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事故后 职工应如何就医?

2024-05-25

发生工伤事故后 职工应如何就医?(共5篇)

篇1:发生工伤事故后 职工应如何就医?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深圳市约有1000万工伤保险参保人,参保人数在全国大中城市里排名第一。工伤事故发生后,职工应如何就医?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职工治疗工伤应在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据介绍,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救治工伤职工;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待伤情稳定后转到工伤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工伤认定工作完成后,对认定为工伤并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的参保职工,工伤保险部门开出《深圳市工伤保险医疗费用记账通知书》和《深圳市工伤保险工伤医疗住院结账单》,通知工伤定点医疗机构允许其记帐医疗;门诊医疗费由用人单位或受伤职工先垫付,医疗终结后到工伤保险部门核销。

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稳定,需要工伤康复的,可填写《深圳市(职工)工伤康复治疗申请表》,经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准予康复,并在填报《深圳市康复治疗审批表》后,可在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

工伤医疗期内,工伤职工可根据伤情需要前往工伤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如医疗期已满仍需继续治疗的,应及时向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延长工伤医疗期。工伤病人市外转诊或康复的,经本市定点机构的三级医院或定点康复医疗机构开出的《深圳市工伤保险市外转诊申请表》,由社保部门核准备案后,可转往市外诊疗或康复。

工伤认定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A 填报《工伤认定申请表》(在社保部门领取);

B 未参保员工需提供所在用人单位的注册登记资料(可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询、打印)、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有效书面劳动合同或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如单位的有效工作证、单位盖章的工资表、单位盖章的从事本职工作的证明、身份明确的单位同事的证明等);

C 首次医疗病历本(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复印件(验原件);

D 员工的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

E 员工上下班考勤记录卡复印件(单位盖章,验原件);

F 证人证言及其他旁证材料(如物证、书证、照片等);

G 属交通事故伤害的需提供《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复印件(验原件);

H 属暴力伤害的需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或法院判决书复印件(验原件);

I 其他材料(见社保部门印制的《申请工伤保险业务材料清单》)。

★ 工伤事故报告单

★ 年度工伤事故感想范文

★ 工伤事故调查报告

★ 工伤事故调查报告书

★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书

★ 员工擅自离职,怎么维权

篇2:发生工伤事故后 职工应如何就医?

1、《工伤保险条例》什么时间开始施行? 答: 《工伤保险条例》于 2003 年 4 月 16 日经国务院第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自

2、《工伤保险条例》的覆盖范围是什么? 答:《工伤保险条例》的覆盖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为本单 位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3、职工个人缴纳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答: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4、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标准是什么? 答: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5、用人单位职工发生伤害事故,何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向何部门提出? 答:用人单位的职工发生伤害事故或者患职业病,单位应当在 30 日之内向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 出认定申请。

6、个人或者其亲属是否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答:职工个人发生伤害事故或者患职业病,个人或者其直系亲属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 请。

7、个人或者其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是否有时间要求?

答:个人或者其直系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1 年内提 出。超过 1 年的时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就不能受理其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

8、职工受到事故伤害,谁承担举证责任? 答: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9、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职工工伤认定申请后,什么时间作出认定的决定? 答: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 60 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10、工伤职工何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答:工伤职工发生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

11、工伤职工应在哪里就医? 答:工伤职工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12、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应享受什么待遇? 答: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应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13、工伤职工因生活、工作需要可以配置辅助康复器具吗? 答:工伤职工因生活工作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 轮椅等辅助器具。

14、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何处理? 答: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可以按照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15、工伤职工如对劳动保

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应如何对待? 答: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 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16、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如何处罚? 答: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总额 1 倍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

17、用人单位未按《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如何处理? 答:应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 《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18、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 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如何处理? 答:对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的申请,应由用人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 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的标准不得低于《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19、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伤害的如何处理? 答: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如造成伤害,应由用人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 偿标准不得低于《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20、《条例》规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可以享受哪些工伤保险待遇? 答: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21、供养亲属是多人的如何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

答: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 力的亲属。标准:配偶每月 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 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 加 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职工本人工资低于本市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60%的,以本市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 60%作为计算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基数。

22、供养亲属享受的条件是什么? 答: 工伤职工因工死亡时其供养亲属应符合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18 号令)规定的条件。

23、工伤职工已经过劳动能力鉴定,评定过伤残等级,个人认为伤情发展如何处理? 答:工伤职工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从上一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 1 年后,向区、县劳动 能力鉴定机构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单位不为职工办理申请的
的,工伤职工可以个人提出申请。

24、职工因工伤残被鉴定为七至十级的,企业是否能终止劳动合同? 答:职工因工伤残被鉴定为七至十级的,工伤职工劳动合同期满,企业可以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 一次性工伤医疗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25、企业破产职工工伤待遇如何处理? 答:按照《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市政府令 140 号)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 散的,伤残达到五级至十级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向职工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收 回《工伤证》,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关系终止手续。企业破产,工伤职工留守结束的,核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计发基数应该是以结束 留守工作时的本市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

26、职工个人申请认定时,劳动关系未确定如何办理? 答:职工个人申请认定工伤,单位应承担举证责任。如果劳动关系未确定的,应先到劳动仲裁部门进行仲

裁确定劳动关系后再进行工伤认定。

27、交通事故逃逸的如何办理工伤认定手续? 答:交通事故逃逸的,企业或个人可以先向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认定工伤。

28、外省市企业驻京机构已参加了本市工伤保险,职工发生了工伤如何办理申请? 答:外省市企业驻京机构已参加本市工伤保险的,企业职工发生了工伤事故,可向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工伤认定手续。

篇3:发生工伤事故后 职工应如何就医?

法官点评:完好的交通事故现场是事后正确处理交通事故,准确认定当事人之间责任的关键。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介入前,事故当事人是保护现场的最佳人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第1款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本案中,林某为了抢救伤员,而忽视了对现场的保护,并不能认定主观上为“故意”,故《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第2款对林某并不能适用。在责任的认定上,应该适用2003年10月28日《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的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因郭某有横穿马路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且林某已经采取了必要的处置措施,故可减轻林某的责任。

篇4:发生工伤事故后 职工应如何就医?

发生工伤事故,如果申请工伤认定,怎样索要工伤赔偿,是很多因工受伤职工关注的问题?在此,凯文工伤赔偿咨询中心为你分享一下申请工伤认定和索要工伤赔偿程序,希望对工伤职工有所帮助。

步骤/方法 1.一、工伤报告程序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工伤认定程序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伤的程序,这是一般工伤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单位书面认可为工伤的,又没有投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不走这一程序。

注意工伤认定的两个时间:单位在发生工伤之日起一个月内没有提起工伤认定的,工伤受害者一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书面通知单位及伤者。

3.工伤鉴定程序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

4.协商工伤赔偿程序

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5.劳动仲裁程序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向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提起仲裁程序。

6.法院审理程序

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

7.执行程序

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法院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法院执行。

8.申诉程序

对生效判决不服的,则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但这一般很难。注意事项

 特别提醒,如果工伤受害者和所在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在认定工伤

时对工伤受害者不予配合的,工伤受害者先要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提出仲裁申请,提出证据如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书、工资收入证明、用人单位发放的上岗证、工作服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这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前提条件之一。

 另外各地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赔偿标准

不一,同等级的伤残获得的赔偿数额还与本人工资待遇及当地职工上一的月平均工资的高低有关。

参考资料

篇5:发生工伤事故后 职工应如何就医?

1、证明损害事实发生的经过、原因、时间、地点的书证(证人、证言)、物证(一般事故责任认定中会有基本的描述和确认)。

2、到有关部门指定的医疗部门就诊的证明。

3、医疗部门的所有诊断证明、处方、病历及各项医疗费用单据,包括:挂号费、检查治疗费、医药费、住院费。

4、医疗部门出具的陪护证明、转院证明、病休证明。

5、单位出具的垫付医疗费用证明、误工损失(受害人工资、奖金、误工天数、固定补贴)证明。

6、就医交通费用单据。

7、如要求伤残赔偿,需提供伤残鉴定及赔偿数额依据。

8、被损害财产所有权的证明。

9、被损害财产的品名、规格、数额、数量、质地、新旧程度、价值(贵重物品需有关部门的鉴定书)。

10、被损害财产的毁损程度或灭失等证据。

11、交通管理部门有关事实及责任的认定(如果对责任认定不服的,应该准备相关证据争取推翻认定,不过,实践中很难)。

12、肇事司机是否系职务行为。

13、车辆的行车、运营执照,司机的驾驶执照。

上一篇:杨善洲精神手抄报下一篇:后勤食堂2019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