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降一升工作简报

2024-04-10

两降一升工作简报(精选5篇)

篇1:两降一升工作简报

剑河县五措施做好计生“两降一升”

一是严格控制早婚早育现象。加强对未到法定婚龄青年的登记管理,做好对早婚早育现象的排查和妊娠终止,依法从严从重对早婚政策外生育对象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依法依规督促、动员未到法定婚龄的青年解除同居关系,对触犯法律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加大手术库存的清理力度。实行奖励机制,对计生办(站)实行每完成1例上环手术、男扎和女扎手术及时兑现奖励资金,激励计生干部狠抓计生库存手术的清理,彻底消灭手术库存量。严格控制多孩出生,加大二女户手术力度,减少政策外多孩出生隐患。三是加强督查指导和督查暗查。实行县四大班子每3个月对所联系乡镇的计生工作进行1次督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每月至少抽查指导5个乡镇以上,每年督查暗查100个村(居)以上,并将督查暗查结果及时通报,责令其限期进行整改。

四是强化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加强对内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与社区、城区、工地、工厂(企业)层层签订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一旦发现怀孕对象,实行24小时内向当地计生部门报告,并实行流动人口婚育情况每月一报告。

五是加强住院分娩对象的管理。对住院分娩或体检的孕妇,实行入院查验,了解其一孩服务证、二孩准生证情况,对未持有相关证件的要立即报告孕妇所在的计生部门。经核实属政策外怀孕的要就地落实补救措施,对不配合工作的医疗机构,严肃处理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

篇2:两降一升工作简报

降低作业井次,我们怎么办?

“降低作业井次”,实际上是要求我厂各系统加强内部管理,精细组织生产,通过优化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工艺、提高作业施工质量、提高措施施工成功率等有效手段,减少无效的、重复的作业工作量,从而达到提高生产实效、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为此,我们提出了“一升两降三提高”的工作思路。即:“一升”以提升我厂原油产量为根本目标;“两降”通过精细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无效作业施工工作量;“三提高”通过细致工作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提高措施施工成功率和油水井的生产周期。

为了能够顺利实现“一升两降三提高”的工作目标,我们认真抓好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细管理努力提高作业施工质量

(一)、完善制度,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1、基层队转变考核机制,提高操作人员质量意识

要实现操作人员从“要我质量”到“我要质量”的根本转变,基层队需要改善目前的工时考核机制。把工时考核中关于质量工作的工时分配额度提高到甚至是超过起下油管杆及其它工作的工时分配额度,例如油管杆丝扣清洁、入井管杆、工具的检查、标准化施工等。工时考核及奖罚中质量工作的比例加大,操作人员才能逐渐树立“抓好质量工作才能多挣工时”的思想,施工中不按规程操作、习惯性违章才能得到遏制,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才能得到根本的提高。

2、完善井次考核制度,提高基层管理人员质量意识

井次考核是作业大队考核基层队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合理的利用这一经济杠杆,大队加大作业质量在井次考核中的比重。施工中出现的返工工序、返工井在井次考核中都要根据责任的大小扣除相应比例的工作量。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即使出现的返工工序、返工井没有作业施工的责任,也要在井次考核中扣除一定比例的风险。井次的扣除意味着返工工序、返工井所发生的油材料消耗、特车的使用成本都由基层队承担,因扣除井次后的剩余井次达不到大队的考核要求还将受到经济处罚。井次考核制度的完善和实施,让基层队的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施工质量问题给生产经营带来的巨大压力,可极大的激发各基层队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

(二)、深入生产,抓好施工的过程控制

为了进一步体现作业大队机关人员的监督服务职能,保证重点井、关键工序的施工成功率,大队采取“死看硬守”的工作方法,在一些重点井、关键工序的施工中,由机关生产组室相关人员盯在现场,保证施工的标准化、规范化。如技术组人员负责注灰、打捞、磨铣等措施施工的实施,质量组人员负责完井工序的把关。通过这种直接有效的工作方式,保证了重点井、关键工序的成功率。

同时,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采油区,圆满完成保油上产的生产任务,在采油作业一体化的基础上,大队领导带领各自分管机关组室长分别承包各采油区。每天各采油区作业施工的重点井、重点工序由所承包的大队领导和组室长负责生产协调、质量把关,重大措施施工盯在现场,既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缩短停等时间,又能保证施工质量。

(三)、关口前移,做好井况的调查研究

作业施工中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于对设计的不熟悉和对井况的认识不足,例如套管的漏失造成注灰的失败、地层出砂造成完井不能开抽。因此,在每一口井的施工前对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井况、井史进行细致的调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大队要求基层队技术人员在拿到施工井的地质、工程方案后,根据施工要求组织队长和资料室人员对方案进行认证和研究,并利用网络对施工井的.井况、井史进行细致的调查,对于重大的措施施工必须与大队技术组及厂科室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前对工程、地质设计的学习和井况、井史调查,有效的避免了盲目施工造成的工序失败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四)、结合实际、完善现场设施配套

为了实现现场施工的标准化、规范化,减少各类违章施工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作业施工质量。作业大队在统一规范现场小滑车、抽油杆背钳架、泄油器投杆、泵架等工用具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现场的施工标准。

为了解决2寸油管在下井过程中的过规问题和水井施工中2寸半油管过标准规困难的现状,大队使用旧抽油泵泵套集中加工Φ46mm和Φ56mm两种油管内径规并配发到各基层队。为了避免起下油管施工过程中因井口掉入小件落物造成卡管柱工程事故的发生,施工时要求井口安装井口自封。大队在老式两半自封的基础上推广使用了改进后的胶皮两半自封,该自封不但能够配合封井器使用,且通井仅略大于油管接箍外径,在井口起下油管施工时能够很好的起到防掉的作用。

(五)、细化责任,推行完井工序承包制度

责任追究是提高责任心的有效办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大队的作业施工质量,深化精细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类返工工序、杜绝各类事故井返工井的出现,在细化责任的基础上推行《技术人员承包关键工序管理办法》。

对于下封隔器管柱、完井管柱等对下放速度、深度、管柱丝扣质量要求较高的施工工序要求技术人员全程盯在现场直至该工序经检验合格或者该井正常完井。盯班技术人员对该工序的施工质量负全部责任,出现违章现象或者任何因人为责任造成的质量事故,按照大队质量管理考核办法对盯班技术人员进行处罚。

(六)、科学组织生产正确处理质量与生产进度的关系

如果把作业生产组织比喻成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那么生产进度与作业质量的关系就好比是汽车上油门与刹车的关系。盲目的追求作业施工进度就像没有刹车的汽车一样,容易出现事故,高效的生产组织必须建立在优质的施工质量的基础上。

夜间的作业施工受现场照明、职工精神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关键工序、完井工序的施工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如何既不影响施工进度又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就成为了生产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科学的组织生产,在关键工序、重点工序施工时抓好组织衔接、控制生产节奏,通过“踩刹车”来保证入井管柱的施工质量,尽可能的把一些质量要求高、操作复杂的施工工序放到白天来组织,既降低了施工中的安全风险,同时也保证了作业施工质量。

二、积极创新努力解决作业施工难题

(一)、推广600型液压钳试用,解决卸扣难问题

油管是井下作业施工中重复使用最频繁的入井材料,油管使用的良性循环是节约成本、延长油水井生产周期的重要保证。在起油管的作业施工中,因扣紧无法卸扣而采取砸榔头的方法势必会造成油管接箍变形损害,缩短了油管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油管扣紧无法卸扣的问题,减少砸榔头对油管接箍造成的损害,大队采用300型液压钳上扣600型液压钳卸扣的方法。通过部分基层队的现场试用,因扣紧砸榔头的频率明显减少,损害油管接箍的现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二)、报废封井器的再次利用,解决反冲砂问题

为了避免卡钻事故的发生,冲砂施工绝大多数采取的是反冲砂方式,而井口高压自封的使用是实现反冲砂施工的重要保证。目前,大队的井口高压自封老化损坏严重,已不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更换、更新高压自封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队本着修旧利废、节约成本的目的集中修复了12台报废的21MPa封井器,利用淘汰的封井器代替井口高压自封,在现场的反冲砂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自制打捞工具,满足现场施工需求

随着井况的日益恶化,井下落鱼的日趋复杂及4寸套管的普遍使用,标准的打捞工具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场的打捞施工要求。为了提高打捞施工的成功率,针对不同的落鱼和井下工具,在以往使用的打捞工具的基础上,大队组织技术人员本着降低生产成本、贴近生产实际的原则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工了一批自制打捞工具,例如:自制栽丝捞筒解决打捞小件落物难题;自制开窗捞筒解决打捞节箍式落物的难题;自制Φ70旧泵套加工组合式套铣筒解决在4寸套内套铣打捞2寸加厚砂埋管柱的难题等,这些自制的打捞工具在现场的打捞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井下特殊落鱼缺少打捞工具的问题。

(四)、规范操作降低事故井的发生

为了最大限度的杜绝事故井的发生,大队认真抓好钻、磨、铣施工的规范操作。根据井史资料,做到“三个优化”,即优化冲钻磨铣工具的选择(选择工具的大小、类型、高效性等),减少磨铣次数。优化冲钻磨铣参数:钻压(1-3T)、排量(1100r/min)、转速(50-70转/分钟)、接好出口。优化管柱组合:工具+钻铤(50m)+加厚油管,防止磨铣管柱断裂,从而进一步提高磨铣施工的效率和速度。

篇3:两降一升工作简报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务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监督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疏漏。

1、预算管理形式化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将预算作为向上级部门“要钱”的途径,使预算管理存在“松、散、乱”的问题。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在项目支出预算时,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切实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降低了预算的可执行性。二是在预算执行中,由于支出审批制度不严,使得单位经常出现巧立名目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补贴标准,随便变更资金用途等情况,从而导致项目资金难以做到专款专用。三是单位财务部门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跟踪检查不到位,没有深入分析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价。

2、国有资产管理松懈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重投入、轻管理”的问题,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松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缺乏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财务部门只负责经费收支和账务处理,资产使用部门只负责资产发放和使用,导致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极为严重。二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盲目购置资产,缺乏对固定资产购置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使国有资产长期处于使用率偏低的局面,造成了资源浪费。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把关不严,在不经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况下,就随意转让或拍卖国有资产,没有执行严格的审批程序,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财务内部控制不到位

内部控制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进行调节、约束和管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升单位工作效率。财务内部控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存在内部控制职能弱化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知不够,财务监控不到位,经常出现票据作假、资产流失等情况。二是资金管理水平不高,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资金来源、资金风险等因素,只是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或上级部门支出,不重视资金使用率的提升。三是在岗位设置方面,没有按照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设置财务会计岗位,普遍存在一人兼任多职的情况,难以形成相互牵制的内部控制环境。

4、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使得资金使用得不到有效监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平行,其履行监督职能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不足,在审计中只重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审计,而忽视财务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审查,导致审查内容不全面。二是在重大事项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内部监控机制,没有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客观评价,不利于强化对资金的有效控制。三是外部监督过于宽松,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和管理上具备独立性,财务信息披露力度不足,导致政府职能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很难履行监督职能。

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议

基于上述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和改进,彻底堵塞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漏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预算管理可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有效控制,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财务部门要全面掌握单位现有资源、收入渠道、支出结构等方面的整体情况,遵循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指导部门预算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要选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等方法,增强预算的可操作性。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起数据库,在编制预算时,能够让编制人员通过数据库掌握单位的基本情况,逐个分析预算项目,从而确定财务预算数额。其次,强化预算执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要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预算定额标准,严厉杜绝随意扩大预算、追加预算。特别对于重大资金支出项目而言,要做好事前论证、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工作,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支出控制,保证专项专用。严厉查处利用票据套取单位资金的行为,强化控制车辆运行费、接待费支出,不允许擅自挪用专项经费以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再次,建立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将重大项目或专项资金的使用作为跟踪考评的重点,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自我评价、社会评价和绩效审计评价的形式,对财政资金绩效作出客观评价。最后,充分发挥国库支付中心的监管职能。国库支付中心要严格审查行政事业单位每项资金支出的合法性,强化对预算资金执行的外部监管,增强预算单位的预算意识。

2、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彻底转变“重投入、轻管理”的思想,提高国有资产使用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促使单位领导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健全资产管理流程,完善国有资产购置、使用、保管、处置、报废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促使单位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国有资产管理。再次,强化国有资产投入监控,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政府采购规章制度进行采购,规范采购行为,将采购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提高采购效益。最后,加强债权债务管理,杜绝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公款私借、暂付款长期挂账、利用暂存款隐藏收入等行为,加大对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力度,定期清理各种借款。

3、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构建起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消除财务隐患,杜绝贪污腐败的问题发生。首先,统一财务部署。行政事业单位要制定财务管理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将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分解到各个基层单位,对单位实施全面财务控制。建立定期财务报告机制,由基层单位定期向上级汇报财务计划目标的执行情况,分析自身业务存在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政策建议。上级单位要整理和归纳财务报告,考核基层单位的工作业绩,及时调整内部控制策略,对单位财务实施统一管理。其次,加强资金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实行资金统收统支管理,在指定账户存入资金收入,按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支出,健全资金拨付和报销程序,维护资金使用安全。为了优化单位的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率,单位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与多家银行保持业务关系,以满足单位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发展需要。最后,加强内部牵制控制。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设置财务部门中的岗位,杜绝一人兼任多职的现象,使财务会计岗位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的关系。加强授权批准控制,明确授权的范围,针对重大事项采取集体审批程序。

4、健全内部审计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对会计凭证真实性和业务办理流程合规性的审计,以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为前提,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经济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重视财务审计,履行财务监管职能,还要将内部审计提升到管理审计的高度,为单位创造和提升更多的价值。行政事业单位要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工作小组,将其作为常设机构,具体工作内容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内部审计方面,要对单位内部实行专项审计、定期审计、离任审计、负责人离职审计等。在外部审计方面,要及时与外部审计进行沟通联系,确定外部审计范围,决定外部审计师的任免,维护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其次,内部审计小组要加大对单位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的复核力度,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作出评价,提出有价值的整改建议,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最后,内部审计小组要审查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风险管理政策的完善程度,协助单位领导层及时更新风险管理政策。

三、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仅关系到本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还关系到我国财政资源配置的优化。因此,在新经济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务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等各项工作,以适应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摘要: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财务管理是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进行组织、约束、控制、调整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规范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以及部门预算的全面实施,在面临着“四降一升”新的经济形势下,各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入手,并对新经济形势下优化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黄茜: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0).

[2]刘晓冬: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问题及新对策[J].神州,2013(1).

篇4:两降一升工作简报

2013年,中央提出“三期叠加”。三期叠加就是三方面的问题同时来了,即第一个期是经济增长换挡期,所谓换挡期就是减速;第二个期是结构调整阵痛期,结构变得很糟,而提出优化结构已很多年,但优化结构过程中,需要付出成本,所以就有阵痛;第三个期是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2015年,中央又提出了“四降一升”。四降,第一个降是经济增速下降;第二个降是工业品价格下降,出厂价格已经是十几个月的下降;第三个降是实体企业的盈利下降;第四个降是财政收入的增速下降;加上“一升”,即经济风险发生的概率上升。

面对这些挑战,必须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经济之所以下行,从需求侧来分析,就是“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的需求乏力,需求不足进而造成GDP增长速度下降。用这种分析方法得出的应对之策就是增加需求。有人建议增加消费需求,也有人建议增加出口需求,对此我们也作了一些政策调整,但是成效并不明显,最后增加需求的结果落在增加投资需求上。2009年以来一直用“三驾马车”分析方法来扩内需、保增长,比如2009年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措施以及10万亿元的贷款,就是增加投资,提升增长速度。

从经济学理论讲,所谓“三驾马车”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脱胎而来的。实际上是误用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国的长期发展问题。从实践上看,随着投资收效递减和杠杆率不断推高,都使这种应对策略不能继续。从数据上可以印证这一分析:2015年前三季度投资增长率均在10%以上,GDP增速却在逐季下滑。此外,资产负债表里的负债率积累得越来越多。一般的观点认为,到2015年中期,中国三个资产负债表,即居民、企业和各级政府的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均已超过警戒线。负债率高导致经济运行某些环节上出现断裂。这个爆发点多了以后有传导效应和连锁反应,容易出现系统性危机。所以用增加投资的办法来应对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对于长期的经济发展问题,应当从供给侧因素进行分析,寻找问题源头和提出应对方法。从供给侧来说,有三个因素:投资、劳动、效率。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新增劳动力正在减少;多年以来由于加大投资已经带来一系列问题,不能继续;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往往归因于效率太低。由此,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要转轨,要找到新的动力,只能依靠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增加投资转向增加索洛余值,也就是要创新,要提高供给的效率(TFP)。

当前的核心问题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这是供给侧改革的实质。这个问题最先是1995年在制定“九五”计划建议里提出来的。虽然之后有一些提法上的差异,但实质内容是一致的,比如“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连同多年来提出的“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其核心和实质都在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到效率驱动的转型。

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提出20年,至今仍未实现?2005年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就已经认识到,过去转方式成效不大的原因,是存在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联系的“体制性障碍”。所以,能否实现转型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改革消除这些障碍,建立能够激励创新和创业的体制,这正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打破体制性障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成败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的决定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当前应当采取的方针,是在稳住大局、保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条件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切实推进改革上,按照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有关决定,在体制上除旧布新。

下一步,我们应该加快推进这些改革:从简政放权到制定市场进入的负面清单和对政府授权的正面清单;金融改革要全面深化,现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进度很快,超出了原来的预期,但是包括股市监管在内的其他方面的改革如果没有加以支撑和跟进的话,只是在这两个金融价格的市场化方面单向出击,仍然存在金融市场不稳定的问题;财政体系亟须完善;国有经济和国企改革亟待展开;竞争政策的全面实施亟须提到日程上来,现在不只是国有企业有很多行政垄断权,有些私营企业也靠吃偏饭得到一些政策优惠,一个企业如果得到了政策优惠就等于打击了其他企业,就使得竞争无法开展,所以竞争政策必须全面实施;建设自贸区,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营造一个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教育体系改革、法治建设也要加快推进。

中央已经提出了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项基本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要完成这些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必须依靠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坚定而审慎地进行。只要我们上下一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全会的重要决议,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一定能够做到的。

篇5:宏观经济“四降一升”培育新动能

增速降:

年投资增长可能降至9%左右

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下降1.5个百分点,约拉低投资增速0.5个百分点。一是企业经营景气度下降影响投资积极性。研究发现,制造业投资增长速度变化的60%可由上一年的企业利润增长速度解释。

2015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持续负增长,较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恶化抑制企业扩大投资。且上半年受益于股票市场持续活跃,企业非主营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若去除其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比利润数据显示的还要差。

投资降:

产能过剩依然突出,新增投资动力不足

从行业统计数据来看,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且伴随经济下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行业有扩展之势。三是高新制造业规模尚小,难以提供足够投资支撑。全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高出全部制造业投资近4个百分点,但其占比不足,对制造业投资增长拉动较弱。

房地产投资可能降至零增长。一是当前的资金来源结构难以支撑房地产投资增长。虽然年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长,增速连续多月提高。但从资金来源看,国内贷款、外资、自筹资金都连续多月负增长,仅有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正增长。

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负增长。2015年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3.1%。

三是当前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仍未全面恢复。当前房地产市场景气上行是结构性上行而非整体上行。从区域看,一二线城市景气上行更多,三四线城市低迷。从房屋购买结构看,改善型住房景气度高,而刚需房和高端房类的景气度相对较低。10月份以来房地产销售增速已经出现下降。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可能回落2个百分点。一是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受经济下行影响,财政收入增速大幅下降,且若2016年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再次下降,则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将受到极大约束。二是部分改革措施短期内可能抑制地方政府投资扩张。新预算法、限制地方招商引资竞争和地方司法、纪委体系改革强化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制衡约束,短期内可能抑制地方投融资扩张。

消费降:

消费可能进入个位数增长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减速。2015年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7%,高于经济增速0.8个百分点。但年度比较来看,却是持续减速。二是受失业显性化等因素的影响,消费信心可能有所减弱。三是一些热点消费可能减速。首先,汽车消费鼓励政策的效应减弱。其次,2015年受黄金价格波动及股市波动引发的避险情绪增强的影响,三季度以保值增值为目的金银珠宝类消费大幅走强,平均增速达到13%,但不具有可持续性。

进出口规模降:

出口可能略有提高,但进口面临更大的下降

一是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月份报告预计2016年发达经济体复苏会有所减弱,但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速度在2016年有所回升。

二是政策环境优化和低基数可能提高出口增速,进口可能低速增长。2015年进口之所以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所致,进口数量降幅不大。预计2016年进口数量将窄幅下降,价格影响降低,进口实现低速增长。

动能升:

新动能培育速度加快,与传统动能形成双轮驱动

2015年,我国坚持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主要经济体都在抢抓机遇,力争占据制高点,这正好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形成了历史性交汇,提供了机会窗口。抓住这个机会窗口,我国才会有更大的战略空间。

2016年将把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更好结合起来,扩资源、拓空间、优环境、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动,形成新动能和传统动能“双轮驱动”的有利局面。主要特征将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增加创新资源的供给。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区域,试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围绕战略性领域,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网络;加快实施新型产业“双创”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扶持一批创业孵化、创业辅导、公共服务等创业服务平台;进一步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支持建设20个“双创”示范基地,发挥“双创”“互联网+”的乘数效应;继续办好“双创”活动周,将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也要积极打造一批“双创”活动品牌。

上一篇: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征文比赛下一篇:潘龙梅简历