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

2024-05-13

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共8篇)

篇1: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

用“心”呵护每个学生

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是班级,班级管理的成效将对学校的教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班主任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首先需要用“心”呵护每个学生,从“心”开始,只要拥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察之入微的细心,滴水穿石的耐心,锲而不舍的恒心,永不言弃的信心,用“心”的管理,就能做好班级教育管理工作,让每个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

有这么一个譬喻:五个人外出野游,冬夜聚火而烤,或都不去拾柴,结果柴尽火灭,都被冻死;或都去拾柴,却各自冻死在林间;或一人拾柴,四人围烤,轮流为之,而安度漫漫长夜。这个譬喻揭示了一个简单的处事方法,其实却包含着一个管理理念:有无管理,管理的优劣,是组织运作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尤其重要,它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工作。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管理好自己的班级,让学生在和谐、健康、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与生活。怎样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呢?笔者认为,班主任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级,需从“心”开始,要拥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察之入微的细心,滴水穿石的耐心,锲而不舍的恒心,永不言弃的信心,用“心”的管理,就能做好班级教育管理工作。

一、爱 心

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人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冷的感情也能消融。”因此对思想越来越活跃的当代学生,班主任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去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体贴学生,用真挚的感情去感动学生,哪怕是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时也应该体现出爱护和关心,播撒无限的爱心。

我班有位双差生,令所有任课老师感到非常的头疼,为此作为班主任,开始我用硬的办法震住了他,可是好景不长又犯了。后来我软硬兼施,还是无济于事,面对这种情况,我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最后我故意在放学时与其一块走,走了好多次,还经常用鼓励性的话来消除他的戒备心理,并针对他的错误与缺点,单独找他谈,并且以朋友的身份毫不客气地指出其不足,及时了解其思想动向,后来这个学生变化很大,成绩也提高了。这个学生的变化也启发了我,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儿童天真无邪的眼睛去观察、去感受、去探索,使他们真正感到老师的爱心。所以班主任要经常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给学生以爱心,去拨亮学生的心,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让我们永远记住“教育者,爱胜过一切”的教育理念。

二、细 心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实施者、引导者,肩负着几十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任,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管的事却特别多,大到教育教学,引导学生的人生发展,小至粉笔的摆放,地面上的瓜子壳,窗户上的灰尘等鸡毛蒜皮的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工作的细心。班主任工作中处处细心,时时留心,就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班主任工作中处处细心,时时留心,就能及时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班主任工作中处处细心,时时留心,就能迅速地提高工作的效率,避免出现差错。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情绪、身体状况,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或不良行为,及时给与表扬或批评。

班级管理的工作要做到细心,要求班主任每天早晨到教室督促学生上早辅导课时,先看看学生是否到齐,检查有无安全隐患,学生中有无异常情况等。如我班有位同学,前一段时间我发现他上课的积极性较以前明显的差了,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精神状态也大不如前,我找他谈了一次心,他说前几天与体育老师发生了摩擦,心情不好,加上家庭的期望高,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我对他进行了开导,并和家长取得了联系,经沟通和引导,该生的学习状况又恢复到从前的状态。所以,不厌其烦,不厌其细,时时抓,细细抓,是班主任工作不可欠缺的

三、耐 心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细小琐碎,有时确实让班主任焦头烂额,然而终止一个坏习惯和培养一个好习惯都需要足够的耐心。耐心不但是班主任的基本修养,更是做好班主任的保证。我们知道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因受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是长期形成的。对于一些行为习惯不好或思想较差的学生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贵在坚持”,特别是在待优生的转化中,我们绝不能操之过急,希望一步到位或“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允许反复并在反复中进行诱导教育。在班级管理教育中,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做到宽严结合,严慈相济,持之以恒,耐心细致的做好他们的工作。同时,不能对待优生揭老底、算旧账,全盘否定他们的进步,更不能打骂,要用爱心去感化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积极地因素,进而达到教育之功效,不断地优化班级管理。

四、恒 心

班主任工作十分繁琐复杂,除了教学任务外,班级管理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做,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家访、个别谈话、班级和学校各项活动、安全教育等,天天如此,年年如是,有时甚至假期也在忙,在这时候,特别需要班主任要有恒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好各项常规工作。

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班主任要想管理好自己的班集体,不可能只需要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月两月的时间,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拥有一颗锲而不舍的恒心。只要你拥有了一颗永恒的心,你的学生才有可能与你一样——做事坚持持之以恒。恒即坚持,只要班主任老师坚持,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起了一个好的带头作用,那么学生也会坚持,因为坚持就是胜利。因此,班主任老师要树立管理好自己班级的锲而不舍的恒心。

五 信 心

信心是育人成功的基石,自信孕育成功,自信创造奇迹,班主任老师首先应是个有信心的人,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自尊自爱的人。班主任的信心是建立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真正过硬的工作素质基础之上的,唯有这样,班主任老师才会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才能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始终给学生以信心和希望。

在班级管理教育中,除了班主任有信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一个充满自信且有活力的班集体,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不断的加以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愚公移山、百折不挠地信念,在困难中永远憧憬对未来的乐观气质,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在班级管理中,要让班级的主体对自己充满信心,极力维护班级来之不易的声誉和良好的卫生环境,脚踏实地的增强责任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充分认识“班荣我荣、班损我损”的集体意识观念,集体的兴盛靠的是每个个体的奋斗,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应挺起胸膛走路,直起腰杆做事,所以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必须有信心,要对自己有信心,要对学生有信心,因为信心蕴含的是一种信念,体现的是一种气质,它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智慧,只有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才会迸发出创造的激情,才会收获丰硕的成果。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艰辛的,不仅挥洒的是汗水,而且熬去的是心血,然而只要我们每一个班主任以慈母般的爱心培育学生,察之入微的细心呵护学生,滴水穿石的耐心关注学生,锲而不舍的恒心激励学生,永不言弃的信心影响学生,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带给我们开心,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就会省心,进而创造出一个优秀的班级,为实现这个目标,让我们从“心”开始,付出我们的真“心”,用“心”的去呵护我们的学生,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和睦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快乐、健康、阳光的生活学习。

篇2: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

核心提示:6月30日至7月19日,在尼勒克县民族团结教育年正开展的轰轰烈烈之时,我有幸参加了县委统一组织赴内地为期近20天的实地学习考察,切实感受到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新时期老师工作应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素质。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6月30日至7月19日,在尼勒克县民族团结教育年正开展的轰轰烈烈之时,我有幸参加了县委统一组织赴内地为期近20天的实地学习考察,切实感受到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使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新时期老师工作应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素质。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一点感受和体会。

一、认清解放思想的努力方向。

一是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简单化。解放思想就是净化思想,就是使思想变得简单、纯洁,思想单纯,为人单纯,干事单纯。不谋人,只谋事。心无旁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年轻化,人年轻就有激情,有激情,人就变得年轻。解放思想、扩大开放,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需要热情,更需要激情。其一、要培养宽广的胸怀,使人始终保持年轻。其二、要追求宽广的政治胸怀,使人始终充满激情。其三、解放思想就是始终要使思想现代化。解放思想,不是脱离实际标新立异,而是超越实践的真知灼见;解放思想不是脱离群众形单影只,而是集体智慧升华的结晶;不是脱离路线背道而驰,而是沿着既定方向探索新路;不是萧规曹随,而是继往开来;不是朝令夕改,而是与时俱进;不是另搞一套,而是推陈出新。

二、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归宿。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践,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所参观考察的学校,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办优质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五育并举,特别是才艺教育、美读、美写教育大力彰显了办学特色。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兼顾。大到学校的硬件设施,小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无不展现着良好而又务实的育人氛围,无不体现着素质教育旺盛的生命力。例如:学生的手工制作展示、各种功能室的利用、用系统论的观点管理学校等使学校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成绩。教育就是塑造人,让学生享受高起点、高品位的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坚强的意志,成为有人性的人。相比之下,我以前在潜意识之中还是只看重学生的成绩的,在育人方面缺少创新和实践,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为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创造的条件还不够。学校所形成的教育规模、管理风格和办学特色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无不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学校将素质教育演绎的淋漓尽致,大气豪迈而又自信!

三、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细节的成功。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我们所参观的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规教育的话,那么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

四、提高自身基本素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强调身教胜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创新,做到以德育德、以个性育个性、以创新育创新。要想做到这些,教师还要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实实在在的形象。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所以老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领路人。

五、教师要有责任心。

教师肩负着即教书又育人的重任。首先,教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雄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教师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感、使命感。这样就会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就会有甘为人梯、善为人梯的精神。这近20天的考察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指导每个学生,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出教师的责任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教育。

六、用爱呵护每一个学生,用心去引导学生的转型。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课。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只有注入了爱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红色旅游点,人生大课堂。瞻仰革命遗址,伫立烈士墓前,目睹沧桑巨变,心灵得到了极大震撼,思想得到了高度升华,红色教育也是这次考察学习的又一大收获。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教育资源和精神遗产,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前进奋斗、富民强国的精神动力,是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的精神源泉。

篇3:用心呵护每一朵迟开的花

苏姆霍林斯基说:“在我们创造性的教育中, 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面对后进生很多教育者束手无措, 甚至听之任之。后进生是指相对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 是“后来进步”之意。他们只是迟开的花, 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开。教育者应在孩子待放时期, 用心照料、精心引导、耐心等待花朵的怒放。

一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谈心、家访、日记交流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后进”的成因,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对症下药。

1. 个人因素

自我约束力差, 对学习不感兴趣, 对自己要求不高。

2.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不好, 父母素养较低。尤其是西藏学生很多来自农牧区, 父母文化水平低, 一年到头忙于农事, 忙于外出打工, 孩子基本在寄宿制学校上学, 家庭的有效教育根本无从谈起。有的过分溺爱孩子, 不懂得如何正确教育。另外, 现在单亲家庭越来越多, 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 性格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缺陷。

3. 学校因素

教育者观念陈旧, 育人方法不当, 常戴有色眼镜看人, 造成孩子心理创伤, 使少数学生从厌恶老师到厌恶学校再到自我放弃。

二采用有效方法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可操之过急, 更不可半途而废。有些学生的转变过程会很漫长, 甚至在你教学的这段时间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坚持不懈。

1. 细心观察, 了解后进生的个性特点

后进生大多不遵守纪律、叛逆心强, 喜欢跟老师顶着干, 学习不认真, 甚至有的无故旷课、早恋等, 表现很“突出”。但每个后进生又是独立的个体, 他们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这就需要教师多留一颗心在他们身上。平日里从上课、活动、休息多方面观察这些学生, 你会发现有的后进生学习成绩差, 但是体育、音乐、美术等文艺方面有特长;有些不守纪律, 但又喜欢热心帮助别人;有些喜欢惹是生非, 但又仗义好打抱不平……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有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措施。

2. 转变观念, 正确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不等同于差生, “差生”是老师以静止终结性的眼光来界定学生, 而学校教育只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表现相对弱一些, 就为其冠以“差生”的定义, 等于把学生一棒子打死, 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后进生是可以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得以转化的。即使有少数, 在学校教育期间看不到明显成效, 但只要教育者用心呵护、正确引导, 这些迟开的花也会在花期到来之际灿然盛开。因而, 教育者应转变自己的观念,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否则, 只会导致学生丧失信心, 破罐子破摔, 甚至变本加厉。

3. 寻找亮点, 采用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方法

后进生身上都有亮点, 但因长期受冷落、受歧视, 所以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和潜能。一个人对自身优势的认识, 往往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1) 尝试结果的影响。成功的尝试能增强自信心, 而失败的结果会削弱人的自信心。 (2) 他人态度的影响。包括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水平与信任程度。一般而言, 他人的期望大、信任程度高, 则会加强自我认可和信心;相反, 他人的期望与信任程度越低, 则自我的认可和自信也会减弱。 (3) 自我评价的影响。对自我的评价适当, 就会增强信心, 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不利于自我的发展。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影响, 教师不应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他们的唯一标准, 而应努力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亮点, 积极关注他们学习以外的兴趣、爱好, 尽可能多地搭建让他们展示自我优势的舞台, 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 帮助他们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发挥他个人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

4. 做好家校沟通, 与家庭合力转化后进生

既然很多后进生的形成跟家庭、社会有关, 那么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也绝不是学校单枪匹马的行动。班主任作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纽带, 应与班里后进生的家长保持联络。虽然很多农牧区的家长由于交通等因素受限, 很难来到学校进行面谈, 但班主任可以用电话或假期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 了解其在家庭中的表现。尤其对于在不良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 教育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让他们感受被关注的温暖, 从而自觉融入学校的大家庭。

总之, 虽然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 但我们还是乐观地相信, 只要用心呵护, 满园花朵必会有灿然绽放的一天。

参考文献

[1]杨梅.利用心理效应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6)

篇4:用爱去呵护每一个学生

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这两种学生经常是工作的重点,那就是优秀生和学困生。怎样才能做好这两种学生的工作呢?笔者认为:

一、要严爱优秀生

优秀生是使指班级中各方面表现突出,特别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上课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通常不用老师操心费力,并且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竞赛,往往这些学生也是主力,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老师们偏袒及溺爱的对象,即使他们犯了错误,在老师眼里也被其身上的光环所覆盖。有的老师常说,好学生就是犯错误也觉得可爱。他们长期生活在顺境中,在家有家长的百般呵护,在校有老师的特殊照顾,每天听到的都是赞扬和鼓励 ,时间久了,他们身上就反映出了一些心理问题,如处处争强好胜,事事要高人一等,不能平等对待同学以及抗挫能力差,经不起打击等。

如果我们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这些优秀生的心理问题,必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我做法是: 首先, 每新接一届学生, 我都会阐明自己的观点:“ 在我们班,老师会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你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暂时不好的,老师会一视同仁。”让优秀学生有心理准备,不产生优越感。其次,当优秀学生与其他学生犯了一样的错误时,我不会视而不见,更不会包庇他们,而是会即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加以批评,而我对优秀学生的要求会高于其他同学。当然,当这些自尊心强、好面子的优秀生不能理解我的作法,思想转不过弯时,我会及时找他谈心,开导他们——老师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是为了使他们更优秀,而每当这时也都会得到这些孩子的理解。再有,优秀生多数会成为班级干部,我会教育他们,同学们和老师推选他们当班级干部,是信任他们能更好为同学们服务,而不是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显威风,摆架子。他们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自律,时时刻刻想着怎样为同学服务,同学们才能拥护他们,支持他们,他们才能在同学面前树立威信。同时我还采取了每学期对班干进行评议制度,同学们认可的,可继续留任,而同学们满意率低的,将被换下,不再担任这一职务。这样这些班干也就是优秀生,不但不会高高在上,脱离同学,反而会处处想着怎样为班级服务,怎样与同学融洽相处。通过以上做法,优秀生不但没有了优越感,而且学习,工作、 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练,当然也就提高了抗挫能力,遇事也能冷静处理了。

二、要宽容地去爱学困生

学困生是指班级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厌学生)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问题生),往往两种情况会出现在同一名学生身上,我们也可称之为双差生。这类学生平常很难独立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很差,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同学们的歧视。

对于这类学生,第一,:我们不能放弃他们。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以及教育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第二,我们要怀着一颗爱心,把尊重、理解、信任留给学困生。当班任十几年了,我有这样的体会, 当你对学困生大吼大叫之后,在他的眼里,你看到的是冷漠,不屑一顾 。而当你做为一名朋友 轻声细语和他们交谈后,你看到的则是信任和对所犯的错误的真诚悔悟。所以对学困生,我们要通过我们的爱,我们的宽容 ,走进他们的心里,成为他们的朋友,我们的教育才能被接受,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第三、对待学困生,我们要有耐心,要容忍他们犯错误,更要容忍他们再犯错误。学困生身上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我们也不要期望在短时间内去改掉他们身上的毛病。几年前班里曾有这样的一个男生,生性好动,上课时注意力不超过五分钟。 所以学习成绩很差,上初中后由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扰乱课堂纪律,逃课,在班级、走廊打闹时有发生,科任老师纷纷告状,班级同学怨声载道。发现这一情况后,说实话,当时真的很生气,真想把他从班里开除出去,彻底丢掉这个包袱,但转念一想,人哪能不犯错误,俗话说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于是我就找到他,首先把他的表现一一列出来,问他是否知道这些是错误的,他说知道, 我有问他是否想改, 他说想 , 我说那好我帮你。 从那天开始我要求他每天放学时向我汇报当天的的请况,包括今天做了那些自己满意的事和犯了哪些错误两项。并以第一天为基准设立了100分,同时和他约定,满意的事 ,每增加一件加一分 ,持平和减少不扣分,所犯的错误每减少一件加一分,但每增加一件也要扣一分。 一个月一总结,每月90分以上,我会奖励他一本本子;100分以上,我会奖励他组织一场班级的篮球赛(因为他是个篮球迷)。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他也很遵守约定,每天向我汇报一次,每天我也帮他记录分数。当第一月结束时,他得了88分。当他听到这个分数时懊悔的差点跳起来,高声喊到:“ 早知道这样我就少犯两次错误呀!”听到他这句话,我很高兴,因为他有上进心了,我赶忙说:“你想得到这本子么吗?”他说:“当然想了,我从小到大还没得过奖呢。”“那我先借你2分,但你得保证下个月还我,必须得92以上。”“老师,我保证一定得92分以上。”他激动地说。就这样我把我精心挑选的一本日记本奖励给了他。当他接过日记本的时候,我发现他的手在颤抖。第二个月他真的实现了他的诺言,得了95分。我们的约定持续了一个学期,虽然他仍然会犯错误,但他犯错误的次数明显减少了。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学生犯错,关键是怎样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试问哪一位成功人士不是从一次次失败中,走向胜利的呢。

篇5: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建平小学校:张丽华

对全体学生充满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石。爱是理解,是鼓励,是热切的期望,是由衷的信任,是宽容的理解。是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把钥匙。

“爱在细微中”一直是我人生的座右铭,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身感责任的重大,学生的个性、智力、品质千差万别,要想当好班主任,只有脚踏实地是不够的,要了解学生、关怀学生、尊重学生,洞察并搜寻他们的弱点,缺点,使他们日臻完善,更上一层楼。

一、关爱学生。

因为爱是最大的动力,有了爱,学生才会对老师信服,才有心灵的沟通。与学生建立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纽带,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爱护每个孩子,而且在每时每刻。如:我们班新转入的一名学生,课堂上经常违反 纪律,上课时搞小动作,小话不停;下课爱与同学打闹,招惹是非,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多次家访起色不大。如何把他教育好呢?我感到很头痛!经过一段细心观察,我发现他有眼力见很懂得尊敬老师。于是我除了平时找他谈话肯定了他们的长处之外,还在期末的评语中写到:“王义超同学,那天学校开会,你看老师站着,就主动把你的座位让给老师,自己与同学挤在一起;还有一次,一位同学对老师说话不够礼貌,你站出来极力地指责了他。这一切老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理。你对老师的尊敬,充分体现出你的心灵之美。平时你对老师的尊敬,使老师感到了你的可爱。你知道吗?在课堂上如果有小动作和说小话老师也好像受到了伤害和不尊敬一样感到难受。不过老师很相信你不是有意的,也相信你很快就能克服的。你说是吗?”通过评语,他的父母了解了孩子,找到了家庭的教育方向。孩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开学后,他有了很大的进步,上课闲谈、搞小动作的毛病逐渐少了。偶尔有,只要老师一点他就立刻停止,学习成绩也提高得

很快。爱是随时给予的,在他犯错误时,在他受委屈时,在他助时„„给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以严厉的爱,他会更好地把握手中的小船走向成功;给落后的学生以温暖鼓励的爱,让他有勇气有信心去面对学习或生活中的困难。送给孩子一份真诚纯洁的爱,让他在顺境中扬帆远航,在逆境中勇往直前,在班主任眼里,每一个学生只有姓氏,性别,兴趣的差异,而没有主观划分的优劣之别。把那份关爱传递给学生,有一天,他们会把这份爱传得更远。

二、尊重学生。

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讲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这是多么透彻的语言,精辟的道理啊!我认为“尊重”学生就是“爱”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爱好,更要尊重学生的幼稚和错误。有一次语文课上,同学们在自学讨论,我发现一个男同学在书桌下摆弄一个汽车玩具,于是我走过去轻声说:“呦,你在研究未来汽车呢!可是不掌握过硬的知识,技能,怎么去实现呢?”说完,我用深 情的目光看着他,他立即会意了,羞愧地收起玩具,投入到学习当中。还有一次,两个学生打架,我及时赶到并制止住。然后我把他俩带到办公室抚摸着他们的头,温和地问:“伤着没有?让老师看看!”一句充满爱意的问候,便稳定了他们的许多情绪。我顺势说:“老师想听听你们对这件事的什么想法。”通过交谈,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俩诚恳地接受了批评。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一点沟通理解,少一点师道尊严,多一点爱心倾注,少一点横眉冷对。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情趣,鼓励学生参与,提倡学生质疑,倡导学生合作,激活学生思维。教师应不忘曾经是学生,用爱心培养爱心,用知识传授知识,用希望点燃希望。随着生源的减少,人们对教育的服务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教育作为社会基础服务部门,既要保证教育质量,也要保证服务态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学生到学校来,就说明学生须要接受教育,存在各种问题是理所当然的,教师不是监狱管教,没有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的权利,只有

教育权利。

三、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刃无欲则刚,宽容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宽容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还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

当学生犯错误本该受到责罚时,如果我们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样可能成为学生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记得有一次,在我去外地学习时,班级两个小男孩在商店买东西时,顺手偷了两支钢笔,事后他们知道错了,同事打电话告诉了我,我心如刀绞,但镇静压住了我内心的**,我在外地返回来的路上买了两支精美的钢笔,回来后,我没有斥责,没有批评,而是把精美的钢笔作为礼物送给了他们。他们忐忑不安,眼神中流露出悔恨和深深的歉意,从此,他们改过自新,奋发学习,乐于助人,成为优秀的好学生。

四、爱心温暖心灵的创伤。

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我曾教过这样的一个孩子,因为父母离异,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没有言语,没有泪水,但看得出失望和懊恼仍交织在她的心头,于是我便悄悄地在她的作业中,写出了老师对她的关怀和信任。开始时,孩子不愿意诉说,但渐渐地孩子把她内心的苦楚倾诉给了我。我便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地去开导她。在学习上指导,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在她13岁生日的那天,我邀请她去我家,共同为她庆祝生日,孩子感动地扑到了我的怀里,一刹那,我感觉到孩子的火热的心在流泪……这不仅让她体会到了师爱,更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馨。从此,孩子渐渐变得活泼起来,不再有辍学的思想了,而是努力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是爱。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亲昵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起着春风化雨的作用,用你的宽容,你的爱心会换来学生十二分的发奋和努力。

人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学生时代培养的感情尤为真挚,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了回声一样,教师对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

年复一年,老师像一条船,从一条河的岸边迎接一届届新生,用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把他们送到了理想的彼岸,让他们奔向远大的前程。学生不仅在“船上”时时不断表达着对教师的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公式可能淡漠,定理可能忘记,而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真挚感情,却常常经年累月不仅不淡忘,甚至会越积越深。老师,用他赤诚的心挽救了多少脱疆野马;用他宽容、博大的胸襟感化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我会倍加珍惜祖国和人民给予的荣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真诚的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全部的爱去点燃这“红烛”的事业,让这爱与美的事业如同火炬燃烧,代代相传。

篇6:教育心得之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案例描述:

早上,妈妈陪着舒畅玩了一会儿桌面玩具后,准备离开,还没到教室门口,舒畅就跑过去扑到妈妈怀里,她抬起头,紧紧抓住妈妈的衣服:“妈妈,妈妈……”轻声地纠缠着什么,妈妈连连点头,嘴里也叨咕着。我迎了上去,舒畅住了口,手却抓得更紧了,试图拉着妈妈往回走。“舒畅,为什么哭呀?”舒畅看了我一眼,显得更着急了,近乎哀求地缠着妈妈边哭边说:“妈妈,我要回去,嗯……嗯……”妈妈惟恐老师批评她,连忙说:“高老师,我们到楼下去一趟,待会儿再上来。”说着,带着舒畅下楼去了。“唉……”我无奈地轻叹了口气。

分析:

舒畅是个内向偏于孤僻的孩子,据小班老师反映,她在小班时是哭得较“韧”的几个孩子,小班第一学期快近尾声时,才适应了幼儿园集体生活。可是已经是大班了,而且开学也已两个星期,依旧每天来园时要哭,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我曾经分析过舒畅的个性,她的先天气质偏于抑郁质,心理表现为敏感,畏缩,孤僻。但从她的行为,语言,思维各方面分析,却有其特殊性:舒畅的自理能力较弱,比如中午吃饭,饭菜都放在桌上了,她却用手支着头,一脸不高兴地看着饭碗,要是我们要求她:“舒畅,都上中班了,已经是大孩子了,要自己吃饭了”她就别过脸,一滴一滴开始掉眼泪了。问她怎么了,不是“菜我不要吃”就是“太多了,我吃不光”但只要老师提出:“舒畅,老师来喂你。”她就张大嘴,一口一口地把饭菜都吃光了,在家里就更不用说了。她对美工活动和计算活动兴趣不高,经常犯难地说“我不会。”完成得也很慢。但是舒畅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得很好,口齿清楚伶俐,表达流畅,思维有序,回答问题正确,想象能力也丰富。综合这些情况,我认为舒畅的先天气质虽然偏于抑郁质,但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并不是“弱型”的,相反是属于“强型”中的“活泼型”这一类型。造成舒畅种种行为性格问题的,是后天教育影响,尤其是家庭教育影响的结果,是性格对气质起了制约作用,即性格形成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了某些气质特点。仔细分析舒畅的家庭情况:她自幼是妈妈带大的,最亲最依赖是妈妈,妈妈是个尽心尽责的保姆,但在教育上,却不能象其他孩子的父母那样要求她,只是一味依着她,任何事一手包办,所以造成大脑思维发达,动作行为迟缓,性格自尊又相对孤僻的现状。

策略:

如何使舒畅的性格变得开朗,主动活泼起来,需要家园配合,共同努力。首先确定采取的教育手段是以鼓励为主,但不能纵容,要求她做的,必须去做,至于做的结果,不管如何都应得到老师的表扬,以滋长她的自信,教师的态度也会影响别的孩子愿意主动找她玩。对于孩子的家长,多与他们交流,解释如何对孩子适度的放手,给其适当的锻炼机会,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等等。其次,应创造条件,培养合群意识。隔了几天,舒畅带了顶红色毛线帽来幼儿园,依旧不太高兴,我迎上去,笑咪咪地说:“哟,今天舒畅带了顶小红帽吗,真漂亮!”这两天孩子们正在听《小红帽》的故事,舒畅听了,嘴角不由地往上一翘,整张小嘴脸得意起来。“戴这么漂亮的小红帽,可是不会哭的噢,来,跟妈妈再见,我们给小朋友看看去”舒畅忘了哭的事,高兴地走到一堆女孩子面前。连着几天,舒畅都带着小红帽来幼儿园,即使有时候控制不住眼泪,也别过脸去,不让我看到,我再一夸她,一会儿就好了。

怎样解决舒畅吃饭难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我们平常抓住机会,多赏识孩子。这天,舒畅又支着头,撅着嘴,看着饭碗,我故意说“我们舒畅呀,最能干了,小班的小朋友才不会自己吃饭呢,舒畅一定会自己把饭菜吃完的。吃完了,给高老师看看,奖励她五角星。”舒畅果然吃了起来,可是她不爱吃,过了一会儿,趁我去收拾饭桌的时候,悄悄地把饭菜倒在锅里了,然后兴冲冲地拿着空碗,对我说:“高老师,我吃光了。”我还真以为她自己吃完了呢,吃惊地摸着她的头,笑咪咪地说:“哟,舒畅真厉害,吃得这么快呀!”旁边的小朋友叫了起来:“没有,她把饭菜倒掉了。”“啊?”这下,我忍住笑了,“舒畅,你把饭菜倒掉了,那今天可没有五角星奖励喽,不过,要是明天,你能把饭菜吃完,一定会得到五角星的。”舒畅点了点头。第二天吃饭前,我及时提醒了她,果然,她吃完了,也得到了奖励。孩子良好行为的出现,如果及时得到肯定,再次出现或多次出现时,持续给予不同形式的正强化,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句话这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能收获一种命运。可以说,我们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态度、教育措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体会与反思: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纲要》提出“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并且进一步认为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心理适应则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关键。我国曾因历史的原因,忽视过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而当前由于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众多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幼儿的生长发育也出现了新的不良现象,在今后的幼儿健康教育研究与实施中,既要防止单纯重视幼儿身体健康,也要防止片面强调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我国儿科医学专家、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认为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动作发展正常。(2)认知发展正常。(3)情绪积极向上。(4)人际关系融洽。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其人际关系往往是失调的,或自己远离同伴,或成为群体中不受欢迎者。心理健康的幼儿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中能够谦让。(5)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心理健康的幼儿,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合作等性格特征,而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常常具有冷漠、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性格特征。(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如吮吸手指,遗尿,口吃,多动等。

在我们带班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与众不同或表现为与集体格格不入的`幼儿,比如象舒畅这样的孩子。而《纲要》要求应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如何通过我们的教育去影响孩子或者说是进行早期干预,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健康观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实施策略,比如:教育过程中应注意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即寓学于乐,要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体会到来自成人对他的肯定,这样自然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反复、巩固。又如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因此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觉,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的理念,关注幼儿的表现,实施指导策略。再如: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就幼儿健康教育而言,取得家庭、社区的积极配合更为重要,否则来自任何一方的消极影响都将抵消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篇7: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

一、个案情况介绍

魏驰浩,他从小跟爷爷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老人没有文化。孩子父母工作特别忙,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障碍。

二、观察时间:2016年9月29日——10月31日。

三、存在的问题。

1、心理脆弱。

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爷爷不来接他,他也哭。

2、自理能力差。

老师让小朋友学着塞衣服,他不会塞,也哭;让他学着做值日,他说不会,让他跟小朋友学,他也哭。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据的魏驰浩爷爷讲,魏驰浩的爸爸小时侯也是这样胆小,很怕羞,长大后就改掉了原来的毛病。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爷爷帮忙,爷爷不在身边,他便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2、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魏驰浩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提议小朋友们不要吓唬他,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和他开玩笑的少了,和他争玩具的几乎没有了。

3、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魏驰浩记忆力非常好的条件,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复述故事,请他朗诵儿歌,慢慢地他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

4、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魏驰浩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如何赛裤子,如何做值日,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

六、教育效果。

两个月以后,魏驰浩有了明显的进步。

1、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塞裤子,能心情愉快的做值日,自理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2、他开始和小朋友交往,并学会了一定的交往技能。偶尔与小朋友发生争执,他也学会了克制,不再掉眼泪,初步学会了与人合作。

3、能比较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来,做事不再缩手缩脚,自信心有了明显提高。

篇8:用心呵护每一朵花

一、家庭因素,主要表现在亲情过剩、疏于管教、家庭暴力等方面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在“四二一”家庭结构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祖父辈的百般宠爱,在家中俨然是一个“小皇帝”“小公主”,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致使他们形成了很多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凡事总是先考虑自己,从个人角度出发,不达目的不罢休。因此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他们可以不择手段,不受任何约束,甚至以身试法,以致违法犯罪。而留在家中的孩子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教导,疏于管教,种种良好的习惯无法养成,而坏习惯与日俱增。

对生活在暴力家庭之中的青少年来说,因耳濡目染或亲身体验过暴力侵害,心理受损明显,心中阴影严重,致使他们养成仇恨、冷酷、撒谎、逆反等不良性格。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关心、体贴、爱护、管理和教育,因此变得孤僻、抑郁、自卑、冷漠、任性,仇恨父母,对学习、生活和家庭失去了信心……这些心理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导致违法犯罪,或者导致一些青少年直接向社会“施暴”,向“弱者”施暴。

二、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管理和正确引导等方面

目前,我国社会还处在转型时期,法制不够健全,一些投机分子不择手段追逐利益。一些充满暴力的书刊、网站、光盘充斥文化市场。这对涉世不深,生理上早熟,心理上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具有相当的毒害和腐蚀作用。根据粗略统计,一个学生每年节假日就有160多天,再加上平时很多的课余时间也是在社会中渡过,未成年人与社会接触机会增多,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三、学校因素主要表现在歧视差生、忽视德育、管理失控等方面

有的学校对后进学生往往置之不理,使他們受冷遇。有的甚至借故将后进生赶出校门,推向社会。这些学生产生自卑感后,常常破罐子破摔。在犯罪的学生中后进生占85%。

有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放松对学生的德育思想教育工作,致使有些学生数理化成绩是高分,而在思想上是非不分,道德品质很差……

虽然,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教育好学生、引导好学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经常把语文教学与德育结合起来。用文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激励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会充分利用好每一节班会课。每次班会我都有鲜明的主题,例如:“学会感恩”“理想就在我身边”“祖国在我心中”……通过每周的主题班会来与学生沟通、教育学生,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根据观察,其效果非常好,许多同学把班会课当成了自己前进路上的“坐标”、人生的“加油站”。班会课开展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或组织探讨或即兴演讲或开展辩论,在鼓舞士气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后进生”一直是所有老师最头疼的问题,他们“叛逆”的性格往往让很多人失去耐心,甚至放弃他们。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许,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只要抓住人性的这些特点,就没有转化不了的“后进生”。把爱作为教育的基石,对这些“后进生”给予特别关注,关心他们的生活,抓住契机经常沟通,利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场合,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表示肯定,甚至大肆表扬一番,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增强自信心,进而达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你愿意再次演绎“滴水穿石”的故事,真情包容,温暖那颗孤独的心,我想没有改变不了的“后进生”。

家校形成合力。积极与家长建立定期沟通制度,纠正了一些长期在外的家长那种“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的错误思想,督促其平时多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或利用假日去家访,掌握更为具体翔实的情况,让孩子和监护人都意识到老师的关心是真诚的,从而使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虽然有辛苦,但孩子有了精神上的激励和行为上的约束,产生的良好效果让我觉得非常欣慰!

……

上一篇:听课反思档下一篇:安保主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