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报告

2024-04-16

XX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XX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报告

XX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报告

XX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报告

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结合部内调研工作部署,我们第四调研组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过座谈、书面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现状进行了集中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个,其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分别是松原市档案馆、扶余市大金得胜陀颂碑、扶余市烈士陵园、前郭县博物馆;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个,分别是宁江区烈士陵园、前郭县图书馆、前郭县烈士陵园、长岭县烈士陵园、扶余市大獾子洞惨案遗址、扶余市高家粉房惨案遗址、乾安县烈士陵园、乾安县九连遗址。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推动全市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有基本的维护管理,日常运转比较正常。

这些基地大部分以民政、文化、档案部门管理为主,有基本的维护人员和维护费用。如松原市档案馆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档案馆的建设标准,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扶余市专门成立了大金得胜陀颂碑管理委员会,划定了保护区;前郭县博物馆每年能得到国家拨付专项资金30万元,用于日常维护和支出;宁江区烈士陵园、前郭县烈士陵园、扶余市烈士陵园、长岭县烈士陵园、乾安县烈士陵园均由当地民政部门管理,近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更新与维护。

(二)有基本的陈列与展览,教育内容相对完整。

大部分基地都能按照自身的特色和历史内容,把握好展出重点,充实完善陈列物品。如扶余市大金得胜陀颂碑管委会先后投入800多万元用于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改造,修建了大金展览馆、阿骨打铜像等景点设施。前郭县博物馆在不断丰富民族民俗文物的同时,大力开展辽金文化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工作,目前馆藏文物已达5000多件。扶余市烈士陵园、宁江区烈士陵园和长岭县烈士陵园均有单独展馆,展馆的实物、图片、影音资料也在日趋完善。

(三)有正常的社会活动,教育功能较好发挥。

每年清明节、“八一”建军节、重阳节期间,每个烈士陵园及纪念遗址都会有大批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前来开展祭扫活动,人数平均在万人左右。平时,在市区内的各个陵园都会有部分群众和青少年自发开展凭吊先烈、观瞻遗像遗物等活动。特别是前郭县博物馆,每年利用“五一”黄金周、“世界博物馆日”和寒暑假期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可爱的郭尔罗斯走进博物馆”、“我爱家乡郭尔罗斯”小讲解员活动,让青少年在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同时,不断增强他们的爱国之志和爱家乡之情。

二、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与目前城市的发展水平、形势发展要求和广大群众期盼相比,明显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教育功能呈现相对弱化的趋势,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全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数量较少、规模相对较小。

我市自20xx年组织评选第一批12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因为多方面原因,到目前评选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各县(市、区)也基本没有独立开展各自的评选活动。同时,12个教育基地分布在全市四县一区,有些遗址类基地甚至分散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市区内的教育基地普遍占地面积较小,市区外的教育基地普遍交通不够便利,已经无法满足大型团体祭扫活动和群众随时祭拜的现实需求。

(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队伍建设滞后。

现在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文广新局管理。

二是民政部门管理。

三是所在乡镇政府管理。

各单位在管理制度建设上也良莠不齐,只有少部分基地有相对完善的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同时,基地管理队伍中既有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也有临时聘任人员,部分遗址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而且这些管理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几乎没有专业的管理人才。目前,只有宁江区、扶余市、长岭县的烈士陵园有固定的讲解员,缺少专门的培训,服务水平相对不高。

(三)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展示手段陈旧落后。

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目前全市基地的整体现状,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基地的软件和硬件建设。除图书馆、档案馆外,所有陵园类纪念设施都是自筹建设资金,根本无法满足日常的维护和建设,导致部分纪念设施损毁严重,展出物品不够全面。如前郭县博物馆虽然有维护费用,但由于馆舍面积小,近千件文物无法展出;前郭县烈士陵园无维护经费来源,管理上相对滞后,致使园区墓碑破裂、墓区积水严重,场地面积无法满足大型团体的祭拜需求。特别是各个散落乡镇的遗址类纪念设施,基本没有日常维护费用,损毁特别严重。而且有场馆的纪念设施也因资金问题无法配备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基地教育功能的发挥。

(四)活动开展不平衡,宣传推介力度不够。

在这些基地中,除博物馆、图书馆经常自主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外,其他基地平时主动开展活动的很少,陵园和遗址类基地每年只有清明、六一等特定节日才有团体和群众来开展活动,个人自发参观的相对很少,部分陵园平时连门都不开,特别是“红色旅游”目前在我市还是一块空白。同时,各基地普遍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宣传方式简单,宣传手段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市民对这些基地的内容特色、活动开展情况知之甚少,基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意见和建议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德润松原”建设必不可少的途径和平台,必须从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等多方面进行长远规划。

一是突出建设重点,坚持推陈出新。

梁士英烈士是全国战斗英雄和特等功臣,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建议以扶余市陵园为重点,将扶余市烈士陵园和宁江区烈士陵园内的梁士英烈士纪念设施进行整合,增加必要投入,扩大园区规模,合力将其打造成全国红色旅游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针对市本级没有烈士陵园的现状,建议将宁江区烈士陵园划归市民政部门管理,成为市属烈士陵园,进行必要的改建和扩建,以满足市区内群团祭拜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要研究制定《松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评选办法》,对那些教育辐射面小、无人管理的遗址类教育基地进行合并、转迁或者淘汰,将市图书馆等一些已经具备教育功能的场所增选为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效满足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需求。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

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合民政、文化、财政、国土等部门成立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项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指导、规划、协调我市爱国主义基地建设、管理和使用,形成联合指导、统一考核、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要健全完善各类教育基地管理办法,配齐配全专职管理人员,开展必要的业务知识培训和外出学习参观活动,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确保我市基地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教育效果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是明确投入标准,广泛募集资金。

在主动争取中央、省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切实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要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将这些教育基地纳入财政全额拨款管理,制定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扶持办法,根据不同的基地建设水平,每年市县乡三级财政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配套扶持。同时,要鼓励社会各界向基地进行募捐,尝试和探索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整合一切社会资源共同打破制约基地发展建设的瓶颈。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

要在松原宣传网、文化网等网络宣传阵地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页,大力提倡开展网上纪念先烈活动。要鼓励各类基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制作折页、光盘等特色鲜明的宣传品向社会推介。要协调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把宣传介绍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及时报道基地开展活动的情况和效果,反映社会各界的建议和呼声。市委宣传部要谋划制作《松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等宣传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群众和域外游客进行宣传和展示。要组织撰写和拍摄关于梁士英烈士的书籍和影片,深入细致地展示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形成品牌效应,增强教育效果。XX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报告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鲜活教材,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课堂。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中国,从内忧外患到在世界舞台上挺起了腰板,这一艰辛的历程背后一直屹立着一抹伟岸的身影毛泽东,而韶山作为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那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值得当代弘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是中共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风景胜地和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城乡先进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并准备着为社会的进步出力。同时,也为了能让我们早日融入社会,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从实践中去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因此,我们对武汉市爱国教育基地做了简单的钓鱼那报告。

一 武汉市爱国教育基地概况

据初步了解,目前湖北省一共有十七家爱国教育基地,分别是

1、武汉二七纪念馆

2、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3、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4、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5、李时珍纪念馆

6、“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7、闻一多纪念馆

8、湖北省博物馆

9、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

10、周老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11、红安七里坪革命纪念

12、大悟宣化店中原军区旧址及新四军第五师旧址群

13、宜城张自忠烈士纪念馆

14、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

15、北伐汀泗桥战役遗址纪念馆。

下面只对武汉的一些基地进行了调研。

武汉二七纪念位于武汉市汉口,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及“二七惨案”,在林祥谦、施洋等39位烈士牺牲的江岸地区修建的,1963年对外开放。1987年新馆建成开放。二七纪念馆周围还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二七烈士纪念碑”。可能因汉口学校相对较少,据了解参观人员中学生并不多,而且总数也没有其他地方多。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解放路红巷,于1963年建成开放,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了馆名。毛泽东1926年11月下旬至1927年8月在武昌时的旧居,于1967年按原貌重建并开放,也成为农讲所参观的一部分。每天开放时间为上午八点半到下午四点半,周六、周日不休息。去参观的多为学生,还有一部分老年人。据官员介绍,偶尔有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该馆基本陈列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馆内收集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馆舍位于东湖之畔。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20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余件,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

该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为: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湖北省博物馆名气比较大,也非常具有游玩和观赏价值,所以平时总是很热闹,虽然有的人是为了游玩才去的,可是从现场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爱国氛围。

二、武汉市爱国教育基地作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游览爱国教育基地是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爱国教育基地多为开放式的,具有纪念意义,能够吸引对历史感兴趣的人群,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爱国教育,这些地方爱国气氛很浓,可以帮助参观人员了解老一辈先烈们在那个黑暗年代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通过参观爱国教育基地,了解历史,传输爱国思想,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三、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原因 这里将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得到以下几点

1、政府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基地运营不当。

领导者思想观念陈旧,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较差

3、部分基地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4、内部管理松散,运作体制落后。

5、宣传力度不够,难以提高知名度。

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分析,并借鉴一些兄弟城市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领导重视,增加基地投入”是前提。

解决基地的投入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每年给基地的拨款中要把人员经费和事业经费统盘考虑,对那些影响大、知名度高的重点基地要加大投入。对基地的维修、改造及举行大型宣传教育活动,要划拨专项经费。

二是广泛争取社会的支持。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来帮助、参与基地的建设,把教育活动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

三是各单位要注意自身的积累,要在本单位的计划外创收中确定一定比例留成,作为事业发展基金。

(二)“配备得力领导,理顺管理体制”根本。

抓基地建设,要着重抓领导班子的建设,特别是一些重要基地,一定要配备强有力 的班子,尤其是要选好一个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能力的带头人。选拔配备得力的基地领导,必须考虑这样几个条件:

(1)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进取精神,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坚持把基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阵地的前提下,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2)懂业务、肯钻研、会管理,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协调能力强,具有开放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基地领导班子加强考核。另外对于少数基地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要根据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 出的“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切实担负起协调、指导的责任”的要求,予以理顺,使市委宣传部得以加强对基地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三)“重视业务培养,提高队伍素质”是条件。

基地承担着运用其特有的方式培养、教育社会主义“四有”公民的特殊任务,基地的工作人员既是教育者,就必须先是受教育者,要使每个工作人员都体现出基地的风范和精神。

(1)要通过讲历史、讲传统,加强学习,培养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提高政治素质。

(2)要加强岗位培训,制订合格上岗制度。提倡钻研业务、好学上进的良好风气。尽可能为青年职工多提供培训和深造的机会,要用较短的时间使业务人员知识水平普遍达到大专程度以上。

(3)要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坚持义务讲解,普及文明用语,推广规范化服务;

(4)努力在人事、用工、分配等制度上大胆探索,建立激励机制,优化队伍结构。

(四)“政府宏观管理,优化管理体制”是重点。

精选一批基地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挂牌,作为参观教育的重点基地,同时制定具体措施,提高教育的组织程度。教育部门要把参观基地作为德育教育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市里的重点基地,要求各大专院校、中小学在每个教育阶段都要有计划地组织参观、学习;各企业、机关、街 道、村镇也要把参观基地列入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排出计划,落实时间、对象和必需的经费。对于少数基地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要根据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 出的“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切实担负起协调、指导的责任”的要求,予以理顺政府作用,优化管理体制。

(五)“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基地影响”是保障。

对全市各基地宣传品的品种、规格、风格进行规范制作,使之成为宁波城市形象设计的一个部分。同时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地理位置、影响、意义等做大范围的宣传,可以做宣传单,纪念册,整理编辑书籍等。市属各新闻单位要加强对各基地的介绍,对各基地开展的活动加强宣传。此外,也可以使旅行社和基地合作,以扩大影响力!

篇2:XX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报告

况报告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汝州市区北12公里的汝州市陵头乡段村境内的马头山脚下,紧邻207国道,北与登封市送表乡接壤,东与汝州市大峪乡相邻,南与汝州市风穴寺景区相连,交通便利,位置优越,风景优美。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XX年关于调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情况报告

3月28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雪山带领调研组,来我馆调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吕锦鸿、纪念馆党工委书记赵鹏飞陪同调研。

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方式,对纪念馆硬件建设、教育功能发挥和宣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了解。调研组充分肯定了纪念馆近年来在爱国主义教育、廉政警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强调,今后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基础配套,抓好宣传教育,加强文物保护,提高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发挥好纪念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阵地功能,在弘扬长征精神、发扬革命传统、凝聚各方力量,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XX年关于调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情况报告

为贯彻《中共赣州市委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赣市办发6号)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推动我县红色旅游、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市里申报评选的条件,我局协同宣传部、文广、民政等单位,共同商议甄选并深入西牛镇、油山镇实地,考察了红军22军干部学校旧址、赣南特委旧址与在建中的革命烈士陵园、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并根据申报要求,认真准备各项材料。借由申报工作,进一步加快我县红色旅游资源建设,打造弘扬革命传统、特别是青少年培育民族精神基地,从而发展红色旅游。XX年关于调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情况报告

汝州市桃花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我省抗战史上有名的八路军段子铺战斗旧址,1944年5月日军侵占临汝后,妄图在段子铺村建立固定的侵华据点,在大肆烧杀奸淫抢掠,残害当地人民的同时,还四处派粮抓人,企图修建固定的工事和战略仓库。1944年12月,八路军皮徐支队和临汝抗日根据地民兵5000口人,在当地人民的配合下,在现教育基地旁的马头山畔,打响了段子铺战斗,歼灭伪军60余人,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捣毁了日军的工事和战略仓库,解放了300多名受苦受难的民工,1945年1月28日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曾登载了这一战斗。桃花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处的段子铺村,抗战时期是临汝抗日根据地的游记区,既能反映中共河南省委、河南军区领导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和广大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光荣事迹,又有王树声、戴季英、皮定均、徐子荣等革命前辈曾使用过的文物和留下的英勇事迹,还有日军侵略中国残害临汝人民的如山铁证。为了弘扬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加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XX年由段村农民企业家王登科自筹资金、中共汝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建立了桃花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XX年正式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桃花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汝州市区北12公里的汝州市陵头乡段村境内的马头山脚下,紧邻207国道,北与登封市送表乡接壤,东与汝州市大峪乡相邻,南与汝州市风穴寺景区相连,交通便利,位置优越,风景优美。占地面积10多平方公里,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

基地内常年陈列布展,主要展出内容,一是汝州市革命史展,二是日军侵华史展,三是在汝州战争和工作的革命前辈使用过的文物和八路军缴获的日军物品展。

七年来,汝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以桃花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全市党员干部学习宣传党史的教育阵地,组织各种纪念活动,邀请老英雄、老干部作报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皮定均、徐子荣等抗战将领的亲属亲临基地缅怀先烈,对桃花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多年来,共举办各种报告会和纪念活动76场次,受教育人数达十万余人次。

篇3:XX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报告

关键词:高校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校档案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缩影, 是广大师生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是传承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载体。它包含了教学、科研、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反映了历届师生员工各个时期不同层面的活动, 其素材之丰富、内容之博大、内涵之精深,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源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宣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都要求高校广开思路, 广辟途径, 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切实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和《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中都明确指出:要加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努力拓展档案馆的教育功能。因此, 高校档案馆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有效开发利用丰富的馆藏教育资源对广大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既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档案馆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有效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弘扬学校优良传统, 提升大学文化, 凝练大学精神, 激励、鼓舞和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勤勉自励, 开拓进取, 改革创新, 为实现学校建设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从而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这是高校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1.高校档案记述了学校的优良传统, 有较强的爱国荣校的教育功能。中国的高等教育至今已走过了上百个年头, 百年来它和民族共荣辱, 与国家同兴衰, 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波澜壮阔的革命业绩。高校档案所记载的高校发展史既是一部民族荣辱史, 又是一部革命史。例如, 北洋大学 (今天津大学) 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初启的少数几所高校之一, 它创建于1895年10月。当时甲午海战刚刚结束, 中国的失败引起国人的激愤, 有识之士提出“教育救国”的主张。为“救亡兴国”先后建立了北洋大学、北京大学等具有近代教育性质的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创办的初衷就是为了“救国”。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五四运动”就发源于北京大学, 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震撼全国的“一二·九”运动中, 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中, 一代清华仁人志士披荆斩棘, 呕心沥血, 积极传播先进思想, 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校档案所记载的高校发展史还是一部创业史和奋斗史, 透过它可以看到学校在过去创业过程中所走过的艰辛足迹, 也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迅速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高校档案所记载的这一页页爱国荣校史无疑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素材, 能够激励和鼓舞广大师生员工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优良传统, 与祖国同呼吸, 共命运, 刻苦学习, 积极进取,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高校档案凝结了学校的优良校风, 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高校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凝练, 形成了带有自身特色的良好校风、校训以及校歌和规章制度等。如清华大学的“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信”, 天津大学的“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等, 都是一种群体气质、作风的反映。它一方面体现在广大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言传身教中, 另一方面也随着时间的延续, 凝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档案中。比如, 北洋大学行政档案中保存的校歌“穷理工、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 是北洋大学历代师生所倡导与追求的目标。这些档案所反映的内容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 大家共同遵守的, 自我约束、自觉追求的准则。实质上是一种素质的培养, 是一种道德规范的培养, 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产物。各个高校的档案, 无论是教学档案、科研档案还是管理类档案, 无不渗透着办学理念和良好的校风、学风。这些隐性教育资源对广大师生员工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完善个性都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无疑成为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3.高校档案馆保存了大量实物档案和声像档案, 是进行爱校敬业教育的直观教材。高校档案馆收集、保存了大量实物档案, 包括学校各种重大活动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或知名人士的题词手迹, 赠送的书画原稿, 知名校友赠送的纪念品, 在国际和校际友好交往中的礼品, 历次校庆以及重大活动的徽章、纪念品, 参加国内外各种活动或比赛获得的奖励证书、奖状、奖牌、匾额以及锦旗等, 可以说是学校发展成果和荣誉的见证, 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同时还保存了很多记载上级领导来校视察工作、各种重大庆祝活动、高层学术活动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声像档案。这些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反映了学校的发展变化, 蕴涵着大学精神和大学风貌, 是对广大师生进行爱校荣校教育、热爱科学教育和尊师重教教育的直观教材, 其教育效果要比读书和说教更直观, 更容易理解, 更具有说服力。

4.高校档案馆珍藏了大量“功德”之档, 是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模范读本。高校档案馆收藏了大量名人档案资料, 其中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立言、立德、立行”的原始资料, 真实记录了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 穷其一生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行为表现, 成为后世的光辉典范;也有许多本校专家、学者和先进人物的手稿、日记、动人故事、事迹图片等档案资料, 记录了他们把立志报国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紧密联系起来, 把自己的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奋斗紧密结合起来, 积极进取, 奋发有为的闪光足迹。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无疑会对学生正确的理想、道德、人格等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用这些实例来教育、引导学生, 对于促使其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必定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档案馆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途径

1.把校史馆 (展)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具体场所加以全面建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全国各高校为了宣传和展示学校的优良传统及建设发展成就, 都纷纷创建了校史馆 (展) 。高校档案馆可以在此基础上挂牌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进行全面建设, 这样不仅能够使校史馆 (展) 受到学校的重视, 在建设方面加大投入, 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校史馆 (展) 的教育功能。通过建立校史馆 (展) 、校史博物馆 (陈列馆) 和名人纪念馆等方式, 生动直观地再现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坎坷的发展经历、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民族存亡的历史等, 最终将高校档案馆办成校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如上海交大的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弘扬和传承大学精神、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线索的馆藏建设, 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丰富馆藏资源是档案馆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前提和基础。馆藏建设应从两方面着手, 其一是要加强对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征集工作。在档案收集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保证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在档案征集工作中, 要扩大征集范围, 不仅要面向本校师生征集, 还要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其二是要加强对所收集和征集到的资料的鉴定和筛选, 保证档案的质量。收集爱国主义教育有关档案资料要以人物或事件为线索, 力争形成内容连贯、脉络清晰的完整体系。可以通过建立名人档案的方式, 设法征集老一辈知识分子为救国救民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呕心沥血、努力拼搏的革命文献资料、影像资料及实物资料。尤其是平时就要注意收集保存历任校级领导、知名校友或校内著名专家学者的活动照片、获奖证书、书稿信札、科研成果、事迹材料等档案资料, 以为日后进行编研和展览打好基础。

3.深化编研工作, 充分挖掘档案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高校档案馆内容丰富, 信息量大, 要想有效挖掘和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必须注重档案信息的深加工, 分析研究各种档案史料, 编研出各种档案成果, 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系统、全面、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为此, 高校档案馆要深入挖掘和研究档案资料, 让一张张照片、一份份文献、一件件实物背后的故事“鲜活”起来, 形象而直观地展示大学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内涵。特别要重视对革命历史档案、校史档案、名人档案等内容和价值的研究, 并著书立说、汇编资料、编史修志, 用高质量的编研成果鼓舞人、引导人, 使广大师生从中汲取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如利用档案进行党史、革命史教育, 湖南大学编写了《岳麓风云》;利用档案进行教育史研究, 北京大学编写了《蔡元培和北京大学》;利用档案进行校史研究, 许多大学编写了《校志》, 这些都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高校档案馆还可以进行一些诸如校史专题、校风专题、教学专题、科研专题、校貌专题等的编研, 并以图书、录像录音、幻灯、电影、电视片等形式呈现给广大师生, 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 增强广大师生的自豪感和努力为学校发展作贡献的使命感。

4.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不断提高服务利用水平。高校档案馆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就要不断提高其开放程度、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首先, 要有效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将科研档案、学籍档案、人事档案、声像档案等统一制作成数字化档案, 并将其添加到校园网的档案信息网页上, 以便于广大师生浏览和查阅, 同时积极与当地档案主管部门和其他高校档案馆 (室) 联网, 以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和社会共享程度, 增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服务能力, 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其次, 要不断强化科学管理, 逐步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在陈展制作、服务利用、接待参观、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规范管理, 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建档、管理、接待、讲解、研究和陈展人员队伍。在接待利用档案和参观人员时, 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和对人的尊重, 通过高尚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素质、广博的文化知识, 使广大师生获得满意的服务, 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5.充分利用档案馆的教育资源,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高校档案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比如既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 (展) 、校史博物馆 (陈列馆) , 利用档案中的爱国主义素材举办专题讲座, 也可以制作播放校史电视片, 这些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必然比单纯的课堂讲解更有吸引力和渗透力。由于高校档案馆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和新颖性以及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必然好于传统的理论灌输, 进而弥补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不足。

总之, 高校档案馆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既是其作为高校教辅服务部门的责任和使命, 也是学校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 更是档案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英玮.档案文化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2]梁守英.论高校档案的教育功能[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5, 30 (1) .

[3]谭奇志.发挥档案教育功能,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兰台世界 (理论版) , 2006 (9) .

[4]石为群.高校档案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教育功能[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 28 (3) .

篇4:简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关键词: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新;苦练内功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82-001

管桦陈列馆于2004年建馆,内部展示了管桦先生及其友人的书画作品、文学作品的手稿等物品。管桦陈列馆自2006年起先后成为丰润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源于人民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逐渐升华形成的一种维护祖国利益的行为准则和坚强信念。

管桦把故乡作为祖国的缩影,发表了《小英雄雨来》。1937年,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中国进行全民族抗战。青壮年参加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冀东还乡河两岸各村的民兵、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战争年代,像雨来那样站岗放哨、手拿红缨枪、挺起小胸脯、给八路军送信、制造假地雷迷惑敌人,带路进埋伏圈的情况是很多很多的……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五十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唤起读者对祖国深沉的感情。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青少年,除了学校,社会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图片展、进行故事演讲、歌咏比赛等。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升华爱党、爱国的情感。要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常抓常新,则必须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新途径。爱国主义是具体的,激发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最终目的必须落实到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动中。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还必须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校外教育因素,使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协调,共同完成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如走进革命遗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感,使校内教育不断向校外延伸。

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一再强调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必然要求。我们该如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呢?

一、整合政府、社会和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主管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其次,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其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最后,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民营资本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仅靠政府的那点投入难以支持其长远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将是个不错的选择。笔者认为,教育基地可以大胆地把基地后勤推向市场,吸纳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较好地化解矛盾。

二、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知识背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信息渠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创新,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真正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的各类教育基地建设,必须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教育内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教育形式,不断研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途径,使教育基地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各类教育基地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等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努力做到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解决陈列内容陈旧、手段方式落后的状况,在艺术设计、实物制作、展品布设、灯光配备等环节,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更多的信息,努力增强文物展示的现场效果。 其次,要开辟双向渠道,共建共育。要创新思路,在更好地做到“请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教育基地的辐射力和影响面。要与社区、学校、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联手共建教育基地,制定共建计划,签订共建协议,确定联络员和辅导员,以此来增强工作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各教育基地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走进农村,多办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临时展览、流动展览。

三、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做好公益服务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记述着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光辉业绩,是激发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大课堂。

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

篇5:XX年关于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XX年关于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xx年度监督工作计划,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对省教育厅开展工作评议,为协助常委会搞好评议工作,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忠良担任组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组成人员、有关常委会咨询专家、全国及省人大代表组成教育工作评议调研组进行调研。此次调研有三个重点:我省学前教育三年计划实施情况、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情况、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情况。

为做好本次工作评议调研,调研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6月30日前完成对省教育厅开展工作评议的前期准备工作。拟定了调研方案,明确调研方式、步骤及重点。二是召开调研组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调研工作,听取省教育厅关于全省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三是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及直属机构、各市州教育局的意见。四是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忠良带领下,赴毕节市、贵阳市、黔南州进行调研,实地考察了当地幼儿园、中小学、职业教育园区和学前教育突破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攻坚工程、中小学优美教室工程、围墙安全工程等,与所到地校长、园长、老师、学生、家长代表等交换意见,与州、县人大代表,教育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五是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面向老师、学生、家长代表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发函书面征求22个省直单位意见,7月10日,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听取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16个厅局意见建议,共收集到意见建议50余条,并就调研和座谈中了解的意见建议向省教育厅进行了反馈。通过以上方式,对我省学前教育和“9+3”工作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寄托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各级教育部门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凝炼精神,提振士气,工作超常推进,教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教育投入显著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加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直接影响教育投资增长。20xx-20xx年,全省教育事业已共计投入150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投入总和的倍。3年新增教育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是“十一五”投资总额的4倍。

义务教育全面提速,均衡发展稳定推进。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加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全面提升了我省义务教育基础能力。截止20xx年底,全省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848所,在校学生万人。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全省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县为单位全覆盖,惠及400万农村中小学生。建成2229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4055个农村中小学食堂、283万平方米学生宿舍、万套乡镇教师公租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4%,比20xx年提高7个百分点。农村特岗教师数量全国第一。近三年招聘万余名农村特岗教师,其中20xx年招聘“特岗教师”万名,数量居全国第一,极大缓解了农村学校师资短缺问题。

中职教育实现“四个率先”,取得重要突破进展。中职教育在全省教育事业中率先实现突破、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省范围的免费中职教育、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在全国率先实施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融合发展的“四个率先”。清镇职教城“无中生有”,20xx年11月清镇职教城开工建设。目前近20所职业院校入驻建设或办学,入驻师生近3万人。三年来,全省中职招生万人。中职“百校大战”累计完成建设面积42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89亿元,免费资助学生30余万人次。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比20xx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学前教育破解“四大难题”,着力解决入园困难。学前教育着力破解政策制度顶层设计、办园模式创新性、幼儿园建设筹融资、幼儿教师短缺等“四大难题”。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以来,我省共投入亿元用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实现农村公办学前教育从无到有,实现了乡乡有公办幼儿园,新增乡镇、街道公办幼儿园1044所,村级幼儿园654所,民办幼儿园854所,新增幼儿园学位万个,新增专业化幼儿教师万余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0%,比20xx年提高15个百分点,极大缓解了农村幼儿入园难问题。

评议调研组认为:“十二五”以来,全省教育系统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有关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教育系统以改善民生为总任务,积极推动教育改革,解决基层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4+2”教育突破工程、教育“9+3”计划,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省实现基本普及15年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以来,全省教育工作成效明显,但教育资源总量仍显不足,建立适应同步小康的教育体系任务繁重且艰巨,教育发展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水平有待提高。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了教育投入,但由于财力薄弱和教育历史欠账多等因素,“缺钱”依然是制约我省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在县一级,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资金大多占了本级财力的一半以上,其中教师工资又占了教育财政投入的大部分,致使真正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资金不多。教育局长普遍反映,当局长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筹措教育经费”。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足,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短缺,经费缺口不断增大,“大班额”问题仍较突出,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偏低。实施“9+3”计划时,一些地方以借贷方式筹集资金,在完成“普九”化债任务后又出现新的负债。现有政策执行不力,部分市(州)、县没有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规定;多数省属企业没有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部分市(州)、县级政府没有落实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部分用于学前教育,划出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均衡发展任重道远。总体来看,我省教育均衡的现实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存在着强烈反差。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层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全国2862个县,已经有300余个县通过了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我省尚没有县(市)通过验收。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仅为84%,距国家20xx年%的要求差距较大,一些地方把布局调整简单等同于学校的“撤并”和“减缩”,或片面追求集中办学的规模效益,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简单操作,脱离了农村学生就学需求的实际,低年级学生因上学路途远而辍学。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量涌进城市幼儿园、中小学就读,造成城区幼儿园学校、校舍严重不足,“大班额”问题仍很突出,如水城县第二小学,学校现有3078名学生,学生主要来自周边乡镇,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及寄居亲戚的学生比例近60%,全校平均班额83人,其中4—6年级平均班额达到96人,师生比为1︰39,大大超过国家和省师生比标准。城区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有的民办幼儿园管理失范,以至一些未经教育部门审批,办园条件差、安全隐患堪忧、教师无证上岗的“黑”幼儿园增多。全省公办幼儿园仅占总数的%,贵阳市按常住人口计算,幼儿入园比例达70%,但如果加上流动人口,入园比例仅为24%,要是无公办园可上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得选择“黑”幼儿园。职业教育办学基础差、办学规模小,生师比、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及仪器设备值等主要办学条件指标在西部排位挂末。

(三)教育管理不完善,队伍建设亟需加强。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探索,一些中等职业教育管理者对市场需求不敏感,缺乏经营理念,管理不规范。全省仅有4个市(州)成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导致相关管理工作不到位,影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有的地方重建校轻管理,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还存在敬业精神不足、甚至还存在个别教师道德败坏,侵害学生的事件。教师队伍仍存在数量不足、结构性短缺、队伍不稳等问题。根据各级学校专任教师基本要求测算,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总缺口万名,学前教育缺专任教师万人,其中,黔东南州、安顺市和毕节市(不含威宁县)公办幼儿专任教师占应有专任教师数的比例不到30%。教师学科结构不匹配,很多农村中小学缺少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及信息技术教师,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队伍不稳,边远艰苦地区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优秀教师派不进、留不住,幼儿教师工作待遇普遍较差,培训机会少,发展缺乏后劲。

(一)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增强教育法制意识。继续开展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为贯彻法律、法规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教育改革的要求,通过改革解决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和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相应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对教育发展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工程建设、税费征收以及教师聘用、社会保险、权益保障等,制定具体政策,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把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作为加强教育的根本保证,通过法制建设和制度创新确保教育步入法治化、规范化发展轨道。加大《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的执法力度,加快制定《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的步伐,适时研究制定《贵州省学前教育条例》。

(二)提高教育投入水平,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要保证学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资金,满足基本办学条件。适时调整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在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对教师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软实力建设的支持力度。拓宽渠道筹措经费,支持学校、幼儿园创新投入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金,多元化、多渠道、多主体投入发展教育。切实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逐步建立从预算编制到决算全过程的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及监督机制。

(三)加快教育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当前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阶段,应在研究分析学龄人口变化、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区域、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办学标准,科学调整学校、幼儿园布局,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研究确定学校规模,制定适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办学标准,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大幅度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率。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权利。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镇户籍的适龄少年儿童享有同等待遇,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四)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不断调整方向指针,帮助学校提高管理水平,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宗旨。加强校长队伍的建设,更新校长的教育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处理好现在与将来、规模与效益、和谐与发展的关系。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师补充和培养机制,着重加强农村紧缺薄弱学科课程教师、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和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促进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

篇6: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报告

提纲

引言

一、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概况

二、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作为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三、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原因

(一)、主要问题

(二)、剖析原因

1)宣传力度不够,难以提高知名度

2)政府规范不得力,管理体制不健全

3)服务机构不完善,配套硬件设施不足

四、附录 感想

引言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鲜活教材,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课堂[1]。1995年3月,民政部确定了包括韶山在内的第一批(10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中国,从内忧外患到在世界舞台上挺起了腰板,这一艰辛的历程背后一直屹立着一抹伟岸的身影—毛泽东,而韶山作为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故乡,那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值得当代弘扬。为了迎接建党90周年,我们湖南的党员们在2011年2月20日前往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而比较全面而真实地了解了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本情况,我们从中看到了它的发展成果,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本次调研活动所发放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面向基地中毛泽东故居景点工作人员,共发放了20份,回收了12份,有效12份,有效率为60%。本文从实地考察出发,向广大党员同志们展现一个鲜活的韶山,从调查问卷所得的资料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适宜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好的运作并弘扬爱国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概况

韶山位于湖南省湘潭市西北部,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十大重要革命纪念地之一,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韶山旅游资源以与毛泽东成长、生活和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相关的人文旅游资源为主体[2],以巍然耸立的韶峰、神秘清幽的滴水洞等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为依托,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有机融合。主要主要景点有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广场,毛氏宗祠,滴水洞,韶峰,清溪等。自1954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来韶山旅游接受革命洗礼的游客络绎不绝,湖南省内外各地、各单位纷纷把韶山作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首选课堂[3]。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同时作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中央对其关怀有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六年内三次来到韶山视察指导工作。在2003年12月视察韶山,对韶山的建设提出了“两个有责任”:“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把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纪念馆等纪念设施管理好、建设好、利用好,用以教育人民,成为我们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宝贵的精神财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有责任把毛泽东同志家乡首先建设好。”在党中央的关怀下,韶山景区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到韶山瞻仰的游客大幅攀升。

二、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作为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参观韶山等红色旅游景区,是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红色旅游不仅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如何将红色旅游与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韶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毛泽东主席的故乡,对于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红色旅游景点而存在,同时也为我们了解伟大的毛主席,了解老一辈先烈们在那个黑暗年代艰苦奋斗的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发展韶山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三、韶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是现在,走过了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站在一个崭新的出发点上,作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韶山更应该辞旧迎新,以一个崭新的面貌接受新的一轮的挑战。根据调查所得的资料,我们总结出了基地存在的几大问题:(1)虽然游客量逐年增加,据统计,已由2003年的185万人次上升到2009年的510万人次,但是依旧是以省内游客居多。(2)设施和服务均欠周到,没有充分做好接待外国游客的准备。毛泽东遗物馆和纪念馆中除了少数标识同时使用中英文提醒游客,各种展品都只有中文介绍。英文讲解员也只有一名。虽然从工作人员那了解到来韶

山旅游的外国游客较少,但我们还是在遗物馆见到外国游客的身影。显然这没有为让韶山走向国际做好准备。(3)交通很不便利。虽然在韶山汽车站有定时发向景区的客车,但是客车基本上不按时发车和返回,只要车满就开走了,如果游客少的话,要等很久的车。由于很多人选择自驾游,所以如果不等班车从景区回韶山市区,也是要等很久的车。(4)留不住“过夜客”。由于在景区住宿条件有限且价格偏贵,再加上毛泽东故居、毛泽东遗物馆等都是免费开放,很多游客都选择“一日游”的形式游韶山。(5)存在明显的环境卫生“死角”。由于故居景区依旧有当地居民在此居住,虽然在人流量很多的地方环境卫生维护的很好如毛泽东广场一带,但是在景区和居民居住地交界的地方,环境卫生仍待提高,有关制度有待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在此剖析原因并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为韶山的建设出一份力:

宣传力度不够,难以提高知名度。虽然积极地在网站和其他媒体上大力宣传韶山,并且拍摄了宣传片,但是从游客省内居多的事实看,韶山的魅力并没有吸引住省外及海外游客的目光。应该将宣传方式多样化,除了网络及电视等最常用的媒体,基地可以主动与各高校联系,为其提供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岗位,一方面提升了基地的服务质量,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更好的实现了对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政府规范不得力,管理体制不健全。环境是基地对外的最直接的形象,景区不仅是对外开放的旅游资源,也是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景区所弘扬的革命文化是融入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的。所以对于景区和居民区的交界地带及车辆集中的地方,应该制定相应的有效的规划管理制度,并有效的执行。美化了景区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也能带动当地的经济收入。

服务机构不完善,配套硬件设施不足。对韶山市区到景区的旅游专线车辆进行规范管理,按时发车。提高住宿和用餐条件,以韶山优美的景色,浓厚的革命文化气息,以及舒适的住宿条件留住游客们的身心。对毛泽东遗物馆及纪念馆的各展品标示英文介绍,让来韶山的海外友人们也能体会到韶山浓厚的革命气息以及更深刻地认识我们华夏儿女们心中的精神领袖—毛泽东。

参考文献

[1]马翠花,董淑湛,张玲玲.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华章,2010,(12):98-99.

[2]陈宁英.韶山红色旅游市场竞争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9:22-23.

上一篇:激励学习励志语录下一篇:关于印发《江苏省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计发退休费等问题实施意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