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新闻稿(发)

2024-04-26

中都新闻稿(发)(精选8篇)

篇1:中都新闻稿(发)

中都高级物流培训班开班典礼

2014年6月30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中都高级物流培训班开班典礼拉开帷幕。活动主会场为北汽中都物流总部一号培训室,分会场通过远程视频直播了本次活动,参与活动人数达120余人。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特别助理、博士生导师刘人境教授致辞,在简要介绍交大及管理学院的发展历史后,他对本次培训班的举办表示了热烈祝贺,并高度赞扬了中都物流中高层领导的再学习能力。通过西安交通大学此次培训,将为中都打造一支物流专业知识与管理技能兼备的人才队伍,充实中都的业务核心力量,助力企业的未来发展。

北汽中都物流党委书记韩志军介绍了此次培训班成立的背景,发展目标,给予了美好期望,并对研修班学员提出了学习要求。西安交通大学中都高级物流研修班是北汽对校企合作的深度尝试,从确定合作意向,量身定制课程及培养计划,到确定进班人选,培训班的筹备历时一年有余。公司领导对培训班的开办倾注了大量心血,也对本届培训班寄予了厚望。

两位领导共同为西安交通大学中都高级物流培训班进行揭牌。

高级物流培训班开班典礼结束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刚教授与企业相关领导共同探讨了“汽车物流的地位,现状与未来”。

通过国内外汽车物流行业对比阐述了目前中国汽车物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中都生产运营总监朱励光作为公司内部的业务专家,从中都角度出发就企业更为关注的部分与李刚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开班典礼在一片热烈的掌声和友好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篇2:中都新闻稿(发)

外包(公关公司和广告公司)

一般而言, 中小型的, 名气还比较小的企业或机构, 想靠资金快速冲开市场, 会通过外包的途径做推广, 新闻稿是其中的一个手段。

这种方式成本比较高, 但是效果也很好, 因为这些公司都是比较有经验的人在帮你操作, 只要花足了钱, 不会差到哪里去。

在新闻稿发布上, 除了保证发布的展示量外, 还能策划线上线下的宣传, 提升整体效果。

新闻稿机构

国内主要是美通社, 朝闻通, 新闻稿在线这些机构。

提供比较透明标准的新闻稿发布服务。

和外包的区别是, 他们不会帮企业写稿件, 但是会审核, 如果稿件太差会拒稿, 优点是发布的效果有保证, 并且费用较低, 缺点是要自己去策划和制作内容。

自建媒体关系

对于业内比较知名的企业或者集团, 一般都会几种手段并用, 除了外包公关公司和通过机构发稿, 还有自己固定的媒体渠道, 并且各种媒体也乐于与这些企业保持联系, 有价值的新闻会抢着要。

发布新闻稿会相对容易。

一些活动或者会议上, 通过邀请媒体发通稿的形式进行宣传。

篇3:只要是新闻,不怕发不了

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稿子能不能发表,跟作者与编辑的关系深浅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也不存在“意思”的问题,关键要看你写的是不是新闻,有没有新闻价值,是不是为广大受众所喜爱。

今年8月份《河南日报》、《河南农村报》、《洛阳晚报》、河南报业网等媒体分别刊登了我采写的《伊川农民招标买汽车》一稿。这几家媒体我都熟悉,但与编辑确实没有更深的交往,更没有到报社去“意思”过,稿子是通过互联网传到报社的。

这篇稿子先后在几家媒体上发表,使我认识到:只要是新闻,只要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它就有“市场”,它就有“活力”,它就能吸引编辑的“眼球”。我将这篇稿件几乎能在同一时间在几家媒体发表,归纳为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新闻标题动人。农民买汽车这已不是什么新闻,但通过互联网这一现代高科技的传媒手段在网上选车型,然后把经销商招到家门口公开竞标,谁的车便宜、质量过硬、售后服务好就买谁的,这确实是件新鲜事儿。我再三斟酌将标题拟为“网上选车型门口签合同伊川农民招标买汽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伊川的农民耍得真大”,从而勾起读者想了解事实经过的好奇心理。

其二,新闻事实引人。伊川农民招标买汽车这一新闻事实发生在伊川县城关镇窑湾村。该村是伊川县远近闻名的工业村,每年成千上万吨的原料需要进口,产品需要外运,但该村的货运市场却一直被外地运输公司控制。为了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伊川县窑湾村两委瞄准市场行情,发动村里“能人”出头,办起了两家汽车运输公司和信息服务部,很快带动了该村运输业的发展。从2000年这个村购买第一台大货车开始,到目前,这个村已拥有大货车近300辆,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成为豫西最大的运输专业村。近300辆大货车不仅解决了当地千余名农民的就业问题,还辐射带动了周边乡村农民纷纷走出家门,加盟到窑湾运输村来。从事运输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两三万元,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成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层层递进的新闻背景紧紧吸引着读者想把此文读完。

其三,新闻经过喜人。据伊川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窑湾村党总支书记宋建祥介绍,今年他们村已通过招标买车这种形式,购进了80多辆价值3000多万元的“斯太尔”大货车。通过招标买车,每辆车不仅便宜1万多元,更重要的是向外界展示了当代农村的新风貌,当代农民的新形象,社会意义深远。这些大货车不仅为该村运输公司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且还将安排二三百名农民就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当我听说窑湾村农民招标买汽车这一新闻由头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条好新闻,于是我就深入到窑湾村了解情况,采访了买车的农民、竞标的经销商、窑湾村的党总支书记。他们都充满自豪地向笔者介绍了招标买车的经过,有幸的是笔者还赶上村里最近一次的招标过程,亲身感受了窑湾村农民的“牛气”。

稿子写成后,我将它发往了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河南农村报》、《洛阳晚报》等媒体。几家媒体有的将标题作了改动,有的全文照发。窑湾村党委书记宋建祥看到报纸后,打电话向我表示感谢。其实,这件事不应谢我,要谢应谢我们党的政策好,让农民朋友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机会,应谢那些慧眼独具的编辑,使得这篇稿件得以问世。

附原文:网上选车型门口签合同伊川农民招标买汽车

本报讯“伊川的农民耍得可真大,买辆车把十几家经销商都叫到家门口了,还搞什么竞标,谁的车质量好、价格低、售后服务好就买谁的。如今的农民可真得刮目相看了”。昨日,在伊川县城关镇窑湾村购车招标现场,一位外地汽车经销商感慨地对笔者说。

当日,伊川县窑湾村农民共与陕汽、重汽两家汽车经销商签订购车合同30份,一次购进“斯太尔”系列大货车30辆,合同货值1200万元。

在招标买车现场,笔者见到了伊川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兼窑湾村党总支书记宋建祥,他如数家珍地向笔者介绍起了窑湾村运输业的发展史。

据宋书记介绍,2000年前,伊川县的运输市场基本上被河北车辆垄断。当时伊川县的金刚砂产业发展迅速,运输市场前景看好。窑湾村民范宽坡、白雪敏、范朝宏、陈治民、戴定武集资购买了7台大型载重车从事金刚砂运输。两年后,随着伊川工业的迅猛发展,伊川煤电铝一体化格局的形成,需要大量的货车服务于工业建设,几十台大型货车源源不断地往天津、连云港运送铝锭,回来拉氧化铝粉。另每年到窑湾村雇车往广东、广西、新疆、青海等地运送大件货物的客户络绎不绝。一辆车一个月下来可挣3.2万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回报,使窑湾村农民购车积极性空前高涨。范宽坡等人看准时机,成立了华龙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洛阳市远威重型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将村里的几十部车招到自己“麾下”,公司成立了信息部,负责提供货源信息。2001年窑湾村农民购车达70多辆,到2002年发展到160多辆,到2003年不仅窑湾村农民踊跃买车,还带动了周边乡、村农民集资购车后加入窑湾村两家运输公司。两家公司农民购车猛增到200多辆,窑湾成了远近闻名的运输村。

窑湾村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兴起。该村有800多名农民从事汽车运输业。他们通过走南闯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很多人通过运输有了一定积蓄后,回家办起了企业。在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安置了大批下岗职工、复员军人、周围岭区农民,一个司机年收入2万元左右,超过务农4年的收入。目前,在窑湾村先通过搞运输挣到钱后办起企业的运输户已有20多户;与此同时,伊川县运输业的队伍还在不断发展壮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力欲加入运输队伍。

如今,尝到甜头的窑湾村农民正在想方设法把运输业做大做强。仅2004年以来,该村就通过上网选车、招标买车这个途径购进载重30吨的新车80多辆,价值3200多万元,每辆车比到销售厂家去买便宜1万多元。目前,两家运输公司共有各类大货车280多辆,按每月每辆车收入3.2万元计算,年运输收入可达10752万元。经河南省交通厅认定为豫西最大的运输专业村。

(葛高远)

(原载《河南农村报》2004年8月11日2版)

篇4:中秋节发月饼新闻稿

湖南省纪委日前对7起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其中湘阴县民政局中秋节违规发放月饼,党组书记、局长庞国荣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党组成员、副局长左重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在这通报的7起违规典型问题中,除违规发放月饼外,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午餐饮酒、违规操办丧礼、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问题。

此外,湖南烈士公园党委副书记、管理处主任吴军因在公共资源管理上失职渎职,导致该公园出现带有私人会所性质的场所,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这一通报要求,湖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执纪监督,重点加强对中秋、国庆“两节”期间的暗访监督,严肃查处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大吃大喝、公款私人宴请、突击发钱和滥发奖金等问题。

据介绍,中央八项规定颁布以来,湖南全省共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典型问题4879起,处理585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19人,湖南省纪委先后5次共对33起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

篇5:颁奖晚会新闻稿从哪里发范文

颁奖晚会新闻稿从哪里发?

现在网络上新闻发布的平台有很多,除了自建平台以外,企业或则机构也可以找专业平台或则团队代发。颁奖晚会新闻稿的发布能够给企业或者机构带来知名度的同时能够增加美誉度。

篇6:歌中都是故事

——国立湘雅医学院院歌

5年前入校,我们在军训中学习院歌;5年后,院歌的每个字以及其背后的故事都已经熟烂于心。书写了中国半部西医史的湘雅精神,就这样心口相传,流传至今已有百年。

学成乃致用,道大亦能容。

这是医学生向医生进行角色转变的最高标准。

长沙张仲景 医学溯先贤 泱泱乎流风千载 湘雅树中坚

“吾国医学,源远流长。虽在今日视等陈言,而在当时实为鸿业。其历史上之价值,万古千秋,永远不能泯灭。我辈为中国人,一方面固应尽量接收新医学之潮流,但一方面决不可数典忘祖。”

——摘自《国立湘雅医学院要览》

1901年,值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200周年校庆之际,一批耶鲁学生自发组织,在校方支持下成立了雅礼协会,负责耶鲁大学和中国的交流合作事宜。“湘”是湖南的简称,“雅”既是耶鲁英文校名YALE的译音首字,又取《论语?述而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之义,这便是“湘雅”一词的起源。

美国人胡美(英文名Edward Hicks Hume)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毕业后,携妻抱子不远万里来湘创办医院。同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中国这头亚洲雄狮正在觉醒,可长沙城内的民风依旧愚昧。生病的人们宁愿迷信鬼神,也不愿迈进洋人开的正规医院半步,胡美的诊所收治的首位住院病人竟然是雅礼学堂一名身患大叶性肺炎的男学生。

当地的老百姓视西医为猛虎,却不妨碍胡美对中医的亲近。长沙作为医圣张仲景曾经悬壶济世之地以及九芝堂为首的各大中药文化聚集地,中医资源非常丰厚。某次出诊,同去的老中医仅仅凭借把脉,就得出了需要各种西医检查才能得出的结论。这让胡美大为叹服,初来乍到的他极力跨越语言障碍,常与城中医馆药堂的郎中们交流学习,甚至同堂会诊。为了让大家信服自己的医技,胡美也尝试了中医的脉诊。虽然出师不利,误诊了一名前来看病的官员,还被斥责为“完全不懂医的外国人”,但完全没有打消他对中医的热情。

中医是前人的智慧积累,跟中国的历史一样久远,要掌握其精髓并非一日之功。远道而来的胡美对阴阳五行的机理满是不解,这并没有妨碍他用科学的眼光和求知的精神对待中医学习。泱泱乎流风千载,湘雅树立医学之林已有百年,而不管哪一届的西医临床教学,都免不了中医课程的基础培养。就这样,看似矛盾的西医和中医,在历史中相遇、碰撞交融,和谐长久地传承了下来。

椎轮始业 自谭胡颜 历尽艰难颠沛 壮气直无前

“湘雅创始于民国二年,最初原议由湖南省政府与美国雅礼会合办。始则艰难险阻,继则颠沛流离,而壮气终不少挫,此则于历年师友及各界之扶助提携者,不可不深志纪念也。”

——摘自《国立湘雅医学院要览》

如果说美国人胡美是湘雅的奠基人,那么上海人颜福庆就是开辟了中国近代西医学半壁江山的耕耘者。耶鲁博士毕业后,颜福庆来到长沙,协助胡美工作。因为治愈了湖南督军谭延闿的肺炎,胡美和颜福庆的医疗事业得到了官方支持,随后的发展风生水起,湘雅从一所小诊所,逐渐成为一个品牌,与之配套的医学和医护学校一应俱全。

从近代医学的发展史看,湘雅是西医在中国传播并被本土化的最早模型。之后,美国洛菲克基金在北京资助创办了协和,西方各国纷纷效仿,西医医院和学校一时在华遍地开花。不过,这些学校聘请外教授课,医学思维模式以英美为主导。作为湘雅的首位国人执教者和校长,颜福庆为西医的本土化做出了巨大努力,使得湘雅从国外的基金和支持中脱离出来,真正成长为中国人独立操办的医科大学。

时局动荡,民不聊生。频频爆发的战争让医疗需求日益加重,而医疗办学却举步维艰。“九?一八”事变后,华夏大地已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湘雅的首届毕业生张孝骞本已留任协和内科,却因强烈的母校情怀驱使,于战火纷飞时取道回长沙,临危受命,受聘为教务长,代理湘雅一切事务。此时长沙城内兵荒马乱,日军对长沙的轰炸干扰了正常教学,更威胁到师生的安全。思量再三,张孝骞决定带领全体师生以及重约40吨的仪器标本图书等向贵阳迁移。没有教室就租借民居;没有桌椅就买来长凳,从中锯断加条腿变成三角凳,上课自修,甚至于防空警报响起时,学生都可以随身携带。

(注:“椎轮始业,自谭胡颜”,椎轮原指无辐的车轮,喻指艰辛的事业始创期。谭胡颜分别是谭延闿、胡美、颜福庆,三人皆为湘雅的开山功臣。)

院训指薪传 公勇勘慎 诚爱谦廉 求真求确 必邃必专

“求真求确,为科学之精神。邃示其深,专示其窄。即以科学之精神,为窄而深之研究,一切科学之成功,无不籁乎此也。”

——摘自《国立湘雅医学院要览》

1980年代,卫生部曾组织了三次全国性的针对医学院校在校生的统一考试,以检测教学质量,湘雅连续三年夺得冠军,有了“三连冠”的美誉。

2010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是“国内医科学生的奥斯卡”。第一年,湘雅在第一轮小组赛中惨遭淘汰。这次惨败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所有为湘雅自豪的湘雅人脸上。失败让人反思,也给了大家奋起直追的动力。次年,湘雅拿到了一等奖。可一等奖已经不是目标,所有人想要的是重拾先辈的成绩,复兴湘雅昔日的辉煌。为了再次向全国第一冲刺,临床教学对任何细节都不放过,简单的外科止血带包扎都会反复练习。针对抢救所需的效率性,删繁就简,通常需要8秒才能完成的包扎,同学们2秒就能做到极致。以细节制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随后三届的技能竞赛上,湘雅连续三年夺得特等奖,新时代的“三连冠”由此诞生。

“公勇勘慎 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遂必专”,这就是湘雅精神!前人张孝骞曾告诫我们:“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研究课题,都需要我们谨小慎微地反复考察,力戎马虎从事。”我们深知,选择学医便是选择了奉献,需要比他人更强的使命感,必须以学习为重,牢牢掌握专业知识。初到学校时,我们难免抱怨学校太小,生活单调。游走于其他校园观玩时总会心生失落:那才是大学啊,林荫大道,处处是往来的人群,好有生气!可一回自家学校这一亩三分地,就会忘记了刚才的抱怨,自然地沉醉在校园的宁静之中。这才是适于学习的环境,紧凑的步调是来往于图书馆与自习室的身影,生活简单却不失深意。回到这里,就像是回归了古朴与纯净,在书香鸟语间放牧心灵,忘却尘世的纷扰,以此求得心如止水,方能培养出医者必备的素质。

宏创造 利人天 发扬光大 亿万斯年

“湘雅以培养创造力为最大目的。将来发扬光大,溥利人文,其前途正末可限。大愿所存,后生可畏,期与师友共勉之。”

——摘自《国立湘雅医学院要览》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在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中,题词无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而“学成致用”作为他的绝笔,则是他为湘雅医科大学第五届毕业生题赠的勉词。学成乃致用,道大亦能容。这是医学生向医生进行角色转变的最高标准。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吃穿住行,从物质上满足自己;还是善利万物,以除人类病痛助健康完美。

“中国的受难者我见得太多了——瞎子、瘸子以及痢疾、霍乱、天花、饥饿所造成的种种后果。我深深地知道它们是我的头号大敌。我要学医,用医术来和这些敌人斗争。”这是小儿麻痹症病毒疫苗的研发者李振翩教授曾经立下的誓言。在湘雅,像李教授这样的典范比比皆是。有着“试管婴儿之母”之称的卢光琇教授,10年间通过医疗技术,帮助4万多对生育困难夫妇“孕育”子女。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左晓霞,为了准确判断病人预后,不耽误治疗,面对没有经济能力来医院就诊的病人,下班后打车到病人家中,为病人抽血液标本进行检验……

而今,外界对“白衣天使”的妖魔化愈演愈烈,看着身边的同学在杀医事件后的忧心,也见识了他们为抢救病人加班加点的苦熬。医路漫漫,前途未卜,可一旦穿上了那身白衣,我们的眼中只有责任。院歌教给我们的,是要将利人天的事业发扬光大,直到亿万年。

篇7: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会

1.《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发布,请问此次《纲要》有何特别之处或亮点?发言人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答: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商务部组织编制的《商务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最近已经印发实施。《纲要》共12章44节,主要有五大新亮点:

第一大亮点是新发展理念贯穿《纲要》各领域、全过程。《纲要》遵循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规划全篇。一是把创新摆在商务发展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商务工作始终,增强商务发展动能。二是紧密结合商务工作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点,正确处理商务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优化商务发展格局。三是努力打造绿色商务,提高商务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五是把共享发展作为商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商务服务民生的功能,让人民群众在商务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第二大亮点是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出“十三五”商务发展目标。《纲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内贸流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等4个方面14项具体指标。这些指标在设置上强化了结构调整、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导向。到2020年,一是内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二是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贸易结构进一步改善,服务贸易超过1万亿美元;利用外资规模不低于“十二五”时期水平,质量和效益提升;对外投资5年累计达到7200亿美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商务发展从要素驱动加快转向创新驱动,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逐步建立。四是国际经贸关系全方位拓展。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出更多中国方案,议题设置和成果规划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提升。

第三大亮点是着眼于推进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九大任务和三大新战略。《纲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以提高商务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眼于推进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九大任务和三大新战略。九大任务包括:形成商务发展新体制,提升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完善跨境投资布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协同开放,深化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关系,统筹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三大战略指的是,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流通升级战略、国内外市场一体化战略。外贸优进优出战略着力于推动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进贸易强国进程。流通升级战略着力于大力推进流通信息化,加快流通标准化建设,促进流通集约化发展,提高流通效率,做强现代流通产业,更好地发挥现代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改善民生的功能,更好地发挥现代流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和先导性引领作用。国内外市场一体化战略着力于统筹推进发展现代流通和对外开放,推动国内各地区市场的一体化、国内国际市场的一体化,培育一批内外贸结合、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的商品交易市场,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展会,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支付结算和仓储物流网络,逐步形成贯通国内外的价值链和大市场。

第四大亮点是提出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纲要》提出了26个重大工程项目,作为“十三五”时期商务发展的主要抓手,强化对6个方面目标任务的支撑。一是强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支撑,突出综合性改革试点和事中事后监管建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商务综合监管执法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二是强化现代流通发展的支撑,围绕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智慧供应链创新行动等重大工程项目。三是强化消费升级的支撑,实施国际消费城市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四是强化贸易强国建设的支撑,实施培育外贸品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重大工程。五是强化跨境投资发展的支撑,实施国家级经开区创新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创新等工程。六是强化区域协同开放的支撑,实施京津冀市场一体化建设、长江经济带商务引领等重大工程项目。

第五大亮点是提出了实施《纲要》政策上要突出“三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突出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二是更加注重政策的精准性和精细化,加强对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对薄弱环节、发展短板的支持力度。三是更加注重市场与政府作用的互补配合,强化政府投入杠杆撬动功能,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2.商务部如何看待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及其对中国与英国、中国与欧洲经贸合作的影响?对未来合作前景有何展望?

答:我们注意到英国公投结果,尊重英国人民的选择。中方一贯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发展中欧和中英经贸关系,支持欧洲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支持欧盟一体化进程。我们将密切关注英国“脱欧”公投后局势的发展和相关影响。

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合作伙伴,近年来中欧构建起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英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二大贸易伙伴,中英关系正在进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我们对中欧经贸关系前景仍然充满信心,愿意与欧方和英方一道,深化各领域合作,实现中欧经贸合作机制平稳过渡和发展,不断丰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3.近期国际金融市场遭遇震荡,美元、英镑汇率都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这是否会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造成影响?

答:短期来看,英国“脱欧”等一些因素确实导致国际金融市场最近动荡加剧,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给企业对外投资带来一定影响,但我们认为这种直接冲击是有限的。从中长期看,我们认为这种影响短期内不大可能持续很久,国际投资环境会日趋明朗,新的投资商机很多,总的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还是机遇更多一些。因此,有理由相信,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还将会继续保持积极稳妥发展的趋势。

4.上月底中日韩自贸区第10轮谈判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请问此轮谈判取得了哪些成果?中方对下一步谈判有何预期?

答: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自2012年11月启动以来,已进行了10轮,三方一直在稳步推进谈判,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协定范围领域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在6月27日—28日举行的第10轮谈判首席谈判代表会议上,三方就协定范围领域达成一致,将金融服务、电信、自然人移动等5个议题升级为分工作组,并决定自下一轮谈判起,就重要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壁垒情况进行信息交流。

中日韩同为全球重要经济体,中方为日方和韩方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日、韩分别为中方的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如三方能尽早达成自贸协定,不仅将推动三方贸易增长,还将为三方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和经济利益。去年11月,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宣言,重申将进一步努力加速三国自贸区谈判,最终缔结全面、高水平和互惠的自贸协定。

中方始终高度重视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愿与日、韩共同努力,在充分考虑三国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共识、弥合分歧,落实领导人的要求,最终达成一份全面、高水平和互惠的自贸协定。

5.WTO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和欧委会6月21日发布的《2016年贸易与投资壁垒报告》均提到,近一段时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包括一些G20成员在内的发达国家尤为严重,有三分之一的贸易救济措施直接针对中国。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正如报告中所提到的,我国一直是贸易救济调查的最大目标国。自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至目前,共有48个成员对我国发起各类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共1149起,占案件总数的32%。我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中方一直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贸易摩擦,恶化了国际贸易环境。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也认识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会阻碍经济复苏,还会进一步加剧危机。因此,G20各成员国领导人在多次峰会上承诺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希望各国能够共同遵守诺言。

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依照进口国法律程序应诉贸易纠纷案件,要求并引导企业开展有序生产和合法经营。同时,鼓励通过业界协商合作减少贸易摩擦,实现互利共赢。对某些成员违反世贸规则、滥用贸易限制措施的做法,我们将通过交涉磋商,敦促其纠正错误做法,必要时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以维护我合法权益。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与世界各国发展平等友好、互利互惠的经贸关系,与各国共同维护公平合理的贸易秩序,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尽早复苏。

6.据中国海关统计,今年1—5月,中国钢材出口累计4628万吨,同比上涨6.4%。5月钢材出口仍然增加,当月出口942万吨,较4月增加3.7%。有国外媒体就此提出疑虑,担心不利于国际钢铁市场稳定,请问商务部有何评论?

答:一直以来,中国钢铁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不鼓励钢铁产品大量出口,相反还采取一系列切实措施控制钢铁产品出口。比如,一方面,对部分钢铁产品加征出口关税以减少出口;另一方面,主动下调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目前所有钢铁产品退税率均低于17%的增值税率,部分产品出口不予退税。

作为钢铁大国,中国最希望国际钢铁市场的稳定。去年1—5月,中国钢材出口数量同比增幅将近30%,而今年同期只小幅增长6.4%,这个增幅比去年回落了约22个百分点。今年5月钢材出口虽然还保持增长,但环比仅增长3.7%。这样的趋势,说明中国对国际钢铁市场的稳定已经并且正在做出贡献,而非相反。

钢铁国际贸易基于产业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源于进口国的需求,本质上是市场行为。中国钢铁产品市场竞争力强,不少钢铁产品还与当地产品形成高度互补,中国钢铁产品出口不仅促进了进口方经济的发展,也给进口方下游用户和消费者带来了实际的利益。此外,要看到中国在钢铁产品出口有所增加的同时,还大量进口国外的铁矿石,比如今年前5个月进口的铁矿石同比就增加了9.1%。因此,应当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钢铁产品贸易问题。

篇8:满洛城中都似家

邵雍(1011-1077),字尧夫,为“北宋理学五子”之一,著名思想家、易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主要著作有《皇极经世书》及诗集《击壤集》。《击壤集》是文学史上第一部理学诗集,收集一生所作三千余首诗,其诗平实坦易,在理学家中首屈一指。因其多用诗歌形式表达理学思想,故被人讥称为“押韵语录”,历来褒贬不一。其诗特色鲜明、自成一体,被称为康节体、击壤体,“击壤派”成为我国古代理学诗派最重要的支流,历宋、明数百年之久。本文拟从其诗歌分析邵雍的诗学精神和居住理想。

一、击壤之乐

“观物者审名,论人者辨志”。邵雍将诗集名之为“击壤”,是取“帝尧之世,击壤而歌”之意。击壤是一项古老的投掷游艺,相传远在帝尧时代已经流行。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壤夫者,尧时人也。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壤夫年八十余而击壤于道中,观者曰:‘大哉!帝之德也。’壤夫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何有哉!’”“尧夫”之名正是取尧夫击壤之意。如其诗言:“闲人歌咏自怡悦,不管朝廷不采诗”[3]“人间好景皆输眼,世上闲愁不展眉。生长太平无事日,又还身老太平时。”[4]“牡丹谢后紫樱熟,芍药开时班笋生。林下一般闲富贵,何尝更肯让公卿。”[5]《击壤集》反映出北宋承平之世,邵雍闲居乐处,安定自在的生活状态。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邵雍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生。嘉祐七年(1062),在西京留守王拱辰等众多朋友的资助下,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建其新居,邵雍为其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击壤集》中闲、乐等字眼随处可见,并有大量直接以安乐窝为题的诗歌,《安乐窝中吟》十三首,反复歌吟自己的居所,乐此不疲,这在古代文学家中,较为少见:

“安乐窝中职分修,分修之外更何求。满天下士情能接,遍洛阳园身可游。……”

“安乐窝中事事无,唯存一卷伏羲书。倦时就枕不必睡,忺后携筇任所趋。……”

“安乐窝中弄旧编,旧编将绝又重联。灯前烛下三千日,水畔花间二十年。……”

“安乐窝中万户侯,良辰美景忍虚休。已曾得手春深日,更欲放怀年老头。……”

“安乐窝中春梦回,略无尘事可装怀。轻风一霎座中过,远乐数声天外来。……”[6]

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对于安乐窝生活的满足和快乐之情,以及“遍洛阳园身可游”的城市生活的审美愉悦感,体现着相当新颖的对于城市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观念。在他的诗歌中,邵雍不避重复地吟唱着“满洛城中都似家”的自在与喜乐,如“小车行处人欢喜,满洛城中都似家”[7]、“尧夫自处道如何,满洛阳城都似家。”[8]对于诗人而言,整个城市处处皆有家的感觉,除了对四时风物的咏言,诗中也处处记载着邵雍和家人、臣相、官员、士人、及平民亲密融洽和谐的关系。

宋代笔记马永卿《懒真子》卷三记述:洛中邵康节先生所居,谓之安乐窝。以春秋天色温凉之时乘安车,驾黄牛,出游于诸王公家,其来,各置安乐窝一所。先生将至其家,无老少妇女良贱成迓于门,争前问劳。凡其家妇姑妯娌婢妾有争竞,经时不决者,自陈于前。先生逐一为分别之,人人皆得其欢心。于是酒肴竞进,餍饫数日。复游一家,月余乃归。此可想见洛中土风之美。[9] 至“康节先公没,乡人挽诗云:‘春风秋月嬉游处,冷落行窝十二家。’”[10]两相对比,可想见邵雍在洛阳城中受人欢迎之盛。

邵雍对城市生活的享受,是似陶渊明视城市为樊笼的人所难以理解的,即便洒脱如李白,也是“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李白《蜀道难》),可见,城市生活对士人而言总是陌生和异化的存在,并非久留之地,而在邵雍看来,洛阳的生活则是亲切的,具有家园之感的。

邵雍的安乐窝居,虽乐于四时,安于四方,而其本则在其经道之乐,悟道之乐。

二、经道之乐

击壤之乐源于经道之乐。朱熹谓“康节之学,其骨髓在《皇极经世》,其花草便是诗。”[11]《皇极经世》和《击壤集》可谓邵雍之学的两翼。击壤诗多以清风明月,花草庭园为表现对象,如果说《击壤集》是花草,则其根在于《皇极经世》,《皇极经世》运用易理和易教推究万物之源,天人之际,兴废之变,是邵雍为学之根本,为乐之根本。击壤之乐的客观环境得之于宋之太平盛世,内而言之则是理学家经道之乐。

邵雍之能“闲居乐处”是从远求天地之道,始知性命之学而来。闲居乐处的根本在其体道之深。欧阳修之子欧阳棐为邵雍所作《谥议》称:“雍少笃学,有大志,久而后知道德之归。且以为学者之患,在于好恶,恶先成于心,而挟其私智以求于道,则弊于所好,而不得其真。故求之至于四方万里之远,天地阴阳屈伸消长之变,无所折衷于圣人。虽深于象数,先见默识未尝以自名也。其学纯一不杂,居之而安,行之能成,平夷浑大不见圭角,其自得深矣。”[12]如其诗中所言:

风吹木叶不吹根,慎勿将根苦自陈。天子旧都闲好住,圣人余事冗休论。

长年国里神仙侣,安乐窝中富贵人。万水千山行已遍,归来认得自家身。[13]

“风吹木味不吹根”,“风吹木叶’,性其情也,情为动,“根”、“自家身”,性也,性本静,邵雍诗以物象言性理,重天命之性。故说“君子之学,以润身为本。其治人应物皆余事也”[14],邵雍乐天知命,然他所知命亦非世俗所知之命,“世俗所谓之命,某所不知,若天命则知之矣。”邵雍虽言“此身甘老在樵渔”、“身为无事人”,然而他却是在一心效法圣人,观物得理,究天人之际,要为后人留下一门大学问。他尝有这样的诗句:“只恐身闲心未闲”、“若蕴奇才必奇用,不然须负一生闲”。可见他是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又邵雍门生故旧中有当官者,为反对新法要投劾而去,他劝说这些人: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邵雍此论,亦有物尽其才,人尽其性之意,人对自己的担当和自我的完成,并不以退隐为上,而是精进进取之心。故程颢以“内圣外王之道”评邵雍之学,以“振古之豪杰”评邵雍其人。[15]

体道之宋诗与言情之诗论是两种不同的诗学主张。古代诗论,历来有尊唐贬宋之说,如“诗法多出于北宋,而宋人于诗无所谓” (李东阳:《怀麓堂诗论》)、 “其为诗也,言理不言情,故终宋之世无诗焉” (陈子龙《王介人诗余序》)等等,邵雍诗作为理学诗的重要一派,体现出不同于唐诗的重要区别,即闲淡自得之乐。邵雍诗集自序称:“《击壤歌》,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古代诗论的发展从逻辑角度而言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诗言志为主的教化诗论到诗缘情的有情诗论再到诗者天地之心、自然之性的无情(道情)诗论,从历史角度而言,三种诗论分别从汉代、魏晋至唐和晚唐到宋代为主体展开,从教化诗论到有情诗论再到无情诗论,古代诗论完成了其逻辑发展的三个阶段。常言“唐诗重情,宋诗重意”可以放在有情诗论与无情(道情)诗论中而加以分析。

邵雍在自序中分析了有情之诗与道情之诗的区别。认为人情有七,究其根源,有二,一是源于身,一是系于时,身指一身之休戚,时指一时之否泰,一身之休戚不过贫富贵贱,一时之否泰则在兴废治乱。邵雍认为“近世诗人,身之休戚发于喜怒,时之否泰出于爱恶,殊不以天下大意而为言者,故其诗多溺于情。”[16]理学家诗中的“乐”,其指向并非一般文人缘自于外在事物或个人际遇所兴发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种喜乐。而是超越了个人的穷达悲喜,而通达于天命之性,至乐之境。

有情诗论写人之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诗歌表现的是有我之境,以我之喜怒哀乐寄情于物,引起人情感的共鸣,讲究“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 钟嵘:《诗品序》),故其情以“浓”为主,“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诗缘情而绮靡”(陆机《文赋》),即重其情志与文采。道情诗论表现的是无我之境,以物观物,其情以“淡”为上,讲究平实质朴之美, 一如宋画色彩由浓转淡,宋瓷也将形式与色彩降到最低,理学家的诗歌也尚闲、尚淡、尚静,从绘画、器物与诗歌中升华成一种共同的审美精神。

性本静情为动,天性是没有哀乐的,发动为人情,始有哀乐,如晋时嵇康论《声无哀乐论》,声无哀乐指声的性的一面,反对者言声有哀乐,则是指声发而为情的一面。这里谈的是声音的两个层次,即作为本性的声音与作为情的声音,《乐记》对声、音、乐三个层次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从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中国的礼乐文化,一是礼教,一是乐教,而乐教更为根本,古人讲乐通伦理,乐之道通于天人之际,只是现在乐教早已沦落,邵雍之乐,是先秦乐教之乐。

故说唐诗主情,多言人之情,宋诗主意,是言道之情、性之情。感物而动谓之情,故言人情之诗,动人心性,宋诗主意,以静制动,故多言“闲”、“静”、“淡”、“乐”,其情皆从性本静而来。主于情者,多溺于情,故宋儒多追求闲淡,宋诗亦强调有“味外味”,主情之唐诗与主性、理之宋诗正在于这两个层面的区别,而诗论至宋代在逻辑上也得以完成。

性如水,情为波,性本静,情为动,君子既在哀乐之中,而同时又在于哀乐之上,这样才可以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古人修身养性是要修到真如之境、先天之性,这样才能行于寂静之中而不失风云之色。此种会心悟理之乐,方为至乐。程颢正是看到了邵雍诗中所体现的经道之乐,悟道之乐,所以作《和尧夫首尾吟》曰:先生非是爱吟诗,为要形容至乐时。醉里乾坤都寓物,闲来风月更输谁?死生有命人何异,消长随时我不悲。直到希夷无事处,先生非是爱吟诗。[17]

至乐,非人世之乐,亦非名教之乐,而是观物之乐。邵雍诗集序有言:“予自壮岁业于儒术,谓人世之乐何尝有万之一二,而谓名教之乐固有万万焉,况观物之乐复有万万者焉。虽生死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诚为能以物观物,而两不相伤者焉,盖其间情累都忘去尔,所未忘者独有诗在焉。然而虽曰未忘,其实亦若忘之矣。何者?谓其所作异乎人之所作也。所作不限声律,不沿爱恶一,不立固必,不希名誉,如镜之应形,如钟之应声。其或经道之余,因闲观诗,因静照物,因时起志,因物寓言,因志发咏,因言成诗,因咏成声,因诗成音,故哀而未尝伤,乐而未尝淫。虽曰吟咏性情,曾何累于性情哉!”[18]。“因……成(生)……”此一句法,在古代文论中常出现,如,因文生事、因缘生法、因形就势、因空生色等,何谓“因”?《管子》有曰:“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概而言之即邵雍所谓能以物观物,随物赋形,得自然之道也。

三、洛城之乐

邵雍安乐居处于旧都洛阳,换句话说,是安在城市,而不是在农村田园。自然、农村、城市,是环境美学的三大视界,从自然走向农村,从农村到城市是人类的家的发展,也是环境美学研究的轨迹。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上,人们对环境的审美理想大体上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先秦时期,以《山海经》为代表,先民们以实用之目的对待山水自然,以草木果实可以营养身体,安神疗疾,祛病延年,是为第一阶段;至魏晋南北朝山水田园诗的出现,“归田园居”的隐居模式成为古人的一种生活理想,山水之乐,林下风流成为古人挥之不去的山水情结,甚至将之与城市二元对立,“长怀去城市,高咏狎兰荪”(卢照邻《三月曲水宴得樽字》)此为第二阶段;至宋代城市作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物,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场所,人们的居住理想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古代大量的山水诗与山水画体现了古人渴望回归自然的情怀,中国的山水诗画多是“从城市出走”,体现出归隐田园的理想,而宋代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体现出“回到城市”的观念,邵雍的《击壤集》也反映出宜居、利居、乐居的城市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清明上河图》与《击壤集》正可谓古代环境美学发展到第三阶段的象征,即回到城市、安居城市、乐居城市,也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邵雍的《击壤集》可谓这一转向的风向标,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山水情结与城市生活相统一,实现了城市的园林化生活理想。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19]利居、益居不仅要能可行可望,还要可居可游,故画者、鉴者及居者皆以可游可居为意进行创作、品鉴和设计。在邵雍的诗歌中,充满了城市生活的乐趣:漫游城市,观赏街景、赏花游园,文人雅集、会饮唱和等等,邵雍在洛阳三十年,真正实现了行望居游的理想。

追溯邵雍的城市之乐,其实现至少有两方面的条件,主观上是邵雍能因静照物,因时起志,故能虽居喧器都市,而能心闲自处;客观上,是因时而生,应运而起,于宋代承平之世,理学兴盛之际,顺应时代和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一种新的人居环境的形成。

邵雍的“闲”即从道与性而来,故其闲不是消极无为,而是物尽其性,其乐则是观物之乐,而非人世之乐。邵雍提供了一种理想的乐居状态,乐居有二,一要有“闲”心,“闲”情。宋人大体重“闲”字,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苏轼《临皋闲题》),闲不是游手好闲、无为、懒散,闲是有余,是超越,是能放下,闲也可以说是平常心,所谓“平常心是道”,不拘泥于身之利欲,不着苦乐两边而行持中道。二是生命的底色是乐,不是喜怒哀乐之乐,而是至乐之境,闲以乐为基础,乐以闲为显现。这与佛教以苦、基督教以罪为出发点的文化不同,中国的礼乐文明,秩序是礼,天道是乐,中国文化是以乐天知命为出发点的,这种礼乐文明,始于先秦,成于宋代,至阳明心学更有所发展。哲宗赐邵雍谥为“康节”,“按谥法,温良好乐曰康,能固所守曰节。”[20]康节之名正是礼乐的体现。邵雍之子邵伯温请程颢为其父作墓志铭,程颢得之曰:尧夫之学可谓安且成。程颢于墓志中有“先生之学为有传也,语成德者,昔难其居。若先生之道,就所至而论之,可谓安且成”[21]。安且成,应是礼乐相辅而成,相得益彰。以乐为基础,回过头来,能日用即道,能物物即是,故能成就闲静之情,成就日常生活之雅趣。所以宋代士人于日常生活之中具有着一种宇宙人生意识的深度,使乐居得以实现。

邵雍的安乐窝的居住方式使人与自然、与山水、与生活走得更近了。甚至,最佳的自然山水不再是荒寒偏远的地方,不再是高蹈远引,离世绝俗的场所,而是日常生活化的地方。正如宋代隐士与避世疾俗的魏晋隐士不同,宋代隐士不避仕宦,也多与仕宦往来交游,实现了世出世入的统一。士人将归田园居的理想落实在“家有山林之乐”,乃至城中亦有山林之乐,终至王居、农居、市居、士居皆有田园之乐,山水之享,将“可游可居”的理想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化场景之中,体现出一种世俗的享乐和诗意的栖居,成就俗世的风景,在诗歌审美意象中透露出居世俗而内心超越的闲适旷达情怀。

邵雍“安乐窝”的居住理想体现了宋代环境美学中哲学性、形上性和世俗性、日常性的统一,理趣与俗趣的统一,出世与入世的统一,外向与内敛的统一、自然与人文的统一,使这种城市园林式生活可居可游,可进可退,可出可入,是古人对环境居住之美的理想形态,也是宋代理学思想在环境美学上的外化与显现。从山水诗到山水画到山水园林再到宋代形成的“家有山林之乐”的居住理想和生活方式,山水的意象通过不同的媒介表达出来,从二维的画面,外化为三维的立体空间,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一脉相承,最终生成为人的现实生活环境和精神环境。不得不说,理学家邵雍的“安乐窝”的居住思想是古代人居思想的典型显现。

(丁利荣,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1]陈望衡:《环境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陈寅恪:《陈寅恪先生文集》第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3]邵雍:《邵雍集·伊川击壤集(卷六)·秋游六首》,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96页。

[4]邵雍:《邵雍集·伊川击壤集(卷六)·清风短吟》,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68页。

[5]邵雍:《邵雍集·伊川击壤集(卷六)·初夏闲吟》,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P269页。

[6]邵雍:《邵雍集·伊川击壤集(卷十)·安乐窝中吟》,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39页。

[7]邵雍:《邵雍集·伊川击壤集(卷八)·小车行》,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95页。

[8]邵雍:《邵雍集·伊川击壤集(卷十九)·自处吟》,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06页。

[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杂家类三 杂说之属《懒真子》·五卷

[10](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二十,李剑雄,刘德权 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中华书局1994年版。

[12]邵雍:《邵雍集》,第5页。

[13]邵雍:《邵雍集·伊川击壤集(卷七)·风吹木叶吟》,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76页。

[14]邵雍:《邵雍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页。

[15]邵雍:《邵雍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页。

[16]邵雍:《邵雍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79页。

[17](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81页。

[18](宋)邵雍:《邵雍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98页。

[19](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20]邵雍:《邵雍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页。

上一篇:我的家庭故事优秀征文下一篇:生产管理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