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2024-04-12

永嘉中学集体备课制度(通用14篇)

篇1:永嘉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永嘉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每学期应先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期计划要求在开学第一星期内完成交教务处备案。

备课应在独立钻研教材和备课组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写出导学案和教案。杜绝不备课就上课或用旧教案,以及网上下载的现成的教案上课的行为。提倡各学科教师利用网络收集备课资料,拓展备课内容。

备课组是制定教学目标,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备课组的建设不仅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培养师资队伍的重要场所。

备课流程:制定计划→个人自备→集体议课→导学案形成→教后反思

备课要求:

1、在备课中,教师应实现三个转化。

①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

②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并转化为教师的指导思想。③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到使教学内容适应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进而转化为教师能操控自如的教学方法(手段)。

2、导学案和教案备详案,即备出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方法、教具、板书设计、课型、作业布置、效果反馈、课后小结或教后反思等。

3、教案应是课时教案。

备课考评:

1、教案检查时间为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各学科教师将教案送交教研组长处,未按时送交教案者以无教案计算,每缺一课时教案扣5分。

2、教案检查由教研组长负责,按要求评定出“优、良、中、差”等级。教研组长将检查记录、教案及时送交教务处登记(盖章)备案。

3、教务处每周随机抽查至少三分之一的教师教案,一旦发现无教案或无教案上课者,作好记录并按相关规定扣减当月绩效。

4、教师必须按时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每周一次)。由分管领导、教研组长负责考核记录,集体备课后教研组长应及时将教研活动记录交教务处检查。教师迟到一次扣3分,无故缺席扣5分。

篇2:永嘉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组织和管理:

集体备课实行教研组蹲点领导和年级备课组长分工负责制,由教导处实施管理,指导各组集体备课的开展与落实,由备课组长主持,本组成员提出合理化意见,对教案进行完善以资源共享。

二、集体备课的实施原则

坚持“四定一包”、“六备”、“四统一”。“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一包”教研组蹲点领导包集体备课研讨和教案完善的质量;“六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习题、备教法、备学法;“四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单元测试。

三、集体备课的要求

1、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制定集体备课计划,主要包括:学期教学内容和主备人的确定。一式三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教导处,一份交教研组蹲点领导。

2、至少要在教学新内容前一周进行教案的编写、打印,备课组教师认真阅读教案,并进行删减、补充和完善。以便在集体研讨时有针对性的发言。

3、集体研讨时辅备教师针对课时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备课组教师充分交流,达成共识。备课组要对备课情况进行记录,主备教师根据记录优化教学案,形成共案。

4、教研组蹲点领导参与和指导集体备课。

5、备课组教师根据班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备课,并在共案上用红色笔进行再设计。

6、教师使用优化后的教案实施课堂教学,备课组教师选择精品课进行展示和交流。

7、教师实施教学后要进行教学反思,作为下一轮集体备课的研讨问题。

四、集体备课的监督和检查

1、教研组蹲点领导参与和指导每次小组研讨,对出勤情况、研讨发言的积极性和发言的质量进行评价。

2、对备课组的教案实施团体评价,以保证教案编写的质量。

教导处

篇3:永嘉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1.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面向山西省某中学高中教师。

2.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 对该中学高中教师集体备课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 共发放问卷60份, 回收60份, 剔除无效问卷后保留有效问卷57份。

3.调研方式:采用自编《教师集体备课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进行调查和访谈。选择题部分采集的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进行分析, 开放题做归类统计。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 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调查对象中男教师占30%, 女教师占70%;教师的年龄在36~45岁之间达60%, 35岁以下的占30%, 46岁以上的占10%的比例, 从教龄看, 70%左右的教师教龄在10~25年, 教龄在26年以上和2年以下的各占10%;职称分布情况中, 中教高级占40%, 中教一级占46.6%, 中教二级的占13.4%;从教师的职务来看, 科室主任占3.3%, 备课及教研组长占20%, 其余都为普通教师。

(二) 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同情况

教师的认识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集体备课的效果。调查发现, 该校教师对实行集体备课制度的支持率比较高。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到集体备课的价值和意义, 80%的教师认为集体备课很有必要, 78%的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有较高的参与意识, 做到积极讨论。

(三) 集体备课活动的内容

1. 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期望与实际收获

调查发现, 68%的教师希望从集体备课中得到具体知识的教学, 57.6%的教师期望从集体备课中获得教学策略, 33%的教师希望从集体备课中认清教学目标, 33%的教师希望能从集体备课中得到课堂内外的联系, 仅有9%的教师希望能从集体备课得到学生的学习状态。

2. 集体备课活动讨论的内容及方式

关于活动讨论的方式, 多数教师选择“由一人主讲教材分析, 其他人补充”这种方法能有效减轻教师负担, 而“由年轻教师主讲, 老教师点评”这种方式能锻炼年轻教师分析教材的能力, 对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帮助很大, 对老教师创新思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四) 集体备课实施的成效。

以上数据显示, 集体备课最大的作用是“加深对‘课标’和教材内容的理解, 共享了教学资源”。集体备课的价值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集体备课管理僵化, 无法满足不同学科备课需求。

调查了解到, 该校规定每周进行两次集体备课, 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 教师集中进行讨论交流。这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集体备课的时间, 但是一周两次的集体备课频率并不能适应不同学科的备课需求。

(二) 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研究性缺失。

该校的集体备课采用的是分工轮流备课。这种做法在实践中出现集体备课一言堂, 其他人奉行“拿来主义”作风。“在集体备课中拿来用的只能是思想、精神、理念的制高点, 牵涉到教学的具体细节应该是丰富而有变化的。”[2]摒弃了教学研究的集体备课必然流于形式。

(三) 集体备课缺乏科学的学情分析。

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是为学生的存在而进行的教学, 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1]集体备课活动中, 教师往往只注重对教材和教法的研究, 缺乏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

四、相应建议

(一) 健全集体备课的相关制度。

学校要健全集体备课的管理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集体备课的管理制度要符合本校实际情况, 在统一管理下允许不同学科实行不同的集体备课方案, 鼓励多样化的集体备课模式,

(二) 增强集体备课的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 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 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3]专业引领主要从专家和引领的方式着手, 专家包括教育行政机构的教研员、高校理论工作者、一线优秀的专家型教师三类, 教研员要深入集体备课现场, 对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高屋建瓴的指导;高校理论专家可以结合各校的实际进行理论指导和学术报告;优秀的专家型教师参与集体备课, 真正做到示范性的集体备课。

(三) 重视集体备课中的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每个班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 教师要在科学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预设教学活动, 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还可以让学生参与集体备课活动, 以便教师更及时的得到学生的反馈和学情的了解, 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分析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提升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加强集体备课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吴亚萍, 王芳.备课的变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6

[2]屠素凤.关于集体备课有效性的刍议[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8, (7)

篇4:谈中学语文集体备课

1.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备课,只追求项目齐全,格式千篇一律,教案照搬,应付学校的检查。

2.多数语文教师认为这种“不切实际的备课”浪费时间,影响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和“业余充电”。

要改变这种单一刻板的、枯燥乏味的照搬教案的备课方式,首先应该转变备课观念,树立新的备课观。使备课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呆板走向灵活,由被动走向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现行备课及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我们建议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对“教师的备课”进行改革,增强备课的实用性、针对性、有效性。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优化设计教案、反思总结”。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或许,牛佛中学语文组的这一做法,值得大家借鉴。他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初二年级语文组的全体教师,在学校的领导下,对传统的备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根据初二年级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采取了“分单元备课”的方式,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组长分配任务。一共有七个语文老师,每个老师负责一个单元的备课。

2.独立钻研。教师的钻研要结合教材、课程标准和期末考试中的常见题型,然后进行归纳整理,制定成表册分发给其它6位老师。

3.集体讨论分析。①大家共同探讨每位老师的备课情况,并提出每位老师的优点、缺点,敦促其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备课。②大家共同整理出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常考点,易错点。③每位老师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理念。

4.互相听课。通过相互听课,大家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备课质量。

5.质量分析。通过学生的考试,来检验集体备课的成效。

6.教学反思。大家对集体备课进行反思、总结。

牛佛中学初二年级语文组的集体备课,既务实又高效,而且形式灵活,每位老师都是备课的参与者、组织者。集体备课值得肯定,而且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合作、探究精神。由于实行了集体备课,初二年级的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上升。

篇5:三合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一、学校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学校于每学期开学前制定好本学期的集体备课实施方案,明确备课组,选好备课组长。

二、各备课组于开学前一周制定本组的集体备课计划,并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三、语、数、外每周集体备课不少于2次,其它学科不少于1次。备课结果做到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基本一致。

四、各备课组要按学校安排的时间进行,有活动记录。

五、每位教师要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活动,主动发言,不得无故缺席。

六、学校每学期专人负责召开总结会,表彰优秀备课组及个人,对在集体备课中成绩突出的教师,作为本的评先、评优、晋级的优先条件之一。

篇6:洒雨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为贯彻落实《常规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集体备课的时间为:间周三下午第三节。

二、考勤要求:每次有教研组长进行检查点名并做好详细记录,考勤结果计入学期末考核,各备课组所有教师必须准时参加,不得未经允许不参加集体备课。

三、负责人:年级备课组长是落实好集体备课的责任人。

四、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先个人后集体再个人的原则:集体备课必须是在个人充分钻研上课内容并写出详细教案的基础上进行。

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五备”

1、四定: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1)备教材,包括明确课时进度划分,单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定位等;(2)备学生,包括了解研究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原有的认知结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年级群体的共性,班际个体的差异等;(3)备教法,包括教学思想的统一,启发激趣的示例,问题例题的设计,重点难点的突破,疑难易错的点拨,板书内容,教学工具的选择,教学艺术的发挥等;(4)备学法,包括自学预习的指导,课堂听课的方法,记忆理解的技巧分析思考的提示,合作与交流等.(5)备训练,包括, ,例题作业选择,单元检测编制等

3、六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统一单元教学学案。

五、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根据《课程标准》,确定各章节教学学时、课题。

2.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明确讲授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及应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

3.集体备课的重点要放在备教学设计上,要研究课堂教学结构,研究课堂教学环节,研究教学手段的利用,研究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方法等。

4.讨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交换教学资料,交流教学信息,资源共享。

六、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备课组长提前一周确定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准备集体备课的内容。中心发言人应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提前认真书写教案。

2.中心发言人介绍授课内容的整体构思、框架、教学环节的设计、重点、难点、作业、测试等,并将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宣讲时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讲解清楚。

3.参加备课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3.备课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改进教案,供本组全体教师参考。4.授课教师根据改进后的教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改进、完善个人教案。

5.集体备课形式可采用:说课、摸拟课堂、讨论讲评等形式。6.备课组长要做好集体备课的记录,如有缺席,如实记载,学期末交教导处存档。

篇7:永嘉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学校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集体备课,能够切实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为了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结合我县学校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思路,引领学校持续发展,实现以研促教的目的;努力提高教师备课和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课改信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探讨教学方法,激活教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二、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通过集思广益、共同研究,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优化练习设计,整合出最佳的教学方案。从而,帮助授课教师提高备课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超前性原则:学期开始,备课组长就要制定学科学期工作计划,撰写集体备课提纲。备课组内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提纲进行交流、补充、完善,形成完整的集体备课

提纲。各任课教师根据任务安排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课标和教材。

3.主题性原则:每次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要坚持做好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备课组长制定出明确的主题内容,备课组成员围绕主题各抒己见,从课标、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切实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热点、难点。

4.完整性原则: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一般应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此外,必须把握好统与分的关系。

5.共享性原则: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智慧的碰撞,是教学资源的共享。集体备课时,教师们真诚合作,人人参与,把各自不同的备课资料和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有效交流,深入开展研究讨论,形成浓厚教研氛围,共享教学资源。

6.互补性原则:每个教师经验有不同、教学风格有差异,集体备课在坚持教学内容统一的前提下,提倡教师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而取长补短、互相完善、共同提升。实际教学时,应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集体备课基本程序为:任务分解——个人初备——集体

商讨——修正教案——个性设计——交流反思。

1.任务分解

每个学期开学初,备课组长就要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撰写集体备课提纲,定下课题内容,把任务分解到每一个人;然后,把集体备课提纲分发给备课组内的任课教师,备课组内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提纲进行补充、完善;最终定下学期集体备课提纲。

2.个人初备

(1)主备教师根据目标任务,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切实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改革与创新、备练习、备板书设计、备德育渗透等。然后,设计出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并在集体备课前一周交给备课组内的任课教师。

(2)备课组内的任课教师认真研究教材以及主备教师的教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有疑问之处,以便集体商讨时,开展会诊,提升教案的质量。3.集体商讨

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主发言人(或主备教师)首先阐述自己的观点、做法;然后,大家各抒己见,观点上相互碰撞,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的学法和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训练学生的方法和练习题。

4.修正教案

主备课人根据每个教师的建议以及达成的共识,重新修正教案,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形成完整、可行、切实的教案。但教案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所以,重新修正后的教案要预留空白,方便教师的个人二次备课。5.个性设计

教师只有在备课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个性化的加工,教案才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备课组每一个成员要在修正后的教案的预留空白处结合个性、学情进行时删补、调换,最后备出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有个性的教案。6.交流反思

教师个人根据实际执教情况,认真思考,深刻反思,并写出教后札记或教学反思。并要在集体备课时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四、集体备课的集体商讨

1.集体商讨的实施要求

(1)集体备课必须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当然“四统一”要按实际情况灵活变动);“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2)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各学科成员对已经结束的上一周的教学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交流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学生掌握的情况等。

(3)针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讨论。主发言人(或者主备课人)阐述自己的目的、观点,所编写出的教案的内容、特点等。备课组成员根据教材、教法、学法、学生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的经验感悟,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4)主备课人收集备课组任课教师的意见,在组内学科教师达成共识之后,修整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案。

课型研究、知识点复习、某专题突破等,都可以参照上述程序进行。交流讨论的内容记录在集体备课记录本上备查。

2.集体商讨的三个重视

集体备课的目的,就是提高教师备课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升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集体商讨时必须注意三个重点,让集体备课产生实效。

(1)重视“备教法”的有效性

在集体备课时,要注重教法的研究,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要研究新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要注意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的探讨,要实现四个目标:①有利于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④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课堂的知识。

(2)重视“备学法”的有效性

集体备课时,要把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首要位臵,解决学生有效自主学习以及在课堂上动耳听、动手做、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和动脑思的问题。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沟通、探讨的场所,在探究、合作中,学生的特长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高。

学习方法的探讨上,要让学生实现三个目标:①有效掌握基础知识;②基本技能得到提升;③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解题答疑中去。

(3)重视“备练习”的有效性

集体备课要注重“精讲多练”这一主导思想。教师要从练习目标、练习内容、练习方式与强度、练习效果等方面加强“有效训练,分层作业”的研究。

练习方法的探讨上,要实现三个目标:①改变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实现精讲多练;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训练;③通过练习有效夯实基础,提升答题能力。

五、集体备课的注意问题

一些学校,由于教师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在集体备课

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集体备课不等于直接使用现成教案

集体备课让每位教师轮流主备一部分内容。有的主备教师,并不自己备课,而是直接抄袭现成的教案集,或者直接在互联网上下载教案;一些教师拿到主备教师的教案后,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加工”,没有对教案适当修改、增补、删减,集体备课并不等同于集体教案。

2.集体备课不等于统一教学方法

集体备课要求在教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处理、练习、检测等方面做到基本统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案内容和教学环节要高度一致。集体备课既要强调共同研讨,又要突出个性特色。其他任课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班上的学生情况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独特处理等方面,在教案上作调整补改,在课堂教学上作灵活变动。

3.集体备课不等于个人独唱

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往往由备课组长或者主备课人说了算,其他教师很少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集体备课应是本备课组学科教师静下心来,坐下来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课改精神。

4.集体备课不等于形式主义

多数学校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学校在检查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时,也只仅限于看看备课活动记录而已,由此导致教师们只满足于完成基本的备教任务,而不去做更加深入的集体探讨活动,使集体备课活动流于形式。学校行政要亲临备课组活动现场,考查活动情况;要走进课堂检查实际教学效果。

六、集体备课的实施办法

1.建立学科备课组

各学校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年级备课组。学科人数较多则每年级每学科建立学科备课组;学科人数较少则可以中、英、数,理化生,政史地,图音体等各编为一个备课组。建立学科备课组,学校要在大原则下体现灵活性。每一个备课组设立一名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任备课组长。

2.细化集体备课工作

学校制定出每一个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统一安排好活动场所。备课组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制定具体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认真做好每次集体备课情况记录,包括备课时间、参加人员、备课内容、活动讨论意见等。任何人不得迟到、缺席,有特殊情况须向备课组长请假。

3.加强过程管理

学校行政领导各成员至少要联系一个集体备课组,并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学校教务处要在开学初收集各个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计划;每月要对各集体备课组的活动资料进行一次检查,每次检查后都要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教师修改完善,不断提高备课水平;要与平常的听课相结合,不断了解和检查教师集体备课的质量与效果,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备好课和上好课。

4.健全制度严格考评

篇8:更新观念,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一、落后的个人备课模式。三年前,我校还没有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备课都是个人备课模式,备课情况往往是单打独斗,各行其是,以至于被一致认为是“教学中的个体户”,毫无集体观念可言。究其原因,大致有四个。

1.思想保守,缺乏集体主义精神。过去,由于教学评价机制的问题,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认为通过集体备课,自己的资源、“秘方”被别人共享了,可能教不过别人,考试成绩不突出,甚至会影响评优、评先和奖金的多少,故而不愿意参加集体备课,或者集体备课时,思想保守,不积极。岂不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更何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吾师!

2.思想落后,不能很好地落实课改精神。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我们有些老师思想落后,缺乏合作、交流的精神,以为自己的经验很丰富,不需要再学习,更不能把自己的“秘方”与他人交流。

3.缺乏自我钻研精神。一些教师认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不需要再学习,再研究了。但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已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定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自己缺乏创新精神,也就不能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4.学校教科研氛围不浓。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过去学校条件简陋,办公条件差,人们也缺乏合作、交流、搞科研、教研的意识,故而集体备课的条件受限制,一些老教师认为只要把课上好,学生作业批改好,就算教学任务完成了,所谓教研活动也不过是听一节课,再简单地评一评就很好了。新老师又跟老教师学,以致于学校教研氛围很不浓。

二、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好处。在教改已渗透教学每一个角落的今天,再加上教育系统的多次培训,集体备课作为教师交流的平台已逐步为广大教师认可,我校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已认识到集体备课的好处。

1.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优势,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集体备课可最大限度的挖掘集体智慧,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避免随意性,发挥团队效应,能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集体备课既能使教师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又能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有利于整体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即缩短了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

3.能较好地落实课改要求。在集体备课中,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可谓是众说纷纭,更是“众人拾材火焰高”。故而集体备课是建立在学习研讨的基础上,建立在教学实践的反思交流之上,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4.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集体备课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

三、初步落实集体备课。在我校全体老师不断学习、不断认识、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在学习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特别是学习了镇江市吕叔湘中学陈留庚老师的《新课程背景下备课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后,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我校教研室的集体研究,制定了我校具体的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组织形式:先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中,再以年级组为单位分组备课。

2.集体备课原则:坚持“四定”、“五各”、“四统一”。即:定时间(周二文科,周四理科)、定地点(专用会议室)、定内容(提前一周的课)、定中心发言人(开学初订好计划);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

3.集体备课思路:(1)指导思想:坚持“以新课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备课观,体现新课改理念。(2)备教材:依据“全册备课一单元备课一课时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明确本课(本章节)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心理特点,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4)备教学手段;建立全面备课的观念,备教案,备教具制作和演示,备课外知识,切实做好上课前的所有准备工作。(5)备教法: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要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6)备板书:精心设计板书,增强板书的针对性、概括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江都区育才中学)

篇9:宿城区仓集初级中学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一、组织形式

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主持进行。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为一个备课组。

二、集体备课原则

坚持“四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

三、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每学期开学前,备课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一式三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学科组,一份交教导处。

2、每次集体备课,各备课组的研讨都要确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按周教学计划安排的课题写出书面材料(或教案),交备课组长审阅后方可进行集体备课研究。

3、各备课组在每单元或每章(每课)授课前,要组织本备课组教师认真学习课标,研究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分析学情,探讨教法。

4、重点、难点课题要建立说课制度,说课要落实到人。

5、各年级各学科应根据本组的实际确定集体备课的形式,如采用单元或专题集体备课等。

6、课后同备课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7、备课组长要定时组织本备课组教师的说课、听课和评课活动。

8、各备课组每次集体备课都要认真做好集体备课记录,活动后交教导处作评价并存档。

四、加强集体备课的督导评估

1、教导处要定时督查备课组活动,了解集体备课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2、教务处要加强对备课组教师教学成绩的监控,并作为教学常规考核的重要依据。

3、各备课组要全员参与,按组安排保证充分的集体备课时间,无故缺勤者按《考勤制度》考勤。

4、每学期由教导处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备课组评优的重要依据。

篇10: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备课组长在中心教研组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或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小学各年段的教学要求,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

2、认真分析教材编写意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年级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研专题,报教研组并组织实施。

3、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拟订出本年级本学期的备课组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集体备课时,教师要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研讨,研讨过后再进行反思重建,形成自己的教学预案。每两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另外可以不限时间地利用同年级同学科同办公室的有利条件,开展一些同专题或是共性问题等的研讨。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教学内容;定主讲人员,定专题。

共同研究:

(1)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的制定;

(2)每一单元及每一课时的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3)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课时的作业或练习;

(4)每一课时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同年级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积极参与同年级同学科的磨课活动(同一课题多人上)。

5、制定好学科的复习计划,做好命题、测试、阅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

篇11:集体备课制度

一、全校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参加集体备课。

二、集体备课应做到“三定”(定时间、地点、中心发言人),同一备课小组应做到“四统一”(统一目标、进度、作业量、评价考核)。个人钻研与集体研究相结合,共同解决教法、教材疑难,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三、实行主备课人制度。每周轮流在同一备课小组指定一位教师作为主备课人,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就隔一周授课内容设计出教案或导学案初稿,其他教师提出修改建议,然后形成具体导学案(教案)。

四、每位教师要重视二次备课这个环节。在上课之前,对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导学案(教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

五、要做到超前备课,每次集体备课活动时,要对上周授课情况进行小结,应特别注意对“课后反思”的交流。

六、每次集体备课活动,组长要进行考勤,每月将集体备课记录交教导处检查。

七、主要任务:

1、了解、检查并交流上周教与学的进度情况,二次备课和课后反思的撰写情况。

2、了解、交流或通报上周教学案使用和作业批改情况。

3、重点讨论本次备课内容,共同修订好教案(导学案)。

4、相关练习、作业的安排与处理办法。

八、具体要求:

1、每次活动,必须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家都能准时参加备课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情,以免分心,影响备课效果。

2、上周内容的通报、交流必须建立在活动之前的抽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并能每次突出一至两个重点内容,尽量准备个案和大家一起剖析。

3、主备人要将自己的导学案(教案)传给大家,然后有主备人主讲,大家讨论,修改、调整、增删,并考虑到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的情况。

4、不定期安排不同层次班级的老师介绍自己教学或者学生学习的情况,总结成功做法,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推荐报刊文章等。

篇12:中学信息技术有效集体备课之初探

过去的集体备课活动是按学校要求举行了,但无非就是例行公事式的闲聊聊教学的内容、进度,抽象地读一些理论知识,说一些启发式教学方法,真正坐下来谈有关备课内容的倒是很少,也就是说这样的集体备课活动流于形式,是无效劳动。

在我看来,信息技术教育现在所面临的尴尬也不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更何况这种状况或许只有我们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在职教师才能亲身体验得到其中的酸楚;有时借机发发牢骚,实际上牢骚不能代替我们的努力和奋争。大家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航船,那么无论风霜雪雨都得向着目标前进,或许我们由于种种的挫折困难步履维艰,但是我相信坚持一定会让我们收获幸福的,哪怕要在下一代的信息技术教育者身上才能真正开始收获硕果的喜悦,然而我们也是美丽的,这就需要从有效的集体备课开始。

有效的集体备课不仅要有制度作保证,而且更要讲究策略。在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概括总结了信息技术集体备课要抓住四个环节。

一、确定主备,研制初稿

现在的完全中学或高级中学每年级一般都有十多个教学班,二至三名教师执教,每班每周一节至两节课,同年级的平行班,每周上课内容基本一样,根据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这一特点,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一般设定为下周的教学内容,按教材的内容设定课时,每章都要落实一名主备课人,每一堂课都由主备课人进行初备,然后在集体备课时拿来交流,最终形成教学案。这样做有两个优点,其一,主备课人轮流担任,可以培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备课能力;其二,主备课人按章设立,可以更好地理清知识结构,整体把握教学目标,为教学评价和教学理论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明确目标,集体交流

正常情况下,每周要进行两次交流,第一次交流定在周一的第一节,作为集体备课时间,第二次定在周五的下午,作为“碰头会”,内容有两项,由主备课人主持,一是主备课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主要的设计以及有关理论依据。其他老师随时加以补充、完善。二是主备课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通过集体备课要对新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有全面认识,并明确实现三维目标的方法。同时,要对学生的现行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要用到的分层教学及实施方法。

三、集中整理,形成定稿

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吸取。集体交流之后,由主备课人综合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前期初备的基础上形成较完善的教学案定稿。教学案是教学设计的具体体现,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要贯彻新课标精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垃。围绕教学案的编写,同时组织相关资源来制作课件。制作的课件较复杂时,可由大家共同分担,再由主备课人整合。教学案的电子文档将分发给全备课组成员,以供教学或参考。

四、个性设计,教学反思

以往的集体备课,往往有两大薄弱环节。一是教师个体共同参与热情不够,交流深度不够;二是形成教案后,一统天下,忽视了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忽视了个性化的设计,甚至于懒得对集体的设计进行反思和对自我实践进行反思。因此,强调个性设计与反思可以说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成功,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得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好的个性设计或深入的课后反思,比单独备一节课的教案更能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我们习惯的做法是拿到教学案后都要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和本班学生的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学案再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加入个性化因子。

如今,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我感觉得到这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契机。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一机遇,开拓思路,创新举措,让大家的观念里不再固执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就是上网课,就是学软件课,就是老师演示学生模仿课;而要让大家惊奇地发现信息技术课与我们的切身生活是如此之近,让我们对信息时代的感悟是那样的真实,信息技术课也让我们把所有的课程都融合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此,信息技术教育者应该是最自豪和最光荣的。

当然,任何美丽的梦想和目标都需要艰苦长期的努力的,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旅程来说,这个时期似乎要更长一些,特别是在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校园里,要真正搞好信息技术教育,所要花费的心血和精力是无法估量的。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真的愿意,也有热情和希望为这个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或者我所做的所想的,所要去实现的,在别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仍要坚持,我相信坚持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如果我们自己对信息技术课看得重了,我相信信息技术学科的集体备课也会自然而然地走到正轨上来。也许是新课程给我的启发吧,我在想,信息技术学科的备课会议可不可以一改和其它学科一样围坐在办公室一起讨论的模式,而是坐到机房中去;我们可以让发表意见的老师直接像在课堂上一样边说边演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当然过程可以简单概要些。這样一来其他老师可以很快理会其设计的精髓或目的所在,同时还可以在过程中发现一些纰漏或疏忽的地方,以加改正。

我认为,这样的备课活动,其实就像一个很小型的听课、评课活动,一方面大家可以有更多的机会相互切磋、学习,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各位老师的课堂表达能力,真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这样的集体备课会议既正式又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我想每个人都会很渴望这样的形式,既是学习的机会,又是表现的机会,那么大家在备课前肯定是会用心准备一番的。如此从态度到操作,信息技术课程备课会议的学科特点体现出来了,质量自然也会有所改善,作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又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可行性,可行性不仅取决于领导的观念意识,还取决于我们普通的教师。因为以前的那种格局已经让我们变得很懒散了,一下子要认真对待起来,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抵抗情绪肯定会有的,懒惰思想还想妥协。所以说,要真正脚踏实地地干起来,需要大家一起的努力,要有集体的意识、合作的意识和进步的意识,我想前景一定是很光明的。

篇13: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特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一.积极推行集体备课。

1、个体备课内容: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备训练、备检测。明确教学目标、教材体系、教学重难点、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指导、不同层次的训练题、多种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合、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2、集体备课要求:要做到“四定”、“四有”、“五统一”。“四定”:定时间,坚持每单元或每章集体备课一次。定地点,落实好集体备课地点,以便于活动组织;定内容,严格按照计划安排进行,专题备课要提前一周做好准备;定主备人,要逐周安排好每次活动的主备人,提前做好准备。“四有”:每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考评。达到“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训练,统一检测评价。

二.中心校成立以语文、数学、综合教研组,在备课组长组织下备课,任何教师不得缺席。三.所有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其他参考资料,明确本章节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所处的地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为集体备课,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集体备课程序:(1)按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教研)组,选出备课(教研)组长,由备课(教研)组长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分解备课任务;(2)每个教师根据各自备课任务,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参阅相关资料(包括网上信息),精心选用例题、习题、测试题,提前设计的“备课初案”进行集体评议,达成共识后,主备教师对“备课初案”进行修订,形成“通案”(学案),供组内所有教师二次备课(独立备课)时使用;(4)教师不能直接使用“通案”(学案)上课,必须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即独立备课),再次形成“个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使用“个案”。(5)教师课后必须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通案”(学案)和“个案”。

五.考试命题也是集体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考试的题型、题量、知识点、检测形式等需要教研组集体教师各抒己见,优中选优确定最佳考试命题。

篇14: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集体备课提出如下要求:

一、组织形式:

1、集体研究课时间由本备课组商议决定,一个月备课组至少开展一次研究课活动。内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识点的确定及学法指导。

2、全校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经验。

二、要求:

1、集体备课要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及主备人四落实。

2、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对所备单元进行深入的教材分析,使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地位、重难点及教育价值,提高教师个体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并确定由主备人对本单元(或章节)进行初备。

3、以备课组为单位对主备人的备课初稿进行讨论、修订。(主备人应在一周前把所备初稿交到任课教师手中。)这一过程应该真正成为师师互动的课程,主备人介绍了设计思路以后,其他教师可以畅所欲言,肯定设计的精彩之处,同时,对有待完善之处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也可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让大家共同品评。最后形成的教案要达到: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4、在集体备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结合各班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在备课纸旁注部分,对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

5、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教学实践写出教后感(或教学反思)。教后感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观、实际地总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成功经验和尚存的困惑和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各备课组每月要组织一次任课教师教学反思录交流,从而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校每学期在备课组推荐的基础上,组织一次教学反思录交流与展评。

6、教师要把集体备课中研究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注意事项:

1、领导参与并检查集体备课情况,及时督促各年级各学科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工作。

2、备课组长要作好记录,期末结束时交教导处存档。

上一篇:关于青少年的叛逆心理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下一篇:是缘亦是劫人生感悟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