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父母如何对待给孩子零花钱

2024-05-07

国外父母如何对待给孩子零花钱(共9篇)

篇1:国外父母如何对待给孩子零花钱

国外父母如何对待给孩子零花钱

来源:现代育儿报

孩子一天天大了,国内的父母开始担忧给不给其零花钱,什么时候给,给多少。国外父母对此似乎并无担忧,让我们一起来借鉴一下:

日本用金钱传递“魔力”

日本的山本教授认为,孩子的零花钱作为一种文化中介工具,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孩子们通过使用零花钱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山本说:“打个比方来说,金钱仿佛是一种很有魔力的东西,如果父母给孩子一些钱,那就意味着他们向孩子传递了这种‘魔力’,因此他们会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如何使用这种‘魔力’。”

在日本,父母对孩子零花钱的控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安排开销。第二种是根据孩子的要求或愿望来给孩子零花钱,每一次和孩子协调或者控制孩子的要求。

美国从零花钱:理财

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父母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父母不直接干预。但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父母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教会孩子如何存钱。通过减少送给孩子昂贵物品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向孩子解释:如果将来想拥有更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在当前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存钱的习惯会使孩子珍视自己劳动所得。

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一些美国家庭还让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付账。孩子成熟后,父母常会翻开账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新加坡:倡导储蓄

“节俭和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新加坡大人孩子中始终牢固不变。从银行存款额看,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1992年参加储蓄的百分比超过53%,平均每名学生大约有1144新元存款。新加坡的学生如此会存钱,在于社会与家庭、学校的合力引导。教育部、邮政储蓄和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性的校际储蓄运动。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孩子都成了储蓄迷,他们为了防止自己花钱大手大脚,连提款卡也不申请。

篇2:国外父母如何对待给孩子零花钱

We live in a commercial society. Everything that we use is merchandise. In the commercial world the media is money. Therefore, money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Earning money and spending money are big problems not only to the adults but also to the kids.

Kids have a long way to go in their lives. What they will be depend on the influence that they get before the age of 20. We must give them positive influence during their childhood.

We should give a kid a little money when he is 9 years old. For instance, we can give a kid 10 yuan every month, and ask him to write us a report on how he uses the money. This can give him a right idea of how he should use the money.

We also should give the kids some chances to earn money, by which means we can show them that earning money is not easy, and they should spend the money carefully.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is that we must tell the kids that money is not everything in our lives. 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that we can not buy with money, such as health and love.

篇3: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假想伙伴”

孩子的世界最简单也最缤纷多彩,未来与好奇让他们的想象空间不断膨胀。他们会告诉你小白兔会说话,苹果会痛,太阳公公会懒床,乌云阿姨会生气;甚至他们会指着身边的空气很认真地给你介绍“妈妈,她叫妮妮,我新交的好朋友!”

冬冬最近吃饭前总自言自语:“奇奇,妈妈叫我吃饭了,我们一会再玩,你乖乖地呆在这儿。”冬冬平时一个人也能玩得很高兴,有时候她一个人拿着几个娃娃,“这是大灰狼,这是小红帽,这是外婆……,奇奇你是大灰狼,我是小红帽哦!”“奇奇你不能这样,大灰狼是坏人。”“奇奇,你不听话会被奶奶骂的哦。”

宝宝需要隐形朋友

像冬冬这样拥有假想伙伴的宝宝越来越多。美国心理学家发现,63%的7岁以下的儿童都曾有假想玩伴。

现代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的玩伴越来越少,3岁左右的宝宝,大多会假想出一个或者几个小伙伴陪在他身边,陪他玩耍,陪他讲话。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样的需要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是完全正常的,这是一种健康的行为,有利于宝宝的精神与情感的发展。

他们的假想伙伴也许是一只玩具熊,一条小金鱼,一个小枕头,甚至是他头脑中的一个小精灵,一只小魔兽,这些或具体或抽象的玩伴在他们的身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当生活中出现强烈的情感体验时,例如宝宝感到委屈、害怕、压力大、不安、或孤独时,他们就会开始寻找和创造这些假想伙伴,而这些伙伴会慢慢成为宝宝们的情感依赖,他们会和它小声说话,谈生活,谈心情,喂他们吃饭,给他们盖被子。

当然,这种隐形朋友不会一直存在,随着宝宝年龄增加,孩子会学着分清幻想与现实,这些朋友也会自然消失。但孩子的这些臆造恰恰反应了他们内心最迫切的需要,父母不妨耐心观察你的宝宝,从他和“伙伴”的交谈和游戏中理解宝宝的需要,分担宝宝的烦恼。

隐形朋友,孩子的好帮手

这些陪伴在宝宝身边的隐形伙伴就如一面镜子,父母通过这面镜子可以看清宝宝的需要,而宝宝通过这面镜子可以自我释放,自我肯定。

宝宝想要告诉你……

晴晴暑假在爷爷家学习画画,爷爷是一个很严格的老人,晴晴学得心惊胆跳,害怕犯错。有一次妈妈听到爷爷严厉地责备她:“晴晴什么时候学会说谎的?哪里有什么红红。”“确实是红红干的,”晴晴仍然低声反驳。后来奶奶告诉晴晴妈,晴晴最近犯错了总推给红红,而家的附近根本没有一个叫红红的小朋友。

其实红红就是晴晴假想的伙伴,爷爷过高的要求,使得她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中,红红的出现可以替自己分担“罪责”,同时减轻自己的罪恶感。红红其实是晴晴精神压力的体现,晴晴希望藉此向父母发出求救信号,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加以调整。

妈妈应该安排时间跟晴晴聊天,聆听她的烦恼,并把信息反馈给爷爷,让爷爷改变教导的方式。同时该好好利用孩子的假想伙伴,例如妈妈可以告诉晴晴:“晴晴是大姐姐,要告诉红红以后不能再乱画啊!”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责任感,慢慢地改掉“说谎”的习惯,多给予理解与包容,假想伙伴就会自然消失。

父母应该记住假想伙伴不会无缘无故就出现,一旦出现了,父母们该当心,应该找找原因,看宝宝是否有什么情感需要没得到满足?

助宝宝轻松面对真实人际

“当当,早上好!”

“当当,别人送你礼物,你要说谢谢哦!”

“当当,现在是你不对,老师说做错了事情,要跟别人说对不起的。”玲玲总是一副大姐姐的模样告诉当当(她的洋娃娃)很多道理。

通过与假想玩伴玩耍,宝宝能将自己所了解的人际互动模式,如新学会的语言和交际技巧,在这个过程中预演和练习。如此一来,可以减轻孩子内心的孤独,同时缓解在现实中和同伴交往的矛盾。父母如能参与其中,更能潜移默化中给宝宝良好的建议与引导。

助宝宝寻找自己

“胖胖,我今天不开心,强强说我胖,不跟我玩。”

“康康才不胖呢,是强壮,强强不是好孩子。”

“妈妈也这么说的。那是强强不对?”

“当然啦,康康别理他。”

“恩,我们都不跟他玩。”

康康回来后,就和小企鹅胖胖聊起天来了,把委屈与不满的情绪发泄了出来,并且通过与胖胖的交谈中自愈,肯定自我。宝宝在与假想伙伴的交往中,他需要扮演很多角色,自己,他人,好人,坏人,乐观的人,悲观的人,而在这个角色转换以及自我的思考中,孩子最终会巩固他心灵的不同方面,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个性。

尊重宝宝创造的幻想世界

那么对于宝宝的假想伙伴,父母们应该如何面对呢?

直面孩子,而非假想玩伴

父母一定要理解宝宝的这种需要,不要对他们过于干涉,不要尝试去否定他们虚构的伙伴。但是必须要孩子明确一点,除了宝宝自己,别人是无法看得见假想伙伴,听得见他们说话,这个伙伴只对你的孩子存在,保留他独享这份神秘快乐的权利。

尽管孩子已把小玩伴介绍给你了,你也要注意坚持直接和孩子交谈,让孩子为你传话或执行就好了。例如你可以说:“宝贝,你和勤勤一起收拾一下地上的玩具,好吗?”

真实玩伴替代假想伙伴

篇4:父母如何对待犯错的孩子

案例:孩子犯错,爸妈窘迫

“孩子错了,家长怎么办?”探讨这个问题时,南宁市的一些家长“曝光”了自家孩子的囧事,以及事发时自己的应对措施。

个案一:

“我家的小屁孩又闯祸了„„”成成爸下班回到家,就看到5岁的成成耷拉着脑袋。成成奶奶“重播”了刚刚发生的一幕: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一个小朋友骑了成成的单车,成成不乐意冲过去抢,把那个小朋友推倒在地,小朋友磕破了膝盖,流了不少血。

“小屁孩被我训了一顿,跟我一起去登门道歉,赔了医药费。回来还让他面壁思过半小时!”

个案二:

上幼儿园大班的童童顽皮好动,一次玩耍时他和一个小男孩起了冲突,随手就捡起一根水管打破了那个男孩的头。

“我带着童童陪受伤的哥哥去医院。缝针的时候哥哥痛得直哭,童童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不懂得要陪着哥哥,还跟我说到游泳时间了,该去游泳了。”童童妈说,回家后童童被罚跪反省,但他还问:“电视上解放军可以杀死敌人,为什么我不可以打人?”

个案三:

6岁的笑笑是个“强悍”的女孩,有一次在小区里,她故意冲撞别的小朋友,被妈妈狠狠批评时她还振振有词:“她挡住了我的路,所以我要把她推开。”

笑笑妈说:“幸好对方的妈妈很理性,也很懂怎么教孩子。她反问笑笑:“照你这么说,如果我开着小车,你刚好走在前面挡住了我的路,我是不是也可以向你撞过去呢?”笑笑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她主动向被自己冲撞的女孩说了一句“妞妞,对不起”。”

观点:防微杜渐,知错认错

在学习《细讲弟子规》的公益读书会上,家长们交流了教育犯错孩子的心得体会,学雍·多闻学堂的国学讲师肖行之为大家播放了两部国产经典动画片《我错了》和《骑牛难下》。

两部动画片都很短。《我错了》描述的是“捣蛋鬼”贝贝在老爷爷刚刚刷白的墙壁上涂鸦,画了老爷爷和一只猴子。随后又在看球赛的小女孩的背影上画了一只乌龟。没想到那只乌龟变活了,咬住了他的手指头,怎么甩都甩不掉。贝贝疼得哇哇大哭。这时,墙上的老爷爷也变活了,他凑在贝贝耳根边不知说了什么,贝贝的脸红了。他走过去跟小女孩道歉,说“我错了”,话音刚落,乌龟就松开了他的手指头,他就把刚才涂鸦的墙壁擦干净了。

《骑牛难下》的主角依然是贝贝。小朋友们正在河边钓鱼,贝贝躲在树后丢了一块石头,把鱼都吓跑了。小朋友们去追赶捣蛋的贝贝,贝贝一溜烟跑了。忽然,他看到树荫下一头水牛正在乘凉,就骑上牛背,赶着牛跑。牛越跑越快,跑进了河里,然后甩下贝贝,不会游泳的贝贝在河里拼命挣扎,最后抓住鱼篓才脱了险。

由动画片的寓意延伸开来,肖行之告诉家长们:“孩子错了,家长怎么办?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家长要知道孩子错在哪里,然后才能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要知道孩子错在哪里,取决于家长对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判断和价值取向。在生活中,会有这样的家长,比如说,看见孩子涂鸦,非但不会制止,告诉孩子公共场合不能乱涂乱画,还会为孩子画得像、有绘画天赋而沾沾自喜。还有的家长带孩子去超市,看到孩子把超市里的小装饰品扯下,也觉得无所谓。

“如果家长连对错的标准都不知道,在很多事情上就会纵容孩子。在细小的事情上放纵孩子,从小放任而不改正,就会为孩子的将来埋下祸根,会让孩子“骑牛难下”,乃至大祸临头。”肖行之阐释,这也就是《弟子规》中所告诫的“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盼,都是希望孩子能有所作为,殊不知有所为之前,应有所不为。”肖行之还以孩子画画为例:孩子绘画惟妙惟肖是一种才能,他能选择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则是一种素质。“更多的时候,教育就是要教会孩子在规矩里有所为,增强孩子有所不为的能力,这样才能防微杜渐,让孩子少犯错。一旦孩子犯错,知道错在哪里,选择认错,也是一种能力”。

就在肖行之阐述观点时,一个跟妈妈来学堂的小男孩,在黑板上涂写了几个字。家长们都没在意。但肖行之看到后,停止了讲解,他转过身去对小男孩说“老师讲课时,不能随便乱写乱画”。小男孩于是拿起黑板擦擦去自己写的字。“你确定都擦干净了吗?”肖行之再问。小男孩回答说“黑板擦太湿了”,于是一位老师给他递上一块干布,他用干布总算把黑板擦干净了。

肖行之紧接着对小男孩说:“你刚才在不合适的时间乱写乱画,应该跟老师说三个字。”

小男孩乖乖地说了三个字“对不起”,然后退下了。

争议:孩子犯错,要不要打

对待孩子犯错,家长们自有“家法”,有的是“猫爸”“羊妈”,只讲道理,动口不动手;有的是“狼爸”“虎妈”,认为“该出手时就出手”,打得痛才会记得深。

林女士的儿子今年上一年级,“去学校刚一个星期,就跟高年级的学生学会了说脏话”。儿子第一次在家里冒出脏话时,林女士告诫他不能说脏话,儿子不服,争辩道“学校里的哥哥姐姐都能说”,林女士就生气地打了儿子一巴掌,严厉地告诉儿子:“不管什么人,做得对的才能学,做得不对就不能学;不能因为别人那样做了,就有样学样,而应该想一想,他那样做对不对,做得不对,以后我们就不能那样对别人。你是小学生了,要学会判断是非。”

“我绝对不会打孩子的脸。”对林女士的教育方法,范女士并不赞同。范女士认为,即便孩子犯错,她也只会用讲道理的方式跟女儿交流,引导她往好的方向走。“如果给孩子一巴掌,打的不单是她的脸,还会伤了她的自尊,反而会把孩子打到与自己对立的一边”。

豆豆妈在教训闯祸的儿子时,也差点“以暴制暴”,最后忍住了,变成了讲理:“妈妈很生气,想打你一顿,你同意吗?”“不同意?为什么?”“怕疼?那你说他都流血了,他疼不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记住了吗?”

在“打不打孩子”的问题上,林先生左右摇摆:孩子犯错时他不止一次打过孩子,“但是打了没什么用,孩子还会再犯,父子间的关系也变僵了”。

肖行之认为,打还是不打不是关键问题,重要的是“家长要有正确的知见,不能只凭个人主观,盲目地教育孩子”。他和家长们分享了自己无法忘记的一顿打:小时候,他在邻居家偷偷拿了一盒百雀羚雪花膏里面的锡纸,敏锐的奶奶察觉到他的“不对劲”,把他打得屁股开花,边打边教训:“小时偷针,大了偷金。不问自取就是偷。”

“孩子在心性上受的教育一辈子难忘。痛过那一刻之后,孩子才会成长。”肖行之认为,必要打孩子时,家长的知见一定要超过孩子,并懂得掌控下手的轻重,这样的管教才会是有效的。

家庭教育专家郑委则表示,“孩子不应该打”,因为现在很少有家长是因为孩子自私自利、顶撞家长、吃饭没有规矩、不负责任等德行问题打孩子,而成绩退步、上课不认真听讲、没有好好完成作业、不按时弹钢琴等学习问题,成为了现在的孩子挨打的主要原因,很多父母“望子成龙”而打孩子,却把孩子打成了问题孩子。

郑委告诫家长:“当你想打孩子时,应该先问问:我是个合格的家长吗?其实打孩子何时打、怎么打、打在哪,是有整套学问的,没有掌握的家长,千万不要乱打孩子,否则一次小小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孩子终身的问题。” 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剪枝”有方:

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所以,妈妈此时不如使用“表扬式的批评”方法,去发现孩子的点滴长处,先褒后批:“你的左手手型比右手的漂亮,左手三指比二指好看,这一遍强弱感觉掌握得不错”,接着再提要求:“右手能不能也像左手那样漂亮,二指能不能往回勾一点,速度如果再放慢一点会更好。来,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宣宣一定没问题!”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她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九个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她很可能会毫无心情保持自己的九个优点。

忌讳二:大喊大叫——失控的情绪难以给孩子正确引导

陶陶每天都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玩具散落一地,画笔、画纸摊满了桌子,床上也堆着他的各种小玩意儿,自己最喜欢的书也十有八九到想看的时候不知道去哪了。多次的提醒仍然没能使陶陶有任何改观。

错误批评:

屋内的一片狼藉点燃了妈妈心中的怒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从哪儿拿来的东西玩完了还放回哪儿去。你就是不长记性,你不收,看我全把它们扔掉!”说着假装把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扔了,接着是一阵急风暴雨般的叫嚷。

留下的伤痕:

不是你的嗓门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也把你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而且孩子很快就会知道,妈妈嘴上说“扔掉”,但是手上却没有真正“扔掉”,妈妈的威信也由此丧失。

“剪枝”有方:

千万不要以为你的态度,包括表情、语气和目光无足轻重,只有好心就足够了;不肯在表达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难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因为,有时候他们拒绝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气,让自己息怒。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难养成的习惯,妈妈应该对陶陶耐心一些。先和孩子一起收拾,能收好一件东西就鼓励一下。孩子被妈妈的肯定激励着,会慢慢学会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忌讳三:喋喋不休——过滥的批评引来逆反

玟玟有一大盒子各种形状的小珠子,串起项链漂亮极了;但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几个透明的围棋棋子充当“夜明珠”时,哭着喊着要,对方不给,她就把人家装“夜明珠”的小瓶子扔到地上„„

错误批评:

玟玟的举动让妈妈觉得很没面子:“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东西好,你家里的玩具还少吗?自己的东西扔在一边不玩,一看到别人拿点什么就跟宝贝似的,真没出息„„下次再这样,我绝不再给你买任何玩具!”

留下的伤痕:

如此絮叨、缺乏新鲜感的批评,不能给孩子大脑以明显的刺激,说得越多,孩子越会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而且,别看孩子小,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一点不差,“没出息”、“占有欲”一类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反感,明着或暗着和你对着干,身上的毛病很可能会有增无减。

“剪枝”有方:

漂亮的和新鲜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诱惑,抵御诱惑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她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并没有错,但他人的东西我们不能要、更不能抢或毁坏。接着向孩子讲清楚:世界上的好东西多得数不清,我们不可能全部拥有;如果特别想要,就得凭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比如如果对方愿意,可以用自己的漂亮珠子和小朋友换。

专家指出,从6岁到16岁,孩子处于心理转折阶段,逐渐开始出现“逆反心理”,父母的合理教育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反之,粗暴、简单的管教乃至虐待儿童,都将深刻影响儿童一生。

孩子逆反心理源于好奇

所谓逆反心理不是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地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开始想自己去做一些事,和父母有了最初的冲突。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从心理来看,这都是孩子正常心理发展,但很多父母却认为孩子对抗自己。

专家指出,目前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的理想。在这种状况下,父母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往往容易简单粗暴地处理,却没有意识到,孩子逐渐成长,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一般来说,当父母开始觉得孩子不听话,都是孩子的价值观开始和父母价值观形成冲突。此时,有自我意识的孩子更容易在同龄人中找到共鸣,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面对孩子的自我主张,采取简单、生硬地管教,迫使孩子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专家指出,如何教育并理解孩子,其实是父母面对的新问题,从照顾孩子的生理到关怀他们的内心,家庭教育应该有更多新认识。

无疑,孩子需要表扬。但是过多、空泛而不准确的表扬,可能会带来各种负面效果。父母如果想检测自己的表扬是否恰当,只要观察孩子表现就能知道。

表现1:总是等待父母表扬

情景:可可妈妈对女儿常常表扬挂在嘴上,所以乐得可可每天就像只小喜鹊,不时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做了这个”“妈妈我又做了那个”,然后期待着妈妈的夸奖。

分析:孩子已经对表扬之词产生了依赖,她做事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向妈妈邀功。如果妈妈有一次没有像往常那样对她赞扬有加,就会因此而失落。

提示:父母应该适当地压抑一下自己表扬的冲动,让表扬变得更加可贵。当宝宝第一次独立走路,第一次完整地背出一首唐诗,的确会让全家欢喜一番。但如果只是一些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譬如小便前会叫妈妈,或是平稳地从沙发着陆到地面,就不必兴师动众地夸奖或表扬了。

表现2:面对表扬流露失望

情景:妈妈对文文说:我们一起玩串珠子游戏,好吗?文文高兴极了:“好!好!”因为这是她最拿手的游戏。果然文文很快就串好了手中的那颗珠子。“真棒呀,能那么快串好!”然而文文却对妈妈的表扬流露出失落的表情。

分析:也许是妈妈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所以表扬并没有让孩子快乐。对孩子早就学会的串珠子,妈妈还显得很惊讶地“夸奖”他,孩子听后能不失望吗?

提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现有能力,以及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然后在一个相当的水准上评价孩子。需要记住的是,表扬要随着孩子的能力一起成长。

表现3:得到表扬却有压力

情景:小区里,妈妈当着其他妈妈的面,表扬悠悠吃饭不但不挑食,而且吃得很快。在旁的悠悠感到压力重重,因为他在幼儿园吃饭时总是拉在别的小朋友后面。

分析:妈妈的表扬可能不仅不准确,而且很夸张。这种言过其实的夸奖,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让他心情沉重。而且,妈妈还当着其他妈妈的面过分地表扬他,让他很反感,因为孩子已听出妈妈的话不是事实。

提示:具体、恰如其分并且举重若轻的表扬,反而会使孩子感到受肯定,又明白还要努力。同时还可以让他懂得适当的内敛和含蓄也是一种美。

表现4:听到表扬反而伤心

情景:那天早晨,妈妈想夸奖宁宁能自己穿衣服了,脱口说:“谁说我们宁宁不会自己穿衣服?你看穿得多好啊!就是裤子前后穿反了,哈哈,拉链都跑到屁股上去了„„”宁宁听后反而掉泪了。

分析:妈妈的表扬措辞有些问题,有些善意的玩笑,反而会挫伤孩子的自尊。这么小的孩子,最好给他明确的语言,到底哪些值得褒奖,而不是这种模棱两可的半夸奖半玩笑。

提示: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太纠缠于他的失误。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本身就值得肯定,那些无伤大雅的细节就当没有看见。

表现5:接受表扬无动于衷

情景:苗苗只要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得到妈妈的表扬:“真棒!”以至于他对妈妈这句口头禅已无动于衷,没有任何激励作用。

分析:问题在于表扬太空泛,没有实际内容;其次,千篇一律的表扬,没有任何新意,自然孩子对它不会有感觉。

提示:表扬要多涉及细节,譬如对孩子说:“瞧你画的月亮,边上还有一片云,真的很像夜晚的天空!”这会让孩子从妈妈的表扬中了解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其次,要随时提高表扬的标准,更新内容,并用不同的方式对孩子加以赞许。

表扬小技巧

借助肢体语言:如4岁的孩子自己把玩具收进箱子里,在用语言表扬的同时,可以用手拍拍他的后背或者抚摸一下他的小脑袋,让孩子感觉父母的爱、赞许和鼓励。

用奖励代表扬:与其夸孩子画得好,不如把画贴在房门上。

表扬时找不足:为让表扬更客观,在表扬的同时,用最温和的语言给孩子再提个更好的建议,帮助孩子获得更大的提高。父母可以教孩子每一句诺言,也可以教他们每一句谎言;可以教孩子做一个自私的人,也可以教他做一个善良无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暴力的种子,也可以在他心里撒上爱的种子。

人生会遇到许多岔路口,有的通往天堂,有的通向地狱。人的一生有多种可能,既有可能成为天使,也有可能成为魔鬼。

在存在着这些可能的岔路口,人们的选择却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引导他作出选择的,也许是一个很小的事件,也许是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是几句不 经意的话,也许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却印象深刻的行为。可是在这些小事件,小细节,小行为和不经意的话语影响下,站在岔路口的人走进了不同的人生路径,从而也 就有了不同的人生。

北京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尚秀云共亲手审批了629名未成年犯罪者。她发现,“问题少年”往往是“问题父母”的产 物,每7个编造谎言犯诈骗罪的少年中,有6个的家长不诚实;每14个偷拿他人财物犯盗窃罪的少年中,有13个的家长崇尚金钱、贪小便宜;每15个持械斗殴 犯故意伤害罪的少年中,有12个的家长性格粗暴、爱与人争斗、动辄打骂孩子。

那些“问题少年”,那些身陷囹圄的罪犯,许多人曾经都有过这样的岔路口,是发生在人生岔路口的一件小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读到了一份对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这些罪犯从善到恶,从人到鬼决不是偶然的。他们的犯罪大都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是不同 的童年造成了杰出青年与死刑犯之分,更造成了健康青年与病态青年之分。他们中有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几乎人人都有过劣迹。

柏拉图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

当初播下什么样的种子,今天就会收获到什么样的果实。是人的行为、习惯、品质直至人格形成人的最终命运。

一位学者说:造就一个人,或者毁掉一个人,就看你是如何被教育的。

魔鬼和天使都在细节中。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当孩子带着一颗单纯得透明的心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他们对父母有着一种天然的完全的信任,父母说那是花鸟、树 木,他们就会认为那就是花鸟、树木,父母说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他们就会认为天是蓝的、水是绿的。如果父母将黑的说成白的,将红的说成绿的,他们也会毫不 怀疑地认为那黑的是白的,那红的是绿的。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父母说什么他们会信什么,在这个阶段,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他们对父母所给予的信息是反映式的,父母的生活态度和言行举止,父母的心理和人格,就是孩子向这个社会学习的最好教材,就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面镜子。

父母以人格育人格。品行不良的父母很容易培养出品行不良的孩子,心理扭曲的父母,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辨别美与丑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在孩子的幼年给孩子奠定什么样的生命品质,将决定着这个孩子的一生是否过得美好和幸福。

篇5:父母如何对待孩子乱丢东西

1、纠正其不良行为

如果孩子总把东西丢到地上,父母可以准备几个大纸盒,让他把东西扔到纸盒里。

2、不予理睬

对于孩子乱扔东西的劣习,父母可以不予理睬。父母可以任由孩子乱扔的东西散在地上,等孩子要用但又找不到的时候,再和他一起收拾,放回原处。使他有对比,知道哪种结果(散在地上或放在原处)是好的,从而慢慢地改正扔东西的习惯。

3、告诉孩子应物归原处

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可以给他讲家里要有秩序(什么东西放在哪儿要有规定)的道理。物品用完了,要放回原处,下次再用,就能马上拿到。也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教给他这个道理。

4、给予孩子适当的惩罚

父母应当明确地告诉孩子,把餐具扔掉后就不能吃饭。一次不行,可以多试两次,他实在饿了,给他可以用手拿着吃的食物,绝对不要心软。

5、家长要以身作则

父母要把家中收拾得干净、整洁。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也就不好意思随处乱扔东西了。

6、表扬孩子的好习惯

如果有一天孩子主动收拾物品了,哪怕只放好一两件,也要大大表扬。表扬对巩固行为有很好的效果,受到表扬的行为非常容易再出现。

7、增加孩子音乐方面的玩具

有的孩子扔东西是为了听不同的.声音,可以给孩子买小钢琴或敲击的木琴,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8、和孩子一起整理房间

经常和孩子一起整理房间,整理好了之后与孩子一起欣赏,让孩子感受整洁的房间所具有的美感。

9、正确引导孩子

篇6:国外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美国父母重视孩子的独立性

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以美国最为突出。美国儿童自两三岁起便独居一室,如果孩子有恐惧心理,大人便买一种专门的灯,安在孩子的卧室里,彻夜亮着驱逐黑暗。父亲或母亲临睡前到孩子房间里道一声晚安就走了,孩子则抱着娃娃之类的.玩具自己入睡。孩子稍有自理能力便要自己布置、整理自己的房间。在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饭。在幼儿园,几个月大的孩子就会独自喝奶,2岁以上的孩子全部用刀叉吃饭。

英国的餐桌教育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庭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一般两岁时孩子就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英国人杜绝孩子偏食、挑食。如果孩子一个劲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孩子喜欢的这道菜收起来。他们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不好的性格。

英国“餐桌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使其具备各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通过孩子对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一方面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孩子的独立性。

法国父母从小就尊重孩子

在法国,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事情原因,问问孩子当时是怎样想的,听完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

他们从来不逼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或者对孩子指手画脚,告诉孩子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他们明白让孩子理解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另外父母在决定买一些日用品的时候通常会征求孩子的意见甚至让孩子来选择,孩子在从小被人尊重的同事也学会了尊重别人。

篇7:如何把握给孩子的零花钱?

江苏昆山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8岁了,特别爱买东西,每天上学、放学路上都会买零食吃,经常向我要零花钱。我该如何把握给孩子的零花钱呢?

答:零花钱管理上,如果控制太严,孩子就会悄悄拿钱去消费,反而刺激了他对物质的饥饿感,强化了对金钱的关注;如果不加控制,孩子想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又会养成铺张浪费、不懂节俭的坏习惯。

第一,给多少。一般七八岁的孩子一周10元左右。

第二,什么时间给。可以一周、半个月或一个月给一次。最好在固定的时间发放,给孩子可预期的期盼,又能让孩子学会等待。

第三,怎样花。既然给了孩子零花钱,那他就有了独立支配金钱的权利。买什么主要还是由孩子自己定,这是尊重孩子的权利。当然,父母可提出鼓励孩子合理消费,告诉孩子有限的钱该花在什么地方更合算。帮孩子建立一个表格式的收支账本是个不错的办法(见表格:《宝宝钱来钱去记录薄》)。

第四,另设奖金(也可以当成利息)。与孩子约定,一周下来余额多少再奖励多少。比如,每周发放10元,到每周最后一天结算余额,每余下1元,就奖励0.5元。这样奖励可以让孩子养成节俭的品德。

第五,培养积蓄习惯。给孩子买一个小猪储钱罐,以“爱小猪”的名义,每周往“小猪”的嘴里“喂”进几枚硬币。

附:宝宝钱来钱去记录薄

说明:

1、每购一次物,就要计算余额并填写到“剩余金额”中,可以训练孩子的计算能力。

2、到了周末,计算当下的余额并填写到“本周剩余金额”中,这是作为家长发奖金的参考数值。

3、建议每周一页这样的表格,制成本子。让7天的收支情况一目了然。

对孩子许诺时应注意什么?

江苏宝应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家孩子3岁了,孩子干什么我们都要答应他一些条件,但有时我们给他的一些承诺因忘记而没兑现,他很不高兴。在给孩子许诺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答:两三岁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认知经验少,想要什么立即要得到满足,缺乏等待的耐心和克制力,这时父母往往会在情急之下轻易向孩子许诺。孩子对想要得到的东西,往往记得特别牢,而父母却会忘记。经常不守承诺,就会失信于孩子,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更激发他的焦虑不安和极度渴望,甚至觉得父母不爱他,同时也给孩子树立了不诚信的坏榜样。因此,我们需要这样做——

1、做不到的时候不要轻易答应。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为什么不能答应这一条件,父母遇到什么困难无法实现它。如果孩子听不进道理,哭闹、撒泼,那也不要发火、指责,而是一边坚持原则和底线,一边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原则是硬规定,接纳情绪却是软方法,如搂抱拍肩、安抚宽慰,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或试着转移注意力,引导到别的事情上。如果孩子坚持要你答应,可问问孩子是否还有其他需求或愿望,作为替代性的满足。

2、如果孩子要你答应的事,并没有突破底线,预计可能做到,那就定一个可实现的最后期限。比如孩子要买泰迪熊,最近没时间,那就推后,定一个时间去购买。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自我克制力。

3、如果怕自己事情多而忘记曾经的许诺,当时可告诉孩子:“我答应下个周末带你去游乐场,但是爸爸可能会忘记,到时候,宝宝提醒一下爸爸好吗?”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记忆锻炼,同时也是在向孩子表达自己的诚意。

4、如果到了履行诺言的那一天突然因故而不能兑现,那么就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告诉孩子不能兑现的原因,事后一定弥补。

(作者系中华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华家庭教育网亲子研究中心顾问专家。)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篇8:国外父母如何让孩子不疏远

留意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了解到,我朋友和丈夫离了婚,但这恐怕还不至于使母女产生隔阂。但遗憾的是,处于离婚痛苦中的朋友以为女儿也是这种心境。于是,她努力使孩子吃得好些、穿得漂亮些,给孩子买玩具“安慰”她,却没有注意孩子的内心世界,没有发现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新的兴趣、新的习惯。逐渐地,孩子习惯于和老师、同学交换思想,而妈妈则慢慢退至第三位。与孩子的交往中,一些家长总是不能发现孩子性格的独特性、正在形成的习惯和行为的动机。他们满足于对事情的片面态度,但也为孩子不听话甚至不懂普通事理而吃惊。

塔尼亚的父母将家迁进了新居。洗澡间的彩色瓷砖、涂漆地板、漂亮家具,都使孩子产生兴趣,感到快乐。但塔尼亚却连哭带闹、不听话、顶嘴。原来,父母为了营造自己舒适的环境而忘了孩子也应有玩耍和学习的地盘。在新居里,塔尼亚的玩具、纪念册、铅笔都被装到纸盒里,放在阁楼上,她只得用手指划着磨光的墙面,在镶木地板上从一个角落走向另一个角落。不但如此,她还是总挨父母的批评:“碰家具干什么?”“你怎么不爱惜地板?”“又把地毯踏坏了! ”

孩子的理想是做自己的事

看来,孩子是感到能供她玩、能让她自由走动的地方更舒适、更称心。家长要知道:孩子除了需要教诲之外,还需要有益的、引人入胜的事情。这就是说,应当理解孩子的童心。

一次,幼儿园的小朋友谢廖沙来小安德留沙家玩。小安德留沙非常高兴小朋友的来到,故意大声把话说走样来逗乐。可是,他姥姥不高兴了:“小安德留沙,别做那些怪样子!看我不收拾你,把谢廖沙送回家去……”安德留沙觉得十分委屈,谢廖沙也感到窘迫。这时,小安德留沙的爸爸插话了,他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他极力缓和气氛,采取的是使孩子的注意力转向某件事的办法。他说:“小安德留沙,你怎么不把你的新构筑匣拿给谢廖沙看呢?你不是收集了一些有趣的零件吗?你们一起玩吧!”于是,两个孩子趴在桌上忙起自己喜爱的事情。就这样,小安德留沙的爸爸机智地把孩子的情感转向了需要的轨道。

尊重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对积极好动、喜欢想点子、好吵闹、好强烈地表达情感的孩子,家长往往缺乏耐性。在打断孩子的提问时,家长很少想到支持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多么重要。

有一次,我听到邻居的6岁男孩瓦吉克在楼道里哭泣。我问他:“你是淘气了还是不听话了?”他说:“不,我只是问妈妈为什么柯里亚叔叔这次拿来的蘑菇比上次少2个。我还问了……”听到我们的谈话,他妈妈笑着说:“真让我烦恼了,他哪儿来的那么多问题,答了一个还有5个等着呢!”

是啊,当家长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孩子的问题会让人感到不值一顾、十分讨厌。但是,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孩子渴望更多了解世界的正当要求。家长应使孩子有一个信念:他们是十分喜欢和孩子谈话的,既喜欢知道在幼儿园里他生活得怎么样,也喜欢知道他和谁交了朋友以及对朋友印象如何。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信任地向父母打开心扉。

孩子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多数家长想着自己的心思。5岁的瓦夏扑向妈妈,他牵起手里的一只纸船,说:“这是我做的,能在水里开,它能航行,像真的似的!等到家,我在浴室里开船行吗?”妈妈不回答他的问题,却问道:“今天中午,你们吃什么啦?”“牛奶荞麦粥和小面包。”瓦夏急忙回答之后把话题拉回到纸船上。妈妈好像没听见,依旧问他:“午饭吃什么啦?”瓦夏又像说绕口令似的把吃的东西念叨了一遍,妈妈还是照自己的意思盯着他问:“那早饭呢?”瓦夏闭上了嘴,觉得和妈妈在一起没有一点意思。

可当孩子看到父母对他们在干什么感兴趣并得到尊重时,他们多么兴奋啊!一天,7岁的柯里亚把小手、小脸弄得很脏,衣服兜里装满了拾来的“财宝”。当妈妈从他的兜里掏这些“财宝”时,孩子哭着哀求:“别扔,我们建设要用呢!很重要很重要的材料哇!”原来,邻居的一个四年级学生依留沙要造滑翔机和飞机模型,需要轮子、电线、胶合板、木棍。于是,柯里亚竭尽全力寻找这些材料,无私地帮助朋友。爸爸带着柯里亚去见依留沙,观看了他们的手工,明白了他们需要什么材料,答应提供一些帮助。当柯里亚拿来这些材料时,柯里亚和小伙伴是多么高兴啊!而最主要的是,父子之间更密切、更有信任感了。

尊重孩子,关系融洽

只要家長能够理解和尊重孩子,还有什么冲突不能解决呢?奥里亚5岁前一直住在农村姥姥家。迁到城里父母身边,新的家庭生活秩序使她很难忍受,她问父母:“我什么时候再去姥姥家呀?”奥里亚的爸爸对孩子姥姥没有好感,立即打断女儿的话:“你啰嗦什么!”奥里亚的脸沉下来,不说话,抱紧姥姥给的布娃娃,躲到一边。夫妻俩为了奥里亚如何适应新环境而发生争论,孩子妈妈努力使丈夫信服:强迫孩子忘记过去,不允许她怀念广阔天地、小河流是不可能的,孩子现在需要的是时间、耐心和抚爱。于是,全家人一起给孩子姥姥写信,奥里亚谈在城里和父母一起的生活情况,现在有什么玩具,去过什么地方游玩,还画了几张画。他们一起上街,爸爸举起奥里亚把信塞进信筒。之后,他们耐心地等待回信。接到孩子姥姥的信后,全家人读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奥里亚的心情明显地变化了,和父母的关系日益融洽。

长辈往往不理解尊重孩子意味着什么。事实上,虽然孩子发育得还不够,知道得还很少,没有生活经验,但孩子同样是有个性的。他们有对于善良、同情、正义的观念,有感受耻辱的能力,也会有自豪心理。

(译自美国2015年第3期《家庭》杂志)

篇9:国外父母如何教出独立孩子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女孩,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可以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德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成人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在饭店端盘子、洗碗等挣自己的学费。

上一篇:县政府职能部门有哪些下一篇:2010年Xx镇中心校军训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