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西江月》阅读题及赏析

2024-05-09

苏轼《西江月》阅读题及赏析(精选5篇)

篇1:苏轼《西江月》阅读题及赏析

苏轼《西江月》阅读题及赏析

西江月①

【宋】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数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未解玉骢骄④,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解鞍欹⑥枕绿杨桥,杜宇⑦一声春晓。

(选自《唐宋词鉴赏辞典》)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弥弥:水盛的样子。③横:广远。层霄:层云,④障泥:马鞯。垫在马鞍下用于挡泥。玉骢(cōng):青白色的马。⑤琼瑶:美玉,喻指月光下的水面。⑥欹(qī:歪,斜。⑦杜宇:杜鹃鸟

书杨朴事

【宋】苏轼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云:真宗既东封还①,访天下隐者,得杞②人杨朴,能诗。及召对③,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言: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④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⑤,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予乃出。

(选自 《东坡志林》)

【注释】①东封还:封泰山归来。②杞:地名。③召对:召其应对诗歌。④断送老头皮:意为被斩首。②坐作诗追赴诏狱: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至黄州。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及觉已晓( ) (2)书此语桥柱上( ) (3)妻子送余出门( )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

15.用/给《西江月 》小序中画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16.《西江月》词与小序所写内容互相印证,请举例说明。(2分)

17.根据《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中的惜选择恰当的解释,并说明理由。(3分)

A.爱惜 B.惋惜 C .吝惜

18.《书杨朴事》中写了真宗的大笑 和苏轼之妻的失笑,请选择其一写出你的理解。(2分)

19.请结合《西江月》与《书杨朴事》的内容写出你对苏轼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13.(1)及;等到的时候(等到) (2)书;写 (3)妻子;妻子和儿女

评分标准;共3分,每小题1分

14.我没有什么话来对他们说,回头对老妻说:你就不能像杨处士的妻子一样作一首诗送我吗?

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5.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

16.示例(1)小序中乘月至一溪桥上点出明月当空,也正因如此,才有词中照野弥弥浅浪的绝佳月色。(2)小序中流水锵然说明溪流汩汩,印证了词对水盛(弥弥浅浪)的描写。(3)词中诗人醉眠芳草之想和解鞍奇枕之姿,印证小序中的酒醉和曲线醉卧。

评分标准;共2分。答出一点即得2分。

17.A(爱惜),莫教踏碎琼瑶,一句中将水面比作美玉,足见一溪风月之美,莫教踏碎琼瑶(忍让马蹄踏碎它)表现作者对美景的`爱惜、赞美之情。

评分标准:共3分。释义1分;理由2分,意思对即可。

18.示例1;大笑,因为真宗被杨朴机智幽默的回答所感染,不禁大笑,从而看出真宗爱惜人才,心胸宽广,不强人所难。

示例2;失笑,苏轼的妻子因为苏轼入狱而哭,苏轼幽默的开解,使之得到些许宽慰,不禁笑了出来,但这笑里有悲伤、无奈等复杂情感。

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9.示例西江月中苏轼贬官黄州,以山水为乐,行为放旷。【书杨朴事】中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时还幽默地以故事安慰妻子,可见他豁达、乐观之人。

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豁达乐观得1分,结合词和文分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

【附文言译文】

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天空中有几丝淡淡的云彩。白色的马儿此时尚气宇昂扬,我却不胜酒力,在河边下马,等不及解下马鞍,就想倒在这芳草中睡一觉。

这小河中的清风明月多么可爱,马儿啊可千万不要踏碎那水中的月亮。我解下马鞍作枕头,斜卧在绿杨桥上进入了梦乡,听见杜鹃叫时,天已明了。

从前经过洛阳,见到李公简,他说: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遍寻天下隐者,得知杞(地名)人杨朴,能作诗。皇上把他召来问话的时候,他自己说不会作诗。皇上问:你临来的时候有人作诗送给你吗?杨朴说:只有我的小妾 作了一首诗。说是: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皇上大笑,放 他回家。我在湖州的时候,因为作诗被下令逮捕坐牢,妻子儿子送我出门,都大哭。我没有话说,回头对妻子说:你能不能学杨处士的妻子作诗送给我?妻子破涕为笑,我才从家里出来。

篇2:苏轼《西江月》阅读题及赏析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涴①,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孤雁儿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①涴:污,弄脏。

简要分析两首词描写梅花时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苏轼的词正面描写梅花的风姿、神韵等,表现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李清照描写梅花时使用了拟人手法,用“梅心惊破”来表现梅花听到笛声后急于开放的状态,表现了词人情感上的.波澜;用“一枝折得”表达折梅无人寄达的悲凉之情。

解析:苏轼的词是正面描写梅花的各个特点,以此塑造梅花的形象,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李清照的词涉及梅花的仅有两句“梅心惊破”“一枝折得”,第一句写了梅花听到笛声后急于开放的状态,第二句写词人折梅无人寄的悲凉。

对比赏析

《西江月·梅花》也题作《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西江月·梅》。这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上阕通过赞扬岭南梅花的高风亮节来歌赞朝云不惧“瘴雾”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下阕通过赞美梅花的艳丽多姿来写朝云天生丽质,进而感谢朝云对自己纯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为知己的情谊。并点明悼亡之旨。全词咏梅,又怀人,立意脱俗,境象朦胧虚幻,寓意扑朔迷离。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派词中的佳作。

篇3:苏轼《西江月》阅读题及赏析

西江月,西江月苏轼,西江月的意思,西江月赏析 -诗词大全

西江月

作者:苏轼朝代:体裁:词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香泉。相如依旧是J仙。人在瑶台阆苑。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篇4:西江月苏轼的阅读答案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这首词刻画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3分)

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身处逆境;②乐观自适;③随性洒脱;④热爱自然。(任意三点得3分)

2.①虚实结合:明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暗写月光朗照,月色美好。(2分)

②通过写景营造出清冷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1分,只答“借景抒情”不给分)

篇5:《溯西江》阅读题及答案

溯西江

李绅

江风不定半晴阴,愁对花时尽日吟。

孤棹自迟从蹭蹬②,乱帆争疾竞浮沉。

一身累困怀千载,百口无虞贵万金。

空阔远看波浪息,楚山安稳过云岑。

【注】

①本诗为作者被平反后奉命赴任江州长史途中所作。

②蹭蹬:险阻难行。

1、有人认为本诗颔联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颔联巧妙运用了反衬和双关的手法。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乱帆”衬托逆流而上、速度缓慢的“孤棹”,突出了“孤棹”行进困难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忧愁、担心之情;既写了“孤棹”和“乱帆”在江面上行进的情景,又暗寓了个人为官的不易,官场局面的复杂及竞争的激烈,一语双关。

上一篇: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自由自在的铁丝》下一篇:在新形势文化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