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和降水教案

2024-05-22

气温和降水教案(精选10篇)

篇1:气温和降水教案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

地点:初一(10)班 主讲人:蔡雪华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2.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分析气温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等值线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气温分布的规律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然规律。重点,难点: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出示一组对比鲜明的景观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说出这两个地区冬季的气温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由于气温和降水量不同造成的或者由于气候差异造成的)。

一、气温

导入:请同学们摸一摸自己的脸,你有何感觉呢?(学生回答)。

教师:对,人体有体温,正常人的体温大约是37℃。可以说,任何物体都有温度,空气也有温度,我们称之为“气温”。过渡:气温是怎样测定出来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72“测定气温”活动中的两个问题。并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质疑、释疑。

过渡:气温在一天中或一年中是不断变化的,这是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那同一时间,世界各地的气温是否相同呢?

二、世界气温的分布

过渡:从刚才的分析可见,无论从一天或一年来说,气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气温的时间变化。那么,同一时间内,世界各地的气温是否相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世界各地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

教师:结合前面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解释什么是等温线,及其等温线的判读。教师引导: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主要有:

1、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3、等温线闭合处为高温或者低温中心。

活动:学生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P72—73的活动。并描红20℃、10℃、0℃等温线。

世界年平均气温大于20℃的地区。(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



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南极洲)

学校所在地(家乡所在地)的年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 小组合作探究: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师引导:

A.观察北半球、南半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总结出规律一: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B.观察北半球的20℃等温线的弯曲情况,设问:等温线形状是平直的吗?(不是)那么两个最明显的弯曲在哪里?(海陆交界处)这说明,同一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的气温是否相同呢?(总结出规律二: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C.从左向右描出北半球的10℃等温线,会发现在亚洲陆地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拐弯,原本是10℃等温线穿过的地区,出现了0℃的等温线。请同学们查世界地形图,观察这是什么地形区?有何特点?(青藏高原、海拔高)

(总结出规律三: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气温低。举例:爬高山,越往上越冷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整合总结:

1、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

2、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3、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过渡:我们已经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中总结出了气温的分布规律,那么,这些规律是否也同样适用1月和7月的世界气温的分布状况呢?请同学们继续运用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阅读教材P.73图4-10“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和图4-11“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我们还可以发现哪些新的规律呢?

课堂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完成教材P.75“活动”中的3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完善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1、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2、同纬度范围内,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较周围气温低。小结:结合板书。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

一、气温 1.概念

2.测定、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二、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1)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高纬逐渐降低。

(2)从海陆位置看: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冬季则相反。(3)从海拔高度看: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低处气温高。



课堂练习

作业:南方新课堂第四章第二节练习

随堂练习:

观察下面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A、B两点位于 半球;假设是该半球的夏季,那么AB两点,点位于陆地。



篇2:气温和降水教案

1、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知道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

2、了解温度带的划分标准和范围。

3、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4、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用具】

中国1月气温分布图 中国7月气温分布图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上节学习了地形分布,今天学习一下气温和降水的内容。

2、展示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安排学生读图。

讲解:我国气温不仅季节变化大,而且地区差异明显。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板书:一、气温分布

1、冬季气温特点

2、夏季气温特点

(提问)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冬季和夏季气温特征不一样,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根据各地的气温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把全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读图认识一下,和前面的地形区联系,看看主要地形区所处的温度带。

(转承)那么我国的降水是怎样的呢,下面看图分析一下

板书:二、降水的时空变化

安排学生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课本内容。

总结: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变化都很大,从空间上看,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根据我国各地降水和蒸发的关系,我国分成四个干湿地区。

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都很大,分成很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分成两个小组,负责1月和7月,找出自己家乡的气温,在找出本图中,全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数据和位置,计算气温年较差。每个小组派代表上黑板说明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总结1月和7月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回忆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

得出冬季受纬度影响,夏季北方日照时间长。

找出划分的标准是活动积温。

家乡所处的温度带是暖温带,分析图表,了解每个温度带适合生长的农作物。

找出家乡的降水量和集中的季节。

对比四个城市的降水变化,总结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自己家乡的降水季节,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找出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范围,确定自己家乡的干湿地区,和前面的温度带和地形相结合。

【作业设计】

篇3:气温和降水教案

1 资料和方法

所用资料为昌乐1961~201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 气象要素有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以12月~次年2月为冬季, 3~5月为春季, 6~8月为夏季, 9~11月为秋季来划分四季。平均值采用1981~2010年平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9]方法分析了近50年来昌乐的气候变化趋势, 对气候倾向率进行显著性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α, 若︱r︱>rα, 表明变化趋势是显著的, 否则变化趋势是不显著的。根据中国气象局《全国气候影响评价》的标准, 计算得出降水量的异常变化年份。

2 气温变化特征

2.1 平均气温

从图1年可以看出, 近50年来, 昌乐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平均每10年上升0.201℃。通过了α=0.001的显著性检验 (表1) , 说明昌乐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趋势是非常显著的。气温年际变化明显, 自1961年开始, 气温逐渐下降, 1969年下降到最低点11.5℃, 随后略有上升并呈波动变化, 1986年开始, 气温逐渐回升, 1994年开始气温变暖明显, 并于2006年、2007年达到峰值, 分别为13.9℃, 13.8℃。

从各年代平均气温距平来看 (表2)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平均气温偏低, 1990年代、2000年以来平均气温偏高, 较70年代分别偏高了0.7℃, 1.0℃。以1980年代末为界将整个气候时段划分为冷暖两个阶段, 1961~1980年代为冷期, 其后为暖期[10]。

从各季平均气温变化来看, 各季节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春季和冬季平均气温通过了α=0.001的显著性检验, 而夏季和秋季没有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 (表1) , 表明气温的升高主要是冬春季节的升温造成的。春季 (图1b) :196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气温偏低, 1990年代中后期到2000年以来气温偏高, 其中2000年后气温急剧上升, 季平均气温以0.267℃/10年的速度上升。夏季 (图1c) :总体变化趋势平缓, 1960年代气温与常年持平, 1970年代到1980年代气温偏低, 1990年代、2000年以来气温偏高, 季平均气温以0.066℃/10年的速度上升。秋季:总体上升趋势跟春季相似, 但振幅波动较小, 季平均气温以0.124℃/10年的速度上升。冬季情况和全年变化较为相似, 冬季平均气温自1961年开始逐渐下降, 1968年达最低值 (-4.5℃) , 1960年代至1980年代气温偏低, 1990年代开始明显上升, 2000年代中后期上升趋势缓慢, 2010年开始逐渐下降, 冬季增暖幅度较大, 季平均气温以0.367℃/10年的速度上升。

注:*, **, ***分别表示通过α=0.05, 0.01, 0.001的显著性检验。

2.2 平均最高气温

从图1d可以看出, 近50年来, 昌乐年平均最高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 其变化率为0.105℃/10年, 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检验 (表1) 。从四季来看, 夏季平均最高气温略呈下降趋势, 其变化率为-0.017℃/10年 (表1) 。春秋两季均呈上升趋势, 其变化率分别为0.138℃/10年, 0.105℃/10年, 均没有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 表明其变化趋势在统计上不显著。而冬季变化情况则和全年变化较为相似, 亦呈上升趋势, 其变化率为0.229℃/10年, 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检验, 可以看出, 冬季对最高气温的上升贡献最大。

2.3 平均最低气温

从图1e可以看出, 近50年来, 昌乐年平均最低气温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其变化率为0.319℃/10年, 通过了α=0.001的显著性检验 (表1) , 说明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趋势是非常显著的。从1998年开始, 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大于常年平均值, 2000年以来比1980年代上升1.1℃。从四季来看, 四季变化均呈上升趋势, 春季、秋季、冬季变化率分别为0.393/10年, 0.257℃/10年, 0.462℃/10年, 均通过了α=0.001的显著性检验 (表1) , 其中冬季变化情况和全年变化较为相似, 只是平均最低气温的整体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夏季平均最低气温升高趋势没有其他三个季节明显, 但也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检验。

3 降水量变化特征

3.1 年降水量

昌乐近50年来年总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18.98mm/10年) (图2年) , 没有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 表明其变化趋势在统计上不显著。降水量阶段性变化明显, 1960年代中前期、70年代中前期、90年代中期、2000年以来中后期降水偏多, 1960年代中后期、1970年代中后期到1980年代末、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以来初期降水量偏少, 1970年代开始减少, 至1980年代降至最低点, 与1960年代相比偏少161.1mm, 1975~1986年持续偏少。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 降水量最多值为1 083.7mm, 出现在1964年, 最少值为357.5mm, 出现在2006年, 其最多与最少差值为726.2mm。

3.2 四季降水量

从四季来看, 四季降水量变化趋势均没有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 (表1) , 表明其变化趋势在统计上不显著。春季、冬季都呈上升趋势 (图2b, e) , 春季变化率仅为0.01mm/10年 (表1) , 冬季变化率为0.25mm/10年 (表1) ;春季, 1960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 (99.3mm) , 1980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少 (87.1mm) , 其最多与最小差值为12.2mm, 冬季, 1990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 (33.5mm) , 1980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少 (26.9mm) , 其最多与最小差值仅为6.6mm。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变化率为-4.05mm/10年 (表1) , 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与最少差值为40.4mm, 最多值与冬季一样, 亦出现在1990年代, 而最少值出现时间与春季和冬季一样, 出现在1980年代。夏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图2c) , 以-15.02mm/10年的速度减少 (表1) , 1960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多 (438.8mm) , 1980年代平均降水量最少 (331.4mm) , 其最多与最小差值为107.4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5%。可见夏季降水量对年降水量变化呈下降趋势贡献最大。

4 降水量异常分析

评价降水的算法标准采用中国气象局《全国气候影响评价》的标准, 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R%来划分。

近50年来, 昌乐年总降水量异常偏多有1年 (1964年) , 显著偏多有3年 (1974年、1990年、2011年) , 偏多有5年 (1962年、1967年、1970年、2003年、2008年) ;偏少有7年 (1977年、1981年、1988年、1989年、2000年、2002年、2006年) , 除1977年以外, 其余偏少年份均出现在1980年代以后。

从四季降水量极值及出现时间来看 (表3) , 最多降水量春季和秋季出现在1980年代以后, 夏季和冬季出现在1980年代以前, 而最少降水量除冬季外, 其他各季都出现在1990年代以后。由此可见, 夏季和冬季的最多降水量出现在冷期, 春季和秋季的最多降水量出现在暖期, 而各季节的最少降水量除冬季外都出现在暖期。

5 小结

1) 昌乐近50年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 平均每10年上升0.201℃。四季气温变化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

2) 昌乐近50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降水量年代际变化明显, 年际变化较大。

3) 春季降水量变化不明显;冬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秋季、夏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夏季减少趋势较明显。

4) 近50年来, 昌乐年总降水量异常偏多有1年, 显著偏多有3年, 偏多有5年;偏少有7年。

5) 四季降水量中, 夏季和冬季的最多降水量出现在冷期, 春季和秋季的最多降水量出现在暖期, 而各季节的最少降水量大多出现在暖期。

参考文献

[1]王绍武.近百年气候变化与变率的诊断研究[J].气象学报, 1994, 52 (3) :261-273.

[2]林学椿.近40年来我国气候趋势[J].气象, 1990, (16) :10.

[3]刘康平, 郑自君.什邡50年气温变化特征及回归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报, 2010, 25 (1) :78-84.

[4]秦大河, 陈振林, 罗勇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 (2) :63-73.

[5]衣霞, 贾斌, 王健等.聊城市近40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26) :11457-11519.

[6]文伟, 张春江, 贺伟光等.开封市近55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30) :90-94.

[7]孙智辉, 王春乙.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科技导报, 2010, 28 (4) :111.

[8]王涛, 陈云蔚, 孙小平, 等.临安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J].浙江气象, 2008, 30 (1) :31-34.

[9]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36-39.

篇4:气温和降水教案

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操作的:

首先让学生明白,图中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的意义不同,获得数据的方法也不一样。曲线表示的是气温,它是当月气温的“平均值”,而柱状表示的是降水量,它则是当月降水量的“总和”。在这个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1.图中北京七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别是多少?

2.北京每年七月的气温和降水量与图中的数据完全一致吗?为什么?

3.同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武汉和上海的数据是不是完全一样呢?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们就会明白:虽然课本上只给出了十个地区代表的十种气候资料,但实际上,不同地区的气候都不完全相同,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也有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画出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图。显然,课本上的图是在高度综合与概括的基础上得到的。一方面它综合了同一地区多年的气候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它是对同一气候类型在不同地区的具体气候资料进行的综合。因此,运用此图判断气候类型时,我们要重视的是数据变化的规律性特征,即几月份气温最高?几月份气温最低?最低温是大于0℃还是小于0℃?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等等。至于具体的数据如最低温是-1℃还是-3℃或者降水是150mm还是160mm则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从一定的意义上讲,这些图是对各气候类型的一种“定性”描述。再如:我们用这类图来表示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上海、重庆和武汉的气候资料时,我们会发现,从图上读出来的气温与降水的具体数据即“量”一定各不相同,但这三个地方气温与降水“变化的规律性”——如什么时候降水多,什么时候降水少,则是相同的。通过这样的讨论与总结,学生们就对有关“气候”的相关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在气温的判读上,应该指导学生分别读出下面的各项内容:①各月的平均温;②最冷月及其平均温;③最热月及其平均温;④气温的年较差。对不同的气候类型,还可以比较它们的年较差以及相应季节的长短。例如,从气温的年较差来看,热带气候中,热带沙漠气候的年较差最大;在亚热带的气候中,季风气候的年较差又大于地中海气候的年较差。从季节长短上看,北京的夏季则比莫斯科的夏季长得多;至于冬季,则前者明显要短。

降水的判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即各月的降水量,年降水总量,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比较不同气候类型降水的季节分配,对掌握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判断不同的气候类型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就热带草原和热带季风气候来看,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特征是总量较少、雨季较长且雨季到来时各月降水量是逐渐增加的,具“渐变”的特征;而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是总量较多,雨季较短,且雨季突然来临,有“突变”的特点。这样一比较,二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就很清楚了,要区别它们也很容易。

此外,对于基础好一点的学生,还可以把气温与降水联系起来,还可以引导他们评价水分与热量的组合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为今后的学习做一些铺垫。

总之,小图中蕴藏着大道理,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篇5:气温和降水教案

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能力目标:

①初步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原因。②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3、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重难点:

1.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有关地图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看图A、B,引导学生了解“除夕之夜,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在冰灯游园会上人们冒着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观赏那正在开屏的冰孔雀、竞相开放的冰荷花、展翅待飞的冰天鹅,还有那昂首欲鸣的冰公鸡、活泼可爱的冰小猫„„,晶莹剔透,色彩缤纷,像是步入神话中的水晶宫。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穿着花花绿绿的人们,有的抱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的手捧金果灿灿的盆栽柑橘,„„,喜气盈盈,流连忘返。”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小结: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板书: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提问: 同学们请估计一下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紧接着追问第二个问题“关于气温大家想了解哪些内容?”

总结:大家对气温都非常感兴趣,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气温的变化

一、在黑板上写出一句习语“午热晨凉,冬寒夏暑。”并设置一个问题:“通过这句话你能得出一个与气温有关的什么结论。”

讲授: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请大家阅读课文,自己总结都有哪些值,这些值都是如何得来的。

常用描述气温的值有:

a.日最高气温;b.日最低气温;c.日平均气温;d.月平均气温;e.年平均气温。这些值是通过观测与计算得来的。读图:学生读图P69图,完成读图活动。

① 图上纵坐标代表什么?横坐标代表什么? ② 读出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及度数。③ 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叫做什么?

小结: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日出前后。

二、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讲授新课:

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异呢? 读图: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1.黑龙江省最北部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约为-28℃以下)2.海南省的一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学生回答:16℃以上)3.计算一下,我国南北一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多少度?(相差约50℃)4.自南向北,我国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愈往北,气温愈低)

5.在图上找出0℃等温线,看看它大体与哪条河流和哪条山脉的分布一致。(向学生说明,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要求学生记住)归纳:

从一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过渡:刚才,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读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思考:1.七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七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2.黑龙江省北部和海南省南部的七月平均气温各约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气温大约相差多少摄氏度?(黑龙江省北部约为16℃,海南省南部约为28℃,我国南北七月平均气温相差仅12℃左右,气温差

别不大。)

3.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哪里?为什么?(我国七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分布在青藏高原。因为这里海拔特别高,所以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归纳: 从七月平均气温图上我们看到:夏季,除了青藏高原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气温均在20℃以上,全国普遍高温。板书: 2.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过渡:前面,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夏季南北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温度带。

板书:

三、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分布 读图:《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提问:

我们知道,地球上有热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热量带。请同学们想一想:划分地球五带的依据是什么?我国主要位于哪个带?(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来划分的,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过渡:

那么,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一个地方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呢? 提问: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读图观察观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5个温度带;另外,由于青藏高原海拔特别高,还形成了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垂直温度带)那么,我国的各温度带都包括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省级行政区等有关地图相对应,尤其应着重指导学生观察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并将其与0℃等温线相对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小结:学生观察判断后,归纳小结:寒温带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中温带位于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暖温带位于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位于滇、粤、台南部和海南省。

课堂活动:阅读下面的资料,再补充有关资料,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如,暖温带内适合种苹果、梨,柑橘只能在亚热带生长,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如中温带内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热带就可一年三熟。

(3)不同的温度带内,同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选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暖温带适合于秋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冬小麦;中温带只适合于春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春小麦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的差异和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明白了冬夏气温的分布与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有关,也与地形的地势影响有关,不同的温度带有不同的地面植被,有不同的作物熟制和农作物,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课堂练习: 1.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最热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冬季越往北去,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南北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南北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全国普遍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积温,联系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自北向南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中温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还有一个天高地寒,面积广大的_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

4.七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是()

A.0℃以上 B.20℃以上 C.30℃以上 D.38℃以上 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A.纬度位置的高低 B.1月平均气温 C.年均气温 D.≥10℃的积温

6.连线题,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连接起来。寒温带 黑龙江最北部 中温带 华北平原 暖温带 珠江三角洲 亚热带 塔里木盆地 热带 内蒙古高原 高原气候区 海南岛

青藏高原西北部 布置作业: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它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什么关系?想一想,我国气温分布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地形、地势的高低,冬季气温分布还受冬季风的影响)2.我国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南部和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海南岛各属于什么温度带?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呢?(寒温带、中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高原气候区;中温带、暖温带、热带;暖温带、亚热带、高原气候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的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日出前后

二、南北气温的差异

1.冬季气温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2.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三、温度带

1.温度带划分的指标: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2.主要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篇6: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生活体验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识图,绝大部分同学能熟练地记住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由于降水的形成条件比较抽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加深学生理解。在绘制降水柱状图过程中,由于受时间限制,部分不能熟练独立完成,安排课下时间练习。

篇7: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反思一: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在四个班级上完一遍后,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成功之处:

注重了学生学习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如我让学生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标出下列温度的等温线,10度、20度、30度、0度、-10度、-20度,让学生>总结出这些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让在冬季去过海南学生象其他同学谈一谈沿途气温的变化情况。在学习降水分布时,利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列出要自学的题目,学生自己就能够找出,再相互说明所找的内容,记忆住重点知识,进一步上黑板前展示,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读图能力,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增强了小组之间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体现了我市提出的学生自学能会的不讲的要求。提高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二、不足之处:

有些问题自己提问和引导的不到位,又没有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出现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冷场现象。

三、反思:

1.对教师知识的要求。课改以来,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科书提供的知识和教师

个人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当今课改的需要,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鉴于此,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往往花更多的时间用来上网、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或到所有能找到资料的地方去,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

2.师生地位的变化。课改以来,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教师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甚至是参与者、合作者。走近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一同体验发现知识和构建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学生心灵的舒展和灵性的飞扬、想象力的生发,也就有了学生的敢想、敢说、敢争论,敢于将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反思二: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生活体验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识图,绝大部分同学能熟练地记住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由于降水的形成条件比较抽象,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加深学生理解。在绘制降水柱状图过程中,由于受时间限制,部分不能熟练独立完成,安排课下时间练习。

反思三: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气温和降水》这一节内容需要三个课时,我讲授的是第一课《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气温资料(包括气温表格数据和气温曲线资料),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在准备授课时,就觉得这节课要上好很难。

一方面,气温表格数据和气温曲线资料,本身就很枯燥。要让学生从这些枯燥乏味的数据和表格中,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我的做法是:

1、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在教学中尽量渗透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如,在讲解日较差的时候,引用同学们都知道的诗句“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另一方面,这节课容量大、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限,要讲透彻很难。比如:日最高温、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的原因分析,为什么南北半球最热月最冷月出现的时间相反,海洋最热月最冷月出现的时间都比陆地要晚一个月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节课,需要做出的原因分析还有很多,比如,为什么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为什么北半球同纬度陆地上海陆气温不同等等。但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只对前面三个进行了原因分析。在进行分析时,也是尽量围绕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展开的。比如,去海边游泳,中午时是沙滩气温高还是海水气温高,晚上呢?1月份我们即将迎来的是寒假还是暑假?澳大利亚的同学们呢?

当然,不管多么枯燥乏味,不管多么难于理解,只要用心去准备,多搜集各方面的材料,每节课都有它的突破口,每节课都可以上得很精彩。这节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既渗透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的理念,又恰到好处的运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问题设计逐步加深,环环相扣。让学生利用前一个设问中所掌握的知识点或读图技巧解决下一个知识点中老师的设问。

3、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进行有效教学。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空间性、运动性,将“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南北半球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等温线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静态的地图转为动态,做到了以地图为核心,以图释文、以图设问、以图释疑的地图教学。

本节课的不足主要是:有效提问方面还有待于加强。

1、问题设计过多,出现“满堂问”想象。

2、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后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3、出现了个别目的性不强、过于简单或难度较大的设问。

反思四:气温和降水教学反思

气温和降水的教学内容是我们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难以达成教学目标,也曾尝试改变教学思路,但效果一直不佳。如何有效、高效的组织教学活动,突破这一重难点?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经过新课改之后多次的听、评、反思等教研活动,我终于有所顿悟,找到一条较好的途径,在此与大家分享。

篇8:气温和降水教案

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 三江平原西部, 完达山麓余脉, 地处中纬度地区,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高, 东部为连绵起伏的山峦, 中部为丘陵漫岗, 西部为广阔的平原, 素有“五山半水四分田, 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地形复杂, 山、丘、平、洼地并存, 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是全省风力较大的地区。

温度和降水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两个最基本的气象要素[1]~[2], 本文就桦南气象站自1980~2009年, 30a的温度和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全面认识和了解本地气候变化规律, 对桦南县农业生产、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1 资料的选取及方法

本文使用的1980~2009年桦南气象站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资料, 其中选定1月代表冬季, 7月代表夏季;4~5月为春季降水, 6~8月为夏季降水。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 根据桦南气温和降水滑动平均值, 分析气候变化的趋势。

2 资料分析

2.1 气温资料的分析

2.1.1 历年各月平均气温

就全年而言, 桦南最热月份在6~8月, 最冷月份在12月~次年2月, 其中7月最高平均气温为22.0℃, 1月最低气温为-17.1℃, 全年平均气温3.9℃。

2.1.2 极端气温

桦南县近50a来各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如表1所示。极端最高气温为37.4℃ (1982年7月) ;极端最低气温-38.6℃ (1970年1月) 。在同一个月份, 极端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变化很大, 1~2月份、4~5月份、7~8月份、10~12月份差值都超过40℃, 3月份差值超50℃, 这些数据都反映出桦南县极端气温变化幅度较大。

2.1.3 各季温度变化

各季温度变化曲线, 可直观的看出冬季 (1月) 的气温变化 (见图2a) :整体呈持续升高的趋势, 30a增温约3.0℃, 平均每10a增温0.7℃;春季 (4月) 的气温变化 (见图2b) :整体也呈上升趋势, 30a增温约1.0℃, 平均每10 a增温0.3℃;夏季 (7月) 的气温变化 (见图2c) :变温幅度明显小于冬春两季, 波动幅度不大, 30 a增温不到0.5℃。

冬春夏3个季节的温度走向都呈上升的趋势, 但相比较, 冬季升温速率最大, 春季次之, 夏季最小。

2.1.4 年平均气温

10a滑动平均值可以反映气候平均状态的长期变化情况, 桦南年平均气温滑动平均值趋势变化曲线 (见图3) , 全年温度上升趋势明显, 从1980~2009年30a气温升高了约2℃, 平均每10a上升0.7℃。

2.2降水资料的分析

春季和夏季降水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所以只对春夏两季及全年降水进行统计分析。

2.2.1 历年各月平均降水

桦南县全年平均降水量为526.6mm,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6~8月) , 占全年降水量的61%, 冬季 (12~2月) 最少, 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7%。降水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为129.3mm, 而最小值出现在2月份为3.5mm。

2.2.2 年平均降水量

桦南年平均降水量滑动平均值趋势变化曲线的分析 (见图5) 。

年降水量除1981年、1985年、1994年外, 均在600mm以下, 而且降水整体减少趋势明显。

3 结语

通过对桦南县30a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 温度变化呈上升趋势, 变化明显;

(2) 降水变化呈下降趋势, 但近年来有效降水有所减少, 强对流天气的增加使气象灾害逐年增加。

参考文献

[1]谢庄, 曹鸿兴.北京最高和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J].气象学报, 1996, 54 (4) :501-506

篇9: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气温。

2、了解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过程与方法:

1、学会计算日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温。

2、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

3、初步学会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中地理有用,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气温的年变化。

2、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1、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原因。

法:

读图分析、引导启发等教学方法。

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哈尔滨、广州春节期间图片,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掌握基础

学生参照导学案,自学课本。独立思考及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题目,并记录自己的疑点。

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给老师,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二、探究讨论,解疑释疑。

(一)气温的日变化

1、北京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什么时候气温最高?什么时候气温最低?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多少?

2、将2:00、8:00、14:00和20:00的气温数据相加,除以4,得出日平均气温。

3、总结气温日变化规律。教师引导点拨。

(二)气温的年变化

1、读71页E表,根据表格给出的数据,绘出北京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并回答问题。

(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_____月,约为_____℃。(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_____月,约为_____℃。(3)北京气温年变化特点冬季_____,夏季_____,季节变化_____(大或小)。

2、说出北京(北半球)陆地气温年变化的规律。教师启发点拨

(三)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上面的问题,纪录疑点,教师巡回指导。师生合作完成问题

(四)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最低? 学生讨论后,教师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结论。教师点拨。

三、及时总结,梳理思绪

学生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巩固加深理解。

四、达标测验,巩固运用 学生做测试题。

板书设计

一、气温的时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北半球7月最高,1月最低

二、我国气温的分布

1、冬季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纬度位置和冷空气的影响

2、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三、温度带

1、划分依据

篇10:气温和降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教材主要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各节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教材在编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可以通过其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要了解气候特征首先应了解气温和降水,而且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理解各区域地理环境、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过程与方法:

精心创设情境,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探索性,着力体现课改纲要中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认识;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地区。

3、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教学难点:

有关气温分布图的分析判读。

等值线图在七年级上学期初步学习,但由于时间久远,平时学习中少有接触,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量又有限制,因此存在一定难度。

二、说教法:

本节课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通过设置问题、启发诱导、读图分析、观察对比、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渗透学法:

1、学会用图: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学会探究:在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学会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南北方气温差异视频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提炼地理有关的知识,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初步感知我国气温差异,进而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

1、反应气候特征的两个基本要素。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那些(补充人类活动同样影响气候)

3、等温线地图是如何绘制的?

4、阅读等温线气候图。

(以我国一月份平均气温图为例,课件展示)

(1)读出各等温线名称;

(2)根据等温线形状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设计意图:1、这部分内容是学习新知识的必备,等值线图又是本节课难点。有必要拿出时间进行知识的重组和再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是为了省时高效。为新知识学习打基础。2、动态再现等温线气候图,重在强调重点,并在地图的运用中化解难点。

(三)情境设计,问题探究,认识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参考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探究问题: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分析成因。

2、计算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值。

3、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参考图:我国七月份平均气温图)探究问题:

1、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2、分析夏季青藏高原等地区气温较低的原因。

设计意图:1、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知地理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产生了对地理知识的渴求,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2、在探究问题中,多角度、多手段地培养识图、用图的地理技能。

学生容易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四)图解图练,记忆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1、出示活动积温的概念,学生理解认识

2、学生阅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地图的功能,讲练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更高的记忆效果。

(五)知识技能运用,小组探究我国降水的分布及干湿地区的划分

小组探究问题:

1.沿途你们穿越了那些降水量线,总结我国降水分布总趋势,

2.观察等降水量线走向,分析我国降水分布成因。

3.你找到800mm等降水量线了吗?它与我国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

4.我国有哪些干湿地区,你们记下了吗?德州属于哪个干湿地区?

5、东北地区东部降水量并不丰富,为什么为湿润地区呢?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1、在“气温差异”的学习之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等值线地图及分析气候成因的能力。2、通过小组探究、小组汇报,利于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六)归纳小结:

你有收获吗?那么请你谈谈。

设计意图:巩固强化,了解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教学对策。

(七)回顾反馈:

回顾旧知识,强化记忆。

(八)课外探究:调查家乡的民居特色、饮食习惯、文化习俗、农业生产等及它们与气候的关系。

板书设计:

上一篇:我是一颗桂花树作文下一篇:浙江省监理安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