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

2024-05-21

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精选10篇)

篇1: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

于鸡公嘴村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

南江县扶贫办:

按照市、县关于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要求,经召开会议宣传发动、逐户征求群众意见、村民代表充分讨论、政府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在鸡公嘴村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后:

一、基本情况

鸡公嘴村位于兴马乡东部海拔1000余米的高山区,距乡人民政府驻地5公里,村辖5个农业合作社,幅员面积7.2平方公里,有坡耕地面积810亩,现有农户164户583人,其中绝对贫困户45户,低收入贫困户56户,贫困人口461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79.1%,系全县1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之一。

二、条件和理由

1、已纳入重点村建设。按照市、县关于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要求,该村2007年已被列为扶贫重点村。

2、产业基础已基本形成。该村银花种植历史悠久,农民实践经验丰富,近年来,该村大胆创新,组建协会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以支部为保障、协会为桥梁,信合为动力的“支部+协会+信合”的南江金银花产业发展新路子,通过健全制度,模范运作,现有协会会员141户,规模发展金银花700余亩,年产银花达到2万kg,增育会员大户20户,夯实了该村群众的脱贫致富基础,银花收入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全村有黄羊养殖户15户,黄羊养殖量达500只,生猪饲养达到1500头,年出栏生猪1000头。

3、农民入股参会的积极性高涨。村风民俗淳朴,该村以社为单位召开了群众会,通过宣传发动,自愿参与农户达143户,占总农户的87.2%。预计可筹集股金14万元,争取扶贫配股资金15万元,并根据群众意愿确立了做大做强银花产业,带动黄羊生猪等相关产业发展,加速整村扶贫步伐,实现强村富民目标。目前,全村164户农户要求参与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开发和建设重点村的积极性高涨。

4、支部、村委班子团结。历年来多次被县乡党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能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该村已具备开展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能力。

5、基础条件已改善。去年以来,该村抓住村通工程项目实施的大好时机,规范整治村社道路6.5公里,紧紧抓住小微水建设的契机,已建成微水池25口,维修渠堰1300米,全村通电农户达100%,通闭路电视和电话,在近几年里,已实施“三通、三改、三建”农户83户,这些基础条件的大大改善,给村级互助试点和重点扶贫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组织领导

1、成立班子。为开展此项工作,乡成立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村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任组长,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2、组建协会。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成立骨干产业协会,负责产业和产品的生产、经营、销售,使项目效益更好。

3、健全制度。按照开展试点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组织领导、资金使用、技术服务、质量监督、检查验收等各项工作制度,并逗硬执行,确保试点工作有序进行并发挥最大效益。

特此报告

二00七年五月三日

送:县财政局

篇2: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

根据自治区扶贫办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开发区一站、五站、四站村实际情况,现对开发区一站、五站、四站村开展建立“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项目工作制定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站村:位于隆湖开发区一站,一站村所辖4个村民小组(场部组、渠北组、渠南组、西沙窝组),人口6786人,1673户,劳动力3992人,耕地3458亩。

五站村:位于隆湖开发区五站,五站村所辖3个村民小组(五站组、新东组、东北渠组),人口3967人,1089户,劳动力2330人,耕地3577亩。

四站村:位于隆湖开发区四站,四站村所辖5个村民小组(四站组、八分沟组、四东组、四西组、乌兰组),人口6080人,1530户,劳动力3571人,耕地5589亩。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总结经验、探索路子、培育典型、示范推广”的总体思路,积极稳妥地开展建立“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通过在贫困村

建立“互助资金”,努力解决贫困农户发展资金短缺矛盾,有效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积极支持贫困村和贫困农户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实现开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三、基本原则

根据建立“互助资金”的宗旨、目标和要求,要在建立和运作“互助资金”的工作中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围绕“一个目标”,即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本着“公开透明、民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原则,大力组织广大贫困农户积极加入“互助资金”,积极引导他们围绕不同产业发展,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快、效益好、能增收的产业与项目。按照“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的原则,通过借用“互助资金”自主发展生产,促进农户自主经营性增收和“互助资金”盈利财产性增收。

二是突出“两个紧扣”,即紧扣扶贫宗旨、紧扣互助互济。要保证大多数贫困农户都能加入和长期使用“互助资金”,并在建立和使用“互助资金”过程中大力彰显“互助互济”精神,努力营造农村和谐发展的氛围。要切实保证“互助资金”用于贫困农户发展生产,不得用于非生产经营活动。

三是做到“三个限制”,即参加“互助资金”限本村村民;赠股限于建档立卡在册的贫困户;借款限于已参加“互助资金”的本村民。要保证“互助资金”的建立和运作都能

在政策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本村范围吸纳股份和借用“互助资金”;不准少数人占有和高额度使用“互助资金”。

四是提供“四项服务”,即提供资金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法律服务。村级互助组织要在开发区管委会和农业办公室的指导下,“互助资金”的运作与本村产业发展紧密地衔接起来,既保证“互助资金”按照政策要求和操作规则运行,又要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积极热心地帮助贫困群众选好项目,用好资金,科学发展,增加收入。五是坚持“群众自愿”,即贫困农户入股自愿、退股自由。本“民有、民管、民用、民受益”的原则,村级互助组织在建立“互助资金”时,要充分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坚持民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不搞强迫命令,也不设置任何限制条件,力争使更多困农户加入“互助资金”并能受益;入股农户因特殊原因要求退出“互助资金”应按规定准予退出。

四、“互助资金”构成

一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包括市县区财政)补助每个试点贫困村一定数额资金,作为建立“互助资金”的配股基础资金。

二是鼓励贫困村村内农户以自有资金入股,补充扩大“互助资金”的规模。

三是可以接受社会各界,包括各级“对口帮扶”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帮扶、捐赠资金,与“互助资金”整合使用。

四是“互助资金”滚动发展中的部分盈利收入滚入本金,逐步加“互助资金”总量。

五是对于来自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开发区管委会在与相关部门协商同意后,也可以整合用于“互助资金”使其发挥“集合”效应。

六是积极争取国际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等以扶贫为宗旨,无附加条件的项目资金与“互助资金”整合使用。七是借助“互助资金”运行机制和信用平台,采取与商业银行协作、财政扶贫资金和其它资金贴息的办法获取贷款,逐步扩大“互助资金”规模和覆盖面。

五、“互助资金”规则

(一)农户加入和使用“互助资金”限于本村村民,实行农户自愿入股和政府配股、赠股的办法。入股者使用“互助资金”,不入股者不配股、不赠股、不使用互助资金。(二)每股股金1000元,每户最多可入3股。配股比例不得低于6:4,即政府每股配600元,农户每股入400元。一般贫困农户,政府配股600元,农户每股入400元;绝对贫困户,政府配股600元,赠股200元,农户每股入200元;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可以入股,但不配股。

(三)“互助资金”在运作中的盈利收益35%滚入本金,40%用于农户入股分红,25%提取公积金,主要用于村级互助组织管理费支出。

(四)农户借用“互助资金”的额度最多3000元,第一次借款期限最长一年,第二次借款时,视农户的信用度和项目情况可适当延长使用期,但须按规定由农户提出申请,经村级“互助资金”管理管委会批准后方可延期,延期时间不得超过2年。

(五)“互助资金”采取有偿使用的办法,农户借款须交纳一定占用费。占用费率由村级“互助资金”管委会根据群众意见确定,原则上不高于农村信用社同期贷款利率。

(六)参股农户根据自主发展项目的实际需求,可以短期借用“互助资金”,也可以开始少借,中途再借;也可以一次性还款,也可在规定期限内分期还款。

(七)农户使用“互助资金”须先提出书面申请,经村管委会审查并张榜公示。群众对借款额度、资金用途无异议后,借款农户与管委会签订《“互助资金”借款协议》;农村信用社凭《“互助资金”借款协议》将农户借款打入“一卡通”,农户可根据生产需要随时提取使用。

(八)“互助资金”实行农户责任担保制度,采取五户联保,或以4—6个农户为组担保,农户自由组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互监督,保证资金安全运行。

(九)“互助资金”的操作必须公开透明,农户入股、政

府赠股以及资金投放、回收、占用费分配等情况都要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和主管部门的监督。

(十)农户入股“互助资金”2年以后,确因特殊情况需收回入股资金,可与本村愿意扩大股权的农户协商,向村管委会提供达成的协议书(书面),由村管委会研究同意可股权转让;农户如自愿要求退股,经村管委会研究同意,只退个人入股资金和应得红利,政府配股、赠股部分用于扩展其他农户入股。

六、实施步骤

(一)组织培训阶段(4月15日—16日)。认真组织开发区相关参与人员和试点贫困村干部学习领会相关政策精神,准确掌握建立“互助资金”的目的、原则和要求,明确“互助资金”管理、使用的操作程序等,并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保证建立“互助资金”的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发动群众阶段(4月17日—19日)。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开展“互助资金”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互助资金”使用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入股村民的权利、义务。通过宣传发动,让广大群充分认识“互助资金”的便捷性特点和利民性、成长性优势,熟知“互助资金”使用管理原则,充分调动贫困农户参加“互助资金”的积极性。

(三)成立互助组织阶段(4月20日)。召开全体村民大

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由全体村民选举自己信得过、公道正派、有责任心、懂得经营的村民组成“互助资金”管委会。管委会一般由5人组成,任期2年,主要负责农户发展项目的审定、借款审批、资金投放和借款回收、盈利分配等事务;为使“互助资金”运作更好地衔接本村产业发展,管委会至少有1名村两委班子主要成员参加。根据群众意愿,也可成立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管委会对“互助资金”的运作合规得当,向全体村民负责。

(四)制定管理章程阶段(4月21日—23日)。“互助资金”管委会要按照“互助资金”工作原则,组织村民共同讨论制定村级互助组织章程和“互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自治区《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村实际进一步细化操作规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成为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保证本村“互助资金”合规运作,安全运行。(五)建立“互助资金”阶段(4月24日—5月15日)。国家和自治区安排用于建立“互助资金”的财政补贴资金要将存入在当地农村信用社,为试点村开设的“互助资金”专用账户。在开展宣传发动和组织试点村建立章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互助资金”的规定程序。积极引导贫困农户入股参加“互助资金”,并使农户入股资金存入村级“互助资金”专用账户个人名下。

(六)发放借款阶段(5月16日—6月初)。村级互助组

织在建立“互助资金”后,要积极引导群众选择适合自主发展的增收项目,受理农户借款申请;在15天内完成项目审定、借款审批和张榜公示,并与借款农户签订《“互助资金”借款协议》;20天内要使借款农户在农村信用社凭“一卡通”领到“互助资金”借款。不得拖延放款,影响生产。(七)按期回收借款。借款到期前两周内,互助组织要将《还款通知书》及时送达借款农户,农户据此到农村信用社还款,并凭信用社出具的还款凭证到村管委会核销借款,申请下一轮借款。信用社将农户还款存入“互助资金”专户。互助组织在10天内完成农户下一轮借款的项目审定、借款审批和张榜公示,并与借款农户签订《“互助资金”借款协议》;15天内要使借款农户在农村信用社凭“一卡通”领到新一轮借款。

七、“互助资金”退出原则和程序

一是“互助资金”发生损耗,由互助组织成员承担、分摊后,除运作成本,按入股比例退还村民缴纳的入股资金,剩余资金收回财政。

二是“互助资金”有盈余的,扣除运作成本,按入股比例退还村民缴纳的入股资金和“互助资金”收益后,剩余资金收回财政。

三是财政收回的“互助资金”继续用于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具体试点项目由县级扶贫、财政部门按照自治区扶

贫办《意见》要求另行安排,并及时上报自治区扶贫办、财政厅备案。

八、实现目标

(一)通过在贫困村建立“互助资金”,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对农户发展生产的直接投入,有效地缓解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和扶贫开发模式。

(二)积极探索“互助资金”与农村生产、技术、销售等环节有效结合,促进贫困村各种生产要素、社会要素的整合,提高扶贫群众生产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通过建立“互助资金”,提高贫困农户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能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四)“互助资金”的优势作用充分显现,贫困村多数群众从中受益,贫困农户借用“互助资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经济收入逐年增加。

(五)大多数贫困农户能够参加“互助资金”并得到借款;资金闲置率低,利用率达到90%以上;还款率100%,按期还款率达到90%以上;村级互助组织对“互助资金”的管理逐步规范。

(六)贫困群众自主发展经济的能动意识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发生改变;自我发展能力、民主管理能力、综合素质逐

步提高,信用意识明显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开展建立“互助资金”的工作政策性强、操作难度较大。开发区成立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

组 长:刘 虎 大武口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副组长:芦 君 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

成 员:邢东娟 大武口区纪委副书记、开发区纪工委书记 党军科 开发区农业办公室主任 罗喜君 开发区财政局局长 陶长鹏 隆湖信用社主任

做好试点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小组成员要明确责任,紧密配合,精心组织,不断地加强试点工作的指导。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作,积极为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提供良好的资金、信息、技术、法律服务,大力引导群众选好项目,自主发展生产,切实增加收入,确保“互助资金”试点成功。

(二)积极宣传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采取种形式,加大对“互助资金”的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互助资金”,不断提高入股参与率,确保“互助资金”在解决民生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在

高度集中农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三)建立健全“互助资金”管理各项制度。制定村级互助组织章程和“互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自治区《实施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村实际进一步细化操作规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成为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保证本村“互助资金”合规运作,安全运行。

(四)加强“互助资金”的管理。村级“互助资金”要按照就近便民的原则,在当地农信社开设账户,实行专户管理;村级“互助资金”管委会加强与农村信用社在业务上的联系与配合,尽力缩资金结算和农户借款周期;互助组织要根据农时和农民生产经营需要,及时召开农户借款审定会议,保证农户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借款,借款农户需要改变资金用途,或要求退出“互助资金”要及时开会议研究审批;对无故逾期不还款的,要参照农村信用社有关规,在规定占用费率的基础上加收占用费,并对应《经济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确保广大群众利益不受损失。

(五)强化监督检查。农业办公室、财政局、纪工委要加强对“互助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实行全程监测、监督,及时掌握资金运行情况,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对于不能正确和正常履行职的村级“互助资金”管委会及其成员,要及时进行调整。要建立和完善“互助资金”运行情况报表

篇3: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 把搞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 财政、扶贫等涉农部门及试点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 试点乡镇和试点村也分别成立“互助资金”管理小组, 形成了三级联动的整体效应。

二是准确定位。文山市结合市情, 把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定位为:以贫困村村民为服务对象, 以贫困农民为重点群体, 以扶持村民自我发展为主要方向, 办成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收益的平台。

三是科学选点。在选择试点村上, 坚持以文平线 (文山—平远街) 、文蒙线 (文山—蒙自) 、文河线 (文山—河口) 为重点, 确定了平坝、古木、东山、小街等11个乡镇的14个村作为试点, 重点发展中药材、冬早蔬菜、经济林果、烤烟、甘蔗、辣椒种植、生猪、肉牛养殖等产业。

二、采取措施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先后制定了文山市《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考核办法》, 试点村互助资金管理小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 以及互助资金投放与回收管理办法、资金发放程序、财务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 实行目标责任制和动态考核运行制, 按照量化考核标准, 对年终量化考核得分90分以下的村, 视为不合格试点村, 市政府撤回资金另选投向, 确保互助资金作用发挥的实效性。

二是强化监管。严格执行省州发展互助资金使用管理规定, 资金由市财政划拨到乡镇, 再由乡镇划拨到指定的农村信用社试点村账户, 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在办理借贷手续上, 借贷农户填写借款申请审批表, 由村管理小组审批, 乡镇分管领导及财政所审核把关, 信用社凭村管理小组的审批单将资金转入农户账户。按照规定, 农户借贷金额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贷款期限为半年或一年, 年利率5%, 期满如需再借, 必须先还款后再按程序申请。各乡镇财政所还建立借款《诚信卡》, 村民办理借款手续时, 在《诚信卡》上注明借款到期时间、本金、利息、借款次数等内容。市扶贫办、财政局则定期不定期到试点乡镇检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运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对互助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 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取得成效

2010年末, 文山市14个试点村共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90万元, 参加互助资金的农户1162户, 参互率达到86%, 吸收村民参加互助资金14.27万元, 利息收入的50%计7.82万元转入本金, 全市互助资金总量达到了212.09万元。

一是有效缓解了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自实施试点以来, 累计向1112户农户发放了贷款, 直接扶持及收益1332户5902人, 贷款累计发放399.75万元, 其中2010年向472户农户放贷、金额176.75万元, 还款率达100%。

二是促进了贫困农户增收。获得贷款的农户利用所贷资金发展烤烟种植745亩、蔬菜1269亩、甘蔗180亩、林果408亩, 养猪543头、养牛118头, 人均增收达1600元, 促进了一批贫困户脱贫。

三是激发了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在互助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 文山市始终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 借款农户决定资金的投向, 激发了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劳动致富的主动性, 增强了自我发展意识。

四是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互助资金试点工作, 其经营管理离不开基层组织, 从设立、投放到回收均需村组干部的积极参与, 增强了村干部参与的积极性, 基层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增强。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从文山市的试点情况来看, 互助资金的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解决的问题。一是政策的宣传还需加强。部分农户对互助资金的有关政策认识了解不够, 利用互助资金发展经济的信心不足, 有的农户把互助资金当作是扶贫资金。二是互助资金覆盖面小、资金规模小, 难以满足贫困农户脱贫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单户农户的贷款规模最高仅为5000元, 不能有效满足农户的需求。三是基层管理能力有待加强。由于互助资金试点工作业务性较强, 农户对市场风险的判断基于的是先验经验, 互助金管理人员如何识别和引导农户将资金投向合适的生产方向, 能力需要提高。

篇4: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

一、我县互助资金试点的准备情况及运行模式

为确保试点工作的成功,我县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审慎确定试点村,把民风好、村领导班子战斗力强、有支柱产业发展潜力的陈淋子镇孙滩村、赵岗乡石堰村、往流镇邓圩村等10个村确定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村。二是组织10个试点村的支部书记(村长)外出参观学习,现场观摩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操作流程,了解其财务管理办法,增强了做好试点工作的信心。三是各试点村通过宣传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动员村民加入互助资金组织。成立了互助资金管理委员会,为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四是各试点村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管理章程、操作规程、试点工作方案、财务管理办法等,为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五是鼓励村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入股、捐资,为试点工作提供了资金支持。

严管互助资金,严把投放关。资金来之不易,数量有限,管好用好十分关键。在互助资金的投放方面,要求各试点村必须严格按照“农户申请——管委会公告一股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一股民担保——扶贫财政部门备案”的程序核批资金。在资金回收方面,树立管理就是投入的观念,要求各试点村管委会人员要“耳勤、腿勤”,以确保资金及时回收。一个“农户入股——成立合作社一从合作社贷款——还款——再贷款——再还款”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就此产生,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崭新的、全方位的,是农村金融服务领域里的一场革命。

二、互助资金的运行效果

在互助资金的支持下,各试点村的支柱产业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孙滩村的矿笆编制业发展迅猛;石堰村、黄岗村成立了“固始鸡养殖合作社”;邓圩村畜禽养殖业规模扩大,试点的实行,使群众脱了贫致了富。目前,试点村群众贷款发展生产的热情很高,一个“农户贷款——发展种养加项目——成立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互助资金的支持下,逐步成长起来。这一模式突破了农村分散生产的局限,促使农业资源由分散走向集中,引领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

三、互助资金运行过程中的经验、问题与思考

通过近一年的运行,使我们认识到,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领导班子:要有一个新视野,互助资金要用于引导生产要素从分散走向集中的项目上,要鼓励支持创新生产模式、投资模式,要加强制度建设。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互助资金来源渠道窄,只有国家投资和村民入股两个途径;二是总量不足,加上村民八股才只有30万元;三是贷款额度小,单笔3000~5000元贷款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四是扶持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最好能延伸到种、养、加项目以外的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等领域。

篇5: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

关于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实施情况的汇报

县领导:

互助资金是指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缴纳互助金为依托,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在贫困村建立的民建、民管、民用,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互助资金转变了财政扶贫资金由过去的“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是农民自己的银行。我县互助协会运行5个月以来,为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在监测中发现一些问题,近期县扶贫办会同县财政局对东联、靖和等4个镇的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试点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将运行情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如下汇报:

一、我县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运行情况

根据川财农[2008]28号文件精神,我县采取竞争入围的方法,确定了东联镇佛尔岩村、靖和镇高坡村、新店镇凤翔村和连界镇国防村为我县2008年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试点村。通过广泛宣传、民主选举、建章立制、业务培训等阶段的工作,4个村组建互助小组 103个,加入互助协会农户 678户,占农户总数2388户的28.39%,占常年在家且有劳动力农户1310户的51.76%,其中:贫困户有212户,占贫困户总数278户的 76.26%。互助协会均在县民政局进行登记注册,完善了相关法律手续。协会于2008 年12月正式对会员开展了借款工作。截此4月底,四个村共有互助资金总额51.295万元, 其中财政资金36万元,(按项目管理要求首次拔付总额的60%),会员自愿交纳互助资金15.295万元。每村会员交纳的互助资金均在 3万元以上,按《四川省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操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借还款方式为整借零还;各互助协会年占用费率最高的是为8.4%,年占用费率最低的为7.8%。到目前为此累计发放借款111户32.58万元,占入社总户数679户的16%;回收借款5.27万元,收取占用费1813元,基本满足了会员生产急需。凤翔村6组刘光鑫年初借款3000元,购仔猪6只,三月后出售,每头猪纯收入110元,共增收660元;连界镇国防村1组梁德华,08年12月借款3000元,总投资6000元,养生猪15头,3月后出栏,共纯收入2000元;国防村15组刘来东,08年12月借款2000元,总投资5000元,种植蔬菜6亩,现已增收6000元。东联镇佛尔岩发放借款7.3万元,发展种藕10亩、养鱼40余亩、养能繁母猪9头、养泥鳅2亩等。

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虽然涉及项目的镇村都加强了此项工作的领导,总体上都能按省下发的项目《指南》和协会章程运作,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宣传发动不充分,认识不够。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是扶贫开发的一种创新机制,省上将其纳入近几年的工作重点,县财政、县扶贫办高度重视该项工作,举办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 助资金项目财务管理、会计核算、项目管理和监测知识培训班,并每月到村帮助指导项目运行。但镇、村没有充分认识到该资金的用途和目的,项目实施中各镇对项目村的帮助指导不够,村宣传动员不到位,农户对项目知晓度低,对项目理解不清楚,互助资金的管理方式、运作程序,有的村民甚至不知道互助资金试点,导致农户和贫困户的入社率偏低。在4个互助协会中,入社率最高的占全村农户数的31%,入社率最低的只占全村农户数的27%。都达不到项目农户入社率最低50%要求。借款率低,辐盖面低,尤其是贫困户借款难,借款仅3户,还款也难。互助资金发放借款111户只占入社总户数679户的16%。

2、对项目《指南》理解不够,违规操作。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要求强,其操作指南严格规定了协会的组建、运行和管理,是项目运行的纲领性文件,执行中必须严格遵守,但在我们日常监测和这次检查中发现各村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第一,发放借款额度超过规定额度。借款额度为村民缴纳互助金的10倍,第一次单笔借款的最高限额为3000元,比如新店镇凤翔村某村民缴纳互助金为200元,但第一次借款就达3000元,违反了指南要求。第二,互助联保小组组建不规范。按照社员自愿的原则,由5-7名成员组成一个负有连带责任的互助小组。但各村联保小组组建未按自愿原则组建,而是由互助社理事会或村两委指定,一旦出现还款困难,联保连带责任机制无法启动。有的联保小组户数达不到或超过5-7名成员的规定,有的联保小组成员外出打工,无法确保其余小组人员借款签字,从而使互助活动难以开展,意 见难以统一,联保流于形式。第三,借款审批不规范,理事会成员审批签字程序不全,有些借款联保小组成员签字不齐、不全。第四,项目以整借零还方式,借款会员逾期的较多,借款第三月后等额还款,未还款的为逾期,现已有逾期金额26910元,占借款总额的8.3%。

3、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不规范。由于村上会计和财务基础素质比较低,经过培训,在项目运行后,没有认真研读操作手册,对发生的经济业务没按规定处理。第一,会计科目运用不当,不能正确反映发生业务的全貌。第二,财务管理违规,库存现金超过500元规定标准。第三,档案管理欠规范,相关票据没有按要求规范整理和保管,诸如农户交纳的互助金记录,借款约据、申报表册等未按规定装订成册。

4、资料报送不及时、不准确。有的镇上报项目进度及借款质量表逻辑关系不清,对一些最基本的数据如“贫困户数”、“借款使用金额”、“贫困农户借款金额”等都没有填报;有时报表不及时、不全,导致我们不能及时掌握运行情况,给我县互助资金项目管理和汇总及时上报省、市带来困难。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2008 年我县4个村的互助资金项目总体进度较慢,这既有受地震灾害省、市影响和操作程序严格规范的限制等客观因素,也有各级管理部门自身的主观原因。

1、认识模糊。个别镇政府对互助资金项目宗旨、目标、意义认识不清,认为项目试点村财政投入是贫困村应该得到的扶持和 帮助,是各互助协会自己的事,因此工作协调不力,削弱指导、监督。

2、有畏难情绪。项目设计操作程序严格,但一些管理人员认为与农村信用社小额借款比较,互助资金借款存在程序复杂、环节多、工作细、要求高、难度大,难以达到项目的要求,因此,嫌麻烦,工作不积极主动,应付了事。

3、宣传发动不足。一些村只在部分村民或村民代表中进行宣传和发动,很多村民只是间接地了解或听说互助资金项目,对项目的内涵、实质、操作方式等了解不够,甚至完全不知。

4、监督不力。部分互助协会监督小组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形同虚设,理事长对互助社成员借款也缺乏进一步的调查了解,有的连借款户是否真正将借款用于申请的项目上都不清、不明。镇政府指导、监管力度不足。

四、下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县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项目试点工作,保证其健康、有序的运行,特提出以下建议和工作打算。

1、将互助资金试点纳入全县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对试点村的互助资金实行动态管理,效益为先,资金跟着项目走,效益跟着项目生,发现不按规范运作的,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暂停协会运行,确保互助资金安全有序运行。

2、进一步搞好宣传动员工作,将项目的有关规定的要求印成小册子,作到项目村农户人手一册,增强他们对该项目的认识,提高入会率。

3、再次对镇、村管理人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拟在6月,集中2-3天时间对项目镇村业务人员进行包括电脑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全县互助资金项目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各项目镇要确定一名懂财会、项目业务的同志,负责对互助协会的财务监管和各类资料的报送工作,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保证工作有序地开展。

4、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上成立互助资金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各镇的工作,由县财政、县扶贫办具体负责,纪委、监察协助监督。各项目镇要确定一名镇领导负责,确定一名懂财务会计、会计算机操作的人员具体负责互助协会工作,帮助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指导互助协会项目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与核算,并提供必要的服务,负责项目日常监测,定期向县财政、县扶贫部门提交项目进度和监测报告,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保证工作有序地开展。

5、探索试点互助资金运行管理。在今后互助资金项目运行中,探索协会联保小组成员外出打工后,其它小组成员无法签字借款问题;探索贫困户(指有一定劳动力的,还款上困难的)借款、用途、还款,由村社干部帮带、指导发展种植、养殖业,监督资金促其增收;探索借款额度在2000元以下的,借款时间在半年以内,可实行整借整还;借款额度在2000元以上可分两次还款。

6、项目风险防范。为保障村级互助资金的正常运行,按川财农关于《四川省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通知[2009]68号文件要求,设立村级互助资金借款风险财政补助金,以县为主,省、市补助,用于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防范互助资金借款补助风险。财政和扶贫部门根据上村级互助资金的实际借款风险、实际发生额及相应的标准,计算确定对互助协会的借款风险财政补助资金数额。

财政风险资金补助标准:

1、对借款时间在1个月以上---3个月(含3个月)的村级互助资金借款,按借款发生额的0.5%予以风险资金补助。

2、对借款时间在3个月以上---6个月(含6个月)的村级互助资金借款,按借款发生额的1%予以风险资金补助。

3、对借款时间在6个月以上--12个月(含12个月)的村级互助资金借款,按借款发生额的1.5%予以风险资金补助。

4、每个项目村的风险资金财政补助额最高不超过2万元。按照3:2:5的比例由省、市、县财政分级负担(扩权县,省、县按照5:5的比例负担)。

威远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日

篇6: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

为全面了解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研究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2009年5月,我们对郧县白浪镇杨沟村、郧西县香口乡孟川村、竹溪县城关镇郭家梁村和龙坝乡砖裕沟村等3县4个乡镇的4个扶贫互助合作社开展了调查。总体印象是:试点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群众踊跃参与、起步规范有序、运行平稳安全、互助合作社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4个扶贫互助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1、社员入社情况。4个村共有农户1328户,其中贫困农户359户。4个村根据全省贫困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要求,分别组建了扶贫互助合作社,共有518户参加了扶贫互助合作社,占农户总数的39%,其中贫困户入社189户,占贫困农户总数的52.65%。

2、资金构成情况。4个扶贫互助资金总额为63.19万元,其中社员认购基准互助资金3.19万元,占互助资金总额的5.1%。社员认购的基准互助资金额度不同,其中,杨沟村、郭家梁村和砖裕沟村每个社员认购基准互助资金100元,孟川村是每个社员认购50元。执行的月占用费率为4.5‰或5‰,年占用费率为5.4%或6%。

3、资金使用情况。三个村累计借款金额为32.1万元,占资金总额的50.8%;累计还款7.8万元,占累计借款总额的24.3%;收取占用费0.44万元。社员借款资金主要用于生产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具体项目主要集中在中药材种植、胡桑种植、蔬菜种植、养猪、养羊和养牛等方面。

二、3个试点县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3个县都成立了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基本上都是由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或常委副县长任组长,扶贫、财政、民政、农业、科技以及项目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组成,充分显示出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试点乡镇和试点村也相应地成立了领导小组,各级分别选定精干、实干、责任心强、有经济管理实践经验的党员、干部,组成了工作专班。各县扶贫办牵头,制订了操作性强的《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的措施、互助资金构成及使用原则、互助资金监管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领导小组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给各成员单位及相关负责人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和具体的任务。

(二)广泛宣传。一是深入学习试点精神。3个县都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试点村的党组织、村委会负责人,集中学习了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2008年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通知》(国开发办„2008‟37号)、《湖北省贫困村互助资金扩大试点工作指导意见》(鄂政扶发„2008‟50号)和省扶贫办、财政厅《关于在贫困地区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宗旨、意义和总体要求。二是积极开展培训活动。3县都印发了培训资料,对试点村的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三是广泛宣传试点政策。各试点村先后都召开了村组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采取入户宣传、送发宣传资料、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政策、社员的权利与义务、资金的运行管理与风险防范等知识,消除了村民的疑虑,扩大了农户对互助资金政策的知晓面,提高了农户的参与率。

(三)规范运行。一是建章立制。各试点村都起草、讨论和表决通过了本村的《互助合作社章程》、《互助资金财务管理办法》、《互助资金民主监督管理办法》、《理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和《担保管理办法》等系列工作制度,并且印刷张贴,让村民了解互助资金政策、办事程序、借款对象、扶持项目、借款条件和使用要求等,用制度规范扶贫互助合作社的运行。二是防范风险。扶贫办、财政局和试点乡镇签订了《互助资金拨款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职责和义务;试点村开设了专门帐户,确定专人负责管理;借款农户需要其他社员提供担保,并实行了最高额借款限制,每户借款不得超过3000元或4000元,对互助资金的风险采取了多层次的防范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资金使用中的风险;三是驻村指导。3县扶贫办都派出了强有力的工作专班,到试点村驻村开展业务;县扶贫办统一印制了文件、工作文本和社员证,亲临试点村农户开展各项工作,解决实际困难,指导扶贫互助合作社的组建、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指导借款业务和确定产业项目,实地掌握了扶贫互助合作社的工作流程和取得的成效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等问题,为深化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四)对象严格。在组织农户入社的环节上,突出了贫困户优先的原则,各试点村都非常重视贫困农户的参与面。所调查的村,对绝对贫困户都采取了优惠政策,让他们直接取得了社员资格,享受到互助资金的扶持政策。3个村共有52户免交了基准互助资金。因此,贫困农户入社的比例较高,超过了50%,而其他农户的入社比例不足30%。

(五)效果明显。因互助资金划拨因素,借款发放工作刚起步,4个村共有83个农户借款。从借款农户的增收数据来看,互助资金的使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郧县白浪镇杨沟村三组唐功秀借款3500元,种植了2700株木瓜、1200株山葡萄,买了5只羊和5头牛,预计年增收8000元。杨沟村一组李金贵,家有6人,借款1500元,发展袋料香菇8000多袋,正常年份可收入8万元,今年自己说已经赚得纯利润3500元,人平净增加600元。竹溪县城关镇郭家梁村六组郭国辉,年龄近60岁患食道癌,一子刚满20岁,尚未成家,是一个因病返贫的家庭,今年借了2000元,种植了2.5亩大棚蔬菜,增加纯收入7500元,有效地减缓了贫困进程。郧西县香口乡孟川村下半年为28户社员借款8.4万元,重点扶持了山羊养殖项目,社员购买能繁母羊400多头,预计能够增加纯收入15万多元;仅此一项,户平增加纯收入5000多元。

三、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3个县4个村的调查中,普遍反映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存在着四大难点:

一是合作社注册登记难。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扶贫办的文件要求,扶贫互助合作社在民政局注册登记。除了郧县杨沟村完成注册登记外,其他村都未能注册登记。郧西县民政局在向省民政厅和民政部咨询时,得到的答复是扶贫互助合作社不属于社团登记和民办非企业登记范畴。因不能注册,扶贫互助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就不能定位,直接影响到《章程》内容、印章启用、银行开户、财务管理方式及程序等系列工作,进而影响到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能否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二是规模产业发展难。首先,互助资金注入额度和农户入社的基准互助金总额各村都不超过20万元,不能支持规模产业的发展;其次,借款周期最长不超过1年,许多高效益的种植项目收获周期至少要2-3年时间,社员会因项目风险和还款压力而减少借款需求;三是2-3名社员的担保方式限制了借款面,也影响到产业发展的规模。

三是贫困农户借款难。虽然4个村的贫困户取得了社员资格,但在已借款的农户中,贫困户有借款的很少,主要因素是一般农户不愿给他们提供担保,他们找不到担保人,不能提供完整的借款申请;同时管理层考虑到他们自身的项目建设能力较差,担心项目失败,不能按时还款,审核时也不敢批准他们借款。

四是互助组织自我管理难。扶贫互助合作社本质上是农村的一个准金融组织,按照“民用、民管、民借、民还、循环发展”的原则,服务全体社员、谋求共同发展;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社员互助、有借有还、循环使用、滚动发展”;业务管理上涉及到相关金融政策、财务政策、产业政策等多个层面,由社员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都是农民身份,缺少相应的知识准备,因此要实现“自主经营”和“民主管理”的目标还需要一段时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培训,要去指导,要去示范。

四、几点建议

一是妥善解决好扶贫互助合作社的注册问题。建议省扶贫办、财政厅、省银监会和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单位进行协商,妥善解决好扶贫互助合作社的注册问题,并联合发文到试点县。

二是实行竞争奖励政策。建议对经营管理有序、互助资金使用有效果、产业发展有规模、贫困农户增收幅度大的扶贫互助合作社,可增加互助资金的扶持额度,也可安排部分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贴息资金对社员的借款占用费进行贴息扶持。

三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建议加强对各扶贫互助合作社理事主任、监事主任及财务管理的业务培训工作,同时建议与金融监管部门协商,共同以信息披露和风险指引的方式加强金融业务指导,提高管理层的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组织能力。

篇7: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

培训班上的讲话提纲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培训班,非常荣幸市扶贫办张主任亲临我镇并将亲自为大家讲课。首先,让我们对张主任等市县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镇作为第三期省级重点扶持乡镇,并被确定为国家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乡镇,在我镇西界牌、四泉庄、莫峪子、郑旺庄、丁旺庄等5个行政村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这不仅是对我们界牌工作的信任,也是我们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

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开展,将帮助我们的贫困村建立“互助资金”,是财政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新模式,将进一步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在努力缓解贫困村农户发展资金短缺的同时,促进贫困村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提高贫困村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通过建立和有偿使用“互助资金”,将极大的培养农民的信用意识和互助意识,进一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有效的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精神,提高贫困村村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于丰富全镇新农村建设内容,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自从被确定为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乡镇以来,1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促进规范管理、安全运行、发挥效益,镇上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副组长,项目办、财政、经管、农林水、土地乡建、工商、金融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和工作小组。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县扶贫办、财政局指导下,抽调人员组成了几个调查小组,对提报的“互助资金”试点初选村逐一进行深入调查摸底,通过认真分析、严格筛选,优中选优,确定了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村民发展愿望强烈、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西界牌、四泉庄、莫峪子、郑旺庄、丁旺庄等5个试点村。试点村确定以来,各村都积极主动,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广泛宣传发动,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离真正的吃透精神、明确政策界限、把握组织程序还相差很远,今天市县到我镇全面系统地培训,是我们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的保证,希望每位到会的同志珍惜这次培训机会,真正领会试点工作的精神实质,以便把培训和掌握的内容融入到下一步工作中。

今天,镇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同志都来参加了培训,希望你们真正负起责任,自己先吃透精神,指导把握好全镇的试点工作。要在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深刻领会市县领导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镇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凡是有利于贫困村发展经济、有利于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的,就要大胆地探索。要充分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只有我们所有的群众都认识了,都参与进来了,才说明我们的试点工作成功了。5个村的情况各有不同,要根据村情

分类指导,对于不明白的、拿不准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确保我镇的试点工作与上级政策不出现偏差。各村是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更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弄明白,首先我们要做明白人,自己不明白,就不可能组织和把握好,村里的工作就会走弯路,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前期,我们这五个村认识很到位,积极性很高,但光有热情还不够,在工作中我们可能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希望大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只要大家今天把市县领导讲的内容听明白了,领会好了,回去后扎实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试点工作就一定能成功。

今天这次培训,对于我们界牌镇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成功开展非常关键,张主任既是领导同时也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们大家要认真领会落实好张主任的讲话精神,切实把握好国家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方面的政策,抓紧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互助资金的作用,为第三期省级扶持乡镇带个好头,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和信任。

谢谢大家!

篇8: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

1 开展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试点工作的必要性

当前农村在子女教育医疗、人情往来、赡养老人、农资购买等方面开支都非常大, 一半以上农户虽有心干事创业但却无钱落实行动。一方面, 小有积蓄的农户大都选择定期存款这一单一理财方式, 资金使用不灵活、不便利, 有限的资金难以及时投入生产;另一方面农民贷款难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障碍。

2 开展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试点工作的具体措施

2.1 领导重视、制定措施, 保证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规范运行。

建立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是一项创新的事业, 对于临沭县的干部群众来说, 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为做好这项事关农民群众发展大计的工作, 该县专门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县扶贫办会同财政局及各乡镇党委、政府, 集思广议, 精心操作。他们根据上级文件精神, 结合外地先进经验, 充分听取试点村及社会各界的意见, 制定了《临沭县2007年贫困村村民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上报批准, 初步制定了《村民发展助资金合作社章程》、《村民发展互助资金操作规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努力做到试点工作有章可依, 规范运作。被上级列入合作社试点县后, 临沭县决心把试点工作作为创新扶贫机制的有益尝试、解决低收入农户“贷款难”问题的重大举措和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 精心作好这篇文章。然后, 县政府很快成立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由县长任组长, 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 县扶贫办、财政局、审计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实行责任包干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将试点工作列入县目标综合考评内容之一。

2.3 广泛宣传发展互助资金的政策和意义。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 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各乡镇的广大机关干部表现出了高度的工作热情和政治觉悟, 通过召开召开村组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 广泛宣传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的政策和意义, 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合作社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

2.4 政府确定享受增股和配股的农户。

确定哪些贫困户享受政府的赠股和配股, 是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人员认真调查、核算, 切实将入社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搞清楚, 把贫困户区分为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贫困户, 并建档立卡, 做到区别对待, 有的放矢。对建档立卡的绝对贫困户给予赠股, 限增一股;对低收入贫困户给予配股, 限配1股。上级补助的财政扶贫资金全部用于贫困农户的赠股或配股, 股金确定1000元为一股。其他农户自愿入股, 每户最多可入2股。赠、配股的贫困户严格按民主程序, 公告公示无异议后确定。

2.5 村民自发组织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

为壮大资金规模, 降低运作成本, 便于监督指导, 加入互助资金合作社的村联合成立一个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 由本社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合作社理事会和监事会, 负责借款的审批、发放、回收等具体事务, 并积极向社员提供信息、技术、营销等服务。

2.6 政府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对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的支持。

村民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成立后, 县镇农业、畜牧、科技、信贷等部门积极为试点村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对试点村发展产业的资金、技术、信息、法律等需求提供帮助、指导, 组织试点村农民参加信贷、科技、法律知识培训和农民互访等农业生产经营学习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开展跟踪服务, 了解合作社运作情况, 指导合作社立足当地实际, 扶持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并监督合作社互助资金的安排和规范动作。

3 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的意义及试点工作经验总结

3.1 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试点工作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建立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 增加农民收入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意。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在组织新合作社试点的同时, 也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

3.2 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 落实了农民致富的资金问题, 改变了当前农户想富不能富, 致富无门路, 无资金的现状。

篇9: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

平顶山市扶贫办副主任周卫东、叶县扶贫办主任潘德明等领导陪同参观了叶县西刘庄村资金互助社。潘主任详细介绍了全县互助资金项目管理运行情况,从选村、宣传动员、建立理事会、建立制度、严格借还款手续、公告公示以及加强监管等方面讲解了开展互助资金项目操作过程。西刘庄村刘支书将多年开展互助资金项目的实践经验和做法做了介绍。座谈会后,观摩人员仔细查看了西刘庄村互助资金项目操作版面和文件材料,对相关疑难问题边咨询边记录,会场内热闹非凡,直到大家没有问题座谈会才结束,所有人员满意而归。

通过学习,我们学到了选材要“准”、执行各项制度要“严”、日常管理要“细”、 百姓了解政策要“透”等经验,掌握了项目操作流程,为全面开展互助资金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叶县经验,把开封市互助资金项目做好、做强,不断促进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尽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为开封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篇10: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报告

通 知

苏 农 经„2011‟10号 苏农改办„2011‟24号

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宿迁市及相关县(市、区)农办、财政局、综改办: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苏办发„2010‟6号)和《关于在全省实施“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的意见》(苏办发„2011‟15号)精神,扶持经济薄弱村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经省政府同意,决定从今年起在苏北、苏中地区16个县(市、区)开展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按照全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行动计划总体要求,重点对经济薄弱村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格局和长效发展机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加快富民强村步伐。通过试点推动各地健全发展机制,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一批发展项目,切实增强经济薄弱村发展实力。试点工作坚持资金整合原则,通过财政奖补,结合扶贫、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专业合作社等项目资金投入,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共同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成后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确保按期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增收目标。

二、扶持范围、对象、方式及内容

(一)扶持范围和对象。重点扶持苏北、苏中地区具有一定发展基础、未达省定目标但经扶持有能力按期达标的经济薄弱村。2011年,选择在丰县、睢宁县、沛县、灌南县、东海县、淮阴区、涟水县、金湖县、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泗阳县、泗洪县、宝应市、高邮市、兴化市16个县(市、区)先行试点。苏北地区试点县扶持的村每县不超过11个,苏中地区每县不超过8个,每村扶持1个发展项目,省级财政按村均30万元予以奖补。

(二)扶持方式和内容。对被扶持村当年新建或在建的发展项目实行以奖代补。重点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发展五种类型集体经济,优先扶持物业项目。支持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鼓励村级组织利用“四荒”、水面、经济林木等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特色产业;支持资产运营型集体经济,鼓励村级组织按照规划要求,开展村庄整治、中心村建设、宅基地整理,盘活村级集体建设用地和资产,提高土地等资产利用率;支持为农服务型集体经济,鼓励村级组织牵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开展合作生产和联合经营,为农户提供产品营销、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咨询等服务;支持异地发展型集体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村通过置换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标准厂房、商业用房等物业项目;支持休闲观光型集体经济,鼓励自然资源丰富、富有文化底蕴的特色村,积极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等观光农业。

三、项目申报条件

申报项目的村级集体组织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2010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苏北地区未达10万元、苏中地区未达20万元,已经制订明确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并落实具体建设项目。

(二)实施扶持项目的村,应具备进一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本条件,对集体资源、资产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具备项目实施基础设施。

(三)县(市、区)同意按照不低于省级引导资金对省立项扶持的项目实行资金配套。配套资金不落实的不予扶持。

符合以下条件的给予优先扶持:

(一)配套措施落实的项目优先。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重视程度高,规划科学,政策措施扎实,县级配套资金落实的项目优先立项。

(二)农民参与广泛的项目优先。对带动农户范围广、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明显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优先立项,鼓励发展由村集体牵头、农户入股的经营项目。

(三)有发展基础的项目优先。有一定数量固定资产、有可开发资源或有符合规划要求可利用的建设用地等的村项目优先立项。

四、项目管理程序

(一)项目申报。省财政引导资金项目建设主体为所扶持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各县(市、区)农经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省控数量联合行文向所在省辖市申报。相关省辖市农经、财政部门汇总审核后,择优按省确定的项目控制数,于2011年11月30日前联合行文向省农委、省财政厅、省综改办申报。省农委、省财政厅、省综改办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各地上报的项目审核后,确定扶持项目并下达扶持资金。项目申报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农经部门、财政部门联合申报文件,文件要明确县(市、区)审定的项目和县级统筹安排的配套资金情况;

2、项目具体实施方案;

3、填报“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项目申报汇总表”和“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项目申报表”。

(二)项目实施。省审定的项目要在县级农经、财政等部门指导、乡镇监管下由村负责实施。项目实施要实行公开招投标、民主协商等制度,明确经营管理责任和经营目标,并按工程进度定期向全体村民公开。项目必须于2012年4月底前完工,5月上中旬,省、市农经和财政部门将组织检查验收。

(三)经营模式。创新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方式,改变过去集体资金、资源集体直接经营的模式,扶持的项目原则上采取股份制经营、租赁经营、承包经营方式,以获取好的经济效益。

(四)监督管理。省级财政扶持资金和市、县统筹配套资金形成的资产所有权、股权等属于村集体,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处置,所有权如需变动须经所在县(市、区)农经部门批准。县(市、区)农经部门负责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发展机制和帮扶机制,形成经济薄弱村名录、发展规划和项目库。县(市、区)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和监管,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监督,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挪用、挤占或套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上述现象一经查实,依法依纪从严处理。

(五)检查考核。各级农经和财政部门要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评估。考评结果作为安排下年度项目和资金的重要依据并实施奖惩。对检查验收合格的项目,由省农委、省财政厅、省综改办共同授予统一标识牌。

联系人:省农委蒋建兴、朱旭东,电话:025—86263728、86263705;省综改办刘洪,电话:025—83633167。

附表:1.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项目申报汇总表

上一篇:发改委(局)工作总结下一篇:就这样慢慢长大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