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友的成语

2024-05-21

关于交友的成语(共14篇)

篇1:关于交友的成语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真友谊象磷火——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刻显得最亮.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挚友如异体同心.——荷 麦

——纪伯伦

——D.M.——华盛顿

——雨 果

——亚里士多德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借钱和情份

随着手机银行弹出转账成功的消息后,我大出一口气,忽觉的吸入的清新空气在体内游走,说不出的顺畅。

去年七月份买房突然,一时间手头资金紧张,上海的楼市又是瞬息万变。逼不得已之际,只得开口向朋友们借钱。

借钱是个尴尬的事情,我记得有人说过,借钱时,心里会估算对方和你情谊,然后说一个期望借到的数额。然而事实是,对方同样也会如此。

所以借钱的开始,就是双方的一场各自天平博弈。所以,感情是土堆,借钱是水。看起来很高的土堆,水一浇,塌了。

去年借钱打电话我都没有勇气,实在不好意思,总觉得,好好的情意,被我装上了定时炸弹。

因此我是格外小心翼翼,用笔记下每一位朋友关键时刻,雪中送炭的情分。当时自然是感激涕零,暗下决心,绝不让朋友主动催,自己尽快按时还款。

事实证明房子到手后,我也被掏空了。但每月总不敢懈怠,手里有结余,就慢慢还朋友们的钱。

所以出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一幕:每次我告知朋友我已经把欠钱转过去了,朋友都会说一声谢谢。起初我莫名其妙,不知为何朋友要谢谢我。

直到有一次,有一个朋友还我钱,看到短信提醒突然卡里多了一万元,别提多开心。真好似,这一万元是白白得来般兴奋,所以我也情不自禁,说了句谢谢。

原来人和人之间,有一种默认的契约界线,这种界线存在于情份之间,你不说,他不说,却一直在。每个人和朋友之间的情份,这道界线是最后的壁垒,一旦越界,包裹情份温度的壁垒裂开,那么就只剩下冷漠和形同陌路。

收到别人还钱时候有多开心,就知道欠钱不还有多可恨。可恨的不止是钱多少,更是对两人之间情份的不尊重,对情份之中的契约随意践踏。

管鲍之交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篇2:关于交友的成语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鲍溶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李白

相知在急难,独处亦何益。 ——李白

交友投分,切磨箴视。 ——周兴嗣

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刘义庆

篇3:关于交友的成语

1. 对人的评价性成语组成部分表现形式

2. 成语性单位中表达意义的方法

在表达对人的评价成语单位中, 主要包括下列七种表达意义的方法:

上述对人物评价性成语性单位的分析显示, 数量最多的表达是现实的人的称名, 以及宗教, 神话, 童话, 科幻和类人生物的称名的成语。

参考文献

[1]Áóñëàåâ Ô.È.Ðóññêèå ïîñëîâèöû è ïîãîâîðêè.Ì, 1854.

篇4:关于实现成语的优化翻译

关键词元规范 归化与异化学习词典

一、引论

成语极富民族特色,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它们是双语词典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翻译质量直接体现了双语词典的编纂水平。在编纂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过程中,对成语的翻译应考虑如下两个因素:一是译文的充分性。译文必须尽可能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原文保持一致,以便使以汉语为目的语的学习者能领略、学习原汁原味的汉语,熟悉地道的汉语表达方式,进而达到培养汉语语感的目的。二是译文的可接受性。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使用者多是以汉语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翻译包括成语在内的词目及例证时,应考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在确保译文充分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附上英语中相应的表达方式,帮助他们了解蕴含在源语中的微妙含义,以期达到让学习者掌握该词语,并能学以致用的目的。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拟通过运用元规范(initial norms)以及归化与异化(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alienation)理论,并结合钱王驷、姚乃强主编的《汉英双语学习词典》(外文出版社,2007,以下简称《汉英》)中有关成语的翻译,探讨如何处理好外向型学习词典中成语词目及其例证翻译,本文最后还将提出一个词条样本供参考,希望能为以后的外向型双语学习词典编纂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充分性(adequacy)与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

译学大师图瑞(Toury)提出了元规范理论(initial norms),他认为:“译者要么选择依附于源语文本,利用源语文化中业已成熟的理论进行翻译,要么选择依附于目的语文化中常用语言规范抑或是能够支持译文的那部分理论进行翻译。”(见图1)

在编纂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过程中,对汉语成语的翻译如果采取依附于汉语文化规范的策略,英语的译文就倾向于充分、准确。如果采取依附于英语文化规范的策略,译文则易于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所接受。

1充分性的衡量

双语词典词目翻译的充分性主要指译文的等值性,例证的翻译也不例外。黄建华、陈楚祥指出,词目翻译的等值体现在三个方面:(1)语义等值。包括成语在内的词目翻译首要目的就是要用目的语表达出源语在源语文化中的静态语义。如《汉英》中“能歌善舞”译作“he good at both singing and dancing”,该译文能完全反映这个成语在汉语中的意思,也就是说译文与词目实现了语义上的等值。(2)语体等值。成语多带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常常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且多富有修辞色彩,翻译时要尽可能体现这一特点。如“百家争鸣”译作“contention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fig,free academic debate of different schools of thought”,该成语在汉语中属于正式的书面语,并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译文对此有所体现。(3)语用等值。尽管此条规则似乎在成语等的翻译中体现得不是十分明显,但亦非可有可无,尤其是在翻译一些文化局限词时,我们要摒弃其肤浅的字面意思,在译文中体现它在汉语中的实质。如“六神无主”译作“all six organs failing to function(lose one's presence of mind)”。道教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但在这里我们切不可想当然地把这个成语译成heart,lung,liver,kidney,spleen,gallbladder failing to function(10se one's presence of mind)。译文的语用价值就在于译文的实用性,它应该是具有可插入性的语言单位,而不能仅仅是一种解释。除了以上三条等值原则以外,鉴于成语多与民族文化联系甚密,往往会存在字面意思与其内在含义不同的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增补一条原则,即功能等值原则,来解释原应属于语义范畴的问题。如成语“青出于蓝”的字面意思是说靛青是从蓼蓝草中提炼出来的,而其译文却是:Blue is extracted from in— digo plant(fig.The disciple outdoes the master,The later gener—ation excels the former one)。汉语原文与英语的比喻义似乎不存在语义上的等值,但却表达着同样的意思,这是因为它们在功能上实现了等值。用功能等值来替代语义等值,这在成语的翻译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2可接受性的重要地位

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的使用对象是以汉语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他们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会不自觉运用本族语思维方式理解汉语。由于“没有任何两种语言是完全一样的,要么是对应符号的意思存在差异,要么就是组成短语、句子的方式存在着不同之处”,所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本族语负迁移影响。有鉴于此,编纂外向型学习词典时,应将可接受性放在突出的位置。Landau指出:“双语词典的使用对象不仅决定了译文的对等类型,也决定了译文的充分程度。”他指出,词典编纂者在进行词目与例证的翻译时,不仅要确保译文的充分性,更要将使用对象的接受能力摆在突出位置。《韦氏新世界英语词典》(WNW,Col-lege Edition)强调:“理解接受性要远比科学的精确度重要。”在这里应该作这样的理解:即充分性的实现也应该受制于可接受性,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图瑞的元规范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翻译诚信观”,使翻译成了相对的概念。优秀的译文应该是充分性与可接受性的和谐统一,且两者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即词目以及例证译文的充分性与可接受性可以因使用对象的不同存在合理的差异。

三、归化与异化

篇5:古今交友的成语

古今交友的成语

古今交友的成语

八拜之交、金兰之好、八拜为交 、知音之交 、管鲍之交、舍命之交处的高楼上传来大雁凄厉的叫声。

其他常见的成语

1,炫服靓妆:炫服:华丽的服装;靓妆:美丽的装饰。形容服饰打扮十分艳丽。也指打扮得十分艳丽的人。

2,乐尽悲来: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3,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4,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5,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6,捶胸跌足: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7,珠泪偷弹: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8,泣歧悲染:泣歧:见歧路哭,因可以向南也可以向北;悲染:见染丝而悲伤,因可以染成黄色或黑色。形容悲叹人们易受外界世俗影响而迷失方向。

9,人琴两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10,乐极悲来: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11,形夸骨佳:夸:柔软,美好。形容女子外貌美丽,体形优美。

12,兰姿蕙质:姿:容貌,姿态;蕙:香草;蕙质:比喻美质。比喻女子聪慧美丽。

13,捶胸跺脚:捶:敲打。捶击胸口,用脚跺地。指十分悲伤或痛愤。

14,一悲一喜:既悲伤又高兴。

15,呕心抽肠:形容极度悲伤。

16,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17,漏洩春光: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18,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19,春宵苦短:为春天的夜晚太短而苦恼。形容人处在欢乐之中,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20,左家娇女:指美丽可爱的少女。

21,女貌郎才:女子美丽,男子有才华。比喻姻缘十分美满。

22,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23,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24,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25,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26,风木叹: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27,目断魂消:因望不到而内心伤悲。形容离别的悲伤愁苦。

28,抢地呼天: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29,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0,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31,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32,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33,靡颜腻理: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34,香喉玉口:形容美丽女子的演唱。

35,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36,悲喜交至: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来到。

37,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38,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铁铸的的神佛也会伤心,雕刻的石人也会落泪。形容极其悲伤。

39,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40,捶胸跌脚: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41,月中聚雪:月亮里堆积着白雪。形容女子洁白而美丽。

42,叩角商歌:角:牛角;商歌:悲伤的歌。敲着牛角,唱着低沉悲凉的歌。形容用言语和歌声自荐求官。

43,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44,摧胸破肝: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同“摧心剖肝”。

45,触目崩心: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46,泣下沾襟: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47,春来秋去: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48,撕心裂肺:形容极度悲伤。

49,芝焚蕙叹:芝、蕙:同为香草名;焚:烧。芝草被焚,蕙草伤叹。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

50,回春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51,莺吟燕儛: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同“莺歌燕舞”。

52,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53,痛入骨髓: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54,萋菲贝锦:贝锦:有花纹的织锦。女子织布织成美丽的图案。比喻花言巧语,罗织罪名,诬陷别人。

55,痛彻骨髓: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56,禾黍之悲:黍、禾:都是可以信用的谷物,泛指庄稼。比喻亡国的悲伤。

57,悲喜交并: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篇6:交友的成语

1、近来者赤,近墨者黑。

2、保持友谊的最好办法就是任何事情也不假手于他,同时也不借钱给他。

3、势利的朋友,迟早会离你而去。

4、我既找不到一个完全献身于我的朋友,我就必须有些能以其推动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

5、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6、财富不是永久的朋友,但朋友是永久的财富。

7、贫困能试朋友之真伪。

8、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9、我们结交朋友的方法,应该是给他人好处,而不是向他人索取,这种友谊最为可靠。

10、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11、真正的朋友遇难就帮,假心的朋友遇难就嚷。

12、幸运时朋友了解我们,逆境中我们了解朋友。

13、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太阳。

14、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朋友之道也。

15、德不孤,必从邻。

16、友不在多,得一人可胜百人;友不论久,得一日可逾千古。

17、良友不忘尽其义务。

18、以酒交友,与酒一样,仅一晚而已。

19、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20、如果友谊一旦破坏了,连爱情也不能够再使它恢复。

21、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22、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23、友谊不能乞求,那些时时将你轻慢的人是不能视为朋友的。

24、真正的友谊的要素,在于体谅别人的小过失。

25、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有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

26、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27、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8、忠诚是友谊的`桥梁,欺骗是友谊的叛徒。

29、为友解忧不图报酬,得友相助铭记在心。

30、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31、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妨臣,则贤臣不至。

32、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33、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34、真心结交朋友,应当忘掉朋友的过失。

35、过分了解或者过分不了解,同样妨碍彼此的接近。

3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7、真正的友谊从来不会平静无波。

38、朋友不信,则交易绝。

39、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样交往的友谊才能日益深厚,天长地久。

40、友谊,与人的才干经历年龄紧密相连,所以交友要认真选择。

41、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42、趋炎附势的人,不可与其共患难。

4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香如兰。

44、伪装的朋友要比凶恶的敌人更坏。()

45、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

46、择友如淘金,沙尽不得宝。

47、因为有利可图才与你结为朋友的人,也会因为有利可图而与你绝交。

48、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49、交友的范围宜稍宽泛,各种人都有最好,不必限于自己同行同趣味的。

50、在欢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

51、无信之友,较之敌人尤为可恶。

52、圆滑的人,不可深交。

5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4、要想有朋友,自己必须先够朋友。

55、朋友越老越好,美酒越老越香。

★ 交友使用成语

★ 古今交友的成语

★ 写交友的成语

★ 交友

★ 交友相关的话

★ 关于交友经典句子

★ 经典交友语句

★ 交友宣言

★ 交友的名人名言

篇7:交友的成语及名言

竹马之交----指幼年之交

君子之交----指看上去很平淡,实际上很重道义的朋友

肺腑之交----指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

车笠之交----指不以贵贱而异相交的朋友

忘形之交----指彼此以心相许,不拘行迹的朋友

款交----指真诚相待的朋友

布衣之交----指普通百姓相交

忘年之交----指不记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平昔之交----指往日结交的朋友

贫贱之交----指在贫困时结交的朋友

再世之交----指父子两代人都与人结为朋友

莫逆之交----指彼此情投意合的朋友

篇8:交友类网站的分析与设计

交友类网站的出现,给人们扩大自己的交友圈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人们通过互联网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朋友圈,而且节省了参加社交活动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国内外诸多交友类网站虽然能够满足人们交友的需求,但这些网站大都没有保证用户信息的保密性,比如任何浏览到这些网站的网友都可以对本网站的用户信息进行浏览,对其信息进行评论。这种做法使得这些网站的注册用户的网络安全性降低。如何自动过滤来自非自己好友的评论,如何保证自己信息的隐密性将是众多用户考虑的问题。

本文所论述的交友类网站正是基于用户需求所设计的。它与其它交友网站的不同之处在于:非本网站会员无法浏览网站会员的信息,临时会员只能得到该网站的一些基本功能,比如仅可以浏览其它会员的资料,可以管理个人信息,个人主页,发表个人日志,查看好友邀请记录,管理相册,但是不允许向其它会员提出添加好友请求,不允许对其它会员信息发表留言等。临时会员必须向网站管理员交纳一定的费用升级为正式会员,才可享有网站的所有服务。另一方面,非网站会员无法使用该网站,可以保证该网站用户信息的保密性。

2 系统分析

2.1 需求分析

该文所论述的交友类网站的设计目的在于:一方面可以方便用户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用户私人信息的安全性。要设计一个高效的交友系统,必须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考虑问题。在系统分析阶段,设计者和用户双方要密切合作,共同收集和分析数据管理中信息的内容和用户对处理的要求。根据用户需求,本文所介绍的系统将网站设计分为用户模块和后台管理员两大模块,其中用户模块包括:会员登录,会员注册,个人门户,个人日志管理,个人相册管理,个人档案管理,交友管理(查看交友记录,查找、添加好友)。后台管理功能包括:管理员登陆,用户审核管

理,用户个人门户小功能部件管理。

本系统开发采用微软公司的Windows 2003作为服务器,采用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采用IIS作为Internet服务器,前台使用ASP.NET 3.5来开发,选择C#作为开发语言,开发工具采用Visual Studio.NET 2008,网站设计采用三层架构来开发。

2.2 系统架构分析

该网站的设计采用基于B/S的三层体系结构,即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图1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如下:

1)Database项目文件:主要包含系统用到的数据表,视图及存储过程等。所用到的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5。

2)Business项目文件:该项目文件夹下包含多个类库,有的类库中包含实体类,数据访问类及多个业务逻辑类,有的类库仅仅包含业务处理类。实体类为对数据表中字段的访问提供统一的接口;数据访问类用于对实体类进行操作,主要包括SQL语句的声明和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业务逻辑类处理整个系统的业务逻辑,每个类都包含业务实体所需要的逻辑操作方法,比如添加好友,后台审核,获得好友信息等。

3)Web项目文件:用于界面显示,负责直接跟用户交互,包括所有用户和与系统的交互体验,即本系统中的.aspx页面、用户控件、主题等文件。

4)Common项目文件:主要是封装了系统中用到的一些公有类,共用控件设置,事务处理,设计模式,Webpart设置等,为业务处理类及页面显示类提供数据处理接口。

三层体系结构中的主要操作流程为:用户通过表示层将请求传送给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完成相关业务规则和逻辑,并通过数据访问层访问数据库获得数据,然后按照相反的顺序依次返回并将数据显示在表示层。

2.3 系统主要模块功能分析

在系统需求分析中已经提到本系统设计分为用户和后台管理两个部分。这两个模块又由很多子模块组成。

用户模块主要包括:用户登录,用户注册,个人主页,个人日志管理,好友管理。其中个人主要由多个Webpart组成,包括个人日志,个人信息管理,个人主页小功能部件添加,个人主页访问率,个人主页留言,个人最新事件等。个人日志管理包括:创建个人日志,编辑个人日志,个人日志列表查看,删除个人日志。好友管理包括:邀请好友,添加好友,交友记录管理(可以同意或拒绝好友邀请,可以查看好友列表)。

后台管理包括:管理员登陆,个人主页小功能部件管理,网站主页信息发布,注册用户信息审核。

非网站会员在进入本网站之前要先进行注册,其中注册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完成。第一种方式是,直接登录到网站首页,点击注册,根据网站需求填写个人信息,通过网站管理员审核后成为临时会员;第二种方式是,有正式会员的邀请,用户直接点击邀请邮箱里的链接,进入注册页面,此时注册页面中用户的用户名(即Email地址)已经自动填写,注册用户填写完其它注册信息,通过网站管理员审核后成为正式会员;第三种方式是,申请用户通过付费方式获得一个注册码,按照注册流程填写注册信息,通过网站管理员审核后成为正式会员。

用户注册流程图如图2。

正式会员在登录到系统后可以根据姓名,爱好,毕业学校,工作行业,现居住地等来查找用户,浏览该用户的基本信息,若该用户满足自己需求可向其发送好友邀请。正式会员如果想邀请非本网站用户成为网站会员,可向其发送邮件,邀请其加入。所有网站会员可以查看本系统中自己的交友记录,包括好友请求信息,非好友请求加为好友信息及个人好友列表等。

好友管理模块流程图如图3。

3 系统主要模块设计及实现

本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供注册用户角色管理及查找添加好友,在具体实现上是将数据与控件绑定来显示数据,采用.NET中的LINQ技术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下面重点论述一下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交友管理模块

1)查看交友记录:可以查看有谁添加自己为好友,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拒绝或者同意。

2)查找添加好友:用户可以根据姓名,爱好,毕业学校,工作行业,现居住地等来查找系统中的注册会员,浏览该会员的基本信息,然后根据自己需求可以向该会员进行发送邀请,并等待请求结果。正式会员也可以邀请非本网站会员加入该系统,被邀请的用户填写注册信息,通过后台审核后成为网站的临时会员,双方出现在彼此的好友列表中,临时会员可以通过升级成为正式会员。会员可以查看自己的交友记录,可以选择同意或者拒绝其它用户请求。但是临时会员仅可以查找好友,查看其它用户资料,可以同意或拒绝其它会员的邀请,但是不可以添加好友。在点击“查找”时,就是对服务器发送了一次请求,通过读取Request对象的参数我们来进行判断,该实现是通过多个条件判断语句来实现的。其中对数据库的访问,系统利用LINQ的智能感知功能,使代码实现变得简单化。

在进行好友搜索时,网站运行图片如图4。

查找好友实现中利用LINQ操作数据库的代码如下:

3.2 注册用户信息审核模块

管理员在后台对所有的申请信息进行管理并核实注册信息,并根据审核结果处理此类信息。所有的申请者提出申请后,其状态都是待审核状态,经过后台审核后,由管理员发送一封接受或者拒绝的邮件到申请者的申请邮箱里,该邮箱就是用户登录到系统的账户,申请用户登录到自己的注册邮箱,点击激活后可以成为正式会员或者临时会员。

注册信息被审核之前,在管理员后台管理界面如图5所示:审核后成为临时会员代码如下所示:

///为保证代码的保密性,我们使用字母替换源程序实现中的变量,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如代码中所示

{//A表示用户信息实体,B表示成员资格管理类,C邀请邮件实体,D个人主页业务逻辑类

4 结束语

本文内容主要涉及到了交友类网站的需求分析,系统架构,并对主要模块进行了分析和编码实现。该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是网站会员可以查找好友,添加好友,可以获得好友最新动态,发表个人日志,修改完善个人信息,网站管理员可以审核申请用户请求,审核后的结果可以成功发送到注册用户的注册邮箱里等,但是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系统的功能还需要不断的完善。系统需要增加的功能为:会员之间的信息分享,会员好友通讯录的管理,会员之间的信息通讯。

参考文献

[1]杨云,王毅.ASP.NET2.0程序开发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Wang H,Yang J.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Web Development Based on ASP.NET2.0+Ajax[M].IEEE,2008.

[3]郭馨君,张艳丽,王芳芳.ASP.NET AJAX入门与案例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郭瑞军,郭馨君.ASP.NET2.0数据库开发实例精粹[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篇9:关于成语“曾经沧海”的释义

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诗中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曾经沧海”即由“曾经沧海难为水”脱胎而来,因此,二者的意义有密切的关联。《离思》一诗表达了诗人对妻子韦丛的思念之情。《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曾经沧海难为水”一句即化用其意。沧海水,天下水之大也;巫山云,天下云之美也。经历过沧海水、看过巫山云的人不再以其他地方的水云为美,隐喻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后来人们常用“曾经沧海难为水”比喻曾经拥有过真挚的爱情,很难再找到自己的意中人。“沧海”既可以比喻真挚的爱情,也可以比喻很大的场面,于是人们也用它比喻阅历丰富,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不放在眼里。在使用中,“曾经沧海难为水”又被人们压缩成“曾经沧海”,但“沧海”的比喻意义未变,既比喻真挚的爱情,也比喻较大的场面,因而,“曾经沧海”和“曾经沧海难为水”在意义上是一致的,既可以“比喻曾经拥有过真挚的爱情”,也可以“比喻阅历丰富,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不放在眼里”。

但在具体的应用中,“曾经沧海”的两个意义出现的频率与“曾经沧海难为水”有所不同,后者较多被用作“比喻曾经拥有过真挚的爱情”,而前者更多是被用作“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在1995年1月1日至2005年1月1日的人民日报社所属的报纸{1}中,共找到46个“曾经沧海”的用例,其中29个意义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其他17

个都用作“比喻曾经拥有过真挚的爱情”,如:

一直以为,现代人的爱情如同哪吒的莲花,或是一场小感冒,败了再开,去去就来。曾经沧海,历尽千帆之后,方喃喃自语:“我已经不会再爱了。”(辛心《爱情是只什么鸟》,《江南时报》2003年8月5日)

人都相信自己的唯一性,相信不管他曾经沧海过多少次,你与他的恋爱,才是他生命中第一次真正的恋爱。(《看不惯和看不起》,《京华时报》2003年1月15日第A21版)

曾经沧海的女主角因为害怕心再受伤,毅然选择分手,她宁肯让一段梦幻情事永埋心底或是随风而逝,也不愿面对可能发生的爱情之死。(顾小白《永恒凄美的怅惘》,《京华时报》2002年3月9日第22版)

虽然“曾经沧海”被用于爱情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以上用例也足以说明这种用法依然旺盛地存在于现代汉语中,而《现代汉语词典》却无视这一语言事实,在释义中没有交代这一用法。因此说,《现代汉语词典》有必要对这一成语的释义进行修订,使之真正做到准确。

注 释

篇10:中国古人交友成语

倾盖如故

【解释】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心照神交

【解释】心照:心里了解;神交:忘形之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谊。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惟我与子。”

刎颈之交

【解释】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出处】《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莫逆于心

【解释】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亲密无间

【解释】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出处】《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不分彼此

【解释】彼:那,对方;此:这,我方。不分这个和那个。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出处】宋·陈亮《谢安比王导论》:“一切以大体弥缝之,号令无所变更,而任用不乏其人。”

手足之情

【解释】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

双宿双飞

【解释】宿在一起,飞在一起。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

【出处】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水乳交融

【解释】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致使玄黄不辨,水乳不分。”

同气连枝

【解释】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相知恨晚

【解释】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相依为命

【解释】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臣无奶奶,无以至今日;奶奶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依为命。”

心心相印

【解释】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即可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出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形影不离

【解释】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

一见如故

【解释】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子产,如旧相识。”

篇11:关于交友的名言诗句

2. 趋炎附势的人,不可与其共患难。——拜伦

3.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韩愈

4. 势力之交难以经远。——陆机

5.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系辞上》

6. 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西塞罗

7.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子夏

8. 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

9.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蒲松龄

10.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荀子

11. 有很多良友,胜于有很多财富。——莎士比亚

12. 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可共患难!——拜伦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付玄

14. 人生乐在相知心。——王安石

篇12:名人关于交友的名言

2) 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苏拉格底

3)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苏轼

4)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有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爱因斯坦

5) 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 罗兰

6) 诚的友谊好象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 —— 哥尔顿

7)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8)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 贺兰进明

9) 友谊是我们哀伤时的缓和剂,激情的舒解剂,是我们的压力的流泄口,我们灾难时的庇护所,是我们犹疑时的商议者,是我们脑子的清新剂,我们思想的散发口,也是我们沉思的锻炼和改进。 ——杰里米泰勒,美国政治家

10) 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奥斯特洛夫斯基

11)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12)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13)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头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相互要求一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别林斯基

14) 把痛苦告诉给你的知心朋友,痛苦就会减掉一半;把快乐与你的朋友分享,快乐就会一分为二。友谊的作用就是这么神奇!—— 培根

15) 爱朋友,喜欢朋友,用诚意去对待朋友,但不要依赖朋友,更不要苛求朋友。能做到这几点,你才可以享受到交友的快乐。—— 罗兰

16) 正如真金要在烈火中识别一样,友谊必须在逆境里经受考验。 ——奥维德

17) 朋友间最凶猛的瘟疫便是谄媚。(英国)

18) 破坏水堤的是腐朽的树根,破坏友谊的是言而无信的人。(柯尔克孜族)

19) 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罗曼•罗兰

篇13:浅析当前婚恋交友节目的特点

应该说, 这类节目都具有真人秀节目的特点, 也都属于真人秀节目的范畴。相比十年前的婚恋节目, 重新包装后的《非诚勿扰》们, 显然更自信、更真实、更切近中国社会的现实状态。虽然节目中嘉宾的种种表现, 还有太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但必须承认, 这是多年来表现积弱的中国真人秀节目, 一次难得的强势表现。强势表现在哪里?从2010年1月9日开播以来,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仅用了3个月, 就击败了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成为综艺类节目新的“收视之王”, 而后者在此之前, 占据收视首位的位置长达10年。收视成绩之外, 是节目嘉宾的火爆和来自学界、媒介甚至街头关于节目内容的讨论与思考。

一、嘉宾与话题, 成为节目的重要支撑

作为真人秀节目, 谁来参加?为什么参加?在何种规则下参加?这是节目成功所必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江苏卫视品牌推广部主任刘原接受采访时说, 这一轮相亲节目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目标群体主要是80后和90后, 与70后不同, 他们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显然, 当70后甚至60后也来到舞台上的时候, 舞台的角色更加丰富, 冲突更加剧烈。精心选择的嘉宾和广为传播的话题, 成为这类节目引起关注的重要支撑。但这种支撑是否牢固, 还需要制作者仔细甄别。尤其是当嘉宾的价值观偏离了主流的价值理念, 当节目组选定的嘉宾遭遇丑闻时, 节目组甚至整个电视台都会陷入一种被问责的状态。

二、更符合电视规律的流程设计

从现实的收视结果和社会反响来看, 新一代的婚恋节目的确获得了成功。从本质上来说, 也是因为它们符合了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规律。首先是淘汰机制的保留。在婚恋节目中, 淘汰则表现出了理性和非理性的双重性。理性的在于, 当嘉宾面对最后的选择时, 他要选择自己最心仪的那个。而非理性则在于, 24个女嘉宾常常凭借第一眼的印象, 就会灭掉手中的灯。

其次是对抗性。有淘汰就有对抗, 大部分的真人秀节目充满了竞技性或者说冲突性。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冲突,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甚至自我道德感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冲突, 等等。因为很多真人秀节目的终极目标几乎都是唯一的 (就业机会或现金大奖) , 所以淘汰也显示出的是单向性, 即“败者离场, 胜者晋级”。但淘汰之下的冲突, 却真实地构成了真人秀节目的看点。当然, 对参与嘉宾的明星化操作, 也是保持节目关注度的重要方式。江苏电视台的跨年演唱会, 孟非、乐嘉以及诸多《非诚勿扰》的女嘉宾参与其中。这也是保持节目热度的手段之一。

三、“围观时代”的秀场备受关注

围观, 是流行于网络时代的一个词汇, 意指“关注”, 但其词汇的内涵绝不等同于“关注”。在网络上, 如果有人做出了比较醒目的行为, 则会遭遇“围观”。围观时代, 被围观的人显示出的热情和表达欲望远超以往。于是, 婚恋类节目就会表现出“秀场”的氛围。围观时代, 在电视媒体中表现出来的特质之一就是更强烈的互动性和参与意识。过去的电视节目, 哪怕是真人秀节目, 对观众而言, 也更多的在于“替代式体验”———我们无法真的去成为特朗普的接班人。但是, 互联网时代, 微博时代, 让人们有了更多途径和更多的渴望参与体验。尤其是婚恋类节目, 它无非是把你我他的相亲经历搬上荧屏, 如此低的门槛让我们当然有理由参与, 有热情讨论。

四、与主流价值的冲突, 需要正视

真人秀从诞生的那一天起, 就备受争议, 但争议的焦点基本集中于隐私。而现在我们看到, 婚恋观、金钱观、人生观的争议, 在中国的婚恋交友节目中一并爆发。这也许是制作者最初没有预料到的。

对于这些争议, 最终被概括为“关于主流价值的讨论”。真实, 是否意味着主流?显然不是。当节目追求真实的时候, 主流并不应因此被排除在外。尤其是, 非主流的声音不应被过分渲染。《学徒》曾有一幕, 当一位应聘者在军队中的长官来到现场时, 主持人首先说的是:“让我们用掌声, 向你和你的同事为国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致敬。”这就是主流价值的真实表达。

从一种共识来看, 主流因为是大部分人的认知, 所以主流也常常意味着被更广泛的认可 (集体无意识式的讨论在此并无意义) 。《非诚勿扰》中, 一些大胆并且颇有个性的年轻人, 随着节目的热播而走红, 比如马诺、刘云超、闫凤娇等。当他们的大胆言论见诸舞台的时候, 真实, 成为很多人为之辩解的重要武器。然而, 当人肉搜索后, 富二代变成普通人, 当艳照门曝光后, 这些所谓真实的价值观表达又情何以堪?对真实的追求, 最后被冠以“眼球效应”, 相信这样的结果让制作方也难以接受。

前面说过, 新一代的相亲节目, 成功的重要之处在于把社会话题引入节目, 并进一步制造话题。于是, 这些节目也成为当下社会婚恋观和价值观角力的擂台。但是, 当追逐财富成为舞台上某些嘉宾衡量价值的唯一维度的时候, 制作者也应在享受了高企的收视率之后, 必须重新面对把关人的角色。

可以说, 以新一轮婚恋交友节目为突破口, 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得以重新回到主流视线当中。当然, 在获得广泛关注的时候, 新一代婚恋交友节目也应明确自己的正确目标和方向。在大众文化传播和主流品质的追求中, 找到可以持续发展的平衡点。■

篇14:关于交友的成语

【摘要】:在将一种语言翻译成俄语成语过程中,俄罗斯民族文化往往得到充分显现,这是一种民族特色的保留形式。引言:俄语成语翻译体现民族特色,中间内容分别阐述了:俄语成语翻译中文化背景很重要;俄语成语翻译体现民族特色,文章最后:翻译工作者在将一种语言译成俄语成语时要充分提高自身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实现交际沟通。

【关键词】:俄语成语;翻译;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H355.9

语言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成语作为一个民族语言载体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成语广泛运用于口语和书面语言,能增强写作者的语言魅力,俄语成语同样具有这种作用。俄罗斯人集体智慧生成了大量成语,翻译过来的俄语成语格外引人注意。随着时间的变化,许多俄语成语发生了变化,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俄语成语有极强的生命力,这和俄罗斯民族特色有直接的关系。俄语成语的特点是活跃多变,能从多个角度反映俄罗斯人的生活和社会背景。为了展开对俄语成语的深入探讨,避免文化差压下产生模糊的认识,俄语成语翻译很有必要,俄语成语翻译能帮助我们了解见俄罗斯民族特色。

一、俄语成语翻译中文化背景很重要

我们在将汉语翻译成俄语时,背景知识容易使人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大家有目共睹,当俄语翻译成汉语时,我们常常感觉很吃力,因为我们对俄罗斯文化缺少了解,不清楚俄罗斯文化的背景知识,不容易把握成语蕴含的深层含义,理解起来很吃力。不同民族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不同风俗习惯的影响,这种文化差异便体现在成语上。俄语成语大多体现了俄罗斯人的民族特色,在成语形成初期,就已经形成了固定形式的隐喻意,俄罗斯人在看到本民族成语时,很容易想到成语蕴含的深层意义,但是其它民族的人在看到俄语成语时往往不知所措,更无从谈领会成语的深层含义。所以当将一种语言翻译成俄语成语时需要表达出深层次隐喻意义。在俄罗斯文化中如果要形容两个人关系密切,常常使用Водой не разольешь кого(如胶似漆),这种关系之密切,以至于用热水都烫不开。俄罗斯文化习俗下农村盛行用开水泼争斗中的公牛;如果一个人很罗嗦,常常会用一个成语:назойливый,这个成语有一段来历,俄罗斯人在洗蒸浴的时候,喜欢用桦树条抽打身体的方式,让自己精神振奋,充满活力。在抽打的过程中,桦树叶子容易脱落。这个成语形容两者人相互纠缠,形象逼真,对俄罗斯文化不了解的人很难理解成语本身奥妙。在俄罗斯人眼中洗蒸浴对身体有益,强身健体,从另一角度说明俄罗斯人喜欢健身,崇尚武力征服,这在中国人眼中是无法接受的。

二、俄语成语翻译体现民族特色

(一)俄语成语中的特殊文化

俄语成语积淀着俄罗斯民族文化,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特色[2]。俄罗斯语言中有一个特殊成语是汉语所没有的,它就是собакусъ ел,这个成语表面的意思并不是吃了一条狗的意思,而是指在某方面有丰富经验和高超技能的意思。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基督教中的圣经,基督教徒为了彰显自己渊博的知识,让大家知道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念诵圣经时往往声音洪亮,慷慨有力,又不想让别人明白自己所说的意思,给人的感觉像是在狗叫,时间长了,这个成语也便流传下来了,中间含有戏谑的成分,听俄罗斯基督教徒念诵经文的时候,感觉他在汪汪叫,如同一条大黄狗一样。乌鸦喜欢啄食别人的眼睛,是潜在的敌人,它还有另外一个称谓:вестник зла(灾难使者)。乌鸦给人以通体发黑的印象,我们很少能见到白乌鸦,白乌鸦用来形容比較罕见特殊的人物:редкий,исключительный человек(罕见的,十分特殊的人物),человек,не похожий на окружающих(与众不同的人物)。也有一些俄语成语是用来形容时代场景的如:серая удущность(前景暗淡),Серый(前景黯淡,死气沉沉,内容空洞)。

(二)俄语成语中的数字7的文化

人类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离不开对数字的认识。数字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比如我们常见的一些成语就说明了这一点:滥竽充数、不计其数等词语。俄罗斯民族喜爱数字7,并且7常表示泛指的数量概念,作用等同于我国文言文中三的概念;他们还崇拜基督教文化,俄罗斯文化中有一些特殊的成语:Один с сошкой,а семеро сложкой.(一人耕田,七人吃饭),Семьразотмерь–одинразотрежь.(三思而后行),наседьмомнебе(如登天堂),Семь пятниц на неделе.(一个星期有七个星期五;老是改变主意)如:до седьмого пота /работать, пить/(满头大汗),Семеро одного не ждут.(七个人不能老等一个人),Усеминяней дитябезглазу.(七个保姆孩子无人管;人多无人负责)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成语表达着不同的含义,给俄罗斯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俄语成语中的一语双关

俄罗斯像汉语一样有双重语境的含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译和转译,也有一种说法,是形象意义和比喻意义。要了解翻译下的俄语成语,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俄语包含多样的文化,在俄语翻译过程中,文化背景起着重要的作用。俄语成语的翻译过程其实就是如何处理翻译过程中所渗透的文化。在进行不同语言间的翻译过程中,成语所衬托的文化关系通常包括三种类型:对应关系、不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

结束语:

我们能从俄语成语翻译中发现:俄罗斯民族文化蕴含在成语中,民族文化特色光彩四射。俄罗斯成语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风俗民情,只有本民族的人才能深刻体会成语本身所蕴含的深远意义。翻译将一种文化渗透入另一种文化,中间难免出现差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成语本身蕴含的隐喻意是翻译工作的重心,借助外在的形象意和文字本身的字面意进行翻译。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双语能力,而且还了解多民族文化知识,从而实现不同语言文化的沟通交际。

参考文献:

[1]罗宗芝.俄语成语语义的文化阐释[D].沈阳师范大学,2011.

上一篇:大学生权益保护研究调查报告下一篇:隐患六步闭合治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