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与中国共产党

2024-04-30

陈云与中国共产党(共6篇)

篇1:陈云与中国共产党

• 第二部分:陈云与党的建设 • 陈云曾先后长时期地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中 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等职务,对党的建 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大建树,提出许多具有深远 意义的思想。

• 一、陈云与党的组织建设 • 在组织建设方面,早在商务印书馆时期,陈云曾担 任总支部干事兼发行所分支部书记、发行所职工会 党团书记等职,他注重吸收优秀分子到党内,先后 介绍多人入党。在延安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期间,更是将一支三万多人的党员队伍,扩大到了 121 万 余人。他还明确提出了“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的 观点,要重视对党员的党性教育。1939 年 5 月 30日,陈云撰写《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图为演 讲记录稿的油印本。

• 二、陈云与党的思想建设 • 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陈云特别注重加强学习,把学习作为党员的责任提出来,他自己更是率先垂范,这些都 是他学习时的笔记。

• 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全党要加强马克思 主义理论学习和运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图为六届 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

• 为了防止思想方法不对头而犯错误,陈云在毛泽东的亲 自指导下,开始学习哲学。通过学习总结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名言。

• 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以毛泽东为主 任的中央总学习委员会领导整风运动,陈云为学习委员 之一。图为延安整风学习组织系统表。

• 这是北京市新华书店签发给陈云一张内部书店购书证。

陈云说,必须善于在繁忙的实际工作中,自己争取时间 去学习,这一点必须有坚持的精神才能做到。

• 三、陈云与党的作风建设 • 在作风建设方面,陈云尤其注重调查研究。他说:我们 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 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 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这是他深入基层调研的 部分情况汇总。

• 陈云注重调查研究源于他对人民群众深深地哎。他知道,作为一位领导者所作出的决策,对人民群众将一位着什 么。他曾指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心中要时刻想着人 民群众的利益。这是陈云和群众在一起的照片。

• 1982 年 6 月 24日,陈云对胡乔木同志起草的一份文件的 意见中讲到:目前在我们的党风中,以至在整个社会风 气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是非不

分。有些同志在 是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和稀泥,做老好人,而坚持原 则的人受孤立。要提倡坚持原则,提倡是就是,非就是 非的精神。只有我们党内首先形成是非分明的风气,党 的团结才有基础,党才有战斗力,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跟 着好转,才会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这是 1984年 1月 13日,陈云和胡乔木在谈话。

• 陈云关心革命后代的成长。每年春节,他 都会邀请烈士子女到家中聚聚。这是 1983 年 2月 13 日,陈云邀请瞿秋白、蔡和森等烈 士的子女到家中举行春节座谈会,勉励他 们要像自己的父辈那样,处处从党的利益 出发,为了维护党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 的一切 14

篇2:陈云与中国共产党

首先,我们来简要了解一下陈云同志的生平。陈云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1905年6月13靠舅父廖文光抚养。舅舅疼爱我们看到,陈云的求学道路是颇为艰辛的,因为家中贫苦,他曾被迫几度辍学,高小毕业以后,再也无力上学,只能在家帮助舅父料理店务。

老师张行恭看到这个孩子聪明、懂事,这样实在可惜,在他的全力帮助下,陈云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在这里他阅读了大量政治书籍。有宣扬国家主义的书,有介绍三民主义的书,也有马克思主义基础读物如《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等。还认识了沈雁冰、叶圣陶等著名人士,并和他们一起参加了商务印书馆的罢工运动。经历了理论的学习和革命的实践,陈云确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在董亦湘、恽雨棠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云同志在自传中曾这样讲道:“我自觉入党时经过考虑,而且入党以后,自己觉得此身已非昔比,今后不是做‘成家立业’的一套,而要专干革命。这个人生观上的改革,对于我以后有极大的帮助。”

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11月,陈云奉命回到家乡青浦任青浦县委书记,1928年,他担任了青浦县委成立的农民革命军总指挥部政治委员,领导小蒸、枫泾地区的农民暴动。这就是当年暴动指挥所的旧址。

1929年9月,陈云担任江苏省委农委书记,负责领导江苏全省的农民运动。

这里,顺便说一下,当时的青浦县隶属江苏省,1958年划归上海市管辖。

1931年1月7日,陈云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委员,进入中共中央领导层,陈云时年26岁。顾顺章叛变后,陈云临危受命,他沉着、勇敢、智慧,领导中央特科取得显著成效。期间,为安全转移瞿秋白夫妇,他来到鲁迅寓所,就此结实了鲁迅先生,成为第一代领导集体中唯一见过鲁迅的人。

1934年1月,陈云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任白区工

在长征途中,陈云曾任红五军团中央代表,负责全军的后卫掩护工作。在著名的遵义会议上,陈云积极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这个伟大转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35年秋,陈云离开长征队伍,途径上海来到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共中央和红军的近况。

1937年四月,陈云任中共中央驻新疆办事处代表,开展统战活动。这年底,他来到延安随即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一职,为当得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作出杰出贡献。

1944年3月,他担任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主持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的财政经济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七届一中全会上,陈云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后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在七大上,陈云发表了《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发言,指出共产党人应正确对待功劳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陈云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参加领导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斗争。

1945年11月,陈云任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书记,后又兼任军区政委,领导开辟了北满根据地。

1946年10月,陈云主动请缨到最最困难的南满工作,任中共南满分局书记和辽东军区政委,同南满分局副书记兼辽东军区司令员萧劲光一起,率领南满军民取得了“四保临江”战役的胜利。

1948年,沈阳解放指日可待,陈云负责接管沈阳的工作,并总结了“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接管经验。这个经验得到毛泽东的赞扬并要求各地参照执行。

1949年春天,新中国即将诞生。国际舆论却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打天下却未必能够坐天下。当时的经济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货币贬值、通货膨胀,投机私商囤积居奇。“共产党军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经济只能打零分”的流言使老百姓忧心忡忡。

1949年3月,中央拟成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由陈云主持财经工作。随后,周恩来

陈云果然不负众望,他领导中财委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打胜了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1951年5月,1954年2月,陈云兼任中央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工作小组组长。

陈云创造性地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经济

在八大上,陈云当选为中共中央国家副主席。这张照片是他在八大上对经济体制改革50年代中期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富有创见的构想。

在参与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陈云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篇文稿。

1962年初,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会上,陈云未作发言。

1962年2月,陈云在中南海西楼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做长篇讲话,提出了五点困难和六项措施,指导国民经济顺利调整。

1966年10月至1972年4月,陈云被下放到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蹲点”。在此期间,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阅读了等大量理论书籍。

1972年经毛泽东同意,陈云回到北京。

1976年10月18日,陈云致信李先念,对当前工作提出了六点意见。这些意见对党开辟历史的新时期具有重要意义。粉碎四人帮以后,陈云积极支持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还率先提出了平反冤家错案的意见。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两次发言,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直接触及到当时影

由于在党内长期以来形成的地位和声望,也由于他在历史转折关头发挥的重要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同时被选举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这是陈云出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照片。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陈云发表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一文。

1979年3月,陈云担任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和李先念一起统一管理全国的财政经济工作和调整工作。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期间,上海宝钢面临上马还是下马的两难抉择,1979年5月,陈云专程赴上海召集冶金专家座谈,调查上海宝钢建设中的问题。通过几上几下反复比较,最后拍板决定

陈云总结新中国三十多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对经济工作上长期存在的“左”的错误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清理,提出了今后经济建设的思路。

1980年12月16日,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关于《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的讲话,1980年12月25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完全同意陈云同志的讲话。这个讲话在一系列问题上正确地总结了我国三十一年来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是我们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

陈云对改革开放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是我党较早提出计划与市场关系的高级领导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讲到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时,他讲到:“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陈云关心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并强调经济特区要有拳头产品。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百分之八十的现状,陈云提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等等观点。陈云在对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倾注巨大心血的同时,还始终关注着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

中共十三大以后,陈云不再担任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和中纪委第一书记的职务,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十四大以后完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陈云同志始终关心着党和人民的事业,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他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

第二部分:陈云与党的建设

陈云曾先后长时期地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等职务,对党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大建树,提出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

一、陈云与党的组织建设

在组织建设方面,早在商务印书馆时期,陈云曾担任总支部干事兼发行所分支部书记、发行所职工会党团书记等职,他注重吸收优秀分子到党内,先后介绍多人入党。

1928年9月,陈云任淞浦特委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在艰苦的环境下使党的队伍不断壮大。在延安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期间,更是将一支三万多人的党员队伍,扩大到了121万余人。他还明确提出了“党员的质量重于数量”的观点,要重视对党员的党性教育。1939年5月30日,陈云撰写《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提出了6条党员标准,成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教材。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干部,陈云领导组织部参与创办了陕北公学等学校以及中央组织部干部培训班等,并担任中央党校校长。陈云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并从实践中总结出十二个字的干部政策(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

陈云主张要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建立干部三级梯队,并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理念。

二、陈云与党的思想建设

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陈云特别注重加强学习,把学习作为党员的责任提出来,他自己

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全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运用,使马克思

为了防止思想方法不对头而犯错误,陈云在毛泽东的亲自指导下,开始学习哲学。通过学习总结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十五字名言。

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以毛泽东为主任的中央总学习委员会领导整

在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问题上,陈云主张要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低位,正确对待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为全党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提供了基本思路。在陈云、邓小平等人指导下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

际工作中,自己争取时间去学习,这一点必须有坚持的精神才能做到。陈云不光自己学习,还建议大家都要加强学习。他在杭州云栖接见浙江省和杭州市党政负责人时说:“学哲学很管用,打仗也好,搞建设也好,都用得上。学好了,一辈子都受用。”

1987年7月17日,陈云同这样负责同志谈话时,讲到:在延安,我当中央组织部长的时候,毛主席先后三次当面同我谈过,要学哲学,还派教员来帮助我们学习„„。我们从1938年开始学习,坚持了五年。先学哲学,再学《共产党宣言》,然后再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那时我们读的书,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外,还有毛主席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也读点别人的著作。毛主席《论持久战》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三、陈云与党的作风建设

在作风建设方面,陈云尤其注重调查研究。他说: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陈云注重调查研究源于他对人民群众深深地哎。他知道,作为一位领导者所作出的决策,对人民群众将一位着什么。他曾指出,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心中要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1979年1月,在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会上,陈云就提出了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问题。鉴于“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当时他强调党风问题的核心是恢复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他对民主集中制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思想主张,并指导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陈云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1980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说:我赞成陈云同志讲的,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要严格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持不懈地纠正各种不正之风,特别要坚决反对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错误态度。

1982年6月24日,陈云对胡乔木同志起草的一份文件的意见中讲到:目前在我们的党风中,以至在整个社会风气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是非不分。有些同志在是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和稀泥,做老好人,而坚持原则的人受孤立。要提倡坚持原则,提倡是就是,非就是非的精神。只有我们党内首先形成是非分明的风气,党的团结才有基础,党才有战斗1982年6月,陈云在全国端正党风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端正党风的关键是提高党员素质,尤其是提高高中级党员干部的素质。

像自己的父辈那样,处处从党的利益出发,为了维护党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四、陈云与党的纪律建设

陈云认为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早在延安时期他就撰写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文中提出了党员的六条标准,其中第三条就是: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在中国人民在延安,陈云陈云通过剖析刘力功的典型事例,论述了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锻炼,特别在担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期间,陈云指出:党的纪律检查部门,要从纪检工作上保证、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要使纪检工作成为促进改革

改革开放初期,陈云就主张要严厉打击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提出从严执纪,实行责任追究制。他要求“必须把各级纪检部门的建立和加强”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纪检干部具有坚强党性、一身正气、坚持原则、敢于斗争。陈云指出,党的纪检部门在社会主义精神陈云关于党建的一系列思想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重视实事求是和民主集中制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等等,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部分:陈云与党性修养

陈云是党性修养的楷模。他在任何时候总是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全大局,坚持原则、公私分明、清正廉洁、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他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却从来都把一切功劳归于党和人民。

陈云到各地视察工作,从来轻车简从。1953年12月,他同前来欢迎他的浙江省市领导们讲:大家都挺忙的,不必来接我,搞那形式干嘛!我们共产党是人民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不兴国民党那一套迎来送往。”“没事别来,有事说事。如果电话中能把事办了,就别跑腿了。‘不接不送’,‘不请不到’,应该成为我们共产党的一条规矩。

陈云一贯坚持原则。即便是恩师张行恭写信给陈云,希望将在青海医学院工作的儿子调

到自己身边,陈云也婉拒了。商务故友孙诗圃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被列为清查对象,他致信陈云,希望得到陈云的帮助。陈云同样希望他相信组织,通过正常途径解决问题。

面对“大跃进”的高指标,陈云坚守党性,坚持真理,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针对过高的钢铁指标,他坚持实事求是,经过各方面的比较,形成了落实钢指标的意见。他坚持真理的作风,连毛泽东也赞叹他:真理往往在一个人手里。

三年困难时期,陈云严守国家经济机密,在取消高价商品前,其夫人买了一件高价毛巾被,第二天降为平价。陈云未透露一个字的信息。在长达长达2年7个月的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蹲点”期间,陈云没有喝过厂里的一杯茶水。在编辑他的三卷文选时,陈云同志在病床上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每天听一点需要增补的内容,他说:文章原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要按今天的认识去改动过去的文章,不要搞成好像有什么先见之明。大家在阅读这卷文稿时,如果觉得那一段工作还有成功之处,决不要把功劳记在一个人的账上。这是1982年4月,陈云关于文稿选编的意见。

这是1978年开始,陈云从事国务活动时乘坐的“红旗”轿车。自从有了这两车,陈云就召开了家庭会议,对家人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不准搭乘他的车。这是陈云手迹:共产党员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是个共产党员。陈云在生活中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这是陈云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穿过的棉背心,这件背心一穿就是38年,上面有32块补丁。这只旧皮箱是 1933年1月陈云在上海买的,跟了陈云整整一个甲子。这些物品原来的底色已经看不清了,但我们却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在生活中,陈云总是物尽其用。这套在地摊上买的银餐具,陈云用了44年。他用的笔也总要到实在握不住了才换一支。

陈云同志去杭州、苏州休养,于若木同志陪他一年多。陈云说:“你陪我期间不能拿工资”。这是单位接到于若木退款后开出的一张收据。在江西“蹲点”期间,大女儿在那里陪了他八九个月。陈云要求她:“不能拿工资,将来要把工资还给公家。”陈云是 1995年4月10日下午离开我们的,这天的上午,他都没有忘记交纳人生的最后一次党费。这就是他生前最后一张党费收据。

篇3:陈云:新中国经济战线的奠基人

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 陈云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 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

陈云在上海打的经济仗

建国之初,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同不法资本家打了一场经济仗。陈云是这场经济仗的“总司令”。那么陈云为什么去上海?他又是怎样指挥打这场经济仗的呢?

周恩来向毛泽东推荐陈云

新中国建立后, 中国共产党接收的是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长年的战争已经使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 当时, 全国到处是战争创伤, 工厂停工, 交通瘫痪, 物价飞涨, 人民生活十分困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识到了自己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的严峻性。资产阶级也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经济工作的困难。他们认为, 中国共产党会打仗, 会搞政治工作, 但在经济、管理城市方面, 只能得零分。他们想趁乱捞一把, 在经济方面给共产党一个下马威, 进而把共产党挤出城市。因此, 解放军一进城, 资产阶级就向共产党发起了挑战。

首先也是主要向中国共产党挑战的是上海的资本家。当时, 中国的资产阶级主要在上海。上海资本家的势力很大, 他们控制了上海的物资、货币、国内外贸易, 从而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上海的政权在共产党手里, 但经济则完全掌握在资本家的手里。上海的不法资本家利用他们手中掌握的经济实力, 向新生的人民政权发起了猖狂进攻。

在这一猖狂进攻面前, 共产党必须在资本家集中地上海接受挑战, 在经济上打胜这一仗, 才能在上海站住脚, 并进一步稳定全国经济, 恢复和发展生产。选谁去当统帅?经过慎重考虑, 在考虑指挥同上海的不法资本家打经济仗主帅的人选时, 周恩来向毛泽东推荐了陈云, 而毛泽东也对陈云特别赏识。这样, 中央去上海领导共产党同不法资本家打经济仗的人选就确定了下来。

陈云冷静地分析了上海的金融形势, 进一步认识到, 金圆券已经成为历史, 不是人民币的对手了, 上海现在主要流通的货币是银元。而不法资本家操纵银元和我们打经济仗, 主要大本营在上海汉口路422号证券大楼的证券交易所。他们就是以这里为中心, 搞非法的金银和外币投机贩卖活动, 其触角伸向上海市各个角落。陈云决定, 用强力手段封锁上海证券交易所。

担任中财委主帅

毛泽东和周恩来考虑, 要先把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 (简称中财委) 组建起来, 一方面, 领导全国的经济工作;另一方面, 在上海同不法资本家打经济仗。在中国共产党方面, 首先要组建一个指挥部, 中财委就是这样一个指挥部。

1949年6月4日, 周恩来在北京饭店召开的中共党政机关负责人和各民主党派人士会议上宣布:陈云、薄一波负责筹备中财委。陈云在会上就组建中财委的目的、中财委的任务、组织机构等问题作了说明。在组建中财委的过程中, 在中央的支持下, 陈云果断决定, 把中共中央财政经济部与华北财经委员会合并, 组成中财委。这样, 经过很短一段时间的紧张筹备工作, 7月12日, 中财委就正式成立了。同日, 陈云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成立会议, 正式宣布成立中财委, 陈云任主任, 薄一波任副主任。

银元之战

中财委一成立, 陈云马上把精力投放在上海方面。7月19日, 陈云启程赴上海。

1949年5月2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后, 人民币却进不了上海。原来, 上海一解放, 陈云就决定, 多发行一些人民币, 通过购买上海方面的物资, 使人民币进入上海, 最终成为上海的权威货币。与此相配合, 中央命令上海军管会在上海发布命令:从上海解放之日起, 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为了照顾人民的困难, 准许金圆券在上海市面上暂时流通。同时, 陈云领导组建了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就是用人民币兑换金圆券, 比例是1∶10万。陈云原来设想, 通过用人民币兑换金圆券, 人民币很快就会占领上海。

但上海的不法资本家不甘心已有的经济特权受到损害, 他们耍了一个花招:先不动声色, 冷眼旁观人民币兑换金圆券, 等人民币兑掉了金圆券后, 再用黄金、白银、美元打击人民币, 使人民币也走金圆券的路, 变成一堆废纸。当人民币基本兑换掉金圆券后, 不法资本家先是利用银元倒换人民币, 他们掌握大量银元, 任意提高价格, 进行投机。由于他们囤积了大量银元, 一块银元一转手, 即可获得人民币160多元, 使人民币和银元之间的比价一涨再涨, 造成人民币贬值。然后他们又在上海造成只用银元交易的形势。在不法资本家的操纵和宣传下, 上海各商业机构一时间都只用银元标价, 拒收人民币, 只收银元。这就使人民币几乎无法流通, 其信用大大降低。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 早晨发出去多少, 晚上又收回来多少。资本家就是想用这两个办法, 挤垮人民币。

陈云清楚不法资本家的用心, 也知道打胜银元之战的重要性, 他一开始想用抛售银元的办法, 稳住市场。他调来10万银元抛出去, 但很快就被投机分子吃了进去, 不但没有稳住市场, 反而亏了10万银元。这时, 不法资本家暗暗高兴, 认为陈云来上海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6月8日, 陈云致电华东、华中局, 命令他们封锁上海证券交易所, 严厉打击投机分子。他还指示:为了更有力地打击上海投机商人, 先派出秘密人员打入证券大楼侦察情况, 对违法商人的活动进行秘密调查, 确定一批应当扣押人员的名单, 然后再行动。接到陈云的电报后, 华东局命令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坚决执行。考虑到上海的特殊情况, 上海市军管会一开始并没有马上出兵封锁上海证券交易所, 而是通过报纸和广播向投机商们表明态度, 要求他们立即停止经济犯罪行为。但不法资本家是不会自动退出阵地的, 同时, 他们也以为人民政权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照样搞他们的银元投机活动。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 6月10日, 上海市军管会派出军警, 包围了上海市证券大楼, 上海市公安局长李士英亲自带领200多名干警, 控制了证券大楼的通道和主要场所, 登记了所有在大楼内的2100人的名单, 将他们集中到底层大厅由政府代表训话。然后, 把预先已经确定需要扣押的238人押送至法院审讯, 其他人员经教育后陆续放出。

陈云与70年代对外经济工作的新开拓

1971年, 在毛泽东的支持下, 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 各项工作都开始出现转机。1972年4月底, 被战备疏散到江西长达二年半之久的陈云返回北京。此后的1973年和1974年, 陈云协助周恩来进行了对外经济贸易的指导和研究工作。总体来说, 陈云在这一时期的重要经济活动和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抓住时机, 大胆地提出“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利用外资的新课题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 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陈云敏锐地看到了这一有利的经济形势变化。1973年6月7日, 他在家中约见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不久的陈希愈和副行长乔培新等人, 就国际经济贸易作了重要谈话。他指出:“过去我们的对外贸易是75%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 25%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改变为75%对资本主义国家, 25%对苏联、东欧。”“这个趋势是不是定了?我看是定了。因此, 我们对资本主义要很好地研究。”他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时说:“不研究资本主义, 我们就要吃亏。不研究资本主义, 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场中占有我们应占的地位。”

针对“文革”前期林江集团煽动砸烂对外经济研究机构、废弃规章制度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陈云鲜明而又具体地提出了一系列恢复研究的措施。首先要恢复建立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研究所。机构恢复以后, 要认真研究西方国家领导人如尼克松、康纳利、舒尔茨、德斯坦等的国情咨文、讲话材料, 提出对策。

在谈话中, 他还亲自拟定和提出了要认真研究分析的有关国际金融货币的10个重要问题。10个问题中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了解世界经济形势所必须把握的黄金、货币、投资、赤字等基本数据方面的静态材料, 又有分析判断西方各国之间经济矛盾及解决办法的动态问题;既有对过去若干年资本主义国家金融活动的规律性总结要求, 又有对西方各国现行政策的捕捉, 还有世界经济、金融情况的近期、远期估计。

陈云的这次重要谈话对外贸经济工作的恢复、开拓起到了重要作用。

顶住“四人帮”的压力, 积极开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手段的对外经济工作

1972年2月5日, 毛泽东、周恩来批准了国家计委关于进口价值4亿美元的14套化纤、化肥成套设备的报告。1973年1月2日, 国家计委又向国务院提出在今后三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 (通称“四三方案”) 的报告, 获得批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批大规模的引进, 也是打破“文革”中对外引进停滞局面和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重大步骤。在中共十大上攫取更多权力、结成“四人帮”的江青集团, 对这次大规模引进竭力反对, 设置重重障碍。

面对压力, 协助周恩来、李先念领导引进工作的陈云没有退让, 反而进一步要求引进国外设备的同时, 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连同必需的附件、配件一起进口, 并提出了许多积极而稳妥的意见和措施。在引进中, 陈云十分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和旧中国的有益经验, 做好引进前的考察工作。同时, 陈云还注意利用和借鉴“软件”, 即现代金融管理经验和手段。

利用国内丰富的劳动力生产成品出口, 扩大对外贸易

60年代后期, 由于“文革”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干扰和棉花欠收, 国内棉布供应紧张, 而国际市场上棉布价格较高、棉花价格偏低。因此, 如果进口棉花加工成棉布, 不仅可以缓解国内困难, 而且棉布出口还可获得一定利润。但是, 在“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下, 有人认为, 进口棉花加工棉布出口是依靠外国, 不是坚持自力更生。经过调查和分析之后, 陈云指出:“我们是要坚持自力更生的”, 但是, 国内棉花产量不够, 要做到完全用自己的棉花加工棉布出口, 要用很长时间, “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 进口棉花加工棉布出口, 不这样做就是傻瓜。”

由此及彼, 陈云考虑到在外贸方针的整体安排上, 必须注意利用国内丰富的劳动力。生产成品出口。他指出:我们要打大的算盘。“我们是利用国内丰富的劳动力, 生产成品出口, 这个道理是容易讲通的。”

在扩大对外经济交流的同时, 颇具远见地提出坚持独立自主、防止被资本主义利用的战略问题

正如进出口贸易是一种双向性行为一样, 在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利用外资问题上, 除了利用之外也存在着被利用的可能性。陈云对此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两年多里, 他多次指出:外国资本家和我们做生意是为牟取利润, “这和过去上海、天津那些银行、钱庄一样, 看到哪家生意做好了, 就找上门来了, 无非是要些利润。这就是马克思讲的平均利润率。你信誉好的时候人家找上门来, 不好的时候就要逼债。”因此, 引进外资、借外债时要考虑到偿还能力, 不能受制于人。

197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09.76亿美元, 是1970年的45.8亿美元的2.4倍;1974年更达到145.7亿美元, 是1970年的3.2倍。对外经济工作取得的这些成就, 是和陈云在两年多时间里的大胆开拓和悉心指导密不可分的, 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一贯思想和工作作风。

文如其人, 字如其人

陈云一生淡泊名利、生活朴素, 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 堪称清正廉洁的楷模。他最喜欢写的一幅字就是:“个人名利淡如水, 党的事业重如山。”

篇4:陈云与中国共产党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云纪念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陈云纪念馆馆长徐建平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陈云同志生前秘书朱佳木致开幕词,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敏致欢迎词,陈云同志女儿陈伟力宣读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的讲话,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顾问张全景,中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原组长王庭大,中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原组长李洪峰分别发表讲话,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张星星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荆惠民的贺信。在开幕式上,同时举行了陈云研究网站开通仪式,网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和陈云纪念馆共同主办。张全景、许永跃、朱佳木、潘敏共同按下启动球,宣布陈云研究网站正式开通。

此次研讨会经专家评审,共有76篇论文入选,另有7篇特邀论文,其中陈云纪念馆入选论文8篇。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国史学会秘书长张星星主持了6月1日的大会交流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陈云同志生前秘书朱佳木主持6月2日的大会交流发言。此次研讨会的闭幕式于6月2日召开,张星星作会议学术总结,朱佳木致闭幕词。

会议闭幕后,与会专家、学者与嘉宾共同前往陈云铜像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陈云生平业绩展与陈云文物展开展仪式。仪式结束后,全体来宾共同参观了《陈云生平业绩展》和《陈云文物展》。

篇5:陈云与中国共产党

摘要:本文对佛山市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和相关对策。文章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依托自身优势,整合内外资源,坚持保护开发,加快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步伐,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快速有序的发展。关键词:文化产业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形成了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同时商业意识浓厚,商品经济发达,清代时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文化产业发展根基扎实。近年来,佛山立足历史文化和产业发展优势,紧扣城市发展新定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形成了一定规模,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人均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全国相应平均指标,对提升佛山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起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政策引领,立足资源优势,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

(一)因势利导,加强规划,营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佛山市根据佛山阶段性发展特征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明确以“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为城市发展定位,加快建设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城市文化产业作为城市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佛山城市发展定位中得到重要彰显,取得了较大发展。

2009年5月,佛山市出台了《佛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明确了佛山城市文化产业要实现“岭南文化传承重镇,创意经济集聚高地,现代产业服务中心,休闲娱乐魅力家园”的战略目标。根据规划,佛山市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将从建设广府文化旅游之城和国际家居文化之城,以及岭南文化创新基地、科技型文化产品和用品制造基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国际贸易基地等“两城三基地”入手,力争在2020年建设成为“辐射泛珠三角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具有创新活力、优势规模、品牌集群和‘增长极’效应的文化产业特色城市”。

为营造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佛山市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岭南文化名城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的重点项目包括:整合现有文化艺术创作研究资源,对佛山陶艺、剪纸、木版年画、灯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研发,发掘传统民间工艺的产业价值,发展一批既有传统特色、又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品,带动相关城市文化产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强佛山陶艺、剪纸、灯色、龙狮等特色民间艺术的名家、名作的对外宣传;鼓励和支持在佛山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创新、市场化和产业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机构、个人和项目发展等。目前,这些项目的实施已初见成效。

(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方位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佛山市紧紧抓住重点环节、重点领域,以点带面,整体、全方位推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1.进一步完善城市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市社会文化市场一直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而在传媒领域,则由分散的多家国营经营单位组成。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步伐,2005年,佛山市以转换体制、壮大实力、面向市场、自我发展为重点,将平面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了佛山传媒集团,下辖佛山报业发展有限公司、佛山广播电视有限公司和佛山珠江传媒网络有限公司。除横向整合之外,旗下媒体佛山电台、佛山电视台还分别进行了市、区、镇(街道)三级的纵向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大扩张了市场份额,增强了影响力和竞争力。此后,佛山市对经营性文化单位市电影发行放映中心和红星影剧院实行转企改制,划转并移交市国资委管理。至此,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扫清了体制壁垒和障碍。

2.以地方特色提升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发展工艺美术业。近年来,佛山市经常组织舞龙、醒狮、灯色、陶艺、龙舟等民间艺术参加对外文化交流和国内外各类展览展示活动,推动佛山文化“走出去”,增强影响力,扩大生存空间;成立了佛山市文化交流协会,成为佛山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平台。2009年启动了“佛山工艺美术走出去”系列活动,大力推动陶艺、剪纸、灯色、龙狮等特色民间艺术名家、名作的对外交流,展示了佛山工艺美术的实力和魅力。二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区位优势明显,是岭南文化的核心地区和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别适合发展文化旅游业。如利用祖庙、南风古灶和高灶等影响较大的国家、省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开设的文化旅游项目,已引起海内外关注。广东粤剧博物馆、黄飞鸿纪念馆、鸿胜纪念馆、叶问堂、李小龙纪念馆相继建成,不仅弘扬了粤剧和南派武术文化,也提升了佛山作为岭南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吸引力和知名度。目前,佛山市正在抓紧进行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打造“岭南天地”,最终将其建设成为融合岭南民俗文化、佛山时代特色和现代商业文明的综合旅游基地。三是扶持示范基地和重点园区创新发展。佛山市采取“政府扶持和引导、企业主体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重点园区发展,成效显著。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孔雀廊娱乐唱片有限公司等两家全国城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行业内占据独特优势,由民间资本运营的佛山创意产业园、1506创意城已颇具规模,对全市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此外,还着力引导各区充分利用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城市文化产业的错位发展,形成区区有重点、市区联动的城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如禅城区和顺德区分别依托各自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创意产业。

3.积极培育城市的各种文化消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客观上不仅需要一定的整体经济实力和购买力,还与人们的日常消费习惯和个人文化素质关系密切。从2003年起,在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佛山市采取政府指导与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大大激发了企业和社会参与建设文化、享受文化的热情。2009年,佛山市通过财政专项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以市场运作方式,全年引进了《云南的响声》、《雷雨》、《天鹅湖》等15场高雅艺术展演活动,并实行了20%半价票政策,使更多市民能够低价享受到高雅艺术,从已经上演的剧目看,上座率较高,观众反响强烈。同时,国内外、港澳台演员来佛山举办的各类演出和现场演唱会达40余场(次),演艺业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辐射力日渐增强。

4.充分发挥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的引领作用。能够体现城市风貌精髓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公共设施,是引领市民文化生活、塑造城市文化品格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城市凝聚力、创造力和文化品位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位于佛山市东平新城的“佛山市公共文化综合体”(又称文化“Mall”)开工建设,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新馆等悉数被纳入首期工程项目,这是佛山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其他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南海区博物馆新馆建设工作正在推进;高明区启动了新城文化活动中心概念性规划工作;三水区新建的白坭文化中心、西南文化中心也相继投入使用。早在2005年建成的世纪莲体育中心、岭南明珠体育馆,近年来成为佛山重要的演艺场所。

5.大力开展各类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城市文化产业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讲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依托深厚的文化积淀,近几年来佛山市承办和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有

声有色,地域文化特色得到了彰显。2004年琼花粤剧艺术节、2005年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节、2006年第十二届广东省运动会闭幕式大型文艺晚会、2007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闭幕式大型文艺晚会、2009年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会以及佛山秋色大巡游等等,各类大型活动精彩纷呈。此外,依托“魅力佛山”文化艺术工程及“一区一品牌”的模式,整合粤剧、武术、陶瓷、民俗、民间工艺、饮食等历史文化资源,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行通济、美食节等活动,佛山市人文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民群众获得文化享受、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得到满足和保障,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二、抓好文化开发,顺应发展趋势,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可靠保证

(一)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必须注重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在妥善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同时,充分做好开发利用工作,既是佛山市建设“岭南文化名城”的要求,也是佛山市城市文化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其中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陶瓷业。陶瓷业既是佛山市重要的工业产业,也是佛山市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整合资源,发展新型创意产业,重新擦亮陶瓷文化品牌、重新焕发陶瓷产业活力,是佛山市调整和优化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风古灶为核心资源建立的1506创意城,就是因应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而诞生的,目前已成为佛山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园区。二是文化旅游业。早在2005年,佛山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就提出“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理念的旅游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功能,使旅游业成为佛山市第三产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近几年佛山市文化旅游业稳步增长,为经济和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必须发挥文化形态的多元化优势。佛山市为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聚集精英人才,顺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日渐多样化、分层次的趋势,在大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注意扶持各种现代艺术形态的发展,增添佛山文化的时代气息和创新能力,从而形成丰富多元的城市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增强了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三)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必须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持续稳定增长,2008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660美元。而国际上通常认为,当一国或地区的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以上时,该国或地区的城市文化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①。实践经验证明,佛山市城市文化产业已基本具备率先发展的基础条件:首先,国家层面上的三个城市文化产业行业主管部门——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在佛山市已于2005年完成了行政资源的整合,城市文化产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能够得到保障。其次,政府与市场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关系明确,基本不存在历史包袱和体制障碍。再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培育市场消费的能力日益提高,公共、准公共、市场化文化产品的提供手段和渠道也相对明晰,城市文化产业的市场环境发育较为成熟。这些也是佛山市近年来城市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且能奏效的根本原因。

三、抓好文化开发,顺应发展趋势,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可靠保证

城市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从世界看,城市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有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文化商品的国际贸易额呈几何级数增长,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文化产业产值甚至占到GDP的约1/5②。从国内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城市文化产业或已成为其支柱产业,或成为支柱产业的态势初见端倪③。佛山市应以国内乃至国际城市文化产业为参照,紧抓经济全球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广佛同城化发展等机遇,全面实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城市文化产业尤其是优势、特色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城市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高的城市文化产业体系,使之成为佛山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

(一)加紧实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配套政策。在佛山市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制订出台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在鼓励产业创新、鼓励金融机构扶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多元文化投入、培育文化市场、城市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等多方面,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设立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合理安排资金投入,用于扶持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的重大城市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重点文化创意项目开发和优秀作品创作。建立和完善城市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和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

(二)推动城市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鼓励和引导各区加快优势城市文化产业门类集聚,壮大发展规模。继续加强对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等特色城市文化产业集群的培育,加大对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石湾美术陶瓷厂、佛山创意产业园等重点企业(园区)以及各区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大力发展属于城市文化产业核心层的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文化用品、文化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制造行业的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拓宽城市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完善产品流通机制,建立完整的城市文化产业链,确保产业链产值、利润的最大化。

(三)促进广佛城市文化产业同城化的发展。通过向广佛都市圈这一大市场提供文化服务,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如充分利用广佛轨道交通网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品的现代物流,使佛山市成为珠三角连接全国和海内外的文化产品贸易港。利用南海区毗邻广州的区位优势,大力促进数字化内容、工艺美术、民俗节庆、会展交易等现代文化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千灯湖金融高新服务区、桂城玉器艺术品交易市场等区域,打造佛山市城市文化产业领域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和在岸服务外包的重要基地。此外,以两地城市文化产业中介服务组织为纽带,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合作交流。

(四)进一步发挥本土文化资源的竞争优势。继续深化对本土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拓宽历史文化资源利用途径,将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与产业开发紧密结合,探索符合佛山实际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形成城市文化产业竞争优势。重点加大对陶塑、剪纸、狮头、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产业发展空间较大的民间工艺美术项目的研究和开发,鼓励传承人或相关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持行业优势,争取市场份额。

(五)营造更加良好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形成管理、执法与监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丰富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供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培养成熟有序的市场体系,为经营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秩序。加强文化产品的内容监管,加大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净化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开展版权创新登记和保护工作,提升城市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在政府和相关城市文化产业组织、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业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引导、沟通协调和交流合作,促进行业自律,搭建整合优化产业资源、完善城市文化产业链的服务平台。

注释:

篇6:陈云与中国共产党

我馆副馆长刘晓明在致辞中指出,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将红色教育资源引入高校校园,举办《陈云与党风廉政建设》高校巡回专题展活动。希望通过本次巡展,青年大学生能近距离地感受陈云同志信仰坚定、爱国奉献、清廉自律的赤诚情怀;能学习他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秀品质;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风范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砥砺思想品质,修身养性,俭以养德;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繁荣发展相结合,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成长为党和人民的栋梁之才。

我馆副馆长刘晓明在开展仪式上致辞

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詹萌在开展仪式上致辞

我馆副馆长刘晓明(左二)和上海体育学院(右一)党委书记戴健向学生代表赠送有关陈云与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书籍

开展仪式结束后,出席仪式的院领导、中层干部、党风廉政监督员、纪检员和师生代表参观了展览。

4月1日下午,由中共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和上海市教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为民、务实、清廉——《陈云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在上海电机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开展,这也是该专题展高校巡回活动的第二站。上海电机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宦秀芳、我馆副馆长兼党总支书记马继奋、校党委书记助理潘清出席开展仪式。与会领导向学生代表赠送了有关陈云与党风廉政建设的书籍。

我馆副馆长兼党总支书记马继奋在专题展的开展仪式上发表致辞,并简要介绍了陈云同志的生平业绩及其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说,希望通过展览,青年大学生可以看到,在陈云同志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恪守一名共产党员的准则,矢志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立场,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日常工作中,陈云同志细致调查、深入实际,了解群众疾苦,知晓百姓冷暖,真正把群众的心声作为关注民生的着眼点;在日常生活中,陈云同志布衣素食、崇尚节俭,廉洁自律严抓党风党纪,切实把提高党性觉悟作为保持共产党员纯洁性的关键。通过此次巡展,青年大学生能将个人成长与国家繁荣发展相结合,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副书主记宦秀芳宣布开展并对在当前形势下学习陈云同志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解读。她说,面对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纪念、缅怀陈云同志,重温他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远见卓识,更好地继承发扬他“信仰坚贞、克己奉公、唯实为民、清正廉洁”的高尚精神,对做好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学校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技术本科的目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希望学校各支部要组织好师生观看展览,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廉政廉洁意识,明确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溪上露坐,溪上露坐陆游,溪上露坐的意思,溪上露坐赏析下一篇:物业公司年会上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