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教案表

2024-05-21

演讲与口才教案表(共6篇)

篇1:演讲与口才教案表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第一章

口语艺术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口语艺术的特征和作用,理解口语艺术的主体在口语表达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客体对主体的影响。掌握口语艺术的基本法则。

教学重点 口语艺术的基本法则 教学难点 口语艺术的主客体要素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

纲 一、口语艺术的特征和作用 1.特征(综合性、同步性、简散性、易逝性、灵活性)

2.作用 二、口语艺术的主客体要素 1.主体要素 2.客体要素(对象、环境)

三、口语艺术的基本法则

1.目的明确 2.感情真挚 3.因人而异 4.注意场合 教

此届学生知识面窄,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加强,开拓知识视野,做到拿到题目后有话可说,特别要对与口才相关的学科(如语言学、文章学、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的知识要有所了解。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2.1 社交概述 第二章

2.2 社交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了解现代社交的特征,理解社交的基本原则,掌握社交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社交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社交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教

纲 一、社交的概述 1.社交的含义和特征 ① 社交的含义 ② 现代社交的特征

2.社交的基本原则发展原则宽容原则 信用原则平等原则 互利原则 二、社交语言的基本要求 1.言之有礼——讲究用语,彬彬有礼 2.言之有的——紧扣中心,因人施语 3.言之有益——选择话题,健康有益 4.言之有物——注重话风,不尚空谈 5.言之有理——合乎逻辑,防止诡辩 6.言之有度——谦恭适度,自然得体 教

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学会如何为人处世,理解社交不仅是口才的问题,还关系到如何做人的问题。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2.3 社交语言的巧妙运用 教学目的 了解灵活巧妙地运用社交语言的作用,掌握社交语言巧妙运用的技巧。

教学重点 社交语言巧妙运用的技巧 教学难点 巧于即兴与巧于应变 教学方法 启发式、案例分析 教

纲 一、巧于善始求同为善通情为善注意切境之势 度势语境之时 审时、、21—— 二、巧于即兴托物兴辞 方式轻松有趣 风格快速入题 题旨临场发挥 时空 特征———— :

三、巧于应变切中要害 语风简短为妙 语形从容不迫 语态——— 四、巧于回避(避实就虚、以攻为守、无效回答)

记 要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2.4 社交语言的实用技巧

教学目的 掌握招呼语言、介绍语言、电话语言、提问语言、拒绝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 介绍语言与拒绝语言的技巧 教学难点 提问语言和拒绝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教

纲 1.招呼语言技巧(称呼式、寒暄式、体语式)

2.介绍语言技巧(介绍他人、自我介绍)

3.电话语言技巧(原则:时间控制、起始语控制、语气语调控制、情绪控制)

4.提问语言技巧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提问技法的类型 5.拒绝语言技巧(委婉拒绝的七种方式)

记 用生活实例让学生现场解决问题,来分析、学习如何进行委婉拒绝。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2.4 社交语言的实用技巧 教学目的 掌握交谈语言和即席发言技巧

教学重点 即席发言技巧 教学难点 即兴构思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教

纲 一、交谈语言技巧气氛和谐 因人而异 注意聆听保持谈兴 双向对应 热诚专注 二、即席发言技巧 ㈠ 即席发言的特征情境的触发性话境的突发性时境的短暂性、、、321 ㈡ 即席发言的类型 ㈢)

(即兴构即席发言的基本技巧别开生面 展开联想快速组合 汇集材料扬长避短 选择话题,、,、,、321 ㈣ 即席发言能力的培养(1、广闻博学

2、多思勤练

3、有备无患)

记 补充讲解即席发言的要求机敏生动情真意切适时适度、、、321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第三章

演讲语言艺术(3.1 演讲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演讲的含义、类型,掌握演讲的特征。

教学重点 演讲的含义和特征

教学难点 演讲的特征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

纲 一、演讲的含义 1.讲其所想,演其所说;讲为主,演为辅 2.演讲是社会实践活动而非艺术活动 3.感召听众,促其行动 二、演讲三要素 演讲者 听

众 时空环境 三、演讲的特征 社会性、真实性、艺术性、整体性、临场性 三、演讲的类型 按内容所作的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 教

讲课中强调一下演讲三要素:时空环境众 听演讲者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3.2 演讲的准备技巧 教学目的 了解演讲准备的重要性,掌握演讲的准备技巧 教学重点 选题准备技巧、心理准备技巧 教学难点 心理准备技巧(克服怯场情绪)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教

纲 一、为什么演讲前要做好准备 二、演讲前必须做好哪些准备 1.心理准备(强烈的成功欲、充分的自信心、坚强的自制力)

2.内容准备(选题要适合演讲者、听众、场合、时间等)

3.练习准备(①自练

②面对特定听众练)

4.服装准备演讲场合 符合演讲内容识 社会风尚和民族审美意 符合时代精神身材的特征 肤色 符合自己的脸型职业和身份 符合自己的年龄、④、③、、②、① 5.道具准备(少而精;事先整理好、设想好)

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如何克服怯场情绪的有效方法,学生现身说法效果更好。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3.3 演讲稿撰写技巧 3.3.1 演讲稿的作用和特点 教学目的 了解演讲稿的作用,掌握演讲稿的特点。

教学重点 演讲稿的特点 教学难点 演讲稿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

纲 一、演讲稿的作用 1.保证演讲内容的完善 2.保证演讲者临场发挥自如 3.能加强语言的规范化和表现力 4.帮助恰当地掌握时间 二、演讲稿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对象感和现场感 2.具有突出的可说性和可听性 3.具有灵活的临场性 三、案例评析 1.学习2.讨论 教

用点评案例方式讲解演讲稿的特点,效果良好。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3.3.2

演讲稿选材的技巧 教学目的 了解选材的重要意义,掌握演讲稿选材技巧。

教学重点 选材要典型 教学难点 选材要新颖 教学方法 启发式、案例分析式 教

一、演讲稿选材的作用 二、演讲稿选材的技巧 1.选材要严格针对听众需要切合主题需要

2.选材要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3.选材要典型(对表现主题具有突出的说服力)

4.选材要新颖(新材料、新问题、理论上的新概括等)

要讲清楚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写在演讲稿中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材料这一道理(因为有可能是表面或片面现象)。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3.3.3

演讲稿结构的技巧 教学目的 了解结构的作用,掌握演讲稿结构的技巧。

教学重点 演讲稿主体的写作 教学难点 设置高潮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教

一、精心结构对演讲所起的作用 二、演讲稿结构的技巧 1.开头类型作用

2.主体

要求:语句精炼感情强烈思想深刻精心设置高潮 层次清晰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主题鲜明突出④ ③② ① 3.结尾结尾常见的类型结尾的任务 教

引导学生注意设置高潮必须做到:对演讲主题深思熟虑、见解深刻、感情强烈、语句精炼。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3.4.1

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 教学目的 了解有声语言表达的要求,掌握有声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重点 语义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语音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教

有声语言表达技巧 一、语音表达技巧 1、用声技巧

2、重音技巧

3、停顿技巧

4、语速技巧 5.语气技巧 二、语义表达技巧 1、准确贴切

2、简洁明快

3、通俗平易

4、形象生动 (补充内容:语义表达的辩证艺术——准确与模糊、简洁与啰嗦等)

三、有声语言表达的要求(基本要求、较高要求与最高要求三个层次)

语音表达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语义表达通过修改演讲稿进行练习(自改、互改、教师评改三种形式结合)。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3.4.2

态势语言的表达技巧 教学目的 了解态势语在演讲中的作用,掌握态势语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 面部表情技巧 教学难点 手势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练习教

态势语言表达技巧 一、态势语在演讲中的作用 二、态势语的运用技巧 1.面部表情(①突出眼神运用

②与口语表达协调一致

③富于变化 ④必须自然)

2.手势动作(①情意手势

②象形手势

③指示手势

④象征手势)

3.身姿动作(①向前移动

②向左右移动

③向左右移动)

三、态势语使用总的原则少而精以突出重点 精炼感 真实自然地表现真情实 自然正确辅助口语表情达意 准确— — 3— — 2— — 1、、、教

演讲中要全身心地投入,表情就不会呆板。面部表情要丰富自然;手势动作与身姿动作先根据表意需要自发来做,然后再进行修正或设计,并反复训练。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3.4.3

临场应变的技巧 教学目的 了解临场应变的作用,掌握常见变故的应变技巧。

教学重点 对演讲者自身失误情况的处理 教学难点 对演讲客体要素发生变化的处理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

一、临场应变是衡量演讲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临场应变的技巧 1.对演讲者自身发生失误情况的处理说错演讲词忘记演讲词②① 2.对听众反应冷漠情况的处理 3.对演讲内容与别人重复的处理 4.对会场出现喧哗声和喝倒彩情况的处理 5.对演讲时间临时改变的处理 6.对听众持对立观点情况的处理

这一节内容可与“社交语言艺术”一章中的“巧于即兴”、“巧于应变”结合起来学习、训练。在多练中学会处惊不乱,敏捷思维,采取相应措施,得体有效地进行应对。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第四章

论辩语言艺术

4.1

论辩概述

4.2

论辩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 了解论辩的特征和类型,掌握论辩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 论辩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论辩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

一、论辩概述 1.论辩的含义和特征思维的敏捷性 表达的临场性论理的严密性 观点的对立性特征含义④ ③② ① 2.论辩的类型答辩式论辩对话式论辩竞赛式论辩③②① 二、论辩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2.平等原则 3.同一原则 4.充足理由原则 教

注意论辩过程中,论题要保持同一,理由与观点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4.3

论辩语言的技巧 教学目的 了解论辩语言技巧的作用,掌握论辩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 一击致命法、针锋相对法、捕捉漏洞法等。

教学难点 二难反驳法、断后聚歼法 教学方法 学练结合 教

一、论辩语言技巧的作用 二、论辩语言的技巧 1、一击致命法

6、捕捉漏洞法 2、针锋相对法

7、二难反驳法 3、引申归谬法

8、避实就虚法 4、反证辩驳法

9、出其不意法 5、釜底抽薪法

10、断后聚歼法 三、练习教

请学生搜集生活实例上台讲解,每人讲一种方法,并在分析后结合实际进行运用,为后面开展班级论辩奠定基础。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4.4

论辩的逻辑法则 教学目的 掌握论辩的逻辑法则 教学重点 努力阐述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犀利反驳对方观点并击中要害 教学难点 论辩的要求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

一、论辩的逻辑法则 1.努力阐述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无懈可击 严密科学 论证发散归一 真实典型 论据利攻易守 正确鲜明 论点,,——— 2.犀利反驳对方观点并击中要害

反驳途径: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抓住要害,一攻到底,从理论上将对方彻底驳倒。

3.善用特殊技巧法则来反驳 二、论辩的要求 1、中心论点鲜明

2、辨清论题

3、理据充分 4、讲理、讲度、讲德

5、善于打动人

6、论辩十忌 教

做一些具体小练习:拿一些辩题,分析其要害在何处,这样训练过再开展论辩效果要更好一些。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4.5

队式论辩技巧

4.6

诡辩的识别和辩驳 教学目的学会识别与反驳诡辩,掌握队式论辩技巧。

教学重点 队式论辩技巧 教学难点 反驳诡辩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

一、队式论辩技巧 1.析题立论

2.防卫坚固 3.进攻取胜 4.结辩陈词 二、三种典型论辩赛模式与队式论辩“启承转合”的应用

新加坡模式

4:4

京模式

4:4

海模式

3:3 三、诡辩的识别和辩驳 教

组织队式论辩,让学生联系实际选热点辩题,学生积极性高,而且能全身心地投入。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第五章

1、求职面试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求职面试前应如何思考与决策,清楚面试的目的与方式。

教学重点 面试的目的与方式 教学难点 面试前的思考与决策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

一、求职面试前的思考和决策 1.确定理想 2.正确认识自我 3.准确进行求职定位 二、了解面试的目的和方式 ㈠ 招聘单位进行面试目的㈡ 面试的方式 1、考察求职者思维能力

1、单独面试与集体面试 2、考察求职者口才能力

2、一次性面试与分阶段面试 3、考察求职者专业知识与能力

3、常规面试与情景面试 4、考察求职者性格、品质

教育学生求职观念要转变,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做好吃大苦耐大劳、从基层工作干起的思想准备,然后凭出色的业绩再向上提升。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5.2

求职面试前的准备 教学目的 了解求职前“知己”、“知彼”的重要性,克服消极心理,掌握现代社会的用人观,面试前内容、服饰等准备。

教学重点 现代社会的用人观、面试前内容准备。

教学难点 面试前内容的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实训 教

一、了解现代社会的用人观敬业精神等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4321 二、弄清用人单位情况 三、克服消极心理 四、做好面试内容准备 五、面试时的服饰和仪态 教

内容准备是关键问题。准备要有针对性,根据对方所需举例说明自己的特长;说清楚求何职、凭何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人品等),说明白胜任此职的理由。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5.3

求职面试语言要求 教学目的 掌握求职面试语言要求 教学重点 简明扼要 教学难点 突出个性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教

一、简明扼要 1.不重复啰嗦 2.紧扣提问回答问题 3.回答问题开门见山 二、真诚朴实(实事求是、质朴无华;忌空洞的溢美之词,忌夸夸其谈。)

三、突出个性(特色最具吸引力)

四、语速恰当 五、案例分析、讨论。

通过模拟训练学生感受较深,一是案例分析、讨论,加深理解;二是情景练习,提高思辨能力。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5.4

求职面试语言技巧 教学目的 掌握求职面试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自我介绍、推销自己的语言技巧。

教学难点 提问与解除困境的语言技巧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

一、自我介绍的语言技巧。,、。、。,、留有余地 分寸适度系 处理好详略与虚实的关注意定位 介绍要有针对性321 二、推销自己的语言技巧。,、。。,重德行 与人为善 真诚实干 人品意识有个性 巧妙推销自己 创新意识自信 大胆推销自己 竞争意识 三、提出问题的语言技巧似是而非的问题 不提模棱两可时机 语气 注意提问方式所提问题与求职有关、、、四、解除困境的语言技巧。、、、不必为小过失惴惴不安 诚实坦率不掩饰寓结论于问话中 改变为难人的问话模式

进行自我介绍练习,自我分析与同学分析相结合,班级训练加强,多看有关新闻报道,综合运用效果较好。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5.5

求职应答的策略技巧 教学目的 掌握求职应答的策略技巧 教学重点 具体实例法与扬长避短法 教学难点 审时度势法与虚实并用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学练结合 教

一、具体实例法(主要优点的主要事实)

二、扬长避短法实话实说与实话巧说 不懂的问题虚说 缺点少说实说 优点多说,、、三、审时度势法(1、回答问题有的放矢

2、读懂对方了解用意

3、何时谈何问题,先后有序)

四、补白运用法 五、虚实并用法虚得合理得体 虚实得主旨鲜明突出 实—— 六、适度激将法 教

用人单位择优录取,只讲自己“优”而无实例证明,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要求学生讲优点必须摆出实例,让别人去感觉确实优秀。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第六章

谈判语言艺术

6.1

谈判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谈判的种类,掌握谈判的特征与模式。

教学重点 谈判的特征 教学难点 谈判的最佳模式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

谈 谈

述 一、谈判的含义和特征 1.含义 2.特征互惠的非均等性的二重性 冲突 与 合作的互动性 受 与 施③②①” “ ” “” “ ” “ 二、谈判的模式和种类 1.谈判的种类(不同角度,可分成不同类型)

2.谈判的模式(最佳模式:“赢—赢”模式)

谈判中不想输并不等于不会输,所以在讲解中只有让学生真正弄懂“具有不同心态”、“采用不同模式”将导致不同的结果,谈判者应努力使谈判过程成为一个合作的利己的不断协调互动的过程,主动引导双方的立场和利益相互靠近或相互依存。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6.2

谈判语言的特征

6.3

谈判语言的基本技巧 教学目的 掌握谈判语言的特征和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 谈判语言的特征 教学难点 重复法、激将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

一、谈判语言的特征 1.鲜明的功利性 2.灵活的随机性 3.巧妙的策略性 4.迅捷的反馈性 二、谈判语言的基本技巧 1.重复法重复对方的意见重复自己的意见②① 2.激将法 教

教这一章首先要让各专业的学生都明白:谈判与每一个人都关系密切,工作、生活中都少不了谈判。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学得更为主动。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6.3

谈判语言的基本技巧 教学目的 掌握谈判语言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 基本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 使用各种方法的注意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提要、总结性讲解 教

3.赞美法(独到、真心、具体、明确)

4.示弱法(对强于自己的对手使用)

5.比喻法(就地取材,用眼前物、身边事作比)

6.绕弯法(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轻到重)

7.反说法(不正面驳斥,对其观点引申,示其荒谬,让其醒悟)

8.数字法(用数字说明观点,增强说服力)

9.暗示法(从侧面启发对方,间接表达思想)

10.刚柔法(刚柔相济)

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一人上台讲一个方面技巧,然后讨论,教师再总结性地讲解,课堂气氛活跃,既练习了口才,听者也印象深刻。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6.4

谈判的策略语言技巧 教学目的 掌握谈判的策略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让步策略语言技巧 教学难点 扭转策略语言技巧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

谈判的策略语言技巧 一、引诱策略语言技巧(巧妙设问,灵活诱导)

1.引诱对方暴露自己的真实情况 2.引诱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二、让步策略语言技巧(以让换让,以退为进)

1.让步速度—不可太快 2.让步幅度—不必同等 3.让步性质—不无谓让步 三、扭转策略语言技巧(打破僵局,转败为胜)

四、谈判策略语言要求(变不利为有利,化干戈为玉帛)

课后让学生在班级进行模拟谈判练习,就班级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谈判,可侧重练习让步策略语言技巧。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第七章

推销语言艺术

7.1

推销概述 教学目的 了解推销的含义与形式,理解并掌握现代推销中的形象导向。

教学重点 现代推销中的形象导向 教学难点 现代推销中的形象导向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

推销概述 一、推销的含义和形式 1.含义(广义、狭义)

推销三要素推销客体推销对象推销主体 2.形式人员推销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广告宣传④③②① 二、现代推销中的形象导向 第一导向形象导向 现代推销观利润导向 传统推销观— —— — 教

现代推销中的形象导向问题较为抽象,上课时多用典型案例讲解,然后让学生讨论,这样就会形象直观一些,既易于理解,又印象深刻,还可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对人生与处世有更深的领悟。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7.2

推销语言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 了解推销语言的基本要求,掌握其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 耐心讲解与利益吸引 教学难点 风趣谈话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

推销语言的基本原则 一、推销语言的基本要求引起推销对象愉悦反应准确传递推销信息满足推销对象需求、、、321 二、推销语言的基本原则 1.真诚待人(以诚为心,以信为品)

2.耐心讲解(褒贬是顾主,嫌贵是买家)

3.风趣谈话(商谈与笑谈)

4.利益吸引(满足需要的是商品所具有的功能)

在教学中使学生去领悟销售大师的名言:“销售是 98%的了解人性,2%的产品知识。”推销员应学会了解顾客需要的是什么,并提供给他们。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7.3

推销辞令四步骤 教学目的 了解推销辞令四步骤,掌握商谈语言技巧。

教学重点 商谈语言技巧 教学难点 得体寒暄与及时成交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

推销辞令四步骤

一、开口说话阶段(得体寒暄:问侯式、夸赞式、描述式、言他式,获得顾客 好感。)

二、商谈前半段(吸引顾客——对商品产生兴趣)

三、商谈后半段(说服顾客——激发购买欲望)

四、结束商谈阶段(及时成交——把握时机)

推销员“开好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自然得体的寒暄,是获得顾客好感的重要方式,推销开始就要形成双方心理相融的局面。这一点应要求学生切记并努力做到。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7.4

推销语言的技巧 教学目的 掌握推销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 当面交谈与消释异议 教学难点 消释异议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 教

推销语言的技巧 一、接近顾客——创造良好气氛,洞察对方内心想法。

1、介绍接近法

2、产品接近法

3、利益接近法

4、问题接近法 二、当面交谈——引起对方兴趣,激发购买欲望联想提示法明星提示法动意提示法、、、321 三、消释异议——耐心说服,增强对产品的信任 四、商品成交——时机成熟,迅速成交机会成交法从众成交法小点成交法选择成交法假定成交法请求成交法、、、、、、654321 五、收回货款——登门拜访,方式灵活。

在推销中,最难处理的就是“消释异议”又使顾客愉快接受,成功处理异议,就可有效促成交易。除书上所讲几种方法外,还有“异议成交法”等,但需根据情况,灵活变通地运用。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第八章

主持语言艺术(8.1—8.2)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主持语言的特征和类型,掌握主持语言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 主持语言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主持语言的特征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 教

一、主持概述 1.主持人的含义和主持语言的特征 1)主持人的含义

节目主持人

非节目主持人——会议、比赛、节日庆典等主持人。

2)主持语言的特征(规范、优美、机智、个性)

2.主持的类型 )、、、、、(、)、、、(、婚丧祝寿等 舞会 宴会 会议 典礼 舞台 非节目主持文艺类等 教育类 综艺类 新闻类 节目主持21 二、主持语言的基本原则 1.生动、亲切,有吸引力 2.沟通、共鸣,有亲和力 3.急智、救场,有应变力 4.创新、定位,有个性魅力 教

学生一般对节目主持较熟悉,而对非节目主持不熟悉。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认识、熟悉非节目主持,因为非节目主持语言学生走入社会将应用得更多。另外,要通过与第二课堂结合,让学生通过训练,更好地掌握并能较好地运用主持语言的基本原则。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主持语言艺术(8.3—8.4)

教学目的 理解主持语言的要求,掌握主持语言常用的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 主持语言的艺术技巧 教学难点 主持语言的艺术技巧 教学方法 启发式、案例分析 教

一、主持语言的要求 简练精彩周密严谨具体明确流畅悦耳、、、、4321 二、主持语言的艺术技巧 1.切合情境的开场导入技巧 2.话题衔接的场中进行技巧 3.即兴访谈的快语应对技巧 4.激发兴趣的情理引导技巧 5.困境解脱的急中生智技巧

主持语言的艺术技巧学生听起来很感兴趣,通过案例分析也能较快理解,但学习运用则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多加训练,可以结合学院的文化艺术节或各种学生的协会活动和班级活动加以练习。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第九章

口语主体的形象意识

(9.1 塑造美好形象)

教学目的 了解塑造美好形象的一般要求,掌握其技巧。

教学重点 塑造美好形象的要求 教学难点 设计、塑造美好的自我形象 教学方法 演示、讨论 教

塑造美好形象 一、仪容和服饰 仪容(头发、面容、手等)——整洁、优美 服饰(男、女各有不同要求)

二、仪态和礼仪 仪态——站姿、坐姿、行姿 礼仪公务接待礼仪名片礼仪作客礼仪会客礼仪握手礼仪、、、、、54321 教

让学生理解外在形象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会塑造自我美好形象,但更要懂得“美貌与魅力永远无法画等号”,引导学生更注重内在美的培养与提高。

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实用口才艺术》 上课时间

题 9.2

加强综合素养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到加强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去加强综合素 养。

教学重点 智能结构与道德修养 教学难点 现代意识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

加强综合修养 一、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321 二、智能结构)、、、(、),:

T(、创造能力 表达能力 组织能力 认识能力 能力结构深专业知识 宽基础知识 型 知识结构2” “ 1 三、道德修养” “” “” “。。。,;,知其人 观其行 听其言而患德之不崇 不患位不尊虽令不行 其身不正 不令而行 其身正 教

使学生理解:只有具有开放意识,才能与时俱进;只有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应有的能力结构,才能口语表达立意新颖,令人心悦诚服;只有道德高尚,才会受人尊重,说话才有分量。

篇2:演讲与口才教案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发音方法和要领

2、使学生掌握平舌音和翘舌音发音辨析技巧

3、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掌握平翘舌转换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老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方法,准确的掌握平翘舌转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具体教学使学生建立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了解普通话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习树立普通话的信心,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向民航企业员工口语表达的标准靠近。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平翘舌音s sh的发音部位与方法

2、平翘舌音在口语表达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讲授法 实践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平翘舌分类平舌: z c s 翘舌: zh ch sh r 提问:再生目中平舌音和翘舌音是哪些 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平舌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引导学生观看舌位图 指导学生掌握平翘舌发音要领。指导平舌音的发音要领 1.提出平舌的发音方法并做示范。2.根据学生练指出并纠正错误。

3.学生进行更改练习。平舌音实践练习

三、翘舌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发舌尖后音(即翘舌音)时舌头放松,舌尖轻巧地接近硬腭前部 舌尖翘起。

方法: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然后舌尖稍稍离开硬腭前部,形成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练习:翘舌音字词练习:

1.提出翘舌的发音方法并做示范。2.根据学生练指出并纠正错误。

3.学生进行更改练习。翘舌音实践练习

四. 给同学们穿插一个笑话 讲明平翘舌的重要性

一个女同学分翘舌音完全不分,与我们一起去吃饭,常去的餐厅做得最好吃的一道菜是“姜丝炒肉”,大家一进门就故意问她:想吃什么啊?她竟很大声地脱口而出:吃“僵尸肉”,引得全员哄堂大笑,餐厅老板惊诧地侧目。

五:分辨转换

平舌:舌头是平伸 接近或接触上齿背或者下齿背

翘舌:舌头是翘起,抵住硬腭前端位置,不能后缩和翘过了。

对比练习

z一zh自治 尊重 增长 作主 杂志 再植 资助 自重 罪状 宗旨 遵照 坐镇 作战 总之

zh一z制造 转载 追踪 振作 正宗 准则 种子 知足 职责 沼泽 种族 装载 正在 主宰

c—ch蚕虫 操场 财产 擦车 促成 采茶 残喘 草创 磁场 仓储 辞呈 操持 错处 彩绸

ch--c炒菜 冲刺 尺寸 陈词 差错 纯粹 初次 船舱 场次 春蚕 除草 揣测 陈醋 储藏 s--sh

松树

算术 损失 三山 似是 丧失

诉说

琐事 随时 所属 私塾 散失 sh--s

收缩

哨所 殊死 申诉 疏松 山色

深思

上司 胜似 输送 世俗 绳索

抽取学生做练习以横排 纠正发音错误和缺陷 读,并听同学的发音思辨正确的发音

六:绕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能分得清,请来试一试。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要想说对四,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要想说对四和十,多多练习十和四。

史老师,讲时事,常学时事长知识。时事学习看报纸,报纸登的是时事。常看报纸要多思,心里装着天下事。1.进行示范 2.引领学生齐读 3.抽学生读 配合

七: 广播词 下降时安全检查广播

女士们,先生们: 飞机正在下降。请您回原位坐好,系好安全带,收起小着板,将座椅靠背调整到正常位置。所有个人电脑及电子设备必须处于关闭状态。请你确认您的手提物品是否已妥善安放。稍后,我们将调暗客舱灯光。1.进行示范 2.引领学生齐读

3.抽学生读 配合课后作业 绕口令1条,朗读文章一篇 学生明白作业任务 记住

《鼻音与边音(n与l)的分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鼻音与边音的发音方法和要领

2、使学生掌握鼻音与边音发音辨析技巧

3、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掌握鼻音与边音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老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方法,准确的掌握鼻音与边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具体教学使学生建立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了解普通话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习树立普通话的信心,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向民航企业员工口语表达的标准靠近。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鼻音与边音发音部位与方法

2、鼻音与边音在口语表达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讲授法 实践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鼻音与边音分类

普通话中的n和l是对立的音位,分得很清楚,但是在很多方言区中n和l是不分的,对于那些n、l不分的方言区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一点,首先要读准n和l,然后要知道哪些字的声母是n,哪些字的声母是l,这需要有个记忆过程。

二、n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引导学生观看舌位图 指导学生掌握发音要领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指导的发音要领

1.提出的发音方法并做示范。2.根据学生练指出并纠正错误。3.学生进行更改练习。

三、l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发舌尖后音(即翘舌音)时舌头放松,舌尖轻巧地接近硬腭前部 舌尖翘起。

1.提出的发音方法并做示范。2.根据学生练指出并纠正错误。3.学生进行更改练习。四:分辨转换

由于n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通过,所以发出的声音带有“鼻音”。

l在发音时注意舌头的动作,即在发音前,舌头向上卷,发音时,舌头伸平,不带有鼻音,即使用手捏住鼻子也能发音。对比练习

无赖lài -无奈nài

水牛niú -水流 liú

男nán 裤-蓝lán 裤

旅lǚ 客-女nǚ 客

脑nǎo 子-老lǎo 子

连lián夜-年nián夜

留念niàn -留恋liàn 浓nóng 重-隆lóng

重 南nán 部-蓝lán 布

烂泥ní -烂梨lí

牛niú 黄-硫liú 磺

大娘niáng -大梁liáng 《r、l的分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r与l的发音方法和要领

2、使学生掌握r与l发音辨析技巧

3、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掌握r与l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老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方法,准确的掌握r与l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具体教学使学生建立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了解普通话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习树立普通话的信心,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向民航企业员工口语表达的标准靠近。教学重难点 重点

1、r与l发音部位与方法

2、r与l在口语表达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讲授法 实践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r与l分类

从发音部位看,“r”是舌尖后音,同“zh、ch、sh”发音部位一样,是由舌尖和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而发的音。从发音方法看,“r”是浊擦音,发音时,舌尖上翘,抵硬腭前部留一小缝,让气流从小缝中磨擦而出,同时声带震动。为找到正确的感觉,可以先发“sh”音,然后振动声带,即是“r”音。

二、r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引导学生观看舌位图 指导学生掌握发音要领r发音时,“r”的发音部位在硬腭,“r”发音除阻时,气流的通道很窄,限于舌尖和硬腭之间的一点点缝隙,磨擦很重.指导的发音要领

1.提出的发音方法并做示范。2.根据学生练指出并纠正错误。3.学生进行更改练习。

三、l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发舌尖后音(即翘舌音)时舌头放松,舌尖轻巧地接近硬腭前部 舌尖翘起。

1.提出的发音方法并做示范。2.根据学生练指出并纠正错误。3.学生进行更改练习。四:分辨转换

“r”和“l”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舌尖抵搭的位置有前后之别。“r”的发音部位在硬腭,“l”的发音部位在齿龈;发音方法也不同,“r”发音除阻时,气流的通道很窄,限于舌尖和硬腭之间的一点点缝隙,磨擦很重;而“l”音除阻时,气流的通道在舌侧两边,很宽松,磨擦不十分明显。

读准r和l:

锐利ruìlì

日历rìlì

扰乱rǎoluàn

热烈rèliè

认领rènlǐng 容量róngliàng 人力rénlì

日落rìluò

让路rànglù

热浪rèlàng

老人lǎorén

烈日lièrì

例如lìrú

利刃lìrèn

来人láirén

利润lìrùn

留任liúrèn 炼乳liànrǔ

列入lièrù

礼让lǐràng

对比练习

碧蓝lán-必然rán

娱乐lè-余热rè

阻拦lán-阻燃rán 囚牢láo-求饶ráo

卤lǔ质-乳rǔ汁

露lòu馅-肉ròu馅近路lù-进入rù

流露lù-流入rù

衰落luò-衰弱ruò

脸liǎn色-染rǎn色 收录lù-收入rù

绒róng子-聋lóng子

《鼻韵母in和ing的分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in与ing的发音方法和要领

2、使学生掌握in与ingr发音辨析技巧

3、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掌握in与ing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老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方法,准确的掌握in与ing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具体教学使学生建立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了解普通话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习树立普通话的信心,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向民航企业员工口语表达的标准靠近。教学重难点 重点

1、in与ing发音部位与方法

2、in与ing在口语表达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示范法 讲授法 实践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in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引导学生观看舌位图 指导学生掌握发音要领in发音时,先发i,然后舌尖向上齿龈移动,抵住上齿龈,发鼻音n。例如“拼音”、“尽心”的韵母。

1.提出的发音方法并做示范。2.根据学生练指出并纠正错误。3.学生进行更改练习。

三、ing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ing发音时,先发i,舌头后缩,舌根抵住软腭,发后鼻音ng。例如:“定型”、“命令”的韵母。ing 自成音节时,作ying(英)。

1.提出的发音方法并做示范。2.根据学生练指出并纠正错误。3.学生进行更改练习。四:分辨转换

读准in和ing:

心情xīnqíng

品行pǐnxíng

心灵xīnlíng 民兵mínbīng

金星jīnxīng

灵敏língmǐn

清音qīngyīn

平民píngmín 精心jīngxīn

定亲dìngqīn(3)in与ing对比辨音练习:

红心xīn-红星xīng

人民mín-人名míng 信xìn服-幸xìng福 劲jìn头-镜jìng头

婴yīng儿-因yīn而

海滨bīn-海兵bīng 零líng时-临lín时

静jìng止-禁jìn止

谈情qíng-弹琴qín 印yìn象-映yìng象

冰bīng棺-宾bīn馆

频频pín-平平píng 今jīn天-惊jīng天

亲近qīnjìn-清静qīngjìng 竞jìng赛-禁jìn赛

金银jīnyín-晶莹jīngyíng

《鼻韵母en和eng的分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en与eng的发音方法和要领

2、使学生掌握en与eng发音辨析技巧

3、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掌握en与eng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老师讲授,学生练习的方法,准确的掌握en与eng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具体教学使学生建立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了解普通话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习树立普通话的信心,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向民航企业员工口语表达的标准靠近。教学重难点 重点

1、en与eng发音部位与方法

2、en与eng在口语表达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示范法 讲授法 实践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en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en发音时,先发e,然后舌尖向上齿龈移动,抵住上齿龈发鼻音n。例如“认真”、“根本”的韵母。

1.提出的发音方法并做示范。2.根据学生练指出并纠正错误。3.学生进行更改练习。

二、eng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eng发音时,先发e,舌根向软腭移动,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通过。例如:“更正”、“生冷”的韵母。

1.提出的发音方法并做示范。2.根据学生练指出并纠正错误。3.学生进行更改练习。

三、分辨转换

读准en和eng:

真诚zhēnchéng

本能běnnéng

奔腾bēnténg 神圣shénshèng

人生rénshēng

成本chéngběn 承认chéngrèn

风尘fēngchén

证人zhèngrén en、eng对比辨音练习:

陈chén旧-成chéng就

真zhēn气-蒸zhēng汽

整zhěng段-诊zhěn断

上身shēn-上升shēng

人参shēn-人生shēng

针zhēn眼-睁zhēng眼 成chéng风-晨chén风

同门mén-同盟méng

瓜分fēn-刮风fēng

出生shēng-出身shēn

粉fěn刺-讽fěng刺

花盆pén-花棚péng

分fēn子-疯fēng子

深耕shēn gēng-生根shēng gēn 正zhèng中-震zhèn中

分针fēn zhēn-风筝fēng zheng 审shěn视-省shěng市

深沉shēn chén-生成shēng chéng

《轻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轻声词的发音规律 教学目标:

1、了解轻声词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轻声词的发音方法及特点并能准确读出轻声词。

3.掌握轻声词发音的规律和方法,使普通话更加纯正、地道,并加深对祖**语的热爱情感。教学重点:轻声词的发音规律及轻声词的作用。教学难点:在日常会话中能灵活自然地运用轻声词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指导训练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发音训练:

1、平翘舌训练

2、鼻韵母训练

二、引入正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轻声(板书:轻声)

我们在日常会话中,是否使用过轻声词,请同学们思考,并举例。如:到商店买东西。天上有月亮、星星。眼睛、耳朵、眉毛、知道、高粱------。类似这样的词语,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什么是“轻声及轻声词”-----

三、简介概念及调值:

(一)轻声:

指名学生朗读概念,教师并做简单解析。(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由于长期处于口语轻读音节的地位,失去了原有的声调的调值,又重新构成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听感上显得轻短模糊。)

(二)普通话轻声音节的调值:

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要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不能独立存在,它的调值要依靠前一个音节来决定。主要有两种形式:

(1)当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是阴平阳平去声时,轻声音节念短促的低降调,调值为31。例如:他的(tā de)哥哥(gēge)红的(hóng de)婆婆(pó po)坏的(huài de)(2)当前一个音节声调是上声是,轻声音节念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为44.例如:我的(wǒde)改了(gǎi le)

三、有规律可循的轻声词。

不少轻声词有固定的使用场合,即通常所说的“有规律可循的轻声词”约占轻声词总量的50%以上。它们往往与词性句法有关,可以根据语法标记进行类推。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例如:我的 好的 卖得快 微笑着 睡着 来了 晴了 见过 看过 2.词的后缀“子、头、们、么”。例如:日子 儿子 石头 舌头 我们 他们 那么 多么 3.语气词“啦、吗、呢、吧、罢、啊、呀”。4.重叠式名词、动词的后一个音节。例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太太、星星(猩猩)”“说说、谢谢、看看”。

5.可轻读词语,(多为趋向动词、方位词)如“关上”拼音写作“guān·shang”“上、下、里、边、面、来、去”。

6.量词:一个、两个、那个、那次、那盘等。余下部分就是所谓的“无规律可循的轻声词了”,可以通过熟读P135-138页的轻声词语表,读到顺口养成自然。

四、轻声词的作用:

1、可以区别词和短语

举例:兄弟xiōngdi(轻声)

复合词,弟弟。

兄弟xiōngdì(非轻声)

语,哥哥和弟弟。

2、可以区别词义

举例: 东西dōngxi(轻声)

物品。

东西dōngxī(非轻声)

方位。

男人nán ren(轻声)

丈夫

男人nán rén(非轻声)

男性的人 老公lǎo gōng(非轻声)

丈夫 老公lǎo gong(轻声)

太监

3、可以区别词性

举例:地道dìdao(轻声)

(物品的)品质好,形容词。

地道dìdào(非轻声)

地下通道,名词。

4、可以区别词的构成方式

举例:老子lǎozi(轻声)

词根加词缀

指古代哲学家。

老子lǎozǐ(非轻声)

词根加词根

指父亲。

五、巩固轻声词

是吗 他呢 看啊 走吧

看过 忙着 来了 我的 勇敢地 喝得(好)朋友们

桌子 椅子 木头 石头

墙上 河里 天上 地下 底下 那边

说说 想想 弟弟 奶奶 谈谈 跳跳

出来 进去 站 起来

走 进来

取 回来

明白 暖和 萝卜 玻璃 葡萄 知道 事情 衣服 眼睛

《儿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儿化(音)词语运用方法; 辨析儿化词语与带“儿”附加式合成词; 2.情感目标:培养正确审美观

3.能力目标:掌握掌握儿化音发音要领;了解儿化音用途,合理运用儿化词语 教学难点:儿化音发音要领 教学重点:儿化音运用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 正误辨析法 情景模拟 教学过程:

一、导入(热身): 绕口令:

小兰儿

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钱儿。

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

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绿叶儿镶金边儿。

中间还有个小圆点儿。

二、新课

1、儿化定义:在普通话中,元音er可以单独成为音节,同时它也可以同其他韵母融合成一个音节,使这个韵母转变为卷舌韵母,这种语音现象叫“儿化”。

例如:点儿

豆儿

猴儿

核儿

壳儿

块儿

球儿

2、儿化的发音特点

(1)a,o,e或以之为结尾的韵母后直接加卷舌动作。

例如:打杂儿 掉价儿 小说儿 空缺儿 粉末儿 山歌儿

(2)结尾不是a,o,e但与a,o,e有关的韵母,失去韵尾后在a,o,e上加卷舌动作。例如:名牌儿 花瓣儿 抽空儿 八成儿 钢蹦儿 小摊儿

(3)zi,ci,si,zhi,chi,shi,ui后的儿化,[i]→ [ə];ui→ uə后,再加卷舌动作。例如:瓜子儿 记事儿 没词儿 墨水儿 一对儿 跑腿儿

(4)舌尖音以外的生母与韵母i,in,ing构成音节时,一律去掉韵尾n,ng后,i→ ie,再加卷舌动作。韵母是ing,儿化时主要元音鼻化。

例如:针鼻儿 小鸡儿 米粒儿 眼镜儿 脚印儿 赶明儿

(5)以u 为韵尾的韵母(u,iu,ou),儿化时直接加卷舌动作(“媳妇儿”除外,[u]→ [ə]);省略后韵尾为u的韵母(ui,un,ueng),一律u→ uə,再加卷舌动作。例如:没谱儿 抓阄儿 小偷儿 一会儿 桥墩儿 老翁儿(6)以单韵ü或省略后以ü为韵尾的韵母(ün),一律ü→ üe,再卷舌。例如:小女儿 有趣儿 毛驴儿 花裙儿 小鱼儿 小曲儿

3、儿化音练习----顺口溜

(1)出了门儿,阴了天儿,抱着肩儿,进茶馆儿,找个朋友寻俩钱儿;出茶馆儿,飞雪花儿,老天爷,净和穷人闹着玩儿。

(2)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了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快板儿对口词儿,越说越唱越带劲儿。

(3)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口袋里装着几个小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还买了一个小饭碗儿。小饭碗儿,真好玩儿,红花儿绿叶儿镶金边儿,中间儿还有个小红点儿。

《语气词“啊”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语气词“啊”在句末时,受前面音素影响下,会发生音变现象。

2、熟练掌握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并能准确地呼读出变化后读音。

3、能熟练地在口语或朗读时读出“啊”字的音变。教学重点:

掌握语气词“啊”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正确地呼读语气词“啊”的音变。并能在会话或朗读中正确呼读其音变现象。教具准备:PPT课件,网络资源

教学程序:

一、课前口语练习

听配乐诗朗诵,感受朗诵的魅力。注意诗中“啊”的变化。

二、引入新课

通过注意上面诗中“啊”字有音变现象引入新课,并揭示课题。

三、进行新课

1、揭示思考问题,带着问题自觉教材。1)、语气词“”在什么情况下产生音变现象? 2)、“啊”字的音变规律主要取决于什么?

3)、“啊”字的音变规律有哪些,读什么,怎样用汉字表示?

2、师生共同探讨上述问题。

3、老师利用课件讲述“啊”字的音变规律,并带学生读出啊字的音变:

A.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ɑ o(ɑo iɑo除外)e ê I ü的,啊读yɑ,写作“呀”。例如

1.她怎么不回家呀(啊)?

2.怎么给我这么多呀(啊)?

3.多漂亮的天鹅呀(啊)?

4.那是谁的鞋呀(啊)?

5.桂林的山真奇呀(啊)!

6.会不会下雨呀(啊)!

B.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u(包括ɑo iɑo)时,啊读wɑ,可写作“哇”。例如:

1. 她会不会跳舞哇(啊)?

2. 这个小朋友真好哇(啊)!

3. 花篮做得多精巧哇(啊)!C.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啊”读nɑ,可写作“哪”。例如:

1. 投的真准哪(啊)!2.快看哪(啊)!

3. 你是哪里人哪(啊)? 4.走路小心哪(啊)!

D.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nɡ时,“啊”读nɡɑ,仍写成“啊”。例如:

1.河水真清啊(nɡɑ)!2.一齐唱啊(nɡɑ)!

3.这儿真静啊(nɡɑ)!4.这可不成啊(nɡɑ)!

E.前面的音素是-i(后)、r(er或儿化韵)时,“啊”读作rɑ。仍写作“啊”。例如:

1. 她真是一位好老师啊(rɑ)。!

2. 歌声多么悦耳啊(rɑ)!

3. 多可爱的小狗儿啊(rɑ)!

4. 今年七月十二啊(rɑ)!

F.前面的音素是-i(前)时,“啊”读[z]ɑ,仍写作“啊”。例如:

1. 要好好练字啊[z]ɑ!好孩子啊[z]ɑ!

2. 你可要三思啊[z]ɑ!去领工资啊[z]ɑ!

四、课堂训练:

1、朗读下列句子,注意“啊”字的音变,自由练,指名练。ia 你怎么还不回家啊(jiā)!O 他是你大伯啊(bó)!üe 好大的雪啊(xuě)!ai 你发什么呆啊(dāi)!uei 你看对不对啊(duì)!ü 漓江的水真绿啊(lǜ)!ou 这么多够不够啊(gòu)!iou 这是什么酒啊(jiǔ)!ao 实习老师对我们多好啊(hǎo)!ian 这孩子真可怜啊(lián)!üan 你快点选啊(xuǎn)!eng 这几天真冷啊(lěng)!ong 电话打不通啊(tōng)!-i 办学要舍得投资啊(zī)!-i 要实事求是啊(shì)!明天是三月二十二啊(èr)

2、会话训练:模访导游和游客的一席对话,要求会话自然、流畅、清晰、标准,尽量作到字正腔圆,富有亲和力。准确读出语气词“啊”的音变。

先自由读,再指名上台会话。

甲:张导,今天我们旅游的路线怎样安排的啊? B: 哦,各位游客,欢迎您来到美丽的星城长沙,今天长沙一日游是这样为您安排的:上午登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午,我们游览汇集世界风光名萃的长沙世界之窗。您觉得满意吗?

甲:好啊!我们登岳麓山是乘览车还是步行啊?

乙:我们计划乘览车上山,然后步行下山。你们觉得怎么样? 甲:行啊!

乙:王博士,您登过岳麓山吗? 甲:登过。

乙:您来过几次啊? 甲:包括这次是第三次。乙:哦,那您觉得岳麓山好玩吗?

甲:当然好玩儿啊,尤其登上山顶,俯看美丽的星城全貌,好漂亮啊!

乙:是啊!岳麓山公园是长沙人民健身、休闲、娱乐、旅游的好去处。热诚欢迎您和您的家人、朋友多来长沙玩儿啊!

五、普通话作品欣赏。

篇3:高职《演讲与口才》说课设计

《演讲与口才》课是高职相关专业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职场口才的基础平台,涵盖了社会人必备的语言能力训练及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以语言基础知识为底蕴,以表达、思维、沟通、求职、从业等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做事”与“做人”的人文熏陶为目标,具有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优势,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承上启下,既能强化前导课程中的语文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又能为后续专业课程起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同时也能为学生求职面试、参加职业资格口试、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2 课程目标设计

2.1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克服公众讲话的恐惧,由自卑走向自信。能正确、优美、得体地运用祖国语言,不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1)掌握普通话平翘、唇齿、舌根、鼻边音,前后鼻韵母的发音部位与方法。会说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态势语言自然、恰当。能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2)会写比较规范的演讲稿。演讲时,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辩论时,思维敏捷,说理有方,具有较强的鼓动性。(3)求职面试时,能恰到好处地介绍自己。模拟求职训练时,具有特定的职业口语风范。

2.2 知识目标

(1)掌握普通话语音知识、语流音变规律、诗歌朗诵技巧。理解演讲中眼神、表情、手势所表达的意义及情感。(2)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有备演讲、即兴演讲、辩论演讲的技巧。(3)掌握求职口才的技巧,求职语言行为的一般规律。

3 课程设计思路

3.1 明确人才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

根据学院各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课程将以培养高水准的职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口才水平,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内容,以期达到服务专业、服务就业市场、服务学生职业生涯之目标。语言基础训练:苦练学生语言基本功,使其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综合口才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技能,使其拥有优美的语言感染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应变能力。职场口才训练:结合专业需要,模拟求职训练,设置职业服务环境,强化岗位特殊口语能力。

3.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淡化静态语言堆砌,强化动态语言训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讲解、示范、录音、录像、试讲、讲评、模拟表演等),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并在指导性明确的训练过程中,限期攻下难点,弥补薄弱环节,扎扎实实提高语言基本能力与口才水平。

4 授课计划及内容设计

目前,高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普遍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读、写”,轻“表达”,在高中阶段为了应付高考,学生更是整天埋头于各种试卷,语文课上忙于听分析、记答案,“金口不开”的时候居多。而到了高职阶段,学生的心理趋于成熟的同时也更趋于封闭,课堂上愿意主动发言的不多。许多学生从小到大很少有机会登台亮相。这样长期以来形成了不良循环:即越不会说锻炼机会越少,锻炼机会越少,越不会说。因此,应该对高职口才课训练内容进行大胆改革,打破旧格局,以实用为指导原则调整教材内容与结构,除语言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之外,将职业口才训练纳入其中,目的是通过口才训练课程的教学,培养高职学生的实用口语表达能力,为就业打基础。

5 教学模式与方法设计

5.1 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教学(语言基础训练、综合口才训练、职业口才训练三个单元),将口才训练分解为多元形式(普通话语音、态势语言、诗歌朗诵、演讲稿写作、有备演讲、即兴演讲、辩论演讲、求职口才、职业口才10个训练项目),使学生在阶梯性增长的训练过程中,达到敢说———能说———会说———巧说的语言表达要求。

5.2 方法设计

5.2.1 理论教学采用案例导入、学生分析、教师引导、总结归纳,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技巧。

5.2.2 实训教学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通到专的梯次,分

别进行定向训练。灵活采用阶梯训练法、情景教学法、范文评析法等。(1)阶梯训练法:把训练项目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训练。例如态势语的训练就采用了该方法。第一阶段:“亮相训练”———1)坐姿。2)走姿训练———步伐要求轻快、稳健、均匀。眼睛要求平视前方。身姿做到上身略前倾,双臂自然摆动。3)站姿———抬头、挺胸、收腹,两臂自然垂于身体的两侧。女生:丁字步;男生:平行分列步。第二阶梯:态势基本功训练。第三阶梯:态势语与有声语言配合训练。给学生一段演讲词,例要求学生设计出得体的态势语。第四阶梯态势语自然化训练。(2)情景教学法:包括情景训练、情景分析、情景模拟。既可设置情景让学生先练再针对存在问题讨论归纳技巧,也可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开放而多元化的资料(演讲比赛录像、国际大专辩论赛碟片、求职视频),让学生模拟学习。比如学生扮演求职者,以“谈谈我最大的特色”为话题发表即兴演讲,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对其心态情况、话题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进行评价,开出治病良方。(3)观察分析法:教师讲述生活现象,或要求学生在课外认真、细致地观察社会生活、各行业服务中口才的具体表现,并做好观察记录,再回到课堂中介绍,然后组织学生们分析现象,获得实践经验,从而增强个人能力。(4)案例教学法:作为教学改革的的一个突破口,通过案例教学,达到从知识观、教学观、师生观到具体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的广泛变革的目的。

5.2.3 课内讲、练,课外延伸

演讲与口才的总课时有限,很显然仅靠这几十个课时的课堂学习显然是不行的,它需要全方位、多领域的广泛参与和身体力行。因此必须延伸课外,以课堂学习带动课外训练。创设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们逐步完成从学生角色到社会角色、职业角色的转变。一方面举办丰富多彩的二课活动,例如演讲比赛、经典诗文诵读、辩论赛等,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抓住平时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每一次机会,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课堂答问、课下交谈、学生干部竞选、校广播站播音员、校报记者选拔等。

6 教改新思路

我们都知道口才与人际沟通的载体是口头语言,它的传递、交流和发挥作用,一般来说不像书面语言那样,可以慢慢想、慢慢写、慢慢改,而往往是随时随地,事到临头需要表达。而表达什么,怎样表达,这就是思维问题了。即如何通过思维将内部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所谓“言为心声”这里的“心”,就是思维。因此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交际目的的成功与否,首先决定于他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就强;反之,则弱。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应贯穿着思维模式的优化训练。思维模式优化训练包括:(1)训练目标———话题思考的宽度、深度;交流应对的敏捷度、准确度。(2)训练项目———逆向思维训练、多向思维训练;纵深思维训练、综合思维训练。(3)训练检测标准———角度新颖、见解深刻;反应敏捷、紧扣题意。根据上述目标来确立思维训练原则:表达与思维的循环训练。

6.1 课前热身训练

(1)一句话接龙实训;(2)故事连缀:这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的训练方法,学生被要求尽量以幻想的形式来说话,例如“今晚的月光很好,自习课结束后,我一人独自走在回寝室的路上,突然身后传来一声尖叫……”,要求学生接着这个话题往下说,如此循环。

6.2 思维训练

(1)随意找出身边的几件实物(钢笔、尺子、手机、书、遥控器等),就此展开发散性思维训练。(2)联想思维实训:如连缀“女性、窗户、渔网、汽车”这四个不相关的事物,然后以“半边天”为讲题,进行演讲。

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会变得敏捷,更重要的是,面对任何场合,他们都能很快把自己心中的想法,知识整理起来。也就是说,他们学会了“站起来思考”的方法。

摘要:本文对高职《演讲与口才》的课程定位、目标设计、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从六个方面做以阐述。

关键词: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思维模式优化

参考文献

[1]唐树芝主编.口才与演讲.高等教育出版社.

[2]许利平主编.职业口才训练教程.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3]雅瑟主编.演讲与口才知识大全集.企业管理出版社.

篇4:演讲与口才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过演讲的经历,比如竞选班干部,或是参加课堂内外杂志社主办的一年一度的读书征文演讲活动。那什么是演讲呢?

演讲就是指演讲者面对广大听众。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形式、非口头语言为辅助形式,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或阐说某一事理,并互相交流信息的真实的社会活动过程。演讲的传达手段包括:有声语言、态势语言和主体形象。

有声语言是演讲活动最主要的表达手段。它由语言和声音两种要素构成。以流动的声音运载思想和情感,直接诉诸听众的听觉器官。它要求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清亮、圆润,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

态势语言就是演讲者的姿态、动作、手势和表情,是流动着的形体动作辅助有声语言运载着思想和感情,直接诉诸听众的视觉器官。它要求准确、鲜明、自然,协调。

主体形象是指演讲者的容貌、衣冠、举止神态等,要求演讲者在符合演讲思想感情的前提下,注重装饰得体,举止神态优雅大方,给听众一个美的外部形象。

我们要演讲。首先要准备好演讲稿。演讲稿要求观点鲜明、感情真挚、语言流畅、深刻风趣,而且要口语化、通俗易懂、生动感人。今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演讲稿,以后我们再教会大家如何写演讲稿。如何进行精彩的演讲。如果你准备参加课堂内外杂志社主办的2008年“激情奥运阳光校园”主题征文演讲比赛,那可不要错过本栏目的精彩内容哦!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同学们,你们看,碧绿的大海里,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你们听,蔚蓝的天空中,鸟儿在欢快地鸣唱……哦!这个世界最生机盎然的就是生命!正是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让整个地球也鲜活起来。

我一直喜欢那一首歌:《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歌中唱道:“看时光飞逝/我祈祷明天/……”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我就感到生命的可贵。

每天清晨,当朝霞映红了我的双颊,当树上的小鸟叫醒了我的梦想,我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给予了我宝贵的生命,是他们让我感受到这美丽的地球。我还要感谢我的爷爷奶奶,他们的慈爱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是啊,生命就像一朵花,生命之花是绚烂的,也是脆弱的,稍不珍惜就会枯萎、凋零。

同学们,让我们吸取生活中的教训,珍爱生命中的每一天。看时光飞逝,我祈祷明天,愿我们每个小小的梦想,都能够慢慢地实现!从现在开始,从我们做起:不要因贪玩而失去了宝贵的时间,健康成长。让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篇5:演讲与口才概论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口才,口才培养的意义,口才的特点,口才的训练方法。教学重点:口才的特点及口才的训练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情境导入:

某公擅长恭维。一天,他请几位小有名气的人到家里来吃饭。等客人们接踵而至的时候,他挨个问道:“您是怎么来的呀?”

第一位客人说:“我是坐小汽车来的。”他立即用感叹加赞美的语气说:“啊,华贵之至!”

第二个客人听了,一皱眉头打趣道:“我是坐飞机来的。”他赞日:“高超之至!”

第三个客人眼珠一转:“我是坐火箭来的!”他大喜日:“勇敢之至!”

第四位客人坦白地说:“我是骑自行车来的。”他话锋一转,脱口而出:“朴素之至!”第五位客人羞怯地说:“我是徒步走着来的。”他抱拳作揖:“太好啦,走路可以锻炼身体,健康之至!”

第六位客人故意出难题:“我是爬着来的!”他真是词汇丰富,立刻恭维道:“稳当之至!”

第七位客人讥讽道:“我是滚着来的!”他并不脸红,哈哈大笑:“啊,周到之至啊!”

这虽然说是一个笑话,有讥讽的意思,但它在一定的意义上仍然揭示了口才的重要作用,显示了具备好口才,就能够打开人际交往局面的特点。

古人云:“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现代人更有同感:二战时,有些西方人士曾把舌头、原子弹和金钱合称为“世界三大威力”;后来又有人把口才、美元和电脑作为“三大战略武器”。口才无不独冠其首,由此可见口才的重要性。当今的时代里,大量的事实也证明口才好的人的确可以受益无穷,他可以使人托付重任,使自己和他人快乐;他可以通达成功的彼岸,使自己魅力四射。而一个人有了才干,假使没有口才,虽也会到达成功,但比起既有才干又兼有口才的人来不知要多走多少弯路。所以,生活在现代社会,口才已成为决定一个人生活及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一节

口才的含义

什么是口才呢?口才就是口头语言表达的才能。口——“口语”,才——“才能”。《辞源》解释:“善于说话的才能。”其确切的定义是,人们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根据特定的对象、时间、环境,运用准确的、恰当的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语言活动,以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的才能。

口语交际的才能,就是口才。我们认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口才,起码应当满足三个条件:

首先,在交际中必须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即能熟练地运用语言技巧并具有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这是平时口才中最强调的一点。应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及的不仅是早有准备的“能说”,而且还应该无准备的需要马上应变的“能说”。

有一位客人到一间超市买东西,站在货架前东选西挑就是找不到想要的。

一名售货员便走上前询问:“先生,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嗯,”那人说道,“我想买半棵高丽菜,行吗?”

“真是非常抱歉,本店只卖整棵的。”

没想到对方坚持要半棵高丽菜,售货员没办法只好询问经理。

“经理,外面有一个混蛋偏偏要买半棵高丽菜!”他一转头,那顾客就跟在身后,售货员脑筋很快,“咳,而这一位先生呢,想买另外半棵!”

事情过后,经理觉得此人反应不错,便想调他去凤凰城分公司当主管。

售货员听到了立刻不以为然,非常不高兴地说道:“拜托!凤凰城那种地方只有妓女和曲棍球球员才会住在那儿!”

经理立刻脸色大变:“是喔,真不巧!我老婆住在凤凰城已经两年了!”

售货员一听立刻转变语气道:“嗯,那,你老婆打哪一个位置?”

这个多嘴的售货员可谓反应很快,也正是因为他的快速应变能力,使得他能轻松化解难题。

其次,在交际中始终具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和清醒的语境意识。生活中不难看到,一些人不顾场合,不看对象,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人们不仅没有把这种“能说会道”视为口才,反而极其反感,原因就在于其讲话没有做到因人而异,话循境发。因此,“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成为衡量口才的重要条件。如同样是获奖答谢的讲话,下面两个例子效果就差别很大了。

1986年,上海电视台举办了一个江、浙、沪越剧演唱大奖赛。经过激烈的争夺,一位越剧新秀一举夺魁。他在致答谢词的时候说:“今天,我捞到了第一名„„”“捞”字一出口,全场哗然。演员目的如何姑且不论,但在这种公开的场合如此说话,只会给人以粗俗浅陋之感,致使他的“新秀”形象顿时在观众的心目中黯淡了许多。

1991年11月,中国电影的最高奖“金鸡奖”与“百花奖”在北京同时揭晓。李雪健因扮演电影《焦裕禄》中的主角焦裕禄,同获这两项大奖的“最佳男主角”奖。李雪健在颁奖会上致答谢词的时候,说:“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他恰如其分地运用对比的两句话,既歌颂了焦裕禄的高尚品质,又表达了自己谦

虚的态度,而且很有幽默感,给现场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可见,好口才并不仅仅意味着有话可说,更重要的是说话一定要懂得看对象、分场合、辨时机,这样才算是有口才的人,所说的话才算恰当得体。

再次,交际中还必须具有较高的领悟能力,即理解和接受的能力。

人们在互相交际的过程,必然要接收到别人发出的思想和感情信息。接收得越多,理解得越快,就越有助于信息的传递。如果接收或领悟能力不强,就会使传来的信息受到损失,或者不能完全接收,或者做了错误的接收。这样,在处理上必然造成损失。

下面一则实例是工厂实行弹性工资制后,人事部主任为了解群众反映,同一车间主任小王的一段谈话:

“小王,工资制度改革以后,你们有什么意见?”

“没什么意见呀,大家能有什么意见呢?有些车间的工作比以前轻松多了,但是报酬反而增加,说明工厂的待遇提高了嘛!”

人事部主任听出了小王对制度的不满,并且小王说这话的时候明显有些气愤。于是他的问题更加直接:“小王,你们是否觉得收入比以前增加了?”

“收入是增加了,但是……”小王欲言又止。

“是不是对其他车间有看法?”

“跟你直说吧,实行弹性工资是好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但是目前各车间的定额缺乏科学依据——你们计算定额是用以前各车间的总工作量除以总人数,二车间人多,所以定额定得低,所以他们工作轻松,报酬又不会少拿。我们车间人少,工作量又重,大家拼死拼活有时定额还完不成,所以意见很大。”

本例中正因为人事部主任听出了小王的“弦”外之音,所以才能及时调整问题,最终了解到他的真实想法。如果人事部主任听到小王说“没什么意见„„”后就停住不问,就不会获知真实的情况了。

从中不难看出,准确地听话,深刻地领会交际对象的话语内涵,是运用口才及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答、辩论、还击的根本前提。

总之,口才作为口语交际现象,必须把它放在整个交际过程中来考察和研究,才能对口才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

第二节

口才的特点

一、鲜明的目的性

所谓目的性,即说话者的主观意图。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口语表达是在人的思维支配下的行为方式。它是一种有意识的交际活动,无论涉及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进行的。口才的发挥离不开明确的意图和说话动机。任何人在开口说话前,总要有思维活动。能不能说?为什么

要说?说给谁听?将起什么作用?产生什么效果?都要考虑成熟才能开口。如果目的不明确,就无法自觉控制说话流程,把握中心内容,陷入无的放矢的紊乱,其效果之糟是可想而知的。

例如:一位农村大娘去买布料,售货员迎上前去热情地打招呼:“大娘,买布呀?您看这布多结实,颜色又好。”谁知那位老大娘听了颇不高兴,嘴上冷冷地说:“要这么结实的布有啥用,穿不坏就该进火葬场了。”

售货员一听,略一沉思,笑眯眯地说:“大娘,看您说到哪儿去了,您身子骨这么结实,再穿几件也没问题。”一句话说得大娘高兴起来,爽爽快快地买了布,还直夸售货员心眼好。

在上例中,就售货员而言,目的是将布卖出去,但开头的话中有急于推销之嫌,反而使大娘感到不快,面对大娘冷冷的话茬,售货员迅速调控了话语展开方向,顺势得体地恭维大娘身子骨结实,“再穿几件也没问题”——健康长寿的表现,从而赢得了大娘的心理认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由此可见,机智灵活,善于调控,可以圆满地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

再如: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小说畅销世界。一次,意大利一家书店老板获悉大仲马即将光临,便立刻把别的作者的书统统从书架上取下,全部换上大仲马的著作,想讨好一下这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大仲马到书店一看,便询问别人的书哪里去了。老板急不择言,应声答道:“都卖完了。”大仲马莫名惊诧,怏快地离开了这家书店。

在上例中这家书店老板言语失控,弄巧成拙,完全与自己的目的相矛盾。这说明他头脑中缺乏清醒的目的。因此,每次开口之前,不妨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说”,预先设计一下可能产生的效果。这样就会采取正确的言语行为来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明显的综合性,作为一种口语交际,处在不断变化的语境中,运用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复合行为,口才是一种综合语言才能和非语言才能的能力,所以它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首先,口才是敏捷的思维能力、高度的判断能力和机智缜密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共同结晶。口语交际具有“随想随说”的特点,这个“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话讲得好,在于思维的准确。口语交际特别要求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判断力高,应变能力强,并借助语言准确快速地表达。

下面这个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丈夫对妻子说:“为什么上帝把女人造得那么美丽,却叉那么愚蠢呢?”

妻子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把我们造得美丽,你们才会爱我们;把我们造得愚蠢,我们才会爱你们。”

这段对话中妻子的回答绝顶聪明。丈夫采取寓贬于褒的方式抱怨妻子“愚蠢”,而妻子接过“美丽”与“愚蠢”话题做出犀利深刻、令人叫绝的“文章”:“把我们造的美丽”,成了“爱我”的原因,而事情另一方面“把我们造得愚蠢”,则是“我爱”的原因。她的言外之意很显然是“爱你才真是我的愚蠢”。这种接过对方话题巧妙翻出新意的表达,既切合特定的语言环境,又展示了说话者的机敏和才智。

其次,口才是一个人德、学、才、识的综合体现,是其知识与能力的集中反映。口语表达离不开说话人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思想水平、语言技巧和天赋秉性。

例如,20世纪50年代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恩来:“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众所周知,年轻的共和国并不富有。周恩来轻松诙谐地答道:“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十八元八角八分。”记者们愕然了!不解其意。“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值分别为十元、五元、两元、一元、五角、两角、一角、五分、两分、一分等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十八元八角八分。”周恩来接着说:“中国人民银行是由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金融机构,信用卓著,币值稳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场上爆发了响亮的掌声。这里那位记者的所问,既是对中国贫穷状况的嘲讽,又涉及国家机密。周恩来巧妙地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面额去回答资金总额,移花接木,以李代桃,既没作任何具体回答,又丝毫不破坏招待会气氛。

三、情感表露的直接性

说话是交流思想的过程,衡量一段话说得好不好,有没有感染力、说服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不仅在于说话者本人能否准确、流畅地表述自己的思想,还在于他所表达的思想传递的信息,能否为对方所接受并产生共鸣,这关键在于所说的话是否真情流露,扣人心弦。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说》之所以震天撼地,就是因为他以中国知识分子的浩然正气,拍案而起,将自己的生命安危置之度外.面对着国民党特务黑森森的枪口,愤怒地谴责了国民党反动派特务政治的黑暗与血腥.视死如归,决不退缩。

例如,1983年,曲啸应邀去某市向犯人演讲,一开始就遇到了怎样称呼对方的问题。他想:“叫同志吧,不行,对方不够资格;叫罪犯吧,也不行,因为犯罪的人讨厌‘罪犯’这个词。”经过反复思考,最后选择了“触犯了国家法律的年轻朋友们”这个称呼,结果话一脱口,立即引起了全体罪犯热烈的掌声,有的还当场就掉下了眼泪。“罪犯”一词,具有明显的贬斥意味,给人以强烈的精神刺激,极易产生抵触、对抗情绪;而“触犯了国家法律的年轻朋友们”这个称呼,既指明了对方的身份,又说明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关系,富有情感,富有人情味,从而感动了听众,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在口语交际中,交际双方的情感交流最为直接。情感的交流一方面可以直接

通过目光、面部表情、手势、点头、摇头、耸肩、沉默等态势语来表达,另一方面必须直接借助语言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快慢、语调的升降、连读或停顿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绪与情感色彩,从而影响听者的情感起伏,产生共鸣,所以口语表达更直接、更丰富、更强烈地表达说话者的思想感情。

四、突出的个性化

个性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特性,即每个人说的话都有其个性特征,都要符合他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职业、经历、教养、气质、习惯、情趣,让人听其言而知其性格特征。即便是同一职业的人,因其个性的差异对表达同一事物也会采用不同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个性化的口语,既显现在所表达的内容上,也流露在口语所选择的句式、词汇、语调及感情色彩上。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落魄的读书入孔乙己开口说话,满口之乎者也,让人似懂非懂,足见其迂腐而不可救药。鲁迅的另一篇小说《祝福》中主人公祥林嫂,逢人老说一句话:“我真傻,真的”,以倾吐因自己不慎,让儿子阿毛在后门剥豆,让狼拖走的悔恨与中年丧子的痛苦不幸。

个性化的口语有时也会影响到人际沟通。《吕氏春秋》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孔子赶路,在休息的时候,马跑了,吃了人家的庄稼,农夫便扣住了孔子的马。孔子有个很善辞令的弟子,自告奋勇去劝农夫。他见了农夫以后,之乎者也地把话说尽了,农夫根本不听他那一套。这时候,有个跟随孔子不久的粗人,站出来说,“让我去劝说一下吧。”他走到农夫跟前,对农夫说:“你在海西边种地,我们在海东边种地,到了西边,我们的马不吃你的庄稼又吃谁的呢?如果你到了东边,你的马不是照常也会吃我们的庄稼吗?”话虽不多,但农夫听了却产生谅解之意:并说:“说话就应该这样痛快明白,岂能像刚才那个人那样文绉绉地咬文嚼字呢!”于是将马归还了他。

当然,现实生活中确有故意掩饰其真实思想感情与性格特征来说话的人。这种对个性的隐藏,只是一种口语表达的策略,对于接受者来说,稍加留意即可识别,而且有时这种刻意的掩饰在不经意间会露出“马脚”,复现其个性特征。

五、丰富的情趣性

口语是面对面的交往,有特定的环境,既包括说话的环境,也包括双方共同创造的说话气氛。口语交际不仅要适应大环境,而且可以利用交流的现场情景。现场的情景是交谈者双方共处的环境,说话的人适应并利用它可以产生较大的反响与共鸣,达到特殊的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例如: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在广州天河体育馆主持节目时,不慎从台阶上滚落下来,但她立刻“嚯”地一下爬起来,捋了捋头发,带着几分微笑,幽默地说:“唉,真是人有失手,马有漏蹄,广州的台阶真难下啊!”场内掌声持续数分钟。这一跤,这番话,一时传为美谈。

再如:在一次智力竞赛抢答会上,主持人问:“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什么?”一位女学生抢答道:“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引起哄堂大笑。女学生意识到自己说颠倒了,立即补充道:“大家别笑,我说的是新三纲。”主持人问:“何为新三纲?’’她说:“现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主人,领导是人民的公仆,岂不是臣为君纲?要在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这岂不是子为父纲吗?现在妇女翻了身,许多家庭妻子的权力超过了丈夫,妻管严、模范丈夫比比皆是,这岂不是妻为夫纲吗?“这位女学生将错就错,随机应变的能力,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总之,在演讲或者讲话中出现失误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挽回失误的办法也是多种多样,究竟用什么办法完全由讲话者本身来选择。但其原则是:敏锐、及时地发现,正确、巧妙、果断地处理,真正做到“随机应变信如神”。

六、复杂多变性

口语交际一般出现在临时,它不可能也没有时间让你用书面语言那种方式字斟句酌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同的场合与听众,使具体的口语交际如同不可控制的黑箱。又似无形的魔方,令交谈双方都难以把握。想取得较好的交际效果,使交谈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就需要交谈双方随时留意对方的言谈,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各自谈话的内容。

李燕杰有一次到首都一家大医院去讲演,当他走上台时,听众看书的、看报的都有,有些人眼睛表现出怀疑的神态。面对这种场合,李燕杰从容镇定,高声朗诵了一首即兴诗:

每当我忆起那病中的时光,白衣战士就引起了我深情的遐想。

他们那纯洁的诗、心灵的美,还有那圣洁的光,给我以顽强生活的信心.

增添我的力量!

随着他深情地诗朗诵,看书看报的抬起头注视着他,交头接耳的安静下来了,听众被打动了,感情的距离缩短了.会场的气氛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演讲场上,最担心的是听众兴趣转移,最害怕的是听众反应冷漠,最好的方法是当听众兴趣转移时随机应变;当听众反应冷漠时提神动情。李燕杰在这家医院演讲时的上乘表现,可谓演讲家巧应变的成功范例。

口语的这种复杂的多变性还表现在表达者话语转向突破听众的预期效果,令人始料不及。例如,香港作家陈浩泉的长篇小说《选美前后》,描写香港小姐准决赛时,为了测试参赛小姐谈吐应对的技巧,司仪问参赛的杨小姐:“杨小姐,假如要你在下面的两个人中选择一个作为你的终生伴侣,你会选谁呢?这两个人一个

是肖邦,一个是希特勒!”显然,回答肖邦,会落入俗套;回答希特勒,会被认为神经不正常。可是,这两个人又必须选择一个,这就把杨小姐逼人困境。只听杨小姐说:“我会选择希特勒的。”台下观众顿时骚动起来,盘问她,“你为什么选择希特勒?”她回答得很巧妙:“我希望自己能感化希特勒。如果我嫁给希特勒,肯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也不会死那么多人了。”这种应答,是很巧妙的。不仅有艺术性,而且有原则性。杨小姐提出跟魔鬼结合的动机是出于感化魔鬼,而不是屈从于魔鬼。

第三节

培养口才的意义

一、培养口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开拓型人才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个人的力量越发显得单薄弱小,对社会协作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因而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社会交往,以期聚合所有个体的力量,使每个个体协调地合作,从而收到更好的社会效益。

一个人交际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为说话艺术的巧与拙,因为言为心声,舌战便是心战,语言能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灵。所以口才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世纪初,美国人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15%来自于他的专业技术,85%则依靠他的处世技巧和人际关系,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他的口才。尤其是现代传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地球的半径在缩短,而舌头却伸得更长。口才的作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传播信息、宣传教育的重要工具,是捍卫真理、批判谬误的锐利武器;是寻求发展与合作、广交朋友、增进友谊的宽广桥梁;是调查访问、洽谈讨论的重要手段;是领导艺术、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济南一家电子公司的总经理就很清楚这点。他口才了得:普通话准确流利,才思敏捷,反应很快。不仅对自己从严要求,还要求公司的员工都要会说话、有口才,并把这一条作为招聘的条件和培训的目标。他这样做的理由是——“我们公司经营电子产品,总要同天南地北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公司的人一张嘴说话就是满口土话或是词不达意、语无伦次,那么就会被人家瞧不起,就会有损我们公司的形象,能做成的生意也就做不成了„„”这个见解确实很实在,也很高明,而且很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结论:口才在社会交际中作用非常大!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口才训练趋之若鹜,求知若渴,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力、竞争力、推销力无一不是以口才来展示的,在这方面有欠缺足以构成对自身生存发展的障碍。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宗光曾就大学生的成材与口才的

关系,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改革的社会对不重创造的书生型、既成型人才不感兴趣。它所需要的是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有强烈进取精神的人才。而开拓型、创造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之一就是口才。”

总之,口才已日益成为现代人,特别是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一种重要能力而在社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在现代社会里,有口才未必是人才,是人才则必定有口才,训练口才和培养人才是同步的。培养口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代人完善自我的需要。

二、培养口才是提高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当今欧美各国,口才教育非常普及并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这源于人们的一个共识:即口才不仅是人在一生追求奋斗中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而且在获得这种能力的同时,其它几种重要的能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都相应得到训练和提高。

人们的这一认识,与口才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维过程有关。我们知道,思维和语言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思想是语言的具体内容,语言是思想的表现形式。口语交际最大的特点便是现想现说,想是说的基础,说得好的前提是先要想得好。而无论是想还是说,都必须综合地运用交际者的各种素养和知识能力。

具体来说,在“想”的阶段,首先,交际者一方面要考虑交际场合,交际对象的身份和情绪,做到察言观色;另一方面要对相关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以求深入了解,从而迅速把握对事物的认识,这就需要调动交际者的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其次,口语交际随机性强,而且语音稍纵即逝,不能重复,这就要求交际者快速地启用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并针对具体情况,及时作出准确、得体和巧妙的应答,这就需要很好的记忆力和很高的随机应变能力;再次,口语交际要做到表达清楚,主旨明确,条理分明,逻辑严密。这就需要交际者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联想与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在“说”的阶段,还需要交际者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

由此可见,口才是交际者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精彩的口才靠的是非凡的智力做后盾。口才提高的过程,也是各种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培养和锻炼的过程。

总之,欲全面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口才训练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三、培养口才是人生通向成功的阶梯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俗话说:“七分本事,三分机遇。”在竞争中,谁把握住了机会,谁就把握住了命运的主动权。机遇稍纵即逝,能否抓住机遇,对每一个渴求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来说至关重要。而机遇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口才来实现的。

言能显才,这不无道理。口才是充分展示一个人思想修养、道德素质、业务能

力和工作作风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让他人对自己进行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并因此取得他人(特别是领导)的信任,从而把握住难得的机会一展抱负。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事业有成的人,绝大多数都具有较好的口才,而且口才越好,其活动的天地就越大,成就也就越突出。比如说,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就是与他那超群绝伦的口才成正比的;英、美、德、日等国的总统、总理、首相的竞选无不是雄辩口才的较量。可以说,具备口才,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其功效大至为群众、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小至利己顺利发展。因而,口才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重要阶梯。

四、口才训练能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在口语交际中,口才和心理素质之间关系极为密切。许多人平时能说会道,然而在演讲、辩论、谈判、应聘等正式场合,或是在众人面前时,常会出现紧张、惊慌、怯场、自卑等心理现象,因而说起话来或吞吞吐吐,或词不达意,使交际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可见,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口才能否正常发挥,二者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具体说来,心理素质越好,交际者就越发自信,敢于大胆地表现,临阵不乱,从容不迫,因而口语的交际能力就越强。而口才训练,反过来也会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正如美国一位小有名气的演讲家A·E威加姆所说:“学会自如而清晰地讲话,能够帮助我们克服自卑感,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实现自信。”可以说,口才训练是提高交际者的心理素质,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

培养口才的原则和方法

口才的提高,与其他能力的提高一样,都有一个由易而难、由简而繁的过程。因此,单有积极态度还不够,必须懂得学习的方法。从口语表达的规律来看,一个人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打好基础

口才是综合素质的体现,要想提高,一定得从与口才关系密切的基本素质着手,先打好口才的基础。

口才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说话做好语言上的准备。这是准确表达的前提,使得口语交流能顺利进行。训练时应该注意养成发音的好习惯,最基本的要求是声音要说得清且咬得准。不妨从练习绕口令等方法开始。

(2)丰富的知识积累,为说话准备充足的“弹药”。这可以保证口语交流的质量和效果。

(3)敏捷的思维能力,为说话准备流畅的“通道”。这是表达的关键。没有思维能力,口语表达就无从谈强弱,只能说这个人会说出口语而已。

(4)全面的沟通方面的知识,为说话准备良好的“形象”。保证说话能目的明确,因人而异,循境而发,从而产生更大的效果。

(二)循序渐进

口才是一种综合的素质,因此,口才训练不能急于求成,最好能遵循、“先读后说”、“先易后难”的原则。训练时可考虑先语音技巧入手,培养好语感,打好基础,再追求表达的深度和广度上的提高。一般来说,练习方式可以依次采取以下四种:

1.朗读

朗读训练主要的目的在于两方面:一是锻炼语言表达的清晰和流畅,二是锻炼以声传意的表达技巧。

训练时可以先采取模仿借鉴的办法,如选择一些精彩的演讲、朗诵或播音的录音反复听,从重音、停连、语调、节奏和语音的高低快慢的运用等方面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然后可以自己选择不同体裁的文章,理解其文章,分析语音技巧的处理,并放声试读。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通过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把握好语音的各种表达技巧,锻炼好语感,而且还能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为后面更深入的锻炼打好基础。

2.评述和解说

如果说朗读主要是训练书面语言,评述和解说则是训练口头语的开始,同时也是思维锻炼的好方法。朗读的对象一般事先已准备好,因此对思维的要求不高。而评述和解说则可说是一次“口头作文”:一方面,要对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方面的处理,在脑袋里“写”好作文;另一方面,需要边构思边讲述,达到思维和语言的积极配合。因此,既训练了表达者的口头语表达能力,也训练了表达者的即兴构思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3.演讲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练习,是更高层次的训练手段。演讲,既需要朗读般的抑扬顿挫,也需要评述和解说般的平易亲切;既需要授课般的条分缕析,也需要相声般的幽默风趣。若是即兴演讲,还得锻炼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在讲的过程中还得随时注意沟通技巧,尤其是借助态势语去尽量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所以,演讲是练习口才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式。

4.辩论

快速反应是口才中的一个基本素质。实用口才中经常需要具有即兴构思、随机应变和对答如流的能力。这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训练,辩论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法。一方面锻炼思维的准确、广泛、敏捷,另一方面锻炼各种素质的综合运

用能力。

(三)刻苦训练,持之以恒

知道了如何表达才算合乎要求的规律后,并不等于就会高水平高标准地表达,就像知道了如何游得快游得标准后并不一定就会游泳一样。还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刻苦训练、坚持训练。

古希腊十大演说家之一的德摩西尼29岁时第一次公开发表演说,却被听众嘲讽他嗓音沙哑、身体瘦弱和动作笨拙。他没有退却,而是开始了艰苦的训练:挖好地下室,安放了镜子,每天练习发音,矫正形体动作。为使嗓音洪亮,他有意到呼啸的山林和咆哮的海边放声高呼;为使两肩端正,他把两柄剑悬在肩的上方;为使语音清晰可辨,他把小石头含在嘴里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演讲成为后人的楷模,他的61篇演讲稿、56份演说词的开场白和几封书信流传至今,成为世界演讲史上的宝贵资料。

林肯的杰出口才世人皆知,却不知他年轻时常常徒步到离家近50公里外为市镇上观摩听取律师们、传教士们、政治活动家们的各种口语表达活动,回到家后就模仿他们,对着树桩独自一人反复练习,练习吐字、练习挥舞手臂增强语势„„

以上这些都告诉我们,口才不是天生的。只要有决心,有恒心,肯抓紧一切机会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愿意吸取他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不断有新的进步。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口才?口才有何特点?

篇6:演讲与口才的教案

二、“演讲”与“口才”的内涵

(1)演讲

误区:演讲被认为是少数人在专门场合下的表演。不要被演讲吓到。在历史上,演讲曾经是一门风靡全社会的艺术,它要求演说者必须有非常优雅的风度。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里,要做个演说家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在当代社会里,我们已经把演讲看做是一种扩大的交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演讲的难度。演讲不再是一门封闭的艺术,并不像许多教科书里写的那样:只有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最终走上演讲台,取得演讲的成功。

如,聚餐会上的发言,面试中的发言,课堂回答问题,甚至当街对吵。

今天的演讲特点:

A、现场性

B、即兴性

C、社交目的性

这也不是说演讲很简单,可以随意说,这里需要两样东西——准备和技巧。

(2)口才

口才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单向的演讲口才,一个是双向的交谈口才。只要我们开口,随时随地都会显示出我们的口才。

1、什么是好口才?

口才是借助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好口才”的归旨是解决实际问题。该说的时候说,说得让人信服,这是好口才;不该说的时候不说,这也是好口才。

2、好口才是怎样炼成的?

误区:背诵名言名句,要有广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等等。

其实,你现在所掌握的词语、知识,足以让你说出打动人的话来;

同样,说不上高尚,但绝不卑贱的你一定说出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来。

根本之道——认识水平决定表达能力。你认识到了什么、理解到了什么,你就能表达什么。思路决定出路。

案例一:公交车上两种情形,你看到一个年龄大的人上车,你赶快站起来让座,这时别人笑容满面地感谢你,一时两个人的关系很融洽。——这种融洽的社交关系是,你认识到了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方便的同时,自己也有些乐趣。

另一种情形是,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站在你面前,你死活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你没有开口说话,但你有行为语言——这种尴尬的社交场景也是你的认识。

案例二:过年的时候,家里请客人吃饭,父亲让你去跟一个他的哥们敬酒,这时候你因为与他没有太多的感情,你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便敷衍,而听的人也很快能辨认出来你这是应付而已;相反,如果坐在你面前的人对你有恩,你发自心底很感激他,这个时候你端起杯子来可能话不会多,但一定会很感人。

案例三:单位要精简人员,从两个司机减到一个司机,第一个司机说了一堆,怎样开好车、服好务等等。第二个司机就说了几句话,“我过去是这样做的,今后还这样做,这就是听得说不得,吃得喝不得,开得使不得。”领导一听就觉得这个司机好啊,第一听得说不得,说明保密性好;第二吃得喝不得,不喝酒就能保证领导的安全;第三个开得使不得,说明公私分明。第二个司机说得中心突出,语言简洁,说得清楚明白,结果被单位聘用了。这也说明了口才使他成功了。

分析:1、司机抓住了他工作的核心。2、借用一些现成的话。

因此,我们练习口才,要结合具体的事情发表言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锻炼了我们的思考力,同时也就锻炼了我们的口才。

案例三: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死者亲属自发组织纷纷到事发地点哭天抢地,当地的领导出来发话:你们别闹了,反正人死不能复生,闹也没有用,你们放心,每一位死者家庭都会得到10万左右的赔偿。这一说,大家闹得更凶了,有的破口大骂,有的说我们要的不是钱,而是人,再多的钱也没用。过几天,这位领导看见非但没有平息家属的怒火,反而火上浇油。于是,他又开口了,我们领导研究决定,把每一位死者赔偿款提高到15万。

随后,温总理看望了部分死伤人员家属。温总理向他们深深鞠躬,表示深切慰问,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后。温总理说:我的心和大家一样,非常沉痛。大家方才反映的问题集中起来是三个方面:

第一是处置工作。处置工作的最大原则就是人的生命,救人!我们常讲一句话,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现在,有关部门确实应该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包括各种质疑,严肃对待。对于抢救人员是否做到这一点,要给群众一个明白的回答。

第二个大家关心的是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我们将根据调查的结果,依照法律和规章处理责任人。

第三你们提了许多具体的要求,比如大家都关心的理赔。遇难者家属还是讲道理的,应该说我们无言以对。理赔啊,是对生者的一种安慰。我相信这件事情,会合情合理的解决。同时,不是说,给完钱就完,回到家乡,如果家里头还有困难,社会福利还要给予关注,要特别注意要照顾好他们,使未成年的孩子能更好学习、使老人得到照顾。

上一篇:医院财务部门出纳岗位职责下一篇: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