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华东名校的学习考察报告

2024-05-02

赴华东名校的学习考察报告(通用8篇)

篇1:赴华东名校的学习考察报告

赴华东名校的学习考察报告

赴华东名校的学习考察报告

短短九日考察之行,已圆满地画上了句号。静下心来回顾,这九日之行真是受益非浅,尤其是在如何创建名校方面感触颇深。这次外出主要考察了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无锡堰桥镇小学,嵊州市鹿山小学、城北小学,以及上海的闸北中学等名校。虽然各校的文化底蕴不一样,校园布局不一样,原创:学校的管理办学理念不一样,但它们在打造学校“名气”方面,却有着共同点:即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教育质量。

特色校园设施先进这次参观的几所学校,不管校园面积的宽窄,每所学校的校园都有平坦宽敞的塑胶操场,绿树婆娑的小景区,布局上都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得十分完美,充满了智慧和灵气,也充满了童趣,为孩子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如洋思中学、城北小学、鹿山小学利用墙壁、走廊、门窗办起了墙报专刊,名言警句、书橱、学生名人……等,营造了浓厚良好的育人环境。在硬件上,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室内外广播网、闭路电视系统、并入英特网的微机局域网和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健身房、现代化餐厅等专用教室。尤其是闸北中学的局域网,利用多媒体教学,实行资源共亨,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同时,为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结合学校的校园网络,建立和实施了学校的校务、教务的网络化管理,各校正实现着校园信息化,学校现代化。

师资精良名师辈出从我们所考察的几个学校的资料和他们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学校的领导班子勤政务实、奋发有为、精诚合作、勇于开拓;教师队伍勤奋求实、敬业爱生、乐于钻研、勇于创新。几乎每所学校都先后涌现出多名国家级、省级专家、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等。大部分学校的中学高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的人数占任课教师百分之七十以上,有的学校还有不少教师是提前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每所名校的教师的学历百分之百的合格。

科研创先成果丰硕在“科研兴校”的办校思想的指导下,各校都提倡在科研课题中学习与实践,在科研状态下工作和探索,基本形成了“以学习为生存方式,以研究为职业方式,以循环为发展方式”的科研氛围。各所学校均承担了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某些学校的课题多次获国家、省、市等级奖,更有的科研成果在全国推广,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例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闸北中学的“成功教育”,堰桥小学的“特色体育教育”等科研课题。

强力借势打造亮点各学校也正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强力借势,以新课程理念进行教育改革,研究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关爱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探索育人目标体系的完善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一所学校能成为名校,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他的品牌、在于他的特色。如堰桥小学的“少年吴文化科学学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鹿山小学的“3115”德育工程为新一轮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注入了新的生机;城北小学的科技教学,模型车的制作与比赛;洋思中学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学理念等。或许正因为如此,才使它们成为全国闻名的学校。

三点启示:办好学校教育要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1、要确立全面的人才观。一是要确立学生必须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及劳动技能、艺术修养等方面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二是要确立教育个性化观念,要认识到“无个性即无人才”,在学生品德、文化、身心素质充分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其特长。

2、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每个孩子都是好的,一切学生都是可以教育的,一切学生都有发展潜能的思想。正如洋思中学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样。

3、要确立科学的教育观。一是学生中心观念,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创造适合学生成才的教育。二是教育的发展性观念,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三是教育的个别性观念,每个学生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要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四是教育的鼓励性观念,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用成功和表扬激励学生奋进。五是教育的灵活性观念。教师要把书教活,提供多种教育的最佳结合。

五点思考:我们与华东教育的差距,第一是观念.第二是观念,第三还是观念。

我们的教育观念滞后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应在以下五方面认真思考。

1、营造优美校园。环境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又是外来者的第一印象。运动场地建设既标志学校档次,又是贯彻“健康第一”方针的必备条件。学校绿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和谐统一,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

2、“三名工程”扎实推进。原创: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级班子选配,必须按“专家型”的要求配备,锤炼出一批远近闻名的校长;教师要按“身正,学高、业精、技强”的要求,培养一批县、市、省、乃至全国的名教师;更要打造一批名校。

3、深化教改,践行新课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战线的深刻变革,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位,而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化严重制约着课改的推进。“时间加汗水”的疲劳战成了教改的“拦路虎”,特别在中学的疲劳战大有俞演俞烈之势。大有必要在全县掀起痛打“拦路虎”践行新课程的教改活动,要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解放教师,解放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科研上,向课堂要“双基”,向课堂要质量,把课堂变成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4、常规立校,树立优良校风。常规是立校之本,是学校的“法”,无常规则不可能树立优良校风。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的、全面的赖以规范师生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一期常规”、“一学年常规”。

5、因材施教,注重“双基”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大原则,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实施好“因材施教”,就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中小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生应掌握知识的70%以上,学校、教师应把“双基”教学放在突出的位置,作为质量永恒的主题来抓。德、智、体、美等育全面抓,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这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篇2:赴华东名校的学习考察报告

xx年7月28日至8月2日,我随XX市教育考察团到江苏省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分校、xx实验中学考察,先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的办学特色

1.xx市xx中学抓常规、抓细节、抓过程,创造了教育的奇迹。

后六中学很重视常规管理,他们认为,做好常规就是奇迹。他们提出的“常规+细节+过程=奇迹”就是“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xx中学靠的是规范科学的管理,靠的是坚持低耗高效的原则,抓严细节是xx初级中学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

早读管理。他们的做法是明确文科教师的几个规定的动作,强调文科教师前一天放学,必须到班把第二天早读课的学习内容、任务要求布置好,并写在黑板上,到第二天早读下课前的五分钟或是正课上课的前五分钟,进行严格检查。这样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的做法,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作业管理。平时练习的油印量由教导处把关,课外练习册、教辅用书等资料,每生限订一套,其余全部封杀。学校提倡教师手头多买几本参考书,每天做些筛选、剪贴、翻印的工作,这样布置的作业有针对性、实效性。在常规考核中,学校对学生平时的课业负担要求非常严格,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及时批阅,自己来不及批阅的作业坚决不允许布置。布置一道练习,学生就要像考试一样及时地完成一道,教师认真地批改一道,并认真地评讲一道。学校认为,牛吃了草要反刍,学生做了作业,也必须进行反思,教师给予评析,否则就难以消化吸收。布置作业,应在练习的精选、精练、精评上下功夫。

课堂管理。在课堂教学上,学校强调教学内容重在双基,教学对象则要瞄准中下等学生,甚至是最后几位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45分钟效益的衡量标准,决不是教师在45分钟里教给了学生多少,而应该是教会了学生多少,学生已掌握了多少。

2.xx县xx中学的“讲学稿”,书写了教学的神奇。

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育改革缘于学校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和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一度被确定为撤并学校。不改革,不进行校本教研就不会有xx中学的发展。起,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做法,创造出“讲学稿”模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捆绑式教学考核,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而重新迅速发展。

二、讲学稿的具体做法

作为“xx经验”的核心之一,“讲学稿”指的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师集体备课(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备考试)的结晶。讲学稿的具体做法是:

实行教师超前备课(即在假期内)、集体备课,教师轮流执笔,骨干教师把关审核,形成共案,把教案、学案和分层次评价作业结合在一起,用一张8开的纸印好(正反面),每节课的课前1天发下去。学生预习完成学案中规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在上课前检查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理科类如数学、物理,主要是以大容量训练为主。“讲学稿”发给学生后,一般教师要收回两次,第一次是上课前检查预习情况,第二次是检查当堂训练情况,并结合课后或周六培优补差的时间进行辅导,实现日日清、周周清。

“xx经验”的核心之二是捆绑式考核,其主要构想是进行教学考核时,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师徒教师(同集备组的教师)是捆绑在一起的,不管谁的成绩多突出,奖励是一样的。捆绑式考核的基本作用是使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来提高“讲学稿”质量并共同使用“讲学稿”。

东庐经验的核心之三是“考教合一”。因为“讲学稿”是集预习、课堂笔记和练习为一体的文本,如何保证学生按照规定使用、保管好“讲学稿”十分重要,因此东庐中学除了日常管理教育和习惯的养成以外(新生入学前2周开始训练使用讲学稿),另一重要手段是“考教合一”,即单元测验、阶段考查等考试题目多出自“讲学稿”,年级越低,比重越大,7年级80-90%,8年级70-80%。

4、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学校发展的保证。

所考察的四所学校都有一套切实可行、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教育改革从根源上说,是教育制度上的改革。

三、今后的工作设想

1、确定正确先进的`办学思想,树立科学实效的教学理念。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这个口号,我们已经喊了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了,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些先进的理念到底有多少扎根于我们的教师心里,并化为他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觉行为,今后我们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落实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

2、低起点,小步子,扎扎实实抓好常规管理,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常规是学校师生参加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会、学好的前提。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立足学校实际,切实抓好学校的常规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把平凡的事做的不平凡,做出特色。

3、狠抓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今后,我们继续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学习借鉴过程中,我们应紧紧抓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这个核心,始终坚持把提高课堂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课堂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衡量课堂模式改革的标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目标教学”“先学后教”“教学案”“两类结构教学法”等思想和模式,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健全和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

篇3:赴华东名校的学习考察报告

关键词:参观,考察,体会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扩大视野, 提高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水平, 笔者利用今年暑假时间, 在7月30日——8月5日, 赴华东地区 (江苏、安徽、浙江、上海) 的红色教育基地以及改革开放前沿——华西村等地参观考察。

一、参观考察概况:

本次参观考察的地方一共五个, 分别是江苏的南京、华西村, 安徽的宏村、浙江的乌镇、上海的中共一大旧址。

首先来到南京,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登上了中山陵, 中山陵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建筑群依山而建, 形似自由钟, 含 :“唤起民众, 以建民国”之意。在陵前, 大家缅怀了孙中山先生当年为唤醒民众的功绩和“天下为公”的博爱情怀, 回味“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的话语, 深切地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心系神州, 胸怀改良祖国、拯救同胞的伟大抱负。随后, 参观了总统府, 感受了近代中国的百年沧桑, 更感叹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 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之后, 来到了梅园新村纪念馆, 梅园新村纪念馆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位于南京市城东长江路东端的梅园新村街道两侧, 由周恩来铜像、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周恩来图书馆等组成, 属于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它是一座颇具地方特色的二层现代建筑, 庭院中正的周恩来总理全身铜像, 沉着、坚定、机智、从容, 表现了周恩来总理的革命家风度, 陈列馆一楼展厅中间有一块大型汉白玉浮雕, 上面刻着代表团成员和工作人员群像, 画面呈“S”形 , 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曲折漫长的道路和我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当年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于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期间, 在这里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里面史料陈列馆中珍贵历史照片、文物和资料, 生动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革命风范, 突出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业绩。在参观中, 真切地感受到了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继续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这里曾被厚重的乌云笼罩长达六个星期之久,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在我国的文化古城六朝古都的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罹难者多达30万人。未进馆就看见一座衣衫褴褛怀抱婴儿的妇女雕像, 小孩已遇难, 妇女抬眼望天, 眼里透出绝望无助无奈悲怆的眼神, 好似向苍天申诉她悲惨的命运 ;另一座是年迈的奶奶催促孙子赶快逃离这恶魔的深渊, 可是这祖孙二人又都被日军的刺刀残忍杀害。在这之前, 我原本自己不会悲伤, 可内心却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种悲凉的感觉。听介绍说, 大屠杀纪念馆是建立在万人坑上面的, 我赶紧放轻脚步, 害怕惊扰到地下的亡灵。随着参观的各种图画、史料、雕像的深入, 看到了当年南京“江边流水尽为赤, 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塘满尸体”, 曾经繁华的六朝古都, 转眼间却变成了人间地狱。来到了碑墙前, 墙上密密麻麻刻有遇难者的名字, 我抚摸着他们, 心中默默地为那死去的30万同胞哀悼。在整个参观过程中, 游人们都神色凝重, 深受震撼, 参观完纪念馆, 感叹道“历史可以宽恕, 但不可忘却”, 今后一定将所见所感传达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后来的几天里, 依次参观了西递宏村、水乡乌镇、华西村、中共一大会址等地。在宏村, 感受了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那古老的徽式建筑, 绝美的皖南风情, 让所有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置身于一副水墨山水画中。在乌镇, 感受到了江南水乡古镇的独特魅力与情怀。那小桥流水、古街老巷、乌篷船、木窗格、错落有致的白墙, 更是将我带入了历史的幽静里。在参观这些文化遗产与文化名城, 引起了我深深地反思, 在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的今天, 如何将参观学习所得融入教学当中,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其人文素养呢?

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省华西村是本人考察参观的重要站点, 也是本人最重视、最向往、考察时间最长、收获最多的地方。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 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2009年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 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范, 华西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努力发扬走共同富裕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 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华西特色, 华西村有三大部分, 分别是“山北粮仓、山南钱庄、中间天堂”, 无论是哪一部分, 都基本实现了农村城镇化, 农业工业科技化, 村镇文明化, 农民知识化。参观了农民公园“华西之路”, 山北高科技智能化农业大棚、现代化工厂, 上金塔十五楼鸟瞰了华西中心村的全貌。在考察过程中, 真切感受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也深刻领悟了“艰苦奋斗, 团结奋斗, 服从分配, 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在参观完华西村后, 还专门聆听了华西村副书记介绍华西村的报告, 观看了吴仁宝老书记的影像资料。吴仁宝老书记坚持“不拿全村最高工资, 不拿全村最高奖金, 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 他带领着华西人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的路子, 他带领着华西人创造了华西人的精神品格,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华西模式, 成就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奇迹, 突显了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产生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为一名教师“参观者”, 深感华西村是一所最好的学习参观地, 正如人们所说, “要看社会主义到华西!要看“三个代表”到华西!要看共同富裕到华西!要看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政教育, 还到华西!到了华西村, 你要看什么就有什么!”来到这里参观考察学习, 真切感受到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 感受了我国改革开放重要前沿阵地的新变化、新成就。

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时, 我被她严肃而静穆所吸引。这是一栋普通的石库门房子, 建于1920年秋天, 当时是出席中国一大会议上海代表李汉俊及其胞兄李书诚的寓所。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毛泽东等13人出席会议, 代表了全国53名党员,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52年重新修复。1984年, 邓小平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以前对一大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历史教科书的印象里, 这次终于可以形象具体地了解、感受中共诞生初期的历史了。进入馆内, 鲜红的党旗像一片火焰般布满了我的双眼, 让我发自内心的崇敬和激动, 同时在心中感悟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带着神圣与庄严, 我在党旗面前重新宣誓并合影。二楼的展厅摆放着共产党成立时的诸多文物与史料。我放慢脚步, 静静的参观, 眼眸里饱含着追思和敬仰, 静静地聆听历史的述说, 用心去体会, 去体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 从泛黄的报纸到保存完好的旧照, 从弥足珍贵的稿件笔迹到到先辈们穿过的旧外套无不让我感慨万千, 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变得凝重和肃穆, 心随着参观的脚步越加凝重中平添了一份责任, 那栩栩如生的蜡像定格了这伟大历史的时刻, 仿佛又让我回到了1921年。

整个一大会址纪念馆里, 展示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 不同的阶级都没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 是历史和中国革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民主和独立。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通过参观, 感受着我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不断成熟的历史经历。而今, 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生活显著变化, 我更加坚定了搞好思政教学的信心。试想一下 :在那个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里, 有这么十三位青年, 在上海法租界里这个不起眼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的简陋客厅里开启了秘密的会议。面面对强大的中国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列强, 居然宣布他们要合起伙来结党, 要改天换地, 要获取中国万里江山……, 在这次会议上, 这批伟人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 制定了救国救民的方针, 正是由这十几个人发起的中国共产党, 克服了千难万险, 写下了人间神话,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这是多么不容易而又多么伟大的奇迹啊!

二、参观考察体会

篇4:赴江苏淮安开明名校学习考察报告

四十九团第二中学李德

4月18日—4月22日,我们小组一行11人,赴江苏淮安开明中学进行了学习考察活动。

“近百年来,经过几代教育工作者的奋斗拼搏,学校形成了“文明、团结、奋发、求实”的校风,“博学、严谨、热忱、创新”的教风和“勤学、多思、立志、成才”的学风,培养了三万余名学生,其中著名的学者、专家数以千计,他们战斗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听了开明中学朱校长的经验介绍,参观了学校的校容校貌和部分功能室,查阅了部分简介和有关档案材料,通过看、听、阅、思、交流收获颇深。现结合自身及学校的实际,总结反思如下:

一、首先摆正一种观点:学习不能“克隆”。

这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有着自身的特色和经验,学校使我耳目一新。但不能采取“拿来主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老训,我们应牢记。我一直主张:学习他人,不是否定自己。这所知名学校的确有他的办学特色,他是被公认的中国教育的成功典范,但并不是这所学校各个方面都很好,而是他在某些方面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和成功,形成了特色,以特色赢得发展和声誉。而我们不能完全效仿他的特色之路,我们应学习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走好自己的特色之路。

二、靠特色立校。

学校特色就是学校的旗帜和品牌,是全校师生可继承延续的一种文化脉络。一但形成特色就成了文化,它在某届校长手里诞生,却不会因这届校长离去,学生毕业,教职工调动而缺失,它早已具有了某种文化力量。一所学校如果打造不出自己的特色,就没有自己的办学之魂,就会缺少一种灵气,学校的发展的原动力就不足。这些名校就

是凭借独创的一着鲜,发生了质的嬗变,从而成为崛起的典型代表。所以我们如果没有特色,就永远没有出头的日期。

三、发展在于创新

“创新”在于常规抓好,“坚守也是创新”,细节从严,过程求实。其实不能说是创新,但创造了奇迹。所谓常规抓好,就是课程开齐开足,力求上好。他们认为,副科不认真上,就是一种破坏。制度公正公平,追求真实。他们的理念是,做好常规就是奇迹。所谓细节从严,就是许多环节细化要求,从严考核。比如早读,教师是否下班,学校不作规定,但学生读什么,必须有很具体的规定的内容,第二天要读的内容,必须在前一天布置好,每天早读下课前五分钟检查。比如课堂定位:教学目标重“双基”;教学对象重中下学生;效益看学生掌握了多少(不是老师教了多少);教学要防差。所谓过程求实,就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持之以恒地抓严抓好各项管理措施,始终如一的落到实处。实行月考核制度,抓好流程管理。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七年级,抓基础,不重分数,他们认为,“一开始就拼命跑,最后还如何冲刺?”八年级,课堂防差,课后补差。九年级,理想目标、就业教育。锁定四次考试,期中,期末,加上中间的两次月考。实行月考核制度,每月开一次教职工大会,反馈和解答月考核结果。而对于中考成绩,学校封存,不公开。如果需要,个别的进行交流。

四、名校都有一位好校长。

先有名校还是先有名校长?实质上是先有名校长,名校长是通过名校来发现的。“一个好校张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一句老话了,但却有深刻的道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老话不俗,后六中学校长寄语说得好:“一头狮子领导的一群羊,强过一只羊领导着一群狮子。”

淮安开明中学校长是专家级水平。学校决策者有专家级水平,才会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现出浓郁的学术性和科学性。校长即是学校管理的行家,又是治学的专家,才能经营出名校来。没有一流的校长队伍,就不会有一流的学校出现。兵团教育局连续40期大力打造提升校长的水平和能力,我们为教育局领导的高瞻远瞩和高屋建瓴而由衷的佩服。

现代教育的发展走向,对校长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管理者是学习者,管理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学校行政从物的管理应走向文化管理。所以人们都说“三流学校看校长,二流学校看管理,一流学校看文化。”作为当代校长,必须具有多维性、开放性、超前性、综合性的系统思维方式,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决定工作思路,从而决定出路。

感谢兵团教育局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本次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下一步把学到的先进理论与本校实际结合起来,在学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实效。

——教育考察心得体会

赴江苏淮安开明中学学习考察心得

第四十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

单位:农三师四十九团第二中学

姓名:李德

篇5:赴华东名校的学习考察报告

2011年5月10日

第七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联财学区派教师赴华东五市学习考察报告

4月25日至5月3日,隆德县联财学区的11位教师赴华东五市进行学习考察。在9天时间里先后参观考察了上海、无锡、苏州、杭州和南京,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使教师们感受颇多,特别是在江苏杨思中学考察过程中听取了该校一位老师关于“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的数学课,收获很大,触动很深。

一、参观名校后的感受

短短九日考察之行,已圆满地画上了句号。静下心来回顾,这九日之行真是受益匪浅,尤其是在如何创建名校方面感触颇深。这次外出主要考察了泰兴市洋思中学,南京市莫愁湖小学。虽然各校的文化底蕴不一样,校园布局不一样,学校的管理办学理念不一样,但它们在打造学校“名气”方面,却有着共同点:即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教育质量。

特色校园设施先进。这次参观的两所学校,不管校园面积的宽窄,每所学校的校园都有平坦宽敞的塑胶操场,绿树婆娑的小景区,布局上都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得十分完美,充满了智慧和灵气,也充满了童趣,为孩子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如洋思中学,利用墙壁、走廊、门窗办起了墙报专刊,名言警句、书橱、学生名人„„等,营造了浓厚良好的育人环境。在硬件上,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室内外广播网、闭路电视系统、并入英特网的微机局域网和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健身房、现代化餐厅等专用教美丽的洋思中学 室。尤其是洋思中学的局域网,利用多媒体教学,实行资源共亨,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同时,为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结合学校的校园网络,建立和实施了学校的校务、教务的网络化管理,各校正实现着校园信息化,学

21、营造优美校园。环境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又是外来者的第一印象。运动场地建设既标志学校档次,又是贯彻“健康第一”方针的必备条件。学校绿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和谐统一,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

2、“三名工程 ”扎实推进。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级班子选配,必须按“专家型”的要求配备,锤炼出一批远近闻名的校长;教师要按“身正,学高、业精、技强”的要求,培养一批镇、县、市、省、乃至全国的名教师;更要打造一所名校,基层学校更要创出像杨思中学“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那样的特色来。

3、深化教改,践行新课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战线的深刻变革,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位,而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化严重制约着课改的推进。“时间加汗水”的疲劳战成了教改的“拦路虎”,大有必要在全县掀起痛打“拦路虎”,践行新课程的教改活动,要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解放教师,解放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科研上,向课堂要“双基”,向课堂要质量,把课堂变成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就像杨思经验中介绍的当堂训练。可以说当堂训练是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课堂教学信息及时得到反馈的重要操作环节。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让所有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带红笔抽查面批。实践表明,学生对这一形式觉得很紧张,也很刺激,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关键在于课前教师的选题是否有代表性。综上所述,洋思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内涵就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即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主要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不能到位,就是降低教学要求,也是无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原因所在。只有使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到位,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愉快,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变“苦学”为“乐学”。

4、常规立校,树立优良校风。常规是立校之本,是学校的“法”,无常规则不可能树立优良校风。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的、全面的赖以规范师生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一期常规”、“一学年常规”。

5、因材施教,注重“双基”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一大原则,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实施好“因材施教”,就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中小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生应掌握知识的70以上,学校、教师应把“双基”教学放在突出的位置,作为质量永恒的主题来抓,德、智、体、美等育全面抓,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这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篇6:赴华东名校的学习考察报告

县城西区城市商业形态第一考察组

二〇〇九年十月

为加快推进我县西城建设开发步伐,提升城市发展层次和水平,打造滨江新城,2009年10月25日至30日,滨江三期工程建设开发指挥部组织城市建设开发职能部门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前往华东考察城市建设,期间重点对周庄、乌镇、上海城隍庙、南京秦淮河、苏州七里山塘、无锡南禅寺、杭州湖滨路、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团通过参观景区、现场观摩等方式,认真学习江南古镇景区建设、民俗文化、宣传促销、旅游开发以及现代商业街区的建设、经营管理等做法,大家边走、边看、边学、边议,结合我县打造滨江新城、特别是桂溪河两岸特色民居商业步行街的实际,在实地考察中找出差距与不足。考察团成员普遍认为: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受到了启发。

一、华东古镇街开发的特点及体会

周庄、乌镇、七里山塘等几个地方都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街,借助文化古街打造,提升人气,商业开发十分成功,与我县桂溪河两岸商业步行街打造有着相似或相通之处。它们的共性是

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是山清水秀之处,江南鱼米之乡,江南风光与水乡古镇街浑然一体。几个地方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一)区位优势明显。周庄和乌镇等地之所以能名扬中外、游人如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周庄和乌镇等地都处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由于经济发达,是国内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之一,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苏嘉杭、苏沪、沪宁等高速公路为两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同时,许多商业步行街位臵的选择往往是与城市历史核心区相重合的,均位于城市最繁荣的区域,如上海的城皇庙、南京的夫子庙、无锡的南禅寺等等。

(二)文化底蕴深厚。在我国,多数商业街都是几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保存着一定数量的古建筑和或民族资本主义初期兴建的商业建筑。周庄是一个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历经900多年沧桑,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历史上人文蔚兴、烟火万家,祠庙观塔遍布,第宅园池盛于他镇,现存众多名胜古迹。上海的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无锡南禅寺建于南朝549年,已是经过多次修缮过后,古建筑群保护得还是比较完好,散发着浓浓的佛教味。南京夫子庙始建于宋,依仗着秦淮河的名声以及儒家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人。

(三)配套功能完善。商业街作为现代人理想的购物、休闲、旅游、娱乐场所,首先具有商品贸易功能,这里人气最旺、商品

最全、商机最多、交易最容易成功。其次具有旅游功能,古老的商业街区往往是一个城市中最具地方传统特色的景点,经营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和传统风味的食品的商业街常常是游客最愿意光顾的场所。再次具有休闲功能,经过改造的商业街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满足了人们休闲享受的需要。旅游区域,凡是游人可游览之处都遍布着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工艺品商店、传统小食店、茶水店等,游客们边游玩边购物,采购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品尝“小桥流水人家”小食店里的传统特色美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体现会这些古镇古街:注重开发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其人文历史价值的提升,并与突出城市、区域场所特征结合起来;从单一的购物功能转向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人际交往、环境观赏等多功能的综合;更加注重文化品味的提升,注重深入发掘并丰富其文化内涵;注重商业经营模式的同时,更加注重在历史文化积淀保护基础上的主题文化的展示。做到了:

(一)高度重视古镇街发展。商业特色街作为城市的商业文化名片,是城市繁荣的象征,是城市运营的点睛之笔。一条繁荣的商业街能发展成一个商业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强化地区的价值和凝聚力,从而形成城市中心。可以说,既是市中心完善的设施和人气吸引商家的集聚,形成商业街;又是商业街集聚了商气,形成了商业中心,提高了地区的资源价值,进而促进了市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我们考察的这些地方,政府都充分认识到古镇街的开发,把商业特色街的建设放到重要位臵,通过特

色街培育、建设,形成和繁荣商业中心,推进城市新一轮发展。

(二)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江苏省、南京市拨出巨款对秦淮河这一风光带进行修复,经过修复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集聚了巨大商业氛围。乌镇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按照古镇保护的要求,坚持超前规划、高起点规划,确立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区”的思路,明确了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使古建筑得到了很好保护。在整个古镇保护过程中,乌镇在恢复原真性上下工夫,将修复目标定位在100年前,多处征集寻求100年前的建筑材料,对部分重要厅堂、典型民居进行了彻底的整修,恢复了原貌。

(三)景区与商业相结合。上海新天地是由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居住区改造建成的,充满着老上海的味道,被创新地注入了诸多时尚的商业元素,露天的酒吧、咖啡吧、电梯、中央空调、宽带互联网一应俱全。灰色的建筑、露天的酒吧及休闲的老外,品味着老上海的风情。上海的外滩,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段,这里有再代的建筑、最前沿的设计。到处是矗立的高楼大厦,而每个建筑都有他独特的风格。同时,将绿化作为建筑群融入大自然的最佳载体,地面除必要的通道外,尽可能地布臵绿地和硬地绿化;街道两旁种植各种景观树木,结合休息座椅和景观灯为行

人提供遮阳休憩的场所;另外还有具有创意的雕塑。使得整条街道环境幽雅、整洁。

(四)文化与商业相结合。周庄凭借着独特而珍贵的水乡古镇旅游资源,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文化品牌。同时充分挖掘古镇的文化底蕴,在沈厅内将沈万三的传奇人生以雕刻的形式展现给游客。乌镇在充分展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共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突出抓住茅盾故居这一特殊历史文化资源,做好“名人文化”文章。同时,积极弘扬传统文化,把蓝印花布、酒作坊、糕点作坊等有机组合成传统作坊区,让古镇充满了生命力。

(五)品牌与营销相结合。首先周庄和乌镇都有自己鲜明的主题形象,如周庄将古镇景区的众多景点“集体打包”,以“中国第一水乡”的品牌形象对外宣传,成功地打造出“中国第一水乡”品牌。正是这一系列的营销大手笔,大大加快了周庄古镇走向全国市场、走进国际视野的步伐,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再次,江南古镇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给乌镇、周庄等古镇做了很好的宣传。

(六)市场与区位相结合。永川按照“工商并重,以商促工、产业联动”的城市经济发展新战略,围绕渝西广场和人民广场两大商圈,全面建成设施全、规模大、档次高、业态丰、服务优,汇集三区(渝西地区、川东南地区、黔西北地区)、辐射西南最具竞争力的现代商贸物流城和区域性现代物流园区、购物消费乐

园、商贸信息中心。

二、关于南溪县城西区商业开发的建议

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滨江生态园林城市的科学构想,在当前滨江三期工程基本完工、宜南快速通道即将全面开通、宜泸高速公路加紧建设、峨宜铁路即将开工这一系列发展机遇带动的情况下,县城西区已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借助长江护岸堤和桂溪河两岸景观带的打造,建成长江上游的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同时结合桂溪河两岸江南水乡风格具有浓郁仿古民居特色的商业、居住和步行街的建设,将形成以居住、商业、文化娱乐、滨江休闲服务为主,旅游服务功能为辅,体现二十一世纪南溪现代化城市景观的核心区。县城西区的商业形态打造,由于是在一张白纸上画蓝图,必须从开始就必须围绕商业发展,认真开展规划、建设、开发、管理等相关工作,积极统筹,分步实施,推动县城西区商业形态、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三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打造川南独具特色的城市新区。

(一)立足地域,彰显特色,构建商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城市的面貌是否有特色,就是是城市生命和吸引力所在。县城西区的自然条件在川南独树一臶,在加快城市“五纵两横”骨架道路,吸引各类项目入驻县城西区的同时,我们应师法自然,营造独特的城市意象。

——凸现滨江亲水特点。在城市整体布局结构上充分利用水系与城市各项功能布局有机结合,将水与城市总体布局巧妙、自

然结合;在滨水环境塑造上应重点解决如何保水、亲水、露水,营造水、建筑、人居完美融合的城市意象,创造出一种清新、宁静、怡人的滨水空间环境和城市意象特色。重点要考虑南溪两块湿地建设。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一块是滨江湿地。长江护岸堤建成后,堤外土地长而且宽,“退耕还自然”后,将是一块丰富的湿地资源。种植大片的野生芦苇群落、莎草群落,引入鸟类,多种植湿地植物。建立滨江湿地,对我县生态环境、对长江河流乃至对国家都是一大贡献。另一块是桂溪湿地。《县志》:“县西五里许,有大溪源头活水,汩汩乎来,清可鉴影,游鱼泼刺其中,真纤鳞不隔也。昔两岸多从桂,秋月花开,香闻数里,明新都杨升庵偕邑人刘景寅昆季,尚泛舟垂纶于此”,由于水道淤塞而不复昔日胜景。可结合桂溪桥上游方常年被洪水淹没的土地,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恢复五十年代以前的南溪八景之一“桂溪钓艇”。同时,通过筑坝提高桂溪河、护城溪水位和两岸绿地系统构建、下河梯步设计,进一步营造提升滨江堤、桂溪河及护城溪的亲水性。

——展现川南建筑特色。建筑风格是城市最显眼的符号和最外在的视觉感受,以此解决建筑造型、建筑空间围合、建筑设计雷同等问题,在建筑风格的研究中要充分挖掘我县的地域文化特色,尤其要从我县有特色的古建筑中提升出现代建筑符号,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符号。建筑色彩是城市中视觉冲击和影响最为强烈的元素之一。应尽快对新城建筑色彩进行专项研究,确

定符合我县山水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城市色调,尤其是城市中心区、主入口、重要通道、节点的建筑色调要形成基调统一、细部丰富变化的韵律感,使臵身其中的人们完全融入与水、与城市的意境中。积极开展城市夜景规划,以此规划解决城市夜间的风貌特色的显现,以城市夜景灯光将山水园林城市风景线连成一线,以桂溪河两岸夜景为主轴线,在滨江公园、体育文化广场和园林绿地进行灯光装饰,在标志性建筑上设臵夜景灯光;以满足夜间观赏要求,增加园林绿化的艺术内涵,建成“精品亮化点带”,形成夜间迷人的风景线,使其成为园林城市景观视觉焦点。

——注重绿色体系营造。新城在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滨江生态园林城市”这一主题,特别注意提高环境绿化率这个方面。建议进行大规模、高水平的绿化投资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绿地和公园、行道树的设计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理念,在展现高低起伏、衔接流畅的自然变化的同时,辅之以大口径名贵乡土树种,以树为主,花草果相结合。

(二)继承文脉,深挖历史,营造商业发展的文化内涵 坚持把保护、弘扬历史文化与县城西区的城市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南溪历史文化精髓融入到商业街区、公园、雕塑、广场的规划建设之中,集南溪历史传统和城市时代精神于一体,打造城市文化景观群,提升商业文化内涵。我县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人文,要组织对城市历史文化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和研

究,对南溪从建制以来的名人、文人、历史古迹、特色文化活动进行梳理,要从与南溪的经济、社会影响角度进行提炼加工,挖掘出根基。

——把历史名人融入城市特色文化景观。在历代名人方面,南溪人杰地灵,文人骚客、革命志士等不胜枚举。其中比较重要的人物有侯良柱、包弼臣、包宽、孙炳文、郭伯和、刘鼎、郑集、邓子均等等。对于著名革命家孙炳文,可主题雕像,激发南溪人民一马当先的争先气概,其他侯良柱、郭伯和、邓子均等,可塑于各节点,体现南溪人的精神;对于著名书法家包弼臣,以馆藏其书法等文物为模本,通过碑书、壁画等形式体现;对于途经南溪并留诗词楹联的文化名人如陆游、韦庄、杨升庵等,将其诗刻于各公园或景点。

——把地方文化融入城市特色文化景观。从南溪的情况看,有长江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码头文化、鱼凫文化、酒文化、南蛮文化等等,同时也有民间艺术、风俗节庆等。这些都是受到广大民众高度认同和生活化的地域文化。比如唐代著名诗人韦庄《夜雪泛舟游南溪》云:“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诗中反映出当时长江渡口边过客较多,酒家常是他们小憩之处,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当时南溪就有码头文化、鱼凫文化。利用节庆举办大型专题民俗节庆活动,比如划龙舟、豆腐干节、梨花节等,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动态景观。以把川江号子包装起来,成为全民喜爱的文化项目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柱品牌。

——把文物形态融入城市特色文化景观。南溪县文物 多件,其中二级文物 件,三级文物 件。可以认真分析文物具有的特色,如对典型器皿的具像进行模拟或艺术化抽象,提炼特色形态要素,融入城市建设中,形成广场小品、大中型城市雕塑等。如南溪县境内2000年前汉代的石棺上发现了浮雕“凤竹蛇”图画,浮雕今存南溪县文物馆。宜宾地区是僰人的活动地区,僰人是崇奉竹图腾的古濮人后裔;风是楚人崇奉的图腾;蛇是古越人崇奉的图腾。这些图案图形可以融入城市建设中去。

——把特色产品融入城市特色文化景观。南溪拥有历史悠久和独具地域风格的传统特产,酒、豆腐干、黄粑远近驰名,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一方面可以加强特产包装,搭建土特产品经营街,集市、工艺品加工作坊等公共建筑载体,实现与旅游业的结合,比如把豆腐干手工作坊、南福酒作坊等传统作坊区经过修复后向人们展示;另一方面,物产也可通过雕塑、图案、小品等方式艺术地运用在城市建设的各个场所内,赋予其文化性。

(三)包装策划,塑造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商业形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使旅游需求呈现上升势头,日趋成熟的旅游观念使消费者对廉价旅游、短程旅游需求扩大,日常游憩与近程旅游必将由“中产阶级”很快过渡到“大众阶层”,南溪县城西区的商业发展将迎来巨大机遇。商业的发展,必须与旅游紧密结合,互动发展,打造川南独具特色的休闲旅游基地。

——打造川南水上运动中心。县城西区的滨江区域,面积宽、水流缓、距离长、风景好,是川南独有的水上运动区域。在宽广的水面上,适当投放游艇、摩托艇、滑板等水上竞技运动的同时享受人间的欢乐;在河边沿岸,修建一座露天的游泳馆,可以让游客充分亲身体验到水的乐趣的同时还可以得到身心锻炼;可以在适当的场所设臵新建一座水上排球训练营,让游客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体力锻炼和身心的彻底抒展;引进台湾的水休闲项目,投资建设兼具休闲与疗养的SPA;在桂溪河畔修建必要的场所和设施,让游客可以舒心地垂钓;结合桂溪河河堤打造,可建成大面积以水为中心的休闲公园,栈桥水景、涉水亲水等多个游乐小区,以亲近水、拥有绿、心灵的故乡在山水之间为主题吸引人们来公园休闲。

——打造滨江现代商业街区。在临滨江路一侧,围绕体育文化中心广场打造特色滨江商业圈,集合餐饮、休闲、娱乐、商务、金融、法律、保险、会计、旅游文化服务等行业,连锁超市、大卖场、便利店、折扣店、精品店、专卖店、专业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建成繁华有序、环境优美的区域性购物天堂、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区域性商贸流通经济中心。从滨江景观带城市阳台段,向北到桂溪河两岸拉伸商业服务半径,布臵以咖啡厅、高档服饰专卖店、露天水吧、便利店为主的商业网点,提高消费档次,满足中上层的消费需求,提高综合服务功能。

——打造桂溪千米商业古街。古街打造要与旧城历史文化传

承相结合,充分融进旧城古建筑元素,突出川南民居建筑风格;同时,建筑风格要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尽量体现古朴典雅、沉稳厚重。充分体现人文和历史文化,努力把仿古街建设成为既有独特地域风格,又具浓厚人文气息的特色仿古旅游街区。商业街主要以餐饮、茶室、娱乐休闲为主要经营项目,配以服装销售、地方小商品买卖、特色小吃等。这部分建筑风格仍然以川南民居为主,插入少量现代化元素(比如大幅玻璃窗),形成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打造旅游后勤服务平台。小城市人口少,城市的服务功能就要打折扣,有必要从全新的角度和高度重新审视服务业的发展策略。最大可能地实现旅游饭店的星级建设,使南溪的旅游住宿接待设施的档次和类型齐全、布局合理,在县城范围内形成各种档次相结合,总量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特别是要加快长江国际五星级宾馆建设。推出南溪特色浓厚的食品,并与南溪文化相结合,赋予餐饮文化内涵。保证一定比例的中档餐馆,适当留出高档餐饮的发展空间,以满足部分高档次消费群体的需要,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

——提高商业旅游服务水平。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县城西区商业和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行政服务,吸引外资进入;开发和包装一批商业和旅游大项目,以企业为平台,以资本为纽带,调动各类投资主体投入商业和旅游业的积极性。在旅游市场

急剧发展的市场条件下,尤其要注重旅游管理机构的职能设臵与人员配臵,强化旅游行业职能管理,增加县旅游局的管理人员。这是旅游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要件之一。

篇7:赴华东名校的学习考察报告

1 华东医院总体情况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成立于1951年, 其前身是宏恩医院。经过多年发展, 现已成为一所以干部医疗保健为重点, 老年医学为特色, 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 立足上海、面向国内外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该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 有东、南、西、北4幢医疗主楼和10多幢配套用户楼, 院内有大面积的绿地花园。

目前, 该院有床位1 200张, 现有42个临床医技科室, 员工1 800余人, 其中正、副教授 (正、副主任医师) 250余人。

该院建院近60年来, 为保障中央领导、上海及兄弟省市主要领导、各界知名人士、民主人士、科学家、艺术家及上海市局以上干部的身体健康做出了杰出贡献, 受到了中央领导及上海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2 启发与收获

短短3天的学习考察, 使笔者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知识, 看到了差距。

(1) 体贴入微的人文理念是华东医院推进内涵式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学习考察期间, 给笔者印象最深刻、冲击力最强的就是华东医院和谐温馨、人性化的医院文化建设。华东医院秉承“乐于奉献, 勇于开拓, 关爱生命, 追求卓越”的院训精神, 以忘我的奉献情怀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人文理念并不是口号式的, 而是实实在在地贯彻于医院的每一项工作中, 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比如:在观摩期间我们看到, 在给患者服药时, 护理人员把药递给患者的同时就已经备好了温开水;当患者刚服完药, 护理人员就会及时递上纸巾;在患者做完B超检查后, 护理人员会及时递上消过毒的热毛巾;当特需服务的患者入院时, 院长会带人亲自在门口等候迎接, 电梯旁已有工作人员守候, 无论到达任何地方都有相应的帮助和服务。这些细节化的服务给了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 有力地促进了医患交流, 为患者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文关怀, 成为医疗手段有力的支持与补充。

(2) 融合尖端的硬件建设是华东医院加强科技化发展的坚实基础。“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作为医院, 优良的设施是医院硬件建设的核心。目前该院建有:胆胰外科中心、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诊治中心、泌尿外科疾病诊治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老年医学中心、肿瘤诊疗中心、骨质疏松防治研究中心、影像医学中心、特需医疗中心9个临床诊疗特色专科以及1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老年医学科。这些临床诊疗特色专科设立的背后是强大的技术力量在做支撑, 该院拥有当今世界最新技术的PEC-CT、磁导航血管造影X光机、宝石CT、达·芬奇机器人、数字化手术室、ECT、MRI、直线加速器、胶囊内镜等一大批“高、精、尖”诊断和治疗设备。这些“高、精、尖”的设备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也为该院的科技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是华东医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该院医风严谨, 医德淳厚, 实施“质量建院、服务立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战略。经过近60年的实践积累, 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 取得了一系列令国内外瞩目的重大科研成果;对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多脏器功能衰竭及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胆胰外科、疝与腹壁外科、消化内镜、特需医疗等领域也成绩显著。自1989年承担复旦大学医学院教学工作以来, 为国家及社会培养了1 600余名合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23位。在医疗工作和教学工作相促进的良性循环体系中, 造就了一支有较强能力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 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医、教、研整体水平的提高。

3 反思

古人说“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由于省情不同, 在设施建设方面和技术队伍建设方面, 华东医院的建设是我们在短期内无法企及的。但是, 就发展理念来讲, 尤其是人性化的贴心服务理念, 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也要创新服务理念, 为服务对象提供人性化的医护服务。

(1) 提升素质, 加强医院人文建设。长期以来, 受计划经济和“特殊行业”的影响, 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形成了“患者到医院是来看病的, 医院对患者是只管治病”的观念, 从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感受与生理体验。通过这次学习考察, 笔者深刻地感受到, 这种陈旧的观念显然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我们必须坚持从面向社会提供高水平、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角度去尊重、理解、关怀患者, 为患者提供最温馨的人性化服务, 即充满人情味的就医环境和服务措施, 让患者、患者家属感受到人文关怀。这不仅是现代医学模式化的需要, 更是患者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 因此, 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全面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强化服务意识教育, 要引导医护人员明确人性化服务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性化服务的首要问题是打好主动仗, 积极换位思考、主动服务;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业务水平。高效快捷的服务源于高层次的业务水平,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高水准的业务素质, 空有为民服务的热情也是远远不够的。

(2) 重视细节, 提升服务水平。古人说“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这句话告诉我们, 一项成功的事业往往取决于发端和细节。细节源于态度, 细节体现素质, 细节的实质是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 细节承载着社会的文明;一个不经意的细节, 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一滴水虽小, 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同样, 医院的很多工作也是体现在细节当中的, 比如为患者引路、回答患者咨询、为患者注射时的一个微笑等。这些细小的环节构成了医护工作的整体, 只有从这些细小的点点滴滴中去关注、去努力, 我们的工作才能有质的飞越。

(3) 改善环境, 努力做到医院环境的艺术化和园林化。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场所, 环境建设不能忽视。这次学习考察所到之处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该院环境的幽雅, 院内林木的葱郁。这给了笔者一个重要的启示:环境资源也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在今后工作中, 我们要高度重视医院的环境建设, 为患者疾病的转归、治疗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外部环境建设中也努力体现人文关怀, 努力打造“医院园林化, 病房家庭化”的医院。

篇8:考察团赴华东五市考察报告

三、几点体会与启示

(一)要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正确认识新时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从对华东五市的考察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区的精神文明程度已成为一种可以转化的生产力要素,成为促进城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资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而且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城区文化品位,有效改善软环境的有效途径。我们区近年来开展的“两从、两型、两化”工作、“三重机制”、“五型社区”的社区工作思路和“十进社区”等活动,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对推动城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我们不仅要坚持下去,而且要抓紧、抓好,还要抓出成效。要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载体

考察中,济南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打造新型“安全社区”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该街道树立健康、生活、人身安全等“大安全”意识,与国际接轨,成为我国第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安全社区推进单位”。两年来,他们将创建安全社区的工作动态和做法通过互联网发往世界各地,并定期收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最新信息,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中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他们的成功经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当前,做好精神文明工作,就是要打破旧的思维模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从更深层次上分析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超前性。要充分发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顾问团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举措,特别是要很好地总结我区近年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积累的好的经验,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突出地域特色,不搞一刀切,形成一批叫得响、群众参与广泛、效果明显的精品项目,积极与先进城区接轨,全面提高我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三)强化以人为本的创建理念,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成果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精神文明建设要牢牢把握住以人为本的创建理念,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让群众受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只有一切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群众的利益,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深入人心,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要从设身处地解决群众急需的实际问题中抓创建,从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中抓创建,从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中抓创建。以正确的政绩观考核创建工作的实际效果。在创建工作中,切实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拿奖不是最终目的,目地是通过“创建”工作,实践“三个代表”,促进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群众切实参与建设、看到成果、感受到实惠。要把目标考核与促进工作结合起来,年底前,对全区精神文明建设“金银铜”奖考核细则和考核办法进行修改,从城区经济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治安与稳定、科技教育与文体卫生、社区建设、组织建设、宣传思想与道德建设和党风廉政与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考核,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四)抓好过程,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篇:行成于思成语解析下一篇:板车哥的父爱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