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阳桥导游词讲解

2024-05-21

泉州洛阳桥导游词讲解(精选7篇)

篇1:泉州洛阳桥导游词讲解

泉州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祐五年(1053年)兴建,嘉祐四年(1059年)建成;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泉州洛阳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有桥墩46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在市区东北郊洛阳江入海处,该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建桥处海潮汹涌,江宽流急,建桥工程非常艰巨。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即在江底随桥的中线铺满大石头,筑起一条二十多米宽,里长的水下长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筏形基础”的先驱。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洲人才开始采用。

为了使桥墩更为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砺房”的方法,来联结胶固石块。这种用生物加固桥梁方法,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当时,大桥建成后,桥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

洛阳桥的修建成功,轰动了泉州远近,引起当地造桥热潮,先后造了十大石桥,其中建在晋江上的安平桥,规模更是宏伟。

洛阳桥是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他撰写的《万安桥记》碑刻,是书法珍品,为历代书法家珍视,现保存在桥头蔡忠惠公祠内。

“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余乃采石从海底结趾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搂亭榭一新。”

中国第一座海湾大石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有“南洛阳,北赵州”之称,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也对它做了很高的评价。千百年来,一提起洛阳桥备受赞颂的是北宋一代名臣蔡襄,其实建造洛阳桥的实际主持人却是卢锡。

篇2:泉州洛阳桥导游词讲解

蔡襄冥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当月甘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但是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桥的高度不够,每逢洪水,桥面经常被淹没。所以后来又传说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为此桥出资增高三尺。李五为泉州大富商,由于他生活的奢侈和挥霍,被小人诬告,无故被抓往京城问罪。当他的囚车过洛阳桥时,水已淹没路面,他很艰难地过了桥,因此他对天发誓,要是他能平安无事回乡,一定出资将洛阳桥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后他顺利回家,因此就出资将桥增高了三尺。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洛阳桥已经是经过修葺的,最后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带领十九路军路过泉州时修建的。

下面向各位来宾介绍一下有关洛阳桥的建筑特点。早在北宋,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接着我们继续参观蔡襄词。它始建于宋代,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修建,饲堂大厅中间是蔡襄的塑像,中亭有“万安桥记”碑刻,此碑世称为“三绝”碑。文章精练,用一百五十三个字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书法遒美,刻工精致。此碑为洛阳桥增辉不少。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书。蔡襄字君漠,仙游人,曾两次任泉州知府。是我国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除了著名的《万安桥记》外,还有藏于河南安阳魏公饲的《昼锦堂记》;福州鼓山的《忘旧石》等碑刻。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的纸本书法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前人优秀书法精华的吸收。有古书《评书》认为“追配前人者,独蔡君漠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由于他大量接受前人的优点,融会贯通,因此蔡襄的书法充满了艺术魁力。

蔡襄的书法作品表现了一种当时文人的气息,他效法过王羲之,颜真卿等,取法争上,超然脱俗,神清气淡,达到古雅优美的境界。这种境界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提升。蔡襄的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不是重复,因此形成一种新的书法格局。学古人而泥古,继承前人而创造,使蔡书有了新的美学价值,因此他的书法作品永留书法史册。

篇3:浅析导游讲解和促销

一、做足课,因人异,趣讲解

作为一名优秀导游员,每次讲解的模板,最好不要千篇一律,其主要的讲解的内容可以相同即可。但在设计一篇导游词时,必须要了解游客的基本情况,如学识,年龄,职业,收入情况。如果是散客团,须要了解每个散拼团队的结构,是家庭,情侣,还是同事,是公费还是自费。导游要认真分析不同层次客人的特点和需求,使导游词更多的体现现场性和针对性,并在讲解过程中设计些有针对性的销售话术。然而,旅游毕竟是个休闲的活动,让游客在轻松的状态下接受导游的观点是比较有效的。在讲解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小笑话小故事,通过案例和实例去说明讲解,尤其是向游客交代注意事项最好是以小例子和风趣的话术使游客更乐于接受。而在景点讲解时候,为了让吸引游客,可以做些悬念,比如在讲解中山陵时候,可以提问,为什么孙中山的老家在广东陵墓却在南京?为什称孙中山是总理而不是总统?为什么孙中山的棺棂不在中山陵?让客人带着疑问去听导游讲解会达到吸引客人注意力的效果。

二、巧铺垫,主次分,聊重点

在介绍一些特产和加点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巧妙的利用行程内的景点,平缓的从景点讲解过渡到特产促销话题上来。比如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讲解时可以从水晶棺过渡到水晶的铺垫。在介绍颐和园时,可以介绍慈禧生前对珍珠的喜爱,从而达到铺垫珍珠的效果。在许多旅游购物团中,优秀的景点讲解都是为后续购物和加点做准备的。但优秀的景点讲解时是游客认同导游的前提,多讲趣闻多和游客家乡做以比较。而把一件事一个景物讲得明白透彻,富于知识深度,讲得幽默风趣,能够引人入胜,从而使游客满意,满载而归,深感不虚该地之行也是每位导游重要课题。在整个讲解过程中要分清主要和次要内容,什么地方讲什么,讲多久,有没有高潮,讲解与促销售之间如何过渡,不要把导游词看成一个整体,而是诺干个部分,而且重要的东西要反复强调。一般认为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20分钟,每段的讲解最多不要超过一小时,否则再优秀的讲解也会造成审美疲劳。

三、思路清,多交流,心细发

每位从业多年的导游在讲解过程中一定会有许多即兴发挥的内容,但每段讲解都要有个腹稿,知道每段讲解的核心是什么。而在讲解和服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游客的反应,我的经验呢是谁不注意听我就问谁,问的游客不好意!一定要多问,充分调动客人参与导游讲解,知识交流的积极性,调节其听讲的心态,增加游客们的参与情趣。比如在车上可以设计些有奖问答。比较重要的事情可以反问游客听明白没有?如果要调节气氛,可以反问,好不好?可不可以?等等。而细心发现,做到细微的照顾也可以让游客非常的感动,比如发现晕车的游客及时照顾,如果有受伤的客人其实给予包扎。通过细微的服务让客人认同,而接下来的工作游客也会全力的配合。

四、勤服务,侃人生,乐带团

如果说讲解是导游基本功,那么服务,调侃,享受带团就是成为业务高手的必经之路。从接团的一刻起,服务就是导游最重要的工作,服务无小事,有时候正是一些细小的环节绝定了带团的成败。但导游不等同于服务员和行李员,服务时一定要注意和游客度的把握,留有分寸!把握好与游客间的距离。而对待特殊客人一定不要放弃服务,比如自命不凡和精打细算的客人,这样的客人有时候比较难缠,但他们不满意,可能会影响其他游客,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效果。资深的导游都是观念导入的高手,有人喜欢叫“洗脑”,我个人感觉称调侃人生更加贴切一点。一个优秀导游会通过讲解和服务对客人形成一种气场,从而有效说服游客,通过一些以前带过游客的案例或者名人的故事及自身的感悟通过调侃方式,来改变游客的“金钱价值观”。让游客不要把钱袋子捂得太紧,为促销和加点打个伏笔。

最后一点我个人感觉是最重要的———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自由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现在旅游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旅行社为了盈利,往往把利润风险转嫁给导游身上,在身体和精神双重压力下,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非常重要,其实每次带团都是一次与游客交心的机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在导游生涯中不断进步和成长,而心境还要在历练中走向成熟。客质和团质不是导游员可以决定的,把每次带团前看淡压力,把每次带团当成一次心理游戏。有时候心态胜利了,也许也就成功了一半。相同的旅游团队,不同的导游带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说明导游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是决定游客是否消费是否玩得开心的关键因素。有人说导游是旅游团队的服务者,有人说导游是旅游团队的领导者,但无论什么定义,导游必须要在游客面前保持应有的职业自信,并学会包装自己,要让客人的意识里认为你就是最好的导游,游客只要跟上导游就一定会玩得开心。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研一行。导游说白了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让别人快乐首先要让自己享受带团的乐趣,让游客感动首先要把真正触动自己的事情说出来,让客人消费首先要深切的了解产品的深切价值,给自己一个消费的理由。抛开浮躁的心态,勿忘初心,真正地认识导游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对得起自己多年的努力和坚守!

摘要:导游是旅游产品的实施者,也是旅游团队的核心人物,导游讲解的方式与内容直接影响旅游团队的促销业绩从而关系到旅行社的销售收入。本文结合本人工作实践,通过对导游讲解的内容的浅析和说明,盼对导游实践予以指导作用。

关键词:导游,促销,讲解

参考文献

[1]肖潜辉编著.《特级导游论文点评》.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宙斯主编.《带团就是战斗》.旅游教育出版社,2014.

[3]孔永生主编.《导游细微服务》.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篇4:泉州洛阳桥

一、惟有奇迹多传说

洛阳江入海口,风高浪急。在洛阳桥建造之前,因渡江而不幸罹难的人屡屡皆是。洛阳桥的修造,极大地方便了洛阳江两岸的交通,成了往来商旅与当地居民眼中的奇迹。世代的口耳相传不断地神化着洛阳桥的修建奇功。主持修造洛阳桥的蔡襄也不断被民众善意地神化。人民群众丰富的想像力逐渐为洛阳桥的修建构造出一组完整的传说。

“万安桥未建,旧设海渡之人。每岁遇飓风大作或水怪为祟,沉舟被溺而死者无算。宋大中间某年月日。济渡海者满载至中流,风作。舟将覆。忽闻空中有声大云:蔡学士在。宜急拯之。已而风波少息。舟人皆免于溺,既渡,舟人细询同渡之姓,一舟皆无,止有一妇之夫乃蔡姓也。时妇人方娠,已数月矣。舟人心异之,往而白其母。其母亦惑众人之言,亦以为异,即发愿祷于天,曰:吾今怀娠,若生子,官果至学士,必造舆粱以免病渡之苦。后生子,即蔡忠惠公。以状元及第,后出守泉州。伊时,蔡母心记早年的许愿,频频督促蔡襄修建洛阳桥。这个天佑学士,蔡母许愿的故事。为洛阳桥的故事作了一个长线的铺垫。蔡公造桥不仅居功奇伟,故事还有蔡母贤、蔡公孝的教育意义。”

“泉州府城东北跨洛阳桥。一名万安桥,郡守蔡襄建。长三百六十丈,广丈有五尺。先是海渡岁溺死者无算。襄欲垒石为梁,虑潮漫不可以人力胜,乃遗檄海神。遣一吏往,更酣饮睡海屋,半日潮落而醒,则文书已易封矣。归呈,寰启之,惟一醋字。襄悟日:神其令我廿一日酉时兴工乎。至期,潮果退舍。凡八日,夕而功成,费金钱一千四百万。”这个故事,反映了部分人无法理解洛阳桥的修建过程,就把它归于神助。其实以当时渔民和海商对潮汐的掌握,是有可能把握住这个退潮机会建造石桥的。但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更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那时生活在大海之滨的泉州人也许更乐于有这个浪漫故事。

“吕洞宾入峨眉山采药。著诗云:太乙官前是我家,诗书万卷作生涯。春风醉酒不归去,落尽碧桃无限花。五百年后当遭雷厄,洞宾化青蛇,隐于泉州蔡襄炉内。襄镕炉读书。一夕雷震,判官云:雷部速通,无惊宰相。天用开霁。洞宾出揖曰:蒙君福荫,谢以笔墨。采人尝讥襄曰:两打衰鸡形。襄即曰:脚下有龙鳞。五更高声叫,惊起世间人。后登科,仁宗朝为学士,出守泉州,造洛阳桥。以洞宾笔墨为檄,使隶之海若而告之。隶曰:茫茫远海,何所投檄,买酒酣饮,醉卧海涯。潮落而醒。则檄已易封矣。襄启阅之,惟一醋字。襄曰:神示我矣。廿一日酉时兴工乎。至期,潮水果退,三昼夜不进。其日犯九良星,寰策马当之曰:你是九良星,我是蔡端明,相逢不下马,各自奔前程。遂兴作无忌。或上言擅开官库,襄谢恩诗云:得饶人处且须饶,曾借龙王三日潮。十万贯钱常在世,我王恩在洛阳桥。上许之。桥成时,人以诗颂之,曰:叠石为桥与路通,惠安之北晋江东。几时募化千謇宝,一旦缘成万载功。五足栏干遮巨浪,雨头华表镇危险。往来无限行人口,日月齐休诵蔡公。”这个故事不仅于蔡襄遗檄海神处的笔墨有讲究,而且还褒扬了蔡襄少时的胸怀与后来的气魄。

三个故事读下来,一气呵成。传说优美而简洁地把洛阳桥梁的修建说得有理有据,有声有色,有始有终。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比如遗檄海神的事,本属于另一个蔡公的传说,却附会于此。这里姑且不论这个传说。不过。这却让洛阳桥在历史的烟波中更朦胧,更迷人,更美丽。

二、往来凭栏诗词稠

泉州,自古以来就是福建的重要都会。而洛阳桥正是泉州北面的交通要道。文人墨客、官宦学士往来泉州,凭栏之间总有诸多感慨,也就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比如宋代陈傅《题泉州万安桥》:“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基连岛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炮漠,玉鲸张鬣露寒涛。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

明代谢肃《万安桥》:“万安桥在泉南郡,骢马来对踏淼茫。群柱直排沧海浪。夹谰横截洛阳江。荔花洲岛春花岛,榕叶亭台晓日苍。浩想蔡,能济险,转因驱石笑秦皇。”

清代杜臻《洛阳桥》:“零雨过温陵,阴寒海气蒸。蚶江波浩淼。獭窟势奔腾。赖有津梁渡,宁忘砥柱能。君谟祠宇在,利济至今称。”

姚莹《题洛阳桥》:“百丈长虹驾海湄,一天斜日照丰碑。往来十栽泉州道,又是桥边水落时。注:俗传宦者过桥,值潮长为吉,以此为验。”

史梦兰《闽》:“洛阳江上跨长虹,万古桥梁记蔡公。偏是世人好奇异,常将醋字许神功。”

这类直接题咏洛阳桥的诗词不胜枚举。此外,在许多文人官宦的文集中。还有更多的白赋诗与赠予诗,记述他们自身或亲友上任、去职、高升、降级时离开或来到泉州的感觉,都提到他们或想象或亲历的洛阳桥的景致。这些关于洛阳桥的诗词或描述海景的绚丽,或惊羡洛阳桥的雄伟,或追慕先贤事迹,或借事兴思。或对景抒怀,以重彩涂抹出一个文意盎然的洛阳桥,千百年来令人回味无穷……

三、长虹亘海须赖修

一般认为,洛阳桥能够久亘悍海是由于它优秀的结构设计,即桥基采用筏形基础,并养蛎以固基。所以,这座中国首座跨海大桥的设计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人们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就是洛阳桥留存至今的原因。其实。洛阳桥能够久亘海上,是由于历代的不停修护。正是这历代不辍的维护,才有今日洛阳桥的雄伟依旧。目前为止,有史可考的维修就有27次,时间跨度也近千年。从洛阳桥开始修建的公元1053年至上个世纪末的1993年,大约平均35年就有一次维修。这个数据还未包括泉州海洋经济甚为发达的元朝时期的资料。

2007年7月11日《参考消息》第16版《外电热议长城当选“新七大奇迹”》一文中,说到,“长城蜿蜒数千公里,穿越中国北方十几个省和地区。有些地方的城墙年久失修,有些则被村民拆下来建房子”。洛阳桥也有相似的经历。“《明一统志》:泉州土产蛎房,晋江县洛阳江出”。洛阳桥周围更是盛产牡蛎。蛎黄肉,“炙食甚美,令人细肌肤美颜色。海错大约损脾,独此补益,且其味亦冠海错。予于闽中,备尝海产,无如此味之佳”。但也正是由于这个美味的诱人,养蛎固基的洛阳桥基频频遭人滥挖。长期在海边生活的人都知道,牡蛎酾石而生,如果从来不去挖取它,它可以非常牢固地生长在石头上,从而极大地坚固洛阳桥的桥基。不过,挖过一次后的牡蛎,虽然第二年还能在石头上生长出来,但是它却不能牢固地生长在石头上,只要轻轻拿铁板一剥,大块大块的蛎房便会应声而下。因此,看上去是长有密密麻麻的蛎房的桥基其实不堪一击。宋时“元丰初,王道祖知州,奏立法,辄取蛎者徒二年。”这是有鉴于挖取洛阳桥基蛎的一种防范措施。

处于潮灾严重,地震频繁地区的泉州洛阳桥,采用了优秀的筏形桥基的设计,开创了中国跨海大桥的设计与建造先例。它的这个优秀设计,在生物学与建筑学理论上都是几近完美的;但是,现实生活的复杂考验又可以击垮任何优秀的设计或宏伟建筑。正如长城的砖瓦被人挖去建房一样,洛阳桥的固基蛎房也常被人取去啖食。我们无须去抱怨那些人的行为,因为他们行为的本身就属于其时代的历史局限性。我们庆幸的是由于古人不辍地翻修,才保存了洛阳桥这个伟大的建筑工程。

篇5:泉州清净寺导游词讲解

清净寺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位于鲤城区涂门街中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净寺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回历4),公元1309年由伊朗艾哈默德重修。寺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形式建筑的,现存主要建筑有大门楼、奉天坛和明善堂。寺内有明成祖于永乐五年(公元14)颁发保护清净寺和伊斯兰教的《敕谕》石刻一方,极为珍贵。

泉州清净寺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泉州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清真寺”,创建于伊斯兰历400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的,占地面积约二千五佰平方米,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

篇6:洛阳少林寺导游词讲解

【天下名刹--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一座寺院,因其建在少室山下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寺。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 525年),西天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从南天竺国来到中国,在少林寺面壁九年,首创禅宗,少林寺遂被尊为“禅宗祖庭”。唐初,少林十三棍僧救驾唐王李世民有功,寺院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博得了“天下名刹”的美誉。而少林寺功夫甲天下,美名远播世界各地,每年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学习。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建筑群,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往来游客必去的景点之一。还有塔林、二祖庵、三皇寨等景点,也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山门门额上悬挂的“少林寺”匾额,是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山门后大甬道和东西小马道旁立有碑碣数十通,称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两通碑刻是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撰写的。在少林寺西约300米处的山脚下,有一片塔林,为唐以来少林寺历代住持僧人的葬地,计250余座,是中国最大的塔林之一。塔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砖古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道教圣地--中岳嵩山(中岳庙)】

中岳庙是道教胜地,历代名道士曾在此著书讲经。中岳庙位于太室山东麓的黄盖峰下,始建于秦,原名“太室祠”。汉武帝时增修“太室祠”,北魏时改名为中岳庙。今日中岳庙基本上保留了当时的宏伟规模,具有明清官式建筑规模格局和风格特点。中岳庙占地十万平方米,庙院南北长650多米,东西宽160多米。青石板铺成的大甭道是中岳庙古建筑群的中轴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化三门、峻极门、崇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共十一进。

天中阁后面的六角亭,配天作镇坊与崇圣门之间的六角亭,峻极门和化三门之间的四岳殿台基,大殿院的两座御碑亭和廊庑,寝殿院的廊房以及御书楼两端的东西顺山房,分别位于中轴线的两侧。中岳庙的东西两路,还分别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小楼宫和龙王殿等独立成体的小院落。中岳庙内有330株古柏、一百通石碑,及神鼎、铁人等众多文物。

中岳大殿又叫峻极殿,是中岳庙中规模最大的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歇山式殿顶,黄琉璃瓦顶,七踩和九踩斗拱,透花棂子门窗,金碧辉煌,素有“台阁连云,甍瓦映日”之称。中岳大殿内吊游龙天花板,下铺磨光青石地面。中岳大殿内正座为五米高的中岳大帝塑像,即殷朝“闻骋”,经历代帝王加封为“祟圣大帝天中王”。塑像两边有使臣侍者和镇殿将军方弼、方相塑像,高七米,执斧荷钺,威风凛凛。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大殿毁于火。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建。

【四大书院之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是我国创建最早、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名儒司马光、范仲淹、程颐、程颢等相继在此讲学。嵩阳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其建筑群布局严谨,反映了“礼乐相成”的儒家思想,从总体建筑格局到每座单体建筑,都遵循往常礼教的秩序。

嵩阳书院的将军柏,是中国最古老的柏树,人称“原始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据传汉武帝于元封年(公元前1)游嵩山时,见二株柏树非常高大,一时高兴,将其封为“将军”。

篇7: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中心小学

洛中字(2011-2012)52号

通 知

各小学:

为全面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检阅小学生语文素养,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经研究,决定举行小学四、五、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二、竞赛地点:洛阳中心小学五楼多媒体教室

三、参加人数:各校按教学班学生人数的5%(含四舍五入)计算。

四、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除评选出一至三等奖若干名外,还按区教育局分配的参赛人数依次从高分到低分选出若干名学生另参加泉州台商投资区“万兴杯”小学生语文知识竞赛(竞赛章程附后)。

五、其它:

1、本次竞赛的命题事项与命题原则将参照《泉州台商投资区“万兴杯”小学生语文知识竞赛》的办法进行命题。希各校各年级指导老师认真学习竞赛章程,明确命题原则,认真辅导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竞赛技能。

2、各校应安排专人带队,做好参赛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

3、各校应把《参赛报名表》于11月16日前送交中心小学教导处304室。

4、经本次竞赛选出的参加“万兴杯”语文知识竞赛具体人选和相关事宜将另行通知。

附:

1、《泉州台商投资区“万兴杯”小学生语文知识竞赛章程》

2、《洛阳中心小学语文知识竞赛报名表》

洛阳中心小学

上一篇:房管局机关事务管理办法下一篇:人才测评项目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