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文教学设计

2024-05-25

《桃花源记》课文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篇1:《桃花源记》课文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课文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就像一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奇葩,如此独到的文字功夫真是令人称奇。,同时借用了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便要还家

刘子骥诣 太 守

四、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五、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

寻: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

篇2:《桃花源记》课文教学设计

我这堂课是《桃花源记》的第二课时。在前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复习旧知和理解主旨。

古文的字词解释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两个检查的环节:“大家来找茬”和“古今大不同”,让学生找错纠错,辨析古今词义,学生发言踊跃,达到了复习的效果。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社会理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研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六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把问题汇总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分类、组合、提炼,排列,整理出六个探究题。为了使自主探究顺利展开,我又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课上,我把学生的问题和提问者的名单一起出示,提高了学生研究的热情。我以小组讨论作为探究的形式,各小组选择两到三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指定一名成员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中发言。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视,了解各小组的选题及进展。最后交流时,各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或各抒己见,或达成共识,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完善了自己的研究结论。总结我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流程清晰,教师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学生平等对话,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虽因时间关系未能完成所有的探究题,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主旨的理解也更进了一步。

反思这堂课,更多的是存在的不足。结合我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我在教师的评价语言上还应作以下的探索和改进:

1评价语言的激励性还要强化。我在本课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多为“好”“很好”,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2评价语言的分析性还要细化。当学生答不到点时,教师不应只做简单的否定,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分析。

篇3:《桃花源记》课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名著类课文, 无论是改编的或节选的, 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本意蕴都是悠远而隽永的。在古典名著类课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引领学生步入姹紫嫣红的经典世界, 让他们期盼、触摸、感受、领悟、积累……为学生打开窗户, 给学生“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欣喜与震撼。

一、教师对原著的阅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

名著教学要求教师树立整体观、全局观。如果教师深入研究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准确解读原著, 密切联系原著, 无疑对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但是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教师并不少见, 教师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很少, 视野狭隘, 或者缺乏整体把握能力, 只是通过电视剧了解部分情节, 于是匆匆搬着教科书就走进课堂, 试想这位教师会怎样教学生? 充其量就是照本宣科, 这样的人文感悟是局限的, 片面的, 对于学生的质疑往往只能支支吾吾, 似是而非, 甚至还会“挂黑板”。教师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程度决定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决定了课堂的精彩程度。因为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读书的, 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老师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 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 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二、以读为主, 是经典类课文教学基本的手段

读, 是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 也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读, 对名著尤为重要, 因为它是一种能把文本语言转化为画面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学生拥有充分的阅读时间, 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想象, 文本的人物形象才能鲜活起来, 才能真正了解人物。常念为经, 常数为典, 经典往往经得起重复。“话说三遍淡如水”, 一般的话多说几遍就会烦, 但经典的语言, 人们一遍遍地说, 经典的书, 人们一遍遍地读。古典名著以生动的语言, 细腻的描写, 曲折动人的情节, 极具个性魅力的人物形象吸引学生。同时, 古典名著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 是因为它的字里行间蕴含深刻而丰富的人文内涵, 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还原名著的味道。当然, 不能只让学生读, 教师要参与, 要引导, 引领学生真正读懂人物形象, 读出喜怒哀乐。

如上《林冲棒打洪教头》这课时, 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朗读洪教头和林冲之间的对话, 模仿两人说话时的语气, 并让学生讨论, 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他们之间的对话, 从这两个人的对话中你看出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 (狂妄傲慢、自以为是、心胸狭窄) 分别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神态、语言、动作) 林冲是个怎样的人? (谦虚、有礼、忍让) 分别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 (语言:不敢, 不敢)

三、学习语言表达是重点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习得语言。古典名著思想性强, 人文内涵丰富深刻。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准确地捕捉典型的语言形式, 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语言的表达方法。语言的表达方法有很多, 如文章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及关键的字词、标点符号、精巧的句式表达、典型的段式结构、特别的布局谋篇等。值得注意的是:关注语言形式不可无序, 更不可无目标。中年级要多进行品词品句,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感悟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高年级要多关注篇章形式, 体会不同结构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例如课文《三顾茅庐》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后语言通俗易懂, 适合小学生阅读。细节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作者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表现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另外, 恰当使用了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相对于第三次拜访而言, 作者详略分配的匠心是一个亮点,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细细体会。

四、感悟人物形象是关键

古典名著小说均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那些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在原文基础上改编过的课文中, 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依旧细腻精彩、惟妙惟肖。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结合故事情节, 联系人物身份角色, 细读主角的描写部分, 揣摩人物的言谈举止, 从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悟出古典名著的“人味”。

五、积累语言, 跳出文本, 享受多姿多彩的课外大餐

特级教师李振村先生指出:“名著进入教材, 它的任务绝对不是简单的学字、学句, 改编后的课文要吸引学生的兴趣, 它是一个诱饵, 是一个引子, 或若说是一个缝隙, 要让学生通过这条缝隙, 看到一个光亮的世界, 进而去读原著。”这类特殊的教材除了是个“例子”外, 更应当是个“引子”, 由课内引向课外, 由单篇引向整本书, 由改编后的文字引向原著的语言, 由点滴感悟引向生命的拔节。对于小学生来说, 其阅读价值主要是获得语言的积累、精神的滋养、阅读视野的开阔和阅读品位的提升。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中的“具有独立阅读的 能力,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总之, 改编过的名著类教材来源于名著, 但又不等同于名著。教学时, 应该正确把握编者的意图, 坚持立足文本, 合理拓展成长点, 和学生一起在阅读中追寻“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美好之境。

参考文献

[1]王崧舟.指向语言的实际教学.

[2]朱永新.我的阅读观.

篇4:《桃花源记》课文教学设计

【关键词】课文;名联;读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联语的海洋中,有一部分涉及中学语文课文作者或课文内容、人物的联语浪花,晶莹灵秀,趣味无穷。学习它,鉴赏它,既可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趣妙韵、艺术魅力,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理解,还可以学到有关对联的知识,掌握对仗技能,可谓一石三鸟,受益多多。

一、这些联语中有些是对作者成就功业及高尚人格的赞美

如: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此联高度地概括司马迁高尚的人格、不屈的个性及伟大的成 就:通过《报任安书》我们可以对此联有更深的了解。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诗酒皆仙,吟魂醉魄归何处?江山如画,月色涛声共一楼。

青山埋忠骨,岂能折腰事权贵;白发怀丹心,甘愿低头为庶民。

对李白的诗才、傲骨以及飘逸洒脱、桀骜不驯的个性,千百年来后人一直赞不绝口。他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洒脱;他有“自言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引三百杯”的飘逸豪迈;他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硬气;他才思横溢,“斗酒诗百篇”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以上四联是对李白诗才人格的全方位写照。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唯留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留三亩旧祠堂。

在中国文学史上白居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是唐代继李白、杜甫之后的第三大诗人,更重要的是他倡导并实践了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这是对李清照婉约词风及其创造的精神财富的高度概括。地名巧对作品名,工整别致,既交代了词人的出生地,又点明了词人的文采才华。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美芹”指辛弃疾阐述抗敌之策的论著《美芹十论》。“悲黍”指《诗经》中抒发故国之哀的名篇《黍离》。上联以“铁板铜琶”的铿锵之声和“大江东去”的磅礴之气表现辛词豪放的创作风格。下联借其论著和《黍离》之悲表现他忠贞的爱国情怀。

二、有些名联涉及或暗引课文内容,甚至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总结

如:志涪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忠信廉洁智,情系荆楚;任疏黜迁沉,志托离骚。

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对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生作了简要的叙述和准确的评价。这两联从不同的角度对屈原的品德、贡献、遭遇作了总结,特别是后联既概括了屈原高尚的人格魅力,又交代他非同寻常的人生遭遇。

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绝境此何来,版图原非刘氏土;避秦且休问,世家本属晋时人。

洞辟几时问桃花而不语,亭蹲一角对潭水以怀清。

流水当年怀往事,桃花依旧笑春风。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给我们描绘的理想生活乐土总是让人无法忘怀,以上四联皆缘《桃花源记》有感而发。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少长咸集畅叙凿情。

拙朴自然中见精工隽永,简洁地概括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主要内容。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巧妙地借用王勃《滕王阁序》的意象赞美湖山风光,含蓄隽永别具情趣。

大梦何迷离,几可游仙揽月;圣贤多寂寞,安能摧眉折腰?

此联从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方面对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作了概括。

沾湿何由彻,由风而雨,困天下之寒而寒;叹息肠内热,推己及人,为天下之忧而忧。

可怜三重茅屋,怎耐乱世风雨?安得千万广厦,大庇天下寒士?

书忧时恤民之怀,三吏三行三别曲;为茅屋破被所苦,一琴一榻一草堂。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前三联都由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来。后一联让我们自然想到《客至》中“但群鸥日日来”的美好意境,由此也联想到了杜甫高洁美好的心灵。

热泪湿青衫,相怜天涯沦落;长句赠歌长,痛感琵琶铮枞。

枫叶四弦秋,根煞天琶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秋风枫叶千尺水,明月琵琶一腔情,这脍炙人口的《琵琶行》千载流传,润泽后世。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优乐到心头。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使后人永远感佩不已。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并未成翁.到此无须杖履;不能一醉,常来辜负林。

怎能忘记那山林之乐,与民同乐的惬意醉人?欧阳修的一篇《醉翁亭记》留下了一片风景一篇美文一段佳话,芬芳齿颊、怡人情怀、流传千古。

篇5:课文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是人教版九义教材六年制第十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教学本课时本着致力于体现要自主、要读书、要综合,有空间、有实践、有情趣的新课程理念。张扬语文个性,关注学生发展,在变“教案”为不确定的“学案”中,学生都能如文中所述:“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教学思路:

一、自主定向,去感知。

1、速读梳理,破题入文。

揭题激趣后,激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课文是写“桃花心木”这种植物还是写什么?引导学生运用整体式快读和寻找式快读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感知课文。

2、质疑问难,以学定教。

速读后,教师设计这样二个问题,通过预习和速读,你读懂了什么?现在又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最想知道:①为什么种树人不按时按量给树苗浇水?②“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这是什么原因?③作者想表达什么见解等)。老师引导学生对大家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并建议把这些问题作为本节课的探究目标,再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来探究。

1、速读引路,自己走进文章里去。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既定目标和学路,自己去读书,去解决疑难问题。及时进行句点圈画,从哪里悟好要标出来,悟到什么可注出来。

①速读扫障碍:在自主读书中,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枯萎、锻炼、依赖、优雅、勃勃生机”等词意。知道课文主要写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的事。

②再读理思路:了解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组织材料。

③细读赶来回趟:通过深层次朗读,明白文中种树育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精读细品,带着收获回课堂。

反复品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段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并从中揣摩感受。如“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出“不确定中生活”的意思,“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又是什么意思?可以从身边的人或具体的事去感悟句子的意思。然后围绕学习目标,提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自己要思考该问题的答案),为下环节的朗读答辩做准备,如:

种树人的一番话是什么意思?有没有道理?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三、自由交流,说感受。

1、小组交流,探究成果。

重点交流自学所得,包括读懂的与不明白的,对小组中普遍存在的疑惑,找出有关词句,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悟一悟,进行新一轮的探究。着重引导交流:“我”因什么而“奇怪”和“更奇怪”?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还奇怪吗?联系最后两段话想想这番话是不是有道理?为什么?

2、举行朗读答辩会

答辩会的攻方由各组轮流担任,守方为该组以外的其他成员答辩内容有:

①攻方:派代表读好自认为重要的段落或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向守方提一个问题。

②守方:可自由发言,对攻方的朗读进行评价,对辩手的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并回答攻方提出的问题。守方同时又对攻方的回答进行评价。(学生在多回合的答辩中,把对问题的探究引向深入,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火花”,提高语文素养)。

四、回归整体,重感悟。

1、课文不是写植物,为什么却用“桃花心木”做题目?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你有没有其他看法?

2、再次整体把握课文,研读全文,你获得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说说你将以怎样的行动去“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选择你喜欢的角色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想当主持人的:去美美地读,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某一段,做到熟读成诵;

想当小画家的:去画一画你心目中的桃花心木,并配上解说词;

想当小作家的:用你喜欢的形式(日记、书信、口头,或写一段话)向你父母说一说你的感受;

篇6:课文《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由林清玄的文章说起,感悟小事,获得启示。今天学习的《桃花心木》也是这一类文章。图片认识桃花心木,有什么想说的?课文是怎样描写桃花心木的,读句子感悟桃花心木的外形特点。在这些体验下再读题,学生对桃花心木的形象就更深刻了,学生也更有意愿学习课文了。

让学生自主学文,找到种树人奇怪之处,做上批注,交流知道几个“不定时”。真奇怪,有什么疑惑想对种树人说,自然学到种树人的话语,朗读,体验交流中明白道理。一种启示自然显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还得扎下根来,延伸到生活中的“不确定”,图片情景再现生活中不确定的事例,学生看着思考着,再说一说今后生活中的不确定,在说中,启示已慢慢扎进学生心里。再进一步让学生写一写,“如果有一天”。一颗“不确定”,面对困难,做好心理准备,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心的思想。已经成为一颗种子深深种在学生的心里。

篇7:课文《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语文学习的认知概念,能在教师的组织下,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初步具有应用语文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教师还要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能够接受的事实中选择具体的教学题材,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培养应用语文的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可贵的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课文学习了解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春水,滋润了大地,催生了万物。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出示课件教师范读1、2段)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描写这美妙春景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美丽的《三月桃花水》吧!(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注意读书的正确姿势,开始吧!

2、课文中的字、词你会读吗?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绚丽、流淌、纤细、开犁、应和。单独课件出示。)如果你认为他读得正确,就跟着他连读两遍。

3、应和的和还有什么读音?(课件出示。)

4、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些比较难读的字词,谁想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

5、课文里的字词同学们都掌握了,相信课文也会读的不错,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精读课文:

1、(课件出示: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2、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和段落。

3、谁来说说,到底是什么声音,像小铃铛一样,走过村边?(第3、4段)(课件出示。)

4、是啊,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板书)能演奏出各种悦耳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再来读一读三、四段并在课文划出描写声音的词语(有节奏的鼓点、水波声、鸣响、低语、丁冬、铃声、水浪声)。

5、这么多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一定非常的好听,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谁想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指名反复读)

6、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些奇妙的声音,都是三月桃花水发出的。真是会读书的孩子们。那么又是什么光芒,像丝绸一样映照着蓝天呢?(课件出示)

7、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一面镜子。(板书)在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燕子、白云、垂柳、姑娘、花瓣、村庄、炊烟。)

8、这么美的画面你喜欢吗?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自读课文)

9、谁想把这种美的感受带给同学们,读给大家听一听?(2―3人)

10、听着同学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一下,在这幅春天的美景中你都看到了什么?除了这些,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11、这珍贵的三月桃花水带给我们如此美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称赞它吧!(课件出示7、8、9自然段)还有谁来赞美它?

四、小结:

是啊,三月桃花水它是春天的竖琴,让我们听到了美妙的乐曲,它是春天的明镜,让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板书:沉醉)

五、作业超市:

三月里,春天悄悄的来到我们中间,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喜悦,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美丽的春天吧!

1、抄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2、摘抄文中优美的词句。

3、用你的笔写下你心中的春天吧!

4、用你的水彩笔将你感受到的春天画出来吧!

教学反思:

篇8:《桃花源记》教学构想

一.拟定导学案, 指导学生预习字词句, 感知内容

本文词汇丰富, 词类特殊用法较多。“磨刀不负砍柴功”, 课内拟定详细的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导学案。

1、特殊语言现象

(1) 词语用法的古今差异:良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阡陌交通芳草鲜美无论魏晋。

(2) 一词多音多义:便舍向, 音shě译为舍弃;屋舍俨然, 音shè译为房屋;武陵人捕鱼为业, 音wéi, 译为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 音wèi, 译为对。

(3) 通假字:便要还家, “要”通“邀”。

2、问题思考与探讨

(1) 这篇散文以什么为线索?

(2) 渔人离开桃花源时沿路做了详细标记, 第二次探讨时为什么迷路?

(3) 作者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境地呢?

二.训练学生正确断句, 划分难度节奏

正确的有节奏的朗读是理解文章内容和字词的前提, 真正理解了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才能读得抑扬顿挫, 感情充沛, 读者作者的感情才能达到一致。文言文朗读讲究音节和谐, 气流顺畅, 意思连贯, 词语之间修饰搭配等。

1、本课以短句子为主, 四字句较多, 一般划分两个节奏。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本课也有部分长句子, 节奏划分难度较大, 先让同学们试着断句, 然后集体纠正, 并说明划分理由和方法。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一句划分三个音节, 前两个词语自成一个音节, 动词“避”与后面词语构成一个动宾短语构成一个音节。

例如,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一句划分三个音节, 名词“余人”自成一个音节, “各复延”成一个音节, “延”后面省略宾语, 不能与后面“至”成一个音节, 连在一起读, “至其家”是一个动宾短语成一个音节。

三.疏理课文思路,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采用客观记叙方法, 有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要求学生朗读课文, 疏理出文章线索, 用简洁对称语言概括情节。

1、故事情节如下:

发现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进入桃花源———环境优美安居乐业

做客桃花源———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再寻桃花源———欣然规往未果病终

2、在每一个情节里, 围绕内容, 设计一个问题

桃花林景色有什么特色?

桃花源环境和人们精神风貌如何?

在桃花源里, 人们对渔人态度如何?

渔人离开时沿路做了些什么?

再寻结果如何?

这几个问题紧扣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学生通过归纳和在课文中找词句回答, 基本上掌握了内容。这几个问题又体现作者构思和目的, 因此这一部分的教学是对课文整体意思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探索文章主旨和意思

陶渊明生活时代, 正值晋宋易代之际, 东晋后期, 极端腐朽, 统治集团生活淫乱, 内部互相倾轧, 赋税徭役繁重。陶渊明对社会理想不满, 但又无法改变, 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发情怀, 描绘一个美好境界, 来寄托自己政治思想与美好情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一主旨, 尽量设计问题简洁, 不宜宽泛, 点到为止, 拟设以下几问题。

1、根据所学历史知识, 这样一个美好境地存在吗?

2、这篇文章寄托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实现吗?

3、今天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理想?

这三个问题体现作者在此文的思想和观点。回答这三个问题, 有一定难度, 适时作提示, 引导学生分小组开展讨论, 代表发言, 然后教师点评, 达到对课文内容探讨的目的。

五.积累词汇, 背诵课文

篇9:《桃花源记》课文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积累文言词汇,丰富文言文阅读素养。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诵读中理解、鉴赏,在互动中交流探讨,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生在新时代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想象丰富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平等交流法。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对话。

2.交流合作法。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

3.“时空连线”电视采访情景创设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心投入学习,让学生富有个性的火花不断闪现。

教学程序:

1.情景导入,营造氛围:多媒体播放有关《桃花源》的视频短片。

2.复习旧知:背诵全文,复习文言知识。

3.结构提纲:发现桃花源?邛进入桃花源?邛 访问桃花源 ?邛 离开桃花源?邛 再寻桃花源

4.穿越时空,连线采访:

采访对象一:武陵人

(1)桃花源里的环境如何?人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桃花源中的人告诉你,他们到这个地方的原因是什么?这与你生活的社会有什么不同?

(3)你为什么没有想过要在那里留下来?

(4)桃花源中人告诉过你,不要对外面的人说起这里。你是出于什么想法要把这件事告诉太守的?

(5)机动问题若干。

采访对象二:陶渊明

(1)你最欣赏自己这篇文章中的哪些片断?请为大家点评一下。

(2)你的开篇写得那么真实,比如时间、地点、年代、人物等等,为什么结尾却让桃花源神秘“隐形”了呢?这是哪一种写作方法?

(3)请问在那样一个黑暗残酷、到处充满剥削和压迫、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和现实反差极大的桃花源?你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4)你描绘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吗?理由是什么?

(5)机动问题若干。

5.主题归纳: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6.写作特点:

虚实结合,脉络清晰,语言生动,想象丰富。

7.感悟现在:

结合实际,请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说说你现在的生活状况。

8.展望未来:

同学们,你们今天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那么,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喜欢的形式(语言、图画、诗歌等)加以描绘。

9.布置作业:

(1)以下列话题为中心,任选一题,展开想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文章。

题目一:我来到桃花源

题目二:今日桃花源

题目三: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2)推荐阅读《桃花源诗》,思考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篇10:赏析桃花源记课文

《桃花源记》虽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为其《桃花源诗》所作的一篇“序文”,却早已被人们视为精美的散文而推崇备至。这篇短文以简炼的文字、委婉的文笔、非凡的文采虚构了一个“没有君主,没有赋税,没有战乱,人人劳作,家家快乐”的理想社会,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向往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今天,在首届中国·常德桃花源旅游节开幕前夕,笔者再次品读《桃花源记》这一流传千古的名篇,倍感其意境兼美,文情俱佳,内涵丰富,魅力无穷。

追求浪漫的杰作

东晋王朝,极端腐朽,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国家濒临崩溃。同时,朝廷承袭旧制,保护士族特权。因而年轻时的陶渊明,尽管有着“大济苍生”之志,但在如此背景下为官,必然“壮志难酬”。加之其性格耿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很快就成了官场上的异类。于是,仅当了81天彭泽县令的他,便于义熙元年(4)不得不辞官挂印,从此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元熙二年,刘裕弑君篡位,建立南朝。这更激起了陶渊明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在无可奈何中,他只好借助文学创作来虚构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抒发自己的情怀,《桃花源记》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问世了。

“桃林景色,秀丽诱人;桃洞入口,神秘离奇;桃源仙境,与世隔绝;出之桃源,不可复得”;“这里虽然没有长生不老的神仙,没有唾手可得的财宝,但一群避秦难世的普通民众却享受着自给自足、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切都为“世外桃源”涂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色彩。如此完美之仙境,怎不令人陶醉,难怪渔人也要为此而流连忘返。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美好的心愿,若述之笔端,犹如七彩云霞。显然,《桃花源记》就是陶渊明在残酷的现实生活基础上,为寻求心灵慰藉、追求理想境界而撰写的一篇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神奇杰作。我们不难看出,这篇文章所描写的景象既有现实社会的影子,又是陶令心中的梦想;它既不同于神话传说,又具有一定神话传说的色彩。有必要强调的是,陶渊明所设计的这个理想社会,与老子的“小国寡民”式社会是有着根本区别的。老子主张复古、倒退,并希望人们永远停留在原始社会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上;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则是与东晋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与老子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绝然不同,就是《礼记·礼运篇》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也不可与陶渊明的理想王国混为一谈。因为前者只是幻想的抽象理论,而后者则是折射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蓝图;前者仅仅是儒家宣传空想观点而提出的一种假设,而后者则是封建社会广大人民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直接反映。正因为陶渊明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如此完美地结合起来,才使得《桃花源记》这一名篇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令人心怡的美文

《桃花源记》之所以能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美文,还因为陶渊明秀丽的文笔将“世外桃源”描绘得既神奇美丽又扑朔迷离。笔者以为,其创作艺术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叙事简练,惜墨如金。在当时一味讲究辞藻、雕琢字句、形式主义盛行的氛围中,陶渊明却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来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全篇文章既没有典故的堆砌,也没有字句的雕琢,语言朴素,明白如话,风格明快,委婉得体。尤其是作者仅用三百多个文字就把发现桃花源的始末以及桃花源中的景物、环境、风土、民情、来历、交往等描写得清清楚楚,历历在目,真可谓惜墨如金。可以说《桃花源记》就像一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奇葩,如此独到的文字功夫真是令人称奇。

二是写景优美,如诗如画。“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妙笔生花,就像一组电影中的长镜头:既有清澈的小溪,又有鲜嫩的小草,还有那桃花盛开的成片桃林,如此美不胜收的景色,自然引起了渔人探访桃花源的好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段描写桃花源里面情景的文字,作者仅寥寥数语,便将一幅恬静和谐、悠然自得的山村场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毫无疑问,桃花源里如诗如画般的美景,也自然会激发广大读者浓厚的品赏兴致。

三是虚实相衬,亦真亦幻。作者借用小说的写法,以一个捕鱼人发现桃花源的始末为线索展开故事。文章一开始就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此后,他还把渔人怎样步入桃林、怎样进入桃花源、怎样和桃花源人对话、走出桃花源时怎样沿途标记等等都刻画得非常细致,如此着笔,就是要使人们觉得桃花源这个地方确乎存在。但是作者又通过几个绝妙的文字,把故事讲述得跌宕起伏,扑朔迷离。比如“晋太元中”的`“中”字就用得很巧妙,作者把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故事仅仅假设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而不明确具体的年份,于是故事就具有了传说的性质;又如“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忘”字和“忽逢桃花林”的“忽”字,也具有画龙点睛之神奇,它不但把渔人步入桃花源之路点化得空灵剔透、飘忽不定,而且把渔人进入桃花源前恍惚迷离的状态描绘得有声有色;再如渔人走出桃花源后再度寻访时,用“遂迷不复得路”一语与前述“忘路之远近”中的“忘”字相照应,这又是可圈可点之笔,就因为有了这个“迷”字,瞬息之间,“桃花源”便如同烟消云散,杳然不知所往。最后,作者还通过讲述南阳雅士刘子骥寻访仙境未遂一事,进一步渲染桃花源神奇多变、虚实莫测的气氛,使得文章更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由此可见,作者笔下的桃花源的确只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境界,它似在人间,又非在人间;它不是人间,却胜似人间;它只可于无意中得之,却不可于有意中求之。这种虚实相衬的对比写法,既强化了整篇文章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也流露了作者苦闷迷惘的真实情感,从而,更引发了千百年来读者的无限遐思。

影响深远的名篇

陶渊明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身居田园,关注民生”的文人情节,溢于言表的“自由、豁达、乐观”精神,开拓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尽管他只是虚构了一个与残酷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但其笔下的“世外桃源”,却是一个和平安定、令人向往的美好社会,他的这一崇高理想境界,比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笔下的“乌托邦”早600多年,比19世纪早期法国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大约早1300多年,比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大约早1400多年,可见陶渊明确是开创世界以人为本、和谐平等、幸福快乐价值观之先驱。

我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王勃之于滕王阁,李白之于敬亭山,崔颢之于黄鹤楼,范仲淹之于岳阳楼,欧阳修之于醉翁亭,凡此种种,莫不如此。地处武陵余脉的桃源,本是一处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桃花源记》问世之后,才开始有文人来此涉足山溪,探寻仙源。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的传说开始引起朝廷关注,天宝七年,即诏令“三十户蠲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此后,文以景传,景以文盛,文景交融,声名远播。它不仅吸引了无以计数的游客,而且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神魂颠倒,王昌龄、孟浩然、李白、刘禹锡、杜牧、陆游、姜夔等著名文人也曾纷纷慕名而至。桃花源究竟是“仙境”还是“人世”?这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唐代王维、韩愈、刘禹锡把桃花源视为人间的仙境,而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则把桃花源看作避乱的圣地,近代梁启超则把桃花源称之为“东方世界的‘乌托邦’”,当代的陈寅格则称:“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写实之文也”。千百年来,《桃花源记》竟然赢得世人如此津津乐道,实乃世上罕见。

《桃花源记》问世一千六百多年来,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既相当积极又非常深远。《桃花源记》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和无情地揭露了所处社会的丑恶;《桃花源记》就像一座灯塔,勇敢地开启了一道探索理想社会的亮光;《桃花源记》就像一柄火炬,毅然地点燃了世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尤其是《桃花源记》中所推崇的那种“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完美统一”的生活方式,就像一部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于我们今天尊重和保护自然世界,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国家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掩卷搁笔,浮想联翩。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真不愧是美丽而神奇的人间仙境,它不仅深深地感染了笔者的情绪,也强烈地振撼了笔者的心灵。今日之桃花源,早就因为《桃花源记》而举世闻名,而陶渊明所期望的理想社会正在桃源逐渐变成现实,眼下这里的山水洞谷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联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桃源人家之趣,无不给游人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预见,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桃花源文化必将继续传承下去,明天的桃花源必将成为桃源人民引以为自豪的人间天堂。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的背景资料

1、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就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躬耕自资”,直至六十三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寓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

2、作品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3、《桃花源记》的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朽,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 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篇11:桃花源记课文要点

《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渔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安乐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残酷剥削和贫困境遇的意愿。

1.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

2.重要虚词

乃(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 就

(2)乃不知有汉:竟然

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

其(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 代桃花源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4)得其船:自己的

(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渔人

3.多词一义

(1) 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

(2)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 都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4.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颜色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的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挂齿”)

间隔(古义:隔绝;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 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 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去(古义:离开...去;今义:离开 )

5.词类活用

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

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6.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篇12:桃花源记课文中成语

黄发垂髫

【字词解释】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 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

垂髫:古代男子成年要 加冠,而童子 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

髫:古代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

成语辨析

1、“ 髫”字容易写错,上面为一个“ 髟”(biāo)字,下面则是“召”字,单字即意为“儿童蓄积在额头上的弯曲下垂的头发”

2、“髫”不可读成“zhāo”

3、“垂”不可读成“cuí”

无人问津

成语资料

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 刘子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津: 渡口.问津:询问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没人访求, 探求,形容无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结构:兼语 结构

意思:用来形容受冷落;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

近义词: 门可罗雀

反义词: 门庭若市

古意为渡口,今意为 唾液

辨音辩形

辩音:津;不能读作“jūn”。辩形:津;不能写作“今”。

屋舍俨然

出处

东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释义

房舍整整齐齐。屋舍:房屋圈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与世隔绝

成语解释

与文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罕至的极偏僻地方。

成语出处

陶渊明《桃花源记》:“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成语示例

这个山区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他住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鸡犬相闻

基本含义

【解释】: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形容彼此居住得很近。也指人烟稠密。

【出自】:先秦·李耳《 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示例】:阡陌交通,~。

◎晋·陶渊明:《 桃花源记》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指人烟稠密

释义

词典上的解释: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 指人烟稠密 。相闻,可以互相听见,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示一种和睦的景象。

课本上的解释:(村落间) 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可以听见。《桃花源记》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课改版教材八年级下或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也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和一种安宁的生活环境。)

豁然开朗

详细解释

含义

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形容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出处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诗人在这篇文章里,虚构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争的宁静世界——桃花源。(参看“桃源乐土”)文中写一个划着船打鱼的渔夫,在溪流的源头,发现山下有个洞口,洞里好像还有点亮光。便留下船,从洞口钻进去。开始很窄,勉强可以走一个人,又走几十步,就开阔明亮起来:豁然,形容开阔、通达;开朗,形容宽敞、明亮。豁然开朗,形容由窄小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豁然,也形容学习上有所领悟,例如《大学》:“一旦豁然贯通。”开朗,也形容性格乐观、爽快,如《晋书·胡奋传》:“性开朗,有筹略。”豁然开朗,也用来形容经过学习、思考或别人的帮助,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宝玉~笑道:“很是,很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

怡然自乐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怡然:安适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古义:怡然:高兴的样子。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成语举例:〖示例〗这简直是不伦不类的态度,但他却怡然自乐,认为是义薄云天,忠贯日月,大有关云长“降汉不降曹”的气概。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落英缤纷

成语释义

花团锦簇繁花似锦落花遍地。

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地散在地上,也指掉头发。(落花繁多的样子。)

成语出处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①缤纷,渔人甚异之。”

成语用法

篇13:《桃花源记》课文教学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初二阶段的学生处在“心理性断乳期”。 初二学生一般在13—14 岁年龄段, 此阶段正是叛逆期, 所以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叛逆性, 以及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容易激动、暴躁、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存在心理障碍等特征, 同时初二阶段的学习者也非常具有可塑性, 主动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从而此阶段也是思想态度塑成的关键阶段。

2. 教学内容分析

2.1 写作特点。本文采用虚实结合这种非常具有特点和难度的写作手法, 精巧的构思出武陵渔人这样一个角色, 借助渔人的行踪这一线索, 把现实和理想境界巧妙地衔接在了一起。其中作者的语言更是生动简练, 看似轻描淡写, 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 令人神往。

2.2 教学重点。文中虚词、实词以及古今异意词的解释, 如“俨然”、“交通”等;词类活用的方法, 如: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异”, 对……惊异、诧异。

2.3 教学难点。让学习者了解体会到作者当时创作的社会背景以及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用意。

3. 教学目标分析

3.1知识与技能。3.1.1对文章重难点字词发音准确、理解正确;3.1.2对文章线索和内容有整体掌握, 针对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美丽景色有自己的感想。

3.2 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 以诵读为主要手段, 结合品读和感悟, 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学中坚持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 教师发挥组织引导作用,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与教学过程, 努力营造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教学氛围。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文章内容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去发现作者对于美好生活强烈的向往之情。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把自己化身为捕鱼者, 所表达出的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环境而敢于冒险的精神, 建立自己的目标和理解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 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学习和钻研品质。

4.《桃花源记》课件设计与开发

多媒体课件设计是开发的基础, 开发是根据课件设计的内容把抽象的东西用具体的实物展现出来, 课件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件的质量, 也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课件主要从教学内容和页面两方面进行了设计与开发。

4.1 课件的结构设计。课件设计为首页、导入页和课程页三部分, 其中课程页又分为“作者简介”、“朗诵练习”、“课文分析”、“拓展练习”、“作业布置”五部分。

4.2 首页设计。首页中, 随着清脆舒缓的古典纯音乐, 一片一片的桃花飘然而落, 然后一幅土黄色的卷轴慢慢展开, 一只蓝蝴蝶飞落在卷轴上, 似乎被那古典的韵味深深吸引。这样的设计能够在课堂一开始就给学习者营造出古韵古香的感觉, 逐步带领学习者进入我国古典文化之文言文的世界中去。

4.3 导入页设计。导入页给学习者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使学习者明确学习内容。导入页中的导航按钮在页面的上端依次排开, 页面的中间是一幅幅有桃花盛开的山水画通过各种效果展示。此部分通过flash中元件的大小补间效果和颜色的透明度——Alpha值的变化补间制作成一个个影片剪辑以达到所有的图片通过自己各有的转换效果进行循环不断的展示。伴着舒畅的背景音乐, 用较缓慢的速度向学习者展示意境优美的风景画, 激发学习兴趣。

4.4 课程页设计。课程页面是呈现学习内容的页面。为了给学习者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课程页面简单却不单调, 每一个模块下的二级学习页面均有所不同, 但是整体基本一致, 减轻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在设计作者简介页面时, 通过动态效果和遮罩的技术手法呈现两个动态挂轴, 其中一个是作者陶渊明的画像, 另外一个是关于作者基本信息的文字介绍。

在作业布置板块中,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作业一:认真熟读全文并能够复述。另外, 本课件中还设计了作业二:学习者从两幅图片中任选一幅图画进行想象, 然后不限文体进行自由发挥写一篇小文章。这样的作业布置可以让学习者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 并且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

总结

本文通过教学设计分析和flash技术的应用, 对《桃花源记》一课进行了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以助于学习者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文中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及技术的利用还有很多不足, 欢迎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林君芬, 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etem Design[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9) .

[2]孙晓红.物理教学中Flash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04, (03) .

[3]唐德荣.浅谈初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学周刊B版, 2010 (11) .

[4]李运林, 徐福荫编著.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徐洪位.浅谈FLASH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1) :117.

[6]崔晓萍, 李春霞.基于Flash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1296-1297.

篇14:七年级桃花源记课文翻译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继续。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

欲:想要。

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林:代指桃花林。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

便:于是,就。

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

复:又,再。

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

旷:开阔;宽阔。

屋舍:房屋。

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

衣着:穿着打扮。

悉:全,都。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因为桃花源人从秦到晋一直与世隔绝)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全都。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咸:副词,都,全。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先世:祖先。

率:率领。

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邑人:同县的人

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 绝:绝处。

复:再,又。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遂:于是。

间隔:隔断,隔绝。

今:现在。

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

为:给。

具言:详细地说。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惋惜。

余:其余,剩余。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至:到。

停:停留。

辞:辞别。

去:离开。

语:告诉。

不足:不值得。(古今异义)

为:介词,向、对。

既:已经。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

及:到达。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诣(yì)太守:指拜见太守。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即:立即。

遣:派遣。

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所+动词译为名词)

遂:终于。

复:再。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高尚:品德高尚。

上一篇:政治学习: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下一篇:学习四观两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