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值不值为话题的作文

2024-04-19

以值不值为话题的作文(通用7篇)

篇1:以值不值为话题的作文

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值不值?”人们总是被这句话所困扰,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在公交车上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一幕:年轻人给老人让座。这一幕是经常发生的,但为什么只有那寥寥数人肯让座给老人呢?我们先来说说不让座人的心理。他们可能会想,这又不是我的父母,不是我的亲人,关我什么事?坐着这么舒服,为什么要让我让座,别人会让的。大多数人都被表面的舒适所迷惑,渐渐没有了道德,没有了爱心,他们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不会为他人着想。很多人都会考虑值不值,但是当他们考虑值不值的时候,他们已经忘记了做人应该善良,应该互帮互助,他们忘记了老师讲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他们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忘了他人的感受。他们只是一群只会为自己想的机器,一群没有了本心的人。

常常在抗战剧中看到这样一幕,一名战士为了救队友而牺牲了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痛苦留给自己。有些人会说不值,别人要死就死了呗,关我什么事,何必让自己身处险境?但是只牺牲一个人却可以让整个团队活下来,何乐而不为呢?人就是要有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品质,一个人和一个集体哪一个更重要?这个很难说,都是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我们不能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但是,相对来说,一个集体比一个人人数要多,牺牲一个人却能让集体安全,何乐而不为?

雷锋是我敬佩的人之一,他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他的一句名言让我印象深刻: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它给我许多思考,这句话成为了我的座右铭,警醒着我。

值与不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仔细想想,却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要能为人民服务,为人民作贡献,那就值。

人们徘徊于“值”与“不值”之间,值不值就成为了一堵墙,它阻挡了人心里的善良,带来的却是无情、冷酷、铁石心肠……

篇2:以值不值为话题的作文

伤痛・值

自从三岁的时候,我就开始“专攻”舞蹈了。然而,各种的伤与痛也伴随而来。下叉时,我大腿根部的筋好像马上就要断了似的,我的.手拼命地挠着舞蹈房的地板,眼睛紧紧地锁着,嘴唇用力地抿着,早已变成了青白色。幸亏我坚强些,不然地板会被我挖起,眼泪会从眼睛中喷出来,“海豚音”也会从喉咙里迸发而出。打前桥时,一个落地没落稳,那你就可能摔个稀巴烂,屁股疼上好几天,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叫人笑话。我也曾想放弃过,但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学了下来。现在我已经登了许多次舞台,学校里表演节目自然也少不了我。

以前跳舞的伤与痛,值了!

刻苦・值

自从我上了初中,玩的时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因为我害怕自己的成绩落下,所以放学之后,我不仅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还会做一些课外的练习题。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一口水也没有喝,甚至觉也忘了睡,就一个劲儿地在屋子里学习。九点,九点半,十点,十点十五,妈妈看不下去了,敲了敲我的门,进来说:“宇晴,别学了,快睡觉吧,太晚了!”我却固执地回答道:“没事儿没事儿,再学一小会,就到十点半好吗?”妈妈便叹了口气,无奈地走了。然而就是靠我这种刻苦劲儿、固执劲儿,期中考试我竟出乎意料地考了一个全校二十七。

学习的刻苦,值了!

坚持・值

陡峭的泰山,我来了!爬泰山是一个山东人最骄傲的事情,不甘落后的我也来凑了凑热闹。来到“五岳之首”的泰山,我便想起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千古佳句。爬到半山腰我才知道,泰山真的是名不虚传。我豆大的汗珠噼里啪啦的往只有脚掌三分之二宽的台阶上掉,我的小腿直哆嗦,我真想要一个沙发,然后一头栽到上面休息一会儿,但我想到美丽的太阳不会等我,便努力地往上爬,我坚持着一口气爬到了山顶,我的身子一下子瘫到大岩石上,可算是有个地方能休息休息了。我站起来向下眺望,有了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日出的时候,我见证了太阳的美丽,体会了太阳的光线,领略了太阳的温柔。

爬山时的坚持,值了!

篇3:以值不值为话题的作文

一朵野花里一个天堂

把无限放在手掌上

永恒在刹那间收藏

这是英国诗人布莱克的一首诗:沙粒虽小却蕴含着宇宙万物的共性, 野花虽小却折射出天堂的光芒;就在小小的手掌上可以盛放无限, 一时间就是永恒。所以, 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入手, 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 就可再现社会、生活的全貌。——文学总是以小见大, 文如此, 诗亦如此。

在作文教学中, 常需要进行举例论证——讲方法念例文相结合。但因为作文篇幅较长, 一篇作文往往要念上十分钟, 结果往往少慢差费。笔者试将诗与作文相连, 以诗作为作文范例, 不仅以一当十, 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诗的意蕴增加了课程的意味, 诗的简短易于学生的记忆, 结果使作文课的可操作性大大加强了, 学生作文的进步速度也加快了。

一、文贵“求真”

诗缘情绮靡, 一首诗是心灵的一次颤音, 会拨动我们的每根心弦;它带着鲜活的感受, 运用生动的形象, 是朵朵枝头怒放的花朵, 有的鲜艳, 有的淡雅。如“节约粮食”这个话题, 古诗《锄禾》描摹了汗滴禾下土的情景, 通过向学生讲述, 就会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同情, 在吟咏之间, 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生发出“要节约粮食的意识”。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 就远比对学生进行要节约粮食的灌输式教育效果好很多。

“以情动人”是诗的共同特点, 说真话, 抒真情, 让读者能和你产生感情共鸣。“抒情, 言志, 是诗的生命, 诗的灵魂, 任何类型的诗歌 (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的本质和基础都是在传导一种情感。”

二、文贵“求新”

虽说好的文章大半都是眼泪, 但文章中如果只有眼泪还是不行的, 如同是牵牛织女题材, 有“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也有“两情若是久长时……”﹙秦观《鹊桥仙》﹚。两首诗都很动人, 比较起来, 角度不同, 高下立分。秦观的诗, 由于对牛郎织女的故事变化了视角, 从本是悲剧的故事中看到了哲理, 看到了主人公的伟大之处, 因而闪烁着理性的光芒。使读者对主人公除了同情之外还有了更多的启示, 获得了更多的心灵震撼。后者因为站得更高, 看得更远, 而显得更加透彻。

三、文贵“求实”

近日在网上常看到“作文满分解密”之类的文章, “语言华丽, 会使你的文章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入教师的视野。一字一句, 宛若金字银词, 能够迅速抓住阅卷老师的心, 使你的文章‘事半功倍’, 分如流水。”其实这也是许多师生的共同“经验”,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 华丽空洞, 矫揉造作, 无病呻吟之语在学生作文中涌现, 背好词、好句, 以备写作时进行“组装”就成了写作文的“法宝”。其实, 只要有好的内容, 即使语言平淡无奇, 也同样可以感人。比如

一朵野花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 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 他的诗, 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 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 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一朵野花, 我仿佛看到了, 辽阔而沉寂的田野上, 一朵不知名的小花, 自开自落, 虽然渺小, 却摇曳生姿, 纵情欢笑。语言清新质朴, 淡淡的文字, 似乎释放出某种力量;如繁星闪烁, 带给人某种精神的清辉, 蕴藉弥散的韵味让人流连。

但在高考作文训练中, 考生们往往为了得高分而片面追求形式, 忽略了文章的内容, 使作文成了“注水肉”, 看起来“一目了然”, 结构清晰, 实际空洞无物。对这种现象, 我们要坚决反对。

四、文贵“典型”

有这样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

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题目是“送别”, 诗为何却从‘送罢’写起呢?跑题了?仔细想想, 这正是诗人的高妙之处。首句“送罢”与“送”有关, 而掩柴扉时, 心中的心绪不正也与“别”相关吗?“归不归”这一问, 不正是送别后对朋友的牵挂吗?

再思之, 诗人写日暮掩柴扉之时, 侧重表现离情, 所选的特殊时间点非常典型。不知道大家体会到了没有:你在与朋友分别时, 什么时候最想他呢?不是在别时的一刹那, 恰恰是在别后当天的那个傍晚。当别离的身影已经融入遥远的地平线, 当白天的喧嚣已经过去, 你回到只有你一个人的小屋, 要独自面对漫漫长夜的时候, 无边的寂寞仿佛就一下子吞噬了你的心。

可见, 诗人所选的角度不仅仅充满了新意, 还特别能表现别离之情, 表现人对“伴”、对“友”的依赖, 所选的例子很有力度。

有这样的一道诗歌鉴赏题: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诗不直接说东吴灭亡, 而用“铜雀春深锁二乔”指代, 这样好还是不好?好。因为二乔有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连二乔都被掳走, 那东吴的灭亡便不言而喻了。“铜雀春深锁二乔”既是东吴灭亡的含蓄表达, 更是东吴灭亡的形象表达, 很典型。所以,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 也要力求典型。

以上内容涉及求真、求新、求实、求典型四方面, 笔者曾花一课时的时间来进行讲解, 并为学生留足了读例文、讨论和布置话题的时间, 可谓省时高效。而且由于举的诗大家都很熟悉, 齐背齐诵,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也因为熟悉, 所以没有仅仅关注于字面, 而是指向更深的层面, 去悟问题的本质。

总之, 诗歌有同其他体裁的共性, 如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准确生动、感情真挚、立意深刻等。教师在诗歌教学中, 要注意挖掘诗歌中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因素, 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摘要:认真品味诗歌对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进行作文教学时, 可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真挚的感情, 学习诗歌如何点题、切题, 学习诗歌怎样处理详略, 学习诗歌准确生动、言简意丰的语言。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 可以诗歌为例, 体会为文之道。文章试从话题作文为文的基本原则谈起, 涉及"求真、求新、求实、典型"四方面的内容。

篇4:以值不值为话题的作文

■薛以六

5年前,孙女要上幼儿园,在外地上班的次子要把孩子接回自己身边。本来双双告别工作岗位的我和老伴曾下定决心不再两地分居,可是看到长子家、次子家都需要照顾,我们犯难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经过再三考虑,老伴毅然陪着孙女去了次子家中,而我则留在长子家里,过起了晚年的分居生活。从此,老伴和我天各一方,独挡一面,成为子女们的炊事员、家庭教师和保姆。一日三餐是生活中的第一要务,我按照菜谱不断提高烹饪水平,还不断学习保健知识,调整饮食结构,什么“黄金早餐”、“药膳食疗”都是我的调研项目。此外,培养孙子、孙女,是家庭建设的头等大事,我亲历亲为,从不敢懈怠。儿子儿媳出差、上夜班,我们又是他们的保姆和门卫。

白天儿孙上班、上学,我们独守空房;晚上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圈子,我们一个人面对着一台电视机、一盏孤灯。老友知悉后,都戏称我们是新时代的“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的生活,不是上班,胜似上班。个中滋味,非亲历者,是难以体味的。

然而我们无怨无悔,由于我们后勤工作做得好,两处子女均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敬业奉献,颇有成就,孙子孙女也学业优秀。对于我个人来说,孤寂也未尝不是一种财富,我利用这些时光,写作出书,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更重要的是,对于我和老伴来说,我们的人生哲学是“要让生命燃烧,活到老,奉献到老”。过去为了理想奉献了忠诚,为了事业奉献了青春,如今为子女奉献晚年,有何不可?

既有满足又有遗憾的老年“牛郎织女”

■王华明

时下,有两种看法,一是有人认为,要过有质量的晚年生活,就不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照顾孙子辈上;另一种是,含饴弄孙是晚年生活最大的乐趣。第一种老年人认为,“不当保姆,只做孩子的育儿参谋”,在抚养第三代的问题上,尽量让子女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第二种老年人把儿孙当玩具,儿孙也把他们当玩具,互相玩来其乐融融,为子女照顾孩子既解决青年人的后顾之忧,也丰富自己的生活。

面对这两种人,很难说谁的观念是对的,谁的观念是错误的;谁的做法是“现代的”,谁的做法是“落伍的”。因为各个家庭有不同的环境、组成方式、生活习惯、经济实力,因此如何处理对待孙辈也各有不同。比如说我本人,孙女出生几个月,儿子儿媳工作忙、薪水低,我和老伴刚60出头,身体尚可,于是我则前去照顾孙女,而老伴则留下照顾家中琐事,此乃形势逼人,不得不照顾。我单位另一对老夫妻,子女在外地打工。孙子一出生,老太太就被叫去外地照顾孩子,而老头儿则过回单身生活,住到单身宿舍,一家人只有过春节的时候团聚几天。人们对此是议论纷纷,有人说,老年人自己牺牲一些,可以锻炼青年人的谋生能力;有人却说,子女这种做法对孩子和老人都不公平。

牺牲和老伴晚年的珍贵时光,照顾儿女和第三代,由大家庭的“四世同堂”变成小家庭的“牛郎织女”。亲情与自由自在,两者不能兼得,既有满足,也有遗憾!就我看来,无论是否照顾孙子孙女,是否因为客观条件限制两地分居,老年朋友们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除了照顾儿孙,晚年生活还应该增添更多色彩,多结交朋友,多培养爱好。老年朋友也不妨把自己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推广给子女和儿孙。毕竟“一个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这才是老年朋友照顾子孙的初衷。

(责编/孙展)

让父母做“牛郎织女”不尽人道

■蒋雪莉

日前,看到一则新闻,调查发现深圳市20万老年人近1/3因给子女带小孩而处于分居状态,有的老年夫妻虽然同住深圳,却因为交通问题仍旧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其实不止深圳,在很多大中城市,都可以看到为了照顾子女或者孙子而两地分居的老年人。走到小区里问一问,很多抱着孩子的老年人都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而他们的老伴不是因为住房条件有限,就是放心不下自己家中的事务,而留在原籍。而这种老年人的分居状态,短则一两年,长的甚至要到孙子孙女上中学。当然还有更甚的,据美国各州一些华人社团和学生学者联合会的不完全统计,中国老人背井离乡来到美国为儿女照顾孙辈的现象非常普遍,总人数至少在10万人左右。老人为照顾第三代而迁居国外,由于语言不通,难以融入西方人社交圈,精神上相对孤独,完不成教养第三代的任务,就不能叶落归根,这些不会英文却到美国生活的老年人中,夫妻两地分居的恐怕不在少数吧。

分居老人的心情恐怕是很多人都难以描述的,我的邻居陈女士一个人给儿子带孙子,老伴因水土不服没跟着来。儿子儿媳妇早出晚归,照看孙女的重任就落在她一个人身上,白天忙个不停还没什么,晚上空闲起来就会情不自禁想起老伴,老伴有心脏病,万一突然发作,无人照顾,情况不是很危险吗?陈女士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和儿子、儿媳妇产生不少分歧。这些事让陈女士时时感到心烦,但是,儿子和儿媳妇离不开她,小孙子也非常眷恋奶奶,看到孙子哭、儿子求,她只好勉强住下来。

年轻夫妻老来伴,如果人为拆散老年夫妻,造成他们两地分居,带来的问题真不少。首先,由于不放心老伴,心里常挂念,久而久之,难免会影响老年人的正常心理。其次,分居后,夫妻双方生活习惯都被迫改变,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影响。最严重的是,长期分居,老年夫妻间缺乏沟通交流,可能对夫妻关系的维系也带来影响。

篇5:以值不值为话题的作文

新加坡的一所小学要来我校交流, 他们提出要跟我校的学生一起上一堂语文课。考虑各种因素, 我们决定上《游园不值》。我们教研组成员认为, 相对于其他体裁的课文, 古诗教学应该是更容易一些, 我似乎感到身上的担子轻了一些。我以“不值”入题, 以“不遇”为主题寻找了更多的文本, 想让多个文本碰撞交融, 以此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加深对本诗的感悟。比如, 王子猷《雪夜访戴不遇》, 本来是“乘兴而行”, 最后却是“兴尽而返”未进家园, 借此我想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本诗的意蕴。我还想到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关不住的“红杏”, 想象出墙前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想象自己就是爬出墙头的红杏或花草树木。如此设计, 是想在入情入境的教学中提炼出一个文化主题———虽“不值”, 然而却“兴有所值”, 虽不遇, 可是却“另有所遇”, 从而获得“不遇”中“有遇”的喜悦。

第一次试上, 学生配合密切, 整堂课还算顺畅, 但我总觉得还是有点不到位。可是, 自我感觉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学生在课堂上也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点。后来, 教研组成员把他们听课后的感受与我进行了交流, 他们为我纠正了一些在第三学段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我顿时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1.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三学段的语文教学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进入第三学段, 学生背诵的古诗达四五十首, 如果教学仍然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为教学目的, 这个起点未免太低。经过5年的语文学习, 学生早就熟悉了教师的这种教法, 只是还无法总结出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时, 如果教师能在学法上进行一些指导,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那么一定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习古诗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四步:第一步, 解释诗题;第二步, 介绍诗人;第三步, 理解诗意;第四步, 感悟诗情。方法介绍之后, 可以让学生自学古诗, 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的困惑处进行一些引导。教学快结束的时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古诗中所蕴涵的深层次的哲理加以讨论, 将学生的认识全面提升。这可以说是提高第三学段古诗教学的一个有效策略。

2.尽量兼顾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课标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全面育人,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同等教育的机会, 并能够达到最基本的学习要求。比如《游园不值》, 对诗中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应”“怜”“扣”等的理解, 教学时教师可以请害怕发言的学生起来发言, 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即使答错也要给予鼓励;要把不同的问题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 真正实现课堂上的因材施教, 逐步减少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这样, 使每位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 增强自信心, 并获得成就感, 真正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

于是, 我重新备课, 三天后又在其他班级进行了这首古诗的教学。在这堂课上, 我努力通过“三品”, 即“品词、品句、品读”来体现古诗的学习方法, 紧紧抓住“怜”“扣”“关”等字“重拳出击”, 从“敲”字的千古佳话引入“扣”的模拟情境, 在学生们轻轻柔柔的“小扣”下, 扣出了“小心翼翼”, 扣出了“无限爱怜”, 扣出了“诗意等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多次引导学生或高声诵读, 或默读感悟, 没有繁琐的讲解, 没有无效的提问, 有的只是学生轻柔的动作, 用词的贴切, 用情的诵读, 在一片轻扣声里的深刻体悟。

虽然新加坡开始重视汉语的学习了, 但当下新加坡师生的中文水平只在勉强听懂的层面, 他们来听课的主要目的是“浸濡”, 让学生深入到真实的华文环境中,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增强对中国的了解, 从而提高中文水平。他们所关注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更多地停留在中文语言的习得和言语交际上, 停留在了解和感知的浅层次上, 只是让学生从“不会”到“有点会”, 从“不了解”到“有所知”而已。在课上, 新加坡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朗读环节, 跟着老师一起读, 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在理解诗意和感悟诗情的环节, 他们眼神专注, 朗读颇有感情, 完全投入到了那份春意盎然但对他们来说又似乎有些遥远的诗情中。课后, 来访的新加坡教师没有过多评价我的教学, 更多的是对中国学生的“听话”大加赞赏。其实, 从他们的眼神中, 我想的更多的是:我的教学是否还是教师的思维决定了课的走向?怎样才能再少一点教师的牵引, 让一切的预设能更多地基于“生本”?尽管在第二次备课的过程中已经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 但我还做得远远不够。

篇6:以值不值为话题的作文

【环节一】叩问词句, 发散思维

……

师:诗人久叩柴门不开, 你们猜想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他轻轻地敲打柴门, 所以主人听不见呀。生:也许是因为主人在睡觉, 没有听见敲门声。

生:我想可能是主人怕进园子的人太多, 会弄坏园子, 所以故意不开门吧。

生:我想主人一定不在家, 也许他也和诗人一样出门访友去了。

生:我联系后两句诗, 猜想主人也许正在园内欣赏春景, 陶醉在其中了, 根本没有听见诗人的敲门声。

师:不管何原因, 诗人终究进不去了, 此时诗人心情如何?谁能读出这种感受来?

(合作学习后两行诗。)

师:这一枝粉红的杏花出现在诗人的眼前, 诗人便断定那满园春色关不住了。假如你是诗人, 你会想像到园内会有哪些景物, 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吗?

生:园内百花齐放, 五彩缤纷, 漂亮极了。

生:小草绿油油的, 像给花园铺上了绿色的地毯。花丛中, 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 辛勤的小蜜蜂正忙着采蜜。

师:下面, 同学们就用上杏花以外的其他景物改写最后一行诗:春色满园关不住, 下一句怎么接?有困难的可以组内合作改写。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 阵阵花香扑鼻来。

生:春色满园关不住, 蜜蜂蝴蝶翩翩来。

……

(反思: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 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教学中, 猜想“柴门久扣而不开的原因”是问题的情境, 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像和思维的空间。“改写最后一行诗”这一处有难度的教学内容, 采用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 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探究, 同时也为后面尝试写诗做好了铺垫。)

【环节二】品读赏析, 发现特点

师:我们刚才学古诗是按作者游园的顺序及想法来学的, 我们再来看看 (出示PPT) “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怜屐齿印苍苔。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

(生个别读、齐读)

师:大家好像读的不顺畅, 气出不来, 读的有点别扭, 是吧?什么原因?

生:老师, 你出示在屏幕上的诗句和书上的不一样, 都倒过来了。

师:你们都看出来了, 真聪明, 但我是按诗人拜访友人的先后顺序写的呀。想想, 叶绍翁的诗句读起来为什么就顺口了呢?我们再来读读原诗。

(出示PPT)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老师, 这样好读多了。

生:古诗讲究押韵, 强调韵律, 句式是很严格的。

生:平仄都是固定的, 不变的。但为了满足要求, 写作时要进行灵活处理的, 先后顺序可以调换的。师:对, 这就是古诗的要求, 要讲韵律, 讲节奏等, 古诗独特的魅力就在于此。

……

(反思:古诗讲究韵律、平仄的严谨, 句式的工整, 进入高年级渗透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是必要的, 怎样做到不生硬, 不硬塞给孩子, 怎样让学生去自己发现去琢磨, 备课时进行了一番思考。我把诗打乱教学, 但又有序, 我按诗人“拜访———不见———离开”的顺序进行教学, 呈现的诗完全是前后颠倒的。看着学生惊诧的表情, 读着时那个皱眉的样子时, 相机追问:为什么读的不顺气?韵脚有什么变化?一下子就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或沉思、或交头接耳, 课堂变得热闹起来, 在学生的探究中, 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不由而然地知晓了古诗的特点。为什么颠倒出现诗句, 学生方才恍然大悟, 惊叹老师的别具匠心的设计。)

【环节三】整合梳理, 发展语言

师:春天, 给人温暖, 充满勃勃生机, 又含有很深的寓意, 自古至今都是作家笔下讴歌的赞美的对象, 本单元的第一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师:第一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我概括了一下, 即兴写下:

其一:

一路春风一路笑, 唱着歌谣去植树。铁锨镐头叮当响, 千山万壑变绿洲。

其二:

扛着锨镐去植树, 翻山越岭不怕苦。等得幼苗成荫后, 山山岭岭好去处。

师:同学们, 老师写的怎样?你更喜欢哪一首?

生:第一首, 把孩子们植树时的欢乐与兴奋之情写出来了, 但不押韵, 不符合诗的要求。

生:第二首诗更有些特点, 朗朗上口, 但押的韵也不够响亮。

师:点评的挺到位、挺准确的嘛, 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写诗的要求及规律。学的不错。接下来我要请我们班的小“红杏”们也来露一手, 看看能不能把第一单元中的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早》这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浓缩在几句诗里?

(屏幕呈现这几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图片, 播放轻音乐)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 也可以邀请听课的老师参与我们一起研究。

生:我们第一小组温习了《只拣儿童多处行》, 大家共同合作写成了这样几句:

颐和园内儿童多, 游人见了笑呵呵。寻找春天请记住, 只拣儿童多处行。

生:我们第二小组温习了《早》大家共同合作写成了这样几句:

酿雪深冬腊梅开, 三味书屋清香来。鲁迅桌上刻早字, 时时事事都要早。

师:一首诗里用了两个“早”字, 有点不妥, 怎改?请课后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 你们写诗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准, 是大家共同合作、推敲的的结果。学写诗, 就要仔细去推敲, 养成斟酌字句的好习惯。

篇7:以值不值为话题的作文

【PConline购机宝典】北京时间10月23日凌晨, 苹果2013年秋季新品发布会如期举行。发布会前夕众多传言让果粉们早就心痒难耐, 二代i Pad mini是否会配上retina视网膜屏幕?“i Pad 5”是否会更加轻薄?2013款Mac Book Pro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备受瞩目的“垃圾桶”Mac Pro又是否会在这次的发布会上现身呢?虽然苹果的保密工作早已不如从前, 但来自各界的“爆料”却因为太过繁杂反而让消费者更加揪心与期待。

PConline整机组的小编们熬夜为大家带来了发布会的直播专题报道, 不得不说, 这次发布的几款新品带给我们的惊喜还是不少的, 除了Mac Book Pro只是进行了处理器上的换代更新外, 全新的i Pad mini如愿配上了retina屏, 第五代i Pad——i Pad Air轻薄度再度刷新以往的认知, 全新造型的Mac Pro揭开神秘的面纱, 这些还不算, i Work、i Life、OS X Mavericks软件的免费开放更是一项令人雀跃的消息。

在经历新品发布的喜悦后, 果粉们平静了仅仅几个月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 要不要买新品?买哪款新品?去哪买?什么时候买……这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至, 小编为此将在这篇文章中集中对此次发布的四款新品进行详细的购买分析, 想要入手苹果新品的亲们不妨先停下脚步, 看看再做决定。

上一篇: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一篇:挖掘机车辆驾驶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