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机房安全生产规程

2024-04-12

制冷机房安全生产规程(精选8篇)

篇1:制冷机房安全生产规程

制冷机房安全生产规程

人工制冷多用有毒气体,系统压力容器多,操作不当,容易引起爆炸,为了设备安全运行,确保库内所需温度,特种专业必须严格遵守制冷行业安全生产规程。

1、严格落实国家制定的(G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标准》的要求,对制冷人员严格管理,不定期内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2、建立好各种规章制度,根据机房制冷能力,参照国家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好自己的安全生产规程,设备具体的操作规程。

3、作业人员对制冷系统操作要应知应会,单独操作人员必须有证上岗(指国家行业、单位允许证件),新徒工操作必须有技术的人员管护

下指导进行。

4、机器和附属设备定期按技术校准保养与维修,压力容器、安全阀、计量器具等定期进行校准检测,发现隐患或器具损坏应及时处理或换掉。

5、机组,压力容器,附属设备,系统阀门的操作不要违背制冷工质的阶段工况和各种操作要求。正常运转要做到“四勤”,并能够发现和处理运行出现的不良反映。

6、制冷剂的性质,能根据其特点对易产生的问题,能预见多种处理方法。按存放要求管护好氨瓶,充填制冷剂不要违背阀门开启规律,正确调节分配使用制冷剂。

7、要根据制冷剂特点,系统经常容易发生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要有准备,防患于未然,配备相应的防护品、工具、药品、物类等。产生情况,要会用,问题能处理。

8、维修人员,运转人员,安全员,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找有关人员解决,处理不了的,依据情况,逐级上报。经常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安全大检查,重大隐患一定要及时处理,落实到人进行整改。

9、安全生产小组,认真做好直接影响生产的记录,一旦发生意外,根据事故情节,要查出原因,对于人为造成的重大事故,具体责任要落实到人,警惕今后不该发生此类事件。

10、总结安全生产情况,修改不合理安全生产规程制定出下年新的安全生产计划。

篇2:制冷机房安全生产规程

1.0 目的

规范中央空调维修保养工作,确保中央空调各项性能完好。

2.0 冷却塔维修保养:运行组维修工每半年对冷却塔进行一次清洁、保养。

2.1 用500V摇表检查电机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兆欧,否则应干燥处理电机线圈,干燥处理后仍达不到0.5兆欧以上时则应拆修电机线圈。

2.2.检查电机、风扇是否转动灵活,如有阻滞现象则应加注润滑油;如有异常摩擦声则应更换同型号规格的轴承。

2.3 检查皮带是否开裂或磨损严重,如是则应更换同规格皮带;检查皮带是否太松,如是则应调整(每半个月检查一次);检查皮带轮与轴配合是否松动,如是则应整修。2.4 检查布水器是否布水均匀,否则应清洁管道及喷嘴。2.5 清洗冷却塔(包括填料、集水槽),清洁风扇风叶。2.6 检查补水浮球阀是否动作可靠,否则应修复(不定期)。2.9 拧紧所有紧固件。2.8 清洁整个冷却塔外表。

3.0 风机盘管维修保养:运行组维修工每隔半年对风机进行一次清洁、保养。

3.1 检查风机是否转动灵活,如有阻滞现象,则应加注润滑油,如有异常摩擦响声则应更换风机轴承。

3.2 每周清洗一次空气过滤网,排除盘管内的空气(不定期)。

3.3.用500V摇表检查风机电机线圈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兆欧,否则应整修处理。检查电容有无变形、膨胀或开裂,如是则应更换同规格电容;检查各接线头是否牢固,是否有过热痕迹,如是则作相应整修。

3.4 清洁风机风叶、盘管、积水盘上的污物。

3.5 用盐酸溶液(内加缓蚀剂)清除盘管内壁的水垢。3.6 拧紧所有紧固件。3.9 清洁风机盘管外壳。

4.0 冷凝器、蒸发器维修保养:运行组维修工每半年对冷凝器、蒸发器进行一次清洁、保养。

4.1 柜式蒸发器维修保养: 4.1.1 每月清洗一次空气过滤网; 4.1.2 清洁蒸发器散热片; 4.1.3 清洁接水盘。

4.2 水冷式冷凝器、蒸发器维修保养(清除污垢): 4.2.1 配制10%的盐酸溶液(每1kg酸溶液里加0.5g缓蚀剂);

4.2.2 拆开冷凝器、蒸发器两端进出水法兰封闭,然后向里注满酸溶液,酸洗时间为24小时也可用酸泵循环清洗,清洗时间为12小时;

4.2.3 酸洗完后用1%的NaOH溶液或5%Na2CO3溶液清洗15分钟,最后再用清水冲洗三次以上; 4.2.4 全部清洗完毕后,检查是否漏水,如漏水则申请外委维修;如不漏水则重新装好(如发兰的密封胶垫已老化则应更换)。

4.3 冷却水泵机组、冷冻水泵机组维修保养:运行组维修工每半年对冷却水泵机组、冷冻水泵机组进行一次清洁、保养。5.0 电动机维修保养:

5.1 用500V摇表检查电动机线圈绝缘电阻是否在0.5兆欧以上,否则应进行干燥处理或修复; 5.2 检查电动机轴承有无阻滞现象,如有则应加润滑油,如加润滑油后仍不行则应更换同型号规格的轴承;

5.2.1 检查电动机风叶有无擦壳现象,如有则应修整处理。6.0 水泵维修保养:

6.1 转动水泵轴,观察是否有阻滞、碰撞、卡阻现象,如是轴承问题则对轴承加注润滑油或更换轴承;如是水泵叶轮问题则应拆修水泵;

6.2 检查压盘根处是否漏水成线,如是则应加压盘根(不定期)。6.3 检查弹性联轴器有无损坏,如损坏则应更换弹性橡胶垫(不定期)。6.4 清洗水泵过滤网。

6.5 拧紧水泵机组所有紧固螺栓。

6.6 清洗水泵机组外壳,如脱漆或锈蚀严重,则应重新油漆一遍。

6.9 空调工每半年对冷冻水管路、送冷风管路、风机盘管管路进行一次保养,检查冷冻水管路、送冷风管路、风机盘管管路处是否有大量的冷凝水或保温层已破损,如是则应重做保温层。9.0 阀类维修保养:空调工每半年对阀类进行一次保养。9.1 节制阀与调节阀的维修保养:

9.1.1 检查是否泄漏,如是则应加压填料;

9.1.2 检查阀门开闭是否灵活,如阻力较大则应对阀杆加润滑油; 9.1.3 如阀门破裂或开闭失效,则应更换同规格阀门; 9.1.4 检查法兰连接处是否渗漏,如是则应拆换密封胶垫。9.2 电磁调节阀、压差调节阀维修保养:

9.2 干燥过滤网:检查干燥过滤网是否已脏堵或吸潮,如是则应更换同规格的干燥过滤器; 9.2.1 电磁调节阀、压差调节阀:通断电检查电磁调节阀、压差调节阀是否动作可靠,如有问题则更换同规格电磁调节阀、压差调节阀;对压差调节阀间阀杆加润滑油,如压填料处泄漏则应更换密封胶垫。

8.0 控制部分维修保养:空调工每半年对检测、控制部分进行一次保养。8.1 检测器件(温度计、压力表、传感器)维修保养: 8.1.1 对于读数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压力表应拆换; 8.1.2 送检温度计、压力表合格后方可再使用;

8.1.3 检测传感器参数是否正常并做模拟实验,对于不合格的传感器应拆换; 8.1.4 检查装检测器的部位是否渗漏,如渗漏则应更换密封胶垫。8.2 控制部分维修保养:

8.2.1 清洁控制柜内外的灰尘、污物;

8.2.2 检查、紧固所有接头线,对于烧蚀严重的接头线应更换; 8.3 交流接触器维修保养:

8.3.1 清除灭弧罩内的碳化物和金属颗粒;

8.3.2 清除触头表面及四周的污物(但不要修锉触头),如触头烧蚀严重则应更换同规格交流接触器;

8.3.4 清洁铁心上的灰尘及污物; 8.3.5 拧紧所有紧固螺栓。8.3.6 热继电器维修保养:

8.3.9 检查热继电器的导线接头处有无过热或烧伤痕迹,如有则应修整处理,处理后达不到要求的应更换;

8.3.8 检查热继电器上的绝缘盖板是否完整,如损坏则应更换。8.4 自动空气开关维修保养:

8.4.1 用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兆欧,否则应烘干处理;

8.4.2 清除灭弧罩内的碳化物或金属颗粒,如灭弧罩损坏则应更换; 8.4.3 清除触头表面上的小金属颗粒(不要修锉)。8.5 信号灯、指示仪表维修保养:

8.5.1 检查各信号灯是否正常,如不亮则应更换同规格的小灯泡;

8.5.2 检查各指示仪表指示是否正确,如偏差较大则应作适当调整,调整后偏差仍较大应更换。8.6 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维修保养:对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做模拟实验,检查两者的动作是否可靠,输出的信号是否正常,否则应更换同型号的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 9.0 压缩机维修保养:空调维保人员每年对压缩机进行一次检测、保养。

9.1 检查压缩机油位、油色。如油位低于观察镜的1/2位置,则应查明漏油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冲注润滑油;如油已变色则应彻底更换润滑油。9.2 检查制冷系统内是否存在空气,如有则应排放空气。9.3 具体检查压缩机如下参数:

9.3.1 压缩机电机绝缘电阻(正常0.5兆欧以上); 9.3.2 压缩机运行电流(正常为额定值,三相基本平衡); 9.3.3 压缩机油压(正常10--15kgf/c㎡); 9.3.4 压缩机外壳温度(正常85℃以下); 9.3.5 吸气压力(正常值4.9--5.4 kgf/c㎡); 9.3.6 排气压力(正常值12.5 kgf/c㎡); 9.3.9 检查压缩机是否有异常的噪音或振动; 9.3.8 检查压缩机是否有异常的气味。

篇3:小型机房制冷呼唤“专业化”

1 精确控制, 体现“专业”

诚然, 小型机房比如:网管中心、小型计算机室等, 由于面积较小, 设备不多, 发热量不大, 一般情况下, 似乎利用普通的舒适性空调就可以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达到降温的效果。但细究之, 温度控制只是机房环境调节的一个方面, 除此之外, 温度控制精度、湿度调节、空气过滤等也是机房环境对制冷系统的重要指标要求。普通舒适性空调的设计针对家庭环境或一般的办公环境, 无法达到上述指标要求。

在温度控制精度方面, 舒适性空调的换气次数仅为每小时5~15次, 温度调节精度为±3~5℃, 基本可以满足普通环境的温度调节要求。但是, 由于机房内温度场分布不均匀, 这种调节精度仅能保证控制空调近端设备处的温度。相比而言, 机房精密空调的换气次数为每小时30~60次, 这种高频率的换气能力使空调系统能够感应整个机房的温度波动, 保证机房温度的调节精度维持在1℃左右, 从而实现机房的整体降温。

在湿度控制方面, 舒适性空调基本没有加湿功能, 只能进行除湿, 因此无法进行湿度控制。在机房当中, 湿度过高会出现凝结水雾甚至水滴的情况, 湿度过低会产生静电, 这两种情况对设备运行都非常不利。对于机房专用空调而言, 湿度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功能, 其控制精度一般可达±5%RH。机房专用空调的高换气频率也有助于保持湿度恒定, 使相对湿度稳定在50%±5%RH之内, 保证机房设备运行的性能。

除了温度和湿度, 机房对空气的洁净度也有着严格的要求。空气中的尘埃、腐蚀性气体等会严重损坏电子元器件, 引起接触不良和短路等问题, 缩短电子元器件的寿命。普通的舒适性空调的过滤器, 无法满足机房对洁净度的要求。而机房精密空调具有高效的空气过滤能力, 能够按相关标准对流通空气进行除尘、过滤, 使机房保持需要的洁净度, 从而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2 高度可靠, 提升“专业”

小型机房的性质决定了其对空调系统同样有着高可靠性的要求。一般的场合出现制冷问题影响不大, 而机房空调的可靠性不高则会给整个机房设备甚至整个网络的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在设计上, 机房专用空调的可靠性比普通空调要高许多, 在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和制造以及空调系统组成等方面都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比如艾默生网络能源的Datamate3000系列空调, 采用了高效稳定的Copeland柔性涡旋式压缩机, 按照每年365天, 每天24小时运行设计, 并且每件产品均经过严格的出厂试验, 能够保证设备常年无故障运行。

机房精密空调的电网适应能力也是评价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移动基站、户外机房等小型机房, 一般处于较恶劣的电网环境之中, 电网电压波动幅度大, 这就需要相应的制冷系统具有很好的电网适应性。在这方面, 机房专用空调有着普通舒适性空调难以企及的优越性。

空调系统的整体性能与控制系统的性能密切相关, 高度精密的控制系统能够保证机房空调的可靠性。不少机房专用空调机生产企业都专门开发出一系列的控制器作为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子控制器或微机控制在机房专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 有些企业更是已经把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在计算机房专用空调系统中。

3 高效节能, 强化“专业”

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是各行业共同的目标, 也是数据中心或计算机机房建设上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而制冷系统更是其中受到各方关注的焦点。美国环保署提交给美国国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在数据中心的全部电能消耗中, 制冷系统占40%左右。而IDC的研究也显示, 在数据中心之中, 冷却系统比服务器本身更耗电, 当服务器成倍增加的时候, 配套冷却系统的用电量将呈指数级上升。因此制冷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的产品, 对于数据中心或计算机房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效节能方面, 普通的舒适性空调显然无法与机房专用空调相比肩。从显热比上看, 机房专用空调显热比高达80%~90%, 也就是说, 有80%~90%的能耗被用于设备的有效降温, 只有10%~20%左右的能耗被用于适度除湿;而舒适性空调的显热比为60%~70%, 有30%~40%的能量消耗在了过度除湿上, 这种情况容易导致机房湿度过低, 不但使设备受到静电的威胁, 而且极大地浪费了电能。从能效比上看, 机房专用空调选用的工业等级压缩机能效比高达3.3以上, 而目前业界选用的舒适性空调的压缩机的能效比约为2.9, 大大低于机房专用空调。

4 结束语

篇4:浅谈通信机房设备散热制冷问题

关键词:机房 散热 制冷 空调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091—02

多年来,随着虚拟化、云计算等应用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中心正日益产生更多的热量。这种热量密度的增加严重威胁着数据中心设备的稳定运行。如果机柜的顶部产生局部热点,便容易导致设备过热保护,影响系统运转。机房的散热制冷效果是否就是简单的放置一台空调,设置低温度,24小时开机。事实上,一个专业机房的散热制冷方案的科学合理与否,涵盖多方面知识。机房一般给人的印象就是冷。看一座机房是否专业,可以通过感受打开机房迎面而来的那阵风,若是凉爽的冷风,那应该就不会差太多,因为能够保持恒温恒湿的冷房,就可以说明这个机房比较专业。

1 机房散热制冷主要方式

为解决数据中心高热密度设备散热制冷问题,目前主要有精密空调降温、局部热点解决、换风系统、热交换器系统等几种方式。

1.1 精密空调制冷系统

目前市场上精密空调系统多有功能可设置为“强制制冷,25℃”和“自动,28℃启动”等工作模式,用于机房的精密空调基本都是可以满足全年开启要求的。主要特点:(1)改善气流管理,机房散热能力将有所改善;(2)无法满足中、高密度机柜的制冷需求,出现大量局部热点。

1.2 换风系统

通过改造机房建筑,逻辑控制通风系统,利用机房内外部温差,实现机房内外部冷热空气的直接交换而自然降温。主要特点:(1)直接利用自然冷风,热交换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2)引起机房内空气洁净度下降,设备因灰尘、静电、湿度等故障增多。

1.3 热能交换系统

热能交换系统主要市使用热交换器在隔开内外空气的情况下,通过外界冷空气,冷却内部环境。主要特点:(1)室内外空气不接触,仅热交换,保持洁净度不下降热,湿度不变;(2)换热效率不高,对于在温度超过15℃地区效果不明显。

1.4 水冷却机柜

把冷水送达到液体冷却柜,将服务器柜内热风抽到液体冷却柜中,再用内部水管制冷热风,最后将冷风送到服务器前部,冷却过的热水再循环流到室外,如此循环达到机房制冷效果。主要特点:(1)节约电能;(2)降低机房噪音。

1.5 冷却高热密度区域

将高热密度设备集中布置在机房内,形成高热密度区域,在此区域将相关机柜封闭,进行制冷,隔离冷、热气流,防止冷热气流混合而降低制冷效率。目前多数是将机柜后部空间封闭,留机柜正面对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主要特点:冷、热气流完全隔离,空调冷风全部用于设备制冷,高效利用空调的制冷量,提高了冷却效率。

1.6 冷却局部热点

在机房空调对机房整体空气调节的基础上,在容易形成局部热点的区域中,放置相应制冷终端,以确保机柜内的设备正常散热和工作。主要特点:(1)制冷效果好;(2)需要占用机房相关空间,因而要求在机房设计初期做好规划,以便加装相关设备和铺设管道。

2 机房空调安装位置与制冷效果的关系

目前普通单位机房出于经费、空间、设备数量等因素考虑多数单位采用普通空调来整体降温机房,配备的空调有柜机、挂机、中央空调等几种。空调的安装放置会与机房通信设备形成多种位置关系的组合,每种不同方式组合空调对通信设备的制冷工作与节能效果却是差别很大的。通常大家在制定机房散热制冷方案时,习惯性还是认为主要工作就是降温服务器,但总认为空调散热的目标应对准设备最热处,效果才最好,其实是种误区。

2.1 空调正吹设备后部

目前电子通信设备多是通过风扇来实现冷却,多是采用前端进风,后端出风的形式。如果机房空调的出风口对准设备后方,会出现冷空气与设备的热风会合,这样会很快降低气温。可这种情况还会导致空调的高速出风,对通信设备排出热空气产生一个风阻,减弱了通信设备热空气的排出速度,从而使得热空气滞留在通信设备内,出现设备内局部温度降不下来,影响制冷效果。

2.2 空调在设备后面平吹

这种方式下空调扫风、气流扩散会从侧面对通信设备后部产生反压,从而会对设备从后面排出的热空气产生一个风阻,造成环境温度低,而通信设备内部温度高的“假低温环境”现象,未能真正实现制冷目的。

2.3 中央空调放在设备上方

设备后方排出热空气,前面板吸收中央空调的冷空气,这样由热力学知识可知,上下端的空气会产生对流,加快热量排出速度,但是这种抽风效应同时会在设备内形成相对筒状结构的气流,减缓设备中热空气的排出,还有下行的冷空气一定程度上还会对热空气的上升形成压制作用,从而破坏抽风效应,因此也会出现假低温环境现象,影响设备运行。

2.4 挂式空调在机房设备上端平吹

这种平吹方式会使设备内发出的上升热空气与空调冷空气相遇达到快速冷却,但空调的冷空气同样会在服务器等设备上端形成反压风阻,从而阻碍设备内热空气的上升,出现“假低温环境”现象。

从以上四种位置关系我们可以看出,每种方式改善的是机房设备外的空气环境温度,而不是设备的内部环境温度,导致空调制冷能效低。

3 机房空调的合理安装

在设备正常运转情况下,无外界温度控制设备干预下,机房温度环境普遍是上端温度高,下端温度低(空气热胀冷缩,热空气密度小);设备前端温度低高于后端(通常设备都是前后通风)。而对于设备自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只有进风口的温度才有真正影响意义。其他位置温度对设备的寿命及运转均无直接影响。因此,在安装机房空调时应该把重点放在控制设备进风口温度。根据物理热交换规律,温度差越大,热量交换的速率将更高,因此如果保持机房顶部相对合理的热空气,反而更有利于机房通过楼板向外散热和减小对外部热量的吸收,从而可以更有效的满足机房空调的制冷功耗需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放置空调时,应确保空调出口的扫风,朝向通信设备的进风口。同时通过合理摆放设备,使散热量最多的通信设备离机房空调最近,且所有发热电子设备都在空调扫风的覆盖范围内。通常情况在空调温度的设置上,需控制在能达到25℃,当然这个温度是离空调出风口最远设备的进风口温度。

另外,在室外机的安装方面,主要考虑将空调外机安装在阴凉和利于通风的位置,当能做到自然通风带走热量最大和阳光照射吸收的热量最少,便是机房空调室外机安装的最佳解决方案。

4 机房空调的选择

机房空调,是一种专供机房使用的高精度空调,既可以控制机房温度,也能控制环境湿度,同时它对温度、湿度控制的精度很高,因此该空调也叫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空调机,亦称机房精密空调。机房环境放置的主要是计算机服务器等重要设备,各方面参数要求都比较高,应具有制冷、加热、加湿、除湿、空气过滤的功能,同时要求平均无故障时间>10万小时。目前国内市场上机房空调主要品牌有国外品牌力博特(美国并入艾默生集团)、艾赛尔(意大利)、海洛斯(意大利并入艾默生集团)、史图斯(德国)等,国内品牌蒂克、约顿、依米康、阿尔西、吉荣等。在空调选择时,可根据具体的空调大小、机房空间、经费预算等来确定。

参考文献:

[1] 田玉星.基于熵值法的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评价[D].兰州大学,2010.

[2] 陈晶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商业地产项目定位评价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

[3] 郝岩.城市消防站布局的优化模型[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

[4] 周仲熙.重庆市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

[5] 王兆国.城市消防给水系统的配置和布局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

[6] 陈旭.基于城市火灾风险的公共灭火救援力量优化布局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8.

[7] 伍文中.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及其经济效应分析——基于DEA分析[J].经济问题,2011(01).

[8] 马涛.中英消防体制解析与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03).

篇5:制冷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运行前的检查

检查压缩机的供电线路是否接紧接好,检查接地线是否正确安装到位,检查电气控制柜的控制接线是否正确、接线端螺栓是否拧紧,各电控仪表电器是否安装正确、齐全、有效,检查压缩机能否用手盘动(应盘动自如,无卡阻现象),检查各自安全保护断电器,检查油分离器中油位是否合适,油分离器内的正常油位在上侧视油镜与下侧视油镜之间,检查油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按油泵启动按钮油压建立在0.5-0.6Mpa,检查水泵的启动,停止按钮及指示灯是否正常,检查水泵转向;

二、开机

检查油分离器中油位是否合适,打开吸排气截止阀,手动旁通阀,打开油路系统上的所有阀门,打开蒸发器、冷凝器、油冷却水泵,在主机开启运转时应缓慢增载,调节压缩机能量在30%左右,当油温达到40%后可增载至100%,但要保证电机不过载;

三、运转

调整热力膨胀阀,建议过热度为3-5℃,顺时针旋转调整杆,将增加过热度每圈约0.3-0.5℃,观察并记录吸气压力、吸气温度、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喷油压力、喷油温度、蒸发器出水温度等数据;

在机组运转中出现异常时,可按下控制台上的急停按钮紧急停机,如果由于某项安全保护动作自动停机,一定要查明故障原因后方可开机,决不能随意采用改变调定值的方式再次开机,机组可根据冷冻水出口温度和需要温度的高低入工控制增减载,在正常情况下压缩机启停频率不得超过2次/小时;

四、停车

对压缩机进行卸载至“0”位置上,关闭压缩机电源关闭吸气排气截止阀,关闭油冷却器进出水阀门,关闭盐水泵油泵电源,切断总电源开关;

五、各保护项目的调定值

排气压力高保护:1.57Mpa

喷油温度高保护:70℃

篇6:制冷实训室安全操作规程

1.学生进入实训室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始实习操作。进入实训场地后,应服从老师安排,严禁擅自动用总闸和用电设备,并按规定穿戴好安工作服。

2.制冷设备在充注或排放制冷剂时,应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操作岗位应在上风处,防止缺氧而窒息。

3.严禁用手触摸各种气瓶及焊接设备,严禁在没有老师的许可并监护下带电操作。

4.在拆装压缩机时,注意拆装顺序,不要搞错。选用工具要准确,拆螺丝时,用力要适当,以避免身体或设备受损。

5.试机前,要检查接地线是否完好、导线的绝缘塑料外层是否老化或碳化、接线头的金属部分是否裸露。在任课老师同意后方可通电试车。

6.使用煤气时,要注意气管不能对着人及易燃物,点火时应将气调至最小,点燃后再调节大小。

7.焊接熄火时应先关气瓶,待管中煤气燃完后再关气焊枪上排气开关。

8.如在实训中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任课老师,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不得擅自处理。

篇7:制冷机房安全生产规程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07年8月23日 11时36分

发布评论

进入论坛

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暂行)

【注】(1985年2月12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确保氨制冷装置的安全运行,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制冷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商业系统冷藏库氨制冷装置的设计、安装、操作、维修和管理。商业系统各有关单位和企业所制定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专业技术标准、技术条件等,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本规程服从于国家的有关规程和标准。

第二章

安全装置

第一节

安全防护

第三条 氨压缩机必须设置高压、中压、低压、油压差等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一经调整、校验后,应做好记录并铅封。

第四条

氨压缩机水套和冷凝器须设冷却水断水保护装置。蒸发式冷凝器须另增设风机故障保护装置。

第五条

为防止氨压缩机湿冲程,必须在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中间冷却器上设液位指示、控制、报警装置。低压贮液器设液位指示、报警装置。

第六条

在机器间门口或外侧方便的位置,须设置切断氨压缩机电源的事故总开关,此开关应能停止所有氨压缩机的运转。若机器控制屏设于总控制间内,每台机器旁应增设按钮开关。

第七条

机器间和设备间应装有事故排风设备,其风机排风量应不小于8次/小时换气次数的要求。事故排风用的风机按钮开关须设在机器间门口,并应用事故电源供电。

第八条

氨压缩机联轴器或传动皮带、氨泵、油泵、水泵等的转动部位,均需设置安全保护罩。

第九条

禁止闲人进入机器间和设备间。

第十条

设在室外的冷凝器、油分离器等设备,应设有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的围墙或栏杆。贮氨器(即高压贮液器)设在室外时,应有遮阳棚。

第十一条

检修氨压缩机、辅助设备、库房内冷风机、蒸发管道、阀门等,必须采用36伏以下电压的照明用具,潮湿地区采用12伏及以下的。

第十二条

机器间外应设有消火栓。机器间应配置氧气呼吸器、防毒衣、橡皮手套、木塞、管夹、柠檬酸等必须的防护用具和抢救药品,并设在便于取得的位置,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使用。操作班组的工人,应熟练地掌握氧气呼吸器等的使用和抢救方法。

第二节

仪表和阀门

第十三条

每台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中间冷却器、油分离器、冷凝器、贮氨器、分配站、氨液分离器、低压循环器、排液器、低压贮氨器、氨泵、集油器、充氨站、热氨管道、油泵、滤油装置以及冻结装置等,均须装有相应的氨压力表。

第十四条

氨压力表不得用其他压力表代替,且必须有制造厂的合格证和铅封。氨压力表量程应不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不大于最大工作压力的3倍,精度不得低于2.5级。蒸发压力侧应采用能测量真空度的氨压力表。

第十五条

氨压力表每年须经法定的检验部门校正一次,其他仪表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第十六条

氨压力表的装设位置应便于操作和观察,须避免冻结及强烈震动。若指示失灵,刻度不清,表盘玻璃破裂,铅封损坏等,均须立即更换。

第十七条

每台氨压缩机、氨泵、水泵、风机,都应单独装设电流表,应有过载保护装置。

第十八条

氨压缩机间应设有电压表,并定时记录电压数值。当电网电压波动接近规定幅度时,要密切注意电流变化、电机温升,防止电机烧毁。

第十九条

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完好性。电缆管用不燃的绝缘材料包裹,大功率负荷电缆不得直接与聚苯乙烯或聚氨脂隔热板型建筑物接触。

第二十条

氨压缩机的吸排气侧、密封器端、分配站供液、热氨站的集管上,应设置温度计,以便观察和记录制冷装置的运转工况。

第二十一条

氨压缩机上的高压安全阀在吸排气侧压力差达到16公斤力/厘米时应自动开启;双级压缩机之低压机(缸)上的中压安全阀,当吸排气侧压力差达到6公斤力/厘米时,应能自动开启,以保护氨压缩机。

第二十二条

冷凝器、贮氨器、排液器、低压循环器、低力贮氨器、中间冷却器等设备上均须装有安全阀。当高压设备压力达到18.5公斤力/厘米,中、低压设备压力12.5公斤力/厘米时,安全阀应能自动开启。

第二十三条

制冷系统安全管公称管径应不小于安全阀的公称通径。几个安全阀共用一根安全管时,总管的通径应不小于D32毫米,不大于D57毫米,安全阀泄压管应高出氨压缩机间房檐,不小于1米;高出冷凝器操作平台,不小于3米。

第二十四条

氨压缩机和制冷设备上的安全阀,每年应由法定检验部门校验一次,并铅封。安全阀每开启一次,须重新校正。

第二十五条

在氨压缩机的高压排气管道和氨泵出液管上,应分别装设气、液止回阀,以避免制冷剂倒流。

第二十六条

冷凝器与贮氨器之间应设均压管,运行中均压管应呈开启状态。两台以上贮氨器之间应分别设气体、液体均压管(阀)。

第二十七条

贮氨器、中间冷却器、氨液分离器、低压贮氨器、低压循环器、排液器、集油器等设备,均应装设液面指示器。玻璃液面指示器应采用高于最大工作压力的耐压玻璃管,并具有自动闭塞装置。采用板式玻璃液面指示器则更好。

第二十八条

中间冷却器、蒸发器、氨液分离器、低压贮液器等设备的节流阀禁止用截止阀代替。

第二十九条

在氨泵供液系统中,应设自动旁通阀保护氨泵。中间冷却器亦可采用自动旁通阀。

第三章

安全操作

第一节

氨压缩机的安全操作

第三十条

除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外,氨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标志为:

(一)系列化氨压缩机的油压应比曲轴箱内气体压力高1.5~3.0公斤力/厘米,其他采用齿轮油泵的低转速压缩机应为0.5~1.5公斤力/厘米。

(二)曲轴箱内的油面,当为一个视孔时,应保持在该视孔的1/3~2/3范围内,一般在1/2处;当为两个视孔时,应保持在下视孔的2/3到上视孔的1/2范围内。油温最高不应超过70℃,最低不得低于5℃。

(三)氨压缩机高压排气压力不得超过15公斤力/厘米,压比等于或小于8。

(四)单级氨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为80~150℃,吸气温度比蒸发温度(双级氨压缩机的高压级吸气温度应比中间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高5~15℃。

(五)氨压缩机机体不应有局部非正常的温升现象,轴承温度不应过高,密封器温度不应超过70℃。

(六)氨压缩机在运转中,气缸、曲轴箱内不应有异常声音。

第三十一条

当库房内热负荷突然增加或系统融霜操作频繁时,要防止氨压缩机发生湿冲程。

第三十二条

当机器间温度达到冰点温度时,氨压缩机停止运转后,应将气缸水套和曲轴箱油冷却器内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

第三十三条

当湿冲程严重而造成停车时,应加大汽缸水套和油冷却器的水量,防止汽缸水套或油冷却器冻裂。为尽快恢复其运转,可在氨压缩机的排空阀上连接橡胶管,延至室外水池内,将机器内积存的氨液通过排空阀放出。必要时可用人工驳动联轴器,加速进程。

第三十四条

将配组双级压缩机调换为单级运行,或将运行中的单级压缩机调换为配组双级运行时,须先停车、调整阀门,然后才能按操作程序重新开车。严禁在运行中调整阀门。

第三十五条

禁止向氨压缩机吸气管道内喷射氨液。

第二节

辅助设备的安全操作

第三十六条

热氨融霜时,进入蒸发器前的压力不得超过8公斤力/厘米,禁止用关小或关闭冷凝器进气阀的方法加快融霜速度,融霜完毕后,应缓慢开启蒸发器的回气阀。

第三十七条

冷风机单独用水冲霜时,严禁将该冷风机在分配站上的回气阀、排液阀全部关闭后闭路淋浇。

第三十八条

卧式冷凝器、组合式冷凝器、再冷却器、水泵以及其他用水冷却的设备,在气温达到冰点温度时,应将停用设备的剩水放出,以防冻裂。

第三十九条

严禁从制冷装置的设备上直接放油。

第四十条

贮氨器内液面不得低于其径向高度的30%,不得高于80%。排液器最高液面不得超过80%。

第四十一条

从制冷系统排放空气和不凝性气体时,须经专门设置的空气分离器放入水中。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的供液量以其减压管上结霜呈1米左右为操作适宜。

第四十二条

制冷系统中有可能满液的液体管道和容器,严禁同时将两端阀门关闭,以免阀门或管道炸裂。

第四十三条

制冷装置所用的各种压力容器、设备和辅助设备不应采用非专业厂产品或自行制造。特殊情况下必须采用或自制时,须经劳动部门审核批准,经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四十四条

制冷系统的压力容器是有爆炸危险的承压设备,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规定进行定期外部检查和全面检验。除每次大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外,使用达十五年时,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严格检查缺陷和气压试验。对不符安全使用的压力容器,应予更新。

第四十五条

制冷装置中不经常使用的充氨阀、排污阀和备用阀,平时均应关闭并将手轮拆下。常用阀门启闭时要防止阀体卡住阀芯。

第三节

设备和管道检修的安全操作

第四十六条

严禁在有氨、未抽空、未与大气接通的情况下,焊接管道或设备,拆卸机器或设备的附件、阀门。

第四十七条

检修制冷设备时,须在其电源开关上挂工作牌,检修完毕后,由检修人员亲自取下。

第四十八条

制冷系统安装或大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系统气密性试验的压力值,处于冷凝压力下的部分应为18公斤力/厘米,处于蒸发压力和中间压力下的部分应为12公斤力/厘米。

第四节

充氨的安全操作

第四十九条

新建或大修后的制冷系统,必须经过试压、检漏、排污、抽真空、氨试漏后方可充氨。

第五十条

充氨站应设在机器间外面,充氨时严禁用任何方法加热氨瓶。

第五十一条

充氨操作应在值班长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遵守充氨操作规程。

第五十二条

制冷系统中的充氨量和充氨前的氨瓶称重数据均须专门记录。

第五十三条

氨瓶或氨槽车与充氨站的联接,必须采用无缝钢管或耐压30公斤力/厘米以上的橡胶管,与其相接的管头须有防滑沟槽。

第四章

安全规定

第五十四条

为防止损坏库内的蒸发器,货物堆垛要求:距低温库房顶棚0.2米,距高温库房顶棚0.3米,距顶排管下侧0.3米,距顶排管横侧0.2米,距无排管的墙0.2米,距墙排管外侧0.4米,距风道底面0.2米,距冷风机周边1.5米。库内要留有合理的通道。

第五十五条

温度为0℃及0℃以下的库房内,应设置专门的灯光和报警装置。一旦有人困在库内,可发送信号,传送给机器间或值班室人员,及时解救。

第五十六条

制冷设备和管道的涂色(见第669页上端表格)

如几条管道包扎在一起,隔热层外面可涂白色或乳白色,再以被包扎管道的性质,按规定颜色划箭头标明其流向。

库房内的管道可不涂色。

第五十八条

制冷系统应采用纯度为99.8%以上的工业用氨作为制冷剂。

第五十九条

检查系统氨泄漏应用化学试纸或专用仪器,禁止用点燃硫烛的方法。

机器间和辅助设备间内严禁用明火取暖。

第六十条

氨压缩机所使用的冷冻油,应符合机器制造厂所提出的要求。一般规定:360转/分的氨压缩机可用国产13号、18号冷冻油,720-960转/分的可用25号冷冻油;1400转/分以上的可用30号、40号冷冻油。

第六十一条

由制冷系统中放出的冷冻油,必须经过严格的再生处理,经化验合乎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

第五章

氨瓶的充装、使用和管理

第六十二条

氨瓶充装前须有专人进行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充装:

(一)漆色、字样和所装气体不符,字样不易识别气瓶种类的;

(二)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三)不能判别装过何种气体或瓶内没有余压的;

(四)超过检查期限的;

(五)钢印标志不全,不能识别的;

(六)瓶体经外观检查有缺陷,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

氨瓶不得用贮氨器或其他容器代替。

第六十三条

氨瓶充装时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氨瓶充装系数不大于0.53公斤/升,严禁超量充装,严格执行充装重量复验制度,发现充装过量的必须立即作减量处理;

(二)认真填写充装记录,其内容应包括:充装日期,氨瓶编号,实际充装量,充装者和复验者姓名等;

(三)称重衡器应保持准确,称重衡器的最大称值应为常用值的1.5~3倍,称重衡器的校验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六十四条

氨瓶每三年必须交当地劳动部门指定的检验单位进行技术检验,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单位打上钢印,方可使用。

第六十五条

氨瓶在使用中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敲击、碰撞;

(二)瓶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烘烤;

(三)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

(四)不得用电磁起重机搬运;

(五)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晒;

(六)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第六十六条

氨瓶运输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旋紧瓶帽、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撞击;

(二)氨瓶在车上应妥善加以固定,用汽车装运时应横向排列,方向一致,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帮;

(三)夏季要有遮阳设施,防止曝晒;

(四)车上禁止烟火,禁止坐人,车上应备有防氨用具;

(五)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等及易燃易爆物品同车运输。

第六十七条

储存氨瓶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旋紧瓶帽,放置整齐,妥善固定,留有通道,氨瓶卧放应头部朝向一方,防止滚动,堆放不应超过五层,瓶帽、防震圈等附件必须完整无缺;

(二)氨瓶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同室储存,以免引起燃烧、爆炸,并在附近设有抢救和灭火器材;

(三)储存氨瓶的仓库必须在距离厂房25米、距离住宅和公共建筑物50米以外的地方,仓库内不应有明火或其他取暖设备,氨瓶仓库的建筑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四)禁止将有氨的氨瓶贮存在机器、设备间内,临时存放在室外的氨瓶也要远离热源,并防止阳光曝晒。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六十八条

各冷藏企业及各级主管部门,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必须特别注意氨制冷装置的安全技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和技术培训时,要同时列入安全技术的内容。

第六十九条

各冷藏企业和各级主管部门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全技术机构,或配备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从组织上保证落实安全技术工作。

第七十条

各冷藏企业必须建立关于氨制冷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维修、更新、事故等技术档案,机械设备应具备产品合格证、并作永久性保存;制冷装置的车间运行记录至少应保存五年。

第七十一条

对从事氨制冷系统操作的新工人,必须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徒工必须在老工人指导下才能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并由地方商业部门会同劳动部门发给合格证书,无证不准独立操作。企业职工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不违章作业并有权阻止他人违章作业,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防护用品。

第七十二条

氨制冷装置发生事故,应按劳动部门的有关规程办理。凡属重大事故,企业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劳动部门、直接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单位。企业的各级主管部门在接到每一起重大事故报告时,也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发生事故不准隐瞒、虚报或拖延不报。同时,企业或企业 的主管部门要迅速组织专门调查,做出结论和处理意见。

第五十八条

制冷系统应采用纯度为99.8%以上的工业用氨作为制冷剂。

第五十九条

检查系统氨泄漏应用化学试纸或专用仪器,禁止用点燃硫烛的方法。

机器间和辅助设备间内严禁用明火取暖。

第六十条

氨压缩机所使用的冷冻油,应符合机器制造厂所提出的要求。一般规定:360转/分的氨压缩机可用国产13号、18号冷冻油,720-960转/分的可用25号冷冻油;1400转/分以上的可用30号、40号冷冻油。

第六十一条

由制冷系统中放出的冷冻油,必须经过严格的再生处理,经化验合乎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

第五章

氨瓶的充装、使用和管理

第六十二条

氨瓶充装前须有专人进行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充装:

(一)漆色、字样和所装气体不符,字样不易识别气瓶种类的;

(二)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三)不能判别装过何种气体或瓶内没有余压的;

(四)超过检查期限的;

(五)钢印标志不全,不能识别的;

(六)瓶体经外观检查有缺陷,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

氨瓶不得用贮氨器或其他容器代替。

第六十三条

氨瓶充装时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氨瓶充装系数不大于0.53公斤/升,严禁超量充装,严格执行充装重量复验制度,发现充装过量的必须立即作减量处理;

(二)认真填写充装记录,其内容应包括:充装日期,氨瓶编号,实际充装量,充装者和复验者姓名等;

(三)称重衡器应保持准确,称重衡器的最大称值应为常用值的1.5~3倍,称重衡器的校验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

第六十四条

氨瓶每三年必须交当地劳动部门指定的检验单位进行技术检验,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单位打上钢印,方可使用。

第六十五条

氨瓶在使用中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敲击、碰撞;

(二)瓶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烘烤;

(三)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

(四)不得用电磁起重机搬运;

(五)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晒;

(六)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

第六十六条

氨瓶运输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旋紧瓶帽、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撞击;

(二)氨瓶在车上应妥善加以固定,用汽车装运时应横向排列,方向一致,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帮;

(三)夏季要有遮阳设施,防止曝晒;

(四)车上禁止烟火,禁止坐人,车上应备有防氨用具;

(五)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等及易燃易爆物品同车运输。

第六十七条

储存氨瓶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旋紧瓶帽,放置整齐,妥善固定,留有通道,氨瓶卧放应头部朝向一方,防止滚动,堆放不应超过五层,瓶帽、防震圈等附件必须完整无缺;

(二)氨瓶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同室储存,以免引起燃烧、爆炸,并在附近设有抢救和灭火器材;

(三)储存氨瓶的仓库必须在距离厂房25米、距离住宅和公共建筑物50米以外的地方,仓库内不应有明火或其他取暖设备,氨瓶仓库的建筑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四)禁止将有氨的氨瓶贮存在机器、设备间内,临时存放在室外的氨瓶也要远离热源,并防止阳光曝晒。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六十八条

各冷藏企业及各级主管部门,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必须特别注意氨制冷装置的安全技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和技术培训时,要同时列入安全技术的内容。

第六十九条

各冷藏企业和各级主管部门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全技术机构,或配备安全技术管理人员,从组织上保证落实安全技术工作。

第七十条

各冷藏企业必须建立关于氨制冷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维修、更新、事故等技术档案,机械设备应具备产品合格证、并作永久性保存;制冷装置的车间运行记录至少应保存五年。

第七十一条

对从事氨制冷系统操作的新工人,必须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徒工必须在老工人指导下才能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并由地方商业部门会同劳动部门发给合格证书,无证不准独立操作。企业职工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不违章作业并有权阻止他人违章作业,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生产活动,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防护用品。

第七十二条

篇8:冷库制冷机房氨泄漏扩散浓度检测

袁洪福[5]对52家冷冻厂进行了调查,冷冻机房内氨的浓度2~10mg/m3,平均为18.5mg/m3,少数厂家氨浓度超标,甚至超过国家标准的2倍多,严重影响操作工人的健康。蒋永清[6]针对制冷站氨压缩机发生泄漏时,设备摆放位置不同的情况下,研究近地面氨气浓度始终在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以下的最小事故排风量。甄[7]利用Fluent模拟高贮器连接管道的氨气与氨液泄漏后浓度场的分布,分析氨扩散规律,为氨泄漏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迄今为止,极少有研究者对冷库机房内各制冷设备处的氨浓度进行实际检测,本文以哈尔滨冷冻厂冷库为调研对象,采用氨气浓度检测仪对制冷压缩机机房及制冷设备间进行漏点检测。

1 氨的泄漏位置统计

哈尔滨冷冻厂拥有目前黑龙江省最大的冷库,为氨制冷系统。采用深圳市吉顺安科技有限公司的JSA8-NH3氨气浓度检测仪,检测仪量程0~1000ppm,分辨率0.1ppm。

从以上各泄漏点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冷库常态下非事故泄漏的主要类型(见图1)有:阀门泄漏、法兰泄漏及焊缝泄漏。易发生泄漏的设备主要集中在压缩机、高贮器等。发生泄漏设备统计如图2所示。

考察常见泄漏类型及发生泄漏设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阀门处泄漏。经常需要调节的阀门,日久轴心出现松动,气密性变差,轴心会出现漏氨。

第二,法兰处泄漏。法兰中的橡胶垫圈会与设备中的油反应,出现老化而造成泄漏。

第三,焊缝老化泄漏。焊缝由于设备长时间运行会出现老化,引起氨气泄漏。

2 泄漏浓度

制冷系统各泄漏设备最大泄漏浓度如表1所示。考虑测量方便及对比性,以各冷库压缩机泄漏点为研究对象考察低浓度泄漏氨气扩散规律。

各冷库压缩机布置方式如图3所示,测量图示红线距离范围内压缩机漏氨浓度。



各冷库机房泄漏浓度分布如图4、图5所示。横轴为泄漏点与压缩机的距离。每隔10cm记录一次在1.5m高度的氨气浓度。从表中记录的数据可以发现氨气浓度随着与压缩机的距离增大,先下降后上升,氨气在墙壁附近往往具有较高浓度。

若在开放的空间,氨气泄漏后不断被空气稀释,距泄漏点的距离增加,浓度应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然而在封闭的机房进行的检测数据表明,在常态下冷库机房非事故泄漏的氨气扩散规律与开放空间的自由扩散有所不同,氨气浓度的分布必然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由于冷库机房中存在多处氨泄漏点,氨气浓度分布是受各泄漏点综合影响的结果,然而本文所记录的压缩机泄漏点与墙壁间的氨气浓度,在水平方向上并无其他漏点影响测量,靠近墙壁氨气浓度所呈现的上升趋势,势必为其他原因造成的氨气组分的输运,由于靠近墙壁,氨气输运方向必为竖直方向。

通过观察各冷库机房布局,发现冷库机房在南侧均有窗户作为采光需要。由于热辐射及机房各壁面的温度差可造成机房内空气温度的不均匀性,空气密度随温度变化,密度变化引起的重力差异将会使空气发生流动,形成壁面热流,进而影响了壁面附近的氨气浓度分布。壁面附近氨气浓度的升高是泄漏源处氨气扩散和空气流动将其他位置高浓度氨气输运过来的共同作用结果。因此,空气流场对常态下氨气泄漏浓度分布具有较大影响。

3 结论

本文对冷库制冷机房进行了实际检测,统计了制冷机房中易发生氨泄漏的位置及设备,总结了易发生氨泄漏的原因,考察了低浓度泄漏氨气扩散规律。

根据对冷库制冷机房的检测,常见泄漏类型为阀门泄漏、法兰处泄漏、焊缝泄漏等。发生泄漏的设备主要集中在压缩机、高贮器等设备,常规状态下机房空间内空气流场对微量泄漏氨的浓度场有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杜娟丽,田绅,田长青.冷库制冷系统安全分析[J].节能技术,2015,33(189):46-50,65.

[2]张建一,徐颖.国内外大中型冷库制冷剂的现状和发展动向[J].制冷学报,2009,30(4):51-57.

[3]管力伟.冷库改造过程中的安全控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4):78-80.

[4]马一太.冷库能源效率的计算、测量和标准的建议[J].制冷与空调,2014,14(6):1-3,24.

[5]袁洪福.冷藏厂有害因素调查[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1990,(3):9.

[6]蒋永清.氨制冷站设备布置及通风模拟[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3,18(5):76-81.

上一篇:摩托罗拉:从核心领导力模型到CAMP下一篇:亚教网班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