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的诗意赏析

2024-04-10

竹石的诗意赏析(精选10篇)

篇1:竹石的诗意赏析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是黄庭坚为苏轼、李公麟合作的竹石牧牛图题咏,但不限于画面意象情趣的渲染,而是借题发挥,蕴含深刻的哲理,在题画诗中别具一格。

B.诗人对咏写物像的外形特征作细致的描摹,用词精当。如“峥嵘”写出了怪石的嶙峋特立,“幽”写出了竹子的气韵。

C.诗中描写的物象彼此间有着精妙的联系,如石与竹之间着一“倚”字,不仅写出它们的相邻相靠,还反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情趣。牧童与老牛间着一“御”字,牧童逍遥徜徉的意态,亦恍然如见。

D.本诗为“戏咏”,作者是以一种调侃轻松的心态描摹这幅画,然而全诗在构思上却很有曲致,蕴含深意,语言清新明丽。

2、这首诗前、后四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C(3分)

2、(5分)答: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传达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气息;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3分)

感情:对画的喜爱赞美。对画所描述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喜爱。对磨损石头和伤残竹子破坏自然美的痛心。宁静的田园风光与烦嚣的官场角逐,构成鲜明的对比,寄寓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

篇2:竹石的诗意赏析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1]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注释】

竹石:这是作者所作竹石图的题画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那、你。

【诗意】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赏析】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诗人借物喻人,通过描写竹子坚韧挺拔的特征,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节操。

诗的前两句赞美了竹子不屈不挠的精神,竹子“咬”定青山,扎根“破岩”,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不但没有屈服,反而更加挺拔,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恶劣的自然环境对竹子的磨炼,在经受了“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风的捶打,它依然临风而立,丝毫没有畏惧。

全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了竹子贤韧顽强的性格特征。诗歌语言简单质朴而又形象生动,蕴含了深刻的意义。

篇3:竹石的诗意赏析

一、创造柔软温馨的“诗意环境”

在居室的系统设计中, 家用纺织品的设计, 可以说是创造柔软的、温馨的“诗意环境”的最佳方式。首先, “诗意”的栖居之居, 必须自由、舒适方可“安居”。其次, “诗意”的栖居之居, 必须温馨、柔美方能产生“诗意”。人们对舒适的渴求与对温馨的营造, 自然而然地、直接地与居室纺织品联系在一起。有人称家用纺织品是“室内的皮肤”——柔软感、温度感、生命感呼之欲出;有人喻家用纺织品是“室内的软雕塑”——立体感、空间感、塑造感触手可感;还有人视家用纺织品是“布的艺术” (布艺) ——生动感、艺术感、创造感似乎身临其境。这一切, 都是凭借着家用纺织品自身的柔软温馨材料特性, 而创造出居室“软环境”的温馨性、亲和力和柔美感。 (图1、2、3)

所谓创造居室“软环境”, 就是在家用纺织品设计上必须处理好两层关系。

其一, 居室“软环境”设计中的软材家纺与硬材物件“共生”、“共创”、“共享”的和谐关系。“软”是相对其它硬质材料的环境、物件而言的。在—般的居室中, 人们注重的往往只是居室空间的硬装饰部分。如空间的结构、格局的划分, 天花、地面、墙体的装饰, 厨房、卫生间的安置等。其材料多为硬质而冰冷的花岗岩、大理石、瓷砖、玻璃、金属、木材等, 使“栖居”环境几乎构成了一个生、冷、硬、愣的“硬质世界”以及不易更换的“静态世界”。忽视了占有较大面积的、可随时更换的、具有柔韧性和亲和力的家用纺织品。柔性材质的家用纺织品设计, 可以使“硬质世界”变成“柔美世界”——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性化和高情感的期盼;可使“静态世界”变为“动态世界”——满足人们心理及精神的时尚化与品味化需求。 (图4)

其二, 居室“软环境”设计的一种“人与物”之间的温馨的、轻松的“对话”、“交流”、“沟通”关系。家用纺织品具有独特的软性材质、温馨肌理和丰富花色, 天生就具备了较其它材料更容易与人产生“对话”、“交流”、“沟通”的条件, 并且通过人的视觉、触觉和心理的感受而充分展现其情感价值、艺术魅力。为此, 在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中, 要充分利用和彰显家用纺织品所具有的各种独特美的潜质, 如柔软的触觉感, 适意的温度感、光滑度、透明性、厚重感、轻薄感、粗犷性等, 通过家用纺织品款式造型的塑造, 即丰富多样的可塑性的潜质:床、桌的铺垫塑造;沙发、椅凳的包裹塑造;窗帘、帷幔的分割塑造, 以此来强化温馨的“诗意环境”。同时, 我们可以通过家用纺织品图案、色彩、组织、材质的设计——以图案引发人的联想;以色彩营造情感的共鸣;以材质诱导触觉的体验;以组织构筑情趣的感受。 (图5)

总之, 通过有效的家用纺织品的设计, 可以创造柔软温馨的“诗意环境”。使居室“软环境”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富有诗意情趣的、并可与人情感产生共鸣的居室环境。

二、营造多彩动人的“诗意情境”

如果说“诗意”是一种浪漫、朦胧的想象之美的话, 那么, “诗意的栖居”便是生活中一种可视、可触、可感的居住环境之美。前者, 依人的情感与想象而构成“诗意”;后者, 靠设计家的居室色彩创意来营造“诗意情境”, 其中家用纺织品的色彩设计, 首当其冲。

家用纺织品色彩设计, 不仅能给居室环境带来一种秩序感、整体感, 同时还会给居室环境色彩营造就一种情景、一种情感、一种情调、一种情趣——即“情境”。尽管居室纺织品色彩, 在形式上的美观固然能使人们得到一定的审美愉悦, 但是, 要进入更高一级的审美层次, 则必须使整个居室色彩形成一种打动人们情感的力量。当我们步入宾馆厅堂或家庭居室所感受到那种情境:或富丽堂皇或古朴典雅, 或庄严肃穆或轻松欢快, 或安静怡人或热烈动人, 或朴素无华或时髦新颖……, 这些深刻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是居室纺织品色彩创意所能渲染与营造出的“情境”所致。

优秀的家用纺织品色彩设计, 能够有力地营造一种感人的、并能够与人们情感“共鸣”、“共振”的“诗意情境”。这种营造, 必须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不同的地域与不同的空间, 家用纺织品的色彩设计能够善于营造“诗意情境”。如南向朝阳的居室, 可用偏冷的色调构成“清静情境”;北向背阴的居室, 可用偏暖的色调构成“暖馨情境”。居室处偏僻之地, 可用暖色、对比色营造富有“生气灵动的情境”;而位居闹市, 可用冷色、灰色营造富有“安静轻松的情境”。同样, 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季节, 家用纺织品色彩设计, 也能够巧妙营造“诗意情境”。如炎热夏季可用淡色与冷色调, 使人的情绪与心境感到一丝清凉爽快;寒冷冬季可用中明度与暖色调, 使人的心理与情感感到一股温暖温馨。在这样居室之中, 人们的情感、情趣就会自然而然地共融在美的“诗意情境”之中。 (图6、7)

如今, 人们对居室纺织品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使用功能上, 而是越来越重视时尚流行, 崇尚人情味, 追求文化品位, 寻觅艺术个性, 以及追求精神上、情感上、审美上的满足感。为此, 优秀的家纺设计师, 可以通过家用纺织品色彩来创意、创新出人们不同需求的“诗意情境”。如浅淡柔美的粉色系列的家纺设计, 以粉色的温情营造柔情似水的居室“情境”。因为浅色、粉色这种高明度色彩, 是一种软性的、轻松的、纯洁的、温情的色彩, 这是家纺色彩设计中使用率最高、选择中最佳色彩。使用上是老少皆宜, 环境上卧室客厅皆可, 时间上春夏秋冬皆适。再如浓彩激情的红色系列的家纺设计, 以红色的激情营造出精力充沛、激情盎然的居室“情境”。因为红色的浓重、艳丽这种高纯度色彩, 是一种饱满的、热烈的、活泼的、激情的色彩, 这是人生婚礼庆典之际的最佳的、最吉祥的、最喜庆的色彩。这种色彩可以轻而易举地渲染出新婚居室热烈的“诗意情境”和使用者的“激动心境”。此外, 家用纺织品色彩设计创意中, 还可以用紫色渲染神秘而浪漫的“情境”, 用中性色与灰色营造高雅而宁静的“情境”, 用深色与重色构筑稳健而含蓄的“情境”, 用纯色与对比色搭配艳丽而动人的“情境”。怀旧的、梦想的、时尚的、休闲的、浪漫的“诗意情境”, 均可由家用纺织品的色彩设计来表情达意、泄情造境。 (图8、9)

概言之, 居室中的家纺色彩, 似乎是“诗意情境”的导演者与创造者。她不仅控制着居室的氛围、影响着人们的情绪, 也能够映衬出使用者对和谐、温情、诗意色彩的“情境”依恋。在美化居室的同时, 也愉悦了人们的性情。

三、意造时尚变化的“诗意意境”

在现代的居室纺织品的应用设计中, 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就是居室纺织品的可变换性和易于变换性。与居室内其它固定的、不易变动的硬装饰——墙壁、地面、吊顶、隔断、门窗等相比, 家用纺织品可更换性和易于更换性具有极大优点。易于更换, 带来了居室环境的视觉变化, 激活了静态固定状态下的居室生气。因此, 可以说, 家用纺织品的易于更换性, 不仅是美化居室环境的装饰物中用品之一, 也是居室环境“意境”设计中最灵活、最重要的装饰物。巧妙而灵活地利用“她”, 可以创造出时尚变化的多样化、个性化的“诗意意境”。

家用纺织品的可变换性和易于变换性, 彰显出家用纺织品设计在居室“意境”变化中起着一定的主导性。在居室中, 只要变换家用纺织品的设计, 她就会把控着居室环境的风格变化、情趣变化和意境变化。在家用纺织品设计变化上, 我们可以变换图案、变化色彩、变动材质、变迁风格……, 轻而易举地意造出变化的“诗意意境”。在家用纺织品设计应用上, 还可以采用与“时”俱变、与“境”俱变、与“人”俱变的多种方式或综合方式, 意造出时尚的“诗意意境”。

在与“时”俱变的设计应用上, 我们可以巧妙地变换居室纺织品的风格——图案、色彩、材质, 可以“随时”而异。如在家用纺织品的色彩应用上, 可以与时间俱变的变化色彩与季节俱变的变换色彩。清新的春天, 居室纺织品色彩可以用轻松而柔美的色调来渲染其氛围;炎热的夏天, 将居室纺织品色彩变为淡雅冷色来调剂其环境;成熟的秋天, 我们可以将居室纺织品色彩装点为充实而丰富色调来展现自我的成就感;寒冷的冬天, 我们可以将居室纺织品色彩设计为温暖而热烈的色彩环境, 让我们的“诗意的栖居”之居, 在“诗意意境”伴随中喜迎暖意洋洋的第二个春天。在“随时”而异、而变的设计应用上, 纺织品常常被认为是时代、社会中的时尚与流行的晴雨表, 通过“她”的变换与变化, 可以使我们的居室与时代同行、与时尚同步、与流行同拍, 使我们的居室环境、居室风格与时俱变的、“随时”而异的, 变换格调、变换意境而产生变化之美, 营造出时尚的“诗意意境”。 (图10)

在与“境”俱变的设计应用上, 我们可以灵活地变换居室纺织品的个性——图案、色彩、材质, 可以“随境”而异。即于不同功能的空间居室变化, 来变换纺织品个性。不同功能的居室环境, 需要有不同个性、风格的纺织品来配套。如在纺织品图案的选择、应用上, 居室中的厅, 是起坐、就餐、会客的场所, 所用图案应该简洁、大方, 图案色彩运用较为明亮、柔和的单色来变化色彩情调, 如乳白、浅茶、浅绿、浅蓝、米色等, 给人以自然、单纯的感觉, 使人精神松弛、舒适如意。而居室中的卧室, 是休息、睡眠的地方, 也是使用纺织品面积最大的地方, 所用图案的造型、色彩、风格应该注重是有利于休息、睡眠的要素。图案的应用可抽象可具象, 可满地也可清地, 但色彩选用上一定要与适合休息、睡眠紧密相连。选用略带暖灰色调、软色调、温馨色彩, 方可营造出能够促使人安静地入睡的色彩意境。在“随境”而异、而变的设计应用上, 如果说起居室、会客室的纺织品图案、色彩所营造的气氛是和谐、亲切、轻松的话, 那么, 卧室的纺织品图案、色彩所营造的气氛应是安静、温馨、平静的。如果说餐室、宴会厅的纺织品图案、色彩所营造的气氛应是明快、活泼的话, 那么, 书房的纺织品图案、色彩所营造的气氛应以古朴、典雅为宜。会议厅的纺织品图案、色彩所营造的应该是严肃、庄重, 卫生间纺织品图案、色彩所营造的最好是洁净和清爽的气氛。 (图11)

篇4:竹石的诗意赏析

题竹石

作者:郑燮朝代: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篇5:竹石的诗意赏析

题子瞻画竹石

作者:黄庭坚朝代:北宋 风枝雨叶瘠土竹,龙蹲虎踞苍藓石。

篇6:竹石经典古诗赏析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篇7:竹石的诗意赏析

让我们走进《望月》, 来探寻王老师引领学生过诗意语文学习生活的秘密。

营造诗意的氛围, 过一种“美好”的语文学习生活

语文教学, 需要趣味, 需要气氛, 需要熏陶。遗憾的是, 太多的语文课, 有的是做题应试的霉味, 有的是繁琐分析的酸味。语文课离“语文”越来越远, 学生的课堂生活也离“美好”越来越远。因此, 王崧舟老师的“诗意教学”彰显独特的现实价值, 为学生酿制着美好的语文学习生活。

1.多用轻柔的话语, 以独有的“语文味”带学生“望月”

教师资源, 既是隐性课程, 也是区别于其他师者的特质之处。这是王老师课堂伊始的一段实录:

师:这节课, 我们要学习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望月》, 请大家一起把题目读一遍。

生: (齐读) 望月。

师:轻轻地读。

生: (轻声, 齐读) 望月。

师:柔柔地读。

生: (轻柔, 齐读) 望月。

师:有人说, 《望月》所望的月亮, 不是一个, 而是三个。一个在江中, 一个在诗中, 一个在心中。打开书, 静静地寻找, 江中月在哪里, 诗中月在哪里, 心中月又在哪里。

这只是一个片段, 却能“管窥”王老师整堂课的教学情调:教师的话语, 是审美的, 排比句式的, 总是“情”为先;教师的情感, 犹如江水, 总是缓缓的。自始至终, 王老师都以这样轻柔的话语, 配以琴声、山水画, 努力营造美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 像极了赵丽宏“望月”时身处的场景。学生由此进入文本, 沉浸语言, 得以在江中“望月”、在诗中读月、在想象中品月。

2.多用感性的手段, 以特有的“审美味”带学生“望月”

如何丰富学生的感受, 激发他们的想象, 王老师善于用朗读、涵泳等语文手段。比如在理清课文思路后, 品读“江中月”, 王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像作者一样“望月”, 学生由此获得了不同的“观”感:清幽旷远、安详、静谧……

在品读“诗中月”“心中月”之后, 王老师带领学生揣摩作者如何观察、表达, 进而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月就是月”的技法描述最近的一次“望月”。为了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 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 王老师也是下足了工夫。

首先引进朱自清等名家描写月亮的经典语段, 或深情朗读, 或摘句欣赏, 在语言的品悟中张开想象之翼。然后用充满情感的话语激发学生想象:“也许你就在自家的阳台上望月, 也许你来到空旷的草地上望月, 也许你来到了钱塘江大堤旁望月, 也许你来到了高高的山顶上望月。看, 月亮出来了, 安详地吐洒着它的光辉……”音乐随之响起, 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

离开感受、想象, 就没有诗意, 没有语文;缺乏诗意, 语文学习生活就缺少强大的引擎和飞翔的翅膀。王老师教《望月》, 是带学生沉进文本, 沉醉其中。王教师的教学话语, 所营造的语文味、审美味, 是一种影响, 一种熏陶, 关乎兴趣, 更关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过一种“新鲜”的语文学习生活

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 再有情趣与诗意, 也不成其为语文课, 最多是一种语文生活。这是目前语文课的最大弊端。反之, 有了明确的教学内容, 就可以赋予课堂生活以“新鲜感”。在经历了、体验了之后, 在练习了、实践了之后, 学生才有“收获”。日积月累, 语文知识日渐增长, 语文能力日生夜长, 人文情怀、个性品质亦水涨船高。

如何在一个班, 用一篇名家名作, 指导学生开展比较全面的读写学习活动?作为散文, 《望月》在读写方面可教的点甚多, 须“抓住一二, 不及其余”。王老师教《望月》便是这样, 以读的能力培养为例, 梳理如下:

能力目标:感受、体悟“千江有水千江月”的阅读态度与策略。

对应的教学内容:抓住“江中月”“诗中月”和“心中月”, 经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阅读过程, 从而获得相关体验及知识、策略。

对应的学习活动大致分为这样几步:

1.初读课文, 学生整体把握文路。

2.细读“江中月”, 感知“千江有水千江月”。

(1) 学生练习朗读, 读出自己对“江中月”的感觉。

(2) 配乐朗读, 明确作者赵丽宏只写了自己看到的“江中月”。

3.细读“诗中月”, 理解“千江有水千江月”。

学生读古诗句, 圈画、交流。学生交流, 标注的动词与对应的诗人感觉、心情如下:

呼月 童趣、好奇

问月 孤独、寂寞

疑月 思念家乡

近月 惊喜

对月 忧愁

……

在思考、朗读、交流、对话中, 学生明白:古人因为心情不同, 看到同样的月亮, 感觉是不一样的。

4.通过连线练习, 深度把握“千江有水千江月”。

(1) 练习中领悟“千江有水千江月”。

学生交流练习答案, 教师以板书呈现:

江中月——观察所得——现在——散文的味道

诗中月——回忆所得——过去——诗歌的味道

心中月——想象所得——未来——童话的味道

(2) 矛盾中领悟“千江有水千江月”。

赵丽宏在解读自己的文本时说:“这些我在写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过。不过, 我觉得这样解读也不错!其实, 每一篇文章, 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解读。”

在激烈的思维冲突中, 学生豁然开朗, 恍若云开日出, 原来“千江有水千江月”可以包含对文本不同的理解。这样的阅读方法, 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

回顾整个过程, 也许能发现王老师以《望月》一课展示的课程教学艺术:

1.语文教学内容的确立一定而且只能来自文本。

前面提到的阅读能力目标, 可以通过不同的课文落实, 但是《望月》显然是训练这一能力的极好素材, 因为文本蕴藏着“三个”月亮 (“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 , 可以作如此丰富、多角度的解读。由此, 我们可以获得启迪, 即教学内容一定是依据文本特点的, 是不能离开文本内容的, 即鲁迅先生所谓的“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 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2.语文教学内容的实施一定而且只能是“儿童”的。

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与理解可以不尽相同, 阅读者的个性理解应该得到尊重。这一知识谁不知道呢, 王老师为什么要如此费时费力呢?其密妙就在于这一课程目标不是陈述性知识, 而是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教师“教”的方式主要不是“讲”, 而是“导”, 导之以方向、以路径、以情趣;学生学的方式主要是“做”, 是经历, 是实践。

更妙的是, 甚至连这一知识的名字, 王老师都没有抽象概念化:阅读理解可以有个性化的解读——这是理论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西方语言。用“千江有水千江月”来命名, 既切合课文情境, 又形象可感, 如在眼前, 所以名称是孩子的, 是童年的。这是懂“儿童”。

同时, 我们还看到, 这一阅读知识的的教学凸显了高年段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在高年段有“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的表述, 其间的两个“自己”即表明了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必要与重要。于此, 也可见王老师的懂“儿童”。教梯级的知识, 学与不学就是不一样。

由是, 学生在王老师的《望月》课上获得了一种新鲜的语文学习生活。

落实“写”的目标, 过一种“笃实”的语文学习生活

“语文教学是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 (吕叔湘语) 目前使用的课本系文选型教材, 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在完成自身教“阅读”的任务基础上, 必须关注表达。语文教师的一大责任在于发掘文本中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写”的点, 毕竟“内容人人可见, 意蕴须经一番努力才能找到, 形式对大多数人却是一个秘密”。 (歌德语) 王老师在教《望月》时重视“写”的实践, 把对文本表达形式的学习定位在“景事交融”上。这方面的学习安排在第二课时进行, 让我们来简要回顾他的教学过程:

1.研读“江中月”, 感受“望月还是月”的写法。

(1) 轻轻地、柔柔地读课文中写“江中月”的文字。作者是如何写景的呢?在教师的引读下, 学生发现作家写月是有序的:先上再下, 然后写近处的两岸, 最后写远处的江天交接处。

(2) 出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贾平凹的《月迹》和斯妤的《小窗日记》, 从朗读、摘录等不同角度进行学习, 明确这些文字除了写景, 还是写景, 这就叫做“望月只是月”。

(3) 情境写话, 学生仿照课文和其他作家的写法, 写自己的一次“望月”。

淤创设情境, 诱导回忆。

于提供词串, 让学生用到作文中。

盂学生写作, 交流。

2.研读“诗中月”“心中月”, 明确“月下背诗”“月下交谈”都是写事, 知道“望月不是月”的写法。

3.讨论:“月下背诗、交谈”是写事, 题目写“望月”, 是否偏题?了解这是“望月又是月”的写法。

王老师对学生“写”的指导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学生的写是基于文本的笃实的语文学习活动, 其特点有三:

“写”与文本学习水乳交融。

一是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了“千江有水千江月”, 现在趁热打铁, 写写自己的“望月”, 既是阅读学习结出的果实, 又是运用技能的一次练习。

二是抓住作家对“江中月”的描写, 适当学习言之有序的知识、景事交融的知识。就两位学生交流的习作来看, 学得清晰, 写得自由, 已经学到了相关知识。

“写”与语言的积累、运用紧密结合。

研究表明:多写未必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如果没有新知识介入, 或者没有新言语输入, 学生的“写”完全可能是一种“原地踏步”的语文活动。王老师做了两件事:一是积累文本语言, 在诵读基础上, 让学生听写课文中描写月景的段落。二是适当拓展, 学习三位作家写月的精彩语段。于是, 学生的即兴表达里就有了新学的词语、句子。

“写”有交流, 推动语文学习。

学生的“写”受动机推动, 表达的动机包括了概括信息、与人交流、影响他人等, 正是在交流中, 学生感到表达的乐趣, 获得修改的建议, 把握学习提高的机会……王老师深谙交流的必要性、重要性, 于是请学生互相交流。

总之, 王老师的《望月》, 是带着学生一起过一种诗意的语文学习生活——

惟其诗意, 所以吸引学生, 打动学生, 才有别于那些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惟其着力于学习, 所以学生有收获, 学生有发展, 才有别于那些“热热闹闹”的语文课。

惟其着眼于生活, 所以教学有道, 教育无痕, 才有别于那些急于“布道”、忙于“应试”的语文课。

篇8:《题竹石牧牛》翻译注释及赏析

《题竹石牧牛》

宋朝·黄庭坚。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前言】

《题竹石牧牛》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五言绝句。是黄庭坚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一篇。前四句写画面,分述石、竹、牧童与牛。后四句是写意,主体是牛,眼光落在牛好磨角、争斗的特点,再关合画面的竹石,于是使静的画面变得活泼生动,同时表白了自己爱竹爱石的心情,而爱竹石,正是当时文人对自己超尘脱俗的情操的寄托。

【注释】

1.子瞻:苏轼。苏轼工画竹石枯木。

2.伯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善绘人物与马,兼工山水。

3.野次:野外。

4.峥嵘:山高峻貌。这里代指形态峻奇的怪石。

5.幽篁:深邃茂密的竹林。语出屈原《九歌》:“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这里代指竹子。

6.阿童:小童儿。语出《晋书·羊祜传》中吴童谣“阿童复阿童”句。这里代指小牧童。

7.箠:竹鞭。

8.御:驾驭。

9.觳觫:恐惧害怕得发抖状。语出《孟子·梁惠王》。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牛。

10.砺角:磨角。

11.残:损害。

【翻译】

郊野里有块小小的怪石,怪石边长着丛竹子,挺拔碧绿。有个小牧童持着三尺长的鞭子,骑在一头老牛背上,怡然自乐。我很爱这怪石,小牧童你别让牛在它上面磨角;磨角我还能忍受,可千万别让牛争斗,弄坏了那丛绿竹。

【赏析】

宋代绘画艺术特别繁荣,题画诗也很发达,苏轼、黄庭坚都是这类诗作的能手。此诗为苏轼、李公麟合作的竹石牧牛图题咏,但不限于画面意象情趣的渲染,而是借题发挥,凭空翻出一段感想议论,在题画诗中别具一格。

诗分前后两个层次。前面八句是对画本身的描绘:郊野间有块小小的怪石,翠绿的幽竹紧挨着它生长。牧牛娃手执三尺长的鞭子,驾驭着这头龙钟的老牛。四句诗分咏石、竹、牧童、牛四件物象,合组成完整的画面。由于使用的文字不多,诗人难以对咏写的物象作充分的描述,但仍然注意到对它们的外形特征作简要的刻划。“峥嵘”本用以形容山的高峻,这里拿来指称石头,就把画中怪石嶙峋特立的状貌显示出来了。“篁”是丛生的竹子,前面着一“幽”字写它的气韵,后面着一“绿”字写它的色彩,形象也很鲜明。

牧童虽未加任何修饰语,而称之为“阿童”,稚气可掬;点明他手中的鞭子,动态亦可想见。尤其是以“觳觫”一词代牛,更为传神。按《孟子·梁惠王》:“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这是以“觳觫”来形容牛的恐惧颤抖的样子。画中的老牛虽不必因恐惧而发颤,但老而筋力疲惫,在鞭子催赶下不免步履蹒跚,于是也就给人以觳觫的印象了。画面是静态的,它不能直接画出牛的觳觫,诗人则根据画中老牛龙钟的意态,凭想象拈出“觳觫”二字,确是神来之笔。诗中描写四个物象,又并不是孤立处理的。石与竹之间着—“倚”字,不仅写出它们的相邻相靠,还反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情趣。牧童与老牛间着一“御”字,则牧童逍遥徜徉的意态,亦恍然如见。四个物象分成前后两组,而在传达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气息上,又配合呼应,共同构成了画的整体。能用寥寥二十字,写得这样形神毕具,即使作为单独的题画诗,也应该说是很出色的.

但是,诗篇的重心还在于后面四句由看画生发出来的感想:这石头我很喜爱,请不要叫牛在上面磨角!牛磨角还罢了,牛要是斗起来,那可要残损我的竹子。这段感想又可以分作两层:“勿遣牛砺角”是一层,“牛斗残我竹”另是一层,它们之间有着递进的关系。关于这四句诗,前人有指责其“何其厚于竹而薄于石”的(见陈衍《石遗室诗话》),其实并没有评到点子上。应该说,作者对于石与竹是同样爱惜的,不过因为砺角对石头磨损较少,而牛斗对竹子的伤残更多,所以作了轻重的`区分。更重要的是,石与竹在诗人心目中都代表着他所向往的田园生活,磨损石头和伤残竹子则是对这种宁静和谐生活的破坏,为此他要着力强调表示痛惜,而采用递进的陈述方式,正足以体现他的反复叮咛,情意殷切。

说到这里,不免要触及诗篇的讽喻问题。诗中这段感想议论,除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好和破坏自然美的痛心外,是否另有所讽呢?大家知道,黄庭坚所处的北宋后期,是统治阶级内部党争十分激烈的时代。由王安石变法引起的新旧党争,在神宗时就已展开。哲宗元祜年间,新党暂时失势,旧党上台,很快又分裂为洛、蜀、朔三个集团,互相争斗。至绍圣间,新党再度执政,对旧党分子全面打击。统治阶级内部的这种哄争,初期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原则性,愈到后来就愈演变为无原则的派系倾轧,严重削弱了宋王朝的统治力量。黄庭坚本人虽也不免受到朋党的牵累,但他头脑还比较清醒,能够看到宗派之争的危害性。诗篇以牛的砺角和争斗为诫,以平和安谧的田园风光相尚,不能说其中不包含深意。

综上所述,这首诗从画中的竹石牧牛,联想到生活里的牛砺角和牛斗,再以之寄寓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而一切托之于“戏咏”,在构思上很有曲致,也很有深度。宁静的田园风光与烦嚣的官场角逐,构成鲜明的对比。通篇不用典故,不加藻饰,以及散文化拗体句式(如“石吾甚爱之”的上一下四,“牛砺角犹可”的上三下二)的使用,给全诗增添了古朴的风味。’后四句的格调,前人认为是摹仿李白《独漉篇》的“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陵阳先生室中语》引韩驹语),但只是吸取了它的形式,词意却翻新了,不仅不足为病,还可看出诗人在推陈出新上所下的功夫。

★ 掷铁饼者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 狐狸和猴子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 竹石教学设计

★ 竹石的诗意

★ 《竹石》译文及注释

★ 《背影》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节选

★ 大鱼阅读训练题以及答案

★ 不求甚解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 西游记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篇9:竹石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3)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

郑燮 (xiè) (1693—1765) , 字克柔, 号板桥, 兴化 (今江苏兴化) 人。乾隆元年中进士后, 曾先后担任过十余年知县, 后来寄居扬州, 以卖画为生。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画家, “扬州八怪”之一, 善于画竹子。

注释

(1) 竹石:扎根在岩石上的竹子。

(2) 咬定:形容竹子扎根很深, 生命力非常顽强。

(3) 磨:折磨。还:仍。坚劲:坚忍强劲。

译文

咬定了青山就决不放松, 扎根却是在岩石缝中。遭受千万般折磨依然坚定强劲, 任凭你四面来风如何迅猛!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中通过赞美竹子的坚忍精神, 表现了诗人反抗黑暗势力的顽强意志以及倔强正直的崇高人格。

首句运用拟人的手法, 说竹子扎根于岩石缝中, 像咬住青山一样, 不肯松一口气。一个“咬”字用得十分传神, 充分表现了竹子的刚毅性格。次句写岩石缝隙本是贫瘠 (jí) 之处, 但恶劣的环境丝毫没有影响竹子的生存, 这就把竹子顽强的生命力一笔道出。后两句是由画面生发的联想, 说无论四面来风如何猛烈, 竹子都依然坚定顽强。诗人借赞美竹子的高尚品格, 表明了自己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铮铮铁骨, 可谓竹如其人。

全诗形象生动, 寓意深刻, 既再现了画面上竹子的形象, 又赋予了竹子坚忍的品格。

篇10:竹石的诗意赏析

一、展开诗意的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该让美的文章贯穿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展开诗意的阅读, 让整个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诗意的阅读, 例如:学习“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时, 教师应该这样构建诗意的课堂。我们知道母爱是非常伟大的, 母爱也能感染每个人的心, 而从古至今关于写母亲的文章与诗歌也是非常多的, “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阐述了唐朝诗人孟郊与母亲分离的情景, 其中文章中有“游子吟”这首诗, 而这首诗则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目前来说也是赞颂母爱的经典, 将诗人对母亲无限感恩充分表达出来, 更主要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尊敬。“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学生若要更加深入的去理解这篇课文, 教师应该将诗中的精妙比喻提炼出来, 然后在黑板上展现给学生:母亲对儿女的爱——三春晖;儿女对母亲的爱——寸草心。将诗意展现给学生之后, 此时可以利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讨论与交流, 主题是“母爱”。作者因为心理时时刻刻都铭刻了母亲的恩情, 因此, 最终创作了这首著名的“游子吟”, 其实诗人虽然找到了这么美妙的诗句来表达母爱, 但是我们能不能效仿诗人这样来歌颂自己的母亲呢?在这个主题的促使下, 小学生开始跟着诗人的感觉来读着:“母爱就是在下雨时, 在学校门口等候我的花折伞”、“母爱就是热乎乎的早餐, 每天都在为我摆上餐桌”等等, 这样的课堂就充满了诗意, 小学生虽然操着稚嫩的声音朗诵着这些简单的诗句, 但是无疑不是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挚爱。当学生们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意之时, 整堂课就充满诗意, 学生也转化为了诗意的学生。

本节课的教学, 有助于小学生语言的交流, 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又融入了诗意, 在学习中引导孩子们的心灵感受到母爱的真谛, 也有效训练了学生思维。

二、激发诗意的情感

人有情感才能创造文学, 文学作品都是情感的结晶品, 从我们当前小学语文教材来看, 很多文章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每一篇文章就想心灵的窗户, 一旦打开这个窗户, 就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而作为教学工作者的主要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去探索这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教师要在上课之前认真备课, 首先对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进行一次感悟, 然后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与作者一起去经历、思考。唯有这样的教学模式, 才能通过准确的表情、生动语言, 来将作者在课文中所传达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 并以此作为与学生共鸣的基点, 构建出一种与课文意境相符合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诗意的情感。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融入诗意

小学语文课堂诗意化, 应该使学生真正获得语文教育的价值, 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中受到精神的滋润。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多媒体技术被逐渐应用于教学当中, 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包含了音乐、动画等等内容, 不仅能对很多事物进行有效的模拟, 而且还能仿真, 能将抽线的事物变得非常直观。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还能打开学生的眼界, 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 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为激发学生诗意潜能提供前提条件。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所带来的诗意课堂, 是多么的真实。

例如:我们在学习“白鹫”这篇课文时, 这篇课文文质兼美, 而且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诗意, 属于一篇清新简约的文章。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 能制作出不同姿态的白鹫, 进而通过画面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 会逐渐喜欢上形象美好的白鹫, 配合优雅的音乐, 教师需要设计诗意很浓的语言来进行导入:美丽的无与伦比的大自然, 在它的世界里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并且孕育了无数的生灵, 大自然的一棵小草、一片树叶、一朵小花以及一只小鸟, 在诗人的眼里都是美轮美奂的素材, 都充满了无限的诗意。白鹫就像是一首简约精巧的诗, 并且韵味无穷, 同学们面对画面里的白鹫, 请你们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总之, 当代教学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无论是小学语文, 还是其他学科。小学语文打造诗意的课堂, 孩子们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轻松学习、无拘无束, 才能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卫琴.创设情境,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0.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作文600字下一篇:小学生一年级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