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南北差异导学案

2024-05-04

气温的南北差异导学案(精选9篇)

篇1:气温的南北差异导学案

南北气温的差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1月、7月气温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方法,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利用已有资料和知识简单分析地理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2)、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对“等温线图”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分析判读能力。(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年的“十一”期间,我们在火车站会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从北面来的火车,人们的衣服都比较厚,而从南边来的人们,身上的衣服却穿的很薄,大家分析分析,原因是什么呢?

二、学习环节:

(板书)2.2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板书)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

1:我国气温的特点:

【指导读图】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气温,同学通过图例读几个城市广州,南京,北京,哈尔滨几个城市的温度。仔细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

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递减,即越往北去,气温越低(2)在图上找出我国最南、最北的气温极端数值并计算一下我国南北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它说明了什么?

漠河的平均气温大约是-28℃以下,海口的气温大约是16℃以上。我国南北之间的温差约为44℃以上。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3)、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呢?纬度位置。

(4)、在图上找出0℃等温线的大致穿过哪些地形区和河流? 秦岭——淮河 冬季此线南北地区的温度变化?河流湖泊有什么不同现象? 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地形地势的影响

(3)观察1月份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0℃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在0℃以上,以北平均气温在0℃以下。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很重要的地理意义。比如说我们以这条线为界可以判断冬季北边河流会出现结冰现象,而南边河流则不会。

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而且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指导读图】读“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7月气温分布的规律?

(2)、计算漠河跟海口平均气温的差值。看看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约是多少度?

相差12°C.说明七月南北温差下小,连漠河都>16°C比较温暖,那全国大部分地区大多在20°C以上,比较炎热。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因为海拔高,受地形影响,气温较低。

概括出问题1,即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夏季南北温差不大,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过渡)看了1月7月气温分布规律,夏季最热在哪?冬季最冷在哪?P32阅读材料勾画。

前面,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夏季南北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温度带。

2、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图2.15)

(1)、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活动积温

(2)、观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这几个温度带的范围如何?(分组讨论比赛)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甘肃大部及新疆南部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热带,云南广东台湾的南部和海南省

(课堂活动)思考一下,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生活还有什么影响?三分钟思考交流讨论。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4)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的差异和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明白了冬夏气温的分布与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有关,也与地形的地势影响有关,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与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

四、课件习题巩固 附:板书设计

2.2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

我国气温特点:冬季南北差异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 温度带:寒温带、暖温带、中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高原气候区 秦岭-淮河一线: 0℃等温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篇2:气温的南北差异导学案

行知学校:娄义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阅读等温线,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0℃等温线的分布位置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2.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3.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教学难点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课件设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2月及春节时南北不同的景观图片,师:如果将广州的花卉展搬到北方去,或将北方的冰雕搬到南方来,会怎样?学生畅所欲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个问题,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幻灯片:南北气温的差异(板书)

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

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P31)。学生读图、分析、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1、看图例和气温数值,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

2、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笔描出来,此线穿过哪条山脉、河流?

(小结: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3、1月0℃等温线以北、以南的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以北<0℃,以南>0℃)

小结:1月0℃等温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1月0℃等温线以北的河流会有什么现象?(结冰)

4、在图中找出我国气温最低、最高的等温线在哪里?计算两地温差多少?(漠河:-28℃以下、海口:16℃以上,温差近50℃)

(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板书)冬季南北温差大

那么,我国夏季的南北温差怎样?气温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

三、小组互动、探究学习:

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在小组交流。

1、我国7月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2、漠河、海口的平均气温值大约是多少?两地的温差是多少?(漠河:16℃,海口:28℃,温差12℃)

3、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青藏高原,地形地势的影响)

4、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吐鲁番盆地,地形地势的影响。)

可见,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普遍高温。

[板书:夏季南北温差小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

5、阅读材料: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9.6℃,戈壁地表温度高达82℃以上,可以晒熟鸡蛋。气温远远超过号称三大火炉的武汉,重庆,南京。被称作火州

四、拓展引申,应用升华 指导学生读图观察,看教材33页图2.1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图[课件:温度带]

1、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什么是活动积温?(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过渡)根据我国各个地方活动积温的大小,气温的高低状况,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

(教师小结)学生观察判断后,教师归纳小结: 3.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图片欣赏)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了解南北方不同温度带内生长的不同水果。

五、练习巩固,及时交流,气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南北气温的差异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篇3:气温的南北差异导学案

关键词:任务单,学案,微课程,导学案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 (2012基础教育版) 》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内, 教育范式会从传统的面授教学走向混合学习等多种方式, 我国基础教育必须面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的现实。同时,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明确提出,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 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 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也是未来发展目标。在上述宏观背景下, 很多中小学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带动教育教学的改革, 开展了微课程的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微课程包括自主学习任务单 (以下简称“任务单”) 、配套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等三大模块, 是一个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微型的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统一体。[1]任务单设计的好坏, 决定了微课程的成败。因此, 任务单在微课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微课程是个新鲜事物, 部分学校在开展实验中, 容易将微课程中的任务单和导学案的学案相混淆, 从而将微课程误解为导学案和信息技术的结合, 丧失了微课程倡导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真实主旨。

导学案由学案和教案两部分构成。学案是教师立足学生学情, 以每节课的学习任务为单元, 对教材进行开发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学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学, 有着规范的操作模式。与学案相配套的就是教师用的教案, 帮助教师教。学案和教案的结合, 就是为了明确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 精确时间,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学内容、目标和方法, 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 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2]它是教师基于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 设计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达成学习目的的一种辅助性支架。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情况, 设计不同的任务单。学案和任务单表面上看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透过学案和任务单的表象, 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两者其实有很多实质性差异。

学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任务单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与传统教学相比, 学案强调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 尤其强调了学生预习的重要性, 甚至提出学生没有预习的课教师就不上的做法。导学案在一段时间内, 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成为了一种轰动全国的教学模式。但不容忽视的是, 学生从预习、展示到反思, 所有的思路都是围绕着教师的设计和教师的“导”进行, 学生的思维依然处于教师的隐性控制之下。任务单的产生背景是, 为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教育改革, 需要创造基于互联网的分散合作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 建立全新的个性化学习社会, 以个性化、定制化或选择性教学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我国中小学经过多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网络教育实施基础较好, 学校基础设施大大改善, 具备了运用网络教育的硬件条件。国外的有效网络教育方式, 如可汗的翻转课堂为我国中小学提供了较为成功的案例, 以学生个性化学习为主旨的微课以及任务单就应运而生了。

学案基本沿袭原来的思路, 任务单实现了课堂秩序的翻转

学案的设计虽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之间的学力差异, 但是整个教学秩序依然遵循赫尔巴特的“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的五阶段教学模式, 只是每个阶段都有教师详细的设计和辅导, 让学生把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都落实到了实处。学生在课堂之外预习, 然后在课堂内接受内化, 最后巩固练习。从严格意义上说, 学案是为传统教学模式服务, 更好地落实传统教学模式, 但依然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过度强调教师的灌输。学生在根据学案学习时, 信息技术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不是学习的必备条件。任务单明确学生学习的任务, 学生通过配套的翻转视频来内化, 如果没有理解, 可以退回, 重新根据任务单反复观看视频, 也可以在课堂上向教师请教或者和同学交流。部分学生如果根据任务单在网上完成了学习性进阶, 就可以不用在课堂上再巩固练习了。这样, 学生在课前内化了知识, 而课堂只是在巩固知识, 这就彻底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任务单必须与翻转课堂相配套, 教师翻转课堂的设计和学生观看翻转课堂, 都需以信息技术为必要条件。任务单存在的前提是学校全面实现“人人通”, 这样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实现每个人不同进度的网络个性化互动, 而且将网络学习普及到每一家庭中。因此, 信息技术是任务单存在的必要前提。

学案紧紧围绕教材, 任务单内容灵活多样

学案一般是众多教师集体备课, 发挥集体智慧, 紧扣教材的重难点, 按照课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对各个目标进行详细的界定, 然后再经过反复的实验讨论等多个环节后, 才最后确定。学案就如泰勒的工厂管理模式, 把师生学习目标、内容乃至学习时间都给予明确规定, 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也不可避免地束缚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而任务单的内容设计却丰富多样。既可以是针对某个单元的核心知识、重点和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 也可以是突破概念重难点, 教材内容拓展拔高, 脱离教科书内容顺序, 以重组知识的方式教学, 如奥数、写作等的任务单设计等。还可以前沿内容如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 给学生提供多种个性化学习内容, 从而借助于网络翻转课堂资源, 满足学生个性化和选择性学习的需要。任务单的内容再也不是变相地实现应试教育, 而是真正地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学案中教师依然保持权威地位, 任务单中教师扮演指导者

学案从设计到课堂的实施以至最后学习效果的评价, 教师只是让渡了少许主权, 明确学习各个环节的目标, 虽然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但自身自始至终仍然起主导作用。在任务单中教师却从传统教学中的权威转化为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设计单的设计来源有三种:一是任课教师独立设计或者联合其他教师参与设计;二是任课教师在网上下载后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加工组合;三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自行在网上下载, 以家校合作方式组织自学、游戏化过关和进阶。上述三种任务单的设计来源, 学生都是在课堂外内化知识, 然后课堂内巩固知识, 教师再也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从原来的权威变成了指导者, 起到了协助的作用。任务单借助信息技术, 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

可见, 任务单和学案存在着实质性差异。中小学在微课程实验中, 要紧紧抓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主旨, 才能够以微课程为突破口, 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及提升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避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

参考文献

[1]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 (12) .

篇4:立足学生差异,精心设计导学案

华国栋教授所著的《差异教学论》一书指出,“差异教学”的立足点是群体中的个体,设计思路是承认学生的共性,在设计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内容、活动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选择和调整,将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辩证地统一起来。现行的导学案是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精心设计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课时计划。如何立足学生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导学案呢?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设计。

一、设计有层次的学习目标

我在设计学习目标时首先要围绕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紧扣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本节课的最近目标。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学情,明确他们具备了哪些知识,需要哪些知识,缺乏哪些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阻碍,哪些知识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等。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计有层次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既要有所有学生都要掌握的基础性目标,主要以“识记”“理解”“应用”等方面的目标为主,也要有为优秀学生提出的发展性目标,主要以“分析”“评价”“综合”等方面的目标为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教师表述学习目标时要用外显的行为动词说明白让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一知识的导学案,我这样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说出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错误所在;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经过分析、归纳和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所运用的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中“或”的含义及定律成立的条件;学习科学家养成敢于质疑,敢于向前人挑战的科学态度及牛顿的善于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科学研究态度。这样的学习目标全面、有层次、易理解,能使学生产生实现学习目标的动力,便于引导不同层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设计有层次性的引领问题

教师设计自主学习内容时,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合理调整学习内容,设计有层次的引领问题。要针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通过问题,引领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不同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同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做到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如:教学初三物理《动能》一节,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时正确地理解“能量”的含义,我设计了这样的引领问题:你能用“能够”造个句子吗?句中的“能够”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了自己所造句子中“能够”的意思,运用简单的类比法,便会理解能量的含义中“能够”的意思,即物体能够做功表明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并不一定正在做功。

三、设计一一对应的练习、检测题

这里的一一对应指题目的考查点要与学习目标的要求一一对应。问题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应注意多设疑,使学生由未知到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及彼融会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检测题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后进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对中等学生应把侧重点放在提高能力的培养上;对学优生应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培养其创造能力上。针对学习目标设计的自主检测题也要分层分类,要让学优生从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检查看到自己的收获。

四、设计个性化的课后延伸内容

为了克服课堂检测多局限于基础知识检测的弊端,我们还将过程性检测延伸到课后,布置实践性作业,如进行社会调查,撰写研究报告;通过开放性实验研究,实现发明创造;了解生活,撰写小论文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完成作业,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篇5:《南北气温的差异》教学案例汇总

【案例背景】

这是一所农村初中校,这是一个活蹦乱跳的班级,这是一堂临时接到通知的公开课,这是一名有十几年教龄的老师,这是一群刚刚接手的学生。

前天,教研组长临时通知我说今天要开一堂学校的公开课,并说要请摄像师随堂拍摄。完了,只有一天的时间准备,太急了!按照教学计划,我这一堂课要上的应该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的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公开课倒是上过不少,但面对摄像机还是头一遭,学生们也是如此,并且时间这么急,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没办法了,只好抓紧时间搜集资料、备课,制作课件。

【案例描述】

课前,同学们纷纷走进多媒体教室,教室后面齐刷刷地坐着一排老师,一前一后摆着两台摄像机,这阵势真的是有点让人“毛骨耸然”,就连我这身经百战的老师都有点腿软。事实证明,这两名“大炮”还是相当有杀伤力的,原本活跃的班级在它们的“火力覆盖”下变得战战兢兢、鸦雀无声,这让我费了不少力气,努力调动课堂的气氛,所以也浪费了不少时间。

上课铃响了,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并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现在老师有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帮忙。这时,学生们满脸疑惑:老师竟然要我们帮忙?于是,我顺势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寒假来临,刘星的妈妈准备带上刘星去北极村感受北国的风光;夏东海准备带上小雨、小雪到海南旅游。一家人在讨论准备行李的时候犯愁了,该如何准备去两地旅游的衣物呢?请大家帮帮忙。用这几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电视角色来导入新课确实很不错,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纷纷给出了建议,从而打破了刚才的恐惧心理。其实这个问题我并不要求学生给出准确的答案,只不过想调动一下气氛并给学生建立“南北温差大”的初步印象。接下来好戏开场:我模仿电视节目创设了这样一个环节:“大家猜猜看”并进行了抢答,用大屏幕打出几幅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让学生猜这是我国的北方或南方,具体是什么地点?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起来,最终,学生们猜出了哈尔滨和海南三亚,这时我顺便也引导学生复习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巩固了旧知识也初步认识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的特点。

“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几幅图是真的吗?我们能不能来验证一下呢?”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于是,我请同学们打开了“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指导学生阅读了本图的图例,接着要求学生讨论几个问题:(1)分别读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的气温值。(2)找出1月0℃等温线的位置并用彩笔描出。(3)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经过了各组的讨论之后,我每个小组各抽出一名同学来读出上面4个城市的气温并按照南到北的顺序把这4个城市的气温写在黑板上,学生很容易就得出结论:随着纬度的不断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接着,我又请了一名学生上台指出了1月0℃等温线的位置,并说出这条线最弯曲的部分在哪里,学生调用了上节课的知识指出最弯曲的部分在横断山区,从而复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最后,我请一名学生上台计算出了海口和漠河的温差是44℃。经过一步步的启发和引导,培养了学生阅读“气温分布图”的能力并最终得出:“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的结论,从而也验证了上个环节中同学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并且知道了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有了前面的经验,我又要求学生阅读了“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并和“1月平均气温图”进行比较,同时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得出了:“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得出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原因是地势太高造成的。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现在能不能初步知道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在哪里呢?”这时,有学生说冬季最冷地方在黑龙江,夏季最热的地方在海南。为了验证学生的答案,我引导学生们齐读了书本的阅读材料——“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同时要求学生把阅读材料中出现的地方一一在地图上标出,并且与学生们探讨了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之所以出现在吐鲁番的原因。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南到北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区,到底是哪些呢,大家看一看书本的地图——“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在学生们看图的时候,我很快在黑板上画出了中国轮廓图,说实话这幅板图一直都让我引以自豪也是学生们佩服我的一个地方。接下来,我请了一名学生在我的轮廓图上填出了这几个温度带的名称,至此,学生们对本图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我又引导学生们认识了这几个温度带在位置排列上的规律,巩固了知识。这时,我又卖了一个关子:唉,这幅图上有几条分界线我们似曾相识!于是,我又请了几名学生在我的轮廓图上分别标出了:北回归线、1月0℃等温线、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至此,学生们深刻地认识了温度带的划分与旧知识的关联。在画线的时候有个学生用一条直线表示了北回归线,我马上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纠正,这时同学们都意识到北回归线应该用虚线来表示,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作图能力。

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学校所处的是哪个温度带?学生马上答出是亚热带。接着我又分别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几个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所处的温度带名称。至此,中国温度带的划分这一幅地图已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并且也很好地复习了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图。

不同的温度带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老师则在大屏幕上打出了不同形式的建筑、不同的运动方式、不同的水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且得出答案。至此,本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在融洽的气氛中,学生们通过读图、画图、讨论、计算等方法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老师又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抢答的方式完成了本课的随堂练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抢答的过程中,一位平时被学生们称为“傻子”的同学表现十分积极,所以我又引导学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得出这位学生满脸的欢喜,我想,学生的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案例反思】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1、学习生活化的地理,挖掘生活素材,把枯燥的地理知识融入其中。本课中,“大家帮帮忙”和“猜猜看”这两个环节,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气氛空前活跃。我想,难怪新课程要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融合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有效策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习一些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可以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培养良好的地理观。

2、师生关系的融洽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而这一切的实现就需要融洽的师生关系。一堂课,师生若能在轻松活泼中自由交流,激热讨论,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了,学习积极性高了,教学效果自然就好了。

3、学生的读图和作图能力要用心去培养。新课程倡导“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读图和作图以及应用知识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就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地理能力,也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能力,所以值得我们用心去培养。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必要手段,在教学中重视地图教学,帮助每位学生不仅学会读图与析图而且用好地图,用活地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与能力,这既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又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终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篇6:《气温和降水》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降水形成的条,掌握三种降水类型。(重点)

2、了解降水的测定方法

3、能够正确阅读降水量分布图,并总结出降水量的地区差异。(难点)

学习过程:

一、主要降水类型

阅读本63—64页内容,自主学习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及降水量的测定,解释三种降水类型的成因、分布

、降水:

注意:雨、雪、冰雹是降水,雾是低层云,不是降水。

2、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补充:①小水滴还需要相互碰撞、合并,使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降落到地面

②空气做上升运动时,空气温度才能下降

3、三种降水类型及其成因、分布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4、降水量的测定

阅读本活动材料,根据日降水量的计算,推算下列问题

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阅读本64—6页相关内容,结合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本6页活动题,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规律

等降水量线:

2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比较内容

降水量(较多、较少)

赤道地区

两极地区

中纬度大陆沿海

中纬度大陆内部

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

达标测试:

.“地形雨”多形成于:

A沿海平原

B内陆高原

迎海风的山坡

D背风山坡

2.下列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道地区降水多

B两极地区降水少

沿海地区降水少

D沿海迎海风的地区降水多

3下列降水最少的地区是:

A赤道附近

B亚欧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区

中纬度大陆的西部沿海

D两极地区

4.某地在一个月内有一次降雨为20,两次降雪分别为7和1,计算得出该地该月的降水量为:

A27

B20

D22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A储水瓶

B储水筒

雨量器

D量杯

6.降水的形式包括:

A雾、霜、云

B雨、雪、霜

雨、雪、冰雹D霜、冰雹、雪

7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的 B地处回归线附近降水一定稀少

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

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

8.台风带来的降水为:

A.地形雨

B.台风雨

.对流雨

D.锋面雨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导学案29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

附近地区降水最多,年降水量多在 毫米以上

(2)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

,西岸降水

(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

,沿海地区降水

篇7:中国别墅的历史演进与南北差异

从建筑文化上讲, 中国传统民居的没落不代表中国的建筑文化就落后于国外, 而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 所谓强势的经济必然带来强势的文化渗透。在现有经济条件下, 很多人觉得照搬过来的别墅, 未必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模式, 但是它能带来一种满足感、成就感和财富的表达感。由此, 西洋式, 东洋式的别墅建筑, 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我国别墅的代名词。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 包括80年代中期, 2000年左右开发的大大小小的别墅项目, 都是以欧美风格为主。其实, 别墅本身的风格所带来的巨大问题是, 这种引进来的建筑风格是否真正适合当地气候及地域特点?先抛开它是不是中国的木结构、庭院式, 就谈它对气候、对环境、对阳光, 是不是有那么强的适应能力?比如, 西班牙风格的别墅是来源于地中海, 而地中海属典型的海洋气候, 四季都比较湿润, 但是在中国, 从广东到哈尔滨可能都有这样的别墅存在。再比如, 同样一个北欧的建筑, 本来适应在寒冷地区, 但它可能会出现在中国上海。所以, 这就引出下一个值得讨论问题, 即南北方别墅的个性化特色, 究竟应该怎么体现?

影响别墅设计的因素

那么, 先抛开历史、地域等特点, 单从别墅本身来讲, 影响其居住品质或形象的几大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技术。这个技术只跟历史、经济有关, 跟区域没有关系, 即使技术水平再高, 也是哪个地区都可以运用的, 跟南方、北方没有关系。

第二是室内空间。同样是跟人的居住习惯有关, 跟生活方式有关, 不是南方人就喜欢小厅, 北方人就喜欢大厅, 所以, 这方面的要求也不会体现在南北方的差距上。厅、房、卧室、卫生间, 厨房等, 应该有什么样的配比关系就有什么的关系, 与地域无关。

第三是半室外空间。通常指有顶但没有墙的空间, 包括雨棚、敞廊、回廊、敞厅。半室外空间就可以体现出南北方的差异。在北方地区, 由于气候寒冷, 所以, 别墅的半室外空间就非常少;而南方就更能凸显其半室外空间的优势, 如可以做出各式各样具有不同空间体验的半室外空间, 而且往往这个半室外空间能成为别墅的亮点、卖点。

第四是纯室外空间。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附著于建筑主体上的室外空间, 包括常见的露台、阳台;另一部分是室外庭院。露台, 阳台对于南北方来讲, 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应该说旗鼓相当, 北方冬天不好用, 南方夏天不好用;而室外庭院部分, 也应该是旗鼓相当的, 而不是谁比谁强。从常理上讲, 南方具有四季如莺的效果, 红花绿树, 四季如画, 而北方有四季分明的效果。但是, 由于环境的破坏, 北方比南方更严重, 特别是水资源的缺乏造成现在南、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上的不平衡, 所以, 通常意义上讲, 北方的庭院不如南方的庭院。因为, 北方本来不缺乔木, 灌木等, 而由于现在都是不毛之地了, 很难在短时间内成形;而南方, 本来环境就好, 加之水分充足, 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把绿化做好, 哪怕是新建的小区, 通过移植, 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社区的整体绿化。

别墅设计的南北差异

别墅的真正特色, 通过庭院景观和建筑这两点很容易做出产品的差异化来。那么, 从设计的角度, 应该发挥这样的特点而不是去模糊, 不应拿着一个很好的户型, 南北方到处套用。这样, 从销售的角度讲, 或许没有问题, 但从建筑本身、从客观自然规律来看, 它不是一个好的建筑。也许它是一个好的房产, 但决不是一个好的建筑。而且, 以后居者在里面长期生活, 其感受和经历, 才能充分体现出一个适宜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是多么重要。那么, 别墅的南北方差异主要体现哪些方面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北方的别墅强调的是阳光, 而南方别墅强调更多的是通风。虽然这两个字眼看似宽泛, 但它却影响了建筑的体型设计、门窗设计和院落设计。对阳光的利用、对通风条件的改善, 都会影响到一系列平面图、剖面图、立体图的设计。北方强调阳光, 正因为阳光是它的优势所在。为什么呢?因为一说到南方, 以两个地方为例, 一个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每年都有梅雨季节, 非常潮湿, 居住不是很舒服;另一个是广东, 阳光又过于强烈。所以说, 北方的阳光, 从生活的角度来讲, 能提供更高的舒适度, 同时, 又能塑造出一个建筑的阴影、轮廓。所以, 建筑学上常说:“阳光是真正刻画建筑特色的把式”;南方强调通风, 主要通过大量的半室外空间解决。

其次, 北方建筑的造型与立面设计, 强调厚重、朴实, 包括用材上, 尽量选择一些以砖、石为主的材料;而南方强调他的清新通透, 所以, 立面多为浅色, 材料的选用多是涂料、木结构、仿木结构、钢结构。

再次, 在绿化植被方面, 北方的庭院设计可以强调其四季变化的特点, 这是南方做不到的, 因为北方有很多具有鲜明季节特色的植物, 如乔木、灌木等, 一年四季, 红、绿、黄, 色彩变化很丰富;而南方, 更多强调水的特点, 如湖面、小溪、小河、甚至点状的池塘, 同时, 在绿化方面, 多用花卉来体现其绿化植被的特色。

篇8:气温的南北差异导学案

刚好所到的基地学校不仅仅使用“学案”, 他们还使用“学案导学”, 和“导学案”一样很注重这个“导“字。在数学教学中, 以导学为方法, 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这就是学案导学的模式。这正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相吻合。

一、“学案导学”与学生“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启示

在天津学习期间听了不少课, 上课老师都是“学案导学”与学生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经过与老师们交流得知这样做:一可以杜绝学生在课堂上当拿到学案后, 不认真听课, 一直埋头做学案的情况;二可以带动学困生从中学会与人沟通, 与人交流, 就算他不肯动手, 但每次的合作都能让他目睹所有发生的合作过程中同学的不同表现, 这样可以感染或潜移默化他;三是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独立解决、独立思考,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 而学案的使用恰恰能使学生知道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及重难点, 一些简单的知识自己能解决的在学案上解决了, 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 既提高了参与率, 又节省了时间。学案还有一个好处是学生必须进行阅读学案内容才能思考, 这样又加强了学生数学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有把学案收集起来就是一种课堂笔记, 复习时再利用·好处多多。

在“学案导学"中,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根据学案的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师生共同研究学习。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导学案”教学中, 也会出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 同样一个问题, 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很容易, 但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 也许就是难以逾越的障碍。解决这样的问题, 也可像“学案导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 他们在交流中可以充分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 取长补短, 达成共识, 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只是个别学生的问题, 小组之间的讨论就可以解决了;通过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 才是教师教学中真正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又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 利用省下的时间可以进行多一些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生成能力, 从而走向高效课堂。

二、"学案导学"中"学案"、课本、课件、教辅教学整合的启示

现在的学案内容设计已经非常灵活, 非常精细化, 与课本、课件、教辅等的整合运用都很有讲究, 如果和课件搭着用于课堂, 课件主要面对教师, 对于学生学案里有的幻灯片尽量少有, 除非是帮助学案解决较难理解的问题的, 并且课件的幻灯片张数不能太多, 学案的设计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用于探究、发现新知。如果学案和教辅搭着用于课堂教学, 那么学案里的练习不要和教辅上的重复, 学案里的习题也要少些, 是主角, 尽量与课本同步;教辅是配角起到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如果与课本搭着用于教学的, 学案里的内容就不能和课本的重复, 以课本的阅读为教学的主线, 而学案是用于知识扩展, 或是帮助课本新知识的提高或巩固检测。其实三者都可以一起运用, 只是用起来会有些手忙脚乱, 特别是学生注意力的方向会乱, 因此, 四者整合运用教师的操作和设计一定要合理。教师建议常规课尽量不要四者一起运用, 这对学生是件好事。“导学案”也经常出现整合问题, 从“学案导学”中又可以突破整合设计。

三、“学案导学"重视课前预习的启示

“学案导学”的第一环节学习准备模块很注重学生的预习情况, 早期基地学校的学案都是发给学生带回家提前完成预习, 后来发现有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大多数学生没能完成, 原因很多;二是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现阶段提倡减负。这两个原因使学案不再提前发给学生, 改成上课发给学生, 利用上课的前几分钟完成预习部分。

这一部分就是“学案导学”的第一模块——学习准备模块。具体做法可以是复习, 或是知识链接, 或是了解这节课要用到以前学习过的哪些知识, 或是检查学生阅读数学课文、课前网上搜索相关的新课内容的预习情况。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或课上的时间, 通过提问、小纸条、听写、题目、询问等形式进行检查, 看看学生哪些知识内容理解了, 哪些知识内容没有弄懂。这样经过不断地改良, 一直就坚持到现在,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师通过检查学生学习准备, 如果学生能看明白的内容, 教师就不必讲了, 老师要解决的是学生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不是重点亦即难点。这样后面的教学过程就变得轻松多了。

四、“学案导学"克服学生厌学的启示

“学案导学”的学习导航模块其实就是我们“导学案”的自学互动模块。本环节中可以设计不同的动手操作、数学游戏, 通过学生讨论和交流, 不仅能够真正解决自己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 还从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克服厌学情绪, 提高教学效果。不仅如此, “学案”的内容设计可以因材施教, 还可以灵活降低知识难度,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便于教师进行导教, 还可以利用知识树或简单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慢慢发散思维。听“全国说课标、说教材大赛”的不少年轻数学教师说课时, 都说到“让学生在学案中画知识树”的做法, 如在某s节课学完后让学生画出知识树, 或自主画出一小节、一章的知识树, 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巩固了知识。知识树是一种很好的整合方式, 是一种训练思维的重要方法, 用好知识树, 能强化整合意识和整合思维,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

在听课交流中也有不少教师说了, “导学案”其实更适合起点低的学生使用。早期也有用过知识树进“学案”中, 只是当时不注重“导”, 还看不出知识树对厌学的学生或学困生有多大的帮助, 但现在非常关注学案的“导”思想, 知识树和思维导图用的时候很有趣, 还可以生长, 不过要学生通过努力才能看到画在纸上生长的树, 这样更能突破厌学孩子的心理防线,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毫无疑问, “导学案”也可以参照这种做法。

五、"学案导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启示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和变教材为学材的教学指导下, 所到的基地学校加大力度抓教师的“说课标、说教材”, “说课标、说教材”可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使用的能力, 可以让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 更明确自己教什么, 还可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从而在设计学案时处处注意课标和教材的使用:一是设计学案从最基本的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做起;二是设计学案时要体现分层施教的原则, 多练基础题, 增加中等题, 不漏拔高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深入浅出, 重在引导。体现数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应用性;三是学案设计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在学案里体现出让学生预习, 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完成练习并归纳小结的时间和空间。

篇9:气温的南北差异导学案

随着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功能的迅速提升,产业结构发生转换,导致大量的既有建筑或土地面临着使用功能上的转化,既有建筑的改造已成为各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既有建筑技术设备与构造逐渐陈旧,在建筑形式、热工性能和机电设备等方面的亟待更新,因此对既有建筑实施绿色改造具有现实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国内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工作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从研究的角度来看,由于既有建筑改造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一些基础性的理论和概念问题尚未厘清,导致改造过程中类型与标准不统一、过程与结果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具体措施繁多但缺乏科学系统的量化分析方法。

绿色建筑是一种在满足一定舒适度需求前提下相对的节能与低碳的理念。正如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先生所指出的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概念的区别:“节能建筑是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1)由此可知,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绿色建筑的内涵而言,建筑节能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最大,同时建筑节能已形成了完整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产品体系,因此我国把建筑节能作为绿色建筑的一项最重要工作来抓。

绿色建筑从设计和建造上往往分为主动式措施和被动式措施两种基本的方法。主动式措施依赖于设备技术,设备的制造技术不断进步,不断更新轮替;而被动式措施依赖于建筑本体的设计手法,伴随着建筑全生命周期。所以绿色建筑更应当强调建筑本身的被动设计手法的运用。

从绿色建筑的角度分析,既有建筑与新建筑的不同在于:新建的绿色建筑是在完全按照新的舒适度标准和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而既有建筑需要积极利用原有建筑的结构和空间进行重新改造,以达到更高的建筑设计标准。

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建筑师所面临的问题是:面对不同建筑的外部条件和自身特点,如何在日益复杂交叉的设计和技术问题之间,建立起一种系统科学的以及可操作的评析方法?通过把握建筑技术的一些基础概念,来全面梳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从而避免从末端复杂的技术措施出发,纠缠于细节的技术构造设计和应用,建立起一种简明基本的绿色设计理论和评析方法,以应对技术更新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的技术措施的选择与优化问题。

二、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面临的问题与策略

1. 既有建筑改造的类型

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本身是一项全面综合性的工作,在客观条件的限定下满足绿色改造的要求,必须科学地对既有建筑进行评估并进行系统的绿色技术优化组合分析和研究,建立一些基础性的理论模型和系统,对各项措施的节能潜力及经济性等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建筑最优的绿色改造方案;在改造的过程中,结合考虑建筑的整体性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运用绿色建筑技术使其达到真正有效的应用,目的是改善其运行模式,提高对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既有建筑本身蕴含的空间和物质资源,为推动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既有建筑改造往往是伴随着建筑的功能置换更新、形象改造和标准提高而进行的。既有建筑改造前提是建筑质量符合安全牢固的基本要求,旧建筑可能面临着结构老化、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问题,在改造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建筑结构质量的测评,一方面要看它是否有继续使用的价值,另一方面要确定在何种程度上进行绿色改造。

(1)建筑形象改造

在我国目前的既有建筑改造项目中,大部分的改造项目都是“穿衣戴帽”的形象工程为主。即对城市的主次干道以及高速、快速路网两侧的陈旧破损建筑的墙面和屋顶进行粉刷、翻新或改造。城市形象是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虽然“穿衣戴帽”对破旧建筑的围护结构能有一定的修护作用,但并不涉及功能的变化或者建筑舒适性的提升等实质性问题。因此,形象工程并不是绿色改造工程。

(2)节能改造

从1990年代后我国在全国陆续开始执行建筑节能强制规范,此前建设的存量建筑中大部分为高能耗或低舒适性建筑。因此,部分建筑在保留内部空间和功能的情况下进行专项的节能改造,其中以北方采暖地区的居住建筑和工业建筑最为普遍。

(3)综合性改造

既有建筑的改造还有因建筑功能置换所导致的建筑更新。例如,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土地功能上的转变,一些旧的厂房需改造成商场或办公建筑,那么首先在满足其功能置换的基础上,才进行绿色节能的改造。这里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原有建筑的设计标准是建立在原来建筑的功能和工况基础之上,伴随功能置换,建筑的功能和工况条件发生变化,包括绿色节能在内的设计标准也会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新建建筑较容易达到规定的建造标准,而既有建筑在原有建筑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需要针对原有建筑的限制条件和新的功能要求建立相应的标准,其中很重要的是以热舒适度为基准,讨论绿色节能技术的效果,即其对改善热舒适度的贡献率。

2. 不同气候区既有建筑和新建筑绿色技术标准的差异性

(1)地域性的差异

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是在满足建筑热舒适度指标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建筑节能措施。建筑热舒适性指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室外气候因素、建筑运行状况以及各种建筑改造措施等都会对热舒适性产生影响。排除人种和行为习惯的细微差异,我国各地的热舒适标准是统一的。但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鲜明,即便是统一的标准,在具体的措施方面仍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外部气候条件将对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笼统的知道北方寒冷,南方炎热,而南、北方地区对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控制及其措施上是完全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节能标准和措施也应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建筑绿色改造更不能简单地制定一刀切式的统一标准。

(2)新建和既有建筑绿色评估体系的差异

绿色评估体系简单概括为五个方面: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以及运营管理。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是针对新建筑的绿色评价体系,没有制定类似美国LEED-EB(Existing Buildings)的专门针对既有建筑的评价标准。而对于既有建筑和新建筑来说,由于两者的前提条件不一样,认定的标准将会存在一些差异,一般来说,既有建筑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部分利用原有建筑的结构、设备以及材料等资源,对其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更新改造,改造的程度不同,将导致对资源的消耗是不一样的,如何进行绿色认证和评价?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用现有的评价标准来评价既有建筑改造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评价的客观性。

3. 绿色改造技术研究的思路与策略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南方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研究》的研究中,重点基于热舒适性与节能标准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来梳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一是通过对南北各气候区的舒适性分析和绿色设计手段的差异性比较,梳理出一些客观而量化的舒适度和建筑能耗指标;二是对目前国内《建筑节能规范》中关于不同建筑功能类型的舒适度标准进行解读,尝试从更具体和精细的层面论述标准的差异性;三是对现有新建筑绿色节能及认证标准进行分析,尝试建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评价标准的原则和建议;四是重点针对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的绿色改造措施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以具体地指导我们所参与的实践案例的绿色改造工程。

本文是在上述课题中的子项研究课题之一,即基于相对统一的舒适度标准,对南北各气候区的绿色设计手段的差异性进行量化比较;尝试从建筑师的角度,来对中国各个气候区的舒适度及这些措施对建筑能耗的效率进行分析比较,以期获得不同气候区各种绿色技术措施应用的差异性特点,来具体地指导设计和改造过程中各种生态技术措施的运用。

三、各气候区特点及舒适度和建筑能耗比较分析

中国不同地区在气候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导致了各地区建筑在满足建筑热舒适性的措施和方法上在着很大的区别。在中国五个气候分区中(即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以及夏热冬暖地区),历史上曾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建造体系和生活习惯,导致各地区在对于建筑室内热舒适性要求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直接导致了在建筑被动式设计手段上的不同。因此,对于新旧建筑的绿色评估体系上和设计手法上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各气候区的差异性,提倡尊重地域气候、采用适宜技术(图1)。

1. 各气候区气候特点及热舒适度比较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各种典型的被动式设计技术对中国不同气候区建筑的影响,我们对每种技术在各地区建筑上的有效性进行量化比较,探讨不同气候区的被动式设计方法有效性的差异性。在研究的方法上,我们利用生态模拟技术软件(Ecotect 5.6)中的气象分析模块(Weather Tool)比较不同的被动式建筑生态设计措施对提高热舒适性的贡献率,包括自然通风技术(natural ventilation),夜间置换通风+蓄冷技术(exposed mass&night-purge ventilation),被动式太阳能得热(passive solar heating)以及保温隔热技术(thermal mass effects)等。图2~5为中国不同气候分区代表城市的焓湿图(Psychometric Chart),黄线包络区域代表原始的热舒适区域;蓝线部分表示了各气候区代表城市逐月平均气象数据线,其在黄线包络区域中的比例越大,说明该地区全年具有满意的热舒适时间越长;而外围的不同颜色的方框代表添加各种被动式设计后的热舒适范围。这一系列图表反映了不同区域被动式技术措施对提高热舒适度的差异性(图2~5)。

通过图中内容可以发现:

(1)各个气候区的热舒适性区域基本相同,但细微差异。热舒适度是基于人体基本代谢率确定,会受到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客观因素和着衣、行为习惯等主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例如,冬季夏热冬冷地区居民室内外的衣着量基本相同,而北方寒冷地区居民习惯入户以后脱掉外衣,不同的着衣量会导致同样的热舒适度所要求的温湿度范围发生巨大差异,进而对建筑能耗产生显著影响。

(2)不同气候分区城市采取多种被动式设计技术后,舒适性区域均有所扩大,但扩大程度有所不同。当气温低于10~15℃或高于27~30℃时,被动式措施无法满足舒适性要求。因此温和地区被动式措施的舒适度贡献率最高,而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措施的舒适度贡献率最低。

(3)不同气候分区采取被动式设计技术后,舒适性区域扩大的“方向”不同。寒冷地区和温和地区舒适性区域向寒冷冬季和炎热夏季均衡扩大,而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舒适性区域主要向炎热夏季扩大。

2. 被动式设计对各气候区建筑能耗的效率比较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对四种被动式技术满足热舒适度的效率进行更为定量化的分析。通过归纳以上四种被动式设计措施有效性的量化直方图,我们可以对各种被动式设计在不同的气候区运用的效率有一个客观量化的理解。图6~9为不同气候分区自然通风技术对于提高全年舒适性时段的贡献率2)。

运用同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对夜间置换通风+蓄冷技术、被动式太阳能得热以及保温隔热技术提高热舒适性的贡献率进行定量的分析,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全国不同气候分区主要城市被动式设计贡献率进行统计和整理,结果见表1。

综合以上数据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被动式节能措施在不同气候分区满足热舒适要求的作用显著不同。例如被动式太阳能得热在冬季寒冷但日照充足的寒冷地区作用明显,但在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几乎不起作用;自然通风措施在夏热冬暖地区发挥的作用明显大于其它地区,如深圳采用自然通风一项技术在5、8、10月对提高热舒适性的效率就能达到50%左右。就全年平均值而言,自然通风的效率也有近30%,相较之其他被动式设计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效果。

除了上述四种被动式措施之外,外窗遮阳对于提高热舒适度和降低能耗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热舒适度指标计算方式的限制,外窗遮阳难以和热舒适度指标直接挂钩。我们可以通过能耗指标反推外窗遮阳对于热舒适度的影响,因为能耗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动式技术无法满足热舒适度的程度。

图10反映同样的建筑条件下,位于不同气候分区的建筑在实施外窗遮阳前后的能耗差异,可以发现温和地区外窗遮阳的效率最高,其次的夏热冬暖地区也明显高于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

四、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措施综合评价方法

被动式设计方法是一种利用建筑的手法直接与自然的风、光进行对话的技术措施,传统建筑为满足室内热舒适性要求,通过遮阳、隔热、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等被动策略,来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室内热舒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动式 的设计方法通过人工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室内环 境的优质化,补充被动式设计手法的不足。但 目前许多新技术的运用往往是以高成本为代价 的,这就提出了有关绿色、经济和低碳的社会 要求。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主动式和被动式设 计手法的价值和意义。

在目前我国建筑设计当中常采用的技术措 施大致包括以下两种:

(1)被动式设计:可以理解为在不发生 能量转化的前提下,依赖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 的正常运营及改善室内舒适度的设计手段和措 施。通过应用建筑上的方法,根据区域气候特 征,遵循建筑环境控制技术基本原理,综合建 筑功能要求和形态设计等需要,合理组织和处理各建筑元素,使建筑物不需依赖空调设备而 本身具有较强的气候适应和调节能力。这类设 计措施往往表现为低技术化,与场地环境和气 候条件密切相关,如表2为华南地区常采用的 被动式技术措施。但被动式措施的调节力度有 限,如果气候条件本身过于严苛,则被动式措 施也无法提供满足舒适度的环境。

(2)主动式设计:是主动利用能源并进行 能量转化的设计方法,如电能转换为热能,太 阳能转换为电能等。通过主动的方式来改善室 内舒适度并满足建筑的正常运营。常见的主动 式设计是通过暖通空调设备,达到创造良好的 建筑室内环境。这种主动式设计有带来能耗较 大、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这也是我国目前建 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上述 被动式和主动式设计方法的界定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主动式设计的进步,通过高技 术的设计手段和措施达到节能的目的,即以各 种非常规能源的采集、储存、使用装置等组成 完善的强制能源系统来部分取代常规能源的使 用。这种方式的特征表现为仍然需要一定数量 的常规能源,一次性投资费用高,技术复杂且 维修管理工作量大——即表现为高投资、高技 术倾向。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基本的设计措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可以综合加以运用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被动式措施的在节能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则不断探讨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动式节能措施,取代现有的对不可再生能源依赖的常规模式。

在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将涉及各种技术措施,当我们面对繁复多样的建筑技术措施的时候,应该建立其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指标系统,以使我们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判断的依据,将现有复杂多样的建筑技术措施建立起一个评价的系统,按照各种指标要求进行分类,本文尝试对各种指标进行提炼,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被动式/主动式,按技术措施的对能源的利用方式进行分类

◇低技术/高技术,所应用的技术本身的科技含量

◇高成本/低成本,技术的一次性投入成本和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比值

◇舒适/不舒适,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

◇节能/耗能,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根据以上的各项技术评价指标,对现有各种技术措施进行评价,我们大致可能判断和确定各种技术措施在实际应用过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应用的前景,按照一个分层控制判断的办法初步建立起一个绿色建筑各种技术措施的综合评价树形结构概念模型,按照这个树形结构概念模型,我们可以直观地进行一种技术措施与另外一种措施之间的价值判断以及对未来技术措施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如图11)。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中热舒适度标准与技术措施效能等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本文抽取了热舒适性作为核心概念来梳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我国南北各气候区的舒适性标准有一定差异,被动式节能措施在不同气候分区满足热舒适要求的作用显著不同。被动式太阳能得热适合在冬季寒冷但日照充足的寒冷地区,自然通风措施在温和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作用明显。

上一篇:小学进校书刊自查报告下一篇: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