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有关秋天的古诗

2024-05-21

小学生有关秋天的古诗(精选15篇)

篇1:小学生有关秋天的古诗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秋天的古诗大全,欢迎阅读。

【篇一:《始安秋日》】

宋之问(唐)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篇二:《宣城郡内登望》】

谢朓(宋)

借问下车日,匪直望舒圆。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

威纡距遥甸,巉岩带远天。

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

怅望心已极,惝怳魂屡迁。

结发倦为旅,平生早事边。

谁规鼎食盛,宁要狐白鲜。

方弃汝南诺,言税辽东田。

【篇三:《燕歌行》】

曹丕(三国)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篇四:《别诗·其二》】

范云(南朝)

孤烟起新丰。候雁出云中。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摘兰沅水东。

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

【篇五:《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陶渊明(魏晋)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篇六:《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唐)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篇2:小学生有关秋天的古诗

作者:钱起

向山看霁色,步步豁幽性。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石门有馀好,霞残月欲映。

上诣远公庐,孤峰悬一径。

云里隔窗火,松下闻山磬。

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

木兰花

作者:秦观

秋容老尽芙蓉院。

草上霜花匀似翦。

西楼促坐酒杯深,

风压绣帘香不卷。

玉纤慵整银筝雁。

红袖时笼金鸭暖。

岁华一任委西风,

独有春红留醉脸。

秋词

作者: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篇3:小学生有关秋天的古诗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古诗词极具概括性, 小学生知识面窄, 文学基础相对较差, 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很难理解。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文字精炼、情感丰富、意境优美。古诗词是中华古代文明的瑰宝, 小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 能够从小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 从小积累语言文字知识, 有助于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古诗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师要倍加重视, 培养学生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但是就我国目前古诗词教学情况来看, 并不理想, 主要是由于我国教师受到传统教学影响较深, 在展开教学工作时, 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将重点放在古诗词背诵上, 让学生背诵诗词, 并重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诗词的含义, 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学起来比较吃力, 因此, 对古诗词并不感兴趣, 因此, 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必须要重视古诗词的教育,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写作背景

要重视课前预习工作, 很多教师并不重视课前预习这部分, 但是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 在课前学生自行预习课文, 对古诗词做大致的了解, 尤其是当学生了解到写作背景时, 更加会被古诗词深深吸引。诗人创作时, 都是从自身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将自己的感情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所以, 诗歌中都是意境的表达。以人教版教材中陆游的《示儿》为例:“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只有对写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 感受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 才能加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诗人的风格特点是多样的, 通过了解一个诗人的写作风格, 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李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所创作的诗与辛弃疾所创作的词, 风格相同, 都是雄伟、有气魄的。而诗人李清照与王维所创作出来的诗词, 多会给人委婉、阴柔之感, 阅读这两位诗 (词) 人的作品时, 无不是种美的享受。作者的写作风格不同, 抒发的感情也不尽相同。

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小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有待开发,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往往难以引导学生展开对意境的切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 在多数学校都采用了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词的意境, 教师可采用视频或是幻灯片, 打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瞬间步入意境中。另外, 还可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朗读, 从朗读中细细品味诗词的美妙之处, 同样可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都配有插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由插图让学生想象诗词背后的故事, 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帮助学生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四、抓住重点字、词、句感受意境

古诗词语言精练, 通过很短的篇幅就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往往通过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就可以创造出美妙的意境。以人教版教材中王安石的《泊船瓜舟》为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个“绿”字就表现出春意盎然, 意境美不胜收。在学习这首诗时, 教师可以试着让学生把“绿”字换成别的字, 体会一下更换之后的效果,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绿”字的传神, 体会“绿”字的意境。

五、带领学生研究古诗词的修辞格

诗人在创作当中, 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例如拟人、夸张等, 这些修辞格的应用, 使得诗歌更具有美感, 更可表达诗人的情感。在教学古诗词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修辞格的理解, 指导学生深入掌握各类修辞格在诗中的应用。

六、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

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较好方法, 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可开展诗歌朗诵比赛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诵, 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还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各种诗歌比赛活动, 真真切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印象, 并在教师的指导之下, 朗诵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中。

七、扩充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范围

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与学生的阅读数量是成正比的。现阶段, 小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数量严重不足。一方面, 学校对古诗词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不会拿出过多时间来让学生用于阅读古诗词。另一方面, 受中国考试制度的影响, 教师过分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 过多占用了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数量。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多读古诗词, 多背古诗词。

八、改变传统的课堂评价方法

篇4:有关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朗读背诵策略

古诗词语句优美,节奏明快,和谐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对古诗词按照常有的句式七言(四、三节奏)、五言(二、三节奏)读出节奏。一首古诗词的朗读采取的样式多样: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师生轮读。3.男女生对读。4.学生齐读等。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又可以提升朗读的效率。经过三、五遍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之后,学生很快就能背诵了。屈指一算,也就七、八分钟的时间,学生会背了,学习起来也就轻松了。

二、理解、默写策略

(一)理解诗歌的策略

1.了解作者及诗词创作的背景。诗词作者的身世、经历、创作风格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是引发其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学生了解这些对其理解诗词的帮助很大。

2.抓住诗词中的关键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一首诗、词往往透过几个关键字词就能体会出诗词的情感和主题。“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一个“独怜”写出了作者对滁州西涧景色的喜爱,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寻找一丝自由和安静的心情。

3.抓住诗词中所写的景、物、事,再现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创作的氛围及融入的作者的感受,进而帮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其中写有“清风”“明月” “稻花香”“蛙声”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农村夏夜的美好景象,传达出丰收在望的欣喜之情。

4.抓住诗词中的名句去理解诗词所蕴涵的哲理或抒发的感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写出“沉舟侧畔,千帆京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的景象,告诉我们历史会向前发展,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因此没有必要为自己的不幸经历而沉沦悲哀。

(二)默写的策略

对古诗词的默写, 学生往往是对生僻、疑难的字掌握的比较好,反而是对那些常见的字把握的欠准确,容易写错、写别,或者写漏。虽说背的很熟练,但在默写时,由于疏忽,结果是前功尽弃,失分严重。针对学生默写写漏字的现象,我采取让学生写后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对学生在默写中容易写别字的现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读准字音。

三、古诗词名句赏析策略

一首诗词真正能让人耳熟能详,诵读不忘的往往都是那些蕴涵丰富、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赏析古诗词中名句,赏析古诗词中名句是中考命题者比较青睐的题型,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的角度去赏析其妙处。

2.从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角度去赏析。不少诗词的作者都是写景叙事中融入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3.从所写诗句隐喻的角度,言此意彼,巧妙含蓄的表情达意。

4.从诗词所描写的景物的特征去体会诗歌的美丽。

5.从诗句的结构、对仗的角度赏析。很多诗句的结构对仗工整。

篇5:小学生有关秋天的古诗

作者: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译文:

我登上谢朓北楼俯瞰坐落在江畔的宣城,我觉得它美得好像在画里一样。句溪和宛溪夹城而流,在秋天里,溪水格外澄清,水面泛出晶莹的光,如明镜一般。横跨两溪的凤凰桥和沂川桥在碧水夕阳的映照下宛若天上落下的彩虹。人家的一缕缕炊烟,使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色呈现出一片苍寒的颜色,秋色使梧桐树更显苍老。谁能想到就在这时候,我在这里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着当年的谢眺呢?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赏析:

谢朓北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又名谢公楼,唐代改名叠嶂楼,是宣城的登览胜地。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这首诗作于754年(天宝十三年),这一年中秋节后,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宣城。

一个晴朗的秋天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了谢公楼。岚光山影,景色十分明净。诗人凭高俯瞰,“江城”犹如在图画中一样。开头两句,诗人把他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地写了出来,总摄全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一同进入诗的意境中去了。严羽《沧浪诗话》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中间四句是具体的描写。这四句诗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是从上面的一个“望”字生发出来的。从结构的关系来说,上两句写“江城如画”,下两句写“山晚晴空”;四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又是有层次的。“两水”指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因为是秋天,溪水更加澄清,它平静地流着,波面上泛出晶莹的光。用“明镜”来形容,用语十分恰当。“双桥”指横跨溪水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在城的东南泰和门外;下桥叫做济川桥,在城东阳德门外,都是581年——620xx年(隋文帝开皇年间)的建筑。这两条长长的大桥架在溪上,倒影水中,诗人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灿色彩。这更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而这“彩虹”的影子落入“明镜”之中去了。这两句与诗人的另一名作《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似。两者同样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同样用一个“落”字把地下和天上联系起来;然而同中有异,异曲同工:一个是以银河比拟瀑布的飞流,一个是用彩虹写夕阳明灭的波光中双桥的倒影;一个着重在描绘其奔腾直下的气势,一个着重在显示其瑰丽变幻的色彩,两者所给予读者的美感也不一样,而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笔致的活泼空灵,则同样十分高明。

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静寂的,山冈一带的丛林里冒出人家一缕缕的炊烟,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呈现出一片苍寒景色,使诗人感到是秋光渐老的时候了。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完全沉浸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观察是深刻的,细致的;而他的描写又是毫不粘滞的。他站得高,望得远,抓住了一刹那间的感受,用极端凝炼的形象语言,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漏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他不仅写出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他在高度概括之中,用笔丝丝入扣。

结尾两句,从表面看来很简单,只不过和开头二句一呼一应,点明登览的地点是在“北楼上”;这北楼是谢朓所建的,从登临到怀古,似乎是照例的公式,因而李白就不免顺便说一句怀念古人的话罢了。这里值得注意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诗人“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

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他那寂寞的心情,读者是可以想象的。宣城是他旧游之地,现在他又重来这里。一到宣城,他就会怀念到谢朓,这不仅因为谢朓在宣城遗留下了像叠嶂楼这样的名胜古迹,更重要的是因为谢朓对宣城有着和诗人相同的情感。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 《野望》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 《山中留客》张旭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 《春日忆李白》全诗注释及翻译和赏析

★ 《梁园吟》李白唐诗赏析

★ 李白《赠汪伦》翻译及注释

★ 天末怀李白原文、翻译及注释

★ 江上答崔宣城,江上答崔宣城李白,江上答崔宣城的意思,江上答崔宣城赏析

★ 佳人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篇6:小学秋天的诗句古诗

描写秋天的诗句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唐・李Z《浣溪沙》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汉代・刘彻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晋代陶潜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

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宋玉:悲哉秋兮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九辩》

刘彻: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描写秋天的古诗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3、《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篇7:小学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绝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篇8:古诗词中有关植物的表达意象例释

松柏 古诗词中常用松柏象征孤直傲岸的品性。《论语子罕》中“岁,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 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的“孤标百尺雪中现, 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 藤萝攀尔亦非群”, 实则是孤直耐寒的雅士风度。

虞美人 虞美人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属于罂粟科。亦称丽春、寒牡丹。此花相传是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垓下的碧血所化, 故有闻如姬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云:“不肯过江东, 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也有英雄相惜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看意气江东, 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 花开更比杜鹃红。”委曲含蓄, 凄婉动人。

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诗说:“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姜夔词《扬州慢》中的“杜郎俊赏, 算而今从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后来用其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红豆 红豆在《南州记》中称之为海红豆。红豆即红豆树上结的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 “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它为“相思子”。唐代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清代朱彝尊的《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 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友人汪进士。后常用红豆来象征爱情或相思。

梅花 “以花贵, 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 咏梅诗便大量涌现。这一时期的咏梅诗, 大都是对梅花本身的描绘或用于赠别, 象征寄托尚不明显。梅花成为孤傲高洁的象征, 是在唐宋时期。张耒的“何以伴高洁, 清晓颂《黄庭》”, 张泽民的“一白雪相似, 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 风骨伯夷清”, “高洁”“独清”“风骨”正是梅花高洁人格的再现。宋代苏轼的“诗老不知梅格在, 更看绿叶与青枝”, 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正是在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性。

梧桐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大多表达一种凄苦难耐的心境。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描绘了秋日阴凉的雨打在梧桐叶上, 好不令人凄凉。李煜《相见欢》中的“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温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实在是秋雨打梧桐, 别有一番苦楚在心头。

芭蕉 芭蕉融入古典诗歌中常有孤独忧愁之意。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 表达凄凉的心境。宋李清照有“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庭中。阴满庭中, 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词人把芭蕉作为怨悱的对象, 倾吐了内心无尽的伤感与愁闷。吴文英有《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 不雨也飕飕。”葛胜冲有《点绛唇》:“闲愁几许, 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 梦魂还要伴随着芭蕉雨声去追寻, 更令人凄恻无限。

柳树 “柳”由于与“留”谐音, 古诗中的“柳”暗含有希望对方留下来的意思。《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的佳句。古人在送别的时候, 往往有折柳送别的习惯, 表达依依惜别之深情。这一习俗汉代是其发端, 唐代是其滥觞。汉代《折杨柳》的曲子, 以吹奏形式抒发惜别之情。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

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唐代西安的灞陵桥, 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 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 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地。“年年送别, 灞陵伤别”,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 柳永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都表达了伤感的离别愁绪。“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得很远, 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未曾看见, 表达了伤春的心声。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 又有谁不生起思乡之情

篇9:轻吟浅唱,古诗里的绝美秋天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金秋时节,处处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大地就是一首诗,富有意象,让人着迷。行走祖国北方的山野湖边,秋高气爽让我们平添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豪迈,浓墨重彩又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天地美感,令我们的“诗情”也随着那白鹤直上“碧霄”,让我们吟诵秋之“绝唱”,去追寻古诗营造的绝美意境!

TIPS

衣着:早晚温度很低,零下几度,需要带抓绒衣和厚外套。此时阿尔山正是防火期,满地是金色的松针和枯黄的野草。这里禁止野外用火,也不允许在景区宿营。

行程:建议在阿尔山游览两天,主要景区基本上就可以游遍。草原行驶易疲劳,可以多停拍照作为缓解。

住宿:阿尔山酒店,旺季价格翻倍,而且需要提前预订在,住宿条件十分充足,从50元/人到300元的各种房间任选。

餐饮:推荐尝一尝阿尔山的羊肉火锅和当地的十几个品种的野生鲜蘑菇宴,味道鲜美。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蒲石秋波 山映斜阳天接水

赏秋地点:丹东蒲石河

蒲石河森林公园位于辽宁省凤城市赛马镇北部山区,距沈阳168公里,距本溪90公里,距丹东168公里,距大连343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凤城市第一高峰海拔1208米的和尚帽子山就位于公园内,园内石怪水清,瀑布较多,是凤城市唯一保存下来的原始森林所在地,森林面积3300多公顷,林木蓄积量2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蒲石河森林公园也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的产地和许多珍稀生物的故乡。蒲石河森林公园因其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所以不为大家所知。所以,我特意来到这里,为大家纪录一下这个相对的新景点。

蒲石河森林公园总面积97.79平方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东西长约10公里。其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低海拔286.5米,最高峰和尚帽山海拔1194.7米。蒲石河由森林公园内蜿蜒而出,河之两岸多为高山峡谷,剑峰林立。山上林木葱郁,特别是深秋时节,满山五彩缤纷,色彩绚丽,当属东北秋天之最美。景区内建有庄稼院、青年点等餐饮场所,提供具有满族特色的农家风味。景区内的度假村可住宿。

交通:沈丹高速公路通远堡出口下,前往赛马镇方向可达。在丹东市、凤城市也都有班车可直达景区。

门票:门票80元

周边景区:天华山、大鹿岛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京郊秋浓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秋地点:京郊雾灵山

秋天的雾灵山,驾驶在崎岖的山路上,未及沉思,瑟瑟的风,卷着无序的思绪,凉风初起,秋雨过后,随风舞动的情怀低吟于微微颤动的秋叶,那嫩嫩的叶子,在秋的召唤中渐渐褪色,浓的化不开的情结终会随风飘落。

秋天的雾灵山,凝聚着更多收获的重量,令人沉思于季节的变更,高楼大厦中的芸芸众生,像秋天无可捕捉的落叶,无声无息的走出季节的行程,品着酸涩的果子,别样滋味,红叶染透了的回忆,溪水琳透了心灵,这里的一切,无不延续秋风无情的诉说。在色彩缤纷的季节里做一次心灵的洗礼,浏览于天地,海阔天高,淡淡泛着欣慰,毕竟,秋是收获的季节,在收获的思想中成熟,在收获的得失下浅悟。

秋天是个美丽有季节,落叶是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而溪水傍的落叶,则装点着这一年中的最美。雾灵山的十八潭,以泉水出名。顺着山势,潺潺而下的溪水,在落叶和斑驳光影的映衬下,映衬着金色的秋天。秋风掠过的树梢,落下了片片树叶。它们在空中轻盈地婆娑,似只只美丽的蝴蝶,又如个个起舞的精灵。而溪水边的岩石,则是它们幸福的归宿,相互依偎,不离不弃。点点滴滴,滴滴点点,那是秋水和落叶的亲昵。落叶可以飘零,生命却不能凋零,泛黄的回忆,轻轻的诉说着,在一起。

TIPS

交通:线路正门: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城北,距北京市130公里,天津市168公里(津蓟高速),驱车可以直达顶峰、各景区主要景点,由此门进入景区,可由北门出区返回或游览其它周边景区。

门票:120元。

篇10:小学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风萧瑟,层林尽染,一片金黄;阳光下,走在这密林之中,确有一番别样味道。

长安秋望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社日唐代: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赠卫八处士唐代: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篇11:写秋天的古诗小学三年级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秋日》

唐·耿玮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夜曲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古诗写秋天的古诗

2.写秋天的古诗

3.小学古诗写秋天的古诗

4.写秋天的古诗带画

5.写秋天的`古诗15首

6.写秋天的古诗大全

7.写秋天的古诗《秋思》

8.写秋天的古诗带图

篇12:小学三年级秋天的古诗词

秋天将她所有的爱奉献给了人类,在金色的季节里,她忙碌着传播她的爱。小学三年级学过哪些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呢?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适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客亭》

唐·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秋芸有春绿》

宋·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秋日·其二》

宋·秦观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念奴娇》

宋·黄庭坚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望秦川》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篇13:引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

一、认识诗人, 走进古诗的意境

人们常说“诗如其人”, 那么, 了解“其人”, 也就能从侧面了解其诗。“论古之人, 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语) 古诗的意境, 必然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倾向。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 就能走近诗人, 更好地体会诗境。

柳宗元《江雪》中写道:“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二十个字, 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极品意境, 千百年来, 无数文人墨客在体味, 在深思。“诗心”何在, 莫衷一是。

其实, 如果我们深入地了解诗人, 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 就能捕捉到文字背后的情感。《江雪》, 通篇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后的孤独心情。白雪的情感。当然, 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 教学力求深入浅出, 化难为易。

二、吟诵诗词, 走进古诗的意境

“诗歌不是无情物, 字字句句吐衷肠”。正因为诗如鼓琴, 声声见心, 易唱动听, 悦耳感人, 又因为“俯而读, 仰而思, 熟读精思理自知”是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 所以, 运用吟诵法在教学中是奏效的。

台湾教育家王财贵在京巡回演讲中, 反复强调读经教学六字真言“小朋友跟我念”。同样, 这六字也适合于古诗教学。一首诗, 一段诗人的情怀。请学生反复吟诵古诗, 学生就会在反复吟诵中不知不觉入情入境。

吟诵《江雪》, 用多媒体出示雪中独钓的画面, 同时播放古筝或琵琶演奏的曲子, 亦或借长笛、箫的独奏, 能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凄清、旷远的意境中, 再辅之以深情的吟诵, 诗人客居他乡孤独的情怀不用多言, 境界自出。

三、启发想象, 走进古诗的意境

体味古诗的意境, 首先要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 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 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 进行再造想象, 从而对作品的意境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江雪》中,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千山鸟飞, 万径人踪”的画面。学生不难想象出那一派鸟语花香的画面。诗人笔锋一转, 加上一“绝”一“灭”两个字, 变成“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再请学生想象: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于是, 冰天雪地, 漫天飞雪,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那么荒凉寂寥、那么空旷沉闷的画面在学生眼前徐徐展开。虽然这两句诗中没有一个“雪”字, 却分明让我们看到了“雪”, 目之所及, 处处都是雪。诗的情韵渐渐弥漫开来。

教师在指导学生透析古诗意境的过程中, 让学生透过纯净简约的语言, 感受情景交融的画面。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品味到古诗的意境美。

四、斟酌词句, 走进古诗的意境

叶圣陶先生曾对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作过赏析:“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见得没有一丝的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 而是说‘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 一个‘圆’, 在图画方面说起来, 都是简单的线条, 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 构成通体的一致。”可见, 斟词酌句对感悟诗词意境是何等重要。

因为参与“永贞革新”失败, 柳宗元被一贬再贬, 郁郁寡欢。他在永州一呆就是十年, 空有满腔热血, 却无用武之地。面对每天都有可能遭遇的残酷的政治迫害, 柳宗元没有畏惧;艰苦的生活环境, 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 使得他“行则膝颤、坐则髀痹”。他失意、悲愤、痛苦, 内心“千万孤独” (每句诗的第一个字) 萦绕。这一切, 丝毫没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诗言志, 有一份坚守, 有一份不屈, 有一份高洁, 有一份傲骨, 就在这“孤舟”、“独钓”的字里行间。一个“孤”字, 一个“独”字, 这样关键的字词, 表面看学生似乎懂了, 其实不然, 正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揣摩推敲, 感悟诗境。

斟词酌句, 是通向古诗意境的桥梁。因此, 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 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 为通往古诗的意境铺路架桥。重点词句突破了, 其他的词句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既突出了重点, 也避免了繁琐的逐字逐句串讲。

篇14:有关金色的秋天小学作文

秋天在果园里,带给果园一片金黄和香甜。你看,火红的苹果如同我们圆溜溜的脸蛋儿。黄色的鸭梨,你推我挤,争着让人们去采、去摘。看到果园里那么热闹,小桔子也去凑热闹了,它在清晨挂起了橙黄色的“灯笼”。

随着一阵凉爽的秋风,顽皮而又可爱的秋天又来到了田野,送给田野一曲丰收的歌。你瞧,金黄的玉米犹如高贵的公主在田野中跳起欢快的舞步,乐得稻子笑弯了腰。快乐的水稻们唱着小曲,大胆的高粱放声歌唱,顽皮又可爱的秋天却笑着跑开了。

篇15:小学生必读:和春天有关的古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竹枝词》(选一)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 僧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游园不值》 叶绍翁

上一篇:第3课五彩树湖南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湖南版下一篇:黄山市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