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04-16

白皮松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6篇)

篇1:白皮松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项目提要 1 12项目编制依据 2 13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14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2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由来 6 某某市场需求与项目必要性分析 12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31自然地理条件 16 32社会经济条件 19 33土地资源 20 34森林资源与林业生产现状 20 35劳力资源 21 36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 21 37建设技术条件 22 38基地良种生产现状 23 第四章 建设目标 24 41项目建设目标 24 42指导思想和原则 24 16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3主要建设任务 25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建设地点 26 52项目总体布局与区划 26 53项目建设内容 27 54良种繁育工程技术措施 33 54项目可行性分析 48 第六章 消防安全卫生和节能节水措施 50 61消防 50 62劳动安全与卫生 50 63节能节水 51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71生态环境现状 52

72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 52 73环境保护措施 53 74环境影晌评价 54 第八章 项目招标方案 81招标范围 55 82招标组织形式 55 83招标方式 55 84招标方案 55 第九章 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57 55 52 26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1建设管理 57 92经营管理 60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 101建设期限 63 102项目建设进度 63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4 11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64 112投资估算 65 113资金筹措与投资安排表 66 第十二章 综合评价 70 121项目风险评价 70 122影响分析 71 123项目评价 72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131结论 74 132建议 74 附表

附表1 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及林木种苗生产能力统计表 附表2 项目区现有基础设施统计表

附表3 良种繁育基地人员配置表

附表4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内容任务一览表 附件 74 63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1 某某县林木种苗管理站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附件2 某某县林木种苗管理站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附件3 土地所有方的土地使用文件

附件4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用电批示证明

附件5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地下水资源开采批示证明 附件6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 附图 附图1 某某县在新疆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图2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实施地点示意图 附图3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现状图 附图4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功能分区图 附图5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总体布局图

附图6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生产办公用房平立剖图 附图7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实验室平立剖图

附图8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库房平立剖图 附图9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泵房平立剖图

附图10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斗支渠横断面设计图 附图11 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支道剖面大样图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项目提要

com 项目名称某某县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com 建设地点某某县核桃林场 国营扎瓦苗圃 com 项目法人某某县林木种苗管理站

com 法人代表图拉江麦提图尔荪某某县林木种苗管理站站长 com 项目主管单位某某县林业局

com 项目建设性质新 建 com 项目建设目标

建立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能力的集核桃良种穗条苗木生产科学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为一体的核桃高标准良种基地基地建成后达到正常采穗条年份时年平均可生产提供优良核桃接穗125万根核桃良种苗木繁育圃年可提供优良核桃品种嫁接苗60万株 com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总规模为20hm2其中良种繁育区面积13 hm2示范区面积4hm2试验区面积1 hm2辅助功能区2 hm2 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核桃良种采穗圃5hm2良种繁殖圃8 hm2示范区4hm2试验区1 hm2营造防护林18 hm2修建道路2000米铺设防渗渠1000米建造办公室及生产

用房240平方米另外购置办公设备消防设备有害生物防治设备生产用车和小型农机具各1套

com 建设期限2011年1年 com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核桃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项目总投资253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24万元占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资金506万元占总投资的20 com 项目效益

通过营建规范和高标准的核桃良种繁育基地可有效解决当地核桃发展优质苗木短缺问题加速核桃良种化进程促进核桃产业良性循环发展转化安某某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稳某某村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某某村建设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构筑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com 项目编制单位新疆林科院园林绿化规划工程设计所 12项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育苗技术规程》GB6001-8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3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

4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4年试行

5国家林业局关于《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2006年试行 6《新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65 T22012005 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文件

8某某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林果业发展的决定》新党发〔2005〕14号

9某某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特色林果业综合生

篇2:白皮松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 言

xx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地处东径102°33′—103°11′,北纬23°24′—24°10′,国土面积3789KM2,县境内最高海拔2515M,最低230M,主要农耕区海拔1300—1400M。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7℃,全年无霜期长达324天,年降雨量800mm,日照时数2301.8小时,日光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甘蔗种植,发展甘蔗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全县辖8镇6乡,141个村委会,1066个村民小组,县内交通方便,县乡柏油路、水泥路纵横交错,国道323线,蒙宝铁路横穿县境中部,省道晋(宁)—思(茅)线由北向南直穿县境,公路、铁路北达昆明、玉溪,南通河口连接东南亚各国,北距省城昆明200公里,南距州府蒙自70公里,正在修建的鸡(街)—石(屏)和通(海)—建(水)两条高等一级公路,将进一步改善xx的交通状况。2002年全县总人口4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6万人,为总人口的86.0%,耕地面积44.6万亩(土地详查103万亩),其中:稻田20万亩,旱地24.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1.3万亩,总产15.8万吨。工农业总产值135856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326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1.8%,农村经济总收入1865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9元,财政收入16510万元。

一、项目概述

xx甘蔗种植历史悠久。资料显示,清嘉庆年间(1798—1820年)即有甘蔗种植。xx甘蔗发展经历了50—80年代初计划经济时期;80—90年代末的“双轨期”;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市场经济时期。1998年全县甘蔗面积61410亩,总产292487吨,平均单产4.8吨,创历史最高纪录。2003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50456亩,预计总产19万吨。我县目前有县属制糖企业两个,即xx糖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76年,1984年完成扩建并投入生产,日处理甘蔗1500吨;曲江糖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76年,1983年完成扩建并投入生产,日处理甘蔗1000吨。两个制糖企业年处理甘蔗量30—33万吨,目前年入榨量仅为年处理量的50%左 1 右。我县的甘蔗良种经历了三次大的更新,50年代推广第一代甘蔗良种台糖134,印度419等;70年代推广第二代甘蔗良种云蔗71/388,川糖61/408等;80年代推广第三代甘蔗良种桂糖11号,福引8号等;90年代推广第四代甘蔗良种闽糖69/421,粤糖79/177,新台糖系列等。从90年代末至今,由于撤并蔗糖管理机构、甘蔗技术推广机构等种种原因,全县境内至今没有建成一个有规模的甘蔗良种基地,导致甘蔗良种的引试、推广速度缓慢,全县甘蔗品种老化、退化问题突出,2003年甘蔗良种的推广面积仅占植蔗面积的32.5%,成为全县甘蔗单产低,糖分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纵观xx甘蔗、制糖企业、甘蔗良种的发展过程,由于历届县委、政府对甘蔗产业的高度重视,在蔗农及蔗糖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蔗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蔗农增收,企业增效和财政增长作出了贡献。近年来,由于市场无秩竞争,糖价一路走低等多种原因,导致蔗价不稳,挫伤了蔗农积极性,甘蔗面积、农业产量、工业入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影响了我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

二、项目建设的依据

为重振富民又富县的蔗糖产业,根据2003年6月28日国家四部委部局第23号令《蔗料暂行管理办法》,云南省政府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的《关于报请审批(云南省糖业整合总体方案)的请示》的批复,批复要求作为直接责任人的各产糖区政府,加大对糖业整合各项工作的支持和指导,进一步规范糖料收购秩序推进糖料及食糖的产业化经营。省农业厅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调结构、保增收”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省农业发展的五大重点产业,把“巩固和提高甘蔗和茶叶两个传统产业”列为五大重点产业之一。县委、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后认为:xx巩固发展蔗糖产业有潜力,有基础,群众有积极性。县委以建发〔2003〕25号印发了《关于巩固和发展xx县蔗糖产业的实施办法》,从2003年至2004年榨季种植甘蔗开始,一定四年不变,加大对蔗糖产业的扶持力度,下大力气狠抓甘蔗良种推广,建设甘蔗良种基地,调整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提高甘蔗科技含量,建设“三优”吨糖田基地,提高甘蔗糖份,提高甘蔗单产,增加总产,促进全县蔗糖业持续稳定发展,继续为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作出贡献。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 甘蔗良种面积小,品种搭配不合理。

2003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50456亩,其中:良种面积16400亩,占植蔗面积的32.5%,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为3.3:2.1:4.6。由于全县没有甘蔗良种基地,良种后备资源匮乏,甘蔗良种更新困难,导致甘蔗单产低,糖分含量低,出糖率低,经济效益低。

3.2 县境内两家糖业公司,可日处理甘蔗2500吨(其中:建糖1500吨,曲糖1000吨),每年按100天压榨时间计算,可处理甘蔗25—33万吨,目前两家糖业公司的年入榨量仅为年处理量的50%。甘蔗原料严重不足,而且原料质量差,导致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减弱。

3.3 蔗糖产业链长。xx糖业公司于2000年投资7100万元,建成年产3万立方米的石膏刨花板生产线。投产以来,市场看好,蔗渣板热销,甘蔗的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但由于甘蔗原料不足影响蔗渣产量,从而影响两条生产线的生产。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4.1 xx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春秋相连,夏无长冬”的气候特点。耕地土质肥沃,耕地面积土地详查103万亩,发展甘蔗空间大,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4.2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蔗糖产业,成立了xx县蔗糖产业领导小组,抽调县乡科技人员,强化甘蔗科技推广工作,提高甘蔗科技含量。并出台了《关于巩固和发展xx蔗糖产业的实施办法》,提出“三个一工程”,即:用三年的时间,甘蔗品种全面更新一次;合理调整甘蔗品种结构,使早、中、晚熟品种达到3:4:3,糖份提高一个百分点;制糖企业提前一个月开榨。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

4.3 县境内两家糖业公司吃不饱,开不足,加之多年来的投资建设,与蔗糖产业相关的酒精、蔗渣板、石膏刨花板等行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市场前景广阔,是我县继烤烟之后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除烤烟外还没有任何产业可以替代。该项目的建设,可提高我县甘蔗单产及糖分,为制糖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科技推广网络健全。县级有糖业办公室、农推所,乡镇级有农推站、村级有农科员和带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农民协会、研究会和一大批种蔗能手,完全有能力承担。

4.5 种蔗历史悠久,广大蔗农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种蔗经验,历史上曾有辉煌的发展时期。1998年植蔗6.14万亩,总产29.6万吨,单产4.8吨。在蔗田套种,增加单位面积效益上有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五、市场分析

白糖是大众消费品,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目前我国人年均食糖消费量为6千克,而世界人均年消费水平在18千克以上。也就是说我国人均消费食糖的水平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食糖消费量会逐年提高。发达国家的饮食以牛奶、咖啡、面包为主,食糖需求量多。我国喝牛奶、咖啡、豆浆的人数逐步增多,食糖需求量呈上升的趋势。

从我国食糖市场供求关系看,全国年食糖消费需求约750万吨,产糖约850万吨,略显过剩100万吨。走私糖的冲击和糖精生产过量,形成对食糖市场强大的冲击,使我国食糖市场进入低谷时期。为保护我国的蔗糖产业,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一是打击走私糖;二是关闭部份糖精厂,限制糖精代用品的滥用;三是关闭缺乏竞争力的部份糖厂;四是刺激消费。这些措施的实施收到明显成效,使我国食糖市场的供求关系逐步趋于平衡。预测2003年—2004年榨季,全国食糖产量750吨和全国食糖需求量大体平衡。一度低迷的食糖市场也由此出现新的转机,白糖价格将会逐年平稳上升,而且全国食糖生产出现“北糖南移”、“东糖西移”的趋势,这是发展蔗糖生产的一个好时机。

六、发展思路及目标 xx县委、政府为了重振我县既富民又富县的蔗糖产业,狠抓甘蔗良种推广,调整甘蔗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提高甘蔗科技含量,建设“三优”吨糖田基地,提高甘蔗糖分,提高甘蔗单产,增加总产,促进全县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继续为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作出新的贡献。

按照上述发展思路,xx县蔗糖产业发展目标:2007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农业产量33万吨,工业入榨量30万吨,甘蔗良种推广达到90%以上,早、中、晚熟品种搭配比例3:4:3。计划由发展计划局和农业局确定,纳入全县国民经济计划统筹安排,列为蔗区乡(镇)的考核目标。

七、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7.1 建设规模及建设地点 7.1.1 建设规模:500亩。

7.1.2 建设地点:xx蔗区羊街农场。7.1.3 建设时间:2004-2005年。7.2 建设内容

7.2.1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通过两年努力,建成500亩标准化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其中:早熟品种150亩,中熟品种200亩,晚熟品种150亩。甘蔗平均单产8吨,每年提供优质良种4000吨。7.2.2 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引进国内表现较好的甘蔗新品种R6408,桂糖16号、17号和新台糖26号等15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适合xx种植的优良新品种。7.2.3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在甘蔗良种繁育基地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支砌三面光沟渠四条,长8千米;架设ф100mm的镀锌水管1000米。通过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基地的给水问题。7.2.4 机防建设

购买机动喷雾器10台,对甘蔗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7.2.5 科技培训

通过甘蔗栽培技术培训,提高科学种蔗水平,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增加收入。计划举办甘蔗科技培训30期5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4000份。

八、主要技术方案

8.1 提高整地质量,开好植蔗沟。

8.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地膜覆盖,提高植蔗质量。8.3 施足基肥,追施分蘖肥,重施攻茎肥并进行大培土。8.4 推广蔗田套种,提高蔗田单位面积效益。8.5 加强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8.6 适时收砍,保证收砍质量。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9.1 投资估算

项目计划投资250万元(详见表二),具体安排如下:

9.1.1 良种繁育基地。面积500亩,投资50万元,为总投资的20%,均为财政资金,用于购买种苗、农药、农膜、化肥、水费等生产性费用的投入。

9.1.2 新品种试验示范。投入资金15万元,为投资总额的6%,均为财政资金,用于种苗、化肥、农药、农膜、用工及水、电等生产性费用支出。

9.1.3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0万元,为总投资的64%,其中财政资金90万元,自筹资金30万元,投劳折资40万元。

9.1.4 机防建设。投资5万元,为总投资的2%,均为财政资金,用于购置机动喷雾器及零配件。

9.1.5 科技培训。投资20万元,为投资总额的8%,均为财政资金,用于甘蔗科技培训和印发技术资料等的支出。9.2 资金筹措

项目计划总投资250万元(详见表二)。其中:财政资金180万元,为投资总额的72%;自筹资金70万元(现金30万元,投劳折资40万元),为总投资的28%。在财政资金中,省级100万元,州级30万元,县级50万元。9.3 资金投入计划

项目投资250万元(详见表三),分两年完成。第一年即2004年投入资金210万元,为总投资的84.0%,余下的40万元待第二年一次性投入。

十、财务分析 10.1 蔗农收入估算

2004年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00亩,亩产8吨,每吨售价180元,亩产值1440元。扣除种苗、化肥、农药、农家肥、工时费和水费等生产性投入890元后,亩获纯收入550元。套种早花生300亩,亩产520公斤,产值1040元,扣除成本400元,亩获纯收入640元。两项目合计亩纯收入达1190元,300亩纯收入达35.7万元;2005年建成良种繁育基地500亩,产量4000吨,产值72万元,扣除成本后获纯收入27.5万元。套种早花生500亩,亩产520公斤,产值1040元,扣除成本后亩获纯收入640元,两项合计500亩纯收入达59.5万元。(见表四)。10.2 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的估算

该项目为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的良种用于面上的良种推广,不存在税金、检疫费及产品增值税,故项目建成并达到建设规模后,每年销售收入为124万元,利润59.5万元(详见表四)。10.3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总投资×100%

=59.5÷250×100%

=23.8% 10.4 现金流量分析(见表六)

项目计算期为10年,在财务分析中,考虑到是农业项目,设定基准收益率i=12%。

项目净现值为:99.5万元; 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5.98%;

投资回收期为:

-35.7

4+=—————=4.6(含建设期2)59.5 从以上评价指标可以看出,本项目回收期短,内部收益高,经济效益显著。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盈亏平衡。

固定成本

BEP=—————————————×100%=——————— ×100%=42.0%

销售收入-可变成本-税金

124.0-14.5-0

结果表明:该项目只需达到规定生产能力的42.0%,也就是产量达到1789.2吨时,项目即可保本。

10.5 敏感分析(详见表七)

当销售收入下降5%成本不变时,项目净现值为62.6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0.86%;当销售收入不变,成本上升5%时,项目净现值为67.4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1.75%;当销售收入下降5%时,成本上升5%时,项目净现值34.6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54%。

以上三种设定的三种可能性分别出现时,财务净现值大于零,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收益率12%,说明项目盈利的可能性大,抗风险能力强。

十一、效益评估 11.1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并达到建设规模后,每年销售收入124.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后64.5万元,可实现利润59.5万元。可提供甘蔗良种4000吨,可新植或更换普通品种面积4000亩,按良种比普通品种增产10%,糖份提高一个百分点计算,到2007年榨季,全县6万亩甘蔗通过品种更新(亩增0.5吨),将增产甘蔗30000吨,蔗农纯收入540万元(按180元/吨计),制糖企业增值660万元(按2200元/吨计),上缴税收99万元;增糖300吨,制糖企业增值66万元,上缴税收10万元。增产增糖两项合计增收1266万元,其中:蔗农540万元,制糖企业726万元;上缴税收109万元。11.2 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一是为全县6万亩甘蔗提供高产高糖良种,使全县甘蔗良种推广达到90%以上,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二是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发展,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三是延伸了产业链,带动酒精、蔗渣板等产业的发展;四是促进社会稳定。11.3 生态效益

甘蔗稍头作青饲料,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农家肥,改善土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蔗叶、蔗根是农村中的一大燃料,可节约能源;酒精、蔗渣板、石膏刨花板、滤泥等副产品,既增加经济效益,又可节约粮食,增加农肥,节约木材,促进农业良性循环。

十二、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12.1 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确保项目顺利完成,成立了由分管经济工作的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任任副组长,县委督查室、农业局、发展计划局、经贸局、水务局、交通局、财政局、相关金融部门、科技局、扶贫办等以及糖业公司的领导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技术组。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情况的收集、总结和上报,并参与项目实施的督促、检查、指导和验收。技术组由糖办、农推所和项目乡镇农推站相关人员组成,负责项目的培训、指导和实施以及项目材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基础设施建设由县水务局和交通局负责实地勘测,项目乡镇水务站等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项目乡镇成立相应的项目实施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负责本乡镇项目实施。12.2 资金管理。项目资金设专户存储,专人负责,专款专用,资金紧跟项目走,并接受审计部门的管理监督。

十三、结论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要求。建设地点合理,建设规模适度,投资合理,建设内容切实可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是带动和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好项目。项目可行。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7/07 13:35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12:57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8/06 19:24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7/07 13:35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7/07 13:34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2011/07/07 13:35 2011/06/18 01:01 2011/06/18 01:01 110kV肇庆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468Q发动机缸体双面卧式钻床总体设计及左主轴箱设计 ABS防抱死系统设计

CA1050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设计 CA6110发动机曲轴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A6140拨叉专用夹具设计(831008型号)CA6140拨叉零件工艺及工装设计 CA6140机床后托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A6140机床法兰盘课程设计

CA6140车床主轴箱体的设计与工艺分析及镗模设计 CA6140车床刀架的工艺规程和铣上顶面工装设计 CA6140车床床身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手柄座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型号)设计

CA6140车床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831007 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831003 CA6140车床法兰盘831004工艺规程设计 CA6140车床法兰盘工艺规程设计

CA6140车床法杠杆的加工工艺设计(φ25mm孔的铣床夹具)CA6140车床进行改造设计

CA6140车床齿轮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 CA6150车床横向进给改造的设计 CD盒塑料膜毕业设计 CK6140进给系统设计 DZ038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NGW-S62-45行星减速器设计

POM水龙头壳体注塑模设计与制造设计 QY-A型液压支架设计 Santana2000轿车制动系统设计 T350搅拌机工艺工装设计 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

YMT-50液压马达试验台的设计 一级圆锥齿轮减速器设计 三坐标数控磨床设计 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 中型货车万向节与传动轴设计

2011/06/18 01:01

乘用车变速器设计

2011/06/18 01:01

二级展开式斜齿轮减速器设计 2011/06/18 01:01

五吨单头液压放料机设计 2011/06/18 01:01

仿生机器人的机构设计与运动仿真 2011/06/18 01:01

传动箱体工艺与夹具设计 2011/06/18 01:01

免烧砖的压制设备设计 2011/06/18 01:01

具有托起机构的三辊卷板机设计 2011/06/18 01:01

篇3: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问题探讨

关键词: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1 我国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规模小, 良种结构不合理。当前我国在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上, 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 因此, 良种繁育工作基础薄弱, 不仅繁育基地数量不足, 而且生产能力低, 繁育的林木品种方面速生丰产、优质高效以及抗逆性能强的林木良种数量较少。 (2) 林木良种基地管理水平低。在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上, 当前我国在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管理上, 采取的仍然是粗放的管理模式, 林木良种的选育、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防火工作落后, 导致林木良种基地的产量较低, 良种的申报与审定与林业生产建设的需要仍然有较大差距。 (3)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推广体系不健全。由于现阶段我国在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上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良种的选育缺乏持续性与目标性, 新的林木良种推出与林木生产需求明显落后, 林木良种的科研成果向林业生产建设的推广乏力, 因此, 造成林木良种繁育的效益较差。

2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基本条件

(1)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单位必须具有一定的资质, 在我国林木良种繁育建设单位的基地一般是有能力长期保存林木良种种质资源的苗圃、林场, 或者是其它具有相关业务管理经验的单位。其次,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必须具有一定的建设规模, 由于林木良种基地需要承担良种培育、试验林建设、良种繁育以及示范林建设等几项功能模块, 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建设。

(2)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树种选择应该具有目的性。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林木类型较多, 包含了各种生态林木、用材林木、乡土树种、经济林木或者是果树等。对于林木繁育基地的建设, 应该具有重点性, 突出一个或者是几个树种优选繁育, 只有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林木树种的引进、选育、繁育以及推广, 才能提高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标准规范。

(3)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必须具有可靠的技术支撑。林木良种繁育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科研类项目,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必须具有深厚的科技力量, 并能够与高校或者是林业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

(4)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单位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林木良种繁育工作由于具有长周期的生物特性, 而且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占地规模较大, 良种选育与实验研究工作任务量较大, 要求建设单位在技术以及经济方面必须具有雄厚的实力。

3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措施

(1) 做好林木良种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林木良种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是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基础工作, 在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上应该充分了解资源状况, 进而做好良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上可以针对珍惜濒危树种以及潜力较大的阔叶树种, 做好良种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 并尽可能形成这些林木资源标准化、程序化的收集、研发与推广的应用流程。

(2) 建立完善的林木良种推广制度, 加快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了加快林木良种繁育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效益, 应该进一步完善林木良种管理以及推广使用制度, 通过制度指导林木的选种用种、育苗成苗、苗木验收、示范林验收以及林木良种的审定认定工作。其次, 在林木良种的推广上, 应该重视林木良种繁育过程中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 通过推广林木良种种植示范基地以及栽培现场技术指导等措施, 加速林木良种向科技成果转化并实现区域范围的推广。

(3) 建立林木良种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由于林木良种繁育工作是一项选育周期长、科技含量高以及连续性较强的工作, 在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上, 应该按照引种区、林木良种园、对比试验林、采穗圃、示范林、良种繁育圃、母树林等几部分区域组成, 明确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其次, 在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管理上, 应该强化日常管理, 同时将种子园、母树林及实验示范林作为重点保护管理的对象, 确保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 结语

国家林业管理部门应该将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作为林木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与基础工作, 通过整合基地建设资源以及充分引进先进良种繁育品种与技术等措施, 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苗种资源, 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建设朝着科技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剑驰.陕西省林木良种、采种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设想[J].陕西林业科技, 2006 (2)

篇4:白皮松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键词 马尾松;杉木;良种基地;建设;管理;重庆市南川区

中图分类号:S72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大量种植马尾松以及杉木,可以促进荒山绿化以及增加我国植被面积,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种植马尾松以及杉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有着无限商机,是一种应用价值非常高的树种,应该大力推广种植。而建设良种基地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推广杉木和马尾松良种使用的途径,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杉木和马尾松种植存活率和生长速度[1]。本文结合重庆南川区杉木及马尾松良种基地实际建设以及管理现状,探讨良种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的管理对策。

1 良种基地建设现状

南川区国家马尾松、杉木良种基地于1982年底开工建设,由隶属于南川区林业局的国有林木良种场负责建设和经营。1984年、1992年由原国家林业部和四川省林业厅联合投资,2002年根据国家天保工程良种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续建,2010-2014年实施中央林木良种补贴,累计投入730.8万元。建设时间迄今已有34 a。基地现有总规模187 hm2。

2005年底,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南川杉木1.5代种子园种子”和认定“南川马尾松初级种子园种子”为国家级林木良种。南川杉木1.5代种子园种子良种编号:国S-SSO(1.5)-CL-002-2005,南川马尾松初级种子园种子良种编号:国R-CSO(1)-PM-001-2005;2009年初,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第一批131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之一。现在杉木良种基地种子生产基本正常,而马尾松良种基地基本上没有生产种子。

2 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地杉木1.5代种子园始建于1982年,园龄达34 a,基地老化突出,园内母树树体高大,树势衰退,产种能力下降,对提高良种产量和品质制约较大,改造现有种子园和升级建高世代种子园是基地必走的发展道路。第二,杉木种质资源以种子园保存的为主,还没有面积适中、资源收集丰富、地域特色较强的种质资源收集区,与本基地以杉木为主的发展定位不符。第三,基地子代测定林经种质资源清查,资源保存不足20%,不能利用,需要规划建设新的子代测定林,特别是杉木的,将基地选育工作“测定、制种、选择”开展起来[2]。第四,马尾松种子园到2015年基本上没有生产种子,而南川区松材线虫病危害也日益严重,马尾松种子园的功能定位已到了必须重新确定的时候。第五,人才队伍老龄严重。受体制编制等因素影响,人员结构老化,年轻技术人员匮乏。第六,良种基地生产技术、生产设施设备落后。第七,良种推广乏力。

3 采取的对策

3.1 获得科技支撑

与科技支撑单位协作:科技支撑是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切实提高基地建设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南川区林木良种场与重庆市林科院、重庆市林木种苗站签订技术支撑协议书,确定重庆市林科院为基地科技支撑单位。科技支撑内容:一是指导基地完成发展规划、作业设计编制;二是指导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和基地土、肥、水、树体管理;三是开展技术培训。同时,基地按需要聘请国内杉木育种专家专项指导杉木育种技术。

参加全国杉木、马尾松协作组:南川区国家马尾松、杉木良种基地加入了全国杉木协作组、全国马尾松协作组,良种基地建设中涉及的各项育种技术都能向全国杉木、马尾松育种顶级专家咨询,得到有力的技术支持。

3.2 积极采取技术措施。

在获得科技支撑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科技创新,将理论付诸实践,积极采取技术措施。

一是改造现有种子园: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土壤,促进母树根系发育、促进生殖生长;加强树体管理,采取扶杆等措施纠正偏冠,促进形成直立冠型,增加结实层厚度,矮化母树,抑制高生长,促进侧枝发达和冠幅增大,便于辅助授粉,方便采种及保证采种安全;人工辅助授粉,在杉木花期用强力吹风机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光照、密度管理,通过抚育间伐保持合理密度;通过除草抚育,清除杂草、杂灌、藤蔓可以减少养分、光争夺,改善林地卫生状况;冬季对病枝、枯枝进行及时修剪,保持树冠的透光与通风;加强病虫害防治;改进种子处理过程[。

二是加强种质资源保存工作和基地子代测定林建设工作。

通过以上多种措施和手段,把握好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杉木良种产量和质量,树立杉木良种品牌。

3.3 提高良种基地经营管理水平

针对良种推广乏力,作为基地建设管理者,一是要提高良种基地经营管理水平,建立杉木良种推广体系;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面,让社会各界了解和认识良种以及使用良种能够带来的好处,增加他们使用良种的自觉性;三是要积极争取各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重视,争取政策促进良种的广泛推广使用;四是要争取政府财政资金扶持助推良种使用实施。

3.4 加大资金投入

基地建设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购置先进生产设施设备,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状况。

3.5 基地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基地管理技术人员要积极参加国家和重庆市举办的良种基地建设技术培训班,不断提高基地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能,确保基地人才技术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加强年轻优秀专业人才的引进,逐步实现基地人才队伍的年轻化。

3.6 选育优良乡土树种,发展阔叶树,建设檫木良种基地

重庆市现有森林资源结构以针叶林为主,其中马尾松林占70%左右,林分结构单一。近年来马尾松纯林受松材线虫病危害日益严重。改善森林结构,发展速生、优质阔叶林树种,增加针阔混交林,是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搞好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

檫木为樟科檫木属树种,木材浅黄色,材质优良,用于造船、水车及上等家具。檫木用途广泛,生长速度快,亦有较高的园林绿化价值,在重庆市内有广泛分布,是当前和未来我国南方林业生产需求较大的树种。,

4 结语

南川区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按照发展规划建成后将成为林木良种的生产基地、林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基地、科研院所的研发基地、科技成果的示范基地,在林业生产中发挥基础地位作用,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从而有效促进重庆南川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超,于静,王瑞文,等.基于GIS的湖北省马尾松良种基地规划布局[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4(1):45-51.

[2]曾令文,陈雪姣,杨宗琦,等.城步县马尾松良种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路[J].湖南林业科技,2009,36(5):57-59.

篇5:白皮松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建设依据与建设规模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五章 市场分析

第六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第七章 项目建设规划与实施进度 第八章 项目首期建设方案

第九章 项目投资概算与经济效益评价 第十章 项目建设的社会意义与社会效益

第一章 总 论 项目背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中“高产优质油茶新品种选育”的计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政府支农投资指南”的规划,大力开展利用干果核心种质构建技术,品质形成遗传因素控制技术,亲本选择与定向杂交育种技术,聚合早实性、丰产性、果实品质、抗逆、抗病、果仁品质、抗倒春寒等性状基因,选育菜用、加工等为目标的优质多抗木本油茶专用新品种;

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江西省赣州市是全国油茶主产区。做好油茶产业开发这篇文章,变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产区群众收入,而且对“三农”问题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林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油茶树全身是宝。一次栽种多年收益。种植油茶树既能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也可帮助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生态型、观光型林业经济。茶油色泽金黄,清香宜人,营养丰富;茶粕深加工潜力很大,综合利用价值高;油茶花开冬秋,花期长达数月,花蜜浓香;油茶树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苛刻,荒山僻壤、丘陵闲散地均可种植,这些都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发展我国油茶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建设目标及技术经济指标为:选育高产油茶新品种25个,建立良种资源基地100亩,新建设良种林1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1万亩。新品种产量比主栽品种提高30~50%;结果年龄提前3~5年。建设年产100吨高品质茶油冷榨生产线一条 项目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与茶油深加工项目建设深加工

第二章 项目建设依据与建设规模 项目立项条件:

项目基地建设地为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五云镇。赣县位于江西南部,江西南部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油茶主产区之一。

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位于赣县五云镇,基地首期建设占地面积5000亩。五云镇是历史上的传统油茶产区,连片或非连片油茶林目前尚有两万多亩。赣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环绕赣州市区,地处东经114°42′至115°22′,北纬25°26′至26°17′之间,是“千里赣江第一县”。全县辖9镇10乡;国土面积299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7万亩,山地360万亩,水面23万亩,有“八山半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赣县境域地形属丘陵山地。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中部和北部多为丘陵,大小河流纵横其间,切割成大大小小的丘陵盆地。

赣县境内河流密布,700多条大小河流纵横全境,平均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77公里,水力资源丰富。年均径流量 21 亿立方米,水力蕴藏 24.4 万千瓦,已开发装机容量 1.1 万千瓦,水面资源丰富,面积达 23 万亩,其中河流 16.4 万亩,水库、库湾 5 万亩,山塘 1.6 万亩,已开发库塘水面 2.6 万亩,年水产品总量达 8150 吨。全境地处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并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的特点。年均气温 19.3 ℃,年均日照 1092 小时,年均降雨量 1076 毫米,无霜期 298 天,四季常青。赣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县城处在赣州市区的“二环线”上,是闽南9市、赣州市东河8县(市)下赣州、上京

九、达105国道的咽喉要道,更是大京九经济增长带和赣龙铁路经济增长带的十字交汇点,境内赣江通达长江至海外;105、323国道和赣粤高速公路纵横县境连接东南沿海开放城市,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700多公里;县城距赣州黄金民航机场仅12公里;京九铁路纵贯县内5个乡(镇)48公里,集客运、货运、编组于一体的赣州东站设在县城北侧为京九线上四大编组站之一;赣龙铁路在赣州东站接轨;正在建设中的瑞赣高速(成厦高速)公路将为赣县发展提供新的“提速”。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为赣县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基地建设所在地五云镇处于赣县北部,属于丘陵地带,也是赣县油茶的主产区之一。五云镇坐落于105国道旁。

项目建设依据

(1)资源分布广泛,并着手建设原料生产基地;(2)产品性能独特,市场前景看好;

(3)基地建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建设条件良好;(4)符合国家产业要求。

项目育种前期资源

广义上的油茶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的栽培经营面积的总称。山茶属(Camellia)是山茶科中最大的属,目前已知的有238种,其中种子含油率高达35%--40%左右。江西省赣州市主要是以普通油茶、小果油茶等为主,占现有栽培面积的95%以上。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油茶良种选育工作广泛开展起来。从生产、资源和品种开始,进行优树选择、农家品种和优良类型的评选、优良家系的鉴定、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穗圃营建、优良无性系的鉴定等。赣州市林业科研所研究培育的系列良种显示了很好的丰产潜力。被列为国家推广品种。通过杂交育种选育出的优良杂交组合遗传增益更性更强,经济收益期更长。项目建设规模

基地科研中心集分为种子园、采穗圃、良种繁育圃、实验区、示范区五大功能区于一体,主要繁育高品质油茶良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为全市油茶产业发展提供高品质的油茶良种。

种子园建设规模为10亩,采穗圃建设为40亩,良种繁育圃建设规模为50亩、实验区及示范区建设规模各为450亩。合计建设规模为1000亩。总投资概算为1000万元,分三期投入。

生产基地分两大部分:公司新造高产林9000亩,公司加农户改造低产林10000亩。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高品质油茶良种基地建设是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需要。赣州市是以农业和林业为主的地级市,油茶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在面积、良种选育技术方面都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十分优越,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是生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天然场所。油茶林比较适宜粗放管理,可不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在未被污染的环境中生产的山茶油是一种有机绿色食品,发展山茶油产业是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必然选择。

山茶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亚油酸的木本油脂,优质茶油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比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橄榄油还多1%,食后易消化,有效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具有降低油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并具有较好的护发养颜功效,是一种集食用、养生保健、美容于一身的安全营养健康食品,是21世纪人们普遍追求的高级食用油。第四章 项目建设可行性

1、良种资源:

油茶育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油量。建立相应的良种繁育基地和采穗圃,使这些资源在油茶良种推广中发挥显著的经济效益,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因此,本项目将着力实施良种基地的建设。

江西省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GLS赣州油系列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赣石系列和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培育的湘林系列良种是本项目选择的基础品种。

2、当前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呈现的机遇

① 入世以来,我国油料作物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对油茶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因为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且含维生素A和E,耐贮藏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症,是绿色保健食用油,为高级食用油。由于油茶病虫害少,且生长于低丘岗地,基本不受环境污染,是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誉为“东方橄榄油”。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茶油情有独钟,在日本,油茶的价格是菜油的7.5倍,目前油茶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前景广阔。

②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示范作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强我国油茶工程的发展力度。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③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我国广大南方地区,人均耕地很少,但宜林荒山、荒地却较多,且大多是低缓的丘陵,区域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发展油茶生产可谓得天独厚。由于油茶林对自然灾害有咬强的抵抗力,且不与粮、棉等其它农作物争地,因此,这在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④油茶深加工企业对茶油产品的升级换代,进一步开拓国内、国际茶油市场的需求,“公司+农户连基地”现代企业模式的延伸,这些都为我国油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平台和产业链的延伸。

3、我国油茶产业化的机遇与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都存在着一些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如林地权属仍然不清,变动异常;投入少、基地小、辐射环强、品牌不响,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发展缓慢,尚没有形成油茶产业链等。特别是在技术层面上,传统的林业经营思想严重,对油茶本身的生理及生态特性缺乏了解,良种推广潜力产业化低下。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在我国,二类油茶林的面积占到了68.2%,有的地方甚至占到了80%以上,现存的绝大多数油茶林是实生世袭林,基本上是百年以上的祖宗林。由于绝大部分是源于未经选择的集团种和实生子代林,株间产量差别很大。调查研究表明,在同一林分中,丰产株年产果可达50kg以上,而低产株却只有0.5~1.0kg,甚至颗粒无收。从整个油茶林分结构看,低产林的改造是当务之急。而良种的问题是改造低产油茶林的关键,是优中之优,重中之重的问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对良种的作用,特别是无性系造林的效益已经达成共识。由于受采穗圃面积和穗条产量的限制,在较长时期内难以保证上对良种苗木的需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可以直到全局性的带动和影响作用。

4、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

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它适应性广,能耐干旱贫瘠土壤,在赣州丘岗山地是其他经济林无法取代的主要绿化树种和重要油料资源。

油茶林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自然实生繁殖,粗放经营,大面积产量很低。为改变这一落后局面,我省自六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进行无性系油茶优良品种选育。目前我省已经选育出来系列优良品种。

油茶优良无性系是经过优树选择、采穗圃观测和品比试验程序选育出来的;采用无性系繁殖能充分保持亲本无良性状,具有早实、丰产和稳产的特点。现已成为我省油茶生产上最重要的良种。

我省油茶面积虽然大,但长期以来粗放经营,品种良秀不齐;林分长期的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有多次萌芽林;植株密度稀密不匀,林相结构极不合理,造成大面积单产很低,平均每亩年产油3-5kg。

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是在80年代初期以后开展的,特别是联合国援助实施的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后,通过采用优良家系、优树种子和优树无性系育苗实施更新造林,开始了油茶良种的推广应用,给生产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油茶良种推广存在的问题:

苗木供应不足。虽然现在以选育出一批农家品种、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但远未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优良无性系虽然在各主要产区建立了采穗圃,但绝大多数未进行区域性试验,生产应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些采穗圃由于苗木基地建设未能及时跟上,疏于后期管理,老化和衰退现象相当普遍。所以目前很多产区都必须从外地调进造林用苗。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是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嫁接和管理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造成苗木出圃率不稳定,一般只达50%~60%,造成苗木成本相对实生苗要高1-2倍以上。增加了造林成本,阻碍了优良无性系的推广应用。

品种良种混栽。油茶良种必须要有配套的管理技术措施才能获得高产,目前良种苗造林很多仍沿用随便挖个洞一埋了事的传统方式,没有进行必要的造林规划,苗木生长不良等,影响了良种苗木增产潜力的发挥。

所以,在开展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良的同时,应在油茶优良无性系基础上开展杂交育种、优良家系的多世代选择等多方位多渠道育种。同时,还应适当增加对寒露籽油茶的选育工作,以满足一部分寒露籽产区的需要。并着手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的探索工作,为定向培育高产优质高抗油茶新品种作好必要的准备。第五章 市场分析

一、油茶产品市场分析 ①

国内市场分析

1)我国油料生产分析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适合多种油料作物生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油料作物范围越来越大,因而国内食用油产品极为丰富,草本作物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还有新开发出来的米糠油和玉米胚油等,等:木本植物有油棕、桃油等。

我国国内油料年生产量约4000~5000万吨,主要以油菜籽与大豆为主,两者约占80%,但大豆作为粮食,用于榨取食用油的不足一半,所以表中数据大豆榨油约150万吨左右。从表中也可国内生产的木本油料以油茶为主,但所占的比重还很低(见表1)。

表1:国内主要油料生产结构

油品 播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折油(万吨)占当年比例(%)菜籽油 10715 1053 402 40.6 大豆油 13183 1615 382 38.6 花生油 7517 1495 70.3 7.1 棉籽油 6276 337 43.8 4.4 芝麻油 1198 90 36 3.6 茶 油 5500 90 18 1.8 2)我国油料消费分析

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八五”期间的约4.9公斤(未包括进口数量)提高到了目前的lO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5公斤,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30公斤。国内食用油年消耗量为1400万吨,量从1995-2001六年共17490万吨,年平均折合油600万吨。消费缺口从“八五”的28%到如今的 油料生产主要是油菜籽和花生,2001年油菜籽和花生的产量分别是1132和1447万吨。大豆油在 70年代起逐步成为新的食用油品种,1998年产量150多万吨。棉籽油在“八五”期间曾占16.5%,大幅度减少。国内植物油消费量每年都大幅度增加,从1998年的1097万吨到2003年的1436万。表2)。

所以,我国食用植物油供应严重不足,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植物油和油料。据海关统计,共进口食用油1400多万吨。仅2003年实际进口775万吨,其中棕榈油332.5万吨,豆油188万吨,15.16万吨,油菜籽16.67万吨(折油5.8万吨),大豆2074万吨(折油234万吨),豆粕1788万吨一方面,国内油料播种面积增长变缓并呈萎缩的趋势,将会加大中国对世界食用植物油市场的依赖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油的从单纯的考虑数量提高到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在增加食用植物油数量的同时,也对食用油提出了保健作用的要求。3)国内油茶产品市场特点

我国油茶栽培面积5500万亩,年产茶油18~20万吨,相当于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的l~1.8 小油料种类,从总产量来而言,根本无法与大豆、花生、油菜籽、棉籽、葵花籽、芝麻等8种主接竞争,所以,油茶产品市场的发展重点瞄准食用油的高端市场,针对大中城市的高消费人群,特别是特殊保健需要的人群。在市场打造过程中逐步树立油茶产品知名品牌。

茶油作为优质食用油,一直以来就得到产区群众的认可,就是初榨原油的市场价格也是菜油3倍,2004年很多地方都在每公斤20~26元以上。通过精炼成高级食用油后,价格还可大幅度提高。优质茶油出口价在去年广交会上,最高价格提到每公斤15美元。体现了国际市场的认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进展,对优质保健食用油的需求逐渐扩大,茶油在食用油高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相应增加。茶油市场的发展还是以普通茶油为大宗,提高精炼工艺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扩大贸易,增加出口。茶油深加工开发高级化妆品市场,油酸含量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容易被皮肤吸收,能滋养皮肤,不存在各种合成化妆品所有的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项目的综合利用:

1、茶油

(1)茶油的价值

茶籽油属不干性油,色清味香,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相似,油酸和亚油酸总量高达90%以上,而维生素E的含量又高于橄榄油(见表3)。茶油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茶油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工业上还可制取油酸及其酯类,可通过氢化制取硬化油生产肥皂和凡士林等,也可经极度氢化后水解制硬脂酸和甘油等工业原材料。茶油本身也是医药上的原料,用于制作注射用的针剂和调制各种药膏、药丸等。民间用茶油治疗烫伤和烧伤以及体癣、慢性湿疹等皮肤病。茶油还能润泽肌肤,用来擦头发,可使头发乌黑柔软。日本大岛春株式会社利用茶油能滋养皮肤,吸收对人体最有害的290-32Onto短波紫外线(UvB)的功能,通过精练制作天然高级美容护肤系列化妆品。(2)茶油的制备及精炼

茶油的制备分带壳加工和不带壳加工,两者各有利弊。目前,我国油茶籽制油分为一次压榨法和预榨浸出法两种,另外也有专门收购压榨饼进行浸出的。油茶籽压榨的设备主要有90型、95型压榨机、200型及202型等动力螺旋榨油机。油茶籽饼的浸出,与一般油料的浸出过程基本相同。油茶籽制油过程中,茶皂素主要存留在饼粕中,但也有少量皂素进入毛油,使其口感苦涩、辛辣,对人体略有毒性。因此,在茶籽油精炼时首先必须保证能去除茶皂素。茶皂素呈弱酸性,可溶于水,通过碱炼和水洗即可去除。碱炼还可脱除油中胶杂。生产低档茶籽油时,一般只做到碱炼。而生产高档茶籽油时,还需进行脱色、脱脂、脱酸、脱臭。茶籽油中色素具有较大的热不稳定性,遇热退色,所以茶籽油的脱色可用无土脱色法。但目前生产上一般还是采用吸附法脱色。为了不破坏茶籽油的高档品质,脱脂过程宜采用冷冻法。冷冻法脱脂要求冷冻结晶温度控制在2℃左右,养晶72小时以上,再回温至6℃左右过滤。茶籽油属于比较典型的低胶杂、低碘值油品,特别适合物理脱酸,并在脱酸的同时完成脱臭过程。脱酸、脱臭过程要求高温高真空,操作时以不超过lOO Pa为宜,操作温度应控制在240~260℃。

2、虾蟹保护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虾、蟹、鳗、甲鱼等为代表的名优水产品的养殖迅猛发展,但作为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基础之一的饲料加工业和水产药物,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虾蟹幼体聚缩虫病治疗必需的制霉菌素价格昂贵,每公斤达2 000元,成本很高,难以满足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以提油后的茶粕为原料制备虾蟹保护剂,不仅节约用药成本,而且还可以作为虾蟹的饲料源。

3、茶皂素

提油后的茶粕中含有12%~15%的茶皂素,茶皂素有溶血作用,所以饼粕不能直接作饲料,目前多是作为燃料或肥料使用,仅有少部分被用来提取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天然绿色、绿色、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农药、洗涤剂领域。茶皂素杀虫剂药效持续时间超过其它植物型杀虫剂和化学农药,具有高效性,与其它农药复配,还可节约原药的50%~70%。茶皂素与其它化学农药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高级动物口服无毒性,克服了化学农药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大力推广茶皂素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利于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茶皂素应用于洗涤剂领域则可以减少其他合成表面活性剂的二次污染。同时,茶皂素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起泡剂、矿物浮选剂等。

茶皂素的提取一般采用水剂法和甲醇溶剂法。二者的生产工艺各有优缺点。目前茶皂素产品一般是粗品,存在活性不强(作虾蟹蜕皮剂),产品纯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4、饲料

提取油和茶皂素后的粕可以作饲料源,与其他原料复配使用。也可以利用生物工程,发酵制备高蛋白饲料粕。

油茶综合利用的副产品茶皂素也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农药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从90年代初以来,国内从事植物提取的生产、科研机构共发展到了300多家,研究机构有20多家,形成了约5万吨/年的制备提取能力。国内消费量基本平衡。湖南绿海油脂集团开发的茶皂素产品纯度90%以上,基本达到要求,广州多维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正在投资1700多万元,扩建加工茶饼(籽)250吨/曰3000吨高纯度茶皂素、年产40000吨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能力的生产车间。茶壳和茶籽壳生产食活性碳则是具有较好市场潜力的新产品。3.2国外市场分析

世界植物油料消费主要是以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花生油等为主体(见表3)。

表3:1997-2002年度世界主要食用油产量及2005-2020预测

注:茶油来自国家统计局折算,其余来自《油世界》;单位:万吨

油茶主产我国南方,日本、越南、泰国等有少量栽培,美国东南部正在进行少量引种。其他国家面积很少,而且仍以生态效益为主,整体产量很低,如日本年产茶油仅50吨,不可能单独形成商品,所使用的茶油原材料还是来自于主产区中国。20世纪初期,日本和韩国等从中国进口茶油主要制成高级护肤化妆品;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则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但作为高级化妆品开发的企业在日本,日本大岛椿株式会社以茶油作为高级天然护肤产品已有了100多年历史,目前增加了防晒、洗发等系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对茶油的优质特性认识更上了一个层次,不但国外进口中国原料制作茶油产品,国内很多企业的茶油产品也不断推介到海外销售。中国加入世贸以后,更有利于茶油产品的出口,有眼光的油茶企业正在逐步开拓占领国际市场。

② 油茶产业发展的效益分析

油茶产业效益可区分为资源和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两个方面。油茶资源与初级产品效益分析

资源与初级产品就是油茶生产,从目前大面积生产水平,每亩产茶油5kg,亩产值相对较低,扣除生产成本2个共计40元,年毛利润60~90元/亩。但如果按良种丰产林计算,每油30kg,产值达到600~720元,扣除人工和肥料等生产成本220元,年毛利润410~530元,高于柑桔l:2.84、西瓜的l:2.03和蔬菜的1:1.72③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1)发展油茶生产提高我国群众食用油水平,有利于改善我国食用油结构。目前,我国年人物油仅lOkg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油料植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是优质食用油。油茶生长于山上不打农药,生产的茶油是很好的绿色食品。

2)通过油茶加工业的发展,打造赣南特色品牌产业,带动油茶产业链的发展,增加就业机 农村收入,活跃农村经济,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生活的政策目标的贯彻实施。

3)随着茶油占食用油的比例提高,可降低草本油料的种植,减缓随人口增长给土地带来压力。我国是个多山国家,特别是南方低丘岗地,是很好发展木本油料,向山地要油,提高木本油料的产量。且油茶还具有一年种植、多年收益的特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油茶树是适用我国南方低山、丘岗地区开发的主要树种之一,结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发展油茶生产,绿化荒山,优化生态环境。

我国食用油年消费量约1100万吨,近年来每年进口约500万吨。全国茶油年产量不过10余万吨,且多是初级产品,国内市场缺口很大,而高档精制茶油,以其有限的资源和丰富的营养保健功效必将成为市场的热销产品。第六章 赣南高品质良种油茶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1、价值优势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最古老的和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经济价值高。油茶常绿,寿命长,植,收获期可长达百年以上。茶油风味独特,不仅能增加菜肴的色泽、口味、促进食欲,而且加热后容易得到高温,能加快烹调的速度,缩短食物的成熟时间,使原料保持鲜嫩。耐贮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品质优于橄榄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生态保健食用油。长期食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同时它的产品是机械润滑油、化妆品以及医药制剂的重要原料。茶饼中所含皂素、粗蛋白、粗脂 等皆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茶花泌蜜量大,是冬季极好的蜜源。

2、生态优势

油茶是生态效益显著的生态型树种。油茶分布广,适应性强。主要分布于北纬18 34。34,东经98。40,~122。0’的广阔范围内,以中国南部的十八省(市、区)1100多县区)为主,其次是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等国家的北部,日本亦有发布。其垂直分布可从我l区的海拔不到lOOm到西部云贵高原的海拔2200m以上。油茶耐干旱瘠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岗红造林绿化树种。油茶冬春开花,花色浓艳,为少花的秋冬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3、资源优势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赣南又是全国油茶中心产区。面积和产量均高于全国其它产区。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和林业政策的进一步改善,油茶丰产林建设规模还在逐步扩大。

4、产量优势

赣南油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5、科技优势

赣州市林业科研所是全国主要从事油菜良种研究开发的主要科技单位之一。

6、市场优势

由于茶油的优质、生态、保健性和产品的多用途性,近年来,茶油和茶油副产品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十分看好。国内市场每公斤茶油已由10年前的8元上升到现在的40元,茶花蜜、茶枯饼工产品已成为市场抢手货。国际市场近年来茶油的需求量一路攀升,价格每吨己上升到15000美元

7、政策优势

我们国家一直都很重视油茶的发展。先后下达专项项目(1976—198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目(1984—198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990年以来)、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近年扶持我省发展油茶生产。省委、省政府同样也很重视。1998年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的决定,要求将油茶作为林业的支柱性产业来抓,用10年时间将全省油茶进行一次全面改造,到201 0茶油产量达到lO万吨,优质油产量达到6万吨。其次,全省大部分油茶产区的县市党委、政府制规划和发展战略,成立了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等,要求每个县级领导办好一个示范带,主管部门领导办好一个示范片,村干部办好一个示范点,县、乡、村三级签定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制,工作当作干部考核和年度目标管理的第一项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和末位淘汰。

8、基础优势

油茶自古野生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栽培和利用历史至今已有2300多年,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础。

前述的优势给建设赣州发展建设高品质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就是:市场长期需要高品质油茶良种。因此,建设赣州市高品质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是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和优势的。我们将高品质良种油茶育种与低产油茶林改造、高品质油茶的生产加工、油茶浓度副产品链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必将为赣州市的油茶生产和油茶消费市场带来重要影响。第七章 公司发展规划 发展油茶产业,就是要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资源,将资源优势变成为产业优势。通过加大资金 和科技投入,开发油茶新产品,培育油茶产品市场,打造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基地建设 提高资源生产的积极性,建设完备的油茶产业链。

(一)建设目标:

我们计划利用10~15年的时间,实现新造油茶

优良林分达到10万亩左右,良种普及率达到80%以上;产品精加工率达到80%以上,60%以上的加工产品实行出口创汇,油茶产业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

近期目标

2009—2010年,计划在赣县五云镇基地更新造林2000亩,高标准改造低产油茶林2000亩,总面积达到4000亩左右。

中期目标

2010--2015年,规划扩大基地建设2个。总面积提高到13000亩左右,良种利用率达到90%以上,茶油年产值达到3000万。

远期目标

2015—2020年,总面积提高到5万亩左右;良种利用率达到90%以上,茶油及其他产品总年产值达到1-3亿元左右。

(二)总的发展的战略布局

(基地、加工企业、重点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培育大市场、大产业为核心,以高技术、高质量、高产量、高价格、高效益为目标,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促进我省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发展的布局原则:

区域化原则:立足各自特点,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定区域主导品种与产业,以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提升整体素质和效益。

规模化原则: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和特色产品,促进特色产品向1集中,形成一定经济规模,壮大支柱产业。

产业化原则:以本公司为龙头企业作为依托,并通过“公司加农户”、“企业加农户”等多种形式,促进公司(企业)与广大农户逐步结成利益共同体,使整个布局纳入到产业化经营的轨道。

标准化原则:坚持科技兴“油”(茶),提高科技含量,加强技术创新,制定统一标 实竞争能力,加速产品的国际接轨。

社会化原则:通过科技引导、市场运作等手段,加强技术推广、信息引导、技术培训、市场流通等服务体系建设,为整体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发展的基础。

项目布局:

新建高品质良种油茶繁育基地建设在五云镇的大岭村,总占地面积200亩。新建实验基地400亩,示范基地400亩。并依托五云镇大岭村附近的几个村,对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利用低产油茶林改造迅速扩张发展。项目建设年度计划安排表(单位:亩)年 度 苗 圃 实验示范基地 新建林 低产林改造 2009年 100 200 1000 2010年 100 200 1000 2011年 400 1000 1000 2012年 1000 1000 2013年 1000 1000 2014年 1000 1000 2015年 1000 1000 合计 200 800 5000 7000 资源培育

1)良种基地建设

当前我市油茶生产上实现良种化不足5%,良种种源不足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总共用于造林的无性系不足100个,大面积相同的无性系林会造成林木基因型环境和病虫害的抗御能力不降,更不利于将来育种工作的开展。所以,在继续不断开展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的同时,在油茶优良无性系基础上开展杂交育和家系的多世代选择等多方位多渠道育种。同时还应适当增加对寒露籽油茶的选育工作,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并着手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的探索工作,为定向培育高产优质高抗油茶新品种做好准备。林木一年栽植会影响往后数十年收益的事情,所以造林工作是要有充分计划的工程。良种繁育基地的建立,能有计划地开展苗木繁育工作,有效地防止育苗的盲目性和假冒伪劣产品,确保良种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能收集和保存良种种源,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育种工作。以保证良种繁育工作能持维进行。同时,育种工作与生产紧密结合,能及时得到生产上的返馈消息,改进育种的计划和方 建立相应的技术推广机构,通过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良种科技推广工作,使推广效果与 挂钩,提高推广人员和工作积极性。研究改进苗木繁育方式,规范整顿苗林市场,建立专业良种基地,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2)高效栽培技术示范

在建立良种基地时,要注意进行种源的区域性试验,以挑选出比较适宜该地的优良良种,起到真正示范的作用。同时在造林时针对当地条件情况,对部份林地条件较好管理比较方便的,种植高质量、高标准的无性系良种林,便于实施集约化经营管理,充分发挥油茶良种的增产潜力。

3)现有林地的分类经营和低产林综合改造

对现有林进行分类经营:近年新建设的良种林按照丰产期产油50kg的目标进行管理,这将是油茶经营的重点;对林地条件好、林相整齐、经营水平较高的一类林,以及立地条件较好,经营水平一般,亩平产油3—5公斤的二类林,主要采取垦复、开竹节沟、修枝亮脚、病虫防治、合理施肥等措施,进行综合改造,提高单产。对老化、衰败,长期荒芜,亩平产油2—3公斤的三类林,实施良种更新。对立地条件差,或它树种混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亩平产油2公斤以下的四类林分,可考虑按分类经营的要求转林或其他林种。从长远来说,油茶低产林改造成从根本上是从品种改造出发,通过良种的更新,应用丰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改造,才能大幅度提高油茶产量。

市场开拓

国内市场

茶油内在的优质保健功能以及产量的限制,决定了其产品具备高档食用油的特征,首先应先定位为高档优质用油,所以市场应针对国内大中城市消费群体,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非产区群众的认识,以龙头企业创建和树立知名品牌。同时不应拓展油茶的综合功能,开发产品多样化,加值产品的品牌。

油茶树一般冬初开花,形成小果实,经冬春夏到第二年霜降前后成熟,生产期整整一年。俗称吃四季露水的油料作物,营养特别丰富,由山茶籽提炼而成山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左右,具有特殊的清香味,耐贮存,易吸收,是一种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纯天然绿色保健食用油。据《本草纲目》、《中华药液》、《纲目拾遗》等记载,长期食用山茶油,有“明目亮发、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杀虫解毒”之功效,能“抗暑、抗癌、降温、降压”等,《中国医药宝典》、《中国药志》和《农政全书》又载,山茶油含山茶苦(柑)素,脂肪油、玉蕊醇A、茶皂醇AB等,可防癌、润肺清肝、解毒、整肠、降压、止痒、降胆固醇,调平人体器官机能运作,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是调味、食疗保健食用佳品,又能癣疥、防蚊虫叮蛟、除疣、防晒去皱等外用。它的主要成分与世界流行食用油——橄榄油相似并优于橄榄油。

市场前景与需求分析 食品油市场行情

精制山茶油产量小,主要销往北京、上海、长沙、深圳、杭州、南昌等城市,市场份额小。近些年虽有出些口,也受产量限制,增速慢。故市场中以深圳产“金龙鱼”牌、福建产“仙鹭、宝鹭”牌调和茶油为多,虽价廉但档次不高,无法与精制纯山菜油相比。精制山茶油市场前景

近年来,世界消费圈内形成一种食用橄榄油新时尚,橄榄油已在国际上被广泛地推崇和喜爱。而精制山茶油具有与橄榄油相似性能和特质,作为一种低价高质保健食用油必交很快在我国形成消费新时尚。一是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厨房革命需要;二是顺应人们追求身心健康、要求保健,作为绿色食品需要;三是高品位低价格符合人们消费心理需要。只要锁定城市中高收入阶层居民,以上海为中心由华东而辐射全国,建立新的经销网点,并拓宽出口渠道、扩大出口量,年销售1万吨完全可行。

国外市场

欧美市场对食用油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我们的产品绝大多数不能出口,固然有宣传不够 但产品质量不高则是主要的。因此,每个加工企业都要把产品质量放在首要位置来抓,以高质量格、高效益、大市场来推动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茶油精加工增效潜力巨大。

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设想

油茶与油棕、椰子和油橄榄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水平的提高和全球对绿色保健食品的追求,以茶油为主的油茶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展形势,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油茶的主要产品茶油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 比精菜油、橄榄油、油棕油、椰子油都高。经常食用茶油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因此,国人把茶油比作“东方橄榄油”。其实,茶油比橄榄油更好。茶油深加工可制作高级化妆品。广西林科院研制的油茶天然高级护肤化妆品,售价100元/100ml。香港鸿信集团利用茶油生产的“生发油”,售价达到128美元/100ml。茶枯和茶壳可以提取茶皂素、磨制刨光粉、发酵生产高蛋白等。但是,人们对油茶的认识远远不够,产区以外的地方对油茶的认识并不多,长江以北大部完全不知油茶是何物,国外知之者更少。

从长远看,随着树龄老化和长势的衰减,全面实施品种改良战略是一项长期任务。常规改造短期内能见成效,但一般续2—3年。今后的油茶发展主要不是靠面积扩张,而是对大量的低产林的更新。

大力开展良种繁育科技攻关,破除油茶产业发展瓶颈

油茶良种的应用,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省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生产企业要密切合作,同时借助外部科技力量,针对油茶产业发展中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联合力争短期内在良种选育、加工工艺、新产品开发、技术质量标准制定四个方面取得突破。良种续选择优良无性系的同时,要重点对现有的优良杂交组合和优良家系中进行筛选,为生产者提 良的好品种。要注意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开展油茶基因学研究,通过基因工程定向 量更高、含油率更高、抗逆性更强的油茶新品种。要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油茶无公害、绿色、产与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茶油质量等级,使之走向国际市场。要加:合利用研究,以油脂和茶枯、茶壳为原料的生活用品、林化产品的研究开发,要早出成果,并提高生产力。

油茶林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可长达百年以上。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既能增加油源,又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它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同时,它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对So2,抗性强,抗氟和吸氯能力也很强。

第八章 项目建设的首期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 1、200亩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1)选择现有的长势较好的长林系列油茶林,采用高接换种技术营建良种采穗圃基地。

(2)从中国林业科学院亚林中心和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赣州市林业科研所优选的优良无性系油茶品种中,因地制宜地选择一批合适本地生长的优良品种作为本项目的主栽品种,引进并采用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EM生物技术和油茶芽砧嫁接技术,营建路网布局合理、苗圃架设荫棚以及嫁接操作室设施齐全的良种壮苗繁育基地。2、2万亩优质高产油茶生产基地建设(采用全面更新改造低产油茶林方式,和预植更新改造低产油茶林方式,建设优质高产油茶生产基地。)对立地条件较好的低产油茶林,根据油茶树绝大部分已老化和老、病、残株占半数但尚有一定产量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全面更新改造和预值更新改造两种方式进行低改建设。全面更新改造即伐去全部油茶树,进行全垦整地后选用育苗基地繁育的高产无性系芽苗砧嫁接培育的2年生I级苗上山造林;预植更新改造即伐去老、病、残株油茶树,然后根据造林密度合理补植良种大苗(质量同前),待新油茶林生长起来后再伐去留存的低产油茶树更换良种大苗。在优质壮苗上山种植后加强营造抚育管理,因地制宜地采用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油茶放蜂授粉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等综合低改技术,套种梨枣,中药材和工业用红薯淀粉品种等经济作物,构筑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及长短结合的立体经营模式,建成亩产(油)30公斤以上、亩产值超1200元的高产优质油茶生产示范基地,以辐射广大油茶产区。

3、年产100吨冷榨茶油加工生产线建设(建设包括冷榨工艺生产线、浸出生产线、精炼生产线、小包装生产线四个流程。)选址赣县五云镇。

同时建设项目所需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设施等配套工程,并留有空地,以备生产再扩建及产品综合开发用地。厂区现状布局合理,按照生产流程 作业形式布局,参照GMP标准要求和5S标准设计,防止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造成交叉污染,完全符合出口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第九章 项目投资规划及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期 基地建设

1、基地建设是项目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项目以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吸纳农户和油茶种植专业户新建优质油茶林基地1万亩,改良原油茶林基地1万亩。

本项目所在地域基地具备以下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一是气候适宜,二是土壤适宜,三是适宜种植油茶的荒山荒坡土地资源丰实。

2)、有油茶生产基础和种植经验。我市历来就有油茶生产和加工的传统与经验。农民种植油茶积极性较高,且多为自主开发种植,农民对油茶种植乐于接受,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3)、有生态环境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无疑是生产山茶油绿色食品的理想场所。

2、精品油提炼加工,年出精品油100吨。

3、野油茶籽综合利用,年产茶皂素60吨,发酵饲料1000吨。第二期 视项目进展情况扩大一倍规模。

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第一期)单位:万元 建设项目 投资额 备注

征地1000亩(苗圃、实验区、示范区)60 1000亩 农民林地、农地补偿 30 新建良种林 1080 9000亩*1200元/亩 改造低产林 800 10000亩*800元/亩

良种中心(苗圃、实验区、示范区)200 精练油厂 200 管理中心运营费用 100 不可预见费用 110 合计 2500 20000亩

经济效益分析(概算):

1、静态分析(2009年-2020年):

销售收入7668万元 — 成本2500万元 = 毛利润5168万元(无计算利息支出和税收支出)

2、动态分析(单位:万元)、(年利息10%,5年一结算)(税率10%)年度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合计 总收入 156 312 720 960& 1200 1440 1440 1440 7668 利息 250 250 25 25 550 税收 15.6 31.2 72 96 120 144 144 144 766.8 利润-109.6 280.8 648 864 1080 1046 1271 1271 6351.2 由表可以看出:2017年还本付息后结余13.2万元。9年资金平衡,投资回报率11% 第十年开始,每年利润1271万元,投资回报率50.84% 第十章 项目建设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开辟生产途径。当今世界,开发木本食用油已成为解决食用油的主渠道和发展趋势,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了食用油“木本化”。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年人均木本食用油达到20kg目前我国木本食用油人均年占用量只有l kg;在我市这样的油茶重点产区人均茶油年占用量也不到1 kg。可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既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又为除农田生产食用油之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新门路。

2、扩大劳动就业。从种植业来说,发展油茶产业,在荒山、荒地种植油茶林。可明显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若再结合发展油茶加工业考虑,则更可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民就业的门路。从这一意义来说,大力发展油茶林种植业及其加工业,不失为解决当前及今后全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种好途径、好路子。油茶基地每年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垦复、施肥、修剪等管理,这就可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劳务收入,从而加快我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我县农村的繁荣与稳定。

促进农民增收。昔日荒山、荒坡”,可谓“一无所有”:今日种上油茶林,经济收益倍增。省委、省政府近些年曾先后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江西、山上要建设绿色银行,山下要建设优质粮仓”等发展战略,为促进农民增收起了积极作用。

3、改善生态环境。油茶林分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对改善生态、优化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对油茶林分生态功能效益的研究和评估,认为油茶林具有以下多方面的生态功能:(1)油茶林及油茶林下枯落物的涵养水源的功能:(2)油茶林保土功能;(3)油茶林制养

功能;

(4)油茶林具有滞尘效益:

(5)油茶抗化学物质和细菌污染;(6)油茶林可改善地下水质;(7)油茶林具有降温增湿作用。

虽然没有进行油茶林生态效益、生态功能的评估和计算.但种植油茶林对改善荒山、荒坡生态环境的作用和效益是肯定的和明显的。

4、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生态肥料。茶饼(又叫茶枯、枯饼),是油茶籽加工后的残渣,数量约相当于茶油的3倍。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生产绿色食品。油茶是天然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野外山地,不受农药、化肥的污染,不含菜油中的芥酸,不含豆油、花生油中黄曲霉素,不含动物油中的高胆固醇。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可以说,茶油是无污染的植物油,其含不饱和脂肪酸比世界上公认优质橄榄油还高1%。实践证明,长期食用茶油有提高人体保健、延年益寿等功效。故茶油有“油之之王”的美誉。

6、综合利用潜力大。油茶经济价值大,全株是宝,主要体现在其综合利用方面。如油茶果壳可提取栲胶,制糠醛,制碳酸钾,提取括性炭、木糖醇等;同时和锯木屑搭配可做成香菇培养基。茶饼除了做优质有机肥料之外,还可提取粗茶油、提取皂素,用于医药,还可提炼人造液体燃料等等。

油茶全身是宝,只有综合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首先,要大力发展油茶加工业,这是提升油茶价值、增加油茶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其次,要综合利用油茶资源。如,油茶皮壳水解可生产糠醛和木糖醇,经热解可生产用途广泛的活性炭,同时还可生产栲胶、甲醇、丙酮等化学产品:油茶果壳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油茶树干木质坚韧,纹理细密、美观,足制作家具和农具的理想材料:油茶林还是巨大的蜜蜂库,对发展养蜂业、生产蜂产品十分有利,等等。

可以说。发展高品质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对发展湖南省的油茶加工业和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既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又是现代农业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7、为国家的油料安全、发展建设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社会影响:本项目不仅能壮大主导产业,完善油茶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还辐射带动农户增收、农业增效以及油茶基地大面积增长,同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大推动作用。

2)、生态影响油:茶是常绿乔木,四季常青,油茶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果实成熟期为一年,故民间有“抱子怀胎”一说,利用荒山种植油茶可以绿化荒山,改良土壤,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油茶的开发,具有极好的保持水土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增加项目区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并可间接提高森林覆盖率。另外,茶园还可减少70%以上的水土流失。这对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8、经济效益:本项目进入丰产期后,正常年份(指项目的生产达到设计水平)年销售收入总额为1440万元以上,年增税金144万元,税后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0.84%。另外,年产100吨冷榨茶油生产线建设投产后,该项在整个效益期(12年),准榨茶油生产达100吨,各项财务评价指标均很好。

资金来源:

发展油茶产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鉴于本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林业项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实有效方法。在长江上游进行大面积林业植树项目,也是对长江流域的有效的水土保持项目,同时也是对大气起到净化作用的环保项目。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及江西省政府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系列政策,本项目申请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篇6:白皮松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盘克镇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

(二)建设性质:新建

(三)建设单位:盘克镇

(四)建设地点:盘克镇所属的界村、段堡村、胡堡村

建设年限:1月——月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生产繁育、精选加工优质高油大豆种子。生产繁育面积10公顷,预计种子产量20吨,大豆种子精选加工能力7吨。

(六)投资估算:总投资15000元。

(七)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可提供优质高油大豆种子7吨,可供140公顷耕地生产用种。140公顷耕地可生产商品大豆280吨,预计实现产值70万元。

二、项目背景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相统一。

从政策导向看,按照“十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今年,是国家对粮食主产区扶持政策较多、扶持力度最大的一年,国家财政将新增300亿元的资金投入,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用于支持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结合桦甸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的“提升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扩大产业化、加速发民营化”的总

体思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快发展产业经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效益型农业,这就给建设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优越的自然条件给该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盘克镇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7度,有效积温3000度,年降雨量748毫米,日照2379小时,无霜期100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春季寒暖变化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大豆生产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

(二)当地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盘克镇41972 口人,土地面积418平方公里,耕地8.1万亩。大豆种植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豆生产中优质品种偏少、种子生产能力低、新品种更新速度慢,从而导致大豆产量低、品质差,较难为加工企业所用,农民也就难有效益,产生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大豆产业的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①建设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是实现农业高效化的需要

长期以来,传统农业一直存在着“四低”问题。即资源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科技含量低,整体效益低,加之千家万户共同生产,互相模仿,一哄而上,大起大落现象十分突出,并且结构明显不合理。近年来,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的吉林省,因普遍存在大豆经济价值低,销售渠道不畅,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大豆良种供应不足是主要因素,致使效益好、市场需求量大的高油大豆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因此,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由传统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尽快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的高油大豆生产势在必行。

建设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是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种繁多,仅大豆一项,就有数百个品种。在传统农业中,没有标准化的概念,多数生产单位对品种没有严格区分,造成农产品品种混杂,无法用统一标准检测,致使其市场竞争能力低下。建设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能从源头上满足农业集约化、标准化的需要,并辅以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为农产品加企业提供优质原料,从根本上提高大豆的市场竞争能力。

建设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是实现农业生产国际化的迫切需要

传统农业是效益低下的弱质农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正在向结构优化的商品农业转化,但还带有明显的`自给自足、自我循环的小农经济印迹。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传统农业必然要受到冲击,迫切需要组成农业产业集团,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在世界农业经济市场中占一席之地。建设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有利于组建种养加、贸工农、育繁推、科工贸一条龙一体化的大豆产业集团,从而组建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农业生产国际化。

2、可行性

盘克镇建立优质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一是国家加大了对粮食主产区的资金投入,为建立和发展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了可靠的政策和资金保证。二是技术力量雄厚,有较健全的市、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高、中、初级技术人员比例协调,生产实践经验丰富,有比较系统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同时,以庆阳市农科研院所为依托,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三是农民对种植大豆恢复了信心。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我省的大豆科研和生产已取得迅速发展,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加工企业和产业化经营体系初步形成,国外进口大豆受到抑制,农民恢复了对大豆生产的兴趣和信心。四是项目建设的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田所辖村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好、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农户科技意识强、栽培水平高,所产大豆品质好。

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10公顷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工企业对原料总量及优质高油大豆的需求,而且还可供给养殖户的饲养原料,从而可有效地缓解目前我市商品大豆紧缺的局面。

四、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10公顷优质大豆良种繁育基地主要安排在自然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土质肥沃,交通便利的三个村,这三个村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合理、范围集中,便于技术指导和管理。

五、项目建设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及建设规模

(一)建设目标

指导思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加快乡镇建设步伐

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乡镇经济突破,促进农村全面繁荣。

达到的目标:项目建成后,10公顷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年可生产大豆良种8吨。

(二)总体布局

建设万公顷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总体布局本着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选择在乡村班子组织领导能力强、农民参与积极性高的界村,段堡村,胡堡村共3个村。其中:

界村:5公顷

段堡村:2.5公顷

胡堡村:2.5公顷

六、投资估算

经测算,该项目总投资为15000元。其中:

田间工程:总投资7000元

配套农机具:总投资6000元

项目资金筹措方案

国家财政投入:10000元

地方配套:5000元

七、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建设期限:年1月---2016年12月

八、环境保护

为保护生态环境,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环境要求组织生产,不破坏植被、不使用高剧毒农药、不使用含氯元素肥料,在种子精选加工过程严格控制粉尘排放量,不超过规定标准,噪音污染要低于环保规定分贝标准,确保环境安全。

九、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一)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10公顷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可生产良种7吨,除满足我县现有50公顷大豆种植需求外,还可新增大豆种植面积7公顷,每年可获直接经济效益28000元,是项目投资总额的180%。

2、生态效益分析:

大豆品种高油化,为企业和农户带来效益的同时,可以很好地抑制国外大豆的进口,有效防止转基因大豆对农业生态及人民健康方面造成可能的危害。

(二)风险评价

建设优质高油大豆良种繁育基地,通过市场分析预测,该项目属无风险项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白皮松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健康报告白皮书范文06-12

白皮书04-27

高校白皮书05-06

家装白皮书范文05-20

装修白皮书范文05-23

银行系统白皮书范文06-20

中国奶业白皮书发布09-08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研究白皮书之“前 言”05-02

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白皮书04-08

中美贸易战白皮书07-28

上一篇:记号笔的笔尖材料下一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