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4-05-23

我国股票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精选6篇)

篇1:我国股票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股票定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商学院 金融一班 王雨晨 学号:20113130127

伴随着中国经济渐进式的改革和发展,中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定价机制也经历了由固定价格公开发售方式向询价方式逐步演进的历程。2005年1月1日我国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制度,即我国现行的IPO定价制度,该制度主要内容如下: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的公司,及其保荐人应通过向询价对象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发行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发行人应公告招股意向书,开始进行推介和询价。询价分为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两个阶段。发行人及其保荐人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一、我国现行IPO定价制度简介

1.初步询价

询价对象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与初步询价,询价对象申请参与初步询价的,主承销商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未参与初步询价或者参与初步询价但未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得参与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下配售。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中止发行后重新启动发行工作的,应当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2.累计投标询价

发行价格区间确定后,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应在发行价格区间内向询价对象进行累计投标询价,并应根据累计投标询价结果确定发行价格。所有询价对象均可参与累计投标询价。所谓累计投标询价,是指在发行中,根据不同价格下投资者认购意愿确定发行价格的一种方法。发行价格区间、发行价格及相应的发行市盈率确定后,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应将其分别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并公告;发行价格确定依据应同时备案及公告。

3.配售股票

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向参与网下配售的询价对象配售股票。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少于4亿股的,配售数量不超过本次发行总量的20%;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配售数量不超过向战略投资者配售后剩余发行数量的50%。询价对象应当承诺获得本次网下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3个月,持有期自本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计算。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的,当发行价格以上的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下配售数量时,应当对发行价格以上的全部有效申购进行同比例配售。

二、我国新股询价制度存在的弊端

新股询价发行制度的实施是国内发行市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市场定价机制的初步建立,意义重大。询价制有利于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培育机构投资者;完善了我国目前的股票发售机制,提高了定价的透明度;重构了国内证券市场博弈的格局,向市场化方向进一步迈进;有助于提高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的效率。但是,从我国股票发行询价 制的运行情况来看,尚存在许多问题:

1.机构投资者询价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失衡,存在操纵股票发行定价的可能性。从理论上讲,在询价制下,是将股票发行定价信息公开化,从而尽可能地使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在一个平台上获得 有效信息。同时,向机构投资者配售的比例越大,意味着询价的面越广,覆盖发行量的价格区间越合 理,最终实现市场化定价。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运作情况看,机构询价伴随着机构的融资,形成利益 一体化的机制。从我国的询价制来看,拥有询价和配售资格的 少数机构决定发行价格,其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其只是发行价格的决定者,不是维护者。

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实行了询价制度,但由于 询价过程中并不存在权利和义务的制衡关系,使得 新股上市首日涨幅打造了这一长长的发行利益链条,在整个利益链条之上,实际上是从发行者、上市公 司到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 机构,再到众多的投资机构、个人新股申

购者,利 益被各个环节主体层层分割。它与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首日以开盘价收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询价制中价格发现功能大打折扣。询价制 的目的是要通过参加询价主体的多次博弈,实现 市场化定价。通过发行人、保荐人、询价 对象和二级市场投资者之间的反复博弈,挖掘出企业的真正价值,确定合理的发行价格.实现这一目标的约束条件是:保荐机构和询价 参与机构拥有良好的道德操守;询价参与机构要权利 义务对等;投资银行既要承销也要投资;机构投资 者拥有良好的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及市场经验。在如上几方面,我们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我国保荐机构和询价参与机构在参与询价和定价过程中,在利益和道德操守发生矛盾时,其倾向是利益;二是如前所述,询价参与机构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参与询价机构在初步询价时不需要任何付 出如交纳保证金或缴款等,保荐机构的权利义务的 关系的不对等;三是我国投资银行只承不投,与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又承又投所形成的对等关系形成了巨大反差;四是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的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相 差较大,缺乏市场定价的经验,新股不败的思维仍 贯穿始终,在参加网下累计投标询价时,惟恐低报 价失去配售,争相提高报价,从而影响了询价估值的效率。

3.现行询价制的机构配售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矛盾重重。新股申购存在不公,未从根本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国现行的询价制对机构配售作了明确的规定。虽然机构配售是国际上比较通行和成功的发行方式,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中小投资者占 的比例很高。在定价由机构投资者决定、中小投资 者无话语权、而机构投资者定价又问题重重的情况 下,使得机构配售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矛盾很尖锐。

4.IPO询价制度并未实现新股定价的完全市场化;新股发行价格过高,上市首日上涨幅度过大。

三、我国IPO定价制度弊端出现的原因分析

首先询价制实行网下配售,网上发行以资金为主,新股申购明显向机构投资者倾斜。机构投资者既可参与网下配售,又可进行网上申购,而中小投资者不能参加股票发行的询价和配售,而只能参与网上申购,而且一般网下配售的中签率高于网上申购的中签率,低中签率使得中小投资者只能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这样新股价格容易被人为操纵,且高价格最终转给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

其次我国的询价制度虽然向市场化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并未实现完全市场化。按照规定,我国新股的承销价格区间是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的初步询价结果来确定的,但初步询价的对象主要由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选择,很可能出现保荐机构圈定自己认可的、有一定关系的机构询价,尽可能使发行价格的决定权为自己所控制。对于无需参与网下申购的初步询价商,其报价没有很强的约束和管制,发行商和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拉拢初步询价机构,人为地提高新股的报价,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比如,参与初步询价的机构不参与正式的累计投标询价,或者是询价对象对询价回复认可之后不去认购。而对于有意向申购该股的机构投资者,则会联合起来,尽量压低初步询价。然后在网下申购过程中以询价区间的最大值报价,以实现新股低风险的较高收益。部分询价机构或高或低地有目的报价,而不是完全注重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使得我国新股的询价制度流于形式,造成新股定价不合理。

再次由于询价制度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再加上我国投资者“打新”神话,造成新股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中签率很低,供不应求。加上上市公司圈钱和发行商赚取高费用的目的,造成新股的发行价格过高。2010年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平均高达70倍左右,远高于这一时期的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

最后由于中签比例高的机构投资者的人为炒作,给新股爆炒提供了可能。而我国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过宽,新股发行首日多数涨幅都在1倍左右,有的甚至出现3倍以上的涨幅。但是首日出现爆炒的股票以后往往走势低迷,这反映出首日的上涨是投机的结果,不是市场理性均衡的价格。根据询价制的规定,询价对象如果未参与初步询价或者参与初步询价但未提交有效报价,将不得参与网下累计投标询价和网下配售,从而参与询价的机构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做出不真实的报价。此外,对询价对象条件的严格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询价结果的有效性。

四、完善我国IPO询价制度的建议与对策

新股发行的定价方式市场化改革确实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也是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但是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定价方式和定价制度本身的市场化,在进行完全市场化之前,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为市场化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使市场化改革取得一个更好的实施结果。

1.加强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监管环境,完善法律法规

为了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首先必须先从制度上和监管环境方面进行规范。其次,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法律法规,有效的法律法规能约束上市公司、承销商和投资者的行为,从而可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2.加强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在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政府监管部门需要对证券市场制度安排的整体框架和发展前景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全面的把握。在这种对发展前景充分把握的前提下,充分行使政策监管职能,依照现有的市场制度和即将进行的制度安排,注重保持监管的规范化和连续性。针对违反制度安排的行为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从而在市场中逐步培育出遵守市场制度包括法律法规等各项规则的市场参与主体。

3.进一步完善累计投标询价机制

一方面,在询价对象方面,要提高机构投资者的素质,改变询价过程中累计投标时的报价缺乏诚信等情况,提高询价的效率。另一方面,在询价过程中,建立信息激励和甄别机制,保证发行人和承销商从机构投资者身上获取到的信息的数量和真实性。最后,在市场日益成熟、券商实力不断壮大之时,逐步放开股票的分配权,给予券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也使他们承担稳定股价等更多的义务,这有助于IPO发行效率的提高。

4.对询价对象可以建立机构投资者评价体系

初次询价对象的选择标准,首先,应当以询价对象的专业能力作为考虑因素,其次,再考虑其资金实力、诚信水准和规范运作等因素。若初次询价对象专业水准不够,其资金实力再强、诚信水准再高、公司运作再规范也可能把市场引入歧途。建立投资者评价体系,并利用媒体定期公布评价结果,对那些专业能力强的机构投资者在进行投标询价时应给予一些鼓励政策,而对一些专业水准比较差的机构投资者给予一些限制性政策,甚至将其剔除出询价队伍。只有通过建立市场自我约束的机制,才能引导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和规范。

5.适当参考中小投资者的询价意见,引入“回拨机制”

发行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依赖机构投资者的询价结果,因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比重仍然占主导地位,在机构投资者极有可能存在过度投机行为的情况下,发行价格的确定也需要中小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同时放开发行价格申购区间。6.股票发行定价方式应多样化,平衡询价制的机构配售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矛盾从各国的具体实践来看,其惯例是允许承销商与上市公司对新股的发售机制进行自由选择。一般而言,累积询价方式通常被用来发售融资规模较大的上市项目,对于小规模融资项目,没有必要进行询价这一过程,就我国实际情况看,中小投资者比重仍然较高,在机构投资者极有可能存在过度投机行为的情况下,发行价格的确定也需要中小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发行价格的确定不能完全依赖机构投资者的询价结果。我国拥有先进的股票市场基础设施,完全有条件通过网上网下同时询价的方法,抑制机构投资者的过度投机行为,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另外,可以考虑引进香港IPO定价方式。香港 市场一般使用的是混合招股发行定价,发行中引入公开认购比例部分最低规定,回拨机制及公开认购 中A、B组的划分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小投资者利益,也达到了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对发行定价的主导作用。

篇2:我国股票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商学院09级金融一班 苗新雨 200903401

3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发行价格不再进行窗口指导,完全交给市场去定价,但是发行定价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发行“三高”,即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资。当前,上市公司“三高”现象以及机构在询价中“抢筹码抬高价”的现象引起市场较多关注。而机构询价在发行价格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新股发行价格之所以越发越高,发行市盈率甚至上百倍,询价机构的非理性报价无疑是重要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认为,虽然管理层曾对网下询价程序进行了适当调整,其思路是加大中签的机构投资者的配售数量,以期它们在询价过程中真正负起责任,但种种数据表明,这种询价方法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定价偏高的倾向。根据资料,我们可以得出股票发行“三高”的几个主要原因:

一、券商垄断了发行定价权,询价制度变成走过场。一位上海本地券商资产管理部人士李先生这样说:目前的新股发行询价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制度性的盲区。虽然主承销商先让询价机构报价,但是询价区间是最终“根据询价对象和配售对象的报价情况综合判断”进行制定,但这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具体怎么定出来的没有明确的信息披露。而网下的机构申购数量有限,一般按照最高的申购价格进行申购,这就无形中抬高发行价,一些有直投利益的承销商更愿意拉高发行价。

二、询价对象评估机制缺乏。由于我国缺乏对询价对象信用状况的评估机制,难以约束对询价对象信用,一些询价机构即使非理性报价和漫天喊价,管理部门也似乎无可奈何。尹中立认为,虽然管理层曾对网下询价程序进行了适当调整,其思路是加大中签的机构投资者的配售数量,以期它们在询价过程中真正负起责任。但种种数据表明,这种询价方法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定价偏高的倾向。

三、怀疑一级市场存在操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透露:“过去,投资者都希望市场定价,反对政府对发行价的干预;如今,市场化定价,政府不管了,结果发行价一路狂飙,二级市场投资者赔了又希望政府出来干预。”

为什么一级市场定价如此之高?主要是二级市场价格很高,当市盈率在50倍左右,对于投资者来说,如其按照50倍市盈率的价格在股票二级市场买股票,还不如在一级市场按照60倍的市盈率买股票,因为新上市的公司还有增长的潜力,资产质量比老的上市公司要好。这是一级市场出现高定价的内在逻辑。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既然一级市场的价格都高达60倍市盈率,二级市场股价的高市盈率就应该是常态。因此,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结果是价格的进一步扭曲。

所以,要真正解决新股定价难题,必须要消除二级市场的高定价和“坐庄”现象。并且,可以同时采取以下措施:

一、限制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比例。对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股票设置最高比例限制,同时,对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持有同一家中小板或创业板公司的比例设置最高比例限制。其目的是防止它们操作市场价格,出现流通性风险。

篇3:我国股票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并购,财务整合

一、企业并购的背景

企业并购是目前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其中,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末, 已先后发生了四次企业并购浪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掀起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性企业并购浪潮 (即第五次并购浪潮) , 在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企业并购的理性化程度提高, 大多数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采取战略联盟、混合并购杠杆收购等各种形式, 强化企业的战略定位, 使并购成为一种战略驱动型的经济活动。近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全球经济已经开始下滑, 全球并购活动逐渐降温, 投资者是否继续对并购保持极大的热情有待观察。

并购早已成为西方市场经济活跃的竞争手段和市场行为, 而我国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结构的调整、国际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原因, 必然形成以并购作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扩大企业规模的重要方式。我国的企业并购开始于1984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到20世纪80年代, 前后经历了两次并购高潮。从这两次并购高潮的情况上看, 总体上呈现出并购规模小、并购主要由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主导而缺少民营企业的参与、主要集中于资源型产业、政府干预并购过多从而导致并购主题错位。随着全球并购企业此起彼伏, 我国的企业不断成熟以及我国加入WTO等背景下,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我国进入并购第三次浪潮。我国企业开始认识到了并购对于其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并购成为我国企业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 其重点多是高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力图形成优势互补。例如易趣和雅宝的联婚、联想与赢时通结合、搜狐收购中国人、海信集团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合作, 青岛海尔斥巨资收购海尔空调有限公司大部分股份等。从2002年起, 陆续有一批中国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开始越出国界, 参与国际市场的并购活动。例如2002年1月中海油斥资5.85亿美元收购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的五大油田的部分权益;2005年中国电脑业巨头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公司个人PC业务等。2007年至今, 全球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的并购数量反而有增无减。

二、企业并购的意义

现今企业的发展一般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企业内部不断发展, 积累资本, 扩大生产经营;二是通过对外部的扩张, 主要有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的扩张, 实现企业在已有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的全面扩张, 进而提升经济效益, 增强企业综合实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曾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因此并购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取得规模效益

企业通过并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从而实现经济一体化经营, 实现规模经济。企业的规模经济表现在生产规模经济和管理规模经济两个方面。生产规模经济主要包括:企业通过并购对生产资本进行补充和调整, 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 如通过横向并购能使企业在现有领域扩大规模, 提高企业影响力, 合理调配资源实现大规模产品单一生产, 实现价格优势;通过纵向并购能减少企业采购成本及其他支出, 实现一体化生产, 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规模。管理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由于企业规模扩大, 单位成本在一定程度有所下降, 同样企业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分摊也将下降, 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样企业规模的扩大, 也将大幅度降低企业其他成本开支, 实现规模经济, 提升企业实力。

(二) 取得战略机会

一方面表现为取得市场占用率。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兼并同领域的竞争对手, 提升企业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实现规模经济和增强自身实力以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通过纵向合并获取对具有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产品或业务, 沿其经营链条延伸和扩展企业现有业务, 有利于节约与上、下游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购买或销售的交易成本, 控制稀缺资源和市场。另一方面能减少企业进入新行业的风险。通过并购, 直接获取并兼并公司的资源, 获取时间优势, 减少企业前期筹备和研发工作, 及时了解市场动态, 同时也能减少竞争对手的报复和恶意的价格战。

(三)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通过合并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实现企业成长, 通过规模经济和市场占有率来减少营业经营风险, 在行业不景气时, 能通过价格优势在竞争中生存, 同时当行业衰退时可以通过其他行业来支撑企业生存发展, 实现企业全面转型, 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 取得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

主要表现为:营销与销售的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和管理协同效应。互补资源, 通过技术转移或经营活动共享来实现, 企业通过合理整合, 扩大并购方在价值链环节的竞争优势,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弥补企业短板, 做到双赢局面, 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三、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存在的问题

1. 政府股东身份进行的“拉郎配”

正确行使和发挥政府在公司并购中的作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企业并购中, 对于并购的主体的确认, 政府还是企业?显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并购当然是一种追求规模与效益的企业行为, 企业的并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则, 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应该以企业为主体。另一方面必须肯定政府在并购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其作用能否正常发挥, 将影响公司并购的成功与否。在公司并购初期, 由于存在一些亏损企业, 在政府的干预下, 企业亏损的数量下降, 整个社会效益提高。但一味的并购劣势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 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 通过政府的“拉郎配”式结合, 行政过多干预很难确保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 很难避免暗箱操作, 不但不能通过并购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 提高核心竞争力, 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包袱, 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2. 政府社会管理者身份的“政策法规”不足

企业并购需要专门的法律法规以及有效的政策措施配套。在我国, 并购经历十几年的历史, 取得很大的发展, 但是有关公司并购的法律、政策仍很不健全。纵观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 其核心机制主要是公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等。我国至今没有出台《公司并购法》以及《反垄断法》。企业并购在加速资本集中过程, 但集中过度又会产生垄断, 这对维持一定的市场竞争保持经济的活力是不利的, 因此需要《反垄断法》的尽早出台。法律对公司并购行为的调整和规范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以及其他大量的行政法规、部门规则和地方政府文件中。有关法律法规零散而不系统, 甚至还有漏洞与冲突之处, 使并购在执行过程中, 仍然出现尚无法用法律法规制约的并购行为。例如对特殊行业的并购和对关系国计民生行业企业的并购应有限制, 对侵害公司股东和雇员利益的并购, 法律也应该加以禁止。

(二) 企业存在的问题

1. 不明确战略目标, 误把经济范围等同于范围经济

当前我国企业并购的认识只停留在财务控制权这一层次上, 认为并购协议达成、取得目标企业的财务控制权也就意味着并购结束了。没有做充分的考虑前期的战略规划, 盲目追求经济规模, 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发展, 误把经济范围等同于范围经济。企业生产经营范围不等于企业的竞争实力, 企业在实施并购特别是混合并购时, 不能只考虑扩张新领域, 而忽视企业的战略发展需求, 否则只能陷于规模不经济或范围不经济的泥潭。无关联的多元化经营大多是通过并购来实现的, 如果不具备基本条件, 只看表面不看实质而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 会导致失误的决策, 而这些失误的决策不仅会使新的支柱产业没有建立起来, 反而会拖累企业, 巨大的并购费用为企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过分追求多元化可能导致忽视产品质量管理, 管理链条加长, 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使无关联企业在并购后无法获得规模经营的好处。

2. 并购后的企业陷入两个极端

我国目前并购后的企业通常陷入两种极端:一是并购后企业过渡一体化。由于企业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不同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摩擦增加, 增加企业的内耗成本, 同时由于企业规模突然扩大和管理层次增加会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成本, 降低企业规模经济效果。二是并购后的企业集团过渡市场化, 缺乏有效内部管理协调机制, 使得市场交易费用会继续存在, 难以达到预期的并购规模经济目标, 企业竞争力没有实质性提升。

(三) 行业存在的问题

1. 缺乏规范运作的中介机构

企业并购要涉及许多资产、财务、政策、法律等方面, 是一项涉及面广、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 需要有关专业性机构的密切合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有许多具体环节如目标企业的前期调查、资产评估、财务审计、并购价格的确定、并购方案的设计、谈判、协议执行等, 需要专业的服务机构才能为并购提供成功的保证。参与企业并购的中介机构通常有投资银行、并购经纪人与顾问公司、会计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等。西方企业并购中, 一般都有投资银行或财务咨询公司参与到并购活动中, 而我国投资银行主要业务集中在证券发行承销的一级市场上, 在企业并购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甚至没有发挥的作用。此外, 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 主要提供审计和资产评估方面的服务, 国际六大会计事务所这方面的服务只占全部业务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总而言之, 我国的一些中介机构操作不规范、不客观, 甚至带有很大的随机性, 没有很好地发挥中介机构在并购中的咨询服务作用。

2. 市场体系不完善

健全的市场体系是企业并购成功的重要经济条件, 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和条件, 市场的企业并购就不能出现和发展。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单一、缺乏层次等因素明显制约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的开展。其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 融资机构与股权机构失衡。就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来说, 企业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比例失衡,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失衡。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 企业债券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源于一些企业债权发行不规范, 地方企业债一哄而上造成的发行管理失控以及流动性差、不能上市等原因, 国家有意抑制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这样的动机却不能使国有企业形成良好的融资结构, 因此, 也就不能转变机制和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其二, 金融工具选择单一, 企业并购支付方式选择单一, 导致企业并购效率低。第三, 目前企业融资渠道十分有限。证券市场融资只向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倾斜, 大量的中小企业目前融资渠道十分狭隘, 被拒之于资本市场门外。

四、我国企业并购的对策

(一) 针对政府存在问题的对策

1. 规范政府股东身份的干预

要规范政府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行为, 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 将政府的双重角色相对分开。政府部门是国家权利的执行机关, 更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 首要任务是搞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防止行政官员出任国有股东代表, 对上市公司的市场化进行深度干预, 造成政企严重不分的现象发生, 这样严重违反市场经济自然规律, 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也不利于社会经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深化。政府主要担任社会管理者的角色, 只需负责对企业并购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政策、法规的执行以及执行监督。只有这样, 才能使政府和企业成为法律上相互平等的组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第二, 明确国有资产的产权主体, 明晰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责任与权利。因此各级国有产权管理机构的内部关系以及管理机构与运营机构之间的关系应由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予以规范。

2. 完善我国当前政策法规

企业存在并购行为不规范, 主要是由于我国当期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不配套所造成的。通过法律法规对并购的方式、程序、并购协议、并购行为中的资产评估和交割, 目标企业中职工的安置、公司并偶的法律责任等加以明确规范和界定。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法律体系是规范企业并购行为。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 应该出台、制定相应的政策, 具体明确企业并购重组实施的操作程序和办法, 如制定《公司并购法》、《反垄断法》, 完善有关行政规章, 确保公司并购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二) 针对企业存在问题的对策

1. 确定企业战略目标, 达到多元化扩张的条件

只有企业自身具备多元化扩张的条件, 进行并购活动才是有意义的。第一, 企业的自身实力, 即企业具备并购所需要的资金等, 同时企业在目前生产领域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第二, 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已在行业中达到一定的高度, 具有一定的先进行, 在管理上能满足日后企业集团化发展需要。第三, 企业预备实现多元化的产品与主导产品之间应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第四, 企业好的市场优势和发展前景, 同时有满足并购所需要的人才储备。第五, 企业必须对其多元化的选择具有好的前瞻性, 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 对进入的领域的发展预期有很大的好的预估。因此, 预备实行多元化扩张的集团来说, 应该选择横向或纵向发展方向。横向指企业集团主导产品工艺相近相似, 该多元化主要为扩大企业目前生产经营领域;纵向指与企业集团的主导产品有密切联系, 但处于不同产销阶段, 是现有业务向前或向后的延伸。

2. 避免整合后走向两个极端的对策

企业并购的整合是整个企业并购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环节。对于实现并购整合后的过渡一体化和过渡市场化问题, 是并购企业没有对并购活动整合后的完全消化。因此, 并购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并购企业应该根据目标公司的情况以及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 合理地制定出因地制宜的管理政策, 规范企业内组织管理结构, 形成一个高效的管理组织框架。第二, 重视精神观念和企业文化的管理整合和融合。在不改变并购公司整体经营原则和战略目标的前提下, 充分尊重目标公司的文化和员工的精神观念。提出更有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充分发挥企业并购的效益。

(三) 针对行业存在问题的对策

1. 逐步完善企业并购的中介机构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经验丰富过我国的西方国家, 在企业并购方面, 基本上是通过投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来实现的。他们为公司并购提出整套服务, 包括信息服务、为并购各方穿针引线、设计并购方案、提供资金支持等, 中介机构是企业并购成功的重要保证。所以说, 我国应该积极稳妥地建立、培育和发展从事公司并购的市场中介机构。充分发挥银行信用中介的作用, 应建立专向投资银行从事并购业务。建立专家咨询机构, 发挥专家高层次的中介作用。建立一个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 为企业提供规范服务和专业指导意见, 合理评估并购中的风险, 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持。

2.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对与融资机构和股权机构失衡的问题, 我国当期应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允许企业发行债券, 提高企业债券的融资的比例, 以建立合理的企业融资结构。其二, 发展资本市场, 实现金融工具多样化, 使企业选择更加灵活并购方式, 进而提高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更开放资本市场的经验, 推出可转换证券等一系列受市场欢迎的金融工具, 让企业选择更灵活的并购支付方式。其三, 为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将中小企业上市条件放宽, 在交易系统、上市规则以及监管方式等方面独立于一般的主板市场, 形成一个适合其融资的资本市场, 另一方面, 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扶持, 适当降低贷款门槛,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减少融资成本, 降低企业负担。

五、结论

企业并购, 简单的解释就是购买企业, 企业本身被视为商品。有趣的是这种商品的买卖是所有涉及商品买卖活动中交易最复杂、价格最昂贵、风险最大、涉及人员最多的经济行为。要真正实现企业并购这一过程, 并取得并购的成功, 需要与其相关的各个角色之间进行完美的互动。

第一是并购人。如今的并购很大程度上基于个人判断力, 作为企业决策人, 必须要具有承担责任的勇气, 对企业所在行业发展前景的洞察力和前瞻性, 合理利用资源配置的能力以及做事非常谨慎的态度。

第二是并购企业。并购企业本身必须具备系统的管理能力, 对文化整合的能力。使并购项目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吻合, 是企业自身优势的延伸, 最终达到并购后产生增值效益的结果。

第三是监管机制。监管机制出台的政策法规为企业并购环境提供了一个公平有序的交易平台, 一方面加大力度监督并购企业在特殊动机下做出的不良的并购行为, 另一方面完善政策法规制度, 为并购企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再者减少对企业并购的干预, 例如政府, 应该减少“拉郎配”式的并购组合, 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使企业并购健康的发展。

第四是市场环境。多元化的资本市场环境可以为企业并购项目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以及提高并购的效率。中介机构对企业并购项目最大价值的发挥, 也是需要很好的金融环境的支持, 以及相关金融政策的规定。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环境是实现并购完成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干春晖.并购之路:20个世界500强企业的并购历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杨晓嘉.并购绩效评价与优化[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

[3]史佳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M].人民出版社, 2006.

[4]邱尊社.公司并购论[M].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

[5]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十大并购[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6]朱宝宪.公司并购与重组[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7]孙涛.公司并购决策及有效性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8]干春晖.并购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篇4:我国股票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我国股票期权 会计处理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引言

股票期权强调的是一种权利并不是义务,在签订了合约之后,公司将会授予公司人员购买一定数量和价格的股票。在金融行业中,股票期权不仅仅能保障公司的利益,还能为公司职员创造更多的利益,享有该利益的人员,在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股票价格也会不断是上涨,反之,公司经营不善的情况下,持股者便无法行权。

1.股票期权的意义

股票期权仅仅针对公司职员,因为股价的涨幅和公司潜在的利益有直接的关系,作为金融业的一种工具,股票期权不同于其他认股权证,一般性的股票期限持续时间短,而股票期权的期限相对较长。大多数公司对职员的肯定方式只是工资外加奖金,这种短期的利益对公司员工的长期发展并没有好处,而股票期权的意义则是可以将短期利益长期化,将员工和其公司之间建立这样的长期关系,这样也可以对公司长期的稳定发展起到很有力的帮助。其次股票期权的利益是随着公司的发展而成正比的,因此,这种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相关人才积极加入到高级管理的队伍中,人才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各大公司的热点追求,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引进更多的人才。

2.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2.1 证券市场形成是不完善导致股票价格的不合理

股票期权的授予日的股票公允价值的企业内部员工服务的最低,所以其价格的标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自身利益。面对当前我国的社会现状,证券市场是发展尚未能够稳定,这点就会直接导致股票的价格和企业本身的价值不成正比,企业本身的价值也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同时在金融业,普遍存在着上市公司对股票价格直接操作的現象。上述总总原因都会制约我国的股票期权顺利发展。

2.2对股票期权数量的估计不当

股票期权所规定的时间期限和授予日之间的差距会引起很多的问题,企业会计标准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在企业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则股票期权的数量就没办法准确的计算出结果,可行权的股票期权的数量的变动会对公司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其误差需要重新进行计算和评估,进一步调整公司的资本公积,这样公司职员服务的成本就会在其基础上增加费用,即实际行权的股票数量乘以股票期权的公允职。对企业资产的估计失误和股票期权数量的评估错误都会直接对公司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2.3 管理费用方面的问题

大多数的企业内部都有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从相关制度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特点,其中的一点是企业将员工的服务作为企业内部股票期权的大部分处理,同时在授予日到行权日期间部分变动,反之,在其以外的期间实行摊销处理。所谓摊销是除去公司固有资产以外,其他资产能够长时间进行经营,以此作为企业的出发点,企业进行大量活动,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做的结果是会对中小型的投资者造成误导,使得投资大方向出现问题。管理体制的问题也是在股票期权中值得重视的一点,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体制进行宏观性的调控,进一步维持企业的发展和长期生存。

3.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解决策略

3.1 稳定证券市场的价格,合理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善股票期权汇集处理问题,第一步需要将目前证券市场的形式进行了解,进一步对企业的自身价值合理体现,面对不合理的成分,需要先确定公允值,不仅仅局限在股票期权授予日的市场价格,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入授予日之前的30或者60个交易日的市场价格,同时,企业的净资产的收益项也要加入进来一起成为考虑因素。具体来讲是:授予日股票的价格*0.5+(60和证券市场的交易平均值)*0.2+企业净资产价格*0.3,以此为例,将更多的因素参加进来可以更加合理的体现出企业的自身价值,偏差也会相对减少,避免了只考虑授予日股票价格的误差对企业价值估计错误,更加真实的体现了企业的股票期权会计信息。采用这种计算方式可以进一步确定股票期权的公允值,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制定出相关的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办法,规范企业的授予日的公允值的算法,达到完善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目的。

3..2 合理准确的计算出获得股票期权的数量

为了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需要从以下两点准备,首先是企业一般都会规定获得期权的员工需要达到企业服务满足一定的时间才可以,同时也要时刻关注离职和放弃期权的人数,对获得股票期权的数量统计,及时进行调整;其次是企业会要求获得期权的人是满足公司规定是业绩才可以,对这类人中途退出的者进行统计,还有是需要评估出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达到该业绩的人,因为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获得股票期权的数量。以上获得股票期权的数量是需要相关其他部门的监督和调控,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评估活动,也可以体现企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3.3 规范企业管理费用问题

企业费用的摊销方式也是直接影响到我国股票会计处理问题的关键。企业传统在做法是在授予日和行权日之间不进行股票期权的摊销,在两个时间之间进行部分调整活动,这样的做法有些欠妥,原因是:企业进行股票期权的主要目的是能够留住更多是人才,这些人才还可以长期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另外一个目的是减少持股者短期活动,为公司的长远利益着想。正是我国的股票期权尚未能走向合理化,所以企业需要避免管理层人员对股票进行不良操作,因此企业内部应该在授予日和行权日之间实行摊销。

结语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是金融业不断发展的一种产物,目前我国的股票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因此我国骨片期权会计处理作为一小部分也需要不断的探讨其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会计期权处理的方式需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现状,制定出合理适合我国发展的有关制度,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更完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媛媛.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探讨[J].北方经济,2010(01),41-44.

[2]闫洁.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0(01),27-30.

篇5:我国股票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股票发行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活动之一。高效、合理、公平的新股发行方式,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证券市场建立以来,我国曾实行过认购证抽签发行、存单抽签发行、网上竞价发行和目前采用的网上定价发行等几种方式。我们认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的问题与困难除与政策因素有关外,也与现在采用的网上发行方式有着内在的联系。

一、我国目前采用的股票发行方式

本文所称股票发行方式仅指自股票发行人披露招股文件后,由潜在投资人申购股分、交纳申购款、在热销条件下依照“约定”方式抽签确认有效申购人与有效认股数额的整个行为方式。这一方式及相关规则实际上是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基础,决定着投资人的行为模式和证券市场的形态。具体来说,在这一过程中,发行人通过何种方式向投资者发出招股要约?投资者通过何种方式向发行人做出认购承诺?发行人或承销人以何种方式确定投资者的有效认股?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将形成不同的股票发行方式。[1]

按照我国《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股票发行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2]同时按照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实际情况,公开发行的股票供不应求目前仍然是主要矛盾;基于此种状况,我国股票发行实践中较常采用的股票发行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⑴认购证抽签发行。实践中又称为“申请表方式”、“认股证方式”。依此种发行方式,承销人在招募证券时须首先向社会投资人无限量公开发售认购申请表即认购证(可以附加身份证限制),每一单位的认购证代表一定数量的认股权,并载明其认购证号码;在认购证发售期限终止后,承销人个根据“三公”原则,在“规定的日期,在公证机关监督下,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所有股票认购申请表进行公开抽签。”[3]这通常是依据超额认购比例对认购证号码尾数进行抽签,凡持有中签认购证者,方可按照招募文件披露的证券发行价格认购定量证券,而未中签认购证将作废。

认购证抽签发行方法并不涉及股票价格问题,而仅依次来确定有效的认股人和有效的认股数额,即这是一种股票定价发行方式。这种发行方式是以所发行股票的超额认购为前提的,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它对确保股票发行的安全,缓和供求矛盾有一定的作用。其缺点是发行环节过多、工作量大、认购成本高、发行时间长。

(2)存单抽签发行。依此种发行方式,承销人在招募时须首先通过银行机构向社会投资人无限量发售专门的股票认购定额定期存款单,每一定额存款单同时代表一定数量的证券认购权,并载明存单号码;在存单发售期限终止后,承销人应在规定的日期,在公证人监督下对上述存单号码进行尾数抽签,通常采用依认购比例进行存单号码尾数抽签的方法; 凡持有中签存单者,可按照招募文件披露的证券发行价格认购定量证券,而未中签的存单将转变为单纯的银行定期存款单。这在实践中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股款全额存入,即其存单的面额等于每股股票发行价格与每张中签存单可认购股数之乘积。另一种做法是存款与股款分离,即其存单面额并不与认购股款挂钩,投资者认购面额一定的存单,其目的只是为了取得存单和存单上的编号,中签者不能用存单抵交股款和手续费,而需持中签存单到交款地点另行交纳股款和手续费。

这种是虽然有其减少额外费用,降低投资人投资风险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却伴随着巨大的存贷资金流动和存贷资金负担,其发行效果并不理想。

(3)上网定价发行[4].这是近年来被普遍采取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①此种发行方式利用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系统,由认股人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网络申报认股承诺;②采取定额认股和抽签认股的原则。

依此发行方式,发行人和承销人通过招股说明书和发行公告,向所有在其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开设了股票帐户的投资人发出招股要约[5],在其规定的发行期限内,凡是符合条件的投资人均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申报认股承诺;认购期满后,由承销人根据“三公”原则按照规定程序对全体认股人的认股序号进行尾数抽签,以确认有效之认股人。中签者的认购将生效并交割证券,而未中签者的认购资金将返还。如果发行人本次发行的股票于认购期满时仍未能全部售完,余额部分依承销协议由承销人买入。

这种证券发行方式反映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与国际资本市场不同。我国目前实行并且已经被规则化了的网上股票定价发行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目前的各种股票发行均是由各级承销商借用由证交所统一控制的二级市场交易网络进行招募,没有收款银行进行收款终结,无法区分不同承销商的自由客户群或发行网络,也很难充分确认投资人是否进行了要式申购行为(因持续热销反而发展起来了指定交易等一系列推定申购规则)。

2目前的网上定价申购方式因锁定资金时间短,造成了对机构资金、银行资金、违规资金和信用资金极为有利的申购条件,从而已经使股票申购成为某种固定的交易模式;大部分违规资金实际上仅固定的实现存款排队的功能并形成整体盈利,其风险极低。

3由于我国并未真正采用股票账户实名制,自1995年以来,几乎所有机构、证券公司和大资金申购人已经普遍通过“代理开户”方式建立了成百上千个以他人名义建立的稳定的证券账户网,并依此建立了各自的股票申购制度基础。而根据我国的法律和法院系统的一贯判例,证券开户行为是一具有身份性质的要式法律行为,此类法律行为不能“代理”进行。实际上,目前证券市场中此种具虚名性质的证券账户群问题不仅已经成为操纵市场行为、内幕交易行为得以进行的基本工具,而且已经成为大资金拥有者股票申购行为的基本工具:此类大资金拥有者的新股认购行为并不真正具备机构投资人的行为特征,相反却力图规避未来私募配售规则对其行为可能的控制。

4自6月份以来,我国又开始实行依二级市场持仓市值配售的股票发行方式,它是指在新股发行时,将一定比例的新股由上网公开发行改为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投资者根据其持有上市流通证券的市值和折算的申购限量,自愿申购新股。2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具体方式为,按照确定的价格将本次发行量的50%进行市值配售,其余50%上网定价发行。由于交易系统承载等问题,该方式在沿用了半年、经过数十家企业的试点后,逐渐恢复为原来的上网定价发行。5月21日,交易系统重新完成技术准备后,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重新启动市值配售方案。根据该《补充通知》精神,为照顾中小投资者利益,“其基本原则是优先满足市值申购部分”,因此,实际操作中,几乎所有IPO都采用100%市值配售方式。由于市值配售没有了冻结资金的过程,投资者申购成本大大降低。

这一方式虽然在政策价值取向上是正确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改善二级市场的资金供给状况,迫使原先囤积在一级市场的数千亿元资金,能够有一部分流向二级市场,稳定股市的作用但它只是网上定价发行方式的一种变形,它仍然具有网上定价发行的前

三项特征。

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网上定价发行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二、现行股票发行方式存在的问题与潜在后果

1目前的股票发行方式由于采用统一网络进行,尽管其成本低,但是它抹杀了本国承销

商自有的发行网络与发行能力的差别,弱化了不同股票和发行人的差别,弱化了对潜在投资人申购股票行为的形式规则要求。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在采用认购抽签和存单抽签期间,新股发行的抽签中签率通常在10%左右,曾经多次出现过20%、40%、60%的中签率,广东梅雁、中山火炬等公司发行新股时甚至出现过认购不足的情况;只是在采用了网上发行方式后,我国的股票申购中签率才一下子降低到1%左右。可以说,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此种过渡热销的供求假象与目前所采用的发行方式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此种方式下,不仅承销人的能力被抹煞了,发行风险也被抹煞了,承销协议也成了内容空洞的具文。

2目前的股票发行方式及相关的规则实际上对于大资金拥有者和公众散户投资人来说,是并不公平的。对于大资金拥有者来说,他们无须承担任何风险,获得的收益率却远远高于同期银行利率和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将有损风险与收益共担的市场公平原则,也不利于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其进一步的发展会逐渐将中小投资者逐出发行市场, 使得这一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公平的发行方式演变为实质上对一般投资者并不公平。

首先,以我国目前的市场规则,只有机构投资人才具有信贷条件,才具有市场融资条件,才具有进入国债回购市场的资格,才具有股票股权质押的条件;而公众散户投资人完全没有上述融资的可能。其次,根据金融数学中的大树定理[6],我国目前股票发行中的中签率只有对大资金拥有者来说才具有真实确定的现实意义,而对于散户投资人来说只具有理论上的概率意义;在大数定理作用下,散户投资人正在丧失耐心,并且正在被逐步挤出股票发行市场。从表面看,投资者能否购得新股完全取决于事后摇号的结果,而摇号抽签从数理统计学[7]上看是人人机会均等的,因而上网定价发行符合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事实上由于新股中签率极低的缘故,投资者往往无法购得自己中意的新股,而且在新股上市价格与申购价格之间存在巨大价差的情况下,投资者根本无须对股票本身的投资价值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因此,上网定价的发行方式排斥了投资者的理性判断,剥夺了投资者的选择权。再次,由于我国股票申购中企业资金锁定时间过短,成本极低,形成了对大资金极为有利的申购条件,形成了其融通资金反复多次使用的行为模式。应当说明的事,这里所说的大资金拥有者并不具有真实机构投资人的行为特征。其资金来源不愿曝光,而网上认购恰恰为其提供了便利;其信用资金不愿承受市场风险,而网上资金排队和短期锁定资金亦为其提供了便利;其中签股票不愿接受机构投资人配售认购规则的规制,而网上申购中大量的虚假账户正是为其提供了便利;此种大资金拥有者所追求的就是以散户认购之名,收机构获利之实。此外,按照国际资本市场中股票发行的一般惯例,收款银行实际上为机构投资人和散户均统一提供申购资金按揭,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机构投资人与散户的申购条件。

3由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各机构投资人控制的虚名账户已经极为普遍,形成了我国股票发行市场长期的过渡热销的假象。

巨额申购资金长期屯集于一级市场,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上网定价发行的方式下,那些巨额申购资金的机会成本很小,仅仅是有限的利息损失及通讯费,不必承担二级市场巨大的市场风险,而一旦申购成功则获利丰厚。[8]这种“无风险、高回报”的发行方式使大量资金涌入一级市场,造成一级市场的虚假繁荣。随着新股流通股本的加大,发行公司的增多,发行密度的增加,滞留在一级市场上的资金将越来越多,这批巨额申购资金随着新股的发行而快速流动,平均运行周期往往不超过一周[9],因此,不可能通过现有的金融体系转化为中长期生产建设资金,对于GDP和物质生产的贡献基本为零,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因此,我们认为,首先:目前的过渡热销或过度供不应求是一种被扭曲的供求假象;其次:这种热销的现象掩盖了真正的供求关系, 目前股票发行市场中稳定而无风险也是一种假象,该风险实际上被转移到二级市场,一旦出现问题将是二级市场的问题;最后:解决上述问题不能仅以提高新股发行价或“市场化”定价方式解决,由于新股上市价定位不仅与市场因素、行业因素、公司因素有关,尤其还与投资人(特别是机构投资人)的持股成本有关,问题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者必须解决的难题,而目前市场所面临的难题正是由以往市场中各种问题积累而成的,其中股票发行市场积累的风险因素不可忽视。

4 在目前的这种股票发行方式下,“行政定价”的惯性思维还未被完全摒弃。

从股市设立初始的完全行政定价方式到如今不分行业和发展前景人为限定发行市盈率[10],说明我国股市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一旦市场出现复杂情况,自然不自然的想到“行政干预”,孰不知这只能“治表”而不能“治本”。实践也证明“行政定价”的惯性思维,一方面造成那些经过“包装”上市的企业轻易获得溢价资金;另一方面造成那些真正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股票抑价发行,从而无法完全实现股市对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三、理想的申购方式

证券发行方式与申购方式是证券发行市场的制度基础,尽量采用合理公平的申购方式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考虑新股发行的`方式时,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必须有利于形成一级市场的有序、合理、充分竞争局面,避免券商在低层次上展开恶性竞争,通过充分合理的竞争来促进证券业优胜劣汰的业内重组,从而促使券商逐步走向高级化、成熟化、规范化,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二)必须有利于形成一级市场上股票的价格发现机制,通过竞争、竞价来形成股票的合理价格,贯彻风险和利润统一的原则。对于一家新上市公司来说,其股票发行价当然是越高越好,这样公司的发起股东就可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今后的发展。而对于准备申购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来说,发行价当然是越低越好。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一般是通过准备承销上市公司股票的券商之间的竞争来解决。上市公司最终愿意选择出价高而又颇有信誉的券商作为自己的上市代理公司。对于券商来说,必须承担发行价过高而发行不出去的风险。对于以发行价认购股票的投资者来说,则必须承担上市价格不确定的风险。这样,券商的承销风险与其收益相应地结合起来了,投资者的认购资金也承担了与其利润相对应的风险。(三)要有利于二级市场的稳定发展。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要有机地衔接起来,避免新股发行时对二级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必须能够对市场中买新股与持旧股的行为起到积极的调节和平衡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体股市健康稳定地发展。(四)当然要遵守《证券法》规定的“三公”原则。“三公”原则是发行过程中规范参与主体行为的准则,也是整个股票市场运作过程中各个行为主体都必须遵循的准则

应当说,任何一种发行方式均不可能完全消除不公平的问题,均不是完全无瑕的;但我们认为,结合国际资本市场管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理想的发行方式至少应符合以下特征要求:

1合理的认购方式应当建立在证券账户实名制[11]的基础上,并且对于机构证券账户来说不应当限制其申购上限,以排除其用他人账户申购之必要,使发行市场投资人结构进一步透明化、真实化,至于机构投资人与散户认购人之间的需求差别完全可以以分类申购规则解决。

2合理的认购方式应当建立在分类抽签的基础上,例如在采取股票公开发行加机构配售的基础上,应当对机构申购人与散户认购人(以申购数额计)分别统计,分别抽签,以解决过渡热销条件下的博弈问题与公平问题。

3合理的认购方式应当强调申购行为的审慎性与形式性,尤其应强调该行为手续一次有

效。由此意义上说,我国证券市场中盛行的申购手续持续有效,关于股票申购的推定规则,指定交易规则均存在问题,一旦发行市场中真实的供求关系暴露,将会围绕着当事人申购与否、申购资金缴纳数量、承销协议条款产生大量的纠纷。相反,我国过去曾采用过的网下发行方式则无此类问题。

4合理的认购方式与申购规则应当在降低成本与维护公平两者之间谋求基本平衡。目前发行市场规则中对于认购成本的制度设计完全站在大资金拥有者的立场,并且许多人有意弱化国际资本市场普遍采用的比例配售规则。

四、股票发行方式的建议

为解决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中制度优化与潜在风险的问题,我们考虑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在小范围内试点以证券账户实名制为基础的存单抽签申购方式,此方式可有效排除不真实的申购人,排除违规信用资金进入申购,同时又取存单抽签申购方式之长;如果经过一段试点后,中签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则可以总结其规则要点作为大面积改革的经验。

2尽可能引入股票发行中的收款银行制度和申购按揭制度,此两项制度本来就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并且尽量与网下发行方式相结合,以此来克服目前证交所零息收款的做法。此做法有助于鼓励公平商业原则与公平原则。

3在取得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发行方式改革应慎重进行;因为发行市场中真实供求矛盾的暴露,可能会引起二级市场之下跌,故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应分两阶段进行。

注释:

[1] 参见董安生主编:《证券发行与交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第147页。

[2]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3条、第4条;

[3]《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25条;

[4] 参见董安生主编:《证券发行与交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版,第152―153页。

[5] 该要约中限定了每个开设股票帐户的投资人的认股限额,通常是每人1,000股,并规定了股票发行价格。

[6] 在大量的随机现象中,既有随机事件频率的稳定性,也伴随着平均结果的稳定性,即无论个别随机现象的结果如何,或者它们在进行过程中的个别特征如何,大量随机现象的平均结果实际上与每一个别随机现象的特征无关,并且几乎不再是随机的。大树定理从理论上阐述了这种大量的、在一定条件下的、重复的随机现象呈现的规律性即稳定性。由于大树定理的作用,大量的随机因素的总体作用必然导致某种不依赖于个别随机事件的结果。参见袁荫棠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第二版,1月第20次印刷,第103页。

[7] 同上书。

[8]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偏低,新股公开发行到上市第一个交易日收盘的平均异常报酬率高达58.1%.新股认购后在上市首日卖出,连本带利重回发行市场申购新股,可以赚取无风险的稳定收益,与流通市场相应的高风险低收益反差明显,最终导致对流通市场的不利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大量资金退出流通市场回流发行市场,使发行市场、流通市场资金比例失调,影响了流通市场的正常运行。

[9] 林海颖、陈晓芸撰:新股上网定价发行方式亟待改革,载《经济论坛》20第4期。

[10] 从1993年至,我国新股发行市盈率基本控制在15倍以内;19后,新股发行实行市场化定价改革,市盈率普遍界定在25-50倍之间,其中闽东电力创下88.69倍发行市盈率的纪录;从203月17日开始,随着核准制和累计投标询价发行等方式的推行,新股发行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随后首只按核准制发行的新股用友软件,发行市盈率高达64倍并以36.68元的发行价创下了新股发行的最高价纪录;自年11月初以来,新股发行市盈率又被控制在20倍以内,新股的发行价也随之降低。从2001年末山鹰纸业“超低价、低市盈率”发行,到20底皖通高速发行市盈率创了12.22倍的新低,再到本周星马汽车公布的6.78倍发行市盈率创下了历史新低。(finance.sina.com.cn/t/0318/0910321848.shtml,3月27日)

篇6:我国股票定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农村经济的保护就显得特别的重要。而农业保险对于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深远意义。但是为何我国的农业保险在农村中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得让人如意呢?本文就是通过对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在其中存在的问题的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字】农业保险 法律依据 保险意识 制度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农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成果不遭受意外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农村的自然灾害补救渠道主要依赖国家财产转移支付,商业保险补救所占比例非常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商业保险甚至没有涉及。但是单一的救助渠道并不能满足救灾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对于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所谓的农业保险就是指保险人对于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的生产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损害农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业务。它主要的险种有:农产品保险、生猪保险、牲畜保险、森林火灾保险、家禽综合保险、水稻保险、蔬菜保险等等。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的农业保险是在近二十几年的时间内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既有发展之初的快速发展,也有商业化运作的萎靡滑坡。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之路是充满艰辛和荆棘。就总体来看,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快速发展阶段(1982—1992年)。

20世纪80年代随着保险业务的全面恢复,198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地分公司开始试点办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保险,1986年以后新疆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现更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在兵团的范围内实行农业保险。此后,民政部的农村救灾保险、农村保险相互组织等纷纷出现,各地掀起了兴办农业保险的热潮。这一时期,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国家财政兜底的计划经济体制,各公司对农业保险成本和赢利考虑较少,所以,这使得农业保险业得到了很快速的发展。1982年到1992年,农业保险费用收入就从23万上升到8.17亿元,年均递增超过120%。

2、农业保险的萎靡时期(1993—2003年)。

1992年以后。随着政府支持性措施的削减,尤其是在1994年随着市场化体制转轨的进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性质与商业保险的商业性经营出现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各大商业保险公司纷纷取消了农业保险,使得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萎缩。特别是2003年,中国人保在香港上市之后,由于经济效益的原因,不再经营大部分的农业保险,这就使农业保险的发展受到了更严重的打击。

3、升温阶段中也困难重重(2004年至今)

由于近年来“三农”问题的不断升温,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终结,农业保险对“三农“的保护伞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农业政策性保险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这一段时间,根据国家的政策扶持和措施的指导,我国第一家专业性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在上海成立,取名为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不仅是我国探索农业保险制度的开端,也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开端。虽说是新的开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升温阶段的它也是困难重重。

二、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保险业务的不断发展,让我们更多的人了解到农业保险的需求是多向的。从政府方面来说,政府需要一种更好的途径来解决受灾农户因灾返贫的现象,而农业保险就是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法。从保险公司来说,当前中国的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城市市场的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发展新的市场就成为广大保险公司的一个重要目标,而随着国家对“三农”产业的投入,农村市场就成为广大的保险公司的开发对象。从农民方面来说,农业保险一项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的重要手段。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三赢”的保险项目,为何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呢?

1、农业保险发展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以及政府政策的不够完善。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农业保险的问题。我国的《保险法》实质上是一部商业保险法,对农业保险尚未涉及。而我国的农业保险大多数是采取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同时在农业保险的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对农业保险中的投保人的利益保护,对保险公司的保护等问题都得不到落实。因此,制定一部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

除少了一部法律的规范之外,政府的政策扶持也是不够的,比如说,政府补贴制度的不健全,农业保险除了免除了营业税之外,其他方面与商业保险一样,国家还没有一套政策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

2、保险费用过高、农民收入过低,保险意识不强。

虽然经过了几次改革,农业保险的费用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同时政府的费用补贴也进入了这个系统。但是,对于农民来说,这些费用都是偏高的。这个问题就要从农民的收入问题来谈了。农民一年的收入主要是种植业和家里家禽的养殖,而我们知道,农民每家每户的种植业的面积是根据家里的人数来获得的,面积相对来说是很少的,只是能够基本解决全家一年的温饱问题而已,那为什么还要花钱去买保险呢?同时,农民的保险意识也是很薄弱的,农民安于现状的思想已经在他们的脑子根深蒂固了。他们会认为,收成不好就抱怨一下老天爷,接下来就没有任何举动,守着这些仅有的粮食过完这一年。

3、农业保险经营技术落后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存在着很多的技术性的障碍:①保险责任的确定和保险费的确定都比较困难。②定损理赔难度很大。由于农业保险的标的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标的的价格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的。赔款应该要根据灾害发生时的市价来计算,而此时农作物或畜牧产品往往还没有成熟或者是在成长中,很难估算出市价是多少,于是就很难界定定损赔偿的问题。③道德风险防范难。农业保险的保险利益是一件难以确定的预期利益,而这些农业保险的标的物的生长和饲养大多是取决于保险人的管理和精心照顾与否。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很难分辨是不是由于人为的原因。

三、针对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

1、加强农业保险法制建设,保证农业保险的有序进行

要完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尽快总结各地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经验,制定和颁布我国的《农业保险法》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对农业保险的目的、性质、经营原则、组织形式、承保范围、保险费率、保险责任及国家对农险的监督管理等重要环节作出规定。对农业保险予以规范,使农业保险发展有法可依。在全国性农业保险法出台之前,各地政府也可以试行制订地方法律法规,加快农业保险的法制进程,从而保证农业保险的有序进行。在农业保险的自愿原则上,要真正想使农业保险成为农民和农业的“定心丸”和“稳压器”,就很有必要让农业保险成为一种强制险种,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

2、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投保意识

在灾害面前如何使农民经济利益不遭受重大损失,农业保险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也是我国合理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完善农业保护体系,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实力的必要措施,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投保意识,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镇村干部和保险公司应深入农村中去,一边开展形象生动的宣传活动,以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提高农险的有效需求;一边进行细致的调查,了解农民的需求,以提供出供需适路的农险险种,制定出双方都能接受的保险费率。对于农民投保自筹缴费,可以尝试将农业保险与农业补助资金联系起来,还可以从保险理赔或救灾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出来“以险养险”,增加农业保险保费的筹资渠道。

3、加快农业保险经营体制的改革,完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把农业保险业务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成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成为一条可行之路。通过创建新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调整保险产业结构,不断扩大农业保险发展规模,尽快形成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由国家组建政策性农险机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贯彻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经营管理国家农业风险基金,监督管理基层农险机构,并作为最后保险人接受其他农业保险机构的分保。民政部门、地方政府采取自办或与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合办的形式建立地方性农业保险公司。此外还应允许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险业务,但要接受中国农业保险公司的业务指导和资金帮助,其经营行为必须符合农险经营的有关政策和规范。同时国家应该要加大对农业保险技术的问题的关注,保险责任和保险费用的界定,定损赔偿的界定,都可以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不仅可以让保险公司有了执行的依据,同时也让广大投保人有了正当获得利益的依据。

上一篇:天津市规划管理规定下一篇:千年树人_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