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知识点

2024-05-09

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知识点(精选7篇)

篇1: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知识点

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人类遗传病》教学随感

新课程背景下得生物教学强调注重学生的发展,通过设计多元化、多样化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题,在注重对于学生识记知识及掌握学习方法的考察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突出了对于情感价值目标培养的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同时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下面我将从一个教学实例 《人类遗传病》的设计及教学效果说明我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教学设计方法。

我对于《人类遗传病》的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题,并将这一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一开始,我就播放了一则中央电视台关于苯丙酮尿症患者病发时病人及家人的痛苦的报道,紧接着展示各种人类遗传病的图片、发病原因、患病比例及相关实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图片集教师介绍,学生了解到遗传病的并发率远比他们想象的要高的多,并且造成了很多家庭和孩子的悲剧,使学生认识到遗传病的危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时的课堂上学生的情绪会逐渐变得很低落、很悲观,就会产生如“到底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使人们都过上幸福生活?” 的正义感。

当课堂上学生闷得情绪达到低谷时,我紧接着播放了一段关于“西红柿

女孩”(苯丙酮尿症患儿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直至十二岁任然健康的活着)的新闻报道。是学生的情绪有所回升,并且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想知道所有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我将课堂剩余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学生结合课本及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的探索人类遗传病的预防途径、检测手段等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人类遗传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措

施和检测手段等知识目标,学会了判断一些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了解到了防止近亲结婚等优生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吸烟等不良习惯容易诱发人类遗传病,学生会将课堂上学到的遗传病预防及检测方法推广给亲朋好友,尤其是一些农村学生,更是会告诫身边的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检测手段,避免悲剧的发生。我想这样的效果才是《人类遗传病》这节课真正要达到的目标。

篇2: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知识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遗传系谱图中的性状遗传方式的判定;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能掌握和理解遗传系谱图中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遗传病的遗传规律,树立科学的人类健康观

二、重点与难点

遗传系谱图的判断以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

根据近几年的考试说明和考情分析,遗传系谱图是综合考查伴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是历年学考的重点和难点,是本节课教学的良好的载体。

四、学情分析

遗传系谱图是学考、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是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本届学生生物基础较差,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尤其是《遗传和变异》这个知识点一窍不通,所以在教学上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由简到难,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对于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规律已有所掌握,但对遗传方式的判断不够准确,而近几年的学考均以此作为考察内容,因此将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来加以强化。

五、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试图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以学定教”对于老师来说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前可以进行学情调查,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弥补以前教学中的不足;三是在有效时间内解决重点内容。对于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所遵循的遗传学定律、以及个体基因型的判断,则先在老师的带领下总结出一定的规律,然后再由学生应用规律解题,分析讨论并巩固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六、教学过程

回顾:人类常见的几种遗传病

说出以下几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1、抗维生素D佝偻()

2、多指、并指

()

3、外耳道多毛症

()

新授:遗传系谱图中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

第一步: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质遗传

1、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Y遗传,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如图:

2、母亲患病,子女全部患病,母亲正常,子女全部正常,则为细胞质遗传,其致病基因存在于线粒体或叶绿体中。

第二步: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1、“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图1。

2、“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图2。

第三步: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1、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

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

②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如图:

2、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

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

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如图:

第四步:遗传系谱图中的特殊分析

1、若系谱图中无上述典型例子,就只能做不确定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来推测,通常的原则是:世代连续很可能为显性遗传病,世代不连续很可能为隐性遗传病(连续的含义:指直系血亲之间具有连续性,如下图中每代都有患者,但是并不具有连续性)。

2.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的概率大约各占1/2,则该病很可能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若男女患者比例相差较大,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又分为以下二种情况。

(1)若患病男性多于女性,则该病很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2)若患病女性多于男性,则该病很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

【归纳总结】

1.遗传系谱图判定口诀

父子相传为伴Y;母病子女全病,母正子女全正为质遗传。

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有病为常隐,生儿有病不确定(常隐或伴X隐)。

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无病为常显,生儿无病不确定(常显或伴X

显)。

伴X隐特点:男患多于女患;隔代交叉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伴X显特点:女患多于男患;具有连续遗传现象;父患女必患。

2.系谱图的特殊判定

若世代连续遗传,一般为显性,反之为隐性;

若男女患病率相差很大,一般为伴性遗传,反之为常染色体遗传。

思考:1.分析下列典型的伴性遗传系谱图,探究以下问题

甲的遗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的遗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的遗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2.判断下列遗传系谱图的遗传方式

(1)图1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2)图2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3)图3的遗传方式是。

(4)图4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5)图5的遗传方式是。

(6)图6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方法总结: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总原则

第一步:先确定Y遗传、质遗传(无显隐性)

第二步:判定显隐性

第三步:判定常染还是性染

第四步:特殊判定

练习1:下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

。乙

。丙

。丁。

练习2.以下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的依次是

()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3.(2016株洲一模)下面为某种罕见的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这种病症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4.下面为四个遗传系谱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中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

B.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为1/8

C.乙中若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篇3: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知识点

20世纪70年代, Stephen Hsu在美国爱荷华州艾姆斯市大学城长大, 他的周围有很多教授们早熟的儿女。2010年前后, 在俄勒冈大学尤金分校研究了数年伦理物理学的Hsu, 认为DNA测序技术最终可能帮助解释是什么让那些孩子如此聪明。

Hsu并不是第一个关注智力遗传学的人, 但是在中国华大基因的帮助下, 他策划了一项大规模的相关研究, 旨在测序2000人的DNA, 而这些人智商大多超过150。

不过, 他并没有意识到公众对此会有怎样的消极反应, 直到有一天, 研究的参与者之一、纽约大学心理学家Geoffrey Miller在媒体上发表了一些煽动性的评论。Hsu和同事发现, 该项目成为被猛烈批评的标靶, 几乎难以开展。

近日, 《自然》杂志分析了行为遗传学几个有争议的领域, 以查明为何每个领域都存在导火索, 以及是否存在较科学的理由来继续追求这些研究?

智力 (禁忌等级:高)

19世纪, 英国人类学家Francis Galton发起了优生主义运动。但是该运动导致了一些侮辱行为, 例如强迫将不育的人视为智力上的次等人。“智力”这个词也变得不可靠。智力测试不会测量全部的天生才能, 通过后天训练来提高个人的成绩是有可能的。

虽然如此, 大约一半的智力变异性似乎是被遗传的, 对一些研究人员而言, 它摆出了一个极为诱人的谜题。但是, 没有一个基因能与智力强有力地联系在一起, 而一些有微弱联系的基因也饱受质疑。

2013年早些时候, 为了找出强有力的遗传相关性, Christopher Chabris和国际同行调查了超过12.5万人的基因, 发现3种遗传变异, 每种变异都会对个体的学校生涯的长度产生微弱影响。研究人员推断, 这些变体对教育成就的影响来自于它们对智力的影响。但是, 这一结论同样引发了责难和担忧。其他研究者认为, 这些研究把焦点和资金远离其他非基因因素, 例如贫穷, 它对社会流动性有更大的影响。

Chabris表示, 这项研究实际上能够影响更大的社会流动性——例如, 通过帮助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鉴定, 以甄别出哪些儿童能够给予更密集的儿童早期教育。“过去, 人们能以某种方式解读这些结论,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应该重新被研究。”他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学家Anne Buchanan在博客中写道, 这些研究并非纯粹学术的和超脱的, 而是“危险的不道德行为”。

对于Hsu研究的批评还指出, 数据可能被滥用。对此, Hsu降低了数据可能被滥用的可能性。但在2011年, 他曾表示:“我百分之百地确定, 最终将有一种技术用于评估胚胎或受精卵的数量性状, 例如身高和智力。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错。”

人种 (禁忌等级:非常高)

在科学界中, 人种可能是最沉重的禁忌议题之一。驱使这种研究的动力饱受质疑。从社会科学到生物科学, 存在这样的广泛共识, 被称为种族的人群, 彼此间并未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与来自不同种族的个体相比, 来自同一人种的两个个体可能有更多的遗产变异。大多数调查人遗传学变异的研究人员也指出, 他们观察到的差异反映了这些人种的地理起源、生育史和迁移情况, 但并不是一些人种间本质区别的标志。

但是, 也有研究人员问及, 人种遗传学中的禁忌是否变得过于严格, 以至于阻碍了合法研究。例如, 2005年, 芝加哥大学遗传学家Bruce Lahn发表的研究指出, 两种可能与智力有关的脑发育基因的变体, 在白种欧洲人和非洲人之间出现了不同的进化。这激发了科学家对应该如何解释这些研究的担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Francis Collins也曾对此表示担忧。

但Lahn及其同事最终发现, 挑选出的基因变种与提高智力并没有关系。有人认为, Lahn应当更加谨慎。“科学常在一定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发挥作用, 你也需要考虑科学发挥作用可能产生的后果。”新闻工作者John Horgan说, “研究人种和智力更倾向于支持种族主义者有关下等种族的论调。”

最终, Lahn不再研究人种基因, 并催促研究人员进行更加透明的讨论, 以确定此类研究是否有继续进行的必要。“考虑到该国种族的历史之路, 可能该研究不应该被鼓励, 因为这会触动太多的敏感神经。我同意。”他说, “但是我不同意遭到那些乔装成科学讨论的政治讨论的攻击。”

暴力 (禁忌等级:轻微)

10年前,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医精神病学家Tracy Gunter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行为和药物滥用障碍, 这导致他们被牵扯到刑事审判体系中。但是, 她越来越清楚地了解到, 一旦委托人陷入到一种虐待犯罪螺旋里, 就很难将他们带出来。

研究人员报告称, 拥有一种名为单胺氧化酶A (MAOA) 基因的某个特定版本的人们对儿童期虐待的影响有一些防护能力。其他一些由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水平较低的人, 如果受到虐待, 更可能犯罪。因此, Gunter改变了研究方向, 开始分析行为基因, 希望能够找到鉴定和提前干预高风险人群的方法。

Gunter很快发现, 要将环境和先天影响分离是不可能的, 并且新兴理论表示, 行为是受许多小基因因素影响的。10年过去了, 她说:“一开始我有关行为基因的过分简单化的概念并不是真实的。”尽管有这些警告——并且一些研究未能验证最初有关MAOA的发现, 一些律师仍然使用MAOA基因测试, 以及儿童期受虐待或生活压力的资料, 以试图为委托人减轻刑罚。

2009年, 此类测试帮助一个杀害妻子朋友的田纳西人减轻了量刑, 也使得一位意大利法官将一个杀人犯的监禁期限减少了1年。但是, 陪审团通常对基因证据不感兴趣:辩方律师企图用这个让陪审团对一个射杀公交车司机的男孩更宽容。律师提呈的证据显示, 这个男孩体内存在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的变体SLC6A4, 这与人们生活在压力中有关。

篇4:谈高中生物必修课中遗传学改革

关键词:高中生物 遗传学 改革

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如何编好这部分教材,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遗传学知识,是许多生物学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探索的课题。本文拟结合近期的教学实践和对几本较新版的美国高中生物教材的初步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遗传学部分编写的一些想法。

一、教材体系的编排

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第五章讲授《遗传和变异》。首先讲述现代分子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即基因的本质、复制和表达,然后介绍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学工作,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用现代遗传学理论分析这两个遗传规律的实质。有人对这种编排体系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应该参照高等学校教材《遗传学》的编写顺序,遵循遗传学的发展史,先介绍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学,再讲述现代分子遗传学,这样才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的能力。

中学生物教学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许多方面与大学教学不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在大学里,《遗传学》专业课常常开设一年的时间,讲授的内容非常深。而高中生物必修课是为高中生将来就业或继续深造打基础的,讲述的是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遗传学的内容作为高中生物课的一个组成部分,所占课时数非常有限,一般只讲授十几个课时。因此,我们在考虑教材体系的编排时,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的要求和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按最有利于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的方式进行教材体系的编排。 如果教材先讲述孟德尔的工作,用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来解释遗传规律,那么在讲述了基因的本质之后,还得用现代遗传学的“基因”概念从分子水平再次进行解释,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迄今为止人们所获得的对遗传规律实质的认识。但是第二次的解释由于受课时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在问题的实质上比第一次解释得更深刻,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知识的简单重复。现行教材在揭示遗传规律的实质时,因为已经有了现代分子遗传学的知识做基础,所以给学生介绍的是这一领域的许多科学家多年来研究成果的经验总结,为学生高效地获取前人智慧的精华创造了条件。

由此可见,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遗传学部分的内容编排还是应该以现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体系为基本框架,在新颁布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做适当的改革和调整,不宜做大的改动。

二、教材内容的选取

教材内容的选取是否适当,是影响教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部高质量的教材,其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要求,适应培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在确定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内容时,需要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一)教材内容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把科学性和思想性更好地统一起来

思想教育切忌空谈泛论、牵强附会和简单说教,而应渗透在具体的教材内容中,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讲述,认真地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例如,现行教材在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时,介绍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在证明染色体的另一个重要组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上,似乎显得说服力不够。如果新编教材从论证是否两个方面来说明问题,必将有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的掌握。又如,我国在遗传育种方面硕果累累,如果在教材中多介绍一些我国科研人员的工作,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很有好处的。

(二)从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出发,认真选取传统的和现代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

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学科类基础课程,因此,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在精选基础知识时,应该适当充实一些有关生物科学新进展的内容。美国教材比较注意知识的更新,以遗传学部分为例,《现代生物学》中介绍了“人类遗传学”、“基因表达的调控”、“人工育种”和“基因操作”。《生物学》和《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中都介绍了“基因表达的调控”、“人类遗传病”和“遗传工程”,这些内容都是近些年来生物科学前沿领域取得的新成果。根据我国普通高中生物必修课设置的情况,新内容不宜增加得太多,应该精选一些与学生将来参加现代生产和进入现代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知识。例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改善人口质量,人口质量的改善要从胚胎时期抓起,胚胎时期的遗传病诊断和治疗是贯彻我国的优生政策、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新编教材的遗传学部分应该像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的规定那样,增加“人类遗传病和优生”的内容。

(三)教材内容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自然科学,它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产生和发展,又广泛运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编好中学生物课本的关键之一。教材内容中知识与生产、社会的联系不仅是对生物学科的要求,也是国际理科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并且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发达国家的理科教育在改革中形成了科学、技术和社会(英文缩写为STS)教育模式。各科教学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把学科的教学与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有各学科较深的基础知识,而且有广博的STS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以上是对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遗传学部分编写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还很不成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篇5: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知识点

人类遗传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了解遗传病监测与预防措施;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类健康;

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能力目标

走入社会,能对人类遗传病进行调查。

◇情感态度

在社会调查中学会分工合作;

尊重和保护残疾人。

◆教学重点

1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2

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

◆教学难点:

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知识、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对人类遗传病已经有了认识,所以学习人类遗传病顺理成章,对遗传病监测、分析和调查,也会感兴趣。

◆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遗传病与先天病

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先天病是在出生前发生的疾病。两者的区别是:

不是所有的遗传病都有先天性,如遗传性小脑运动失调要到35-40岁才发病。

不是所有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就是胎儿时被病毒侵入引起的。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人类遗传病概念: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异常病。

单基因遗传病

◇概念: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分类:

●常染色体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并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先天性聋哑)

●X染色体遗传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外耳道多毛症

◇特点:在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在群体中发病率较低。

多基因遗传病

◇概念: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举例:冠心病、无脑儿、唇裂、哮喘病、原发性高血压和青少年型糖尿病。

◇特点:

●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

●易受环境的影响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概念: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分类:●常染色体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愚型),猫叫综合症。

●性染色体病:性腺发育不良症。

◇特点:此类遗传病症状严重,甚至胚胎时期就自然流产。

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遗传咨询:方法步骤:

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家庭病史,诊断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率→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如终止妊娠、进行产前诊断等。

产前诊断:

◇方法:●羊水检查,B超检查

●孕妇血细胞检查

●绒毛细胞检查

●基因诊断

◇优点:●及早发现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胎儿。

●是优生的重要保障。

【社会调查】

遗传病的调查

◇一般程序:选择所要调查的遗传病→分组→选择熟悉的多个家系→汇总数据→计算发病率→分析遗传特点。

◇确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调查患者家族,绘制家族遗传系谱图进行分析。

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

◇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

X

100%

某种遗传病的调查人数

◇时间安排:3月内完成。3月20日前完成调查活动,3月21-30日完成资料分析。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上的碱基序列,解读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其中主要是基因的位置和作用。于1990年启动,2005年测序成功,有5个国家参与。

人类基因组:包括24(22条常染色体+XY)条染色体。测定结果表明:人类基因组大约由31.6亿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3.0-3.5万个。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的意义:

对各种遗传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解读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细胞的生长、分化、个体的发育机制,以及生物的进化的机制。

推动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产生经济效益。

◆小结:本节课讲了人类的遗传病及其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调查,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与人类健康的诸多问题。

◆作业:

()1.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B.遗传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

C.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D.遗传病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3.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4.下列关于多基因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单基因遗传病低

B.由多对基因控制的C.常表现为家族聚集现象

D.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5.21三体综合症、软骨发育不全、性腺发育不良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

①单基因显性遗传病

②单基因隐性遗传病

③常染色体病

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③②④①

()6.在“调查人类某遗传病发病率”的实践活动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B.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

C.尽量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D.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

()7.某女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下表是与其有关的部分亲属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家系成员

父亲

母亲

弟弟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舅母

舅舅家表弟

患病

正常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她的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

C.她的舅舅和舅母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3/4

D.她的弟弟和舅舅家表弟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l

()8.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可进行的检测手段是

①羊水检查

②B超检查

③孕妇血细胞检查

④绒毛细胞检查 ⑤基因诊断

A.①②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9.下列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A.亲属中生过先天畸形孩子的待婚青年

B.得过肝炎的夫妇

C.父母中有残疾的待婚青年

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

10.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所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问题。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遗传病的调查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人类基因组计划

篇6:生物必修二人类遗传病知识点

导学诱思

一、基因治疗及策略 1.基因治疗

为细胞补上丢失的基因或改变病变基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例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SCID)患者缺乏正常人的免疫功能。

治疗方法:把腺苷脱氨酶(ADA)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转移到SCID病人的T淋巴细胞中,然后把转基因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1.人类基因组

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2.人类基因计划的目的zxxk 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3.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和中国。4.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几个时间

①正式启动时间:1990年。

②人类基因工作草图公开发表时间: 2001年2月。

③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完成时间:2003年。

5.已获数据: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1.6亿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3.0万~3.5万个。

6.应用价值:追踪疾病基因;估计遗传风险;用于优生优育;建立个体DNA档案;用于基因治疗。

思考:水稻的体细胞内有24条染色体,它的一个基因组中有几条染色体?果蝇的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它的一个基因组中有几条染色体?

提示:水稻基因组由12条染色体组成。果蝇的基因组是5条=3+X+Y。

三、基因是否有害与环境有关

1.个体发育和性状的表现偏离正常,不仅仅是有害基因造成的,还与环境条件不合适有关。[Zxxk] 2.判断某个基因的利与害,需要与多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四、“选择放松”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致病基因如果没有选择发生,其基因频率随着世代相传而保持不变。所以“选择放松”造成有害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

名师解惑

探究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对象为什么是24条染色体?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是什么?

人类基因组一般是指核基因组,人类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46条染色体(23对同源染色体)。人类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X、Y为异型的同源染色体,其上所含的遗传信息有所不同,所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是24条染色体,即22条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就是绘制四张图: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每张图均涉及人类的一套染色体。

探究2.: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

人类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46条染色体(23对同源染色体)。但人类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而X、Y为异型的同源染色体,其上所含的遗传信息有所不同,所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是24条染色体,即22条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而不是46条或23条。

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组是指生物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它包括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通常情况下,基因组一般是指核基因组。对二倍体生物来说,一个染色体组所含有的基因就构成基因组,通常情况下,人类基因组一般是指核基因组,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3.0万~3.5万个基因,31.6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就是要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Zxxk] 题例领悟

【例题1】纳米技术将激光束的宽度聚焦到纳米范围内,可对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把至今尚令人类无奈的癌症、遗传病彻底根治。对DNA的修复属于()A.基因转换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解析:激光束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对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也就是使癌基因、控制遗传病的基因突变,形成正常的基因。

答案:C 领悟

基因治疗是对基因进行改变或导入健康基因,基因改造属于基因突变,导入健康基因是基因重组。

【例题2】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仅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B.仅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C.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D.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

解析:遗传病通常指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并非都是遗传病,如某些个体由于母亲怀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感染某些病原体导致生来就有一些疾病,但并未涉及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能称为遗传病。

答案:C 领悟

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不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课堂反馈

1.根治血友病的措施正确的是()

A.注射凝血因子 B.口服凝血因子 C.基因治疗 D.保护患者不受伤害

解析:血友病是遗传病,根治血友病的措施是基因治疗。

答案:C 2.人类基因组计划应有的价值是()

①追踪疾病基因 ②估计遗传风险 ③用于优生优育④建立个体DNA档案 ⑤用于基因治疗 ⑥治疗艾滋病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zxxk 解析:艾滋病是传染病,不是遗传病,不能用基因治疗法。

答案:D 3.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 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

解析:“逐日去其不佳者”是人工选择并去掉不好的个体;“分数缸饲养”是指利用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属于地理隔离。

篇7:生物必修二知识点

32、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33、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34、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35、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不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

36、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例:雄蜂)。

37、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38、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低温处理等。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9、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常用花药(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

40、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41、遗传病监测(如: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遗传病产生和发展。

42、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43、诱变育种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_硫酸二乙酯)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提高突变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盲目性。

44、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在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45、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前提)、生存斗争(手段或动力)、遗传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

46、进化理论的发展:从性状水平到基因水平;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到以种群为单位。

47、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48、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49、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50、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56、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57、注意遗传系谱图的中显隐性的判断方法: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

58、如果是隐性病,而有父正女病,则可判断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是显性病,而有父病女正,则可判断此病为常染色体遗传。

59、可遗传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造成的变异,不一定能够遗传给下代(注意和遗传给下一代的变异相区别)

60、三代以内的近亲是指从自己算起,向上推三代和向下推三代的同源而生的亲属。其中直系亲属是指自己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的为旁系,注意亲兄弟姐妹也为旁系。

生物必修二学习方法

1、有强烈的搞好学习的愿望,有勤奋刻苦的奋斗精神。现在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中学生产生了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的倾向。于是关于学习方法的一些谬论也在他们中流传开来。例如,“简单背背,生物就能过关”。“随便听听,成绩就可以”等等。其实,每一个学习上成功的学生都是付出了艰苦的劳动的,单凭小聪明、简单应付是学不好生物的。

2、会自学。即自己制定目标,自己安排计划,自己选定任务,自己监督自己。学习的成功固然与外界的诸多因素有关,如家庭、教师、同学、社会等等。但学生本人是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一个学习好的学生一定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他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点,为自己选定有希望达到的目标。他会参照教学的进度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他知道自己今天该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而不是盲目地四处出击,临时应付。他内心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又脚踏实地。自己定下的任务,自己一定要完成,全然不用老师和家长的催促。

3、认真读书,勤于动手。搞好学习不读书是不行的。会学习的同学,读书认真,边读边想,务求领会书中的各项理论。但是,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必须与实践相联系。只会理论上夸夸其谈,不会解题,不会做实验,学了写作理论不会写文章,学了生物知识不会与在生活中运用,那就不叫真正学懂学会。会用是学习的境界。例如对一个学生物的学生来说,只有在他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的时候,我们才能认为他学好了生物。要真正达到理解的水平,必须坚持长期的不间断的训练。那些懒于实践,畏惧练习的人,哪一科也学不好。

4、及时总结,善于向别人学习。学习好的同学并不是生来就各科优秀。他们在小学、中学的学习历程中也经受过各种挫折和失败。但是他们没有在挫折面前低头。他们及时地总结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经过对比,找出不足,发现前进方向,以更大的干劲向前迈进。他们的另一个成功的经验是善于向别人学习,从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获取宝贵的财富。一个人一般在中学只能学一次,许多人快到高中毕业了才懂得如何学习,可惜那就有点儿晚了。聪明的办法是从别人的成功与失败中吸收于自己有益的东西。善于向别人学习,及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就能少走弯路,更快地进步。

5、认真对待中学学习的五个环节。课前预习要自觉,要力争自己读懂学会教师将要讲的东西,并发现自己不甚明了的地方。有条件的话,还应自己翻查资料,攻克难点。上课要积极参与活动,听讲要学会抓重点,笔记要记下关键有用的东西。课后复习要及时,可采用回想法,并善于概括集中。作业不但要完成,还要从所完成的作业中总结审题、解题的规律。时间允许的话,还可尝试自己总结知识点。最后一环是自己安排的补充内容。补充内容也不要局限于做课外习题。对中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各种书籍、听讲座、网上查询、访问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都是对课内学习的有益补充。

生物必修二学习技巧

抓住生物三大重点

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上一篇:八下诗词理解性默写(答案)下一篇:人生观世界观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