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师范生实习日志

2024-05-09

大四师范生实习日志(通用6篇)

篇1:大四师范生实习日志

冯颖实习日志

第一篇

红枫中学四周还是郁郁葱葱,阳光伴着学生的嬉戏打闹增添了学校的青春和朝气。恍惚间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高中生活,轻轻感慨着时光的匆匆。经过第一周的实习自己颇有感慨。

这一周我听了很多优秀老师的课,现在的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为了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也就不一样了,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及其他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思路。听了课之后,自己也亲身体会了当老师的艰辛。

第一次走上讲台是星期四下午的第一节课,张老师上了高一的四个班,我上午听了两节课,于是老师让我试试上一节课,我心里既是渴望又是害怕,第一次那么正式的上讲台面对下面那近60名学生还真有点不知所措。也许是没充分准备的缘故,也许是第一次还没经验的缘故,上课速度把握不好导致时间还剩很多,于是就是浑浑噩噩的找话说,整堂课下来自己的感觉就是一团糟,当时真是对自己失望透了。老师课下给我很多的指导意见,我才知道要上好一堂课,特别是要抓住学生的心,同时维持好课堂纪律是多么不容易;控制教学速度十分重要,不能让学生有坐飞机的晕厥感,这样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没有达到就是让学生课上听懂听清的目的。同时自我反省,自己对课堂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还有欠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自己往往还不够清醒,不能很好的处理;再次,自身心里状态也不是很好,站在讲台上,心里还是免不了会紧张,这些都会影响我整堂课的发挥。希望本周课堂上体现出来的不足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得到弥补!

此次实习我也是高一(1)的实习班主任,说实话第一次管理一个班级59人,自己感觉有些不知所措,我咨询了高一(1)班的班主任祝老师,他给我的意见是要能和学生真心相处,毕竟我们的年龄相近代沟小,还有就是让我穿一点成熟的衣服给学生老师的感觉。这一周事不是很多,只是监督他们扫地和早读。慢慢来以后还有很多事,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很好。

第二篇

实习的第二周终于落幕了,如果你问我怎么样呢?我的回答是自己真的是糟透了。下面就来说说我的感受吧。

这星期按惯例听了指导老师的课,一直在总结上课的经验和方法。自我感觉还不错,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心里还有些小自负呢!就这样到了周五,因为张老师有事,于是我就代了我们一班和五班的新课,早上是一班的课,按我的想法是用他们感兴趣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自己在讲台上说的有滋有味,以为他们可以听懂,但是讲了一遍以后我们班的学生一脸无辜,还有的在睡觉,吼了几声,我又继续上第二遍……最终的结果是在一个知识点上原地打转。向学生询问了意见,他们的说法是我举例使他们听课混乱,不如直接讲知识,我若有所悟的离开了教室,不过下午还有五班的课,改进方法一定要进步。下午五班的课呢总体上要比在一班的课要好一些,不过不如在一班放松,估计是因为对五班课堂气氛有些死板。放学以后回家,感觉对自己上的两次课很失望到极致,于是发了短信给张老师说,张老师待我很好还专门打电话开导我,给我很多鼓励和建议。心里也是豁然开朗,想要进步不是一两天就可以的,实习时间还很长,只要我不断总结和发现,我肯定会上好课的,于是周末都在认真看网上的教学视频。

再说下实习班主任问题,班上的大小事我都很努力帮他们做好,楼上楼下跑个不停,在班会的时候一起制定了班规和惩罚条律。周末和学生们在网上聊天,他们对我很感兴趣,很愿意和我说自己的小秘密,我很开心他们愿意和我分享。

第三篇

经过上周的教训以后呢!我这周主要是认真听课和写教案,不断学习了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有了很大的帮助和体会,真正知道了自己有太多的欠缺,而且千万不能学到一点就开始沾沾自喜了。周二的时候帮张老师代课高二(2)班晚自习,高二的学生很乖巧,很多男生都叫我颖姐,他们表现得很喜欢我,估计是实习老师的原因。周四晚上和张老师一起去我们教室学习使用多媒体,张老师和我说了很多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周五听了张老师用多媒体上课,我真心发现多媒体上课节约了很多板书时间,教学思路十分清晰和明白,有时加上一些图片和小视频,既形象生动展示了要讲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从我听课那么久来观察,多媒体上课的确使学生听课效率更加好。这让我也有了紧迫感,我必须学会自己制作化学教学的PPT,必须赶上现代教学的脚步,张老师的意见是让我先把本节知识点重、难点及教学思路弄清晰,可以从网上下载PPT,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真实情况来进行修改,既节约时间也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整个周末我都在进行教学PPT的修改中…….这周和孩子们的相处比前两周更好、更加亲密了,我一直很努力记住我们一班每个学生的名字,多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我也是从他们的年龄走过来,知道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的关注,这周祝老师让每个同学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我才发现有12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及有的家庭十分困难,从网上聊天还知道有的父母爱吵架,我在心里告诉自己,他们需要我们老师好好的关注和引导。不过,我对我们一班的学习氛围十分不满意,认真听课的学生太少、爱上课起哄的有些多。班级风气需要好好改进改进。

第四篇

这周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每天批改作业了,每次四个班200多份作业我都认真的批改了并大部分给学生写了批语,并及时给张老师反馈学生学习新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给以后教学的吸取教训和改进方法。这周我上了四五节习题课,虽然没有上新课那样难,我还是很认真的把每个题的讲解方法思考了几遍。上课时我发现学生的配合度不高,只有几个学生能答出老师提出来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也就是不去记不去背,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是我们学校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没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太差。

这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我们做老师的真的不能只是赶进度,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来推动和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有的学生确实需要我们用最严厉和死板的措施来鞭策他们学习,上课多提问多默写、课后多抓学生来背基础知识十分有必要。先让他们对学习有了兴趣和自我肯定,才能不用老师追赶也能自觉的养成好学习的习惯。

这周我发现我们班学生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可能也是我没把握好一个适当的度,我们一班的学生不管大小事、班干不管是不是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都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来找我解决。我是一天楼上楼下跑个不停,那叫一个挥汗如雨,成了实至名归的保姆了。对此在班会上我也做出了一些说明,很多事同学们需要自己解决,自己不行的可以找班干,班干解决不了的再去找老师解决,不能形成依赖性,不管是学生还是班干都要学会长大和锻炼自己的遇事的处理能力。

第五篇

又过了两周,我上了好几次新课,上课的效果比以前好了些,张老师听了课以后,感觉我是在进步中,心里有些小喜悦,但我知道这还远远不够,我还要不断努力和加油争取达到自己的预定目标。

周三在三班上课时,我有了一个新的外号“冯程程”,都叫我程程老师,三班的娃娃些逗得我直笑。三班上课很活跃特别是男同学,不过也爱接话、爱闹腾。私下也给三班班主任反映过,如果改进缺点以后三班学习氛围很不错的!总的来评价四个班的话,一班的学生我接触的最多,也最了解他们;一班的学习氛围比较差,有的学生爱睡觉,有的则不听,需要加强学习气氛的改进;四班学生经过班主任的管理变的很乖巧,经过这一个多月相处,感觉四班爱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学习气氛越来越活跃;五班学生一直给我的印象比较好,爱学习的学生比较多,上课也积极回应老师,也有学生爱睡觉,也会出现睡觉叫不起来的现象。

也让我明白了一个班级学习氛围的重要性,只要出现了学生睡觉和不听课的现象,都要严厉打击和批评,不然的话会蔓延至整个班级,从而导致整个班级不良学的习风气越来越严重。还有就是班干起到的带头作用,班干对一个班级的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老师更加有效的管理班级。

班会课上我特别制作了做题班会“班级团结的力量”,做了一些小游戏,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也玩得很开心。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这样的主题班会体会到班级团结力的作用,需要每个同学的责任和付出。

第六篇

这个星期除了我的教学任务以外,最大的收获就是和我们理综组的老师些聊天谈心,她们大部分是以前教过我和小谷的老教师,特别是我高中班主任贺老师和单老师在教学工作上给了我和小谷很大的建议,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教与学的重要性及实施的困难性;对于学生的心理不能停留在我们读书的那个阶段,开玩笑来说就是现在的学生没有我们以前那样好管、听话,我们需要用最新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教学和管理他们,其他老师也给我们讲了一些就业的意见和方向,确实长了不少的知识和见识。

我准备策划一个我们一班学生的大型诗歌朗诵比赛,祝老师提议我们在阶梯教室进行比赛。这次活动也可以锻炼自己和我们班干的组织领导和应变力,交代好一些重要事宜后,我准备放手给宣传委员和班干来进行策划和组织,而自己从旁协助他们给些建议。看到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积极参与,心里十分开心,最终得出的方案我很满意,我们一班的学生真的很棒呢!班会的时候我们开始了期待已久的诗歌朗诵比赛,看着他们或昂扬或低沉或婉约的朗读声声声入耳,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呢!最终评选出前三名和特别奖优秀,还有小礼品呢!此次活动圆满结束了!

周末的时候呢!我有大的任务,准备出化学半期考试的试卷,下周拿给张老师审阅审阅......第七篇

时间飞速运转,两个月就这样悄然过去了。下周三就要进行半期考试了,特别想看看他们到底学到什么程度了,学校提前给了学生些做了考试动员,要做到认真复习和诚信考试,这些倒是很必要的。看到他们那样纠结和难过的要命的小脸,我忍不住笑了,想当年我也是很纠结,但是我的危机感是十分强烈的。

这个星期上课的时候有些学生上课闹腾、睡觉、讲话……我的内心十分火大,就停下来讲了他们几句,明明要考试了还是老样子,睡的睡,讲话的还是讲话,完全没有要考试的危机感,还是一副无动于衷和不重视的样子。虽然说一次考试不能说明学生的好坏与否,但考试是对学生这段时间学习情况的一个报告和检验。这让我明白了很多学生学习不好的原因,现在学生对于学习处于一种漠视的态度,觉得混混日子就行,你问他们有什么烦恼,无非就是小男生小女生的爱情问题,没有意识到自我角色扮演是否到位,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想什么,学生就要扮演好学生的角色,高一年级的他们对于学习没有多大的想法,不会、不懂就过,没想过要把难题解决。

学习首先是要态度的端正,没有那个思想怎么来行动。现在自己当了老师才知道什么是苦口婆心,什么是皇帝不急急太监,才知道老师的不易,我想估计他们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以后才知道老师的不易。

希望学生们早早的觉悟并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第八篇

这周的重心放在了学生的半期考试上,不断给他们进行复习、再复习,希望可以考出好的成绩。为期三天的考试我和小谷也一起忙碌着,第一天考完化学后,我就把卷子拿下来批改,那些分数真心是惨不忍睹高分段,一个班50多人就只有5、6个人及格,没有高分段,最高只有77分,每个班平均分算下来才进50分,我把质量分析做出来以后,才是真正的感慨呢!

我做了很深刻的反省,教与学的环节出了问题,我们老师教知识的方法过于死板,没有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也没有给他们施加一些很有必要的压力,化学不是语数外没有那么多课时来进行教学,所以我们老师应对学生需要一些有力的措施。为此我也做了一个高一化学半期考试知识点缺失分析报告给了理综组组长单老师,分析了各种我校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种种问题及解决方案。

我也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初中的基础化学知识,在教务室复印后分发给四个班的每位同学,希望他们可以把初中缺失的知识点补起来,学起高中知识不会那么吃力,当然上课提问是必须环节。

希望把成绩公布以后能给学生和老师一个警醒和提示,不仅是化学这门学科,其他学科也是一样引起他们的重视。

第九篇

匆匆三个周过去了,这几周发生了很多事。主要是我们一班的事。

首先,来说下我们班干问题,很多同学反应班干不管事,有的时候自己也不以身作则,导致班上很多同学感到不满。我和祝老师商量以后在班会上进行班干大换血,选举换了新的试用班干以后,我也对他们进行了班干职责的思想教育,希望班干可以真正做到模范作用。

然后,就是本班调位置的问题,应很多同学的呼吁,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调节好了班上学生的新位置,这次调位置的宗旨是让很多同学不仅限制于几个人的小团体,而应该融入一班59人的团体里面。可是有很多学生就是拘泥于自己的小集体里,不愿从以前的座位上离开,特别是女生小团体,我很费力的劝道,才勉强愿意换位置。从这件事你也可以看出学生内心存在胆怯,从而不愿意尝试新的、未知的环境。就和他们的学习知识一样,新的知识的就不愿意去接受和学习,所以我就得从这件小事上逐渐改变他们。

最后,与同学们相处时间越多,班上同学的性格就基本了解,有的温和、有的羞涩、有的暴躁、有的话多……经过了解,班上三位女同学因为发生了一些矛盾和误会,两位女同学就挑衅了另一位女同学,为了避免事情更加严重,星期天我很找到两位单亲家庭的女同学,由于她们脾气急躁好动,拉扯了很久才停下了,经过很长时间的交流,才基本平息了这件事。对于此事,我的想法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注重先做人再求知。

第十篇

近四个月的实习到了最后一周,这周给每个班都有上了一节新课程,最后一节课每个班的学生都比较激动,都闹起要和我聊天,但是呢原则问题还是继续上课,大家都比较认真听课,说实话我的心里有了很多的感触、有很多的不舍。

周五班会课时,我一进我们一班的教室,班上就响起了孩子们一起高声唱起的离别歌曲,教室里做了特别的装扮,窗上全是同学们吹的各种颜色的气球,黑板上全是我们班59个孩子给我的祝福语,本来我准备平和的给孩子们道别的,但是我刚进来就被他们的歌声给听得泪流满面,每位同学送个我一束亲手折的纸花,上面有很多祝福的话,每接到一束花我都好难过的不停哭泣,给他们一个拥抱或是握手,真的谢谢你们,我的孩子们,老师爱你们!孩子们做了一个属于我和他们的PPT,每个同学都把他们想给我说的话写在上面,我心里真的很伤心和不舍。但是我知道离别是必然的事实,四班的孩子也写了很多祝福的话给我,四班班主任覃老师还送了我一只钢笔,希望我以后可以一帆风顺。

这段时间的实习时光,我从学生转变成了一名人名教师,不管是从教学上还是对学生的管理上,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启发,虽然自己没有做到最好和最棒的自己,但是我一直都在很努力和乐观的面对实习遇到了每件事和每个人。我可以大声对自己说“冯颖,你很棒,你以后会更加棒!”在这里我希望我的孩子们每天都生活的开心、幸福,我也希望他们可以好好学习,给我说他们在我离开的时间里也在好好的学习、也在进步。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细心和认真的指导,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很多,还有就是我们办公室的每位老师,学校的每位老师对我和小谷的关爱和帮助,在这里我真心的感恩你们!

篇2:大四师范生实习日志

时间过得飞快,大学四年转瞬即逝,刚进大学那会总是觉得大四离我们很遥远,毕业离我们很遥远,可是在忙忙碌碌中,我们也成了大四的毕业生了。为了更好的面对即将来临的就业,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选择走入社会,进入企业实习,积累工作经验,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亲自尝试过,才知道实习求职并没有预想的那么轻松和容易,如何有针对性的填写简历,网站搜索职位,笔试,面试,这一系列的流程都是我们实习求职必须要去克服的难题„„

经过了漫长的求职之旅,经历了各种碰壁和冷遇,我终于进入海南天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网络服务技术部实习。近一个月的实习给我带了了前所未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以下就是我对自己实习期间经历的总结和记录。

第一篇:初来咋到

2010年12月28日星期二

我很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第一天我就早早的来到公司,因为我想严格要求自己绝不迟到,绝不能丢海大人的脸。

第一天负责接待我们的人事部的王经理,她带领我们参观公司,让我们熟悉布局环境,在她的讲解下我对公司的各部门情况以及公司的业务有了大致的了解。最后,我来到网络技术服务部,李工是公司资深网络工程师,在这未来的时间里我主要跟着他工作和学习,李工向我简要介绍了网络技术服务部负责的工作职责。

初来咋到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我仅仅是对公司有了一点大概的了解,还未真正接触到具体的工作,不过我并不心急,来日方长,绝对会有机会的,我对未来的实习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第二篇Service Desk

2010年12月29日星期三

实习的第二天我并没有被安排去做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而是让我去做接电话和记录故障的工作,看着其他同事忙紧忙出的样子,特别希望自己能帮他做点什么,但是我选择静静地等待,我相信前辈们安排是有原因的,我该从心里服从他们的分配,另外,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应该具备能把任何工作都做好的能力。

第三篇依旧是Service Desk

第三天,我依旧安排做接电话和记录故障的工作,在经过第一天后,我对这份工作机会可以说是得心应手,有很多事情我们在做之前以为它很容易,而在真正接触之后才恍然明白,其实没有那么轻而易举,在网络服务部的接电话工作就是这样的情况,这需要询问并记录发生故障的电脑所在部门,故障的简要叙述,发生故障的时间,然后及时反馈给技术工程师,让他们尽快到相应部门维修电脑设备。

第四篇受到重视啦!

2010年12月31日星期五

第四天,李工告诉我,今天我跟着他维修故障设备,而且他还表示安排我做两天的记录工作就是为了让我更好的熟悉业务流程,他还夸我做的不错,很认真很细心,面对李工得夸奖,我很惭愧,因为有那么一段极短的时间我对李工分配给我的工作极其不满,我误以为他们把我招进来把我晾在一边做打杂的活,尽管最后我摆正了心态认真的对待工作,但是我曾经将别人的良苦用心想的这么不堪。

可在这天公司的设备没出什么问题,很顺利,很清闲的度过了„„

第五篇“真刀真枪”的干啦!

2011年01月05日星期三

实习的第六天,我总算有机会跟着李工维修电脑,为公司同事解决设备故障的问题,虽然我有很多东西还不是很懂,因为我们在学校接触的都是很多原理上的基础知识,鲜少有机会“真刀真枪”地面对具体设备解决具体问题,但是我还是很高兴,我在一旁认真观察李工是如何排查故障的,这样也会让我获益良多。看到被打开的主机箱,缠绕在一起的数据线、内存条等部件,我是那个兴奋呀!血液都沸腾啦!

光看是不够的,还得动脑想,想不透的还要询问,这样才能掌握更多。在这一天里,虽然我跟着前辈们跑前跑后的,身体有些小疲乏,但是我觉得很幸福,因为我的心和大脑都是满满的,看了很多从前在学校看不到的东西,积累了很多从前没接触过的新知识。

第六篇重装系统

实习的第八天,我碰到没遇到过的系统和软件问题,由于很多机器的长期使用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系统文件也有部分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系统崩溃,解决这种问题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重装系统。还有就是一些网络小故障,线路问题,又学了点解决故障方法。

哈哈,我想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装系统,我终于改写了不会装系统的历史啦!信息学院的学生竟然不会装系统,说出去多丢人啊!安装应用软件那没问题,但是装系统我重来没有主动过,所以一直都不会装系统,不过今天之后这都成为了历史。

第七篇中病毒

2011年01月11日星期二

实习十二天,这天是我来到公司最为忙碌的一天,在这一天公司遭到网络 病毒的袭击,虽然公司做好了防范措施,每台机器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定期自动升级,但是还是中招,而且涉及面较广,有2/3的机器中病毒,以置于整个网络瘫痪。中毒后的现象是机器杀毒软件被病毒攻击,无法远行杀毒软件,不能进入安全模式,镜像文件遭到破坏无法换原系统,网页只要涉及有关杀毒软件的网站无法打开,exe文件被感染,运行速度缓慢,通过共享文件夹自动复制病毒文件。最后,在几位网络工程师及技术人员的商议之后,决定采取对每台机器断网进行重做系统并且安全模式杀毒的办法,经过查杀病毒得到及时控制。

这天我们都没有按时下班,一起加班到很晚。

第八篇网络瘫痪

2011年01月14日星期五

实习十五天,这天出现了一次网络瘫痪,原因是由于打印室几台的老化电脑出现死机,导致网卡向局域网发送大量数据报,阻塞交换机交换数据。经过分段排查都能迅速解决,并恢复网络的正常使用,保证日常工作的进展。

第九篇文件备份

2011年01月17日星期一

实习的十六天,在今天有个新活——文件备份,上次中了病毒,但是对公司并未造成较为重大的经技术损失,原因就是公司定期对像技术服务器技术图库文

件、客户资料等重要文件进行定期备份,备份有两种类型,移动硬盘存放和光盘刻录。文件备份虽然工作量大,但是非常的重要,因为他将防备服务器硬盘的损坏,文件丢失。

第十篇离开

2011年1月28日星期五

这二十来的实习很短暂,很快就到了离开的时候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终是要离开的。走前,我依依不舍的向每一个同事道,感谢他们这些日子以来都我的照顾和教育,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学会很多东西,也经历了很多,懂得如何同别人愉快的相处,交流和合作。

篇3:大四师范生实习日志

教师信念在教师的教学和生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信念帮助教师认知世界、信息接收处理或者采纳。教师信念是关于教师对教与学这一整个过程中理论、观点的理解与运用。教学信念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信念也是教师所具有的一种特别的在职前与职后都具备的关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等的相关知识 (Kagan, 1992) 。教师信念会影响准教师或者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 (于兰, 2004) 。叶澜 (1998) 将教师信念总结概括为在充分理解教育过程的基础上, 教师的判断能力、教学行为、教学活动和对于学生的独立想法。因此, 教师信念是一套贯穿于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知识理念系统, 是他们主观地对于教学活动、课程、语言学习、学生和自己的一种领悟。这套系统由多个因素组成, 这些因素会极大地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

对于职前养成这一概念, 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杨雄 (2001) 认为养成是一种好习惯的获得, 是知识的获取过程, 是整个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合作对学生认知、感情和行为的培养。职前养成阶段, 是养成职业习惯和获取职业知识的阶段。本文中的职前阶段指的是英语教育本科生的大三和大四阶段。他们已经完成了两年的语言基础知识学习和教育学相关专业课程。所以在这个阶段, 树立正确的教师信念是至关重要的。

自1980年以来, 有很多关于教师信念的研究, 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在职教学信念和其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职前教学信念的研究长期被忽视。有专家认为, 那些优秀教师的教师信念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基本树立, 以后不再有太大的更改。因此, 研究职前英语教师信念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2. 研究方法

鉴于以上分析, 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 调查研究在职前养成阶段, 这些职前英语教师们有怎样的教师信念, 大三和大四的职前教师在教师信念方面有哪些不同点。

2.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是广西师范大学2008级 (大四) 和2009级 (大三) 的英语教育专业本科生, 总共回收有效问卷122人份, 其中大四43份, 大三79份。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调查问卷改编自BALLI和朱苑瑜版本的教师信念调查问卷。BALLI问卷曾经被用于调查34位英语专业学生的信念, 而且被很多学者采用作为研究工具, 所以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朱苑瑜版本的调查问卷被用来调查实习阶段台湾某地职前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 这份调查问卷很符合本研究的研究目标。但是台湾的英语教育与内地有所不同, 所以对该问卷并不是全盘采纳运用。本研究问卷采取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记分, 用1-5分代表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 含有34个关于职前英语教师信念的调查问题, 总体划分为5个维度, 分别是职前英语教师关于英语的信念 (题1, 2, 11) ;关于英语学习信念 (题3, 4, 12, 13, 26) ;关于学生的信念 (题5, 6, 14, 15, 27) ;关于教师自身的信念 (题7, 8, 16, 17, 28, 29) ;关于英语教学的信念 (题9, 8, 19, 30, 31, 32) ;关于课程的信念 (题10, 24, 33, 34) 。

2.3 数据分析

问卷的封闭式题目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 得出定量数据, 再结合文献资料及观察, 得出结论。

3. 结果与讨论

3.1 职前英语教师大三学生的教师信念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 可以看到大三学生对于教学的信念获得了最高标准差 (1.075) , 关于课堂的信念则是最低标准差 (0.080) 。低标准差说明受访者的观点想法趋于一致, 高标准差说明受访群体内观点分布在各种不同的地方, 比较分散不统一。在此项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 大三的学生们对于教学有着很多不同的观点, 而对于课程大家意见都比较统一, 都认为教师应该有设计英语课程及选择教材的自主能力, 课程设计与发展应配合学生兴趣, 需要与认知能力相匹配。

现在大三的师范类学生在高中和初中阶段都是接受传统教学法的教育。他们坚定地认为在教科书上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从而毫不怀疑地去学习。他们从各种教育教材中接触英语教学法, 然后花大量的时间模仿学习。结果, 他们太过于关注教学方法和技能, 从而忽视课程内容。这些师范类学生都认为课程呈现的知识都是正确的, 他们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再去研究评论课程及其内容, 因此导致他们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对于课程态度趋于一致。

3.2 大四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

调查结果显示, 大四英语教师标准差最高的是关于学生的信念, 意味着他们对于英语学习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教育实习和知识积累是导致这种不同观点的两大原因。教学活动对于职前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有着巨大的冲击力, 例如, 职前英语教师认为应该采取合适且循循善诱的方式批评学生。但是经过教育实习之后, 他们意识到严厉批评学生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必不可少。大四学生对于语言这一项的均值 (2.26) 和标准差 (0.090) 都是最低的, 在大四基本上完成了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学习之后, 他们对于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趋于一致。

3.3 两者的差异性

独立样品t检验结果显示, 大三和大四学生对于选项14 (英语学习者是否接近本族语言使用者的评判标准主要是语音) 和34 (同学们对教学的观点也会影响我对英语教学的看法) , 在选择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2<0.05) 。

选项14涉及的是职前英语教师关于语言的信念。作为英语教师, 其发音的标准与否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大四的学生在经历教育实习之后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一些专家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有着负迁移现象。大多数中国学生以英国伦敦腔接受英语启蒙, 但是绝大多数还会带有母语口音。所以大多数的大三学生都特别重视英语发音, 觉得这是评判英语掌握程度的标准之一。

第34题关于同事和同学对于自己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大四的英语师范生认为同学和同事对于自己的教师信念是有较大影响的, 但是大三的则不这样认为。所以大三的英语师范生宁愿采用自学和观察等方法, 这样他们认为更能够得到进步。

4. 结论

4.1 主要发现

总体来说, 大三和大四师范生存在以下不同点:

(1) 教学技巧。在此方面, 大四学生的均值高于大三学生。大四的英语师范生认为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这意味着大四的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教学的性质。

(2) 稳定性。从表上看出, 大三学生的各项数据标准差都高于大四学生, 这意味着大四学生的想法趋于一致, 换句话说, 大四学生的教师信念更具稳定性。由于缺少实践教学和系统完整的教师教育方面的培训, 大三学生的想法各种各样, 脱离实际。

(3) 理想化。从一些选择的数据看得出, 在教师信念关于教学和课程方面, 大三的英语专业师范生获得更高的数值, 这意味着大三的教师信念更偏于理想主义。例如, 大三的师范英语专业学生更相信教授学生教学方法和理解文化更为适合学生的英语学习。但是因为全国还是需要举行各种入学考试, 某种信念并不一定符合国情。如果一味要学生学习文化, 从而导致其入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甚至前途产生影响, 造成不良后果。所以, 随着以考试作为教育指挥棒的国情, 一些教师的信念与实际情况相冲突 (薛燕松, 2011) 。

4.2 启示意义

(1) 加强和改进课程设置。职前英语教师的核心教师信念大多数来自于其学校学习经历, 所以课程的设置在教师信念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前英语教师的教育培养应该将目光放于教师信念特点和消除其消极教师信念。很多专家强调“社会标准课程”, 所以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课程设置之上, 强调语言学知识和教学方法教学课程。

(2) 提供给职前英语教师更多实践机会。教育实践机会对于师范生来说非常重要, 他们在真实教学环境中教学锻炼得越多, 他们的教学质量越高, 提供真实的教学机会给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大多数的师范生都有一月左右的实习机会, 但是很多学生到实习学校也只是听课, 做任课老师助理, 能够上课的机会极少, 所以可以提供更为长期的教学实习机会是有必要的。或者在大学校园内设置“微型教学”模式, 学校可以有意识地组织校园里面的学生, 以自愿的形式, 给那些即将成为老师走上讲台的师范生教学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桦.论英语教师信念体系[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93-98.

篇4:大四师范生实习日志

[关键词] 策略; 日志; 反思; 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杨九民(1969—),男,湖北枣阳人。教授,主要从事教学设计、教师教育研究。E-mail:yjm@mail.ccnu.edu.cn。

一、引 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已不能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实践者,社会对其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做一名反思型教育工作者日益成为其专业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反思能力的培养对未来教师——高校师范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师范生反思能力,我们在师范生必修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将博客工具引入课程教学,针对日志写作对师范生反思能力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教学实践形成了利用学习日志提升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动机激发、写作指导和交互强化三大策略,且两轮行动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策略的实施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激发了学习者日志写作的兴趣,有效提升了师范生反思水平。[1]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习者日志写作的积极性、初始反思水平及其提升速度存在个体差异。这使我们不禁思索:影响学习者个体日志写作及其反思水平的因素有哪些?基于博客提升反思水平的策略是否足够完美,是否依然存在优化的空间?针对这些疑问,对学习者反思水平的整体描述与分析很难给予解答。因此本研究在师范生必修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通过多个案研究深入个别学习者学习过程,尝试探索影响学习者日志写作与反思水平提升的深层原因,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基于博客提升师范生反思能力的三大策略。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的一个班级50名师范生为研究对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授课环境是数字化教室,学习者每人一台电脑并有网络连接。该课程开设时长为八周,采取自由选课的方式分班,这些学生来自不同院系,涵盖中文、历史、数学、心理和体育等学科。

(二)研究方法

1. 内容分析法

学者Hatton和Smith把反思水平划分为描述性作品、描述性反思、对话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等四个层级,和作者先前研究一致,本研究继续采用二位学者开发的反思水平框架模型。[2]据Hatton和Smith对反思水平的划分标准,本研究以日志的段落作为分析单元,其中转载的日志不在统计之内。在分析过程中课程教师和教辅人员两位评判员分别对相同的日志进行内容评判,共评判日志段落总数为673,其中两位评判员完全一致的段落数目为594,根据信度计算公式得出相互同意度K为0.883,本研究的信度R为0.938。

2. 问卷调查与访谈

我们在课程学习之初与课程结束阶段分别发放了调查问卷。前测问卷主要调查学习者对博客工具及博客圈的熟悉程度、学习自主性与喜欢的学习方式等,后测问卷主要调查其对使用博客工具撰写日志的态度及对教学实施方案的建议。

对学习者的访谈一共实施了三次,第一次访谈时间为第三周课堂授课结束,访谈者是课程教师和三位教辅人员,访谈对象是九位学习者;第二次访谈时间是第六周课堂授课结束,访谈者不变,访谈对象是另外九位学习者,两次访谈均采取小组非正式交流的形式,并分别进行了录音和文本转化;第三次访谈时间为课程结束后一周,访谈者是一位教辅人员,访谈对象是三位个案研究对象,以网络聊天方式进行。

3. 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能够描绘情境的复杂性,从广泛而多样的途径中获得信息,解释问题的原因。通过个案研究可以带来新的意义发现、拓展读者的经验或者印证他们已知的东西。[3]本研究以课程教师为个案研究者,主要通过访谈、问卷、学习日志、课堂观察等多种途径收集数据,且访谈以非正式谈话的方式在自然情境下进行,数据分析由课程教师和教辅人员共同完成,总体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个案,保证研究结论质量。

三、研究方案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以先前研究结果为基础,在教学中实施了基于博客提升学习者反思能力的动机激发、写作指导和交互强化三大策略,[4]如表1所示。

为了便利共享课程资源和促进师生基于博客的交互,我们要求学习者统一选用网易站点并加入“现代教育技术”博客圈;为了提高学习者日志写作的积极性,我们在课程学习初始阶段即提供给学生规范化的日志评价量规,以使他们对自身反思水平有更准确的认识;鉴于学习者对写作内容的困惑,也为了学习目标的更好实现,在八周的课程学习中,课程教师每周根据授课内容,为学习者提供反思主题,学习者也可自行安排写作内容。另外,为了增进学习者之间基于博客的交互,同时激发其写作动机,课程教师每周正式授课前,通过“博客快讯”推荐4~6位优秀学习者日志,并在课堂上讨论交流。

(一)问卷调查

通过前测问卷了解到,46%的学习者没有申请博客,36%的学习者申请了但没坚持写,只有18%的学习者申请了且一直在写,由此看来这个班级大多数学习者不熟悉博客工具的使用,没有写日志的习惯。后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的学习者对每周写日志持认同态度,另有18%表示无所谓,可见日志写作被绝大部分学习者认可。对于是否经常浏览其他同学的博客,14%的学习者表示经常浏览,68%的学习者有时候会浏览,另有18%表示很少看。由此看来学习者之间的博客互访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部分学习者表示学习负担太重,没有充裕的时间阅读其他同学的博客,另有学生建议课程教师采取措施,让学习者每周选出自己喜欢的同学日志,以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博客访问。对于课程结束后是否会继续使用博客工具写作,36%的学习者表示会,59%的学习者表示看情况而定。但后续追踪调查显示,只有10%的学习者课程结束后有日志更新,大部分同学并没有继续写作。

(二)个案研究

1. 个案的选择

通过每周对学习者日志的内容分析,笔者再次感受到学习者初始反思水平及其提升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为何有些学习者反思水平提升较快,有些学习者又相对较慢,有些学习者喜欢写学习日志,有些学习者对博客工具没有兴趣,具体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差异?针对这些疑问,本研究拟选取个别案例,深入个体学习者学习过程以探究问题的答案。个案研究对象的选择经常是困扰研究者的问题,在本研究中,课程教师在通过前测问卷了解学习者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借助每周的课堂观察,定期抽取部分学习者进行访谈,不断聚焦个案研究对象。最后本研究确定了三位学习者:学习者A,体育专业,该生通过八周的日志写作反思水平有所提升,但并不显著。学习者B,中文专业,该生学习认真主动,课堂表现活跃,博客更新及时,反思水平提升较快。学习者C是一位少数民族学生,中文专业,该生没有坚持写作。

表2呈现了A与B两位学习者在八周的课程学习中反思水平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出,A、B两位学习者随时间推移反思水平呈曲线上升。

2.个案分析

个案1:学习者A

A同学的日志篇幅不长,大致一篇2~4段。从表2中可以看到,A同学前三周的反思水平主要集中于层级比较低的描述性作品和描述性反思。第四周博客上发布的是课程作业(Big6方案的设计),没有专门的反思日志。第五周、第六周该生反思水平有所改观,第七周、第八周对话性反思与批判性反思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描述性作品和描述性反思。

通过访谈了解到,该学习者平时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没有申请博客,不喜欢写作。刚开始对博客工具应用于教学很新奇,很希望与同学分享生活感悟与学习收获,后来发现自己的博客点击率并不高,新奇感逐渐消失,但因老师每周都会阅读自己的日志并回复评论,且自己的日志曾上榜“博客快讯”,认真写作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对于教师的反馈和同学之间的交互,A同学认为教师反馈很重要,因同学之间的交互不多,所以对自己影响不大。通过“博客快讯”记录观察到,第五周和第七周该生的博客均榜上有名。该生第五周的日志作品是关于体育课堂学习环境的设计,虽然反思水平不高,但对学习环境的描述符合学科特点且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该日志被教师在课堂上推荐并引发了体育学科学习环境的课堂讨论。该生表示对自己的日志能榜上有名很是惊喜,本次博客推荐使她增强了日志写作的信心和动力,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更愿意认真写作,也愿意关注其他同学的写作内容。另外,该生表示虽然教师提供了参考写作主题,但自己依然会为“写什么、怎么写”而烦恼,主动中有被迫的成分,且她坦言自己曾经利用课堂上课时间补写没有及时更新的日志,因为“课堂学习内容比较枯燥,不听也无妨”。当被问及是否经常光顾班级博客圈时,该生表示偶尔会看看同学们的讨论内容,但从未参与回复,因为“自己的观点看法在日志里已表达清楚,无需赘述”,对于课程结束后是否还会坚持写作,该生明确表示不会,因为自己不喜欢写作。

个案2:学习者B

B同学整体反思水平在班级排名比较靠前,上榜“博客快讯”频次较高。她的日志篇幅普遍较长,大致一篇5~8段。其反思水平与A同学相比,没有明显的“临界点”,提升相对平稳。

访谈中了解到,B之前有写日志的习惯,但一般都是纸质的形式,且多是生活感悟。该生表示平时喜欢课后及时写日志,一般要花费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发现该生课程学习之初的日志篇数较多,且涉及学习、生活、情感各个方面。第一周她的日志数量达到五篇,其中四篇是生活感悟,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她对生活的批判性反思水平达到了16%,比本周课程学习反思水平高。课程学习中后期的日志篇数减少为每周一篇,且只有学习反思。问其原因,该生表示有些日志是以前的作品拿来与同学分享,后来觉得“老师更关心学习”,且学习任务比较重,时间不够充裕,所以就只写学习反思了。和A同学一样,B也表达了“写什么,怎么写”的烦恼,作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她表示尽管写作主题是教师为了避免部分学习者没有写作方向而设,并非必写,但自己总觉得如果不选择教师提供的主题,很可能会影响课程成绩,因此主动中也有被动的成分。另外B表示自己很喜欢该课程教师,老师的回复与关注对自身有很大的鼓励,认为老师的及时反馈比同学的反馈对学习有更大促进作用。当被问及是否会访问其他同学的博客空间时,该生表示时常会阅读并回复自己熟悉的同学的日志,也时常关注课程教师的博客空间、光顾博客圈参与问题讨论,但不关注不熟悉的同学。当被问及以后是否还会继续写日志,B表示这是自己一直的习惯,会坚持下去。

通过调查学习者B在博客圈中的参与情况,我们发现,在课程教师发布的六个讨论主题中,该生回帖均积极主动且内容充实,其中有两个讨论主题该生还针对其他学习者的发言进行了评论,并表示欢迎课程教师访问自己的博客空间。另外,课程最后一周,学习者B将小组学习活动作品“《致橡树》教学设计方案”发布在了博客圈讨论区,有13位同学对该作品进行了评论,且字数普遍较长,点评认真,并非只言片语了事。访谈中B表示虽然有些评价自己并不完全认同,但部分建议中肯而到位,对教学设计方案的改进特别有帮助,她代表小组同学专门回帖对同学们的真诚指正表示了感谢,并针对部分评价进行了解释说明,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且表示欢迎更多同学留言回复,畅谈看法,参与交流。

个案3:学习者C

C是一位少数民族学生,中文专业,将他作为个案是因为发现他没有坚持写日志,从发表时间可以看出该生课程结束时一天完成了八篇。访谈中被问及为何之前没有写作时,该生表示之前写过一篇,由于忘记了登录密码,尽管知道教师要求每周至少一篇,但认为课程还没有结束,还有时间完成,就没及时写作。当被问及教师是否不够关心自己,该生表示教师经常在课余询问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且会担心自己是否会因为语言问题听课吃力,只是自己偷懒,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按要求完成课程作业。当被问及是否经常访问其他同学的博客时,该生表示没有看过,课堂上教师推荐的优秀日志也没有关注过,自己甚至不知道其他同学的博客地址,更没有访问过博客圈。

3. 个案研究总结

关于反思主题:我们发现,提供反思主题是为学习者解决了不知道写什么的困惑,课程学习初始阶段的日志评价量规也确实激发了学习者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也由此引发了新的问题:虽然写作主题仅供参考,但因为学习日志是课程成绩的一部分,部分学生认为不写教师提供的主题很可能会影响学习成绩,因此参考主题就变相成了必选主题。这一发现让我们意识到博客应用策略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了不使学习者感觉到太多限制,我们根据授课内容,将每周参考写作主题增加至3~4个,拓宽写作范围,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增加学生写作的主观性和自由度。例如,写作主题“你认为教师和学生应该具备哪些信息素养?”可以调整为“作为学习者,你是否能从容应对信息化学习环境,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技能?作为一名准教师,面对未来的信息化教学,你是否想过提前作好准备?”

关于考核与动机:对博客的硬性要求和计入课程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者日志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主要是激发了学习者的外部动机。日志作为学习、反思工具的价值学习者往往还不能深刻体会,课程结束后大部分学习者即停止日志写作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何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让日志写作成为学习者内在的需求,享受其为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快乐?通过观察A和B的日志内容发现,他们很愿意描写生活感悟,内心希望课程教师了解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教师只对学习反思的强调使他们把日志视为课程作业来完成,不敢多写生活感悟。因此课程教师应当更多的走近学习者,给其自由写作的空间,乐于倾听其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及时对学习者进行引导与鼓励,不仅成为其学习上的良师,更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益友。另外,同学之间的关心与鼓励对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也有很大促进作用,可以看出本课堂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依然存在很大提升空间。除此之外,课堂上开展相关学习活动以分享日志写作经验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例如在课程结束时可以组织学习者通过讨论日志写作给自己学习带来的益处以及写作过程中的收获,让学习者对反思日志的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于交互:A和B两位学习者均认为,相比同学的博客访问与回复,教师的反馈对自身写作有更大激励作用。A从第五周日志被“博客快讯”推荐后开始对其他同学的写作内容感兴趣、B只关注并回复自己熟悉的同学的日志、C则表示自己都不知道其他同学的博客地址。问卷调查也显示,经常访问其他同学博客的学习者比例只占到14%。“现代教育技术”课堂的学习者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学科,彼此并不熟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生之间的交互。大部分学习者不愿阅读其他同学的日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同学之间不熟悉,陌生感造成对彼此兴趣不足,加之学习任务较重,认为“完成自己的任务”即可。另外,学习者基于博客圈的交互不够充分,三位学习者只有B在博客圈中的参与度较高,A和C都没有参与博客圈的学习讨论,且观察发现大多学习者只是回复课程教师提出的讨论主题,彼此之间的评论交流几乎没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课程教师针对博客圈的交互引导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博客圈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于学习者大多首次使用博客圈,对其功能不够熟悉又缺乏学习兴趣,不愿花费时间投入学习。

学习者之间的博客交互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对促进学习者学习、提升反思水平有很大帮助。但在目前的课程教学中,生生之间博客交互的价值并没有充分体现。对此,问卷调查中有位学习者给出了建议:让学习者每周选出自己喜欢的同学日志。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者之间的博客互访、增进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就课程学习内容共享信息、交流看法,是个可以采纳的好建议。此外,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环境——数字化教室的便利与优势,建议学习者每次上课早到或者晚走15分钟,借此时间写日志、关注其他同学的博客空间、访问博客圈等。这一发现也提醒了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在同学之间互相熟悉的专业课上开展博客工具的教学应用,也许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写作能力:通过对A和B两个个案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不同,作为中文专业的B,在语言表达上明显优于体育专业的A,且B喜欢写作,平时有写日志的习惯,A不喜欢写作,平时不常阅读课外书籍。博客作为反思工具的价值毋庸置疑,但日志内容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反映学习者反思水平还很难确定。在此我们并不否认Hatten和Smith开发的反思水平框架模型的价值,而是希望从学习者写作能力的角度加以分析。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作者的长时记忆可以为写作提供内部资源。Benton和Kiewra(1987)把长时记忆中可以利用的写作知识分为两类:题目知识和语段知识。题目知识是指学生具有的与写作题目相关的具体知识。语段知识是作者具有的关于如何写作的知识,它与学生写作的连贯性、语法的熟练性、围绕中心思想写作的能力等密切相关。[5]Pianko(1979)的研究发现,写作不熟练的大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更多地把注意集中在拼写、语法和标点上,而有经验的大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更注意写作风格和写作目标。[6]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学习者在智力、学习成绩、动机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他们也会因所学科目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写作熟练程度不同,造成写作能力的差异。

关于学习者C:虽然像C这样不写日志的学习者在本次课程教学中只有一位,但从这位学习者身上我们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于日志更新不及时的学生,课程教师应找到没有写作的原因,及时提醒、鼓励其坚持写作,并注意平时与这些学生增进交流,使其感受到自己是被关心的对象。教学应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四、结 论

第一,没有绝对完美的策略,只有相对更好的策略。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写作能力和学习习惯,且课程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策略都会对不同学习者产生不同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学习者日志反思水平及其提升速度存在个体差异。基于学习者之间的差异,不同学习者适合的教学策略也会不同。例如有些学习者很愿意与陌生同学接触,希望获得更多交流机会,而有些学习者更愿意接触熟悉人群,交往范围比较封闭;有些学习者希望老师提供写作主题以减少其确定写作内容的苦恼,也有学习者会因写作主题的提供造成心理负担。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课程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针对存在问题妥善解决。策略的制定不可能契合每一位学习者的特点,实施过程中可在大的原则基础上体现自由性,关注学习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最大程度促进学习者发展。

第二,我们的知识大部分以隐性知识形式存在,因写作能力有差异,部分学习者可能存在 “言未到,言未准,言未尽”,因此日志写作只能部分体现学习者反思水平。通过本研究我们不禁问自己:如何测量学习者反思能力才更真实有效?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有研究者将访谈数据也纳入分析范围,通过反思日志和访谈内容共同评价反思水平,这可以视为一种解决办法。但是,就像研究者Hea-Jin Lee所建议的那样,我们很需要创建一个不用顾及反思形式的评估反思水平的工具。[7]尽管如此,不能否认的是,虽然评价学习日志反思水平存在外界干扰因素,但日志作为反思工具,对帮助学习者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促进其反思能力的发展,却是完全肯定且被证实的。

第三,质性资料的一个特征是它具有丰富性,更有可能展现复杂性;这样的资料提供了“浓厚的描述”,能让我们稳固地掌握到“真实生活”的样貌。[8]通过多个案研究,我们发现了影响学习者日志写作和反思能力提升的深层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一研究提醒我们,探索无止境,实践出真知,成果与经验的运用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随着教学实践的继续和研究的深入,完善的事物依然存在被更新、被优化的空间,留待我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4] 杨九民,张锐,蒋玲,黄磊.基于博客提升师范生反思能力的策略及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62~66.

[2] N.Hatton,D.Smith. Refle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Towards Definition and Implementation[J].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1995,13(1):48~49.

[3] 莎兰.B.麦瑞尔姆.质化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个案研究的扩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 [6] 薛庆国,庞维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写作过程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0,(4):458~461.

[7] Hea-Jin Lee.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Preservice Teachers’ Reflective Thinking[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5,(21):699~715.

篇5:大四英语师范生实习总结

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2011级英语三班 姓名:李彩玲 学号:12011243723 时光飞逝,短短三个月,九十个日日夜夜的快乐时光,今天已圆满结束了,除为人师,我倍感骄傲与自豪。既深入教学,又辛勤育人,一路走来,我有颇多留恋,诸多感慨。经过实习,我已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在获得了有关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锻炼的基础上,我更加坚定了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

在实习期间,我明白了不少道理。我实习于我的家乡河北的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五分校,在那里,我见到了许多优秀敬业的教师,他们一辈子都活动于那三尺讲台。随着实习的深入,我愈来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

实习老师,是个很特别的存在。还记得第一次被学生叫“老师好”的时候的那种错愕,渐渐适应,然后自如反应,点头示意。开始的一个礼拜,日渐习惯起学校的生活,仿佛重回小学校园一般。在实习期间我用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学生,以老师的身份来要求自己,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听课,是我实习中的必经阶段,听课不仅能够学习指导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能熟悉自己将要教学的班级情况。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与大学里大不相同,他们要的不是文章的思想内涵,而是一种能听、说、读的技能。听课一周后,指导老师让我登台试讲。登台讲课是我期待已久的,虽说之前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可是在走上讲台,面对40多位学生时,我有些紧张了。我用日常口语做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紧张慢慢退去,和学生们问候之后,进入了教学时间,由于班容量较大,我用极大的声音把所要讲的内容尽可能的传达给每一位学生。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渐渐地和学生溶在一起,紧张的感觉也没有了,在讲重点时,我会多次重复,并且让学生复述。第一次登台讲课,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下课铃声。接下来的日子,我经常会听其他英语老师的课,汲取他们一些经验,择其善者而从之,应用在自己的教学课堂上。

教学方面,在指导老师的教导下,充分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备课时,多方面收集材料,仔细地钻研教材,然后对教材进行分析整合,使知识的输入更具整体性、系统性,适合重点中学程度较高的学生。同时,我还运用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制作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根据授课内容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方法。另外,针对我班学生课堂上不甚活跃的特点,我尽量创设各种情境,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也融入其他学生,融入课堂。并且,遵循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特点,任务的设计由易到难。由与同桌讨论,到小组讨论,到单独发言;由在座位上发言、对话,到上讲台发言、对话,甚至表演,使同学们一步步地得到训练,让他们快乐的学习英语,也能从容的面对考试。

另外,我认为手势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把它运用到课堂来更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能恰到好处地表达出相应的意思,更能给整个课堂增添色彩。在大学期间,我从班中有代课经验的学同学中,学习了一些课堂手势语,我也从网上学习了一些课堂手势语,这些都帮助我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例如在课堂中经常使用的语言“Are you ready ? Yes, let’s go.”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手势语来表达。当课堂很吵时,就可以把食指放在嘴边对学生说“Be quiet!”即使听不懂,看到手势后,他们自然而然地也会安静下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的任何表情无不在向学生传递着知识的信息,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们可以做出带有含义“no”的表情,让他知道自己答得不正确,同时做出鼓励性和肯定性的表情,从而使他更加自信,并进行思考找出正确答案。可见,神态语在我们课堂内野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代替有声语言做出答复,从而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

在讲授单词时,我经常采用“你大声,我小声”的方法,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还使学生很好的记忆单词,在讲授课程中,我会多方面的传达给他们不同的知识文化,让他们在学习英语中,多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例如,在讲“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 ”我会向学生介绍 咱们中国的传统美食,和其他国家的代表性实物,开拓学生的视野。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断地学习,汲取更多的知识,做到“腹中有货”,才能胸有成竹地去面对学生,满足学生们无穷的求知欲。当好一名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要有牢固的基本功,对每一个基本的知识点,都最好要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

篇6:大四师范生实习日志

10月8日到11月12日,一年一度为期五周的教育实习在无数个初升的朝霞和落日的晚霞中度过了。这一份艰辛,这一份感悟对于每个曾经经历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宝贵的回忆。

11月22日下午,所有实习生参加了在敬文讲堂召开的2004年教育实习总结会,为这段经历划上句号,为这段记忆打包封存。大会的气氛无疑是轻松而愉快的,无论多么辛苦、多么劳累,收获和成长是令人振奋的。太多的感动、太多的体悟,最终都凝成一句话,“实习了我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想从事的事业是——教师!”

或许正是因为实习生活的平凡与琐碎才能凝结成今朝话语的深刻与动人。来自哲学与社会学院01级的优秀实习生何志攀同学在会上进行了实习总结,淡淡的幽默和高亢的声音引得同学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和阵阵欢笑,却不知这样的独特风格是否也曾经得到学生们的亲睐。

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在会后对这位师兄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采访。

万事开头难,于是我们首先聊到了师兄第一次登台的情形。很出乎意料的,师兄说当时并没有太多的紧张情绪,相反的是一种渴望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迫切希望。“其实真正最紧张的时候是在上课前的两三天,”师兄如是说,当时教案刚刚写完,但一试讲发现淡而无味,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合格的,于是几经修改,最终上台讲课时已然是胸有成竹、底气十足,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于有没有被学生问倒过这个问题,师兄很神气地回答说,“没有!”字串7

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毕竟对于从事这方面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游刃有余的。不过真正的教学也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于是我们谈到了对老师这个职业的感悟,师兄说其实和预想的很相似,不过通过实习更加清楚了老师要做的事情,尤其在教学方面,更多是要从学生的生活本身出发来进行教学,才能够更多的提高学生的兴趣,而并非简单的把课本知识摆上课堂。

“这样认真地上课,不知道学生的反应如何呢?”字串7

“学生的反映还是很不错呢。”字串6

“相对他们自己的老师呢?”字串7

“嗯,他们很喜欢他们的老师,那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据说是特级教师呢。不过我占了年龄和他们相近的优势。”

实习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仍是难忘的。字串5

开主题班会。搞知识竞赛,实习老师进行抢答,一道物理题:“宇宙的起源是什么?”师兄抢到题,答:“大爆炸。”全场轰动。

上课。讲《了解国情,立足国情》,讲到要了解国情,要量体裁衣,师兄指着自己肥大的衣服,说“这衣服合身吗?”“不合身!”“对,因为这不是我的衣服,所以不合身,治国也是一样,我们要找出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字串7

谈话。了解学生心声,面对这一帮高二的大孩子,“你们想要考哪所大学啊?”A君:“清华!”B君:“清华!”C君:“清华!”震撼。

出考试题。听到这几个字眼,笔者顿时眼睛一亮,“是不是很爽啊?终于轮到自己来考别人了?”“不好不好!”“啊?”“因为你明明知道正确的答案,还要编造错误的,实在太痛苦了。”

采访的过程中,师兄一再强调实习的生活很平凡;但无论如何,种种细节也是让笔者向往和感动的,无论是这一帮鸿鹄之志的孩子,还是这些初出茅庐的实习老师。

毕竟,他们又向着阳光下最伟大的职业

——教师

上一篇:测绘人员简历下一篇:病理学复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