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什组主管岗位职责

2024-04-27

上什组主管岗位职责(精选4篇)

篇1:上什组主管岗位职责

中餐上什厨师岗位职业与工作内容

一.岗位名称:上什厨师

二.直接上司:上什主管

三.岗位提要:1负责宴会.零点上什菜品的准备和出品工作.四.具体职责:1在主管的监督下负责对原料及酱料的准备及制作工作.2.负责对鲜活海鲜原料的宰杀及蒸制工作.3.熟悉各类海鲜的加工工艺及蒸制时间.4.负责开餐前器皿及花卉的准备.5做好开餐前原料的收尾工作.妥善保管各类原料.6定期整理冰箱.冰柜

7随时保持个人卫生及包干区卫生.8维泽对各类用具.设备清洗.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请准备.9.完成主管布置的各项工作.

篇2:上什组主管岗位职责

严格意义上的财务主管除了传统的财务功能之外, 更着重于公司的战略规划、决策支持和与投资者的交流。在我国, 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主要是对公司财务起监督和记录的职责, 职能范围非常狭窄。近几年来, 随着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逐步对接, 外资企业财务主管的职责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和现代意义上的CFO逐渐趋同。

当前, 国内对于外资企业财务主管能力与职责问题分析者得不多, 而CFO在现代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担负的责任重大。本文中, 笔者拟具体探讨外资企业财务主管的知识结构与胜任能力。

一、外资企业财务主管的能力与职责

1990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总会计师条例》中, 明确总会计师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坚持原则, 廉洁奉公;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后, 主管一个单位或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三年;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 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方针、政策和制度, 掌握现代化管理的有关知识, 熟悉行业情况, 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身体健康, 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进入21世纪, 财务主管的职能贯穿于公司价值创造活动的全过程, 上至公司战略, 下至核心经营流程及资源管理, 财务主管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和资源管理三个层面。其中, 在战略管理层面, 财务主管的职能又分为决策支持 (包括提供财务分析、提供分析性模型和工具、提供动态和实时的经营信息) 、业绩管理 (包括公司的战略目标必须以一套财务指标来衡量, 这套财务指标应该是以业绩为核心的, 所以, 业绩管理是贯穿于公司的全部活动和决策之中) 、财务战略 (包括财务主管主导着公司的财务决策, 投资、融资、股利分配政策等决策) ;在经营管理层面, 财务主管的职能有财务服务供应、资金调度、纳税、统计、收付商业账款、客户信用评估等;在资源管理层面, 财务主管的职能分为财务信息提供 (包括财务呈报、管理信息提供和财务预测) , 相关关系维护 (包括维护企业与股东、银行及监管部门的关系等) , 经管责任与资产管理 (包括财务主管对资产的核算和监督) 。

二、外资企业财务主管的能力培养

1. 合理定位财务主管的职权范围

财务主管的主要职权是信息披露、投融资安排、预算管理、风险管控等。但是现在不少文献对财务主管职权范围的描述越来越“泛化”, 模糊了公司治理边界和组织管理边界, 甚至把财务主管定位在董事会之上, 这是有害的。笔者认为, 财务主管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以财务工作为核心的本源工作, 而且目前财务主管承担的责任也是以核算、理财、控制和监督为主导的。

2. 实行财务的统一管理

传统外资企业中, 一般划分为企划部、财务部、运营部三个部门, 企业的流程一般是由企划部做出发展计划, 运营部组织完成计划, 财务部执行财务数据, 成为计划的支持部门。实际上, 企业的财务数据是最能表现企业历史, 并由此看到企业未来的。但是, 由于企业的发展计划由企业企划部门制定在前, 无法体现财务数据的作用, 而且形成的直接结果是使财务和计划相分离。财务无法提供计划所需的财务数据, 计划无法体现财务数据所显示的发展趋势, 这必然对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害, 这种损害不仅仅是利润损失, 而且将失去很多机会。三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事, 使企业的整体价值目标在没有执行前就已被计划本身肢解。同时, 三个职能部门很少也很难沟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 计划和财务是不能分开的, 财务为计划提供了实时的数据, 而计划离开财务数据则无法做出。因此, 外资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将企业企划部、财务部、运营部和信息计算中心设在一个部门, 设置CFO职位, 由其来统一领导, 将财务、计划等职能融合在一个人身上, 制定计划、执行计划,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一切以股东价值、企业价值为中心。这样将改变许多外资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仍旧扮演“账房先生”角色的状况, 大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3. 建立财务主管的职业资格认证体制

要形成财务主管准入制度, 使财务主管走上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的道路, 以确保财务主管队伍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设立全国性的财务主管考试选拔制度, 凡从高校培训的未来的财务主管毕业生, 以及具有同等学力并立志做财务主管的人员, 必须经过全国性的财务主管考试, 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加入财务主管行列, 即使由一般财务岗位提升作财务主管的人员, 也必须经过考试。考试的内容应以案例分析为主, 要求参考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 做出审计案例分析报告、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报告。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全国财务主管资格证书”。只有持有“全国财务主管资格证书”的人员, 才有资格被聘任为公司的财务主管。

4. 加快财务主管的素质培养

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 承担起培养财务主管的重任。可参考“注册会计师”的做法, 设置财务主管专业, 积极培养财务主管。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外资企业对管理入才的需求扩大, 尤其像财务主管这样既懂得国际资本市场运作规范、又懂得外资企业在中国具体经营的管理人才, 国家应制定规划, 大力培养。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各级培训机构的作用, 对我国原有的总会计师进行行业知识、财会知识、法律知识、金融知识、信息技术、诚信等方面的培训, 使他们尽快转变观念, 完成从向财务主管的角色转换, 达到履行财务主管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5. 制定有效的财务主管激励机制

篇3:高层主管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带着这样一些问题与困惑,让我们走进“总裁学苑”,走进关于CEO 执行力的探讨……

PSE——从策略到执行的解决方案

CEO们需要一个系统而可行的解决方案。PSE就是从策略到执行的完整解决方案。这里可以用六个字、七大步骤来解释概括它的内在逻辑。六个字是:认知、策略、执行。认知就是如何认识企业所处环境,如何认识我们自身;策略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如何制定出别家公司难以企及和与众不同的策略;执行就是将策略变成可执行、可实现的管理流程和平台。

这个架构带给我们的是:作为高层主管,如何面对环境变化?如何制定相关策略?哪些是我们能做而别的公司难以企及的?如何整合公司一切资源以开创未来?这是高层主管基本的领导职责,也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

七大步骤是认知、策略、执行的一个延展,它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从策略到执行的过程和内在逻辑关系。它就是,1、发宏愿(愿景、理念、目标);2、定大计(策略);3、变组织;4、行法度;5、立典范;6、知统御;7、追实效。(注:此资料由总裁学苑提供)

企业高层主管的七件大事体现了高层主管领导职责的逻辑架构。一个企业,首先要有自己的愿景、理念、目标,就是要发宏愿;在宏愿的指引下,要进行环境和自身分析,从而制定出与市场变化相适应的策略,就是定大计;为策略贯彻流畅,就要进行组织变革与再造,称为变组织;组织的运行需要依据规则、制度,所以要行法度;在这样的运作中建立起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就是立典范;通过以上这些步骤最终要形成真正的领导力(Leadingship),称之为知统御;从策略到执行的最终落脚点和目的是要追实效,实效如何要有一系列的绩效评估体系。如果高层主管能够将这七件大事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变成组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企业就能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认识环境开始

让我们从认识我们所面对的环境开始入手。我们所处的环境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趋势是什么?这些趋势中有哪些机遇和威胁?

从大趋势看,我们现在正在经历一个新的经济周期。市场的逆转是存在数学上的关系的,市场的不同维度可以使人们预测它的规律。10年,120个月,就是一个圆周的循环,对于经济而言,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周期的到来,每一个十年都是大投资周期。可以从以下数字看:

* 1970年通货膨胀,油价、金价大涨20倍,各种原物料上涨,主要是油价上涨主导的投资浪潮。

* 1980年则是由日本主导的投资趋势,日元强势上涨,房地产大涨,这是由管理技术主导的投资浪潮。

* 1990年则是美国高科技业创造新的财富,日本则陷入长达十年的泡沫经济中,这是IT技术标准主导的投资浪潮。

* 未来十年(2000年以后)则是由中国、印度市场需求带动的投资。

中国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现在已经越升为第三大贸易进口国。世界贸易组织4月5日在日内瓦发表报告指出,2003年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进口国。报告说,以美元计算,去年中国的进口猛增了40%,进口额由2002年的排名第61名跃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2003年中国的出口则增长了35%。(资料来源:新浪网站)

与此同时也加快了中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矛盾。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55%的水泥、38%的钢材、36%的铁矿砂、30%的煤、10%的原油,仅2003年就进口了911万吨原油及2858万吨成品油,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耗国。这两年全球原物料大涨都与中国有关。但是,工业制品却因为中国变成“世界工厂”,价格不断下跌,包括科技的产品,如个人计算机、手机、数字相机等。在这样一个趋势下,2003年12月中国大陆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了3%,今年1月CPI又上升了3.5%,通货膨胀的压力剧增。去年外汇存底4035亿美元,但去年一年增加的外汇约1618亿美元。外汇存底增加,人民币发行也跟着增加,就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大趋势决定了我们必须认识今天来自各个方面的变化趋势,总结起来为10大变化趋势(见图)。

趋势是无法抗拒的,企业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从中找到机会、避开陷阱、挑战威胁。

不可忽略企业的自我诊断

在外部的大环境中,企业作为一个有机体,也有生老病死。我们是等到病入膏肓再治病,还是防患于未然,学会给自己及时诊治?许多优质企业都把企业诊断当作向管理要效益、求生存的秘密武器。象人体一样,企业经营活动也是一个循环过程。当它的细胞链条发生问题,正常的循环就会断开,就无法完成从投入到产出的过程。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细胞链条发生问题呢?依照表现形态和产生原因,可能会有来自日常管理的错误、舞弊行为、决策失误、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其中对企业危害最大的弊病就是决策失误。它的发生率可能仅为5%,但它所带来的危害却占到50%,甚至无法逆转,就象得了绝症。

如果我们将企业健康指数假设为1000的话,我们发现造成这些弊病的各种原因的权重为:高层领导的经营理念与价值观、以及领导风格和管理方式为150;创新与策略规划为110;顾客与市场发展策略及运用为110;人力资源与知识管理为110;资讯策略、应用及管理权重为110;流程过程管理为110;公司整体的经营绩效为300。

根据这些权重,我们再将经营不善的病因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希望它可以成为企业诊断的显微镜、CT机。

为了企业机体的健康,建议我们的高层主管们能够经常明确未来的方向,方向越明,对企业的发展越有帮助;与此同时,导入策略规划,明确年度重点目标,并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从方向到目标、从流程到财务、从资源到管理的全面的防御系统。

如何制定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策略

策略就是企业为了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达成经营愿景的方法、步骤,可以说是一种方向性的指引。用个形象的比喻,它更象是迈向目标的一幅地图,是一项艺术,也是一项科学。制定策略是一个有序的过程,不是拍脑门出来的点子。商场如战场,打仗就要有作战地图,战略有误,全盘皆输。制定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策略需要一个展开的清晰的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企业的使命。这个使命包括我们将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应当恪守什么样的商业道德?我们如何回馈社会?就象默克制药公司的使命一样:帮助人类战胜疾病、改善生命。

在这个基础上,要考虑企业的经营理念,包括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公司的立足点、以及基本方针。仅仅这样还不够,企业还需要有愿景,就是作为高层主管,你要思考你的企业未来要成为什么样子?要做到什么程度?就象通用电器公司,他们要把企业作成是同行业第一,或者第二,否则就收摊!

所以策略制定首先关心的三件事就是做什么(经营范畴)?有什么(核心资源)?关心谁(事业网络)?接下来我们需要将策略不断第展开,延展成为市场上可用的策略,这是CEO必须做出的决策。竞争优势的基本策略包括三个方面:

①用产品、服务的独特性取得客户认同的差异化策略;

②采取较别家企业价格都低的策略(关键是低成本);

③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集中投入特定市场的集中策略。

究竟实施哪一种策略,要从四个要件加以考虑,包括产品市场的界定、竞争市场的优势、企业的成长方向、以及企业的综合绩效。我们可以在综合考虑各种要素中取得企业平衡发展概念的基本流程。包括愿景,即你要的是什么?策略,即如何才能得到你所要的?策略目标,即如何从财务、顾客、企业流程、学习和成长等四个层面达成目标的各项计划?如何量化达成指标?

以上认知环境、诊断自我、制定策略都是CEO的职责的组成部分。在策略的执行和落实中,企业应当先求最适,再求最佳。特别是要以行动代替纸上的作业。对于CEO而言,在某种程度上,行大于知。

篇4:高层主管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谈到CEO的执行力,不少企业领导者认为:企业的最高领导者不应该屈尊去从事具体的工作,只需要进行一些战略性的思考即可,而把那些无聊的具体工作交给手下的经理们就可以了。这种思考方法是极为错误的,它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

在当今竞争环境下,竞争对手间的差距就在于双方的执行能力,执行能力正在成为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执行应当是领导者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许多企业领导者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了所谓高层战略当中,却没有对具体的实施给予足够的关注,致使一些很有希望的公司,最终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一些上任之初被寄与厚望的、具有良好资历的高层经理人,也因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而失去工作。而人们总是将这些归咎为CEO的错误战略,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战略本身并不是原因,战略之所以失误,其原因在于它们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很多计划没有按照预期的那样得到落实。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无法将那些突破性的思维、革命性的变革得以切实的执行和实现的话,对企业而言,它只是一堆胡思乱想,只能胎死腹中,它会使你的企业向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有意义的变革和战略只能来自实际的执行工作,康柏是最早发现windows操作系统和英特尔结合的商机伟大构想的,但由于没有附诸执行,所以成了一场白日梦。而戴尔却把握了这场变革,它的直销和根据定单生产的方式,成了它商业战略的核心,在短短几年里就超过了规模比自己大的多的康柏公司。为何?——原因就在于戴尔公司所秉承的执行战略。克莱姆斯所著《最好的首席执行官知道什么?》一书所评出的当代七位杰出首席执行官,他们具有共同的六大特征,这六大特征无一不是与他们重视执行和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相联系。

特征1 最好的执行官都特别重视市场,并且向公司灌输外部决定内部的观点。为此,许多首席执行官花费了50%以上的时间用于跟客户打交道,解决客户需求的细节,与客户交谈是他们一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特征2 许多杰出的首席执行官都有福音教派式的基因,从事平凡的、非浪漫的、枯燥无味的工作,他们把十字军般的精神用于战略的执行上,韦尔奇严格执行6∑就是一个典范。

特征3 最有效的领导者知道企业文化的关键和文化变迁的艰难性。戴尔说:文化是你看到它知道它在哪,可又很难用语言形容。我们的文化一直强调的是在目标之下的实效与执行,虽不那么浪漫,却很有力。

特征4 将想象力与执行力有机地结合,创造或改良下一代产品。

特征5 贯彻最好的思想且注重运用。沃尔玛的CEO说,他一生都铭记在心的一个经验是,你可以从任何人、包括竞争对手那里学到有用的东西。韦尔奇把这种行为化为制度,建立了一套收集、分析、执行的正式流程。

特征6 在许多方面丰富、发展而且实践了企业管理知识。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执行和结果间建立联系。许多CEO说:我们的问题在于学会如何执行。猎头公司常接到这样的电话——帮我们找一个能执行的家伙!但人们往往不了解执行的真正含义,或是得到一些模糊的概念,认为执行就是更为有效、更为仔细、更为注重细节的完成某项工作。拉里在其所著的《执行力》中指出,为更好地理解执行的含义和要求,必须记住三个要点:

执行是一门学问,是战略的内在组成部分 执行不仅是一个战术问题,且是战略的基础,是一个系统。它必须充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战略、目标、文化等各个层面。高层领导者必须是积极的执行者,而不应当将所有的执行工作交给下属。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学会执行将帮助自己选择一个更强有力的战略。如果你无法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包括适当的方法、资源、人力来执行计划的话,你根本无法制定出一个行得通的计划。

在一个具有执行文化的企业里,高层领导者制定的是一幅具有指导意义的地图,而不是僵硬的路线,这使公司能在变化的情况下做出及时灵活的反应。执行可为企业定下一切活动的基调,能使你对自己所处的行业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它是最好的变革和过渡的手段,比哲学和文化都要好。以执行力为导向的企业变革的速度通常要快于其他公司,因为它更接近实际情况。

执行是企业领导者的工作 试想一下,如果球队教练只在办公室里与球员达成协议,而把所有的训练工作交给助理,那情况会怎样?教练的主要工作应在球场上完成,他应通过实际观察来发现球员的个人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为球员找到更好的位置和打法,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将自己的经验、智慧和建议传达给自己的球员。对企业领导者而言情况也如此,只有那些实际参与到企业运营中的领导者才能拥有足以把握全局的视角,并提出一针见血的问题。

这并不是说要进行企业内的微观管理,也不是不要放权,相反,它应当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参与。那些非常善于执行的领导者,常常会从一些非常关键的细节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将企业的问题公布于众,号召大家一起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不仅仅知道深入一线的重要,而且更知道作为一个领导者在一线该做什么。领导一个企业和管理一个企业有着巨大的区别。这些善于执行的领导者更具有领导力,而不仅是管理一个企业。因为他们能够深入的参与到人员管理和企业日常运营中去,所以他们具有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他们总是能够通过以身作则来教育自己的员工,对员工而言,领导者本身就代表着企业。

GE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结为它的CEO杰克·韦尔奇的执行力和他所创造的执行文化。他20年如一日,每天工作十个小时评估各部门的运营计划。他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谈,直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结束。

执行应当是一个企业中的核心文化 如上所说,执行并不是移植到企业的一个项目,就象企业领导者必须亲自参加到企业运营中一样,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也要理解和实践这门学问。执行必须渗透到企业的回报系统和行为准则中去。只有当人们接受了足够的训练并经常实践的时候,执行的学问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如果只有少数几个领导者的理解,根本产生不出有实际意义的结果。执行必须称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促使各个层面的领导者的行为水平得到改进。只有当适合的人在适合的实践开始关注适合的细节的时候,一个组织才能真正落实一项计划。将领导者心中的理念转变为整个组织的实际行动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文化过程,在认识执行重要性的基础上,领导者必须把握从策略到执行的架构,我们称之为PES架构:

在执行的层面必须建立一个贯通整体运作的管理平台,即预算。预算管理是从企业整体出发,通过科学预测,明确企业在预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达成手段,从而对企业及各个业务部门的经营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实现企业的全面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说,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双循环都与预算的管理架构相联系。

预算管理管什么?预算管理的本质是企业的利润,预算管理的思想是纲举目张。预算管理向上管理的作用是促使企业定期评估、思考企业的愿景、事业范围、核心竞争力,并给予客观的分析;思考、评估企业的未来蓝图和目标,让企业能够更明确地掌握未来的机会及避免可能的风险;思考和评估企业的激励措施和方针,使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最大限度的结合。

预算管理向下管理的作用是对企业不同层级的目标进行优先排序,包括企业中长期目标的协调和部门单位间的目标的取舍;资源分配的依据;提升决策与管理控制质量的平衡;企业绩效评价基准,各类绩效差异分析。预算管理的横向管理的作用是协调各个部门的作业流程。包括客户满意导向的流程管理、供应链管理、整体性、全员质量管理的的综合绩效。

如果说预算管理是贯穿企业整体运作的血液循环系统,那么流程就是企业这个生命体中整合各种功能的神经系统。企业的各种机构相当于器官,企业的价值在于让器官有效发挥功能。而将器官功能发挥出来的就是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在高度分工和专业化的现代企业,作为高层领导者,如何将企业各种活动整合为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链,在价值链的原作中实现精益生产,是非常重要的职责所在。

企业在以流程为基础的持续改善中,是从定义客户的需求开始的。我们不能再盲目相信自己完全了解客户的需求,必须在变化中把握客户的潜在需求。作为高层领导者,你是否能够经常听到客户的声音?你的员工是否能够准确的说出客户的抱怨或者期望?你的企业中是否将这些事情看作是小事情而不屑一顾?只有从客户的声音中才能找到品质的关键点,从品质的关键点才能使企业的流程达到精益生产的要求,包括避免浪费、持续品质保障、及时生产、保持产量的一致。

流程管理的基本哲学是用平行的流程管理来补足垂直功能的不足。流程是将客户第一的抽象想法转化为一个清楚的目标取向,是取得成果而不是做完工作;流程是以客为尊,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目的;流程是纵观全局的,是齐心协力的无缝工作网,是以整体效益取代各自为政;流程是基于设计良好的工作方式才能带来企业成功的信念的。

在把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中,如果企业要实现一切从客户出发的、跨功能的、以发挥整体效益的流程,须在于人员、战略、运营这三个核心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领导者需要在流程的过程中把握这三个环节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是企业向执行型企业转变的基础。在企业的各个流程,都需要围绕这三个核心流程进行协调和运作。

上一篇: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讲话下一篇:台州浙江黄岩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