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素材

2024-04-30

三八妇女节素材(共5篇)

篇1:三八妇女节素材

最新作文素材:时事素材

一、“最美深圳女孩”:被商业戏弄的丑闻

【素材展示】

“一名满头白发的老人盯着快餐店里的盒饭直流口水,被一名过路的女孩瞅见了,这位名叫文芳的女孩当即买来盒饭,并单膝跪地将饭一口一口地喂进老人的嘴里。”这名被誉为“深圳最美女孩”的主人公,出现在3月25日中新社的一篇配图报道中。

然而仅仅一天后,就有人爆料:整个爱心行为可能是某商业展览的炒作。“事发地点在深圳东门老街,不是文中所说的欢乐海岸,而且是事先策划的。”一位目击者称,图片共拍摄了两次,分别为3月24日和25日下午,女孩给老人喂饭仅仅是为了摆造型,整个过程持续几分钟,与她同行的一男子拍照后,他们便离开了。“最美女孩”并没有帮助老人寻亲,更没有真的将老人带走。根本没有将老人接走。

一时间,网友的拍砖和骂声涌来,面对网友与媒体的质疑与批判,当事媒体最初矢口否认,但终究真相遮掩不住,3月28日凌晨,制假涉事记者郑小红和通讯员石金泉通过中国新闻网的官方微博向公众公开致歉。

【多维解读】

1、假造“善良”是大恶

最美和最丑之间,其实只有一线之隔。如果是发自内心地尊敬老人、善待乞丐,比如媒体此前报道的为老年乞丐雨中打伞的女孩,为溺水老人做人工呼吸的女护士,这些理应受到礼赞。她们纯粹而本真地用一己之力坚守美好,既为受助的老人带去温情,更给社会增添人性的温度。公众在激赏善举的同时,内心也受到了净化,类似好人好事多多益善。而这名泡沫化的“最美女孩”却是丑的,也许她本身就是一个道具,其背后的导演更应受谴责。消费公众善心,这是不可原谅的。今天,公众为一些慈善机构缺乏公信力而扼腕,如果再放任来自民间的伪善心大行其道,势必对慈善产生摧毁性打击——谁还会相信好人好事?谁还会存善念、行善举?

2、新闻操守不可丢

通讯员石金泉是一名知名拍客和网络推手,常向当地多家媒体供稿。通讯员供稿很正常,但媒体不该不经求证就直接采用。不是自己采写的稿子却署上自己的名字,没在现场也不核查,与其说这是粗枝大叶,不如说这是丧失职业操守,背叛新闻伦理。如果没有这家正规媒体的报道,这则策划的新闻不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这是在消费大众的情绪。对最美人物的好感、对正能量的渴求、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富裕却无良群体的憎恶,都能被拿来煽动或发酵,在大众不自觉、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一股由策划者操纵的力量。这是严重失掉新闻操守的行为,新闻从业人员当引起警醒和思考。“深圳最美女孩”事件,见证了人性中的丑陋与猥琐。那些为了一己之名利,而欺骗整个社会的人,必须受到谴责。

【适用文题】炒作、闹剧、浮躁、远离欺骗、职业操守、弄虚作假、媒体公信力等。

二、“清华城管”是个案不宜过度阐释

【素材展示】

“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工资1600元……”206月26日,广西《柳州晚报》刊登了一则城管招聘启事,几天后,毕业两年、25岁的小韦持清华大学本科文凭,前来报名,让招考人员惊讶不已。

25岁的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毕业生韦伟,突然成了媒体热议的新闻人物。最近一个月内,韦伟先后参加了广西柳州市不同城区的两次城管部门招考,最终都以优异的成绩入选。“一纸文凭不过是代表自己的学习经历,并不能说明什么,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工作经验、人生阅历,当机会来到时就能稳稳抓住。”今年以来,各地城管相继出现的负面新闻,加上招工难、就业难等因素的作用,这一抉择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有点“疯狂”,有人由此感慨清华北大的“天之骄子”已经走下神坛,有人怀疑他是想借此炒作博出名,也有人将他的选择当作是就业难的一个例证……面对如潮质疑,小韦则拿着录用通知书淡然一笑:“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对小韦的做法,有人叫好,有人质疑,小韦则说,“没什么,从基层做起。”对此,你怎么看?

【多维解读】

1、理性看待

城管只是一份工作,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一个城市不能没有城管,否则就会满大街都是占道经营和违章建筑,发达国家也不是可以随意摆摊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应该如何管,希望这些高学历的大学生能踏实工作,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想出更好的管理方法。

2、脚踏实地

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近日,人社部专家也表示:今年预计300万以上大学生难就业。如此形势下,小韦选择去作一名有编制的城管“疯狂”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不是“疯狂”,是脚踏实地、是从基层做起。人们都高看清华大学,但凭着一纸清华文凭就真能横扫用人市场吗?恐怕未必,正如小韦的现实情况,冷门专业毕业、已在家待业两年,选择报考城管,当然是最好的直面现实。大学生特别是清华大学生可以放下身段去做城管工作,也折射出了如今一些大学生自我定位的理性,就业观等的改变与成熟。这有利于改变此前人们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的认识,引导大学生生们树立起正确健康的就业观!

3、可喜现象

清华学子当城管,这是给当下城管陷入“诚信”危机的一个很好响应。其实,城管队伍真正缺少的不是人,而是高素质的人,特别是城管队伍需要从把好“入口关”上下功夫。要吸收高层次人才,注入高素质血液。城管工作,特别是未来的城管工作,也需要高学历者。城管不是仅赶赶小贩,城市管理的内容非常复杂,管理的要求各不相同。城管队员要有语言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还要会运用网络计算机技术,对市容等进行实时监控,城管也需要高素质人才。清华学子当城管有利于提高管理能力、水平,对文明执法有利,对社会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适用文题】

就业观、直面现实、理性定位自我、尊重个性化选择、职业无贵贱之分等。

作文素材

谁现在用iPhone 6谁就该被鄙视

ipne6自19日上市以来,首发地与中国内地无缘。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多国的苹果店外排起成群的中国人。在美国一家苹果店,10余名中国人排队时发生打斗,3人被捕。抢购的现场排队人群高声喧哗,随意插队惹人不满。甚至出现垃圾满地,不少华人在地板上入睡的一幕,一名美国警察辱骂这些人:“真是臭死了!”这一幕幕场景传回国

内后,让国人感到脸红。

同时,在深圳海关,被抓到走私iPhone6的各色人等,招数也是五花八门,一名男子甚至穿3条内裤藏了8部iPhone6。深圳海关5天内就已查获了1800多部手机。

于是,国内网民纷纷怪罪“黄牛党”,“丢了中国人的`脸”似乎成为绝大多数网友的看法。那么,这群“黄牛党”丢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驱使呢?

说白了当然是利益驱使。一部最低配置的港版iPhone6原价4000多,而在北京中关村最高价格曾被炒到2.1万。如今在工信部表态“iPhone6已经进入最后审核阶段”之后,报价虽有下跌但大多仍在万元之上。如此巨大的价差,做出这种小丢脸的事情自然不在话下。相比那些在高额利润驱使之下不惜犯罪、铤而走险的人,这些小丢脸似乎不值一提了。受利益驱使甚至不顾一切,这种事情不仅中国人干过,马克思曾生动描述利益是如何扭曲了人性,这当时说的都是西方人。

问题是,黄牛党们如此费尽周折,不要脸面,把iPhone6带到中国内地是卖给谁呢?要知道,等不了几天,iPhone6就会在中国内地开卖。现在买,价格会比那时买高很多,这些现在买iPhone6的人为何甘愿当“冤大头”?大部分还是出于虚荣心,出于炫耀的心理,好像现在拿着iPhone6就牛,就“潮、酷、炫”。但实际上,现在用着iPhone6的人已经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酷了。

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广告词,“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换到此处,即“没有买卖,就没有丢人”。很多人说iPhone6利用中国人的心理在试验各种另类的营销手法,事实多次证明中国内地市场确实有点“人傻钱多”。这才是真正丢脸的地方。所以,现在看到谁拿着iPhone6,请向他们投去鄙夷的目光。

面对“Iphone6”,我们到底该鄙视什么

最近一周能持续夺人眼球的莫过于围绕着Iphone6产生的跟中国人有关的各种新闻。从一开始“据外媒报道,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苹果专卖店几乎都被中国人占领了”到中国人在纽黑文苹果店外为争购iPhone 6打斗被捕,再到日媒称“据信是中国人的人在东京一苹果专卖店外大声喧哗”……外媒对此的报道可谓此起彼伏。

同时,国内的媒体也没有闲着。23日,某官微发表题为《不惜出丑买iPhone 6:是病,得治》的评论文章,指出 “喜欢一款产品到偏执的程度,甚至不惜拿肾来换,则是一种病,得治!”最后又得出一种结论即“如付出的代价不是肾,而是‘文明有序的形象’,有些人就不管不顾了。”

卖肾的,的确有,还形成了“卖肾车间”这样一个完整的地下产业链。但卖肾买苹果的,放眼民间,能有几例?至于付出的“文明有序的形象”的主体,也应该大多数是黄牛。黄牛生就为了利益,《资本论》早就说过“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再回过头来看看网友微博截图“有黄牛24台亏了12万,还有3天亏了50万的”,即便你算术再不好,里面的利润空间也大过了《资本论》中资本逐利的范畴。所以,黄牛为了利润,失控在所难免,严格意义上说这是商业秩序,跟道德、文明不沾边,也没必要占据文明制高点挥舞着道德大棒来威慑本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人与事。

还想说的一点是,网络上那则广为流传的《实拍中国大妈抢购iPhone6现场》视频,难道细心的你们就没有发现,外国人在人群中也星罗棋布么?

新闻到了这里,其实本应该告一段落,偏偏有人觉得不过瘾,今日有媒体又置顶刊出一文《谁现在用iPhone6就该被鄙视》。文章在抨击黄牛党为了逐利而“丢中国人脸”的同时指出,黄牛党们如此费尽周折,不要脸面,把iPhone6带到中国内地是卖给谁呢?就是那些拿着iPhone6就牛,就“潮、酷、炫”的人,然后深情呼吁,现在看到谁拿着iPhone6,请向他们投去鄙夷的目光。矛头直接指向消费者。

不可否认,从黄牛手中买iPhone6的人中,肯定也有上述媒体指摘的这类人,但是,拿部iPhone6就觉得自己“潮炫酷”未免太低估消费者消费心理了。果粉的群众基础广泛与对乔布斯的个人崇拜有关、与对好产品使用心得有关、与对新产品抢购乐趣有关,至于身份说,关系大不大,你说呢?持有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成为被鄙视的对象,要么是持有商品有害,直接毒及自己和他人;要么持有商品间接污染精神。如果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呼吁公众投去鄙夷的一瞥呢?

抽茧剥丝,摒弃纷争,节省下来时间真正要思考的是,一:为什么每次全球首发总要缺席中国大陆?二:中国如何制造出自己的“苹果”?当在“苹果”面前全球一律平等了抑或中国也有了自己的“苹果”,哪个黄牛还会全球扫货?谁还会因为一部手机跑到国外去“丢脸”?谁还敢对人手一部的机主鄙夷?

如果对这两个问题视而不见而去对着一小撮黄牛、消费者讨伐,如果眼睁睁看着93吨iPhone6从郑州空运到芝加哥,嘴里却骂中国人有病,诸位高谈阔论的达人,可以洗洗睡了!

篇2:三八妇女节素材

荀灌是东晋时期赫赫有名的平南将军荀嵩的女儿,她年少时便有奇才。

荀灌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她自幼随父亲习武,小小年经便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武功。

荀灌13岁那年,几万贼兵由西域流窜到荀嵩驻守的宛城,当时宛城守军仅有千人,形势非常危急。

荀嵩知道,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派遣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突围出城,前往临近的襄阳求教。可是当荀嵩把他的想法向属下宣布后,大家虽然十分赞同,却没有一人愿意担任突围求教的任务。此时的宛城已经被贼兵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困起来,突围无异于送死,谁愿意白白送死呢?

正在荀嵩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清脆响亮的声音在大厅里响起:“父亲,我去!”

荀嵩一看,是女儿荀灌。他大惊失色,厉志拒绝道:“不行!你一个女孩,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又如何能够抵挡得了贼兵的追杀!”

荀灌将头一昂,大声说:“父亲,女儿自幼习武,武功如何父亲心中最清楚,更何况,城外的地形也只有我最熟悉。现在,坐守孤城是死,突围失败也是死,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拼却一死!如果突围成功,请来了救兵,就能够挽救全城人的性命了。”

听了荀灌的一席话,众将都惭愧于自己的勇气与胆识竟然不如一个13岁的小女孩,于是纷纷主动请缨,要求突围求教。

荀嵩考虑了良久,最终还是同意了女儿的请求,他选派20名身强力壮、武艺高超的勇士,组成一支突围队伍,借着浓浓的夜色,护送荀灌向襄阳城飞奔而去。贼兵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一队人马消失在黑暗的远方。

队伍在第三天的下午抵达襄阳,襄阳太守石览看到荀嵩的求教信,又听到荀灌的慷慨陈词,被荀灌甘冒生命危险突出重围的精神所感动。他当即发兵,而且还请求荆州太守协同出兵解救宛城。

篇3:三八妇女节素材

关键词:作文,生活,素材,积累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磨刀不误砍柴工”。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二十年来, 常看到许多学生的作文或者泛泛而谈, 空洞无物, 描述事物粗浅而缺乏特点, 形象苍白;或者言之凿凿, 千篇一律, 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严重, 缺乏个性的显露;或者无病呻吟, 空发议论, 文章缺乏新鲜素材, 总喜欢虚构一些荒诞的故事。出现这些作文弊端, 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素材积累不足。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特别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 不仅要教给学生谋篇布局的技能技巧, 而且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从生活中寻觅源头活水, 不断补充学生的素材仓库, 为写作备好丰厚的物源。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有了源头, 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 这个源头很广大, 不用外表, 操持由己, 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生活确实为我们作文提供了广博的感受和直接的经验, 我们要走进生活, 亲近生活,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生活包括很丰富的内容, 我们亲身经历的是生活, 我们耳闻目睹的也是生活, 甚至我们对大千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还是生活。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给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 只要我们深入生活, 热爱生活, 用自己的实践去体验生活, 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生活, 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 一定会搜集到生活赐予我们丰富的写作素材。

作文素材如果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积累, 一定会收获丰富的写作素材。

一、关注自己, 叙亲历之事

自身生活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做自身生活中的有心人, 给生活一份特别的关注。每个人的经历都与众不同, 在与家人、朋友、社会的接触和碰撞中, 我们逐渐从幼儿一步步成长为花季男女, 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心理、思想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立足自身生活, 学会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写自己心里最想说的话, 抒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是最个性化的素材, 这样的事情最容易抒发真情实感, 也最容易写出打动别人的东西来。如记叙自己的一个故事, 写一段自己的成长经历, 展现一种思想的变化过程, 说不定就是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这样说, 鲁迅先生如果没有对自己少年时代的深刻体验和认识, 就写不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等精美的散文。

二、关注他人, 记动情之人

对于初中生来说, 接触的人有限, 经历的事不多, 所以选材的对象多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人: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一般来说, 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大事、新鲜事毕竟很少, 多是一些平凡无奇的小事, 甚至很多人可能重复着相同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中蕴含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蕴含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思想和感情的流动。这就要求我们独辟蹊径, 在大众般的事情中发现自己的独特感受, 把身边对自己感受最深触动最大的人和事写出来, 通过自己动心的场面描写和典型的细节刻画成为文章的“亮点”, 真正达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的创作境界, 给读者以耳目一新之感, 豁然开朗之觉。如朱自清脍炙人口的散文《背影》, 选取父亲在车站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的细节刻画来表达父亲的拳拳的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还有魏巍的《我的老师》, 选取自己与小学时的女老师蔡芸芝相处过程中微不足道的几件小事, 表达了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至深, 印象深刻。

三、关注环境, 绘迷人美景

大自然充满无限神秘: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地震海啸、世季轮回, 有悲壮、雄奇与险峻, 也有温馨、高尚与典雅。无数的生命共同生存于这个复杂多变而又井然有序的世界中, 不时地泛着奇异而美丽的身影, 共同描绘出了一幅长长的画卷。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 都是一部无言的哲理书, 给每一个善于发现和善于思考的人以无穷的启示。作为中学生应该热爱自然, 关注自然, 作文中可以描绘山水的美景, 也可以写一草一木的特性, 同时也要融入自己的一些感情和思想, 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只要热心关注环境, 并领悟其中蕴涵着的生命真谛, 你一定会搜索到许许多多的写作灵感。如中考满分作文《走过四季》就是在描绘四季景物的基础上的认识感悟和情感升华。

四、关注社会, 写时事热点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空前发展, 现代人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我们必须要关心国家大事, 关注社会热点, 并能把自己对时事的所闻所思诉诸笔下。社会时事、时代焦点也是我们写作的好素材, 紧扣时代脉搏的文章才更显立意深远。如满分作文《记住这一天》, 考生聚焦中国历史上三个难忘的瞬间:惨烈的南京大屠杀的屈辱、唐山大地震中中华儿女的坚韧和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自豪。悲中华之悲, 颂中华之魂, 喜中华之喜, 立意深远, 主题博大, 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1]朱熹的《朱子大全》.

篇4:选好素材,用好素材

关键词:素材;高中思想政治课;点睛之笔

一、选择的素材要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

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有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的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陈旧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要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教师选择素材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课或一个知识点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例如,在讲授高二《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一课时,我选择了这样一个故事作为导入:“有一次,漢武帝到上林苑游玩,看见一棵好树,问东方朔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武帝让人记下这棵树。过了几年武帝又问这棵树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瞿所!’武帝有些不高兴地说‘你欺骗我已经很久了。同一棵树,为什么前后名字不一样?’东方朔答辩道:‘马,大的时候叫马,小的时候叫驹;鸡,大的时候叫鸡,小的时候叫雏;牛,大的时候叫牛,小的时候叫犊;人,刚生下不久叫儿,年纪大了称老人;这棵树以前叫善哉,现在叫瞿所,长少生死,万物成败,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武帝心悦诚服地笑了。”结合故事问学生这给我们什么样的体会?素材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学生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我们还可以以近年来发生的时事作为素材,这对于经常埋首在书海题库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新鲜的。当然激发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总之,素材的选择一定要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将之流于形式,为了举例而举例,那样学生的兴趣会保持不了太久。

二、用好素材,合理组织,及时引导

有了好的素质,如果不能善加利用,不能朝着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等新课程目标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只开花而不结果的行为。瑞士教育家亚美路说过:“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伴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怎么办?学生的思维方法或思想方向出现偏差怎么办?这些问题不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要解决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讲授高二《唯物辩证的联系观》一课时,我是以一个故事为导入的:“明朝洪武初年,朱元璋刚刚建立大明政权不久。有一回,江南一个叫万二的人和一个商人同行去京城办事,回来后听说朱元璋最近写了首诗:‘百官未起我先起,百官已睡我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披被。’万二听到这首诗后大吃一惊。他感叹道:‘灾祸要来了,征兆已经露出来了!’于是,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家产托付给了可靠的人,买了一条大船,载着妻儿老小泛游湖湘而去。时间过了一年,灾祸果然发生了,朱元璋下令将江南大族的家产全部没收入官,很多富豪被流放充军,但万二却因为早就预见了灾祸而得以善终。”素材有了,也很能吸引学生,但如何将他们引导到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话题上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合理组织,及时引导。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正确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思维状况,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万二为什么能预见到灾祸?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素材导入后,只有通过点拨释疑,才能使学生在解开疑团的基础上,切实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深入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变“苦”为“乐”,增强知识的吸引力,使得学生想学、乐学、勤学。当然,点拨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教师应善于在到达认识彼岸的路上筑上阶梯,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启动学生思维。

选好素材,用好素材,是做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点睛之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不断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中学政治组)

篇5:用“好素材”与用好“素材”

一、从知识梳理的主体差异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主要梳理的是,画图这种策略在以往学习中的运用及作用,从而让学生体会这种策略的价值,并能更好地使用策略来解决问题。两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围绕画图策略进行了梳理。

第一位教师采用了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梳理的方式。上课时,教师分别出示了模型图、示意图、维恩图、连线图、线段图、函数图、统计图等,让学生逐一看图介绍,并分析每种图的作用。

第二位教师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梳理、整体建构的方式。课前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画图策略的梳理,并就梳理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分小组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你收集到的是什么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梳理的图对于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所梳理的图在全班汇报展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画图策略的作用与价值。

显然,第一位教师牢牢把握了课堂的主动权,学生跟随老师的问题及图一环套一环对画图的策略进行了回忆,虽然知识的梳理有序而全面,但从师生的互动来看,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不够,学生较为被动地跟随老师的思路在走,缺乏自主的回忆与必要的整体建构;第二位教师则是还课堂与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孩子们在课前的收集很用心,收集的内容全面而具体,甚至连以往教师都容易忽视的数轴图都被学生归纳出来。教师只是充当推动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一起合作交流,共享资源。

二、从素材呈现方式的差异看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环节,两位教师都展示了同样一个问题。

第一位教师是直接出示这幅图,让学生观察图,弄清条件和问题后解决问题。(如下图)

[原来花圃的面积

?平方米][增加的面积

18平方米][8米][3米]

第二位教师的处理情形如下:

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吗?

(播放录音)实验小学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长8米,扩建后长增加了3米,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请问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大多数学生茫然地望着老师,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在纸上写着。)

师: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1:老师,录音能再放一遍吗?太快了。

师:哦,题目没弄清,肯定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哪位同学记下来了?

生2:我是画图记下来的。

[?][18m2][8m][3m]

生3:我只记了一部分。

[长方形长8m,增加3m。

]

(师利用投影呈现两位同学的记录图)

师:这两位同学反应都很快,能在第一时间记录下问题的信息。不过,他们选择了不同的策略,从他们记录的情况来看,哪种方法能更好地记录信息?

生4:画图更好,更直观,看得一清二楚。

师:那谁能看着这位同学的图复述一下题目?

(一生看图几乎是一字不差地复述出录音的内容。)

师:大家现在能看图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5:从图中很清楚地看到,只要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宽就可以了。

师:大家回忆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6:画图的策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能帮助我们快速记录信息。

生7:我们要随时能够想到运用策略。

师:是啊。策略的运用是随时随地的,只要大家做一个有心人,就能体会到策略的价值。

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第二位教师这种呈现素材的方式新颖而独特,改变了以往常用的视觉刺激,让学生在不设防的状态下进入策略运用的情境,通过不同方式的记录对比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画图策略的应用价值,这一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策略体验,增强了学生的策略意识,从更深层次上内化了学生对策略的应用。可见,策略意识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给学生,只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体验获得。

三、从素材价值的观测角度差异看学生数学思想的提升

在巩固练习、拓展提升环节,两位教师都出示了一些相同的问题,让学生选择策略来解决。

第一位教师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很关注学生如何运用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费时较多。

第二位教师关注的则是策略的选择,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选择这种策略”,“选择这种策略有什么好处”等。在解决完这几个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对比这几个问题和相应策略的选择,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说了很多,如,“不能只用一种策略来解决问题,应该根据不同的问题来选择最好的策略”,“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要灵活运用”,“有时候一个问题用一个策略解决不了,我们就需要选择其他的策略”,“有的问题需要利用很多种策略来共同解决”等。

第一位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但教师仅仅为学生提供了活动而没有促使其转化成经验,忽视了策略思想的培养。第二位教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只关注了素材本身的作用,还能引导学生横向比较沟通、反思提升,深层次挖掘素材背后的价值。学生通过这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数学思想,提升了数学素养。

由此可见,学生形成数学智慧,不可能仅仅依靠掌握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取经验。体验感悟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教师的点拨则在学生经验获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需要引导学生在体验、感悟过程中获取新知。教师的导悟、促悟必不可少,教师的点拨、促悟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上一篇:开发区2010年工作会议讲话下一篇:学校领导学风建设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