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规范分类

2024-05-08

国家标准规范分类(精选8篇)

篇1:国家标准规范分类

基础分类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工作标准——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

标准的分级

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级别。

(1)国家标准

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属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指定(编制计划、组织起草、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别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2)行业标准

HG)、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代号为SH)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制定,建材行业标准(代号为JC)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制定。行业标准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适用。

(3)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是指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标准化法》规定;“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地方标准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根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地方标准代号由汉语拼音字母“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字再加斜线,组成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如DB/T XXX(顺年号)——XX(年号)或DB XXX(顺年号)——XX(年号)。

(4)企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产品,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标准在该企业内部适用。

围绕当前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标委目前还正在酝酿开展联盟标准试点工作。将通过试点的方式,支持有条件的国家级试点联盟,探索开展联盟标准化与当前标准体系并存互相补充的标准管理方式。标准分类

技术标准的种类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等四类。

(1)基础标准

基础 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包括:标准化工作导则,如GB-T 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通用技术语言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如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等。

(2)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

(3)方法标准

方法标准是指产品性能、质量方面的检测、试验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其内容包括检测或试验的类别、检测规则、抽样、取样测定、操作、精度要求等方面的规定,还包括所用仪器、设

检测和试验条件、方法,步骤、数据分析、结果计算、评定、合格标准、复验规则等。

(4)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

这类标准是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保护人类的健康、保护环境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这类标准一般都要强制贯彻执行的。标准的层次

国家标准代号 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推荐性国家标准 GB/T 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 国军标代号:GJB 例如:GJB/Z 9001-2001(国防科工委发布)GJB 9001-2001(总装备部发布)标准名称的构成

标准名称由几个尽可能短的独立要素,即引导要素、主体要素和补充要素等三个要素构成。

引导要素(肩标题):表示标准隶属的专业技术领域或类别,即标准化对象所属的技术领域范围。

主体要素(主标题):表示在特定的专业技术领域内所讨论的主题,即标准化的对象。

(副标题):表示标准化对象具体的技术特征。构成标准名称的三要素,是按从一般到具体(或者说是从宏观到微观)排列的。各要素间既相互独立和补充,而内容又不重复和交叉。例如:

GB/T 17451-1998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

其中“GB/T 17451”为标准代号,“技术制图”为引导要素(肩标题),“图样画法”为主体要素(主标题),“视图”为补充要素(副标题)。

每个标准必须有主体要素,即标准的主标题不能省略。如果主标题和副标题一起使用便可清楚、明确地表达标准的主题时,可省略肩标题。例如:

GB/T 2900.18-1992 电工名词术语 低压电气

在系列标准中,每个分标准的名称中均包括副标题。例如: GB/T 4459.6-1996 机械制图 动密封圈表示法 GB/T 4459.7-1998 机械制图 滚动轴承表示法

如果主标题包括了主题的全部技术特征,则副标题也可省略。如:

GB/T 3374-1992 齿轮基本术语 基本概念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制定标准――是指标准制定部门对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编制计划, 组织草拟、审批、编号、发布的活动。它是标准化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标准化活动的起点。

标准备案――是指一项标准在其发布后,负责制定标准的部门或单位,将该项标准文本及有关材料,送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存案以备查考的活动。

标准复审――是指对使用一定时期后的标准,由其制定部门根据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指标水平所进行的重新审核,以确认标准有效性的活动。

标准的实施――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地贯彻执行标准的活动,是标准制定部门、使用部门或企业将标准规定的内容贯彻到生产、流通、使用等领域中去的过程。它是标准化工作的任务之一,也是标准化工作的目的。

标准实施监督――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处理的活动。它是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管理标准化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标准化工作任务之一,其目的是促进标准的贯彻,监督标准贯彻执行的效果,考核标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通过标准实施的监督,随时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修订标准提供依据。

――是与实现某一特定的标准化目的有关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根据一些要求所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是有关标准分级和标准属性的总体,反映了标准之间相互连接、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标准化法律――从严格意义上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标准化法律是指调整涉及有关标准化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包括《标准化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项法规和规章;狭义的标准化法律,即是指198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它是我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根本法。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是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

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标准不得与之相抵触。国家标准是四级标准体系中的主体。

行业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行业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适用,不得与国家标准和标业标准相抵触。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

强制性标准――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对于一些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必须执行,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违反、变更,这样的标准称之为强制性标准,包括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国家将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推荐性标准――是指国家鼓励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导作用而又不宜强制执行的标准,即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允许使用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加以选用。

指导性技术文件――是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如变化快的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南或信息,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使用而制定的标准文件。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所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已列入《国际标准题内

27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和公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某些标准。

国外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影响的区域标准,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制定的国家标准和其他国家某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标准,国际上通行的团体标准以及先进的企业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包括采用国外先进标准,是指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纳入我国的各级标准中,并贯彻实施以取得最佳效果的活动。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国际标准完全相同,编写上不作或稍作编辑性修改,可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idt或IDT。

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基本与国际标准相同,仅有小的差异,在编写上则不完全相同于国际标准的方法,可以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eqv或EQV。

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我国标准在技术内容的规定上,与国际标准有重大差异。可以用图示符号“≠”表示,其缩写字母代号为neq或NEQ。

图形标志――是指用于表达特定信息的一种标志。它由标志用图形符号、颜色、几何形状(或边框)等元素的固定组合所形

成的标志。它与其他标志的主要区别是组成标志的主要元素是标志用图形符号。

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行为或动作的图形标志。标准的性质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制性标准,其代号为“GB”(“国标”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另一类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其代号为“GB/T”(“T”为“推”的汉语拼音tui的第一个字母)。对于强制性标准,国家要求“必须执行;”对于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篇2:国家标准规范分类

应用统计硕士

税务硕士

国际商务硕士

代码 045202 045203 045204 0453 0454 代码名称 代码

085213 运动训练

085214 竞赛组织

085215 社会体育指导

085216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085217

085218

085219 应用心理硕士

085220

代码名称

建筑与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测绘工程 化学工程 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纺织工程

0255 保险硕士

0256 资产评估硕士

0257 审计硕士

0351 法律硕士

0352 社会工作硕士

0353 警务硕士

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01 教育管理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045110 学科教学(地理)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045113 学科教学(美术)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045115 小学教育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045117 科学与技术教育 045118 学前教育 045119 特殊教育

0452 体育硕士 045201 体育教学 0551 翻译硕士

085221 055101 英语笔译

085222 055102 英语口译

085223 055103 俄语笔译

085224 055104 俄语口译

085225 055105 日语笔译

085226 055106 日语口译

085227 055107 法语笔译

085228 055108 法语口译

085229 055109 德语笔译

085230 055110 德语口译

085231 055111 朝鲜语笔译

085232 055112 朝鲜语口译

085233

085234

0552 新闻与传播硕士

085235

085236

0553 出版硕士

085237

085238 0651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085239

085240 0851 建筑学(硕士、学士)085271

085272 0852 工程(博士、硕士)085273

085201 机械工程

085274 085202 光学工程

085203 仪器仪表工程 0853 085204 材料工程

085205 冶金工程 0951

085206 动力工程

095101 085207 电气工程

095102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095103 085209 集成电路工程

095104 085210 控制工程

095105 085211 计算机技术

095106 085212 软件工程 095107 轻工技术与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安全工程 兵器工程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环境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食品工程 航空工程 航天工程 车辆工程 制药工程 工业工程 工业设计工程 生物工程 项目管理 物流工程 电子与信息 先进制造 生物与医药 能源与环保

城市规划硕士

农业推广硕士 作物 园艺

农业资源利用 植物保护 养殖 草业 林业

代码 095108 095109 095110 095111 095112 095113 095114 095115 0952 0953 0954 1051 105101 105102 105103 105104 105105 105106 105107 105108 105109 105110 105111 105112 105113 105114 105115 105116 105117 105118 105119 105120 105121 105122 105123 105124 105125 105126 105127 代码名称 代码 代码名称 代码

105128 临床病理学 135101 渔业

105199 不分领域 135102 农业机械化

135103 农村与区域发展

135104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1052 口腔医学(博士、硕士)135105 农业信息化

135106 食品加工与安全 1053 公共卫生硕士

135107 设施农业

135108 种业 1054 护理硕士

兽医(博士、硕士)1055 药学硕士

风景园林硕士 1056 中药学硕士

林业硕士 1151 军事硕士

115101 联合作战指挥

115102 临床医学(博士、硕士)陆军军事指挥 115103 炮兵作战指挥 内科学

115104 通信兵作战指挥 儿科学

115105 工程兵作战指挥 老年医学

115106 海军军事指挥 神经病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15107 潜艇指挥

115108 空军军事指挥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15109 二炮军事指挥

115110 军队政治工作 临床检验诊断学

115111 后勤指挥 外科学

115112 装备指挥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1251 工商管理硕士

125101 工商管理硕士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125102(EMBA)运动医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1252 公共管理硕士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1253 会计硕士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妇科学 1254 旅游管理硕士 中医儿科学

中医五官科学 1255 图书情报硕士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1256 工程管理硕士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全科医学 1351 艺术硕士

代码名称

篇3:国家标准规范分类

据介绍,这项国家标准由民政部、中国残联组织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等10余家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参加起草工作。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现行的国家相关政策有效衔接,标准草案广泛征求了各类残疾人组织、残疾人代表及其亲属、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及群众等社会各界以及卫生部、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中国保监会等多个行业管理部门的意见。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规定了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的术语和定义、残疾分类和分级及代码等,适用于与残疾人有关的信息、统计、管理以及对残疾人的服务、保障等方面。这一国家标准在起草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国残疾人工作的实际情况、特点以及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借鉴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相关分类分级方法,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篇4:《火灾分类》国家标准修订发布

《火灾分类》国家标准自1985年发布以来,在消防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广泛应用于防火灭火的各个领域。原标准根据物质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随着火灾情况变化,这种分类已经不能满足消防要求。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7年对火灾分类标准进行了修订,发布了ISO 3941:2007《火灾分类》,因此我国火灾分类标准也应随之进行调整。结合我国国情,在采用ISO 3941:2007时,对1985版国标做了如下修改:

1、不仅根据可燃物的性质定义火灾分类,而是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六个不同的类别。

2、根据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中的定义,增加了E类火灾(带电火灾)。

3、根据ISO 3941:2007中的定义,增加了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

GB/T 4968-2008《火灾分类》国家标准新规定的六类火灾如下: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有关专家认为,新规定的火灾分类更加科学、合理,实用性强,更能满足消防工作对火灾分类的需求。新的《火灾分类》国家标准发布后,建议各地消防部门及时宣传贯彻,使得社会各界广泛知晓,凡有关规定与新标准不一致的。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篇5:国家标准规范分类

国家标准GB/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注:①卫生行业经济类型仅采用GB/T12402前两位代码;②卫生行业暂不使用代码15、23、24、29、33、34、39。

篇6:国家标准规范分类

中小企业分类标准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全文如下: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四、各行业划型标准为:

(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 1

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八)邮政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九)住宿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餐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一)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三)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2

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四)物业管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六)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企业类型的划分以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为依据。

六、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本规定以外的行业,参照本规定进行划型。

七、本规定的中型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型企业标准的下限,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定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统计分类。国务院有关部门据此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不得制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企业划型标准。

八、本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修订情况和企业发展变化情况适时修订。

九、本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十、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二:

行业分类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标准的行业分类标准,将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分为如下20个行业。

A 农、林、牧、渔业

B 采矿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批发和零售业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H 住宿和餐饮业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J 金融业

K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T 国际组织

附件三:

贷款的分类方式

一、按担保物分类:

按照担保方式分类贷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信用贷款

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其特征就是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

 担保贷款

 保证贷款 :

保证贷款指贷款人按《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本息时,按规定承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保证人为借款提供的贷款担保为不可撤销的全额连带责任保证,也就是指贷款合同内规定的贷款本息和由贷款合同引起的相关费用。

 抵押贷款

押贷款是指贷款人按《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取得的贷款。

 质押贷款

押贷款是指贷款人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为质押物发放的贷款。

《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有5种方式: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实际主要考虑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

1、保证: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主合同的义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2、抵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将抵押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二)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三)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四)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五)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六)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以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3、质押: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或者将其财产权利交由债权人控制,将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下列权利可以质押:

(一)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

(二)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

(三)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四)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

二、按期限分类:

 短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 中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

 长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5年(不含5年)以上的贷款。

三、按贷款的质量分类:

参考贷款五级分类办法,贷款根据贷款质量可以分为  正常贷款

篇7:国家商品分类(商标注册须知)

是指一件商标注册申请可同时指定的商品范围.为了便于商标注册和管理,商标管理机关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所有商品划归为若干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编成表册.目前世界上商品分类表有两类,一类是本国独立实行的商品分类表,另一类是国际统一的商品分类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于1988年11月加入《巴黎公约》,适用商品国际分类表.商标注册的商品分类影响到如何判断商品是否相同或相似,相应影响到对商标权的保护国际商品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Goods lawpanel)是在 1957年6月15日,由一些发达国家在法国尼斯外交会议上正式签订的《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目际分类尼斯协定》确定的,于1961年4月8日生效.目前有33个国家正式加入尼斯联盟,有80多个非尼斯协定成员国采用国际商品分类.尼斯协定已9次修订.国际商品分类1987年印制成册,称为《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国际商品分类划分的基本原则是;

(1)制成品原则上按其功能、主要用途分类,(2)原料、未加工品或半成品原则上按其组成的原料进行分类;

(3)构成其他商品某一部分的商品原则上与其他商品归为一类;

(4)成品或半成品按其组成的原材料分类时,如果由几种不同的原材料制成,原则上按其主要原材料划分类别,(5)用于盛放商品的盒、箱等容器,原则上与该商品归为一类.国际商品分类是在总结、吸收了许多国家商标注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起来的,它为各国商标的检索、申请和档案管理提供了统一工具,为实现商标国际注册创造了条件.了解商品分类的依据,有助于确定申请注册的商品范围,避免过宽或过窄,例如,几个商品同属一类,只要申请一个商标就可以了.如果每个商标只申请一种商品,不利于扩大使用,但申请范围过宽,又会因有些商标不能及时使用而带来麻烦.<中国企业申请出口商标注册范围过窄,而造成权利被侵犯的案例>

中国的A企业将“飞跃”牌商标注册于某国第34类(“加工或未加工的烟草、烟具、火柴”)的某些商品上,但该企业在申请注册时只把其商标用于烟斗所用的烟草上.后来,某国B企业在香烟上开始使用与“飞跃”商标类似的“飞鱼”商标,并向该国商标主管机关申请商标注册,同时提出证明:在该国的大部分地区“飞鱼”牌商标现在已对他的商品而不是对A企业的商品具有显著性.经审查,该国商标主管机关允许B企业注册其商标,并经B企业请求,禁止A企业在香烟上使用其“飞跃”牌商标.在此案例中,如果A企业只把其商标注册在“烟斗所用的烟草”上.只要未发生假冒情况,A企业就不能阻止B企业把一个相似的商标用在香烟上.如果A企业的注册把各种烟草制品都包括在内,他就有权从一开始就阻止B企业,在各种烟草制品上使用相似商标.因此,在出口商品商标的注册申请中,对商标注册的范围不能过于限制,以防止被人钻空子.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

第一类 用于工业、科学、摄影、农业、园艺、森林的化学品,未加工人造合成树脂,未加工塑料物质,肥料,灭火用合成物,淬火和金属焊接用制剂,保存食品用化学品,鞣料,工业粘合剂第二类 颜料,清漆,漆,防锈剂和木材防腐剂,着色剂,媒染剂,未加工的天然树脂,画家、装饰家、印刷商和艺术家用金属箔及金属粉

第三类 洗衣用漂白剂及其他物料,清洁、擦亮、去渍及研磨用制剂,肥皂,香料,香精油,化妆品,发水,牙膏

第四类 工业用油及油脂,润滑剂,吸收、喷洒和粘结灰尘用品,燃料(包括马达用的汽油)和照明材料 ,照明用蜡烛和灯芯

第五类 医用和兽医用制剂,医用卫生制剂,医用营养品,婴儿食品,膏药,绷敷材料,填塞牙孔和牙模用料,消毒剂,消灭有害动物制剂,杀真菌剂,除锈剂

第六类 普通金属及其合金,金属建筑材料,可移动金属建筑物,铁轨用金属材料,非电气用缆索和金属线,小五金具,金属管,保险箱,不属别类的普通金属制品,矿砂

第七类 机器和机床,马达和发动机(陆地车辆用的除外),机器传动用联轴节和传动机件(陆地车辆用的除外),非手动农业工具,卵化器

第八类 手工用具和器械(手工操作的),刀、叉和勺餐具,佩刀,剃刀。

第九类 科学、航海、测地、摄影、电影、光学、衡具、量具、信号、检验(监督)、救护(营救)和教学用具及仪器,处理、开关、传送、积累、调节或控制电的仪器和器具,录制、通讯、重放声音和形象的器具,磁性数据载体,录音盘,自动售货器和投币启动装置和投币启动装置的机械结构,现金收入记录机,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装置,灭火器械。

第十类 外科、医疗、牙科和兽医用仪器及器械,假肢、假眼和假牙,矫形用品,缝合用材料。

第十一类 照明、加温、蒸汽、烹调、冷藏、干燥、通风、供水以及卫生设备装置。第十二类 车辆,陆、空、海用运载器。

第十三类 火器,军火及子弹,爆炸物,烟火。

第十四类 贵重金属及其合金以及不属别类的贵重金属制品或镀有贵重金属的物品,珠宝,首饰,宝石,钟表和计时仪器。

第十五类 乐器。

第十六类 不属别类的纸、纸板及其制品,印刷品,装订用品,照片,文具用品,文具或家庭用粘合剂,美术用品,画笔,打字机和办公用品(家俱除外),教育或教学用品(仪器除外),包装用塑料物品(不属别类的),印刷铅字,印版

第十七类 不属别类的橡胶、古塔胶,树胶,石棉,云母以及这些原材料的制品,生产用半成品塑料制品,包装、填充和绝缘用材料,非金属软管

第十八类 皮革及人造皮革,不属别类的皮革及人造皮革制品,毛皮,箱子及旅行袋,雨伞,阳伞及手杖,鞭和马具

第十九类 非金属的建筑材料,建筑用非金属刚性管,沥青,柏油,可移动非金属建筑物,非金属碑

第二十类 家具,玻璃镜子,镜框,不属别类的木、软木、苇、藤、柳条、角、骨、象牙、鲸骨、贝壳、琥珀、珍珠母、海泡石制品,这些材料的代用品或塑料制品

第二十一类 家庭或厨房用具及容器,梳子及海棉,刷子(画笔除外),制刷材料,清扫用具,钢丝绒,未加工或半加工玻璃(建筑用玻璃除外),不属别类的玻璃器皿,瓷器及陶器第二十二类 缆,绳,网,遮篷,帐篷,防水遮布,帆,袋(不属别类的),衬垫及填充料(橡胶或塑料除外),纺织用纤维原料

第二十三类 纺织用纱、线

第二十四类 不属别类的布料及纺织品,床单和桌布

第二十五类 服装,鞋,帽

第二十六类 花边及刺绣,饰带及编带,钮扣,领钩扣,饰针及缝针,假花

第二十七类 地毯,地席,席类,油毡及其他铺地板用品,非纺织品墙帷

第二十八类 娱乐品,玩具,不属别类的体育及运动用品,圣诞树用装饰品

第二十九类 肉,鱼,家禽及野味,肉汁,腌渍、冷冻、干制及煮熟的水果和蔬菜,果冻,果酱,水果沙司,蛋,奶及乳制品,食用油和油脂

第三十类 咖啡,茶,可可,糖,米,食用淀粉,西米,咖啡代用品,面粉及谷类制品,面包,糕点及糖果,冰制食品,蜂蜜,糖浆,鲜酵母,发酵粉,食盐,芥末,醋,沙司(调味

品),调味用香料,饮用冰

第三十一类 农业、园艺、林业产品及不属别类的谷物,牲畜,新鲜水果和蔬菜,种籽,草木及花卉,动物饲料,麦芽

第三十二类 啤酒,矿泉水和汽水以及其他不含酒精的饮料,水果饮料及果汁,糖浆及其他供饮料用的制剂

第三十三类 含酒精的饮料(啤酒除外)

第三十四类 烟草,烟具,火柴

第三十五类 广告,实业经营,实业管理,办公事务

第三十六类 保险,金融,货币事务,不动产事务

第三十七类 房屋建筑,修理,安装服务

第三十八类 电信

第三十九类 运输,商品包装和贮藏,旅行安排

第四十类 材料处理

第四十一类 教育,提供培训,娱乐,文体活动

第四十二类 科学技术服务和与之相关的研究与设计服务;工业分析与研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第四十三类 提供食物和饮料服务;临时住宿。

第四十四类 医疗服务;兽医服务;人或动物的卫生和美容服务;农业、园艺或林业服务。

篇8:国家标准规范分类

2002年12月第170次国会会议上由美国总统签署颁布的电子政务法案 (公共法令107-347) , 确认了信息安全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性。电子政务法案的第三章联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 (FISMA 2002) 是当前美国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计划, FISMA试图通过采取适当的安全控制措施来保证联邦机构的信息系统安全性, 并将其实施步骤分为开发标准和指南 (2003~2008年) 、形成安全能力 (2007~2010年) 和运用自动化工具 (2008~2009年) 三个阶段。

FISMA分派给NIST制定标准和指南的职责。根据FISMA要求, NIST应帮助美国的联邦机构遵守FISMA, 并负责为所有联邦机构 (除国家安全系统之外) 开发能为其运营和资产提供充足信息安全保障的标准、指南、相关方法和技术。因此, NIST于2003年启动了FISMA实施项目, 并主导开发了发展、测量、验证信息系统和服务安全性的标准、度量、测试和验证程序, 包括:

(1) 供所有联邦机构使用的对信息和信息系统进行分类的标准 (FIPS 199) ;

(2) 包含于每个类别中的信息和信息系统类型指南;

(3) 上述每个类别中信息和信息系统的最小信息安全要求 (即管理、操作、技术控制等) 。

作为FISMA第一阶段的成果, NIST提供了一套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框架和机制, 提供了保护信息和信息系统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促成了一套全面、权威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见图1) 。

NIST开发的风险管理框架作为机构的风险管理程序的一部分, 用于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确保每个信息系统都应用了恰当的安全控制, 而且这些控制措施经过评估能确定其实施的正确性和按预期效果运营的程度, 并生成满足系统安全性要求的预期结果。NIST风险管理框架活动包括:分类信息系统、选择安全控制、补充安全控制、文档化安全控制、实现安全控制、评估安全控制、认可信息系统、监控和改进安全控制八个步骤。

FISMA的三阶段实现以及对执行风险管理框架八个步骤的强化和落实, 用评估能力、服务、凭据使风险管理框架的八个步骤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使得正在发展的信息安全自动化计划的符合性要求体现出“技管并重”的特征, NCP项目和ISAP及SCAP的方法和要求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漏洞, 使漏洞管理的链条大大延伸, 弥补了只重视技术漏洞, 不重视管理漏洞纠正的情况;通过自动化工具的运用为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加强执行力、形成常态化, 为开拓线上应用、线上监管的新局面打下了基础。

FIPS 199完成了NIST受命于FISMA实施项目的第一个任务:供所有联邦机构 (除国家安全系统之外) 使用的对信息和信息系统进行分类的标准, 与SP 800-60《将各类信息和信息系统映射到安全类别的指南》配合使用, 指导完成NIST风险管理框架活动中的第一步“安全性分类”。

2 FIPS 199技术内容

FIPS 199以组织和个人的安全突破口 (即机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的损害) 作为潜在影响为信息和信息系统建立安全分类。这些安全分类基于对组织潜在的影响及是否出现对信息和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必然事件。安全分类与脆弱的和受威胁的信息一起被用于对组织进行风险评估。

2.1 安全目标

FISMA为信息和信息系统定义了三种安全目标。

(1) 机密性

保留信息访问和泄露的授权约束, 包括保护个人秘密和所有权信息方法。机密性的丢失意味着信息的非授权泄露。

(2) 完整性

防止对信息进行不适当的修改和破坏, 包括确保信息的不可否认性和认证性。完整性的丢失意味着信息的非授权修改和破坏。

(3) 可用性

确保信息的实时、可靠的访问和使用。可用性的丢失就是信息的非授权泄露。

2.2 信息和信息系统分类

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类别”是FIPS 199中提出的一种系统级别概念。该定义是建立在某些事件的发生会对机构产生潜在影响的基础之上。具体以信息和信息系统的三类安全目标 (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来表现, 即丧失了保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 对机构运行、机构资产和个人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FIPS 199定义了三种影响级:低、中、高, 见表1。

FIPS 199按照“确定信息类型——确定信息的安全类别——确定信息系统的安全类别”三个步骤进行系统最终的定级。

第一步, 确定系统内的所有信息类型。FIPS 199指出, 一个信息系统内可能包含不止一种类型的信息 (例如隐私信息、合同商敏感信息、专属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等) 。

第二步, 根据三类安全目标, 确定不同信息类型的潜在影响级别 (低、中、高) 。表达一个信息类型的安全分类 (SC) 的通用的表达式是:

SC信息类型=[ (机密性, 影响) , (完整性, 影响) (可用性, 影响) ]

其中, 潜在影响的可接受值是低、中、高或不可用。

第三步, 整合系统内所有信息类型的潜在影响级, 按照“取高”原则, 即选择较高影响级别作为系统的影响级 (低、中、高) 。最终, 系统安全类别 (SC) 的通用的表达式是:

SC信息系统=[ (机密性, 影响) , (完整性, 影响) (可用性, 影响) ]

其中, 潜在影响的可接受值是低、中、高或不可用。

为配合FIPS 199的实施, NIST分别于2004年6月推出了SP 800-60第一、二部分:《将信息和信息系统映射到安全类别的指南》及其附件。其中详细地介绍了联邦信息系统中可能运行的所有信息类型, 并针对每一种信息类型, 介绍了如何选择其影响级别, 并给出了推荐采用的级别。为系统在确定等级的第一步—确认信息类型并确定其影响级别时提供参考意见。

3 FIPS 199应用示例

设置场景:一个发电厂内部用于为大型的军事装置控制电力分发的SCADA (监管控制和数据获取) 系统。SCADA系统包含实时传感器数据和日常管理信息。发电厂的安全要求如下:

(1) 对被SCADA系统获取的传感器数据, 机密性的损害没有潜在影响, 完整性的损害和可用性的损害都具有高潜在影响;

(2) 对被系统处理的管理信息, 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损害都具有低潜在影响。

相应的信息类型的安全分类可以表达为:

SC传感器数据=[ (机密性, 不可用) , (完整性, 高) (可用性, 高) ]

SC管理信息=[ (机密性, 低) , (完整性, 低) (可用性, 低) ]

相应的信息系统类型的安全分类可以初步表达为:

SCSCADA系统=[ (机密性, 低) , (完整性, 高) (可用性, 高) ]

代表了SCADA系统中信息类型的每个安全目标带来的最大潜在影响值。

一般从实际应用考量, 系统级信息或处理功能的非授权泄露可能造成安全突破, 发电厂应选择将机密性损害潜在影响从低增加到中等, 所以信息系统的最终安全分类可以表达为:

SCSCADA系统=[ (机密性, 中等) , (完整性, 高) (可用性, 高) ]

4 FIPS 199与其他同类标准的系统分级方法比较

NIST风险管理框架的起点“安全性分类”根据安全目标受到破坏的潜在影响程度将信息和信息系统分为九类, 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类别”是FIPS 199中提出的一种系统级别概念, 根据主体遭受破坏后对客体的破坏程度划分安全等级的形式。

FISMA明确强调“基于风险策略的安全成本-收益”。而且为了加强信息系统安全, FISMA给联邦机构、NIST和OMB (预算与管理办公室) 都指派了特定的职责, 其中特别要求每个机构的领导者要实施相关策略和程序, 即通过合理平衡安全风险与成本来减少信息技术安全风险达到可接受的级别。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信息, 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不同的价值, 因而需要不同的保护强度和措施。对不同级别的信息, 采取不同强度的保护措施。信息系统的保护, 既要反对只重应用不讲安全, 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各种安全隐患和漏洞的“弱保护”现象;同时又要反对不从实际出发, 防护措施“一刀切”, 造成经费与资源浪费的“过保护”现象。这就是信息和信息系统以及资产分类的主要原因, 即确保安全控制措施投入产出比的合理性。

美国两大类主要信息系统:联邦政府机构的信息系统及国防部信息系统, 所参照的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即:所有联邦政府机构遵循NIST有关标准和指南的分级方法和技术指标;而国防部考虑到本身信息系统及所处理信息的特殊性, 则是按照Do D8500.2的技术方法进行系统分级。

Do D8500.2也采用了三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 对国防部的信息系统进行级别划分。需要特别提出的是, 考虑到完整性和可用性在很多时候是相互联系的, 无法完全分出, 故在8500.2中将二者合为一体, 提出一个新概念“业务保障类”。同时考虑到国防部信息系统所处理的信息的特殊性, 故其分级依据为系统对其业务保障类的要求及所处理信息的保密程度, 分为三个等级。

保密类级别根据系统处理信息的保密类型:机密类、敏感类和公开类, 来确定级别 (高、中、基本) 。业务保障级别和保密级别是相互独立的, 也就是说业务保障类I可以处理公共信息, 而业务保障类III可以处理机密信息。不同级别的业务保障类和保密类相互组合, 形成九种组合, 体现不同系统的等级要求。

综上所述, 无论是FIPS 199还是DOD8500.2, 在考虑系统分级因素的时候, 都给予了信息系统所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以很大的权重。NIST的系统影响级是完全建立在信息影响级基础之上的;而美国国防部考虑到其所处理的信息的密级, 故将信息的保密性单独作为一项指标。可见, 系统所处理的信息的重要程度可以作为划分等级时的重要依据。

5 结语

上一篇: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暂行管理办法下一篇:五年级美术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