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2010年工作会议讲话

2024-04-30

开发区2010年工作会议讲话(精选6篇)

篇1:开发区2010年工作会议讲话

2010滨海新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把握战略机遇,切实将工作重心由运筹层面向落实层面,由建设层面向发展层面转移,突破“大港口、大工业、大城建、大旅游”四大重点工作,统筹兼顾,不断增强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0年“全力决战十

一五,率先进军现代化”的工作目标,同时,为2011年新区经济综合实力总体进入海门和南通沿海地区“第二方阵”奠定坚实基础,为2012年崇启海大通道贯通释放新区“一城四中心”整体优势,抢占全省沿海开发制高点做好准备。

根据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新区要确保做到实际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力争1亿美元;实际利用市外民资10亿元,力争1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新开工项目4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9个,超10亿元项目4个,超20亿元和50亿元项目各1个;应税销售10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1.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全市重点骨干企业达10家,规模企业达40家。

我们要把握好2010年全局工作的八个重点:

第一,大力开展小庙洪5万吨级码头区建设,吸引海港大物流企业落户滨海;第二,认真开展近海岸所有航道岸线的规划、报批和集约利用,除发展码头航运物流业以外,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和修造船等临港产业以及休闲旅游业;第三,紧紧抓住“国字头”、“央字号”大中型企业和海外先进产业向长三角和江苏沿海转移的机遇,用创新的思路、超常的举措、全力突破一批重特大工业项目;第四,围绕加快城建项目功能作用的发挥,加快城市建设、运营、管理的力度;第五,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迅速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第六,确保重特大基础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第七,密切关注企业运行质量,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新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第八,综合运用现代投融资手段,确保新区财政健康安全。

今年,我们工作的总体要求可以用五句话概括,就是:招商升档次,项目增效益,新区展形象,管理上水平,队伍创新风。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主攻招商质量和外资到账,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

“招商等于零,一切都是零”。项目是新区的生存之根,立足之本,是新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具体做到“两个转变、四个一切”。

“两个转变”,就是由大招商向招大商转变,由招项目向招产业转变。招商定位上立足一个“高”,招商方向上强调一个“大”,招商策略上体现一个“广”,在招商服务上突出一个“情”。充分发挥港口、土地、区位、政策四大优势,在项目上“内外并举、二三产兼顾、主攻重大项目”,在对象上“巩固北京,兼顾沪浙、主攻欧美”,围绕新区产业定位,从产业链最需要环节入手,从产业聚核最重要的企业入手,全面推进产业招商,着力培育自己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努力形成“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连锁效应。

“四个一切”,就是调动一切力量,用好一切手段,发挥一切优势,一切围绕外资到账。一是调动一切力量。今年要在新区所确定的六大产业板块中力争各有1个超亿美元或10亿元人民币项目签约或真正落地。二是用好一切手段。积极创新招商方法,坚持走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招商引资新路子,有针对性地采用定向招商、中介招商、代理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种方式,有组织、经常性、高效率地举办各种具有鲜明特色、展现新区优势的招商推介活动,特别是认真谋划好今年的中国海门金花节“活力滨海”招商推介活动,提高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办事处的主体作用,北京办事处重点瞄准国企和央企。上海办事处重点瞄准成长性高、发展后劲大的大集团和外资企业。三是发挥一切优势。统筹整合好、宣传推介好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强化亲商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环境,让更多的海内外客商愿意到新区投资创业。四是一切围绕外资到账。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抓外资到帐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认真分析原因和存在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分管招商负责人是招商引资的直接责任人,要集中全部精力和智慧抓外资到账,深入挖掘潜力,拟订详细的工作方案,做到目标、序时、责任三落实;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也要履行好相关责任,各尽所能,各显神通,抓好分管范围的外资到账工作;各招商分局要一个声音、一门心思、一股干劲抓到资,一步不放,一有信息,紧追不舍,快速跟上,对重要项目要采取“人盯人”战术,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份内工作,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形成人人争当“招商大使”的良好氛围。

二、主攻项目落地与绩效产出,提升新区发展爆发力

紧紧盯住“全年工业投入50亿元,新开

篇2:开发区2010年工作会议讲话

思茅区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鲁卫东

(征求意见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地方税务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全省财税工作会议和区委二届三次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9年思茅区地方税收工作,按照全省和全市税收工作会议的要求,研究部署2010年地税工作任务。下面,我代表区局党组讲两点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攻坚克难,各项地税工作取得全面进步

2009年的思茅区地方税收工作,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全区干部职工克服了地方税源匮乏,税收收入不可比因素较多,政策性减收因素复杂等各种不利影响,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局党组确定的“一个确保,两个抓好,三个强化”的工作目标,强化税收管理,深挖税收潜力,坚持依法治税,严格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千方百计抓收入,精益求精抓管理。扭转了税收收入严重下滑的不利局面,确保的地方税收收入的平稳较快增长,圆满完成了2009年的各项税收工作任务。

(一)科学发展谋创新,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认真组织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了“推动科学发展,发挥地税职能,服务思茅经济”的活动主题,强调了“强化管理抓收入,优化服务促发展”这一活动载体,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和领导班子成员述职活动,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认真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研究制定了区局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并认真加以落实。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区地税局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党员干部得到了全面的教育,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断加强,地税干部关注社会发展和地税事业发展大局的意识不断增强,各项地税工作不断完善。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围绕争创全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工作,不断提升税收管理效能,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提振干部队伍活力。加强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深入开展了以 “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和学习“六个为什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等为主题的理论学习,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念,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地税干部队伍素质。对全局公务员开展了公共经济、公共管理核心、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培训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能力。组织158人次参加知识更新培训,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适应新形势下做好税收工作的能力。开展了围绕数据大集中系统、《思茅区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责任制》、新《企业所得税》、税收会统及票证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共组织5场次,128人参加培训。通过一系列业务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各项税收工作技能明显增强。

(二)千方百计保增长,税费收入实现新的突破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税收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区地税局党组把组织收入工作放在讲政治的高度,全局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牢固树立向管理要收入的理念,全面实施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有力扭转了税收收入下滑严重的不利局面,实现了税收收入的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区局组织各级各类收入突破四亿元,组织入库各级各类收入40,754万元,比2008年增收3,950万元,增长10.73%。其中:地方税收入28,989万元,比2008年增收1,741万元,增长6.39%。完成市局下达收入任务28,500万元的101.72%,超额完成489万元。区级一般预算收入24,528万元,比2008年增收3,252万元,增长15.29%,完成区委、政府下达收入任务24,467万元的100.25%,超额完成6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突破一亿元,全年组织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1,161万元,比2008年增收1,984万元,增长21.61%。文化事业建设费入库49万元,比2008年增收9万元,增长23.04%;地方教育附加入库177万元,比2008年减收51万元,下降22.32%;工会经费收入283万元,;残疾人保障金收入96万元。为促进思茅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

(三)精益求精抓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强基础、抓管理,有效堵塞征管漏洞。建立健全了税收经济分析和税源监控机制,加强案头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下户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重点行业管理,积极推进房地产一体化管理。加强与工商、国税部门的登记信息、税款核定信息交换,及时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共管户的个体工商户定额核定情况。认真贯彻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以MIS2.0系统为载体,加强未按期申报户的管理,督促税收管理员尽快开展税收调查,及时催缴地方税收。完善欠税管理工作机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欠税公告,及时清缴欠税,防止新欠发生。制定了《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清理检查工作办法》,扎实开展城区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清理检查。加强与市局稽查部门合作,提高稽查执行力度,共执行9户企业,执行入库107.62万元。加强外出经营与外来经营企业税收管理,共开具47份外出经营证明,报验外来经营项目31个。

加强委托代征和发票管理工作,规范税收征管秩序。提高税收源泉控管力度检查督促委托代征单位规范票据使用和管理,完善了填开式票据的按月审核制度。对2008年前66户委托代征资料进行清理,清理协议超期52户。认真开展代开普通发票和自印发票专项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餐饮服务业、免税期内纳税人的发票使用情况和委托代征单位代征税款入库情况。开展填开式发票清理检查,共清理纳税户1954户,清查核对发票5675本,清查出未缴销发票1725本,失踪发票36本。通过检查,发现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发票管理、完善发票管理制度明确了方向。

认真做好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与国税部门联合评定年缴纳税款在100万元以上的共管户企业14户,区地税局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委员评定地税纯管户768户,2009年度共评定纳税户782户,其中A级18户; B级756户,(企业85户、个体671户)、C级8户,(企业7户、个体1户)。地税纯管户的评定比例达60.13%,超额完成了市局提出的2009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地税纯管户必须达60%的任务。

提升地税工作技术含量,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完成了网络升级工作,重新配置了网络设备及服务内容,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了网络架构和程序。加强思茅区地税网站建设,思茅区地税网站()、地税论坛正式开通。思茅区地税网站的开通,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提升税收管理服务手段、完善税收信息化建设水平、更好地宣传税收政策、提供纳税服务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开展了以信息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培训和考试,全区地税干部职工的信息安全技能得到了提高,营造了良好的信息安全环境。

(四)因地制宜促发展,税收调控职能有效发挥 认真审核、把关,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认真组织对减免税情况的清理检查,把落实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纳入税收执法责任制和首问责任制予以考核。对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进行了动态跟踪管理。2009年,共审批减免企业所得税14户,审核备案确认减免企业所得税3户,减免税额32万元。根据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征管实际全年实际享受减免828户,其中新批133户,减免税款506万元。

所得税管理工作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2008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2008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按新《企业所得税法》汇算的第一年,为了抓好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区局认真组织内部管理员和企业进行了汇算辅导。在汇算清缴期间加强政策指导。2009年共对全区102户企业进行汇算,自行汇算面达100 %,实现应纳税所得额5,556.24万元,实际应纳所得税额838.66万元。做好“年所得12万元以上”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工作,2009年思茅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54户,超任务完成11户。

规费征收工作实现了新突破。规范社会保险费登记、缴费确认工作,严格执行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程序。加强对重点费源和欠费大户管理分析,加强欠费的分类管理,保证企业按时履行缴费计划,全面完成了2009年的清欠计划。加强社会保险费资料管理,对单位缴费资料实行“一户两档”制管理。2009年思茅区社会保险费征收突破一亿元,实现收入11,161万元、工会经费收入283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96万元。为我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 “两个确保” 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五)内外并举强制度,地税部门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加强税收执法责任制与“六好”考核工作,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抓好全局2008年全年税收执法及行政管理责任制重点考核评议工作,结合“六好”创建考核,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进行考核评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督促整改。对省局和市局综合重点检查考核评议工作组提出的需要改进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认真整改,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和责任人,责令按期整改。通过“六好”考核和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开展,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税收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认真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各项纳税服务不断优化。高度重视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对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重大决策听证的组织实施按照各股室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并全面规范了“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的接听和受理工作。深入落实四项制度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管理办法,全面提高了服务纳税人的质量和效率,一分局办税服务厅被省地方税务局评为“首批全省地税系统优秀办税服务厅”。通过“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的贯彻落实,全区地方税收工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了重大决策行为,提高了依法行政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税收宣传工作切实有效。紧紧围绕“税收·发展·民生”的宣传月主题开展全国第十八个税收宣传月工作。在公共场所悬挂了3幅税收宣传标语,向社会各界发放了1500多份税收宣传资料和宣传册。通过设置咨询台和组织税法宣传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税法宣传,提供各种便捷的纳税服务。加强税收宣传的信息交流,通过《地税信息》、《地税简报》和区地税局网站及时报道税收宣传月活动动态、经验。认真开展《优秀纳税企业》推选工作,评选出两户纳税企业参加推选工作,积极推进税收诚信建设。扎实有效地税收宣传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关注税收、关注发展、关注民生的良好氛围。

(六)严于律己树形象,党风廉政建设有新举措 全面落实“一岗两责”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同税收征管工作紧密结合,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得到有效地落实。加强理想信念和公仆意识教育,认真开展正反典型教育,组织了向先进纪检干部王瑛同志学习活动,组织学习了云南铜业“11.28”典型案例,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到云南省普洱监狱接受警示教育。组织开展了党风党纪教育、廉政纪律教育、爱岗敬业和公正执法教育。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宗旨意识再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了政令畅通、爱岗敬业、团结友爱、清正廉洁、知荣明耻、安定有序的氛围,构建了人人讲学习、讲诚信、讲团结、讲活力、讲秩序、讲健康的和谐局面。

一年来,思茅区地税局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区委、区政府和普洱市地税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真诚理解、积极配合的结果,更是全区地税系统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克服困难、共谋发展的结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数据大集中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应用;税收管理方式单一,税费征管和纳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的业务素质和依法治税能力较弱,缺乏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装备条件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税收执法规范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加强调研,认真改进和解决。

二、深入践行科学发展,提高工作水平,开创思茅区地税工作新局面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区经济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思茅区地税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开展税收工作不确定因素多,困难和压力很大。由于思茅区税源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各项投资要形成区级收入,制约因素很多。房地产业提供的税收不确定因素多,对区级收入的增长存在极大风险。受需求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空间将会受到影响,近几年形成的巨大收入基数,新的房地产项目市区划分争议多,组织收入难度大。因此要切实加强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城市路网建设、旅游环线建设、城网改造、磨思公路、思江路改造、菜阳河公路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和监控,确保2010年思茅区地方税收收入平稳较快增长。根据全省税收工作会议、区委

次会议和全市税收工作会议精神,2010年思茅区地税部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上级一系列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主题,按照省局党组提出的确保一个目标(确保地税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完成收入任务目标)、围绕两个提高(提高广大地税干部执法能力和各级地税部门领导干部依法治税能力,提高地税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水平)、做到三个深化(深化依法征管和纳税服务、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和地税文化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和运行维护管理)的工作要求,为推动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严肃纪律强作风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落实“两权”监督。坚持一把手负总责,落实“一岗双责”,切实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思茅区地税工作实际,结合曲靖市宣威地方税务局建立监督防范体制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明确基层兼职监察员的职责、权限以及管理考核与监督的具体规范,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纠偏机制,将监督环节细化到地方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两权”监督工作,努力营造人人维护制度、人人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有效降低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风险。

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组织税务干部学习十五不准、《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云南省行政问责制等四项制度》的规定,提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公正执法的自觉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公仆意识。落实纪检日制度,组织学习警示教育材料、典型案例分析、预防职务犯罪知识讲座等活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防范能力。开展执法监察,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检查,主要开展日常对税收减免税、税收定额、税收票证、大宗物资采购等监督检查。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坚决查处和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围绕争创全区党建工作示范点,以“思想领先、组织健全、制度完善、队伍过硬、清廉高效、民主和谐”的总体目标,以服务社会为“支点”,以强基固本为“杠杆”,以开拓创新为“动力”,认真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不断提升税收管理效能,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提振干部队伍活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地税文化建设。围绕争创“文明行业”等活动,提升地税部门的公众形象。加强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组织建设,进一步活跃了机关干部职工文体生活,陶冶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情操,有力地提升地税机关的文化品位。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干部职工外出参观、春游踏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了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了同事间的感情和工作热情,把构建和谐机关全面落到实处。

(二)强化素质抓教育

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执政能力。抓好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意识。重点组织领导干部开展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地税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讨论。组织领导干部参加区委、政府举办的各类理论培训班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使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动摇,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税收方针政策不动摇,切实把税收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提高民主决策意识。结合领导班子建设实际,认真开好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积极解决班子存在的问题,促进领导班子作风建设。

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打造全市地税系统排头兵。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把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形成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制度化的教育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细化落实到各分局、股室。围绕干部执法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自身履职能力。要切实转变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树立危机意识,使干部职工人人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将开展地方税收工作的优越感转变为积极工作、争先创优的自豪感。继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完善公务员考核机制。坚持以业绩考核为中心,科学设定考核项目,以质量管理考核为依据,不断扩大“绩”的考核比重,并通过全方位的民主测评,客观地评价出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实际状况,为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选人用人机制奠定基础。进一步健全制度和措施,用规范化、信息化手段管理和指导全局教育工作。以提高岗位技能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三员”(办税服务厅人员、税收管理员、股室内勤人员)的培训。认真落实“五年教育规划”的任务与目标,着力培养高技能税务人员。鼓励干部参加专升本学历学位教育,对取得学历学位的干部给予报销学杂费的奖励;鼓励干部参加与税收工作相关专业的学历学位教育,参加注册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考试,不断提升各类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

(三)优化服务上水平

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以积极推动税收执法责任制和强化税收执法检查为把手,促进依法治税。积极探索和研究降低税收执法奉贤,建立健全防范执法风险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巩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遵循“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税收收入任务与依法治税的关系。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法和管理规定,绝不违规变通执行。认真落实税收减免管理办法,绝不擅自减免税收。认真研究营业税新旧政策的衔接与实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做好优秀办税服务厅复评工作,借助四项制度建设和办税服务厅创优、多元化申报系统的推广,在完善纳税服务规范、纳税服务承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创新服务手段、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方面上下功夫,切实促进地税机关纳税服务水平上新的台阶。在市局对区局办税服务厅复评的基础上,对提出的意见认真整改,精心准备,按照创建优秀办税服务厅的各项指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办税服务厅软、硬件规范建设,优化纳税服务,迎接省局的复评。按计划推行“12366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展开推广准备工作:包括全员动员、网站建设、业务整合、业务宣传与公告、系统部署、人员培训、纳税户和缴费户培训等。确保按计划方案使“12366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在我区顺利推广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高我局税收征收管理效率。强化96128政务信息查询工作,完善纳税咨询的途径、内容和手段,及时、准确地解答纳税人提出的涉税问题。

拓展税收宣传的渠道和形式。改进税收宣传内容、形式、方法,坚持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的原则,增强税收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切实搞好税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力争使纳税人及时了解税费政策。切实促进地税机关纳税服务水平上新台阶。积极主动向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宣传地税部门工作亮点,完善地税网站和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战士地税工作的新成效、新风貌。

(四)强化管理提质量

进一步加强税收基础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围绕项目事实强化税收管理,向征管、稽查要收入的理念。强化税源管理,强化税源跟踪监控管理,加强案头分析,有针对性开展下户检查,不断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落实对重点税源的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充分依托信息系统,加强内部业务部门配合和对外信息交换,把税源“摸清、搞准、管住”。加大对欠税的监管力度,强化对纳税申报的审核和税款缴库的监控,定期进行欠税公告,采取有效措施清理欠税。加强税收征管分析,落实税收征管分析会议工作,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各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税收征管分析会议,讨论和解决各部门在税收征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征管业务进行统一,对重点税源的征收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收集上报征管难点和热点问题。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建设,规范税收管理员工作底稿登记,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原则下的分类管理,定岗定责;以手册形式对税收管理员巡查记录、工作底稿进行规范,落实管理痕迹。加强征管大集中系统数据综合分析检查。利用大集中系统数据,加强征管状况分析,认真查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加强非正常户、注销户的检查,防止因数据缺、漏、错形成恶性循环,不断强化征管基础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各税种分析工作。营业税要加强对房地产、建筑、餐饮娱乐、服务业的税收征管,要加强营业税与发票使用的比对管理。企业所得税要落实好新法的政策衔接和配套制度办法,加强跨地区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管理,继续抓好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税基管理,认真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政策。继续大力推进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全员全额明细申报工作,做好年所得12万以上个人所得税申报工作。资源税要加强行业比对分析。加强对纳税人财产登记的管理,建立健全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税源管理数据库,落实税基。做好车船税代扣代缴单位的管理。开展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清算,加强个人出租房屋房产税的征管工作。推进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强化房地产相关税种的管理。

进一步坚强税收源泉控管工作。改进发票管理,做好全省发票改革相关宣传准备工作和发票简并、换版的相关准备。同时继续强化代开发票管理、纳税人使用发票与申报的比对、发票日常检查、发票领用存制度管理;稳固09年发票专项检查成果。加大纳税评估力度,强化后续管理。依法加强对各类代征、代扣、代缴税款单位的清理检查,进一步规范委托代征管理工作。

篇3:开发区2010年工作会议讲话

过去的一年, 各地对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尤其是2009年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唐山会议后, 各地都采取了许多行动。

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2009年唐山会议后, 河北、青海、山东、山西、甘肃等地纷纷召开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会, 贯彻唐山会议精神, 主动积极地研究问题, 出台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 落实责任, 部署任务, 供热计量推行比较顺利。河北省规定, 2010年采暖季前各市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部完成供热计量改造,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完成2000万平方米以上;所有新竣工建筑和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建筑, 全部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全省供热计量收费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米。山东省要求, 2010年采暖季前安装温控与热计量装置的所有建筑, 全部试行按热量计价收费。地级城市中有31个地级城市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供热计量改革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 明确了供热计量改革目标以及建设、发改、物价、财政等部门责任分工等。

二是分户计量收费面积稳步增加。2009年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的地级以上采暖城市有48个, 实现供热计量收费1.5亿平方米, 比2008年增加了1亿平方米。天津市、山东省、河北省、吉林省、山西省、甘肃省等地的物价和建设主管部门还及时制定了供热计量价格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的发布对推进供热计量改革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设施安装比例有较大的提高。北方地区大部分省市都出台了新建建筑强制安装供热计量装置的政策和文件。2009年北方采暖地区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新建建筑3.4亿平方米, 其中达到安装分户供热计量装置的有1.6亿平方米, 占新建建筑总量48%, 比2008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地级以上采暖城市中有61个已经明确规定了必须按照供热计量要求进行设计、安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否则不予出具施工图审查合格证明、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不予验收备案、不得销售、不予供热等。这个“五不”政策的出台大大促进了供热计量改革。有没有执行“五不”政策已经成为检验一个地方是真改还是假改、是忽悠上级改还是利国利民改的重要标准。

四是“十一五”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有望按期完成。截至今年7月底, 北方采暖地区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1.2亿平方米, 占国务院下达的“十一五”期间1.5亿平方米改造任务的80%。加上正在改造的, 预计今年采暖季前, 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面积将达到1.7亿平方米。

五是2009年供热计量检查结果通报。2009年底我部开展了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 其中供热计量改革检查涉及14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2 5个地级城市和9个县级城市。天津、河北、山东、北京等省 (直辖市) , 西宁、长春、青岛、东营、延安、呼和浩特等地级以上城市以及榆中、迁安、志丹等县级城市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目标明确, 责任落实, 政策配套, 措施有效, 工作成效明显。检查发现, 黑龙江等省, 中卫、定西等地级城市, 肇东、中宁、共和等县级城市供热计量收费相对进展较慢。在受检的123个新建建筑工程项目中, 发现没有安装供热计量装置, 违反工程建设标准的项目19个, 并下发了执法通知书。其中:北京市1个 (金顶街三区经济适用房项目) ;河北省石家庄市1个 (中基礼域项目) , 秦皇岛市1个 (湾海一号项目) ;山西省太原市1个 (和泰小区1号楼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1个 (蒙西世纪城项目) ;陕西省西安市3个 (中海国际社区熙岸项目、雅逸花园项目、玄武花园项目) ;辽宁省大连市1个 (幸福e家五期6区6-1号楼项目) ;吉林省长春市1个 (万盛理想国1期E组团3号、14号住宅楼项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个 (远大都市名都项目) , 鸡西市1个 (丰烨名居8号楼项目) ;甘肃省兰州市1个 (金地商务大厦项目) 、定西市2个 (正立瑞丽佳苑项目、中华路中学教学楼项目) ;宁夏自治区银川市1个 (园丁家园项目) , 中卫市1个 (美利城市花园项目) 、中宁县1个 (世纪花园锦绣苑项目) ;青海省海南州1个 (民族中学教学楼项目) 。

二、供热计量改革取得的经验

各地在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过程中, 积极探索, 取得了许多很好的经验。这些经验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借鉴和运用。概括起来, 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供热计量改革的基础。供热计量改革只有在省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明确各部门分工和责任, 建立强有力的督查机制, 才能顺利推进。河北省将供热计量改革列入省政府对基层45个考核指标中的一票否决内容, 以省政府名义给各市下达供热计量收费指标, 要求市长亲自抓。新疆自治区把供热计量改革作为各城市参加“天山杯”竞赛评比的主要指标。天津市制定《供热单位供热计量量化考核办法》, 对先进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青岛市制定供热计量收费奖励政策, 2009年对实行供热计量收费的三家供热企业给予了3 0 0万元奖励。这些经验证明, 供热计量改革搞得好还是坏, 与政府主导作用成正比。城市主要领导能不能带头、能不能出面号召、能不能亲自动员对推进供热计量改革非常关键。

二是推进立法是供热计量改革的保障。目前天津、河北、山东、北京、山西等省市以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供热管理条例等形式将供热计量改革纳入了地方性法规或行政规章。《天津市供热用热条例》规定, 供热单位不按照供热计量规定实施计量收费的, 由市和区、县供热办公室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 新建民用建筑未配套建设供热采暖分户计量系统, 未安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各地回去后, 要参考这些处罚规定,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本地区处罚规定, 处罚手段不仅可以包括罚款, 还可以包括吊销执照、许可证等。

三是发挥供热企业主力军作用是供热计量收费的关键。天津开发区泰达热电公司将供热计量收费作为法律赋予企业的神圣职责, 加强六大环节管理, 切实发挥了供热计量收费主力军作用。承德市热力集团自2003年开始实施供热计量, 采取了“四步走”的政策, 既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又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在不增加热源的情况下, 供热面积增加了1/3。连续3年不仅没有出现计量和温控装置欠账问题, 并同步实现了计量收费的全覆盖。从这些经验可以看出, 推进供热计量收费, 必须明确供热企业是实施主体。对拒不实施计量改革或计量收费的供热企业经教育拒不改正的, 要尽快撤换企业负责人。

四是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促进供热计量收费的有效途径。合同能源管理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天津、承德、石家庄、唐山、长春、安阳等城市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推进供热计量改革, 效果非常好。实践证明,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 把市场和政府的力量组合在一起, 不仅可以解决供热计量资金困难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解决供热企业在节能诊断、改造、计量收费、热表检测、热表维修等方面力量不足的问题, 而且用户的节能积极性也可以调动起来。所以说, 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供热企业、用户、节能服务公司三方都可以获得利益, 国家也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五是多渠道筹集资金是可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有效方法。山东、山西等地将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与建筑抗震加固改造、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小区综合整治相结合, 有效地节约了资金, 降低了成本。内蒙古、山西财政按中央奖励资金1:1比例制定地方配套资金政策, 石家庄市财政今年安排1亿元专项用于供热计量改造, 寿光市对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给予20%财政补贴。国家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正在发挥。

三、供热计量收费严重滞后

2009年虽然供热计量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但改革总体进度极不平衡。截至2009年底, 北方采暖地区安装供热计量装置的面积约4亿平方米, 实现供热计量收费面积1.5亿平方米。有2.5亿平方米安装了供热计量装置但是仍然没有实现计量收费, 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闲置和浪费, 更关键的是节能潜力被遏制, 节能空间远未发挥。2009年的新建建筑实现供热计量收费面积约为1600万平方米, 占当年新建建筑安装供热计量装置面积的10%, 还有90%没有计量收费。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宁夏自治区等省市新建建筑基本没有实现供热计量收费。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完成后, 实现供热计量收费约7000万平方米, 至少30%以上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完成后, 没有同步实现计量收费。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 组织领导不力。从省级层面来看, 虽然各省建设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都建立供热计量改革领导机构或协调机构。有些机构领导不力, 有些机构没有奖罚。有些机构没有开展工作, 供热计量改革还没有纳入省级政府工作议程。从城市级层面来看, 目前开展供热计量改革的城市有86个, 占69%。基本没有开展供热计量改革的城市有39个, 占31%。其中包括甘肃省8个, 河南省6个, 陕西省6个, 辽宁省4个, 吉林省4个, 黑龙江省4个, 内蒙古自治区3个, 山西省2个, 山东省1个, 宁夏自治区1个。在已开展供热计量改革的86个城市中, 只有31个地级城市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印发了供热计量改革的实施方案或实施意见。大部分城市没有明确横向的部门分工和合作, 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形成不了合力。

第二, 供热单位收费主体责任不明确。尽管供热计量改革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政府积极倡导、居民呼声很高。但由于供热单位收费主体责任不明确, 导致供热计量装置的选型安装与计量收费脱节, 装表不收费现象日益严重。2008年建设部《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早已明确规定:供热单位是计量收费实施主体, 必须由供热企业负责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的选型、购置、维护、管理以及计量收费。但是目前这些责任在很多城市都没有落实到供热企业身上。供水、供气、供电的表都是由供水、供气、供电公司安装的, 唯独供热的表许多地方还是由开发商自行安装, 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开发商装的计量表质量较差, 有些仅是为了应付验收, 供热企业不愿按表收费。有一段时间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只有烂表、坏表才有销路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 严肃一点讲, 就是主管部门在与国务院节能减排的要求对着干。由于供热计量收费责任没有落实到供热企业身上, 再加上部分供热企业本来对供热计量改革就不积极, 导致供热计量收费严重滞后。

第三, 计量价格和收费政策不配套。北方采暖地区125个地级以上采暖城市出台供热计量价格的只有48个, 占38%。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政策缺位已经成为供热计量改革的一大瓶颈。希望在座的各位省市领导回去立即组织落实, 尽快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政策。

第四, 监管不力。2009年北方采暖地区新建建筑3.4亿平方米, 其中没有安装分户供热计量装置的有1.76亿平方米, 占新建建筑总量52%。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基本都能够按照供热计量的要求进行设计, 但是施工阶段预留安装位置或安装质量低劣的计量装置等不到位现象仍非常严重。在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中, 一些省市没有同步安装供热计量装置, 节能改造与供热计量改造脱节。形成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装置安装不到位、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不同步的主因就是监管不力。目前很多省市虽然下发了一些文件, 但由于责任不明确, 措施不配套, 部门之间配合不够, 没有形成部门联动, 缺乏监管合力。在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质量监管、验收, 特别是质量监管和验收两个环节上缺乏有效监管。虽然供热计量已经成为《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的强制性条文, 但很多地方没有严格执行, 导致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设施形成新的欠账。有的地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时, 也没有同步进行供热计量改造, 用户室内温度提高了, 但能节不下来, 只好开窗散热。有些地方没有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从2007年10月1日强制新建建筑安装供热计量装置, 而是随意改动强制执行时间。

第五, 有些地方选用了不成熟的计量方法。《供热计量技术规程》在正文中指明目前成熟的供热计量技术路线包括户用热量表和热分配计法。虽然在说明中提到了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两种方法, 但是这两种方法目前还没有配套的产品标准, 在相关的产品标准出台前, 只应在一定范围内试点和实验, 不应大规模推广应用。但由于相关部门缺乏对供热计量技术的引导和监督, 目前不仅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 还有不在规程内的温度法, 各地也在应用。这些没有产品标准的计量方法的大规模应用势必为计量收费埋下纠纷隐患。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做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今年我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质检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下一步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重点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和四部委意见。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从现在开始, 我们应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各地回去以后要按照要求, 制定供热计量收费实施方案, 倒排时间表, 全面取消以面积计价收费方式, 全部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方式。各地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要在今年采暖季前报我部城市建设司, 统一公开登报发布。

二是完善供热计量监管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新建建筑供热计量工程监管, 在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验收和销售等环节, 落实建筑节能标准和供热计量装置安装的监管。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层层落实和分解责任, 哪个环节出问题, 就追究哪个环节负责人的责任。未达到供热计量要求的建筑一律不得发放相关证件。建立计量装置安装与计量收费衔接机制, 严格执行《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 制定供热单位选型、购置、维护管理供热计量器具的实施细则。热量表和温控阀一定要由供热单位统一公开购置, 不能再任由房地产开发商购置。对符合供热计量条件的建筑, 供热单位必须无条件地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并负责供热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对于只进行了节能改造的项目, 必须按照“谁欠账, 谁还”的原则, 要求相关单位补装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否则, 不予通过验收备案, 不予拨付中央奖励资金。

三是引入节能服务公司模式。节能服务公司模式是一种体制外促进体制内改革的好办法。引入节能服务公司模式介入计量收费, 可以热力站为分界线, 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换热站、二次管网及用户的计量表安装、节能改造、运行维护和计量收费, 再加以中央奖励资金的激励和引导, 不仅可以消除供热企业的垄断, 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利用节能服务公司推行计量收费的新模式, 另开了推行计量改革的新路。目前国务院转发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 提出了具体措施。各地要积极探索, 重点扶持一些有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 利用市场机制, 进行节能改造、计量改造和收费。

四是加强供热计量产品质量监管。各级供热主管部门要配合质量监督部门做好供热计量产品质量监管。要建立企业监管档案, 依法强化供热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制造许可监管, 严厉查处无证生产、不按产品标准和已批准的型式进行生产以及将不合格产品出厂销售的行为。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依法组织开展供热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抽查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理。同时, 各地供热主管部门要明确供热计量产品的质量要求、售后服务标准, 严把产品的使用门槛, 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五是保质保量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近6000万平方米, 各地要精心组织, 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任务。我部将联合财政部密切跟踪改造进度和质量, 根据各地工作进展和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及时对改造任务指标做调整和奖罚, 将任务指标向改造积极性高、改造项目效果好的地区倾斜, 并公布那些未完成任务的地区和单位, 给予通报批评。

六是加强检查和督促。我部将实行供热计量改革进度公开公示制度, 定期公开各省市供热计量进展情况。对推进不力的省市, 将给予通报批评。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也应对各城市建立供热计量改革进度公开制度, 对推进不力的城市给予通报批评。我部今年将对已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的北方采暖城市进行复查, 凡是住宅供热计量收费面积占集中供热总面积的比例低于25%的, 必须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 取消资格, 全国通报。

五、几点具体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约为28%左右, 而且逐年上升。建筑能耗是刚性的, 北方地区不实行计量收费, 用户自身很难调节。北方地区建筑总量占全国建筑总量的比例不到10%, 但所耗能却占了40%以上。北方建筑能耗有两大板块浪费严重。最大的一个板块就是供热能耗, 占了40%。第二个板块是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 比发达国家能耗高30%左右。所以说, 供热是北方地区最大的建筑节能领域, 必须下决心实行供热计量改革。

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各地必须明确责任和分工, 要把供热计量改革的压力和任务分解到各城市、各部门。物价部门不出台计量热价, 就追究物价部门责任。物价部门出台了计量热价, 建设部门不执行, 就追究建设部门责任。供热企业拒绝按用热量计价收费, 就追究供热企业领导责任。这些责任都要非常明确。各地必须把供热计量改革目标完成情况, 作为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以及供热企业的负责人业绩考核的最主要内容, 实行一票否决, 并公之于众。

三是尽快制定供热计量价格。没有出台计量热价的城市, 建设部门要积极配合物价部门尽快在今年采暖季前制定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两部制热价中按面积收取的基本热价比例按30%、按热量收取的计量热价按70%执行。在制定计量热价时, 应将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的维护、更换、管理等成本纳入热价成本。这项工作我们将在今年采暖季前全面检查, 并将结果通报全国。同时, 我个人也会根据检查结果给相关的书记、市长写信, 督促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各省级建设部门回去后要赶紧布置这项工作, 对北方采暖城市没有出台计量热价的城市要督查出台。对没有出台计量热价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园林城市等要限期整改, 整改不合格的取消其称号和国家财政奖励资金。

四是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依据《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 制定供热计量工作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 编制供热计量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 制定供热计量工作实施方案。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及地级以上的城市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质检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意见》 (建城[2010]14号) 文件的要求, 明确计量收费目标, 并分解落实。实施方案今年采暖季前由各省级建设主管部门汇总后报我部城建司备案, 并将纳入到今年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检查的重要内容。

五是规范计量方法。各地要按照《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的要求, 开展供热计量方法清理规范, 对于不符合《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的地方标准要予以修改, 没有国家产品标准的计量方法可以试验示范、但不得大面积推广。

篇4:开发区2010年工作会议讲话

一、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要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号不能变、要求不能松、支持不能减。积极推进菜篮子产品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动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二、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要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尽快改变抗灾能力弱的局面。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着力提高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切实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抓好农业机械装备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

三、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要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壮大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加强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四、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农村住房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推动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发展,推动草原生态建设,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治理。进一步抓好农村扶贫开发。

篇5:2010年全市国税工作会议讲话

持续推进

努力推动全市国税工作再上新台阶

——梁建同志在2010年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月28日)

同志们:

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安排部署今年的各项工作,动员全系统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加压奋进,努力开创我市国税工作科学发展新局面。下面,根据市局党组研究意见,讲以下三个问题。

一、群策群力,难中求进,2009年国税工作成效显著 2009年是我市经济发展在严峻挑战中努力前进的一年,也是全市国税系统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持续发展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破危机,集中精力谋发展,决战二季度、大干三季度、冲刺四季度,上下同心,共克时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国税事业的新发展和新突破。

(一)依法征税,科学应对,组织收入在困境中实现了新发展

针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全市国税系统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头等大事和政治任务,在坚持原则、落实政策的基础上,多次召开组织收入专题会议,根据收入进度不断调整税收计划和收入目标,按月将收入任务落实到各个单位,分解到各个税种;抽调110名干部组成9个工作组,常驻各县区、各分局开展“双百会战”,逐单位、逐行业、逐税种、逐环节查找征管薄弱环节和新的税收增长点,切实把潜在的税源、新增的税源、漏掉的税源转变为税收收入的真金白银;通过主动汇报,积极争取,促成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重点税源企业走访调研、多次组织召开税收收入专题会议、多次召开重点企业收入协调会,并牵头组织公安、检察、法院、财政、国地税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敦促各类涉税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多方协力,综合治理;全系统干部职工不辞辛苦,放弃节假日,从主观上找原因,在征管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挖潜堵漏。通过全系统扎实有效地工作,全年累计组织入库各项税收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9%,增收3205万元。地方级收入累计完成4.38亿元,圆满完成了省局和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组织收入任务。

(二)围绕中心,综合治理,税收征管在整治中取得了新突破 系统上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查疑点、抓督导、促落实,各尽其职,全力抓好征管基础建设和薄弱环节治理,努力实现管理增收、挖潜增收、堵漏增收。征管部门牵头不断拓展以“七个行业三个重点”为主要内容的税收专项整治范围,共整治纳税户4808户次,查补入库税款1.49亿元,直接拉动收入增长8.5个百分点;稽查部门把推进收入增长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抓分析、抓选案、抓入库,共查补入库税款6132万元,同比增长75.21%,查补率位居全省第一位;税政部门针对结构性减税政策较多、调整过渡期易出现漏洞的实际情况,先后开展了车购税异常信息核查、增值税转型固定资产抵扣核查等多项专项核查,累计核查评估1778户(次),查补税款4969万元,保证了政策落实;全面加强所得税管理,全年组织企业所得税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32.8%,增收6917万元,增幅位居全省第三位。通过各项管理措施,在拉动收入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征管质量的不断提高。小规模纳税人低零申报率下降了39.2个百分点、一般纳税人零负申报率下降了19.3个百分点、未达起征点比率下降了8.97个百分点、所得税核定面提高了5.6个百分点、个体户均税负提高了75.66元,各项指标在全省排名位次均实现了大幅提高,部分指标已进入先进行列。

(三)完善措施,拓宽载体,征纳关系在服务中达到了新和谐 在组织收入工作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全系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不折不扣落实税收政策作为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纳税人的基本职责。全年共办理出口退税8272万元,办理固定资产抵扣进项税3.64亿元,办理福利企业退税982万元,做到了应抵尽抵、应退尽退、应免尽免,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始终坚持纳税人至上的理念,把2009年确定为“纳税服务年”,重点推出了打造网上办税服务厅、温馨提醒服务等17项措施,积极开展“纳税人权益保障日”、“新政策辅导日”等10个纳税服务主题日活动。建立和推行“定点联系企业制度”,从全市筛选100户企业,市局、县区局、税务分局逐级逐企业走访宣传,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动联合财政部驻河南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河南省财政厅为全市100余家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进行了面对面地政策辅导。建立纳税服务评价机制,全市办税服务厅购进86台纳税服务评价器,由纳税人每月评选“纳税服务明星”。积极推广网上申报一体化工作、完善12366网站建设、不断深化办税公开,纳税服务的质量和层次不断提升,征纳关系日益和谐。

(四)以人为本,激发活力,队伍建设在稳定中开创了新局面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树、促”活动和“强化责任心建设”活动为载体,查摆问题,整改落实,广大干部职工对科学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有了明显转变,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以机构改革和干部选拔调整为契机,进一步规范组织结构,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理顺了职责关系,完善了运行机制,为整体工作的协调推进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工作中及时跟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前分析、及时引导、加强教育,有效地保障了改革的顺利实施。截至去年底,机构改革和科级干部选拔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共选拔正科级领导干部17人,副科级干部70人,整个过程平稳有序,队伍思想稳定,工作衔接顺畅,取得了圆满成功;以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为中心,不断加强离退休、离岗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丰富离退休、离岗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在经费基数没有任何增加的情况下,反复向省局争取,多方筹借资金为老干部解决了津补贴问题;以干部队伍基本能力建设为重点,针对工作中新的业务操作系统和工作模块,先后组织开展了所得税培训、基层师资培训、“国税杯”岗位能手练兵比武活动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业务培训和业务竞赛,有效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推进了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税务文化建设,成功举办了全系统读书演讲比赛、书画摄影展等一系列庆祝活动,激发了活力,凝聚了人心;以基层规范化建设为着力点,继续坚持人、财、物上向基层倾斜,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全部基层分局配备了计算机等设备,从自有资金中挤出50万元拨付基层,为基层组织收入工作提供财力支持,基层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

(五)惩防并举,廉洁兴税,党风廉政建设在巩固中得到了新提高

积极开展廉洁家庭、廉政新闻作品和廉政摄影创作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廉政教育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一岗两责”,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廉政教育月”活动和不同形式的廉政承诺、廉政宣誓活动,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廉洁兴税的自觉性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效性;加强“两权”监督,对照16类风险点,逐项开展执法监察和廉政监督检查。全面落实“一案双查”制度,加强案件的跟踪督办。认真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财务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日常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公务接待;继续实施企业座谈会制度、为纳税人办实事办好事制度和基层税务人员面向纳税人述职述廉制度,听取纳税人评价和呼声。多次走进市广播电台“行风热线”栏目,与纳税人互动交流,进一步树立了国税良好形象,行风评议有望保持先进位次。

进一步加强预算科学化管理,认真落实财务公开、基建管理等各项制度,财务管理水平持续提高;继续落实党组抓党建工作责任制,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车购税管理、后勤服务、信访管理、信息宣传、税务学会等工作稳步推进,整体工作保持和延续了近年来良好的发展态势。

总体上,2009年是紧张而忙碌的一年,也是充实而收获的一年。全体干部职工既经受住了巨大压力的挑战和考验,也分享了战胜困难的成功和喜悦,各项工作在困境中实现了新发展、新突破。各项成绩的取得,是省局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体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务实苦干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尤其是各基层单位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全系统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是精细管理的意识有待增强。宏观税负同比下降,农副产品抵扣比例仍然偏高,部分征管指标落后的问题经多次整治后仍然反复出现,长期得不到解决。一方面反映出我们进一步加强管理仍有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基础业务工作上不够深入、不够扎实,已经形成的长效管理机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二是干部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干部基本能力建设上缺乏针对性、持续性的工作规划和工作措施,一些干部在执行能力、工作能力上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依法治税、依法规避执法风险的意识树立的不够牢固。三是敢抓敢管的工作作风有待加强。个别领导干部对影响本单位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敢问责、不敢追究,对问题的处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没有营造出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工作氛围和工作作风。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把握大局,进一步增强推动国税工作科学发展的紧迫感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我市国税工作在新起点上向更高目标奋进的关键时期。2010年的税收工作既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又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国内经济尽管逐步向好,但中央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增长的政策效应逐步减弱,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整体经济面临着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和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双重任务和压力。从财政增收要求来看,财政需求进一步增强。今年,全市经济工作会首次提出了“双12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即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国税部门向地方政府提供财力支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从国税工作来看,结构性减税政策对收入的抵减效应将继续延续,重点税源形势低迷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这些都为我们做好2010年税收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

在认清挑战、感到压力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机遇、优势和潜力。首先,我们面临着一个逐步向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继续充实完善扩内需、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将使2010年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持续宽松。并且,随着我市“八大工程”、“八大行动计划”的实施,一批高起点的重大项目将逐步落户开封,我市经济税源结构将得到明显优化。其次,我们已经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2009年,系统上下战危机、促增收,攻坚克难,不但圆满地完成了收入计划,而且解决了一大批税收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薄弱环节,形成了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各级领导班子经受了考验和历练,驾驭税收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增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三,我们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一方面,市委市政府对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科学的预期并提出了更高的目标: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7%,外贸出口将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将增长15%,全市经济将呈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为大局分忧的政治意识、勇挑重担的责任意识、精细管理的工作意识得到了增强。这些都为做好今年税收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基于以上分析和判断,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又要坚定信心。面对不利因素,我们必须科学应对,迎难而上;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基础条件,我们必须发挥优势,争上台阶;面对上级的各项工作要求,我们必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全市各级国税机关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主动地抓好2010年各项工作。

三、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规范管理年”为抓手努力完成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

根据面临的形势和任务,2010年全市国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规范管理为主线,完善征收管理,落实税收政策,优化纳税服务,加强队伍建设,开创我市国税工作新局面。简要概括为一个统领,一个中心,一条主线,四项重点。其中:坚持一个统领就是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每个细节和整个过程。坚持依法治税的基本原则、科学精细的工作方法、求实创新的辩证思维、服务社会的理性认识、以人为本的带队宗旨、上下一致的团队目标,实现全市国税工作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始终把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既要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找准税收增长点,又要全面落实税收政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突出“规范管理”这条主线。在认真总结、深化去年“纳税服务年”工作,持续推进纳税服务的基础上,把2010年确定为“规范管理年”。以工作有标准、行为有规范、办事有程序为基本要求,抓住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基础性环节,把规范管理的内容贯穿税收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流程,贯穿税收管理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涵盖税收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

(一)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规范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税收实践。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深化,尤其是2009年超常规的锻炼和考验,系统上下管理思路日益成熟,管理基础不断夯实,管理机制逐渐完善,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对于已经形成的好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办法,要继续坚持并进一步巩固。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税收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巩固、逐步规范的动态过程,一些新矛盾、新问题还将不断出现。回顾我们以往的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工作运行机制不够规范,加强管理的意识不足。因此,我们把今年确定为“规范管理年”,按照“规范-巩固-提高”的步骤,对税收业务、行政管理、纳税服务、队伍建设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通过规范管理加以解决。

全市各级国税机关要始终把规范管理作为税收工作的重要理念。按照“抓基础、谋长远,抓管理、促规范”的基本要求,对税收业务管理和内部行政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程序,都按照规范化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始终把规范管理作为税收工作的主要抓手。从“岗位职责、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等环节进行疏理,努力形成“种类齐全、内容详实、标准统一、操作可行”的制度规范体系,并把已经形成的各项制度作为工作的基本准则,严格贯彻落实;要始终把规范管理作为税收工作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把各种管理制度、管理要求贯彻落实到管理实践中,对行政管理、征收管理、干部行为中存在的不规范和违规行为,要敢抓、敢管、敢处理,充分发挥各项制度的约束作用,在单位内树立遵章守纪、狠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导向。通过“规范管理年”各项工作开展,要实现五个基本目标:即保持目前组织收入的良好态势并不断增强,保持目前征管指标的发展水平并不断提高,保持目前税收执法的规范程度并不断加大,保持目前纳税服务的体制机制并不断优化,保持目前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并不断加强。市局党组把“规范管理年”作为今年工作的总抓手,作为贯穿全年的主要工作,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务必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强化依法治税工作原则,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收入计划

今年省局分配我市税收收入指导性计划为19亿元,比去年实际完成数增长7.7%,增加1.4亿元。地方级收入计划为4.74亿元,比去年实际完成数增长8.2%,增加3592万元。各单位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毫不松懈地抓好组织收入工作,努力实现全年收入预期目标。

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原则不动摇。切实把“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贯彻工作始终。要强化收入质量考核,在扩大收入总量的前提下,高度重视组织收入工作质量,坚决杜绝寅吃卯粮收过头税等行为。

加强税收分析。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对税源影响的分析,全面把握经济政策实施对收入工作的影响,提高收入预测水平。进一步推进税收分析由注重现状分析向预警分析转变,加强税收预警预测分析、税收管理风险分析、税收弹性分析。努力提高税收分析信息在各部门间的共享度,切实使税收分析成为推动组织收入工作、发现薄弱环节的有力抓手,掌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

加大支柱行业和重点税源监控力度。支柱行业和重点税源是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2009年我市年纳税百万元以上重点税源企业入库税收占全部收入的66.8%。在经济企稳回升,支柱行业和重点税源收入形势持续好转的关键阶段,重点税源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要深入企业开展税收调查,详细了解不同企业生产经营的个性特征,为进一步强化征管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依托省局即将推广的重点税源监控系统和税收分析监控系统,及时掌握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用和税款入库情况,提高重点税源的数据质量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及时把握当地经济政策的实施动向,准确预测行业、企业的收入变动趋势。

(三)以“信息管税”为重点,全面提高税收管理整体效能 一是实施特色分类管理,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对重点税源企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管理,使重点税源企业不仅是经济和税收总量上的重点,而且要真正成为管理上的重点,切实把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要继续放大去年对晋开、空分等重点大户评估经验,集中力量适时开展纳税评估,通过评估探索分行业管理长效机制、培养专业评估队伍,发挥重点评估的示范效应,不断提高重点税源管理水平。对中、小一般纳税人企业,要建立行业最低税负警戒线,低于预警线的企业,及时开展纳税评估,提升税负水平。对小规模企业,要加强发票使用,核定征收等方面管理,建立健全小规模企业管理台帐,提高管理实效。对个体工商户,要适时开展税源清查,一、二类街道税源控管率要达到100%;要以税负公开为抓手,创新税负公开形式,努力解决我市个体税负偏低的问题。

二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按照精简、效能、统一、规范的原则,以行业、规模为主,兼顾风险、存续期,对纳税人进行合理分类。在保持现有机构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职能调整,合理配臵资源,积极建立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对重点税源企业和风险企业配备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以管户为主细化税收事项管理。对一般税源包括小规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选择地合理划分行业或区域,合理分配征管力量,以管事为主强化分类监控管理。加强纳税评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逐步建立市、县(区)局一体化的纳税评估体系。积极探索税收管理员激励机制,实行税收管理员岗位定期轮换制度。

三是以发票换版为契机,加强普通发票管理。按照“简并票种、统一式样、建立平台、网络开具”的总体思路,大力推广机具开票,严格控制手工发票,合理使用定额发票,提高发票采集和应用能力,逐步实现从“以票控税”向“信息管税”的转变。加大发票宣传和奖励制度的落实力度,加强发票开具、防伪等有关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公众开票索票的积极性。继续开展发票打假活动,加大打击卖方市场力度,突出治本。要做到管票与管税相结合,通过税务稽查、纳税评估、巡查巡管以及其他渠道发现的假发票,要追本溯源,综合治理。

四是进一步深化税收专项整治。继续按照“数据分析查问题—剖析问题找原因—针对原因定措施—督促落实抓成效”的工作链条,充分利用多方信息和税收监控指标体系开展税收分析,查找疑点较多的纳税人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估。对涉税疑点较多、风险较高的重点税源企业,组织专业化评估团队实施全方位、多环节、链条式的纳税评估。对销售收入增长而税收总量下降、销售收入与税负不匹配的纳税人开展行业性专项整治。对2009税收疑点未落实、未解除的纳税人和专项整治成效不明显的专业市场实施税收专项整治“回头看”。五是规范稽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稽查职能作用。以落实税务稽查规程为契机,加强稽查制度建设,规范稽查四环节工作机制。加强系统管理工作,完善稽查工作绩效考核,发挥各级稽查部门的整体合力。加强稽查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不同类别人才的项目组,着力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以全面落实税收调控政策为重点,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税收是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也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各单位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税收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重要任务,既要落实好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与税收调控措施,发挥税收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又要依法组织收入,实现税收收入平稳较快增长,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财力支持。

要充分发挥税收调控经济运行的职能作用,切实做好增值税扩大征收范围、农产品抵扣政策调整等新政策的各项准备及落实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卷烟消费税、车辆购臵税政策调整措施,落实好国家关于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优惠政策,为我市经济保持增长助推加力。要把加强税种管理,以管理促落实作为发挥税收调控职能、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的重要方面。认真落实《货物和劳务税业务管理规范》,进一步夯实货物劳务税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规范纳税秩序。大力提高所得税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对连续亏损、低零申报、汇总纳税、核定征收、享受优惠政策企业以及所得税预缴的管理。深入落实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要求,按照“抓大、控中、核小”原则,重点加强房地产、空分、建筑安装、金融等四个行业所得税的规范管理,提高管理实效。

要完善落实政策执行反馈机制,加强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分析,及时纠正政策执行偏差。适时组织以政策执行情况为重点的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确保各项税收调控政策落实到位。各单位要加强对各类税收政策尤其是新政策的学习和领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教活动,提高政策的执行能力。

(五)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为重点,大力提升纳税服务层次

随着经济社会和税收工作的形势发展,纳税服务工作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总局将纳税服务与税收管理作为税收工作的核心业务,印发了《全国税务系统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提出了“一个导向、两个目标、三个平台、六项任务、六个保障”的纳税服务新格局。纳税服务工作无论从理念内涵上还是从形式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各单位要认真把握当前纳税服务工作形势,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贯彻“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纳税人至上”等理念,调整思维定势,把主动服务的意识融入税收工作中。

一是完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效能。建立市、县(区)两级纳税辅导制度,以例会辅导和日常辅导相结合,开展个性化宣传。优化短信平台功能,利用短信平台为纳税人提供涉税公告、纳税提醒。税收宣传资料领取等服务。完善重点企业联系服务制度,建立完善各级税务机关重点企业联系服务制度,明确领导分包制,对重点企业实施有针对性地个性化服务、动态跟踪服务。

二是抓好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办税服务厅是税务机关为纳税人办理各种涉税事项和提供纳税服务的主要场所,是征纳双方直接沟通的重要枢纽,尤其在新时期纳税服务格局下,抓好办税服务厅建设意义重大。各单位要认真落实省局《办税服务厅标准化管理办法》,规范统一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办税环境、内外部标识、服务内容、管理标准,合理划分现有办税服务厅功能区域,优化办税服务厅硬件设备,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办税环境。要继续深化“一窗式”、“一站式”等服务措施,优化网上服务功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三是健全“以纳税人为中心”的快速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咨询渠道,推进12366纳税服务热线、门户网站、短信平台“三网合一”建设,打造12366服务品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强服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为纳税人咨询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答复。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深化国地税协作,继续实行联合评定,充分利用双方征管信息系统,及时采集纳税人相关信息,确保评定工作顺利开展。健全纳税人权益保护机制。积极响应纳税人诉求,妥善解决税收争议,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六)以加强队伍建设为重点,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首先要高度重视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全系统干部选拔和机构改革工作已经基本结束。通过干部调整,各级领导班子在配备上得到了增强,结构上得到了优化。希望新的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意识担负的使命和责任,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表率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不负群众信任,不负组织重托。其次,要继续深化“优秀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努力在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务求实效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创建水平。第三,要完善领导班子民主决策机制,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对领导班子工作绩效考核与管理机制,提高基层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第四,各级领导班子要加大干部管理力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队伍建设三项制度”,激发队伍活力,奖优罚劣;另一方面,要按照省局要求,加强干部监督,重点完善税务分局长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继续贯彻“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工作要求。在以往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系统机构调整的实际情况,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培训为主线,以学时学分制为抓手,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组织进行全员轮训和业务骨干培养。着力解决实际税收工作中的人员能力问题,为各项税收工作地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不断推进税务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拓展文化建设的领域。要把文化建设同税收中心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多种载体,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为各级干部职工服务中心、服从大局创造良好的思想氛围。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协会上下联动的运行机制,依托文化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活动带动全市国税系统的文化建设。

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职能。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机制,以“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加强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力度。实行“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围绕中心,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倾心倾情、群策群力”的要求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落实好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进一步加强对群团工作的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以机构改革和工作职能调整为契机,充实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配备,在摸清人员思想动态基础上,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发挥工作职能。

(七)以惩防体系制度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

完善部门内控机制。继续加大对各级国税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力度,提高领导班子和各职能部门“一岗两责”的执行力。结合机构改革部门设臵,以廉洁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内控机制建设。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整合、发挥部门监督资源,加强部门监督制度,强化风险防控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内控税收执法风险,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一岗两责”,以责任落实为主体,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谈话诫勉、收入申报、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积极探索反腐倡廉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着力解决责任追究标准不一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推行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通过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切实规范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行为。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落实好《全国税务系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实施办法》、《税务系统反腐倡廉教育教学大纲》的有关要求,大力开展税务人员作风纪律、党性修养、从政道德修养、预防渎职犯罪和廉政制度等方面的教育活动,发挥好警示和激励两方面作用。纪检监察、教育、人事、党办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将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税务人员的廉政教育融入全年宣传教育总体规划之中,特别在今年机构改革到位后,要将新任职领导干部作为廉政教育的重点,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和“一岗两责”意识。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不断拓宽监督网络,继续实施和完善基层税务人员面向纳税人述职述廉制度,接受纳税人的监督。深入开展效能监察,转变工作作风,加大明查暗访工作力度,重点解决纳税人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特约监察员的作用,虚心听取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参与政风行风热线、网上评议、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积极参加政风行风评议,认真分析整改在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政风行风评议取得先进位次。

加大案件的查办力度。综合运用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手段,加大组织处理工作力度,坚决查处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案件。深入研究税务职务违法案件的发案规律、特点和防范措施,有效预防职务犯罪。

篇6:2010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文件之二

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月15日)

杨开华

同志们:

猛舟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了去年全县经济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今年我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县委常委会研究的精神,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坚定做好今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已经过去和正当面临的经济形势,应该说总体是好的,但也不容有丝毫乐观和懈怠,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成绩来之不易。2009年,我们继续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努力化解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继续抓好加快发展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以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为首要任务,狠抓中央和省、市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落实,着力抓好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有效发挥,为促进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80000万元,同比增长12.1%。完成财政总收入 1 20183万元,同比增长31.3%,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0651万元,同比增长45.3%。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88元,同比增长10.61%。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94565万元,比年初增加46160万元,增幅31.1%;贷款余额216766万元,比年初增加1361万元,增幅6.3%,全县金融总体运行平稳。完成全部现价工业总产值71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00万元,比目标考核任务分别增长2.1%和7.7%,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500万元,同比增长25.3%,超市下达目标任务5.8个百分点;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旺盛,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571万元,同比增长22.15%。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6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控制在4.5%以内。扎实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全年共上报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5例,已全部治愈出院。成功举办了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开馆庆典仪式,贵州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启动仪式暨关岭子项目开工典礼如期举行,积极配合市委、市人民政府和省交通厅做好坝陵河大桥建成通车典礼保障工作,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2009年,我们虽然遇到诸多严峻挑战,但通过全县上下的顽强拼搏和共同努力,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一些长期制约我县发展的根本性难题正在逐步得到破解,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不甘落后、不亦步亦趋、不争论折腾,始终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系统谋划可持续发展,扎扎实实干好自己的事,就完全可以 2 把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形势依然严峻。尽管从总体上看今年经济发展环境好于去年,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将经历缓慢、复杂、曲折的过程。因此,要对今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一个客观、全面、充分的认识和估计。困难和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国家统一宏观政策框架下,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尽管这几年我县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突破,但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跨越为期尚远,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恶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的基本县情没有改变,经济总量小、经济实力弱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管理水平不高、商品生产不发达的状态没有改变。二是基础设施滞后仍然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矛盾。虽然我县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三是结构性矛盾是我县经济发展中长期面临的突出问题,尽管这些年我县在结构调整方面作出了努力,但产业结构单

一、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初级产品的资源性产业在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格局仍未改变。

第三,机遇十分难得。一是中央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今年中央拟安排财政赤字1.05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同时将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政策机遇,切实把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努力争取获得中央和省、市更大的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二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今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中央将在资金、项目和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 3 的支持力度,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千方百计抢占发展先机、赢得工作主动。三是国家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机遇。近几年国家实施重点项目,必须首先进规划、进盘子,只要我们超前谋划、提早准备,尽快对“十二五”期间事关经济发展全局、民生改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高质量、高效率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向省、市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就有可能将事关长远和基础性的发展项目纳入到国家层面去组织实施。四是我县交通物流条件极大改善的机遇。坝陵河大桥的建成通车和长昆铁路的开工建设,将为我县融入更大区域经济大循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带来难得契机。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握这一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及其站场建设做好城镇规划建设,搞好沿线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牢物流基础,提升县域经济水平。五是国家发改委大力支持的重大机遇。我们抓住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同志到板贵视察指导学习实践活动的良好契机,通过市的层面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对黄果树旅游圈交通基础设施、板贵乡饮水工程等项目给予支持的申请,得到了张平主任的高度重视并代表国家发改委明确表态给予积极支持,这将意味着通过全力实施支持项目,我们可以在国家发改委树立良好形象,为今后继续争取支持打好基础。六是花江大峡谷形成高原喀斯特地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禀赋的良好机遇。近年来,随着北盘江流域光照、董箐、马马崖三个梯级水电站建设的不断加快,光照电站、董箐电站相继下闸蓄水,北盘江流域、打邦河流域水域面积拓宽、水位大幅提升,沿江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高原喀斯特地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禀赋,高峡出平湖,雄奇险峻的花江大峡谷再添秀美景致,凸现高原旖旎水域风光。4 这为我县加快建设旅游大县,强力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撑,极大地拓宽了我县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

总的来看,今年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总体形势好于去年。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统一思想,理清工作思路,充分认清形势,足够估计困难,坚定做好今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确保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原则

根据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综合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和各方面利弊条件,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20%,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以内;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和7‰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3%,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达到排放要求。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切实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相结合。既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长期发展目标,又要根据经济条件变化设立短期增长目标,考虑每一项工作都要远近结合,既着眼于克服当前的困难,又要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着力抓好一些事关长远和全局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不断提高系统谋划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既要看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要看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必须坚持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协同推进。把城市化作为壮大经济实力、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核心任务,把农业产业 5 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必须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在保持投资合理较快增长和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抓紧完善和全面落实扩大消费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措施,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五是必须坚持综治维稳和经济发展统筹思考。扎实抓好保民生、保稳定、保安全各项工作。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通过细化工作目标、严格责任追究、落实整改措施来推进综治维稳工作,进一步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全民参与的平安建设新格局。

按照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的预期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首位,继续加快改善发展的基础条件。铁路方面,我们成功争取到国家重点项目长昆快速铁路在我县顶云乡设臵火车站,这既是一个提振全县上下加快发展信心的良好契机,也是对我县工作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切实担负起项目实施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主动地配合做好长昆快速铁路顶云火车站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尽早开工建设和顺利施工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公路方面,随着去年12月23日坝陵河大桥的建成通车,我县外部交通物流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县内主、次干道改造和通乡油路(水泥路)、通村公路建设,加快文山至坡蝉公路改造工程、募役至八德油路改造工程建设进度,加快顶云至大碑、尾里至丙坝两条公路建设,尽快完成县城至顶云火车站连接线的可研、初设、立项,力争年内开工。各有关乡镇及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督促协调力度,全面加快项目实施,千方百计打通关索大道。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确保解决3万人以上的饮水安全问题。一是要把水利建设各阶段目标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统筹起来,在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和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的基础上,朝着更高目标迈进。二是要把各类水利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统筹起来考虑,坚持条块结合。除中央和省安排的水利资金外,县级财政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落实配套资金。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大力支持水利建设,按照项目的统一规划,坚持统筹考虑、集中投入、打捆使用,确保水利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要把各类水利工程建设统筹起来考虑,更加注重衔接配套。要加大水源工程建设力度,科学合理确定取水程序,综合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充分挖掘水利工程的各种功能和利用潜力,使水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配臵,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四是要全力做好板贵饮水工程开工建设和坡贡饮水工程的各项工作。要立足于牢牢把握难得机遇,坚持最大力度加强协作配合,最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最大限度加快工程进度,千方百计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树立又好又快的水利工程示范样板,不辜负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同志的殷切期望和关心重视。

(二)着力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一是切实抓好省出台的促进本省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就业、住房、就医、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消除城乡政策差距,降低农民进城门槛,让农民进城有地方住、有工作干、子女有学上,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好于农村的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农民进城的积极 7 性和主动性。二是今年省里将着重抓好快速铁路经过的县城、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节点、有用地条件的县城扩容和新区建设规划,这是我们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的又一契机。要结合长昆高速铁路顶云火车站的立项建设,高质量修编城镇总体规划,切实增强规划对城市综合交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产业布局等重大问题的指导作用,以城市路网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为重点,统筹抓好水、电、通信、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三是继续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县城电缆入地和供水排污管网设施改造铺设的全面实施,县城滨河路等主、次干道交通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统一改造为更易于维护管理的沥青路面。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即将进行路面工程施工,关索镇、建设、交通、公安等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协调配合与联系对接,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分段施工,抓好交通疏导工作,在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为群众营造出行便利的生活环境,搞好县城亮丽工程。四是高度重视关索新区、大地庄新区开发中的商业设施建设和商业流通业培育,通过商业片区开发使新老城区有机联结,并通过商业发展积累财富,形成城市投资、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要紧密结合实际,研究城市化发展引发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努力推进流通、通讯、金融、法律、劳动力市场、医疗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五是继续大力推进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进程。运用市场规律推进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三)继续抓好项目落实,确保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中央四批新增投资项目任务已经全部下达,今年是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实施的最后一年,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存在整体不平衡、8 步调不一致的问题。全县各级各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必须对进度迟缓和未开工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有针对性地加大协调督促力度,狠抓措施落实,倒排工作时序,再接再厉,确保全面完成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任务。同时要着重抓好中药材物流港、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港安水泥厂三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今年,我县招商引资工作要充分利用交通物流条件极大改善这一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切实落实招商、选商、富商政策,力争在引进优强企业领域实现突破。要继续实行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把招商引资纳入年度目标管理,严格执行招商引资项目落实责任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重点项目和重点投资企业的跟踪服务,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开创工业优势产业和传统支柱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一是继续支持铁合金企业发展。努力克服以铁合金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外部紧缩、企业开工不足、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困难,继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扶持铁合金企业克服困难、稳步回升。二是搞好煤炭资源的规划和建设。着眼于建大矿、建科技矿、建安全矿的要求,按照“优进劣退”和集团化的原则,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我县煤炭资源开发和小煤矿整合步伐。要把大力发展煤炭精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来抓,大胆尝试、积极争取实施一批煤炭方面的精深加工项目,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更好地把我县煤炭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努力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三是集中力量抓好港安水泥厂建设项目。投资2.81亿元、日产3000吨新型干法水泥孰料的港安水泥厂项目,无论是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财政税收贡献等各 9 个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项目建成投产对做大县域经济总量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本着安商、亲商的工作理念,站在重点突破、推动全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主观积极性,合力做好项目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为不断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力争今年建成投产创造一切便利条件,搞好服务保障。四是大力发展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从产业基础来看,我县已经形成板贵花椒、断桥糊辣椒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初具规模的食品生产企业,企业产品也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下一步要立足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和扩大市场规模,积极引导他们与县外优强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进行联合重组或加大技改投入,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开动脑筋,大胆探索,力争在树立名优品牌和提高规模效益上有一个大的突破,不断提高轻工业占全县工业经济的比重。五是进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积极培育民族制药、旅游商品等产业,积极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搞好银政、银企合作,力争今年实现创建信用县目标。

(五)继续抓好“三农”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一是继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二是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导向、农民增收、稳扎稳打、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推进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以扶持种、养殖大户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原产地引种和良种繁育体系、动物防疫体系、饲草饲料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继续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加快推进种草养畜工作,努力提高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继续保持蔬菜产业发展的良好 10 势头,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提高蔬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三是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一批农特产品名优品牌,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四是紧紧抓住国家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的机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变传统的扶贫资金安排方式,在落实好农村低保政策的同时,抓好省级扶贫资金增量部分一律不再平均分配的机遇,集中力量培育典型、树立样板,争取更大的扶贫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减少贫困人口。五是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结合起来,继续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深入开展“四在农家”活动。

(六)继续抓好旅游规划建设工作,推动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2009年12月8日,贵州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启动仪式暨关岭子项目开工典礼如期举行,标志着我县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正式启动,我县地质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项目的实施,对于我县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学习借鉴国际上处理文化和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的成功经验,培养国际化规范运作的各类旅游管理人才等各方面,都有着较好的积极作用。我们要为加快项目实施进程提供最宽松、最优越的建设环境,力争项目早日竣工。

2009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亲临我县视察指导工作时,就做好花江大峡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市委书记陈坚、市长罗宁也多次深入景区实地考察指导,对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禀赋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誉,明确表态将大力支 11 持。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论证和不懈努力,以花江大峡谷景区公路联线建设的大旅游公路环线已经纳入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战略决策并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支持。我县加快旅游开发和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今年1月8日,本着积极主动、精诚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由我县牵头,邀请镇宁、兴仁、贞丰、晴隆四个兄弟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齐聚关岭,召开首次北盘江流域打邦河流域区域经济协作座谈会,共同商讨北盘江流域、打邦河流域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交流与合作,旨在促进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经与会人员认真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并共同签署了首次北盘江流域打邦河流域区域经济协作座谈会备忘录,为切实保护、合理利用、有序开发这一宝贵资源,推动区域旅游业连动发展,共同做好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工作,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了长效协调机制,为景区的全面开发建设扫清了区域行政管辖障碍。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站在加快建设旅游大县的战略高度,群策群力,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扎实抓好各项开发建设筹备工作,继续抓好国家地质公园与花江大峡谷捆绑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协调服务工作,全力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加快转变。

今年我们要集中力量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我县接待能力。要着重抓好两个宾馆的建设协调服务工作,协助抓好开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大督促协调力度,务必确保在今年10月以前开业。同时要抓好美食城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建成开业。

(七)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积极推动清洁发展、循环发展、安全发展。一要坚持把石漠化综合治理作为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继续抓好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坚持治水与固 12 土并重,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并举,继续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确保治理目标按期实现。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封山育林,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力争森林覆盖率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一个百分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禁乱砍滥伐,抓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切实降低森林火灾受害率和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二要按照清洁发展、循环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工作。继续深入实施建筑节能工程,继续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和能源、原材料等重点行业节能,积极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继续加大污染防治和减排力度,加强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投试运行和后续管护工作,全面加快垃圾填埋场建设进度。要坚持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并重,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鼓励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三要围绕推动安全发展,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深入开展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八)切实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要重点抓好六件事:一是把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紧紧抓住收入核查这个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环节,坚持示范引路,摸清真实情况,合理确定低保标准,加快建立科学规范、公正有效、可持续的农村 13 低保制度。坚决制止用盲目分指标、分钱的办法实施农村低保,坚决查处农村低保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以农村危房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要坚持从最困难的农户和最破、最危险的危房改起,保证工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要继续加大廉租住房一、二期工程的建设协调服务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面加快建设进度。三是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完善和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再就业。四是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统筹层次。做好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有序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继续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切实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继续开展残疾人保障事业。五是把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抓好“双拥”模范县的申报筹备工作,力争申报成功。大力推进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要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继续推进满意在关岭主题活动,抓好整脏治乱工作。继续抓好移民安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等工作,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九)狠抓综治维稳各项工作,彻底扭转我县群众安全感下滑的被动局面。今年我县群众安全感下滑至64.95%,在全省挂末,被省综治委黄牌警告。对此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深刻剖析原因,拟定整改措施,狠抓整改落实,14 确保今年内摘掉黄牌。

一要继续抓好“走千户访百家”活动,充分发挥县、乡两级政法委的协调督促作用,全面落实政法各部门积极参与,深入社区、村庄、机关、学校、企业,通过进一步开展各个层面的走访座谈,面对面与群众、干部沟通交流,客观地了解社会治安现状,摸清找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确保整改工作有的放矢,努力提高整改工作的实效性。二要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工作主动,抓好整改落实。对查找出来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逐条、逐件、逐案整改落实机制,对不能解决或暂时解决不了的,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坚决保持对恶性案件的严打高压态势。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被害人关切,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的大要案,坚决按照“黑恶必除、命案必破”的要求,坚持快侦快破、实施重拳打击。三要以“两抢一盗”为打击重点,加大“两抢一盗”多发案件的打击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加强对飞车抢夺、入室盗抢、盗抢机动车、砸车盗物等犯罪的重点打击。四要加强治安巡逻防控,及时查处浮在面上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特别是抓紧县城视频监控与报警系统的建设协调工作,在全县易发案、多发案重点部位、场所和时段综合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工作措施,强化社会面控制。五要加强对治安混乱地区的集中整治。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项治理工作组,深入车站、网吧、校园周边等治安乱点和公共场所,进行区域彻底整治。加大对吸毒人员的收戒和涉毒犯罪的打击力度,开展吸毒违法人员大收戒,通过下指标、定任务,加大对吸贩毒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六要认真开展回访工作。对在“走千户访百家”活动中查找出的问题,经过分解、整改、落实后,及时 15 对反映问题的群众进行回访,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突出个案,由办案单位对案件当事人逐一登门回访,在不影响案件侦破和违反有关规定的情况下,及时通报政法部门采取的工作措施,全面消除群众对政法机关“不管不问”的误解。七要继续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群众安全感问题的发生。八要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加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流动人口管理、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等社会管理工作力度,真正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宣传发动群众上下功夫,继续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和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等系列创建活动,不断扩大平安创建工作覆盖面。九要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县城主干道交通指挥和路面安全巡控,加大交通法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安全行驶意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得到遏制。十要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对政法各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方案,抓好督促落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针对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岗位和环节,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严格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更好地发挥政法部门在综治平安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要通过细化工作目标、严格责任追究、落实整改措施来解决突出问题,推进综治工作齐抓共管,进一步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以群众看得见、听得到的整改实效来彻底扭转我县群众安全感下滑的被动局面。

(十)加强调查研究,做好数据采集分析,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工作任务繁 16 重,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在抓好今年各项工作的同时,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各项基础性工作。按照管辖职能和管辖区域,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加强配合沟通,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全面掌握详实数据,深入思考分析,注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总结“十一五”规划的经验及成果,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这一总目标,全力保证“十二五”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规范性,以正确指导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圆满完成。

三、扎实抓好政府机构改革各项工作,切实转变作风,全面提高执行力

第一,认真抓好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这次即将开展的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理顺职能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体制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自觉增强大局意识,切实抓好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政府系统各部门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在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同时,更加注重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增强处臵突发事件和社会综合治理能力。要改进直接面向群众的“窗口”机构服务与管理,健全办事制度和程序,公开办事依据,简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办事效率。

第二,要切实转变作风。去年我们能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与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密不可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实际工作中我们有 17 的干部作风漂浮,工作不在状态,得过且过,缺乏真抓实干的精神,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发展,必须狠刹这股歪风,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门心思抓工作的良好氛围。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做到勤政廉政。

第三,要切实提高执行力。今年经济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抓好落实。否则,再好的思路,再好的措施也是纸上谈兵。要把执行力的高低作为衡量我们的干部是否讲政治、有水平的试金石。提高执行力,关键在真抓实干。必须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不断增强我们干事创业的能力。必须紧紧围绕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建立健全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切实解决“谁去执行、何时执行、执行什么”的问题。凡是定下来的事,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把它干好、干出成效,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让干与不干的不一样,干好干坏的不一样。

上一篇:5填挖方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下一篇:三八妇女节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