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协调能力

2024-05-10

工作协调能力(精选8篇)

篇1:工作协调能力

人事干部应具备协调工作的能力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协调是指管理者从系统的整体出发,运用各种手段,正确、妥善、合理调节系统内各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为实现系统的总目标而共同奋斗的一种管理过程。协调是一门大学问,同样一件事,由两个人来做,所收到的效果有时就大不一样,有的人能做好,有的人就做不好。为何能出现这种差异?除了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做协调工作上存在着差异。协调工作是一门思想性、政策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我们人事干部如何做好协调工作、提高协调艺术,就这个问题我个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有如下理解:

一、人事干部协调工作的内容

协调工作的内容比较广泛,但大致可分为工作关系协调和人际关系协调两大类。

一是工作关系协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上下协调。由于系统与子系统的地位不同,有时难免产生在相互利益和观点上的矛盾。这种矛盾通常表现在上级领导与本单位之间、本单位与下属单位领导之间。由于我们人事部门在司法局管理系统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我们的一些同志经常受上级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委托帮办或协调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有些往往又不属于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想躲又躲不开,想推又推不掉,如果遇到这类矛盾,我们作为人事干部一定要记住:不要立即应允或拒绝上级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事情,更不能代表本单位的一把手说“行”或“肯定不行”。而要说:“我立即去做,有什么情况随时与您联系”。而且在事后,还要向上级领导或上级有关部门说明这件事情能办的原因和不能办的苦衷,争取获得上级领导的同情和谅解。二是受本单位领导指派处理下属单位领导之间或领导和同志之间的矛盾。在下基层化解矛盾时,我们一定不能以“钦差大臣或裁判员”自居,更不能随随便便地指手划脚,而要向下属单位领导或同志讲清楚:是领导让我来听取意见的,我一定负责把你们的意见或建议如实传达给领导。对下级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也要同样表现出谦虚和尊重的态度。对下级领导和同志的意见,要本着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性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耐心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但要注意:不要轻率表态,也不能随声附和,更不能明显倾向于哪一方。在弄清楚矛盾产 生的来龙去脉后,尽量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化解矛盾。若一时解决不了,要向本单位领导原原本本地汇报后,再进一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2、左右协调。对平级的各职能部门或本单位内部的各职能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称之为左右协调。在这里我主要谈如何做好本单位内部的协调工作。系统内部各层次之间产生的矛盾多数是由所代表的利益不同而引起的。或因职责分工不够明确、或因承担任务的多少而讨价还价、或因工作配合中渠道不畅、或因各自安排的活动互相发生冲突等等。我们如何处理好这类协调工作的关键在于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发挥具有综合职能特点的人事科的协调作用。在我们系统内部如果发生矛盾,我们的人事干部要勇于主动担负责任。同时也要掌握好尺度,要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行事。应注意到:在事前为领导设计方案时,内容应尽量明确具体、考虑周到;在实施方案过程中,应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随时调整,尽量避免在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再去解决。二是人事干部要经常深入各职能科室。因为在工作中许多矛盾是由于互相沟通不够造成的,所以 我们人事干部要积极参加他们的活动,随时沟通情况,在工作中建立感情,在工作中主动调节,以减少矛盾。三是在发生矛盾时,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随便表态。要多协商,多沟通,善于找出各自利益的共同点,把各方面的意思统一到符合原则的共同点上。特别是对职责不明没人管的工作,若我们自己有能力办到的,就应主动承担起来,以免争论不休,发生矛盾。四是全局干部要加强协调工作的思想性。我们开展人事工作自始至终都要讲原则、讲党性、讲大局,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全局中心工作。我们全局干部要步调一致,统一行动,不能出杂音,更不能自以为是或各自为政。对有些事情,若协调不成,必要时就应约法三章,共同遵守,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手段也是协调工作中不可缺少的。

3、内外协调。在日常工作中,随着人事服务职能的增强与各系统、各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日益加强。横向联系的加强,随之就会产生内外之间的各种矛盾。因此,我们人事干部就要掌握内外协调的技巧。内外协调主要是指协调本单位与外单位之间的关系。由于我们人事工作的特殊性,有时如工资、编制、考核等要代人事部门、组织部门面向各单位下发通知、部署工作等,但我们干部人事科只是局职能部门的一个独立单位,与各职能科室、各直属单位没有相互之间的隶属关系,所以协调工作不能采取强制手段。内外协调只能在平等互利,互通有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在内外协调中,既要维护本单位的利益,又要考虑外单位的利益。对 外单位的利益要尽量予以照顾。主动搞好关系,这样,一旦出现矛盾才能互相谅解,互相支持,互相合作。

二是人际关系的协调。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主要是指每个人的个性、意见、态度与其他人的相关特征。一个在与其他人的相处中,是受到欢迎还是不受到欢迎,是关系融洽还是不融洽,是被人吸引还是遭到排斥,这都是人际关系的表现。我们人事干部天天与人打交道,经常办理工作调动、职称晋升、工资审批等项业务,是典型的“人际关系”的工作者。协调人际关系,对我们人事干部的要求,主要是协调自己,即协调自己的思想修养、性格感情、言谈举止等,以适应人际交往的需要。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二、人事干部怎样提高协调艺术

人事干部要做好协调工作,必须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总结经验,而且还要讲求协调艺术。那么如何提高协调艺术,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

1、争取领导的支持和信任。协调要依靠领导。一切决定应由领导做出,我们工作人员只是一种辅助力量。有时我们受上级领导委托帮办一些事情,这种工作是被动的,那么如何把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呢?只有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和信任,才能做好协调工作。那么如何搞好我们和上级领导的关系问题?作为人事干部我们要尽量同领导者保持思想观点和工作步调上的一致,以取得领导的满意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好参谋和助手的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要无原则地迎合领导。而是要在深知下情,符合政策,预测后果三者相一致的情况下,向领导提出各种合理化的建议。

2、善于利用人际关系沟通工作关系。协调工作往往不是一次所能完成的,有时需要连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运用人际关系手段,即以非官方的关系进行个别磋商,或转请对方所信任的人出面解释来进行非正式的交换意见等。这种协调手段往往会少走弯路,而且促进成功。因此,在协调工作中要发挥人缘的作用、情感的作用和友谊的作用,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任何协调工作都要坚持原则,在这点上不能有任何动摇,否则就要偏离方向。但是在目标一致、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还要有灵活性,协调时要着眼多数,先易后难,对个别一时想不通或个别分歧较大的问题,不要急于求成,要多做过细的工作。一旦发生问题要冷处理,不要热处理,以便有回旋余地。

4、始终保持冷静、沉着、耐心。既然是协调,就一定有矛盾,总会有一定困难。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这是常有的事。特别是遇到复杂的问题,难度就会更大。我们人事干部要做好协调工作,不仅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思想,而且还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协调工作中,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沉着、耐心。“冷静”就是碰到复杂或棘手的问题,要冷静分析,深入调查,仔细研究,保持正常情绪;“沉着”就是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受到委屈或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千万不要激动,不要发火,不要发脾气,而是要宽宏大量,泰然处之;“耐心”就是不怕麻烦,若一次不成功,就要认真总结经验,反复进行多次,坚定必胜信心。

以上是近几年来我作为一名人事干部在工作中积累的一些个人看法和观点,谨供大家磋商;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多多指证。

篇2:工作协调能力

电话:***邮箱:709555542@qq.com 班主任是班级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班级有数十位学生集合在一起学习、娱乐、生活,如果缺少班主任的带领和协调,那么,要形成一个有凝聚力、荣誉感、自豪感、成就感的班级集体,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在全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班主任也应将“和谐”理念引入班级的管理和协调上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理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以达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班主任应协调哪些方面的关系呢?

一、协调好班主任自身与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若存在一种亲密无间、形同鱼水的关系,班级的一切工作便会顺理成章,一切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同水火、格格不入的话,即便是制定最最严格的班规班纪,对班级工作的开展亦是无济于事。那么,班主任应怎样协调自身与学生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呢?

首先,班主任得充满爱心、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更须得加强自身修养,在做学问与做人上都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让你的学生信任、爱戴、尊敬甚至崇拜你,让他们都被你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同时,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关心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也就顺利、通畅了。据说,学生敬仰、崇拜魏书生,就像基督徒敬仰、崇拜上帝一样!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达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工作做不好呢?

其次,班主任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性格、志趣、学习状况、家庭及学习习惯了如指掌,应该对班上的近期、中期、远期奋斗目标胸有成竹,而且矛盾的特殊性告诉我们,在形成勤奋学风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个性差异的学生,教会他们学会学习,掌握好学什么,怎么学;针对全班优生中生差生,协调他们,把握好教学基准点,分类辅导,结合近期、中期、远期三大奋斗目标,实施教育和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毅力,让每个学生学习有信心,使学生乐学善学。

班主任对学生长期的、真心的付出定会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苦心和用心,当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真正为自己好并按照老师的期望去塑造自己的言行甚至是灵魂时,教育的目的便达到了。

二、协调好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科任教师同样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因此,他们与学生间的关系也应当是和谐的、亲密的,否则很难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但科任教师不如班主任与学生那样朝夕相处、交往频繁,也不如班主任与学生那样关系密切。再加上各科任教师在业务素质、道德水准、工作态度、个性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他们与学生的关系也会存在程度上的差异。班主任所要做的,应力争使每个科任教师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能出现学生对科任教师感情上的隔阂。班主任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各科任教师多一些亲近学生的机会和氛围,如班队课,有时可让学生邀请一位或几位科任教师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参加,让老师讲讲学习方法,或对班级的期望等等,从而缩短师生感情上的距离,直至关系融洽。做老师的都知道,学生喜欢你这个人,他便会对你所教的这门课感兴趣。班主任所创造的时机,也正是为使学生对每门功课的学习都保持应有的热情,不至于出现偏废现象。

三、协调好班主任自身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

马卡连柯说:“哪里教师没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集体,哪里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教育过程。”重庆市黔江区冯家初级中学郑清安

任何学生的成长,都是教师集体努力的结果。班主任要协调好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可缺少的条件。

1、维护科任教师的形象,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要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就要尊重别人。班主任对科任教师的尊重,正是以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应尊重他人。对科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偶尔出现的失误,班主任要在班级做正面的解释,增强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在同事中不能把科任教师的失误加以扩散,更不能以次讽刺、挖苦科任教师。班主任听到学生对某个老师做出片面的、不正确的评价时,应明确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切不可水顺水推舟、火上浇油。在这方面,我有这样一种做法:“贬低”自己,抬高老师。在班级中,适时地向学生灌输老师都很能干的思想,从而树立起学生对科任老师的崇敬。而对自己,则说,跟这些老师比起来,算我最没什么可说的了。学生对此会一笑置之。其实,他们对班主任的长处熟知于心,他们并不会因班主任这样说而看不起他(她)。相反,他们会明白班主任的一片良苦用心而更加努力学好各门功课。

2、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要志同道合、步调一致、目标统一。所谓志同道合、步调一致、目标统一,就是班主任邀请本班科任教师共商班级大事,让班级奋斗目标获得科任教师的认可,争取科任教师的支持与配合。一个人的能力、水平、精力毕竟有限,因此协同作战、配合行动在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班主任应与科任教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发,班级工作定会事半功倍。

四、协调好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学生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效果,家长对学校、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又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的态度和感情,影响学校整体的形象。因此学校要妥善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而实现学校与家长沟通的重担通常都是由班主任肩负起的。

首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班主任和家长共同的目标,是双方沟通的基石,也是班主任沟通家长的动机,所以班主任要了解每位学生父母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家庭成员、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以谦和的心态、真诚的态度与家长沟通,针对不同的家庭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其次,班主任作为一个教育者,有着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并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要虚心听取家长对学校、班主任以及授课教师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最后,班主任对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并了解学生在家的状态,并适时沟通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共同探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式方法,注重家长的反馈,建立良好的沟通网络。

五、协调好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同学之间难免发生矛盾、摩擦,动起手、打起架来皮破擦伤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这样的话势必要牵动家长,而家长之间由于心疼各自的孩子吹胡子瞪眼的时候也不可避免,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我们做班主任的从中“斡旋”,引导家长从大处着眼,从长远考略,将矛盾化“大”为“小”,化“小”为“无”,让学生之间共建“同学友谊”,“同窗之情”。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引导学生互助友爱、和谐共处,营造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六、协调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作为开放系统的学校,其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的影响。班主任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社会中蕴藏着的丰富教育资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影响,如:与社会机构建立联系,为学生参观、学习、劳动提供条件: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

况和特殊教育要求聘请一些关心学生成长、拥有一定特殊经历、特殊技能并有一定教育经验的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等。

七、协调好班内学生之间的关系

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伴是学龄期学生的“关键影响人”,良好的同伴关系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在班级中,班主任应协调好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帮忙,让学生在认识自我、关心自己的同时,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其次是协调好学生中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在班级中正式组织有班级委员会、班级团支部等,是由于工作需要而产生的,组织内有职责权的分配,领袖人物是由学校或班主任任命或同学选举产生的。非正式组织是以共同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以相互间的感情为纽带,为满足共同的需求而产生的结合体。组织中的领导主要是由成员推举的,威信高,影响力大。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如果目标一致,就会对班级建设产生良好的正面影响,如果不一致,有时会产生消极作用,甚至是破坏性力量,所以班主任要重视非正式群体的客观存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情况,了解非正式组织形成的背景、原因、思想倾向,成员构成以及领导人物,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对产生积极影响的非正式群体要热情支持、积极鼓励,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扶持,使之与班级正式组织协调一致,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使班级管理更有成效,为班级的发展发挥光与热。对产生消极影响非正式组织,则通过群体疏导或领导角色转换等手段,使它的目标与价值规范等逐步与集体统合起来。

第三,要协调班干部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干部要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有群众基础的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会较少。对于选举出的班干部要严格要求,绝不偏私。此外,还可实行班级管理轮流制,让更多的学生参加班级管理。

八、协调好班级与学校各团体的关系

一个学校中总会有一些学生社团——学生会的这个部、那个部,这些社团是学生们参与学生管理,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必不可少的平台。这些学生社团之间彼此牵制,互相配合,为学生服务,又参与学生管理,与各个班级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班主任需协调好班级与这些学生社团的关系,真正利用好学生社团,使学生从中学到知识,真正对自己有帮助,有提高,真正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九、协调好班级与学校、与领导的关系

班级作为学校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的生存与发展都受到学校这个大环境的监控,它不能脱离学校的教育目标、规章制度、组织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独立存在,班主任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得力助手和中流砥柱,首先要深刻领会学校的教育目标、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制定班级目标、工作计划的依据,以使班级在大的方向上与学校是协调一致的。在工作中班主任要协调好与领导的关系,主动支持校领导的工作,积极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完成学校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同时班主任应主动及时地向学校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反映班级及学生的情况,邀请学校领导参加班级活动,深入了解班级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与领导进行商议,自觉地将本班的工作置于学校领导的监督之下,争取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帮助。努力做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与学校领导构筑畅通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沟通秩序。

篇3:浅谈短跑中协调放松能力的培养

“要想跑的快, 就必须增大步幅和加大频率, ”也就是说明“步频”和“步幅”是决定跑速的两大因素, 而跑的协调放松能力又是音像步频于步长的主要技术因素。要想取得好的成绩, 除要求运动员有坚强的意志, 良好的身体素质等条件外, 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技术和正确发挥技术的能力, 特别是能较好的掌握和运用途中跑中的协调放松能力, 以便在保持较快的步频的基础上发展步频, 提高速度。在平时的业余训练中, 队员就很难做到此点。有的教练要求不到位, 只是一味的上力量, 而忽视了协调放松技术的培养。当前世界上共同认为“短距离跑的胜利, 一定属于掌握了放松跑的人”。当然动作的放松是建立在正确的基本姿势和合理的技术之上的。

我们在训练中经常遇到许多同学跑起来不放松、不自然、动作不协调, 全身肌肉紧张、僵硬、步幅小, 后程减速, 甚至是机械地跑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跑的协调放松能力在跑的过程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协调放松能力是指运动员在高速奔跑中, 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协调配合, 使肌肉收缩与放松能按照短跑技术动作的工作性质协调进行, 从而增加跑的步频与步长。它能增加肌涨力, 增大步长。例如:跑步抬大腿时, 小腿肌肉完全放松才能随着大腿下压速度向前抛伸, 这样, 不仅增大步幅, 而且着地动作柔和, 缓冲自然, 减少前蹬反作用力, 缩短着地时间, 并有助于提高步频, 若是大腿提膝摆动时, 小腿腓肠肌紧张, 甚至绷脚尖, 则步子必然迈不开, 步幅小, 步频也会受到影响。只有善于放松不用力的肌肉, 才能提高用力肌肉的收缩速度, 动作才能轻松自然、协调, 也能减少力量的消耗, 而维持较长时间的高速度运动。

其次, 从技术动作看, 主要是由于途中跑不善于放松, 全身肌肉紧张, 技术动作变形。途中跑的动作不放松, 不自然, 不协调, 特别是腿、臂摆动, 肌肉紧张, 重心上下起伏较大, 上体前后左右摇摆, 大腿下压积极不够, 腿脚落地动作不放松, 影响了蹬摆效果, 使身体不能沿直线运动而妨碍了速度的发挥, 一切不应该用力的部位而盲目用力。如:面部、颈部肌肉紧张, 有的甚至两手紧握拳头, 耸起双肩, 两手在胸前交叉, 伸长脖子, 咬住下巴, 左顾右盼, 缩短了跑的步幅。不知道如何放松, 更不懂得把不用力的肌肉放松, 使力量不能集中于动作的主要阶段上, 从而影响了技术动作的质量。本人在平时的训练中经常看到以上的现象, 甚至有很大的一部分同学存在这些缺点。而有一部分同学在平时不全力跑时, 技术动作不变形, 表现得轻松、协调、动作舒展, 而在全力以赴, 尤其在运动会上比赛时, 就会出现上述的缺点。这就说明, 由于没掌握放松的技巧及训练方法, 一旦比赛紧张, 就会出现技术变形, 不能充分发挥力量而消耗了力量, 所以在平时跑的训练中对运动员协调放松能力的训练是很重要的。

二、协调放松能力训练的建议

1、学习和掌握跑的技术是进行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基础, 在平时的训练中, 我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放松弹性跑:站立式起跑30—50米, 中速跑动, 中匀速跑, 动作协调放松, 脚前掌着地, 跑时富有弹性, 步长适中不宜过大。

(2) 协调放松大步长跑:动作协调放松, 尤其是面部表情、颈部、肩部、等保持自然。跑时上下肢摆动幅度大, 重心高。

(3) 随着距离延长, 速度递增, 逐渐加大步长。

(4) 协调放松大步加速跑:动作协调放松, 尤其是跑时髋、膝、踝、肩关节要放松、自然;匀加速的距离随着加速能力的提高逐渐缩短;加速达到较高水平时, 可转入到惯性跑进。

(5) 向前摆臂, 提腿直线跑:肩下沉, 肘用力, 两臂前后平时摆动;摆动腿从膝关节领先向正前方摆出, 脚掌着地方向要正, 两脚落地尽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2、进行炮的各种专门性练习, 体会协调放松的能力。

(1) 小步跑接加速跑:体会髋、膝、踝、肩关节自然协调放松和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的技术, 提高脚着地的力量, 发挥跑的频率。

(2) 高抬腿跑接加速跑:体会、改进和提高跑时摆动腿前摆、高抬技术, 发展腰、髋肌群力量和腿部力量, 提高高抬腿能力, 改进臂与腿协调配合能力。

(3) 后蹬腿跑接加速跑:体会摆腿时大小腿折叠技术, 发展大腿后群肌力量, 提腿时膝关节放松技术。

(4) 车轮跑:体会腿折叠技术和下压着地技术, 发展膝关节的灵活性及腰、髋肌肉力量, 要求膝关节完全放松。

(5) 后蹬跑:体会腿的摆蹬技术和提高后蹬能力, 发展步长。

(6) 摆臂练习:提高和完善跑时两臂摆动技术, 发展摆臂肌群力量, 要求大臂带动小臂, 手腕要放松, 不要握紧拳头, 不要耸肩, 前后摇摆时向后的力要大些。面部、颈部的肌肉不要紧。立定的、进行的、快慢相交替进行。

(7) 在各种跑的练习中, 要强调放松, 注意技术训练, 少计时, 把注意力集中在用力与放松的体会上。

(8) 教练要适当调节训练中的气氛, 不要使队员感觉空气紧张, 给他们营造宽松的环境, 避免给队员造成心理和肌体上的紧张。

(9) 在快跑联系时, 要求队员正确体会放腿技术。当摆动腿完成前摆动作时, 要用积极下压的动作过度到后蹬, 这时要求膝关节要充分放松, 否则不利于小腿快速前摆, 给以后大小腿自然折叠造成阻碍, 训练中如果忽视膝关节的放松, 单要求“大腿高抬”是收不到好的效果, 协调放松技术的要领, 只有让队员自己充分认识、理解并慢慢体会, 才能收到好的训练效果。

三、小结

协调放松的能力在跑的过程中是非常主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从最初的训练就开始培养, 才能避免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和用力的方式。充分发挥肌肉的力量, 并能使肌肉在每一瞬间得到充分的休息, 最大可能发挥肌肉的力量。这样, 就能使我们的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也就是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应掌握并不断共同探求的问题。

摘要:从事体育工作多年来, 通过平时的业余训练, 发现短跑训练中协调放松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难怪有人认为:“短跑的胜利, 一定属于掌握了放松跑的人。”本文就协调放松能力的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协调放松的胜利基础和训练中遇到的一些情况, 说明进行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科学依据必要性, 另一方面, 主要总结了平常训练的方法和取得的一点成绩, 验证了协调放松能力培养的正确性。

篇4:手眼协调能力

手眼协调是指宝宝在视觉配合下手部精细动作的协调性。宝宝手眼动作的协调是随着神经发育成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宝宝的不同成长阶段,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游戏来帮助宝宝提高手眼协调性。

来,抓一抓

适合年龄:3~6个月

在你的脖子上系一条围巾,让它的两端垂到前面。

向宝宝探身,让宝宝能看到你的脸,摸到你的围巾。

慢慢晃动围巾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用围巾碰宝宝的手。

当宝宝伸手去抓围巾的时候,对宝宝说话,让宝宝知道你很高兴。

你越鼓励宝宝,宝宝就会越自信。

专家点评:宝宝在半岁前,由于还不会坐,躺着玩物品时,多数情况下,眼睛看不见手上的物品,手的活动范围与视野不交叉。

飘呀飘

适合年龄:6~9个月

收集一些尿布、头巾、布条和其他可以扔到空中并慢慢飘下来的东西。

和宝宝一起坐在地板上。

把第一件东西扔到空中。用头巾来开始游戏是不错的选择。头巾落下来的时候,你伸出双臂来抓住它。

再把头巾扔到空中,让宝宝去接它。握住宝宝的胳膊,这样头巾可以掉到宝宝的胳膊上。

继续用你选择的不同质地的东西做这个游戏,宝宝很快就能自己抓住它们。

专家点评:半岁后,当宝宝能坐起来玩时双手可以在眼睛的监控下玩弄物品,这时手的活动范围与视野交叉。这样,通过手和眼的作用,可以帮助宝宝发现物品更多的特性,更快地了解环境。

找呀找

适合年龄:9~12个月

你需要三个干净的塑料杯子和一些干麦片或者小圆饼干。

让宝宝坐在高脚椅上,当宝宝注意观察的时候,把一块饼干扣到一个杯子下面,让宝宝找到饼干并吃掉它。

做这个游戏,可增加第二个杯子,然后是第三个。注意一定要让宝宝看到你把饼干扣到哪一个杯子下面了。

每当宝宝找到饼干,给予表扬。

专家点评:手眼动作的协调能力标志着宝宝发育的成熟度。虽然它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进程,但是如果平时注意培养训练,手眼动作就能较快协调。手眼协调动作还对发展宝宝的运动能力、智力和行为非常重要。

追呀追

适合年龄:9~12个月

在一个小玩具上拴一根绳子。玩具应该比较小,能穿过手纸卷筒,像小汽车这样的玩具就很适合。注意:玩具应该大到宝宝无法吞咽。

绳子应该比纸筒长。

把玩具放进纸筒里,然后从另一侧拉出来。

这种神秘感会让宝宝兴奋。当玩具消失的时候说:“玩具,再见!”

当玩具再次出现的时候说:“你好,玩具!”

篇5:工作协调能力

残疾人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是融合多学科、跨部门、业务广泛、综合性很强的社会化工作。残联对残疾人工作承担的责任并不是把所有的残疾人工作都包揽下来,而是要动员政府部门和全社会来做,动员政府和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协调和宣传工作,就成为残疾人工作者,特别是残联领导所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

全面提高广大残联干部,尤其是残联领导干部的综合协调能力,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残疾人事业,使残疾人事业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政府、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和责任。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自觉地提高自己协调各方,共同做好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协调对于残疾人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

(一)是残疾人事业的工作机制及残联在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

残疾人事业的工作机制是: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残疾人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协调运作的工作机制。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协调发展;政府残疾人工作机构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有关部门将相关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各司其职;残联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各方面各尽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协调运作。

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是政府的常设议事协调机构。残联在其中充当着两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是作为残工委的

成员单位,是其决策的主要执行者和实践者;二是作为残工委的办公室,残联在残工委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残疾人事业发展得怎样,是和残联所担负的协调、沟通作用的发挥有着十分重大关系的。

(二)是残疾人工作社会化管理的工作方式决定的 社会化管理是党和国家发展残疾人事业所倡导的一种工作方式。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是在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它增强了残疾人事业的活力,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把残疾人事业绑在国家的战车上”,依靠政府主导作用,坚持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把残疾人事业融入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之中,融和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协调和宣传工作,就成为每一名残疾人工作者,特别是残联领导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是残联领导所担负的职责所决定的

残联领导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充分运用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发掘、整合环境资源,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环境。在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特色较浓,公共事业基础比较薄弱、公共社会心理走向多元等情况下,需要残联领导花大量的精力来协调处理外部工作关系,以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使残疾人工作情况能够进入社会传播,工作意见能够进入党委、政府的决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推动其采取一些重大行动,出台一些重要文件,营造出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治、舆论、社会和工作环境。

二、残联领导进行协调工作的范围和方法、艺术

(一)协调与上级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对于残联来说,是生产力、战斗力,是资源,是财富。残联领导一要经常保持与上级的联系,做到无事也往来,大事常商量,疏通心灵感应渠道,强化亲和2

力。二要经常向主管领导汇报上级工作部署和本单位近期主要工作安排,尊重和认真对待上级领导对残疾人工作的指示,对领导交办的事一定要尽快办结,并有回音。三要以领导的名义在新闻媒体上发表一些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署名文章,邀请主管领导参加一些有关残疾人事业的活动,进一步提高残联和残疾人事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一是勤奋工作,赢得信任。残联领导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勤奋扎实,在工作中能出思路、出政绩,得到群众的好评,赢得上级的好感、认可、信任。二是了解上级,加强联络。要主动了解、熟悉上级,勤于走访、加强联系,寻求上级领导对工作的有效支持。三是要求适度,不能苛求。残联领导希望上级在人才物上给予支持,在政策上给予优惠,要求要合理适度,期望值不能过高,更不能苛求。四是保持“中立”,等距接触。对上级要一视同仁,疏密有度,建立和发展正常的关系,在组织上一样服从,在工作上一样支持,在态度上一样对待,不介入上级领导之间的矛盾之中。五是自我克制,合理斗争。遇到上级批评不当,处理问题不公平的情况时,要态度冷静,克制自己的感情。在非原则问题上,如上级批评得不对,不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但在原则问题上重要问题上,对上级的处臵错误,则应进行申辩,进行有理有据有分寸的斗争。

(二)协调与同级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同级关系能够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使单位、部门之间,领导成员之间,彼此配合、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从残疾人事业的特殊性来看,残联领导能否协调好与同级相关部门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因此,协调好这一层关系,是残联领导协调工作中的重点。

一是要交流信息,联络感情。残疾人事业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残联经常保持

与各相关部门的联系,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和感情的融洽,为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相互支持,互不拆台。各个部门之间各有不同的职责权限,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分配也会有主次之分,这就需要彼此给予支持和帮助,决不应袖手旁观,乃至拆台。对事要坚持原则,适当妥协;对人要尊重他人,虚心学习,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经常性地以简报、召开协调会、联谊会和举办各种活动等形式,加强彼此的联系,密切彼此的关系。

(三)协调与下级之间的关系

残联领导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形成对下级的吸引力。通过一定标准检查控制被领导者的行为,对那些能力强、有主见、自信自尊的下级,只交代完成任务的时间及标准,其他事项则由其发挥主动性、创造性。领导者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对于下级的缺点和短处,应该持宽容和体谅的态度;对于下级的优点和成绩,要褒扬和鼓励;当下级工作出现了失误,要及时指出,并帮助总结经验教训。

一是在处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关系时,残联领导必须以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为重,办事廉洁,不损公肥私,不损人利己。杜绝感情效应、舆论效应、资历效应、丽质效应、谄媚效应、背景效应等不正常现象。二是上下级之间在法纪、人格、作风上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职责不同。残联领导要平易近人,对下级真诚、热情,不摆官架子,遇到问题相互之间平等商讨、争论。三是对下级要关心、爱护,不断增进感情,信任下级,事不必躬亲,缩短心理距离,保持一个融洽的关系。四是推行政务公开,民主管理,集思广益,集体决策。自觉接受下级监督,虚心听取下级的建议和批评,团结同志,放手使下级主动发挥作用。

(四)协调与社会各界的关系

残疾人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政府各部门按其职能分口4

管理残疾人各项工作;企事业单位和乡(镇)、村(社区)等基层组织也承担了大量的残疾人工作;社会团体及群众组织积极开展为残疾人服务工作,残疾人家庭承担了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工作,形成了一个国家、集体、基层组织、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残疾人社会化工作体系。这种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残疾人事业的局面,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社会活力的逐步增强,蕴藏于企业、团体、家庭的财力、物力不断增加,随着人们新残疾观的树立,社会有可能越来越多地向残疾人提供援助,而呈现出其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残联协调好与社会各界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是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社会各界构成的复杂性,呈现出不同的性质、目标和层次。残联要从不同行业、阶层、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的具体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以期收到满意的效果。二是团结协调,正确引导。社会各界不同的行业、阶层、群体有不同的目标与追求。残联要以团结的方式,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寻找其共同点,提炼出凝聚点,并以此来协调关系,形成共同为残疾人事业发展作贡献的合力。三是满足需要,互利双赢。社会各界充分参与、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除基于人道主义的本能外,更多的是以此善举获得一份心灵、精神的满足,塑造自身社会形象的需要。残联应充分地认识和把握好这一社会心理,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为社会各界充分满足其心理需要、塑造自身社会形象的需要,提供一个平台,达到互利双赢。四是传递信息,联络感情。要建立与社会各界经常、广泛、有效的联系机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交流彼此的信息,沟通感情,增进友谊。

(五)协调与残疾人之间的关系

残联是集“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为一体的残疾人事

业组织,其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社会有残疾人这一群体需要残联的服务。残联领导协调与残疾人之间的关系,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密切联系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这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是要了解残疾人,树立以残疾人为本的思想,要从感情上融于残疾人。要放下架子,不把自己当成一个官,从感情上与残疾人融为一体,设身处地地理解残疾人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残疾人反映的问题很琐碎、很复杂,要耐心去听,要细心去分析,要有爱心去为他们呼喊、奔忙。二是发挥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残疾人处于被动的地位,在他们眼里,领导是官,自己是民,潜意识中便有了一种距离,有一种自卑情结。要主动地联系他们,与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建立稳定的联系,同他们交朋友,依靠他们来反映残疾人的心声,听取残疾人的意见,推进残疾人事业。三是团结、宣传、教育残疾人,发挥残疾人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在代表残疾人利益,为残疾人办实事的同时,要积极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教育、团结不同阶层的广大残疾人,充分发挥残疾人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三、协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摆不正位臵,不明确在协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残联领导与上级机关、上级领导进行协调时,不能明确自己在协调中的主导地位,不能把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如实地反映给上级,对是非比较明确、确实应该坚持的意见,不能反复地向上级陈述利害,取得上级的理解和支持;不能明确被领导、被制约的地位,不能以请示、汇报的态度进行协调,对难以定论的问题固执己见,对协调后形成的与协调初衷不一致的意见不愿执行。二是残联领导与同级部门领导进行协调时,违背平行横向协调应遵循平等协商的重要原6

则,以领导者自居,起主导作用。三是残联领导对下进行协调时,方法不当,强调指令性,采取简单命令式的做法,不能立足与说明情况、讲清道理,以协商的姿态进行协调,下级也就不能心悦诚服地配合行事。四是进行权力协调,克服无人负责、推委扯皮的弊端时,在原则问题上,又过度陷入“协商”之中,缺乏协调力度,体现不出制约功能,显得软弱无力,达不到协调目的。

(二)不顾大局和整体,存在“职能偏见”

残联领导在协调中不能着眼于全局,不顾整体,以“我”为中心,站在本单位、本部门的立场上去协调和处理问题,产生一种“职能偏见”,没有考虑其他单位、部门的利益和情况,形成了一种偏狭的本位主义,使各单位各部门自立山头,互不配合,难于协调,造成目标不一致,行动不统一,破坏了团结,影响了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语言不妥,缺少艺术

对上协调时,不能做到谦虚谨慎,言语不够委婉,不留余地;对下协调时言语强硬,不容协商。协调具体问题时,不能切中要害,开导说服不着边际,不得要领。不分客体心理,不能针对不同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活动,运用不同的语言。不分场合和对象,滥用批评,言语过激,使人难于接受。对错误的观点和不同的意见,挖苦讽刺,挫伤协调对象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破坏畅所欲言的气氛,影响协调效果。

四、做好协调工作的对策

(一)着眼大局,平等协商

残疾人工作者尤其是残联领导要解决好认识和思想上的问题,坚持平等性原则,以大局为重,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困难做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要对自己系统以外的单位、部门的业务和情况有所了解,相关的知识有所知晓。这样,才能

从根本上做到着眼大局,适应新时期领导工作的需要。

(二)注意协调的语言艺术

残联领导在协调过程中要注意表扬激励、情感打动,对协调对象多做正面启迪,不断用巧妙的语言引导,语言温和、语气婉转,让协调对象畅所欲言,耐心倾听,运用幽默的语言缓解尴尬紧张的气氛,调节引导情绪,适当地自责,以平衡各协调对象的心理。

(三)坚持协调的超前性、持续性和信息化

篇6:组织协调能力

首先要摆正一个观点,那就是实事求是,面对现实,不要逃避,真心诚意地坐下来解决问题。

2、要稳定群众情绪,不要乱,要给群众一个显亮的信号:领导今天下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3、组织群众选出代表,有组织的反映问题。

4、将发映上来的问题归纳整理,分开轻重缓急,合理有序得呈给领导。

5、协助领导针对问题,能就地解决的就就地解决,不能就地解决的,就给群众公开承诺限期一定解决。你如何组织一次关于征地农民参加的会议

3村里有两邻居因修房子发生冲突,马上就要械斗了,而你是现场唯一的村干部,你会怎么做?

4一次到某村落实扶贫工作途中,你发现路边有二位村民情绪十分激动,不知什么原因正在拉扯,你怎么办?

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我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我会保持冷静,不急不躁,以平和的心态去处理好这件事

第一我会坚持感情中立的原则,冷静听取他们争论的原因并冷静思考,对的支持,错的指出原因,劝说化解他们的矛盾

篇7:人际协调能力

通常所说的社交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它是人与人间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以求发展的能力,是使个人的生存发展不妨碍他人的生存发展,而他人又积极配合个人的生存发展的能力。

相关问题及目的与评分标准

1.如果你工作很出色,你的领导对你偏爱,为了培养你而让你干了属于别人职责范围且相

关重要的工作。因此,造成同事对你有意见,你会怎么解决?

测试目的:将招聘者至于这种两难环境中,主要考察其人机协调的意识与技巧。评分参考:

好:能从有利于团结且能有效完成工作的角度考虑问题,态度积极,以委婉的方式使领导改变主意,同时包容同事对自己的看法,进行相关沟通。

中:很为难,但怕辜负领导的器重,私底下与同事沟通,希望能缓和或消除无悔。差:没有为难感,坚决完成领导的任务,不与同事进行沟通。

2.如果有一位同事和你的学历、资历、年龄等各方面条件一样且工作能力与业绩相当,而

此时有一个去德国进行深造的机会,领导在你们两人中间选派,你应该怎么争取这次机会?

测试目的:将被招聘者置于环境中,考察其人际交往协调能力。

好:能客观认识自己的所处环境位置,由于条件相当领导派谁都合理,同时也要意识到人为因素人际关系的作用,并用成熟的交往技巧,如能主动与上级沟通,以合适的时机与场合表达自己的意向,但不会故意和同事比较或者贬低同事。

中:对于领导的决定能正确看待,但是未能意识到人机关系作用,不去表达自己的意向。差:急功近利,贬低同事鼓吹自己。

3.假如有人对你的观点或意见发表无知或者不友好的意见,你会怎么处理?

测试目的:行为型问题。在遭到他人有意识的非难时的所作出的反应,来了解其人际协调的意识与技巧。

评价标准:

好:能针对具体情况,在不影响对方自尊心的条件下,巧妙的让对方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有成熟的解决办法,本着尊重事实的态度,友好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事不对人。中:随心情及场合选择或沉默或分辩,对事对人有时难以分清

差:放弃自己的立场去附和,或者以牙还牙,是对方陷入尴尬

篇8:工作协调能力

在点线能力协调研究方面,国内专家大部分研究集中于静态协调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如基于编组站作业过程,以编组站各个子系统及衔接区间上系统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匹配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排队论和概率论为基础的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计算,但对动态协调的研究成果则较少。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大系统控制和系统耦合动态协调优化的理论和方法,从系统结构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对既有铁路运输系统点线能力的协调优化思路和模型求解方法进行研究。

2 点线能力协调的定义、原则和目标

首先,结合运输系统协调理论,定义运输系统点线能力协调,就是根据该系统中某一线路各阶段运量增长的需求,在保证一定运输服务质量和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各场站设备的作业能力与该线及其邻接区段的能力两者之间科学合理匹配和同步构建。

参考相关研究可知,铁路运输系统是属于复杂的串并联组合系统,其协调优化必须按照“先总体系统,后子系统,先并联后串联”的原则进行,即必须遵循整体性、相关性、优先性、动态性和调控性5点基本原则。

铁路系统点线能力是由多个能力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复杂庞大的动态系统,各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其协调的目标就是利用一种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最优控制过程,使得系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实现整体最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需求增长过程中系统实时保持较好的状态、有较好的接续性且有最优的社会经济效益,二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客货运量需求。

结合大系统协调理论,建立铁路运输系统点线能力的目标函数如下:Z=maxf[M1,M2,…,Mn;δ1,δ2,…,δn],其中,f为系统点线能力,Mn为各子系统的能力函数,δn为随机干扰变量。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协调优化的过程中,必须三者同时进行考虑,这样才能达到整体最优的目的。

3 系统点线能力的协调优化方法

由相关文献[3]分析可知,既有铁路系统点线能力结构属于多层次的递阶控制结构,需要采用递阶控制结构的“分解-协调”方法的思想求解系统的最优化问题,将大大降低其计算的复杂性。

针对既有铁路系统的特点,结合分解-协调理论,首先从变量分解合成的角度出发,对子系统信息交换和耦合机制进行描述,进而描述系统一体化的模型;再从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分解协调的角度,对从一体化协调优化模型分解成的一类分解协调优化模型进行描述。

3.1 耦合系统的描述和一体化优化模型

从信息论的角度,将系统抽象表示为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函数关系组成的三元组形式(x,y,f),系统感知环境获取输入变量x,依照一定的f经过系统分析y=f(x),计算得到y,并将其返回给外部环境。一个复杂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变量分散于各子系统中,但变量不是彼此孤立的,变量之间存在着共享关系、前馈和反馈互联关系,形成了耦合。

各子系统变量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图中各子系统的所有变量构成本系统的领域(圆),圆的交叠部分为全局变量如x4,圆的其余部分为局部变量,关联变量用图中的箭头表示。

子系统间的关联关系可以用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atrix,DSM)来表示,用来表示各子系统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如图2所示。用矩阵P=[P1,P2,…,Pn]表示各个子系统所涉及的全局变量的子集关系,涉及某个全局变量的值取为1,不涉及该变量取为0。将图中节点所在位置用1表示,其余位置用0表示,得到的矩阵QT=[Q1Τ,Q2Τ,…,QnΤ],反映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如公式(1),其中主对角线上侧表示前馈,主对角线下侧表示反馈信息

QΤ=[Q1Τ,Q2Τ,Q3Τ]=[010101110].(1)

3.1.1 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函数的关系

以子系统Subi为研究对象,对其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和函数关系三方面进行描述如下:

1)子系统的输入变量可分为三类,即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和关联输入变量: ① 局部变量Xli,分散在不同的子系统中,根据各子系统范围确定其数值; ② 全局变量Pi·Xg,可能为多个子系统所共享,是整个全局变量全体Xg的一个子集; ③ 关联输入变量Qi·Y,是整个系统关联输入变量全体Y=[Y1,Y2,…,Yn]的一个子集。

2)子系统的输出变量分为两类,关联输出变量和非关联输出变量: ① 关联输出变量Yi,表示子系统通过其参与个子系统的协调; ② 非关联输出变量不参与构成耦合关系,但参与各子系统约束、目标函数的计算。

3)子系统的函数关系体现在子系统分析CA,即子系统i由输入求取输出的过程,对应于方程

Yi=CAi(ΡiXg,QiY,Xli).(2)

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各子系统变量,可列出下列方程组

{δi}={ΡiXg}={ΡikXgk},(3){Ζi}={QiY}={QijYj},(4){Yi}={CAi(δi,Ζi,Xli)}={CAi(ΡiXg,QiY,Xli)}.(5)

式中:Xli为i子系统的局部变量; δi为i子系统涉及的全局变量; Zi为i子系统的关联输入变量; Yi为i子系统的关联输出变量; Xg为全局变量的全体; Y为关联变量的全体;i、j、k为分别为子系统的编号、关联变量的编号、全局变量的编号。

其中,方程(5)表示各子系统变量的跨子系统一致性关系。

3.1.2 系统分析、分析分解和一体化优化模型

对一组给定的基线X=[Xg,Xl],以此为固定点,求解方程组(5)可确定Y,这一计算过程称为系统分析。应用最小化反馈原则,如果合理安排各子系统顺序能消除反馈环节,使得Q矩阵可以变换为下三角阵,按此顺序串行进行系统分析;如不能直接消除反馈环节,引入解耦变量将反馈环节打开,再进行计算。

将解耦变量作为优化变量,同时将方程组(5)作为优化的一致性约束条件,信息直接经由优化器中,而不直接互联。在优化过程中,不必在每一步都进行迭代的系统分析,只需并行执行一次子系统分析,不要求达到一致性条件,得到一体化格式的多学科优化模型

minF(Xg,Xl,Y),st,Yi=CAi(ΡiXg,QiY,Xli),gi(ΡiXg,QiY,Xli)0,hi(ΡiXg,QiY,Xli)=0,(i=1,2,,n).(6)

综上所述,由于反馈缓解造成系统分析需迭代因而计算工作量大,所以,此类问题算法的分解首先关注在分析分解上。引入解耦变量将反馈环节打开,将其作为优化变量,同时引入一致性约束条件,只需执行一次子系统分析,但一致性条件只随着优化的收敛而达成。

3.2 基于分解协调的既有铁路系统点线能力协调优化算法

随着各领域综合程度的提高,各子系统涉及的大量特定学科约束、大量局部变量全部合成到一个优化器,使得一体化优化难于求解。根据优化问题的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分解方法。

结合运输系统点线能力协调的相关研究,可知既有铁路运输系统点线能力的协调优化问题属于凸性和可分离性等价性的范畴,因此,该问题的优化方法可运用一种基于凸性和可分离性保证等价性的分解协调理论,其基本思路:子系统优化任务是确定各子系统的局部变量,系统层优化任务是解决整个系统优化中各子系统关联变量的全局协调和共享全局变量的冲突消解问题,见图3。该协调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如下所述:

第一步:先将优化问题(6)的优化目标分解表示成各子系统优化目标函数的加权代数和形式,式(7)中σi为各子系统对应的加权系数,即

F(Xg,Y,Xl)=i=1nσifi(ΡiXg,Qi,Xli).(7)

整个问题是在约束条件下,使得总目标函数达到最小值,根据lagrange对偶理论,将关联变量纳入目标函数之中,则原一体化格式优化问题的拉氏函数为

L(Xg,Y,Xl,λ,μ,υ,ω)=F(Xg,Y,Xl)+i=1n{λi[Yi-CAi(ΡiXg,Qi,Xli)]+μi[gi(ΡiXg,Qi,Xli)+ωi2]+υi[hi(ΡiXg,Qi,Xli)]}=i=1nLi(Xgi,Yi,Xli,λi,μi,υi,ωi).(8)

式中:ωi为松弛变量,将不等式约束转化为等式约束;λ、μ、υ为拉氏乘子。

假定子系统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根据式(8)分别对Xgi、Yi、Xli、λi、μi、υi和ωi进行求偏导数,如式(9),得出相关变量的数值;接着进行两层优化,先对子系统层优化,确定局部变量,再进行系统层综合优化

LXgi=LYi=LXli=Lλi=Lυi=Lωi=0.(9)

第二步:先通过建立子系统层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模型如下

minXlifi(ΡiXg,QiY,Xli),st,Yi=CAi(ΡiXg,QiY,Xli),gi(ΡiXg,QiY,Xli)0,hi(ΡiXg,QiY,Xli)=0,(i=1,2,,n).(10)

系统层根据各子系统返回的优值函数X*l、λ*、μ*、υ*、ω*和局部敏度信息,由式(3)和式(4)综合得到全局敏度信息,在系统层根据全系统的目标对跨学科变量进行寻优,其对应于系统层优化。由于各类约束分解到子系统,系统层为一无约束优化问题,其优化模型为

minXg,YL(Xg,Y,Xl*,λ*,μ*,υ*,ω*).(11)

由于拉格朗日函数能保持原优化问题的可分离性和凸性,根据拉格朗日对偶定理,其函数的鞍点就是原问题的最终解。

综上所述,既有铁路系统点线能力的协调优化可以参照上述的思路和算法进行;但由于铁路系统点线能力的协调涉及的变量众多,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复杂,大多有各自独立的变化标准,且各种参数的特征值在可观测性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建模和求解过程中将会遇到未发现的许多难题,急需今后进一步地分析研究。

4 结束语

本文以系统结构特征为出发点,运用一种基于凸性和可分离性保证等价性的分解协调理论方法,提出既有铁路运输系统点线能力协调优化算法思路和求解方法,可有效地减少了由复杂系统带来的计算迭代工作量和克服问题求解的复杂性,进而实现协调问题达到最优化。但此次研究仅处于定性分析阶段,未对系统点线能力中各种参数的划分和量化进行详尽说明,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实例的分析、不断研究深化。

摘要:系统地研究分析既有铁路运输系统点线能力的协调问题,做好运输规划、设计与实现系统最优运营的重要环节。运用大系统控制和耦合协调优化的理论方法,以系统结构特征为基本出发点,对既有铁路运输系统点线能力协调的目标、原则进行论述,从理论上提出协调优化的算法思路和求解模型方法。

关键词:既有铁路,点线能力,系统,协调优化

参考文献

[1]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2]朱道立.大系统优化理论和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3]毛保华.运输系统协调理论研究[J].系统工程,1994(7):54-72.

[4]毛保华,秦作睿.运输系统点线能力协调模型的研究[J].1996(4):97-100.

[5]代建科.编组站系统结构分析及能力协调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上一篇:《马说》练习题及答案下一篇:如何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