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

2024-04-12

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通用8篇)

篇1: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

体验式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发布时间:2011-8-

3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徐慧茗 修嫄嫄

【摘要】本文从南昌市新建、进贤二县旅游资源概况,结合二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体验式农业旅游的优势,并就发展前景提出了模式和策略。

【关键词】新建县;进贤县;体验经济;农业生态旅游

1.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值得消费者记忆的活动。一旦这种活动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体验经济时代就到来了。体验经济的出现是人们需求变化的新趋势,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有专家说,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体验经济的条件。南昌市拥有多种类型旅游资源。红色、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尤为突出。各种资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为体验式旅游经济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旅游业是经济行业,更是文化行业,旅游一定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都市居民出游乡村,是要暂离其都市文化常态,去享受乡村农耕文化的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乡村旅游的“主餐”,也正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很强的农耕文化情结。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体验是我国乡村旅游顺利发展的主要问题。结合目前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方式,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应该有较好的基础和持续的市场需求。南昌新建、进贤二县农业经济基础良好,文化底蕴丰厚,适合发展体验式农业旅游。

3.南昌新建、进贤县都市体验农业旅游的现状

3.1大环境发展优势。南昌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五大优势,分别为:①省会城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②区位优势:南昌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国内惟一一个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节点城市,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③交通优势: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快捷畅通、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④休闲氛围浓厚:休闲已经成为南昌市民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为南昌市建设休闲旅游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产业基础。⑤环境优势:山是城之魂、水是城之灵、文是城之韵,山脉、水脉、文脉相融的南昌市拥有旅游业发展的绝对环境优势。

3.2两县资源储备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3.2.1区位优势。新建县位于南昌市西北,与南昌市一江之隔,县城与红谷滩新区紧密相连,融为一体,交通四通八达。全县处于南昌市50公里经济圈内,是南昌西拓的重要承载区。进贤水域辽阔,陆路交通便利,称“东南之藩蔽,闽浙之门户”,成为省会南昌市的东大门。当今是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进入南昌的必经之路,已成为江西乃至整个中部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

3.2.2资源优势。新建县地域广阔,耕地多,山地资源巨大。文化底蕴丰厚,有道教圣地西山万寿宫,江南最大的民间建筑群汪山土库。旅游景点多,全县有五色旅游景点,如:古色的西山万寿宫,红色的小平小道、金色的厚田沙漠,绿色的象山森林公园、溪霞水库和梦山朱权墓,特色的汪山土屋等。劳力资源多,技术优势强。农业发展优势表现在一是市县财政投入资金多,二是区位效应,三是农业招商引资势头强劲。新建县是宗教资源富集区。进贤县水域面积大,是亲水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旅游资源富集区。如李渡酒文化旅游区、军山湖与青岚湖生态旅游区、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等。

3.2.3特色农业现状与发展优势。近年来,新建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发展城郊型都市农业,实行“一村一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藠头生产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贤县紧紧围绕“工业优强县、产业特色县、绿色生态县、和谐文明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对接南昌,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旅游业应对体验经济

旅游业应对的体验经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确立创意体验主题。体验主题定位成功的关键在于什么是真正令人瞩目和动人心魄的。一般而言,创意好的旅游目的地体验主题主要包括:一是调整人们的现实感受。如在西山万寿宫体验传统道教文化与在小平小道体验红色旅游,渡酒文化旅游区体验酒文化,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文化之旅都是典型的现代体验旅游。二是改变游客对现实的感觉。无论是在李度饮酒,还是在军山湖吃螃蟹,都是在在活动中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三是协调的现实整体。从万寿宫到小平小道,从李度到文港,从道教文化到红色文化,跳跃性大,空间变化大,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4.2打造体验服务。旅游体验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游客感受。游客从制定旅行计划,到旅游的全过程,包括前往景区和离开景区,最终形成旅游的整体印象。因此,宾馆、饭店、景区小卖部以及乘坐列车飞机过程中游客所受到的服务,都会提供给游客最令人难忘的体验。各类星级宾馆、乡村酒店及其提供的良好的体验式服务,如在李渡烧酒遗址、文港笔都增加一些文化展示服务,通过文化创意和时尚解读,“活化”一些特色旅游产品。

5.新建、南昌县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5.1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基础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化解“三农”问题,推进“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如何依托独特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城郊型都市农业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新建、进贤人面的一个重大的农业课题。

5.1.1新建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要发展特色农业,具体要做到“五要”,即:一要大,即规模要大。二要专,品种要专一。三要特,特色要明。四要强,产品竞争力要强。五要精。一是农业生产要精,二是品牌要精,三是发展精品农业要注重产业的横向联系,例如抓住两县地处城郊,旅游资源丰富这一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把精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起来,形成一大特色产业,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

为此建议抓好六项措施。一抓投入。二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抓农民培训。四抓农民转移。五抓龙头企业发展。六抓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5.1.2进贤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进贤山青水秀,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农业是进贤的基础,也是经济优势所在。2007年8月,第七届全国县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公布,进贤县为中部百强县名列第67位。该县的文化用品“一支笔”、医疗器械“一根针”、高空礼弹“一盆花”、食品加工“一瓶酒”、钢架结构“一张网”、特种水产“一只蟹”、食用菌类“一朵菇”等七大特色产业群体,紧紧围绕“工业优强县、产业特色县、绿色生态县、和谐文明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对接南昌,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2制定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重点推出红色旅游绝品、文化旅游名品、生态旅游精品和休闲旅游新品等南昌旅游“四品”。

新建县定位于“生态家园、休闲绿洲”,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以及参与型旅游产品。重点项目为湿地生态观光与科考项目、温泉开发、厚田沙漠、宝葫芦农庄、汪山土库、象山森林公园、小平小道、溪霞水库、西山万寿宫等。主要旅游产品有:小平小道、厚田沙漠、西山万寿宫景区、汪山土库、梦山、宝葫芦农庄。

进贤县定位于“亲水型乡村休闲旅游区、传统文化体验区”。主要发展文化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等。重点项目为李渡酒文化旅游区、军山湖与青岚湖生态旅游区、军山湖观湖品蟹天堂项目、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军山湖国际螃蟹美食节等。主要旅游产品有:军山湖风景区、李渡旅游区、文港笔都旅游区等。

5.3确定旅游产品开发战略。南昌市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当形成由精品型、提升型、潜力型构成的金字塔型旅游产品开发体系。重点建设厚田沙漠、小平小道、汪山土库、李渡烧酒遗址等精品型旅游产品。使之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产品。军山湖螃蟹节、万寿宫、宝葫芦农庄等提升型旅游产品是精品型旅游产品的有益补充,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精品型旅游产品。文港笔都、以李渡烟花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等潜力型旅游产品,需要大规模投入(智慧或资金)才能开发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潜力型旅游产品对于丰富南昌市产品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5.4打造新型旅游产品。根据旅游市场个性化、休闲化、运动化的变化特点,南昌市要规划建设新型旅游产品,其中新建、进贤二县主要包括:

5.4.1汽车营地。汽车营地既是面向自驾车旅游市场的新型旅游产品,又是满足自驾车旅游对旅游服务设施需求的主要基础设施。在厚田沙漠、军山湖等地,按照国际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自驾车营地,其中包括帐篷露营地、房车营地,以增强对长三角、珠三角和周边城市自驾车市场的吸引力。

5.4.2亲水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南昌市地表水域面积大、水体形态多的特点,大力开发亲水旅游产品。实施水系联通工程,开发环湖游、环城休闲游、夜航船、海——河——湖产品、水上娱乐、水上餐饮、水上演艺、湿地公园八大亲水旅游产品,营造“水中有景、景中有水”的水体景观。

5.4.3休闲旅游产品。南昌市拥有数量丰富、特色突出的休闲旅游资源,两县品古文化休闲旅游区、青山生态休闲旅游区,规划以都市休闲旅游、农(渔)业休闲旅游为基础,以文化休闲旅游、亲水休闲旅游为重点,以美食休闲旅游、保健养生休闲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商务休闲旅游为特色,以工业休闲旅游、修学培训休闲旅游为补充的十大系列休闲旅游产品。

5.4.4打造一流生态旅游城。新建县生米镇生米镇是我国最大的藠头生产基地,藠头通过农业部的验收,被认定为“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并授予其“中国藠头之乡”的光荣称号。在注重生态资源保护、全力打造南昌后花园的同时,2007年1月宝葫芦农庄也相中了生米镇这块风水宝地。2008年9月28日,宝葫芦农庄内成功举办了南昌市金秋金贸月和新建县第七届旅游文化节,活动成效得到省、市和县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农业生态旅游的良好依托。

5.4.5打造一流温泉城。在未来的开发建设上,新建县温泉城计划依托温泉,打造养生天堂、欢乐天堂、商务文化天堂、湿地天堂,成为南昌旅游的龙头、江西省休闲旅游的标志、亚洲最大的综合性温泉中心,并力争叫响世界。进贤——枢纽之地、鱼米之乡?、特色之县?、文化之邦,为进一步唱响特色品牌,做强特色产业,使之成为省市乃至全国的特色,经过科学论证,提出了“打造大温圳工业经济圈和环军山湖生态经济圈”的战略构想。

参考文献:

[1]B.Joseph Pine.Ⅱ and James H.Gilmore,The Experience Economy,Har2

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2] 陈超、沈彩虹、杨荣斌.体验经济迎面扑来.文汇报,200101

[3] 吕鹤剑、刘斌中.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陕西农业科学,2006(1)

[4]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旅游学刊,1997(5)

[5]魏小安.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2008年7月

[6 ] 吴相利.英国农业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启示[M] 社会科学家.--2005,(6

篇2: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

海外农业旅游的三种发展模式

传统型观光农业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可以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

都市型科技观光农业

主要是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新加坡兴建有10个农业科技公园,不但可观赏到一些农作物种植场景,而且还可观赏到一些观赏鱼、珍稀动物、名优花卉和果树。度假型观光农业

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美国的庄园主在苹果、梨子、葡萄、西瓜之类的瓜果快熟的时候,就在报刊上登广告,招徕游客去农场摘水果度假,城里的人热烈响应。在庄园,水果随便吃,可以在树下草地上休息,还可在农舍小住一夜,品尝别有情调的庄园晚餐。

法国观光农业

国际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游耕、游牧等)、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当前的化学农业在利用大剂量无机化学肥料取得高产量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土壤肥力下降、水上环境化学污染、农药毒性扩散以及由于抗药性增强而造成的害虫肆虐等。对此,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型农业政策,如回归型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集约农业、立体农业、观光农业等等发展模式。观光农业就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农业模式,无污染且经济效益显著,被称为“绿色朝阳产业”。

一、观光农业的涵义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渡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各地区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园”或珍稀动物养殖场;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如广州市的“荔枝世界”等。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函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

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产品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溶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观光农业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观光农业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它改变了传统农业的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结合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在农业与旅游业的最佳结合点上做文章,既可促使中国“三高”农业即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和无污染的绿色农业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也迎合了新世纪世界生态旅游发展的大趋势。

二、观光农业的主要类型

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五种:

(1)观光农业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例如日本有一葡萄园公园,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除了果品、水稻、花卉、茶叶等专业性农业公园外,目前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农业公园的面积,因性质和功能而异,既有迷你型的0.3hm2的水稻公园,又有几十公顷的果树公园。

(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水耕设施栽培、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4)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林木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景观的大农业复合生态群体。在树种结构上,针叶树、阔叶树与果树树种相结合;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空间布局上,林、果、渔、菜、花相结合,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配套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在适当位置建设有狩猎场、游泳池、垂钓区、露营地、野炊区等,是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旅游、野营、避暑、科学考察和进行森林浴的理想场所。

(5)民俗观光村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农村地域,利用其特有的文化或民俗风情,提供可供夜宿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憩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等。

三、观光农业区的功能分区

观光农业区是以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功能为主,兼有度假、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游览区。按其不同的性质和功能进行空间区划,可划分为四个分区:

(1)观赏区由观赏型农田带、瓜果园、花卉苗圃、珍稀动植物饲养场构成,使游客身临其境,感受真切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如珠海的蝴蝶公园、随州的银杏公园、木兰川的五彩田园。

(2)示范区由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构成p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展示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与经营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使游客增长教益。如东莞年丰山庄的桑基鱼塘、苏州“农林大世界”,日本高效精细农业,以色列节水农业系列等。

(3)休闲体验区由当地乡村民居、乡村活动场所构成,营造游客能深入其中的乡村生活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等,体验农村生活。如井冈山的农民客栈、公社食堂。

(4)产品区由可采摘的直销果园、乡村工艺作坊、乡村集市构成。让游客充分体验劳动过程,自采自制自买的方式亲身体验农产品制作过程,并购买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如东芜的动手果园和木兰川“吱吱”土布坊。

四、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建设与发展观光农业,不仅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释放休假日城市人口压力,降低市区及旅游热点的拥挤程度,还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益。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发展观光农业,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格局,加快耕作管理的科学化、技术化,发展绿色食品和特色作物的生产,能够满足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农业、旅游的双重效益。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破坏,并与生态农业、林业等的建设结合起来考虑。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保护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各种要素,并注意保持现存的民族群体文化特征。观光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但目前,部分观光农业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大兴土木,城市化、人工痕迹明显,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是与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背道而驰的。观光农业的“农业”内涵,应定位于旅游与生态农业协调所体现的地域特点,即地域生态农业特色和地域农业文化特色。根植于符合自然生态的生态农业和传统的农村民俗文化必须加以保持并得以充分体现,开发时应选择生态效益型道路,注意保持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这才是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位饱受了惨淡经营之苦的浙江经营者反省说,观光 农业必须要以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为核心,以生产为本,创立有特色的品牌,例如形成千亩花卉基地,为城里人提供城市绿化、园艺培训、购买花卉、观光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工作人员可以兼职,不一定要找那么多专职的导游,从而降低成本。

篇3: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

1.1 唐山市的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唐山处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 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唐山发展休闲旅游提供了前提, 我们从唐山市旅游局了解到, 在发展农业旅游思路上, 唐山市力争5年内在全市范围内建成20个旅游特色村 (镇) 、200个“农家乐”旅游经营户, 直接从业人员达5000人。唐山市旅游局确定了乐亭赵蔡庄村、迁西青山口村、迁安徐流口村、丰润西杨家营村等10个农业旅游示范点。遵化沙石峪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丰润西杨家营村、乐亭赵蔡庄村、迁安白羊峪村被评为河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1.2 旅游交通环境

唐山是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城市, 位于燕赵大地的北部, 西依北京、天津, 东与秦皇岛市接壤, 南部为渤海湾, 北通避暑胜地承德。唐山交通四通八达, 海路有全国港口20强的京唐港。京哈、京秦、大秦3条铁路干线与京榆、京唐、唐秦3条国道穿境而过, 京沈、唐津、唐港、外环4条高速公路交织成网, 构成了现代化的交通网络。

2 唐山市农业旅游客源市场调查

作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进行农业旅游的游客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的1000个有效游客问卷中, 男性618人, 女性382人, 比例为61.8%和38.2%。同时发现本地游客 (834人) 和外地游客 (166人) 数量差距极大, 两者相差比例几乎达到了70%。

2.1 本地游客统计分析

在来自唐山市本地居民的834份问卷中, 14岁以下填写的问卷有94份, 15~24岁年龄段填写的问卷有203份, 25~44岁年龄段填写的问卷有172份, 45~64岁年龄段填写的问卷有151份, 65岁以上年龄段填写的问卷有214份。

从目前来看, 唐山本地市民进行农业旅游的游客年龄主要集中在25~44岁以及65岁以上年龄段。这是由于现在的年轻人, 追求刺激、探索精神强、不甘于墨守成规、易接受新事物, 较成年人有着更强的出游动机和更为充裕出游时间。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 他们已经奋斗、拼搏了一生, 基本属于颐养天年的情况, 也有较多的闲暇时间游玩, 一来锻炼身体, 二来他们更加喜欢农村的自然感与放松的氛围。

按游客职业来分, 学生填写的问卷有272份, 公务员及商人填写的问卷有183份, 军人填写的问卷有67份, 退休人员填写的问卷有312份。

学生是前往南湖公园游玩的主要群体, 特别是大学生及等学历学生, 原因是在这一时期, 学生们从象牙塔开始走向社会, 社会经验不丰富, 往往对外界充满好奇心, 再加上对家庭责任感的淡漠以及攀比追随的心态, 较其他职业的游客有着更强的出游动机, 而且随着家庭经济支持的增加, 大学生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 拥有其他任何一种职业都无可比拟的空闲时间的大学生将会更多的占据旅游的舞台。

2.2 外地游客统计分析

由于农业旅游主要的辐射范围是在唐山市周边, 因此我们对于外地来唐山市进行农业旅游的游客主要调查了他们在旅游过程中消费情况。

在来自外地游客的166份问卷中, 14岁以下填写的问卷有21份, 15~24岁年龄段填写的问卷有45份, 25~44岁年龄段填写的问卷有81份, 45~64岁年龄段填写的问卷有17份, 65岁以上年龄段填写的问卷有2份。

外地游客选择农业旅游的更多的是45~64岁的中年人, 这是由于在这个年龄段中, 他们有着相对充裕的经济实力, 也喜欢出外旅游来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 而且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中, 大多有着农村生活的经历, 他们更加喜欢农村带给他们放松的感觉。

在目前的旅游过程中, 人们的消费水平都不是很高, 消费水平在100~200元区间人数最多, 这说明目前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就游客来说, 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100~200元, 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的人都是游览一圈就离开了旅游区, 并未进行餐饮或住宿消费。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旅游区周围的辅助基础设施开发的还不够。

3 唐山市农业旅游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旅游区知名度不高

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 兴起时间比较短, 相当一部分旅游者还不甚了解, 还没有被大众市场接受。并且唐山市的农业旅游项目中成规模、有影响的还比较少, 所以唐山市民对农业旅游缺乏感性认识, 大部分农业旅游区都处在等客上门的状态, 影响了农业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3.2 农业旅游产业基础要素薄弱

在已经建成的农业旅游点, 在建设时没有考虑到旅游功能和分区。在修路造房的过程中, 存在着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等现象, 而且旅游项目单一, 缺乏内涵和特色, 完全还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由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 一些农业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由于生活习惯、设施设备、卫生意识等方面原因, 一些农家旅馆厨房设备简陋, 基本消毒设施缺乏;排污排水通道不畅, 各种生活用水随意排放;生食熟食混放, 从业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健康保证等, 整体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3.3 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

现已开发的农业旅游项目主要是参观游览, 参与性不强, 缺乏特色, 缺乏个性突出的优势产品, 整体竞争力不强。旅游园区主要集中在果园、畜牧养殖园和垂钓园, 具有参与性农事劳作活动以及民俗旅游项目很少, 即使有也是名不副实, 游客只能“走马观花”的转上一圈, 减少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重游率不高;其次是旅游区的人工化倾向严重, 农业旅游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生产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生态的合理性, 但是一些开发商和经营者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 在农业旅游区内大兴土木, 人工化痕迹明显。

3.4 旅游产品组合未形成体系

农业旅游大致可划分为观光型、参与型、度假型三种类型。目前唐山市农业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观光型阶段, 对于挖掘民俗和乡村农耕文化方面还做得十分不够, 参与型、度假型产品不多见。同时, 由于个性的缺失难以形成有特色的产品, 极易被复制克隆, 造成很多产品的同质化。另外, 未能形成产品体系, 既缺少主打产品, 又缺少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 产品的谱系和延伸不足。

3.5 旅游管理体制不顺

旅游是一个藏富于民的产业, 往往存在投入大、回收慢、盈利和纳税少的问题。唐山市农业旅游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营管理滞后, 缺乏综合的管理体制。唐山市现有的一些农业旅游景点大部分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而且管理及工作人员主要是以当地居民为主, 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 服务质量较差, 生态环境意识淡薄, 所以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 服务意识也不强。工作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上岗培训, 对农业旅游生态特性的认识不够。这些违背农业旅游宗旨的管理方式影响了农业旅游的发展。

4 唐山市农业旅游的调整对策

4.1 坚持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引导

当今社会, 资源的同质化导致产品的类同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农业旅游要走产业化的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在统一规划下进行改造, 将现有的蛋糕做大。由地方政府指导开发, 开发速度快, 投资效益高。鉴于目前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的现状, 地方政府在开发时首先应进行市场调研, 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潜力、环境的承载力等因素, 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以保证农业旅游的持续发展。

4.2 明确构建基础的开发方向

旅游资源开发要涉及较多方面的内容, 在开发之前应该有一个综合性的开发规划。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 也就是对开发后的旅游吸引物进行市场定位。旅游资源开发目标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 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及其可塑性;第二, 旅游市场需求变动趋势。明确的开发方向可以为旅游景点带来更高的收益。针对这一点, 我们认为唐山市农业旅游产业在接下来的建设过程中可以考虑优先建设餐饮, 酒店类。这两类建筑既可以大量的提升当地的经济收入, 也可以使游客留在这一地区的时间相对延长。其次, 建设大型购物商场以及小型的特产专卖店, 减弱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担心购买商品质量不好或者价格太贵的心理, 提升消费的水平。

4.3 提高从业人员的相关素质

要利用旅游项目的牵引, 调动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加大对食品卫生、公共卫生等直接关系到游客身心健康的设施的改造力度, 引导和教育农业旅游从业人员自觉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购置一些必要的卫生消毒设施, 抓好各项卫生防范措施, 为游客营造洁净、健康、卫生的旅游环境, 让游客吃住放心, 娱乐舒心。同时, 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不断提升农民办旅游的能力。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对从业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对其进行旅游相关基础知识的培训;三是对其进行服务技能培训。

4.4 丰富完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

旅游产业的产品结构是指旅游产业经济运行过程中满足旅游者的各种旅游产品构成及各种旅游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旅游产品门类结构与旅游产品品类结构。就唐山市来说, 应当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围绕农业功能拓展, 在全市形成“一心、两带、多基地”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格局, 促进农村资源资本化。“一心”, 即以路南、路北、古冶、开平、丰润、丰南等六区为核心, 突出农业高新技术展示、城市生态园林和田园农业采摘, 建设都市观光农业核心圈。“两带”, 即以遵化、迁西、迁安为核心, 突出山区生态特色和自然历史资源, 建设综合性北部山区及长城沿线综合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带;以唐海、乐亭、滦南为核心, 突出滨海特色养殖、精品果菜、海岛、湿地等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 建设滨海特色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度假带。“多基地”, 即在各县 (市) 区因地制宜建设农业生态园、农业观光采摘园和渔业休闲垂钓园、农事活动体验园、民俗旅游村, 形成星罗棋布的休闲农业基地。坚持因地制宜, 选准旅游开发切入点, 逐步形成功能健全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网络化格局。在开发中不断创新, 开发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 把过去单一的旅游产品变为系列化的旅游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

4.5 强化旅游宣传与促销

农业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 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对于目前旅游风景区大规模的宣传促销, 农业旅游并未展开大规模的宣传, 所以要加大宣传营销力度。要鼓励旅行社等企业推介农业旅游, 以专业的市场促销吸引更多的农业旅游者。另外, 政府有关部门也可为农业旅游营销搭建有效平台, 真正提升农业旅游整体的市场化程度。要大力发展唐山市农业旅游, 必须有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来做支撑。所以唐山市农业旅游要根据本地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市场来确定旅游项目的内容、服务水平等, 吸引本地游客, 提高重游率。

摘要:旅游产业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动力, 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阳光产业。运用实证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法, 分析了唐山市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市场分析

参考文献

[1]魏小安.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

[2]魏翔.旅游经济数量分析方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3]王海存.成郊农场发展旅游农业的探讨[J].发展经纬, 2006, (9) .

[4]王文婷.论我国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 2006, (8) .

篇4:全省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典范

前郭县新艾里乡妙因寺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村,下辖三个自然屯,面积8.5平方公里,距县城50公里。过去,这里土地瘠薄,村民人均收入不足700元,村集体欠外债247万元,有人形容说“种地不打粮,吃烧没着落;媳妇留不住,姑娘往外嫁”,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02年以来,查干湖景区的完善和旅游的逐步升温,为村民发展“农家乐”旅游提供了契机。经过9年的发展,到2010年末,全村“农家乐”旅游已经初具规模,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户占总户数的85%,全村90%以上的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移,村民人均收入达9200元,是2002年的14倍;村集体不仅彻底还清了所有债务,而且全村总资产达940万元。如今的妙因寺村,高档轿车开进了农家院,村民住进了白墙蓝瓦的标准化民居,宽阔的水泥路贯通了整个村屯。当地农民流行顺口溜:红砖路,铺到家,发展旅游把财发;蓝天瓦,彩砖墙,饭店旅馆生意忙。随着《圣水湖畔》等电视剧的热播,农家小院成了旅游景点。农民们感慨地说:“是旅游使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村干部们高兴地说:“发展乡村旅游让我们找到了致富的好门路。”

2.特色与亮点

2.1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查干湖旅游景区独具特色的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妙因寺村紧邻查干湖旅游区,旅游区内夏季水上娱乐项目备受旅客喜爱;查干湖冬捕是郭尔罗斯人民千百年传承最原始的捕鱼方式,被誉为世界奇观;该村因拍摄电视剧而构建的影视基地,对游客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旅游欲望;展示满族文化的民俗博物馆,激发了游客了解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2010年查干湖旅游区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180万人次,在妙因寺村实现旅游消费的就达20多万人次。一个仅有1200人口的小村庄,一年能够带来150多倍于本村人口的旅游人数,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2.2电视剧拍摄效应——农家变景点,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随着以查干湖为背景创作的《圣水湖畔》、《美丽的田野》、《民工》等一系列电视剧在前郭县的完成,并在中央一台的热播,使查干湖和妙因寺村传遍四方,走向全国,为当地旅游产生巨大宣传效应。影视名剧给妙因寺村带来了空前的旅游经济效应,各地游客赶来观光旅游,体验农家风情,品味剧中人的感受,妙因寺农家变成了旅游景点,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2.3创新经营模式——规范乡村旅游发展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妙因寺村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全新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一是强化培训。为提升服务水平,相关部门对饭店、旅店、接待户相关人员在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饭店厨师和服务员执《健康证》上岗,旅馆服务员经过培训才能工作,旅游接待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二是旅游设施配备齐全。通过实践摸索,很多旅游接待大户准备了两套以上餐具、炊具和相关设备,解决旅游旺季游客多、旅游团队大而影响饮食和住宿等因素给游客带来的不便。三是旅行社的中介作用。松原市周边地区的旅行社迎合旅游市场的需求,积极为乡村旅游争取客源,千方百计吸引更多旅客来查干湖体验乡村旅游带来的满族原生态乐趣,逐步规范了乱拉客源、扰乱市场的经营行为。

3.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带来的综合效益

妙因寺村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改善了农民生活,提高了农民收入,让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3.1乡村旅游促进了“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查干湖旅游业的发展,为妙因寺村百姓提供了一条前景广阔的致富门路。“旅游热”使村民越来越多地加入服务行列,大批农户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纷纷开始兴办餐饮服务企业、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村里旅游旺季可实现本地400人充分就业,有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使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同时,妙音寺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全村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接待设施明显改善。目前,90%以上村民住进了统一格局的砖瓦房,98%以上村民家安装了固定电话,37户村民购买了高档轿车,全村大部分实现了水泥路或砖路的铺筑,全村绝大多数家庭房前屋后花草绿树掩映,全村都用上了自来水,通了有线电视,村民的生活质量整体提高。如今的妙因寺村村民富了,腰包鼓了,更重要的是涌现了一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3.2乡村旅游提升了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 前郭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影视基地的建立、各地游客的增加,为妙音寺村带来了信息流、资金流、人流和物流,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文化和发展意识。全村近五年没有发生过违法犯罪的案例,没有打架赌博事情的出现,没有因赡养老人和抚养未成年人而引起纠纷,没有一起盗窃事件发生。现在村民想的多是怎样发展旅游赚更多的钱,怎样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怎样把生活过得更好,怎樣更好地享受生活。

3.3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不仅给妙音寺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更增强了村民的文明意识,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适应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妙音寺村村委会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大事来抓,通过创建形式多样的有效载体,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签订“道德规范建设”目标责任书,建设农民科技书屋,乒乓球馆、象棋馆、围棋馆等文体场所,逐步形成崇尚科学、勤奋创业、遵纪守法、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良好作风。

篇5:农业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农业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人类创建了农业,农业也哺育和培养了全人类,农业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大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现代工业、现代信息技术不能替代农业和农业科学.要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资源、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使资源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大自然的对立面,人类应当尊重自然,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掠夺自然.

作 者:刘更另 Liu Gengling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 刊 名: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ISTIC英文刊名:WORLD SCI-TECH R & D 年,卷(期): 21(2) 分类号:F3 关键词:农业   农业的持续发展  

篇6: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从市场销量来看,虽然有机食品只占全球全部食品销售量的5%不到,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机农业已经成为农业领域发展最为活跃的板块。

有机农业长期来看前景偏好,但是在中国市场,仍然有很多现实问题,会增加有机农业短期内的变数。

如今,有机农业已经成为企业家最热衷的农业投资领域,不仅吸引了张同贵这样科班出身的投资者,也吸引了大批的“跨界”企业家,比如柳传志、丁磊、刘强东和王健林等。 如此多的资本和企业家投身有机农业,那么有机农业的前景究竟有多诱人?

主要制约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有三个环境因素,即:水、空气、土壤,中国的环境越来越恶劣。据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中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此外,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不到10%,化肥施用量却占了世界的近1/3,土壤污染已经日益严重。

但有机农业的发展不但能缓慢改造土壤污染问题,相应几十年的循环改造空气与水也都会有相应的改变,因而发展有机农业仍是长久之计。与其他产业一样,中国的标准制定并不处于劣势。但中国有机产业刚刚起步,配套环节仍然不完善,涉及到的管理部门仍然众多,按照有机产业标准的全程监管标准,实际上是各管一段。

篇7: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台湾农业由于受到快速发展的工业和商业的竞争,开始步入明显的停滞、萎缩时期。为了使农业走出困境,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台湾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扩大农业经营范围,从以产品为主扩大到发展农业服务业,包括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农业运输等。20 世纪70年代末,台湾农业出现了通过开放农园供游客品尝、购买农产品的观光农园。20世纪80年后期,观光农园向内容更丰富的休闲农业发展,即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区。这种“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农业旅游,又可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

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类型

台湾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农园体验、森林旅游、乡野畜牧、教育农园、农庄民家、乡土民俗、生态保育、渔业风情等休闲活动项目皆属之。历经多年的发展,目前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现象,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几种类型。这些以农业旅游为主导的休闲产业类型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在台湾地区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

1.乡村花园

乡村花园的设计和建造盛行英国,最初的乡村花园主要种植本土植物,且多数是可为餐桌提供食物的瓜果蔬菜类。如今的乡村花园建设已是包罗万象,摆脱了最初的以实用性为主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追求环境优美、景观独特、地域性强的乡村花园开始出现。清境小瑞士花园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台14甲公路清境农场旁,海拔大约有1800公尺,这里的空气清新自然,景色优美如画,兼具北欧风光,因此又有“台湾小瑞士”及“雾上桃源”之美名。清境小瑞士花园的年平均温为摄氏15-23℃左右,舒适宜人的气候成为人们避暑的胜地,园区内种植了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美丽又新奇。而区内的设施如挪威森林广场、阿尔卑斯双塔、落羽松步道、主题花园等皆环绕着天鹅湖而建,悠然地徒步其间犹如置身在欧洲。园中设有大型停车场、露营烤肉区、欧式花园、精致餐饮中心、纪念品贩卖部、露天咖啡广场等,提供另一种休闲享受。清境小瑞士花园、台一教育农园的经营者张国珍先生同时兼任台湾生态教育农园协会和台湾农业经营管理学会的理事长,对推动台湾教育农园起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台一教育农园、清境小瑞士花园和中台禅寺已成为旅行社安排的接待景点之一。

2.乡村民宿

乡村民宿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环境、景观、特色文化、民俗,让人们深度感受到独特的民风、民俗,于优雅宁静中体验乡村生活。优雅的环境、朴素的民风民情、优美的风景和朴实亲切的主人,使乡村民宿成为世界各地自主旅游者的最爱。台湾乡村民宿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是南投县清境地区和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目前清境地区民宿通过策略联盟经营的方式,成立了清境观光发展促进会,共同进行营销活动推广,在对外事务的利益争取、地区发展的规范、地区的资源分配与协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进一步推动了当地乡村民宿的健康发展。而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则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景,把原先的台湾冶金矿区,从炼金厂、古烟道、废矿坑、战俘遗迹甚至天皇寓所进行合理开发,独特的景观吸引着无数前来访问的游客。该村著名的乡村民宿云水山的主任吴乾正身兼民宿发展协会与乡村之家优质民宿第一届理事长头衔,对于民宿的贡献与推广不遗余力,他认为经营文化,家庭式的经营使民宿发展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3.观光农园

观光农园是指具有农业特产之地区,通过规划建设使其具有观光休闲与教育价值的农业园区。观光农园内提供观光游客所需的各种服务设施,以便利游客体验采收农特产的乐趣并了解农特产生产过程,以增长游客时间。寓教于乐,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的目的。台湾的观光农园最初形成于1980年,苗粟大湖、彰化田尾菜地开始经营的观光果园、观光花市。到1998年,观光农园发展结果为:北部区域有55处观光农园,占全台湾地区的55.56%;中部区域有21处,占21.21%;东部区域有l2处,占l2.12%;南部区域有11处,占11.11%。目前,观光农园的类型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菜园、观光花园、观光瓜园等。各式各样的观光农园因开放时间不同分布全年不同季节,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享受观光、休闲、摘果、赏花的田园之乐。

4.休闲农场

休闲农场是台湾农业类型中最具代表性者,农场原以生产蔬菜、茶或其他农作物为主,且具有生产杂异化的特性,休闲农场具有多种自然资源,如山溪、远山、水塘,多样化的景物景观、特有动物及昆虫等,因此休闲农业可发展的活动项目较其他类型的休闲农业更具多样性。

常见的休闲农场活动项目包括农园体验、童玩活动、自然教室、农庄民宿、乡土民俗活动等。休闲农场是由数个农民或多个农民团体联合兴办的,规模比观光农园要大,面积一般在50公顷以上,经营的项目比较多元化。1988年,台湾农委会核定“农渔乡村发展休闲农业及观光果园规划计划”,管理部门开始规划辅导休闲农业,成立发展休闲农业策划咨询小组,确认休闲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台湾对于观光农园与休闲农场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显,观光农园也可以休闲体验,休闲农场也可以观光游览,大多数农园、农场都同时兼具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的功能。如台北阳明山中名阳圃休闲农庄便是一例,农庄以种植海芋(采摘海芋花8朵100元)为主,狭长的地块、独特的入口、精致的小品景观都成为游客立此存照的见证。

5.教育农园

教育农园是利用农场环境和产业资源,将其改造成学校的户外教室,具备教学和体验活动之场所、教案和解说员。在教育农园里各类树木、瓜果蔬菜均有标牌,有昆虫如蝴蝶是怎样变化来的等活生生的教材。游客在此参与农业、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尤其为城市的青少年了解自然、认识社会、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创造了条件。如我们这次到访的台一教育休闲农场便是比较成功的案例,农场位于南投县埔里镇埔雾公路(台14线省道)边,于1991年成立,起初主要是以提供农民各类蔬菜、花卉的种苗培育为主,近年来致力于推广地方的产业观光,开始积极转型。在场区规划设置多项深具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的设施,如押花生活馆、DIY才艺教室、亲子戏水区、浪漫花屋、可爱动物区、度假木屋、景观花桥、各类植物生态标本区等。这是一处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的观光景点。在这里规划建设了全亚洲最大的蝴蝶生态馆及甲虫生态馆,利用园区原有的多种蜜源植物来培育各种蝴蝶,利用香菇废弃物等营造出甲虫的生态空间,为游客提供认识昆虫生态的地方,是一处兼具农业休闲和教育学习的园区。

6.市民农园

市民农园是指经营者利用都市地区及其近郊的农地划分成若干小块供市民承租耕种,以自给为目的,同时可让市民享受农耕乐趣,体验田园生活。l989年,台北市农会积极规划推动市民农园,并于l990年辅导北投区设立第一家市民农园,从而成为台湾第一家市民农园。l998年底,台湾已设置58处市民农园,都属于农耕体验型市民农园。这些市民农园的设置,以都市近郊、水源充足、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车程在半小时最为理想。与观光农园相对,市民农园是由城市市民利用平时业余时间经营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台湾市民农园的规划建设远没有其他园区形态发展好。

7.休闲牧场

休闲牧场是以名、特、优、新的农作物,以较好的设施和高科技含量进行生产并以此吸引游人,向人们展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多姿多彩的产品。我们考察的初鹿牧场为台湾土地银行经营的牧场,地处台东县卑南乡明峰村内,场区占地约54公顷,为全省坡地集中牧场之最。休闲牧场内宽广辽阔,乳牛及乳制品是主要的经营目标,以奶牛饲养,品尝自产牛奶、奶酪、牛肉,并以其秀美的牧场景观吸引游人。2004年,仅门票收入一项就达3O0万人民币,效益很是可观。牧场划分为露营区、产品贩卖部、菠萝园、茶园、槟榔园、枇杷园和竹林等区域,是适合露营度假的好去处。

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的经验

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发展主要以乡村民宿、休闲农业为主体发展起来,其中休闲农业占的比例最大,全岛目前共有ll02家休闲农业园区,2004年产值达l1.25亿人民币,提供180098个就业机会,预计到2008年休闲农业产业产值达17.5亿人民币。通过研讨会研讨和实地考察,台湾以发展乡村民宿、休闲农业进而推动全岛休闲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

1.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加快农业转型,开发农业功能

台湾在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农业面临快速发展工业和商业的竞争,以及国际农产品的冲击,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农民收益少,台湾农业发展面临衰退、萎缩。针对这一挑战,台湾采取了加快农业转型,调整农业结构,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于是就开始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我国大陆现在正处于农业转型和调整农业结构的新时期,要学习台湾发展农业的经验,要转变观念,树立新理念,根据各地的资源、区位和市场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从而改变农业就是第一产业的旧观念,建立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

2.研究与规划并举

台湾农业最高农业管理部门——台湾农委会对发展休闲农业极为重视,在农委会下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处和推广科,各县市也相应设立休闲农业管理、辅导机构,从上到下形成了观光休闲农业的管理和辅导体系。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政策法规,编制和审批规划,安排资金补助和贷款,支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息咨询,制定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和评估,加强与旅游部门的联系。另外,台湾相关部门机构在做好休闲农业规划,包括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园区的建设规划的同时,根据休闲农业产业需求,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2005年台湾休闲农业的研究主题分别为服务人员人格特质、服务态度与服务行为关系研究,经营模式研究。园艺治疗活动对于提升休闲农业竞争力的研究。台中县新社乡休闲农园规划建置研究,旅游商品特色研究,养生农业园区建置模式研究等。

3.加强园区建设的规划和检查评证

虽然台湾的休闲农业园区已达l102家,但经过农委会筹建的只有206家。农委会与休闲农业学会合作推动了园区和农业旅游景点的检查评证,并颁发认证标志。台湾休闲农业园区检查评证分别以核心特色、园区规划、创意运用、解说与营销、组织与人力管理、环境与景观管理、社区参与、观光资源等8项进行评证。台湾农委会为鼓励休闲农场提升服务品质,提供人们正确选择优质的休闲农场,委托台湾休闲农业学会按照“2005台湾休闲农业服务品质提升计划——休闲农场评鉴、认证与辅导计划”,进行优良休闲农场之评选及甄选工作,并 编印优良休闲农场服务宣传手册。评选的对象为经农委会核准设置登记或准予筹设且实际经营之休闲农场。评选内容包括:① 农场资源;② 农场设施及活动配置图;③ 整体经营方向;④服务及体验活动;⑤ 餐饮服务;⑥住宿服务。

大陆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园区空间布局主要为“城市郊区型”、“景区边缘型”,近两年来在一些大型城市(尤其是北京)其空间布局呈现出“遍地开花型”,其主要弊端表现在:自发建设多;挂个牌子就采摘,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管理;发展特点不突出,缺乏宏观系统的规划等。在加强园区建设的规划和检查评证工作中我们可充分借鉴台湾发展休闲农业中的经验,使大陆农业旅游景点和农业园区建设步入正轨。

4.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理念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游憩地的发展跳出了以往规模经济的思维,朝向精致农业延伸转型。休闲农业园区的“园区”概念,被赋予了具有地方意义的community(社区)的理念,而不只

是强调专业生产的属于工业特质的park(厂区)概念。整合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使其由点连成线,再扩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理念来推动各项工作,这是台湾发展农业旅游和休闲产业的成功经验,也是走在世界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前列的重要原因。这与大陆目前很多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建设过多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片面追求产值形成鲜明对比,用经营文化、经营社区的理念来开发建设农业旅游景点理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部分。

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发展的启示

台湾休闲农业学会调查统计的数据显示,前往观光休闲农业区的游人绝大多数是那些不熟悉农业、农村的城市居民。每到周末或节假日,相当多的城市居民到乡村、田园去度假,到观光农业区去体验。在大陆,城市化发展快,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城市人很希望到郊区农村观光旅游,这为发展城郊观光休闲农业提供了市场需求。借鉴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大力加强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这是立足城郊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步骤之一。

其次,国家农业部门应重视发展农业旅游,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组织、规划、研究推动大陆农业旅游的发展,为发展农村这一新型产业提供组织保证。

第三,要加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促进农业与旅游的结合。台湾农委会主要负责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投资建设工作,而旅游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旅行社及游客前往休闲农场观光旅游,以扩大客源市场。所以农业部门和园区经营者应积极与旅游部门联系,开展旅游合作,建立农业旅游网络体系。

作者:北京景观园林设计院吕明伟

篇8:农业旅游的发展前景

1 农业经济发展进程回顾

我国农业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正逐渐向生态农业的转变过程。农村改革使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一个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经济只顾眼前利益, 不考虑长远利益, 导致乱占耕地、乱砍滥伐森林、乱开乱采矿产、乱排放工业废弃物等现象严重。因此, 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抛弃旧的思想观念, 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科学发展观。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应是由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型可持续农业转变, 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集约、高效、节约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这种集约型可持续的农业即是在适度增加和科学使用农业投入的前提下, 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集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和经济资源, 促进农业系统的土地集约、劳动集约和资金技术集约, 保障农业生产持续性、农村经济持续性和农业生态持续性的协调发展。总之, 农业经济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科学落实可持续的农业发展观。

2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回顾

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 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 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以及国家的独立自主。一个国家如果吃饭问题要依靠别的国家来解决, 那么这个国家的自立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基础, 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受制于人, 听人摆布。

2.2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农业发展的顺利, 增长速度快, 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快。反之, 如果农业生产出现倒退, 就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害, 所以政府一直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2.3 农业决定着社会安定和独立自主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 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只能加强。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国际粮农组织把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 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 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 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 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 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 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综上可知, 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 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 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提高资源转化率, 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 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3.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 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 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 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 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 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3.2 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进行的农业生产。生态农业既适用于自然条件优良的地域, 更适用于生态环境脆弱和恶劣的地域。搞好生态农业对于全国来说贡献是巨大的, 因地制宜是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的具体要求, 因为地域间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不同, 所赋予生态农业的具体内容和模式也不尽相同。但生态农业最基本的原理整体、协调、循环及再生能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与基本内容, 体现生态农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位。

3.3 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新路子的必然结果。农业产业化具体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主导产业及产品为重点,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 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 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实质上就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一个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农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就必须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通过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鼓励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摘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今后农业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农业,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传宗, 刘湘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支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 .

[2]李建民.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运行机制[J].当代经济科学, 2000 (1) .

上一篇:监督取保保证书范文下一篇:学生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