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4-05-24

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通用6篇)

篇1: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二十一世纪文化产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活力的重要产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家都将文化产业列为支柱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在近几年已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兰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兰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出现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趋向优化,人才培养和成长出现新气象,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其主要成就表现为:

1.文化机构和文化人员呈较快增长势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兰州市纳入文化系统管理的各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摊点共3566家,其中文艺表演团体36家,歌舞娱乐厅497家,网吧430家,音像制品出租零售1276家,印刷业716家,书刊经营网点451家,文物监管物品及工艺美术品经营点160个;资产总额6.7亿元,从业人员2.4万余人,约占全市人口的1.5%;年营业收入10亿多元,约占全市GDP的1.8%左右。文化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摘得文化部首批42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牌子。2008年开始,我市 每年投资600万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文化市场、打造文艺精品,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006年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兰州向外推介文化、旅游项目28个,签订意向性合作项目金额4300多万元,当年文化产业投资新增3120万。总投人2300万元、9800多平方米的兰州文化艺术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计划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估算总投资1.2亿元的兰州剧院整体改造工程正式立项。

2.文化行业已初步形成产业体系。

近年来,我市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文艺演出、文化娱乐、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网络文化、印刷、艺术品及文物监管品等文化产业体系,且这些行业都初步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兰州市文化机构的数量占全省的28%,从业人员占全省的43%,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到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1%。2006年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方案,确立了以构建“一县两馆”、“一岁一站”、“一村一室”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完成21个试点村文化活动室、1个新农村文化建设示范基地、10个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总投人200万元。之后,兰州市文物局在全省率先启动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首次工业遗产调查,完成普查总量一半。实施重大建设项目及旧城改造项目跟踪文物调查与保护,先后对兰州二热电厂等6个建设项目实施现场文物调查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启动。出台《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 案》,兰州太平鼓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人国家级保护名录,兰州羊皮筏子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人省级保护名录。春节文化庙会成为群众欢度传统佳节的文化大餐,兰州合唱节成为都市“赛歌会”,黄河风情文化周成为盛夏兰州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三项大型文化活动演出文艺节目199场,放映电影161场,吸引观众、游客170万人次。市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八办纪念馆、美术馆、画院充分发挥各自职能,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服务人数达百万人次(包括县区“三馆”)。

3.优势文化产业逐渐崛起。

政府的支持,市场的培育,丰富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使兰州某些文化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优势。

(1)文化演艺业硕果累累。市属国有艺术表演团体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仅2006年兰州大剧院两院四团(兰州歌舞团、兰州交响乐团、兰州秦剧团、兰州豫剧团)新创、新排、复排、整理演出剧目17台,演出539场次(其中接待和引迸演出137场),观众76,6万人次,演出收入809万元。在全省新创剧目调演瞥第二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奖赛上,舞剧《大梦敦煌》、秦腔《梁宫秘史》(第二本)、豫剧《山月》分获创作特别奖、一等奖;被誉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的舞剧《大梦敦煌》从2000年首演至今,在国内外共演出500场,票房收入逾5000万元。2008年深圳文博会上,《大梦敦煌》又与澳大利亚演出公司签下3000万元的大单。

(2)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兰州旅游业得到 迅速的发展。兰州地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交汇点,旅游景点、风景名胜独特,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现已基本形成“两山一河一街四区六线”的发展旅游格局,特别是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兰州旅游的一大亮点,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春节文化庙、黄河风情文化周、兰州水车节、兰州合唱节等活动期间,文艺演出、放映电影、展出书画作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吸引了上百万人次的市民和游客享受兰州文化大餐。2007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441.53万人,比上年增长 24.72%;实现旅游总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22.25%,占全市GDP的3.7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4%;全年旅游新开发项目和续建项目共完成14140万元。

(3)报刊出版业出现大发展的局面。兰州日报社从1980年设立,由最初的一份《兰州报》发展到后来的《兰州日报》、《兰州晚报》、《都市天地报》、《中学生导报》、《新世纪小学生报》、兰州新闻网等五报一网,其中《兰州晚报》已成为兰州报业市场上的一个知名品牌,报纸的发行网络已覆盖全省十三个地州市,广告收入位居全省各媒体前列。报纸的质量、品位、公信力和亲和力、影响面都位居全省各报前列。2007年兰州日报社经营收入7846万元,其中《兰州日报》收入达834万元,《兰州晚报》总收入6718万元。兰州的图书出版业发展较快,总体上水平和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4月《读者》杂志发行量突破千万册大关,近年来,《读者》杂志连续获甘肃省和国家期刊奖,是中国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期刊,多年来一 直稳居全国9000多种期刊发行量榜首,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市场占有率达全国期刊总量的三十四分之一,海外发行量已超过50万册,行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第4届中国品牌高峰会上,《读者》杂志以36.28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第4年入选排行榜。

(4)体育产业迅速崛起。近年来经过探索和发展,以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兰州市现有体育场地总数为2730个,其中标准场地2139个(体育系统78个,占3、64%,教育系统1619个,占75、68%,其他系统442个,占20、68%)。全市体育场占地面积573、16万平方米,人均1、88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383、74万平方米,人均1、26平方米。乒乓球室1996个,游泳馆12座,排球馆250个,保龄球馆10座。此外,还有一些台球室、网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棋牌室等体育设施。目前,我市拥有各类体育组织1000个,开展包括保龄球、棋牌、健美健身、武术、跆拳道、信鸽等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体育活动项目以及新兴的波比足球、沙狐球等22个体育项目。近几年体育彩票销售持续增长,2007年,突破2亿大关,销售量达2.0879亿元。体育彩票已成为兰州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柱。同年,全市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800余项,直接参与人数达200余万人次。

(5)广播电影电视业逐步发展。兰州广播电视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有线网络传输为主业,电影发行放映、电视剧(片)制作、音响发行、技术服务、广告经营等相关 行业配套的多元化行业体系。目前,兰州电视台共开办四个频道、兰州人民广播电台开办3套节目,近两年相继开办了《一把手上电视》、《兰州零距离》、《快乐兰州》等几个名牌栏目,收听收视率不断提高,在省城电视界和广大电视观众中有较大影响。近两年,兰州电视台四个频道在省城10个电视频道中保持60%以上的收视份额。2007年全面启动全市有线电视数子化整体转换,完成6.3万户双向化改造,有线电视数字转换13万户。

4.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近些年,全市文化系统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多,重点文化工程四库全书藏书楼竣工并对外开放,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1482万元,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1800多万元改扩建了全省一流的金城大剧院;融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西北地区第一家五星级的电影院-----东方红影城;投资900多万元改扩建了体育公园;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兰州水车博览园;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兰州市文化艺术综合楼;投资100万在省内率先建成了国家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兰州分中心,初步建成全省第一个文化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文化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平台和“文化兰州”网站。另外在文物管理和保护项目方面,通过修缮或易地重建,使皋兰文庙、鲁土司衙门、五泉书院、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白塔、庄严寺、金天观、隍庙、万渊阁、齐天庙等一批文化遗存得到了有效保护。2006年,兰州市在建旅游项目26个,项目计划投资共计4亿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升了兰州的城市文化氛围、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5.文化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文化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形成多门类、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和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近两来,兰州文化市场蓬勃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表演、娱乐、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网络文化、印刷业、文物和艺术品及文物监管品等市场组成的综合市场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开发和建设的格局,呈现出门类齐全、层次多样、繁荣有序的局面,文化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先后组织开展了“扫黄打非”集中行动、“集中执法季”行动、“反盗版百日行动”、“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等专项治理。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7000多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299台(次门检查出版物集中经营场所385家(次),出版物经营单位、摊点、游商6526家(次),印刷单位1651家(次),网吧1380家(次);查处违法出版物经营单位475家(次),印刷单位8家,网吧66家(次),吊销网吧证照2家;破获各类涉黄、涉非案件10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9人,刑事拘留7人。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图书167069册(本);收缴各类非法音像制品477595张(盘),其中:淫秽色情类光盘9916张(盘);收缴伪造包装、装演印刷复制品2940个,侵权商标11100个,违法广告2000张。为引导网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举办了中国兰州首届网吧网管技能大赛;举办文化市场经营人员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300多人次。市 文化稽查队因工作成绩突出,屡破大案要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单位称号,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授予甘肃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被《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媒体誉。文化市场已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秩序。

6.文化企业日渐发展壮大。

文化企业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化企业3000多家,新建立的民营文化企业有70多家。近几年,国有文化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公司、兰州市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公司、兰州报业集团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运作。其中,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是一家综合性、集团化大型文化企业。拥有电影放映(发行)、演出经纪、文化旅游、音乐、美术培训和考级、健身娱乐、广告代理、音像制品、房地产经营等十多个经营项目,存量优良资产近2亿元。投资3000多万元的东方红影城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后,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势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我省文化系统的龙头企业之一,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也是甘肃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文化企业。

7.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进。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把事业单位中的文化经营性部分分离出去,变成独立自主的文化企业。对市属文化事业 单位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试行全员聘用合同制,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竞争上岗,分配制度上打破“大锅饭”旧体制,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贡献大小分配原则,并且还实行了各类不同的奖励制度。转换政府职能,理顺政府部门与文化企事业之间的关系,逐步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调整并引导文化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目前,全市的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和各类报刊都逐渐加快了改革的力度,已组建了6家较大型的企业集团,“核心层”文化产业单位和“相关层”文化单位都全力推进改革,新闻传播、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品制作和信息文化网络系统都开始按照市场配制资源的方式进行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激活了文化生产力要素和文化资源的开发。

二、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兰州文化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和西部的一些城市相比,还处于后进阶段,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存在观念、体制、市场、资金、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使兰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因此,兰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其突出问题是:

1.思想认识不足、发展思路滞后。

长期以来,许多人习惯把文化看作是公益事业,政府出钱办文化并把它当作福利无尝提供给人们来享用。文化开发意识薄弱,文化管 理部门重事业,轻经营的思想和做法仍然存在,即使能意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但还停留在“以文补文”的阶段,对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而没有真正意识到文化也是一种宝贵的经济资源。思想观念的落后,必然缺乏总体规划、有效管理和支持力度不足,无法使文化资源充分地得到保护、开发和利用,发展思路与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对创意文化认识不足。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路仍是“资源导向型”,往往只在传统的文化资源中找出路,而对现有的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型的策划、包装和市场开拓,其结果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未能有效地实现产业化,或产业化程度较低。因而,无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水平很低。

兰州文化资源丰富,品位较高,但是由于文化基础设施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落后,因而,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水平较低,资源优势尚未向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缺乏特色产品、主导产品和精品名牌。现有的一些文化产品和服务品味不高,管理经营粗放,与其他产业联动少,市场竞争力不强。此外,对外宣传力度不足,推介方式落后。

3.文化人力充足,文化人才短缺。

人才制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兰州文化产业最根本的制约因素。从总体上来讲,兰州人才总量充足,但层次和质量不高、分布不合理、结构不合理、人才浪费和人才流失现象都大量存在。目前,兰州地区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5万多人,但高级文化人才和文化专门人 才以及文化管理人才都十分短缺,尤其是熟悉业务、懂经济、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兰州高级文化人才比重不足10%。文化专业人才供求矛盾很突出,短缺率达50%以上,文化管理人才更为稀缺,有60%从事文化管理的人员均不是管理的内行,多数是其他部门的改业人员,还有相当多未受过文化基础知识培训的人。总之。兰州文化人才的状况是一方面文化人员过剩,但另一方面文化人才又奇缺。另外,文化人才又大量外流。我市文化教育方面人才的流失在西部居前位。文化人才流出和流入的比约为10:1左右。在文化人才流出增加的情况下,而集聚人才的机制又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可见,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人才危机。此外,兰州文化人才结构和分布均不合理,传统的文化事业型人才相对充裕,人才的知识结构也以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而既有本专业专门知识技能、又具备市场经营能力的人才十分匮乏;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大量集中在省、市条件较好的文化事业单位,而基层文化单位、乡村、文化产业经营部门人才匮乏。这种结构和分布情况极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4.事企分离缓慢,体制性障碍突出。

目前兰州的报刊业、广电业、演艺业等大部分没有摆脱文化事业的隶属关系,多数是“财政供养加市场补充型”体制,基本由政府控制,经营活动只能作为副业。文化企业还缺乏独立发展的生命力,而且事业企业不分的情况还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形成分配不公、违规占有,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兰州文化部门和单位的改革起步晚,进程慢。目前,文化系统的单位大部分还是传统的事业单位,主要靠财政供养。一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艺术表演团体都有不少生产经营单位和经营人员,但由于体制改革进程慢,资金没有从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仍然存在着企事业混合的现象。另外,许多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产业单位行政性管理机构设置重复,部门分割、单位分割、功能分割现象仍然存在。行政管理部门仍然存在过多干预基层文化单位的微观行为。一个文化产业基层单位就有五、六甚至十多家部门争夺利益,争夺管理权,给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行政性障碍。全省有名的宗教文化阵地和旅游观光单位,存在园林部门、宗教部门、旅游部门、消防部门、文化部门等多头管理,多头检查的现象,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不了促进作用,反而形成了重大的障碍和门槛。全市政府办文化的局面还未彻底改变,各级政府仍是各类文化单位的“婆婆”,文化企事业单位对政府的依赖性也很强。这一切表明,体制障碍仍是甘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5.经济实力薄弱,文化投入偏低。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兰州市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总量仍然偏低。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为732.76亿元,在西北省会城市中虽居第三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22位。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偏低,这就大大限制了经济对文化的支撑力度。政府对文化的投入数量较小,而社会融资的渠道又很不畅通,特别是省外资本、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程度低。资金短缺使文化部门和文化产业领域经常陷入投入不足的困境。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缓慢,许多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因资金短缺不是推迟,就是延期竣工;一 些历史文物和文化活动场所破损严重,维修困难,大大限制了文化企业的生产与服务能力和经营发展水平。可见,经济实力的薄弱是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6.文化企业规模小,促进产业规模化后劲不足。

虽然兰州文化经营单位的总数在不断增加,但总体上来讲,规模小、层次低、竞争力弱。行业之间交流少,联合少,发展参差不齐,某些领域还存在着垄断经营的现象。兰州的文化企业90%以上都是资产在百万元以下的小型文化企业,千万元以上的中型文化企业仅有5多家,亿元以上的大型文化企业廖廖无几,大部分文化产业企业资产几十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或几万元。广电集团、报业集团、出版集团等都拥有较大的资产,但规模优势并未真正发挥出来。总体上,由于我市文化企业实力薄弱,规模小、层次低,因此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的步伐缓慢,这就影响了文化资源的共享和文化资源的节约,大大降低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7.文化品牌创新不足,市场开发规模很小。

兰州市已经开发出一批传统的文化品牌,尤其是《读者》杂志已成为誉满全国,走向世界的著名品牌。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豫剧《山月》等舞台艺术品牌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总体上兰州的文化意识薄弱,品牌创新不足,但由于形式单一或策划包装不够,市场运作不利,被长期埋没,难成大器,陷入“捧着金饭碗没饭吃”的困境。除了《读者》,《大梦敦煌》外兰州能够在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与兰州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相比,显得很不协调。兰州 大量的文化产品都是传统产品,缺乏创意,层次比较低,在社会影响、市场占有、审美或收藏价值、科技含量、商业价值、市场竞争力诸方面,都十分缺乏。目前,兰州市文化产品种类繁多,数量成千上万,其中主要有剪纸、雕刻、绘画、刺绣、历史文物复制品等,一旦有好的开发创意,就会显露其可观的价值。由于文化品牌特别是国内名牌太少。因此,文化产品的收入很低,对经济的贡献很小。目前,全市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约为1.8%。

三、促进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兰州文化产业虽然有一定基础,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总体上相对落后,文化产业有序推进、健康运行的局面尚未形成,因此,兰州文化产业要努力提速、扩容、增效,必须牢牢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全面促进发展。

1.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规划先行。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的整体布局中,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通盘考虑,整体规划。一是市、县区和有条件的乡镇要分别制定近期和中长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二是不同部门要分别制定各自领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博展、互联网服务、娱乐、艺术培训、文化旅游、体育休闲、文物和艺术品等重点行业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制定一些特殊的文化发展规划,如制定西部大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等重大政策条件下的文化发展规划。

实现兰州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还必须以完备的政策体系作保障。一方面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已出台的各项文化经济政策,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政策进行整合,对其中不适应产业发展的内容进行清理、修正。对大量的尚处空白的文化产业政策要尽快制定出台。一是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政策。抓好文化资源的抢救和保护,做好各类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估、抢救和保护工作,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既要打破资源的部门所有、垄断经营、人为限制开发、随意设定市场准入的藩篱,又要防止无序开发、随意开发和破坏文化资源等现象,创造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政策环境。二是财政金融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惠、多元投资、金融信贷、文化基金、财政保障、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使兰州文化产业发展尽快突破资金瓶颈。三是文化市场公平竞争政策。在国家市场经济政策和保障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更为具体的政策法规,包括市场准入、市场开放、市场待遇、权力限制、市场净化和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还要制定出台鼓励民间文化发展的政策、文化人才政策、文化产业开放政策、文化安全政策等,为兰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另外,为保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和文化产业政策的全面落实,必须以法律、法规、制度为保障,保证规划和政策的长期性、一贯性和严肃性。

2、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辈出的机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需要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和管理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特别是既有技术又懂经济,会经营的人才,既熟悉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有精通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法则的人才的复合型人才。以人为本,树立人才意识,重视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使用、保护和引进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机制,集聚和培养人才,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管理干部队伍、文化经营人才队伍、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和文化教育科研队伍,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走上依靠人才、依靠人的素质的科学轨道上来。一是大力培养和造就文化人才。重视人才培养,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整的人才培养规划,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和机制。为文化人才制定优惠的户籍、待遇、退离、教育、培训政策和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造就文化产业的开发者、创造者和管理者。建立文化产业优秀人才、特殊人才和创新人才的使用与激励机制,特别要培养和吸收创造性人才,设计创意性文化产业,突破资源约束,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二是实施聚才工程,积极引进文化人才。以真心求才,以政策揽才,以事业引才,以灵活的机制借才、用才,并且建立文化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用人机制。鼓励以优质项目、流动岗位吸引优秀人才,大量引进各类急需和短缺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带头人参与“文化兰州”建设。彻底打破文化人才单位部门所有、城乡二元的身份地域等界限,创造有效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调剂、补充、交流、重组人才,使一些过剩人才较快的流出,使其寻求新的组合地区和部门,而同时又加快各类短缺人才流入步伐,及时挽救人才危机, 实现人才资源存量、余量、分布和结构的最佳配置,使文化人才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此外,要坚持求其所用,不求其所有的方式,可以采取“筑巢引凤”的方式落户,也可以采取“候鸟”的方式自由来往,还可以一身二任等多种办法使人才向兰州文化产业部门集聚。另外,引进人才要唯才是举,淡化学位、职称和年龄,把实用性放在首位。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活力。

一是加速事业与产业分离,尽快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转型。报刊业、广电业、演艺业、音像图书业等行业要逐步转换机制和身份,由文化事业性质转化为企业化经营的文化企业,条件成熟的可以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变成现代企业。二是文化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现有的报刊、广电、演艺、文化旅游、图书发行等资源进行整合,按现代企业的规则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或股份制公司,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小型的文化企业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向市场化过渡,三是全面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转变政府文化部门的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方式转变;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转向以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增强宏观调控、指导、监督和服务的职能。尽快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给文化企业以充分的自主权,实现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打破地域、行业、主管部门的界线,实现文化资源和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特别要消除多头管理、多头收 费、争夺权力、争夺利益的弊端,消除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的行政性障碍。要加速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改革,分别根据企业和事业、公益性与非公益性单位的不同特点,进行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工作制度的改革,以改革添活力、促发展。

4、培育文化资本市场,拓宽文化融资渠道。

资金紧缺,资本市场不发育,融资渠道狭窄,是兰州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要实现兰州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就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特别是通过培育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资金瓶颈, 吸引民间投资、外资、社会赞助、捐赠等拓展兰州文化产业资金渠道,形成多渠道筹集、多主体投入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机制。一是拓宽资金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文化对外开放范围,清理各种限制措施,放宽外部资金准入尺度,启动民间投资市场,全方位激活文化资本。加大争取其他各类资金的力度。要继续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特别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对西部的支持,获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资金;还要争取文化扶贫资金,国内外的慈善资金,各种社会捐赠,试行彩票集资等发展兰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二是开展各种形式的资金运作,培育文化资本市场。组建文化企业集团,形成上市公司,筹集了大量资金。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可有控制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可试行彩票集资方式。组建市级文化商业银行,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建立文化投资基金,启动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信用担保。发展 文化产业拆借市场,一些有过剩资本的文化企业或非文化企业可以把一部分资本和资金转借给文化企业,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缓解一些文化企业的资金困难。扩大文化领域的招商引资。提供优惠的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兰州文化产业。也可引导非文化经济实体介入文化产业,开展混业经营。

5、优化文化发展环境,规范文化发展市场。

兰州文化发展环境建设既有自然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建设等硬环境方面的缺陷,又有政策不配套、体制不完善、管理不科学、市场不规范、人的文化素质不高等软环境方面的困扰。一是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继续推动退耕还林、绿化美化、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大力加强交通、通讯、供水、供气、供暖及各类生活设施等基础建设,另外抓紧政策、体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软环境建设。制定优惠文化政策,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二是建设和规范文化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环境。严格执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市场运作、利益获取、税费负担方面,为不同的竞争主体提供平等的条件。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要严厉打击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扫除“黄、赌、毒”,确保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新作品、新艺术、新技术手段和各类新的文化品牌上,按知识产权保护和使用的法律,进入市场交易和产权保护服务范围。6.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优秀文化品牌。

一是积极挖掘、整合兰州文化资源,推进文化精品战略。开发的触角要涉及报刊、广电、互联网、演艺、音乐、图书、博展、旅游、体育、休闲娱乐、音像、民俗风情、影视、工艺品收藏制造、书画、餐饮、服饰、文学艺术等广大领域,挖掘和打造有价值的品牌。重视无形文化品牌的打造。要花大力气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有影响力的演艺、会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品牌。二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特别是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文化精品。三是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打造优势文化品牌。抓住兰州的历史和地域特点,重点开发与黄河文化、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文物精品和文化典籍、西北山水名城等方面相关的文化品牌。开发与工业文化、高科技文化、现代商业文化相关的产品和品牌。对业已形成的优势文化产品进行再开发、深加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读者》的综合开发。对兰州地区已有优势和具备开发潜力的兰州太平鼓、丝绸之路音乐舞蹈、黄河风情线旅游等,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形成产业优势。

7、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兰州文化产业要逐步适应这一趋势,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在吸收国内外文化产业进入的同时,兰州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也应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是面向世界,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加强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放眼世界,广采博取,使兰州的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引进高科技研发、高水平管理人才,特别是在文化创意、影视 传媒、数字技术、现代文化工艺品制作等领域的国际优秀人才。同时将兰州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特别是知名的文化品牌推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设计文化招商项目,大量吸收国际资本,要组建企业集团和大公司,创造条件同国外文化企业交流与竞争。既吸收国外的文化珍品来兰,也将兰州和甘肃的文物精品出境巡展,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面向全国,积极开展省际、市际间的文化交流。将兰州的优秀文化产品介绍到全国各地,占领国内文化市场,以文化为媒,促进兰州文化企业与国内各地区文化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8、转变落后观念,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和设计。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兰州的创意型文化产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汲取国内外创意文化的经验,结合自身条件,多方面探索、推进。一是全方位介入创意型文化产业的开发,主要包括有特色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航天科技展示、动漫产业、网络游戏、博展活动、工艺品创作、大型文体活动或休闲园地及设施。二是立志创造,推陈出新。兰州现有的传统文化产品往往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对此,应当用新的文化价值观、新的营销理念,配以新技术、高技术的武装,进行全面的策划、包装、改造、升级,点石成金,推陈出新。

执笔人:李俊霞 张永东

篇2: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徐州市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近几年来,徐州市经济发展迅速,但环保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章分析了徐州市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时徐州市环保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 者:齐春莹 Qi Chunying 作者单位: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徐州,221006刊 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英文刊名: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年,卷(期):25(12)分类号:X32关键词:环保产业 环境投资 技术创新 产业政策

篇3: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兰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

1.1、高校体育社团形成的原因

通过对社团成员调查分析, 大多数体育社团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娱乐性。首先源于大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项目的热爱和兴趣, 促使其投入其中追求体育运动项目带给自己身心上的愉悦。其次,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水平体育赛事被大众所知晓和广泛关注, 体育赛事不再是单纯的体育比赛, 而是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体育知识、体育科技的传播, 因此也吸引了众多的大学生体育爱好者参与其中, 并切身感受体育运动所带给人们的魅力和震撼。2、目的性。社团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对其参与目的也不尽相同, 对组织者而言往往是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而对于参与者则多以强身健体、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提高运动技能、扩大交际、减肥娱乐为主。

1.2、高校体育社团管理和运行状况

高校体育社团的宏观管理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 各个社团内部进行组织运行, 各类体育社团基本都有固定的名称和管理人员。社团成员组成结构主要有: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校学生、同年级、同专业、同班级、同宿舍、同乡的学生组成, 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在各类体育社团组织中, 男生的参与人数要明显多于女生, 参与热情度也更高, 其参与项目主要有足球、篮球、网球等球类运动为主, 而女生则以健美、健身操、瑜伽、体育舞蹈等项目参与者人数居多。在这些体育社团中绝大部分缺乏专业指导教师必要的理论指导, 因此运动技能水平普遍不高, 女性社团尤为明显。社团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学校拨款、缴纳的会费、以及社会企业赞助三种途径。平时所需的基本费用 (装备、器材等) 自行解决, 社团活动时的公共开支多实行AA制。

2、制约兰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兰州市高校体育社团组织管理者的走访与调查, 目前制约兰州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社团种类单一、社团组织管理缺乏规范、活动经费不足、场地设施难以保障、指导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鼓励机制六个方面。

2.1、体育社团种类单一

根据调查, 兰州高校体育社团开设种类相对偏少, 不管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高校体育社团开设的运动项目也主要以当下流行的球类项目、健美操、武术项目居多, 而诸如棋牌、游泳、户外攀岩、电子竞技等则因参与人数少, 场地设施无法保证等原因而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影响了部分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积极性。

2.2、社团组织管理缺乏规范

目前高校体育社团的申请程序比较简单, 有利于社团的成立运作, 但是调查也显示, 部分社团内部没有设立明确的社团章程去规范约束、缺乏民主管理, 而社团外部则缺乏相关组织机构进行监管、测评工作, 势必会影响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2.3、社团经费来源有限, 影响社团开展的质量

社团经费的不足直接制约着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从现有的社团经费来源来看, 仅仅依靠学校提供的有限活动经费和会员缴纳的会费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高校体育社团往往由于组织规模小、运动水平低、活动层次不高等原因无法有效争取到社会的赞助, 因此造成活动经费的短缺, 影响社团开展的质量。

2.4、体育社团场地设施难以保障

高校环境近些年有了极大的改善, 但是体育场馆等设施建设仍无法满足社团发展的需求, 其中学生感兴趣的室内运动项目场地尤其紧张, 而新颖运动项目如游泳、网球、户外攀岩等都因没有其配套的场地训练施设而无法开展。

2.5、体育社团缺乏专业指导教师

社团的健康发展, 科学化、规范化程度的提高都离不开专业的指导教师, 但经过调查发现, 多数体育社团并没有受到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 没有充分调动学校的体育人力资源来提升本社团的活动质量。

2.6、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缺乏学校以及社团内部的两级激励体制, 活动经费的不足导致许多体育社团没有设立相应的物质奖励。社团负责人、骨干成员、在学校的评优等活动中没有被充分承认和认可, 往往得不到任何优惠政策。社团专业指导教师几乎都是义务从事社团指导工作, 没有额外的经济报酬。综上所述, 这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3、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对策

3.1、社团积极开展特色项目丰富社团活动, 提升吸引力

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是体育社团良性发展的根本, 因此要结合学生的个人喜好和多层次的需求, 结合时代潮流开展有形式多样有特色的社团活动, 使其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健身性和趣味性, 积极投身到社团活动当中。

3.2、加强社团管理, 提高社团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健全体育社团管理机构, 学校团委、学生处、体育教学部门应该联合设立体育社团组织管理委员会共同监管、指导、评估社团的开展工作。加强对社团组织的管理, 更好的为体育社团的发展服务。

3.3、加强对体育社团的指导与扶持力度

学校要加大投入力度, 既要在精神上给予体育社团关心和支持, 也要在社团场地设施、活动经费、指导教师的聘请等方面提供便利, 优厚条件, 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使得体育社团能够依托学校这个平台真正成为学生交流的课堂, 实践的天堂, 锻炼的乐园, 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4、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

学校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 充分承认社团管理人员、指导教师以及社团成员在社团活动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 对成绩突出的个人应给予适当的表彰和鼓励, 使其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体育社团活动中, 促进社团的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 高校体育社团以其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活动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追捧, 成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高校体育社团也面临着进一步完善组织结构、加强管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需求等问题。本文针对兰州市部分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的基本现状进行调研, 并就高校体育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兰州地区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及对策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王艳.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 2005, 26 (2) .

[3]傅明, 任玉峰.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4]任远金, 陈双.论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3 (1) .

篇4: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 体育经济是体育领域的经济活动及经济关系的总和。它是现代社会体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而相对的体育产业,指的就是以活动的形式向全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服务的行业,是体育服务业的总称[1]。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功能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如,1999年全美体育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为2125.3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2.4%;1990年,英国体育产业产值已突破80亿英镑,这一产值在英国各行业中排列第5位,在体育产业中就业的人数也近50万人[2]。在我国自20世纪8O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也迅猛发展,被誉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从体育部门走向社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扬州市 体育经济 发展现状 分析及对策

扬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气息。自20世纪末以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产业定位的进一步明确,作为苏中地区的核心城市——扬州迎来了发展机遇期。各项工作发展指标节节攀新高,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涌现了宝胜电缆、上汽荣威等大批优秀明星企业和支柱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民营经济,乡镇经济、农业经济、三产服务业等多种经济共同发展。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济的繁荣。扬州体育经济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设施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问题仍然存在:体育工作基础总体上来说还比较薄弱,与省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各县(市、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还不够平衡;体育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体育市场和总体规模不大,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增长缓慢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扬州市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统筹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加大对体育产业投入,推动扬州市体育经济的发展,最终为江苏体育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扬州市体育经济发展现状

(一)扬州市体育资源的概括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扬州城区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总人口达453.61万。1998年,扬州荣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4年,扬州获得“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奖”称号。“魅力扬州”是市政府近年来一直推崇的城市主题。扬州市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抢抓机遇,克难奋进。政府加大对体育建设的关注与投入,100%的街道和50%的乡镇开展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八个一工程”的创建工作;全市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市级23所;扬州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一届世界杯男子乒乓球锦标赛、第二届亚洲艺术体操锦标赛、全国举重冠军赛、全国足球甲B联赛江苏舜天主场比赛、全国竞走锦标赛等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及一批省级体育赛事,多次被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授予全国和江苏省优秀赛区、最佳赛区称号。每年一届的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是扬州为之骄傲的赛事,它已经走过了6年历程,从2006年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成熟精品赛事。扬州市因举办马拉松赛而吸引到的资金、人气、注意力,带来了旅游、服务、餐饮、交通等行业的消费增长,体育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扬州市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政府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至201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其中,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0.3-0.4平方米。据扬州市体育局统计,扬州市体育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0%以上,其中城镇达到60%以上;全民健身计划得到了贯彻落实。

不仅群众体育呈现勃勃生机,竞技体育也大放异彩。业余训练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教练员综合素质和训练成绩不断提高,成功承办了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扬州输送的运动员列全省前6位,输送贡献奖列全省前4位。在十运会中,市共有63名运动员参加了21个大项的比赛,共获得9.75枚金牌、4枚银牌、7.5枚铜牌和488.75分的成绩。为江苏代表团圆满完成十运会参赛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了“参赛集体一等功”。

“十五”期间,新增体育彩票销售终端机255台,体育彩票销售3.8亿元,市级公益金收入2850万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全市GDP的0.8%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二、扬州市体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市场消费结构单一

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体育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3]。扬州市体育消费主要以实物消费(即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时所消耗的实物产品,包括运动服装鞋帽、健身器材设备、体育书刊杂志等)为主。经调查表明,扬州市体育消费市场运动服装鞋帽等体育实物消费资料的比重占体育消费支出的81.5%,而用于观看比赛、参加娱乐活动的劳务性消费比重仅占体育消费支出的1O%左右,其他消费占2.4%。

(二)群众的体育意识淡薄

体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积极主动的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经调查发现,只有35%的人对体育活动具有依赖感、必要感,人群集中于城镇中老年人;60%的人认为体育只是生活附属品不是必需品,有时间有精力才参与;5%的人从不参加体育活动,人群集中于农村居民。

(三)体育资金相对缺乏

扬州市体育资金的筹措方式仍主要依靠政府的拨款,没有充分调动社会的整体力量。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是扬州每年一度的体育盛事,全市上下相当重视,预打造成“金牌赛事”。但资金筹集则不是十分理想,能有上百万的赞助资金已属不易,基本上处于亏损或持平状态,谈不上市场运作。例如,第四届鉴真马拉松比赛,省市就补贴55万元,市场开发现金165万元,但整个比赛支出总额近216.63万元,接近持平[4]。资金相对短缺的状况,给整个扬州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形成了桎梏。

(四)体育资源没有充分挖掘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素有“苏北门户”之称。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造就了扬州美景。“扬州八怪”、世界驰名美食——淮扬菜系、倾动世人的扬州评话等,吸引了无数中外来客。然而,扬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却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空竹、踢毽子、放风筝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仍局限少数人娱乐,历史人文特色未充分利用。扬州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处于“起飞”阶段。目前,仍在建设中集比赛、训练、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体育公园,仅仅突出“体育”主题,没有彰显扬州特色,未充分利用地域环境优势,开创特色体育旅游线路。

(五)缺乏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

目前扬州市体育经营管理者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或教练员,虽然他们精通运动训练有关知识,但对体育产业管理知识掌握甚少,没有与时俱进。所以,拥有知识结构合理、了解体育经济、具有市场发展眼光的体育企业家较少。

三、扬州市体育经济发展对策

(一)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体育产业必将得到快速发展,体育市场消费能量加快爆发。我们要抓住这次机遇,利用社会大环境发展城市小经济。一方面,要积极开发体育商品市场。要重视体育用品市场开发及品牌建设,全力打造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体育用品品牌,增强体育品牌竞争力,力求开创扬州体育用品产业新空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挖掘体育旅游市场。扬州瘦西湖、古运河风光带、蜀岗西峰森林公园等自然风景为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厚条件。体育旅游的形式可以包括:自行车、徒步旅游、定向越野等。大力宣传体育旅游事业,有助于促进扬州市体育市场稳健、快速、和谐的发展。此外,还可以扩大健身娱乐服务市场、体育彩票市场、体育竞技表演市场等。

(二)培养并引进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人才水平决定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及体育商贸市场的繁荣稳定。应根据市场要求,在扬州各高校,开设体育经济学课程,政府对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更为前沿的专业知识。不仅如此,还要积极扩大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实行“迎进来、走出去”策略,对人才双向循环、交叉培养。

(三)以政府投入为主,实行多元化投资方式。由于政府的财政毕竟有限,要开拓思路,扩大财路。体育既是一项社会事业,也是一种实业,可以采用经济的办法筹集资金。比如广告、体育彩票、体育赞助等,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会办体育,全民办体育,开拓体育市场,壮大体育的经济实力。

(四)统筹区域发展,加快农村体育经济建设。农村也是一个巨大的体育市场。随着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消费观念和健康意识也将不断加强,体育购买力也会有很大提高。2009年,扬州农村人口达到396.4万人,占扬州总人口的4/5,但由于农民传统观念的束缚,文化程度较低,体育消费意识低下,农村体育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应加大体育宣传力度,“花钱买健康”的必要性得以推广,使得农村与城市体育资源合理配置,缩小两者之间差距。

四、总结

扬州近几年来,体育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全市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技术培训等体育主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提高,市场逐步拓展,社会各界参与体育、投资体育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 韩文星.体育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9.

[2] 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5-82.

[3] 伊世杰.消费经济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篇5: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惠州市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也具备开发的潜能,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滨海旅游特色产品。针对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规划、扩大投资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惠州;滨海旅游;现状;对策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滨海旅游岸线长达20多km,滨海地区主要位于惠阳区和惠东县,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依山傍海,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具备发展滨海旅游业的先天条件。其中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2006年全年接待游客1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 420万元。大亚湾旅游区,2006年全年接待游客5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5亿元。尽管惠州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具备把滨海旅游业做大做好的基础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影响了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滨海旅游产业规模不大,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

目前惠州市滨海旅游产业规模不大,与旅游景区相配套的交通、通讯、环保、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仍然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远远落后于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以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为例,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投入2 000多万元新建的海滨公路从根本上改善了主干道的交通状况,但仍存在着供水、供电以及景点交通等“瓶颈”。特别是供水问题,高峰期的矛盾尤为突出。

此外,旅游景区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二轮摩托车参与交通运输较多,秩序比较混乱,存在安全隐患。

2.滨海旅游产业仍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

一是缺乏科学管理。对于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疏导而在旅游淡季又忽略了景点维护,造成了旅游资源的破坏。比如在黄金周期间,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缺乏合理的疏导措施。住宿、饮食、购物等价格比平时高,出现价格乱调现象。

二是重产值、轻视环保。发展旅游业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加速

了资源的损耗、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虽然国家反复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对于基层领导和经营者而言,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始终是个两难选择。许多旅游景点在开发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旅游从业人员聚散过频,经营分散,质量控制缺乏保障,产品低级庸俗,影响了滨海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滨海旅游业的无序开发,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

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过渡,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附近海域的滨海养殖业,破坏海岸带山体、植被,也限制了工业的进入。目前,惠州市滨海资源开发上,比如大亚湾中海石化的落户,将带动以石化为龙头的上、中、下游石化产业圈的形成。由于这一产业的特性和该区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因素,在大亚湾的部分海岸已无法开展以沙滩休闲为主的休闲旅游。但是目前从惠州的产业发展结构来看,第二产业仍然是主导产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还是比较小。惠东的稔平半岛,就其滨海资源的特点,为保护环境和利用滨海资源,也不能建立大型工业项目。稔平半岛对大亚湾的海洋生态环境起保护作用,为大亚湾核电和南海石化及上中下游产业产生的环境问题,承担着环境净化和生态再生的功能。

4.滨海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人才缺乏

目前,惠州市从事滨海旅游业管理和服务人才缺乏,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总体不高,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服务意识淡薄,应对市场的能力较低。互联网和计算机等现代管理方式应用不够,很多滨海景区的发展只停留在网站的建设上,缺乏高级的管理技术来进行滨海旅游业的管理,这些都影响了惠州市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5.滨海旅游业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客源市场有限

目前惠州滨海旅游市场的辐射范围比较狭窄,游客主要局限在广东省内和港、澳地区,客源市场有限。而广大的周边地区以及内陆地区游客比例偏低,这与惠州市滨海旅游宣传的力度不够有关系,难免有“养在深闺无人知”的情况。

6.滨海旅游业的发展规划比较滞后,景点硬件落后,特色不突出,旅游景区缺乏区域综合竞争力

目前,惠州市的滨海旅游资源除巽寮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外,各景区景点没有编制详细规划。滨海旅游业仍以“3S”(阳光、沙滩、海水)为主调的传统滨海旅游模式,各景区(点)功能单一,档次较低,规模小,品位不高,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如巽寮湾滨海旅游度假区目前的开发,实际上仍处于各个投资商圈地和分割自然景区的状态。沙滩被投资商分割成若干块,未能按照原来的总体规划的土地使用功能进行安排,小而散的特点相当突出。同

时,由于缺少总体规划,各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缺乏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无法形成有效的景点结合,缺乏有整体特色和吸引力的品牌景区。又如双月湾景区,缺乏有效的规划,景色单调。

此外位于平海镇的南门海,仍处于原始未开发的状态,造成滨海旅游资源的严重浪费。明代洪武年间修建的平海古城,经历了600年沧桑,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四座城门楼、部分城墙。但是这些历史人文资源略显单调,现代民居与古城楼搭配不协调,缺乏有效规划。

二、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抓好滨海旅游资源的规划修编工作,促使滨海旅游业走集约型发展之路

2000年市人大通过的《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形势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修编工作。

一是惠州市滨海资源的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促进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

二是规划设计中强调控制开发强度,合理确定最大承载容量,把滨海资源的保护同国土整治结合一体。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走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三是规划中注重培育特色“拳头滨海旅游产品”,使滨海旅游内涵丰富化。以“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建设为龙头,加快培育特色滨海旅游产品。包括以龙门温泉、惠州汤泉、南昆山温泉、矮陂温泉为主的健身度假游;以大亚湾华海度假区、东升渔村、小径湾大甲岛、三门岛、巽寮湾旅游区、海龟自然保护区为主的滨海休闲旅游;以大亚湾中海石化、数码工业园等为主的园区工业游;以惠阳镇隆、惠东客家围龙屋及惠东黄狮古宅为主的客家风情游;以平海古城、香溪堡及龙门古建筑群、惠州黄氏书屋等古迹为主的历史文化游。

2.不断完善滨海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逐步完善通往各旅游景区(点)的道路,把各个旅游景区(点)的线路有机地连接起来。加快旅游景区(点)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设置多种类型和级别的住宿设施,为国内外观光客提供各种档次的宾馆、商业旅馆、度假村、野营帐篷区。同时布置一部分吸引房地产的度假别墅,以增加经济效益。

三是商业餐饮服务设施坚持多样化原则。惠州的滨海游客多来自广东、港澳,广东人在饮食方面有着特殊的文化,俗语“食在广东”。因此应该在坚持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丰富各

种饮食文化内涵。

四是做好安全工作,整顿旅游景区交通运输秩序,规范二轮摩托车运输行为,为滨海旅游业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的氛围。

3.深化企业改革,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市、县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深化内部改革。要以资本为纽带,引导企业进行股份改革,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争取今后几年内形成若干个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各旅游企业要深入开展“以改革创新求发展”的活动,按照现代企业标准,建立健全各种竞争、激励机制,转变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市、县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参加全国诚信旅游示范单位和省百佳诚信单位的创建,推动诚信信息库建设。继续开展“十佳旅行社”、“星级饭店服务明星”、“优秀导游员”等评优、评先活动。

多渠道引进资金雄厚的企业投资滨海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精品。以南海石化项目为依托,打造惠州旅游新亮点。大亚湾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集聚了一大批大规模的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并成为惠州市商务旅游的最大宣传亮点,拉动了整个惠州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吸引了各类人流陆续涌进大亚湾,涌进惠州。各级政府要抢抓机遇,借壳牌石化项目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吸引旅游项目投资资金。

4.加强滨海旅游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于滨海旅游业

科技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惠州市滨海旅游业要获得健康发展:一是要加快人才尤其是高中级人才的引进步伐。特别要注意引进旅游规划、旅游营销、导游、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才,发挥他们的作用。二是要抓好现有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这是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培养一支业务精、服务好、作风正的旅游人才队伍,为惠州市滨海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用人、留人的工作环境和关心人才的良好氛围,旅游企业要舍得用好的待遇和发展前景留住人才,这是人才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惠州市滨海旅游业能否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步骤。四是惠州市各滨海旅游景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卫星遥感技术的等现代资源管理方式,服务于惠州市滨海旅游业。

5.加大滨海旅游业的宣传促销力度,扩大客源市场份额

客源市场是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应扩大惠州市滨海旅游城市形象的宣传,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户外广告等多种媒体,加强对惠州市整体滨海旅游业形象的宣传促销,同时强化对个体滨海旅游产品的宣传。继续扩展旅游客源市场,将重点客源圈的范围扩大,逐步向省外、国外市场延伸。

经过惠州市各级领导以及全体滨海旅游产业工作人员的努力,把惠州市沿海区域建设成集观光游览、娱乐度假、海上运动、休闲避暑等多功能的滨海旅游区。

参考文献:

[1]洪贤兴,韩立民.2007年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0-20.[2]惠州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情况汇报

篇6:兰州市奶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梁剑平九三学社兰州市副主委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的态势,发达国家在以植物农业为主,向以动物农业为主阶段转变过程中,奶业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一头奶牛富裕一个家庭,一个奶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论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认同。牛奶是兼有营养和保健双重功能的食品,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健康长寿,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奶业发展的水平是反映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是否切实提高的具体体现,因此积极发展奶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兰州市奶产业现状

兰州专业化奶牛业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全市奶牛养殖从几十头,发展到今天的13000多头,分布在全市的三县五区,主要集中在城关,七里河,西固,榆中,永登五县(区)。据统计,2002年全市牛奶产值7843万元,占全市畜牧业总产值的1.52%,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0.27%。2002年全市牛奶总产量由1978年的4338吨增加到39216吨,年均递增达

9.6%,人均牛奶占有量由1978年的2.1公斤增加到13.11公斤。近几年,奶业发展速度较快,奶牛由1999年的7700头发展到2002年的13000多头,年均增长19.1%,奶产量由26873吨,增加到39216吨,年均增长13.4%,城市居民人均消费量由21.17千克增加到28.70千克。

随着全市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牛奶总产量和商品率的大幅度增加,乳品加工业得到发展。1995年兰州雪鸽乳品厂,1997年兰州好为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兰州庄园乳业有限公司和2001年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建设,使兰州市奶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自1982年起,兰州市乳品加工企业数量从1家,增加到2002年的25家,主要有兰州乳品厂,兰州好为尔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兰州庄园乳业有限公司,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兰州奶牛繁殖总场,兰州盛福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奶牛场,兰州军区司令部副食品基地养殖场,甘肃仁和大草原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兰州雨琦乳品有限责任公司等25家乳品加工企业,生产产品涉及鲜奶,酸奶,乳酸饮料和奶粉四大类,几十个品种。

以七里河区为例,2012年5月,在七里河区政府的扶持下,晏家坪村自筹资金471.6万元,争取国家补助扶持资金50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近300亩,新建养殖规模3000头的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另外,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与七里河区合作,加强了奶源基地建

设。西果园镇是一个养奶牛大镇,目前有奶牛存栏2048头,年产鲜奶686万公斤,奶牛产值达到1029万元。

二、兰州市奶产业存在问题

1.受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影响

首先是受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影响,经济收入虽然也影响乳品的消费,但更多的还是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的影响,使兰卅I市人均奶类消费水平低,并有明显的城乡差距。2002年全市人均乳品消费13.11公斤,是北京市人均消费的三分之一,而全市农村居民乳品消费水平极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仅1.2公斤,人均消费水平不到城镇居民的5%。多数农村至今仍是乳品消费的空白区,这是影响13兰州市乳品消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基地建设重视不够

基地建设重视不够,饲料种植面积小,养殖基地少,养殖积极性不高,科技投入不足,良种繁育水平低,致使奶牛资源不足,整体奶牛单产低,牛奶总产量不高。兰州市有规模的国营、集体、股份和民营奶牛养殖企业共28家,存栏奶牛数占全市的近60%,其余均属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粗放的小型养殖场、奶牛养殖专业户和养殖农户。2002年全市奶牛存栏13000头,牛奶总产量39216吨,仅是呼和浩特市的10.6%和16.8%。生产经营整体生产水平不高,奶牛单产水平较低。存栏成母牛年平均单产4500公斤左右,制约了全市原料奶总产量的增长。

3.乳品加工企业过多

近年来,市域内乳品加工企业增至多达25家,隶属关系复杂。有省、市、区、个体、部队和厂矿企业,国有、集体、民营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加工能力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杂乱或没有,品种单一;部分养殖企业和养殖专业户也搞起小规模乳品加工,形成自产、自加、自销一体化经营;许多企业设备简陋并不具备生产和加工条件,甚至连质量都很难保证,而且卫生条件根本达不到生产标准,属作坊式加工企业。全市25家乳品加工企业同处理鲜奶80吨左右。部分国有乳品加工企业由于企业在设备、技术、品种和包装等方面比较落后和单一。也制约了奶业的发展。

4.质量制约奶业发展

目前,全市牛奶生产中70%是手工挤奶,且日益增多的个体奶牛养殖户不注意奶牛疫病防治,原料奶细菌超标、抗生素含量过高等问题,生产的牛奶无法满足生产优质液态奶需要,特别是“UHT”(超高温灭菌)奶的需要,制约着乳品加工业的发展和乳品质量的提高,加之部分乳品企业加工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原因,造成乳品质量低,使消费者对乳品质量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影响到整个乳品的消费。在城郊部分地区“铃铛奶”还在销售。

三、兰州市奶产业发展前景

1.全市人口300多万,庞大的人群将成为潜在的乳制品消费市场,人均消费量在由5.5公斤基础上每人增加1公斤,就增加了300万公斤的消费量,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可想其潜力是多么大。

2.奶牛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的动物,农副产品资源丰富而且劳力资源充足,牛奶又是营养安全的保健性食品,可强壮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因此,养奶牛、喝牛奶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3.奶牛单产增幅空间大,目前的养殖水平,只要搞好品种改良,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防病治病等,完全可以提高奶牛的单产和牛奶品质,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仍有5000公斤的单产增幅空间。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一)发展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奶牛产业的发展思路是:立足我市区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秸秆利用为基础,良种推广为前提,科技培训为支撑,农户饲养为保障,规模经营为重点,小区建设为核心,鲜奶质量为关键,提高效益为目标,以奶牛产业化为切入点,坚持质、量并重的原则,大力培育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建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努力把我市奶牛产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使人均饮用奶达到10公斤以上,为增加人民体质,振兴兰州及七里河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对策

1.抓宣传,提高认识。我国是严重缺奶的国家,兰州及七里河差距更大,主要制约因素是对发展奶牛产业的意义认识不足,对饮用奶制品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民族素质重要性缺乏了解,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尽快提高对发展奶牛产业重要意义的认知度。

奶牛产业是朝阳产业,转化率高、成本低、营养丰富,而且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奶制品销售网络和奶协的广大会员特别要抓住每年5月20日的牛奶日,组成专门宣传队伍,深入中心城区,各种休闲娱乐场所、托儿所、幼儿园、老年公寓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进行宣传,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形成大力发展奶牛产业、饮用奶制品的共识,从而把奶牛产业作为农区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2.抓科技、提高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针对奶牛产业现实存在的问题,突出做好以下

几个方面:

(1)千方百计推广牧草种植和玉米杆青贮。采取重点突破,逐步普及,坚决做好。2斤青贮饲料,1.5斤苜蓿可以分别转化1斤牛奶,这样的高转化率为什么推广不开?关键是认识不到位,怕麻烦,科技意识薄弱。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切实搞好服务,把此项工作搞好。

(2)建议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引进和推广奶牛良种,充分发挥奶牛良种冻精补贴作用,以尽快提高奶牛的群体质量。要建立专门的奶牛交易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杜绝投机商以次充好,劣质奶牛充良种的坑害奶农的事件发生。

(3)开展以乳房炎、子宫炎、不孕症、结核病为主的防病治病工作。奶牛的生产资料供应方面,建议药检、饲料主管部门搞好兽药、饲料等的市场整顿,确保用药、用料的安全有效。

(4)乳品加工企业要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树立超前意识,加大科研投入,招揽科技人才,研发牛奶的新品种如凝固型酸奶、酸奶片、酸奶小食品、低乳糖奶、黄油、奶酪等,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确保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

3.抓改革,积极推进奶牛业的产业化。

上一篇:校内青年之家建设下一篇:辩论赛宣传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