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经典诗歌

2024-04-29

秋经典诗歌(精选6篇)

篇1:秋经典诗歌

我只知道与你隔着

一条长江

在家乡,我曾经与你同用

长江的水煮茶

煮饭煮饥荒的童年

那时,我还骑在牛背上

把牧谣装在春天里

把春天装在口袋里

你应该也

怀揣着少女的心事

坐在窗前剪纸

听古城遗传下来的花鼓戏

长江滚滚的浪花一眼望不到边

一直向东

把她一生冰洁的身子

交给了大海

在长江边饮长江水长大的你

就是那长江边绽放的`一朵圣洁的莲花

从你心田里飘出的诗香

有凤凰古城的古香古色

有长白山巍峨的美

有上海的地铁不知疲倦的延绵

还有在遥远的南方

一个男人夏夜的梦

篇2:秋经典诗歌

当记忆的流波浮泛出你的模样,我不再紧闭眼睛,

拉皱眉头,环顾四周,愤怒的手拼命地找着石头,

要把水上你的幻象打破。

当往昔虚荣的我迎面而来,坏笑着向我招手,

我不再匆匆地调头就走。

当那些尴尬,那些嘲笑的歌声,

或响亮或幽隐地在耳边缭绕,

我却看着它们,像看到嗡嗡地飞来,

凑得很近的蜜蜂,报以微微一笑。

当欲望在门外说尽动听的话,并用她曼妙的`身姿极力地引诱,

我却在书桌前不为所动地端坐着,谱着人世的爱曲。

当无知低着头,为他给我所带来的一切烦扰致以真切的歉意,

我却拉着他的手,走进家门,将之奉为上宾,感谢他教给我的所有。

当我在渡口,平静地挥挥手把怯懦永远地送走。

篇3:中西咏秋诗歌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一、同是写秋, 表现手法不同

中国古典诗歌善于写景抒情、借景言情、寓情于景。在表现动人的秋色时讲究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 将实景实情客观再现, 使得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在所有的咏秋名作中, 中国古典诗歌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 追求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将诗人的情感则埋藏于诗词之中, 只有通过“感悟”来体会。

西文咏秋诗歌则不是侧重于对秋天景物特征的渲染描绘, 而是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 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常采用直白的表达, 直抒胸臆, 言尽而意亦尽。

二、同是观秋, 个人角色不同

中国传统诗人在吟咏秋色时, 常常将个人恢复到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亲近平等的地位, 诗人回到客观世界的怀抱, 成为它的一个有机成份。中国咏秋诗歌并不否定抒情言志, 但却把情志视作物我感应的结果。物即我, 我即物, 心物交应, 物我为一。而西方诗人即使在忘情于秋色之时, 始终保持着对诗人主观意志的肯定和推重。诗人身处自然界之外, 物是物, 我是我。诗歌创作时通过主观感情看外物, 着力于自然界的“人化”而不是自我的“物化”。

三、同是悲秋, 诗人情怀不同

“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 悲秋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主题。纵观宋玉的《九辩》、曹丕的《燕歌行》、杜甫的《登高》、欧阳修的《秋声赋》等诸多悲秋名作, 其抒情由单纯伤时叹老, 到执著于生命自我的追求, 再到对社会历史的关注, 由浅入深, 步步深入地丰富和扩大了悲秋文学的情感世界, 也加强了悲秋文学所特有的美学意蕴和感人力量[1]。

而西方诗人在咏秋诗歌中抒情时, 不仅能发现秋中之悲, 而且能发现秋中之欢, 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理性思考。这一点是对中国悲秋诗的突破和升华, 也是西方诗的感情亮点[2]。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秋颂》中, 尽管也透露出对人生和尘世的哀歌, 但更多地抒发了他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怀。因此诗人不惜用大量的笔触, 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硕果累累的秋日丰收图。

四、中西咏秋诗歌差异之原因探析

中西咏秋诗歌存在很大差异, 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其内在原因略作探讨。

(1) 文明起源。中国文明起源于古老的黄河农业文明, 农耕社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求主体去适应客体;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岛的爱琴文明, 属于向外探求的商业文明, 把人与自然之间看成征服与被征服关系, 重视人的主体性, 强调主客两分。

(2) 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特性是“外儒家而内释老”, 儒家要求节制、含蓄和内敛, 禅道则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崇尚开放进取、弘扬个性, 强调“物我”和“人我”之分。

(3) 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形象思维和综合型思维, 注重直观感受和切身体会, 习惯从整体的概念来思考问题, 语言表达时注重表现和意会;而西方人的思维偏向于抽象思维和分析型思维, 注重客观验证和逻辑推理, 习惯将整体分解、从部分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语言表达时注重再现和形合。

(4) 宗教影响。西方的基督教创造了119

一个永恒的天堂作为人生最后的安顿之所, 人生只是一个过程, 即使对现世感到悲观, 也终究会从永恒的彼岸找到寄托和归宿。而在中国影响甚大的佛教或道教中, 能进入净土或天界只是少数, 即使这少数人也可能重新投胎转世。因为人永远被困于现世, 所以中国诗人的关注焦点多在现实世界中。

综上所述, 从中西方咏秋诗歌的比较可看出, 二者之间存在较大不同, 这是由中西方文明起源、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宗教影响等差异造成的。但诗歌只存在差异, 不存在优劣。无论中方还是西方的优秀咏秋诗歌, 都是真挚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邓福舜.中国文学悲秋主题成因论.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 (2) :48-52

篇4:经典赏析秋词(其一)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贞元年间进士,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等。著有《刘梦得文集》。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一到秋天就悲叹它的寂静、冷落,我却说金色的秋天要胜过美丽的春天。晴空万里,一只振翅高飞的鹤排云而上,它引发我的诗兴直冲云霄。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兼议论的即兴写景诗,也是一首鼓舞斗志的诗歌。它描绘了秋日的勃勃生气,通过描写秋鹤振翅高飞的美姿,热情赞颂了秋鹤那种凌云而上、奋发有为、冲破秋天肃杀氛围的精神,给人以振奋和鼓舞。

篇5:诗歌欣赏:秋

好像一个大胆的

爱探险的小男孩,

正放开脚步乱跑。

跑啊,跑啊,

他跑进了农庄;

跑过了田野,

玉米咧开了嘴;

跑过果树,

树上挂满了果子。

大地一片金黄,

树叶随风飘扬。

这是秋的脚印,

也是冬天即将来临的讯息。

秋最后跑进了校园里,

他想干什么?

哦,他是想提醒

小朋友们:

快快穿上花大衣!

冬爷爷来了,

秋不情愿地走了。

可是,

他的眼里,

篇6:咏秋诗歌

你不像春来时那么张扬;

也不像夏到时雷霆万钧;

更不像冬威严的令人生畏;

你光顾时只暗送了一个秋波,

就使世间万象变了模样:

天是越发湛蓝,

湛蓝天空荫庇着南飞的斜雁;

花虽退了残红,但叶儿渐妍;

前不久还满地绿油油庄稼,

不长时间就金光灿烂,一眼望不到边;

风萧萧兮,雨沥沥,让人几多伤感

又平添了几分惬意。

这就是你------

一个只有“秋”字的名字,

却无限放大了你的全部含义。

我要满怀豪情的歌唱你:

歌唱你含蓄务实,并习惯用结果说话,

从不会粉饰包装自己;

歌唱你心系天下不计得失,

亲手把一个本属萧瑟的季节,

铸成硕果累累金灿耀眼而又不失霜红的.圣季!

试问,这些功德谁能与你相比!

即使我不歌唱你,也会有人歌唱你。

岁月无情,你 将隐退于轮回之中。

我发现你闷闷不乐,痛哭流涕;

甚至为了留得“圣季”最后的辉煌,

你拼命透支着本已透支的心智。

我劝你:想开点吧!

岁月就是这样,谁也阻挡不了四季更替 ;

来年的光景,或是来年来年的光景,

还有你的用武之地,

不必为此一再折磨自己。

不管我怎样的苦口婆心,

你就是听不进去,忧伤一直纠结着你,

我不明白你为何这样固执。

我猜想,也许你有你的难言之隐。

你的难言之隐到底是什么呢。

是担心你那圣洁的尊容随时会被无情的岁月伤害呢,

还是对来之不易的秋天周遭美景即将隐去而恋恋不舍呢?

至今我都搞不明白。

其实明白不明白都已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你已完成肩负的使命,并竭尽全力。

快乐吧!天的使者-------秋。

你失去的仅是在你岁月的额头上

深刻了几多“秋”的印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秋经典诗歌】相关文章:

经典英文诗歌07-31

外国诗歌经典08-01

英语诗歌经典09-25

经典小诗歌04-19

春事经典诗歌04-22

经典儿童诗歌05-03

经典英语诗歌05-05

经典诗歌:雨05-13

青春励志诗歌经典04-08

经典诗歌纸范文05-20

上一篇:合作学习中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下一篇:英语作文仿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