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支派的祝福与对比

2024-04-30

十二支派的祝福与对比(精选5篇)

篇1:十二支派的祝福与对比

中日谚语中十二生肖形象的对比

摘 要 谚语是人类语言和智慧的结晶,它用语通俗,修辞生动,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中日语言中关于十二生肖动物的谚语,既体现了两国人民心目中的动物形象的异同,也折射出中日两国在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谚语 十二生肖 形象 对比

中图分类号:I106.7;I0-03 文献标识码:A

十二生肖是一种颇具内涵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晶。其特点是以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配上十二地支,即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谚语是一种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富有艺术性和哲理性的较为定型的语句。汉语和日语中关于十二生肖动物的谚语,体现了中日两国生肖形象的异同。

1中日谚语中的十二生肖形象

1.1鼠

纵观古今,老鼠生就一副玲珑机灵的体态,喜欢上蹿下跳,善于夜间活动,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即使它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一,但因其品行不端,给人们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令人咬牙切齿,这种深恶痛绝很自然地会反映到语言之中。在汉语里,以鼠为中心词的谚语大都为贬义。如:

老鼠眼睛寸寸光。形容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视远大前景。

老鼠眼看天。比喻用狭窄的眼光看人,给看低了。

老鼠打枪,家贼难防。比喻家贼贼难防。

老鼠专拣窟窿钻。比喻坏人专门选择薄弱环节伺机破坏。

在日本,老鼠也是不受欢迎的动物,与老鼠相关的谚语,也大多为贬义。如:

鼠が猫の物を狙う:鼠胆包天、胆大妄为。

鼠を以って玉となす:名不副实、虚有其名。

鼠の逃ぐる如し:落荒而逃、抱头鼠窜。

鼠捕らず?lけ?iく:装模做样、滥竽充数。

1.2牛

在农耕社会里,牛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耕田犁地等主要靠的是牛。作为以农立国的中国,牛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牛憨厚、勤劳、吃苦、耐劳,“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但因牛的外形过于憨实忠厚,因此牛也被认为有固执、愚蠢、木讷的特性。在中国,人们对牛的感情可以说是爱恨交错。如:

牛食如浇,羊食如烧。牛吃过的田中禾苗,会像浇过了水粪那样长得更加茂盛,羊吃过的却像火烧过的那样,难再生长。

黄牛犁地,有劲慢慢使。比喻把能力和才能逐渐发挥出来。

牛头不对马嘴。比喻胡拉硬凑起来,比喻两者毫无关系。

牛不喝水硬按头。比喻强迫人家去做他不愿做的事。

日本作为岛国,四面环海,以渔业为主,对于牛在农业生活的重要性,不像中国那样有深切的体会,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牛是愚蠢、笨拙、缓慢的象征,因此日语中与牛相关的谚语几乎都是贬义的。

牛に?U文,对牛弹琴。

牛に食らわる,上当受骗。

牛の?iみ,行动缓慢。

牛の涎,漫长而单调。

1.3虎

虎是人们熟悉的珍贵动物之一,它威武勇猛,彪悍强健,令人畏惧崇敬。在中国,虎是“百兽之王”,它威猛、雄壮、阳刚、强大,同时它也是凶残、嗜血成性、狂妄、暴躁的象征。人们敬畏它,崇拜它,这种情感在谚语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

虎父无犬子。比喻父亲是英雄,儿子当然也不会是弱兵。

虎瘦雄心在。比喻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即使身处逆境,也决不会气馁消沉。

老虎屁股摸不得。比喻不要去招惹那些自以为是或脾气暴躁的人,以免惹麻烦。

老虎戴佛珠。比喻坏人装出假慈悲的样子。

在日本,老虎也是勇猛、凶悍、残忍的象征,让人心生畏惧。如:

虎の尾を踏む:虎尾春冰。比喻非常危险。

虎の口:危险之地。

虎を野に放つ:放虎归山。遗患日后。

虎を?Bいて自ら患いを残す:养虎遗患。

1.4兔

在中国,兔子的形象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寓意长寿、吉祥、温顺、可爱、敏捷;另一方面,它也被看成胆小怕事、狡猾的象征。汉语中关于兔的谚语,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如:

兔子回头凶似虎。比喻弱小者被逼到绝路时,也会拼命反抗,凶猛异常。

兔子靠腿狼靠牙。比喻各有各的办法,各有各的生存之道。

兔子不吃窝边草。比喻人一般不会在自己生活或工作环境附近做坏事。

鸡肠兔子胆。比喻人肚量小,胆子小。

在日本,兔子的形象与中国大致相似,它是动作敏捷、胆小、狡猾的象征,日语中有关兔子的谚语也是或褒或贬。如:

脱?筏稳绀?:势若脱兔。非常敏捷。

?筏蔚扦贳啵和米优榔拢?大显身手。

?筏馄呷栅胜证欷?yみつく:兔子急了也咬人。

狡?啡?窟:狡兔三窟。

1.5龙

龙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奇动物,是十二肖兽中唯一传说中的神物,虽然没有实体,但龙却深深地扎根和融化在华夏文化中,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尊贵的象征,同时也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因此,汉语中有关龙的谚语中,总是流露出一种敬畏、敬仰、敬崇的心情。如:

龙眼识珠,凤眼识宝,牛眼识青草。比喻只有知识广博有严厉的人才能识别优劣,才能识货。

龙龟沧海,虎入深山。比喻不同人才需在不同位置上发挥才能。

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比喻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其子女的人品和行为。

宁养一条龙,不养十个熊。比喻培养一个有志有为的人要远比培养十个无能之辈好。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日本,龙也具有中国龙的大部分特征和象征意义。如:

?oに翼を得たる如し:如虎添翼。

?oは一寸にして?N天の?荬?り:杰出人物自幼胸怀大志。

?oの?Pを?が狙う:蚂蚁想吃龙须,比喻自不量力。

?oの?を得る如し:如龙得云升天。英雄豪杰际会风云,大展才能。

1.6蛇

蛇的外形令人毛骨悚然,它的特征让人不寒而栗,从整体来说,蛇给人们留下不舒服的感觉。由于蛇给人们的印象不佳,阴森森冷冰冰,所以汉语中关于蛇的谚语大都属于贬义的,用来做提醒、警示或概况一种事实之用,发人省醒。如:

蛇钻竹洞,曲心还在。比喻坏的本性不可能改变。

蛇走无声,奸计无影。比喻阴谋诡计常在暗处进行,不易被发现。

蛇无大小,毒性一般。比喻坏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一样的。

蛇在蛙遭殃。比喻坏人不灭,好人遭殃。

在日本,蛇也是阴险、毒辣、狡诈的象征,关于蛇的谚语也以贬义为主。如:

蛇に??zまれた蛙のよう:魂不附体。惊慌失措。

蛇の生??し:折磨得半死不活。

蛇を遣う:游手好闲。

?をつついて蛇を出す:自寻烦恼,自找苦吃。

1.7马

马是人类的忠实伙伴、亲密朋友、得力帮手,它为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马具有不可磨灭、难以取代的作用和地位,因此,人们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马,褒扬马。如:

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比喻听其声而知其意。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比喻勤奋有为者不会放弃自己的奋斗目标。

老马不死,旧性犹存。比喻人虽老了,但雄心壮志还在。

老马识途。比喻经验丰富的人做事熟练效果好。

在日本,马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受到日本人的重视与喜爱。如:

?Rが合う:情投意合。

?Rを牛に?り?Qえる:舍好求次。

?yむ?Rはしまいまで?yむ:禀性难移。

?Rには?って?よ人には添うて?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8羊

汉语中,“羊”与“祥”通用,自古以来,人们把羊视为“吉祥”的象征。羊与人类和睦相处,它吃的是草,奉献给人的却是羊奶、羊肉、羊毛、羊皮等,因此,人们非常爱护和喜欢羊。如:

人储二年粮,羊储三春草。比喻有计划有安排。

群雁依头雁,头羊领群羊。比喻一个集体必须要有领导人。

羊无碍口之草。比喻饮食不挑剔,很随便。

羊毛搓成绳,力量大千斤。比喻弱小者团结起来就是力量。

相反,在日本,因其气候潮湿,不适应羊的生存,所以羊在日本的数量并不多,这也使羊成为了日本人不太熟悉、与之关系不太亲密的一种动物。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羊是软弱、可怜的象征,而且日语中关于羊的谚语也非常少。如:

羊の?iみ:釜底游鱼。临近死亡。

羊の屠所に赴くが如し:面对不幸无力抗争,唯有悲叹不已。

羊?^狗肉:挂羊头卖狗肉。

羊を亡いて牢を?aう:亡羊补牢。

1.9猴

猴子生性机敏灵活,善于模仿,深得人们的喜爱。汉语中关于猴子的语言,多带有活泼俏皮之感,同时,猴子生性机灵,不甘于平淡无奇、无所作为,而敢于“惹是生非”,敢于“反其道而行之”。如:

猴子的屁股坐不住。比喻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或比喻不能自控。

花果山的猴子无法无天。比喻自由自在,为所欲为。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猴子坐到旗杆上,唯我独尊。比喻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在日本,猴子虽然被视为聪明、善于模仿的动物,但日语里关于猴子的谚语却以贬义为主。如:

猿の人真似:猴子学人瞎模仿。东施效颦。

猿が??を笑う:猴子笑佛,不识深浅。

猿の水??~の木登り:猴儿游水鱼爬树,背道而驰。

猿の尻笑い:耻笑别人,不看自身。

1.10鸡

鸡是人类最熟悉的家禽之一,千百年来,它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人们从它的特性、习性中得到了一些感悟和灵感,并落于纸墨,以下谚语就是很好地写照。如:

鸡大飞不过墙。比喻办事要客观,不能盲目空想。

鸡毛撞钟钟不响。比喻以小击大,或人微言轻。

鸡司晨,犬警夜。比喻各司其事,各尽所能。

鸡飞蛋打一场空。比喻两头落空或彻底失败。

在日本,鸡被视为能驱除黑夜的灵鸟。日语谚语中关于鸡的谚语几乎都出自中国。如:

??犬相?こゆ:鸡犬相闻。

野?Q群??に在り:鹤立鸡群。

??口となるも牛後となる勿れ: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を割くにいずくんぞ牛刀を用いん:杀鸡焉用牛刀。

1.11狗

狗本来是人类的朋友和帮手,但在汉语中关于狗的词汇,褒义和中性者寥寥无几,而贬义者却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在汉文化中,人们对狗的厌恶心理要大于对狗的溺爱心理。在汉语的谚语中,大多也都把狗用于贬责之列。如:

狗眼看人低。比喻势利之人所为。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比喻满口污秽,满嘴脏话。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比喻不识好歹。

狗咬狗,两嘴毛。比喻为私利互相争斗,都不是好东西。

在日本,狗是忠诚、机智、勇敢的象征,虽然日语中也有将狗用于贬义的词语,但相比汉语的词汇来说,它要宽容很多,不像汉语那么尖刻。同时,日本人更看重狗的忠诚,所以日语中不乏对狗的称赞之词。如:

篇2:十二支派的祝福与对比

关键词: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开腹修补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通常采用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1]。但近些年,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也逐渐成熟并在临床上获得应用。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 绥芬河市妇幼保健院对收治的3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 并与同期收治的35例行开腹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绥芬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行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行腹腔镜组即观察组共33例, 其中男19例, 女14例;年龄为32~48岁, 平均为 (42.5±2.1) 岁;穿孔时间为3~7h, 平均为5.2h;穿孔直径均在1.0cm以下;其中胃溃疡穿孔14例,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9例。开腹手术组即对照组共35例, 其中男21例, 女14例;年龄为33~52岁, 平均为 (43.2±1.9) 岁;穿孔时间为2~8h, 平均为5.4h;穿孔直径均在1.0cm以下;其中胃溃疡穿孔13例,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2例。两组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两组在患者性别、年龄、穿孔时间、大小、发病时间、就诊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手术方法

观察组均进行全身麻醉, 脐下切口建立气腹为观察孔, 气腹压力为12~15mm Hg。直视下于患者两锁骨中线与肋缘相交点以下2.0cm分别穿刺, 为腹腔镜操作孔。探查腹腔, 并将腹腔内渗液、脓液、胃内容物等吸取干净, 寻找穿孔处, 并取活组织以排除癌症。腹腔镜下用可吸收缝合线沿纵轴缝合, 缝合针数通常为1~3针。缝合好后用大网膜覆盖。腹腔、盆腔内要冲洗干净并放置引流管1~2d。对照组即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于右上腹直肌处作切口行单纯修补术, 术中同样取活组织检查, 并放置引流管1~2d。术后两组均禁食、减压、抗炎、制酸等治疗, 出院后继续洛塞克治疗2~3个月, 并复查胃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效果主要观察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大小;术后患者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以 (±s) 表示, 并进行t检验, 其中P<0.05, 表示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

如表1所示, 观察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大小、患者起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 均明显比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要短, 且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2.2 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患者均手术成功, 无1例中转为开腹手术。两组病例均痊愈, 无1例死亡, 亦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如表2所示。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伤口感染、肠瘘、出血、腹腔脓肿等, 其中, 观察组伤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相比, 无论在手术时长、术中血流量方面, 还是在术后患者起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 均具有明显优势 (P<0.05) 。并且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也较开腹手术要明显降低 (P<0.05) 。这充分说明了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创伤小, 手术疗效好, 术后并发症少, 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2,3]。

参考文献

[1]夏加增, 李承龙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及医疗费用比较[J].腹部外科, 2008, 21 (6) :346-347.

[2]王吉甫.胃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48-250.

篇3:十二支派的祝福与对比

关键词:息肉,氩气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刀,胃十二指肠

胃十二指肠息肉属癌前病变, 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癌变率在1.6~20%[1,2], 为防止息肉恶变, 一旦发现, 应立即切除[3]。已知胃十二指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方法越来越多, 其中以氩气离子凝固术、微波、高频电刀、激光灯切除方式较为常用, 但氩气离子凝固术有既能切除息肉, 同时又能止血, 而且能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 治愈率高等效果[4,5]。我科于2008年6月开展经无痛内镜氩气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息肉, 治疗效果满意, 疗效优于经内镜高频电刀治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收治各型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共578例, 所有患者的1545枚息肉采用内镜下治疗术, 所有息肉均为广基息肉并且最终经病理活检证实。内镜下氩气离子凝固术治疗患者共352例, 其中男性患者180例, 女性患者172例, 年龄18~76岁, 平均年龄48岁, 总共切除息肉871枚, 其中息肉直径<0.5cm者639枚, 息肉直径在0.5~1.0cm者232枚;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刀切除术治疗患者226例, 其中男患者125例, 女患者101例, 年龄16~72, 平均年龄46岁, 总共灼除息肉674枚, 其中息肉直径<0.5cm者439枚, 息肉直径在0.5~1.0cm者235枚。

1.2 仪器设备

高频电刀治疗应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300s型高频电刀、一根高频电圈套器。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2型氩气离子凝固设备进行胃镜下息肉凝固术治疗, 设备包括一台高频电能发生器、一套氩气源及一根软性电极。所用胃镜为OLYMPUS公司生产的H~260AI型电子内窥镜。

1.3 手术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象、心电图、胸部X片, 禁食水8~12h。为了达到镇静、减少呼吸道分泌及减少胃肠蠕动的目的, 所有患者于术前30min均予以地西泮10mg、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肌内注射。

1.3.2 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

将仪器调至凝固档, 调节输出功率在35~50W之间, 将圈套器经内镜嵌道伸出置于息肉上, 直径<0.5cm者需灼烧1~2s, 息肉直径在0.5~1.0cm者需灼烧3~8s, 息肉直径在1.0~2.0cm者则需采用多点灼除, 需时约10~22s。

1.3.3 内镜氩气离子凝固术治疗

术前打开氩气源以注入氩气, 调节氩气流量在1.0~1.5L/s, 设置功率为35~50W之间。使用前首先测试氩气离子凝固术效果, 然后将电极经内镜钳道伸出置于息肉上方大约0.3~0.5cm处, 息肉直径<0.5cm者需凝固1~2s, 0.5~1.0cm者需凝固4~10s, 1.0~2.0cm者则需多点凝固灼除, 总共大约需时12~16s。

1.3.4 术后处置

常规禁食水24h, 严密观察72h。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治疗方式的治愈率比较

226例患者共674枚息肉经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 其中17位患者共19枚较大息肉为了防止烧灼过深发生穿孔而进行延期治疗。352例患者共871枚广基息肉采用内镜下氩气离子凝固术, 其中854枚一次性灼除, 术中术后无异常, 17枚息肉因体积较大经延期二次治疗后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半年后随访, 复发率无显着差异。

注:两种治疗方法治愈率相比, P>0.05

2.2 两种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经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后的患者均有腹痛等不良反应, 但在程度上经氩气离子凝固术治疗患者轻于经高频电刀治疗患者, 经抑酸、保护胃肠黏膜等对症治疗后, 上述症状均于术后72h内消失。经氩气离子凝固术治疗组352例患者经治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活动性出血, 经止血、对症治疗后好转, 其余患者未出现出血、黏膜下气肿、穿孔等术后并发症。经高频电凝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出血, 其中1例患者出血量较大, 行胃镜下止血后好转;此外1例患者术后出现穿孔, 转外科治疗。见表2。

注:两种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 P<0.01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 腺瘤样息肉属于癌前病变, 根据既往的报道, 多发性及家族性息肉的癌变可能性较大, 因此必须进行积极治疗[6]。对于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内镜下微波治疗、电凝电切除术治疗及内镜下结扎术。过去的临床研究表明电凝电切术在治疗无蒂息肉或者粘膜下隆起性病变中,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基底粗或粗蒂的患者, 电凝电切术大出血的发生率较高约24%[7]。与过去的内镜下息肉灼除方式相比, APC具有其特有的优势:APC是非接触式电凝固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离子化的氩气传导高频电流束至靶组织, 这些高频电流束迅速导致靶组织凝固[8]。凝固、脱水的靶组织由于其局部电阻增大, 氩离子流即不能通过高阻抗的凝固部位, 而要向低阻抗的未充分凝固的部位, 因此, APC的优点也是能够自动识别病变组织, 限制凝固的深度, 具有深度合适、凝固均匀的特点, 因此可以明显降低由于组织过度凝固所致的穿孔的危险[9], APC已成为目前最富创造精神的治疗手段之一[10]。APC治疗时, 只需将探头伸出内镜头端至息肉上方0.3~1.0cm即可, 根据息肉的大小选择相应的氩离子凝固治疗方式, 凝固次数根据息肉的大小及部位决定。均以内镜下见整个息肉灼除后停止治疗。氩气离子流是散发的, 并且可以轴向向各个不同方向传导电流, 因此氩离子流可以到达息肉的所有病灶部位, 对息肉的处理非常彻底、简便、独特。并且内镜下氩气离子凝固术治疗具有的最大的优势是其凝固深度的具有自限性, 并且氩气在电离过程中可吸收大量的热量, 所有组织炭化程度轻, 损伤小, 也不会产生延迟性损伤。引起穿孔等可能性较其它治疗方式小。安全性高。高频电刀治疗术最大的缺点是电凝深度难掌握, 安全性不及氩气离子凝固术。高频电刀治疗术的探头需要与组织直接接触, 灼烧后探头与组织常常粘连, 容易造成组织损伤甚至穿孔。从本研究的疗效来看, APC的治疗效果并不亚于高频电刀的治疗效果, 术后复发率两组间也不具有显着差异, 这个结果说明APC在切除消化道息肉中, 其治愈率高, 疗效好。从术后并发症来看, 由于APC治疗的方式是非接触性的, 因此APC治疗组术后患者腹痛的程度较直接接触的高频电刀治疗组轻, APC治疗组术后腹痛的发生率也低于高频电刀组, 一般患者均能忍受, 仅需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治疗即可缓解。APC治疗组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显着低于高频电刀治疗组, 而且APC治疗组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孔, 进一步证实了APC治疗的安全性。因此本研究结果证实了经内镜氩气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息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术后并发症少, 明显优于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Win AK, Walters RJ, Buchanan DD, et al.Cancer risks for relativesof patients with serrated polyposis[J].Am J Gastroenterol, 2012, 107 (5) :770-778.

[2]Tepes B.Can gastric cancer be prevented?[J].J Physiol Pharmacol, 2009, 60 (7) :71-77.

[3]Park do Y, Lauwers GY.Gastric polyps: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J].Arch Pathol Lab Med, 2008, 132 (4) :633-640.

[4]Goddard AF, Badreldin R, Pritchard DM, et al.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J].The management of gastric polyps[J].Gut, 2010, 59 (9) :1270-1276.

[5]Carmack SW, Genta RM, Graham DY, et al.Management of gastric polyps:a pathology-based guide for gastroenterologists[J].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9, 6 (6) :331-341.

[6]Alkhouri N, Franciosi JP, Mamula P.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10, 51 (6) :727-732.

[7]Puli SR, Kakugawa Y, Saito Y, et al.Successful complete cure en-bloc resection of large nonpedunculated colonic polyps by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J].Ann Surg Oncol, 2009, 16 (8) :2147-2151.

[8]Neneman B, Gasiorowska A, Ma ecka-Panas E.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PC) in the management of polyp remnants in stomach and colon[J].Adv Med Sci, 2006, 51 (1) :88-93.

[9]陈东风, 刘重阳, 周世亮, 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3, 25 (6) :532.

篇4:十二支派的祝福与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36例, 均经临床诊断证实。其中男91例, 女45例;年龄24~66岁, 中位年龄39.3岁;就医时间1.5~13h, 平均4.7h;穿孔直径0.37~0.68cm, 平均直径0.56cm。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68例,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先接受抑酸剂治疗、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胃黏膜保护剂治疗, 同时对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治疗, 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麻醉, 手术切口为腹部正中, 切口长度约为10cm。之后对患者的穿孔部位进行确认, 并根据患者情况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毕为患者留置引流管, 并于术后24~48h拔除。B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 麻醉方式同A组, 患者取头高脚低位, 于患者脐部下方1.5cm处做一弧形切口, 并常规建立压力在13mm Hg左右的CO2气腹, 气腹建立后置入腹腔。然后分别在患者的脐部水平线与右侧腋前线交点及剑突下偏左做分别刺入两支5mm、10mm Trocar建立操作孔。腹腔镜下对患者的腹腔情况进行探查, 明确穿孔部位后应用3号缝线对穿孔进行全层缝合, 缝合完毕后应用附近网膜对其进行覆盖并固定。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彻底清理, 并于患者的右膈下留置引流管, 且于术后24~48h拔除。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手术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是B组, 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A组患者在术后出现切口感染5例, 肠粘连性梗阻5例;B组患者在术后仅出现切口感染1例,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 (10/68) 高于B组的1.47% (1/6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A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病, 胃酸的过度分泌、胃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感染等因素是导致本病发病的关键[2]。该病为上消化道溃疡的严重并发症, 及时的手术治疗是预防感染性休克、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以往临床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 采取的主要手段是胃大部分切除, 但此种手术形式给患者留下较大、较多的手术瘢痕, 且对于穿孔时间较长的患者, 该手术还会引起术后吻合口瘘等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疗效欠佳。近年来, 随着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使得穿孔修补术已成功的替代了胃大部分切除[3]。

笔者针对开腹穿孔修补术与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 腹腔镜手术的实施, 明显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患者术中出血量。此外, 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实施开腹手术的患者。笔者就腹腔镜手术实施的优势进行了如下的总结: (1) 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 此种手术的实施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的创伤性及术中的出血量。 (2) 镜下手术的视野会被腹腔镜扩大, 从而可获得较为广阔的手术视野, 因此利于手术过程中对腹腔的探查、冲洗。同时腹腔镜属于闭合性手术, 其手术操作均在腹腔镜内完成, 有效地避免了手术操作对腹腔内脏器的感染, 降低了感染及腹腔粘连发生的几率[4]。 (3) 由于腹腔镜手术创伤轻, 手术切口小, 因此对于腹腔内的脏器不会造成较大的牵拉影响, 从而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也显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费用。从生理、经济的双重角度降低了患者的负担。因腹腔镜手术具有上述诸多优势, 使得该种手术已成为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黄金标准[5]。但任何手术形式均不是万能的, 腹腔镜手术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笔者认为对于存在以下症状的患者应对其实施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存在严重的心肺功能、脑功能障碍的患者;穿孔时间较长、存在严重腹腔粘连的患者;存在上腹部手术病史或合并出血的患者;穿孔直径过大且穿孔周围的肠壁有明显水肿的患者;疑似为恶性肿瘤穿孔的患者。

综上所述, 在把握好手术的适应证的情况下, 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 相比开腹手术, 其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8例, A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B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是B组, 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高于B组的1.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效更加显著, 且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胃十二指肠溃疡

参考文献

[1] 贺新新, 陆文奇.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进展[J].医学综述, 2009, 15 (5) :745-747.

[2] 李升.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 2011, 6 (5) :456-458.

[3] Minutolo V, Gagliano G, Rinzivillo C, et al.Laparoscopic surgical treatment of perforated duode nal ulcer[J].Chir Ital, 2009, 61 (3) :309-313.

[4] 王先国.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2) :16

篇5:十二支派的祝福与对比

关键词:雷贝拉唑,法莫替丁,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生与患者的胃酸分泌情况息息相关。目前, 临床上的抑酸药物中主要分为质子泵抑制剂 (雷贝拉唑) 及组胺H2受体拮抗剂 (法莫替丁) 等, 为了进一步探讨雷贝拉唑与法莫替丁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差异, 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参照卫生部药政局颁布的《新药 (中药) 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辨证标准进行诊断辨证,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1]。其中, 男69例, 女21例, 年龄19~56岁, 平均35.2岁;且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肝、肾及心肺疾患, 无复合性溃疡、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根据治疗方法不同,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45例, 治疗组45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 无明显差异性,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4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采用法莫替丁 (河南康鑫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 2次/d, 20mg/次, 4周为1疗程。治疗组4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采用雷贝拉唑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 早晨空腹服用, 1次/d, 20mg/次, 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72h停用一切抗溃疡药物, 治疗期间做血, 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 每周定期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疗程结束后, 进行疗效评价。

1.3 疗效评价标准[2]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溃疡消失, 且幽门螺杆菌检查转阴性;有效:症状明显改善, 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或x线钡餐检查龛影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胃镜下溃疡面无变化或增大者。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表明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表1结果表明:对照组45例患者, 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45例患者, 总有效率为97.78%, 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比较分析,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分析

对两组痊愈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 对照组16例痊愈患者, 复发9例, 复发率为56.25%;治疗组20例痊愈患者, 复发3例, 复发率为15.00%, 明显低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比较分析,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分析

对照组45例患者, 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 2例出现轻度头晕,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 治疗组45例患者, 治疗过程中, 有2例出现轻度恶心, 1例轻度腹泻, 1例头痛,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所有症状均有所缓解, 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其发病原因往往与高胃酸和HP感染有关。法莫替丁是第三代组胺H2受体拮抗剂, 具有强效而持久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能显著降低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 促进溃疡面愈合[3]。而且, 法莫替丁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用量也少, 价格便宜, 容易被患者接受[4]。雷贝拉唑是1998年日本卫材公司推出的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 能迅速附着在胃壁细胞表面并被活化, 从而抑制H+-K+-ATP酶的作用来抑制胃酸的分泌, 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如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可与适当的抗生素合用进行根治[5]。本组资料中, 法莫替丁45例患者, 总有效率为80.00%;雷贝拉唑组45例患者, 总有效率为97.78%, 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比较分析,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 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优于法莫替丁, 且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虹.6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 (9) :157-158.

[2]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87-395.

[3]沈建伟, 富静, 栾双梅, 等.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J].国外医学, 2003, 23 (2) :78-79.

[4]徐艳花.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6, 3 (26) :94.

上一篇:刚构施工下一篇:恒压供水系统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