春·雪》视频,激情导入:毛泽东有一首著名的诗词《沁园春·雪》,我们班哪个同学朗诵最好、最有感情,来给我们朗诵一下。学生朗诵。

教师引导思考:《沁园春·雪》描述的是哪个地理区域的景观?是什么季节的景观? 学生回答预设:是北方地区。是冬季。

设计意图:通过诗词朗诵、景观欣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结合视频引发思考,可以让学生的思绪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情境。

(二)走近北方地区

情景一:认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教师引导设问:我们前边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那么北方地区的位置在哪里?范围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自然特征呢?今天我们将从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来认识它的自然特征。

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地图,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交流讨论,完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学习。

1.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 教师设计活动,学生抢答

位置和范围:北方地区大体位于______、_________以东、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__一线以北,东临_____海和_____海。

地形:北方地区以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东部有广阔的_______平原和_______平原;西部有__________的黄土高原。

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地形图,思考并抢答以上问题。答题学生对照屏幕上的地图给其他同学讲解,完成位置和范围及地形特征的学习。

2.北方地区的气候

教师给学生提供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石家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设计活动,完成北方地区气候的学习。

活动形式:同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展示,教师点拨提升。3.土壤

教师出示三大地形区景观图片,让学生结合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谈一谈三大地形区的土壤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

东北平原是黑土地,肥力较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是黄土地。教师总结提升:

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黄土高原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地表沟壑纵横;海河、黄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前边中国地理的学习,对于整个中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已经很熟悉,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点拨提升,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又起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转过渡:前边我们认识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这种自然特征深刻地影响着北方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那么,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北方地区农业又有什么特点呢?

情景二:认识北方地区的农业特征

教师引导思考:北方地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旱作农业区,它的农业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从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来认识一下,完成活动题目。

教师引发全班交流讨论: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结合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你认为它发展农业有什么有利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预设:由北方地区的地形可知,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应该是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教师继续启发: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农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思考,回答预设: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教师询问:你们知道北方地区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吗? 学生争相回答:小麦、玉米、大豆、谷子、花生等。

教师追问: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呢?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预设: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水资源会不足。

教师总结提升:北方地区发展农业在地形、气候方面有有利的因素,但也存在限制性因素,那就是经常会发生春旱。

教师出示济南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让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小组交流讨论,完成活动。

学生展示交流成果,找一名学生利用屏幕上的济南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给同学介绍春季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分析春旱形成的原因。

教师归纳总结:

华北平原春季降水量少,而气温升温很快,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很大,加上此时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大,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经常会发生春旱。

教师引导询问:针对北方地区容易发生的春旱,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学生献计献策: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的作物;打机井,采取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教师质疑提问:北方地区所有的地形区都春旱严重吗?春旱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

学生思考回答预设:春旱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受春旱影响小,但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教师总结: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目前,国家采取了跨流域调水措施来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通过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利用这些措施解决华北平原的春旱问题。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北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认识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设计思路是先认识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再分析不利影响,然后再过渡到寻找解决措施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既全面立体地认识了北方地区的农业特征,又使学生的地理思维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

(三)知识梳理

教师结合课件,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知识

设计意图:回顾、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知识结构,同时,让学生掌握认识一个地理区域自然特征与农业关系的方法。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也明确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看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是一个顺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个过程,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

六、教学反思

篇9: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准确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并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升资源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二)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大量的生活实例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养成良好的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地理用具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用品与自然资源有关?

学生答案预设:从教室中的物品入手,列举出课桌、书本、窗帘、黑板等。

教师:到底什么是自然资源呢,我们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引入第一个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什么是自然资源?

教师:请同学们看这四幅图片,分别为我们所熟悉的公交车、教学楼、食物和课本,你能详细说一说每种物品都与哪些自然资源相关吗?

学生答案预设:汽车车身─钢材─铁矿石、煤炭资源等,教学楼外墙瓷砖─黏土─土地资源等,食物─小麦─阳光、水分、土地等自然资源,课本─木材─森林资源等。学生还会有很多内容的补充,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我们通过这四个例子不难看出,生活中的物品的原材料和能量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是我们所需的自然资源。谁能总结一下,给自然资源下个定义?

学生答案预设:大多学生可以总结出自然资源是来自于自然界的。

教师: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物品举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是和自然资源紧密相关的,同时对自然资源有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归纳自然资源的概念,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师:了解了自然资源的概念,我们看看这些事物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哪些不是呢?

学生:完成题目内容。

教师:大家给出的答案有些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还需要好好理解一下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概念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必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即具备“自然属性”;2.必须能用于生产、生活,即具备“经济属性”;3.既包括物质也包括能量。当这三个条件都满足时,才可以称之为自然资源。明确之后再组织学生修改刚才的题目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同时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并再次明确概念中的要点。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依据课标内容是不需要学生熟记的,但是要求学生能够判断并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会应用此概念。】

讲授新课──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出示图片,看一看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图片内容有森林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学生:思考、交流、分享每一种自然资源的实际用途。

教师:将刚才出示的自然资源图片汇总,学生思考这些自然资源的不同之处,并将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答案预设:将这些资源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图3.1和图3.2,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同时完成教材活动1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讨论并对各种资源进行分类,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中的两幅示意图3.1和3.2,可以很好地说明两种资源类型的区别所在,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师:可再生资源会用完吗?带领学生完成教材活动2的内容,同时出示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黄河断流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对待自然资源。

学生答案预设:对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可持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珍惜和节约使用。

讲授新课──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国家是地大物博,还是地大物薄呢?请看这一组数字。出示我国主要资源总量在世界的排位,及每项资源人均量在世界的排位。你能总结出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吗?

学生答案预设: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设计意图:利用数字的形式进行对比,一目了然地显现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

教师:给出关于石油、煤炭资源的文字内容,提出思考问题:1.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带来哪些影响?2.面对我国这样的资源现状,请说出你的金点子?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分享各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答案预设:通过教师引导,总结出这样几方面做法:1.在生产生活中培养人们节约资源的意识,例如,随手关灯、拒绝一次性消费品等;2.开发新能源、新材料,多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3.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与循环使用,例如,做好垃圾的分类回收等。

教师:补充有关环保节能的产品设计。

【设计意图:开放性题目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希望在讨论中碰撞出精彩的想法,学会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掌握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分方法,同时对我国的资源现状有了更理性的认识。我们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又使得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地大物薄,我们只有努力改变原来陈旧的观念和发展模式,才能使得我国的资源问题得到改善,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为资源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六、教学反思

篇10: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图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特点,形成一定的读图能力。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归纳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地形、植被、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

比较法、启发引导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今天我们来了解 不在季风区的两个区域——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讲授新课] 读图5.4:西北地区的地形。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

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从气候、地形方面找原因)3、4两题目要通过大屏幕显示中国河流分布图,把推理结果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活动1:(课本第12页活动1)

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

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教师点拨:降水有东西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降水的东西差异,会导致植被差异吗? 播放录像片段:(有画面,有解说)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2.荒漠草原景观。

3.荒漠景观——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看完后,教师简单介绍水分与景观的联系。完成第12页活动第二题。

想一想:

1.西北地区制约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缺水)2.西北地区的西部都是沙漠吗?(不是)3.哪些地方不是呢?(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教师进一步解释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录像片段: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我们把沙漠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叫绿洲。提问:这些绿洲的分布有何特点? 盆地边缘。[课堂小结](师生一起复习总结)

提问: 回答:

1.本区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2.东西方向山脉? 对湿润气流阻挡。3.结果呢?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4.特征包括? 降水稀少。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活动与探究

通过各种媒体,调查、了解西北地区与北方、南方地区自然特征方面较为具体的差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二课时

[讲授新课] 读图5.17:青藏地区的地形。

通过阅读(结合图例),从颜色上判断其海拔高度大致为平均4000米。

看图中小图——地球上超过8000米的山峰,大都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南部和西部,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计算山顶的大致温度。

总结: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

看图中小图——高原上的山地冰川。看录像片段一一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板书:高——寒

活动l:(第14页活动1)

给学生充足时间比较、计算、思考,教师点拨,最后提问、总结。(1)两地年平均气温 拉萨:5.6℃左右 成都:15℃左右

(2)两地气温差异及原因 拉萨地势高,则年平均气温低。活动2:(第14页活动第2题)学生思考后,提问,教师点评总结。大屏幕显示:

播放录像片:三江源

板书: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承转: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影响吗? 有,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有相似的一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缺水)由于水分的制约,这两个地区不能像北方、南方地区那样以耕作业为主,而是以畜牧业为主。

板书:

读图5.21: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农牧业的分布。1.通过读图,明确本区以牧业为主。

2.找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畜种——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畜种——山羊、绵羊、伊犁马等——细毛羊为著名畜种。青藏的牦牛、绵羊、山羊等——牦牛、藏绵羊为著名畜种。宁夏的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

3.通过图例,找出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提问:①这些地区分布是否集中、连片? 不是。分布面积小,分散分布。②为什么这些地区能发展粮食生产呢? 教师点拨:

西北地区的农业区:灌溉水源丰富。

青藏地区的农业区:热量条件较好。

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活动3:(第16页活动1)

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判断、归纳,最后教师总结。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场草质较好。青藏地区高寒草场草质较差。成因:

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影响植物生长。活动4:(第16页活动2)

牧区→放牧→流动性强。

生活习俗:喝奶茶、穿靴子、赛马比赛„„ [课堂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水分和热量这两个重要因素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而这些差异的形成也离不开地形、地势及海陆位置的影响,使我们再次了解到地理事物的联系性。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篇11: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

了解中国河流的基本情况。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比较内流河和外流河的特点。2.学会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 新授课

多媒体教学、读图分析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投影:世界地图)

师:自人类出现以来,都是居住在大陆之上,人类在陆地上生存、繁衍、创造文明,有谁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什么? 生: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

师:那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都与什么有关? 生:河流。

分别展示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发育的河流,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河流。【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流域?什么是水系?

(投影:盆地汇水图)汇集河水的地域称为流域。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为水系。用植物根系的作用(图)类比:根系中由细小的须根从土壤中汲取水分和养分汇集到主根中,然后传输到枝干。所以河流的水流是由支流汇入干流最后流入海洋的(以闽江为例)。练习:以长江流域及长江水系图为例,指出流域的范围和水系的范围。

二、以外流河为主 师:长江自西向东注入海洋,那来看这一条河流——塔里木河,它最终注入哪里? 生:台特马湖。

师:不错,塔里木河最终不是汇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湖泊中,我们把这样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那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应该叫什么? 生:外流河。

介绍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的概念。【活动一】

在图2.30中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并且思考(1)这些河哪些是外流河,哪些是内流河?

(2)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哪些?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哪些?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哪些?

投影依次播放河流的干流形状,学生说出河流名称以及注入的海洋。其中有争议的河流如黑龙江、澜沧江、怒江、额尔齐斯河,另外用局部图来重点说。小结: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湄公河)注入印度洋: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内流河:塔里木河

故:我国河流以外流河为主。

内流区(1/3)和外流区(2/3)中需注意:内流区内有一小部分外流区,在额尔齐斯河那一角。读图分析:《中国年降水量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外流区图》 内、外流区分界线与降水量图和季风、非季风区图中的哪两条线位置很相似? 生:400mm等降水量线和季风与非季风分界线。

师:三线基本重合,所以外流区的年降水量大致是多少?原因是什么?

生:400mm,位于季风区,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带来大量降水。

师:所以外流河的河水补给来源是什么? 生:降水。

师:外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水量超过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内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水量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三、水文特征 师:“水文特征”这个词听说过吗?我们地理学里有一门专门研究水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叫水文学,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水文特征。依次讲解:水位、流量、流速、汛期、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活动二】参照图2.31《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季节我国的河流可以结冰?结冰有什么条件? 2.我国哪条河流的含沙量最大,为什么?

3.中国主要河流的汛期在什么季节?为什么? 4.汛期长短的南北差异。

5.为什么西北多内流河,东南多外流河?

6.为什么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河流只有一个汛期,东北有两个? 【阅读材料】《京杭运河》

了解它的地位、流经的省份和水系。课堂小结。

篇12:八年级地理2.4自然灾害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3.学会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了解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4.了解风对人类活动和动物行为的影响。技能目标

学会观测风向和风速。情感目标

最大限度的突出对测量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风的形成,风向的表示方法。

难点:风的方向的认知。[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 风是一个重要的天气要素。可反映出天气形势的分布与变化。本节内容着重于让学生理解风的形成,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学会观测风向、风速,利用目测的方法估计风向、风速。通过感受风到思考:“风是怎样形成的?”近而介绍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在学习过程中紧紧联系生活如何判断风向及风速,使这节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教学准备] 气球、小风车、纸飞机、电风扇、风向标、风速仪 [教学过程] 一.风是怎样形成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风,先来感受一下风 实验:一个充气气球产生风的现象

问:为什么有风?(充气气球内的气压〉外界的气压)通过实验能否得出风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分析: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气压一定相同吗?高压区?低压区? 提问:第68页图2-31,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的空气会如何运动?(气压高处指向气压低处的——股力量,推动空气形成风)类比:水流动的方向?直接原因是什么?空气流动的方向?直接原因是什么?(气压差是形成风的

直接原因。气压差异越大,风就越大,如果两地的气压相等,风就平息了)小结:风是怎样形成的?——空气的水平运动。(二)风向和风速 ’ .

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录音。找出与风有关的信息。风向和风极(风速)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1、风向

A、定义:风吹来的方向。B、方位:8种风向

C、符号:短线段表示 如东风表示为: 练习:根据符号确定风向

实验:图2—42。机头方向即风向。

D、测量仪器:风向标-----箭头的方向即风向。风向箭头指在哪个方向,就表示当时刮什么方向的风。

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判定风向(旗的飘向,烟的飘向,树叶的摇摆方向)2.风速:用风级表示

A、定义:单位时问内空气流动的距离。B、单位:米/秒、千米/时。

C、测量仪器:风速仪。介绍书上的风速仪是靠测量上面风杯的转速来测定的。D、读表第75页 了解目测风级的方法及不同风级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 E、应用:用目测的方法测当地当时的风速。

3、延伸:风是一种自然能源,我们应该如何利用风为人类造福? 思考题:1.风也是一种资源。利用风能可以进行发电、行船、运动、风媒花、风车磨麦、带来湿润或干燥等活动。

2.大风会对人类和动物产生危害,如刮倒建筑物、毁坏农作物、形成风暴潮、倾覆船只等。

注:思考题是开放性问题,要让学生积极地思考,理解风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深刻影响。课外补充资料:

风的形成:俗语说“热极生风”,是有道理的。当阳光晒热了地面,由于地表性质(比热)不同,受 热不匀,各地空气的温度就有高有低。气温高的地方,空气会膨胀,密度会减小,气压 会降低;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会收缩,密度会增大,气压会升高。所以同一高度的不问地方的气压会有差异,就产生了由气压高处指向气压低处的一股力量,推动空气形成风。

风速:我国气象台统一规定用2分钟的平均风速。有时也根据需要计算1分钟或10分钟的平均风速。

作业布置:

必做题:作业本§

2、5 选做题:目测当天的风向、风速 第5节 风

一、形成原因:两地间存在气压差,高压区→低压区

二、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1、风向

定义:风吹来的方向

表示:方位:8种例东风○—— 仪器:风向标

2、风速:

定义: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 单位:米/秒 千米/时 表示:风级 仪器:风速仪

2.4(2)风和降水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空气湿度及其与气温之间的关系。

2、知道观测湿度的常用仪器,学会测量空气湿度。

3、了解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

4、理解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原因。

5、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技能目标:学会测量降水量。

情感目标:

1、知道湿度大小与人体舒适感的关系。

2、了解一些天气谚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空气湿度的含义、干湿球湿度计的工作原理、降水的过程。【教学准备】:干湿球湿度计、烧杯、表面皿、冰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常听到“风雨交加”、“暴风骤雨”、“和风细雨”等成语吧,风和雨、雪总是联系到一起。出示:暴雨和大雪的图片 设问:为什么会降水呢?

空气的湿度

问:在水循环中,陆地上的水就是通过降水的形式得到补充的,降水过程说明空气中存在什么呢?

学生回答:水分。

问:水分是以什么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的呢? 学生回答:气态。

讲述:水蒸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所以我们平时是看不到空气中的水汽的。其实不论是阴雨天还是晴天,冬天还是夏天,室内还是室外,湿润的海洋上还是干燥的沙漠地,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如冰的饮料瓶外会凝结水珠、打开冰箱会看到白雾等现象都说明了空气中存在水分。

讲述:我们用湿度来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而空气的湿度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来表示。问:是不是任何时候空气中的水汽的多少都是一样的呢? 学生猜测

演示实验:在3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水温分别是25℃、45℃、65℃。拿玻璃片靠近烧杯口,学生观察玻璃片上出现了什么?三个烧杯口有什么不同?

现象:温度越高的水上方的玻璃片上凝结的水珠越多。问:为什么玻璃上会出现水珠?水珠的多少说明了什么?

解释:水温越高,烧杯口空气温度越高,水面蒸发的水也越多,空气含有的水汽就越多,在玻璃上凝结的水珠也就越多。

结论:气温的高低不同,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数量也不同。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可见,空气总能含有的水汽在一定温度下是有限的,温度不同,空气中同样水汽量的相对湿度是不同的。

讲述:我们常要测定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观测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湿度计有毛发湿度计、自动感应湿度计、干湿球湿度计等。其中干湿球湿度计是最常用的湿度计。出示:干湿球湿度计的实物或图片

结构: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组成,湿球温度计的球部有湿棉纱包着。

原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得越快,带走得热量就越多,湿球温度计上得读数就越小。干湿球温度计上得读数差值,能反映出空气中水汽得丰富程度。

测量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刻度,再读出湿球温度计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得出相对湿度。阅读:78页的相对湿度表

问:为什么要有两支不同的温度计呢?你们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吗?

解释: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越小,湿棉纱布中的水蒸发越快,带走的热量越多,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就越小。

讨论:同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根据自身的经验,说一说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与人的舒适度的关系。

学生讨论:相对湿度小,使人感到干燥,皮肤发生干裂;相对湿度大,在冬季会感到特别寒冷,夏季会感到特别闷热。

讲述:空气湿度是形成降水的基本条件,空气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许多天气谚语就是根据湿度来判断天气变化趋势的,如“蜻蜓低飞,不雨也阴”,“燕子高飞晴天吿,低飞雨天报”等,你们知道其中包含的道理吗?

思考:“蜻蜓低飞,不雨也阴”,“燕子高飞晴天吿,低飞雨天报”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学生发言、总结:因为大雨前空气中的湿度较大,蜻蜓的翅膀变软不能高飞,昆虫大多飞得很低,燕子也就低飞觅食。

降水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降水吗? 学生回答:雨、雪、冰雹等。

讲述: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表,它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演示实验:图2-44,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表面皿内盛满冰,盖在烧杯上,烧杯中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象:表面皿的下面凝结了很多水珠。问:为什么表面皿下会出现水珠?

学生解释:水蒸发到空气中,空气中的水汽遇冷放热液化成液态水。问:由此可知,空气中的水汽变成雨、雪、冰雹等需要什么条件呢? 学生回答:气温降低

讲述: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或冰晶,这就是我们肉眼看到的云和雾。

问:是不是气温降低了空气中的水汽就一定能凝结成水珠呢?还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学生猜测,教师提示与湿度的关系

讲述: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水汽了,这时,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就会附着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形成细小的水珠,就发生了水汽凝结。讨论:观察图2-45,根据凝华、凝结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说云和降雨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回答:热带雨——凝结成云,水滴增大成雨滴。

中纬度雨——凝华、熔化,水滴增大成雨滴。设问:水汽凝结或凝华成云后是不是一定会形成降水呢?

解释:空气中凝结的水珠或凝华的冰晶很小,形成云以后就漂浮在空气中,此时并不一定相成降水。水珠和冰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终形成雨滴、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

思考:为什么降水有时候是雨,有时候是雪或冰雹? 学生回答

解释:(雨、雪略)冰雹大多出现在夏天。因夏天在局部地区内向上天空流动剧烈,将下落的冰晶又抬升,反复多次后,颗粒变得非常大,最后在下落到地面时,还未完全熔化即称之为冰雹。

讨论:降水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补充陆地上的淡水、是人类用水的主要来源、使植物获得水等等。讲述:一个地方降水的多少用降雨量来表示,它表示一定时间内地 4 面积水的深度,用毫米来度量。气象观测中常用雨量筒收集雨水。雨量筒是一个直径20厘米的金属圆筒。筒高58厘米,分为上下两节,下节高35厘米,里面装有一个储水瓶。把储水瓶中的水倒进特制的量杯,就可以知道今日的降雨量(水深)。雪和冰雹等融化后可用同样的方法测量。

讨论:降水过多或过少会产生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过多——水灾……

过少——干旱……

材料1:1992年夏,受9216号强热带风暴和天文大潮的作用,8月末9月初,我国东部沿海发生了1949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损失最严重的一次风暴潮灾。闽、浙、沪、苏、鲁、冀、津、辽等省市沿海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潮位。据统计,仅闽、浙、苏、鲁、冀、津6省市受灾人口2000多万,毁坏海塘1170km,受灾农田2193.3万hm,死亡193人,直接经济损失90多亿元。闽江发生50年一遇的特大

33洪水,十里庵站洪峰流量27500m/s,竹岐站洪峰流量30300m/s。闽江流域遭受较严重水灾。钱塘江上游出现1949年以来第2位大洪水,兰溪站洪峰流量312l00m/s,沿江县市受灾较重。此外,大渡河、湘江、信江、漓江及黄河中上游部分地区也发生了较大洪水,造成了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材料2:去年六月二十九日“出梅”以来,温州市就以高温晴热天气为主,降雨量只有二点五毫米(历年平均降雨为七十五毫米),高于或等于三十五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就有十九天,超过历年记录。而温州梅汛期的降水量仅为八十一毫米,是历史上少见的弱梅年份之一。整个六月份单月降水量仅为常年的三分之一,比往年偏少一百五十四毫米,是一九五六年有完整资料记载以来降雨最少的一年。进入七月,更是高温少雨,有的地方根本没下过雨。市区也出现了高于四十摄氏度的历史高温。高温少雨使温州江河水库水量急剧减少,全市十六座中型水库平均蓄水量只有正常库容的百分之三十七,主要河网水位下降近一米,许多地方已经出现居民饮用水困难和农作物受灾现象。

问:大家知道我们近年采用了什么方法来缓解温州局部的旱情吗? 学生回答:人工降雨。阅读:89页“人工降雨”

问:人工降雨中干冰等催化剂如何起作用?

学生回答:干冰升华吸热,使水汽放热形成更多的冰晶。思考:能用人工降雨的“催化剂”消雨吗?

学生回答:在降雨云团移来前,先对云团实施人工降雨,让雨下到其他地方。小结:

【探究活动】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为什么做】

生活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的生物为了生存,就要适应环境。在其与生存环境的协调过程中,往往通过其行为、生理或结构的改变来增加其存活和繁衍的机会。在对天气各要素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后,探究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拓展知识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科学、探究自然的兴趣。【怎样做】

1、先确定探究的任务,可以是教材提供的内容——探究蟋蟀的鸣叫频率和天气变化的关系。也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其它探究任务。如蜘蛛的结网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或家鸡在晚上睡觉时,鸡头的睡相与天气变化的奇秒的联系等。

2、确定探究的任务后,应提出一个科学而可行的研究问题,再建立假设。然后根据建立的假设设计观测实验,并对假设逐一进行检验。这里重点是如何针对建立的假设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如要研究蟋蟀的鸣叫频率与气压的关系,就要创设气压不同的实验环境;要研究蟋蟀的鸣叫频率与气温的关系,就要有温度不同的实验条件。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可分为两类:观察法和实验法。我们往往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就是平常说的综合法。按要求准备好必需的仪器设备并进行实验。要求 精确、真实、详尽、客观地反复观察,作好观察记录。再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然后利用互联网或报刊书籍查阅资料,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4、交流评价:将你的探究方法和结论,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看一看你的探究方法和结论是否合理。然后写篇小论文或探究报告。【学到了什么】

通过这个探究活动,使我们确信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有密切的联系,了解了动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培养了我们科学探究的能力。【进一步的研究】

根据网上的资料,在课外可以就其它动物的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作出进一步的探究。这里附一篇文章。

趣谈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

俗语说:“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这句话生动说明了天气变化与动物行为的关系。动物的生存、发展,必然与周围环境发生一定的联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动物沉积了许多本能,以适应自然界环境的变化,而有些先天行为是人类所无法比拟的,充分了解动物的本能,可给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昆虫类

1.蜜蜂 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一个蜂群由3种蜂组成,即蜂王、雄蜂和工蜂。蜂王、雄蜂负责繁殖后代,而工蜂负责群体的日常生活,分工非常细致。常言道:“蜜蜂窝里叫,大雨就来到;蜂不出窝,风雨快如梭。”生动地说明了蜜蜂的行为与天气变化。

2.蚊子 蚊子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常见种类有库蚊、按蚊、伊蚊3种。雌雄异体,雄蚊吸食草汁,雌蚊吸食人血,且能传播疾病。民间常言:“蚊子集堂中,明朝带斗篷;蚊子乱咬人,不久雨来临;蚊虫咬得凶,雨在三日中。”

3.蚂蚁 蚂蚁是昆虫纲,膜翅目昆虫,营社会性生活,一群蚂蚁中有20多种类型,蚂蚁也是一种非常忙碌的昆虫,行为复杂。民间常言:“蚂蚁排成行,大雨茫茫;蚂蚁搬家,大雨哗哗,蚂蚁衔蛋跑,大雨就来到。”

4.蜘蛛 蜘蛛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动物,种类较多,且有结网的行为。常言道:“蜘蛛结网准送睛,蜘蛛收网准阴。”道出了蜘蛛收结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鸟类

1.喜鹊 喜鹊是鸟纲,雀形目,鸦科动物。在我国民间,喜鹊是一种吉祥鸟,有传报喜讯之说,喜鹊巢居,有在古树叉上筑巢的行为,据笔者观察,喜鹊筑巢的高低与常年雨水的多少有一定关系,如果看到喜鹊在高处筑巢,常年雨水则会偏多,如果看到喜鹊在低处筑巢,则预示常年雨水偏少。

2.鸡 鸡是鸟纲,鸡形目动物。我国鸡形目种类十分丰富,而家鸡是其中的一种。家鸡营巢居生活,据笔者观察,家鸡在晚上睡觉时,鸡头的睡相与天气变化有奇秒的联系,如果鸡头向外睡,则天气晴朗;如果鸡头向里睡,则天气要变有雨;如果鸡头不里不外,身体横向鸡窝,则天气阴郁。民间又言:“鸡登高鸣晴”。哺乳动物

狗和猫 狗为食肉目,犬科动物。狗的种类较多,看家狗性情温和忠实于主人,故有“狗不嫌家贫”之说。近年来有些名贵家犬,成为上流社会的宠物,身价倍增,而狗的行为复杂。家猫为食肉目,猫科,性情机灵,善长捕鼠。民间常言:“狗洗脸,猫吃草,不到三天雨来到;狗咬青草晴,猫咬青草雨;狗卧灰堆,天阴雨摧。”道出了两种动动的行为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作业】:

1、必做:作业本、课后练习

2、选做:收集天气谚语:

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演示雨的形成过程

查找有关动物行为与天气变化关系的资料 【课后反思】:

湿度和降水是天气的两个重要因素,湿度又和降水有密切的联系。本节首先通过实 验,让学生感性地了解湿度和相对湿度,并学会测量相对湿度的方法。在了解湿度和相对湿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原理。水汽凝结又是降水形成的条件。从湿度到水汽凝结,又到降水形成,知识的逻辑环环相扣,也符合对降水形成的认识过程。

【板书】:供参考

一、空气的湿度

1、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

2、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3、湿度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4、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5、观测湿度的仪器:湿度计

6、湿度与人类生活、降水等自然现象的关系

二、降水

1、水汽凝结的条件:⑴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

⑵相对湿度达到100%以上 ⑶空气中微小的尘粒

2、降水的形成: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结、云滴增大、降水形成

3、降水量的观测: ⑴度量单位:毫米

⑵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

上一篇:诗和谜语散文下一篇:致奶奶的一封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