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赏析译文

2024-04-30

苏轼临江仙赏析译文(精选11篇)

篇1:苏轼临江仙赏析译文

宋代:苏轼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

篇2:苏轼临江仙赏析译文

昨夜度过扬子江寻找住宿的地方时,远望中疑似来到秦淮河畔。明月夜里,谁在吹笛,笛声竟是这么悲哀?那富深情的高贵歌妓和侍女,竞相跟随过到江北来。

情爱,尚未成真而今又要分离了,好事难得如愿啊!驾船人要急于开船,催促歌妓与侍女回江南去,他们不得不分离。我预计她们回去以后的心情,也当同我的心情一样悲伤。

篇3:《阿Q正传》译文赏析

鲁迅作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者之一,到现在仍然很有影响力。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广为流传。《阿Q正传》广为人知,而“阿Q”已经成为了汉语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

杨宪益先生和夫人戴乃迭都是非常杰出的汉英翻译家,他们曾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之后于1943年就职于国家编译局,主要负责文学作品的翻译。几十年来,杨宪益先生和夫人戴乃迭致力于国内外文学遗产的翻译和研究。他们的译作,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使他们享誉中外,为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译文赏析

2.1 措辞

钱钟书先生说“化境”是文学翻译的最高水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译者能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犯严重的语法错误,且译文能保持原文的味道,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篇译文达到了“化境”的翻译标准。从这点上说,杨宪益先生的这篇译文就是很好的例子。

首先是这篇译文的措辞。

在汉英翻译中,中国的成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哪些成语应该直译,哪些又应该意译?这完全取决于构成这个成语的意象能否被读者接受。在《阿Q正传》中一些成语没有比喻意义,这时就可以采用直译。如:

假使有钱了,他便去押牌宝,一堆人蹲在地面上,阿Q即汗流满面的夹在这中间。

If he has money he would gamble.A group of men would squat on the ground, Ah Q sandwiched in their midst, his face streaming with sweat.

在这句话中,“汗流满面”就可以被翻译成“his face streaming with sweat”,但是并非所有的成语都可以直译。如:

从此,王胡瘟头瘟脑的许多日,并且再不敢走近阿Q的身边:别的人也一样。

After this, Whiskers Wang went about in a daze for many days and dared not go near Ah Q, nor did the others.

这里,“瘟头瘟脑”就不能直译,否则,就会使读者难以理解。在汉语和英语中,有很多相对应的成语。这样译者就可以用英语中的习语来替换汉语中的成语,以便给读者一种生动贴切的感觉。例如“魂飞魄散”这个成语就出现在了文章中:

阿Q这时很吃惊,几乎“魂飞魄散”了: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

Ah Q was now nearly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because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in his life that his hand had ever come into contact with a writing-brush.

杨先生用了英语中的习语“be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来翻译这个成语。

除了成语,谚语也是汉英翻译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直译还是意译?这就取决于该习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背景了。由于大部分谚语都具有生动的比喻意义,因此只要不影响读者的理解,都应该采用直译。如:

“‘君子动口不动手’!”阿Q歪着头说。

“‘A gentleman uses his tongue but not his hands!’”protested Ah Q, his head on one side.

在这句话当中,通过直译把“君子动口不动手”译为“agentleman uses his tongue but not his hands”。但有些谚语因为它的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处理。如:

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

However, the truth of the proverb“misfortune may prove a blessing in disguise”was shown when Ah Q was unfortunate enough to win and almost suffered defeat in the end.

杨先生在这句话中采用了意译的方法,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2.2 修辞

修辞手法在翻译中是最棘手的问题。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上都能说明这个问题。通过对《阿Q正传》译文的学习发现,对于修辞有两种处理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是最常用的处理修辞的翻译方法。以下这类修辞法通常能按字面意思进行翻译。

明喻在英汉修辞法中有共同的特征。英语中有as, like等,而汉语中有“像,好像……”。如:

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

Ah Q had never seen such pitiful looks before;they refreshed him as much as a drink of iced water in summer.

这是一句使用了明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如六月里喝了雪水”可以翻译为“...as much as a drink of iced water in summer”。

暗喻和明喻一样,都是在两件事物上作比较,但暗喻通常是暗示出的比较而不是直接陈述出来的。暗喻一般也采用直译的方法。如:

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Then Ah Q, clutching at the root of his queue, his head on one side, would say, “Beating An insect———how about that?I am an insect———now will you let me go?”

这句话是一个典型的暗喻句,因此采用了直译。

另一种修辞法也可以用直译的方法,那就是转喻。转喻是指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来替代与之相关的事物的名称。在《阿Q正传》中多处出现转喻的修辞方法,最常见的是在一些粗俗的用词上。如:

“癞皮狗,你骂谁?”王胡轻蔑的抬起眼来说。

“Mangy dog, who are you calling names?”Whiskers Wang looked up contemptuously.

还有一种修辞方法是折绕语的使用。折绕语可以用来避免直接说到某事,也可以婉转地指出某一特殊的性质。在《阿Q正传》里有一个这样的例子:

“你的骨头痒了么?”王胡也站起来,披上衣服说。

“Are your bones itching?”demanded Whiskers Wang, standing up too and draping his jacket over his shoulders.

这种修辞手法也采用了直译的方式,通常带有暗示的意味。

很多的修辞都有自身的特点,很难进行翻译,其中包括了语法、表达方式、文化背景等因素,而文化背景是最难为读者所理解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类似的表达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

拟声词是指模仿某种声音的词汇。通过使用模仿或表现这种声音的音节可以较强地体现对相关事物的比较和联系。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拟声法。中英文中都有拟声词,但有很大的不同,如:

他看那王胡,却是一个又一个,两个又三个,只放在嘴里毕毕剥剥的响。

He saw that Whiskers Wang, on the other hand, was catching first on and then another in swift succession, cracking them between his teeth with a popping sound.

在这个例子中,“毕毕剥剥”翻译成了a popping sound。在英语中有些词语具有拟声的功能,译者可以根据这点来意译这些文字。

2.3 句法

一个英语词组通常由丰富的义素组成,有时,要将英语词组的内容完整地用汉语习语来表达且要保持它的形式几乎是办不到的。这时,我们就得将这个词组改换成一个句子。如:

Ah Q, again, had a very high opinion of himself.He looked down on all the inhabitants of Weizhuang, thinking even the two young“scholars”not worth a smile.

“很自尊”在该句中译作了had a very high opinion of himself。这样翻译的好处是能让读者更透彻地理解原文。

总的来说,英语句子比汉语句子的容纳性更大。因此,我们可以将两句或多句汉语由一个英语句子翻译出来。例如:

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个“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成秀才也。

He looked down on all the inhabitants of Weizhuang, thinking even the two young“scholars”not worth a smile, though most young scholars were likely to pass the official examinations.

杨先生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了一个英语句子。

还有一种方法是将原文中的主动语态变换成被动语态来翻译。

一闲空,连阿Q都早忘却,更不必说“行状”了。

By the time the job was done even Ah Q himself was forgotten, to say nothing of his“background”.

这里,杨先生将原文中的主动语态都译作了被动语态。这是因为,确实在汉语句子中没有主语的时候,译成英文句就必须将主语补充出来。

3. 结语

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将这篇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著作之一的《阿Q正传》译成了英文。该译文不仅忠于原文,而且生动地表现出了它的特点,可以说达到了翻译的最高标准———“信、达、雅”。本文将原译文的措辞、修辞法和句法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于实践中掌握巩固更多好的翻译技巧,这也必将有利于今后在翻译方面的研究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831.

[2]鲁迅小说全编.漓江:漓江出版社, 自序, 1996:2-3.

[3]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167.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篇4:《人生礼赞》译文对比赏析

关键词:翻译;技巧;韵律;对比赏析

A Psalm of Life(《人生礼赞》)出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杰出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之手。朗费罗的诗歌在19世纪美国主流诗坛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美国广为传颂,在欧洲亦受赞赏,被译成20多种文字。而A Psalm of Life的汉语译文,据钱钟书先生考证,是第一首被翻译成中文的西方诗歌。

本文主要对A Psalm of Life三个译文版本进行对比赏析。汉译文版本分别为黄新渠译本、黄杲炘译本和黄一宁译本(以下分别简称为渠译、炘译和宁译)。

第一部分(1~2节),首先针对人生两种悲观论调,“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grave is its goal”,义正辞言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认为:“life isreal! life is earnest!”诗歌开头就一针见血,发现症结之所在,先从“治标”开始。第一节,“all things are not what they seem”,炘、渠分别译成“而事物不是看来那模样”“万物并非他们显示的模样”,意义表达基本相同;宁译为“肉体也不再是原来的姿容”。其实,“all things”并非只是指的“肉体”,而是指世间万物,因为很多事物表象与实质之间往往并非一致。第二节,“grave”一词,炘译为“黄土”,将意象做了改变,表达得更委婉一些,很适合我们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因为中国有“魂归故土”“命归黄泉”之说,让人自然产生联想;渠和宁分别译为“坟场”“坟墓”,缺少前者表达的委婉,显得直白一些,但同时也似乎更忠实于原文。尽管如此,三者的翻译却也没有影响全诗的表达。

第二部分(3~6节),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第三节,“not enjoyment, and not sorrow, is our destined end or way”,作者出于强调或者考虑照顾押韵,将两个否定意义的表语部分提前,其结构应该是“our destined end or way is not…”炘、渠都按照这个正常语序分别译成“我们命定的终点和道路,既不是享乐,也不是悲苦”,“我们注定的结局和道路,既不是享乐,也不是悲伤”意思基本一致;宁译按照原诗的结构,并采用conversion(词类转换),将两个名词“enjoyment”和“sorrow”转换为动词“贪欢”“哀怨”,显得比较形象生动,但未能将原诗的“destined end ”和“ways”译出来。 第四节Art一词,笔者认为有两层含义:一为字面含义即表层意义“艺术”,可引申为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东西是永恒的,诗中用“Art is long ”和“Time is fleeting”形成对比,突出时光的飞逝,慨叹人生之苦短;深层含义为其引申之意义,指的是美好的东西,尤指精神上的东西,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的肉体会衰老和死亡,但人的奋斗精神、高尚的灵魂却可以是永恒的”这一主题相呼应,与后部分叙述的“we can make you lives sublime”“footprints on the sands of time”形成铺垫和呼应。炘译将词性作了改变译为动宾词组“学艺”,可理解为作者将其引申为“人生修炼”,强调的是过程,表达得具体而形象;渠、宁分别译成“艺术”和“艺业”,表达意思基本相同,强调的是结果。但不管怎样表达,三种表达都能体现原意,其深层含义仍不变。

第六节,“Let the dead past bury its dead!”意即过去的时光已经成为过去了,而过去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不管是酸是甜是苦是辣其实都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成为了过去的东西,不可能再回到从前。第一个dead,一方面表明时光的远逝,同时也表露出一种对往昔的不屑一顾甚至于诅咒;第二个”dead”,应当泛指一切过去发生的事情,当然更暗含过去发生的不好的那些东西。对这句的翻译,炘译为“让逝去的岁月将死者埋葬”,将dead直译为“死者”,似乎没有体现出原意;渠译为“让死的过去将死的埋葬”,死的什么作者没说出来,让读者去思考,与原诗的诗意接近;宁译“让已逝的岁月去它的蛋吧!”显得比较口语化,虽然诗意略有欠缺,但却与原诗表达的对过去的不屑一顾的语气态度十分吻合。

第八节,全节诗突出了“footprints”的重要性,在此引申为“奋斗的足迹”“榜样”。为了照顾韵节,形成一种节奏韵味,同时也起到强调的作用,将作为宾语的footprint提前,语句顺序做了调整,其本意应该是:“seeing the footprints, another forlorn and shipwrecked brother who is sailing oer lifes solemn main ,should take heart again.”炘译为“啊,足迹!”采用意译,饱含激情,犹如航海上迷失了航向的船只突然看到远处的灯塔,从内心迸发出一种看到希望的喜悦之情。既与原诗上一节(第7节)刚刚谈到的footprint的话题内容语气上连贯自然、顺畅,同时也使表达形象而富有诗意,与原句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渠、宁的翻译采取直译的手法,准确表达了原意,但与炘译相比诗意略为欠缺。

A Psalm of Life 为四行体诗,每一节诗韵式都采用英语最常用的ABAB韵式,而且保持到全诗的最后一节,充满了节奏感和凝重的力量,庄重而不呆板,严谨而不失灵活,音韵强烈,节奏明显。如第一节,四行诗韵脚分别落在了numbers, dream, slumbers, seem 单词上面,一、三行押/э/音,二、四行押/ i:/音,如第三节,四行诗韵脚分别落在sorrow, way, tomorrow, today四个单词上面,一、三行押/ ou /音,二四行押/ ei /音。总之全诗韵式保持完好,无一破格之处。

在译文上,炘译采用的是AABB韵式,也是汉语最常用的押韵方法。如第二节,韵脚分别是“度”,“宿”,“尘”,“魂”,一、二行押“u”音,三、四行押“en”音,第7节韵脚分别是“出”,“俗”,“上”,“行” 一、二行押“u”音, 三、四行押“ang”音,韵式保持完好,节奏强烈,与原诗有异曲同工之效果。渠译采用的是ABCB韵式,且全诗自始至终都押在ang这个音上,显得整齐化一。如第一节,二、四行押“场”,“样”,都是“ang”音;第二节,双行分别押“场”,“亡”也都是“ang”音。而宁译则尝试采用与原诗同样的韵式,即ABAB的押运方式,如宁译第二节,一、三行押“无”“土”,都是“u”音,二、四行押“地”“体”都是押的“i”音。再如第4节,一、三行押“晃”“响”,都押的是“ang”音;二、四行押“毅”“地”,都押的“i”音。

篇5: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赏析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赏析简介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篇6:苏轼临江仙赏析译文

昨夜曾与那人有约,备森严的城内街道空无一人,独自等到三更时分。天上一弯新月,伴着几颗星。纵夜阑灯昏,也难以安然好眠;四周寂静无声,连小鼠也出来窥探。

他一定遭遇了像瞿塘峡的风一样的意外变故,才没来赴约,让人误解他是无情。小栏杆外寂静无声,没有人来,只有几次轻风吹响了护花铃,空留断肠人。

篇7:苏轼临江仙赏析译文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报时的沙漏中,细沙滑下,标志着时间无情流逝。戒备森严的城内街道空无一人,主人公独自等待了大半个夜晚,“严城”二字更增添了这孤独凄凉的`色彩。相思与等待之苦,确是不堪忍受。

“一钩新月几疏星。”天上的一钩新月,点点疏星,这样的景色在主人公看来,不过是一番别样的孤寂凄清,人一生又遇上多少个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夜晚?若所等之人如约来到,那此情此景,二人可能会在月下对酌,可能会联词唱和,也可能只是并肩漫步在如水月色中,任低声耳语惊起了宿鸟剪碎了花影。然而,这样心心念念等待之人终究没有到来,面对新月疏星,只能听凭思念和寂寞在惘然中纠缠不休。

三更时分,风定夜静,相约之人却迟迟不来,主人公的心情处于犹疑不定之中。“夜阑犹未寝”,纵夜阑灯昏,也难以安然好眠。“人静鼠窥灯”,四周寂静无声,连小鼠也出来窥探。而无果的等待,一室的悄然,早已让人心内冷凉一片。言语至此,已是沉沉无半点生气,寂寞至极。

过片写主人公久待不见人来,开始主动为对方寻找爽约原因。“原是瞿唐风问阻”,主人公在这里设想,恋人一定遭遇了像瞿塘峡的风一样的意外变故,才没来赴约。这里所谓的“瞿塘风间阻”是借喻人间别有难言的风险,显然非单指自然界的险阻。此处借典故示之,意含深婉,情韵深长。想必此刻伊人正在独倚高楼,拍遍栏杆,苦无良计。

继而强自解嘲道:“错教人恨无情。”这让人误以为对方无情。既未践约,则一面是遗憾,一面是加倍地思念。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一条何其难逾的鸿沟,主人公不禁黯然神伤之至,却也无计可施,只得任那情绪陷入长久痛苦的相思之中。

篇8:《声声慢》译文之对比赏析

作为南宋前期婉约派代表人物, 李清照善于用白描的手法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 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 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 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声声慢》为李清照晚年所作名篇, 时值外敌入侵, 伤国、悲夫、愁己之情抑郁于胸, 诗人借词抒怀, 通过对秋景的描绘, 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 具有时代色彩。全词一气贯注, 着意渲染愁情, 如泣如诉, 感人至深, 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愁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缠绵哀婉, 极富艺术感染力。

将《声声慢》哀婉的韵律、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典型的文化意象等通过翻译在目的语读者面前再现颇为不易, 许多译者为此作出不懈尝试, 本文从中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译本, 如林语堂、许渊冲、朱纯深、徐忠杰先生的译本, 从形式、韵律、语言、文化和风格五个方面对各译作进行对比赏析。

2 译作对比赏析

2.1 形式

《声声慢》词共两阙, 上阙10句, 下阙10句。句子长短交错, 长则七字, 短则三字, 时而舒缓时而短促。林语堂译本上阙13行, 下阙12行;许渊冲译本上阙16行, 下阙10行;朱纯深上阙11行, 下阙14行, 徐忠杰译本上下阙各10行。从行数对应来看, 徐译最好, 与原词基本保持一致;从长短句交错来看, 林译、许译和朱译都很好地体现了句子长短错落之美, 每行长则10个音节, 短则4个音节, 而徐译最长为12个音节, 短则10个音节, 且10音节居多, 稍显不足。四个译本均属以诗译诗, 与原文形式保持一致。

2.2 韵律

诗词中的韵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中国的诗词讲求平仄协调、抑扬顿挫、对仗工整, 有尾韵、双声、叠韵等。英诗中没有平仄, 难以实现原文诗歌韵律的复制和再现, 然而英诗在节奏和音韵上自有其独特之处, 节奏有抑扬格, 音韵有头韵、尾韵、中间韵、元音韵、辅音韵、倒押韵等等。这就涉及到译者如何将原诗词的韵律进行转化和创作, 体现诗词的韵味。

《声声慢》押四平韵, 词中/i/音特别突出, 包含大量的舌音和齿音, 微妙地体现了词人愁肠百结、压抑悲苦的情感。

四种译文在韵律方面也各有特点。林译不拘泥于押韵, 但也注意音韵的和谐, 善用头韵、双声和拟声词, 并多以爆破音结尾, 读起来仍然颇具韵味;许译十分注重韵律的传达, 上阙押aabbccdeeffgghhi韵, 下阙押aabbccddee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并采用了英诗中典型的尾韵、头韵、双声等技法。此外, 上阙的尾韵/s/、/z/、/i/、/t/、/d/、/p/、/ai/、/t/、/s/、/d/, 下阙/z/、/au/、/n/、/z/、/f/, 从发音位置上看, /s/、/z/、/t/、/d/、/p/基本都集中在舌尖、齿尖与双唇, 为齿间音和双唇音;从发音方式上看, 多为摩擦音和爆破音, 声气出来不自由, 不能纵情奔放, 造成一种艰涩凄楚的感觉, 很好地体现了原词的情感, 与原词对应;朱译多用头韵、中间韵和尾韵, 读起来也富有韵味;徐译上下阙押韵十分工整, 分别押aabbccddee韵, 尾音多为/k/、/d/、/m/、/n/等音, 也较好地体现了原词的韵味。

2.3 语言

首先, 词牌名的翻译相当重要。对大多数词作来说, 词牌名与内容关系并不大, 词牌名在一般意义上是表明作者是依照哪种曲谱进行填词, “慢”有篇幅较长、语言节奏舒缓、韵脚间隔较大等特点, 但“声声慢”确属例外, 篇幅不长, 浅吟低唱, 词人以这样的声调来诉说自己内心的惆怅, 这一词牌名不仅关系着词的节奏, 而且还关系着词的内容, 此处的“慢”不是指调的长短, 而是指节奏的快慢。林语堂先生采取意译法将之译为“Forlorn”, 准确地传达了词人孤独无助、凄凉的心境, 但是却遗失了“声声慢”所含有的音韵美和文化内涵。此外, 值得商榷的一点是, 诗歌中弥漫的是一种低沉的情绪, 但作者并未指明这种情绪是孤独、焦虑或者忧郁, 如果在翻译中直白地指出是孤独, 就把空灵的意境写实了;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Grief Beyond Belief Tune:Slow, Slow Song”, 与原词牌名相似, 且slow与“慢”直接对应, 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忧郁感伤的意境, 以押头韵的方式, 较好地传达了原词牌名的音韵和内涵;朱纯深先生则采用意译加音译, 译为“What a Day—To the tune of Shengshengman”, 较好地抓住了原词的基调, 传达了“声声慢”这一词牌名背后的文化内涵, 但将其概括为“What a day”似乎又少了一份神韵和美感;徐忠杰先生直接用音译的方式将其译为“Shengshengman”, 可能是觉得这个词牌名无法用英文很好地传达, 但是这样译入语读者也许就无从领会其中的内涵了。

《声声慢》一词开篇七对叠字“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音律考究, 字数整齐, 用法大胆新奇, 在意境上营造了一个清冷异常的凄楚气氛。林语堂先生用双声法以十四个音节对此进行意译: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So damp, so dank, /so dead!全部用单音节词, 押头韵, 意思上层层递进, 生动再现了黄昏细雨、孤苦无依的境况, dim和dark暗指天色已晚, dense和dull仿佛使读者看到词人寻觅不得, 空洞失落的眼神, damp和dank直抵内心深处, 而dead一词深刻体现了词人绝望无助, 抑郁于胸的哀怨, 情景交融, 初步译出了词人孤寂、凄凉与痛苦的心境;许渊冲先生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译文内容充实, 读起来极富英诗味道, 但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许渊冲先生增加了主语, 点明了词人所寻觅的是“what I miss”, 似乎少了几分原词空灵的意境, 而且节奏给人以轻快活泼之感, 与原作有异;朱纯深先生译文:Searching, seeking, endlessly./Alone, lonely, /Moody, gloomy, 用7个独立的单词将7对叠字所表达的复杂细腻的感情发展过程由表及里一层层深入, alone和lonely准确地体现了作者由外到内的凄凉愁绪, 极富艺术感染力;徐忠杰先生译文:I’ve a sense of something missing I must seek./Even about me looks dismal and bleak./Nothing that gives me pleasure, I can find.译文将词诗歌化, 反复用了/s/、/z/等音, 声气的阻塞对于原词那种艰涩苦楚的感觉有所体现, 但是句子偏长, 而且翻译得太实, 未能体现原词的意境, 有损诗味。其实, 已故的耶稣会唐石安神父 (Rev.John Turner, S.J.) 用双声叠韵法译出了神韵:I pine and peak/And questless seek/Groping and moping to linger and languish/Anon to wander and wonder, glare, stare and start/Flesh chilled/Ghost thrilled/With grim dart/And keen canker of rankling anguish首行用pine and peak, 使人联想到莎士比亚的peak and pine, 意思是日渐消瘦, 具有译入语应当具有的文学语言特色。

词中“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一句, 林语堂先生译文: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Keeps on droning:/Pit-a-pat, pit-a-pat!雨打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文化意象, 后文会进一步阐述。“点点滴滴”四个字, 描绘出秋雨的淅沥绵密, 林先生此句译文非常好, 用“droning”描绘秋雨的低沉单调, 而用拟声词“Pit-a-pat, pit-a-pat!”非常形象地描摹了雨打梧桐的声音, 堪称佳译;许渊冲先生译文:On parasol-trees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As twilight grizzles许译以“drizzle”和“grizzle”押韵来传递原文“点点滴滴”的音韵美。不过说到生动传神, 还是林先生的译文略胜一筹;朱纯深译文:Dripping dropping into the oncoming night, /In the garden wutong trees stand blurred.“dripping dropping”同样用拟声词反映了秋雨单调低沉的节奏, 而“into the oncoming night”, 雨一直滴到即将到来的夜晚, 以时空交错来交代时间推移。透过细雨, 梧桐树则显得模糊了。画面感比较强烈;徐忠杰先生译文:Against the tung and plane trees, the wind rises high–/The drizzle becomes trickles, as even draws nigh.徐译也通过押韵体现了原词的音韵美, 但不是特别出彩。

最后一句“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三字概括了上述各种情景, “怎一个愁字了得”体现了词人在国破家亡情形中是何等的孤寂与痛苦!林语堂先生译文:Is this the kind of mood and moment/To be expressed/By one word“sad”?用“the kind of mood and moment”来译“这次第”, 反映词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而且押头韵, 较好。但是用“sad”来译“愁”, 未能将其意味完全展现出来;许渊冲先生译文:Oh,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Beyond belief!对原文之意有一定转化, 用“a grief beyond belief”来体现作者深重的愁思较好;朱纯深先生译文:What a day, /How can you pack it away/In a single word/DISMAY?“What a day”与朱译文的标题相对应, 并且“DISMAY”用所有字母大写的方式对奠定全文基调的“愁”字加以突出。徐忠杰先生译文:How, in the word“Miserable”, Can onefind–/The total effects of all these on the mind!与林译相同, 徐译采取加引号的方式对“愁”字进行强调, 但是在选词 (miserable) 方面, 还是与原词存在一定差距。四种译文对于“愁”字的翻译各不相同, 这种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描绘的情感很难用一个英文单词准确描摹, 难以具有译入语文学语言特色, 采取模糊处理凸显其意境会稍好。

2.4 文化意象

《声声慢》一词中有些充满中国文化含义的意象, 例如“雁”、“黄花”、“梧桐”等等。在翻译时如何体现其文化特色, 且与整首词保持和谐一致也非常重要。

群雁或孤鸿自古就是表达离愁别绪等抽象情感的载体。《声声慢》中, “雁”一方面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另一方面暗含鸿雁。在李清照的另一首词《一剪梅》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夫妻通过大雁来传递相思之情, 而如今, 物是人非, 词人感慨万千。这在中国读者很容易理解, 但是英语文化中并无这一意象, 只是直译“雁”恐怕不能传达其文化内涵。无论是林语堂先生译的“geese”, 还是许渊冲先生以及徐忠杰先生译的“wild geese”都未能很好地传达这一充满文化含义的意象, 而且英文中的geese有“笨蛋、傻瓜”之意而“wild-goose chase”为“徒劳无功的搜寻”。相比之下, 朱纯深先生采用文内增译的方法较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其译文用“a heart-rending line”放在“wild geese”之前, 意在暗指书信或诗的一行, 再转为雁阵的“一”线, 暗指雁过人去不见音信的孤独伤悲。

黄花此处指菊花, 菊花是孤高脱俗的文化象征, 《声声慢》一词中, 满地黄花堆积, 孤苦零落。林语堂先生的“fallen flowers”比较宽泛, 未对这一意象进行阐释, 许渊冲先生直接译为“yellow flowers”, 然而据有关学者考察, 译入语读者在看到“yellow flowers”联想到的多是“daffodils”、“sunflowers”或“buttercups”, 因而此译文并非特别贴切。朱纯深先生和徐忠杰先生译的都是“chrysanthemums”, 该词来源于希腊语“khrusanthemon”, 其中的“khrusos”为“gold”, 而“anthemon”意为“flower”, 恰好与原文的“黄花”相对应, 比较合适。

2.5 风格

《声声慢》语言平实、凝练, 不事雕琢, 但却极富感染力。整体而言, 以上译文的风格与原词比较接近, 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 力图通过一些小词再现原作的意境。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 徐忠杰先生译文篇幅过长, 音节过多, 常采用解释用法将原词含义直白化, 与原词含蓄、简约的风格略有偏差。

3 结论

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本身就很难, 而要用合适的形式很好地传达原作的韵律、语言、文化意象和风格更是不易。以上四种译文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林语堂先生用韵自然, 不拘泥于原文, 时有精炼妙笔;许渊冲先生在形式、音韵以及语意表达方面煞费苦心, 值得称道;朱纯深先生在文化意象的传达方面可谓传神, 力图捕捉其言外之旨、韵外之致。徐忠杰先生译文较好地体现了原作的音韵。当然, 四种译文也都有其值得商榷之处。如何能在形式、韵律、语言、文化意象和风格方面再现原作的神韵, 并非一日之功, 值得我们长期分析探索。

摘要:《声声慢》为李清照晚年所作名篇之一, 通过对秋景的描绘, 抒发词人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 具有浓烈的时代色彩。全词一气贯注, 着意渲染愁情, 如泣如诉, 感人至深。本文选取四种有代表性的《声声慢》译文, 即林语堂、许渊冲、朱纯深、徐忠杰的译本, 从形式、韵律、语言、文化意象和风格五个方面进行对比赏析。

关键词:形式,韵律,语言,文化意象,风格,对比赏析

参考文献

[1]董晖.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文之比较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6) :20-22.

[2]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中的流动美[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

[3]林语堂.林语堂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4]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篇9:苏轼临江仙赏析译文

如君子相交淡如水般已经知心三年,欢乐自在,短短的几夜之间就像这急凑的琴声一般便要分离。明天天色微亮之际,霜打得红叶漫天飞舞之时,你们便要踏上归程。如此分别之情,古今同慨,千年叹颂;在这秋意微凉之际,我将日夜思念,时时梦见曾经分别时刻的场面。

端起面前清澈的水酒,默默的留下不舍的泪水,琴弦也凑热闹一般的奏起阳关三叠,仿佛一同相送友人。杜甫曾借诗词寄托思念的友人颇有才名,我亦愿仿效之。小云,小鸿,沈十二,廉叔,我们相约再次相见的地方,在烟雾缭绕的京城。

篇10:苏轼临江仙赏析译文

在羁役前,徐图昌为了抒发对心上人的眷恋和难消的离愁而在与恋人驿站饮别时写下了这首词。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作者介绍

徐昌图(约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厢区延寿人,一作莆阳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约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徐寅曾孙,与兄徐昌嗣并有才名。五代末以明经及第,初仕闽陈洪进(仙游人,时任清源军节度使)归宋,陈遣其奉《纳地表》入宋进贡。太祖留之汴京,命为国子博士,迁殿中丞。昌图好作词,风格隽美,为五代词坛有数名手,启北宋一代词风。今人选词和研究宋文学史的,一定要提到他的名字。遗词仅存三首,收入《全唐诗》卷898中,亦曾收入《尊前集》

篇11:苏轼临江仙赏析译文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代: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译文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睛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午桥:在洛阳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豪英:出色的人物。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

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疏影:稀疏的影子。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

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赏析二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上片忆旧。“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下片感怀。“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后,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这两旬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接着写道:“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旬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创作背景

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词人也因之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1136年(绍兴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但是当他作词以抒发此种悲慨之时,并不直抒胸臆,而且用委婉的笔调唱叹而出(这正是作词的要诀)。上片是追忆洛中旧游。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的确是造语“奇丽”(胡仔评语,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一种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宛然出现词人心目中。但是这并非当前实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再现而已。刘熙载说得好,“陈去非……《临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首’,府注‘一梦’,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艺概》卷四)下片起句“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凉。”一下子说到当前,两句中包含了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内容极充实,运笔也极空灵。“闲登小阁”三句,不再接上文之意进一步抒发悲叹,而是直接去写,作者想到国家的兴衰自己的流离失所,于是看新晴,听渔唱,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

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张炎称此词“真是自然而然”(《词源》卷下)。然“自然”并不等于粗露浅显,这就要求作者有更高的文学素养。彭孙遹说得好,“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者也”(《金粟词话》)。

陈与义词作虽少,但却受后世推重,而且认为其特点很像苏东坡。南宋黄升说,陈与义“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清陈廷焯也说,陈词如《临江仙》,“笔意超旷,逼近大苏。”(《白雨斋词话》卷一)陈与义填词时是否有意模仿苏东坡呢?从他的为人,诗作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有意模仿,而是感情的自然抒发。陈与义作诗,近法黄(庭坚)、陈(师道),远宗杜甫,不受苏诗影响。至于填词,乃是他晚岁退居时的遣兴之作,他以前既非专业作词,所以很不留心当时的词坛风气,可见并未受其影响。譬如,自从柳永、周邦彦以来,慢词盛行,而陈与义却未作过一首慢词;词至北宋末年,专门雕饰,有矫揉造作之感,周邦彦是以“富艳精工”见称,贺铸亦复如是,而陈与义的词独是疏快自然,不假雕饰;可见陈与义填词是独往独来,自行其是,自然也不会有意学苏(东坡)的。

不过,他既然擅长作诗,晚岁填词,运以诗法,自然也就会不谋而合,与苏相近了。以诗法入词,固然可以开拓内容,独创新意,但是仍必须保持词体本质之美,而不可以流露出直粗疏,失去词意。苏东坡是最先“以诗为词”的,但是苏词的佳作,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永遇乐》(明月如霜)、《洞仙歌》(冰肌玉骨)、《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虞美人》(乳燕飞华屋)诸作,都是“如春花散空,不著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夏敬观手批《东坡词》,转引自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评词者不可不知此意也。

陈与义

上一篇:勉励警醒自己的励志哲理格言下一篇:高柳教管办消防安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