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电影文化

2024-05-09

欧美电影文化(共8篇)

篇1:欧美电影文化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摘要:随着大众文化生活越发丰富多彩,电影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又反映出了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而同时,影片中所展现的很多内容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这样层层递进,渗透着大众文化。

关键字:电影文化 大众文化 关系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具体到中国,由于历史文化、现实国情的复杂性以及“一国两制”国体模式的独特性,中国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多元异质共存的局面。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属于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它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同时,电影的也通过大众文化发展壮大。他们之间是相互依托。

在今天的生活电影制作中,电影制作者把现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大众生活和认知通过一些手段表现出来,这些共同的大众生活特点其实就是大众文化在某个方面的缩写和投射。比如说现在的房价是中国现在社会的一个共同问题。在许多反映城市生活的电影中,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电影导演把握了大众心理,把这一共同问题表现在电影里。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容易通过自生的感受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再么个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呼应,一种虚拟的“相互理解”。他们就会通过更多的同类电影来寻找这种情感的宣泄。这样就支持了电影的发展,电影在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电影实现了其商业目的。同时也体现了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

9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体系的分化,虽然没有完全线性对应于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的分层结构,但“主旋律”电影与“大众性”电影的话语核心,仍然潜在暗合了“三权分立”文化语境的内在本质——“三权分立”的话语实践,将电影生产/消费/市场积累一并纳入多重主题形式的文化运动之中,一方面解构了80年代中国电影“政治/道德”象征符号系统的稳定性,在多重文化话语的权力极限处,延伸出超越纯粹“政治/道德”文化价值实践的观影经验;另一方面,又在具体“解构”中激化了电影的“形象”(“影像”)叙事能力,使中国电影在90年代文化语境中,有意识地选择了对于各种不同文化主题的不同隐喻——“隐喻的意识形态效果便既要捕捉又要扩充,即产生一种‘想象的’等同,但却是通过掺杂能指来做到这一点的。这样,意义变得更为充实、稳固,但也多少有点退行”[1] ——从而在社会整体“观影期待”上分割出多种可能性的文化满足。其实,90年代以来,曾经以同样活跃的艺术“精英”姿态在80年代中国银幕上编织了一个个“电影英雄”传奇、且又同整个“政治激进主义”文化运动休戚与共的“反思/批判电影”文化形态(《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黑炮事件》、《绝响》、《一个和八个》、《老井》、《黄土地》、《本命年》、《晚钟》、《盗马贼》,等等)的消失与不复重返,便已然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文化经验的巨大裂隙中,向80年代文化及其所体认的主流与“精英”共享的“政治/道德一体化”价值模式的告别仪式,已在中国电影文化体系的新的分化之初,便完成了它最辉煌、最激动人心的一幕;紧接而来的,则是当代中国电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接二连三地“与往事干杯”。

特别是,90年代中国“主旋律”电影与“大众性”电影文化形态的不断确立,在更为潜在的意义上,也揭示出“三权分立”文化语境的内在运动规律:主流文化话语、知识分子“边缘性”话语及大众文化话语的分化,因相互之间意识形态利益的不同联系,往往产生出不同的运动/组合关系。主流文化话语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统权力实践,始终一贯地坚守了“政治/道德”秩序的上层统治地位:其与大众文化话语间的关系,建立在制度化的“正统性”与非制度化的“民间性”的天然差别之上。因此,就主流文化话语而言,“三权分立”语境虽然突出了大众文化话语的意识形态权力,但它却又无力完全彻底替代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叙事要求:“主流”依旧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只是它的“自为性”却被破坏了)。如果我们暂不考虑90年代中国电影的编码形式,仅仅分析电影的主题叙事能力,那么,“主旋律”在《大决战》、《百色起义》、《毛泽东的故事》、《周恩来》、《炮兵少校》、《凤凰琴》、《蒋筑英》等影片中所实现的,应该说仍然是某种对于政治的忠诚、道德的敬仰、全部主流文化制度的表达。而“大众性”电影的话语魅力,却无疑提供了另一种主题叙事的可能性,即知识分子“边缘性”话语与大众文化话语“合谋”利益的视觉/心理形式——《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二嫫》、《三毛从军记》、《大撒把》、《背靠背,脸对脸》、《狂吻俄罗斯》、《股疯》、《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头发乱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与往事干杯》等等,不但是一连串有滋有味的电影镜像运动,而且更大意义上还代表了一种与主流文化话语相“疏离”的文化承诺方式、一种自我放逐于主流体制之外的“他者”话语。

于是,9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体系在“主旋律”与“大众性”上的分化,终究暗合了当代中国“三权分立”文化语境的潜在规定,在“审美的”意识形态中完成了电影对于90年代中国文化经验的自觉书写。

大众文化在我国新时期的崛起始于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逐渐获得了主体意识的民众,不仅需要新的娱乐形式,而且也需要表达这一阶层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有一系列发行量巨大的通俗杂志和报纸作证,有一系列原来属于高级文化阵列的严肃文学纷纷改弦易帜为通俗文学作证。[2]大众文化的通行无阻表明的是大众对它的支持与认同。关于大众文化与电影文化的关系,电影文化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是电影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电影文化塑造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电影文化有重要影响。文化影响电影,有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电影文化。

参考文献:

[1]《当代中国电影文化分析》 王德胜 著 [2]《现代大众传播学》 张国良 著

篇2:欧美电影文化

1、《长江七号》

2、《金鼠拜年》

3、《我是爷们我怕谁》

4、《好运当头》

5、《投名状》

6、《金鼠报喜》

7、《鼠胆熊威》

8、《鸿运高照》

9、《大灌篮》

10、《集结号》

11、《超生游击队》

12、《龙过鼠年》

13、《命运呼叫转移》

14、《棒子老虎鸡》

15、《游侠》

16、《耳朵大有福》

17、《岁岁平安》

18、《怎样办好一个奶牛养殖场》

19、《种草养畜实用技术》 20、《当代养羊实用技术》

21、《怎样办好一个养猪场》

篇3:欧美电影文化

一、婚礼的宗教性文化特点

宗教作为人类生活体系中的文化要素对婚姻事务有着重大影响。从欧美影片的婚礼中, 可以看到宗教在欧美人民的精神领域及文化生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例如《FOUR WEDDING AND A FUNERAL》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中的安格斯和劳拉是在一个乡村教堂举行的婚礼;《BRIDE WARS》 (《结婚大作战》) 中的丽芙、《MY BEST FRIEND’S WEDDING》 (《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中的麦克都是在教堂中举行的婚礼。宗教婚礼是新人在圣坛面前许下的神圣誓言, 许诺要彼此相爱。透过宗教仪式可以看出宗教婚礼及其教义对社会群众的婚姻观念和家庭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各民族都通过宗教来彰显婚姻的神圣性和重要性, 一对新人宣誓坚守誓言, 无论顺境或逆境、疾病或健康、贫穷或富裕, 都彼此相爱、珍惜, 因为结婚是一生的盟约。宗教在影响人们思想的同时, 也起到了稳定婚姻生活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作用。

二、婚礼的历史继承性文化特点

有些婚礼中的习惯性做法是在某一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 但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延续了下来。例如, 影视作品的婚礼典礼, 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据说这是因为古时, 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时刻保护新娘免得被别人抢走, 婚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的左边, 一旦敌情出现, 就可以立即拨出配带于右边的剑, 击退对手。再有婚礼中经常出现一对新人切蛋糕, 例如《结婚大作战》中的一对新人。据记载, 自罗马时代开始, 婚礼结束时, 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 因为古时生产力低下, 食物匮乏, 而小麦象征着生育能力, 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 此举意在早生贵子, 促进生产发展;也有的地方将制作蛋糕的小麦粉撒在新娘的头上, 以此来象征幸运与繁荣。

三、婚礼的社会传统性文化特点

在《结婚大作战》中, 女主角EMMA的父母送给LIV一样东西:一个蓝色的头饰, 这其中隐含着一个婚礼习俗, 就是婚礼时新娘的衣物中应包括“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something blue”。《走遍美国》中HARRY和SUSAN的婚礼中提到:SUSAN身上借来的是MARLIN的礼服, 蓝色的是妈妈和父亲结婚时戴的腕带, 旧的东西是祖母的珍珠项链, 新的东西是面纱。“旧的”寓意新娘与娘家以及未嫁前的朋友的亲情与友谊将会在婚后持续下去。“新的”代表新娘婚后的生活会是幸福健康与成功的。“借的”是指新娘必须向亲友中婚姻幸福的女子借一样她婚礼上用过的物件, 以求为自己带来好运。“蓝的”则是因为蓝色代表了纯洁和忠诚。另一传统性婚礼环节是交换戒指, 几乎出现在所有的婚礼情节中, 这一传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 部落里举行婚礼时, 男女双方要交换花环, 以保证灵魂的结合, 今天演变为象征双方相互承担的义务和牢不可破的感情。

四、婚礼的民族地域性文化特点

由于不同地域、民族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性, 导致婚礼文化特点各不相同, 虽然大多数的婚礼都是沿袭长期以来的传统, 但仍有例外的个性化婚礼。例如, 有的人选择在风景区举行婚礼, 有的以跳伞或骑马的方式举行。婚礼的色调风格、布置和音乐都由他们自己决定。《走遍美国》中HARRY和SUSAN的婚礼就是在自己家里由地方官主持的, 《结婚大作战》中丽芙和爱玛选择在广场饭店举行婚礼, 《假结婚》中玛格丽特和安德鲁在仓库里举行的婚礼。民族地域的差异性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生活习惯, 并逐步融入到社会文化生活中, 也表现在婚礼文化之中, 通过各国婚礼文化, 可充分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 为跨文化的社会交流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164.

[2]郑兰.英文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文化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 2010:8.

[3]马井欣.浅析观看英文原版电影学习英语的优势作用[J].电影文学, 2009:24.

篇4:欧美电影文化

电影《功夫》海报

周星驰的电影被看作“无厘头”电影的近义语。《功夫》可以称得上是近些年来周星驰的集大成之作。《功夫》也被称为一部纯粹的功夫片,是一部向中国功夫敬礼的电影。本文将掀开《功夫》外表诙谐、搞笑的面纱,力图分析该电影所体现的功夫文化。并且以《功夫》为例,探讨贯穿周星驰绝大多数电影主题的草根文化。

一、功夫文化

(一)传统武侠因素

剧中实打实的武戏主要集中在隐居在“猪笼城寨”的阿鬼、咕哩强及裁缝三人身上。中国功夫的基本元素都能在他们的武术设计上得到体现。东方近身搏击美学在三人联手打败“斧头帮”喽啰的那场戏里得到充分体现。阿鬼使五郎八卦棍,抓住一根空中散落的木棍,曲双膝,腾凌空中,昂首舒猿臂,颇有过往电影中黄飞鸿的英姿。咕哩强使十二路谭腿,也就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南拳北腿”中的“北腿”。咕哩强由嵩山少林寺第32代弟子中的佼佼者释行宇扮演,所以其水准已经超过了《少林五祖》的谭腿功夫。裁缝扮演者是港片中著名武师赵志凌。裁缝绝学是洪家铁线拳,简称“洪拳”,也就是“南拳”。洪拳大气磅礴,至硬至刚,一串护腕钢圈上下翻飞,舞得人眼花缭乱。

剧中多次出现含有金庸元素的人物、剧情:包租公、包租婆其实是隐居的杨过、小龙女——出自《神雕侠侣》;包租婆使的是《倚天屠龙记》里的狮吼功;火云邪神最后使出《射雕英雄传》中的蛤蟆功;最后一个乞丐骗小孩子学武功的镜头,竟然一股脑出现了《千手神拳》、《独孤九剑》、《九阳神功》、《一阳指》、《降龙十八掌》五本全部来自于金庸武侠小说的绝世秘笈。这看上去不成体统的“金庸大杂烩”,实际上体现的是周星驰对经典武侠小说的崇高敬意,对过去武侠小说风靡全港时代的缅怀。

衡量功夫片成败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演员的武艺素质专业程度。除周星驰、黄圣依外,出现的主要演员基本是全武师阵容。除上文提到的阿鬼、咕哩强、裁缝的扮演者之外,饰演包租公的元华和洪金宝、成龙是当年“七小福”之一,70年代入行以来出演过超过一百部功夫电影;饰演包租婆的元秋也是元家班“七小福”之一,按辈分还是洪金宝的师姐;饰演火云邪神的梁小龙,曾和李小龙、成龙齐名,世称“三小龙”,曾出主演过《霍元甲》、《陈真》,在80年代是香港最富盛名的武打明星。

(二)电脑特效:为功夫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周星驰是一位喜剧明星,喜剧明星拍功夫题材的电影当然不能像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专业打星拍电影一样要求他。《功夫》创意的最佳体现莫过于“特效+功夫”。本片武术指导袁和平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多年,他用特效处理的武打场面自然带着一股美国大片的味道。“于是,传统的中国功夫遇上了《黑客帝国》的袁和平,从而缔造出了周星驰这一震撼视觉的动作帝国。”[1]我们几乎可以得出结论:周星驰可以运用电脑特效创造出任何他能想象出来的效果。

二、草根文化

《功夫》和众多周星驰之前的电影一样,塑造了具有小人物气质的大英雄。阿星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小人物,但是不靠勤学苦练,而是靠无心插柳柳成荫般的机缘巧合而成为大英雄,再一次弘扬了香港电影中常见的有别于美国大片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内地电影惯于说教手法的“草根精神”。《功夫》中的草根文化主要可以从“无厘头”和颠覆式解构、重塑这两个维度来分析。

(一)“无厘头”

“无厘头是广东佛山等地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难以让人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非没有道理。”[2]火云邪神将阿星打得不成人形,问他“为什么打我?”只看见阿星从地上摸索到一根小棒,艰难地举起来,在对手脑袋上无力地点两下。《功夫》这样的处理可谓另辟蹊径、点石成金。阿星难以让人理解的自不量力成为搞笑的最大来源。对爱情的态度同样如此,阿星临死前的真情流露:包租公问他还有没有未完成的心愿,阿星并没有说很煽情的话,而是在地上画了一个象征与哑女之间爱慕和缘分的“血迹棒棒糖”,观众心中的苦涩才泛起不到一秒,就随着包租公一句:“大哥,能不能说中文,看不懂啊”变为哄堂大笑。难以让人理解的小木棒击头、粗俗随意的“定情信物”棒棒糖,都是无厘头的表现。“无厘头的行为或语言一般都有深刻社会内涵,透过的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可以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3]可以说,周星驰的无厘头言行充当了生活中永恒不变的密探和反射镜。

(二)颠覆式解构、重塑

《功夫》是对当代世界的戏仿。通过夸张,打破现实世界中传统的逻辑、规律。它将正常的角色、正常的爱情、亲情、友情关系重新以周星驰特有的无厘头方式进行颠覆性诠释,仿佛刻意“拍什么不像什么”。正因为如此,现实世界的严肃、刻板都被消解,让人感到打倒权威、禁忌的快感。包租婆因为包租公脸上的口红将他打得鼻青脸肿,男人被女人打,这有悖男尊女卑的常性思维,消解了男性主宰的权威地位,强调了女性的力量与尊严。影片一开头,鳄鱼帮头子(冯小刚饰)因为自己女人吐一口口水被捉到警察局,而把局长打得奄奄一息。随后,斧头帮杀掉鳄鱼帮头子后,当街大喊“警察出来洗地啦!”警察和黑社会发生了地位、语言、行为上的错位,警察的权威性被戏谑、颠覆了。从角色定位上看,火云邪神第一次出场时穿着短裤、背心、人字拖,戴着老花镜蹲在马桶上看报纸,这很难让人将其和十恶不赦的江湖第一杀人机器联系在一起。戏中包租公杨过长相丑陋,是一个喜欢偷看女人洗澡、调戏邻居却被老婆打得无还手之力的好色大叔,与原著中英俊潇洒、侠气盖世、刚正不阿的英雄形象相去甚远。而小龙女有过之而无不及,小龙女是以悍妇形象出场的,只穿睡衣、抽烟、说脏话、举止粗鲁,与原著中温柔淡雅、不食人间烟火的优雅形象大相径庭。原本一事无成、小偷小摸的阿星在击败了火云邪神而真正成为武林高手以后,还是回到了草根生活,经营着一家棒棒糖店。大部分经典角色都受到了颠覆性的解构、重塑,在这里英雄不再高不可攀,草根和英雄被拉到了同一个层面上。看似一切是低劣、庸俗、结构松散的,但是这确是周星驰心思缜密地精确计算以草根文化为主题的理性批判。

《功夫》是瞄准西方电影市场的野心之作,整部作品具有严谨的主题态度和独立的制作风格,将东方近身搏击的功夫美学与周星驰的“无厘头”结合,一改大陆武侠电影千篇一律强调说教,带有很强意识和道德形态,缺乏创新等不足之处。周星驰的《功夫》对中国功夫电影来说是一份难得的财富,是一次生动大胆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实践。

[1]杨阳.震撼视觉的动作帝国——漫议《功夫》中的经典武打桥段[J].电影艺术,2005(3):58.

[2]谭亚明.周星驰现象研究[J].当代电影,1999(2):82.

篇5:美国电影文化

美国电影文化

关键词:眼泪,阳光,香味,英雄

悲伤,说到悲伤的情绪,电影《超脱》带给我的感触很大。这部电影是由艾德里安•布洛迪主演,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亨利•巴赫特来到社区学校担任代课老师。学校因学生反叛、经营不善而濒临绝境,多丽丝为首的一批教师备受煎熬。亨利的第一堂课就遭遇了顽劣学生的挑衅,但是被他巧妙地化解。他赢得了女教师萨沙的好感。同时,他的教学方式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其中就包括因肥胖而苦闷的梅丽迪斯。她一直默默地承受着因体重带来的各种责骂与嘲笑。但是因为老师,她似乎又找到了一切的理由但是,亨利其实内心也有很大的压力,他的爷爷处于弥留之际,他的母亲自杀阴影始终在脑海中萦绕。某天夜里,他在公车上黯然神伤,独自流泪。这情形被一个刚受到嫖客凌辱的雏妓艾瑞卡看到了。她尾随他,希望获得他的帮助。他起初拒绝了她的要求,后来他还是把她带回了单身公寓。这部电影和以往美国电影带给我的感觉不同,没有华丽丽的场面,没有超凡入圣的特效,有的只是低调又豪华的演员阵容,还有这部电影弥漫出的悲伤。童年遭受不幸的代课老师,叛逆的学生,得不到尊严的老师们,失足少女·······那么多消极的符号贯穿了整部的电影,特别是艾德里安•布洛迪那即使是笑起来也带着深深的几道抬头纹的额头,配合着他上翘的眉毛,深邃的眼神,都流露出了一股忧郁,也很好的呼应了整部电影的氛围。

看的时候在想,这部电影应该是在抨击美国的教育制度,想起自己在高考期间听到最多的是美国及欧洲的教育制度有多么多么的优秀,可以培养同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不会像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那么多没有理想的大学生。可是也正是他们这样没有升学的压力,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美国,他们面对的也是更多的诱惑,毒品,酗酒,性······在影片中不断快速插入不同底片颜色回忆着男主角的童年,死亡,药品,母亲,裸体,那一幕幕过往不断在男主角心中轮回,也不断在我的心中引起冲击。

电影中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局促的,紧张的,相互压抑却又透着一股股不羁,影片中不断用黑板画的新式插入着学校老师不堪教学的压力,对着镜头发出发自长期压抑在内心的不满,和学生对老师的辱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挑衅。也许在他们心中最渴望的还是一份尊重,比如一份自己工作得到成果,一次对自己理想的理解,一个可以倾诉的人,或者是回家以后妻子和儿子扫过自己的一个眼神。

也许我们的一辈子都在寻找那个可以给予我们拥抱的人,在童年时期,有我们的父母,长大以后有我们的丈夫妻子,老了以后还有自己的子女。每个人都不可每时每刻都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想太阳一样随时对身边周围的人放出光和热,即使是太阳也有被月亮遮住光芒的时候。当男主角看到自己的爷爷在养老院里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的时候,一相文质彬彬的他对着护士也发出了最恶毒的威胁,也许也是他长期积累的不来那个情绪的一个发泄。当最后男主角在夕阳的余晖中去少年学校找艾瑞卡时,我们才知道,穷尽一生,我们要学会的,也不过是紧紧拥抱。

自由,是人类内心最深层的渴望,可是,我们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渐渐逝去了对自由最本质的向往,只有当有一天,他真正离开你时,你才会真正去在意他。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亦是如此。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看似幸福的家庭的安迪,直到那一天,被他人陷害锒铛入狱,从此在肖申克监狱开始了一段不平凡的生活。在监狱里有凶残的犯人,贪婪的监狱长,艰苦的生活条件,最重要的是失去了自由,甚至连面对生活的勇气。电影中的一个细节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一个被关了几十年的老人出狱了,面对外面自由的世界,一切在他看来都是那样陌生,陌生到不知所措,陌生到惶恐。最后在他无法适应监狱外的生活,选择了上吊来结束自己的一生。在我看来,他的确是出狱了,可只是他的肉体离开了监狱,他的心灵早已在肖申克里慢慢被腐朽。在漫长的监狱生涯里,他已经习惯了在他看来安逸的生活,也失去了对自由的认识。当有一天,他真正离开这所他早已习惯的监狱时,他反而得不到内心的平静。纵观我们,又有多少人生活在这样一座座监狱当中呢,权力,金钱,爱情这些我们施加给自己的枷锁又无形中束缚了我们多少的发展,在这样的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又有多久没有为一朵花儿而停留,为了一米阳光而感动,为了此时此刻我们能站在这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而感悟呢„„

回到电影,电影中反复出现了阳光的这个符号。第一次是在安迪和他的伙伴一起在参与户外公差,在此期间,安迪运用了自己的知识帮助长官逃脱了一笔不少的税收后,他要求的奖励是给他和他的同事一起喝三瓶啤酒。所以在早上十点,一堆肖申克的犯人坐在天台上,沐浴着阳光,喝着冰啤酒,仿佛一个个在自己家中修天台的自由人,用他们的话来说,仿佛一切的造物主一般(电影台词注视)。即使只有喝一瓶啤酒的时间,安迪也想回味下作为一名自由人的感觉。同样,在影片中,安迪也冒着被关禁闭的风险,在监狱的广播室放起了《费加罗的婚礼》,面对门外不断敲门的狱警,安迪更愿意静静地欣赏这部歌曲,虽然监狱里可能有很多人听不懂歌曲的内容,可是在这首歌的时间里,他们都愿意安静地去欣赏他,此刻他们也感觉到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关在监狱里的罪犯,而是像一个普通的人一样,影片的高潮应该是安迪越狱,在暴风雨中爬过长达半英里的水管,最终在泥地里离开监狱时,安迪把身上的衣服一件一件全脱了,像一个初生的婴儿那样新生,在暴风雨中振臂高呼此时,也是的安迪终于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在沙滩上,安迪终于完成了诺言和黑人老头相视而笑,此时对于他们而言,肖申克所发生的一切不再是折磨,而是一份人生中最宝贵的经验了。

美国一直是一个讲人权的国家,在他们的逻辑里崇尚的是个性的释放和对自由的追求,自由更是美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迪的追求也是这样,作为一个被冤枉入狱的人,他不希望就这样在监狱里不明不白的度过剩下的日子,所以他要越狱,离开这个束缚他,囚禁他的牢笼。在影片中他面对这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他忍耐过,哭泣过,崩溃过,但一直没变的是他那颗永远追逐自由的心,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会在美国人心中引起共鸣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是就是这样一部成功的电影却没有得到当时的奥斯卡奖,因为另外一部同样是经典的电影《阿甘正传》,这不得不说是有戏剧性的一幕了。可是,这部电影的成功是无法被抹杀的。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18岁,即将面对高考,面对自己的未来,我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可是当我看到安迪爬出监狱的时候,我哭了,的确,面对未来,没有谁能有确定的把握,就像安迪一步步在那黑暗中的下水道中匍匐一样,可是在他心里一直都坚信着对目标的信念。如果停滞不前,也许就只能永远呆在黑暗之中,与其如此不如勇敢的往前走,只要心中有一个目标,路就在脚下。

在人的潜意识当中,香味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往往更深刻,在未来的某个地方,闻到同样香味,这样给人们带来的回忆往往更加立体和全面。《闻香识女人》这部电影第一次听说还是因为那首探戈曲Por Una Cabeza,曲风开始慵懒幽默,之后到高潮之后激烈婉转,最后又逐渐平静,配合这阿尔帕西诺的表演,恰恰是影片中史法兰长官一生的写照。他的人生本该是辉煌的,在军队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可是由于一次的事故,他的眼睛失明了,他的人生也逐渐暗淡下去了,虽然他失明了,可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往往比其他人看事情看人看的更加透彻,在年轻中学生查理身上他看到了一些好的地方,于是他决定和查理做伴,用自己的方式结束自己已经灰暗不堪的人生,可是最后他们两人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一起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感觉这部电影拍出了香味,正如电影的片名一样,只不过不同的是,这里的香味不是女人香,而是一股人性的香味。电影敏感的涉及到了美国退伍军人这一话题,美国在进五十年来发动了大量的战争,而退伍军人也一度成为美国的社会问题,退伍军人在战争中遭受的身体上的伤害和心理的伤害,往往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在生活中平复下来,而更多的退伍军人选择了醺酒,暴力等来发泄内心的伤痕,这也对退伍军人的家人和朋友造成了很多问题。电影的主人公史法兰上尉就是一个代表,双目失明的他选择了用冷漠对待身边的人,拒绝他们的好意,因为他是个自尊心强的人,他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与怜惜,就算是残疾了,他也希望靠自己的力量去生存下去。

伴随这只差一步的探戈曲,史法兰上尉带着惆怅的陌生女子在舞池翩翩起舞,没有了视觉,但是那也仅仅是没有了视觉,他还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带着这个不太会跳舞的女孩在舞池起舞,在他身边,女孩不再怯懦,她已经是舞池里的女王了。这首探戈也许也是史法兰上尉的生命之舞,在他的生命中,他已经不再有什么遗憾了,他成为了那个他想成为的人了,即使有很多的人讨厌他,可是没关系,只要在他能够做好自己就好了。现在他只想选择一个华丽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其实因为他自尊,所以他又是自负的,在他心里双目失明恰恰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了。当把查理支走,拿起枪的一刻,他又是脆弱的,也许从未有一瞬他发现自己是这样贪恋着这个世界,喜欢开着跑车在空无一人的街道奔驰,喜欢享受各种各样的美食,喜欢美丽的女孩·········最后在查理的帮助下,史法兰上尉也终于肯面对真实的自己,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试着去接触外界的世界。

最后在学校的礼堂,史法兰上尉为查理辩护时,他的演讲铿锵有力,“我正处在我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总是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除了些例外,我总是知道。但我从来没去做,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实在是太难走了!而现在的查理也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选择了正确的路,一条通往正确人生价值的道路。让他继续走完这旅程,委员们,你们正掌握着他的未来。一个宝贵的未来,相信我,别将它毁了,保护它,拥抱它。有一天你们会为此感到骄傲。我保证。”(摘自电影片段)加上阿尔帕西诺现象级的表演,他的演讲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当他演讲结束后,礼堂里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这段演讲我看了好几遍,每次听都振奋人心,在我们生活当中诱惑太多了,用中国的思维来说,要保持一颗本心太难了。当我们在自我和他我矛盾选择当中,我们也许真的很需要身边能有这样一个充满人生阅历的老人,给与我们正面的力量,去勇敢做出对的选择。

篇6:青春电影与青年文化

……

……

……

……

……

……

……

……

……

装…

订…

…线

……

……

……

……

……

……

……

……

……

……

……

…五月的广州,骄阳似火。这时还有什么比在绿树成荫的象牙塔,吹着风扇,吃着冰棍,静静欣赏一部画面优美得像古老画卷的电影来的更惬意的呢? 对于《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我怀有一种莫名的情绪,难以言喻。在人心浮动的教室里,第一次看着那些残缺却是震撼的电影画面,我渐渐沉默,那是语言不能表达的东西,每一幕都写满了人心,每一幕都在诉说着那些血淋淋的过去,而造就这一切的除了懵懂的青春,还有那以幸福为名扼杀幸福的战争,但最残忍的不是这些,是那些人劣根性里迸发出来得浑浊,让人窒息。曾以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会是一部至真纯爱电影,里面会歌颂一切美好的事物,会拍一段又一段的白云蓝天。事实上,它没有:布满历史尘埃的西西里岛,被涂满美丽罪恶的玛琳娜,跌入青春深渊的小男孩,色欲熏心的男人们,长舌妒忌的妇女们等等,让西西岛的美丽彻底成了一个传说。那些想毁掉美丽事物来掩饰自己嫉妒的丑陋心灵,让那个美丽、孤傲、坚强、热爱生命的玛琳娜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在那样的岁月里,一个女人饱受排挤和非难,忍受不存在的流言蜚语,却坚强的活了下来,可敬。观之我国,古代妇女一般都是以死明志的,人们很难原谅活着的人却很容易同情死去的人,这其实也就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家小姐出嫁,轿子经过山林时碰上了一群劫匪,被侮辱后用钗自尽,人人都赞此女何其贞烈,父母找到后伤心欲绝,欲厚葬之。守棺时发现此女尚存一息,开棺视之,先喜后愁,说道,不如死了的好,这样一来这一生如何度过。便狠心葬之。当然后来她被人所救,一生也在江湖之中活的风生水起。但小说始终是小说,现实生活中,要面对流言蜚语需要的勇气难以想象,可是,玛琳娜做到了。所有男人们没做到的,小男孩没做到的,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做到了。支撑她便是爱情。也许,电影的初衷是想说明一个孩子的青春、人性的扭曲或者战争什么的,但我看到的却是那个女子在尘烟流年里,独自走在通往爱情的路上,义无反顾。看,她为爱情苦苦挣扎的一切,不禁心疼。新婚的丈夫参加战争,留自己独守空房,没有朋友,甚至被自己的亲人排斥,咀嚼思念,日日寂寞。走在街上,忍受着可谓是陌生人猥琐的目光,以及故意压低的闲言闲语。但那时的她是充满希望的,盼那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早日归来,盼阻挡流言蜚语的那个胸膛。但心里也许还有一点忐忑,怎样解释,丈夫会不会信任。可是后来,丈夫战亡的消息传来,那些人们更加肆无忌惮,百般刁难。为了活下去,被迫出卖了自己。从前我们都会说谁谁谁是为堕落找借口,那时因为看到生活还在对他们微笑。可是对马琳娜,生活彻底把她逼到死角。可是怎么舍得离开,兴许心里还有点期待,怕消息误传丈夫归来找不到她,她毅然坚守。后来的变本加厉,辱骂殴打,她踏上一个人的旅程。选择了逃离,也不得不逃离。再后来的,选择归来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没有丈夫十足的爱,十足的信心,十足的鼓励,我想玛琳娜宁肯死去也不愿踏上着西西里的土地。电影省略了很多情节,比如:玛琳娜从哪里来,没有任何亲人吗,后来她又去了哪里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她怎样与丈夫重逢,还有那些永远道不完的委屈与所受的折磨。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甚至有一些我都不敢想象。因为它太过于残忍,语言不能诉说,画面无法传递。只留与我们细细体会。我最难想象的是他们如何度过后来的生活,回来难道就是圆满

了吗,不见得吧,那些满是疮痍的过去会把他们原有的生活一点一点捣碎。甚至在想着玛琳娜与他丈夫解释说起那些屈辱的过去时,我觉得不如丈夫战死沙场好一些,至少在最后他的妻子是美丽鲜活的而自己不用断臂残肢的对着她,自己也是完好无缺的,至少玛琳娜不必以满是疮痍的自己面对丈夫。但我的想法也是如此自私的,美不容破坏,但生活中,每个人都是需要依靠的,不能行尸走肉般生活。若相爱,一起面对生活的灾难;若相惜,一起牵手共度余生;若相恋,一起筑起爱的城堡。

篇7:电影的季节-文化随笔

在我的印象中,我认为《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产生与这个时代的病态走向和各路小说写手云集,并大刀阔斧的折腾有关系。时代的病态走向并不是个笼统的概念,而是处在这个时代中的某些人接近病态姿势。我实在说不清楚这是一种好现象还是坏现象。

可是他们都已经出现了,这些书如果放在比较历史的眼光中审视的话,一句话,很滥情。这样的书每年都不知道能出多少本,写多了,自然难免重复,写来写去也就那么一回事,换几个人名,化用一下故事结局而已,没有太大价值的。这部小说我没有看过,那天晚上我看完了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在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两部影片,在此我想比较一下。

我是把《独自等待》、《意乱情迷》、《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这三部影片联系在一起的。这三部电影我就是按这个顺序来看的,我觉得它们在多个层面上反映了一种趋势,当然这只是个巧合。

说说《独自等待》,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同样是表达青春的电影,这部电影却可以表达的这样通俗而有唯美。夏雨的演出让这部电影增色不少,他确实带有那个年代那种气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像是秋天,很多情感和变迁都像是入袭的秋风一样,慢吞吞的不知所踪,但回过头来以后已经别有洞天。但是它没有绝望,而是有一种坚守,这种坚守是一种对自己内心需求及升华的慢慢思索,不像《小城之春》拖的那样漫长,让人心里心疼发慌,它就像是秋天的一种色调,不知不觉中整个世界发黄了,定格在那种,所有曾经青春里的骚动和跃跃欲试全都尘埃落定,各得其所。这里面一切都很干净。人都活得很高贵。青春在这里变成了一种寻找,期待,坚守,弥漫而熨帖,让人不知不觉得依着它的温度,回想自己当年的少年时光,也添染了一种浪漫色彩,不喧嚣很朴实无华的浪漫。

《意乱情迷》是不小心看的,看过以后发现不怎么样。它写的是几个年轻人的青春,他们已经走向社会层面里,这里的青春已经不像《独自等待》里的浪漫温馨,导演表达的是一种躁动和无头绪,以及苦闷。活在影片里的人已经不是那种可以用慢情调来诉说的了,所以处处弥漫着不和谐。但它又是在表达青春。确实,影片的背景换了,《独自等待》是用类似于慢镜头的笔触娓娓道来,人们在追求诗性的梦想并且从容不迫;《意乱情迷》则多了沉重羁绊,里面的社会已经很悲哀,人们像没头的苍蝇到处找寻,见了什么都扑上去,嚼过以后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里面有透露着一种无奈与挣扎,每个人没有了自己的`脚步,不知不觉实际又被迫着被世界拉着走,不知道在哪里停下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找到了也不知该不该伸手去拿,拿到了也不知该不该攥紧,这些人已经类似于惊弓之鸟,处处胆战心惊,处处蹑手蹑脚,活的很小心,这也不怪他们,社会给他们的就是这些。

《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则比《意乱情迷》更近了一步,它已经不是躁动,而是处处透露出一种绝望。如果说《意乱情迷》里人们是蹑手蹑脚小心翼翼的的走在寻找的路上,走错了就会很失望,因为他们心里还有期盼;那么《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里面的人们就是喝醉了还大步大步走在路上,动不动就会踩上一颗地雷。它们都不如《独自等待》那样走得从容。换一句话讲,如果《意乱情迷》中人们像苍蝇没头没脑的乱撞,撞过后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么《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则是人们像苍蝇到处撞过以后,贪婪的趴在那里,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意乱情迷》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而他们麻木是的找到个缝就往里钻,也不管那是不是个蛋。这些人获得很无赖,很绝望,很破罐子破摔。他们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千万别说什么悔悟啊压抑的话,是他自己不矜持。他们活着挥霍,虚度,欺骗,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不信任,所有的可能性都可以埋伏在自己身边,说不定那一刻就冷不丁在自己身上炸开。这种爆破本来就是他们的虚度麻木造成的,而他们对付这种不信任这种可能性的法宝居然还是麻木和虚度。这样下去,所有东西都会被掏空,人迟早崩溃。或者说他们是既麻木有敏感的,遗憾的是他们把这种敏感用在了进一步促使他们麻醉的渠道上,用错了地方。

篇8:欧美电影文化

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 影视艺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健康的、高雅的主流电影, 在国家文化方面具有主导性, 在当代市场中具有主流性, 在审美价值上具有主体性, 所肩负的责任重大, 对民族文化形象的塑造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 呈现出多元共生、主流和支流和谐统一、充满活力的文化态势, 传达“以人为本”的理念, 并为构建健康稳定、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不断提供有价值的正面影响。

一.“和谐追求”的影像表现与理念传达

在当前多元化时代, 当社会倾向于喧哗与骚动时, 寻求意识形态的统一与和谐成为一种共识。和谐作为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适度、适时、适当的状态,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稳定和祥和。“和谐”蕴涵着豁达、团结、包容等观念, 具体体现在天人、群我、他我的关系上, 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三重和谐统一。而对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引领作用和较大影响力的主流电影, 则通过影像的感染力, 大力展示那些和谐有序的社会图景, 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去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从不同角度去尽力展现这三重和谐统一, 让和谐文化的理念占据主流银幕画面。

1.镜头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人类文化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起点的, 中国传统的哲学基础倡导的是天人合一,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和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这种整体意识不仅对过去, 而且对于现在或将来的社会运行, 都有大有益处, 能保持社会全面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和谐交融。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 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主导着中国文化价值的主流电影则顺应了这个文化需要和文化现实, 在影片创作中生动地艺术再现和传达, 反映社会协调、均衡的发展状态, 改变人类发展中的无序、失衡, 并逐渐具有了对人类生态状况的忧患意识和反思精神。这些意识更多地表现在“灾难故事”中, 如《惊天动地》、《紧急迫降》、《惊涛骇浪》和《超强台风》……在灾难面前人类一方面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成为了自然的主宰, 另一方面人类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又常常显得无能为力。这类影片虽说从客观上让人们看到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所面临的严重危机, 但并未从深层上反思生态危机的根源, 探寻摆脱危机的出路。

而影片《可可西里》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推进了一步。它再现了一个真实的影像世界———中国境内最后一片原始荒原, 只有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一直以来可可西里都是与人类在宁静中和谐的共存着。然而, 人类罪恶、贪婪却将这种和谐打破了。盗猎分子残酷地杀害大批藏羚羊, 荒原上到处是累累白骨, 被屠杀的藏羚羊的骨架遍地都是。触目惊心的镜头传达着艺术工作者对人类生态状况的忧患意识, 对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 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在功利价值导向下, 人们肆意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严重性及其危机。

2.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画面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的血缘关系、利益关系渗透了文化内容, 被文化关系所涵括。表现在精神领域里的联系或冲突, 是由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的个体差异造成的。行为方式、心理情感、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 道德信仰, 个性气质和生活态度等, 是人与人联系或冲突的内在决定因素。为了调节、控制, 提供一种道德修养的准则、规范和处理事物的方法, 通过对事物的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 最终达到一种普遍和谐的境界和状态, 可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社会, 商品经济和市场化在迅速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丛林法则大行其道, 冷漠、势利、拜金主义横行, 人们满足更多欲望的时候, 也在失落另一些东西。为此, 通过有说服力的、贴近民众的主流电影的创作和传播活动, 表现“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和冲突, 并理顺情绪、化解这些矛盾, 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和谐文化进行了生动阐释, 表现的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社会各主体各阶层和谐相处的善的社会。

《心香》、《喜莲》、《过年》和《我和爸爸》等影片通过展示代际之间、个体之间观念的冲突, 以及个体独立意识和家庭需要相互磨合产生的碰撞, 表达了中国人的韧性与坚持, 也表达了对建立家庭和谐的可能途径的一种思考。徐静蕾的《我和爸爸》讲述的就是一对互相有隔膜的父女, 经过女儿的叛逆, 父亲无声地爱的表达, 两个人跨越代沟, 还有情感的鸿沟, 终于达成谅解。在这些主流电影里大力倡导的“和谐”,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上的保证。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在主流电影里成为主导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唤醒人格的尊严与独立、公正与平等的意识 (此乃文化的现代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让人在社会的发展中获得自由、民主, 这是以人为本的“本”之所在。在社会中的一切问题和矛盾都是由人造成的, 因此只有让人之“本”立起来, 挖掘人性之中的批判与创造的动能, 方能立人之“本”于天地间。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就是要以人为主体, 尊重和重视人的价值选择,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和谐文化在内容上要更加注重宣传以人为本的思想。

主流电影满足人们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地适应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 更容易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云水谣》、《我的法兰西岁月》、《我的长征》、《东京审判》、《香巴拉信使》、《张思德》等影片都是其中优秀的典范。这些主流电影首先从“人性”的着眼点去体现博大的时代主题, 塑造典型人物, 在电影里人既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 同时又是和谐文化受益的主体。电影《任长霞》为了防止英雄“脸谱化”, 既注重刻画任长霞忠于职守的光辉形象, 又将她还原成一个普通的母亲和妻子, 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 探讨人物的心灵世界, 富有人情味。为此, 影片在场面制作中力求真实感人, 比如:将十多万百姓自发为任长霞送葬的录像镜头剪辑到了电影画面中, 表现了人民对女局长的难舍之情, 反衬出了任长霞对老百姓曾付出过一片深情。

对个人生活应有全面关怀的必要, 不仅仅是要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要在乎个人作为社会的原子, 他们的价值取向与人生选择。和谐文化首先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它以尊重生命为核心, 以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普世的人性追求构成它的两翼。而主流电影则充分发挥了这种哲学的理念导航与终极关怀功能。《集结号》虽然也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 但它所关注的是在那场宏观战争中微观的个体命运。影片壮烈牺牲的四十七名战士的遗体不仅没能进入烈士陵园, 反而深埋在煤山之下而无人问津;不仅没能留下烈士的英名, 反而只能接受失踪的待遇;谷子地一直为自己没听见集结号而自责, 结果得到的答案却是根本没吹过集结号。在这里冯小刚留给我们的是对那些战争中平凡而又真实的个体生命的尊重, 以及他们对自我命运的求索, 让人们思考了许许多多战争内外为人们所忽视的问题, 而这些对个体生命来说却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深度关怀人民精神生活的状况, 关注人性问题, 把中国电影推向了还原人真实本身的现实主义之路, 既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真实地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和负面, 发现社会生活深层潜在的问题, 敢于把人的本性和感情宣泄出来, 又可以帮助我们从发源处洞悉社会变化的趋势。“……把各种分散的、孤立的、甚至冲突的文化价值力量整合为一种凝结着人类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理想的力量, 从而使人类的文化实践行为充溢着一种健康自觉的人文精神关怀”。[2]这些影片以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人文化的表述, 创造出多元化的观影效果。

三.培育积极向上的和谐审美文化价值观

当今中国, 由于价值体系的新旧交替之际, 价值迷失, 道德危机重重, 神圣感和高尚感缺失, 正如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的:“这不是文化走向开放状态本身的过错, 而是社会缺乏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及支配行动的精神哲学所造成的国民价值取向的迷误……”[3]那么, 只有在全社会普遍树立和谐至上的价值观, 把整合社会各种力量、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主要价值追求, 才能建设和谐社会。

影视艺术尤其是主流电影同大众文化、传播学联系紧密, 受当代文化影响颇深, 也曾有一种失衡, 就是中国电影“平面化”、“庸俗化”、“平淡化”等现象严重, 似乎在中国银幕上并没有穿透历史深度的人文关怀, 甚至连基本的人生体验都显得虚伪与造作。因此推进社会文明发展, 大力构建和谐社会, 丰富和谐文化内涵, 必须高度重视通过优秀主流电影作品这些有利媒介, 去培育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和谐审美文化价值观。

主流电影大都植根于本土文化, 力求深入历史与社会现实, 用民族性的叙事与情感表达方式, 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时代精神的正确传达, 从而将审美功能、教育和认识功能自然而然地潜隐于叙事编码中, 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激情和雄健昂扬的审美情趣引领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发展趋向:

首先, 弘扬民族精神是曾在意识形态上陷入传播困境的主流电影的自觉选择。尽管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以及文化的多元化, 但民族精神的价值追求存在共同性, 民族精神所包容的品格特征都是熏陶、鞭策、激励中华儿女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重要精神因素。它可以调整、引导、规范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民族之间的价值差异性, 这成为各民族间凝聚力的内在要素和基础。电影媒介自觉地在思想倾向上突出民族意识形态, 塑造国家形象, 传达中华民族的精神, 有利于文化主体的身心和谐, 以民族精神的激励功能, 为和谐文化的构建提供内在动力。

其次, 对时代精神的自觉反映成为主流电影叙事的题中应有之义。时代需要一种主导精神来反映时代民族的精神面貌。所以面对反中心, 淡化政治, 反文化, 反理性的论调, 我们要重构文化, 高举主旋律大旗。

强调自我选择的多元化, 并不与提倡主旋律相矛盾。毕竟, 其审美情调如果是健康的、文明的, 都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 充分体现出民族风格与时代感的统一协调。

再次, 题材的选择对作品反映生活的容量、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是有一定影响的。审美价值虽然很难以题材的大小而论, 当然重大题材若处理得好, 它的审美价值常常是一般题材的作品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类作品往往正面展现奔腾突进的社会主潮, 直接描写有巨大社会历史影响的重大事件, 或者直接提出并回答人们普遍关心和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 所以它容易产生强烈的轰动效应和振聋发聩的审美效果。但是, 写日常生活小事的作品, 也可以因开掘的深入而显示出新颖独到或异常深刻的思想意义。因此题材无大小, 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巧妙地去表现。

还有, 人物及其事迹在这里成为一种现实的意识形态话语, 它们以其权威性加强着人们对曾经创造过历史奇迹的伟人、英雄、劳模的信任和信心。这种教育作用不应是直接地传达出来, 而应通过形象的力量及其艺术魅力表现出来, 那种借助艺术活动直露地表现自己的某种思想意图的作法是不无偏缪的。

最后, 在审美追求方面, 主流电影中不少作品突出其审美意象与形式的追求, 大大突破单纯对于思想性、政治性的追求, 呈现出较高的审美价值。一定的社会文明渗透着一定的和谐审美文化意识取向, 而一定的和谐审美文化意识取向又影响着一定的社会文明的生成。主流影片所弘扬的英雄骨气、善恶分明和发奋图强、抵御外侮的阳刚之气, 大都与时代同步;将火热的生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示给观众, 它的审美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带给人们奋发向上、高雅乐观的审美愉悦。

在和谐文化视域下的主流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 就是要通过健康向上的影视主旋律把我们民族精神生活好的方面挖掘出来, 激发民族自豪感, 起到讨伐平庸、净化银幕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为那些在各种思潮中不知何去何从的人们指明方向, 人们在观看主流影片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在任何娱乐片中无法得到的现实思考与审美享受。

所以说, 创作反映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主流电影, 是塑造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需要, 也是生成和繁荣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的需要, 更是建设和谐的文化体系的重要使命。当然, 如何让主流电影真正起到这种建设性作用, 是今后我们在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设中需要不断思考的的命题。

摘要: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 主流电影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 为观众奉献许多符合和谐要求、倡导和谐精神的优秀电影作品, 使得电影文化呈现出多元共生、主流和支流和谐统一、充满活力的态势, 并在寻求文化共识、文化融合和文化认同中, 培育积极向上的和谐审美文化价值观, 以建设健康稳定、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和谐文化,主流电影,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秦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N]·《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8日。

[2]邹广文·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整合[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1 (1) ·62。

上一篇:七一讲话1下一篇: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