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点

2024-05-09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点(精选6篇)

篇1: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点

知识的历史犹如一只伟大的复音曲,在这只曲子里依依次响起各民族的声音。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1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2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遥感: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资源普查:矿产、生物、水资源。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在定位导航中,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作用

3.在城市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环境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规划。

4.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1)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2)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2.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1)环境污染:水、大气(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酸雨、气候变化)、土、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物质、海洋污染(2)生态破坏: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破坏(森林、湿地)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2)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3)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4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3)变质岩(变质作用)。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型)、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冰川地貌(冰碛地貌)

3.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3)大气垂直运动地面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直接原因)(4)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

5.气压带和风带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个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干湿冷热),地图册)(1)低纬度环流: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2)中纬度环流: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3)高纬环流: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7)北半球受影响的气压中心冬季一月,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夏季七月,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6.常见的天气系统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反气旋,中心高,四周低。多晴朗干燥天气。

7.水循环(循环示意图)(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3)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维持全球热量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8.常见的自然灾害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5

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底和高的分界值:0.1%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点

篇2: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点

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首都:莫斯科。俄罗斯传统上认为是欧洲的国家:首都在欧洲,3/4人口在欧洲,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都在欧洲。

3、自然地理环境特点:(1)平原广大:①地形以平原为主(70%),②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③主要地形区有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大河和山脉成为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2)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降水稀少。(3)丰富的资源:①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淡水最多的湖泊。②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③石油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沙特阿拉伯。④黄金产量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南非。⑤有色金属――乌拉尔山脉。

4、改革中的经济――重要的工业大国(1)能源、钢铁、机械、化学、航空航天等部门地位突出。(2)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3)主要工业区:莫斯科、圣彼得堡、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工业分布在矿产资源产地附近。(4)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业区。(5)主要城市:①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最大的城市。②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波罗的海重要海港。③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沿岸港口。④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主要港口(北冰洋沿岸惟一不冻港)。

篇3: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点

一、用词不恰当

1.P8, “2006年8月24日, 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规定, 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其他太阳系小天体。”这段内容中的“包括”一词用法不当, 建议修改为“分为”。这是因为, 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 规定的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增加了谁、减少了谁, 谁是、谁不是, 而是把“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重新进行了分类, 由原先的分类方法变成了现在的三分法。

同时, 这段表述在“小天体”前加定语“其他太阳系”, 作为对“小天体”范围的一种界定, 显得罗嗦, 语言表达不简洁。建议把“其他太阳系”删除。

2.P14, “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 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低峰年。”这一表述中的“高峰年”、“低峰年”用词过于口语化, 不严谨。建议修改为:“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大年, 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小年。”

3.P26, “除了氧之外, 地壳上层硅和铝的比重大些, 密度相对小些, 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 镁和铁的比重则相对增加, 密度也比硅铝层大, 称为硅镁层。”这段内容中的“比重”一词易让人产生歧义。因为“比重”可解释为: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也可解释为:物质的重量同它的体积的比值。如果以后一种解释来理解, 则会造成表达语意上的矛盾和混乱。这是因为, 人们日常对“比重”和“密度”的理解是相近的, 甚至是相同的。再者, 从上下文语意看, “除了氧之外”的表述可有可无。因此, 建议将这段内容修改为:“地壳上层硅和铝的含量多些, 密度相对小些, 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 镁和铁的含量则相对增加, 密度也比硅铝层大, 称为硅镁层。”

4.P32,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受到多种因素 (温度、水、大气、生物等) 的破坏作用, 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如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等, 这个过程称为风化作用。”这段内容中“破坏”一词使用不当。这是因为, 一般来讲, “破坏”是贬义词, 是指对组织、事物的损害、损坏。而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作用促使岩石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不能单纯说成是破坏。事实上是, 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作用促使岩石颗粒变细, 促进了土壤的发育,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为生成有机质、新岩石提供了可能。这是一个生成的过程, 孕育的过程, 建设的过程, 创造的过程。因此, 建议将“破坏”删除。

5.P36,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如上一条所述, 这里用“破坏”一词并不恰如其分。根据上下文内容, 建议把“破坏”改为“风化”。

6.P45, “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 一部分向下射到地面。”其中的“射到”一词不太恰当。这是因为, 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 一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 称为大气逆辐射。但是, 大气逆辐射并不能全部到达地面。因此, 建议把“射到”改为“射向”。

二、语法不规范

1.P16, “以太阳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称为恒星日。”这段表述中的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尤其后一句, 因过分的省略, 造成语言跳跃性大, 缺少应有的过度, 让人理解起来有难度。建议修改为:“以太阳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恒星日。”

2.P44, “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 同时又持续向外 (主要是向大气层) 释放辐射能量, 形成地面辐射。”这段内容中的“释放”和“辐射”同为动词, 皆为谓语, 造成谓语重叠。因此, 建议将“释放”删除。

3.P60, “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 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这段表述由于主语模糊, 谓语缺失, 造成语句不通顺, 语意不清晰。根据下文语意, 建议修改为:“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 伴随着水循环, 能量在地理环境中作大规模的转化和交换。”

4.P61, “去河流实地勘查应注意安全, 避免掉进河里。”这一表述动宾搭配不尽合理, 读起来拗口。如修改为:“去实地勘查河流时应注意安全, 避免掉进河里。”会更清晰、容易理解。

三、定义不确切

1.P12,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这是因为太阳辐射不仅是指能量, 还指能量传递的方式和过程。建议将原表述中“能量”前的“的”删除。

2.P31, “岩石是岩石圈 (地壳) 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这一定义易让人产生多处歧义。 (1) “岩石圈”后加“ (地壳) ”易让人认为“岩石圈”就是“地壳”, 两者为同一概念。而事实上“岩石圈”和“地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岩石圈”是从物质组成上讲的, “地壳”是从地球内部分层上讲的, 虽然两者都是由岩石组成, 但是“岩石圈”厚于“地壳”, “地壳”包含在“岩石圈”之内。 (2) “体积较大的”是“固态矿物”的定语还是“固态矿物集合体”的定语不明确, 但不管是作为“固态矿物”的定语还是作为“固态矿物集合体”的定语都不恰当。难道只有“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才能组成岩石吗?难道只有“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才是岩石吗?难道体积较小的“固态矿物”不能组成岩石吗?难道体积较小的“固态矿物集合体”不是岩石吗?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因此, 建议将这段表述修改为:“岩石是固态矿物的集合体, 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3.P40, “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地垒。”这一定义表述不清楚。“断层中”怎么会“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让人不知所云。建议修改为:“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 两边岩块相对下降, 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

同页, “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 形成地堑构造。”这一定义表述存在着与上述内容同样的问题。建议修改为:“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 两边岩块相对上升, 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

4.P59,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这一“水循环”的定义宽泛, 没有揭示出水循环的本质, 犯了“外延过宽”的逻辑错误。建议修改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往返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周而复始的变化。”或者修改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四、概念不明确

1.P10~11, “阅读”内容的标题是“探索宇宙中的生命”, “阅读”的内容中出现了“智慧生命”、“高级生命”、“生命”三个内涵和外延都有些交叉的概念。概念的混乱, 造成了语意表达的模糊、不清晰。建议将“智慧”、“高级”删除。

2.P47, “每年早春季节, ……由于受寒潮、倒春寒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 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 ……”一般来讲, “倒春寒”是由寒潮和连续性降水造成。因此, 表达时, “倒春寒”与“寒潮”并列不妥。再者, “倒春寒”也是一种低温天气, 是春天气温回暖过程中出现的低温现象。因此, 把“倒春寒”说成是“低温”的原因不妥。建议修改为:“每年早春季节, ……由于受寒潮、连续性降水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 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 ……”或者修改为:“每年早春季节, ……由于倒春寒的影响, 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 ……”

3.P59,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一表述有误。2006年8月24日, 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已经通过决议, 规定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分为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三类;以后不再有“大行星”的称谓;太阳系的行星有八颗;冥王星不属行星系列, 而是划入了矮行星的类别。因此, 建议原表述修改为:“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

4.P70,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主体,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的客体, 把“人类”纳入“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明显主、客体不分。建议删除“人类圈”。

此外, 该处正文下面还配有“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和“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在大尺度范围示意图中标有“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地下水”和“风化壳”等7种“自然地理要素”;在小尺度范围的示意图中标有“大气要素”、“地形要素”、“生物要素”、“土壤要素”、“水文要素”、“地质要素”等6个“自然地理要素”。

同一页三处表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各不相同, 就是同一要素的名称也各有差异。各处表述的不同, 造成概念外延的模糊, 内涵的不统一, 让学生眼花缭乱, 难以理解。建议应有所调整, 统一起来。

5.P83~86, 课文中多次出现“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和“荒漠自然带”等概念。“森林”、“草原”和“荒漠”本是自然之物, 其后缀“自然”一词, 语意重复。因此, 建议将“自然”二字删除。

6.P83~84, “森林自然带”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带”等, “草原自然带”分为“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 “荒漠自然带”分为“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同为自然带名称, 有的加“自然”一词, 有的不加, 造成同类概念前后表达形式不统一。建议将这些概念中的“自然”一词删除。

7.P99, “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 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农业”是一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概念, 广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这段内容中的“农业”应指狭义“农业”, 即“种植业”, 但是, 人们也可能会以广义“农业”来理解。如果以广义“农业”来理解, 则会造成“农业”概念与“林业”、“牧业”、“渔业”等概念外延的交叉, 内涵的重叠, 引起语意表达的混乱。因此, 这段内容中的“农业”一词调整为“种植业”更好。

五、论证不充分

1.P44, “对流层大气能够直接吸收部分地面辐射, 其中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多。所以说, 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这段内容为一个论证, 第一个“。”前为论据, 后为论题。第一个“。”前的论据不足以证明其后的论题。这一论证存在明显的论据不充分的问题。建议修改为:“对流层大气能够直接吸收地面辐射, 吸收率高达75~95﹪, 其中, 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多。所以说, 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2.P60, “水循环在总体上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所以说, 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这段表述中“所以说”前为因, “所以说”后为果, 因与果没有必然联系, 犯了“理由虚假”的逻辑错误。这是因为:“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的物质, 并不都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建议原表述修改为:“水循环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在连续不断的运动、转化状态, 所以说, 水是可再生资源。”

六、插图有问题

1.P8, 图1-3“太阳系示意”中没有画出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 没有画出彗星等其他太阳系内的天体。图中内容显得不够丰富多样, 不利于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

2.P10, 图1-5“总星系的一部分—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中, 各级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并不清晰, 尤其是太阳系与银河系之间、银河系与总星系之间。

3.P12, 图1-7坐标系中, 水平数轴表示的是太阳的辐射波长, 垂直数轴表示的是太阳的辐射能力。根据水平数轴和垂直数轴所表示的内容判断, 这幅图所要表达的内容应是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但是, 这幅图的标题却是“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 ”, 标题与图中表达内容不相符。再者, 标题“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 ”是指所占的谁的比例并不清楚;在图中也确实看不出“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 ”。因此, 建议将图的标题修改为:“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

4.P13, 图1-9“太阳外部结构示意”不清晰, 从图上看不出光球、色球和日冕的空间层次关系。建议把现在的太阳俯视图修改为太阳外部结构的剖面图。

5.P45, 图2-2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中, 画出了“太阳”。这是视觉感觉上的太阳。这种画法在强调图上内容形象性的同时, 却失去了科学性。这是因为: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 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而在这幅图上, 显然没有表达出这种地球与太阳的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当然, 日常使用的一般图纸也难以表达出地球与太阳的这种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这种以视觉感觉来表示事物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做法, 对学生是一种误导。所以, 建议把图中“太阳”删除, 把太阳光线画成平行关系, 在太阳光线的上方标注上“太阳辐射”一词, 然后再绘上相应的其他内容。

参考文献

[1]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2]倪鼎夫, 张家龙, 刘培育.学点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室.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篇4:湘教版地理高中知识点

关键词: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活动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然从政治到经济到科技再到思想观念等皆发生了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而产生的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进步促使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科书作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载体,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之

一,因此对教科书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除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外,更注重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同时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终极目标。在体现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精心设计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并合理地安排了各种功能的辅助栏目,特别是设计了“活动”内容,成为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的一个新课题,尤其以湖南教育出版社(湘教版)出版的高中地理教科书体现最为明显。因此对高中地理教科书中辅助栏目,特别是“活动”部分的研究是当前的重要课题,笔者选取典型的湘教版教材进行探究。

1、“活动”内容的特点

湘教版地理1的活动内容主要涉及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和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九大原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基本规律共有五个规律:地球运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基本过程:地球运动、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基本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就成为自然灾害。穿插于这些基本原理、规律、过程和观念中的“活动”设计特色如下:

1.1“活动”设计形式多样。在湘教版地理必修1中,有绘图填表、读图分析、材料分析、辩论、计算、观测观察、实验、标本采集、参观、调查、搜集资料和评价等。

1.2以图表分析和材料分析为主。由表1不难数据计算发现,绘图填表、读图分析、材料分析这三种类型的活动为主,分别占15%、40%和14%。详见下图图1

如此设置充分体现了图和案例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图像的功能在于用直观形象的地图、地物相片、地理绘图、地理图示等形式储存和传递地理信息:案例可以将高度抽象的概念实践化和生活化,是对已经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这些对学生的地理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由以上量化分析可知,在湘教版地理必修1中“活动”设置类型丰富,且以图表分析和材料分析为主。

2、内容设计原则的再发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活动”丰富,绘图填表、读图分析、材料分析、辩论、计算、观测观察、实验、标本采集、参观、调查、搜集资料和评价等,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平台,始终贯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是实现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路径,处处体现了地理科学方法。

2.1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活动”类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来编制的,辅助栏目“活动”是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来编纂。具体见表2 1

观察表2可知,课标要求行为动词为“阐述、说明”,相对应的“活动”栏目设置成“辩论”;课标要求运用实例,相对应的“活动”栏目设置成案例分析;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相对应的“活动”栏目设置成读图分析;课标要求“演示”,相对应的“活动”栏目设置成实验操作……由此可见,“活动”设置自始至终都围绕课标的要求,将课标落到实处。

2.2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活动”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標准可以分解为由四部分组成:前置限定、行为动词、主题内容、后置限定,以地理1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的地理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可以作以下的分解:

为达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地理教科书在“活动”内容设计上,以每节课的地理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在前置限定中,安排图像、文字或视频等学习材料;以主题内容为重难点,是课堂的核心部分;以行为动词为可操作性条件。在教科书中呈现了许许多多丰富的且与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联系紧密的各项“活动”。

“活动”内容设计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又为达成地理课程标准服务。

2.3处处体现地理科学方法

地理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在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中,更侧重于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地理科学方法主要涉及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类比与联想、地理分析与综合以及地理归纳与演绎。

(1)地理观察

通过运用各类地图、示意图、实物模型和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直接或间接观察地理事象和地理过程,以获得感性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案例:在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中,第9页上的实践活动:观察月相

nlc202309090947

该观察活动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生活中的地理”。

(2)地理实验

利用地理教具、学具、地理仪器、多媒体设备等实验手段展示地理知识、过程、规律和原理的方法。

案例: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中,第71页上的实践活动: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

(3)地理调查

通过观察、观测、访谈、问卷、查阅文献等方式进行地理调查研究的方法。

案例: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中,第69页实践活动:调查当地的一家工矿企业(如造纸厂、电镀厂、水泥厂、钢铁厂等),分析其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情况,讨论该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4)地理类比与联想

类比即通过对比两类事物的属性,特别是内部关系(即结构)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属性,获得借鉴的思维方法;联想是以类比为基础,由某一事物而想到与之相关的其它事物的思维方法。

案例: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第55页上的探究活动,填表对比分析冷锋和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特征。

(5)地理分析与综合

地理分析就是把地理对象分解成若干组成部分,分别进行考察和研究的方法:地理综合就是将分析所得的各部分、各方面关于对象的状况、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结合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方法。

案例: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中,第63页上的探究活动,读图探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该活动案例设置4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针对洋流对地理环境一个方面的影响,恰到好处的帮助学生通过读图和案例的地理分析与综合方法,实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

(6)地理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根据全部事实确定规律性的逻辑推理方法;演绎法即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原理到特殊事物和现象的推理,是一种论证的方法。

案例: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中,第62页上的探究活动,绘制一幅世界洋流模式简图,归纳洋流分布规律

由此可见,“活动”内容设置或多或少的涵盖了多种地理科学方法,将各种方法以“活动”的形式融入学生的课堂,摒弃了纯文字的枯燥乏味,逐渐向“趣味性”的理念方向发展。

3、“活动”数量分析

从表32中可以看出,每个章节都配有大量活动,第二章居多,共有26个,第四章相比较而言略少,有11个;平均下来每节课都有2个以上的活动;前三章每页平均有0.7个活动,第四章略少,但在数量上也有0.4个活动。这充分表明湘教版地理必修l非常注重“活动”栏目,平均每节4.7个活动,每页0.6个,编排数量诸多。而人教版必修1与其比较而言,全书共五个章节,共16节,98页,活动有29个,平均每節1.8个,每页0.3个。

4、结论与建议

经过以上对湘教版地理必修l教材的“活动”栏目解读,其设置以图表和材料为主,紧扣新课标,将地理科学方法贯穿于“活动”中。但也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2004年启用的教科书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教科书知识的滞后性就表现出来,“活动”如此之多,在课堂上可以开展的、可操作性的活动有多少?其难易程度学生是否能接受?这就需要广大中学地理教师的一臂之力,发挥老师的作用,将教材内化,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本文在此站在教材“活动”本身的角度抛砖引玉,以期更多有兴趣的学者可以从实践这一层面挖掘“活动”栏目现下操作的现状,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为地理教材的编制与完善,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篇5:高一地理湘教版知识点

1、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做“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2、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自然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各种星际物质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太空实验站等

银河系及河外星系主要是由恒星组成,银河系主要由恒星和星云组成。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是一颗普通的地球

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宇宙环境条件--------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地球自身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日地距离、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篇6: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湘教版

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一、地理概况

1.位置: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2.范围或组成: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3.面积: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

4.人口:710万人。地狭人稠。

5.地形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6.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7.气候特征: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宜人。

8.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及措施

(1)问题: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2)措施:“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9.香港回归:(1)回归时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2)政策: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3)区旗、区徽P43

二.发达的交通运输

1.地位;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2.发展现状:(1)海运:香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香港拥有规模庞大的国际商船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2)航空:香港新机场建成启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3)铁路与公路:香港与祖国内地有京九、广深铁路、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连,交通运输非常便捷。

三.先进的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

1.旅游业:香港是东西文化荟萃之地,旅游业十分发达。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香港迪斯尼乐园等,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2.国际会展中心: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每年有许多大型会展活动在此举行。

3.国际信息中心:香港拥有先进的电信系统,是重要的国际信息中心。香港的报业、电视、广播、出版、邮政都很发达,能够及时传递各种信息。

4.发达的教育:香港教育发达,著名大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四.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1.地位:香港回归以来,继续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位置,被公认为全球最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2.发展条件:背倚祖国内地和面向国际市场,以及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

3.经济结构: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1)对外贸易: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由港,对外贸易长期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2)商业:目前,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区和商品转口港。香港商业发达,被誉为“购物天堂”。

(3)金融业: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

4.产业升级(1)20世纪60~70年代:制造业为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珠江三角洲等地大规模转移,香港制造业的地位不断下降,而房地产、贸易、信息、金融、旅游等行业得到进一步加强。

(3)目前:香港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钟表、成衣、玩具、食品、首饰等。现代服务业已成为香港主要的支柱产业。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一.地理概况

1.位置: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毗邻珠海经济特区。

2.范围或组成: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3.人口分布:澳门半岛集中了澳门的大部分人口,澳门半岛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地。

4.面积变化及原因:19世纪末,澳门陆地面积只有10.3平方千米。因珠江口西侧泥沙大量淤积,尤其是当地人民不断填海造地,使得澳门的陆地面积逐渐扩大。

5.澳门回归:(1)回归时间:.12.20,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2)区旗、区徽P48

二.“海上花园”

1.气候与环境:澳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气候宜人,环境优雅,终年绿树繁花,以倚丽纤巧为特色,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2.主要旅游景点:澳门旅游景点众多,其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其中大三巴牌坊尤为著名。

3.经济(1)经济特征:澳门是自由港,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以及服务业等。近些年来,澳门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博彩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2)工业部门:澳门工业部门以服装、玩具、电子、彩瓷和造船为主。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珠江三角洲的成因: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江三角洲”。

2.位置及重要性: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

3.地形:以平原为主。4.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发展条件: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充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

6.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组成:该区域是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7.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国家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的前沿

(2)区位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3)人文条件:著名侨乡,便于吸引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区域经济特点: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2.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目前,这里不少企业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

3.发展成果: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

4.主要城市及发展

(1)广州:①广州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②广州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③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汽车、电子、石油化学、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④广州长期作为外贸通商口岸,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的国家航空枢纽。⑤广州文化教育发达,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外。

(2)深圳:深圳位于珠江口东侧,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3)珠海:珠海位于珠江口西侧,南邻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现在已经形成纺织、轻工、电子等多种行业。水产品丰富,对虾等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珠海是广东省主要的旅游城市,现在建有大型机场。

5.产业格局:珠江三角洲区域总体上形成了以电子、家电、机械、汽车、服饰、食品等部门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商贸、金融、交通、物流、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1.成因: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

2.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3.位置: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4.交通: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的港口群、航空港,形成密集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5.地位: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6.上海港: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前沿,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中国沿海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处,是中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目前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各港口第一位。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1.上海: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上海也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2.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对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3.浦东新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

1.区域北翼:

①南京: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现为中国东部地区主要的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也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南京港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②苏州:东临上海,西拥太湖,是江苏省东南门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苏州高新区是中国著名的外向型高科技产业基地。

③昆山:位于江苏省南部,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之首,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新兴的工商业城市。

2.区域南翼:

①杭州: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省会。加工制造业发达,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为支柱产业。杭州丝绸织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杭州是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西湖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享誉中外。(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境内,南至宁波市慈溪境内,跨越杭州湾海域,全长36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大缓解了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大桥的区域合作与交流。)

②宁波:宁波隔杭州湾与上海相望,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

3.区域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上海为龙头,以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为两翼,在交通、工业、商贸、旅游、科技、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协作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一.城市群概况

1. 位置:长株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湘中丘陵地区,湘江流经三个城市的中心地区。

2. 人口:三市市区现有500多万人口。

3. 位置关系和交通关系:长株潭三市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

4. 地位:长株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二.三市的发展差异

长沙:湖南省省会,城市规模较大,交通运输便利,拥有大型机场。教育、科技、文化发达,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株洲:铁路枢纽,重要的电力机车、有色冶金和化学工业基地。物流业也很发达。

湘潭:湘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电、农产品加工等。

三. 三市的发展联系

1. 加强一体化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加强了三市之间的联系,加强一体化建设,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上一篇:申请报告红头文件下一篇:游西湖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