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皇帝刘邦的事迹

2024-04-11

汉朝皇帝刘邦的事迹(共5篇)

篇1:汉朝皇帝刘邦的事迹

我眼中的皇帝-刘邦1200字作文

我眼中的皇帝-刘邦

刘邦是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秦二世时,他在沛县起兵,反抗暴秦统治,最终获得成功,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定的封建王朝。

刘邦的功绩是无可非议的,但对于其人品历来被人看好的不多,即使刘邦功业得到极高推崇时,也只说他拯民于水火,而不对其整个人品加以推崇。

对刘邦的非难,或始于阮籍登广武展场时“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之叹,到了《厚黑学》风行之后,刘邦简直成了人品不好的代名词,至今未有改观。的确,刘邦在发迹之前,在沛县的种种行为都将他性格中的弱点暴露无遗,“不是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就相当于今天的街头混混,他甚至在定都建国之后,未央宫为父祝寿时还戏弄父亲,暴露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足见其人品质低劣。

然而,这样一个品质低劣的人如何能成就如此伟大的功业,这着实让人怀疑。其实,以上所述种种并非刘邦作为领导者的真正的品质,刘邦能成就如此功业,必定有伟大的人品作支撑。

刘邦曾自比信陵君,从而给自己定出了人生的高度。刘邦极会笼络人心,其笼络手段又极为高明,他善于根据形势揣摩人的心理,润滑人际关系,能够吸引他人为己所用,史记载:刘邦入关后,项羽闻之,欲击之,刘邦自忖以十万军不敌项羽四十万大军,乃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项伯遂感于厚爱,力劝项羽“善遇刘邦”,并于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得范增的计划全盘落空。

从表面上看,刘邦并无任何才能,但其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皆忠诚效命,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敬佩地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以一个平民出身的“浪子”,团结着一大批才高气傲的谋士、大将为之效力,岂一般手段所能至?

毛泽东这样分析刘邦的胜利: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其实,刘邦最大的优点是他的“仁而爱人”,我认为这才是助他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在论及刘邦的.成功时,总会提到他的雄才大略、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宽厚大度等等,其实,这些优点都是从属于“仁而爱人”这一点而产生作用的。

刘邦的“仁而爱人”其实在《史记》中处处都有体现。最初体现在为官府送徒咸阳途中纵囚。继而表现在初起沛时不愿接受沛令之职。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刘邦之辞,与萧何、曹参之辞不同,萧曹二人之辞,是恐是不成,秦王朝种族起家,而刘邦之辞,没有个人的因素在内。

然最为典型的则以入关灭秦,与秦人约法三章,悉除去秦法,不受秦民犒赏;再则是汉七年,刘邦击韩王新还咸阳,“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最后,在汉十二年过沛,父老留饮,刘邦说:“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不愿多打扰家乡父老,显示出对家乡人民深厚的体恤之情。凡此种种,并非作戏,而是出于一片赤诚。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刘邦的成功绝非偶然,也绝不是靠运气得来的。试想,一个“好酒及色”之人,进入当年秦始皇的豪华的宫殿之中,竟能克制自己强烈的欲望,“财货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何愁不成大事?

篇2:汉朝皇帝刘邦的事迹

怡情

闻广

功, 得地而 予不利”人。 刘对此回答不邦 以 然为, 称其 “知 其 一 不,知二 ”其。 他己

篇3:“死不起”的汉朝皇帝

汉朝早期,每个皇帝所安葬的陵墓旁边都要新建一个城市,设置令、丞、尉一整套建制,负责陵墓的官员来守护、管理。譬如汉高祖刘邦的长陵,在长安北面四十公里外,本来那里是一片荒地,因为刘邦要安葬在那里,就成为一个县,归京师直辖。

《汉官仪》记载:“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这就是说,在每个皇帝陵墓的旁边还有一片建筑群,叫作寝宫,里面的设制如同皇帝在位时一个样,由去世皇帝当年的宫女和宦官值守。每月的晦日、朔日,社日、腊日等等重要日子,这些在陵寝值守的宫人都要一丝不苟地准备好饭好菜给先皇“享用”,而且每天还得按时去理床、叠被,端送洗脸、漱口水,与先皇在世时的礼制毫无二致。

秦始皇骊山陵墓的奢侈是古今闻名的,而汉武帝的陵墓规模也不小,不仅随葬有无数的金钱、财物和精雕细琢的鸟兽、鱼鳖等一百九十多件价值连城的雕件,还把在世时使唤的数千名宫女都安置在他的陵园里继续“伺候”。

汉成帝在位时,起初建造的是“初陵”,负责皇家造陵的工匠忙乎了几年。公元前20年,成帝又看上霸陵南面的一块地,就把“初陵”工程停了,开始在霸陵以南重新建造他的陵墓,名之为“昌陵”。这个陵墓花去了一百多亿钱,却连寝宫的寝殿和警卫殿门都还没有造成,“天下虚耗,百姓疲劳”——真是皇帝“死不起”啊!大臣纷纷上书劝止,汉成帝只好作罢,后来驾崩葬在了规模相对较小的“延陵”,也就是原来的“初陵”。那一时心血来潮兴建的“昌陵”成了烂尾工程,百余亿钱财以及数万民夫五年的血汗付之东流。

到了东汉,国力与财力都难以与西汉相比,加上光武帝刘秀亲历西汉乱世,相对来说,是个俭约朴素、知民疾苦的皇帝。刘秀在世时还告诫皇子和大臣们:远古时代的帝王墓葬,都是用一些泥瓦器、陶土俑、木制车驾和茅草搭建的马匹来随葬的,值得后世帝王好好学习。光武帝去世后,俭朴薄葬,他的儿子孝明帝、孙子孝章帝也都是薄葬。

实际上,建造规模越是宏大,随葬财货越是珍贵的皇陵,被盗的可能性就越大。汉武帝的侄孙广川王就是个公开的挖墓大盗,他不像如今的小盗墓贼们鬼鬼祟祟地用个洛阳铲去捣鼓,那家伙胆大包天,他带领着大批兵丁在自己的属国里,一个接一个地挖那些名气大的君王的陵墓。他不仅把墓里的珍贵宝物据为己有,还挖出墓主尸体、骨架抛露野外。具有喜剧色彩的是,碰到那些墓葬简陋,又没有什么随葬品的墓穴,他反而是秋毫无犯,真可谓是“盗亦有道”。

据说,西汉末年天下大乱,赤眉军打进京师长安后,也是到处挖财宝,一听说哪个陵墓里有金银财宝,就蜂拥而至,把京师附近有名陵墓里的财宝掘了个一干二净,唯独汉文帝的“霸陵”没有遭到挖掘,因为 “霸陵”里没有什么金银财宝,所以懒得动手。

篇4:《刘氏族谱》 对刘邦事迹的记述

刘根深

现存的《刘氏族谱》是1937年由刘氏宗族第五次续修谱,所见最早的序言为大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所撰,其后有唐大和三年国子监刘沔、熙宁三年中书检正刘元凯,至正元年翰林院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圭齐欧阳玄,泰定四年泰和州判官刘文德、明万历乙未翰林院编修刘孔当,南京吏部尚书刘文参等二十余人所作的序言。族谱以《序》、《源流考》、《原世纪》、《世纪系》、《刘姓派衍天潢陶唐迄大汉世系图》、《安福十八派基祖一览图》、《大汉派衍广平世系图》与各派谱序合装成册。从炎尧二帝至民国世系连绵不断,一目了然。据《刘氏族谱》序言所云:在初修成册以前,就设有专门掌管谱牒的官吏,因此,雏形谱就源远流长。初修成册时间应当在西汉末或东汉初,而资料已追溯至初祖。

《刘氏族谱》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史料颇多,有些地方与一般的记载有较大的不同。现仅关于刘邦的世系、生卒、配氏,陵墓的记载情况摘要介绍如下:

一、世系:以盘古神农氏之子尧帝为初祖。尧帝九子源明为第二代,封于刘,刘氏从此起,始居山西洪洞县,至第十九代为夏朝御龙氏刘累;刘邦为尧帝第七十六代孙。刘邦前十代情况如下:鸣申(第六十六代),子

三、松、柏、绍;松(第六十七代),子一,文先;文先(第六十八代),子二,柏仲、柏茂;柏仲(第六十九代),子盛臣;

盛臣(第七十代)子三,梦清、梦祖、梦文;梦清(第七十一代),子

二、乔、年;乔(第七十二代),子

二、丰、沛;丰(第七十三代),子二,荣、华;荣(第七十四代),字仁号,子一,;(第七十五代)荣之子,字执嘉,配李氏,汉高祖有天下封为太上皇,子四,伯、仲、邦,交;邦(第七十六代),之三子。

二、生卒、配氏:汉高祖刘邦,字季,生乙已年,辛已月、乙已日,辛已时(即公元前256午农历四月初二)。崩于高帝十二年四月初八辰时(即公元前195年丙午年农历四月初八),终年62岁。配吕氏、戚氏、薄氏,均葬于江南仙华山下黄龙出洞形,坐东向西。子三,盈、恒、临。

三、陵墓:二千多年来,咸阳东北的“长陵”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汉高祖刘邦陵,但《刘氏族谱》记载“汉高祖刘邦葬沛县白良村黄龙落海形丁山癸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文所披露的有关汉高祖刘邦的世系、生卒、配氏、陵墓等史料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些与《史记》、《汉书》相左的问题尚需进一步考证。

篇5:刘邦:最厉害的一个皇帝

做成这番大事业,自然要有过人的才智,而刘邦最突出的长处,是善于用人。公元前202年5月,刘邦在洛阳的南宫开庆功宴会,宴请群臣时,说起得天下的原因,高起和王陵说,陛下之所以能战胜项羽,是因为陛下能于打击同甘共苦,而项羽却自私自利,刘邦还算有点自知之明,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安抚百姓,使军队在外,粮饷不绝,我不如萧何;统百万士兵,占必胜,攻必取,所向无敌,我不如韩信。这三人乃当今豪杰,我能委心任用,所以能得天下。”至于项羽,他只有一范增可用,却又对他猜忌,这是他失败的原因。群臣听了,个个钦佩不已,纷纷离座跪倒。

但这“用人”二字的奥妙,刘邦并没有完全说透。其实,所谓善于用人,不仅仅是善于发挥一个人的长处,而且要善于利用一个人的短处来控制他;当一个人对自己不再有用,甚至形成威胁时,还要善于选择时机,将他除掉。这才是完整的帝王用人之术。

大王若要干大事,就要重用韩信

韩信本是西汉时有名奇才,先投效项梁,后归项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后改投刘邦,可刘邦开始也只是让他做一个管理粮饷的治粟都尉,并未重视他。

韩信曾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发现韩信对当时敌我形势掌握得十分准确,分析得非常精确,是个出可为将,入可为相的将相之才,很是佩服。当时,跟随汉王刘邦的人多半是东方人,在蜀地很不安心,纷纷跑回到故乡。韩信见汉王不重用他,借着夜色也跑了。萧何听说后,来不及报告汉王,便亲自去追赶。有人便对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听说萧何逃跑了,

好像失去了左右手,气愤极了。

过了一两天,萧何来见汉王,汉王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说:“你为什么逃啊?”萧何说:“我哪敢逃跑呀,我是去追逃跑的人。”汉王问:“你追的人是谁?”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说:“每天逃跑的有好几十,你都没去追,偏偏去追个管后勤的韩信,你这是什么意思?”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可像韩信那样的杰出人才,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大王如果只想做汉中王,当然用不着韩信,可大王要是想称霸天下,除了韩信,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了。这就看你汉王怎么决定了。”汉王说:“我也想打回东边的老家去,怎么能总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若打算向东发展,就得重用韩信;若不能重用他,韩信终究还是得跑哇。”汉王说:“看在你的面子上,就让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让他做将军,他也肯定不能留下来。”汉王说:“好吧,那么我让他做大将。”萧何高兴地说:“这太好了。”于是汉王召见韩信,口头任命他为大将。萧何说:“大王您平时就傲慢无礼。现在任命大将军像呼唤小孩一样,难怪韩信要逃走呀。大王如果诚心诚意地想拜他为大将,就应该选择吉日。进行斋戒,在广场上设立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礼节举行仪式,这才可以啊!”

刘邦不愧具有封建帝王的雄才大略,果真择日拜将。

不在意陈平“盗嫂偷金”的劣迹

广罗人才,知人善任,才能集思广益,成就大事业。这也正是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胸怀大志的陈平先投奔魏咎,后事项羽,均不得志。当时正值刘邦广罗人才之际,刘邦手下的魏无知是陈平的好友,于是将陈平举荐给刘邦,刘邦十分满意,得知他曾在项羽那儿做过都尉,便也封他为都尉,还让他给自己当参乘,同时还让他担任护军。刘邦手下的将领都很不服气,议论纷纷地说:“大王刚刚得到一个从项羽那里逃出来的军士,还不知他有多大本事,就让他当参乘,还要他负责监督我们这些老将,真不清楚大王是怎么想的!”

彭城一战,刘邦败退到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北),着手整顿了军队,任命陈平为亚将,做韩信的下属,驻军广武(今河南荥阳县北)。

刘邦手下的老将周勃、灌婴等,更加不服气,在刘邦面前诋毁陈平说:“陈平不过是光耀其外,徒有其表罢了,其实内心十分空虚。听说他过去品行很坏,曾经盗嫂偷情。他在魏王那儿混不下去,只好逃到楚王那里,又呆不下去,这才来投奔大王。现在您反而重用他。听说他利用护军的职位,收受贿赂,私下接受将领们的赠金,谁赠金多,他就为谁说好话,谁不赠或赠金少,他就把谁说得很坏。总之,陈平是个反复不定的人,请大王三思。”刘邦听后也开始怀疑陈平,便把魏无知召来责问,魏无知说:“我推荐的是他的才能,而大王注重的是他的品行。品德再好,如果没有解决战争胜负的本领,又有什么用?现在楚汉相争,臣向大王推荐谋士,只是希望能有利于国家罢了,何必去过问像盗嫂受金一样的小事呢?”刘邦又召见陈平,责问他不能忠于一主,陈平答道:“我为魏王做事,魏王不用我的计谋。我想辅助楚王,而楚王所重用的都是自己的亲朋。听说大王您知人善用,因此才来投奔。我刚来时身无分文,不收受别人的赠金就无法生活。如果大王认为我的计策还有可用之处,就将我留下,否则,我所接受的金钱还分文未动,请改做官用,我也只好请求辞去职位了。”这番不卑不亢的话语使刘邦深受启发,连忙给陈平赔礼道歉,还重赏了他,并提拔他做护军中尉。从此以后,再也无人敢说陈平的坏话了。

汉王的傲慢和英布的归顺

汉王刘邦在睢水打了败仗以后,就和张良合计,要想法把彭越和英布收服过来。收服彭越倒容易,可收服英布就不简单了。

英布原是项羽的大将,封九江王,实力比较雄厚,兵强马壮,封地富庶,交通方便。虽是项羽的臣下,可总不甘心,总想三分天下,自己自立为王,进而称雄称霸。所以在项羽围攻荥阳久攻不下,又害怕韩信回来而里外受夹攻,约九江王英布一共攻打荥阳时,英布装病,并不发兵去帮助项羽。汉王一看机会来了,便派能言巧辩的随何到九江去。

随何见了英布之后,就长篇大论地劝英布:“您和霸王都是诸侯,谁也不是谁的主人,谁也不是谁的臣下。再说,霸王进攻齐国时,叫您出兵,您却托病不去;汉王攻打彭城,霸王危急,您也没去救;睢水大战,您又袖手旁观。霸王能轻易放过您吗?如果大王您能在这拖住霸王的军队,汉王就能得天下,您就是汉王的功臣,汉王能亏待您吗?”英布听了犹豫不决。恰好项羽也派来了使臣,随何便带人在夜里下手杀了项羽派来的人,这下英布只好随随何到荥阳投奔汉王。

汉王很了解英布,知道他连霸王都没放在眼里,就想,对这个人不用点手段降服,他也不能真心归顺,就在英布到来之前做了一番部署。英布来到后,他随着随何到大厅上,手下人叫他们到里面的房间去。英布很不高兴,他想:“汉王怎么不来迎接?”英布忍住不快,低头进了屋,一看,没把他气死。只见汉王正靠在床上,两个宫女正在为他洗脚。英布这个气呀,可是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只好忍住满肚子的气,上前行礼,通报姓名。汉王呢,只是点点头,身子动了动。英布出来后,心里后悔极了,真没想到,汉王这么傲慢无礼,自己也是一邦之王,却被汉王当作奴仆打发了,真是没脸再见世人了,抽出宝剑,就要自杀,随何忙拦住他,又劝慰了一番。

等到英布去专为他预备下的公馆里休息时,英布可万万没想到这公馆简直就和王宫一样,还有卫兵站岗、仆人伺候,冲这一点,汉王倒是把自己当重臣招待的。接着,张良、陈平等几个汉王跟前的心腹人又来给他接风洗尘,对他恭恭敬敬,亲亲热热,英布这时候倒后悔自己刚才拔出宝剑抹脖子了。

第二天,英布服服帖帖地去拜见汉王,汉王也亲切地对待他,洗脚时的那股傲慢劲一点也没有了。英布被汉王这样一摆布,九江王的傲慢、棱角荡然无存,死心塌地归顺了汉王。

汉王被围,韩信却伸手要官

韩信平定了齐地,回到临淄。他一看到临淄金碧辉煌的宫殿,富丽堂皇的装饰,心里痒极了,羡慕得不得了。他想,怪不得谁都想做王称雄,做王真是够气派的!山珍海味,鼓乐歌弦,群臣姬妾,一呼百应,那些都不用说,就是能在这儿美美地住上一夜,都是够体面,够威风的了。就在韩信做着美梦,还没停下来时,突然手下人来报:“汉王的使者来到。”原来汉王刘邦在成皋养好了伤,又回到了广武。他一听到韩信平定了齐地,就派使者来到齐地,叫韩信马上到广武去帮助他。因为此时汉王正在广武被霸王项羽的大军包围。韩信一听汉王叫他到广武去解围,而齐地临淄的宫殿一天也没住着,心里真是又为难又扫兴,沮丧极了。

就在韩信愁眉不展,心里憋闷的时候,他的一个名叫蒯通的门客对他说:“将军,不必为难,我有个主意,包将军听了就会愁云消散。您想,您刚刚平定了齐地,齐地是个大国,现在正乱糟糟的群龙无首。像这样一个大国,没有王就镇守不住。将军何不趁着这个机会请求汉王封您为齐王?齐国有了王,群龙有了首,就会安定下来,当然也就不会有人敢反叛了。将军的名分一定,就可以发大军去解救汉王,共同对付楚军,而齐国这边上上下下也能臣服,不至于出什么乱子了。”韩信一听,正中下怀,说:“是啊,我也正是这么想的。”

于是,韩信就写了一封信给汉王,信中说:“齐人奸诈狡猾,诡计多端,且反复无常,而其南部又近楚地,难免不再发生叛乱等意外之事。因此我想,我可不可暂时做齐地的假王,暂时代理一下?这只是为镇守齐国着想,而不是做正式的齐王。”立即派人将信送给汉王。

汉王看了韩信的信,怒火中烧,心想:“韩信这小子太不是东西,我在广武这儿被围,十分危险,天天盼你韩信来解救,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原来想做齐王啊!”立即叫张良和陈平过来,大骂韩信:“这小子真是太没道理了!”张良、陈平听了大惊失色,因为韩信派来送信的人就在跟前呢,这还了得!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用脚在桌子底下偷偷地踢汉王的脚。汉王人也真聪明,立刻明白了,这个时候决不能得罪韩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擦了擦鼻子,顺水推舟地故意又说:“大丈夫平定诸侯,战功赫赫,做王就该做真的,干嘛做假的呐,真是的!”于是他立即派张良准备齐王大印,并到临淄去,正式封韩信为齐王。

韩信被汉王封为齐王,得到了王印,心里十分高兴,便殷勤地招待张良。张良离开临淄时又嘱咐韩信尽快发兵去攻打霸王。韩信满口应承。

韩信做了齐王,天天练兵,准备到广武去。突然,霸王项羽派使者武涉来和韩信讲和,表示愿意和韩信、刘邦三分天下,并且带给韩信大量的礼物。使者武涉还说:“汉王是为了借助您的力量对付霸王,才不得已封你为齐王。如果您把楚国灭了,您反而会做不成齐王了。只有和楚联合起来,三分天下,汉王和霸王才都不敢与将军为难。汉王刘邦是个忘恩负义,贪得无厌的小人,将来他一定要独吞天下,现在将军您替他出力,将来一定遭他毒手。”可韩信听了这番话却说:“汉王能信任我,重用我,拜我为上将军,把几十万士兵交给我指挥。他曾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省下自己的酒食给我吃,现在又立我为齐王,我已经心满意足了,还求什么富贵?汉王这么信任我,我怎么也不能辜负他。”接着,韩信又态度坚决地说:“我就是死了,对汉王的心也决不改变,请大夫替我拜谢霸王。大夫带来的礼物我决不能收。”武涉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虚晃一招夺兵符

要说韩信的功劳,简直无人可比。一开始,从汉中出击三秦(今陕西北部),便是由韩信定计并率军出征。而后与刘邦分兵,在三年中,从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一直打到山东,破敌近百万,打下了半个天下。

灭项羽后,韩信不仅功劳无人可比,军事天才为诸将所不及,他手下的30万军队,也是最强大的一支力量。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也就是灭项羽这一年的冬天,韩信率军驻扎定陶(今山东省西南部),因大战已经结束,戒备也就相对松懈一些。一天凌晨,一支大军突然向韩信驻军的中心营垒奔驰而来。当时,项羽的一些零星余部,都只能据城死守,自顾不暇,韩信实在想不出谁还拥有如此数量的军队,并且竟敢向他这支攻无不克的30万大军进攻。所以,接到将士的禀报,这位大将军糊里糊涂,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只好一面吩咐准备迎战,一面亲自登上军营的土墙观看。这时,来兵已将韩信所在的主营四下围住,与其他兵营隔开。韩信仔细看对方的旗号,竟是汉王刘邦的军队!

原来,垓下之战结束后,鲁地(今山东中部)忠于项羽的将吏仍不肯投降,于是刘邦亲自带领一支军队前去平定。他派人带着项羽的头颅传示各城,守将见项羽已死,也就无心再做抵抗,纷纷归降。所以也没打什么仗,鲁地就平定了。刘邦率大军向西回洛阳,途中突然折向定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韩信的主营。原来,这才是他亲自平鲁的目的!

一会工夫,只见刘邦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随数十人,缓缓向营门走来。韩信急忙命将士列队恭迎,打开营门,将刘邦等人接入军帐,设宴款待。席间,刘邦说说笑笑,称赞韩信为打败项羽立下显赫的功劳,而后话题一转,说道:“如今天下大定,理应休兵息民,将军可交出兵符,回齐国安享富贵了!”

此时此刻,韩信还有何话可说?一眨眼间,30万军队便到了刘邦手中。

上一篇:学健身教练一般要多久下一篇:感谢恩师你我同行说说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