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简介

2024-05-03

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简介(共9篇)

篇1: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简介

山西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山西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是山西省科技厅直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1989年成立。省市场办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实施有关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

(二)负责技术贸易机构和技术经纪人的管理;

(三)管理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负责技术市场统计分析;

(四)组织、交流、发布技术信息,协调和监督技术贸易活动;

(五)负责技术市场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的培训、考核;

(六)会同有关部门对技术贸易活动中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检查处理;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技术市场管理职责。

联系电话:4049543

办公室主任:张前进

单位地址:太原市迎泽大街366号

PS 猪,这个单位的政务公开信息是由省科学技术厅下设人事教育处发布的

篇2: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简介

江苏省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规范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开展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此项技术的最低要求。本规范所称的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技术是指对因肿瘤、炎症或损伤等原因所致的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主要指上、下颌骨缺损),采用自体游离骨组织瓣(包括骨肌瓣、骨肌皮瓣等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以恢复颌面形态和口腔功能的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技术应当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综合性医院或二级及以上口腔专科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口腔科(综合性医院)或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专科医院)诊疗科目。

(三)口腔科或口腔颌面外科

1、开设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15张。

2、具有在本院执业注册的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医师团队,具有熟练应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工作经历,并掌握游离骨瓣制备术、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坚强内固定技术、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重建技术等。具备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

修复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人数不少于5名,其中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至少1名。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3、每年完成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游离瓣移植修复的手术量不少于10例。

(四)手术室

1、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无菌手术条件。

2、具备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所需要的手术显微镜和显微外科手术器械。

(五)具有检验科、影像诊断、病理与麻醉科等专业科室和专业人员。能够进行常规化验检查,具备影像学诊断,以及术中快速冰冻和常规病理诊断的设备、技术和能力。具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仪、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口腔专业,执业地点为申请医院。

(二)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三级综合性医院或二级及以上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具有口腔颌面部肿瘤、创伤诊治工作经历及口腔颌面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基础,每年完成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游离瓣移植修复术10例以上。

(四)经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在本院已有2年以上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技术的工作经历,具备该技术临床应用能力。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等因素综合判断,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防止过度医疗。

(二)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前,医师必须亲自诊查患者,确定有明确的手术指征。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组织术前讨论,制定合理、周密的手术方案及围手术期治疗管理方案。术者应由具有该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医师担任。

(三)实施手术前,应当向患者或其近亲属、代理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手术涉及多种内固定植入材料可供患者选择时,术者或第一助手必须向患者详细说明,植入材料的选择必须获得患者的签名认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必须使用经国家技术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手术显微镜、显微外科器械、材料及药品。所使用的体内植入内固定材料须建立植入物来源登记制度,并建立档案,保证植入物来源可追溯。档案的保存期限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应将用于手术病人的植入物合格条形码(或者其它证明合格文件)粘贴置于住院病历的手术记录中。

(五)按规定及时书写相关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建立健全术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医疗机构和医师应当按照规定接受省级或其委托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开展该项技术情况进行的技术检查,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随访情况等。

(六)医疗机构每年完成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不少于5例。

(七)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八)其他管理要求:

1、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耗材。

2、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四、培训

(一)培训基地。

由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审核认定。培训基地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床位50张以上,开展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诊疗工作20年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颌面外科重点专科要求。

2、每年完成口腔颌面部各类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术(包括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70例以上。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技术在本省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3、有至少6名具备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其中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不少于3名。

4、有与开展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配套设施、设备等条件。

5、举办过省级以上与口腔颌面部缺损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技术相关的专业学术会议或承担省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年有相关学术论文或相关专著发表。

(二)对培训医师的要求

1、拟从事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工作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3个月的系统(进修)培训。

2、培训期间,参与对患者全过程的管理,包括术前评价、跨学科会诊、术前设计、术中关键步骤的操作、诊疗过程记录、围手术期处理(重点是骨瓣血运监测)和手术后随访等。参与完成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1—2例。

(三)培训基地的其他要求

1、使用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

2、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例数的培训内容。

3、培训结束后,逐一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试、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

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相应的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

五、其他要求 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和临床应用能力审核而开展口腔颌面部骨缺损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工作。

1、职业道德高尚,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2、在三级综合性医院或二级及以上口腔专科医院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15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近2年累计完成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术10例以上(其中游离骨瓣移植修复术至少2例),手术质量相关指标符合卫生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有关要求,且未发生二级以上与手术相关的医疗事故。

篇3: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简介

省发展改革委、监察厅、财政厅、审计厅制订的《关于加强和完善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六日

关于加强和完善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

省发展改革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审计厅

(2009年7月)

为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决策部署, 规范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 提高中央投资及地方配套资金的使用效益, 近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 (发改电[2009]137号) 。根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的一系列工作要求, 现就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确立工作原则, 健全管理制度

根据中央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战略部署, 把握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保增长、促发展工作重点, 严格遵守科学民主、公开公正、廉洁高效三项原则, 坚持“规划先行、滚动储备, 审核规范、完善手续, 职责明确、加快推进, 监督有力、注重绩效”的方法和流程, 实行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 切实做好使用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等扩大内需中央投资资金补助或贴息的项目, 以及使用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项目管理工作。

二、加强规划引导, 注重项目储备

(一) 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结合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有关行业规划, 编制完善相应专项规划。专项规划要体现当前以投资为扩内需重要手段、以项目为保增长主要抓手的工作特点, 明确规划期发展目标和投资规模, 制订分年度实施计划, 能够将规划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的应当同时编制规划项目名单。坚持规划许可制, 凡是不符合专项规划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申报安排中央投资。

(二) 申请列入扩大内需中央投资计划的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制度。各地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根据相关专项规划及国家、省年度投资计划安排要求, 协助项目业主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编制地方及行业年度申请中央投资计划方案, 并按要求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经审核合格后列入省级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储备库。申请中央投资的项目, 原则上应当从省级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储备库中选取。

(三) 省发展改革委对列入项目储备库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需要征求行业管理部门意见的应当征求同级行业管理部门意见。评价时可根据情况委托专业机构评估或组织专家评议。综合评价主要研究分析项目建设的技术先进性、示范带动效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等方面因素, 注重掌握项目实施成熟度及地方配套能力情况。原则上优先安排在建项目, 新开工项目应当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 在落实建设条件、安排投资计划后能够立即开工建设, 严禁安排已完工项目或接近完工项目。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确定项目重要性程度, 进行优选申报。

三、规范项目审核, 精心组织申报

(一) 申请中央投资的项目必须贯彻投资体制改革精神,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履行项目审核、土地审批、环评审批等程序, 保证程序合法、手续齐备。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 在把好项目审核关的同时, 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服务, 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 省发展改革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年度投资工作部署和具体安排, 牵头组织全省中央投资项目年度建议计划编报工作。中央补助地方的点多、面广、单项资金少, 由省直接分解安排投资的项目, 需要各级地方财政安排配套资金的应当征得同级财政部门同意,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直接将中央补助投资分解安排到具体项目, 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三) 申请中央投资的项目, 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报送资金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应附以下文件:

1.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 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文件;

2.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 (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

3.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或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签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或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

4.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5.项目单位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6.配套资金证明, 包括合法有效的地方配套资金承诺文件、银行贷款承诺文件、企业自筹资金承诺文件等, 资金方案与投资计划应当平衡, 其中需要地方财政配套投资的应当征得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并出具书面文件;

7.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8.其他需要提供的文件。

上述文件报送时能够提交原件的应当提交原件。不能提交原件的, 可提交经当地有权进行审核的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盖章确认与原件一致的复印件。

(四) 申请中央投资的项目应当使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的最新版本“中央投资项目编报系统软件”填报相关电子数据, 按要求导出数据库文件并用光盘刻录后, 与纸质文件同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五) 省发展改革委将审核合规的项目及附件材料按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并做好后续跟踪等工作。

四、做好项目服务, 推进工程建设

(一) 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扎实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切实管好用好中央资金, 按照职责分工, 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确保中央投资项目加快启动并顺利实施, 及时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二) 抓好计划执行。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文件规定时限转发、分解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中央投资项目计划一经下达, 必须依照执行, 原则上不予调整。计划执行过程中确需调整的, 原项目计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的, 应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作出调整决定;原项目计划由省发展改革委直接安排的, 应报省发展改革委作出调整决定, 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涉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的, 省发展改革委经商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后作出调整决定。

(三) 落实建设条件。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相关项目资金的配套承诺积极筹集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地方债券要优先安排用于扩大内需中央投资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在投资计划下达后, 要按照项目计划、项目预算、基本建设程序、工程进度拨付资金, 核实、确认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项目配套资金。要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 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 在中央投资引导下, 确保各类配套资金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在配套投资筹集过程中, 不得加重群众负担。国土资源、环保、建设等管理部门要落实好中央投资项目用地、环保等各项建设条件, 快速办理相关手续。通过各地、各部门及项目单位共同努力,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按序时进度完成下达的投资计划任务。

(四) 坚持制度保障。中央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等有关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职权或不正当手段干预、干扰工程建设。要切实加强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管工作, 不断完善招标投标实施细则, 推动形成统一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体系;优先采购国内产品, 严控进口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加快实现信息公开和跨地区跨部门共享互通。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保障中央投资项目有序实施。

五、加强全程监管, 实行绩效考核

(一)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中央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工作。各级发展改革部门重点抓好项目稽察、进度督查及综合竣工验收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各级监察部门重点抓好政策落实、依法行政及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综合监管工作。各级财政部门重点抓好财务管理、工程预决算审核、跟踪问效及资金安全规范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各级审计部门重点抓好资金使用、工程审计等方面的监管工作。各有关行业管理部门依法做好行业监管工作。

(二) 要按照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组监督检查提出的要求, 研究制订工作方案, 将中央的政策执行到位。

(三) 要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对已下达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提出的三个“百分之百”考核目标, 并以此为参照做好后续中央投资项目目标考核工作。

(四) 要坚持项目进展报告制度, 项目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向省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部门按时报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五) 对违反前述管理规定的, 省有关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责令限期整改。对存在严重问题、屡纠屡犯和整改不力的, 将采取收回或暂停安排中央及省补助投资等惩戒措施。

(六) 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开展中央投资项目绩效考核, 对各地、各有关部门中央投资项目年度建设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检查和考核结果予以通报, 并与下一年度中央投资计划安排挂钩。

篇4: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简介

省司法鉴定工作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省人民政府决定调整省司法鉴定工作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成员。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现将调整后的委员会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主任:黄康生(省委常委、副省长)

副主任:吴跃(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参事室主任)

刘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司法厅厅长)

王海萍(省委政法委副书记)

委员:温杰(省高法院副院长)

陈国明(省检察院副检察长)

李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

秦水介(省科技厅副厅长)

赵翔(省公安厅副厅长)

左文(省国安厅副厅长)

杨静(省司法厅副厅长)

杨志(省财政厅副厅长)

孙保华(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

周从启(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王秉清(省建设厅副厅长)

陈骏(省交通厅副厅长)

朱华(省信息产业厅总工程师)

胡继承(省农业厅副厅长)

杨洪俊(省林业厅副厅长)

花继明(省卫生厅副厅长)

王兴杰(省地税局总经济师)

沈先启(省环保局副局长)

刘钢(省新闻出版局纪检组长)

孟宇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林亚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何灝(省物价局副局长)

蒋天才(省知识产权局局长)

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司法厅,由杨静兼任办公室主任。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篇5:管理学院学生会办公室部门简介

一办公室职能:

院学生会办公室担负着学生会各部门协调、沟通的重要角色。作为学生会的枢纽部门,它是维持学生会正常运转,加强完善学生会内部建设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在学生会领导下与其他部门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办公室具体负责以下工作事项:

(一)负责开展协调各项工作,以及院学生会的各项日常事务的处理。

(二)建立健全院学生会各项规章制度。

(三)负责学校、学院以及学生会各种文件、公告和通知的发布工作。

(四)负责组织安排学生各类会议,并督促检查会议决定的执行情况。

(五)负责学生会办公室人员值班的安排。

(六)负责做好院学生会开学计划以及期末总结。

(七)及时发现解决内部问题和工作矛盾,并及时向学院相关负责老师汇报工作情况。

(八)协助老师及学生会各部处理好其他工作。现阶段最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会内部问题和工作矛盾。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团队凝聚力不强、沟通较少。

这一点比较严重、各部成员之间沟通较少,平时不见面,只开会时应付一下场面,很多人连分管自己的领导都不认识。

解决办法:

加强内部的横向交流与纵向交流。可以通过开展联谊活动、茶话会、私下谈心等方式,加强领导、部员之间,部员与部员之间的交流,以此来提高同学们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凝聚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2)例会效率不高

(3)解决办法:

a值日生处做好备案,说几点开会就是几点,精确到分钟,凡迟到两次者取消评优,迟到三次者直接开除。旷会一次者,取消评优,旷会两次者开除。

(3)没有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主要学生会干部,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必须有一点让自己引以为豪、能拿的出手、服众的东西!

解决办法

(1)学生会干部加强自身学习、锻炼自己的特长。

(2)通过演讲、读书、辩论赛等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我觉得学生会应该:

a必须有核心竞争力

b要在学生会组织起相当稳定的核心团队

c不要摆架子、给自己合理定位

d选好人、用好人。

e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f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要抱怨。

篇6: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简介

中府办〔2009〕12号

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有关单位:

《中山市中央和省专项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二月二十四日

中山市中央和省专项投资项目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和省专项投资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按期竣工,切实提高投资效益,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专项投资(包括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和贷款贴息)的投资项目。

第三条 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发展改革委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含事业单位投资项目,下同)和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给予的投资资金补助。

第四条 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贷款贴息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发展改革委对符合条件、使用中长期银行贷款的投资项目给予的贷款利息补贴。

第五条 市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全市中央和省预算内专项资金投资项目的收集、资格初审、申报、计划下达、实施、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市财政局负责下达项目资金预算计划,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

第七条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报政府专项投资项目:

(一)属于省、国家重大专项投资项目实施公告的支持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等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符合《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申请项目必须按照国家和省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相关规定,完善各项审批手续。

第八条 项目申报及初审程序。

(一)市发展和改革局公告中央和省重大专项领域指南。

(二)项目单位按照公告要求编制项目资金申报表、申报说明书,必要时应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连同相关附件报市发展和改革局初审。项目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三)市发展和改革局按照公告要求对项目进行初审并将符合要求的项目向省发展改革委申报;将暂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列入我市重大专项项目库,待项目具备条件后再行申报。

(四)对符合重大专项条件的项目,由国家或省发展改革委下达专项投资计划。

第九条 市发展和改革局及时转发上级下达的投资计划,做好项目的监督、协调和管理工作,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推动项目开工建设。第十条 项目单位的法人代表为项目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实施负责。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重大情况的,项目单位应及时将相关情况向市发展和改革局报告。

第十一条 项目要严格按照经有权的发展改革部门核准的项目招标内容和有关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开展招标工作。

第十二条 项目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项目信息报送,于每季度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市发展和改革局提交项目进展情况报告,由市发展和改革局汇总后报省发展改革委。报告内容包括资金到位情况、当季完成投资、累计完成投资、工程形象进度以及存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等。

第十三条 项目投资规模调整超过10%,技术方案发生重大变化,项目承担单位变更,或建设地点变化超出我市审核范围的项目,由市发展和改革局责成项目单位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按有关规定报发展改革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 对于按照项目建设方案或调整方案认真组织项目实施,但确因不可抗拒因素导致技术、市场、建设条件等变化,使得项目无法继续实施或失败的,项目单位可向市发展和改革局提出终止项目实施的申请。市发展和改革局提出意见后,按有关规定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第十五条 项目的资金来源为项目单位的自有资金、国家投资、省财政投资、地方配套资金、银行贷款以及通过其它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十六条 按照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经省发展改革委确认后,可享受免征进口设备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

第十七条 项目的财政性投资资金要严格按照下达的投资计划及使用计划进行投资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财政性投资资金。第十八条 市财政局应根据《广东省扩大内需中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规定,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

建立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市发展和改革局会市财政局等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对有中央和省财政资金扶持的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并形成专题报告报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第十九条 项目单位应积极落实项目的建设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资金按照项目投资计划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第二十条 项目竣工后应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组织验收。

第二十一条 建立规范的项目审计、稽察和检查制度。市发展和改革局(重大项目稽察办)以及市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对项目进行稽察、检查和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解决。

项目单位应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并积极配合项目稽察、审计和检查工作。

第二十二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经督促不按期纠正或问题严重的,由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依职权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下达项目财政投资,并将情况报送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依法追回项目的财政投资:

(一)未按规定要求报送项目执行情况和投资完成情况的;

(二)擅自改变项目建设规模、内容、标准和项目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的;

(三)承诺的配套资金严重不落实的;

(四)申请报告具有重大虚假内容的;

(五)无正当理由,项目未及时建设实施或竣工完成的;

(六)财政性投资未按规定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账管理的;违反项目资金使用规定,截留、转移、侵占和挪用财政投资资金的;

(七)有重大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

(八)经稽察、检查和审计核实存在其它重大问题的。

第二十三条 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等情况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2009年国家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申报表

2、项目申报基本情况表(自主创新项目)

3、项目申报说明书编制说明

4、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提纲

5、项目验收报告编制提纲

附件1

2009年国家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申报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日期: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建设规模 建设起止

年限 资金来源 总投资 到 年底完成投资 投资 主要建设内容 新增能力 备注

合计

其中:

中央专项

省财政专项

市县机动财力

中央企业自筹

单位自筹

外商投资

对外借款

商业银行贷款

开发银行贷款

附件2

项目申报基本情况表(自主创新项目)

项目名称 所属领域

年投资计划 承担单位

单位地址

项目主持部门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起止时间 项目建设内容与目标产能 建设地点 投资回收期

新增产能 新增销售收入 新增利润 新增税收 新增出口创汇

二、项目投资及构成(万元)

总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铺底流动资金 建设期利息 固定资产转移

三、资金来源(万元)

企业自有 银行贷款 地方配套 申请省财政 其它来源

贷款银行名称 其它来源描述

四、企业基本情况 所有制性质 注册资金(万元)资产总额

(万元)资信等级 资产负债率(%)销售收入(万元)利税(万元)

企业的 行业地位(150字)

附件3

项目申报说明书编制说明

一、编写提纲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含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项目的技术基础:成果来源、中试和鉴定(知识产权)情况;主要技术和工艺特点与优势;项目关键技术对行业技术进步的意义和作用;产品的市场前景等。(适用于自主创新项目)

(三)项目承担单位概况:所有制性质,在本行业所处位置,生产经营情况(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技术开发能力,项目负责人情况等。

(四)建设方案,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和期限等。

(五)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方案,贷款偿还计划。

(六)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二、附件

(一)银行承贷证明(市分行以上)文件(申报项目时提供贷款意向书,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后下达投资计划前须提供贷款承诺函)。

(二)开户行出具的企业自有资金证明文件,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三)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企业上一年实际纳税额和证明,企业上一年财务报表(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五)国土、规划、环保部门对项目实施的意见。

三、格式

(一)说明书请用A4纸打印,正文用仿宋体四号字。

(二)正文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

(三)封面格式(加盖项目申报单位公章):

项目申报说明书封面格式

项目申报说明书

项目名称:xxx

申报单位:xxxxx 联系地址:xxxxx 邮政编码:xxxxx 联 系 人:xxxxx 联系电话:xxxxx 传 真:xxxxx

申报日期: 年 月

附件4

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提纲

一、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研发)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技术工艺、各项建设(研发)条件落实情况等;

三、申请国家、省补贴资金的主要理由和政策依据;

四、项目招标内容;

五、国家、省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要求提供的其他内容;

六、相关附件(根据具体情况附上):

(一)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或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二)技术来源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四)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五)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六)金融机构出具的贷款承诺,申请贴息的项目还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七)项目单位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八)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公告或通知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附件5

项目验收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二、技术总结,包括各项技术、工艺和设备的验证考核结论;

三、实现预定生产能力的情况,含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

四、项目示范带动效果;

五、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告;

六、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省级财政资金使用审计报告;

篇7:简介水稻本田施肥管理技术

1 水稻需肥特点

据分析测定, 每生产100 kg稻谷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1~2.4 kg, 五氧化二磷0.9~1.3 kg, 氧化钾2.1~3.3 kg。因为栽培地区、品种类型、土壤特性、施肥和产量不同, 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有所不同, 制订施肥计划时, 必须根据土壤供肥能力、水稻需肥特点和计划产量水平决定。

水稻分蘖期以前, 由于苗小同化面积较小, 干物质积累不多, 因而吸收养分也较少。这时期吸收的氮占一生总吸收量的10%, 返青后吸收量逐渐增加, 分蘖盛期达到高峰, 穗分化可吸收氮占一生氮素总量80%, 抽穗-成熟期氮量占10%、磷占10%, 分蘖期、穗分化期、抽穗开花期吸收的磷占30%。钾占8%, 返青至分蘖吸收钾较少, 仅占5%左右;分蘖至穗分化期吸收钾量占总量35%;穗分化至穗开花期吸收量占总量60%, 开花期后停止吸收。

2 确定目标产量施氮、磷、钾总量

水稻施肥以有机肥和化肥结合, 追肥与叶面喷肥结合, 施肥原则为减氮、增磷、补钾。

本田结合秋整地或春整地, 可隔年施腐熟农家肥每公顷300~450 kg, 有条件地区可以秸秆还田。化肥全生育期用量因土壤肥力, 品种及计划产量等因素确定, 一般氮、磷、钾比例为2:1:1, 即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00~150 kg, 硫酸钾100~150 kg, 尿素250~300 kg。化肥基肥要结合水整地将全生育期化肥用量的全部磷肥、40%氮肥和60%钾肥全层施入, 耙入耕层。其余氮肥的65%做蘖肥、35%做穗肥施入, 其余的钾肥做穗肥施入。缺磷地决每公顷施硫酸锌1.5kg。

3 实施基肥“全层”和追肥缓减“全程”施肥方法

3.1 基肥旱整地“全层”施肥

基肥旱整地“全层”施肥程序:撒施基肥一旱整地旋 (耙) 一泡田—撒施基肥—水耙整地—捞平一待插秧) 。全量40%做基肥的氮肥分两次施用, 第一次旱整地前撒施1/2、第一次水整地前撒施1/2。具体基肥旱整地“全层”施肥方法:旱整地前撒施有机肥1.5~2 t、将全量40%做基肥的的氮肥1/2、100%磷肥、70%钾肥、硫酸锌2 kg作为基肥撒施稻田, 结合旱整地旋 (耙) 深施耕层, 灌水泡田3~7 d后, 在水整地前撒施余下的1/2做基肥的氮肥, 结合水耙整地, 将氮肥第二次施入耕层, 最后捞平田面, 等待插秧。

3.2 追肥稳步缓减“全程”施肥

稻田追肥以氮肥为主, 追肥量要稳步缓减“全程”施, 所以蘖肥、穗肥、粒肥的分配比例分别为施氮总量的30%、20%、10%, 其中氮总量30%的蘖肥分两次追施, 第一次在返青后立即追施3/4量, 第二次在6叶期根据稻苗长势追施余下的1/4量氮肥;穗肥在倒2叶长出一半时追施氮肥总量的20%、钾肥总量的30%;粒肥在始穗—齐穗期追施氮肥总量的10%。

4 施肥期的促控管理

4.1 蘖肥促控管理

促蘖, 氮肥总量30%的蘖肥要分两次追施, 第一次在返青后, 结合3 cm水层增温促蘖管理, 立即追施蘖肥氮的3/4量 (亩追尿素4.73 kg) , 使肥效反应在盛蘖叶位 (6叶) , 第二次将余下的1/4的蘖肥 (亩追尿素1.58 kg) 根据稻苗长势进行调控追肥, 对稻苗稀、叶色黄、稻株矮处多施, 叶片“深绿”则少施。控蘖, 为了控制8叶后无效分蘖发生, 在6叶龄期结束蘖肥的施用, 当茎蘖数达计划茎数的80%时为有效分蘖中止期, 结合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晒至地表出现微裂, 使群体叶色开始退淡, 分蘖速度减慢, 新蘖停止发生为宜。

4.2 穗肥促控

在倒2叶长出一半左右施穗肥, 应结合间歇灌溉水层 (4 cm) 管理, 立即追施氮肥总量的20% (亩追尿素4.35 kg) , 钾肥总量的30% (亩追硫酸钾3.3 kg) ;保证颖花分化期及减数分裂期见肥效。可促花、保花, 增加穗粒数、促根、壮秆抗倒伏, 此时叶色褪淡出现拔节黄, 最高茎蘖已控制在预期穗数的1.2~1.3倍, 无效蘖逐渐衰亡, 如果倒2叶期没出现拔节黄, 无效蘖没被完全控制, 可延后到鉴叶露尖时追施穗肥, 保证乳熟期功能叶片的光和强势。

4.3 粒肥促控

篇8: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简介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8〕182 号 【发布日期】2008-10-20 【生效日期】2008-10-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工商局 省监察厅关于福建省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分开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办〔2008〕182 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现将省工商局、省监察厅制定的《福建省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分开工作实施方案》转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十月二十日

福建省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

分开工作实施方案

省工商局 省监察厅

(二○○八年十月)

为彻底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分开问题,进一步推进中介组织规范发展,根据福建省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关于印发福建省市场中介组织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闽中介〔2008〕1号)精神,现就我省市场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分开工作(以下简称分开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分开工作目标

实施分开工作,实现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与所属的中介组织在工作、组织、经济、场所四个方面彻底、完全分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介组织管理体制,促进我省中介组织独立、客观、公正地执业,使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平等竞争的经济组织。

二、分开工作范围及时限

分开工作范围为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挂靠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运用专业知识或者专门技能,向委托人提供代理性、信息技术服务性等有偿服务的企业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主要包括:会计、审计等独立审计机构;资产、土地、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房地产价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安全生产等评估机构;检测、检验、认证等鉴定机构;测绘、监理、科技、档案、培训、担保等服务机构;信息、信用、技术、工程、市场调查等咨询机构;职业、人才、婚姻、教育等介绍机构;工商登记、广告、商标、专利、税务、房地产交易经纪、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房屋拆迁、政府采购、拍卖、因私出入境、经纪、证券、保险、期货、货运、报关等代理机构。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房地产交易经纪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四个行业的分开工作于2008年年底前完成。其他行业分开工作,可借鉴以上四个行业分开工作好的经验与做法,于2009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三、分开工作内容

(一)组织分开。做到“三个不挂”:机构不挂靠,中介组织不再是挂靠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所属机构,与原挂靠单位不再有隶属关系;干部不挂职,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在编人员不能在中介组织兼职,也不能担任中介组织的业务顾问;人员不挂编,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行政或事业编制人员变为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人事档案转由县级以上人事部门认可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二)工作分开。中介组织不再是挂靠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所属机构,与挂靠单位不再有隶属关系,不再履行挂靠单位的任何行政职能。中介组织不能以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名义开展业务活动,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不得为中介组织招揽、指定业务或干预市场中介组织执业。

(三)经济分开。就是财产、财务要分开,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与中介组织财产关系不明晰的,在依法审计的基础上,进行资产划分,明晰产权归属。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不得占有、平调、借用中介组织的资产,不再是中介组织的投资者,不再享有所有者权益,不能以任何名义收受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费用,也不得以机关工会名义入股等任何形式从中介组织谋取经济利益。

(四)场所分开。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办公场所,不再提供或租借给中介组织作为执业场所,已租用或借用的,年底前必须搬离。

中介组织与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分开后,其名称必须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不得冠有原挂靠单位的名称字样或带有挂靠单位的痕迹。

四、分开工作步骤

(一)2008年11月底前,各级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本《方案》规定的分开范围、内容、标准、步骤和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本部门分开工作具体方案,并与挂靠的中介组织依法签订分开协议。依据本部门分开方案及签订的分开协议,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分开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限完成。分开方案应报同级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及上一级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分开协议应明确分开时限、人员分流安置、资产处置、中介组织改制后新的发起人(合伙人)人选等事项。

(二)2008年12月20日前,各设区市协调小组及省财政、建设主管部门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房地产交易经纪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四个行业分开工作完成情况和总结报告报省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

(三)2008年年底前,省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房地产交易经纪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四个行业的分开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向省政府报告。

(四)2009年6月20日前,各设区市协调小组及省各业务主管部门将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房地产交易经纪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四个行业以外行业的分开工作完成情况和总结报告报省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

(五)2009年6月底前,省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对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房地产交易经纪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四个行业以外行业的分开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向省政府报告。

五、分开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分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分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按时完成。

(二)明确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统一部署,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分开工作。挂靠单位应与中介组织就分开问题进行协商,提出方案,明确进度,达成协议,达成的分开协议应报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备案。中介组织的产权界定,由挂靠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国有资产,出具有关报告。

(三)规范管理。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与中介组织要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分开方案、协议,对中介组织的资产进行界定和处置,妥善安排人员分流,办理人员安置等有关手续。分开后的中介组织必须依法及时到各级有关登记管理机关或审批部门申请变更登记,或者重新登记和审批。

(四)严肃纪律。在分开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对收回的国有资产,应严格登记制度和财务管理。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处理。各业务主管部门要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指导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进行分开工作,使队伍不乱、专业服务不间断,确保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正常有序地运转。

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分开的,视情予以停止执业;拒不分开的,注销执业资格。对不及时开展分开工作或不按时完成分开工作的地方和部门予以通报;对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等违纪行为追究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纪律责任。

(五)加强督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分开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加强对分开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分开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彻底、完全分开。各级解决市场中介组织侵害群众和企业利益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主管部门制定分开方案,认真组织实施,适时开展督查。要处理好组织协调与各负其责的关系,牵头推进与齐抓共管的关系,充分调动省直主管部门与各市(县、区)的两个积极性,做到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使各个方面步调一致、相互协调、共同促进。通过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工作进程,进行分类指导,搞好情况综合,对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召集联席会议协调解决。

曾经进行过脱钩改制工作的单位,要对照“全面分开、彻底分开”的要求,全面梳理核实,认真进行“回头看”,切实做到组织、工作、经济、场所四个方面彻底分开。

设区市、县(市、区)业务主管部门汇总辖区各阶段分开工作情况、报表及总结,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同级协调小组;设区市和县(市、区)协调小组汇总本辖区分开工作情况报上级协调小组;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总本行业分开工作情况报省级协调小组。具体报送表格及要求详见附表。

篇9: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简介

黔府办发〔2015〕20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精神,切实加强我省城市地下管线(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管理,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建设、强化管理、消除隐患、因地制宜、创新机制的原则,把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作为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和保障地下管线运行安全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维护、应急防灾工作,进一步优化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全面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

到2017年底,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并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提高管道本质安全性,显著降低管网事故率,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力争到2025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体系,大幅提升城市地下管线应急防灾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全面清查城市范围内地下管线现状,获取准确的管线数据,掌握地下管线的基础信息和存在的事故隐患,明确管线责任单位,限期消除事故隐患。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实行属地负责制,由各地人民政府负责统一组织实施。普查工作要求应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安全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的《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通知》(建城〔2014〕179号)的规定。驻军单位、中央在黔企业和省属企业要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做好所属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普查成果要按规定集中统一管理,其中军队管线普查成果按军事设施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和军队保密要求提供和管理。2015年6月底前,设市城市和贵安新区直管区制定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方案,2015年底前完成普查工作;县城2015年底前制定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方案,2016年底前完成普查工作。(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安全监管局、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贵州电网公司、省内各通信运营企业)

(二)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各地人民政府要利用普查成果,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地下管线原始档案管理,满足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运行和应急等工作需要。设市城市和贵安新区直管区2015年启动建设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2017年底前基本建成;县城2017年启动建设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中央在黔企业、省属企业和管线单位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下,建立完善专业管线信息系统,满足管线运行、维护等工作需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管线信息系统应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信息即时交换、共建共享、动态更新,涉及国家秘密的地下管线信息,要严格按照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推进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智慧城市相融合。(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

(三)编制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各地人民政府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统筹各类地下专业管线布局,优先考虑军队管线建设需求,合理确定管线设施的空间位置、规模、走向等基本要素,加强与道路交通、人防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电网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衔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2015年底前,设市城市和贵安新区直管区要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2017年底前,县城要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人防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贵州电网公司、省内各通信运营企业)

(四)加大老旧地下管线改造力度。各地人民政府要按照治理安全隐患优先的原则,督促管线运营单位制定老旧地下管线改造计划,有序实施老旧管线改造。加快对使用年限超过50年、材质落后和漏损严重供水管网的改造。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建设。改造运行时限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管道。对存在塌陷、火灾、水淹等重大安全隐患的电力、通信和广播电视网地下通道进行专项治理、维修和升级改造。推进城市电网、广播电视网、通信网架空线入地改造。实施“宽带贵州”行动计划,推进“光纤到户”改造工程,推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和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国内IP电话等“三网融合”业务。到2020年,完成老旧管线改造工作,切实提升城市地下管线事故防范、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贵州电网公司、省内各通信运营企业)

(五)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探索建立投融资、建设维护、有偿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机制,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水平。鼓励城市新区、产业园区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应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科学设计施工,优化布局各类管线,满足管线单位的使用和运行维护要求,同步配套消防、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通风、排水、标识等设施。2015年在贵阳市、六盘水市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到2017年贵安新区直管区和其余设市城市至少完成一条综合管廊试点工程。(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人防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贵州电网公司、省内各通信运营企业)

(六)统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地要有序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和评估,研究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统筹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工作,合理布局地下空间设施与地下管线设施。同时,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作为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满足国防和人防建设的要求。(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人防办、省发展改革委)

(七)严格实施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管理。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依据经批准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对城市地下管线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并将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作为控制性规划和地下管线建设的基本依据。未进入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地下管线工程,原则上不允许实施。地下管线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工程施工许可证;未经核实或经核实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地下管线工程,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和办理竣工备案;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各类违反规划的行为要及时依法严肃处理。城市规划区内原则上不允许新建生产经营性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生产区内除外)。(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人防办)

(八)统筹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建设。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合理安排地下管线和城市道路的建设时序。城市道路工程实施前,道路建设单位应会同相关管线建设运营单位,依据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和道路建设计划,制定管线建设计划,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统筹安排各类管道建设,力争一次敷设到位。对暂不能实施建设的管线,要按规划预留管线位置。对实施综合管廊的路段,凡已在管廊中预留管线位置的,不得再另行安排管廊以外的管线位置。实行道路挖掘总量控制和新、改、扩建道路禁挖年限控制相结合的管控制度,严格控制道路挖掘,杜绝“马路拉链”现象。(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人防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贵州电网公司、省内各通信运营企业)

(九)规范城市地下管线建设行为。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履行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严格落实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监理、竣工测量及档案移交等制度。地下管线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落实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对于可能影响其他已有地下管线安全的施工作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要与管线权属单位签订保护协议,辨识危险因素,制定施工保护方案。对于可能涉及危险化学品管道的施工作业,建设单位要认真查阅资料,掌握管线布局,严禁在情况不明时盲目进行地面开挖作业。工程覆土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竣工测量,及时将管线竣工测量成果录入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并报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存档。建设单位对测量数据和测量图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落实对地下管线的保护工作,建立和执行施工前报审、动工前会商、施工中保护、施工后恢复的工作制度,严厉查处未经许可批准和在情况不明时盲目施工、野蛮施工造成管道安全事故的行为。(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贵州电网公司、省内各通信运营企业)

(十)加强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管理。城市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管线单位建立地下管线巡护和隐患排查制度,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配备专门人员对管线进行日常巡护,定期进行检测维修,强化监管预警,发现危害管线安全的行为或隐患要及时处理;对危及管线安全的施工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将有关情况报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和城市地下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工程建设需对已有市政管线进行迁建的,建设单位应在取得管线权属单位同意后,由双方协商实施管线迁建工程。地下管线权属单位不得擅自迁移、变更市政地下管线,确需迁移变更的,须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废弃市政地下管线,须向城市规划、道路主管部门报告,并拆除废弃的管线。对权属不明的废弃市政地下管线,由城市道路主管部门组织拆除,对无法拆除的,应封填管道及检查井。

重视消除安全隐患。对日常巡护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各城市人民政府要及时组织管线权属单位研究整改措施,制定工作计划,限期消除安全隐患。加大力度清理占压地下管线的违法建(构)筑物。清查、登记废弃“无主”管线,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废弃管线要及时处置,消灭危险源,其它废弃管线应在道路改、扩建时予以拆除。贯彻城市窨井盖安全管理要求,认真落实窨井盖维修、养护和管理责任,及时修复盗失和损坏的设施;采用防坠落、防位移、防盗窃等技术措施,提高窨井盖安全防护性能,避免窨井盖伤人等事故。(责任单位: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贵州电网公司、省内各通信运营企业)

(十一)完善法规体系。贯彻国家关于地下空间管理、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研究制定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条例,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发展实际,可出台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格惩戒措施,促进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责任单位:省政府法制办,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人防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

(十二)鼓励利用先进科技。鼓励各地在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应急防灾等工作中,广泛应用精确测控、集中监控、无损探测、快速修复和隐患事故预警等先进技术。积极推广有利于提高管道安全性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贵州电网公司、省内各通信运营企业)

三、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职责。各地人民政府是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要纠正“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等错误观念,加强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建设,切实做好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会同省有关部门,加强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提高地下管线的建设管理水平。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不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健全工作机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安全监管局、省通信管理局、省能源局、省人防办、省保密局等省有关部门和驻黔部队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统筹指导全省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将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协调解决跨地区、跨部门及跨军队和地方的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形成分工明确、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各地人民政府要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协调联动,共同加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

(三)加大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各地人民政府和管线单位要积极落实资金支持,加快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支持管线普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动综合管廊试点建设,引导企业加大对管网维修、维护和升级改造的资金投入。加快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分清政府与企业边界,确需政府举债的,可通过发行政府一般债券或专项债券融资。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开展基础设施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PPP)试点,探索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项目收益债券等市场化方式融资。推进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工作,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地下管线设施建设和运营。深化银企对接,支持金融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加大信贷投资力度。各级政府部门要规范、优化地下管线建设改造行政审批手续办理流程,提高办理效率。加强管线信息安全保护,涉及国家秘密的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和工程建设,要严格按照保密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涉及境外企业或人员参与的,必须经依法批准;涉及政府采购的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四)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各城市要结合“12319”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和“智慧城市”建设,畅通地下管线事故信息报告渠道,建立快接、快处的处置工作流程。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危害地下管线安全的行为。积极开展“管线挖掘安全月”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公众保护地下管线的意识。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5月4日

上一篇: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下一篇:自我提升计划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