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

2024-05-04

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精选12篇)

篇1: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

《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陕县教师进修学校 程 倩

从2015年1月9日起,中央九套播出由我省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播放的非常及时,对我们当前全国的反腐形势、廉政风暴是一次有力的配合。从文化根源上对我们反腐倡廉和民族心理进行一次总结和认知,使人民群众增强对反腐倡廉的民族自信心,还有我们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是一次综合性的文化解剖,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很好的历史课。

该纪录片记载了上起国家制度出现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廉政新风,时间跨越5000余年,历经五大社会形态,可谓源远流长。漫长的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廉政文化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

它揭示的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中国廉政史上,涌现了许多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模范人物与典型事迹,如东汉光武帝时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刘宗周,都为倡导廉政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鉴史问廉》实际上就是通过一个个清官的感人故事来展示廉洁对一个政权、对一个国家、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腐败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对一个社会的伤害。通过观看,每一个教师在该片的好故事中都得到深刻的教育。

就一个国家而言,“清正廉洁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事衰微。”那么,对于一个学校、一个教师队伍而言,廉洁同样重要。廉洁的对岸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滑向腐败的彼岸。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可以说,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原本的好意变成坏心。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从古至今,廉洁的故事比比皆是。北宋包拯立《诫廉家训》于家中警示后人;周总理穿着朴素,总是将衣服补了又补,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还有魏征、狄仁杰、包拯、郑板桥等一大批清官廉吏任职故事,受到历代百姓的传颂和敬仰。许多与廉政文化有关的器物文化,比如说包公祠、南阳府衙、内乡县衙等。在反腐败的制度设计和律令制定方面,古代统治者也有很多积极的探索,对我们今天的反腐败工作还有很多启迪。作为一个教师而言,虽然没有腐败的土壤,但是,我们从事的职业要求我们不仅要廉洁从教,更要把廉洁的种子种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里,确保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廉洁之花能够竞相怒放。

作为一名教师,廉洁从教就是要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规范,做到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用真心对待学生,掌握好手中的权利,坚决杜绝用学生成绩作为筹码,获取非法的利益。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向同学们渗透廉洁的思想。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要走向工作岗位,也许会面临很多诱惑,如何让他们能够顶得住糖衣炮弹的轰炸,就需要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鉴史问廉》通过拍摄这个跨度几千年的廉政文化史,通过历史上这些廉吏和贪官的对比,使人们从中得到廉洁是一种正气,更是一种风气。当一个集体里廉洁的风气盛行时,这个集体势必会欣欣向荣的发展。当廉洁的风气在校园里盛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会更强。作为一名教师,身体力行,弘扬廉洁的正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5年1月15日

篇2: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

从2015年1月9日至16日中央九套播出由我省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按照县里要求,我全部看完了。这部纪录片播放的非常及时,对我们当前全国的反腐形势、廉政风暴是一次有力的配合。从文化根源上对我们反腐倡廉和民族心理进行一次总结和认知,使人民群众增强对反腐倡廉的民族自信心,还有我们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是一次综合性的文化解剖,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很好的历史课。

《清浊之辨》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在历史上的转折点上清官能臣和贪官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向观众讲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中华文明的前途,取决于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担当之中.廉洁的对岸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滑向腐败的彼岸。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可以说,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原本的好意变成坏心。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以铜为镜,可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篇3: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

“我认为这是自纪录频道诞生以来最接地气的一部纪录片,也是当下社会最迫切需要的题材。虽然片中的历史故事很遥远,但离现实却最近。8集的篇幅,从历史长河中挖掘出众多的崇高榜样,为当下正在进行的反腐败提供了历史参照。”1月24日,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的《鉴史问廉》研讨会上,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如此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认为,纪录片有三重功效:记录影像、传播知识、提供思考。近几年,纪录片的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直击当下现实问题、有力量的作品却很少。在娱乐有些过度的时代,文化就像软绵绵的大白兔奶糖,更需要加一点思想的“盐”,纪录片天然具备这种品质,《鉴史问廉》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

研讨会当天,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相关领导,以及历史、传媒界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就《鉴史问廉》的文化与艺术效果,以及对当前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党政的意义进行了交流座谈。

以史为鉴 直指当下

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建设。

《鉴史问廉》恰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它由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中共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这部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鉴史问廉》以时间为轴线,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朝代演进中,王朝的兴衰更替,政权的潮起潮落,蕴含着一部腐败与廉洁的斗争史。中央党校教授王杰认为,这部纪录片揭示出一个千古不变的历史铁律:无论何种政权,只要官员们清廉、节俭,能够恪尽职守,这个国家就会兴盛并长治久安。一旦国家官员生活奢靡,贪腐,纵欲享乐,这个政权必将走向衰败和灭亡。

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

《鉴史问廉》全片对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示,从政权的兴衰、清官、律令、制度、评论6个角度,通过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历史事件和做法,将中国廉政文化进行了开创性梳理。全片分为《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8集。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该片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有“政治的热度、文化的温度、历史的厚度”,内涵深厚、立意高远、气势恢宏、制作精良。

该片自2015年1月9日登录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黄金时段后好评如潮,在当前强势反腐的社会背景下,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历时两年 诚意之作

这部纪录片的缘起,创意并非来自导演或制片人,而是一位工作在反腐一线的纪委书记。2010年,刚刚调任河南纪委书记的尹晋华,在多次基层调研中发现,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很适合宣传廉政文化。“我们每年办案都需要大量经费,为什么不拿出一些钱来做官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呢,警示他们,当官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贪腐最终只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尹晋华的策划下,河南电视台承担了这一任务,开始组建团队筹备策划。2012年,《鉴史问廉》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研讨会,请到多位史学家征询意见。2013年7月,河南省纪委向中央纪委报送了关于拍摄《鉴史问廉》的报告及纪录片文字脚本,8月获得通过。此片后被列入河南的精品文化重点项目,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立项审批。

由于是摸著石头过河,所以该片多次邀请专家论证,并由央视纪录片频道节目管理部主任石世仑担任监制,全程指导拍摄。该片从浩瀚史料中归纳展示了50多个故事,涉及百余著名人物,跨越十几个朝代。主创团队历时一年半,走过了18个省、60余座城市,捕捉到400多个场景,拍摄素材两万多分钟,成片后97%的影像内是容为原创。

2014年10月,《鉴史问廉》在北京、河南、郑州举行了三次审片会,中央纪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小平、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胡恩以及专家学者们,对片中的场景逐格审查,逐集点评,确保政治方向正确,历史人物事件典型,并进一步凝炼了主题思想,完善了画面和包装。

该片播出后创下较高收视率,人民网、新闻网,新浪等4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了转载报道。在1月9日播出当天,央视网又对主创团队进行了采访,采访当天的点击量数百万。

《鉴史问廉》之所以广受关注,因为它以史为鉴弘扬了正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打虎拍蝇”的整风肃纪已成为工作新常态,这也让廉政文化有了传播和孕育的土壤。

篇4: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观《鉴史问廉》有感

8集反腐倡廉纪录片《鉴史问廉》,用个8个言简意赅的题目,分别是: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和千秋之评。通过反思历史,追思廉吏,研思律令,历史一直存在着光明和黑暗的交织,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一直饱含着血泪与悲情,也一直充满着豪迈与伟大。不论历史如何演进,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一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永恒主题。

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但是,一个帝国,仅仅15年就倾覆了,真是千古兴亡多少事。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是呀,放眼看看“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永宣之治”、“康雍乾盛世”,但是繁华过去,终将为后人哀。在历朝历代的更替中,告诉世人一个简单的道理。作为一个为政者,应该正也。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当公也。廉则兴,贪则衰。自古定理也。

一、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人是国家兴亡的根本。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都是主角中的主角。尤其是治理国家,能臣廉吏尤为显得重要。“李沆、寇准、包拯、狄仁杰、董宣、张伯行、海瑞、屈原、文天祥、诸葛亮、王安 石、张家淦、张养浩、顾炎武、梁启超、杨震、羊续、郑板桥、范仲淹、岳飞、孙叔敖、召公……”,一个个鲜活的清官廉吏,仁人志士,用自己毕生的奋斗留下了供后人评说的人生传奇。历史不仅存在于浩瀚的史书之中,也存在于天下芸芸众生的良知和公正的评判之中,他们相信历史一定会记住自己的奋斗、牺牲和气节。是的,历史浓墨重彩的记住了他们的奋斗、牺牲和气节。

悬鱼太守羊续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必作于小,多必作于少”,既然选择入仕,就等于选择了责任和清廉。东汉的羊续面对下属送给他的一条白河鲤鱼,公然的将他挂在了府衙的大门上,第二次他的下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鱼的时候,羊续让来人将上次送的已经风干的鱼干一并带走。自此,羊续用自己的清廉,赢得了百姓的拥护,匡正了当时的南阳郡的政风。包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清正官员的化身,一个青天文化的标志。包拯曾在端州为官,当他调离时,百姓挣拥相送,当包拯在路途的船上发现有人送的一方端砚时,毫不犹豫的将砚台抛入江水中。自此有了“包公不持一砚归”的人间美谈。“一清二白”的美谈也为后人经久传颂。说的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名闻朝野的清官,他就是张伯行。他出任江苏巡抚的时候立即发布《禁止馈送檄》的檄文,文中写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因 科考舞弊案,张伯行遭噶礼陷害接受审理,当地的百姓罢市抗议,哭声震动了扬州城。扬州百姓知道张伯行清廉不贪,不接受礼物,便用水果蔬菜相送。张伯行依然婉言拒绝,百姓们哭道:“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最后张伯行只收了一棵青菜,两块豆腐(一清二白)。死后,皇帝赐谥”清恪",意思是为官清廉,恪勤职守,很精确地概括了张伯行的一生。

纵观历史朝代,但凡有明君,就有能臣廉吏相扶,政治就清明,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但凡有昏君,就有贪腐恶吏相衬,搞得民不聊生,导致国破家亡。我们党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贪腐不治,亡党亡国,这是历史给我们总结的深刻教训。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身处在国家机关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国家前途为己任,以服务人民为根本,甘于奉献,甘于吃苦,甘于清贫,甘于寂寥,甘于屈辱、甘于平凡。否则,就不要当官。当官是一种责任,不是享受;当官是一种奉献,不是索取;当官是苦差事,不是光宗耀祖。而在现实生活在,很多官员颠倒了黑白,舍本逐末,忘记了本职,丢掉了党性,强调了自己,忽略了百姓。

二、正本清源,清廉文化薪火相传

正义可以迟到,却不会缺席。正心、齐家、修身、平天下是仁人志士追求的境界。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一直都是公平、公正和正义。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公问政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政者正也”,说的就是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要行得正。在浩瀚的中华文明中,人们通过诗作、史书、戏曲、文物等等表现形式,表达心中对公平正义清官的向往。《诗经》中有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在现今河北省内,有一个诗经村,是诗经文化的发祥地。西汉时期学者毛苌和毛亨来到这个村子,一直研究、传授《诗经》,使得秦朝焚书坑儒的文化浩劫之后得以流传下来。自此,该村的人以诗书传家,虽然是以农为主,都是庄稼人,但是只要家里稍微有点条件,都供孩子上学,一直就是这样。他们村的人以继承祖辈悠久的诗书传统为己任,自发地组织起来学诗、写诗,使绵延了两千多年的诗香书香继续传承下去。河南宝丰的马街村,每年都有盛大的说书大会,人们自发的延续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剧目《七品芝麻官》、《窦娥冤》都深刻的揭露了黑暗的朝政,用戏曲来表达自己对清明政治,清廉官员的渴望。郑板桥,一个小小的知县,但是他的一枝一叶总关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的“板桥竹风”,展现了文人狷介高格的风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范仲淹的千古绝唱,一个心系国家命运,关心百姓疾苦,呕心沥血推行庆历新政改革,惩治贪腐,精简机构,却落得贬官,当他看到好友送的《洞庭晚秋图》时,一个一生都没有去过岳阳楼的人,却写下了气势恢宏的《岳阳楼记》,范公的勤奋、正直,为国为民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也成为中华民族品德的代表。

历史是天下苍生抒写的,每一种文化符号的背后,都有着对现实的警示与告诫,穿越历史的风雨,人民感受了历史深处传递出来的声音,走过时间的长河,文化的力量历久而弥新。一代代清官廉吏,力量和正气文化是根基,传统文化是动力和源泉。正是因为有历史,才有了今天的传承,“毛泽东、周恩来、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吴金印、吴英、程浩、史来贺、雷锋、时传祥……”这一个个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他们都叫共产党员。

三、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国家兴旺的保障

在今河南南阳内乡县衙大门口外东侧,矗立着一通明代万历年间的石碑,这是内乡县衙的镇馆之宝之一:《三院禁约碑》。碑文中禁约的第一条是:禁止滥用应付;第二条禁约是:禁止前站勒索;第三条禁约是:禁止矿税差使牌外横索;禁约的第四条是:饩廪通义成规。此条中详细的规定了地方驿站招待各级官员的用餐标准:招待京堂科道(一品或 二品)一桌膳银是二钱五分,招待本省两院(一品或二品)一桌膳银是三钱,招待司道(三品或四品)一桌膳银是二钱,招待府、厅(五品或六品)一桌膳银是一钱五分。所有的招待标准刻在石碑上,永以为例,官员按照此规定执行,谁也不能逾越一丝一毫。碑文被人们称为刻在石头上的反腐宣言。秦朝开创了监察制度。汉朝有了察举制度,回避制度;隋朝推行恩科,自此影响后世的科举制度诞生;唐朝的谏官和御史制度;宋代的监察制度更加完备。

每一个朝代为了巩固政权,都在管家管理和人事管理上出台很多行之有效的制度,以保证官员正常履职。邓小平说的更是直接“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无法做坏事,坏的制度无法让好人做好事”。是的,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都创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监察制度,在防治贪腐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篇5: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近期,接上级文件通知,我单位组织观看了大型历史记录片《鉴史问廉》,通过观看学习,使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站在反腐败的角度上,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增强了对反腐倡廉的民族自信心,这是一次综合性的文化解剖,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历史课。

该历史剧分为八集,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访廉政文化的气力,为盛世叫警钟,为时代举镜鉴。全片对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现,内涵深厚,立意高远,气势恢宏,制作精良。从而深入地了解了廉政建设的理论意义和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看完后感到就像是听了一堂不设讲台、不见讲师的廉政讲座,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营养!我觉得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鉴戒和参考的作用。它揭露的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良好传统;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

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 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中华文明的前途,取决于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

就一个国家而言,“清正廉洁之日,则国家兴盛;贪污猖獗之时,则国事衰微。”那末,对一个学校、一个教师队伍而言,廉洁一样重要。作为一位教师,应当学习这些良好的廉洁作风,自觉建立廉洁自律的意识,用教书的行动诠释廉洁的含义,用学生的成才续写廉洁的故事。我们从事的职业要求我们不但要廉洁从教,更要把廉洁的种子种到每位学生的心里,确保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廉洁之花能够竞相怒放。

廉洁是一种正气,更是一种风气,当一个集体里廉洁的风气盛行时,这个集体必将会欣欣向荣的发展。当廉洁的风气在校园里盛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进步,团队的凝聚力会更强。作为一位教师,身体力行,宏扬廉洁的正气是当仁不让的责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篇6: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道德修养是个人修养的根本。在漫长的历史中,克偏、戒巫、范家、全节、修身,以及清慎勤这些被称为为官之德的警句箴言,一直被历朝历代视为官德的重要内容。除了制度因素,道德约束是克制腐败发生的有效方式。古今中外,法律和制度只能从外部围追堵截腐败发生的可能性,但道德却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的“迷思”。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正面事例,如清朝大臣张英和其子张廷玉“父子宰相”留下的“六尺巷”的故事,是为官者克己修身崇德重礼的见证。这些流传至今的人物和故事,已经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厚德载物。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恪守为官之德的政治家们用自己的选择和坚守,谱写了中华文明的闪亮 篇章。在漫长的历史中,那些面对利诱、黑暗和不公拍案而起的浩然正气,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家园里的一座丰碑。这种用生命和热血写就的高尚,直到今天还在感动着我们。

篇7: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也许,在当今社会,我们见识了很多为官的领导们“造富”的能力。这不,福建前州市原骆国清受贿900余万元,一审被判。自从以来,在反腐倡廉的工作的带领下,很多“老虎苍蝇”难逃法网,纷纷的得到应有的惩罚。至此,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难免会思考一个问题,为官者,德,何在?

昨日,观看了央视九套推出的八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第四集《道德之择》,全片围绕一个以廉政为核心的为官之道。《三国志.魏志.李通传》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从此,清,慎,勤便用于官箴,也是对为官者最基本的要求。所谓清,慎,勤,就是为政做事要清廉,谨慎,勤勉。

片中提到清朝的于成龙,这位有着卓越的政绩和廉洁刻苦一生的大臣,是如何用清,慎,勤来诠释着“天下廉吏第一“的美名。从边荒之地的知县到两江总督,他的政绩自然是名留青史,而作为当权者,他得民心的程度处处在彰显着他崇高的官德。早期,他总是拿着自己的俸禄广施民众,常常自己都不能吃饱,而后作为当时的两江总督,用现在的话说自然是肥的流油的差事,就这么个差事的当权者日常的生活却是简陋的无法想象,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百姓皆叫他于青菜。最后他死在任上,死后只有一套官服,“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立者日数万人,下至莱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康熙破例亲卫其撰写碑。这是怎样的德,才让上至君王,下至市井百姓无不对其离去痛至心扉。

说到这里就想起了我们伟大的领袖周恩来。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他一生高尚的品德和简朴的生活也让他的人格魅力影响全球。为此,有了十里长街送的荡气回肠,有了联合国降半旗的礼遇与尊重。

同为百姓的父母官,有的选择了清正廉洁,有的选择了富贵享受,有的选择了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的选择了庸碌无为甚至鱼肉百姓,有的流芳百世,有的却是遗臭万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为官者拥有怎样的德,是对自己的考验,也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百年大计步伐进度的考验。

篇8:观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问官那得清如许?为将贪欲抛开来。

八集文化纪录片是一部全方位反映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纪录片。跟随着《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我走进了历史,再次目睹清官的风采。

包拯不持一砚归,狄仁杰断案如神、强项令董宣据理力争……这些一身正气、一身硬骨头的清官早已在人们心中立下不朽的丰碑。纵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他们是恒星在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照亮了世人的眼睛。

篇9:鉴史问廉学习心得体会纪检组长

据介绍,该片拍摄、制作历时近2年,经多方征求意见、数易其稿后最新推出,共8集,每集45分钟,名称依次为《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

《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是用情景再现和专家讲述相结合的手法把中国的兴衰史一览无遗的展现在国人面前。先从秦朝说起,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帝王,秦朝的亡国是因为修长城、修驰道、建骊山,老百姓徭役太重,不堪重负。秦始皇还集全国之力,用百姓血汗修筑“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奢侈浪费的耻辱代表。秦始皇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腾,只传二世。

西晋王朝,从皇帝到大臣人人都在比阔斗富。在当时的西晋王朝,无论是石崇还是与他斗富的富豪,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官员”。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西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拜金的政权之一。西晋文学家鲁褒在《钱神论》中辛辣的讥讽道,“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西晋王朝迅速陷入整体性腐败和社会溃败之中还有另外的因素:政治上,它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用人只看门第,看血统,而不看才能,把做正事干实事的这些人当作俗官,浊流,被社会看不起。经济上,它施行占田制。所谓占田制就是当的官越大,经济利益就越大。所以,这样一个王朝,它不可能长久。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老百姓爱戴的明君,他对能臣廉吏爱戴有加,当一生清廉节俭的魏徵去世时,唐太宗感到十分悲痛和惋惜,他感慨的讲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去世,我失掉了一面镜子。唐太宗以身作则,提倡节俭,严格要求朝中的贵族和大臣,同时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监察制度来预防贪污,皇帝率先垂范,官吏安守本分,贪腐和滥用职权的现象没有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出现在了中国的大地上,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盛世,被后世的历史学家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是一个国家安宁的时代,是一个和谐向上的时代,是一个贤臣辈出、国泰民安的盛世时代,也是一个让现代的中国人怀念的时代。

唐玄宗在位期间,任命一位不学无术,却精通音乐的李林普做宰相,把朝中大事交给李林普掌管,从此沉溺享乐不理朝政。在李林普的掌控下,正直有才能的大臣遭到排斥,小人得到重用。在腐败的全面侵蚀下,各级官吏贪污受贿成风,唐帝国逐渐消亡。

北宋初年,国家百废待兴。那么北宋王朝是如何选贤任能再创盛世繁华的呢?北宋的官员都是经过严格的科举考试进入朝廷的,朝廷对于官员的`婚丧、宴饮、车马、服饰、有着严格的限制,对违反者严加制裁,终身不得为官,对于贪污受贿的则处于极刑。宋真宗即位后,任用端庄持重、勤政廉洁的李沆做宰相,旋马家声的故事就出在李沆身上。在皇帝和贤臣们的共同努力下,北宋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又一个盛世。但是,这个空前盛世的朝代是如何走向衰败的呢?宋徽宗,这是一位在书画方面造诣极高的皇帝,他是一位真正有才华的艺术家,尊信道教,当上皇帝后,他开始在开封建一个供自己修道的园林艮岳。奸臣蔡京是他的宰相,朱椅修艮岳运送奇花异石,赢得了皇帝的欢心,很快从一个平民晋升为节度使。朱业目焖俳升掀起了一股采办花石的狂潮,各地官员争先恐后向皇帝进献花石。宋徽宗这种追求享乐,追求奢华、不顾民生的做法最终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纵观历史,可以说,廉洁和腐败是决定国家兴衰的关键因素。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能任凭腐败现象蔓延。腐败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毒瘤,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根除毒瘤。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有多高,权利有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脱不了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

第1集《兴衰之思》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封建王朝的兴亡更替在中国大地上反复上演。一个王朝的鼎盛与辉煌,转瞬之间就化为历史陈迹。古代廉政建设与惩贪措施曾经有效地刹住了腐败现象,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造就了一些青史留名的盛世。盛世的出现有赖于胸怀天下的君主励精图治,和官员的清廉干练。奋发有为的君主和贤明的大臣们胼手胝足,齐心协力,开创了一个个传诵千古的盛世。

但是,当一个王朝走向衰败的时候,官场的 总是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的全面战乱和改朝换代,盛世又被乱世所吞噬。孟子曾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描述这一现象。在历史上,对“人亡政息”的叹息,体现出了古人对此的反思。面对这种治乱循环的历史现象,解读历史或许有各种答案。但是,一条始终不变的规律一再显现,那就是“廉则兴,贪则衰”。 贪腐不会导致一个王朝迅速衰亡,但一定会导致这个王朝灭亡。管不住腐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第2集《清官之念》

跨越历史的长河,在数千年的时空中,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狄仁杰、包拯、海瑞、袁可立、于成龙等著名清官,在他们的传奇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中国人绵延数千年“青天情节”。《清官之念》将通过对这些历史上著名清官及他们背后的故事的探究,解读中国人千年“清官情结”背后的历史文化密码,那就是对公平正义和政治清廉的不懈追求。

包公是中国清官廉吏的符号,青天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和延续,反映了在君主专制时代底层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和对主持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的祈盼。中国青天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以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封建道统为核心,清官廉臣虽有缓和社会矛盾,为巩固帝制服务的一面,但他们刚正不阿、惩恶扬善的道德人格却有超越时代的价值,

“清官情结”和“青天文化”对现实社会仍具有启示价值,《清官之念》将通过对中国人“清官情结”的解读,探寻青天文化对于历史和当下的意义。

第3集《清浊之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和浊常常成为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的代名词。那么,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人又是怎样去激浊扬清、追求公平正义的呢?《清浊之辨》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在历史上的转折点上清官能臣和 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向观众讲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中华文明的前途,取决于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

第4集《道德之择》

为政以德,是安邦治国的准则。中国传统文化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用道德教化来赢得民心,则是古代政治家们成就一番伟业的秘密。

道德修养是个人修养的根本。在漫长的历史中,克偏、戒巫、范家、全节、修身,以及清慎勤这些被称为为官之德的警句箴言,一直被历朝历代视为官德的重要内容。除了制度因素,道德约束是克制腐败发生的有效方式。古今中外,法律和制度只能从外部围追堵截腐败发生的可能性,但道德却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的“迷思”。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正面事例,如清朝大臣张英和其子张廷玉“父子宰相”留下的“六尺巷”的故事,是为官者克己修身崇德重礼的见证。这些流传至今的人物和故事,已经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厚德载物。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恪守为官之德的政治家们用自己的选择和坚守,谱写了中华文明的闪亮篇章。在漫长的历史中,那些面对利诱、黑暗和不公拍案而起的浩然正气,已经成为中国人精神家园里的一座丰碑。这种用生命和热血写就的高尚,直到今天还在感动着我们。

第5集《文化之力》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无数文人士大夫的不懈追求,也是为官从政者一生戮力奋斗的终极目标。在古代,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其中的廉洁、修身、勤政的思想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通过文化艺术颂扬光明与希望,鞭笞黑暗与腐朽,彰显着中国人对清廉与正义的不懈追求。这种蕴含在文化深处的巨大能量,直到今天还在激励着人们。历史是天下苍生书写的。每一种文化符号的背后,都有对现实的警示与告诫。《文化之力》通过剖析古人创作的经典艺术作品,展示传统文化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和力量。

穿越历史的风雨,文化的力量历久而弥新。

第6集《律令之矩》

运用法律手段惩治 ,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见证着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在惩治 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制定过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出现过许多典型的人物和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完善惩治贪污的法律条文,从秦汉到明清,法律对 的惩处越来越严厉;而越来越严密系统的法律,也成为惩治贪腐的有力武器。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研究和借鉴历史经验的珍贵财富。

《律令之矩》以历史朝代为序,从惩治贪污贿赂等相关的法律制度入手,形象、生动地梳理出中国古代廉政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挖掘其中的经验教训。

第7集《制度之重》

廉政制度建设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工程,对反腐惩贪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如何遏制腐败和滥用权力,历朝历代在制度建设上作出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和努力。纵观历代王朝,在选任以廉、考核以廉、依法监察(官吏选举任用、官吏考核管理、官吏监察监督)三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一些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制度,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廉政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善了古代政治道德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为官公正廉洁、为人刚直不阿的清官廉吏,他们廉洁清正、奉法循理、刚直无私、勤政爱民的政治品质与操守作风,不但深受后世为政者的推崇和民众的爱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度之重》通过挖掘古人在廉政制度上的探索和努力,将这些历史的镜鉴展示给观众。

第8集《千秋之评》

篇10:纪录片鉴史问廉学习心得

石崇和王恺的斗富,表面看不过是富豪间一掷千金的炫富大比拼,背后折射的却是西晋王朝制度上的败笔,用人上的“只讲门第、无论才能”导致庸官蠹吏把持朝政高高在上,有才之士困顿江湖;经济上的“占田制”更加速了“官越大钱越多”的不正常的官阶晋升之争,而这种最不公正的制度,最终导致了西晋王朝官员整体性腐败和社会的溃败,因而在王国之后还被后世史学家赋予“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黑暗王朝”的“美誉”!

大唐的兴衰更是一面镜子: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吏治清廉时代的辉煌之后,自从误用了一个不学无术而又精通音律的李林甫为宰相后,曾经的一代明君唐玄宗一步步坠入了李林甫为他精心设计的“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昏庸无为的温柔乡,进而引发了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并就此终止了一代天朝的神话。

有了前朝的教训,大宋初年呈现出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治国新景象。科举制度的兴起真正做到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有了一代“圣相”李沆,才有了对官员“婚丧、宴饮、车马、服饰”的严格规定,才有了对官员“贪污受贿者处以极刑”的重典,才有了包括印刷术的发明在内的科技大爆发,才有了《清明上河园》中的大宋京华梦!

可惜这样的繁华却不敌一块块石头!瘦金体的始祖——宋徽宗赵喆,热衷于艺术家的享受,大江南北的臣子投其所好的运来各色奇石异花,修建了“艮岳”的同时,提拔了一介平民却献石有功的朱勔为节度使,动摇了严密、公正的科举制度;使江浙百姓受花石纲之役二十年,怨声载道;陷入了内有方腊的起义造反、外有金兵入侵的窘境,最终蒙受了靖康之耻,北宋就此终结。而那些跋山涉水而来的艮岳之石,最终却堆砌在了金人新建大都的皇家园林中。

由此想到了前段时间网上频频闪现的“炫富照”——郭美美炫富坏了不仅仅是红十字会的名声,还引发了全国的血荒,成就了网络热词“干爹”;表哥杨达才不经意的名表炫富揭开了一个贪腐大案;湖北通山县80后女县长胡娟更是坐在铺满百元大钞的沙发上……中国的老百姓从来就是“不患穷,就患不公”,一个个官员或是官员的“干女儿”厚颜无耻的炫富照,怎能不激起人们“仇官恨富”的心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再说说追求。人是要有追求的,可这追求必须是正能量的、利人利己的,如果打着追求的幌子,利用手中的权利,满足一己私利、贪图奢靡的享受,就不仅仅是“追求”那么简单了。原江西省长胡长清就有追求,一向以“书法家”自居,南昌的大街小巷的店铺曾经挂满了他手书的匾额,但在他3月因索贿受贿数额巨大被判处死刑后,南昌的垃圾堆里处处可见他的“墨宝”!河南省原人大副主任秦玉海的摄影作品集《真水天香》曾经悬挂在上海、深圳、北京建国门地铁,在北京开过个人摄影作品展,甚至获得过全国摄影界最高奖——艺术创作金像奖,然而在他“犯事儿”后,经专业摄影师曝出内幕称,秦玉海的摄影技术近卫入门级,其作品全部都是经过必要的修图软件处理,甚至有专业摄影师为他调好光圈和速度,“就等领导按下快门”——就是这样一个入门级的摄影大师,手持着价格不菲的摄影器材,走过了《焦作山水》、领略了《云台山风光》,在《十月凤凰山》留下了《五大连池印象》,并最终结成了个人摄影精品集《真水天香》(以上均为秦玉海摄影作品集名称),他的摄影足迹也是他从勤政到犯罪的历程!这,也叫一种“追求”!

以铜为镜,可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篇11:鉴史问廉 2

关于“清风中原•廉洁双节”廉政集中教育

活动的心得体会

历史明鉴话贪廉——观《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有感,由中共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8集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在央视记录频道(CCTV-9)晚8点播出了第一集《兴衰之思》。观看毕,不由想到习近平曾经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的重要性;王岐山也曾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是啊,历史这本教科书真的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于是,《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速读”历史、鉴往古今的平台。坐在电视机前,重温那一段段湮灭的历史,观看那一个个沉重的故事,一次次受到震撼和警示。不由发出“历史尘烟滚滚来,朝代兴衰廉与贪”的感慨。荧屏里,我看到了秦国虽有万里长城,能抵御外敌的入侵,却抵挡不了“奢”的侵蚀,最终始皇千秋万代的帝国梦因“奢”而止于二世;我看到历史上最腐败的政权之一,也是最短命的王朝之一的西晋,毁灭在“斗富”中,正应了当今人们所说“不作死就不会死”;我看到了贞观之治的李世民明白“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崇尚“恭俭爱民”,开创了大唐王朝的鼎盛繁荣;我看到了繁华汴京(开封)因“艮岳”的奢侈建筑而很快土崩瓦解,靖康之耻,皇帝被掳,耻在亡国,实为贪腐,皇帝成了囚犯,当应了这句话“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看罢《兴衰之思》,李商隐的这句诗蹦了出来,奢是祸胎,奢是坏兆——奢必将引起腐败,腐败必将失掉人心,失掉民心,必将亡国。这就是“历史老师”给我们传授的明鉴。共产党人最知历史,从建党之初,我们党就继承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具有共产党人革命风格的艰苦奋斗精神。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吃草根、咽树皮,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用“小米加步枪”,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夺取全国政权后,党又率领全国人民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拼命精神,冲破封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鞍钢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都是共产党人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当然,我们党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力大了,有些人逐渐脱离群众。特别是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权力为人民工作,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但是,我们党的领导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我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识的腐败是附着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严重影响了党的健康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于是,狠抓开展作风建设、反对“四风”,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清除党内毒瘤,把那些贪腐的官员一个个拉下马,从严治理党风,赢得了民心,就是以史为鉴的最好体现。“以史为鉴、鉴往古今”,国人,尤其是党员干部,都应该好好去看看这部纪录片!

篇12:读《鉴史问廉》有感

践行慎初、慎独、慎微的人生信条

在读《鉴史问廉》时,其中一个细节令人震惊不已:咸丰八年,深得皇帝器重的从一品高官柏葰在完成顺天乡试主考任务后升任正一品大学士,然而次年二月,同样因这次顺天戊午科场案而被“斩立决”,一代宰相级高官,因收了16两贽敬银而丢掉性命。

作为当官30余年,勤奋忠厚慎重的高官,不可能为16两银子犯下大错(按咸丰年间物价,16两银子约合现在人民币几千元)。但作为主考官,在当时科场风气糜烂不堪的氛围中,柏葰本应该坚持原则,最起码做到洁身自好,却因“向系如此,随即收下”银两,最终成为旧制度的牺牲品,在封建王朝翻云覆雨的朝野变幻中,虽然咸丰皇帝“言念及此,不禁垂泣”,在肃顺等人的建议下,也只能以“情虽可原,法难宽宥”之名杀掉这位稳健老成的官员。

进入新时代,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因小事小节丢掉职位的官员不在少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党员干部唯有守住纪律底线,做到寸步不让,才能从源头上阻断腐败滋生的通道。

《鉴史问廉》中讲述的另一位官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元老孙嘉淦,则以42个字:“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概括了为官做人的基本原则,并以一生的正直,历经过宦海的风风雨雨中,成为当时受人敬慕的一位官员。

古人尚且如此,作为“新常态”下的共产党人,又有何割舍不下呢?习总书记说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不要当干部,这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保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利益面前不动心,做到修身严、用权严、律己严,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才能防患于未然。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党员干部也是普通人中的一员,也会有马斯洛五种需求的困惑,也会有现实社会直面的各种诱惑,而一旦出现问题苗头,及时提提领子、咬咬耳朵、扯扯袖子,以“动辄则咎”惊醒,绷紧“不逾规矩”这根弦,才是新常态下党员干部应有的作为。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中,“慎初、慎独、慎微”无疑是老祖宗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和可践行终生的律条。总结并按照这些律条行事,估计也是《鉴史问廉》的初衷吧!

(作者:张召辉 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观看《鉴史问廉》有感

(二)俭以养廉

“观史可以明智”,我们以史为鉴,不难发现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的一般规律,大多为吏治清明,官员不因利来,不为利往,克勤克俭,作风端正。

清与浊,贪与廉,奢与俭,都很容易相沿成习,形成风气。历史上,石崇、王恺斗富比阔,引来晋武帝嫉恨,石崇终因来路不明的财富招致杀身之祸;南宋权臣贾似道贪恋娼尼美色、古玩珍宝,国事荒废,终在流放途中被杀;陈后主搜刮民脂,醉生梦死,落得亡国被俘。在其位不谋其政,贪恋物质,贪图享受,一时风光,终将迎来人民的审判、历史的审判。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一钱太守”刘宠,调离时百姓筹钱挽留,刘宠投钱于水中,分文不取,后人建“清水亭”以示纪念。清代两江总督于成龙,供职当时最富庶的地区,粗粮青菜,无钱买茶,引来布衣效仿,“清节之操,白首弥厉”是康熙皇帝为其点赞。

习总书记曾说:“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来当官”,二者不可兼得。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人民负责。“无欲则刚”,唯有作风俭朴,没有太多物欲,才能腾出心思做学问,干事业。

纵观古今,戒欲有利于戒贪,俭朴才能保持清廉。小至家庭,大至国家,不变之理也。塑造风清气正大环境,比法律、制度更为有效的,是天长日久形成的习惯与自觉。播种勤俭节约的习惯,将收获清正廉洁的自觉。

上一篇:高职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下一篇:最新治庸问责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