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护理质量控制

2024-05-22

重症护理质量控制(共8篇)

篇1:重症护理质量控制

普外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控制初探

摘要】 目的: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使各项护理质控指标明显提高。方法:制定患者护理质量标准与行为规则,加强中间节质量控制。结果: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完成最终的质量控制与评价,规定每天由办公班护士负责体温单及医嘱单、责任护士负责护理记录单的质控,确保护理文书的及时性、完整性。结论:护理质量控制与监督应树立“预防是最好的治疗”的理念,护理环节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病人救治的成功率。

【关键词】 护理;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质量管理与监督需要通过控制手段来完成。护理质量控制是指管理人员为保证下属的执行结果与计划相一致,对执行时出现的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以便实现预期目标和计划的管理活动[1]。而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是保障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主要措施,针对普外科ICU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特点,将重症患者护理环节质量控制作为日常护理管理的核心,保证了护理管理质量。1 制定病人护理质量标准与行为规则

根据《医疗护理管理规章制度》[2]和《医疗临床护理工作指南》[3],制定了普外科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程。规范关键过程,给各班制定了工作制度,各项查对制度、奖惩制度及工作职责范围,要求大家严格执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对易出差错的关键环节,如新入科护士、实习或进修生、节假日、病人多、抢救患者时或人际关系不协调等,都进行妥善处理,实行弹性排班。当差错发生后,组织护理人员开展讨论,提出防范措施,杜绝再次发生,对当事人进行严肃批评,单独谈话,分析原因,并吸取经验教训[4]。对于普外科而言,护理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以个方面。

1.1 病情监测质量标准:护士必须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作出综合判断,详细、及时、如实记录其内容,包括生命体征、心电监测、各种检验结果,如:血糖、血电解质、血气分析、各种引流液量及颜色、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1.2 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标准:护士应熟练完成各项基本技术操作,而且在紧急情况下能正确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

1.3 基础护理质量标准:重症患者基础护理落实率与合格率为100%,无护理并发症。具体标准为:①保持病室治疗环境清洁、安静、舒适、安全。②护士承担患者的全部生活护理。③无护理不当引起的压疮、坠床、烫伤等并发症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1.4 心理指导与健康指导质量标准:护士通过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身心反应、心理需求与相关知识需要,利用现代医学和护理手段,对重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从而积极配合抢救治疗。重症患者处于不自由的特殊环境,受仪器设备和频繁治疗的干扰、同室病友的痛苦呻吟或抢救场面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ICU紧张综合征反应[5]。如护士因工作繁忙, 忽视了患者的心理不适感,未及时与患者及其亲友家属进行沟通,及时满足其心理需求,可导致患者不配合治疗,留下不安全隐患。护士长应通过督查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其不同程度所表现的心理反应,通过预见性交流谈心、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使之逐渐适应并正确面对,主动配合抢救和治疗。加强中间环节质量控制

2.1 病人交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症患者救治阶段往往需经过急诊科、手术室等多科室的转运和科室内各班次的交接,在这些转运、交接过程中如果病情交接不清或对前期病情不了解,易导致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因此,护士长除了排班时应注意新与老、工作能力强与弱,护士合理搭配外,还应对危重患者的转运、交接进行严格督查。包括:①了解当班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是否全面掌握。②病情观察重点是否突出。③交接班次护士的治疗、护理落实情况。④交班者有无特殊交待,如是否存在液体外渗、皮肤受损、护理差错、纠纷隐患需进一步处理等。

2.2 并发症防治中的质量控制:有效地护理措施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而忽视预防措施、护理措施不当均可导致并发症,所以应做到:①通过参与护理指导、查看患者等方式,了解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是否到位、处理是否正确。②掌握每个重症患者容易发生的护理并发症,并检查指导预防的方法,如烫伤、冻伤、压疮、坠床、液体渗出,引起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的预防。③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结合《护理管理学》中的案例进行总结教训, 护士反映生动、真实、印象深刻,引起足够的重视。

2.3 护理安全质量控制:护士长时刻注意护理安全,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告诫每位护士严格“三查七对”,遵守操作规程,重症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处于被动甚至失去知觉的状态,护士的“慎独”精神与工作责任心尤为重要。应注意:①对每位护士的工作能力、责任心、应急处理能力心中有数。②随时检查护士执行操作是否规范。③督查每个护士对抢救仪器设备性能、操作、维护的掌握程度。④每周至少抽查1次病室安全防患制度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如病床、急救设备性能等。⑤抢救药物与用品定位放置。⑥易发生纠纷的患者通过交接班提示,引起每个护士的高度重视。

2.4 急救中的质量控制:在患者发生病情变化的急救现场,也是容易引发差错、纠纷之处,护士长应在抢救现场参与和指导抢救工作:①指导护士紧张有序地执行各种抢救指令。②疏散和安慰患者亲友,营造相对宽松的抢救环境。③密切观察抢救过程中患者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抢救。④如出现器械故障,指导应急处理,如:呼吸机故障,立即用人工气囊代替,并联系向兄弟科室借用。⑤妥善处理患者家属的冲动情绪。⑥如患者抢救无效,应做好善后处理工作,防止不必要的纠纷情况发生。

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完成最终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医疗护理文件反应了患者患病、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是临床工作的原始记录,具有法律客观依据效应。我院护理病历根据《医疗护理管理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印发了样本病历,确保护理病历书写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我科已设立护理病历质控员,随时对护理病历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护士长及当事人。同时,规定每天由办公班护士负责体温单及医嘱单,责任护士负责护理记录单的质控,确保护理文书的及时性与完整性。护理质量控制与监督应树立“预防是最好的治疗”的理念,护理环节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患者救治的成功率,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具有法律意义,这些都是难度大而杂的日常工作,而护理质量的好坏是护理管理水平的体现。所以,我们必探讨患者护理中的质量控制,特别是对重症患者护理管理的方法,以建立更科学的工作规程和标准,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参考文献】

[1] 左选琴.SOP管理方法在ICU的运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5,19(1):62.

[2] 李玉林,宋丽华,聂素滨,等.医疗护理管理规章制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477~517.[3] 孙晓红,王超红,常娅洁,等.医疗临床护理工作指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61.[4] 刘启华 王玉玲 郑宜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57.[5] 陈红琴.ICU病房护理工作的特点[J].医药论坛杂志, 2004,25(24):80.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精湛的诊疗技术,更需要的是医护道德,以什么样的情感对待患者?如何将人性化服务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这成了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深思的问题。

面对就诊的每一位外科患者,无论老幼中青,无论贫困富贵,他们都让护理人员承担了一份救死扶伤的责任,他们也把一份信任交付给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就必须尽最大努力让患者感到信任和安全。护士的素质要求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热爱护理事业,爱护护理对象,严守规章制度,钻研护理业务,保守患者秘密,并要有面对突然风暴和困难勇往直前、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的自我牺牲精神与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职业素质。护理工作不仅仅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和社会稳定。面对每一位患者,护士的健康、快乐、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能为患者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休养环境,这样处于病痛的患者才会有稳定的心理环境,有坚强乐观的精神状态。患者会从护士身上受到鼓励,得到力量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反之,护士本身疾病缠身、精神萎靡、疲惫不堪,势必影响工作效率。一名合格的护士,当她身着白衣、头顶燕帽、手托治疗盘走进病房,给患者的印象永远是积极向上、不知疲倦的,她们永远把个人利益放在最后。护理体会

作为就诊的每一位带着病痛折磨的外科患者,对于陌生的环境往往无所适从,因此首先必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要求护士态度亲切和蔼,具体了解患者问题所在,让患者很快适应新环境,使之在新的环境中心情轻松舒畅,通过护理人员美好的语言、端庄的举止、亲切的问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与温暖,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能对护理人员倾心交谈,说出心里话。

其次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根据护理专业理论知识,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给患者介绍疾病和手术,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权衡手术的利弊,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解答患者的问题,以消除患者的顾虑。详细地向患者介绍手术程序,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并教授患者必要的技巧。例如:术前禁烟酒、禁食、禁水;自我精神放松法;术后各个部位放置引流管的时间、更换、保护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咳嗽、呼吸的技巧;如何进行床上排便排尿的训练;减轻切口疼痛方法等。患者术毕回到病房护士用亲切的目光,关心体贴的语言与之交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切口及引流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床位主管医师,并做出处理,使其顺利度过手术期。由于患者的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不同,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也不同,主要担心手术的成败,这就有必要向他们介绍主刀医师的业务水平和成功经历,鼓励、启发患者,帮助其树立成功的信心。

还要加强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措施、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康复和预防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并要做好家属的工作,安慰和支持患者,摆脱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为一名外科护士,在接待患者入院后,除了完成常规的护理操作,进行手术前准备外,还应针对患者不的疾患做好术前术后的宣教,用坦率、热情和真诚,帮助患者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总之,必须使患者处于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和护理,真正让护理工作达到减轻痛苦、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单位: 214437 江苏江阴,江阴市山观卫生院 理的体会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人性化服务 围手术期护理

所谓“人性化服务“是指用医院充满人性味的就医环境和服务措施,让病人和家属感受人文关怀,医院“人性化服务”是医德与善良之心的重要表达。如何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求我们用智慧和关爱服务于病人,体现人文关爱,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沟通护患关系,解决目前信任危机的重要捷径。

转变思想,培育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我们首先在管理理念上进行了较大的突破,认真贯彻全省护理工作会议精神,树立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把倡导人性化服务作为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护质量的切入点,培养职工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使一切医疗活动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原则,以“关怀式语言”接待病人,将人性化服务渗透于医疗护理过程之中,这种新的服务理念的引入,对医院服务模式的改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病人增加了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从而使医疗护理服务得以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与人文关怀

手术室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时间是短暂的,其工作性质是每日与多个接受手术的患者接触,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但手术室护士在病人的手术期是一个及其重要的角色,对病人的心理因素、精神面貌乃至病情转归,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手术室护士更需要对病人给予人文关怀,具体表现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

2.1 重视对术前病人的人文关怀 病人在围手术期,除少数可表现充满信心和乐观外,大多数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疑虑、焦急或忧郁等心理活动,术前由巡回护士访视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需求,对患者的心理生理进行评估,因人而异采取有效方式做好术前健康指导,让病人术前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证充分睡眠,帮助病人练习有效咳痰,必要时练习卧床排便,给病人讲解术前插胃管和导尿的必要性,以取得病人的理解和合作,在术前要求病人注意自己的饰物、假牙、隐形眼镜等不能带进手术室,女病人要注意不能涂指甲油、口红以免影响术中观察末稍血液循环及病情,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介绍成功病例等,减轻患者的压力,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加强术中管理 病人进入手术室面对的是冰冷的机器和穿戴着手术服、口罩、帽子等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80%病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不安的感觉,将病人用平车接入手术室后,热情接待,问侯患者,让其感受到护士的真情,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手术,术中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使病人减少不必要的暴露,维护病人的自尊心,在不影响手术体位的情况下,尽量满足病人的舒适要求,保持术中输血、输液的通畅。术中有时病人会因牵拉内脏而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应安慰病人,不要紧张适当放松,并嘱其深呼吸,头偏向一侧防窒息,拉住病人的手及时擦净病人的口唇,给病人以鼓励和心理暗示,告诉他这种情况很快就会过去,当病人面露病苦表情时,可轻轻扶摸他的手或拍拍他的肩,传递一份关怀之情。手术完毕,及时给病人包扎伤口,擦净身上的血迹,整理好病人的衣服,注意病人的保暖,将病人平安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

2.3 重视术后随访 术后3天,我们进行术后的回房工作,首先祝贺病人手术成功,了解病人术后的病情及恢复程度,同时了解病人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评价,给病人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等,通过以上护理活动,我们与病人建立起了一种人性化亲密的信赖关系,从而使病人在无忧无虑无压力的良好心情下通过各种手术,术后回访工作也为进一步完善整体护理有了一个总结和改进。

体会

人性化服务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确保了手术病人在护理上的完整性,填补了病房在护理计划中只有术前、术后部分,无术中护理的空白,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现代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即提高了护理专业水平,又反映了病人的心理需求,体现了人文关怀,达到护患沟通的目标,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使手术室护理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得到了贯通,是现代化护理模式的需要。

篇2:重症护理质量控制

(2015年版)

近日,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卫计委组织6个相关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现将重症部分整理如下:

近日,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印发了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从各专业质控工作的实际出发,从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三个方面,选取了各专业具有一定代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共计83个。

卫计委表示,由于国内各专业尚无统一的质控指标,同一专业或同一种诊疗手段各地区、各医疗机构之间无法横向比较,也无法真实了解全国质量工作的基线水平及开展情况,因此,尽快制定统一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一、ICU患者收治率和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ICU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例。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

计算公式:

ICU患者收治率= ×100% 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100% 意义: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入ICU24小时内)

定义:入ICU 24小时内,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数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收治ICU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

注:具有信息化自动收集能力的医院建议直接提取APACHEⅡ评分,并按照<10分,10-15分,15-20分,20-25分,>25分进行分层分析。

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

定义: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感染性休克诊断后3小时内完成:测量乳酸浓度;抗菌药物治疗前进行血培养;予以广谱抗菌药物;低血压或乳酸≥4mmol/L给予30ml/kg晶体液进行目标复苏。感染性休克3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是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并全部完成3h bundle的患者数占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的比例。不包括住ICU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规范性及诊疗能力。

四、感染性休克 6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

定义: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是指在3h集束化治疗(bundle)的基础上加上:低血压对目标复苏效果差立即予以升压药;脓毒症休克或乳酸≥4mmol/L容量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需立即测量CVP 和 ScvO2;初始乳酸高于正常患者需重复测量乳酸水平。感染性休克6h集束化治疗(bundle)完成率,是指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全部完成6h bundle的患者数占同期入ICU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总数的比例。不包括住ICU期间后续新发生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规范性及诊疗能力。

五、ICU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定义: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的ICU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病例总数的比例。病原学检验标本包括:各种微生物培养、降钙素原、白介素-6等感染指标的血清学检验。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ICU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

六、ICU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率

定义:进行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ICU患者数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包括药物预防(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机械预防(肢体加压泵、梯度压力弹力袜等)以及下腔静脉滤器等。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ICU患者DVT的预防情况。

七、ICU患者预计病死率

定义:通过患者疾病危重程度(APACHEⅡ评分)来预测的可能病死率。患者死亡危险性(R)的公式:In(R/1-R)=-3.517+(APACHEⅡ评分×0.146)+0.603(仅限于急诊手术后患者)+患者入ICU的主要疾病得分(按国际标准)。ICU患者预计病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预计病死率的总和与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值。

计算公式:

ICU患者预计病死率= ×100% 意义:反映收治ICU患者的疾病危重程度,用来计算患者标化病死指数。

八、ICU患者标化病死指数(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定义:通过患者疾病危重程度校准后的病死率,为ICU患者实际病死率与同期ICU患者预计病死率的比值。ICU实际病死率为ICU死亡患者数(包括因不可逆疾病而自动出院的患者)占同期ICU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除外入院时已脑死亡,因器官捐献而收治ICU的患者。

计算公式:

ICU患者标化病死指数= ×100% 意义:反映ICU整体诊疗水平。

九、ICU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率

定义: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例数占同期ICU患者气管插管拔管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ICU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率= ×100% 意义:反映ICU的整体管理及治疗水平。

十、ICU气管插管拔管后48h内再插管率

定义:气管插管计划拔管后48h内再插管例数占同期ICU患者气管插管拔管总例数的比例。不包括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后再插管。

计算公式: = ×100% 意义:反映对ICU患者脱机拔管指征的把握能力。

十一、非计划转入ICU率

定义:非计划转入ICU是指非早期预警转入,或在开始麻醉诱导

前并无术后转入ICU的计划,而术中或术后决定转入ICU。非计划转入ICU率是指非计划转入ICU患者数占同期转入ICU患者总数的比例。非计划转入ICU的原因应进行分层分析(缺乏病情恶化的预警、麻醉因素和手术因素等)。

计算公式:

非计划转入ICU率= ×100%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十二、转出ICU后48h内重返率

定义:转出ICU后48h内重返ICU的患者数占同期转出ICU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转出ICU后48h内重返率= ×100% 意义:反映对ICU患者转出ICU指征的把握能力。

十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

定义:VAP发生例数占同期ICU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总天数的比例。单位:例/千机械通气日。

计算公式: = ×1000‰

意义:反映ICU感控、有创机械通气及管理能力。

十四、ICU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 定义:CRBSI发生例数占同期ICU患者血管内导管留置总天数的比例。单位:例/千导管日。

计算公式: = ×1000‰

意义:反映ICU感控、血管内导管留置及管理能力。

十五、ICU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发病率

定义:CAUTI发生例数占同期ICU患者导尿管留置总天数的比例。单位:例/千导尿管日。

计算公式: = ×1000‰

意义:反映ICU感控、导尿管留置及管理能力。

篇3:重症护理质量控制

1 确立相关护理质量标准和行为规则

在医疗护理管理制度以及医疗护理工作指南的基础上, 确立普外科护理的操作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于质量控制的关键过程, 在各级护理办公室中都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并要求全体护理人员严格遵循, 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护理差错的发生, 还能够使得新入职的护士, 实习生, 患者等问题进行综合协调, 妥善处理。如果护理工作出现差错, 则应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研讨,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防止再次发生。对于相关护理人员应进行教导, 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汲取教训。对于普外科重症患者的护理, 其护理标准中包括: (1) 病情监测的质量标准。这就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相应的变化, 护理人员进行整体性的分析。并及时详尽对生命体征, 心电监测以及血压, 血糖, 血气分析, 皮肤色泽, 体温等检验结果进行记录。 (2) 护理具体操作的质量标准。护理人员应对各种技术操作熟练的掌握, 在紧急状况下能够实施抢救措施。 (3) 基础护理的质量标准。对于重症患者的护理应具有较强的落实性和较高的合格率, 在护理作业中无并发症等[2]。这就需要:能够保持病室环境的清洁, 舒适。护理人员对患者要进行整体性的生活护理。防止一些由护理不当造成的坠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引起的护理纠纷等[3]。 (4) 心理和健康指导的质量标准。护理人员应全面的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包括身心反应以及心理需求等。再利用适应的相关现代护理手段对重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之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重症患者的住院所处的环境是封闭的, 通常情况中就会受到医疗设备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例如同病室的患者病患的状态。这样会引起患者的紧张综合征, 由于护理人员的忙于工作, 并没有注意患者在心理上的不适, 不能够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 使患者心理上有所不满, 在治疗中及其不配合, 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护理的综合管理人员应对患者有及时的了解, 能够分辨出患者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反应。并能够预见性的与患者进行交流, 并耐心的疏导, 使患者拥有积极的效果, 主动的配合治疗。

2 加强中间环节的质量控制

在护理中间环节中进行质量控制包括:

2.1 患者交接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控制

对重症患者进行救治的时候, 必须通过急诊科, 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转运及交接。在转运和交接的过程中, 如果对患者病情交接的不明确, 甚至前期病情交接也不清楚, 那么就会导致在护理上的一些差错, 甚至引起一些纠纷。所以, 就需要护理的管理人员在排班时注意工作能力和年龄的相互配合。还应该在对患者进行转运和交接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督查。其中主要包括:调查当下的护理人员是否能够明确的掌握患者的病情, 交接班的护理人员在治疗和护理方面是否真正全面落实。如果发现患者有护理差错和皮肤损伤等症状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治疗和护理。

2.2 在防治中并发症的质量控制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对预防措施的忽视以及护理措施的不正确都会引起患者出现并发症。因此, 应严格的做到: (1) 积极参与护理指导, 深入了解患者的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是否到位, 处理的方式是否准确。 (2) 护理人员要深刻的掌握护理并发症的控制措施, 也要检查预防的方式准确性。防止烫伤、冻伤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出现。 (3) 对现有的隐患综合分析。结合护理学管理中的实际发生的案例, 并深刻进行深刻的总结, 能够生动的反应出真实存在的问题。

2.3 护理安全质量控制

护理的相关管理人员要控制并保障护理的安全性, 能够将一些隐患发现并及时的消除。并要严格的提醒其他护理人员遵守操作的规程。重症患者的护理治疗中, 大多数患者都是处于一种严重昏迷的状态, 因此就要求护理的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需要在平时护理作业中就要: (1) 要求每位护理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 (2) 对护理人员执行操作进行随机抽查。 (3) 严格检查每位护理人员对于抢救设备操作和维护的熟练程度。 (4) 每周都要对安全防患制度的落实程度进行掌握, 将存在的隐患及时的进行修改。 (5) 抢救需要的药品和设备要有固定的摆放位置。

2.4 急救中的质量控制

在患者发病的急救现场会发生很多差错以及纠纷, 因此护理的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参与到抢救工作中: (1) 要求护理人员有序的进行现场中的抢救, 并尽快疏散及安慰患者的亲友, 能够保障抢救环境的安静[4]。 (2) 对患者病情的变换进行密切的观察, 并积极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治疗。 (3) 对于医疗机械出现问题要进行应急处理[5]。例如, 当呼吸机出现故障时, 要求用人工气囊对患者进行救治, 并及时的向临科室进行借用。 (5) 安稳患者家属亲友的激动情绪。如果抢救无效, 需要做好后续的工作, 以免防止纠纷等状况的发生。

3 对护理文件规范书写

在医疗护理文件中, 要对患者的具体病情, 治疗和护理进行的综合反应, 并对临床的护理工作能够进行原始的记录。在医疗护理的管理规章制度中, 规定需对样本病例进行印发, 并能够更加规范的书写护理病历。在医院中应具有相关的管理人员, 随时的对病例进行的检查, 并将其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及时的反馈出。同时, 还需要有相关人员负责对医嘱单进行整理。责任护士应保障护理记录单的直接控制, 能够及时的填写护理文件, 并保障其完整性。

4 结语

对于普外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监督和控制工作, 首先就要要求预防。对于护理中对质量的控制能够提高对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对于护理文件正确的书写, 能够体现出法律意义。护理的管理水平能够进一步的体现出护理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患者普外科患者护理质量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标准, 能够有效的优化护理工作。

摘要:目的 进一步解决护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综合增强护理力度及其质量, 能够明显的提高各项护理指标。方法 在相关的护理质量标准以及行为准则的基础上, 对护理的中间过程提高质量控制。结果 保障护理文件的规范性, 能够准确的对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 在每天都应该有负责的护理人员对体温单, 医嘱单以及护理记录单进行质量控制。能够保障护理文件的及时和完整。结论 护理质量的控制应始终遵循预防是一种最好的治疗方法。在护理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和严格的评价, 能够综合的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普外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控制,初探

参考文献

[1]左选琴.SOP管理方法在ICU的运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5, 19 (1) :62.

[2]李玉林, 宋丽华, 聂素滨, 等.医疗护理管理规章制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477-5171

[3]孙晓红, 王超红, 常娅洁, 等.医疗临床护理工作指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1-611

[4]刘启华, 王玉玲, 郑宜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1) :57.

篇4:重症护理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80例SAP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强迫、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精神病性等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对缓解SAP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整体护理;SAP;情绪;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the impact (SAP) for the overall care of patients living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I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3 - May 2015 80 cases of SAP were,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par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of 40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holistic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were compared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Quality of lif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core compulsion, somatization, anxiety, depression, terror, paranoia, hostili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mental illness and other mood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Overall nursing care is important to alleviate anxiety, depression, fears of SAP patients, improve patient cop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

Key words holistic nursing; SAP; emotional; influence; quality of life score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09-01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属ICU常见急腹症,具有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SAP约占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的10~20%,近年来,随外科治疗治疗技术的发展,SAP治愈率有所提升,然而,其死亡率仍然高达17%,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情绪健康。2013年2月-2015年5月选取我院80例SAP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80例SAP患者,以上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CT等检查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诊断标准[2];年龄20-80岁;认知功能正常;知情同意。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者;既往具有手术史者;合并腹腔感染者;合并严重脑、肺、心疾病者。按照患者入院順序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7-71岁,平均(39.4±5.2)岁;病因:14例暴饮暴食,19例胆源性胰腺炎,其他原因7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6-70岁,平均(39.5±5.1)岁;病因:14例暴饮暴食,20例胆源性胰腺炎,其他原因6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SAP护理,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SAP具有起病急、来势凶、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患者极易出现不安、烦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此期进行心理护理对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配合度具有重要意义。护士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SAP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情况,介绍成功案例,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2)疼痛干预。疼痛是SAP最突出的临床症状之一,护士应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询问患者疼痛时间、性质、频率及有无加重,嘱患者绝对卧床。此外,护士可通过播放视频、与患者交流、按摩、播放音乐等多种形式分散患者注意力,减低患者应激水平。若患者主诉疼痛剧烈或者疼痛持续加重,则应及时报告医师。(3)细致化生活护理。细致化生活护理是增进患者舒适度的重要举措。禁食期间,护士应耐心讲解禁水、禁食、胃肠减压的意义及必要性,以增进患者依从性;加强口腔护理,随时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湿润患者口唇,做到二勤(勤按摩、勤翻身)、三轻(操作轻、关门轻、走路轻),以增进患者舒适度。(4)全身护理。SAP患者极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因此,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腹部体征、生命体征以及是否有出血倾向,对于具有高危因素者应加强巡视,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患者身心情况变化,该量表共包含90个条目,9个症状因子(强迫、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精神病性),每个条目均应用5级评分, 0分:从无;1分:轻微;2分:中等程度;3分:偏重;4分:十分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均以( )表示,SCL-90评分比较应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CL各项评分经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10d,试验组强迫、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精神病性评分分别为(14.4±2.3)分、(22.5±4.1)分、(19.2±5.1)分、(25.6±5.1)分、(14.5±3.2)分、(12.3±2.2)分、(10.2±2.5)分、(20.1±4.3)分、(14. 2±2.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8.1±3.1 )分、(26.3±4.1)分、(29.1±6.7)分、(30.3±6.6)分、(18.2±3.4)分、(13.6±3.1)分、(12. 7±2.1)分、(23.5±3.2)分、(16.4±3.1)分,t分别为6.343、6.264、7.234、3.652、5.723、4.457、3.721、3.723、3.2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聚餐、酗酒、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屡见不鲜,造成胰腺负担加大,导致近年SAP发生率也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SAP以突发性左上腹剧痛、呕吐、恶心、腹膜炎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发病急骤且症状剧烈,极易引起恐惧、紧张、不安、焦虑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可刺激患者大脑皮质,从而导致神经系统及内分泌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免疫力。此外,负面情绪还可通过影响患者依从性,而对疾病治疗及预后造成影响。如何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对促进SAP患者康复十分重要。

本研究中,观察组针对SAP起病急、病情重、疼痛重、舒适度低、并發症重、预后差的特点,施以针对性心理护理、疼痛干预、细致化生活护理及全身护理,取得较好效果。干预后观察组强迫、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精神病性等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李进展[3]等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整体护理对改善SAP患者身心健康、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仲华, 夏丹, 吕英瑛,等.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效果及护理[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0, 25(9):15-17.

[2]金洲祥,刘海斌,王向昱. 早期肠内营养对肥胖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4,02:347-350.

篇5: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

一、存在问题

1、对危重症患者基本情况掌握不够详细。

2、病区床位有限,危重症患者较多时急救室床位不够。

3、极个别危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未做到位。

4、病人多时未及时巡视病房。

5、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字迹太潦草。

6、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不够详细。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对危重症患者的病历分析,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护理。

2、对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加强基础护理。

3、按护理级别及时巡视病房,严防液体挂错、漏打或空气进入输液管的情况发生。

4、规范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字迹清晰,严禁涂改。

篇6:重症护理质量控制

祝志梅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是医院的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高风险科室,是医疗差错、事故的易发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即有可能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正确分析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及隐患,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对护理流程进行质量监督,有利于改进ICU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1本院ICU2003~2005年护理差错、缺陷及投诉情况

本院ICU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发生护理差错3起,其中非计划拔管2起,用药漏注1起;发生护理缺陷4起,医嘱未及时核对2起,其他2起;护理投诉1起。2005年发生护理缺陷2起,无护理差错及护理投诉。

2原因分析

2.1安全防范意识不强2003至2004年非计划拔管2起,因其当班者均为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经验欠缺,安全意识不强。其中1例是剖腹探查术后复苏病人,意识清楚,患者拒绝使用约束带,护士做了口头宣教后同意,结果病人在睡意朦胧间拔除了胃管;另l例为脑出血病人,脑室引流术后,患者浅昏迷,较烦躁,因约束带固定不牢固且未实行镇静,病人挣脱约束带拔除了引流管。

2.2护理制度执行不严ICU护士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常遇抢救病人,值班护士需要完成大量的急救及常规工作,如果放松对护理制度的执行要求,擅自削减操作规程,不严格三查七对,就容易引发差错事故。总结上述4起护理缺陷,有的因医嘱核对不认真(医嘱内外不符)造成漏服或漏注药物的,有的未查看治疗本,使时间用药遗漏或延迟,这或多或少都对病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降低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2.3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的原因,不能保证满足工作的基本要求,从而给患者造成了不少安全隐患。尤其是夜班护士少,遇抢救病人时,易顾此失彼,引发差错事故,或造成病人及家属不满。我科曾发生患者家属因病人得不到周到的服务而几人联手到院办公室投诉夜班护士事件。

3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风险管理是指对病人、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识别、评估及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一旦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就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痛苦。

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提高对护理人员风险预测意识,增强风险的鉴别能力,减少服务过程中各类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最终目的是保障病人安全,把护理差错及纠纷降到最低限度,提升护理品质[2]。4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4.1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从本科室发生的差错事件看,当事者均为护龄2~3年的护士,2005年我们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了正规的省级ICU岗位培训,实施严格的带教制度,并通过一系列理论及操作考试后才允许单独上岗。护士长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的面谈式教育,以从前发生的差错事件为例,分析差错发生原因,从中得出护理的注意事项,使低年资护士避免犯类似错误。

4.2制定严格的护士工作职责安全护理不但是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护理道德的基本要求[3]。每一位护士都应明确我们所面对的都是病情危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危重病人,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是生命的代价。ICU护理工作一般缺少病人家属的监督,因此,需要制定更严格的护士工作职责,也需要护士更自律、更慎独。我们要求责任护士认真仔细地评估好每一个病人,对明确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切实可

行的护理计划及措施。对护理隐患有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严格交接班,交班明白清楚,交班内容包括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安全措施、卧位、引流管固定、医嘱护嘱等等,做到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头看清[4]。

4.3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任何差错事故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如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势必能减少或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三查七对制度,护士切忌盲目执行医嘱,要善于发现问题。护士拿到特殊的时间用药可在床边临时交班本上注明,以免遗漏。医嘱后首先核对医嘱单,纠正内外不符现象,然后抄写并执行医嘱,执行医嘱实行两人核对制度,如有疑问要及时问清楚后方可执行。特殊的时间用药可在床边临时交班本上特别注明,以免遗漏。操作前、中、后必须认真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及年龄等。由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我科2005年基本未发生护士因核对不仔细而导致的护理缺陷。

4.4合理配备各班护理人员在护理人员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根据病人数随时调整在班人数,防止因人员不足出现忙乱现象而引起差错事故,以确保护理质量。同时,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联系,是维系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基础[5]。因此,我们还着重注意加强科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开展操作比武,使人人均能熟练掌握各种监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病人多时也能做到忙而不乱,使家属放心,2005年未再发生因此引起的投诉。

5小结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宝贵的生命,如何保证护理安全是广大护理管理者关注和努力研究的方向。只有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制定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才能真正做到有效规避风险,预防差错事故的再发生。

参考文献

1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7

2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护理管理杂志,2004,4(6):17~19

篇7:重症护理质量控制

手术室护理必须遵循一系列的护理流程管理措施和制度,因此对手术室患者实施质量控制显得十分重要。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39名,手术间20间,正常运行16间左右,年手术量18 000台以上。我院手术室自12月以来建立护理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和文件体系,通过标准的实施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确保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月~12月80例手术患者,男36例,女44例,年龄22~72岁,平均(44.8±11.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试验组3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调查对象的纳入标准为:住院时间>7 d,意识清楚,愿意参加调查并合作的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不进行质量控制,只进行常规护理配合。试验组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建立质量管理(QC)小组:QC小组是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在工作或生产岗位上,依据单位的经营战略和方针,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质量改进,以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以及人的素质为目的,将质量管理的理论以及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的小组。在手术室成立QC小组,其职责为全面监管控制手术室护理质量。以正副护士长为领导,五个专科组长为质控组长,其余成员皆为质控组员。分别设立专科配合组、消毒隔离组、贵重仪器组、护理文件组、环境质量五个组,各个成员明确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②制定详细质控标准并不断完善:专科配合组根据各科各类手术配合要求分别制定出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考核标准;消毒隔离组制定出无菌物品使用标准、无菌技术操作标准、外科手消毒标准、手、无菌物品和空气检测等一系列标准;贵重仪器组则对手术室内各种仪器制定出标准化流程,严格规范了仪器的使用、清洁、维护和保养;护理文件组对手术核查表、术中护理记录、植入性材料登记、内镜使用登记、交接班记录等一系列护理文件制定出书写标准;环境质量组制定了更衣室、餐厅、护士站、仓库、手术间、体位间等管理标准。③组织学习,转变观念:各项标准制定完成汇总后,护士长通过网络发至每个人邮箱,使组员随时可通过电脑学习,逐步提高质量意识,规范护理行为。④强调过程管理,基于记录做过的,“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一理念,我们建立了手术间使用登记本、手术标本送检登记本、各项监测登记本、内镜灭菌使用登记本、手术器械及贵值耗材出入库登记本等一系列本子,做到事事有登记,物物能溯源。⑤定期检查,不断改进:质控组员每天督查,组长每周不定期查,护士长抽查,形成考核记录,每个月汇总,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将考核分值作为个人考评依据,直接影响个人评优、评先及职称聘任。

1.3 观察指标:对手术患者术后5~10 d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手术室服务质量调查(患者)问卷》,统计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与主动性,沟通与理解,环境管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与积极性等五项指标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手术后两组患者五项指标的.满意度均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后五项指标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质量已成为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护理管理的重要部分和标准,护理质控是保证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内容,在护理管理中发挥着不可估计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及时、准确的进行监控、反馈、评价,护士长作为护理工作的最直接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是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检查者和实施者,起着主要作用。

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非常繁忙,尤其在手术高峰期常存在工作超负荷和护士缺编现象,专科性特别强别的护理单元又不能给与任何帮助,导致手术室护士疲于完成基本的手术配合而不能有效的保证优质的手术护理质量,为确保优质的手术护理质量就必须标准的实施手术室护理质控。

全员培训,全员参与,全员控制,充分调动了人员积极性。通过培训,我们建立的手术室质量控制体系被所有人员理解,从组长到每一位组员都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或工作,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改变过去以管理者检查为主、实施者被动接受检查的现象,转变成实施者主动、自觉按质量文件标准和程序工作,使质量管理过程标准化、制度化。

本研究中护理后所有患者对五项指标满意度均优于手术前(P<0.05;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常规的护理质控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强调过程控制,使手术室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如手术患者从病房到手术室之间的环节原来无明确的交接程序,而在目前的文件里就规定了接送患者的规范用语、交接查对程序和安全规范等。在质控体系运行过程中也能随时纠正标准执行的偏差,使服务质量处于动态监控中,加强过程控制,使原来的一些易疏忽环节得到了规范管理。

篇8:重症护理质量控制

关键词:质量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

在没有监护人在场, 且服务对象是没有自主监护能力的新生儿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 实施质量控制是NICU护理质量提高的基础。NICU的护理工作自2005年卫生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 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医院管理活动年以来, 我院护理部以NICU为试点, 引入护理质量控制的科学管理方法, 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并发症, 提高了家属满意度。现将质量控制在NICU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 建立完善的三级质控体系, 制订完整的质控标准

1.1 建立完善的三级质控体系

为了切实做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我院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采用并形成了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即质控委员会 (主管护理工作的副院长、护理部) 、质控管理组 (科护士长、护士长) 和质控专项组 (护士长、科室骨干护士) 。质控委员会主要是制订和完善各项制度, 起到决策和原则性的指导作用。质控管理组主要是通过考核, 进行护理质量控制, 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 向质控委员会报告, 起到与上下级沟通的桥梁作用。质控专项组主要是具体执行科室的护理质量标准, 起到将制度转化为使病人受益的实践活动的作用。

1.2 制订完备的质控标准

我院护理部根据卫生部《医疗管理评价标准实施细则 (2005) 》《消毒技术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广东省医院护理质量标准, 结合NICU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科学客观的标准, 如基础护理质控标准、专科护理质控标准、病房管理质控标准、消毒隔离质控标准、护理文书质控标准、急救药品与器材质控标准、危重病人管理质控标准、护理安全质控标准等。

2 质量控制的全程实施

2.1 护理前质量控制的实施

三级质控体系对于与护理工作有关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及评估, 确定可能发生的风险种类, 制订护理安全质控流程和护理紧急风险预案, 如病情突变应急措施, 突发猝死、停电、停水等意外事件的风险预案等。同时, 开展星级服务及星级护士的评选活动, 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护理人员按照星级护士的标准要求积极工作, 努力进取, 可以增强职业自律性, 规范服务行为, 提升了服务水平。

2.2 护理中质量控制的实施

实施日查、周查、月查和季查的定期检查。日查主要是质控专项组根据本病区的工作特点对本科室护理工作进行细致的日常检查, 发现缺陷, 即时纠正, 也就是自我控制的过程, 是护理质量保证的基础。周查主要是质控管理组对其所管辖的科室进行质量考核, 并将结果上报质控委员会。月查和季查主要是质控委员会对全院各科室进行护理质量大检查, 从总体上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 并制订与护理人员经济效益挂钩的相关措施。

2.3 护理后质量控制的实施

评价护理的整体效果, 对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好的方面和找出的问题, 进行总结, 通过反馈, 预防护理缺陷再次发生, 促进永久和根本性的质量改进。同时, 对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 对问题较多的人员, 帮助查找原因, 制订改进措施, 协助加以改进。护理后质量控制的科学实施, 是全程质量控制这个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这使得质量控制形成一个完整的反馈环, 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来纠正不好的护理实践, 激励好的护理实践。

3 体会

3.1 质量控制是NICU护理质量提高的基础

NICU是一个特殊的科室, 服务对象是没有自主监护能力的新生儿, 家长又不在身边, 因此医疗护理工作是在没有第三者监视的情况下进行的, 护士工作只能依靠“慎独”精神的道德标准来自我约束。“慎独”精神是高境界的自我素养, 是护士道德基本原理和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一个进步过程, 这就要求护士的素质达到一定水平。即使护士的素质达到一定水平, 没有完善的制度作保证, 护理工作的效率、质量势必受到影响, 因此需要一个科学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来管理、约束、衡量和引导护理工作。

3.2 护理质量标准的制订是质量控制的关键

护理质量管理是对服务对象的管理过程进行评价、判断, 实行有效质量控制的过程, 使病人得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即通过对护理质量评价来衡量护理工作目标完成的程度[1]。护理工作质量标准是衡量护理工作优劣及质量管理的依据, 是对质量要求的界定和规定, 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也是质量控制的依据和关键。它反映的是管理者的要求, 有很强的导向性[2], 其目的是使护理人员的行为活动符合工作要求和满足病人需求。有效的质量控制就是用最佳的参数、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技术、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优质的护理[3]。因此, 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来衡量护理工作, 是护理质量控制取得成功的关键。

3.3 护理人员自主意识的提高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内因[4]

护理质量要得到持续改进, 就必须强调护理团体的参与意识, 提高护理团体的综合性素质, 从而在实践过程中, 真正满足病人的各项需求。质量控制过程过于注重外界的考核, 容易使护士视检查为负担, 出现应付检查现象, 使质控流于形式, 不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正如管理专家说的那样, 质量是做出来的, 不是检查出来的[5]。在质量的督察和评价中不应以找出问题为重点, 而应以评价工作成绩为重点[6]。因此, 为强化护理人员的主动参与意识, 在实施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 强化其自主意识。

参考文献

[1]许凤仙.护理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医院, 2005, 4 (8) :68-72.

[2]黄艳萍.浅谈护理质量管理[J].当代护士, 2002, 5 (2) :25.

[3]施雁.护理质量管理实效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5) :443-444.

[4]董慧芬.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第一要素[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1) :146-147.

[5]李黎.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控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26 (4) :402-403.

上一篇:劳动教育开展的建议下一篇:小班科学小青蛙捉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